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教学论文

2024-07-14

语感教学论文(共8篇)

1.语感教学论文 篇一

【正文】:

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是汉字特有的一种情感凝结。

在阅读中,对于“新绿”的理解,有人仅停留在“刚长出的绿色”上,而有人却由此感到“蓬勃、朝气、希望”等说不完的旨趣;对于“秋”有人只知是四季之一,有人却透过文字,体会到“寂寞、惆怅、思念”等说不尽的意味。可见,语感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阅读效果。有了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受力,就能更好地体会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历来就重视对学生的语感训练。叶圣陶老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的感受。”最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那培养学生的语感,有哪些有效途径呢?对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了初步的尝试。

一、创设情境,让语感活跃起来

在课的伊始,如果能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心灵深处的语感,在各种情境的作用下,被慢慢地激活,渐渐地活跃起来!

1、示范朗读,孕育语感

《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由此可见,朗读背诵是产生、增强学生语感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的表现。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学生的朗读训练。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反复诵读,让学生领略字里行间的意蕴、情感,从中得到语言的感染和熏陶。值得重视的是我们应重视教师的范读。教师经过了专业训练,长时间的实践,有着比学生更高层次的语言感受能力。所以,教师的范读可以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榜样,创设朗读的情境。比如我在执教《雾凇》时,通过深情并茂的范读,学生就感觉好像真的来到了雾凇的世界,正漫步松花江岸的十里长堤之上,欣赏吉林雾凇神奇景观。这样,就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动情生趣,产生一读为快的欲望。同时,范读也又一次地对学生进行了语感的感染、熏陶和潜移默化式的训练。

2、情境朗读,激发语感

朗读,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了对应的表象。而多媒体的有效运用,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一个感情的场,让学生带着与文本相符的情感基调,进行朗读教学的推进,这样也有利于学生语感的激发!如:教学《二泉映月》一文,我先让学生在课前就聆听了《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如此再进行文与曲融合教学,学生更易走近阿炳的生活、走近阿炳的精神世界。

其实,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使情境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意境,从而孕育、催生出语感,这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捷径!

二、比较鉴赏,让语感细腻起来

比较、鉴赏是引导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精妙的有效办法。通过这些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语感变得更加细腻起来!

1、在字词的敲打处,细化语感

教师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比较、鉴赏文章中的精彩的语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正确把握语言文字,而且能使学生对语言文字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鉴赏水平。比如教学《姥姥的剪纸》一文中“我是个出名的调皮蛋,经常变着花样刁难姥姥。”这句,我作了如下安排——

(1)、指读,说说读后的感受。

(2)、“刁难”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替换?

(3)、“我”刁难姥姥的“手段”是——我服了,可还耍赖:“姥姥,你从我手指缝里偷着往外看了!”

(4)、姥姥被“刁难”住了吗?何以见得?(引读文中描写“喜鹊登枝”的片段)

(5)、姥姥为什么没有被“刁难”住?(熟能生巧)姥姥“熟能生巧”的手艺是如何练就的?(一读文中写剪的部分内容,二读课件上以诗歌形式的练剪,三情景朗读练剪的部分。)

(6)、是啊!就在那一声声悦耳致极的剪纸声中,作者不禁感叹道——[出示中心句]

这样以一个“刁难”串联文章中4~6自然段的探究,即是达到“纲举目张”之效。这层的设计中,让学生体会作者运用的反衬手法:“我”越是“调皮”,越是“刁难”,就越能显示出姥姥剪纸技艺的高超,姥姥的心灵手巧和慈祥、敦厚。以“充满温馨”由读而思,诉说心情;以“耍赖”口吻情境对话,畅谈感受;以多样的读,穿梭于姥姥的“剪”的时光隧道,体悟姥姥在各时各地的“剪”,可谓“声声入耳、语语入心”。这样组织教学,语感自然流露,情趣频生。

对于这些对表达有生命力的关键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鉴赏、体会。这样敲敲打打,才会使语感走向细腻、成熟!

2、在句式的转换处,细化语感

对于那些看似平淡,但含义丰富的细小关节更应引导学生去仔细揣摩,深入体味,准确把握,以逐渐润泽学生本有的、粗糙的语感。这些细小关节可能只是一个词,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例如教学《螳螂捕蝉》一文中“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一句,我又作如下安排——

(1)、(出示):“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表达?

(2)、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有什么感受?(突出少年期待被发现的程度)

(3)、(出示):吴王终于发现了少年,……

(4)、学生再次自由朗读,说说有什么感受?(突出吴王发现少年的不易!)

通过句式的几次转换,而后静心阅读、细心比较、精心揣摩,让学生的句式变换的游走过程中,体会语言表达的精准、感受人物的智慧,于无形中获得语感的积淀!

3、在标点的替换处,细化语感

还曾经记得,在教学《穷人》一文中,讲抱回孩子的桑娜,听到丈夫回来后连忙站起来,并说道“哦,是你!”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把原句和改动了标点的句子作比较:

“哦,是你!”

“哦,是你。”

并问:这两个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通过揣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了桑娜内心那种既盼望丈夫回来,又担心丈夫回来后无从解释的矛盾心理。可见,解读标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一个意蕴丰厚的语言世界。我们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语感丰富的心灵的场!

综上所述,巧妙运用教学细节,通过比较、揣摩语言的精到,孕育语感!

