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通用8篇)
1.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篇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3月第4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二课多变的价格,第一框“影响价格的因素”。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让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经济生活的必要知识和技能,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设计理念:从学生生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际。教材分析:教材以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为主线,分四个单元:消费、生产、分配、市场(交换)。商品价格是教材始终不能回避的内容,是贯穿始终,也是联系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市场和资源的纽带。对价格的形成的认识,为整个必修内容的掌握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本学期初已学习了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本质和价格的概念。已具备简单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相对独立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经验,能从经济生活中去体会已学知识。
课型:新课 使用多媒体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卖方市场、买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规律的含义能掌握。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对价格的变化及其规律能理解,并在生活中自觉运用价值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价格意识,合理开支。
四、教学重点:价格形成和价值规律
五、教学难点: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六、准备:
资料收集:中央电视台新闻对西湖龙井的报道;从互联网上查阅关于茶文化的内容;平时收集的高考试题的分类整理。
课件制作:采用WPS幻灯片 教学方法:启发诱导 互动探讨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我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平时口渴时,喝什么?(大家共同回答,也可以提问一个学生)
白开水、凉茶、冷饮、酸奶、果汁、咖啡
喝茶在我国是有着悠久的历史的。《茶经》:“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至今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茶文化。喝茶,是有学问的,谁能谈谈对茶的认识?(若学生答不出来或不好,教师可补充)
我国所产的茶叶分红、绿、青(乌龙)、黄、黑、白六大类。有发酵、半发酵、不发酵之分。喝茶适合的地区和人群也有所不同。而绿茶是产量最大,适合的消费者最广泛。
你知道最有名的茶是什么?西湖龙井。(提问学生)
是的,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被评为第一名,1959年全国评选也占第一,2001年《纽约日报》、2002年《香港文汇报》上均被评为第一名,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名的茶。但今年的西湖龙井刚刚经历了一场一波三折。请大家看一段新闻摘录,来看看其中的原委。
(二)、新课教学过程 清明看龙井(幻灯片)
3月9号,今年的西湖龙井茶比去年提前半个月采摘,11号开盘价仅3000元一斤。15日便跌破2000元,21日就只有200-300元。西湖龙井比去年价格低了很多。致使这种情况的原因,新品种龙井产量高,产期提前,但不如老的品种品质;今年送礼的现象普遍减少,销售商不敢积货。大多种植户出现亏本。
然而,就在清明节之后的一场“倒春寒”让大家始料未及。中央新闻报道,仅安化白茶受损面积就达8万亩,在产茶最旺的半个月将无任何收成。
你来解读龙井价格(幻灯片)
问题(1)请结合前两段材料,说明影响西湖龙井价格高开低走的原因是什么?怎么影响的?
提问学生,学生讲原因,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并板书在黑板上。
一、供求影响(板书)
1、早上市,大家都等着尝鲜——供求关系的影响
2、供不应求——卖方市场——价高(刚采摘时,量少,需要的人多)
3、供过于求——买方市场——价低(采摘的量越来越大,需要的人还那么多,甚至减少)
问题(2)在第二段材料中找更深层次的原因,今年比去年价格低的原因是什么?(除供求关系之外的原因)
其产量高,相对消耗的劳动成本就低。也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价值小了。但能不能无限降低呢?不能。
二、价值决定价格(板书)
1、价格最终是由价值决定的
2、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我们把前边内容总结归纳一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三、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板书)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问题(3)今年“倒春寒”之后,龙井的价格走势如何?请谈谈你的理由。
“倒春寒”之后,产量少了,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价格又会上涨。
我们也由此可以看到西湖龙井的价格的变化过程,用一个数轴来表示:
2、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依据教材,由个性到共性地补充整理一遍,形成学生的笔记。并小结所学内容,用多媒体打出来。
(三)、检测(幻灯片)•你学会了吗?(幻灯片标题)
1、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A)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再来一个
2.康乃馨平时1元一支,母亲节那天5元一支,还卖得很好。这表明(A)
A.价格受供求影响 B.供过于求,价格上升 C.价格由供求决定 D.价值规律不起作用
•换个角度
3.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B)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来点难度 4.为抑制商品房价格过快上涨,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的措施,如增加价格明显低于商品房的经济适用房、共低收入者租用的廉价房等。政府出台这些措施是因为(C)
①增加经济适用房可以减少商品房购买需求
②增加廉租房就能抑制商品房有效需求
③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互为替代品
④增加保障性住房能缓解房地产市场的过度炒作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再难点
5.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C)A.1452万元 B.1320万元 C.1210万元 D.1100万元
此五个题全来自高考题,做的好时,及时鼓励;不太好时,要给学生宽心。
(四)、在生活中用一用我们学习的理论
1、我们的市场上哪些商品价格变化比较大?有什么规律?为什么会这样?(看时间允许的话,讨论一下;时间紧的话,提一下。下边的问题相同处理)
2、来年龙井的变化怎样?
(五)、课后任务
1、把今天设置的三个问题整理在作业上。
2、课后思考: ①我们应怎样买东西?
②你若是老板,如何利用所学知识去生产?
八、反思
从具体到一般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理念,但在用的时候,往往让人感到不够全面。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比较难,且在知识体系和应用要求中都比较低,从简处理这部分内容。让学生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非常有必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等内容比较难,若学生对此内容过多提出问题,会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从教材已有知识去归纳总结,不能走的太远,也可以从训练题中去补充。
2.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 篇二
(一) 知识目标
1.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基本含义。
2.理解价格与价值的关系, 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二) 能力目标
1.运用有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 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 是围绕价值变动的, 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尊重他人劳动, 培养学生平等待人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感悟生活
教师:同学们,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商品的价格不是固定不变的, 是什么引起了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变化呢?我们班的“生活调查组”为此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市场价格调查, 他们在市场上观察到了什么呢?下面有请该组同学上场。
生活调查组:同学们大家好, 在这次市场价格的调查中, 我们调查组主要从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吃穿住行几方面进行调查。下面是我们调查中发现的场景。
第一幕——房租价格 (住)
第二幕——猪肉羊肉包子的价格 (吃)
第三幕——羽绒服、大衣的价格 (穿)
第四幕——汽车的价格 (行)
调查组:在调查的过程中, 我们发现许多看起来很奇怪的现象, 产生了很多问题,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二) 参与生活
问题1:为什么同样的房子, 学校周边的租金高?而猪肉包子、羽绒服、大衣要降价卖?在这两场交易中各是谁起主导作用?
问题2:金融危机对汽车的价格有影响吗?为什么国家出台政策后有人很欣喜地买车?
(结论一:地域、时间、疫情等因素间接影响供求关系, 从而影响价格高低, 进而形成买方及卖方市场。)
问题3:汽车市场的供大于求是否会使汽车降到与电动车一个价格呢?为什么?
(结论二:价值决定价格,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教师:价值决定价格, 但是在商场上我们发现不同的商品价格是不同的,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的价值量与价格呈正比)
(三) 情境探究 (教学用时18~20分钟)
教师:在现实生活中, 同一种商品有多个生产者, 商品的价值量由什么决定?
情境一:1.在一个简陋的手工作坊里, 甲生产者纯靠手工生产, 生产一双皮鞋要1小时。
2.在一个现代化生产厂房里, 用电脑控制生产线, 乙生产者生产同样一双皮鞋要20分钟。
3.根据社会调查, 社会上大多数的皮鞋生产者采用机器进行生产, 生产同样一双皮鞋要花40分钟。
用哪一个生产者耗费的劳动时间作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为什么?
