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2024-10-19

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共8篇)

1.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一

201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补考测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1、诺贝尔奖获得者汉内斯•阿尔文曾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文中孔子的思想“智慧”主要是指

A.“仁”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实行“法治”

2.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汉通过削藩、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等,出现了“大一统”。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B.社会变革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D.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3.下列能反映宋元时期时代特点的是()

A.统一国家的建立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

4.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出现危机的表现有()

①军机处的设立 ②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③闭关政策的实行④八股取士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西方列强的枪炮声震醒了清王朝部分官僚,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他们发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自救运动,其主要影响是

A.实现了富国强兵B.开始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C.挽救了民族危亡D.阻止了外国资本主义扩张6、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请你判断与此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北伐战争D. 五四运动

7.《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到:“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地理大发现”是通过下列()活动实现的。

A.西方列强的扩张B.新航路开辟C.郑和下西洋D.玄奘西游天竺

8.在九年级(1)班的历史复习课上,同学们根据复习要求,将发生在十九世纪60年代的重大事件进行了归类,在他们排好的下列选项中,属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是()①美国南北战争②俄国废除农奴制③日本明治维新④中国洋务运动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

9.右图是位于华盛顿的林肯纪念堂。美国人民所以怀念林肯,是因为他是①国家的缔造者②美国第一任总统③黑

奴制度的终结者④国家统一的捍卫者()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0、19世纪中期,日本的明治政府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下列不属于其改革内容的是()

A废藩置县B鼓励发展近代工业C提倡“文明开化“D 废除农奴制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一、(20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历来重视民族关系、边疆问题。

41.材料一西汉疆域图(略)

据图回答:请写出西汉政府设立的总管西域事务的机构名称及设立的意义。(8分)

材料二

材料三:“清军首先攻破库车,叛军逃往阿克苏、乌什。„„清军不战而下两城,继续追

击叛军。„„大小和卓被当地首领擒杀。”——七年级下册教材

4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后为加强对这一地区的管辖清政府采取了什么措

施?(8分)

二、(17分)如何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几代领导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材料,回

答问题。

材料: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

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

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选自习近平讲话

4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起来的?(3分)此后我们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了哪些弯路?(至少两件,6分)

45、改革开放的起点是什么历史事件?(3分)结合所学说说,改革开放这30多年我们进

行了哪些伟大实践?(至少两件,4分)

46.“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结合所学,你认为中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3分)

图三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2.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二

关键词:复习,考纲,体系,基础知识

高中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试, 我们都把它叫做“小高考”, “小高考”的难度不大, 但对于不选政治的学生来说, 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越是不选取文科不选取政治的学生, 越是觉得政治课枯燥, 要背、记的东西多, 所以一开始就有厌倦感。而且复习的时间相对也较紧, 因此对于政治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 要做到全面覆盖, 体系完整, 突出重点, 目标明确。

一根据课本, 全面覆盖考纲

尽管学业水平测试对学生的要求不高, 但是, 由于学生接触这门功课的时间少,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 还是很有神秘感的。在今年的学业水平测试复习中, 我又贯彻了以往的“以不变应万变”的策略, 我认为, 试题无论怎么新, 怎么变, 终究“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 我在复习的过程中一直都是“以纲为纲, 以本为本”, 一手考纲, 一手课本, 夯实基础, 切忌根据自己的猜测随意取舍。考试考查的重点就是对基础知识全面扎实地掌握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灵活运用, 一般情况下, 学业水平测试考题的难度并不大, 再说, 要解决有难度的问题, 也必须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深化扩展知识才能行得通。所以对基础知识的了解和认知是考生的本钱。而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本上的知识点之后, 要求学生要明确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同时要辅之以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的典型试题, 让学生在特殊的情境之下运用不同的知识点来分析材料, 解答问题。

比如, 我在复习《政治生活》时, 明确了政治生活中的几个主体:国家、公民、政府、人大、党、民族、国际问题。关于党的材料的问题, 主要从这几个角度出发, 我把可能涉及的学业水平测试的考点作了如下归纳: (1) 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 (2) 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党的地位及其重要性:是执政党,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4) 党的执政方式与要求: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5) 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后三个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6) 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条理清晰, 归纳完整体系

很多学生, 对于所学的知识是一边学, 一边忘, 对整册书的了解掌握的不完善, 所以在面对问题时, 无从着手。从学生平时的练习来看, 无论是选择题, 还是主观题, 只要稍加分析, 就会发现其答案绝大部分都源自于课本的基础知识。学生丢分的原因, 尤其是选择题丢分, 往往是因为基本概念不清、基本知识不扎实、基本技能不熟练。因此, 在政治总复习中, 重点是夯实基础, 熟练掌握高中阶段三个模块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生活与哲学) 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例如, 我在复习《生活与哲学》的第三单元辩证法时就采用了框架体系的手法, 如下图:

