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2024-11-12

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8篇)

1.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一

企业节能减排方案

(一)一、办公区域:

1、办公室照明。

(1)使用节能电源。

(2)有选择性的开关,外出随手关灯。

(3)不使用的用电设备、电器,应切断电源。

2、办公室空调。

(1)使用空调设定在26度,多用睡眠状态。

(2)把空调排水管加长引到一个桶内,2小时就可以接一升水。省下的水可用来浇花,洗手,拖地。

(3)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关闭空调约1小时。

3、办公室电脑。

(1)长时间不使用电脑,应将电脑的主机和显示器关闭。短暂休息期间,尽量启用电脑的“睡眠”模式。

4、办公室用具。

(1)规定大家每人买一卷纸用(放在更衣室),避免私用餐巾纸现象。

(2)多使用钢笔,少使用一次性水笔。水笔外壳保留,续用笔芯。

(3)要爱护设备及办公用品,减少不必要的破坏,提高工具的使用寿命和效率。

(4)对废旧报纸、电器、废料进行有效利用和监督。

(5)饭店内部办公指令传递采用电脑络;内部文件用小号字体,纸张两面用。

(6)不必“人手一件”的用具降低采购量,多人合用。

(7)减少用一次性杯子的机会,个人准备水杯及给访客准备已消毒杯具。

二、公共区域:

1、在洗水槽前挂上节约用水的意识牌和每个宿舍挂上节约用电的意识牌。

2、走廊灯不全开,采取间隔亮灯。

3、员工电梯内灯降低瓦数,提升速率作调整。鼓励员工多走楼梯。

三、其他:

1、新员工培训邀请工程部给员工讲授有关节能减排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提高员工的节约意识。

2、宿舍走廊灯采用感应灯,感应亮灯时间缩短。

3、员工制服外套减少清洗次数,鼓励员工自己手洗衣物。

企业节能减排方案

(二)节能减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通知》精神,为切实做好我省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

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XX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XX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 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

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

2.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二

(一)

“十一五”时期, 我国第一次将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五年来,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 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 扭转了“十五”后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上升的趋势,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 以今年前5个月为例, 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高耗能产业耗煤约13.65亿吨, 占同期国内原煤总产量的90%以上。另一方面, 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因此, “十二五”时期, 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即“土木工程”阶段还没有结束。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 需要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 结构调整对节能的贡献究竟是正是负, 现在还很难说;从管理的角度讲, “十一五”期间, 容易做的节能工作、能出台的政策, 大多数都已经做了、出台了, 也就是说, 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实施的项目已产生了节能效果, “十二五”必然要从管理中要节能效果, 这样, 难度相对要大得多。

与此同时, 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首先难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因为,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很难在短期内提高政绩。而对企业来讲, 节能减排也会对企业效益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样, 一定程度影响了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难在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由于发展经济、人口增长都会增加能耗, 这无疑给节能减排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当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 不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还将严重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此, 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作为检验经济是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准, 下更大决心, 用更大气力,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方案》内容十分丰富, 共十二个部分, 50条。其最大的特点在于, 突破了以前节能减排的行政规范性质, 实现了产业促进和行政指导相结合。

为确保实现《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方案》细化了《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在节能方面, 《方案》提出到2015年,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 (按2005年价格计算) , 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 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 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在减排方面, 《方案》提出2015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 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 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从总体节能目标来看, “十二五”减排工作方案对万元GDP能耗的降幅要求比“十一五”有所下降。

从细分减排目标来看, 废水、废气领域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从2个 (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 增加到4个 (新增氨氮总量、氮氧化物排放) ;此外, 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从指标对比来看, “十二五”期间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较“十一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方案》不仅将众多指标进行量化, 并将各地区的主要指标任务予以细化。从地区分布来看,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 其“十二五”的减排压力尤为明显。

(三)

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任务, 不能一蹴而就, 必须重点突破, 以点带面。为此, 《方案》明确提出了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

一是节能重点工程。要求实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等工程。到2015年,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时期, 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二是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要求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改造提升现有设施, 强化脱氮除磷, 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到2015年, 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 新建配套管网约16万公里,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三是循环经济重点工程。要求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餐厨废弃物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建设10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等。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 《方案》还以专门章节进行重点强调。要求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指导各地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编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制 (修) 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 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降低资源消耗。

要求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利废新型建筑材料。

要求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

要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城乡生活节水, 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创建示范城市。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实现目标, 离不开基础。为此, 《方案》要求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强调制 (修) 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 提高准入门槛。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鼓励地方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

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强调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继续推进能源统计能力建设。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配备计量器具, 推行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

要调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激励措施不可忽视。为此,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

一是推进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强调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深化供热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 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问题。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 加大征收力度, 降低征收成本。

二是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强调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重点工程实施和能力建设。地方财政也要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等支持机制, 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是健全税收支持政策。强调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

四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强调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门槛, 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 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及证券融资联动;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

(四)

目标有了, 关键在落实。为此, 《方案》要求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要求合理分解节能减排指标。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 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如节能目标分解: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下降18%;北京、河北、辽宁、山东下降17%;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下降16%;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下降15%;海南、西藏、青海、新疆下降10%。

要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要求加强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 建立和完善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 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核算、监测方法及考核办法, 继续做好全国和各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公报工作。

要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要求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 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 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 以解决节能减排工作前松后紧等问题。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纳入政府绩效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 实行问责制, 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方案》还特别强调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和监督检查。

在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方面, 《方案》提出, 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

要推动建筑节能。要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提高标准执行率。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实施“节能暖房”工程, 改造供热老旧管网,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做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和再生建材, 继续推广散装水泥。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 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研究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强城市照明管理, 严格防止和纠正过度装饰和亮化。

要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要推进节能型住宅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鼓励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分布式、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要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要求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 完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国家机关供热实行按热量收费。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创建2000家示范单位。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严格用车油耗定额管理, 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要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要加快制定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要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按目标责任书落实的地区和企业, 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

要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列入国家重点环境监控的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的企业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 定期报告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 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联网共享。

要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

实施节能减排, 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全社会参与。为此, 《方案》要求, 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要求把节能减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加强日常性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宣传先进典型, 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和方法, 加强舆论监督和对外宣传, 积极为节能减排营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 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特别是政府机关要带头节能减排。各级人民政府机关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机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健全规章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 细化管理措施, 树立节约意识, 践行节约行动, 做节能减排的表率。

