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2024-06-17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精选8篇)

1.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篇一

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

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

腾冲县人事局(2010年3月29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天上午,县人民政府组织召开县级行政机关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动员大会,按照县政府的部署,县人事局牵头负责指导全县行政机关的行政能力提升制度。这项制度主要包括5方面的内容,即:“

1、强化学习实效;

2、规范行政行为;

3、实施目标倒逼;

4、深入一线工作;5推进电子政务”。其中“规范行政行为”、“推进电子政务”两项工作分别由县政府法制局、县政府网管中心两家部门负责,这两家部门的领导将为大家详细讲解;这里,我受县人事局尹红局长的委托,就人事部门具体负责的“强化学习实效”、“实施目标倒逼”、“深入一线工作”三项内容向大家介绍。由于本人学习不够,对有些问题的题解不深,有些观点、见解可能不一定准确,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探讨,有讲得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指正。今天我主要介绍3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二是当前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三是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素质与能力。

服务群众、推进社会可持续的增长和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专门才干。新的行政环境下,行政机关公务员必须要有较高的战略水平、法制水平和政策水平,对行政环境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应变性等,从而才能在法律、社会公众、政治系统和专职监督机构的规范、约束和检查监督下管理公共事务。

(三)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的关系

通过上面对公务员能力和素质的阐述,可以看出,公务员素质与能力相辅相成,素质通过能力体现,能力印证素质,因此,在进行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的时候,必须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切实把公务员培训观念由提高素质转变到提高素质与培训能力相结合、以能力培训为着力点的新观念的轨道上来。

二、当前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公务员队伍在能力与素质的建设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知识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从行政机关公务员的知识结构看,基础性学科专业的公务员人数较多,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学科专业人数则较少,特别是有独特见解与个性、敢拼敢闯的创新型公务员以及复合型干部、多功能型干部,管理专家、法律专家等专业型干部更是极少。即使目前高学历公务员的比例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文凭不等于水平。拥有高学历的公务员也大多只受过单一的专业教育,现代管理知识普遍薄弱,其中从与政府事务管理相关专业毕业的就更少了。

度的部署和要求,下面我重点对腾冲县人事局具体负责的三项工作向大家作逐一介绍。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

“学习型机关”是学习型组织的一种,它是在共同愿景指引下,通过有效的学习激励机制,提高全体成员持续地学习、运用、创新知识的能力,为国家机关履行各项职能和完成工作任务提供人事人才保障,从而把国家机关培养成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旺盛生命力、持续发展的、开拓创新的组织。

各级行政机关在进行学习型机关建设时,应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开展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培训和“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读书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使全体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有新境界,理念上有新突破,素质上有新提高。

1.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基本原则

我们在学习型机关建设中,要坚持和把握以下五个的原则: 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二是理念与技能相结合的原则。三是全体参与原则。四是多元途径原则。五是制度保障原则。

总之,各级各部门要通过以上措施,强力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以上就是人事部门承担的第一项工作。

(二)工作目标倒逼 1.工作目标倒逼的含义

工作目标倒逼是通过详细分解工作目标任务,以目标倒逼进度、时间倒逼程序、任务倒逼责任人等方式,强化督促检查,促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围绕目标任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工作目标倒逼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目标倒逼进度。即坚持全过程目标倒逼管理。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制定详细的目标工作计划,并以此为起点,倒推各县区、各部门、各职能科室及其相关人员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任务,倒推每季、每月、每旬、每周直至每日的序时进度,形成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目标管理控制体系,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最终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2)时间倒逼程序。根据目标任务时间进度,科学合理地制定工作程序,确保用时间进度倒逼各级行政机关在政策法律法规章程的柜架内履行职能,最大限度地简化、优化工作程序,谋求法律与政策的最佳对接,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

(3)社会倒逼部门。即目标任务及完成情况要全程公开,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于3月底前报同级人事部门,由同级人事部门会同本级政府督查、行政监察部门共同审核。各级行政机关确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经报同级政府推行效能政府四项制度联席会议办公室审定后,由同级人事部门于4月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并报上级人事部门备案。

(2)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各级行政机关要按照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人,以督查倒逼落实,以社会倒逼部门,对经审定的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倒逼管理;各级政府督查、行政监察部门对各单位的重点工作目标管理情况实施动态监督,切实保障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3)进行目标成果督查。各级行政机关在选报的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每半年要进行不少于1次的自查工作,并向同级人事部门报送自查报告,上半年的自查报告应于6月底前报送,年终形成自查报告于1 2月5日前报送。各级人事、政府督查、行政监察部门于12月中旬选取50%的行政机关进行抽查,并形成督查报告,报上级人事、政府督查、行政监察部门。

以上就是人事部门承担的第二项工作。

(三)推行一线工作法 1.一线工作法的含义

一线工作法是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手段。

流程通畅、高效快捷的一线公共服务体系。做到一个部门能一线当场解决的问题当场解决,需要其他部门合作解决的,互相联动,共同解决,确保群众提出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3)建立社情民意沟通制度。要充分依托各种媒体,构建与一线群众快捷方便的联系沟通平台,了解一线群众诉求,就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大决策、项目及敏感事项等问计于民,将群众的谏言献策作为政府决策、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科学性;就与民生相关的重大实事项目、重点工作、群众诉求问题处理结果等及时进行通报,接受社会监督。

(4)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要对重点工作、重大实事项目的落实情况、在一线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一线群众诉求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严格按照明确的事项、标准、时限、要求,实施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杜绝各种扯皮、推诿现象。

以上就是人事部门承担的第三项工作。

总之,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建设是行政机关人力资源开发的系统工程,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不断加强公务员能力建设,调动公务员积极性,塑造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提升我县行政机关的效能。

我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2.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篇二

1主要做法

1) 建立健全防雷减灾组织机构。根据依法行政工作的需要, 按照政事分开的原则, 2002年汉中市政府成立了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 并下设办公室, 负责全市防雷安全管理工作, 同时成立了“汉中市防雷中心”。强化了气象部门作为防雷减灾管理机构的行政主体资格, 杜绝了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现象。