4、在画面的比对处,细化语感

基于对电教媒体特性的认识,所以有时的课堂教学中,如果能结合文本,艺术地处理“声、色、画、乐”等元素,甚至有意缺失其中“一元”,形成同一个背景下的不同效果,那课堂效果会更好。如高敏康老师执教《特殊的葬礼》一文。他运用了多媒体进行教学。从前的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一泻千里,滔滔不绝。首先播放瀑布雄伟壮观的画面,学生观看后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再通过对具体的语言文字的赏析品读,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瀑布的胸扎气势。接下来播放如今奄奄一息的塞特凯达斯瀑布,细小的水流配上静音的处理,学生们感到如此巨大的差别,身处寂静的环境,又通过文字的品读,再提笔直抒胸臆,感触颇多!可见,电教媒体以其独有的艺术化的个性,能够适时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等器官去捕捉和理解语言信息,勾勒出一幅幅真切生动的形象场景,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思维,从而使课堂显现出智慧与生命的灵性。这有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和增强。

俄国心理学家谢切诺夫说过:“比较是人的最珍贵的智力宝藏。”通过比较鉴赏,既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又使本来粗糙的语感变得细腻起来!

三、广读博学,让语感积淀下来

汉语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富有韵味。我们的教材文质兼美,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传统阅读教学重积淀,故而强调吟诵;重语文修养,故而强调博览群书。诸如“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数以得之,思索以通之”等名训,表明古人注重多读多思多写,朗朗地读,大量地读,大量地背,大量地记,认真地思考,悉心地揣摩,由感悟到积累以至于运用,诵之于口,得之于心,出之于笔。故常常背诵才能使所学的词语、句子在记忆里生根;背熟了若干篇文章,才能纯熟地积累起若干有用的语言材料、形成某些基本的语言习惯;在诵读的基础上精思,也才能达到“心悟”的境界。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适当增加背诵量并鼓励学生多读一些美文佳句,比较不同语境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对文中重点词句进行思考、揣摩、体会,把课文中好的语言、观念、情感、方法,都储入长期记忆,并真正变成自己的,学生就会真切地领会文章的意境、情感,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立体地、整合地积累语言材料,从而积淀语感经验。

四、实践运用,让语感丰富起来

语感的训练,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的、不懈的工作,仅仅靠课堂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实践,多运用。因为《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们要组织、引导好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习作中、口语交际中去大胆的实践,适当的运用。这样,学生就能积累经验,掌握规律,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感。

总之,我们只要重视语感训练,多种训练途径综合使用,就能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就能提高阅读的效果,使学生原本粗糙、生硬的语感变得日益细腻、成熟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

《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中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通讯

2.语感教学论文 篇二

1 自读, 养成习惯, 感悟语感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因此, 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实践, 也就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自由朗读。

首先, 要让学生把课文中语句读顺。小学生, 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识字尚少, 在阅读语言材料时要把相当多的精力集中在字音的拼读上, 对词义和句意的理解较差, 朗读起来字句不通顺, 语气平淡, 甚至语不成调, 句不连贯。这时就要让学生依靠汉语拼音辅助自读, 把课文读通读顺。

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后, 要让学生自由地朗读, 朗读是语感培养过程中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之说, 自由地朗读, 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得语感, 是我国传统培养语感的方法。最后还要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反复地读文章, 并且在读书的过程中做到出于口, 入于耳, 并了然在心, 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2 品读, 启迪思维, 领悟语感

根据个人理解不同, 应启发学生在阅读时有自己个性化的理解及行为。可以指导学生从语言运用的角度, 抓住课文中关键、重点的词句, 运用各种方法, 结合语境细心品味, 从中领悟语感, 启迪学生的思维。如教学《荷花》这一课时, 我就是抓住“冒”、“挨挨挤挤”、“翩翩起舞”等词语, 让学生闭上眼睛, 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 品赏这段文字的情味。

在培养学生品读的过程中, 指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便注意在读书时的圈、点、批、画。 (圈, 圈出不会的字词;点, 点出重点词句;批, 做好批语, 加上自己的理解;画, 画出不理解的、有疑问的地方。) 如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教《第一场雪》时安排了三遍读:第一遍读, 整体感知, 了解大意 (即圈、画) ;第二遍读, 理解内容 (即点、批) ;第三遍读, 让学生吟诵揣摩, 通过对朗读中轻重缓急、虚实浓淡的体会来紧抠语言文字。支老师要求把这场雪“读得很大很大”, 把山村冬夜“读得很静很静”, 把雪景“读得很美很美”, 学生在读中真正领悟了语感。

在学生朗读时, 教师还应培养学生良好的边读边思的习惯。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意思是读者应沉浸在文章中, 深入品味、细细推敲, 领会作者巧妙的文字运用, 感悟深层次的意蕴, 体会作者的感情, 既读也思, 使读者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 夏丐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敏锐的心里, ‘赤’不但解作红色, ‘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种菜的地方, ‘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深刻、理性、敏锐的读感就是在反复的阅读品味中形成的。

3 美读、享受、语感

朗读可以使语言变得美妙, 而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美读不仅仅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 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智慧。笔者认为, 美读是一种欣赏性的读, 让学生通过朗读, 跟着语感和作者的意境走到一起, 并且表达出感悟到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朗读时, 要读得抑扬顿挫, 有快有慢, 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在美读时并陶醉于作品的美好内容与意境之中, 与作者同感以期达到心灵相通, 情感共鸣。为了激发学生美读的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安排几种美读的形式, 例如:个别读、齐读、赛读、引读、小组读……让学生在读中享受了审美乐趣。