学生:40分钟。
教师:1小时和20分钟是什么?个别劳动时间。40分钟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如果用1小时和20分钟作为标准来衡量商品的价值量, 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学生:同一种商品多个价格, 交换无法正常进行;奖懒罚勤, 不利于社会科技的进步。
教师: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 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简单强调一下现有、正常、平均)
情境二:如果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出售 (质量相同) , 甲和乙两个生产者的命运将如何?他们该怎么做? (把班内学生分成两组, 一组代表甲, 一组代表乙, 分组讨论分析。)
甲组总结:甲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甲在竞争中亏损。所以, 甲要想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就必须依靠科技努力缩短生产商品所需的个别劳动时间, 提高劳动生产率。
乙组总结:乙个别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教师:大家都提到了运用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什么是劳动生产率?甲乙要提高的劳动生产率是什么劳动生产率。如果社会上只有甲乙两个生产者都提高劳动生产率, 那是什么劳动生产率提高?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高劳动生产率真得能增加商品生产者个人的收益吗?我们要看实实在在的数字。学生分组来算一算 (一组算个别劳动时间, 一组算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友情提示一个公式:商品的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的数量
案例:某皮鞋制造业 (一天工作8小时) , 该部门一个工人原来每小时生产2双皮鞋, 单位商品价值量为10元, 每天生产的数量是_________, 商品价值总量是_________;
假如个别劳动生产率再提高一倍, 每小时生产数量是__________, 总生产数量是________, 单位商品价值量是________, 商品价值总量是________;假如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呢? (学生总结)
教师:通过实实在在的数字, 我们可以看出提高个别劳动生产率有利于增加个别商品生产者的利润, 而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没有意义, 对吗?为什么?
总结:生产者争先提高劳动生产率, 最终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 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它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例如, 手机、电脑、液晶电视等。其他因素不变,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四) 发展思维
教师:学习到这里, 我们来总结一下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价值决定价格, 供求影响价格) 这两种因素使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变化呈现什么现象?请同学们绘制出价格的市场变化图。 (学生绘图并讲解价格走势。)
教师:从市场价格变化的趋势中, 我们可以看出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 价格时涨时落, 但是从一个较长的时期看, 商品的价格总的来说是与价值相符的, 是等价交换原则的体现。所以, 我们就可以得出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内容。
(五) 体验践行
1.影响房价的因素有哪些?是怎样起作用的?
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分析 篇三
【关键词】土地价格 地租 利息率
一、引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地租理论成立的前提是土地私有,目前中国土地改革方向正是让土地归个人所有。但是当前土地价格上涨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私人土地投资者最关心的是土地升值带来的利润问题,而政府主要关注的是土地价格上涨过快对民生的影响。因此利用《资本论》中的地租理论解释我国土地改革中的问题,并对此提出建设性意见显得十分重要。
二、土地价格的形成
根据《资本论》第三卷第六篇,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没有价值,但是土地具有使用价值,通过转让使用价值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因此,土地是资本化的特殊商品,资本能够固定在土地上。
地租是土地所有者出租一块土地而每年得到的一定货币额,土地所有者获得土地的所有权,而把土地的使用权让渡给租地农场主。租地农场主为了得到在土地这个特殊场所使用自己资本的许可,就必须要在一定期限内(比如每年)按照契约规定支付给土地所有者一定的货币额,否则土地所有者宁愿土地荒废。这个出租一块土地而每年得到的一定货币额就是地租,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增殖价值的形式。
任何一定的货币收入都可以资本化,都可以看作一个想象资本的利息。土地是资本化的特殊商品,地租也可以看作是某个资本的利息。假定一个资本家用4000镑购买的土地每年可获得200镑地租,那就相当于这4000镑每年得到5%的平均年利息,不论他是把这4000镑直接借出去或者是以土地形式租出去而获得租金,得到的收益是一样的。这就是一个4000镑的资本按5%比例增殖。在这个假定下,二十年内地产的收入,可以补偿这一地产的购买价格。所以,土地的购买价格是按年收益的若干倍来计算的。
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按一般利息率计算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可以得到公式:地租=土地价格×利息率。公式变形可得: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由此可知,地租和利息率是影响土地价格的决定性因素。
三、利息率和地租决定土地价格
(一)利息率影响土地价格
假定地租是一个不变量,土地价格的涨落同利息率的涨落成反比。如果普通利息率由5%下降到4%,那么200镑的年地租代表的资本的年增殖额,就从4000镑增至5000镑。如果利息率由5%下降至4%,结果相反。
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其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个别资本家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个别劳动生产率,缩短个别劳动生产时间,使之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时等量资本投入不同的生产部门得到的利润是不同的,所以把资本投入利润率较低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会把资本转而投入利润率较高的生产部门。这样投资于不同生产部门的资本家之间为了获得较高利润率会展开竞争。通过竞争,不同的利润率最终会趋同为一般利润率,形成平均利润率。由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会逐步提高,在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情况下,同量预付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率必然减少,平均利润率会下降。平均利润率存在着下降的趋势,这是资本主义的客观经济规律。
利润率下降趋势决定了利息率也有下降趋势。所以,在地租不变的情况下,土地价格客观呈现出上涨的趋势。
(二)地租影响土地价格
由土地价格=地租/利息率公式可知,土地价格与地租成正比。这里的地租通常指级差地租。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的不同等级相联系而产生的地租,由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构成的。
土地自然肥力、土地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等量资本投入等面积的各级土地产生的结果不同。
1.土地的自然肥力。不同的土地自然肥力不同,所以在不同肥力条件的土地上,雇佣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不同,即投入相同的劳动量,得到的劳动成果不一样。租种土壤肥力好的优等土地,雇佣工人的劳动生产率高,产量高,单位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而租种条件较差的土地,劳动生产率低,产量少,单位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高。农产品也要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因此那些租种条件好的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就能获得超额利润,条件不好的土地租种者不能获得平均利润,会争相租种优等土地。
但优等土地的数量有限,不同条件的土地都会得到利用。所以,“在农业生产中一切同类产品的价格取决于生产中使用劳动量最多的产品的价格”,即只能以劣等地的个别生产价格来决定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这样,耕种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不仅能够获得平均利润,还能够获得超额剩余价值。相对于劣质土地,他们愿意用更高的土地价格来换取更优质土地的使用权,即自然肥力高的土地价格高,自然肥力低的土地价格低。土地价格与肥力相关。
2.土地的位置。同样肥力和产量的土地,由于距市场远近不同其土地价格也会不同。距离市场较远的土地,其生产的农产品的运输需要耗费更多的运输费用,个别价格高;距离市场近的,运输农产品需要的运输费用少,个别价格低。个别价格低的农业资本家具有竞争优势,在获得平均利润的同时能够得到超额剩余价值。因此,距离市场近的土地价格高,距离市场远的土地价格低。
以上,土地的自然肥力和土地的位置,通过影响级差地租I,影响了土地的价格。但级差地租II的变化也对土地价格有所影响。
3.投入的固定资本。级差地租II以级差地租I为前提,二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都是由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之间的超额利润转化而成的。但不同于级差地租I,级差地租II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增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产生的级差地租。
随着土地的开发,土地所凝结的固定资本越来越多,引起价格上涨。这就是级差地租II对土地价格的影响。为什么土地会凝结固定资本呢?在这里我们要区分一下纯粹的土地和凝结了人类劳动的土地。
纯粹的自然的土地是资本化的“特殊商品”,是不能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它本身的肥力和位置、社会上的利息率会影响这种资本化商品的价格。人类可以在纯粹的土地上劳动,形成凝结人类劳动的土地,这种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成为投入土地的资本,可以通过劳动时间来衡量。一块已经耕种的土地比一块具有同样自然性质的未耕种土地价值高。[5]
租地农场主租种土地所有者土地,必然希望产出品的个别价格低于社会价格,以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这种投入资本有的是比较短期的,如化学性质的改良、施肥等;有的是比较长期的,如修排水渠、建设灌溉工程、平整土地、建造经营建筑物等。[6]投入土地长期的固定资本大部分是由租地农场主投入的,可是当契约租期一满,在土地上进行过的各种改良就变为土地所有者的财产。所以土地所有者会力图缩短租期。随着经济发展,假设利息率不变,土地的价格就会不断上涨。
四、政策与建议
土地价格升高过快可能会影响民生。一方面土地价格上涨引起房价快速上涨,居民购房负担过重,抑制其他消费,导致国内需求不足;另一方面,房价上涨过快导致社会财富向富人转移,扩大了贫富差距。因此,国家需要采取措施来抑制土地价格的过快增长。