3.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三

关键词:领导负责制 多专业创新 流程简化 复合型人才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伟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和资源代价,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意识愈加强烈,经济持续发展与各种资源的矛盾更加尖锐。作为一个企业,不仅要保持和提高自己的利润水平,而且必须面对节能减排工作十分严峻的形势,义不容辞肩负起社会责任,科学管理,积极创新,做出自身应有贡献。

1 坚定推行领导负责制

面对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面对企业盈利水平的艰难,坚定推行领导负责制,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有效展开。

在节能减排工作前期准备上,只有实行领导负责制,才能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建立和健全组织架构,全员、全方位进行重要性宣传,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学习。面对节能减排工作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才可以尽快进行资金投入、数据统计、信息系统优化等不可短缺的工作。同时,由于实行领导负责制,有利于建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保障考核机制,将节能减排指标纳入企业责任目标和干部考核体系。明确各工作岗位责任,通过岗位责任制及目标管理等形式,加强检查,以利于开展长期、有效地监督考核管理。

在节能减排工作各种技术措施的展开上,只有实行领导负责制,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人才、设备、各种应用物材、方法、组织软环境等资源整合。节能减排意识的尽快和深入人心,技术措施的有效结果是本质之所在,通过资源整合及合理配置实现这样的目的,是领导负责制的核心任务,也是坚定推行领导负责制的重要表现。

2 节能减排工作是多专业创新工作

提起节能减排工作,在实践中发现,大多数人员的惯性思维非常容易走向设备、硬件改造方面,然后结合相应的浪费点、排放点思考通过设备改进来取得节约。例如,看到蒸汽凝水排放问题,一般要检查疏水阀情况,或者更换更节约蒸汽的疏水阀;第二,通过增加换热设施,将凝水熱量用于其他物料的加热等。通过设备改进措施取得成效往往不错,是节能减排工作成功的一个很重要方面。

在这里强调的是,企业通过优化设备进行节能减排的同时,更要加大对工艺进步的管理和创新步伐。设备经常是实现工艺思想的载体,工艺的进步,是在本质上降低能源使用和减少COD产生。所以,通过工艺进步而取得的成效更是突出,首先能做到降低或不增加设备投资费用,并且在这样的情况下,效果也确实令人惊讶。例如:2010年,一家医药化工企业,以工艺改进的思路引领节能减排工作,在没有增加设备投资费用的前提下,通过大量实验,摸索出主要通过原材料含量改变实现改进工艺的革新办法。与2009年相比,蒸汽和原材料用量分别下降30%和40%,同时每月减少COD排放5.4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节能减排工作进步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在创新这个平台上,在进行设备改进的同时,一定不能习惯性局限于此,更应该促进多专业共同进步,尤其注意影响本质方面的改进,实现多方面创新。

3 流程简化是节能减排工作技术进步的有效途径

社会和谐存在,企业正常运行,具体到一件事情完成,都离不开每个环节构成的程序,也就形成了流程。

企业通过产品或者服务参与市场竞争,追求利润。自身适合市场的产品或者服务正是通过企业构建的流程得以实现。作为生产具体产品的企业,在细节运行中,离不开工艺流程和设备流程,这两个最基础的流程形成能源消耗,排放物产生,构成节能减排工作具体实施的平台。同一种产品可能由不相同技术创造,不同技术形成长短不同的制造流程。在实践中,流程长的技术环节繁多,必然增加各种成本,而且对节能减排也是不利影响。所以,面对当前严峻形势,无论在设备还是工艺方面,通过流程简化思想来促进具体技术的发掘和实施是有效途径。2010年,某企业在一项原材料回收的技术改进过程中,引入流程简化的理念,使原有技术从十个工序简化为五个工序,直接减少蒸汽、循环水、电等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并且与原流程相比,COD排放量下降90%。

流程简化的有效办法,基于对细节了然于心的掌握和思想开阔性。企业在做好技术流程简化工作的同时,不能忽略管理流程简化的重要性。管理流程的简化,直接促进技术进步或者提高管理效率,对节能减排工作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4 节能减排工作需要培养复合型人才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关键的环节,节能减排工作实质是生产力变化的一个过程,人才作用是及其重要的。企业现有人才和未来人才的培养、储备必将对节能减排工作产生深远影响。

如前所述,专业技术的综合应用,更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更大突破。现实中,个人所学专业单一性形成的不足,有目共睹。所以,为能更好的,进一步的,长远的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有效运行,作为企业,尽快培养有专业特长的复合型人才势在必行。

①单一技能所取得进步往往局限于一个单一层面,有时取得成绩固然很多,但是复合型的应用得到的效果往往要大于前者。

②节能减排工作日常运行中,培养人员意识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单一方面的宣传、培训、考核,促进人员意识提高的效果,势必弱于全方位,整体的推动。

③节能减排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同时也要求是有效的工作,通过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可以为我们日后寻找更多切实可行的办法打下良好基础。

4.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四

为了全面惯彻落实国家、广东少及广州市交通运输管理局、萝岗交通局下发的《关于企业营运车辆节能减排》的工作精神,为了加强我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推动我市交通系统开展节能降耗,建设节能型交通。我司制定以下节能减排工作的方案。

一、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不仅是一个城市的问题,也是我公司的重要问题。做好这项工作

即能提高公司效益,同时降低公司生产成本,更能从纠正车辆驾驶人遇一个不良的驾驶习惯开始。并通过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做好本公司的节能减排工作。

二、从办公室开始,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做起。优先采用节能的办公设施和产品,做好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

三、公司能源消耗最大的是运输车辆。定期保养,专人跟踪。控制维修环节、废气、废

水的排放,公司配备尾气检测仪及相关设施。检测场地每月不少于二次的车辆尾气检测,确保上路营运车辆尾气排放达标。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四、车辆的行驶速度,关系到运输安全、运输效率及燃料消耗量。操作部门在保障车辆

安全运输的情况下,着力研究车辆合理运行速度,使车辆以较低的燃料消耗,保障较高的运输效率。合理安排货物运输,利用回程车轮就近安排运输货物。制定节约燃料消耗的奖惩制度。

五、成立节能减排领导小组,严格限制购买高能耗、高排放的车辆,购买环保型国Ⅲ标

准的运输车辆。

六、建立建全车辆技术档案,做好维修保养记录。车辆进出场的检查,带病车辆和尾气

排放产达标车辆不予出场。车辆保养未按指定日期检修的,不予安排运输货物。

七、制定车辆的准入标准,限制或淘汰高油耗、老旧的运输车辆。

八、提高驾驶人员的节能意识,并加大培训力度。推广节油经验,改变一些驾驶员的不

良操作习惯,并把节能降耗与对驾驶员业绩考核相结合。

九、全面落实责任,抓好各部门之的协调配合。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入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十、通过对车辆节能操作技术的宣传推广,使本企业的驾驶人员提高节能意识,学习各

