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主张

2024-08-15

教师教学主张(共8篇)

1.教师教学主张 篇一

我的教学主张

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的培养

普陀区教育学院附属学校 张小芳

一、教学主张的提出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时常发现学生犯这样的错误:“每个油桶能装油4.5千克,要装60千克油,需要多少个这样的油桶?”学生的解答是需要13.3个。“每套童装用布2.2米,50米布可以做多少套童装?”学生答可以做22.7套。有谁见过0.7套衣服?又有谁拿得出0.3个油桶?类似的“失误”还有许多,如小丁丁的体重是25克,奶奶今年17岁等。是学生缺乏与此相关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吗?当然不是!那为什么学生头脑中的“数”游离于生活经验之外,不能自觉地与已有常识建立联系呢?反思其中原因,我认为,这虽然与学生解题的不良习惯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缺乏一定的数感。

关于数感,在以往的教学中,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常常认为数学教学就是让学生学会正确地读数、写数,能够按照既定规则比较数的大小、完成数的计算操作就可以了,很少有目的地让学生思考数的实际意义,更不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已有的数的知识去观察身边事物发展的数量规律。这就造成学生未能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建立起自然的联系,不会从数的实际意义去分析、解释和解决问题。简而言之,学生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为了让学生学会解题,我们往往采用大量的形式多样的操练,最后达到“条件反射”的程度,结果是学生的负担加重了,数感却并没有因此得到增强。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数的存在。建立数感不仅仅是为了学好数学,更重要的是它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良好的数感后,当遇到具体问题时,就能自然地、有意识地与数学联系起来,并试图进一步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处理问题、解释问题。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自己的教学中提出关注数学课堂之灵魂----数感,并开展了培养学生良好数感的研究。

二、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数感?顾名思义,是指对数的感觉。那么,什么又是对数的感觉呢?《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解释是:“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并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显然,这段话并没有给出数感的定义,而是试图从学习行为改变的角度,对数感在数学学习中的具体表现加以刻画。由于内涵丰富,从概念界定的需要来讲,显得不很明确、不够概括。《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同样是描述数感的表现,但较为简练:“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

数感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和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它是建立明确的数的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是将数学与现实问题建立联系的桥梁。

在数学科学里,数与量可以“混为一谈”,因为数是量的高度抽象,变数与变量是同义词。但在小学数学中,数与量却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例如,从数的角度讲,1 小于 10;从量的角度讲,1 千米大于 10 毫米。前者是纯粹的“数感”,后者是实实在在的“量感”。小学阶段教学数的意义,我们不仅需要抽象地解释,而且必须联系具体的量,借助直观帮助学生理解。例如,通过把10根小棒扎成1捆,抽象出10个1是1个10;借助1米的十分之一是 1 分米,使 1 的十等分是1/10或 0.1 直观化。也就是说,联系量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感,是小学数学的主要教学策略。对小学生而言,数感的形成离不开量感的支持。缺了量感,数感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没有实际意义了。

其实,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会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联系,从而使我们眼中的世界有了量化的意味。例如,买了1千克橘子,估计大约有14个。这里,“1千克”“单个橘子的质量”与“14个”产生了联系。可见,数 与量在现实世界里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对数感的定义是:数感是数的抽象意义与数的具体意义的统一,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如同球员打球有球感,歌手唱歌有乐感一样,学生学数学也要有数感。建立数感,是建立明确的数概念和有效地进行计算等数学活动的基础之一,也是将数学与现实建立联系的重要桥梁。有了数感,学生在学习数学及相关学科时,就会感到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反之则会处处受制。

三、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方式

(一)在数概念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数概念的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其目的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数感。学生数概念的建立需要经历一个从“迷茫”到“醒悟”的过程,如何在此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利用生活经验、借助直观形象、运用已有数感,是在数概念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三条主要途径。

1.利用生活经验

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形成数感,这是由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数概念本身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往往会产生矛盾。解决这一矛盾,教师要善于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他们了解其中的内在关联,从而为学生真正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概念和形成数感提供经验支撑。

例如,学生经常看到天气预报,教学时可以从列举学生熟悉的几个城市的天气情况入手,让他们发现气温除了零度、零上温度,还有零下温度。怎样用数表示气温,才能使得零上、零下一目了然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1)如果不用文字,仅用已学过的数(即非负数),不能明确区分零上、零下的气温;(2)还有比零摄氏度更低的气温,需要用比0更小的数来表示。于是,比较自然地促使学生产生用负数表示的想法。然后,通过观察银行存折记载情况、记录家庭收支情况等活动,引导学生用正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感悟正负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启发学生挖掘一些生活中可以使用正负数的例子,加深对正负数的理解。

2.借助直观形象

如果说利用生活经验形成数感是将儿童课堂以外的活动经验及其所见所闻融入了数学学习,那么借助直观形象则是利用了儿童善于形象思维的本能。因此,通过教具的演示和学具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概念,形成数感,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不可或缺的手段。

借助直观形象的经典方法就是利用计数器。计数器与数位顺序表一一对应,通过计数器的演示,还能让学生看到满十进一的过程,感悟十进制的构造。但相对于实物直观来说,计数器又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难以表现数的实际大小。鉴于 此,我们在教学中借鉴国外经验,引入积木式的计数教具“块、条、板”,即用一“块”小立方体表示1,一“条”(10个)小立方体表示10,一“板”(100个)小立方体表示100,一“个”大立方体(由10板即1000个小立方体组成)表示1000。块、条、板的引入,更形象、更具体地为学生展示了数的大小,简洁明了。学生看到有几个大立方体几板几条几块就知道表示的是几千几百几十几,对数感的形成有着比较直接的促进作用。

3.运用已有的数感建立新的数感

数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后一个知识的学习往往建立在前一个知识的基础上。数感的建立亦是如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已有的数感出发,帮助他们建立新的数感。

以“万”的教学为例,考虑到学生已经有对于千的数感,教学时可以结合身边的例子展开。例如,全校有一千名左右的学生,那么万名学生有多少呢?一个学校一千,一千一千地数,数十次,十个一千就是一万,十个这样的学校里的学生集合在一起就大约是一万名学生了。教学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时,难以给出精确的直观模型,这时就必须利用学生已有的数感。

(二)在计算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

计算教学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对计算方法的选择、对计算结果的估计,都与学生的数感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年的实践研究发现,在计算教学中帮助学生形成数感的途径与措施很多,比较而言,相对重要、效果明显的途径有以下三种。

1.重视口算教学

口算既是人人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又是学习笔算、估算的基础。口算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呢?我们认为“,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应该贯穿始终。因为口算方法只是解决问题的操作程序,口算算理才是算法赖以成立的数学原理,而数感则是理解口算原理的必要支撑。