2) 依法规范行政审批制度。建立规范、科学有序的依法行政审批制度是落实依法行政的关键。我局依据《气象法》、《行政许可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严格依法履行防雷减灾行政审批制度, 紧抓建设项目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两个环节不放松, 确保全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3) 加强防雷行政执法检查工作。多年来, 我局防雷工作一直发展比较缓慢, 主要原因是对执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执法力量不足, 执法水平不高, 执法人员有畏难情绪, 执法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我局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 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更新观念, 采取有力措施, 坚决走依法管理防雷工作的路子, 使得防雷执法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一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调整了执法人员。二是重视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三是加强与地方政府及安监、消防、城建、教育等部门的合作, 多次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执法检查工作。四是加强学校防雷工作, 对全市所有中小学雷电安全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摸底排查, 并建立了雷电安全校舍档案, 以专题报告的形式上报地方政府。五是积极开展三项执法行动活动, 坚持月报告制度, 全面排除雷电安全隐患。

4) 不断规范防雷检测工作。市防雷办把加强对检测机构的监督管理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 要求技术部门在每一次检测过程中都要做到公正、科学、准确, 绝不能弄虚作假, 以权谋私;要认真做到“五统一”, 即:检测项目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报告格式统一、合格证统一和收费标准统一。

5) 坚持公告和申报制度。每年年初和汛前利用多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的宣传防雷减灾知识, 全市各行各业大部分都能及时按照要求申请开展雷电检测和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审核。

2几点体会

1) 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是执法工作的最根本保障。我局执法人员都不是学政法出身的, 对气象法律法规精神实质吃不透, 相互关系理不顺, 给执法工作造成很大难度。

2) 教育与处罚相结合是行政执法的重要手段。气象依法行政工作是法律赋予我们的职责, 要用法律来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现在有些建设单位对气象部门实行防雷专项行政许可不理解, 行动上不积极配合, 给防雷减灾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在执法检查中, 一定要耐心宣传教育, 引导他们依法履行相关义务, 使得相对人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自觉自愿的做好雷电防护工作。

3) 规范的执法程序是执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在行政执法立案中, 一定要做到违法事实认定准确、行政执法程序合法、法律适用得当;要正确适用法律文书, 送达执法文书一定要按照法律程序执行。

4) 切实落实防雷安全责任是防雷管理的重要措施。防雷管理不仅是一项政府行为, 而且是一种社会责任, 切实贯彻落实《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夯实责任。

5) 加强部门合作是做好执法工作的重要形式。近年来, 我局十分重视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 与市安监局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市防雷安全检查工作的通知》, 对全市防雷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6) 做好宣传是防雷执法工作的先导。充分利用科技宣传月、世界气象日、普法宣传周、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 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媒体上开展宣传;将宣传材料、光盘送到社区、乡镇、学校、矿区等。

3存在的困惑

1) 社会特别是有些单位的领导, 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不配合防雷执法工作, 有的甚至有抵触情绪, 执法阻力较大。2) 有的对防雷减灾的有关法律法规不了解。有很多单位不知道防雷归气象部门管理, 普遍认为建筑物图纸已经建设部门审核, 不需要气象部门再审核。3) 防雷许可没有列入建设工程审批和竣工验收的内容, 有的单位绕过防雷图审擅自开工, 有的不进行竣工验收投入使用, 防雷法律法规的约束力不强, 使得违法案件较多。4) 人情关系影响执法行为。执法检查中, 或多或少的会遇到关系户。尤其是领导和当地政府部门的关系户, 本应严格按照执法程序进行的, 由于人情关系的介入, 此项行为就得另辟蹊径, 使得执法人员对法律法规的执行大打折扣。5) 地方保护主义加大了执法难度。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 出台一些与气象法律法规相抵触的文件, 影响了防雷执法工作。

4存在的主要问题

1) 防雷减灾管理机构、专业技术服务水平等亟待进一步健全和提高。管理、服务、市场界线不清, 政事不分的现象程度不同的存在。这种现象在县区局表现得尤为突出。2) 防雷技术队伍亟待进一步加强。全市从事防雷业务工作人员中, 中、高级人才奇缺已是制约我市防雷工作发展的重要因素。3) 防雷减灾知识宣传还需进一步加强。社会公众和管理相对人对防雷知识了解甚少, 对气象部门从事防雷行政审批、雷电安全执法工作不理解;雷电防护措施不到位、拒不接受防雷电安全检测的行为仍明显存在, 导致防雷执法难度加大。

5改进措施

1) 严格履行各行业防雷管理职责。2) 加大防雷执法力度。3) 提高执法和防雷人员业务素质。4) 加强部门合作。5) 进一步加大防雷法律法规宣传力度, 提高社会公众对防雷工作的认识, 使防雷减灾工作成为社会公众的自觉行为。

摘要:本文从汉中市依法行政工作实际出发, 阐述了在防雷执法工作中的基本做法、体会及存在问题, 初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为进一步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供参考。

3.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篇三

一、执政理念——体现以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为出发点,以“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建设、工商行政管理人才建设”为基本框架的执政思路

执政理念体现了国家的政策取向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领导者的全局意识,决定着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思路和工作方向,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基础。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怎样在国家工商总局的指导下,正确选择和确定自身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主导方向,是加强自身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能否贯彻上级精神。体现工作实际的首要标准。当前,科学发展观是全社会各项工作的主导思想,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要促进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不断发展,就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科学地判断工商行政管理发展的大趋势,增强大局意识和忧患意识,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真抓实干上,放在有利于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上。