对于由平均利润率下降引起的土地价格上涨,应该在一定程度上给予鼓励和提倡,利用好市场杠杆,鼓励实体经济发展。但同时也要保障好民生,防止贫富差距过大。为此政府可以加强廉租房建设,进行棚户区来改造安置居民,同时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满足居民住房消费的合理需求。
4.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 篇四
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教材分析
这一框题的理论是经济学基本理论,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经济学理论的基础和前提。本框题主要有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问题:
1、市场上的商品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2、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形成买方市场;第二是价值决定价格,主要有以下几点内容:
1、价格由价值决定,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
2、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教学对象分析
本框题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的学生,他们刚刚从初中迈向高中,抽象思维的发展还有所欠缺。所以对于纯粹的经济理论,第一次接触可能把握和理解起来会有难度,这会直接降低他们学习的兴趣。不过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一定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经济现象,所以本框题会结合感性材料来分析和讲解这一框题的经济理论。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影响市场上商品价格变动的各种具体因素,理解各种具体因素对商品价格影响的途径。
2、识记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含义。
3、理解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二)能力目标
1、理解不同层次的因素如何影响价格的认知能力,提高对价格的不断变动这种正常的经济现象的认识能力,懂得这种现象是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表现。
2、知道价格的变动不是任意的,是围绕价值变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是等价交换。
3、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应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4、运用相关知识解释生活中某些商品价格变动的原因,寻找并解释生活中某些处于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形成以科学的态度看待价格的变动,提高学生的经济参与水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日常经济生活的自主和实践精神。
2、通过劳动价值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
3、让学生树立时间观念、效率观念、遵循价值规律的观念。
四、教学重点
1、供求影响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3、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五、教学难点
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
2、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
本次课程将老师启发、引导和学生的思考、探究、合作交流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从学生身边的经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去探究、揭示经济现象内在的本质和规律。
七、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板书
八、板书设计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价格(决定、基础,货币表现)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并与其成正比。
3、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成反比
4、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
九、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回顾第一课《神奇的货币》相关知识点:(1)、商品的概念
(2)、商品的价格 设计目的:巩固已有知识,为学习新知识作准备
2、引入新课
教师:让学生举出身边各种商品的价格,可以是同一种商品各个时期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同种商品的价格,并说出从中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价格,甚至同一商品在不同的时期也会有不同的价格,也就是说价格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多变的,它有时高,有时低。那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价格的变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新课的学习。
设计目的: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2、讲授新课
教师:演示课件,内容为:
情景一:今年H7N9病毒来袭,我国北方受影响比较严重。受此影响,鸡肉的购买量减少,价格有所下降。由于商家觉得无利可图就会缩小生产,减少鸡的饲养数量。而随着H7N9病毒**的过去,人们会增加鸡肉的购买量,而鸡肉供给量却减少了,这导致了价格的上涨。
情景二:去年8月中旬以来,山东多地遭暴雨袭击,菜地被淹,交通受阻。受此影响,当地蔬菜价格上涨明显。
情景三:月饼的价格:农历八月十三日200元/盒;农历八月十六日100元/盒:
1、上述三个情景中各种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情景一中,导致鸡肉在初期和后期价格变动的因素相同吗?
3、情景二中,蔬菜的价格能高过黄金的价格吗?
让学生带着问题看课件的演示,以及在下面的授课中思考如何回答问题。(在授课中会逐个解决问题)
设计目的: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价格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同时也为后边知识的学习提供了案例,有利于将知识有机统一起来。
教师: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景,请同学们根据上述的几个情景,再结合书本和现实生活观察到的现象,以前后桌为小组单位讨论、回答刚才的第一个问题并且思考这些因素是如何来影响商品的价格的。学生:学生讨论并回答老师提问的问题。
教师:总结。商品的价格受多种具体因素的影响。在刚才情景一主要是生产条件使供给量减少从而影响了鸡肉的价格;情景二主要是气候使供给量减少从而影响了蔬菜的价格;情景三主要是习俗使人们在不同时期的需求量不同从而影响了月饼的价格。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2中间的那段文字。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如同学们刚才所读的,我们可以知道除了以上的三个因素外,地域、政策等也会影响价格。比如,看书中的镜头三,由于东北天气比较冷,所以羽绒服的需求量大,从而价格就比较高,而在海南天气比较热,所以羽绒服的需求量小,使得价格就比较低。再想想我们的现实生活,近几年来我国的房价升得飞快,政府因此就出台了限制人们购买房子的政策,从而使得买房的需求量降低,这样房价自然也就降低。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同时也可以发现这些因素正是通过改变某种商品供应量或者需求量,也就是改变供求关系,从而引起商品价格变化的。【板书】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一)供求影响价格
设计目的:通过材料的分析,再结合书本和现实生活的经历由浅入深过渡到所学的知识上来,由表象过渡本质即由影响价格的具体因素过渡到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循序渐进,启发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的P12、P13,并结合刚才讲的例子,以前后桌为小组单位思考一下刚才情景当中的第二个问题,同时讨论探究一下供求、价格、买卖方市场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画出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学生:学生讨论并展示示意图。教师:总结 【板书】
供过于求→价格下降→买方市场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卖方市场(边讲解三者之间的关系边板书)
这就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第一个情景当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第二题的答案了。情景中鸡肉在初期由于人们害怕感染病毒因而减少需求量,这时供过于求,商家不得不以比较低的价格处理存货,这时就处于卖方市场;而在后期中,由于病毒**已过,人们又增加鸡肉的需求,而商家由于之前价格下降无利可图减少了鸡肉的供给,所以供不应求,这使得价格提高,这时就处于卖方市场。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利用教材自主学习的能力,启发学生通过事例来分析供求对价格的影响,提高学生结合知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同时引导画示意图可以在使学生更加清晰和深刻地理解供求对价格的影响、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以及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知道供求与价格是相互影响的,供求的变动使得价格处于变动之中,那么价格会无限上涨和下跌吗?(老师引导学生想想蔬菜的价格的上涨会不会超过黄金的价格?)学生:不会。
教师:没错。那接下来大家小组探究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教师引导:第一,要回忆价值与价格的含义;第二,在比较两者的含义中找出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用二者关系说明问题。)学生:学生查阅教材,互相交流讨论,并展示探究结果。
教师:没错。商品的价值指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人类劳动。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的商品价值就是价格;从中可以知道,在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是有价值决定的,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边讲边板书:
(二)价值决定价格
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价格(决定、基础,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格高低不同是因为它们所包含的价值量不同。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值量越大,其价格越高,反之越低。很显然,蔬菜的价值量是比黄金要低的。
设计目的:通过引导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能力
教师:而在上一课我们知道商品是劳动产品,其价值是有劳动形成的,因而它的价值量要有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也就是说生产一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长,其价值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那么现在比如我用15个小时生产一支笔,价格15元,同学们会买吗?