举个典型的例子。口算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如7×800、800×70,课改以来,一些教师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得到口算算法,一旦学生总结出“先把两个因数尾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因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就认为大功告成,而对算理的解释弃之不顾。实际上,还要引导学生由7个8是56,推出7个800是56个百,所以 7×800=5600;再由 7×800 是 56 个百,推出800×70是56个千,也就是56000。整个推算过程,不仅强化了学生对数概念的理解,更有助于学生数感的发展。2.提高估算意识

所谓估算意识,是指人们在面对一个实际问题时,不急于计算准确的结果,先采用适当的方法估计得数的大致范围,以及对自己或别人的计算结果,自觉地用估计的方法判断其是否有明显错误,并成为一种习惯。估算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不仅给学生的实际生活带来方便,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先让学生估算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如“19×12=?”,一般会有以下估计方法:方法1:把19看作20,20×12=240;方法2:把12看作10,19×10=190;方法 3:把 19 看作 20,把 12 看作 10,20×10=200。这三种估算方法都正确,但结果各不相同。观察比较后学生发现,方法1把19看作20,估算结果一定比正确结果大;方法2把12看作10,估算结果一定比正确结果小;方法3,一个因数估大,一个因数估小,估算结果更接近正确结果。这样,通过三种不同估算结果的比较,学生对计算结果有了大致的判断,答案范围应在190到240之间。如果笔算结果不在此范围内,说明计算错误。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通过估算预测计算结果的范围,或检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不断积累经验,能使估算意识与数感的培养相得益彰。

3.关注笔算算理

所谓笔算,就是借助纸和笔把思维的过程完全、清晰地记录下来。学生在记录的过程中是否了解每一步的含义,即计算的道理,对于掌握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而关注笔算的算理,也有利于学生形成数感。笔算教学通常由现实生活问题引入。例如,把73支铅笔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分到多少支铅笔?还剩几支铅笔?让学生借助小棒动手操作,通常会出现两种分法。

分法 1:先分根,再分捆。先拿出 3 根小棒,每人分到1根;再拿出6捆小棒,每人分到2捆,然后把剩下的1捆小棒拆成10根,每人分到3根还多出1根。因此,每人分到1根+2捆+3根=24根,还剩1根。

分法 2:先分捆,再分根。先拿出 6 捆小棒,每人分到2捆;再把剩下的1捆和3根合起来分,每人分到4根,还剩下1根。因此,每人能分到2捆+4根=24根,还剩1根。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物化的操作使抽象的计算得以具体、形象地展现,有利于学生形成计算过程的表象。与此同时,数学逻辑思维得到锻炼,算理得到澄清,数感也得以增长。有了这样的基础,除法笔算的进一步学习就能依此类推。在此我们也看到,将算理归结为最基本的运算意义和数的组成,即归结为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则知识迁移的范围也就越广。

4.适当启发算法多样化

算法的多样化是指学生群体算法多样化,对于学生个体来说,则是算法的个性化。倡导算法多样化,是培养学生数感的又一条途径与策略,因为学生面对新的计算问题所想到的不同算法,常常反映出他们个性化的数感。

数感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渐进、沉淀、积累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有关内容和情境,加强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追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学境界。随着数感的建立、发展、形成、巩固和升华,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会得到全面提高。

2.教师教学主张 篇二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教学思想、教学信念。教学思想是名师的第一素养。只有经过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优秀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教学思考”才能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思想的最高境界是教学信念(教学信仰、教学信条)。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个人理论”。特级教师们在高原期一致的感觉,即“理论的贫乏”。要将“个人经验”上升到“个人理论”,一方面要把自己的所行、所见、所得,加工、提炼、升华为理论;另一方面,要用先进的理论反思、充实、引领自己的实践。通过这样的双向互动,名师才能把自己的经验要素转化为充满智慧、可资借鉴、更具有普适性的“理论因子”。这是教学主张的内核。

教学主张是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的一种反映。教育精神和学科文化是我们对教学主张的价值、意义进行评判的主要标准和依据。

教学主张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

教学主张的理论研究包括:(1)研究的基本方法,主要使用文献研究法。对名师而言,第一,要了解别人对同类问题研究的成果:了解自己的教学主张是否与其他名师相同或相似。第二,通过对资料进行分析加工和比较研究,获取对自己的研究最有价值的论据和素材。这是使资料个性化和课题化的过程,也是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丰富、完善的过程。(2)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核心要点。一是教学主张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二是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关于理论基础与教学主张的关系, 我们要特别强调“有机性”,即两者的关系是内在的。名师一定要把教学主张最直接、最核心的理论基础找出来, 务求准确、简洁、到位; 要把两者的内在逻辑揭示清楚,使其成为有机的理论体系。三是教学主张的具体观点和核心内容,这是研究的重头戏。(3)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进行论证。我们要拿出一组理由或证据, 证明一个结论或阐述一个观点(教学主张)。第一要有理论性。要讲道理,解释原因,使人信服;要把这个过程的机制和思维展现出来,解释清楚。第二要有逻辑性。如果说理论性要求“言之有物”,那么逻辑性就要求“言之有序”。“序”体现思维的完整性、条理性、严密性,以及推论的合理性、证伪的科学性。

教学主张的实践研究包括:(1)教学主张的教材化研究———使教学主张有根有源。现在有的课堂有温度却无深度,原因就在于教师对教材的研究不够、解读不深。名师对教材的研究首先要达到基本的共性要求,同时要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化枯燥为生动、化共性为个性……这就是教学主张教材化的过程。名师要用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给教材注入主张、思想与智慧;同时,要不断从教材中提炼出体现教学主张的内容与意义,使主张变得厚重、丰富,有根有源。在这方面,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显性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隐形存在变成显性存在。二是结构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零散存在变成系统存在。它要求名师把不同学段、不同单元、不同章节、不同课文里所蕴含的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按照某个思路和线索串联起来,使其成为一个系统。三是彰显化,即把教学主张的内容和意义从教材的微弱存在变成强大存在。 (2)教学主张的教学化研究———使教学主张看得见、摸得着。要以教学主张为教学的导向,将其融入到教学实践的每一个“毛孔”,使教学活动烙上自己的个性。名师的个性、风格一定要与自己的主张相融合,否则个性和风格就可能变成没有内核和精神的空壳。 (3)教学主张的人格化研究———使教学主张名师化、精神化。教学主张不但要进入教材、教学,还要成为名师人格的一部分,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这样才更令人信服。筻

