金华山双龙洞导游词讲解

2024-10-18

金华山双龙洞导游词讲解(共10篇)

1.金华山双龙洞导游词讲解 篇一

游客们,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姓郭,大家可以叫我郭导游。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

溪流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下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进入内洞,内洞一团漆黑,什么都看不见。提着汽油灯,也只能照见小小的一块地方,余外全是昏暗,不知道有多么宽广。高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首先当然是蜿蜒在洞顶的双龙,一条黄龙,一条青龙。还有石钟乳和石笋,大都依据形状可以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种。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2.金华双龙洞导游词 篇二

洞口双龙独居特色,下面为我们展示下双龙进洞的标准方式哦,值得你体验,惊险无限!

外洞宽敞高广,面积约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集会。常年洞温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特别是在炎热夏日,金华人和游客到洞中纳凉已成千古风俗,比起天然空调,则有过之而无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

1)摩崖石刻:外洞洞壁有众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双龙洞”三字,传为唐人手迹,后由民国交通次长临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书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笔;*里边石壁上还有“水石奇观”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记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双龙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将“龙”字反刻,寓意双龙洞的两龙头,要站在洞厅内往外反过来看,才能看到他们的真面貌。

2)吕先生藏身:外洞厅北有一挂黄色“石瀑”,俨然是古人衣袍,这就是传说的“吕先生藏身”景点,相传八仙之一 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又有传说是,有个村姑誓不嫁抢她的财主,被锁困在洞中,吕洞宾就是从这里去营救洞中的村姑的。靠厅北尽头就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 等景观,特别是洞中的岩溶景观“仙人田”层层叠叠,使人不由产生来到世外的感觉。.

3)屏石横亘:内外洞之间有巨大的屏石横亘相隔,仅有狭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长15 余米,宽3米多。要想进入内洞,只有屏息仰卧小船中,逆水擦岩而过,不得稍做抬头,否则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惊险,游览方式为世界独有。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就是描写历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20xx年前,则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进双龙内洞的。

4)金华山八洞之首:明代的徐霞客根据双龙洞“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的独特景观特点和价值,把它列为“金华山八洞”。

金华自古以优越的地理和交通条件为商家倚重,是历史上商业繁华的地区之一.金华物产丰富,“金华火腿”和“金华酥饼”两个传统名产更是名扬海外,其它花茶、藕粉、佛手在全国知名度很高。此外,金华白字酒、寿生酒、佛手酒、义乌南枣、东阳木雕、浦江麦杆画、草编、剪纸、永康灰鹅、方岩玩具、兰溪蜜枣、花猪等在省内外享有较高声誉.改革开放后涌现出的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也以逐渐系统化,近年相当活跃,以小见大,以多见长,物廉价美,市场充满一片繁荣景象。其他如永康中国科技五金城、金华工商城、浦江书画市场、磐安特产城等20余个特大型、大中型购物市场,使金华成为辐射国内外的物质集散中心,被誉为“购物天堂”。

3.浙江金华双龙洞导游词 篇三

金华双龙洞除底层的双龙洞之外,还有中层的冰壶洞和最高的朝真洞。双龙洞分内、外两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长、深各33余米,面积1200多平方米。洞内陈放着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金华双龙洞位于双龙洞景区中心,是整个双龙风景名胜区核心景观,成为自然风景名胜的历史已有1600多年。双龙洞由内洞、外洞及耳洞组成,常年洞温为15℃左右,冬暖夏凉。炎夏至此,领有“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凉”之感。洞口西壁“双龙洞”三字,恃为唐人手迹;东壁“洞天”二字,为宋代书法家吴琳的墨宝;“三十六洞天”五个大字,则为国民党元老、近代杰出书法家于右任之手笔。

如果说金华双龙洞的内洞是“龙宫”的话,那么外洞仿佛似“龙厅”。其中西厅一挂“石瀑”,相传八仙之一的吕洞宾曾隐身于此。往前是“骆驼仰首”、“石蛙窥穴”、”雄狮迈步”、“金鹞展翅”等景观。