学生:不会。太贵了,我们15元可以买15支笔,为什么要花15元买一支呢? 教师:同学们有疑问很正常。因为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不一样的,有的用1个小时生产一支笔,有的用3个小时,而我却用了15个小时。那到底用谁的时间来衡量这支笔的价格呢?如果按之前说的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越长,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也就越高,那我就不勤奋,慢慢生产,这样我的商品价值量就大,价格也就高了。这样可以吗?用个别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的价值行得通吗? 学生:不可以,因为我们平时买的笔价格几乎是统一的。
教师:没错啦,商品的价值量要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而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显然不能成为这个标准,所以这个标准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什么呢?把握这个概念需要注意什么呢?请同学们郎读一下教材P14中社会劳动必要时间的概念和下面的相关链接。学生:学生朗读教材
教师:把握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概念,注意抓住“绝大多数”这个标准,绝大多数商品使用的生产条件,绝大多数商品消耗的劳动时间。而由商品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衡量可知,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长,价值量就越大,反之则相反,即成正比的关系 板书:
2、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并与其成正比(边讲边写)既然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大小,那么,它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我们来看分析一下这个案例:(多媒体展示)
现在市场上有好几家洗衣机公司他们生产的是同一款洗衣机,市场上生产一台洗衣机的时间是5个小时,那么公司要怎样做才能盈利呢?
现在有甲、乙两家公司:甲公司的个别劳动时间是6个小时,乙公司的个别劳动时间是4个小时,他们的出售价格都是3000元,结果甲亏损了,乙盈利了。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知道在一般情况下,不管公司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是多少,都是按劳动必要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的,所以每家公司的出售价格是一样的,那么他们该如何从中盈利呢?
学生:像例子中的乙公司一样使自己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教师:那要怎么做到这点呢?
学生:提高生产技术、提高工人工艺、改进设备
老师:对,这些总的来说就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就是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这给商家的启示就是要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才能获得更多的利润,当然是在社会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
而我们要注意的是生产某种商品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只是缩短自己的劳动时间,只是使该企业在该领域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反之则相反,并没有改变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即不会改变该商品的价值量。那么什么条件会改变商品的价值量呢?请大家通过教材P14铝制品的事例来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在这个例子中,由于人们普遍的运用了电解铝技术,从而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即缩短了生产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铝的单位价值量降低。即若其他因素不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板书: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的关系成反比)
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本节所讲内容,在供求关系与价值的双重影响下,商品价格的如何确定的呢?
老师总结:供求关系变化引起价格变化,但价格高低从根本上说是价值决定的。在第一课中,我们学习了:只要商品的价格与其价值是相符的,商品交换就实行等价交换。但是,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在供求关系影响下是经常变化的,这是否违反等价交换原则呢?
由于供求关系与价格是互相影响的,商品价格总是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不会脱离价值无限上涨或下降。从单个交换来看,价格与价值可能是不符的,但从较长时间来看,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相符的。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我们可以明白一个道理: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这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要求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板书】
2、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课堂练习:
1、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B)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2、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同一种商品,甲企业盈利,乙企业亏本。原因是(D)
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
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D.甲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劳动生产率 3、20世纪90年代初,某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1万多元人民币,年销售量不足1000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电话功能日益完善,2009年该品牌移动电话每部售价不到900元人民币,年销售量达100万部。这说明(A)
①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商品价值降低
②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使用价值量增加
③该商品的市场售价不断降低,刺激了需求量不断上升
④该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断增加,导致了其价值不断降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演讲稿的价格影响因素 篇五
演讲稿作为一种常用的文体,不论是在生活学习还是工作当中,都是经常要用到的,所以它的作用和应用范围是非常广的。那么,学会写演讲稿,也逐渐成为了一种必备技能。但即使不会写也没有关系,现在有很多的**平台可供选择,特别是像**这样的**平台,他的**作范围是非常广的,演讲稿自然也是包括在其中的。许多人关心的是**演讲稿的价格,**演讲稿的价格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演讲稿的难度,一般**文章难度越低,价格也就越低。演讲稿得难度并不是很大,但是不同的演讲稿他的写作难度也是不同的,例如比较正式的场合他所要写的演讲稿的要求就比较多,那么,相对而言难度就要大一些。二是**平台的选择。
不同的代谢平台,它的价格也会存在差异。有的**平台,虽然它的价格低,但是他的文章写作质量很差。这样的**平台当然是不能够选择的。有的**平台,他的文章质量高,但是价格也非常的高,这可能是很多人有些无法接受的,所以大多数人的选择是**这种价格适中文章写作质量又很好的平台。
第三个影响因素就是演讲稿篇幅长短,一般演讲稿都是按千字多少来计算价格。这样的计算方式主要是跟文章的字数有关,所以最终决定演讲稿**价格的就是文章的字数多少了。
6.影响价格的因素教案和习题 篇六
(一)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的知识:影响价格的直接与间接因素;价格的决定因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2、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的知识:供给变动及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影响;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3、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的问题:针对生活中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解释导致价格变动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处于买方市场或卖方市场的商品、服务,并解释是哪些因素导致该市场供过于求或供不应求。
(二)能力目标
本课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有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复杂现象,认清问题本质的抽象能力,从而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水平。
1、在学习“供求影响价格”时,要让学生懂得,价格随各种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是一种正常的经济现象,在这种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强学生解释经济生活现象的能力。
2、在学习“价值决定价格”时,要让学生懂得,价格变动不是任意的,而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市场交易的本质和核心,其实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带来单位商品价值量的变化,也影响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比率。由生活中不断变动的价格深入到价值理论,正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表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购买是比较经济合算的,从而提高其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精神。
2、通过学习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树立竞争意识,了解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只有不断努力提高效率才能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学习这些理论,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以适应激烈的社会竞争。
3、通过学习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使学生明白市场交易的核心是等量的劳动相交换,可以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劳动、平等待人的精神。【教学重点】
理解供求、价值、价格之间的关系,价值规律。
【教学难点】
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师生合作讨论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 【导入新课】
复习回忆:什么是商品?什么是商品的价格?
商品的价格是不是固定不变的呢?当然不是,比如说空调,在天气热的时候卖得比较贵,而在天气冷的时候卖得比较便宜;汽车与自行车相比,汽车的价格高而自行车的价格低,那到底是什么因素引起了价格的变动呢?它的变动是否有规律可循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因素。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页,先阅读那四组镜头,想一想:导致价格变动的因素是什么?
【讲授新课】
一、影响价格的因素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四组镜头,镜头一是气候因素,镜头二是时间的因素,镜头三是地域的因素,镜头四是生产的因素。
除了这四个因素,书上说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也能影响价格,这又如何理解呢?比如信奉伊斯兰教国家猪肉不畅销,价格自然比较低,因为伊斯兰教信徒是不允许吃猪肉;日本人喜欢穿和服(ppt 展示和服图片),但如果把和服拿到我国来卖,价格肯定会下跌,因为人们对和服的需求量小。以上六个因素会影响价格的变动,但他们是如何影响价格的呢?通过分析我们可知,这些因素对商品的供求产生影响,供求的变化从而影响了商品的价格。至此我们总结一下就可以得出供求影响价格的结论。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者需求来实现。供就是商品生产者的供给;求就是消费者的需求。比如说高价羽绒服在东北卖得火暴,就是因为人们对它的需求量大,石油输出国组织也就是欧佩克宣布减产原油,意味着对石油的供给减少。那供求又是如何影响价格的呢?