3.我的教学主张 篇三

首先,教学必须服务于完整的人的发展。完整的人,相对的是片面的人、畸形的人、精神世界残缺不全的人。完整的人的发展包括个人与“天、人、物、我”四个向度上的认知、情感、态度和技能的和谐发展。我们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有自己具体的教学目标,而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要达到的任何一个具体目标,都应自觉地朝向这个教学的终极目标——完整的人的发展,并且使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与教学环节,都能作为通向这个终极目标的步骤而存在。教学的真正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人选择和自我指导的能力来最大限度地促使自我发展——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怀想着这个大目标。

其次,创造丰富的课堂。带给学生广博深厚的文化浸染。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而不单纯是掌握教科书上的知识。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带给学生心灵的自由飞翔。才能唤起学生创造的冲动,才能激发学生分享的内在需要。创造一个丰富的课堂,让学生的心灵在博大、温暖的精神氛围中自由地跳荡,而要创造丰富的课堂,教师的学识修养和想象力就变得非常重要。

第三,教学重要的是教学生学会学。并且帮助学生形成认知框架。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我们的学科知识不得不被分成条块,变成细小的局部。学生的成长也是依靠这样的小步骤一点点积累的。但是,不清楚每一个小步骤在学科思想长河中的位置,不了解它们之间的逻辑关联,不了解它们在主要领域里的意义。任凭教师如何重复讲解。学生如何苦苦训练,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简单地重复正确的结论,并不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某一概念或原理。如果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的;真正的学习意味着经验的重新组织与重新解释,这就包括先前经验的激活、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信息的搜集、选择与加工。最后形成开放性的认知框架——概念系统和命题网络。在学习过程中,既需要深入细节、解剖麻雀,又需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儿童的学习,主要是掌握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衡量教与学的有效性的标准,是看儿童动作的、映象的和符号的认知结构是否有序地得到发展。

第四,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学生在课堂上有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因为,只有展示自我才有发现的优势和不足,只有发现自我。才能更加深入和全面地认识自我,进而才能发展自我。个体的潜能和资质就是在这一过程中突现并丰富和发展出来的。学习远远不只存在于认知活动中。也广泛存在于交往活动与审美活动之中。学习的结果不仅包括知识的建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或深化,情感的丰富和体验的深刻,技能的形成或巩固,认知策略的高级和完善。教学不是为了教师的表演和个人魅力的展示(尽管不露行迹的个人魅力的展示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此,要努力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提供机会,要创造氛围与情境。为学生具有深度的参与。从而为学生展示自我、发现自我和发展自我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得越多、越细。越有可能封闭学生的思想空间,并造成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况且,如果教学方式单一,刺激单调,就会导致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心理疲劳,进而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

第五,带给学生理解的挑战,以问题引导教学的进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而进行学习。营造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引导教学,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习,通过问题的解决,掌握问题解决所依据的原理和所必需的材料。问题必须是真实的,即能够与学生的已有的经验产生冲突;问题必须是具有理解的挑战性并通过努力有可能作出尝试性的解答的。教学应该创设一个合适的问题空间。以便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构成挑战:教师应该自觉地培养学生对证据、逻辑和结论提出理性的怀疑的习惯,并基于证据来形成解释。

4.美术教学主张 篇四

塑造美的灵魂

美术学科教学主张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存在着美。家的井然有序,错落有致,窗明几净,这是一种整洁的美;端庄秀丽,静谧可人,这是一种沉静的美;落落大方,庄重尊严,这是一种自信的美;“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平和洒脱,超然物外,这是一种闲适的美;粗犷豪放,不拘小节,这是一种大气的美。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地自然之灵气铸就成了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是集自然之大成的一种超脱的境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灵秀,使人脱凡超俗,过目难忘。这些叫人忘俗的天然之美,可能谁都会见过,只是大多忘记了欣赏,没有真正感到那种透视的美。可见“给学生一双发现没的眼睛”多麽重要,假如学生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塑造美的灵魂无疑是水到渠成。

一、美术(美术教育)是什么?美术是情感—美术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所以美术是情感;美术是品位—美术可以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或审美品质,所以美术是品位;美术是智慧—美术可以培养和激发人的创造力,所以美术是智慧;美术是世界通行语言—美术语言的特性是形象直观,所以,是不分国界的,是世界通用语言。

二、美术教什么?(学生学什么或是美术教育的任务)

(一)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所以,美术的核心任务是审美教育。

(二)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工具性)

(三)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和先导新媒体创造作品,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工具性)

(四)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通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不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人文性)

(五)美术强调愉悦性。通过教学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塑造健康人格。(人文性)

三、美术怎么教?(美术教学基本要求)

(一)总体定位就是在美术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审美实践活动,实现美术教学活动化,让学会在审美实践活动中自主探究美,从而体验美、感悟美,在体验与感悟中获得审美经验,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美的的空间和时间,实现自主发展。

(二)把握美术学科特点,突出关键要素

(1)审美教育要素

审美教育是美术学科的核心任务,应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深入发掘审美教育因素,通过美术欣赏和美术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提高学生审美素质。

(1)美术教学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正确的审美观念的培养,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要注重“以美引真”,使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价值观。

(2)要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同时也要注意现代审美意识的培养,注意美感的多样性,使学生建立起较为开放的、宽容的审美心理。

(3)美术教学必须注意育人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浓厚的艺术氛围中耳濡目染、启智激情。

2.创新教育要素

教学中教师要建立师生间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创设交流与对话的教学氛围。要善于通过质疑,激活学生的求异思维,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要坚定不移地相信学生,并善于组织充满自由、充满激情于活力的美术学习活动,把课堂变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乐园,养成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标新立异,做创新的表率,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三)明确美术教学五大环节,理清教学思路(教学流程)1.课前准备。要把课前准备看作教学全过程的综合设计,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理想的心理预期。把握好三个阶段(前设计:课前准备;中设计:课中的生成;后设计:课后反思)

2.教学切入。教学切入是师生间情感共鸣的第一个音符。要符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立足学生实际,从课型需要入手,导语要短小精悍,形式多样、有效。

3.主题探究。教师要设计鲜活有效的美术学习实践活动,调动全体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注意如下两点:

(1)要注重美术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在鲜活的美术活动中循序渐进地了解美术知识的来龙去脉,在活动的过程中体验,体验中感悟,感悟中成长,同时,使学生认识到主体的价值,实现“立体”收获。

(2)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教师不能过分强调主导作用,挤占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也不能过分强调学生主体地位,以免放任自流。要体现教师引与导的作用,使学生思而有序、做而有效。