4 背诵, 熏陶情趣, 积累语感

语感能力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积累, 没有积累, 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 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须注重语言的积累。古往今来有成就的名人和伟人都十分重视语言的积累。文豪巴金说:“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之》……读多了, 读熟了, 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 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毛泽东在长沙读书时能默写《韩昌黎全集》;茅盾能背诵《红楼梦》等等。足可以领悟到大师们的语言能力之所以高超, 与他们的语言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背诵过程中, 学生经历了审美体验, 受到了情感及文化的熏陶。因此, 背诵是一种体验的过程、感悟的过程和接受熏陶的过程。我们语文的学习过程, 必须与坚定不移地坚持背诵和积累语感紧密结合。

5 演读, 加深理解, 升华语感

以境生情, 以情生境, 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身处地充当课文中的角色, 让学生的语感能力不由自主地得到训练和培养。在学习一篇课文时, 当学生的情感与作者发生共鸣时, 课文就容易被理解;当学生入情、入境、入文、入戏, 角色移位之后, 学生便是在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的乐趣。如在《小伙伴》的教学中, 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 进行角色移位, 学生在轻松地理解课文的同时, 其接受知识的乐趣不自觉地融化在自己优美的、抑扬顿挫的演读中。

让学生表演课本中的剧情, 得到的不仅仅是对课文字面的理解, 还有其他方面的:在这之中, 很多方面得到了锻炼, 不仅表现欲被激发了, 学生在演读中加深了理解, 接受了乐趣, 并升华了语感。

6 延读, 提高能力, 运用语感

课后组织学生书面写作活动, 使学生在实际运用中, 进一步感悟语言的妙用, 把握住语言的精髓, 使课文思想升华, 提高学生的自身感悟。如:《风筝》, 在教学之后, 让每位学生回忆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 先跟老师同学们说一说, 然后将这些童年的趣事记下来。课堂上, 学生兴高采烈地述说着、微笑着并分享着自己的童年, 甚至在下课后, 浮现在脸上的童真还意犹未尽。让学生课后写自己曾经做过的、熟悉的或观察到的、自己发现的, 也就是生活之中的所见所闻, 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 其语感即得以运用。

综上所述, 语文课离开语言, 离开读, 就失去了语文的灵魂。这正如叶圣陶先生评论的:“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也曾经建议:“阅读教学, 第一是读, 第二是读, 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是课文内容理解的基础, 在此基础上, 学生便很容易地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 从而使得学生的语感自然而然地提高。培养学生的语感, 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前提, 在此前提下, 如果训练学生具备良好的语感, 就能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听、说、读、写这四方面的基本能力, 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摘要:语感, 是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 是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础, 也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乐趣之源。本文从自读、品读、美读、背诵、演读和延读六个方面, 对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升华进行了逐一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分析, 并结合笔者二十几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进行举例, 分析如何在“读”中培养语感。

3.语感教学浅谈 篇三

一、高度重视和合理展开语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教学是一个过程,恐怕不会有人提出异议,然而“过程”之后,学生语文水平低下也是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重教学结论而轻教学过程。只有改变这种状况,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

1.加强读、写、听、说环节的紧密结合,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活动中获取、积累和发展。语言活动的基本形式就是读、写、听、说,它们组成了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缺一不可。听读与说写分属吸收与表达,它们在同一个平台上,或紧或松,或先或后,或单项勾联,或多项交错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全面立体地发展着学生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读、写、听、说又各有个性。读,是据“言”知“意”的最佳方式,它须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将冷漠的文字还原成饱含作者情感的有声语言,领悟其内涵,感知语言的优劣。写,则是将心中之意外化为言,以精细的文字诉诸对方。听,必须具备较高的辨音能力和瞬间的记忆能力,并借助语境、体态及手势,感知语言的优劣。说,要求说者用恰当的语气、语调,借助手势、体态,将心中之意准确地脱口而出。读、写、听、说是从不同的途径创造学生的语感,不可偏废一方,必须全面重视。

2.重过程,轻结论。前面说过,语言能力只能在语言活动中获取、积累和发展,因为语言活动的内部机制是言意的相互转换。这个“相互转换”便构成了“过程”。语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培养,语言能力只能在这个“过程”获取和提高。离开了这个“过程”,所谓的语感就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因此,要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过程,并合理展开这个过程。

怎样重视这个过程呢?

一是指导学生反复充分朗读、吟诵、涵咏,从音读、意读上升到情读、美读,在读中体会语感,产生语感,品味语感,积淀语感,而语感分析不能介入太快。具体地说通过朗读,才能整体感知语言作品,了解作品的思路,获得语音感、语气感、情味感,对语言作品所表达的意蕴了然于心。叶圣陶说:“吟诵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道理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通过吟诵,品味语言优劣,获得语感。“字字未宜忍,语语悟其神。”(叶圣陶语)揣摩、推敲、鉴赏玩索,获得语感。总之,只有反复地读,学生才能由“语表层”进入“内涵层”,才能自悟自得,获得有本之木、有源之水的语感。如果学生读的不充分,急忙进行语感分析,品味语言,由于缺乏应有的基础,对语言的品味也就不可能准和深,结果教师就去“速成”,这是不可能有真正收获的。

二是指导学生充分品味咀嚼,切忌快速下结论。品味语言,是动用生活经验与语言信息汇合成表象,去判定语言的优劣。不待学生细致咀嚼,表象重视或汇合成新的表象,就由教师或少数学生得出结论,让大多数学生只记住别人的结论,对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是没有帮助的。