单位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公司实际情况,取长补短,明确目标采取有力措施努力把节能降耗提高一个新的水平。制定节能考核制度,使广大员工及驾驶员争创“节能能手”形成不甘落后争创第一的工作氛围。

5.驾校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五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贯彻落实河南省2015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我省交通运输行业2015年度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确保绿色交通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根据学校实际,为进一步促进我校节能减排工作正常开展,特制订本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驾培业务工作,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技术进步为根本,以全面贯彻落实资源节能基本国策;建立健全相关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强化宣传,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2、基本原则: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相结合,坚持节能优先的方针。

二、加强领导,组建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并取得预期效果,实施责任主体负责制,增强工作力度,学校成立“XX驾校节能减排工作小组”,并实行责任分工制:

1、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2、工作职责: 组 长:

全面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贯彻落实,监督“节能减排”工作的具体实施; 副组长:

协助组长工作,负责节能减排工作的宣传工作,拉横幅、张贴标语、设立宣传栏及开设学习班组织职工学习“节能减排”知识,增强职工“节能减排”工作意识;监督用水、用电、用油等“节能减排”工作细则的具体实施; 成员:

专职负责用水方面“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时检查,并负责用水设备出现“冒、滴、漏”等故障的维修;专职负责用油方面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时监察,并负责对出现耗油故障的用油设备及车辆的维修;负责用电方面的“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时监察,监督空调、照明设备、电脑、复印机等用电设备的合理使用;其他成员积极响应组长号召,听从组长的工作安排,负责具体“节能减排”工作的实施,在职工集体中起到“节能减排”工作先锋模范作用。

三、工作目标

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自实施之日起,至本年度年终总结之时,用水、用电、用油比之前消耗量降低百分之二十,实现“节能减排”节能型工作环境。

6.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篇六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的一系列部署,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号)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进一步明确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一)主要目标

到2010年,全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比2005年下降20%左右;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15%,二氧化硫(SO2)排放量比2005年削减26%;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8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加快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

表1:上海市节能减排主要指标

指标单位2005年2010年“十一五”期间变化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吨标准煤0.88降低20%左右万元生产总值用水量立方米125.3105下降16%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51.338削减26%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30.425.9削减15%城镇污水处理率%70.280提高9.8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96>96--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3880以上提高42个百分点以上环保重点监管企业稳定达标排放率%7595提高20个百分点

(二)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快推进“四个率先”的主线,扎实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把完成节能减排任务作为刚性指标,做到决心不动摇,目标不改变,力度不减弱,切实履行政府的庄严承诺。把节能减排工作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相结合,与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相结合,与建设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相结合,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坚持结构调整,立足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注重与江苏、浙江等兄弟省市在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和联动,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强有力的节能减排工作格局和长效机制。

二、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三)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十一五”期间,全市调整淘汰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3000个左右,实现节能300万吨标准煤。2007年,全市调整淘汰劣势企业、劣势产品和落后工艺600个左右,实现节能100万吨标准煤。“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水泥、铁合金、小钢铁冶炼调整和淘汰任务,争取关停14家以上水泥企业,关停4家小铁合金厂和14家小钢铁冶炼企业。

表2:加快调整的行业

行业行业细分

稀有稀土金属冶炼钨钼冶炼稀土金属冶炼其他稀有金属冶炼铁合金冶炼铁合金冶炼

纤维素纤维原料

及纤维制造化纤浆粕制造人造纤维(纤维素纤维)制造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无机酸制造无机碱制造无机盐制造有机化学原料制造其他基础化学原料制造造纸机制纸及纸板制造手工纸制造加工纸制造合成材料制造初级形态的塑料及合成树脂制造合成橡胶制造合成纤维单(聚合)体的制造其他合成材料制造炼钢炼钢

轮胎制造车辆及工程机械轮胎制造力车胎制造轮胎翻新加工塑料薄膜制造塑料薄膜制造

化学药品原药制造化学药品原药制造贵金属冶炼银冶炼其它贵金属冶炼集中调整电镀、热处理、铸造、锻造等生产工艺,加快推动纺织、化工、医药、建材、塑料、皮革、陶瓷等行业淘汰落后工艺和产品。对不按期淘汰的企业,依法予以关停,有关部门依法吊销其生产许可证和排污许可证并予以公布。

表3:限制和淘汰的工艺及产品序号工艺或产品名称

1低档溶剂类涂料、禁用类染料、有机磷农药、粗品泡化碱等重污染和国际禁用产品2铁粉还原技术、隔膜法制烧碱等污染严重的落后产品与工艺3医药行业采用硫代工艺生产的含硫药物以及胺磷产品和技术4严重污染环境和有害人身健康的石棉制品及工艺5国家已限令淘汰的技术落后、耗材高、安全差的电器产品6污染严重的卡车铜水箱等

7低压铁合金电炉、铅烧结锅、敞开炉等落后设备和工艺8黑色和有色金属行业的化铁炼钢、横列式轧机等装备和工艺9铁合金、普通硅、涂料钛白粉、普通有色铸件等产品10铁模浇铸、反射炉熔炼、斜轧穿孔技术及产品11普通钛白粉等落后技术和产品12粘土砖、纸胎油毛毡等产品13玻纤坩埸拉丝、小平板玻璃等产品及生产技术14含致癌芳香胺等禁用染料、含污染环境和影响人体健康化学物质的织物,特别是内衣和童装等产品15落后的棉纺锭、布机和漂炼、染色、印花中污染较严重的工艺技术装备16机电、仪电、轻工、医药等行业的氟利昂产品

(四)扎实推进电力工业“上大压小”工作

根据市政府与国家发展改革委签订的关停责任书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按照计划关停7个电厂,共计210.8万千瓦小机组。全部改造完成后可节约煤耗110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硫排放将从8.85万吨/年下降到0.8万吨/年左右。2007年,关停南市电厂、吴泾老厂两台机组以及金山石化自备燃油机组,共64.5万千瓦。同时,加快新电源项目以及电网、气网工程建设,确保区域供电供热。制定落实配套政策,妥善搞好职工分流安置。建立上海市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联席会议制度,负责全市“上大压小”重大问题的协调与监督。