4.强化巩固。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

(1)检测反馈:主要通过与主题有关的教学内容或作品,检测学生的目标达度。

(2)实践操作:主要通过学生的操作性练习活动,加以巩固预期的目标任务。

(3)展示交流:要给予学生展示、交流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尽情地相互评述。

5.总结拓展。要把教学结束的“。”变成“?”或者“„„”,把学生的学习惯性加以催化,促进学生持续的学习和发展。

5.教学主张解释 篇五

教学主张是专业影响力的核心

教学主张是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的专业生长点

优秀教师在专业上有两个基本特征:

其一,“有经验”。优秀教师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形成和积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招数、策略,即所谓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他们的看家本领。正是有了这些经验,他们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成效显著,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容易满足于经验,甚至陷入经验主义的泥潭,经验反倒成了他们提升自己的“樊篱”。不少优秀教师普遍反映,他们在高原期一致的感觉,就在于“理论的贫乏”。提炼教学主张也就是引领优秀教师把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或用理论来充实、改造自己的经验,从而使自己的经验拥有“理论因子”,变得更为深刻,更有普遍性、规律性和解释力。

其二,“有思考”。优秀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现象和问题都会产生和形成一些自己的看法、想法、判断,即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不乏有价值的见解,但总体而言,是相对零散,不够系统的;是相对浅层,不够深度的;是相对模糊,不够清晰的。只有经过理性加工和自我孵化,教学思考才能提升和发展成为教学思想。教学思想是教师对教学问题系统的、深刻的、清晰的思考和见解,它具有稳定性和统领性。稳定性意味着思想一旦形成,不容易改变;统领性指的是对教学行为的影响力,行为是由思想而生的。

总之,提炼教学主张,就是引领教师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这是促进教师从优秀走向卓越,从而实现自我超越的专业生长点。教学主张是名师的“第三只眼睛”

尼采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眼睛”,因而有各式各样的“真理”。神话小说《封神榜》里的闻仲太师和二郎神因为拥有一只“天眼’,所以能够看到许多常人看不到的东西。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就在于这只“天眼”,这只“天眼”有时像显微镜,可以看清很细微、很弱小的教育细节;有时候像望远镜,可以看见很远很远的发展未来。就其本质而言,这是一只专业的眼睛、智慧的眼睛,它能够帮助名师看到普通教师看不到的内在的、本质的、深刻的东西,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内行为什么能够看到门道,就因为他有这只眼睛。提炼教学主张就是打造这只眼睛,让名师独具慧眼,能够于平凡中见新奇,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未见。

不同教学主张的名师,对同样的教育问题会有不同的观点、立场和见解,这是名师教学个性、特色、风格的内核和源头,失却教学主张,教师的教学个性、特色、风格就会失去灵魂和品质,就会蜕变为教学“表演秀”。具体来说,教学主张是名师钻研和解读教材的独特视角,是名师发现、挖掘教材新意的探测器,用主张来解读教材,才能赋予教材个性和生命;教学主张是名师引领和统领教学的灵魂,是教学活动的导航器,它使名师的教学活动深深地“烙上”自己的色彩和痕迹,从而展现出独特的“韵味”“格调”“风貌”。从实际来看,成熟的教学主张不仅是名师教学特质、个性的内核和前提,而且也是教师教学深度、高度的基础和保证,可以有效防止教学同质化和平庸化。名师区别于普通教师不在于一节课上得怎样、水平高低、效果好坏,而在于教学的整体面貌、气质、格调,而这一切背后的决定因素就是教学主张,就是这只“天眼”!

教学主张是名师发挥专业影响力的核心因素和有力凭借

一个优秀教师可能经验丰富、教学有方;可能论文不少、“著作”等身;可能挂上了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的头衔,获得了各种荣誉。但是,缺乏自己的教学主张,从专业上讲,他依然还是一个无“家”可归的“流浪汉”“门外汉”,没有专业精神和学术追求的归宿,他很难产生专业和学术上的影响力。

我们知道,名师发挥专业影响力的因素和依靠是自己的专业学术造诣,而专业学术造诣就集中体现在他的教学主张上,教学主张不仅反映教师独特的教学思想和理论,而且体现教师教学专业成熟的水平,代表教师一生的专业成就。

就名师个人而言,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实际上就是“给自己树立一面旗帜”“自己定义自己的教育”,这个过程是教学品牌和新的教学理论的培育与创立的过程,是往教育家方向和境界发展的过程。

不少地方为了助推名师成长和扩大名师影响力,纷纷设立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是一个共同体,他们统一在领衔名师的教学主张这面旗帜下,共同创造一个教学流派。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教学主张的引领和统帅,共同体就没有了共同的灵魂和旗帜,突际上也就不成为共同体了。

推而论之,名师对社会的影响力也在于其教学主张。提到李吉林,我们自然而然会想到她的情境教学;而讲起王崧舟,我们就会不由自主想起他的诗意语文。握炼教学主张不仅是名师个人专业发展的要求,而且也是名师的专业担当和社会责任。相对于全国教师总数,我们的名师不是多,而是少,太少了。我们必须培养一大批让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和有专业影响力的名师。

教学主张形成的两条路径

总体说来,教育主张形成的路径有两条。第一条是归纳的路径。其特点是实践导向、“兴趣”驱动、做事逻辑。所谓的实践导向,有两层意思,其—是基于实践,指的是名师的教学主张是从其经验中萌生出来的,慢慢形成的,并被其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有效的理论或观点;其二是为了实践,指的是教学主张的形成或提出是为了更好地解释实践、促进和改善实践,使其教学水平和境界不断得到提升。

所谓“兴趣”驱动,指的是教师教学是凭其兴趣、爱好、感觉进行的,说到底也就是他们喜欢这样教,这样教他们感到自在、开心、快乐。当然,他们的兴趣一定也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即学生认可、肯定、欣赏他们的教学。不少教学主张实际上也就是名师的兴趣点或教学的长处。

做事逻辑是相对于学理逻辑的,我们知道教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它遵循的基本上是做事的逻辑,正如有一位很有造诣的高中教师在访谈时坦言:“做事就是事先就有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大概往这方面去做,总不会太差,然后去做。做了以后,发现挺好,就继续往下做。有时候做做,发现做不下去了,就反思反思调整一下,然后再做”。这就是做事的逻辑,其本质是做中学。

第二条是演绎的路径。其特点是理论导向、“课题”驱动、学理逻辑。所谓理论导向,也有两层意思,其一是基于理论,即名师的教学主张是从现成的理论中演绎过来的、借鉴过来的,或者说名师的教学实践验证了某个理论,当然也有的是名师们特别欣赏、信服某个理论,以至于将其作为自已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主张。其二是为了理论,即名师通过基于教学主张的实践去拓展、丰富、完善相应的教学理论。