通过上述知识模块框架表的构建, 帮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 使基础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网络化、图标化, 让学生在充分理解范畴、概念、原理的基础上, 运用心理学规律来巩固和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能避免学生在解答材料分析题时, 出现遗漏知识点、答题思路混乱等问题。并且在《生活与哲学》的复习中关于哲学的每一部分, 我都归纳整理了该部分的原理内容, 以便学生答题规范准确。例如在辩证法中, 我归纳了矛盾普遍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 矛盾具有普遍性, 即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这就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敢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要坚持全面地看问题, 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防止片面性。这样学生回答哲学问题时既能条理清晰, 也能信手拈来。

三理论实际, 讲解突出重点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的根本原则。政治试题都是紧紧结合国家或当地的实际进行命题的。例如, 2009年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我国通过宏观调控,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该年试题考查了宏观调控的手段及财政的作用。还有中美建交30周年, 因此设计了有关国际关系的问题。针对每年繁多的时政热点, 我们必须有所取舍。在重点时政上要花大工夫, 构建时政与热点的链接, 透过现象看本质。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的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学生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 须重点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 并把它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 实行“对号入座”。既要抓住热点与知识点的显性联系, 又要善于发掘热点与知识点之间的隐性联系。对国内外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环保、卫生等热点问题, 既要熟悉其时代背景、产生与发展过程, 以及引发的事件和导致的后果等, 还要考虑可以从哪些角度、哪些侧面去设计问题, 进而把握命题的切入点。我简单整理了2010年的考试热点问题, 例如有关民族、地区发展团结稳定的热点问题;民生问题中的房价、教育改革、医疗改革问题;还有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反腐倡廉、中美关系问题等等。在此基础上, 以热点材料为背景, 设计一些材料题, 让中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材料, 明确重点时政可能会出现的命题方向, 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四吃透考纲, 明确复习目标

《考纲》不仅明确规定了小高考的性质、内容和能力要求, 而且还规定了考试的结构、要求及考查的知识范围等。这为小高考命题提出了科学、规范的依据, 也为小高考的复习指明了方向, 使得我们的复习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让学生心里有个底。而教师则要针对去年与今年的《考纲》要求作比较, 尤其是对删除、新增部分的考点进行对比。例如, 去年新增的考点《政治生活》中的“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和优势”这一能级要求去年为C的考点, 今年被删去了;还有去年的《政治生活》中的“公民要有序的参与政治生活”这一能级要求为C的考点, 今年改为B了;还有今年新增加的有关时政热点中的民族问题的“珍惜、巩固、发展我国民族关系”这一能级要求为C, 基本上一定会考相关的知识。所以对《考纲》的新旧对比, 也是明确复习目标的很好方法。考试说明是每年小高考命题的依据, 而且每年都使用加减法。认真对照《考纲》进行复习, 凡是《考纲》不涉及的内容, 一般不会考。复习备考应做到“练不离‘岗’ (考纲) ”, “习不离‘本’ (课本) ”。复习时要仔细分析这些考点, 要重点关注这几年来特别是近两年来的小高考试题涉及的频率, 区分必考点、选考点和盲点。必考点应作为重点抓住不放, 花大力气多层次、多角度、全面地进行复习;选考点特别是当年新增加的考点必须加倍重视, 并且要与当年时政热点 (焦点) 紧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 作为政治复习的重中之重。

3.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三

2013年辽宁省普通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题紧扣《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体现了新课改理念,符合新课标要求,试题突出了对高中生物必修模块中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并注重了实验考查,整个试卷难度适中。

本试卷中共有选择题15道(每小题4分计60分),非选择题4道(40分),合计100分。选择题包含了三个必修模块,非选择题中,考查必修Ⅰ、必修Ⅱ内容各占10分,考查必修Ⅲ内容占20分。

本次考试重点考查了学生对生物学基本事实、核心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的理解;考查了学生对生物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考查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以及运用生物科学知识和方法做出判断、对与生物学有关的问题形成自己看法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对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对自然和社会责任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对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理解。

二、教学策略

(一)深入钻研课标,根据学情进行科学定位

笔者借鉴往年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试题,细心推敲对考试内容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逐步体会并认同如下策略:重视教材,狠抓基础;立足中低档,降低重心。做法上采用:快步走,多回头;重点内容,多渗透;重要方法,多强调。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严密的教学和备考计划,强化“备课中的集体意识,教学中的基础意识,备考中的学生意识,训练中的效率意识”。

(二)教学中紧抓基础主干,重视综合联系

高中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属于水平性考试,主要考查的是课本的基础知识。对课本上一些较偏、较难的知识尽量不展开,课后练习中的“拓展题”,自我检测中的“技能训练”和“思维拓展”,以及课本中大量的“思考与讨论”,针对不同的班级,在选择上要有所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把本章节的知识点讲清、讲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尽量构建知识网络,帮助学生形象记忆和理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在课堂上吸收和掌握知识。关注教材中的“本节聚焦”环节,达到及时巩固上一节课的知识的目的。