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的基础上,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按照上级工作要求统筹谋划长远发展目标和总体工作思路,体现当前工商行政管理工作需要把握的中心和重点,确实能够切实指导工作实践的执政思路。一是从社会发展的大局看。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三个第一”是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首要标准,所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思路也应该围绕“三个第一”的理论分析做出选择,体现“发展、科技和人才”这三个重点。二是从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看。树立科学的工商行政管理发展观,主要应该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要依法行政,规范行政,把握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要深化改革,健全机制,激发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动力;要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打牢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基础:要以人为本,从严治队,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的素质。这四方面的工作,让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大有作为的是“依法行政、市场监管和从严治队”三个方面。三是从基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实践看。我们面临的重点和大量工作就是要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执法水平,增强工商行政管理的执法刚性和力度:依托计算机等信息现代化手段,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熟练、执法规范、作风优良”的工商行政管理队伍。综合以上的分析判断,笔者认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依法行政的进程上,科学技术主要体现在工商行政管理信息化上,人才资源主要是培养适应工商行政管理发展需要的工商行政管理专业人才。所以,现阶段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必须重视法治、信息化和人才建设,以这三项建设为重点,带动其他各项工作协调发展。

二、执政方式——建立以依法行政为目标。以科技加管理为手段的工作能力为主体的依法行政能力

依法行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按照这一精神和“三项建设”的理论分析,依法行政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政方式的本质体现,是进一步加强以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规章为依据进行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的过程,是通过科技加管理的手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工作。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树立法治观念。我国把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了根本大法。实现工商行政管理法治化,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这既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也是工商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灵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必须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严格执行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二是规范执法。对行政相对人,执行法律要公平公正,要符合工商行政管理法律的程序要求,严格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办事,不随意简化、省略。对工商行政管理干部,要按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进行严格要求。要按照行政执法透明化的要求,大力建设“阳光工商”,促进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的公开、公正、公平。三是加强工商行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是提高工商行政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我们要牢固树立管理也是生产力的观念。学习管理,研究管理,着力从管理制度和管理技术两个方面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全面实施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员制度,按照“定岗定责、全程监控、精细管理”的原则,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法制员在经济户口管理、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中的作用,解决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要把市场监管作为工商行政管理管理的首要任务。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明确市场监管职责,完善重点市场监管分级监控网络,拓展行政执法信息来源渠道,定期开展工商行政管理市场监管信息的综合分析。要建立市场监管数据指标体系和市场监管分析的数学模型,按照地区、行业、企业等对所辖监管对象进行分析监控,侧重对影响本地区主要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相关指标及其增减变化进行分析,主动为行政执法评估提供信息反馈。四是运用现代化的信息科技手段。要逐步发挥科技手段在依法行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分析、制约行政相对人,通过信息科技手段监督、约束工商行政管理人员。要运用好工商行政管理监管信息综合系统,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数据的管理和应用,做好系统初始化的各项工作,严格按规则操作,通过软件的规范设计带动工商行政管理干部的规范工作,完善执法程序,减少执法弹性和自由裁量权。要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全员信息化知识培训,提高应用技能,注重信息技术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技术提高培训和工商行政管理业务知识的学习。

三、执政基础——夯实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线,以发挥队伍凝聚力和创造力为标准的内在基础

执政基础,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的根本所在,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做好一切工作的先决基础和条件。我们有一支积极进取、廉洁奉公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工商行政管理事业蓬勃向上的基础。所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竞争力,就是加强我们的执政基础建设,是提高我们执政能力的根本。笔者认为,主要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要使各级领导班子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洞察力,提高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的理论思维、科学决策和组织协调水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二是加强人才建设。要创建学习型机关,要坚持以人为本,大胆探索,锐意改革,创新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充满活力、奋发有为、能打硬仗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培养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良好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三是加强干部队伍的廉政建设。要深入开展“为民、务实、清廉”和“两个务必”的教育活动,督促和帮助广大干部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不断增强干部的公仆意识、责任意识,做廉洁自律、遵纪守法的模范。积极探索建立内、外结合的行风建设长效机制。要加大对以权谋私、执法犯法等行政违法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重点查处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的行为。

四、执政使命——增强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观为方向,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服务经济为特征的外在本领

执政使命,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对象,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开展、实施的指向物和作用物,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存在和产生的源泉,也是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最终目标。工商行政管理来源于经济,经济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使命无疑是与工商行政管理密切相关的社会经济以及经济的具体附着物——行政相对人。明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执政使命,是要发挥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的相互作用,提高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经济的水平。一是进一步树立工商行政管理经济发展观。经济决定工商行政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对经济发展具有反作用,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工商行政管理与经济的辩证关系,全面发挥工商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努力实现工商行政管理工作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要自觉地把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放在地方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进行分析,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大局为己任,使工商行政管理、服务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工商管理部门要综合运用工商行政管理政策、信息资源,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良性循环。要严格遵循依法行政原则。按照吴仪副总理“加强依法行政、依法监管,不断提高六个方面能力”的指示精神,坚决贯彻“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建设法治工商”的原则,不断推动工商行政管理执政能力上台阶、上水平。二是用足用好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工商行政管理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必须不折不扣地将“三农”、下岗职工再就业、吸引外资等各项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要切实抓好“三农”、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的落实,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积极主动地促进地方经济投资软环境的改善,服务地方经济建设。通过工商行政管理优惠政策的使用,体现国家的经济导向和产业政策,体现工商行政管理的调控监管能力,使更多的人得到实惠,进而实现更大的发展。三是搞好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要达到服务设施人性化、服务制度规范化、服务流程标准化、服务内容全面化的标准,制订更加完善的制度。实施更加优质的服务。要牢固树立以服务对象为本的观念,充分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和利益,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一窗式”管理,积极推广网上登记等现代化办公手段,提高服务质量与服务效率,减少服务对象时间。降低服务对象费用。减轻服务对象的负担。要建立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质量监控和考核考评机制,推行细微化服务,将服务内容进行细化量化,增强干部优化服务的责任感,把工商行政管理服务贯穿于工商行政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双方利益的有机统一。要将行政执法、服务等工作自觉地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加大公开力度,增加与群众的交流渠道,尊重广大行政相对人和服务的合理建议。要利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信息多、沟通广、业务强的优势,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加大扶持力度。

五、执政环境——巩固以促进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统筹发展为方向,以提高部门配合行政水平为途径的工商行政管理环境