所谓“课题’驱动,指的是教师为了解决某个问题或参加某个课题而进行某项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从中提炼和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我们在指导名师时,发现不少名师都有类似的经历,因为要做课题,他们阅读和学习了相关理论,并参加了相关培训,从而有了一定的理论储备。如果围绕课题的改革实践进展顺利、成绩明显,他们就会把课题持续下去,甚至作为自己的主攻方向。不少名师的教学主张就是来自课题的假设和相关的理论。

所谓学理的逻辑,其内涵有二:一,理论是先在的、外在的,不是自己慢慢琢磨出来的;二,教师事先就有清晰的理论导向,而不是噱朦胧胧的感觉。教师的教学是理论引领下的实践探索。实际上,人的所有活动都存在“先定假设”(信念、经验、理论、学说),关键在于这种先定假设的内容和性质:是经验还是理论的;是清晰还是模糊的;是自觉(有意识)还是不自觉(无意识)的?这便是学理逻辑和做事逻辑的根本区别。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归纳的路径是先恋爱后结婚,演绎的路径是先结婚后恋爱。就教学主张的形成而言,归纳路径是一条缓慢积累、滴水穿石、内力积聚的发展道路;演绎路径是一条自觉、激进、短平快的发展道路。就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既需要在平淡平实的教学生涯中被孕育、被滋养,又需要在头脑风暴的思维碰撞中被激发、被提升。从研究的范式说,归纳是内生式的,演绎是外缘式的。

我们曾经邀请江苏的中学语文名师黄厚江和小学数学名师张齐华来给我们福建名师做教学主张的报告,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的形成是典型的归纳路径,他因此断言:没有20年的经验沉淀,不要跟我谈教学主张。张齐华的文化数学则是典型的演绎路径,他工作不到5年就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之后坚定不移地围绕文化数学开展系列的研究和实践,10年形成相对成熟的体系。他因此断言:教学主张离青年教师并不遥远。

实际上,两条路径并不是截然分开的独立路径,它们之间是相互交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多数名师教学主张的形成走的是综合路径,既有演绎又有归纳,关键在于适合各自的发展特点。

教学主张提炼的三种视角

大致说来,教学主张可以从三个视角进行提炼。

一是学科的视角

中小学教学是按学科进行的,每门学科都有其特殊性,它表现为学科的本质、性质、特点、功能和任务。著名教育学家叶澜教授曾说:“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从更深的层次看,至少还可以为学生认识、阐述、感受、体悟、改变这个自己活在其中,并与其不断互动着的、丰富多彩的世界和形成、实现自己的愿望,提供不同的路径和独特的视角、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特有的运算符号和逻辑;提供一种惟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特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

从教学来说,教师一定要“考虑所教学科的精神特质是什么,这样的精神特质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究竟意味什么。只有抓住所教学科的精神特质,才能真正彰显这门学科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学科性是教师提炼自己教学主张的基本视角和重要途径。很多名师的教学主张就是基于对学科特点、功能和精气神的深刻洞察、把握和领悟而提炼出来的。如“语用语文”“文化语文”“感性语文”“有思想的教学”“智慧数学”等教学主张,它们分别从不同视角反映和彰显学科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

二是教育的视角

真正的教学都是教人而不是教书,语文教师不是教语文而是用语文教人,数学教师不是教数学而是用数学教人。各门学科的性质、任务有所不同,但在育人上,在培养人上的使命和任务是一样的,所以,人才是教育的共同对象。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我如果当中学教师,绝不将我的行业叫做‘教书’。我与从前书房里的老先生,其实是大有分别的。他们只需教学生把书读通,能够去应试、取功名,此外没有他们的事儿了;而我呢,却要使学生能做人、能做事,成为健全的公民。我无论担任哪一门功课,自然要认清那门功课的目标,如国文科在训练思想,养成语言文字的好习惯;理化科在懂得自然,进而操纵自然之匙。同时,我不忘记各种功课有个总目标,那就是‘教育’——造成健全的公民。每种功课犹如车轮上的一根‘辐’,许多根辐必须集中在‘教育’的‘轴’上,才成为推进国家民族的整个轮子。

我们强调:“人是一切事物有意义和价值的源头。没有人就没有一切,无论何时,教育必须首先要去培养一个人,然后才是培养一个律师或医生,而不能相反。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性的实现,是让人成为人而不是把人变成工具。”它意味着教学主张的提出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要求,体现教育教学的永恒价值和终极使命,不要为教育教学的一些表面现象和短期效应所迷惑。教育性是教师提炼自己教学主张的核心视角和主要途径,“真善美意韵的语文教学” “人格语文”“人文素养导向的历史教学”“和谐教学:我的数学教学追求”“科学素养旨趣的物理教学”等教学主张都是强调和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

三是儿童的视角

“教师既要有自己的学科专业,又应有超越学科的专业——‘第一专业’。‘第一专业’具有在先性、前提性、统领性和牵引性,这‘第一专业’就是儿童研究。教师在‘第一专业’发展中,逐步成为儿童研究者,成为儿童研究专家,以至成为儿童教育家,这既是教学改革的走向,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伟大目标。”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爱莉诺·达克沃斯明确指出:教学既儿童研究,儿童研究不仅是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而且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儿童研究,教学过程就是儿童研究过程,儿童研究的目的是“诞生精彩的观念”。

这里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教师要研究儿童,研究儿童是怎样学习、思考和发展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师引导、组织儿童学习的过程,又是教师观察、研究儿童学习的过程;二是儿童的学习过程也是儿童自己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绝不仅仅是学生接受书本和老师的知识和观点的过程,而且是学生发现知识和诞生精彩观念的过程。

加拿大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指出:教育学是迷恋儿童成长的一门学问。迷恋意味着教师对此非常感兴趣,而且达到了乐此不疲的地步。教师就喜欢琢磨儿童,把儿童都琢磨透了,教学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儿童性是教师提炼自己教学主张的又一重要视角和途径。教学主张要反映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以及体现儿童文化精神。“童韵语文”“生动语文课堂”“学语文”“童趣数学”“快乐品德”“儿童视角的品德”等教学主张就是从儿童视角和立场立意的。

教学主张的提炼还有其他的视角和途径。就上述视角和途径而言,彼此也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融合的,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教学主张的提炼要有一定的高度,但也要防止大而空;要有一定的厚度(内涵),但也要防止泛而全。教学主张的文字表达要力求简洁、有力、富有个性。