金华双龙洞内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仅通水道,长10余米,宽3米多。内外洞的相隔与相通,形成了双龙洞最鲜明的特色。古诗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如欲观赏,唯有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人回溪”,不得稍有抬头,有惊而无险,妙趣横生,堪称游览方式之一绝,有“水石奇观”之誉。

金华双龙洞进入内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龙宫了。内洞更大于外洞,面积约3500平方米,洞内钟乳石、石笋、石幔、石柱、石钟、地下泉水众多。“神龙见首不见尾”,在洞内你就可以见到两龙的龙身、龙爪、龙尾了。其他主要景观有“晴雨石”、“仙人挂衣”、“雪山罗汉堂”、“将军腿”、“金华火腿”、“北京烤鸭”、“仙人床”、“倒挂蝙蝠”、“彩云追月”、“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龟蛇争仙丹”、“青蛙盗仙草”、“寿星与仙桃”、“拇指泉”和郁达夫命名的“盆景小瀑布”等20多个岩溶景观,琳琅满目,惟妙惟肖,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游客至此,都会忘记尘世的喧嚣,体验“洞中方一日,人间已三载”的神奇。

明代的徐霞客根据双龙洞“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的独特景观特点和价值,把她列为“金华山八洞”的第一位。叶圣陶曾写过金华双龙洞游记。

金华双龙洞有如此众多景观,又有着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李白、王安石、孟浩然、苏轼、李清照等历史名人都曾有佳作。旅行家徐霞客写下了近5000多字的游记。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叶圣陶、郭沫若、艾青等都为双龙洞写过脍炙人口的名作。毛泽东、朱德、宋庆龄、彭德怀、陶铸、彭真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此留下了足迹。洞内留有多处古今名人的墨宝。初吴邦国委员长视察了双龙洞景区。随后,同志也来景区视察工作。古今名人在此留下了足迹。

4.关于金华山导游词 篇四

金华山洞奇、石怪、山幽、水秀、山水妙合,林洞掩映,山林水石景点300多个。传说黄大仙在此修炼留下了大量的仙踪和仙物,有关黄大仙的景观多达100多处。

金华山在历史上就是道教隆兴之地,是中国道仙的摇篮和云集地之一。许多道教名士都曾游历或修炼于此,至宋元右六年婺州太守祈雨北山,从此名声大振,誉为“天下名山”。

金华山最著名的是双龙国家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山峰巍峨、林海苍茫、山泉曲曲、云树重重、溶洞争奇、寺观竞荣。双龙风景区是金华山的精华所在,而黄大仙是金华山的灵魂,他匡正去邪,乐善好施,向为后人敬仰,在香港、东南亚、北美地区也有着众多的善男信女。为开发黄大仙旅游资源,修建了气势雄伟的“江南道馆云馆”――黄大仙祖宫。

5.沁阳神农山沿途讲解导游词 篇五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

花开了是因为风笑了,我笑了是因为你们来了!欢迎你们跟随我到人杰地灵的焦作,风景如画的神农山游玩。我是大家本次神农山之旅的导游员xx,大家可以叫我秦导或小秦,有什么事欢迎您麻烦我。我代表旅游协会向大家致以最热烈的欢迎,有句话说的好,“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希望大家能在这短短的一天当中,相互理解,互相成为朋友,也希望我的讲解能成为您旅途生活中的一段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是神农山景区,位于焦作市沁阳县境内。首先,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郑州吧,它是河南省会,是河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与七朝古都开封和九朝古都洛阳东西相临,为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也是国家开放城市、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八大古都之首。早在3600年前,这里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郑州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和通济渠后,郑州一度“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全国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中华人文始祖黄帝,著名历史人物列子、杜甫、白居易等就出生在郑州。1923年,郑州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二七“大罢工,现在城中还保存有”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标志性建筑,在中国工运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在郑州的西南边就是被武则天御封的中岳嵩山,黄帝曾在那里游历,唐尧弯弓狞猎,大禹虔诚祭奠„„周公姬旦,汉武帝刘彻、唐高宗李治、明太祖朱元璋、清圣祖乾隆等一代天骄,相继在那里祭祀封禅。李白、杜甫、欧阳修、范仲淹、理学大师程颐、程灏在那游学。那里还有中国最古老的北魏嵩岳寺塔,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有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有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有苍翠清幽的大法王寺等,“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规模宏大的塔林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就从那里走向世界。朋友们有机会一定不要错过去那里游历的机会。