4.司法局行政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篇四

制办公室关于印发县行政机关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腊人劳社字〔〕11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分级管理的原则,以提高执政能力为目标,制度创新为动力,效能提升为重点,监督检查为手段,积极推进效能政府四项制度在全局贯彻落实,进一步提升局机关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提高全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行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为民、务实、高效机关,为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主要任务

各股室、中心应当围绕下列重点,积极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各股室、中心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依法规范行政行为,提高各股室、中心所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三)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四)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工作作风转变。

(五)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三、具体措施

(一)强化培训教育,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局机关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开展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培训和“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读书活动,通过培训学习,使局机关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有新境界,理念上有新突破,素质上有新提高。

1、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围绕司法中心工作,制定具体培训计划,科学选择培训专题。

2、强化集中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全局机关集中培训专题不少于3个,每个专题不少于3个学时,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10个学时。

3、按照(腊人劳社发〔〕24号)要求,建立培训档案,对未完成培训计划的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补课。

4、按照《西双版纳州委办公室关于印发西双版纳州干部学习培训积分办法(试行)的通知》(西办发〔〕17号)要求,完善公布学习培训积分制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每年汇总积分,重视学习培训积分结果的利用,把学习培训积分作为干部职务晋级、考核的依据。

(二)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是政府效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机关作风,强化依法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各股室、中心要通过规范行政行为,在办理业务过程中,避免出现“吃、拿、卡、要”等现象发生,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三)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促进司法工作任务完成各股室、中心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对重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1、确定倒逼管理重点工作。全局从重点工作中确定2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

2、实施目标倒逼管理。按照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制,切实保障重点工作的顺利完成。

3、选报的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每半年及年终各进行一次自查工作,年终形成自查报告并报人事、政府督查、行政监察部门。

(四)推行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是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机制,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手段。各股室、中心要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

1、建立一线工作联系制度。各股室、中心要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决策部署,推出为民办实事项目,通过领衔主办、过牌督办、现场办公等形式,深入一线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发展。

2、建立一线工作联动机制。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问题,建立以分管领导负责、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涵盖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环节在内的衔接紧密的联动机制。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度,凡是属政策规定范围内和职责权限能处理解决的,要现场处理解决。

3、建立社情民意沟通制度。要充分依托各种渠道,构建与一线群众快捷方便的联系沟通平台,将群众的谏言献策作为决策、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科学性;就与民生相关的重大实事项目、重点工作、群众诉求问题处理结果等及时进行通报,接受社会监督。

(五)深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政务工作效率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依托政府信息公开统一平台,进一步深化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和政务信息依申

请公开等制度建设,规范听证、通报、公示事项等的网上发布工作。

五、工作要求

行政能力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股室、中心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证行政能力提升工作的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局机关成立行政能力提升领导机构,由主要领导担任行政能力提升工作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要按照年初签定的《工作目标量化责任书》进一步提升行政能力,落实工作责任,做到扎实深入推进,务求取得实效。行政能力提升日常事务由秘书股负责。

(二)加强监督指导及情况反馈

5.档案局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 篇五

为顺利推进我局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工作,进一步加强局机关自身建设,提高局机关及工作人员的行政能力,根据《市区人事局关于印发区行政机关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临人发〔〕11号)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制度创新为动力,以提升效率为重点,积极推进局机关行政能力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打造为民、务实、高效的局机关。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创建学习型机关,提高局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二)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三)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三、实施步骤

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共分制定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完善提高3个步骤:

第一步:制定实施方案(4月20日前)。认真学习推行行政能力提升制度有关文件,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步:组织实施(4月—11月)。按照制定的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方案,逐项展开工作,确保工作全面落实。

第三步:完善提高(12月)。对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针对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整改完善措施,认真整改,进一步完善提高。

四、具体措施

从以下4个方面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建设,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一)建设学习型机关

建设学习型机关是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发展趋势的基本要求。要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搞好服务、提高效率,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开展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培训和“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读书活动,通过培训学习,使全体工作人员在思想上有新境界,理念上有新突破,素质上有新提高。

1.建立培训报备制度。结合档案工作的岗位、学习经历等实际情况,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岗位技能为重点,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科学选择专题实施培训。

2.建立集中培训制度。建立长效学习培训机制,强化集中培训,提高培训效果。单位集中培训不得少于3个专题,每个专题不得少于3个学时,全年集中培训不得少于10个学时。

3.建立培训登记制度。建立培训管理登记制度,建立培训档案。对培训主题、目的、时间、地点、形式、人员等情况进行登记,对未完成培训计划的工作人员要进(来源:好范文 http:///)行补课。要建立完善学习培训激励约束机制,将个人参加学习培训情况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二)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

要树立现代管理理念,通过对重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充分发挥工作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1.确定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要从本单位重点工作(见附表4)中选择年内达国家二级档案馆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见附表5),于4月20日前报区人事局。确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报经区政府实施四项制度联席会议审定后,由人事部门于4月底通过媒体向社会公示,并报市人事局备案。

2.制定科学合理工作方案。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重点工作推进方案和精细明确、责任到位的实施计划,报区人事、督查、监察部门备案。此项工作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

3.实施目标倒逼管理。严格按照目标时限和质量要求,最大限度简化、优化工作程序,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人,以督查倒逼落实,加强对重要工作目标的全过程倒逼管理。

4.强化督查落实。局机关在实行目标倒逼管理的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半年要进行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于6月底前报区人事局;年末,要进行全面自查,形成自查报告,于12月10日前报区人事局。由区人事局会同督查、监察部门,进行督查。

(三)推行一线工作法

一线工作法是新时期群众工作机制的新实践,是集中民智、反映民意、凝聚民心,加强作风建设,提高执政能力的有力手段。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围绕区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和中心工作,结合部门实际和群众需要,组织开展“到现场检查指导、在现场解决问题”活动,真正做

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

1.到现场检查指导。单位分管领导和业务指导人员要深入到各立档单位、认真做好文件材料整理归档业务指导工作,并抓好督促检查。

2.在现场解决问题。要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服务承诺制,在服务现场公开服务事项的首问责任人和办结时限,并明确随到随办的事项,做到股室人员能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股室负责人能当场决定的当场决定,局领导能当场决策的当场决策,减少办事环节,提高办事效率。