专业成长的重中之重:围绕教学主张作研究

真正的优秀教师不仅要提出教学主张,更要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系统的研究,这才是优秀教师专业成长的核心,也是我们培养优秀教师的重中之重。

教学主张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部分,理论研究包括对教学主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对教学主张的理论基础和依据进行说明、对教学主张的具体观点和内容进行阐述。简而言之,就是对教学主张进行理论论证,它类似于大学的学术研究。它要求教师暂时搁置自己的实践和经验,在理论的高度和轨迹进行系统和抽象的论证和阐明,从而把自己的教学主张阐明得深刻、清楚、丰富,有逻辑性、有思想性。

这个过程对一线老师是个巨大的挑战,但是优秀教师必须接受这个挑战,并在这个挑战中实现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提升,这样才能从普通教师走向教育家。

对优秀教师而言,理论研究期间可能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蓄势,为未来再次“出彩”作准备;可能是转型时期的自我调整和暂时“沉默”,等待一个新的自我的诞生。正像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李凤所言:“能挺过黎明前的黑暗,就能拥有一片艳阳天。”一旦“主张”显现,教师的专业面貌与理论水平就会产生实质性突破,令同行刮目相看。思想有多远,课才会走多远!理论研究引领教师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实践研究包括教学主张的教材化研究、教学化研究、人格化研究,其本质在于把教学主张及其蕴含的思想、智慧有机地融入教材、教学和教师人格之中,使教学主张实践化、可视化、人格化,这一研究也就是所谓的行动研究。优秀教师关于教学主张的研究最终一定要落实和体现在自己的实践和行动之中,它是为了改进、完善、提升、丰富实践和行动而进行的研究,这是优秀教师研究与学者研究的根本区别。实践研究让优秀教师的教学由自信走向自觉。

教学主张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主张本身也会不断发展、不断提升。就像李吉林老师的主张,由情境教学到情境教育,不断超越,不断完善。

6.教学主张读后感 篇六

任勇老师崇尚“教需有法,教无定法;大法比依,小法必活。”我也很赞同。书中提到了26个主张,很多都让人耳目一新,能感受到任老师是一个拥有远大抱负和数学教育情怀的专业的数学教育工作者。关注学生的数学知识、思想学习的同时,也积极地促进学生丰富的数学情感的催发。有料有趣!任意一个主张拿来实践,都会有很好的效果。任老师这样勇于创新、追求卓越、乐在其中的态度也极大地鼓舞了我。

书中26个主张,每个都是“高招”,我选取了对我影响很大的几点,均和数学育人相关。

主张5中,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情感潜能,提高教学效率。融氛围之美、数学之美、探索之美、发现之美于教学中。唤醒学生积极地数学情感。这一点是很多数学教师欠缺的,也包括我。主张1中“每课一趣”,用和当节知识有关的数学游戏、数学智力题、或是趣味数学故事等,自然融入,激活思维,活跃课堂。

主张10中,数学教学应“大气”一些,不应局限于考试知识重复单一训练,应追求对数学知识的火热的思考。这也会促进学生积极的思考和灵感,对于知识的学习是有益的。数学教学的“大气”和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积累、能力水平、文化素养有关。这些逐渐形成老师的数学教育观。教师有开阔的知识面,有一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的眼光,积累和数学相关的趣事,并且能从某一个角度切入,融入到日常的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数学教师应真情投入,激情教学,数学教师先要热爱数学教育教学,就能让数学课堂充满朝气。数学作为自然学科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人类精神生活,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刘旭亮老师提到“理科老师要文化”,文化的育人力量是强大的,能真正切实地塑造学生的素质。

7.生态和谐:我的语文教学主张 篇七

课程改革以来, 由于部分一线教师对语文课改缺乏全面的理解:过于注重形式, 追求前卫, 强调新颖, 盲目跟风, 用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 结果造成了语文课堂教学中种种不协调的现象, 如语文课“语文味”淡了, 语文课的本体性特点不明显了等。“和谐产生美, 美在和谐中”, 就像一幅画美在它色调、线条、构图等方面的和谐, 一首歌美在于它音色、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最佳的组合, 是事物的最佳状态, 而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追求的则是师与生、导与放、练与悟、工具与人文等方面的平衡、统一、融洽, 打造一种自然、和谐、开放、创新的语文课堂。

一、师生心灵相互融通实现情感共振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 教师首先应营造出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 努力做到师生之间心灵互融互通, 实现情感共振。

首先, 应让课堂充满爱意。有了爱意, 课堂就多了一份宽容, 多了一份尊重。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堂就是一个充满爱意和激励的课堂。“你提的问题老师都没有想到, 是个小思想家”“你能联系上下文回答, 值得大家学习”“你很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 这是一种学习态度, 也是对发言同学的尊重”。这既是对学生发言的赞美、引导和点拨, 更流淌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其次, 应呵护孩子的未泯童心。小学语文既姓“语”, 又姓“小”, 因此必须了解儿童、研究儿童, 懂得儿童文化的特点。而儿童文化是一种诗性文化, 儿童常常在现实世界和想象世界之间自由地转换, 因此不要武断地指责孩子们的“无知”, 正是这些想入非非的幻想、标新立异的见解, 造就了崭新的儿童文化, 但童年又十分的脆弱, 很容易受到伤害。因此, 我们应呵护孩子们的这份天真, 这种好奇。第三, 实现情感的和谐共振。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 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片土壤上。”情感是文章的灵魂,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善于利用教材, 创设教学情境, 以自己的情感调动学生的情感, 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体验、情感与课文融合在一起, 与作者、老师同悲同喜, 同歌同泣, 努力实现师生情、读者作者情的和谐共振, 在美与智的融合中形成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二、语言发展与精神建构的同构同生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什么?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 也就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语文教学的“独担之任”。然而, 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一个较普遍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得意而忘言”, 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而忽视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程, 重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难也难在工具性的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 要警惕偏于人文性的开掘, 疏于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运用的问题的出现。”因此有专家提议“让语文再‘语文点’”, 既要引导学生明白写什么、为什么写, 得其“意”, 也要明白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 得其“文”, 这样文意兼得, 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另一方面, 小学阶段是孩子打下终身学习基础和人格发展基础的阶段, 语文课堂还应运用一篇篇文质兼美、融入作者情感思想的文章, 来感染、熏陶学生。因此, 我们的语文课堂应努力寻求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最佳平衡点, 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而机械训练, 肢解了课文;也不因重人文熏陶而虚化了语言的学习, 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应有机结合。另外, “语言发展”与“精神建构”是合二为一、同生同构的。王尚文教授说:“人文原在语文中。”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孩子精神成长的过程, 训练语言的同时也在提升着孩子的精神境界, 语文课堂教学要为孩子们打下精神的底子。