现在让我先介绍一下神农山景区的概况。神农山是世界级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经考证,这里是炎帝神农尝百草、辨五谷、登坛祭天的场所。因而得名神农山。它位于焦作市西33公里处的太行山南麓,面积102平方公里,包括云阳河、紫金山、白松岭、临川山、仙神河、悬谷山、沐涧山、黑龙潭等8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199种。九千只国家保护动物太行猕猴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总之神农山景区是休闲渡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现在我们的旅游车正行驶正在高速公路上,马上就要驶入焦作,借此机会我简

单给大家介绍一下焦作的概况,以便大家对焦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焦作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北依太行,与晋东南一脉相连;南临黄河,和省会郑州一衣带水;东连新乡,西接洛阳。辖区面积4071平方公里,总人口340万,焦作的特产是优质无烟煤,全国出名。它还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AAAAA级以上景区3处,以云台山、青龙峡、青天河、神农山、峰林峡等五大景区为代表。其中云台山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景区,云台山景区已连续六个黄金周占据全省景区游客人数、门票收入双第一的龙头地位。非常的厉害吧,下次我们有机会,一定会带大家去玩。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沁阳县境内,沁阳,北依太行,南面黄河,土地肥沃,人杰地灵,它的“四大怀药”(山药、地黄、牛膝、菊花)曾被列为“皇封贡品”,享誉中外。著名的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是诞生于此呢!他以写委婉用典的律诗出名!比如无题,大家都还记得吧!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6.记金华的双龙洞 篇六

一、教材分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四课《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洲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全文结构严谨,内容安排浑然一体,井然有序,两条线索(一是游览的顺序,二是泉水流经的路线)有机交融,贯穿始终;观察仔细,描写形象生动,景物特点鲜明;叙述有详有略,详写孔隙、内洞风貌突出了双龙洞的特色。选编本课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学习作者观察表达的方法,通过语言文字领略金华的双龙洞的神奇之美,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多媒体网络环境的作用下,读懂课文,抓住重点词句,通过阅读与想象的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特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智能目标:通过上教师自制网页并借助互联网,创作情景,让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合作学习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探究、概括能力和探究问题的兴趣,体验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双龙洞的特点,感受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从而培养他们通过网络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扩展视野的能力。

3、情意目标:培养学生感受旅游情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在网络环境的作用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

2、难点:感受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

四、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都没有游览过双龙洞,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本课有浓厚的兴趣。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基本能进行合作学习,深入探究新知,能读懂文本并能依据特点情景展开合理想象。具有初步的上网浏览,查找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

1、供一人一机的网络教学环境。

2、以教师自制的《金华的双龙洞》网页为主,并提供一些相关网站。本课的难点是感受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但仅仅从语言文字上了解,显得是那么苍白,因此,我从Internet上搜集了有关资料,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制作了主题网页。该网页包括“课文配实景朗读”“奇特的双龙洞”“欣赏:江山如画”“阅读:岩洞景观范文”“课外闯关”五部分。试图以人性化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利用网页开展学习活动的需求、方式、效果,来开辟出网络环境下语文教学的新阵地。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

七、教学环节: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1、谈话: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说说自己游览过哪些地方,心情如何。(网页展示祖国的风景名胜图片)