在夯实基础、紧抓主干的基础上,重视知识纵横联系。每学完一章,就要全面梳理本章的知识,作系统归纳总结,同时,精选综合性的题目进行适当训练。

三、备考策略

(一)用好《考试说明》,明确考点

《考试说明》列举了各单元的知识内容、要求及核心知识目标,在复习中可以以练代讲,将各考点知识贯穿在练习中。实验部分特别关注新课程中新加进的实验内容,如健那绿、吡罗红、甲基绿、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对选择题部分,以考试说明上的典例、练习为主,每节课布置要完成的练习量,精选习题,适当补充。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在备考内容的顺序方面做一些调整,以学生最能学好、最容易学会的先复习,基本做到每堂课以学生练为主,教师精讲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下;课堂上采用限时训练——对答案——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师点评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即时做、即时对答案、即时评讲,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

(二)周密计划,加强模拟训练

备课组在计划时间内完成教学并进入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同时跟上配套的模拟训练。对每套试卷以学生讲为主,对易错题、图表题、文字叙述题反复讲解,规范作答,要求题意理解无误,无错别字,专业术语规范无错。

同时加强备课组活动,仔细研读《考试大纲》与《考试说明》,及时了解最新的考试动向,借鉴兄弟学校的备考经验,制定科学的复习备考计划,精确到每节课的复习内容,精确到每课复习的要点,精确到每课作业的内容。及早准备,及时综合复习,加强针对性模拟训练,使整个复习过程有计划、有目标、可控制。

四、对今后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3年2月,笔者有幸参加了辽宁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科的命题工作,在该项工作中了解了有关命题的原则、细则、程序和要求,从中受益匪浅。

笔者依据命题原则和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复习备考学业水平考试提出几点建议。

(一)准确把握考试方向、考试范围和考试的难易程度

生物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是“生物1:分子与细胞”“生物2:遗传与进化”“生物3:稳态与环境”三个必修模块的内容。考试内容以“高中生物必修知识内容表”的形式呈现。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由低到高分为“了解”“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其中必修1占33%,必修2占34%,必修3占33%,考试形式为书面笔答(闭卷),考试时间为50分钟,试卷分值为100分。

(二)制定好教学计划

首先,要制定好复习的进度、原则、模式、策略等;其次,要合理设置专题复习,整理相关知识,章节过关,夯实基础,切不可照本宣科、走过场。

(三)注重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

在教学内容上,要降低教学难度、紧扣课本、尊重教材、回归基础,均衡复习必修1、2、3全部内容,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表》,注重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教学,也就是重点关注核心学习目标,注意基础知识的有效落实。强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对于概念的教学,着重让学生正确理解它们的含义和适用条件,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书本中的概念。常用的基本原理关键应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加以运用。

(四)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循序渐进,唱响“三部曲”

第一部:纵观全局,也就是明确本章节主要内容以及与前后章节的关系;第二部:细数家珍,也就是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表》罗列本章节的知识细目;第三部:点面结合,也就是回归教材,把各知识细目与其对应的具体知识内容联系起来。教学中注重将知识图形化、动画化。生物学中的概念抽象,很难理解。但简单的一幅图、一段动画有时就能直观地说明问题。因此,要特别关注书中的简图和示意图。

(五)加强学生获取信息能力的培养

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一些自然现象、阅读一些科普杂志以及运用网上的信息资源等多种途径,同时培养学生及时对信息资源进行整理的习惯,并与课堂教学的内容合理地结合起来,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读图能力差、分析问题能力差及表达能力差等问题。

(六)加强实验教学

教材中增加了许多实验内容,教师必须依据《考试说明》中的《生物知识内容表》,按要求完成教材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同时应尽量创设条件开发和利用其他一些实验教学资源,以最大限度地发展学生的实验能力。

(七)精选试题,适当练习,重视分析和讲评

依据命题原则,教师在筛选试题时,一定把握好试题的难易程度、广度和深度,规范命题、选题,将超纲题、重复题、偏题、难题淘汰出局。认真组织学生测试,认真分析和讲评,切实发挥好考试的检测功能和激励功能。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典型例题的作用,加强针对性训练。筛选典型例题,发挥这些典型例题的作用,是培养和提高能力的最佳途径,也能更明确学业水平测试命题的导向。适当进行几次模拟测试,以提高实战能力。

(八)进行考试技能专项训练

首先要重审题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字斟句酌,抓住关键词,提取有效信息,让学生带着任务阅读题意,避免答非所问,避重就轻;其次要重表述规范性,要使规范答题成为学生的习惯,强调学生尽可能用书本上的词句、学科专业术语答题。

4.高中政治学业水平测试备考总结 篇四

梁 娟

2011年12月,我被学校安排去接高二5、6两班的政治,高二年级面临1月份的学业水平测试,离考试时间只有1个月的时间,对我来说真的是时间短、任务重,面对艰巨的形式,我认真思考了复习应该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对复习工作做了认真的安排。现对我的复习工作做如下的总结:

一、前期复习教材处理

1、研读考纲,明确要求

云南省2011年水平学业测试考试说明发下来后,我们就解读考纲中每一个知识点,罗列出重点,明确每一个知识点所应掌握的程度,如哪些知识点仅仅要求了解,哪些知识点要求百分之百识记,哪些知识点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浓缩知识点,突出重点,编写复习提纲

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研读会考说明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复习提纲,突出重点。特别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的哲学,把所有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按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论四个体系进行了归纳总结。如下所示:

u 高二政治哲学原理

一、辩证唯物论部分(共3条)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2)方法论:①物质决定意识,所以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们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1)原理: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的运动变化都是有规律的。

(2)方法论: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②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造福。

3、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原理

(1)原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必须把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既要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认识论部分(3条)

1、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具体表现: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

①真理是标志主观来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②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③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如果真理不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发展,真理就会变成谬误。

以上面的知识模块的形式,条例清晰的对知识进行了浓缩,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知识的熟悉和提高非选择题的解题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弥补了时间仓促带来的不足。

3、精心备课,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效率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备考工作的进行,上课前都会结合会考说明对所讲知识点认真分析,做到课堂上夯实基础,狠抓主干。另外,由于本次考试学生所考科目较多,课后复习的时间很少,经过几次不同方法的比较后,在后面的复习中认真分析各种信息,精选各种题目,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基本做到每堂课学生都要做练习,教师精讲的时间尽量控制在25分钟左右。课堂上采用限时训练,对答案、教师点评的模式,通过在课堂上即时做,即时对答案,即时评讲,使学生对相关的知识点掌握得比较牢固,也提高了他们答题的能力和技巧。

4、制定高效的复习计划

根据考试时间,我们安排了两轮复习:

第一轮:

l 对照考试说明,梳理知识要点。

l 有侧重的讲解,学生掌握较好的知识简略讲解,难度大并且较重要的详细讲解。

l 同步配套练习和同步辅差。主要是配合使用考试说明,每节课都对复习的知识做相应的练习,使学生知识的掌握得到强化,并且对掌握较差的学生进行辅导,不让他们的知识漏洞增大。

第二轮:

l 专题训练:热点专题、易错题、探究题的训练。

l 精讲模拟试卷4份,明确学生审题、解题和答题的规范,对学生进行技巧训练。

l 略讲试卷多份,对学生知识查缺漏,同时提升学生的能力。

考前对学生进行知识答疑

5、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每节课基本都由“讲、读、练”四个环节组成,课堂讲解的重点知识,要求学生朗读,并配合相应的作业练习,让学生在课堂强化基础和重点知识的掌握,老师及时对学生错得较多的知识点讲解。

利用好学校后期安排的20分钟早读,每天都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知识点的读背,对夯实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效果。

对一部分基础较差,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同学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并对他们任务的完成进行检查。

二、会考说明的使用

(1)今年是使用新教材的第一年水平测试,在考试要求上应该会有新的改变,所以认真研究会考说明的知识点和题型就特别重要。在复习中我们严格以考试说明为依据,按照考试说明要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也严格按照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程度对学生提出要求,知识讲解详略得当,不拖泥带水,更不随意拔高。

(2)对考试说明的题目进行典型题例的讲解,特别侧重讲解了其中的探究题,对学生熟悉此类题型的解题有较好的指导意义,而且还突出了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重点。

三、对中下层学生的管理

1、做好思想工作,让他们认识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性。

2、多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适当降低他们的难度,克服他们的畏难情绪。

4、找出他们知识掌握较差的地方,实行一对一的辅导。

四、试卷分析。

1、2011年1月的学业水平测试政治试卷满分100分,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每部分各50分,其中经济生活占30分,政治生活占25分,文化生活占20分,生活与哲学占25分,与考试说明分值比例完全一致。

2、从试卷难易程度来看,选择题难度相对高一些,需要学生通过归纳、分析、判断方可得出答案,选择题学生的得分会普遍低一些,这也是此次考试得A等成绩学生较少的原因。非选择题较为容易,很多问题只要学生熟悉课本就可以直接翻书找到答案,如26题、27题、28题、31题等,在开卷考的形式下学生很容易得分。

5.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五

A、1

2B、13 C、12.99

D、12.9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A、信息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

B、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交流和表达的技术。C、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技术领域。D、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的技术。

3.网址http:// B.swf C.txt D.ppt 25 网页的制作需要用到多种媒体信息,下列属于网页元素的是(D)①表格 ②文字 ③ 图片 ④动画 ⑤音频 ⑥视频 A、①②⑥ B、②③④⑥ C、①④⑤ D、以上都是 通过因特网提供的博客服务,我们可以申请并获得自己的个性博客空间,关于博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B)

A.博客是一种特殊的网络服务,它是继Email、BBS等之后出现的一种网络交流方式 B.博客上发贴内容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C.我们可以通过博客将极富个性化的思想、见闻以及个人收集的知识以“帖子”的形式在网络上发布出来共享