表4:上海市电力工业“上大压小”进度计划

序号电厂简称机组名称装机

(万千瓦×台)关停时间

1南市电厂8#9#10#6.0×2+2.5×120072吴泾老厂4#5#10×1+12.5×120071#2#3#6#5×1+2.5×3201038#132009 9#10#11#12#13#13+13.5+14×32010

4闵行电厂

杨树浦电厂11#21#2.5×220089#22#3×1+2.5×120090#1#2#3×1+11.2×220105长兴岛第二发电厂1#2#1.2×220106崇明堡镇电厂14#、15#、16#5.5+5.5×220107闸北老厂1#、2#12.5×22009合计29台机组210.8

(五)从源头上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项目

从严控制钢铁、电解铝、铜冶炼、铁合金、电石、焦炭、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投资项目,上述项目一律由市级项目审批部门审批。建立完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制定实施上海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办法。项目申请单位向审批部门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应包含节能篇,否则项目审批部门不予受理;未进行节能审查或未通过节能评估和审查的,不予批准。项目建成后,达不到节能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否则不予验收。

严格实施“批项目、核总量”制度,所有新、改、扩建项目未取得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的,一律不批准环评文件;项目竣工时污染物排放超过总量指标的,不予通过验收。严格实施环境准入,对建设项目实施环保一票否决制。对未开展区域环境影响评价、环保基础设施不完备、区域环境质量达不到标准的工业区,不得引进新项目;对不符合清洁生产要求、污染物排放总量得不到落实、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或上海有关标准的新、改、扩建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办理相关手续。

(六)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

进一步增加天然气资源和市外电力供应,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使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从2005年的53%下降到2010年的46%左右。制定鼓励政策,进一步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2010年风电装机达到20-30万千瓦,完成太阳能光热当量面积250万平方米,光伏发电达到10兆瓦。

(七)加快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实施上海发展现代服务业实施纲要,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和文化产业等,促进服务外包加快发展。抓紧组织开展服务业引导资金申报工作,努力营造促进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积极推进电子信息、装备、汽车、船舶、航天航空等产业基地以及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制造业能级。

三、聚焦突破重点

(八)加快实施十大节能重点工程

“十一五”期间,形成3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累计节能量达到900万吨标准煤。节能重点工程包括:用电设备节电工程、能量系统优化工程、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燃煤工业锅炉窑炉节煤工程、建筑节能工程、空调和家用电器等节电工程、绿色照明工程、分布式供能等工程、城市交通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及政府机构节能工程。组织制定节能重点工程的总体方案和分推进计划,2007年重点推进改造燃煤锅炉,通过对3000台燃煤锅炉、炉窑进行节能改造,节约标准煤20万吨;优化钢铁、石化、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的能量系统;在全市推广应用高效绿色照明产品、节能型空调、高效电机、高压大频率变频调速装置、蓄冷蓄热、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等节能新技术。

表5:部分重点节能工程

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累计节能量工业用电设备

节电工程电机及拖动系统258万吨标准煤其它工业用电设备55万吨标准煤能量系统优化节能工程13万吨标准煤余热余压利用节能工程21万吨标准煤燃煤工业锅炉

窑炉节煤工程提高锅炉窑炉能源利用效率38万吨标准煤燃烧技术或使用优质煤14万吨标准煤空调和其它家用

商用电器节电工程空调系统64万吨标准煤家用及办公电器14万吨标准煤绿色照明工程68万吨标准煤

分布式供能等工程11万吨标准煤

(九)着力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建设

按照“消化增量、削减存量、控制总量”的原则,重点推进燃煤电厂烟气脱硫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及管网)两大工程建设。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加大中心城区污水收集管网建设和污染源截污纳管力度,中心城区全面完成污水三期工程,按期完成竹园、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升级改造和扩容工程;郊区新建、续建和扩建25座污水处理厂,完善30座污水厂配套管网工程,完善28个工业区污水收集管网。

表6:2006—2010年上海市化学需氧量减排计划

年份削减率(%)削减存量(万吨)控制排放总量(万吨)2006年0.70.230.2

2007年20.6129.592008年4.31.3128.282009年61.8226.462010年20.6125.9

合计154.5

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按照《上海市“十一五”期

间燃煤电厂脱硫工程实施方案》,14家燃煤电厂(957.2万千瓦)在2010年以前完成烟气脱硫或结构调整。其中,列入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中的11家电厂(650.8万千瓦)在2008年底前完成脱硫设施的建设。

表7:2006—2010年上海市二氧化硫减排计划

减排率控制排放总量(万吨)2006年1.0%50.8

2007年2.0%49.8

2008年1.4%49.1

2009年17.9%39.9

2010年4.9%37.4

合计27%

(十)落实重点领域节能减排任务

1、工业领域。在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责任,加强对重点用能企业、重点用能设备、重点产品单耗的管理,开展一批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淘汰一批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耗过快增长,减少污染物排放。

优化发电运行方式,优先安排清洁、高效和资源综合利用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低效机组发电。2007年,置换发电量23亿千瓦时,节约20万吨标准煤。

2、交通领域。加快推进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公路、水路及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航空、铁路管理部门加强科学管理和科技进步,努力提高能效水平。

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和发展。到2010年,基本建成400公里轨道交通基本网络,建成300公里公交专用道,继续实施中心城区机动车总量控制,城市公共交通客运量占总出行的比重达到33%以上。严格执行乘用车、轻型商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加速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积极推广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新型混合动力汽车和低能耗、环保的新型公交汽电车。新机动车全面实施国家第三阶段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在用车实施简易工况检测方法,实施联合路检。

3、建筑领域。大力推广节能省地环保型建筑。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国家节能50%的标准并加快达到65%的标准,强化新建民用建筑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全过程监督管理,对达不到标准的建筑,不得办理开工和竣工验收备案手续,不准销售使用。

政府办公建筑率先示范,结合旧住房综合改造,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一五”期间,实施3000万平方米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结合世博园区和世博场馆建设,对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等进行规模化示范,实现综合技术攻关示范项目300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建筑面积年均增长20%。建立全市建筑节能数据库。

表8:建筑节能示范项目

项目示范内容建筑面积

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50万m2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节能50%100万m2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和新体系规模化应用可再生能源利用与建筑结合100万m2低能耗、超低能耗和绿色建筑50万m2

4、商业领域。根据商业和餐饮服务业不同业态、不同行业能耗情况,制订上海市大型商业设施能耗标准体系。对全市350余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店分批进行节能诊断,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所有商业企业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及空调清洗措施。对餐饮门店开展优质管理节能达标活动。