2、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借助我们的专题网页一起去走近双龙洞,用心欣赏双龙洞,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初步浏览双龙洞网页中的内容)。

(设计说明:语文与生活密切联系,导入课文。利用网页中的“课文配实景朗读”部分,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唤起最强的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积累词语。

3、画出作者游览的景点,想想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

4、把景点连起来,理一理,看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5、画出表示“泉水流经路线”的词句,理清泉水的流线: 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路上

(设计说明:在这一部分,重点解决读通读顺,尽量给学生多一些时间,多一些机会,需要注意让学生带着目的去读书。教师尽量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整体感悟文本。)

(三)、感悟路上见闻及外洞特点

路上见闻1、学生自读第二、三自然段2~3分钟,边读边画出喜欢的词句,互相讨论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引导学生朗读,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3、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外洞

1、洞口及外洞有什么特点?自主学习第四自然段后回答。

2、浏览双龙洞网页中的洞口及外洞。

3、让学生当导游介绍洞口及外洞的特点。

(设计说明:恰当运用网页,往往能立竿见影,从而使教学对象茅塞顿开。在介绍洞口的特点时,适时出示网页,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形容洞口的景象。在介绍外洞特点时,当学生读到:“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时,外洞究竟有多大呢?这时出示网页,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语感训练,外洞究竟有多大了然于心。渗透作者整体感知又具体化描写的写法。)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生字词和自己喜欢的其他词语和句子。

3、画一张游览路线图,再说一说作者游览了哪些景点。

(设计说明:让学生抄写本课的生字或认为自己值得抄写的词语。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这

样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抄写,激发学生抄写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画一张游览路线图,巩 固所学)。第二课时

(一)、探究学习的准备

1:同学们,在上一节课,你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知道了什么?

(1)出示浏览示意图:金华——罗甸——洞口——外洞——孔隙——内洞(2)上山看到映山红、油桐、沙土、新绿,还听到溪流声,风光十分美丽。(3)洞口很有气势和外洞很大。

2、过渡:去双龙洞的沿途景色就如此迷人,洞口很有气势,外洞这么大,那内洞景象一定更值得一看,让我们和作者一道去玩赏、去领略吧!下面我们继续探究学习课文第5至第7自然段的内容。

3、(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提出探究问题。

同学们,听课文第5至第7自然段的内容,你想具体知道什么呢?

4、师:下面请大家再细读课文第5至第7自然段,围绕大家所提的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设计说明:在这一环节,我从整体入手,请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篇课文的总体印象,把学生的思维引到本课堂中来,然后再顺理成章地导入今天的新课。设计以优美的画面、抒情的音乐、动情的范读构成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磁场,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迸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中由提出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基本过程。然而问题是由学生提出还是老师提出,效果大不一样。学生有了问的权利,主动性完全被调动起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探究学习展开

探究问题一(具体读悟第5自然段:孔隙)

1、提出问题:孔隙有什么特点?小船是怎样小的?小船是怎样通过孔隙的呢?作者是怎样坐在船里的?当时感受是怎样的?

2、学生朗读后自主探索,学习小组(四人)进行讨论交流。

3、探究结果展示(板书:孔隙——窄、矮、险)

4、说到“孔隙”我们就会想到很小的窟窿或很细的缝儿,而这个孔隙却可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那么作者为什么不称之为水洞却还要称为孔隙呢?(这是学生理解上的又一个难点。教师可以用“高楼上看物体,物体好像变小”的生活经验作比方,让学生懂得因为外洞面积太大了,水洞相对就显得很小,所以作者用孔隙一词是恰当的。)观看“孔隙”网页。

5、学生闭上眼睛,将自己看成是作者,听教师朗读“我怀着好奇……到了内洞。”想象作者进入内洞时的情景,体会在孔隙里行进时的感觉。

6、重点朗读感悟两句话。课件出示句子: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学生自由朗读,细细体会作者的感觉。

(2)从作者的感觉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出你所体会到的内容?(体会“挤压、稍微、准会”的表达效果)

(3)我们可以将“准会”这个词换成“可能”吗?