D.博客基于网页,采用类似于个人网站的表现形式" 27 如今通过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这种运营模式被称为电子商务,其中的信息自动检索和过滤主要是应用了(B)技术。A .语音技术 B.智能代理技术 C. 虚拟现实技术 D. 多媒体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使用数据库来处理许多事情,许多的管理系统都是建立在数据库的基础上的,下列关于数据库管理优势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D)A.数据库管理操作方便、快捷,数据维护简单、安全。

B.数据共享应用好,对于数据可以进行集中管理,可以通过网络等各种技术,使数据能够共享,提高数据的使用效率。C.检索统计准确,效率高,速度快。

D.能够存储大量的数据,不但可以存储文字,还可以存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但耗费空间。如果你正在研究某个专业的科研课题,因为缺乏资料而发愁,可以通过(B)访问世界上许多图书馆和研究所,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些珍贵的资料。A、电视 B、网上图书馆 C、报纸 D、电话 以下哪几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管理我们放在网络上的资源?(B)①网络硬盘 ②博客 ③电子邮箱 ④电脑硬盘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下面行为不属于使用计算机来管理信息资源的是(D)

A.使用blog管理网上资源 B.使用收藏夹管理喜爱的网站 C.使用资源管理器对文件进行管理 D.使用E-book来阅读

在网络中,用网页形式制作的作品可以发布,以Word、PowerPoint等软件制作的作品(B)

A.不能在网上发布 B.通过“另存为Web页”转换为网页的格式,然后发布 C.用网页形式重新制作,再发布 D.只能在本机上发布

李老师因公出差到北京,想住在北京师范大学附近,工作生活比较方便。利用网络来给李老师查找住宿和用膳的地方,以下方式最好的是(A)

A.搜索引擎——关键词;

B.访问专业数据库——电子地图;

C.上北京师范大学网站; D.上首都之窗——北京市政府门户网站

某同学需要通过电子邮件发送一张自己的照片给远方朋友,但他发现照片的大小超过了附件的限制。为了能快捷顺利地发送此照片,比较好的方法是(A)A.用图片编辑软件将图片缩小 B.重新申请一个能发送大附件的邮件地址 C.用压缩软件对图片进行压缩 D.重新用数码相机照一张比较小的照片 35 下面哪些是属于信息技术应用的例子(B)

①三维动画游戏 ②网上购物 ③电子邮件 ④个性化手机 ⑤语音输入 A、①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一个数据库由一个或多个表组成,一个表包含若干个字段或记录,表中被选中的那一列称为(C)A.数据 B.记录 C.字段 D.关系 37 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可以用数码摄像机拍摄成视频节目,并存入计算机中,同时可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利用(C)对其重新剪裁和编辑。

A.声音编辑软件 B.图表处理软件 C.视频编辑软件 D.动画制作软件

刘丽想帮她妈妈设计一个文件加密程序,制定了如下的工作过程,你认为最恰当的是(A)A.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代码、调试运行 B.分析问题、编写程序代码、运行程序、得到答案 C.设计算法、编写程序代码、调试程序、得到答案 D.分析问题、设计程序、编写程序代码、运行程序

网络病毒的共同特点有(D)①传染性

②进化性性 ⑥自然死亡性

A.①②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①③④⑤

下列的设备中,(B)不是网络视频会议必要的设备。A.摄像头 B.扫描仪 C.麦克风 D.扬声器或听筒

6.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六

人类不可缺少的三大资源:物质、能量、信息。

信息的主要特征: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价值性、时效性、真伪性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包括: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网络技术、存储技术等等,其中微电子技术是基础,计算机技术是核心。

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

(1)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产生。

(2)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

(3)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

(4)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

(5)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普及使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网络化、多元化、多媒体化、虚拟化

信息获取的过程:需求确定来源确定方法确定价值判断

信息需求的确定包括:确定信息内容、确定信息的类型。

信息来源可以分为四大类:

纸质媒介:词典、报纸、传记、杂志等

电子媒介:广播、电视、网站、电子百科全书、光盘,录像带等

人:专业人士、当事人、朋友等

事物:公共场所、事件现场、会议、事物等

采集信息的工具:扫描仪、照相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信息的种类:文字(.txt、.doc、.html、.pdf、.wps等)、图形图像(.jpg、.gif、.bmp)、声音(.wav、.mp3、.midi)、动画(.gif、.swf)、视频(.avi.、.mpg、.mov、.rm)常见的获取信息的方法:阅读法、文献法、访谈法、视听法、实验法、调查法、观察法、问卷法、网络检索法和遥感遥测法。

因特网上有一种非常有效的信息搜索工具——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获取信息有两种主要方式:目录检索和关键词查询。

网络信息下载:直接下载(复制、粘贴,另存为等)。利用软件下载(网际快车(Flashget)、迅雷、网络蚂蚁,电驴、比特彗星(Bitcomet)等软件)