(十一)强化重点单位节能减排管理

对重点用能单位实施分层、分类管理。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制定和实施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管理工作办法。对列入国家千家企业名单的11家重点单位,在完成能源审计的基础上,进行跟踪检查;对年用能量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00多家单位,2007年开展对标管理和能源审计;对年用能量5千吨标准煤以上的800多家单位,逐步建立能源消耗月报制度;对年用能量2千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由区县政府加强节能降耗监管。重点用能单位设置能源管理岗位,逐步建立能源管理师制度。

加大重点污染源的监管和限期治理力度。环保重点监管单位按要求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与环保监管部门联网,实施环境监测、监察、监管的“三监联动”机制,污染物达标排放率由2005年的75%提高到2010年的95%。市、区县政府根据职责分工,依法责令污染环境的单位限期治理。治理期间,采取限产、限排措施,确保符合限期治理决定的排放要求。逾期未治理或者未达到治理要求的,由环保部门依法严肃查处。

四、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十二)深化循环经济试点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对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的要求,推进落实《上海市循环经济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积极做好参加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的推荐和推进工作。在继续推进协调浦东新区和漕河泾高新技术开发区等市级循环经济试点的同时,进一步扩大试点,选择一批单位开展各种类型试点,探索不同层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十三)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墙体材料革新,禁止和限制墙体材料消耗粘土资源。

重点开展高钙粉煤灰、电厂脱硫废渣和废弃混凝土的综合利用,到2010年,形成100万吨脱硫废渣综合利用能力。支持若干家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和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发展。全面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建设,建立和完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建设老港固体废弃物综合处置和资源化基地,在郊区建设一批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到2010年,全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从2005年的26%提高到50%左右。积极发展循环型农业和生态农业,进一步提高秸秆和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程度,到2010年,商品有机肥施用面积达100万亩。

(十四)建设节水型社会

严格取水许可管理,逐步实现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并加强对用水户的考核。2010年前,所有取水户实行装表计量。严格控制高耗水、高用水行业发展,对火力发电、石油石化等高用水行业全面进行节水技改。推广节水技术和器具,新建全装修住宅全面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完成中心城区60万套老式便器水箱的节水改造。在市政、环卫、绿化、景观等领域扩大使用河水、雨水和中水。积极发展节水型农业。在工业园区、校区、社区和企业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示范试点。到2010年,全市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5年下降30%。

(十五)推进清洁生产

结合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巩固和推进100家企业实施清洁生产,重点开展钢铁、化工、医药、电镀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对污染物排放浓度严重超标或超过排放总量的重污染企业,依法开展清洁生产强制性审核。逐步扩大清洁生产试点范围。

五、加强技术开发与机制创新

(十六)强化节能减排的技术支撑

围绕突破节能减排技术瓶颈,加强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示范、推广。在电力、冶金、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中选择一批节能减排规模效应大、具有行业共性的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大新能源汽车、新型照明、节能型空调、余热回收利用、建筑保温隔热、电厂脱硫副产品综合利用、污泥资源化无害化等领域的研发力度。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支撑平台建设和人才队伍培育,建成若干工程中心与重点实验室,培育创新团队和领军人物。

(十七)加快建立节能技术服务体系

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支持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企业以及党政机关办公楼、公共设施和学校等实施节能改造提供诊断、设计、融资、改造、运行管理一条龙服务。培育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年内形成120家节能服务公司,两年内形成2-3家具有全国辐射力的大型节能服务公司。健全有利于节能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拓宽融资渠道,完善中介服务,建立专业性的节能技术交易市场。

六、强化节能减排责任

(十八)建立强有力的节能减排领导协调机制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的上海市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市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其中有关污染减排方面的工作由市环保局负责。各区县和重点用能单位结合各自实际,相应建立领导机构。各区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节能减排工作负总责。

(十九)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

将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实行行政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十一五”期间,全市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30%,第三产业(包括交通、旅游、商贸等行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15%,建筑节能15%,政府机关用能减少20%,各区县和开发区的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20%,教育系统和卫生系统的能耗指标有所下降。严格控制能耗总量,进一步完善节能指标逐级分解和考核制度,将节能降耗责任和成效纳入各级政府、各个部门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中。市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相关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区县政府负责推动中央、市属以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并配合行业主管部门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在国家出台考核方案的基础上,针对国有控股企业、外资和民营等企业、区县所属企业的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

研究制定污染减排的统计、监测、考核办法。把污染减排纳入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体系,实施环境空气质量分区日报和水环境质量分区报告制度,定期公布各区县环境质量状况、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情况,并将考核情况作为干部奖惩的依据之一。

(二十)加强能源统计和计量等基础性工作

建立和完善全市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指标季度核算制度和公报制度,对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的能耗情况进行内部通报。2007年,推进80多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能源统计数据联网直报工作。加大能源统计工作的巡查力度,加强能源统计队伍建设。对重点耗能企业以及区县主管部门的统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对统计数据的审核评估,提高数据质量。按照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要求,推进用能单位配备完善的能源计量器具,依法搞好能源计量管理。

七、发挥政策激励和约束作用

(二十一)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深化能源资源价格改革,进一步提高能源资源价格,推进燃气、水、电力价格改革。对冶金等高耗能行业中的落后企业,加大实行差别电价的力度,对列入淘汰类的劣势行业和企业实行差别化价格。实施累进加价措施,对新增项目超出节能审查核定水平部分,以及既有项目超过能耗定额部分,实行累进加价。运用价格手段,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完善水价改革方案,建立促进节水的价格机制,推行阶梯式水价,合理提高各类用水价格。按照补偿治理成本的原则,逐步提高排污收费标准。

实施脱硫电厂优先上网和有利于烟气脱硫的电价政策。适时出台居民生活垃圾收费政策。

(二十二)加大节能减排投入力度

市、区县两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采用补助、奖励等方式,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高效节能产品和节能新机制推广、节能管理能力建设和污染减排监管体系建设等。进一步发挥政府各项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作用,重点用于支持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建筑交通节能、可再生能源开发等。制定能源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向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倾斜力度。“十一五”期间,全市环保投入保持在相当于同期全市生产总值3%的水平。政府环保投入重点支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程和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健全水资源使用、保护和其他敏感生态区域保护的支持政策,探索污染排放总量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研究征收生态环境补偿费的措施。吸引和鼓励企业、社会增加对节能减排的投入。