(4)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感觉,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小结:“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千尺横梁压水低,轻舟仰卧入回溪”,这正是双龙洞的独特诱人之处。

7、让学生当导游介绍孔隙窄、矮、险特点。

过渡:作者饱览了沿途的美景,感受了外洞的宏大气势,又经历了孔隙中乘船而行的惊险,终于到达了内洞。内洞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 探究问题二(具体读悟第6、7自然段:内洞)

1、提出问题:内洞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石笋和石钟乳是什么样子?

2、学生朗读后自主学习,边读边画出有关内容。

3、探究结果展示(板书:内洞—— 黑、奇、大)

4、学生找出并读读写洞中描写双龙的句子。

思考:作者看到洞顶的双龙说“有点像”,到底像不像呢?(这里本已有些颜色,用上“蜿蜒”形容,又可见其形态,再加上灯光摇拽,产生一种“像”的感觉,但由于它是自然状态的岩石,没有经过人的雕琢,不可能十分“像”,所以作者说“有点像”,可见用词严谨。)观看网页“双龙”部分。

5、课文中写“其次是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神仙、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多。”那么,究竟可以想象成什么器用、什么宫室、什么神仙和动物呢?

6、观看网页“内洞”部分,欣赏内洞的神奇美景。(内洞奇观:舟至洞内豁然开朗,洞底崎岖不平,洞顶高低起伏,石壁上的钟乳石、地面上的石笋,纵横交错,奇形怪状,千姿百态,似人似物,各具风采。故取名有“黄龙吐水”、“青蛙盗仙草”、“单峰骆驼”、“龟蛇共生”、“寿星捧仙桃”、“彩云遮月”、“倒挂蝙蝠”、“天马行空”、“海龟探海”、“金鸡展翅”、“龙台龙帐”、“龙麟龙爪”、“避水金针”、“小桥流水”、“擎天柱”、“金华佛手”等。妙趣横生的景观,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在灯光映照下,宛似置身于水晶龙宫之中。)

7、重点朗读感悟最后一句话(作者的真实感受):这些石钟乳和石笋形状变化多端,再加上颜色各异,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同桌交流后汇报,体会“再加上、即使、也“的表达效果)

8、哪句作者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来写内洞的大?“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进洞写得详细,出洞只用一句话交代?

9、以导游身份用解说词介绍双龙洞内洞景物。探究问题三(总结全文,体会表达方法)

1、作者浏览了好几处景点,你觉得哪一处写得比较具体,为什么?(1)同桌合作学习,研讨交流。(2)探究结果展示(板书:景象奇特)小结:是啊!正是因为内洞、孔隙两处特别美,因此写得很具体,这样也更好地体现出作者对双龙洞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要学习作者这种抓住主要内容具体描写的方法,使文章做到有详有略。

2、画出连接段与段的过渡句,读一读,体会其作用,老师总结连段成篇的方法。

3、作者是运用哪些方法来表达自己对双龙洞的热爱、感叹之情的?

4、总结:双龙洞一游,路上景色美丽迷人,外洞高大宽敞,内洞梦幻般神奇,再加上过孔隙时那新奇的快感,使作者有种美的感受。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抓住游览中作者的所见、所闻描写,使我们读了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了作者的所感和对山水、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设计说明:利用网页,使学生完全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情景之中,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能更好、更快、更准、更深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从而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在学法上,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饶有兴趣的说、画、议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和表达方法,代替我们教师单一的讲、管形式,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发展性,创造性。这样学生的主体精神被大大激发,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三)、探究学习评价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可能说1:我懂得了写文章要做到详略得当才是一篇好文章。2:我懂得了怎样用解说词介绍景点,长大后我也要当一名出色的导游,把我们祖国的美丽景物介绍给大家听。3:我懂得了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4:学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游记要按游览顺序写清楚。5:我学会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具体介绍景点。6:我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互相交流,感到学得更生动,记得更牢固,兴趣更浓厚……)