信息价值的判断:准确性、客观性、权威性、时效性、适用性

文本信息加工:字处理软件(WPS、Word)能够处理:文字、图片、表格等信息 数据信息的加工:Excel中不同的图表适于不同的呈现要求:

柱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项目的数量;

饼图适用于比较同一主体内不同成份的多少;

折线图适用于显示事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

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

确定作品主题→划设计作品→采集处理素材→制作加工作品→测试发布作品。

因特网上信息发布的常用方式:E-mail(电子邮件)、BBS(论坛公告板)、QQ(同类的还有MSN等)、博客(Web log)

程序可看作是让计算机实现某一功能的一系列计算机能够识别的语句。常用的程序设计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Visual Basic(VB)、C、C++等

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运行

人工智能(AI)是相对于人的自然智能而言的,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模式识别和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的两个主要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行为包括:感知、推理、学习、通信和复杂环境下的动作行为等。

模式识别技术有:语音识别、OCR(光学字符识别)、手写输入等。

信息资源管理目的:确保信息的有效利用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手工管理和计算机管理(“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可以对数据库进行插入、删除、查询、统计、组织等管理操作。表是由一些字段(表包含的具体内容)组成的,每一行所有字段组合起来的数据称为一条记录。关系型数据库中的关系通常指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关系,表和表之间的关系,同一表中记录之间的关系

信息的主要安全威胁: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硬件故障、软件漏洞、操作失误、病毒入侵、黑客攻击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或执行性、隐蔽性、传染性、潜伏性、破坏性、表现性、可触发性

硬件基础知识:

内存:ROM(断电也能够保留数据)和RAM(断电时其中的数据就会丢失)

中央处理器(CPU):是电脑中的核心配件,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

输入设备:扫描仪、键盘、鼠标、麦克风、手写板等

输出设备:打印机、显示器、音箱、投影仪

7.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七

一、吃透课程标准, 研读考试说明, 把握考试新动向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学业水平标准和考试说明》是学业水平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它明确规定了考试范围、内容、形式、试题结构等, 并辅以综合训练题和样题。所以, 在复习备考中, 我们要认真吃透课程标准, 研读省教育厅编写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标准和考试说明》, 了解考试的要求, 明确考试的内容。在总结2014年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 界定清楚每个知识点学习和复习的深度和广度, 让教学有章可循、有据可依。2014年思想品德科目为抽考卷, 除昆明和曲靖外, 全省统一命题, 试题在题型、题量、分值分布、难易程度上与往年保持相对稳定, 在继承近几年各州 (市) 命题规律的基础上, 结合全省实际情况做出了局部的调整和创新。全卷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又考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5年由省教育厅编写的思想品德《学业水平标准和考试说明》, 教师一定要认真研读, 准确把握考试新动向。

二、制定计划, 系统复习, 直面学业水平测试

进入复习之后, 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一般建议做好三轮复习安排:

第一轮:基础复习 (时间安排:3月至4月中旬, 大约6周, 其中七、八年级知识用3周、九年级知识用3周的时间) 。

复习的目的主要是夯实基础, 回归教材, 让学生系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结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测试强调考查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但能力的形成是以一定的知识储备为基础的, 能力考查实际上是对知识记忆和运用的双重考查。因此, 我们必须在深钻细研教材的基础上, 对基础知识做全面、系统的梳理。

具体做法是:以课本资料为线索, 以教材为根本, 精心选择复习内容, 注意突出重点, 把握全面, 做到点面结合, 切实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复习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帮助学生建立起合适的奋斗目标, 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从而提高复习效率。

在这一轮复习中, 上课不只是简单回顾课本基础知识, 最好每节课都要用综合性的题目来引领复习, 用联系时政材料的题目进行练习, 并注重在练习中掌握重点问题、突破难点问题。

第一轮复习的关键是落实, 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资料把握教材的知识体系, 除认真研究做好《学业水平标准和考试说明》中的题目之外, 教师也要根据复习需要自己搜集训练题目, 题要精而少, 且具有综合性, 做到一边复习课本内容, 一边进行中低档题的考试训练。

第二轮:专题复习 (时间安排:4月中旬到5月下旬的6周) 。

本轮复习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能力, 这一阶段复习的目的是辨析各知识板块内的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 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 总结小范围内综合问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 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 把教材按课标的思路分成三大板块九个专题52个考点: (一) 成长中的我 (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心中有法) ; (二) 我与他人和集体 (交往与沟通、在集体中成长、权利与义务) ; (三) 我与国家和社会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法律与秩序) 。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

其次, 教学生把社会热点问题与所学的知识点联系起来,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做法是:选取国际国内重大时事热点, 组织学生学习, 分析时事热点与教材中知识点的联系, 并且指导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本轮复习中尤其要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根据要求组织材料的能力、政治语言表述能力、设计标语和提出建议的能力等。