(二十三)落实和细化节能减排税收和金融政策

进一步落实国家有关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节能技术改造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政策。跟踪了解政策执行情况,加大节能税收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有关政策。

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循环经济、环境保护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信贷支持,优先为符合条件的节能减排项目、循环经济项目提供直接融资服务。推动金融、节能、环保、征信等部门建立环境信息通报制度,将企业节能、环保信息纳入企业征信系统。

八、加强立法和标准建设

(二十四)进一步加强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工作

按照法定程序,加快《上海市节约能源条例》、《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办法》、民用建筑节能、废旧家用电器回收处理管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管理、环保设施运营监督管理、排污许可、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城市排水和污水管理等方面规定的修订及制定。抓紧完成节能监察管理、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节约用电管理等方面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及修订。开展上海市工业区环境管理办法、饮用水源保护条例等的立法调研。

(二十五)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

抓紧制定和完善主要耗能产品、大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和各类民用建筑能耗标准定额。严格执行国家已颁布的有关产品能效标准,重点对汽车、空调、冰箱、风机、水泵等节能潜力大、适用面广的用能产品,加快实施能效标识制度,加强能效标识监督检查。对国家尚未制定出台能耗标准的行业和能效标准的产品,由市有关部门加快制定地方性标准。加快制定钢铁、石化和化工行业污染物排放等一批地方环境技术规范和标准。

(二十六)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检查

强化对重点耗能企业和污染源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违反节能环保法律法规的单位公开曝光,依法查处。对年耗能5万吨标准煤以上的重点耗能单位,实施远程监控。对新建项目的审批及项目设计、建设、验收和运行等环节加强节能监察。以工业区污水治理为重点,加大对超标排放水污染物、严重污染水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实施限期治理和试生产期间污染管理的有关规定。积极推进环保执法专项行动,重点组织开展直排河道污染源专项执法检查,对烟囱冒黑烟进行专项整治,继续开展清理整顿不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和水源地保护专项执法行动,组织开展医疗废物专项执法检查,并继续曝光典型环境违法行为,公布违法企业名单,有效打击不法排污企业。建立节能环保执法责任追究制度。

九、加强宣传教育

(二十七)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报道

各主要新闻媒体要制定宣传报道计划,将节能减排纳入重大主题宣传活动,开设节能减排专题,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进行深度报道;制作刊播节能减排公益性广告,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大力弘扬“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普及节能环保知识,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环保意识。积极宣传节能先进典型,揭露和曝光浪费能源资源、严重污染环境的反面典型。

(二十八)组织好重大主题宣传活

动精心组织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日宣传活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发放节能、环保知识的小手册。组织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社区等开展经常性的节能环保宣传。对在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部门定期予以表彰和奖励。

(二十九)加强对青少年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相关材料,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在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中小学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主题活动,从小培养青少年的节约和环保意识,达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的效果。

(三十)动员市民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

大力提倡绿色消费。组织编写消费行为导则和资源节约公约,鼓励购买和使用绿色产品,引导市民合理消费,减少浪费。

将节水、节电、节气等作为文明单位、文明社区的评选标准之一。组织开展百万职工节能降耗竞赛活动。发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民间组织的作用,鼓励其开展节能减排咨询研究、培训、研讨、宣传等活动。

十、发挥政府表率作用

(三十一)健全机关节能管理制度

努力建设崇尚节约、厉行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各级机关落实节能管理人员,开展本单位能源利用状况分析、提出节能阶段性目标建议及采取相应节能措施等。按照要求做好能耗数据季报工作,建立能耗信息采集责任制和数据统计台账制度。定期公布能耗统计情况,适时发布市级机关各单位节能工作信息。建立市级机关能耗标准与行政经费预算互动的管理模式,逐步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水电气等支出预算的审计和监督。通过定期抽查、单位自查等形式,建立科学的能耗督查和行为节能考评机制,定期组织节能示范评选,对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存在浪费行为的单位进行通报。

(三十二)抓好办公设施和设备节能

以集中办公楼宇和年能耗千吨标准煤以上的单位为重点,开展能耗状况调研和节能诊断,分步骤、分阶段实施节能改造项目。尽快提出并实施食堂节约用气的改造方案。加强公务车节油方面的督查,在控制车辆编制数和车辆配备标准的基础上,核定公务车节能标准,进一步推广车辆定点维修、保险等,实现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

(三十三)严格执行绿色采购制度

7.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七

一、节能减排的形势与价值

所谓节能减排, 就是节约能源、降低能耗, 并减少污染物排放。节能减排包括节能和减排两个方面, 二者既有联系, 又有区别。一般来说, 节能必定减排, 而减排却不一定节能, 所以减排项目必须加强技术应用, 避免因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减排而导致能耗激增。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而言, 节能减排的形势并不乐观, 某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还存在着认识跟不上、责任不明晰、措施不配套、投入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2年,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36.2亿吨标准煤, 比上一年增长3.9%。可见,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十分庞大, 节能减排形势相当严峻。能源消费的增加虽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 但实践证明, 在保持同等发展态势的情况下, 节能减排, 降低环境污染不仅可以办到, 也是绝对必要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应逐步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 并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能源宏观调控、市场微观监管、法律法规干预, 保证能源与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我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如何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是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节能减排”的宏伟目标, 这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 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则将节能减排上升到“国策”和“战略”的高度, 该法第四条规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二、煤炭企业要加强节能减排

2009年11月25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 将在“十一五”期间实现减排15亿吨以上二氧化碳, 5年内节省6.2亿吨标准煤, 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为此, 全国上下做出了相当多的艰苦努力, 关停了很多小的煤矿企业、小的冶炼厂、小的炼油厂以及小的火力发电厂等, 大力扶植新型能源, 发展低碳经济。

对此, 煤矿企业也不应落后。煤矿企业节能减排, 不仅仅是响应国家号召, 对降低煤炭企业的能源耗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煤炭资源在所有资源中占据的比重较大, 同时, 煤炭资源浪费、采掘工艺落后、技术含量较低等因素, 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此, 我们要从全新的角度探索节能减排的新思路、新技术与新方法, 把节能减排工作落实到实处, 找到阻碍节能减排工作顺利开展的不利因素, 对症下药,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 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出力。

煤炭企业要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 找出有利于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各项措施。在煤炭开采与深加工方面, 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 煤炭堆放及运输过程要有防尘措施, 减少污染。同时, 煤炭企业应尽量减少原煤的市场投放量, 而要经过洗选后再投放市场。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大煤炭的燃烧效率, 还可以减少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 从而减少环境污染。