三是学生充分讨论,在讨论中化解分歧。对语言的感觉,因人而异。因为学生的语感活动是以他们的生活积累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将自己融进语言作品中,进行二度创作。这样,“有一百个观众,就会有一百个哈姆雷特”。学生对同一语言作品,不可能产生一样的感受,品味出同样的情味。比如,阅读“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诗,由于生活阅历的差异,有的仅感受到北方白茫茫的一片,有的或许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有的则感悟出作者开阔的胸襟,壮美的豪情。在语感训练中,应该提倡万紫千红,百家争鸣,对语言作品的理解,应该让学生充分讨论。在语感活动的天地里,让他们交锋,相互启发,互相补充,而不应该规定学生只能这样回答,不能那样回答。简单划一,强求一律,会窒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最终窒息学生的语感能力的形成。

3.“产品”显示,展开语感活动过程,语文学习,就是学习“言”和“意”的转换,培养语感。比如,“写”,是由“意”转换为“言”,通过“文章”这一产品显示出来,可以监测到其转换的情况。但听和读的“转换”,基本上是“暗箱操作”,是在内心完成的,别人及自己很难监测到这种“转换”的具体情况,必须将这种隐性的转化过程化作显性的运作过程,即用“产品”形式显示,展开语感活动的“过程”。例如,《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回答贾母和宝玉关于念书的问题是不相同的。贾母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回答:“只刚念《四书》。”宝玉问黛玉念何书时,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文字晓畅,没有生字难词,学生自以为理解了,但理解到什么程度,无法了解清楚。这时可“火力侦探”,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或写一写自己的理解,以“产品”的形式显示出来,“转换”的情况也就大白了。

总之,学生的语感只能在读、写、听、说的过程中去培养。语文教师应重视这个过程,千方百计去展开这个过程,并在展开的过程中扶掖、指导,真正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二、密切联系生活,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积淀学生语感

语感,其实就是在听说读写中迅速准确地调动生活积累达到直接、整体理解语言的能力。对此,叶圣陶曾经引用夏丏尊一段精彩的文字解释语感:“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学也在此。”这段文字再清楚不过地说明了阅读者对语言作品的意味的准确、灵敏的感受能力来源于阅读者的生活积累。如果学生有过春雨斜飞,朵朵鲜花水灵晶莹、鲜艳欲滴的生活体验,也有过在清新潮润的环境中聆听润泽、悠远音乐的体验,那么对诗句“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和“钟声云外湿”中的两个“湿”字的妙趣,一定会感知其情味迥然相异。再如《荷花淀》写水生夫妻话别时有这么一笔:“‘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们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眼泪答应了他。”文字无甚障碍,看起来浅显易懂,也许学生很快会回答:毕竟是军人的妻子,觉悟高,深明大义。但这只是停在“语表层”,还未进入“内涵层”,理解的只是皮毛。其实,夫妻离别,他们之间最关心的就是对方对自己的爱是否始终如一,“长命无绝衰”。丈夫希望妻子洁白如玉,永远属于自己;妻子希望丈夫事业轰烈,永远爱她一个。这就是“生活积累”。有了这种生活和体验,才能更贴切地体味到水生的最后一嘱,让水生嫂吃了定心丸:丈夫十分在乎自己。这样,丈夫虽不在身边与其厮守,心里也是踏实、幸福的,万一真的有所不幸,她也甘愿不惜一死。生活积累由于水生一句话的刺激,便使读者透过语表层理解了它深刻的内蕴,并创造出新的表象:民族斗争风起云涌,亲人生死离别。水生嫂怎能不流泪呢?孙犁的这一笔,是多么充满人情味的一笔啊!水涨船高,语感之船只能浮在生活积累的水平上。凡所积累都是心化了的结果,是最为深切的感受,情的积淀及一定的语言能力,在对语言作品的品味中,因言会意,扬弃、取舍,不断完善原有的生活积累,不断地提高语感水平。生活表象是形成语感的物质基础。所以叶圣陶说:“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积累得越多,了解就越深切。直到自己的语感和作者不相上下,那时候去鉴赏作品,就能够接近作品的旨趣了。”所以,我们要重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变“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具体做法有三:其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品语言,要尽量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揣摩,去体味,理解语言的特殊情况及深层含义。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其二,构建“大语文”与“小语文”息息相通的语言教学结构。“大语文”与“小语文”的关系,实质上是生活与课堂的关系。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随时随地相机施教,把社会当作大课堂,实施大小课堂一体化,密切了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关系,语文教学即在其中。“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深刻地揭示了大小语文不可分割的关系。所以,语文教育应向外延伸,为学生创造更多接触社会与自然的机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学习社会生活活泼的语言,存储更多的生活表象。其三,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生体验生活,更多的是以间接的方式参与的,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广泛阅读中外优秀文学作品时,应该善于用生动的教学语言,以较高的艺术品味再现语言作品的内蕴,帮助学生间接地丰富生活积累。另一方面,生活积累只有与情结合,才能因言译象,创造出新的表象。谢榛在《四溟诗话》中说:“作诗本乎情景,孤不自生,两不相背。”但中学生在多数情况下,是以间接的方式体验生活的,而且中学生正处在情感发展的不稳定阶段,相对来说,情感的积累,显得不是那么真切、丰富。语言作品实质上就是情感在时空上的投影,情感积累不丰富,直接影响语言生成及语言理解的能力的提高。为此,教师应在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受语言作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美好的事物,憎恶邪恶事物的情感,创设喜、怒、哀、乐的心理场,带领学生或反复吟咏,进入角色;或是抒情议论,情理相生,激情澎湃地进入喜、怒、哀乐的心理场,生成语感,积淀语感。

实际上,读、写、听、说本身就是学生的生活,只要我们把作为学习形式的读、写、听、说与学生生活中读、写、听、说融为一体,学生语感水平的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总之,学生语感的生成,语言能力的提高,从根本上说都是学生语感实践的结果。不容忽略的是学生的语感实践活动,并不完全是一种自发行为。因此,进行语感教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全身心地参与语感实践活动,一方面要尽力全程扶掖。既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撒手不管。能做到这样,也就没有语感教学原则的栅栏了。