①需求对价格的影响
我们以口罩行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0万只口罩,但这段时间恰巧爆发疫情,比如2003年广州的SARS,大家都深有体会吧。人们对口罩的需求增加到15万,这就必然会导致商品的供不应求,但我们都想买口罩,这就引起买者竞争,从而商家把价格抬高,形成卖方市场。
[副板书] 供不应求→买者竞争→价格上涨→卖者有利→(卖方市场)
卖方市场:是由卖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卖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即使抬高价格也能把商品卖出。(课本十二页)
我们这里有个情人节玫瑰花抬价的视频,大家看看(ppt展示)②供给对价格的影响
我们以彩电业为例,假设商品生产者可以供给15万台彩电,而消费者只需要10万台,这就导致商品的供过于求,但是生产厂家想把彩电卖出去,这就引起卖者竞争,我们经常听到促销、大出血、跳楼价就是商家把价格降低,形成买方市场。(ppt 展示甩卖图片)[副板书] 供过于求→卖者竞争→价格下跌→买方有利→(买方市场)
买方市场:是由买者起主导作用的一种市场类型。由于供不应求,买方在市场交易中处于有利地位,价格通常趋于下降。(课本十二页)
我们学习了供求影响价格这个因素,那我们想一想:由于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一辆自行车价格上涨,一辆汽车的价格下跌,那自行车的价格会不会高过汽车呢?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会不会比收音机的价格便宜呢?(ppt展示自行车,汽车,电视机和收音机的图片)显然是不可能的,那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二个因素:(2)价值决定价格。我们先来看看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格是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所以二者的关系就是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辆汽车 10万元一辆自行车 300元
正因为汽车的价值大,所以它会有10万元的价格,自行车的价值小,所以它会有300元的价格;10万元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了汽车的价值,300元是用货币的形式表现了自行车的价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商品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有价值,价值的大小就是价值量,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形成的,所以商品的价值量由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又是由劳动时间决定的。[副板书]商品的价值量→劳动量→劳动时间
比如说一支粉笔,我们说它的劳动量有多大,就是说生产它要花费多少劳动时间。现在,我们来分析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时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劳动时间分为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那什么是个别劳动时间呢?个别劳动时间就是各个生产者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为什么呢?为什么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呢?请同学回答。
这主要有两个原因:A、个别劳动时间是很多的,如果用它来衡量,同一种商品就会有多种多样的价值量。B、如果每个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时间都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那么那些劳动越懒惰、生产工具越差劳动技能越低的生产者的商品,价值量反而越大。这显然不符合时代进步的规律。
②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那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呢?这是本节课的重要名词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讲解: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我们可以从时间、物和人三个方面来理解。时间上是现在,物是说使用什么样的劳动工具,人即是劳动者,是说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大家要特别注意平均这两个字,这就说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从整个行业来说的。
举例:甲、乙、丙、丁都是独立的生产经营者,都生产布,当时绝大部分生产者都用织布机生产,甲、乙、丙用织布机,丁用手工织布,生产同样一匹布,甲用10小时,乙用12小时,丙用8小时,丁用20小时,试问:(1)谁生产的布匹的价值量大?为什么?(一样,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一样)(2)一匹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十小时)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每个生产者都很重要,我们看下面的表格: 类别
劳动生产率
成本
单价
利润
大多数企业
1小时20箱
20元/箱
30元/箱
200元
A企业
1小时10箱
20元/箱
30元/箱
100元
B企业
1小时30箱
20元/箱
30元/箱
300元
如果个别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短,企业获利多,处于有利地位。要缩短个别劳动时间,就需要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什么是劳动生产率呢?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那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又有何关系呢?
社会劳动生产率
单位商品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2双鞋/1小时
0.5小时(假定0.5小时价值0.5元)
0.5元
1双鞋/1小时(降低)
1小时
1元
4双鞋/1小时(提高)
0.25小时
0.25元
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单位商品的价值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想一想:为什么近年来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价格不断下跌?(让学生思考)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总结出一条基本规律,它就是价值规律。经济学家说:千规律,万规律,价值规律第一条。
③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
A、价值规律的内容: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内容的核心是等价交换:在货币出现之前,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货币出现之后,在商品买卖时,价值与价格相符。
B、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饶价值上下波动。
[课堂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影响价格的各种因素,其中供求是影响价格的直接因素,价值决定是决定因素,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弄清楚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都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给或需求来实现的,但价格最终由价值决定。商品经济受价值规律的制约,价值规律是节课的重点,主要让学生理解掌握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结合摩托车价格变动的曲线图来解释,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学反思]: 本节课学习,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浅出的探究分析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从而水到渠成地让学生认识价值规律。本节课设计从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达到了目的。
一、选择题
1.2011年“十一”期间,旅游景点门票、宾馆、餐饮费用因人员剧增而比平时涨价40%~60%,收入又创历史新高。这反映了()A.价格受供求影响而波动 B.竞争使价格总是上涨
C.价格围绕价值上涨,主要是国家调控的结果 D.景点商品价值量大
2.受国际国内因素影响,国家发改委2011年4月7日零时调升汽、柴油零售价。汽、柴油市场给我们的信号是()A.供不应求
B.供大于求 C.供求平衡 D.不能确定
3.(2011•新课标全国高考)2010年某企业的生产条件处于全行业平均水平,其单位产品的价值量为132元,产量为10万件。如果2011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而全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 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为()A.1 452万元 B.1 320万元 C.1 210万元 D.1 100万元
4.(2011•四川高考)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学道理是()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5.(2012•山西太原五中月考)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A.X轴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Y轴为商品价格 B.X轴为货币发行量、Y轴为商品价格 C.X轴为人民币汇率、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 D.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Y轴为恩格尔系数 6.(2012•珠海摸底)2011年的高油价影响到了一些替代性能源的需求量,如煤炭、天然气等。另外,一些耗油较多的行业也受到严重影响。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B.在两种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C.在两种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D.商品价格的上涨,会影响企业利润的增长,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
7.(2012•黑龙江哈三中月考)2010年某市居民刘某家庭总收入为40 000元人民币,其中食品支出15 000元,日用品支出3 000元,衣物支出4 000元,交往支出2 000元,学习费用支出2 000元,娱乐消费支出1 000元,购买国债3 000元,储蓄存款10 000元。则该年度刘某家的恩格尔系数为()A.37.5% B.50% C.55.6% D.40.5% 8.工信部明确提出:2011年底前妥善完成小灵通退市,让出频段支持3G发展。虽说小灵通不具备手机的许多功能,但凭借资费低廉的优势,至今仍有7 000万用户在使用。这说明()A.价廉是商家追求的目标 B.成本影响价格 C.价格影响需求 D.需求影响价格
9.2011年元旦春节期间,黄瓜涨价的幅度很大,每千克一度达到8元;同一时间羊肉价格是每千克35元,黄瓜大幅度涨价后价格仍然远远低于羊肉的价格,主要原因是()A.羊肉营养价值高于黄瓜 B.买黄瓜的人更多 C.羊肉价值大
D.黄瓜需求量小,羊肉需求量大
10.(2012•安徽师大附中摸底)政府给消费者一定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会影响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为补贴前的消费量,---为补贴后的消费量; 横轴x为需求量,纵轴y为价格)
11.对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理解正确的是()A.该商品因供过于求而减少生产规模 B.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增加 C.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减少
D.该商品因价格上升而扩大生产规模
12.经初步核算,2011年9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CPI预计同比上涨6.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PI上涨可能会()①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 ②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③使人们的实际收入增多 ④促使企业提高商品的价值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3.一些本来只有少数人有能力购买的高档商品,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价格会逐渐降低,成为寻常百姓都买得起的普通商品。这是由于()A.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B.随着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C.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减小 D.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不断减小
二、非选择题
14.随着气温的攀升,空调销售旺季即将到来,国美电器发布《2011年空调市场消费趋势报告》(以下简称《白皮书》),对市场普遍预期的空调涨价有自己的看法。《白皮书》认为,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空调难涨价。“原材料一涨价,产品就涨价,这其实忽略了渠道商对价格缓冲和平抑的功能。”国美电器副总裁李俊涛坦言,不认同原材料价格上涨将引发空调价格上涨的推断,致使2011年国内空调生产企业仍然出现了新一轮的降价大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不少企业可能面临倒闭。用所学的《经济生活》知识回答:(1)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引起空调价格的上涨?