三、节水减排也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 水资源是煤炭生产和深加工的重要基础。据调查, 全国平均吨煤综合耗水量约1.6立方米, 据《中国能源报》报道, 2012年我国煤炭产量超过37亿吨, 用水总量可谓多矣。尤为严峻的是, 我国煤炭资源大都分布于缺水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全国有70%的矿区缺水, 其中40%严重缺水。可以说, 水资源是制约煤矿、洗选厂和电厂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估算, 煤炭企业的每年矿井水的排放量大约在50亿吨以上, 大量的煤矿水因其含有超标悬浮物而不能被再次使用。因而, 煤炭企业的节水减排措施, 就成为煤炭企业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重要课题。煤炭企业一定要把节水减排作为企业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作为谋求企业科学发展、可持续性发展和促进产业升级的大事来抓。

煤炭企业要完善基础设备的更新与改造, 遵循循环经济的理念, 积极推行节水减排技术的升级换代, 搞清楚矿井用水的各项指标,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并建立监督机制。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是发展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煤矿企业应在开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上加大资金及人员投入, 建立矿井水循环利用中心, 采用国内先进的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 直接将矿井内的水净化成农田灌溉用水甚至是居民生活饮用水, 解决矿井周边地区水资源贫乏的问题。

煤炭企业应针对不同情况, 建立相应的矿井水处理厂, 处理后的矿井水可以用于井下生产、洗煤厂或电厂;对于矿区的生活污水, 也应建立或完善污水处理设施, 充分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

作为节水减排主体的煤矿企业, 只有进一步将节水减排作为履行责任、转变模式、推进转型、促进升级的大事来抓, 才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谋求发展、增强竞争力。煤炭企业要实现节水减排, 就要采用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按照“循环利用、减排优先, 治污为本”的原则, 制定节水减排相关方案与制度, 并建立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 把节水减排作为责任, 落实到煤炭企业的各个层面。在煤炭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中, 节水减排也要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采取党委领导、董事长 (经理) 负责的机制, 并利用专家讲解、定期培训、树立典型、奖惩并用等段, 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节水减排意识, 使节水减排观念深入人心。

四、加强环保意识, 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煤炭企业要在节能减排方面有所建树, 重点是要加强环保意识, 建立各项环保管理机制并严格执行。煤炭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在从上到下的管理中, 环保部门的建设务必得到增强。在企业管理过程中, 应建立自己的综合环保机构, 综合管理节能、环保、减排、绿化等多方面事宜。煤炭企业党委和管理层应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 紧抓节能减排工作, 制定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 对水、电、气等能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实现能源调度与生产调度系统的有机协调。健全管理体系, 确保在完成煤炭工作指标的前提下, 严把环保关, 并加强对环保、节能工作的领导班子的建设, 从上级到下级形成系统的管理机制。

为加强环保管理, 煤炭企业应制定适应自己企业的环保管理办法和章程, 以此作为在日常工作中展开环保工作的执行标准。在组织方面, 要成立节能减排小组, 加强节能减排的监督和执行。同时, 还要鼓励员工参与进来, 进行节能减排项目公示制度, 强化考核, 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监察制度, 建立并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环保设施运行管理制度, 建立节能减排专家评审机制等, 从制度上保障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顺利展开。

五、煤炭企业应加强治污工作的开展

煤炭行业是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耗的主要行业, 又是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对象, 全国SO2和CO2排放量的85%、烟尘排放量的70%、氮氧化物排放量的60%来自燃煤。就煤炭行业的特点而言, 考核其区域环境污染状况的五大指标为水、气、声、渣、生态环境, 所以, 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任务就是减少水、气、声、渣、碳的排放, 并注重矿区生态系统的修复。

煤炭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循环经济为核心, 统筹安排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 努力构建和谐企业、生态矿区。在节能方面, 应加速淘汰和改造落后工艺装备, 促进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环保方面, 以污染防治为中心, 以污染源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手段, 使各类环保指标满足国家相关要求, 逐步完善以低消耗、低排放、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减排方面, 以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理论为指导,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 通过优化调整煤炭产业链, 依靠结构优化、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构建低碳经济新模式, 使煤炭企业的碳减排工作走在时代前列。

在引进技术领域, 煤炭企业应把重点放在治污工作范畴, 狠抓污水治理, 严格控制烟尘排放。国家为控制原煤开采、装卸场所的污染物排放、促进煤炭的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专门颁布了各项规章制度, 规定了选煤水污染物排放限值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所以我们企业的污水和烟尘的排放一定要达标, 并力争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六、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保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社会和企业乃至个人想要进步, 都离不开科技的引导和支持。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更要依靠技术的进步, 来加快污染治理的步伐。

煤炭企业应该立足国家发展目标和大政方针, 积极引进节能减排技术与工艺, 不断突破节能减排的技术瓶颈, 加快企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在企业日常运作中, 应建立科学机制, 加强技术攻关, 有选择地与节能减排技术研究有优势的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 努力发展并提升本企业的节能减排技术优势,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技术创新是节能减排的原动力。在技术领域, 煤炭企业应注重研发、引进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 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

在开采技术方面, 煤炭企业应注重提高煤炭资源开采率, 优化工艺设备, 延长矿井开采寿命。开采设备的优化, 主要包括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高耗能设备的更新换代、设备自动化程度的提高等。煤炭企业应顺应形势, 以主体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为中心, 逐步淘汰技术落后、能耗较高的设备, 而代之以先进的技术设备, 在提高开采率的同时, 降低能耗, 实现节能减排。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 煤炭企业也不能掉以轻心, 而应针对不同煤质, 强化脱硫、除尘、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等工艺的技术改造与投入。比如, 在煤化工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 如果经过提纯、液化等工序, 制成纯净的CO2商品, 不仅可以减少排入, 更可以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 为发展低碳经济奠定基础。

而对于煤矿企业来说, 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综合利用, 可以说是决定煤矿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成败的重要方面。一般来说, 煤矿企业在生产运营过程中, 会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 对于环境有着不容忽视的破坏作用。对于煤矿企业产生的煤矸石, 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矸石山, 我们都应利用现有技术, 针对不同情况, 加以治理。比如对矿区塌陷区域进行矸石回填, 利用煤矸石生产水泥或其他新型建材, 或者利用煤矸石发电等。相比较而言, 粉煤灰的数量不及煤矸石, 但其易于形成扬尘, 危害更大, 治理起来也更加复杂。我们可以根据粉煤灰中的碳、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等成分的不同含量, 进行不同的治理。如回收碳元素, 然后用于井下注浆回填, 开发新型建材等。