小结:这节探究学习课同学们学得很认真,做得很仔细,想得很开阔,较好地完成了探究学习任务。希望大家在今后探究学习中有更大的收获。

(设计说明:让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中体会学习方法,把学习所得延伸到课外,此环节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四)网上欣赏、阅读

网上“欣赏:江山如画”及“阅读:岩洞景观范文”。(设计说明:网上“欣赏:江山如画”及“阅读:岩洞景观范文”,培养学生感受旅游情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五)、课外拓展作业(第1、4题必做,2、3题选做一题):

1.背诵第五自然段段; 2.学编导游解说词,根据解说词向家人、朋友介绍你最喜欢的双龙洞的一处景点:

3、选定地方景观郊游,详细记录郊游的经过及所见所闻所感,尝试写一篇游记。

4、学生自主上“双龙洞”专题网页和互联网搜索自己最感兴趣的我国自然风景名胜区观看(相关网址:中国旅游指南网、四川国旅网)。

(设计说明:课后延伸学习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营造“大语文学习”的时空,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即语文,引导他们运用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把学到的写作方法及时地迁移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也就达到了内化、外显的效果,得到了知识的积累,得到了技能上的发展。)

八、板书设计:略

7.游金华双龙洞作文 篇七

一下车,我们就像出笼的小鸟,冲向景区的入口。一进景区,一阵凉风就迎面而来,真是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我们迎着溪流,溯流拾级而上,小溪顺着山势,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流也时时变化调子。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双龙洞口。在洞口抬头望,只见洞口的两侧有两个大大的怒目而睁的龙头,因此而得名“双龙洞”。洞口很大,很宽,在这里有两百个人开会也不会觉得拥挤。溪流的水就靠着洞口的右边石壁的下方往下流。

在往里走,一个孔隙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两只小船进出,小船只能容六个人分成两排,平躺,小船的两头都系着绳子,由马达驱动。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仰卧在小船里,工作人员打开了开关,船就缓缓移动,上方的岩石从我眼前掠过,感觉只要稍一抬头,就会撞破额头,擦伤鼻子,吓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大约行了一二分钟,船就停止移动,大家就登陆了,这就到了内洞。

洞里的石钟乳和石笋造型各异,有的像一张宽大的床,有的像慈祥的老人,有的像水母的触须,还有的像在鸣叫的青蛙。真是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当然了,最奇妙就要属“金华火腿”,形状与真的金华火腿相差无几,甚至还能找出火腿里的瘦肉和经络,令人垂涎三尺。让人不得不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石钟乳和石笋在灯光的掩影下,加上洞里水雾缭绕,显得美轮美奂。

最后,我们来到了冰壶洞。伴随着震耳欲聋的水声,冰壶飞瀑就呈现在我们眼前。只见一道白练般地瀑布从洞中的顶部飞泻而下,水落到了石壁上,便飞花碎玉般乱溅,那乱溅的水花晶莹而多芒,就像一朵朵盛开的白梅。真不愧是“中国第一洞瀑”。令人叹为观止,

8.《记金华双龙洞》教案 篇八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 。齐读课题。

1.白板出示生词,检查学生认读。

2.指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复习作者游览的顺序:

金华→罗甸→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活动2【讲授】精度感受

(一)欣赏路上的见闻。

1.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来读一读。

2.交流:作者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板书:山色水声)

3.引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象文中描写的景象。

4.理解句子“一路迎着……变换调子。”(老师朗读,学生想象。)