4.语文语感的教学随笔 篇四

但语感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正因为如此,在讲究高效率、快节奏的今天,语感能力的培养越来越不被人们重视。

首先,语感的培养需要多读书,多品味,揣摩比较,才能不断提高欣赏感受能力。但现在学生读书少已是不争的事实。因为没有时间,有点时间还得赶紧做理化题,做英语题,还得上各种辅导班。即使是课文,也是学生读一遍,老师就匆匆讲解,学生根本来不及品味文中精彩的语言。常常是课文讲完了,后面提到这一课,有些同学还不知道是什么内容。

语感的培养还需要多朗诵,这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但学生几乎没有时间朗诵,只有时间来背诵考试说明中需要背诵的内容,主要是古诗文,范围也太窄了些。记得我们上学的时候,印象中也没有那么多的古文要背,于是就朗读课文,反复地读,不知不觉就背过了。后来写作文,不自觉地就会想起文中优美的段落、词句,有时还会引用上几句。多年以后想起某篇课文,很多句子还能背出来,甚至还能评判他用得是否恰当。

还要多听,听时政新闻,听电视散文展播。听得多了,那些好词好句就在你头脑中安了家,使用起来就会驾轻就熟,可是现在学生大多住校,学校不组织学生去看,他们根本没有机会接触新闻中的词汇,偶尔回一次家,就如同被囚禁了很久刚刚释放一般,疯狂地玩电脑。所以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在做语文题的时候,尤其是修改病句的时候,你一眼能看出毛病的句子,他们却以为正确,有时我也觉得很为难,讲不出为什么。这就是语感在起作用。

遇到这种情况,我经常会想,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是不是有些舍本逐末。还拿修改病句来说,如果让孩子们从小就多读书,多朗诵,多品味比较,有了较强的语感能力,他们出病句的机会就会减少,也就能够比较准确地修改句子。可许多老师不舍得花时间让孩子们读不在考试范围之内的书,却舍得花大力气让他们背诵那些所谓专家教授总结出来的“秘笈”,诸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不合逻辑、误用关联词……”背诵半天,许多同学因为缺乏语感,仍常常会“把聋子治成哑巴,把好人治成偏瘫”。

作文同样如此,谁都知道读书对于写作的重要性,“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的多了,积累多了,语感能力增强了,写作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可有的老师却把本该用于读书的时间让学生看作文指导,煞费苦心给学生总结如何写出吸引老师的开头和结尾,如何以一个作文套子应付万变的作文题。结果学生因为语言贫乏,内容空洞,用这样的套子写出来的作文就成了“两张皮”,如同一个相貌奇丑又肮脏不堪的人穿了件华丽的衣裳,是那么不协调。

5.谈谈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究 篇五

谈谈小学语文语感教学探究

1.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不能依靠教师对词法、语法、章法的讲解讲出来,也不能依靠教师对课文的详尽分析分析出来,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只有在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实现,只有在学生自身主动参与的语文课。语文教学应该摒弃繁琐分析,注重感悟。让学生在教师启发、诱导和鼓励下,自己用心去思考语言文字的内涵,去咀嚼语言文字的滋味,去体验语言文字中蕴含着的思想感情。

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往往忽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自悟自得——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1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想必就是现时所谓的“语感”吧。其实早在四、五十年代,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过:“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2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3从倡导“开展语文教学应重视语感训练”起,至今已过去了整整半个世纪。在新旧世纪交替的今天,随着我们对语文教学的重新思考,重新定位。人们越来越感受到,语感作为一个人必备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它的培养是何其重要。

1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3页。叶圣陶,《叶圣陶论创作-写作漫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3《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访吕叔湘先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2013年教育部颁布的最新修订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其中多次提到了“语感及语文素养”,如其基本理念部分强调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2.问题与思考

的确,具备了良好的语感不仅能使人“感受到言语之精妙,洞见言语之精髓,把握言语之理趣,” 4更能使之步入丰富而又美妙的精神世界,受到诸如文化、审美的熏陶。但很长时期以来,许多教师一直在“语感教学”的探索领域之外徘徊,更不敢妄谈什么语感的培养。我认为使其望而却步的原因有两点: 2.1.是由于语感定义的不确定

“语感为何物?”不同的人在对语感研究、探讨的过程中,赋予了其不同的内涵。最早提倡“语感”的夏丏尊和教育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说,语感是“对于辞类的感觉力。” 5后来又有人分别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来认识语感。对于什么是“语感”,人们众说纷纭,这使从事语文实践的教育工作者们一片茫然。不知“语感”为何物,语感的培养又从何谈起呢?我个人则认为王尚文先生对“什么是语感”的阐释精辟且全面。他说:“语感是一种言语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生成能力。” 6[8] 45卞安宇,《语感:阅读教学的核心》,《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5年,第11期。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三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78页。6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这就涵盖了输出性(说写)语感和输入性(听读)语感两个方面,不同于以往哪些只侧重于从输入性语感一个方面来对语感的界定。