15.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公布,2011年6月安徽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7.2%,猪肉价格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相关人士分析,2011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扬,特别是进入6月份以后,出现大幅上涨。究其原因,主要是前年下半年、去年猪肉价格持续偏低,许多养殖户均处于亏本及保本的经营状态,他们纷纷缩小养殖规模,致使供应量大幅减少;同时2011年以来,饲料、汽油等价格上涨,养殖户也普遍存在惜售心理,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仍会持续高位运行。
结合材料,说明猪肉价格持续上扬原因的分析体现的经济生活道理。
答案及解析
1.【解析】 消费者增多,价格上涨,说明供求影响价格,A正确;价格涨落是围绕价值展开的,不会无限上涨,B观点错;价格涨落是由供求影响、价值决定的,不是宏观调控的结果,C观点错;D说法也错。【答案】 A 2.【解析】 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根据这个基本经济道理,我们可以知道当前柴油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可以排除其他说法。【答案】 A 3.【解析】 要计算该企业2011年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必须计算出两个量:一是该企业2011年的产量,用公式计算为10×(1+10%)=11(万件);二是2011年该商品的价值量,用公式计算为132÷(1+20%)=110(元)。据此计算商品价值总量为11×110=1 210(万元)。【答案】 C 4.【解析】 “每一分的品质都是由每一分的成本堆积起来的”,这里的“品质”代表商品的质量以及由此形成的商品价格,而“成本”则体现了商品的价值,所以材料集中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一定要反映商品的价值,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但不一定要等于商品的价值。C、D两项与题意无关,材料没有体现商品的供求关系。
【答案】 B 5.【解析】 本题考查经济生活中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图表明X轴与Y轴代表的量呈负相关,A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格成正比,不选;B中的货币发行量与商品价格呈正相关,C中人民币汇率与出口商品价格呈正相关,均不选;D中的居民家庭收入与恩格尔系数呈负相关,故选D。【答案】 D 6.【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的影响。A说法错误,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C错误,在两种互为替代品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增加;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故选B
【答案】 B 7.【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恩格尔系数的认识及计算。购买国债和储蓄存款不能列入家庭总支出,刘某家的恩格尔系数为15 000÷(15 000+3 000+4 000+2 000+2 000+1 000)≈55.6%,故选C。【答案】 C 8.【解析】 本题以我国通讯市场的变化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价格和需求关系的理解。商家的经营目标是营利,故A说法错误;B不符合题意;题干强调的是价格对需求的影响,而不是需求对价格的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 C 9.【解析】 题目设问的关键词是“主要”,价格受供求影响,但受价值决定,所以主要因素只能从价值方面找原因。因此选出C项。【答案】 C 10.【解析】 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政府给消费者一定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市场需求量会增加,根据图示可以判断出答案为B。【答案】 B 11.【解析】 观察图表可知:随着商品价格的上涨,生产者获利增加,生产规模随之扩大,故A错,D正确。该商品的互补品需求量应逐步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应逐步增加,故B、C不正确。【答案】 D 12.【解析】 考查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CPI上涨,物价上涨,人们的实际购买力下降,①正确;价格上涨,会刺激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生产成本,从而可以拥有价格优势,②正确;物价上涨,人们的实际收入在减少,③错误;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不是由个别企业决定,④错误。故选A。【答案】 A 13【解析】 该题涉及个别劳动生产率和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等一系列问题。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降低,商品就会便宜,故选C。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在一定时期内不变,故不选A。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对于这个企业而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不是减小而是增大,故B项也不正确。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应该是不变,而不是减小,因为从整个社会来看,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D项也是不正确的。故选C。【答案】 C 14.【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和价格变动的影响。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供求影响价格;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没有引起空调价格的上涨,反映价格和供求存在双向制约机制。
【答案】(1)市场价格的涨跌是受市场的供求关系影响的。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反映出该市场求大于供的状况,这与前些年的投资过热有关。(2)生产资料的价格上涨会引起空调生产成本的增加,这可能会推动空调价格的上升,但是,商品只有通过市场的交换才能实现其价值,而市场的供求状况决定了商品交换价格的涨跌。因此,空调价格的下跌反映出在该消费品市场上供大于求的状况。新课标第一网 15.【解析】 本题以猪肉价格持续上扬为背景材料,综合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等知识。答题时应结合材料,避免理论与材料相脱节。
7.黄金价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篇七
20世纪70年代以前, 国际上黄金价格比较稳定。自从70年代初期黄金与美元脱钩以后, 黄金价格逐渐市场化, 影响黄金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增多。黄金是同时具有商品属性和货币属性的特殊物品。它既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国际储备资产, 又是一种有效的投资工具。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40年左右的时间里, 世界黄金价格出现了一些剧烈的变动。例如近期一次较有影响的金价变动是在2013年4月15日, 黄金价格一天下跌20%, 大量民众冲进店铺抢购黄金制品, 掀起购金热潮, 市民抄底黄金市场抢购黄金, 甚至导致不少黄金柜台卖断了货。由于全世界的实物买盘起到了一个支撑作用, 黄金价格并没有像世界五百强之一的高盛集团之前所预言的那样, 会跌到1100美元。黄金价格起伏如此之大, 本文将着重研究影响金价变动的因素, 并根据研究结论, 对中国黄金储备战略和黄金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状况
杨柳勇和史震涛 (2004) 实证研究了影响黄金价格的长期性决定因素, 得出结论认为, 道琼斯价格指数、美国通货膨胀率、美元名义有效汇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长期性决定因素;刘曙光和胡再勇 (2008) 实证分析得出结论认为道琼斯价格指数、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美元名义有效汇率、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世界黄金储量都是影响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性因素, 但不同时期影响因素不完全一致, 即影响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性因素并不存在稳定性;李家林 (2009) 的实证分析结论显示黄金价格在中长期主要受美元汇率的指数、美国的通货膨胀率以及股票价格指数影响。
2、国外研究状况
Smith (2001) 的实证结论显示黄金价格波动趋势与主要工业国家的股票价格指数变动负相关;Levin&Wright (2006) 实证考察得出结论认为, 从长期来看, 黄金价格和美国的物价水平存在长期、固定的正向相关关系, 而美元对世界其他主要货币的加权平均名义指数、实际利率对黄金价格有反向作用。