引导学生用“时而……时而……”练习说话 ,师生互评 。

(二)游览外洞和内洞。

1.自由读第4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洞口宽,洞内大)教师板书:宽、大

2.朗读“洞口很宽,像……。走进去很大,仿佛……”体会打比方的独到之处。

3.师:我们随叶圣陶爷爷来到外洞,必须干什么?四人小组朗读第5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从外洞到内洞的过程写具体的。

4.交流:读了第5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

孔隙的特点——窄、矮[板书:窄、矮]

作者的感受——好奇、险[板书:险]

5.朗读“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就登陆了。”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形,体会作者的感受。

6.师:我们来到内洞,发现了什么?先自己理解第6自然段,再同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板书。

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 (比外洞大得多)

板书:黑、奇、大

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活动3【讲授】学习讨论

1、过渡:经过孔隙就进入了内洞,内洞又有什么特点呢?

2、默读第五段,思考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3、指导理解每句话讲了什么,并结合理解“变化多端”、“颜色各异”等词,理解“即使不比作什么,也很值得观赏。”一句,概括出内洞的特点。(板书:黑、奇、大)

4、内洞确实很黑、很奇、很大,观看录相,欣赏体会。

四、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出了洞。

活动4【练习】学习仿写

9.金华双龙洞游记作文 篇九

双龙洞的内外洞有巨大的石壁相隔,只能通水路,“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觅泉源卧小船”,要从外洞进内洞,须平卧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有惊无险,妙趣横生,堪称一绝,有“水石奇观”的美称。如果说外洞是“龙厅“的话,那么内洞就好像是“龙宫”。进了内洞,我感到像是走进了仙境,彩灯一闪一闪地,形态各异的石钟乳在灯光的照射下,让我产生了无限的遐想……洞内石钟乳很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有“黄龙吐水”“彩云遮月”“海龟探海”“寿星与仙桃”“青蛙盗仙草”等景观,幻化多变,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龙宫,让我流连忘返。

爸爸告诉我:“钟乳石一年才长一毫米呢,这里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钟乳石来判断这个溶洞是什么时候形成的!”

10.崀山导游词讲解技巧 篇十

几经曲折,大家来到了陡岩脚下,迎面红霞赤壁如铁壁铜墙铁墙向人们压来,使人不禁心惊跳,悬崖上有一白色“天桥”,我们经过“天桥”便可来到“天下第一巷”,这是丹霞地貌创始人,着名地质学家、中医院院士陈国达1992年10月亲笔命名。沿石级小径而上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两面石壁如刀壁斧削,全长238.8米,最宽处0.8米,最窄处0.33米,平均宽0.5米,巷道笔直,上下成弧形,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堪称天下一绝。

走出巷不远,横跨一清泉,此泉能使人心旷神怡,如果月夜巡游,就会出现“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前行不到200米,便来到三叉路口,左边是一天然崖洞,宽敞平整,是一个天然观景台。

登上“遇仙巷”,沿右面岩壁攀藤过巷,进入了一个幽静世界,花木丛生,小径穿上一道“穿岩”,人在其中,绕有情趣。右边则有“马蹄巷”、“翠竹巷”,两边翠竹掩映,给人一种轻松的感觉。

继续往前行便来到了一马鞍形石级小梯--揽月梯,最窄处只有26公分。走到谷底可以看到景外景的一隘口上有一个阴阳八卦阵。此时,前边的路纵横交错,若无人指引,很可能迷失方向。在猿人头的下前方,大家能清楚地看到一栋七层大厦,谓之“七层楼”。沿着数百级台阶便可进入桃源冲,你看这途中有一天然盆景“长寿树”。桃源冲,长满了翠竹,可以在此小憩。

底下有一个飞来石上“望月亭”,站在亭上,大家可以随视线一直往前看,正山中有一天然单拱石桥,也是“亚洲第二桥”,跨度45米,高20米,厚5米。如白练分系两头,分外美丽。

上一篇:给老婆的温暖生日祝福语短信下一篇:人力资源经理岗位说明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