3.构建“一线工作”长效机制。一是建立一线办结制度。对部门职责范围的急、难工作事项,要建立挂牌督办、现场办公等多种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一线办结的制度体系。二是建立一线联动制度。对涉及多个部门职责范围的急、难工作事项,要建立领衔主办、多部门协办的工作机制,以主要职能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涵盖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环节在内的,衔接紧密的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流程通畅、高效快捷的一线公共服务体系。三是建立民意沟通制度。要充分依托各种媒体,构建与一线群众快捷方便的联系沟通平台,了解一线群众诉求,就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的重大决策、项目及敏感事项等问计于民,将群众的建言献策作为政府决策、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增强解决民生问题的针对性、科学性;就与民生相关的重大实事项目、重点工作、群众诉求问题处理结果等及时进行通报,接受社会监督。四是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要对重点工作、重大实事项目的落实情况、在一线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一线群众诉求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严格按照明确的事项、标准、时限、要求,实施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杜绝各种扯皮、推诿现象。

4.做好工作成果收集、统计工作。要认真总结、收集、整理推行一线工作法方面的做法、经验和成效。

(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

1.完善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提高政务工作效率。利用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互联互通,积极推广电子公文交换、行政审批项目网上办理。

2.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和政务公开工作,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体系和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等制度,规范行政机关听证、通报、公示事项以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网上发布,加强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和资源整合,完善网上咨询、网上信访、网上申报、公众建议与反馈等应用。

3.建立健全网站、电话、政务服务中心“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推进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信息化建设,提高办事效率。整合电话、网站和政务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五、工作要求

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保证行政能力提升工作有序推进。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组长:字元清(局长)

副组长:李华秀(副局长)

成员:周传波(办公室主任)

邱开芳(管理编研股股长)

钟兆玉(业务指导股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局办公室,由李华秀兼任办公室主任,成员由周传波、罗成琴二同志组成,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二)加强情况反馈

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做好实施工作情况的报送工作,在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过程中还要注重加强信息报送工作,及时反映本部门的好经验、好做法,以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6.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篇六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切实提高全州工商系统的行政能力。根据《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XX年行政能力提升推进方案》和《××工商行政管理局贯彻效能政府建设四项制度实施方案》,制定本推进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围绕省工商局的工作部署、州委、州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省局的“三个一”、“三到位?六好”的工作目标,以队伍教育为切入点,以提高科学监管、促进科学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基础,全面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行政能力,进一步转变作风,打造为民、务实、高效的工商队伍,更好地为边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服务。

二、主要内容

创建学习型机关,提升队伍的综合素质。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队伍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实施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提高工作任务的执行力。

推行一线工作方法,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水平。

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三、实施步骤

全州工商系统贯彻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按照动员部属、组织实施和总结提高三个阶段开展。

动员部署。在此阶段,根据省、州政府和省工商局的“决定”、“通知”和“方案”的要求,结合全州工商系统工作任务,制定制定切实可行的推进方案。并召开动员大会,就行政能力提升的目标任务、具体措施、督促落实和检查考评作出严密部署。各市工商局也要根据州局的推进方案,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及时制定本单位的行政能力提升实施方案。

组织实施。各级各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将工作目标层层分解,明确责任到具体岗位,并逐项抓好落实。

总结提高。按照基层分局、市局和州局的顺序,各级自下而上地对行政能力提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查找问题、制定长效工作机制,并形成书面总结材料逐级上报。

四、具体措施

为了全系统行政效能建设目标的实现,各级都要紧紧围绕省局工作部署的“四项建设”、“五项指标”和“六项重点工作”,务必抓好抓实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工作,进而全面推进行政能力提升制度,努力提高行政效能。

抓学习型机关建设。要以提升队伍素质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建设政治坚定、务实高效、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机关为目标,建立健全管用有效的学习制度,实现学习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进一步提高工商干部队伍的履职能力和学习能力。

一是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州、市两级局党组要落实每季度一次的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定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业务、新技能,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同时,要善于将学习成果应用于推动工作,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二是加大干部学习培训力度。一方面,要继续落实每周半天的全员学习制度,开展一次以“忠于祖国、服务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活动期间,要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好学理念,州局人教科要组织实施不少于三次与活动主题有关的专题讲座。各市局也要结合实际组织好本级活动的开展。另一方面,各相关科要认真组织好“三个一百名”岗位练兵活动,完成今年全系统执法办案、注册登记、计算机操作能手的选拔任务。同时,各级要组织好工商法律法规、执法办案、注册登记、计算机操作等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工作。州局法制科要积极准备,组织实施全系统的第三期行政执法业务培训班和第二届工商法律知识竞赛。通过学习培训和岗位练兵,切实提高队伍的综合监管执法能力。

三是健全完善学习培训制度。州、市两级局机关要建立培训报备制度。紧紧围绕科学监管、科学发展对工商机关和工商干部的要求,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精心制定培训计划,科学选择培训专题并报上级工商机关备案。要建立集中培训制度。强化集中培训,加大培训的覆盖面和参与度,提高培训效果。年内,两级机关分别组织的集中培训不得少于3个专题,每个专题不得少于3个学时,全年集中培训不得少于10个学时。要建立培训登记制度。加强对干部培训经历的登记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培训档案,对培训主体、目的、时间、地点、形式、人员等情况进行登记;完善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将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要建立培训抽查制度。上级对下级机关开展学习培训的情况进行抽查,指导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督促学习培训有关工作的落实。