三、书声琅琅与静心默想的动静搭配

朗读既是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 也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的重要手段。课程改革以来, 语文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朗读教学, 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 课堂上也追求做到书声琅琅, 但当前朗读教学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如朗读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读前没有要求, 读中没有指导, 读后也没有评价, 朗读指导方法单调、机械, 课堂上经常听见教师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节”, 或“读出某语气来”。这种引导, 导致朗读不能熔“导”与“练”于一炉, 不能融理解、感悟于一体。还有的朗读教学只求形式不求实效, 朗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一种点缀, 一种过渡。我们追求让语文课堂书声琅琅, 不仅仅是让学生读的次数多、遍数多, 还应让学生读有目的, 读有层次, 读有指导, 读有实效。

语文课堂教学追求书声琅琅, 但也要把握好一个“度”, 既要让学生大声朗读, 又不能忽视默读, 应让学生有时间静心默想, 做到动静搭配。“读书切戒在慌张, 涵泳功夫兴味长”, 只有让学生静下心来, 沉浸于文本之中, 才能调动起他们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 从而产生独特的体验, 才能更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情境中, 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 才能入境悟情, 为开展对话做好必要的准备。

四、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张弛有度

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 教师们在课堂中尽量让学生活动、探究, 教师能少讲则少讲, 或者直接不讲。那么, 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到底要不要讲?怎样讲?叶圣陶先生说:“讲当然是必要的, 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好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目标精要地讲。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 应从学生实情出发, 精心设计好自己的讲解点, 使自己的讲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更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何处精要地讲呢?我认为:一是讲在文本重点处, 二是讲在学生遇到疑难时, 三是讲在学生多元解读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时。

当然, 教师的“讲”必须与学生的“练”有机结合起来, 力求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练习做到张弛有度。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一书中提出课堂评价标准的三个层面六个度, 其中第二层面是学生层面, 包括参与度和练习度。他认为一堂好课必须体现出适当的练习度。科学而有效的练习是学生语言实践的一种重要方式, 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宜采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训练方式。练习与训练本身并无多大过错, 关键是如何进行科学而有效的训练。

五、教师引导与学生自主探究的相得益彰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在对话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可忽视。首先, 教师应精心选择对话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文本风景”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引领学生对文本中的重点、难点、亮点予以欣赏、品味、咀嚼、思考。其次是要设置好对话话题:一是让话题具有科学性, 所设置的话题与学生认识水平构成一种协调的张力平衡, 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二是具有时代性, 关注社会, 关注人生, 关注自然, 让话题起到影响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效用。三是开放性, 让话题与生活链接, 洋溢着生活的气息。四是启发性, 话题能开启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联想想象。另外,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对话的方向和结果, 既尊重学生的多元感悟, 又注意文本内容的价值取向。

强化教师的引导作用, 但决不忽略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探究。智慧的语文课堂应是充满问题探索的,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自主探究中, 才能激发求知欲、好奇心, 才能变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在课堂中, 当学生茫然时, 给他们以启发;当学生困惑时, 给他们以引导;当学生思维遇到障碍时, 给他们以帮助,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带着问题走出课外, 让教师的引导对话与学生的自主探究有机融合在一起, 使二者相得益彰。

8.“有效体育”——我的教学主张 篇八

在体育教学中摸索

上世纪80年代初师范毕业后,我走进宁德师范附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担起体育专职教师的责任。怎么当好体育教师?一脸茫然。第一天,做事严谨、重视课堂教学的郑奶养校长找我谈话了,他拿着一本20多页的学校制度汇编,和我一起坐在校园古老的香樟树下。他翻到“体育教师职责”那页,让我自己读一遍,然后他逐条解读。记得他特别强调说:“当体育教师,首要是为人师表,要上好每节体育课,增强学生体质。同时管好场地、器材,注意学生安全,在管理中树立威信。”时间不到20分钟,谈话完,他还要我把办公桌搬到他座位旁边。这就是我的体育教学生涯的开始和体育教学的第一场培训。

1983年,宁德市举行“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卫生两个暂行规定”检查,我的第一位导师——宁德教师进修学院的郑锦瑞老师走进了我的课堂,他说:“光清,你的课堂很严格、很认真,但太成人化了,要让孩子们动起来、活起来,增加练习密度,这样才能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啊!”于是,我知道了,体育课不仅要让孩子们学运动技能,更主要是要通过学习技能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怎么增强学生体质?用什么来评价学生的体质进步呢?我苦苦思索!

在增强体质实验中求索

1989年暑假,郑锦瑞老师告诉我,福建教委体卫处正在组织开展一项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体育课程科学化实验》,课题组长是福建师大陈智寿教授。我欣喜若狂,马上和陈教授取得联系,请求加入课题组。我的要求得到了陈教授的同意,但由于开题培训已办过,我只能单独前往位于福建师大仓山校区的陈教授家里面授了。于是,我利用星期天赶到福州。培训就在陈教授家小客厅的走道上进行,墙上挂着软黑板,陈教授就如何开展《体育课程科学化实验》给我培训了两个多小时。从理念、原则、方法到评价,陈教授给我做了细细解读,让我明白了体育课增强体质的具体操作方法、评价要点和体质测试的方法等。带着激情,带着感恩,带着实验表格、资料,我连夜回到宁德。记得资料中有一本华南师大林笑峰教授编著的《体育方法学原理》,看了后我开始认识到什么是“真义体育”。从此,我开始了《体育课程科学化实验》(后来改称《体育课程整体改革实验》)教学之旅,陈智寿教授成了我教学生涯的第二任导师。几十年来,我和陈智寿教授结下深深的师徒情,我们有理论的探寻,也有实践上的争执,但更多的是他在教学知识、教学技能以及为人处世、追求事业的精神方面,给我人生以重大影响,使我和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的体育教学结下不解之缘。

有了理论引导、专家引领的体育教学是有方向的教学。根据课题实验方案,在开学初对实验班(四年2班、3班)进行实验前的全面体质测试(前测),我把参加福建师大开办的“教育专业自学考试”学习的教育统计、教育实验等课程都派上了用场,利用统计学对实验结果进行数理分析,并和福建省1985年的学生体质平均值进行对照评价,分析学生集体体质的强弱项,个人体质的薄弱项目,依此制定学年学生体育教学、锻炼计划。制定每节课锻炼身体的项目、内容与方法。在重视学生全面锻炼的基础上,重点安排好薄弱项目的锻炼。教学安排上,每节课既有为将来增强学生体质服务的教学项目,又有为学生现在增强学生体质服务的锻炼身体项目。我的课堂教学更加自觉,教学手段更加丰富,增强体质的教学目标与意识明显增强。