在这一环节的复习中, 教师引导学生做一些典型例题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在选择做什么样的题目这个问题上, 我们就需要有一双“慧眼”, 科学利用练习题, 增强复习的针对性, 而不是盲目做大量的题, 搞题海战术。近年来的学业水平试题都鲜明地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注重对考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查。从试题内容上看, 几乎年年都注重对重点知识、重大主题的考查。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中, 如十八届四中全会、反腐倡廉、民族团结、食品安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民族精神、科技创新、民生和谐、生态文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云南省情等应引起高度重视。因此, 我们也要把这些内容分类归纳, 作为一个专题复习。

第三轮:综合复习、模拟训练 (时间安排:5月下旬到6月中旬) 。

这一轮复习要抓强化训练, 目标是强化能力训练, 也是测试前的冲刺训练, 是从知识到能力到心态的全面训练。这一阶段, 主要进行学科内和学科间的综合测试的临考模拟综合训练, 并密切注意学业水平测试相关信息及走向。要多训练符合学业水平测试理念的习题, 以使自己尽快适应学业水平测试的要求。在选择材料时, 各地历年的经典测试试题应成为我们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资料。往年的测试试题对我们而言是难得的高质量的练习题。要让学生加强模拟训练, 明确并适应新课改形势下的考试形式。我们在平时练习时, 一定要严格要求学生, 在规定时间内, 独立完成每套测试试卷, 把每次训练都作为一次实实在在的学业水平测试。之后, 我们应帮助学生, 对失分较多的题目和内容, 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把问题解决在学业水平测试之前。

除强化训练之外, 最后10天, 还要留出一周时间回归教材, 强调重要基础知识, 加强重点时政信息的掌握, 尤其解决重要的时政客观题。这一周以学生为主, 但不要完全放给学生,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结合前两轮基础知识和专题复习及第三轮前十天的练兵考试情况, 领着学生回归课本, 找出重点基础知识和时政热点中的重点。最后两天, 可完全放给学生, 让学生自由复习, 自行疏理复习内容, 查漏补缺。这两天的作用不可小看, 各类学生都能从自身的查漏补缺中获得收益, 取得主动权。同时也让学生从紧张的复习中稍微放松一下, 做好充分的考前准备, 轻松迎考。

这一阶段主要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 培养并加强考感, 在答题程序、审题、书写规范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根据前面复习情况, 反思、整理思路, 寻求更好的方法, 使知识横纵联系起来, 做好充分准备, 直面学业水平测试。

三、培养能力、掌握技巧, 激活学业水平测试

在指导学生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还要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新课标下的答题技巧和方法, 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把试考活考好。在此, 提几点建议, 供大家参考。

1. 指导学生更新学习观念, 准确把握答题方法。

倡导“五步做题法” (一看二抓三悟四联五扣) , 认真审题, 细心答题, 积累常见的答题模式。在平时的小测试、模拟考试中引导学生认真审题, 读懂题意, 重视学生审题方面的训练。

审题主要是审材料、审设问。审材料的口诀是:“磨刀不误砍柴工, 读题不误答题工, 答案就在材料中。”常规设问一般有:

①设问词:是什么?主要提问“反映什么”“体现什么”“说明什么”。答题模式:多层次、多角度回答。

②设问词:为什么?主要提问“什么原因”“什么意义”。答题模式:具体性设问, 具体问题具体回答。

③设问词:怎么办?主要提问学生“对策、主意、方法、建议”。答题模式:要想怎么办, 先想注意角度, 答题要有针对性、可行性。

④设问词:什么启示?答题模式:道理+行动。

⑤设问词:什么感想?答题模式:情感态度+产生这种情感态度的原因。

⑥设问词:什么看法、评价、评析?答题模式:态度+原因+结论。

⑦设问词:理解、认识、体会。答题模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⑧设问词:什么意义?答题模式:以“有利于”开头。

2. 指导学生联系教材, 向教材寻找观点。

如今, 思想品德学业水平测试注重考查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在教学和复习中, 要善于引导学生用教材的观点去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切勿离开教材, 随心所欲, 不切实际地漫谈、乱谈、空谈, 尤其要重视几种版本 (如云南现行使用的人民版、人教版) 的交叉点。训练在平时, 运用在考中。

3. 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 问题的答案比较灵活, 允许多元化。

因此, 教师要鼓励学生答题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意识, 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主张, 特别是联系社会实际或学生实际的问题, 一定要思路开阔, 观点新颖独到, 有创新理念。处理好“热点与考点”关系:热点一定要回归考点, 考点一定要落到实处。

4. 指导学生在平时练习、测评考试中训练语言组织能力, 理顺答题思路, 归纳答案要点, 运用政治术语, 答题注重“四化” (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术语化) , 掌握答题方法、格式, 看分答题, 注意卷面书写等小节, 才能轻松拿高分。

5. 帮助学生探索开放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改变传统试题答案的单一性,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开放性试题一般以某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 在答题要求和问题设计上增加了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可以就某一例题开展讨论, 大胆提问, 让学生做到自圆其说, 也可以采用师生共同编写案例的做法, 让学生全程参与,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俗话说, 熟能生巧, 如此反复训练, 学生的解题技巧自然提高, 答题当然得心应手了。