抓依法行政能力的提升。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既是转变机关作风、强化法制意识、优化发展环境的基础工程,又是效能政府建设的核心内容。当前,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的重点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一是规范行政审批行为。首先,要公开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两级机关的法制部门要对工商行政审批项目、程序和条件进行认真清理,并通过“政务信息网”“红盾信 息网”和电子触摸屏向社会进行公示,有条件的基层工商所也要做好相关内容的公示。其次,要实行行政审批一个窗口办理。鉴于目前工商部门尚不具备进驻政府便民服务中心的条件,两级机关的企业注册登记、广告登记、食品流通许可、展销会登记和商标受理等项具体行政业务事项,要在本机关办照大厅集中统一办理,因场地条件而不能集中统一办理的,也要实现一个窗口对外。再次,要加强行政审批行为的督查。年内,两级机关的法制、监察部门要组织一次专项督查,对在办理行政审批过程中执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不力的进行严厉问责,对索取或收受他人财物及其他利益等违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

二是规范行政处罚行为。一方面,要梳理行政处罚依据。两级机关的法制部门要进一步梳理、确定全系统行政处罚事项,并将现行有效的行政处罚依据编制成目录。另一方面,要量化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两级机关有行政处罚职责的职能部门要按照《云南省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定》和国家工商总局《正确行使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的要求,对本部门所涉及的行政处罚项目的自由裁量权进行细化,报州局法制部门备案。

三是规范行政复议行为。州局法制部门要畅通行政复议受理渠道,规范行政执法文书,落实行政复议权利告知制度;要完善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方式,按规定实行规范化操作。根 据案件复杂程度和争议、影响大小,分别采用书面审查、实地调查、听证等审理方式办案;全面推行说理式复议决定书,积极适用调解、和解方式解决行政争议;要认真抓好行政复议案件统计和行政复议决定备案工作。推进统计报表电子化,严格上报时限,加大对重大行政复议决定的备案审查力度,强化个案监督,解决共性问题,落实错案确认和责任追究制度。探索建立行政复议案件评估制度,就普遍性、制度性的问题提出建议,提升行政执法水平;要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提高行政复议能力。

抓重点工作目标倒逼管理。两级机关要通过对重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充分发挥广大工商干部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工作目标任务的落实,推动执行力的提高。

首先,要确定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州局将“五项指标”确定为XX年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三市局也要从本单位重点工作中确定1-2项工作,实施目标倒逼管理,形成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及时上报,并向社会进行公示。州局制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报表每季度务必按时上报。

其次,要扎实推进目标倒逼管理的实施。两级机关都要按照确定的目标倒逼管理重点工作选报表,通过流程再造、时间分解控制,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任务倒逼责任人,以督查倒逼落实,以社会倒逼部门,对选报的 重点工作实行全过程倒逼管理。两级机关的“四制办”要对下级的重点工作目标管理情况实施动态监督,切实保障重点工作顺利完成。

再次,要加强目标成果督查。两级级机关在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建立目标成果督查机制,州局每年、市局每半年开展自查工作不少于1次。半年和年终要形成自查报告及时逐级上报。

抓一线工作法的推行。各级都要认真落实一线工作法,真正做到“决策在一线制定、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切实提升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

一是建立一线工作联系制度。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和本系统的工作决策和部署,深入一线认真排查出广大经营者、消费者和基层工商干部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推出一批为民办实事的项目。通过领衔主办、挂牌督办、现场办公等形式,深入一线解决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是建立一线工作联动制度。要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做到问题收集、梳理、分发、处置、督办等环节紧密衔接,确保问题扎实有效解决。对需要其他部门合作解决的,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互相联动,共同解决,确保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反映的问题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答复。

三是建立社情民意沟通制度。继续深化重大决策听证、重要事项公示、重点工作通报、政务信息查询制度。充分依托报纸、电视、政府信息网、红盾信息网、12315行政执法维权网络和“一会两站”平台,拓宽和畅通与广大人民群众快捷方便的联系沟通平台,及时了解群众诉求。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的重大决策、项目及敏感事项等,坚持问计于民。采取多种形式鼓励人民群众为工商工作建言献策,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意见或建议作为制定政策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重点工作和群众诉求问题处理结果等,及时进行通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是建立责任倒查追究制度。对重点工作、重大事项的落实情况,在一线为群众办实事的情况,一线群众诉求事项的处理情况等,严格按照明确的事项、标准、时限、要求,实施责任倒查,强化责任追究,杜绝各种扯皮、推诿现象。

五是落实市场网格化监管互查互评、分析考核和督查制度。市场网格化监管“一书、一图、一表、一志、一档”要全面建立;互查、互评分析考核制度要全面落实,“三查、三评、三考、三析”都要按规定的时限认真组织实施。

州局的《XX一线工作计划》已经制定,各市局也要制定一线工作计划,及时上报州局备案。州局每半年、市局每季度要对实施一线工作情况进行1次自查,年底形成 自查报告,并逐级上报。

抓电子政务建设。两级机关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进一步提高全系统的监管能力、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首先,要提升电子政务信息应用水平。各级都要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网络实现互联互通,全面应用电子公文交换功能;除行政执法模块等待修改外,“工商政务业务一体化”软件所设置的各项功能模块要全面启用;拓展企业年检材料网上申报和预审系统项目应用,确保网上年检率达到65%;拓宽工商行政管理服务社会公众的渠道,提升服务效率。

其次,要进一步深化政务信息公开。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公示事项以及行政审批和服务事项的网上发布,加强门户网站建设和资源整合, 进一步规范听证、公示、通报事项的网上发布,完善网上咨询、网上信访、网上申报、公众建议与反馈等应用。

第三,要健全完善工商部门的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信息查询96128专线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质量;继续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信息化网络建设,借助12315平台开展工商业务咨询服务,加强消费维权信息分析,及时发布消费预警信息。

五、工作要求

贯彻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 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务必高度重视,精心组织。为了确保证行政能力提升工作的有序推进,州局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两级机关的人事部门要在本级贯彻实施效能政府“四项制度”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牵头组织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工作,法制和信息化建设机构要密切协同。

坚持统筹兼顾。要统筹处理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与行政绩效管理、行政成本控制、行政行为监督三项制度的关系,行政能力提升工作与省局六项重点工作的关系,行政能力提升工作与整体工作的关系,以行政能力的提升来保障和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同时,要结合本地区实际,以人民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为突破口,突出重点开展工作,力争把贯彻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抓出特色、抓出亮点,细化任务要求。两级机关在制定实施方案和配套措施的基础上,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突出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工作目标,对每一项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要建立报告制度,定期向“四项制度”领导小组专题报告贯彻实施行政能力提升制度的工作进展情况,遇到重大事项要及时报告。