1991年10月,实验工作进入第三个年头。由中国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提高体育教学效益现场观摩研讨会”在辽宁鞍山举行。福建课题组有8篇论文入选参会交流,我的《增强学生体质?摇提高体育教学效益》论文和陈智寿教授的论文入选大会交流,31岁的我登上了全国体育专业研究的讲台,“以增强学生体质为目标”实验探索观点,受到全国专家学者的赞赏。

三年一轮的课题研究,我跟随陈智寿教授做了三轮共9年。到1997年,课题组认为要整体提高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效益,还要从学校体育整体入手,进行管理和教学及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研究,于是《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的实验研究》又在陈教授的带领下在全省二十多所学校开展起来。我又参与到这个新的实验探索中。凭着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执著追求和良好的教学展示,我在专业成长的路上不断进步,1994年参加“福建省教学新秀”评选、1998年参加中学高级教师职称考评、1999年参加“福建省体育学科带头人”评选,均顺利获取荣誉。

2010年11月,新课程走过十年路程,作为副校长的我,又冲上“全国第四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的操场,我的课题《正向投掷篾球》,挖掘畲族的传统体育器材,创编出“金猴护蛋”“打野鸭”“耍猴”“畲农采柚”“穿针引线”等活动游戏,既克服了场地小、投掷活动无法开展的困难,又利用游戏让学生自主开展健身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该课荣获全国一等奖,并参加宁波教学颁奖活动与课题研讨活动。50岁的我再次登上展示课的平台,通过层层赛课,锻炼了自己,磨炼了意志,也给教学团队伙伴们一个真切的示范,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体育人不怕输、不服老的精神,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体育教学模式也初步形成。

在提炼教学主张中探索

2011年8月,福建省名师培养工程启动。我有幸入选福建省首批小学名师培养人选。理论导师余文森教授说:“要成为名师就要有自己的教学主张。”即每位名师要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思考”“经验”“招数”“做法”升华、提炼为教学主张。对我来说,就是要把体育教学最有价值的“应该教什么”“为什么教”“怎么教”总结出来。32年的教学生涯,可圈可点的当数“突出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实践。眼下怎么提升、提炼?怎样有所创新、发展?我带领我的名师工作室团队成员拜访了80岁高龄的陈智寿教授,向他求教;接着,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毛振明教授,福建省特级教师、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厦门教科院体育教研室主任宋超美老师都欣然接受我的拜师请求。在理论提升方面,我认为最主要还是要读经典,我拜读了余文森教授、张荣伟教授、张华教授等人的著作。经过六次的交流研讨培训,我提炼出我的教学主张:“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宗旨的体育”,最后浓缩成四个字——“有效体育”。

什么是“有效体育”呢?

这里的“体育”是指“身体教育”“体质健康教育”,是使学生掌握增强体质健康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培养增强体质健康的意识与能力,促进学生今天与将来主动而独立地去健身心、强体魄的教育。

这里的“有效”是指有功效、有效果、有结果,它通过评估效果、效率、效益来反映是否是实效、高效、长效、后效。“有效”包含:1.有效果——学有所得,练有成果;2.有效率——体育的过程和方法科学;3.有效益——有效用,学有价值,学有用处。

有效体育即主张体育的有效性、科学性以及理念的先进性,明确以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为宗旨的身体教育真义,追求其效果、效益、效率的最大化,能实现体质健康教育的实效、高效、长效、后效的体育。

它不是竞技体育,它有别于运动娱乐。主张“有效体育”就是让“体育”回归教育,给体育一个正确的定位,确保体育目标不泛化,保证其教学的科学性,不走偏方向,让体育教师专攻“增强学生体质”的主业,研究增强学生体质的有效内容、方法和评价,促进学生体质的增强、意志的顽强。

有效体育的目标是促进人体形态、生理功能、运动素质与能力、心理、适应能力得到全面而完善的发展,使人提高劳动能力,延年益寿。

有效体育的关键应该是体育课程目标的具体落实。必须坚持的教学原则是:坚持全面发展教育,寓德、智、美、劳等教育于教学与练身过程;但又要突出个性目标,做到教学内容与目标一致,上课方法和要求与目标一致,评价、考核的内容与方法和目标一致,课外工作与目标一致,从而达到目标。

基于“有效体育”的教学主张,我将自己的教学模式确定为“有目标、游戏化、自主性的有效体育教学模式”。其中,三个原则必须把握。

1.明确目标,四个一致:突出运动技能、身体锻炼目标,追求教学锻炼内容、方法、课外锻炼、评价四个方面与目标一致;

2.目标不移,四个坚持:坚持全面发展,持之以恒,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手段不拘;

3.围绕目标,两个自主:游戏化、自动化地促进学生体质突增期指标整体发展,儿童化、自主化地促进学生个体体质健康薄弱项目的提高。

在“有效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中,我的“方圆并济”教学风格逐渐形成。

“方”应是规矩,是制度,是有效体育的刚性保障,“圆”是情理,是理解,是有效体育的内在软性保障、人本关怀。在方圆文化的引领下,体育教学、身体锻炼少了刚性面具,多了人本色彩,少了盲目的运动,多了自主、快乐的健身和评价,促进学生自主自动去强身健体。

“方圆并济”的教学风格具体有两层内容:

“方”——重技能,严常规,善组织,有纪律,追求教材、教法、评价、负荷等与目标一致,强调“学知识”“提技能”“强筋骨”“增意志”。把重要的体育手段,转化为终身体育的能力。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讲求效果、效益、效率。

“圆”——重学法,用游戏,求创新,看发展,倡导“自主—磨炼—愉悦”,以激情调动健身,以童心带给快乐,以创造还给童真,以目标激励成长。把有意义的体育,变成有意思的健身。成之以兽身,养之以人心。追求实效、高效、长效。

无方,教学便无秩序,便无约束,便无效果;无圆,课堂负荷太重,便不能高效。只有方圆相济,当圆则圆,当方则方,体育课堂才会勃发生机。当前我尚无法达到这种境界,但我愿带领我的团队共同追求,在导师的引领下终身探索。

“有效体育”教学主张在教学摸索中自然成长,在实验探索中自动发展,在提炼升华中理性生成。我期待,有效体育教学主张的深入实践研究,能够促进有效体育目标的校本探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的方法、技能、策略研究,提高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获得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促进自己名师专业化的发展,为闽派有效体育的发展进行不懈的探索。

上一篇:洗煤废水处理技术探讨论文下一篇:简明哲学通论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