2.2.是因为广大教师认为高品质语感的目标是那么地遥不可及,难以实现

比如有人描述高品质的语感是会“不假思索地判断词语的好坏,句子的正误,表达的优劣,文气的畅滞,在需要表达时,就会如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注入笔端”。7又有人认为:“一个具有良好语感能力的人,往往能够一听就清,一说就顺,一看就懂,一写就通,而且听得真,说得好。看得清,写得美。”8 很多老师认为达到这种语感境界谈何容易呢?“如源泉之水”“一说就顺,一写就通”,只怕是作家也难以做到吧!他们不是也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的时候吗?更何况对于学生群体而言,则如阳春白雪难以企及。其实,语感的培养如同乐感、美感的培养一样,并不是高深莫测、不可琢磨的,更不是只针对少数悟性高、禀赋好的学生而言的。而且由于人的头脑中存在着一个先天的“语言习得机制”,这样它比乐感、美感的培养就更具有了优势。即使是很难达到,如果越来越接近不也是成功的吗?只要我们能找到一条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不断的发挥学生的潜能,高品质语感的达成就一定会成为现实。

但是我们现在还欠缺这样一条行之有效的语感培养途径。论述语感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数文章停留在对语感性质、特征的探讨上,只有少部分才论及语感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有“语感分析”法。一些论者认为“语感分析”“是一条培养学生语感的最重要途径”。9 “它是对语言材料的内容、形式和感受过程本身,以理性的方式做出分析判断。重点是分析语言意义的生 78陈仲圻,《培养语感》,无锡新传媒.教育频道,2002年1月29日。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9曹有国,《“语感中心说”献疑》,《语文学习》1995年,第一期。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成机制,分析语言在这里是怎样使用的。”10并强调应以语感分析为辅,以言语实践为主。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老师却用繁琐的分析讲解,纠缠于课堂内容的训练,替代了学生的阅读领悟和言语实践。“这种重视技术训练而忽视学生个性和独特感受的作法” 11使一篇篇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文章失去了自身的魅力,变成一堆堆干巴巴的符号。过分偏重“语感分析”,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失却了吧。其次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太过关注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延伸,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感悟。例如,有的教师在课上抛开书本,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谈从网上看到的资料、新闻,以作为对课堂内容的补充。这样学生投入读书的时间少了,对文章理解、品味、运用的时间也被挤掉了。这种作法在一味地的强调培养搜集、检索信息能力同时,又失去了更多。还有不少研究课在广泛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时地以画面图释文字解读文本,取代品读、想象和思考。但是“任何媒体都不能取代‘语言’这个重要媒体,人机对话也不能取代师生情感的交流。”12语文教学在脱离文本这个重要的语言环境之后,又何谓语文教学呢?就更不必谈语感的培养了吧。

鉴于以上认识,我在寻求语感培养的途径方面作了一些粗浅的尝试,论点如下: 3.培养途径

3.1.生活积累,是积累语感的基础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 1011赵乔翔 张文海,《试论语感和语感教学》,《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96年第八、九期。杨再隋,《语文课又怎么啦!》,《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十期。12杨再隋,《语文课又怎么啦!》,《小学语文教学》2002年,第十期。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 13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 14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燕子》一课中写道“几对燕子飞倦了,落在电线上。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五线谱”,不曾亲眼见过,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五线谱”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例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游园不值》一课时,是运用了联想的方法来激活体验,培养语感的。

师:同学们,诗人没能进到朋友的园子里,没有观赏到满园的春色,1314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第267页。

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4、45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多令人遗憾呀!但是你能猜出园里是什么样的吗?

生1:我想园子里一定有一个大花坛,里面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花儿上面还飞舞着蝴蝶、蜜蜂。

生2:园中间会有一条石子铺成的路,路旁是青青的垂柳。

生3:还有一个大水塘,里面有鱼儿在游来游去。岸边种着桃树、杏树、梨树,散发出花的清香,枝头还传来鸟的鸣叫。

……

学生的描述不是凭空虚构的,而是融入了自己对春天的切身体会。教师在这里巧妙地以联想为桥梁,将语言文字与生活体验连接在一起,使学生融入进诗所描画的意境,迸发出对美好春天的喜爱之情。

激活体验还可以采用比较的方法。比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写道:“这个伟大的战士,在生命的最后一息,没有挪动一寸地方,没有发出一声呻吟。”老师问:“这里为什么要用‘挪动’,而不用‘移动’呢?”学生根据日常经验很快得出“挪动”是慢慢地,一点一点儿地动,而“移动”要比“挪动”的幅度大。用“挪动”写出了邱少云为了遵守作战纪律,为了完成隐蔽任务,在熊熊烈火中连哪怕一点点的挣扎也没有过,是很了不起的。这是学生在启动生活体验后作为读者的一次发现,一次情感激荡。这种发现和激荡是用老师的告诉代替不了的。

3.2.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一位教师在讲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时,将课上的十五分钟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作一回诗人,也来“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学生的热情很高,写得非常投入,有的一边写一边窃笑,大概认为自己写的哪里是诗呀!有的写完一句就低吟一遍,认为通顺了再写下去。学生心中的诗是什么样子的,就大胆的写成什么样子吧!来感受一次“古诗文”创作的喜乐,焕起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从一首首稚嫩的诗行中,我们看到了智慧和创造的灵光在闪亮。“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

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15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16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 1516朱熹,《朱子语录》。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7 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做批注的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

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 17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我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

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3.3.语言积累,是培养语感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3.3.1.熟读成诵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小学生记忆力强。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段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3.3.2.广泛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小学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做到一篇带多篇。教育家们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变得轻松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使学生大量阅读。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春雨》这首诗后,我引导学生读《春夜喜雨》整首诗;学习了《沉香救母》后,我就介绍学生读《宝莲灯》等。现在学校每个学生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如每天回家读《亲近母语》,在校教师指导阅读校本课程《笋芽儿》(这是学生的优秀习作选集),单周四队活动课上师生一起阅读由本校教师和专家一起合编的《走进五彩的阅读世界》(分低、中、高年段),双周五下午学生自由到校图书馆借阅图书。在这些阅读教学中,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也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让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