7.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篇七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新形势下各类突发性公共危机与日俱增, 作为政府核心的行政领导能否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其自身的公共治理能力尤为关键, 而行政领导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已成为新时期评价行政领导公共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因此, 如何处理各类公共危机成为行政领导面临的共同课题, 社会新形势也对行政领导的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

二、提升行政领导危机处理能力的必要性

( 一) 处理危机事件是行政领导的一项重要职责

根据《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 ( 试行) 》规定,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已成为我国公务员应该具备的九项核心能力之一。这一能力标准框架为各级领导者有效提高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提供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指导。所以, 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妥善正确地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各级行政领导者必备的岗位素质和管理能力之一, 更是其领导工作中的一项重要职责。作为各级行政领导者或国家公务员, 在主抓好常规管理工作的同时必须时刻注意和特别防范突发事件的发生, 在危机发生时、发生后要运筹帷幄, 及时、妥善处理。

( 二) 新形势社会态势对行政领导危机处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国目前正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 既是关键发展期, 同时又是矛盾凸显期, 因而面临着应对公共突发危机事件的严峻挑战。面临这样一个复杂的风险社会现实, 群众个体对于危机有效处理的作用是微弱的, 需要动用社会力量、国家机器甚至是国际组织来解决相关问题。其中, 政府扮演了不可缺失的关键角色, 而行政领导者作为直接相关人更是处于核心地位。高效的公共危机处理能力, 是行政领导公共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 也是我国行政领导需要关注的一个十分紧迫的现实问题。

( 三) 现时行政领导危机处理能力有待提高

当前形势下, 行政领导的危机应对能力虽然在不断改进, 但距离要求的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 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从危机处理中行政领导的话语体系和行为体系两方面能力的薄弱环节来进行详述。

1. 行政领导话语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危机处理过程中, 行政领导者应该加强自身话语形象的塑造, 以具有影响力的话语来感染和鼓舞社会公众。但目前我国行政领导的话语体系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 1) 行政领导“失语”。危机事件发生后, 行政领导者不发言不表态, 公民对危机事件不能准确把握, 导致恐慌情绪蔓延, 甚至造成全社会的不安。在许多公共危机处理过程中社会公众往往听不到行政领导者们的声音与表态, 心理不安与恐慌在网络发达的时代迅速散播, 以致错过了对危机的最佳控制时机。

( 2) 行政领导“话语平庸”。一般情况下, 在处理公共危机的过程中, 公众在危机中需要的是更多的安抚, 期盼的是看到更多的真实、可靠的信息, 希望危机的危害程度能控制在最低。领导者亲民灵动的发言, 有利于调动社会公众共同面对危机、应对危机。

2. 行政领导行为体系存在的问题

( 1) 经验不足, 危机意识淡薄。我国行政领导者在应对突发事件中, 存在经验不足和意识不强的问题, 调查中发现, 有37% 人的认为“危机意识缺乏”, 有32% 的人认为“官本位思想严重”, 有31% 人认为“欠缺技能”。可见政府官员缺乏经验和危机意识是不争的事实。

( 2) 抗压能力不强, 遇到危机推脱责任。公共危机的突发性、破坏性、公共性等特点导致一旦危机爆发就会引发各种社会问题, 这些问题最终会形成各种压力。部分行政领导在突发事件发生时, 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试图隐藏甚至谎报危机真相, 推脱责任以“保全”自己的形象。我国此类行政领导也不在少数, 面对压力无从承受, 严重损害了自己的威信和政府的形象。

( 3) 缺乏专业训练, 危机应对能力不强。中国对行政领导者的培训内容中, 很少涉及突发事件的处理。然而, 专业训练的缺乏直接导致了行政领导应对危机的能力不强, 在危机中缺乏沟通意识和能力、迅速反应的能力及全面系统的工作意识和能力。

三、行政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的提升路径

行政领导者在应对与处理危机中需要具备一定的自身素质条件: 决策所需的知识能力、敏锐的观察与分析力、快速创新的思维能力、坚定和果断的意志、较强的预见能力、高效良好的协调能力、正确的舆论引导能力等。

( 一) 加强学习培训, 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1. 增强危机意识, 做好心理准备

危机意识是危机防范的起点。增强公共危机意识, 强化对公共危机的学习, 强化危机心理训练, 沉着应对, 科学预防突发事件。危机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 而是有其必然性。行政领导者需要掌握国内外形势, 了解当地社会发展动态, 提高危机意识, 提升抗压能力, 为有效处理危机事件做好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

2. 加强科学培训, 做好知识储备

首先, 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基础理论, 同时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科学知识和当地经常发生的突发事件的民间应急措施的知识, 并注意挖掘、整理和利用民间的经验。其次, 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最后, 学习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 在法治化中提生危机处理能力。

( 二) 加强专业训练, 积极参与实践锻炼

1. 加强专训, 提高应急能力

这里的培训是有组织、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在应变判断、问题处理、法律政策执行等方面对行政领导者进行加强培训甚至是实战演习。目前, 有的地方尚未开展此类培训, 相关工作尚显薄弱。

2. 积极参与实践锻炼

有了心理和知识的筹备及专业的培训, 对于提升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尚显不足, 还需要各位行政领导积极投身实践锻炼中去, 真正在危机中提升综合应对能力。在实践中, 增强危机意识, 检验、提升行政领导者危机能力。

( 三) 寻找有效解决危机的途径

1. 构建有效的话语体系, 赢得公共信任与支持

行政领导者在危机发生后应尽快向公众公布关于事件的真实的信息。媒体提供了政府与公众间交流的平台, 所以需要领导者构建有效的话语体系, 诚恳真实地面对公众。媒体既引导民众, 又满足公众需求。行政领导者通过媒体优势, 高效处理危机事件。