8.学业水平测试考试总结 篇八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0035-01

初中学业水平测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最后一次考试,也是高中阶段选拔的重要依据。在复习过程中,由于思想品德课内容繁杂、复习量大,使许多同学甚感棘手。因此,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与备考策略,使思想品德课的复习依“法”进行,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搞好思想品德课的复习呢?我从以下方面浅析这个问题。

一、明确目标,培养兴趣

要想学生在学业水平测试中考出好成绩,抓好复习工作尤为重要。而要搞好思想品德课复习工作,就必须做到复习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性、无序性,首先必须明确思想品德课的学业水平测试评价标准、评价内容。思想品德的学业水平测试评价内容不仅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更关注学生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真正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其次,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思想品德知识,有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修养,有利于我们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我们的健康成长和未来人生的发展。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做到自主学习、学会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真正搞好思想品德课的复习。

二、依据课标,把握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考试说明》是当地制定的、命题时必须遵循的考试文件。所以,教师在复习备考时,必须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了解考试的要求,明确考试的内容。在教学和复习时做到不超纲,不越位,界定清楚每个知识点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让教学和复习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尤其要认真研读《考试说明》,细致分析,读懂弄清每一句话的含义和所透露的信息。我们都知道,学业水平测试题是“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我们在复习时要按照《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既不降低课程标准规定的基本要求,也不随便提高要求,在理论联系实际和运用分析上下功夫。

三、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前提。学业水平考试突出能力的考查,但必须以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作为铺垫。近几年的试题中,最能体现课程改革方向命题趋势的开放性试题,答案也都几乎源于教材的知识点(基本概念、原理),通过课外热点问题考查对课本知识的迁移、灵活运用能力,即考查运用所学概念、原理、观点和生活经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思想品德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教材的复习要全面、系统,复习前要对所有的知识点要认真梳理,构建整体知识结构,使学生弄清各知识点的含义及相互关系,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类、比较、归纳、综合,形成知识体系,做到全面系统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夯实基础,这是搞好复习的前提。也就是要求全面掌握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事实。目的是通过复习,能够对思想品德课的所有知识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书。最起码要通晓教材,搞清各课的课题,全面复习,理清知识脉络,并能从整体上把握每一课的内容。其次,要科学、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知识点,少背多思,注重理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特别是《考试说明》要求理解和运用的内容,往往是命题人设计主观试题的依据。再次,要融会贯通,构筑体系。对照《考试说明》要求,既要抓住贯穿教材的线索并依据其内在联系概括、归纳、总结、综合,使知识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系统化,网络化;又要注重以一个知识点为中心,搜索教材是与之相关的内容串联在一起,由一个点向周围发散开来,打破教材原有的秩序,形成新的知识体系。这样,在具体运用的环境下,就能做到对想用的知识“信手拈来”,快速而又准确。

四、专题突破,关注热点

在复习过程中,经过对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的研究和回归教材后,我们可以做以下工作。根据课程标准和试卷的内容结构及比例,以专题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复习,例如以:认识自我;自尊自强;学法用法;交往与沟通;权利与义务;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承担社会责任;法律与秩序;认识国情,爱我中华;时政热点等专题。先进行考点归纳、并回归教材,使知识点更加条理化,更加全面,更加精炼。在此基础上设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过关例题,强化训练,重点突破。这一阶段要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串联构成科学、系统的知识网络,构成树状的知识结构。以某一知识为主干,把相关知识进行汇总,打破教材次序,围绕时政热点,得出一定范围内综合的考试问题,以及相关的解题方法与技巧。这是在前期的基础之上,再把知识专题化、系统化的一个过程。复习中要关注社会“热点”、学会用教材知识去透析社会现象。紧密结合时事与社会热点话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是思想品德学科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思想品德学业水平命题的一大特点。

五、模拟训练,掌握技巧

考前模拟训练最大意义在于找出自己复习的漏洞,以便补救。模拟考试在形式和题量上接近学业水平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前一段复习内容的检测,通过模拟考试,学生在学习中的弱点和不足以及自己复习的漏洞清楚地表现出来,从而得到及时补救。同时同学们可以继续把错题整理出来,经常翻翻看看,从而有效地防止“一错再错”的现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每一次模拟考试,来培养学生应对学业水平考试的技能,适应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比如,答题时,首先应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其次,应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尽量做到不漏题、不看错题、不审错题。最后,提高组织答案的能力。培养学生恰当地使用思想品德术语,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达。为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意提高书写速度和书写工整,表达要有层次性,要有逻辑性等等。当然模拟考试还可以训练答题时间和速度,锻炼同学的考试心理,训练学生快速进入考试状态。认真考试,就能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缓解对学业水平考试的神秘感,做到把模拟考试等同于学业水平考试,视学业水平考试如同模拟考试。

上一篇:祝元旦快乐的祝福语QQ下一篇:小学英语道德课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