4.加强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语文阅读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关键在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以读代析,读中求悟。4.1.增加读的机会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小学语文课文一般来讲篇幅比较短小,内容比较浅显,学生大多能够依靠多读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因此,我把“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从学生读的角度来设计教学。课堂上要让学生人人读起来,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如初读课文时,让学生自由诵读;了解课文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轻读;精读课文时,引导学生斟酌词句地读。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同时用比比、赛赛的方法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这样,既能保证每个学生读书的量,又能提高学生读书的质,使学生在读中体味课文内容、表达方法和思想感情,增强语感。4.2.丰富读的方式

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老师要善于调动多种读的形式。对于结构严谨的段落,可采用“问读”的形式,为理清层次、分析段落做准备;对于段落较长,精彩句子较多的段落,可采用“选择读”,便于激发学生的情趣。对于文章的对话部分,老师要指导学生抓住人物表达感情的提示语“分角色朗读。”此外,还可采用“接读、默读、轻声读、集体读、个人读、感情读”等多种读的形式,为体现文章的思想服务,为深刻理解课文表达的感情服务,依据教材特点,教学需要灵活、科学地安排读的形式,既提高了学生读的兴趣,又可起到激活语感的作用。通过灵活多样的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所蕴含的形象、情感、色彩和内在意蕴直接敏锐的感知力。学生一旦形成了良好的语感能力,则其朗读水平也就会大大提高,所以朗读与语感两者是相互促进的。4.3.加强范读的指导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范读可以起到“传染语感”的作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语感的熏陶、协调,注意重音、停顿,把握节奏、语气等,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如《雨点》是一篇韵律感强、层次分明的诗歌。范读本文首先让学生把握全文,弄清感情波浪的层次,感受“睡觉”、“散步”、“奔跑”、“跳跃”动作的不同。在声调的处理上,要注意声音由低到高,读出四种动作的差别,开始定调子不要太高,高低声调要处理得当。5.揣摩推敲,析中感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交流,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文本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5.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将“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换作“过、入、到、拂”等,让学生细细品味,最后终于明白了“绿”表达的意境以及作者用词的精确。通过调换词语,培养学生感知语言文字隐含的丰富含义,体会作者用词的精确。5.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文教材是将各种文化信息用抽象的文字记录下来的一种“阅读材料”。只有充分利用语言材料进行想象,才能深切地感受语言的原始信息。因而,要 新疆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

得到敏锐、丰富、深切的语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品味语言文字,启发想象,达到身临其境的境地,让学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因此我在教学中非常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来培养语感。如对《莫泊桑拜师》中福楼拜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道“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福楼拜一连提了6个问题,我在教学时在句子后面添了“„„”,我让学生想象省略部分的具体内容,说一说福楼拜还会指导莫泊桑什么。学生通过想象和交流,感悟到福楼拜的循循善诱。

6.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六

培养语感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阅读分析,披文而入情,深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在含义,充分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语感需要联想、比较、揣摩、领悟等思维活动。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以使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一、在朗读中培养语感

朗读,是一种语言的艺术。会朗读的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感悟课文,而对文章的独特体验是学生读好文章的基石。朗读也是学生直接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它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悟其神的境界。

在教学中,学生可通过朗读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掌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揣摩作者蕴含的情趣和意念,充分感知课文准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节等,使课文内容主体化、想象化,进而对文章内容产生真切敏锐的感受,即“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教学《庐山的云雾》一文时,可利用现代化教学,先播放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庐山那缥缈、捉摸不定、变幻万千的云雾。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全文,正确处理课文高昂、婉转、舒缓、急速等不同的语气变化,并抓住关键词语“千姿百态、瞬息万变”等,从而真切感受庐山的云雾那秀丽多姿、神奇多变的景观。

二、在揣摩中培养语感

古人把读书时的品味揣摩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水濯足,可见唯有全身心浸染于语境之中,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得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评,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如《二泉映月》中“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沉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的月夜”。“倾吐”一词,让学生朗读品味,真正领悟到盲人阿炳是在用心在演奏,是在用琴声“倾吐”自己对家乡、对生活、对音乐深沉的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

同样,课文结尾处“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痛苦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文中的四个“爱”字是阿炳感情的升华,是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源泉。学生只有通过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才能把这些词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在教学中,紧扣这些精彩的字词,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内容,细心领会作者的独具匠心,感受文章所要传授的思想感情,就会获得强烈的语感。

三、在积累中培养语感

叶圣陶先生曾言“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都较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读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如《三顾茅庐》选自《三国演义》,在教了这篇课文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国的形成、对峙、衰败的历史,还介绍了一些突出人物的特点;学《云雀的心愿》引导学生阅读有关环保、生态方面的知识;教学冰心先生的《只拣儿童多处行》后,让学生去读冰心先生写的《小橘灯》《寄小读者》等。如此,课内与课外阅读之间互相补充,大胆引导学生抛开“芝麻”去捡更诱人的“西瓜”,广泛阅读,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再者,现代社会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小广播……都是阅读的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物为我用”。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汇集人类文明的宝库,是学生们的良师益友,阅读使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在这里他们可以自在地漫游在童话王国,参观未来世界,可以随时与伟人见面和英雄交谈……他们与书中的主人同欢乐,共忧思,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同时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了语言的情趣,把握了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观。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大量浏览和精研各种文体的优秀范文,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总之,学生语感的培养贯穿阅读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揣摩、积累、应用等各种方法不断锤炼他们对语言文字的理解、领会能力,逐渐将语言文字活学活用,融会贯通。