关于矿区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煤矿塌陷区的综合治理, 这里也要谈一谈。值得指出的是, 矿区生态系统的综合治理, 不单纯是煤矿的企业行为, 因为这需要更高层面的规划与统筹安排。煤炭企业可以采取货币补偿的形式, 配合当地政府及环保、规划部门, 积极开展矿区生态恢复、塌陷区域回填、复垦绿化等综合性治理措施, 并针对不同情况, 采取塌陷土地复垦绿化, 受影响村庄集体搬迁, 建设新农村, 或完成城镇化建设, 总而言之一句话, 就是在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改善矿区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生态型矿区。

节能减排是一项综合性措施, 煤炭企业应制定积极有效的管理机制, 健全管理体系, 建立节能减排监控中心, 整合分散孤立的监测点, 建立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即时监控的节能减排监控平台, 实现节能减排的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实现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结论

8.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篇八

DOI:10.13340/j.jsmu.2016.04.003

文章编号:1672-9498(2016)04001505

摘要:为促进港口向低碳、高效的目标迈进,并兼顾港口自身发展及其社会责任,从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成本控制等3个角度出发,建立港口节能减排建设方案多目标优化模型.将模型运用到连云港港口节能减排项目的优化与分析中,利用GAMS软件进行模型求解,得到综合效益最优时项目的建设时序和规模.结果表明:建设期结束后,该方法可使连云港港口每年节省标准煤6 526.64 t,减少CO2 排放39 390.22 t,获得4 922.38万元的节能减排综合效益;运营两年后即可收回建设成本.

关键词:

低碳港口; 节能减排; 多目标优化; GAMS

中图分类号: U651 文献标志码: A

0引言

交通运输业是能源消耗大户之一,我国政府十分重视交通运输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港口作为水路运输的基础设施,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部印发《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2015—2020年)》,提出以减少污染物排放为核心,以完善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以推进排放控制区试点示范为抓手,依法推进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工作,努力实现我国水运绿色、循环、低碳、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制度不够完善,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困难以及节能减排评价体系行业标准缺失,导致我国港口的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形势严峻.对绿色低碳港口改造的合理规划有利于港口向低碳、高效的目标迈进,推动交通运输业可持续发展,其社会意义深远.

早期港口的粗放式发展靠的是能源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后来人们开始了对绿色低碳港口的研究,许多国家把低碳理念运用于港口发展中.GOULIELMOS[1]通过总结欧洲地区港口环境保护政策,提出港口环境保护要从运输和海洋环境两方面进行论证,研究港口环境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指出港口成本应纳入环境成本;TICHAVSKA等[2]从拉斯帕尔马斯港废气排放角度出发,分析港口的外部成本和生态效率指标,研究结果结合港区运行情况可用于评估港口城市的减排量;ODUM等[3]通过对港口生态工程的研究,把生态设计因素加入到港口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中,使得港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目前国内港口节能减排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节能减排评价体系、主要技术、效率研究等方面.姜海洋[4]、莫琪琪[5]、刘捷等[6]、陈敏慧等[7]从管理体制、工艺技术、新技术开发和节能减排效果等角度构建了港口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李海波等[8]和刘洪波等[9]归纳总结了绿色低碳港口建设的主要技术,并分析了其应用效果、推广的制约因素和解决途径;邵超峰等[10]、刘砚津[11]和耿东耀[12]从优化装卸工艺流程、采用高精尖节能减排技术、降低设备能耗等层面开展节能减排效率研究;赵雅倩等[13]以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为目标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并通过Excel软件求出最优解.综合来看,国内少有学者从港口节能减排建设方案规划的角度科学合理地安排港口节能减排项目建设规模和时序以兼顾环境与经济效益.

鉴于此,本文从能源消耗、碳排放和成本控制等3个角度出发,对港口节能减排项目建设与投资进行多目标规划,利用GAMS软件进行优化求解,提出港口节能减排建设优化方案.

3结论与展望

长期以来,港口节能减排建设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往往仅从投资成本角度考虑项目建设规模和时序.本文重点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这两个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入手,同时兼顾投资成本因素,构建节能减排项目的建设规模与时序的优化模型,并将模型运用到连云港绿色低碳港口的优化与分析中.采用GAMS软件求解得到建设方案.根据该优化方案可以得到:建设期结束后,连云港港口每年能节约标准煤6 526.64 t,减少CO2排放39 390.22 t,获得节能减排综合效益4 922.38万元,运营两年后即可收回建设成本.

当然,本文构建的模型尚有不足之处,如不能体现建设项目的规模效应,项目建设时间以年为单位不够精细化等,与实际建设方案仍存在一定差距.这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GOULIELMOS A M. European policy on por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J]. Global NEST Journal, 2000, 2(2): 189197.

[2]TICHAVSKA M, TOVAR B. Environmental cost and ecoefficiency from vessel emissions in Las Palmas Port[J].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 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15, 83: 126140.

[3]ODUM H T, ODUM B. Concepts and methods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J].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3, 20(5): 339361.

[4]姜海洋. 大连港港口节能减排效率及综合评价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2.

[5]莫琪琪. 上海港节能减排评价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1.

[6]刘捷, 王甜. 南京港节能减排评价和提升策略分析[J]. 水运工程, 2014(6): 7981.

[7]陈敏慧, 封学军, 李宇为, 等. 基于指标序优势权重法的灰色定权聚类在港口节能减排管理水平评价中的应用[J].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2, 33(4): 3338.

[8]李海波, 贾志平, 姚立柱. 港口燃油动力设备节能减排技术[J]. 水运工程, 2010(12): 7983.

[9]刘洪波, 汪锋, 张志平. 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在港口节能减排中的应用[J]. 水运工程, 2011(9): 123125.

[10]邵超峰, 鞠美庭. 国内外生态港口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J]. 中国港湾建设, 2012(1): 6873.

[11]刘砚津. 天津港节能减排影响因素研究[D]. 大连: 大连海事大学, 2012.

[12]耿东耀. 集装箱绿色装卸工艺与设备优化配置的研究[D]. 太原: 太原科技大学, 2014.

[13]赵雅倩, 王伟. 港口节能减排多目标优化研究[J].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5, 35(3): 7885.

[14]魏传江, 王浩. GAMS用户指南[M]. 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9: 35.

上一篇:“聚力节约,我们在行动”活动方案下一篇:董事长捐赠仪式上的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