2. 培养创造性思维, 学会化“危”为“机”

行政领导培养创造性思维, 就是要从多个视角来看待和处理突发事件, 随环境的变化而做出不同的决策。在危机处理中, 一切从实际出发, 寻求有效途径化解危机, 以自己行而有效、独具魅力的行政领导形象, 将危机的应对成本和社会代价降到最低。

四、结语

公共危机的突发性与复杂性使行政领导者处理危机成为一项十分棘手的工作, 并会带有很大的风险性, 但只要采取有效途径, 就能有效防范并让损失降低到最小状态。行政领导要在不断的实践经历中善于总结我国的危机管理的经验和教训。新形势下提升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任重而道远, 只有从各方面不断努力, 总结经验教训, 行政领导的危机处理能力才会更快地提升。

摘要:我国当前新形势下社会转型时期的公共危机与日俱增, 严重威胁了公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的长治久安。而在危机的有效处理与化解中, 作为政府核心的行政领导者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分析了提升行政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的必要性, 并阐述了在我国危机处理实践中, 存在的诸如行政领导者“失语”、“话语平庸”、危机意识淡薄、抗压能力不强、推脱责任等一系列危机处理能力薄弱的问题, 旨在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探寻提升行政领导者危机处理能力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行政领导,危机处理能力,提升路径

参考文献

[1]彭澎.政府角色管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2]菲克著, 韩应宁译.危机管理[M].台北:经济与生活出版事业公司, 1987.

[3]张振学.领导者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的9种能力[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11.12.

[4]王茂涛.近年来国内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综述[J].政治学研究, 2005 (4) .

[5]路月玲.塑造危机处理中的良好行政领导形象[J].中国应急管理, 2010 (2) :20.

8.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篇八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重大部署,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明确了方向。当前,我们集团公司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必须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认真抓好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落实到企业,就是要依法治企;我们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增强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信心,将法治理念、法治精神和法治思维运用到企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提高集团公司依法治企的能力和水平。

依法治企 必须增强规矩意识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规矩意识。法治的重要特征就是讲规矩、讲程序。我们要推进依法治企,首要的就在于讲规矩、讲程序。对于企业而言,讲规矩就是要遵守《公司》章程,就是要建立权力分立、相互制衡、科学决策的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我们要充分运用近年来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中形成的宝贵经验,坚持将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有机结合起来,妥善处理好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关系,保证公司治理结构高效协调运转。同时,必须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坚持重大决策“五必上”程序,进一步完善各项议事规则,强化党组织监督职能,防止领导干部“拍脑袋决策”“一言堂”等现象,不断提高企业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水平。

依法治企 必须增强底线意识

规范经营管理行为

国家的法律法规,就是为企业生产经营设置了一条不可逾越的底线。只有在法律法规范围内活动,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一些企业和领导干部逐步淡化了法制观念,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无所顾忌、丧失原则,最终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谓教训深刻。当前,企业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阶段,各级经营管理者必须心怀对法律法规的敬畏,始终严守遵纪守法这条底线,规范经营管理行为。尤其要认真学习贯彻《反不正当竞争法》《招投标法》《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坚持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组织施工生产,确保投标揽活合规、施工生产安全、工程质量过硬、干部廉洁清正,牢固树立重法治、讲诚信、负责任的良好企业形象。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总法律顾问制度建设,充分发挥法律工作在法律风险识别、防范和控制方面的保障作用。

依法治企 必须增强执行意识

强化制度刚性约束

法治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在于实施。推进依法治企,关键在于坚持制度面前没有特权,执行制度没有例外,坚决防止“破窗效应”。要严肃执纪、严明赏罚,做到有规必依、有功必赏、有责必究,形成有令必行、有禁必止的良好风气,提高企业整体执行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尊重制度、执行制度、言行如一,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必须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必须坚决不做,维护企业制度的严肃性。要以落实《中铁一局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综合考核评价办法》《中铁一局责任追究办法》《中铁一局经营亏损责任追究办法》等文件为重点,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和问责体系,特别是要对破坏企业制度、扰乱管理秩序、重大营销失误、项目管理亏损、安全质量事故等行为进行严肃问责,以此强化公司依法治企、按章办事的刚性约束。

依法治企 必须增强公正意识

营造干事创业环境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推进依法治企,必须将公平公正作为价值追求。人才兴则企业兴,而能否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则与企业能否营造公平公正的发展环境密切相关。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用人导向,不断完善后备干部管理办法,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我们必须坚持实干兴企的理念,让忠诚企业、勇于创新、想干事、敢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受到奖励和重用;让不思进取、不干实事、不负责任、违法乱纪的干部,受到摒弃和惩处。我们要不断完善企业收入分配制度体系,使收入分配制度向为企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群体倾斜、向生产一线职工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从而营造人心思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依法治企 必须增强人本意识

保障员工合法权益

以人为本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理念。推进依法治企,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是其中应有之义。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群众路线,坚持职工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严格落实《劳动合同法》《工会法》,关注职工群众安危冷暖,解决好职工群众关心的就业上岗、社会保障、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技能培训、职业健康等实际问题,增强职工群众的归属感,筑牢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要不断规范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大会等民主管理形式,落实广大职工的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要认真履行集体合同,建立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和正常增长机制,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为企业改革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氛围。

依法治企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

落实从严治党责任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推进依法治企,既要求企业党组织依据《公司法》和企业《章程》,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参与重大决策,也要求党组织依照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各级党组织一定要把从严治党的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考核,把每条战线、每个环节的党建工作抓具体、抓深入,坚决防止抓生产经营和党建工作“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要切实加强党章和党规党纪教育,使广大党员增强组织意识,认识到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党员是有着特殊政治职责的公民,党员必须在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要持之以恒改作风,坚定不移反腐败,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始终以严格的标准要求党员、严格的措施管住干部,做到对违纪违法行为“零容忍”,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坚强战斗堡垒,为企业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和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李万全)

上一篇:2024届高三年级高考锦囊下一篇:杨善洲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