综上, 这些学者的研究为进一步研究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提供了参考。下面就在前面已有的研究基础之上,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的计量经济学方法对影响黄金价格的一些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二、实证分析
1、变量的选取
基于上述文献综述中前人的研究, 选择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美元指数、道琼斯指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作为解释变量来分析它们对被解释变量黄金价格的影响。并且由已有理论可做出如下推测:
美元指数应与黄金价格呈负相关关系, 因为国际黄金市场主要以美元标价, 当美元走势疲软时, 黄金价格上涨。
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与黄金价格应为正相关, 因为黄金具有抵御通货膨胀保值增值的功能, 故在高通货膨胀时期或通货膨胀预期强烈时期, 黄金将会受投资者青睐, 故当消费者价格指数增加时, 黄金价格会上涨。
道琼斯指数与黄金价格变动之间应为负相关关系。由于具有风险对冲的功能, 黄金投资可以有效地抵消股票投资的收益损失。
利率与金价应为负相关, 因为当美国的利息升高时, 美元会被大量地吸纳, 金价势必受挫。且利率的提高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又因为通货膨胀与金价正相关, 故利率与金价负相关。
2、数据说明
本文选取1995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其中黄金价格来自世界黄金理事会官方网站;美元指数来自相关网站, 按当年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指数计算;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来自美国劳工部官方网站;道琼斯指数指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 按当年每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的收盘指数的算术平均数计算;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来自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官方网站。
需要说明的是, 在模型中, 为了分析方便, 还对数据进行了相关处理, 将黄金价格、美元指数、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道琼斯指数都取自然对数Ln。现以字母GP代表黄金价格的自然对数, CPI代表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的自然对数, USD代表美元指数的自然对数, DJ代表道琼斯指数的自然对数, 以RATE表示美国联邦基金利率。
对相关数据整理汇总结果见表1:
3、模型的建立
在EViews软件中, 对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关系进行分析, 得到散点图。由图可知各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大致呈线性关系, 故建立初始模型如下:
4、模型的估计
运用最小二乘法 (OLS) 进行参数估计。通过EViews得到线性回归结果如表2:
5、模型的检验
(1) 经济意义的检验
由表2可知, USD系数为-0.950041, 为负;CPI系数为5.391739, 为正;DJ的系数-0.888723, 为负;这三个指标与经济理论和之前的定性分析相符;RATE系数为0.029802, 为正;这个指标与经济理论和定性分析不符, 表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2) 统计意义的检验
从拟合优度的角度看, 在多元线性回归中用修正的可决系数反映模型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多大, 其值越接近1, 表明模型的拟合程度就越高。在上述模型中, Adjusted R-squared=0.923144, 说明模型的拟合优度良好;
从显著性检验的角度看, 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 模型的F-statistic=49.04560, 整个模型的F检验的p值为Prob (F-statistic) =0.000000, 小于0.05, 通过了F检验, 说明模型整体的线性关系显著。各变量中, CPI和DJ的偏回归系数的p值分别为0.0002和0.0142, 均小于0.05, 表明通过了t检验。但是, USD和RATE的偏回归系数的p值分别为0.0959和0.3298, 均大于0.05, 未通过t检验, 说明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性。
(3) 计量经济意义的检验
主要检验多重共线性、自相关、异方差问题。
1) 多重共线性检验
运用EViews进行简单相关系数检验, 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由矩阵可知解释变量CPI和DJ的相关系数以及CPI和RATE的相关系数较高, 分别为0.726147与-0.722212, 证明存在多重共线性。
多重共线性的修正:
在EViews中运用OLS方法进行逐步回归, 依据调整后可绝系数Adjusted R-squared最大原则, 变量CPI成为进入回归模型的第一个解释变量, 而变量DJ则作为第二个解释变量引入回归模型。在保留变量CPI和DJ的基础上, 继续进行逐步回归, 回归结果显示在CPI、DJ的基础上加入USD或RATE后, 相应的p值均大于显著性水平0.05, 未通过检验, 说明解释变量USD或RATE对被解释变量GP的影响不显著, 不能进入方程, 应予以剔除。因此, 最后保留的变量为CPI和DJ, 相应的回归结果为:
2) 异方差检验
在EViews中采用包含交叉项的White检验, 由结果可知Obs*R-squared对应的p值为0.543635, 大于显著性水平0.05, 故模型不存在异方差性。
3) 自相关检验
在EViews中采用LM检验, 由结果可知Obs*R-squared对应的p值为0.114616, 大于0.05, 故模型不存在自相关。
至此, 最终模型即确定为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1、结论
从最终模型结果可以看出, 黄金价格变动与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以及道琼斯指数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 但是与前面已有的研究结果不同的是, 美元指数和美国联邦基金利率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并不显著。黄金价格与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故黄金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抵御通货膨胀、保值增值的工具。黄金价格与道琼斯指数呈负相关关系, 因此黄金作为一种投资方式与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
2、建议
1) 中国应调整储备结构, 适当增加黄金储备, 提高黄金在国际储备中所占的比重, 以实现保值增值。因为可以看到, 西方主要国家的通货膨胀越高, 以黄金做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其中, 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最易左右金价的变动。
2) 前一段时期的中国民众购金热潮反映出, 对于目前中国的普通投资者来说, 投资渠道相对缺乏, 中国股市、房地产价格的不确定性让民众对继续投资产生疑虑。因此, 在投资渠道相对缺乏的情况下, 黄金就会成为一个更为重要的投资品。理论上, 由于黄金是有效的避险工具以及金融对冲工具, 投资者在构建投资组合时可以将黄金投资纳入其中, 以保值或实现投资收益。但是中国的黄金市场正式对外开放的时间较晚, 发展还不完善, 黄金投资产品的金融属性的实现还有待加强, 因此, 中国的黄金市场应加大开放力度, 推出更多的黄金投资产品, 为投资者增加投资渠道, 以充分实现黄金金融产品在金融市场中应发挥的作用。完善国内黄金市场和黄金投资产品的同时也可以推动中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健康地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选取1995年至2011年的相关数据, 对黄金价格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 发现黄金价格受美国CPI指数和道琼斯指数影响较为显著, 而美元指数、利率对黄金价格的影响不太显著, 并且针对实证分析的结果, 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黄金价格,影响因素,美国,CPI指数,道琼斯指数,实证分析
参考文献
[1]杨柳勇, 史震涛.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性因素分析[J].统计研究, 2004, (6) :21-24.
[2]刘曙光, 胡再勇.黄金价格的长期决定因素稳定性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8, (2) :35-41.
[3]李家林.长期黄金价格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生产力研究, 2009, (14) :48-50.
[4]Graham Smith.The Price of Gold and Stock Price Indices for the United States.The World Gold Council, 2001.
8.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因素的因子分析 篇八
【关键词】粮食价格;因子分析;回归分析
0.背景
在1978到2006年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将传统的粮食统购统销制度逐渐减弱并取缔,我国进入了粮食价格以双轨制运行的时代,粮食价格开始大幅波动。在通过实施提高粮食销售价格的同时放开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并建立最低保护价和销售最高限价后,我国粮食价格出现了全国性的大涨趋势。但随后出现了持续下降,主要是受了粮食产量持续丰收及一些宏观因素的影响。针对此状况,国家采取了有效的扶农惠农政策,使我国粮食价格恢复到原来的上涨[1]。即使在国际粮食价格发生大幅上涨的期间内,我国粮食市场价格依然以平稳的趋势运行。我国粮食价格制度经过多年的实施,改进,已逐渐完善。
根据国家在1978-2007年发布的各种政策,条款对粮食产量、价格形成的影响,可以将我国粮食价格发展历程概括为一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1989年,粮食价格呈震荡盘升。第二阶段是1990-1991年,粮食价格与之前相比持续处在最低点。第三阶段1992年-1996年,粮食价格出现持续的大幅度上涨。第四阶段是1997-2002年,粮食价格开始持续下降。第五阶段是2003年-2007年,粮食价格呈恢复性上涨趋势。
1.指标体系设计
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数是能用数据来表示的,还有些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做法造成的,所以无法表示出来。所以我们只能按照一定的原则从中挑选一些有重要影响的,有利于我们进行分析的数据。我们筛选后的统计指标:(1)挑选由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与粮食价格有直接关联的指标:粮食产量X1,粮食播种面积X2,粮食生产价格指数X3;(2)根据粮食的需求对象的需求程度、经济能力的指标: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X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X5;(3)重要程度不是很高但不可省略的数据项,因为由于恶劣天气的影响会导致粮食价格快速上升或下降:成灾面积X6。中国的粮食市场属于官方管制市场,与国际市场粮价关联性不强,因为中国粮食自给率已经达到95%,进口依存度很低[2];而且我国粮食生产稳定,储备充裕,粮食安全基本有保证,加上政府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和完善、限制粮食出口政策逐步发挥作用。即使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但对国内的直接影响有限,短期内我国粮价大幅上涨的基础不存在,而会保持相对平稳的走势。因此没有采纳国际粮价指数而将重心放在国内市场。所以本文以X1-X6的1997-2006年的数据为例,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因素进行分析。
表1 影响粮食价格的各因素
2.因子分析
2.1因子分析的原理简介
“因子分析”与1931年由Thurstone首次提出,其概念起源于20世纪初Karl Pearson和Charles Spearmen等人关于智力测验的统计分析[3]。基本目的是用少数几个因子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描述的变量一般都是能实际测量的随机变量,而那些因子是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把联系比较紧密的变量归为同一个类别,而不同类别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在同一个类别内的变量,可以想象是受到了某个共同因素的影响才彼此高度相关的,这个共同因素也称之为公共因子,他是潜在的并且不可观测的。因子分析反应了一种降维的思想,通过降维将相关性高的变量聚在一起,不仅便于提取容易的特征,而且降低了需要分析的变量数目和问题分析的复杂性。
2.2对粮食价格因素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并分析结果
我们分析的样本资料主要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小部分在网上收集来的数据,其中缺失数据用均值代替。
(1)将原始样本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之间变化趋势、量纲的不一致及数量级的差异等现象。开始利用SPSS对数据进行数据分析。
(2)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
KMO检验用于研究变量之间的偏相关性,计算偏相关性是由于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所以会比简单相关系数来得小。一般KMO统计量大于0.9时效果最佳,0.6以上可以接受,0.5以下不宜做因子分析,本数据KMO取值0.692尚可接受。
Bartlett球形检验统计量的Sig<0.01,由此否定相关矩阵为单位阵的零假设,即认为各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3)方差解释表。
方差解释表格给出了每个公因子所解释的方差及其累积和。观察前两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达到87%,大于85%,满足了因子个数对累计贡献率的要求,因此,可以选择两个因子。同时在表中还注意到,旋转以前和旋转以后虽然因子总方差贡献没变,但是单个因子方差贡献率发生了细微变化。第一个因子的贡献率由64%减少到60%,而第二个因子贡献率由23%增加到27%。
表2 方差解释表
(4)旋转前后的因子成分矩阵。
成分矩阵是初始的未经旋转的因子载荷矩阵,旋转成分矩阵是经过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旋转后每个公因子上的载荷分配与旋转前的效果差不多,综合旋转前和旋转后的结果,得出以下结论:因子1上载荷较大的变量有人均粮食消费量、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和;因子2上载荷较大的变量有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
表3 旋转前后的成分矩阵
(5)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
表4 因子得分系数矩阵
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由此可得最终因子得分公式:
F1=-0.072X1+0.112X2+0.227X3+0.172X4+0.235X5+0.162X6-0.194X7
F2=0.534X1+0.300X2-0.016X3+0.133X4-0.056X5-0.418X6+0.035X7
进一步分析,根据各个变量的特点和所得的因子得分公式再综合因子成分矩阵的结果,可以看出:在第一公因子中人均粮食消费量、城镇居民人均消费量、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和生产价格指数起到了主要作用;在第二公因子中,明显的粮食产量、播种面积和成灾面积是第二公因子的作用因素;所以第一公因子反映的都是居民粮食消费量,也就是人们对于粮食的需求情况;第二公因子反应的是关于粮食生产的影响因素,体现了粮食的供应情况。
(6)综合各公因子构造综合评价模型,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两个主成分Factor1(Y1)、Factor2(Y2),并以其方差贡献率64.227%和23.403%为权数构造如下综合评价函数:
Z=0.64227Y1+0.23403Y2
3.结论及建议
3.1结论
根据因子分析结果,第一主成分是居民对于粮食的需求量;第二主成分是粮食的供应量。所以综合来看,影响我国粮食价格的最主要原因是粮食的供需平衡问题。虽说以现在短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形式乐观,这是由于一系列的政府支农惠农以其他政策作用的结果。从长远角度来看,国家粮食价格的稳定不能一直依靠政府的干预,这知识暂时的维持办法,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保持粮食供给平衡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3.2建议
第一、从居民对于粮食的消费量方面来看,根据居民对粮食的需求量越大,粮食价格就会越高。所以解决这个原因的最好办法就是完善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和结构[4]。因为国家想要对粮食市场价格进行宏观调控的前提条件是,有一个发育健全的粮食市场体系。就可以避免过去简单的粮食供求的杠杆关系。能够滞缓粮食供求量对于粮食价格的影响,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粮食价格的稳定波动范围。
第二、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这对于保证粮食产量,稳定国家粮食价格起着重要作用。国务院发展中心对此的解释是:“一旦农民失去了种粮的热情,即便是农业投入增加科技到位基础设施改善,我们面对的仍可能会是土地撂荒粮食减产。”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加大保护种粮的积极性,分别在种粮食的补贴力度和对种粮成本及亩产盈利方面加强监管。这样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为了防止出现突然事件造成粮食价格异常变动,应该加强我国的应急反应机制,建立完善的粮食专项储备制度和风险基金制度,这是健全和完善国家对粮食市场价格宏观调控机制的重要内容[5]。防止“谷贱伤农”和“谷贵伤民”的情况发生,影响到粮食价格。然而利用粮食专项储备的吞吐功能以及风险基金平抑市场价格的作用,可以减小粮食市场价格的波动幅度。
4.结束语
虽说我国地貌广阔,但是人口众多,决定了我国对于粮食的需求量。现时代的中国处于科技,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为国家提供安全的粮食保证、稳定粮食价格是国家各项发展的前提,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题。
波动的粮食价格证明了我国改革发展的基础需要继续夯实,我们应该认真审视我们改革与发展,根据实际问题,采取相应的政策,方法来解决,为我国今后的各项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科]
【参考文献】
[1]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的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17-340.
[2]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143-171.
[3]中国粮食改革开放30年[Z].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9):96-100.
[4]曹筠.国内粮食价格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J].北方经济,2009,(4):5-7.
【影响价格的因素,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HR属性及其价格对人力资源会计的影响09-29
生态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07-08
“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教学设计08-23
试析中学体育教师教学知识的影响因素论文10-23
试述影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因素10-05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07-08
影响服装文化的因素10-12
影响消费的因素教案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