7.浅谈语感教学 篇七

一、让学生到图书馆去, 到阅读室去, 到大大小小的书店去

周作人先生在《我学国文的经验》中说:“我的国文都是看小说学来的。”一个“看”字正说出语感培养的重要作用。一个人如果没有贮存一定的语言材料, 不可能出口成章, 下笔成文。引导学生学好教材的语言外, 重视阅读课外书刊, 搜集

各个领域的材料,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学生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 积累大量资料, 提高了分析能力, 作文就可以厚积薄发了。

二、情感经验的积累与丰富, 是生成文学语感的催化剂

叶圣陶说得好:“如果单靠翻字典, 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 把生活所得到的一点一点积聚起来, 积聚得越多, 了解就越深切。”

例如, 阅读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句:“人生如梦, 一樽还酹江月”。阅读主体只有在了解了词人此时的际遇并对词人的遭遇深表同情才可能深入地体悟、判断这一“梦”, 一“酹”中的情感内涵;其中有倍受压抑的激愤与苦闷, 有徒伤老大的无奈, 有报国无门的自伤自怜, 有遭受打击后的消沉悲哀, 更有几分超脱与旷达。如此深厚的情感, 仅靠译“语”成“象”是无法体味得到的, 没有情感经验的催化, 没有情感判断的渗入, 也是难以感受净尽的。

三、适当运用渲染语为语感的培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于漪老师讲到他教学成功的奥秘时曾说:“首先, 一个教师要让教材中的情感, 来点燃起自己的情感之火, 然后, 再用自己的情感之火, 去燃起整个班上数十颗心灵的情感的火焰。”这说明, 运用激励渲染, 有助于教学和教育。渲染语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和运用的用以渲染课堂情绪, 激活学生学习情感的简语。优秀的渲染语言富于简洁性、针对性、感染性、鼓动性和时效性。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根据学情科学设计和巧妙运用这一语言手法, 为教学服务, 是教师的基本功。一两句简语, 工整、明快、严谨, 激励渲染的力量非常强, 可充分适应学生的兴趣需要调动集体情绪, 突出课型特点, 加速教学进程, 提高课堂效率。

四、有感情有表情的诵读, 这种读, 正如叶老所说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读书法”

在教学中可以对学生的读书提出如下章法:第一遍观其大略, 谓之粗读, 读后要动笔列出提纲;第二遍对照注释细嚼慢咽, 谓之细读, 读后要提出疑难;第三遍据其要点, 居高临下, 谓之深读, 读后要释疑解难, 言之成理;第四遍吸取精髓, 举一反三, 谓之精读, 读后要有所发现, 联想翩翩。当然, 这里的一遍并不等于一次, 有时是两次或多次。同时, 强调手脑并用, 用心发现。

五、联想、想象、创造性的解读文本

叶老曾以读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为例说, 要领会这两句诗, 必须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 看这十个字构成的画面:大漠、长河、孤烟、落日, 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 见得没有一丝风, 当然也没有风声, 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 是说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 这又是多么寂静的境界啊!这样的想象, 其实是叶老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教学范例。正如他所说“可以通过语感判断情感, 判断语意, 有助于深入理解思想内容”。

六、借助现代教学手段, 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品味语言的情意感受, 培养学生语感

好的作品语言一定是准确、鲜明、生动的。所谓品味语言的表现力, 就是引导学生努力去理解课文语言何以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去具体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究竟有哪些好处。例如, 在教学《阿房宫赋》时, 尽管学生读得很认真, 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积累, 也不一定能想象出阿房宫的形貌、气势, 也就为品味作品的语言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如果我们恰当地演示一些图片影像资料, 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些材料较容易地进行表象组合, 形成接近于作品的所描绘的形象, 再联系作品语言, 从而就为其进行深入地体味分析语言的表现力和深刻地理解文章主旨, 奠定感性基础, 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七、积累与写作相结合

写作是积累的反馈, 是作者平时的生活积累和阅读积累经过作者内化后迸发出的火花。应引导学生写读书笔记、观察日记。学生在课内外积累大量规范化的语言的同时, 必须观察具体事物, 记录事物的特征, 才能形成自己的语言。“感物风动, 故形于色”, 事物的特点是从种种表象中显露的。观察事物应该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征, 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在观察中, 学生不能毫无取舍地记录生活。有时记一个细节, 有时记事件的梗概, 有时仅记一句话或几个字。见到一个人, 不是记这个人的姓名, 而是记这个人的脾性, 决不放过有价值的一颦一笑。每日记一事一物, 细水长流, 汇成江海, 达到质的飞跃。尽管有时写出来令人觉得幼稚, 但充满生活气息, 是难得的素材。

8.语感教学初探 篇八

一、通过加强“说”来增强语感

“说”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项本领,是我们最不自觉最下意识运用和训练语言的一项活动。有人觉得这很容易,也很平常,甚至不屑一顾,其实不然,“说”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因为“说”不仅要说准音,还要“说”语气,“说”出态度,“说”出情感色彩,我们常说的“说得动听”“说得得体”……就充分体现了“说”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让他们“说”出感觉,“说”出色彩,“说”出情感,从而增强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即增强语感。

二、通过加强朗读来增强语感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句话充分显示了“朗读”的重要性。朗读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对文字的鉴赏力,增进对文章的理解。那些优美的诗词,抒情的文章,通过反复朗读,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久而久之,便会对此类语句产生一种感觉——语感,那即便“不会作诗”也“会吟”了,写起文章来便会“信手拈来”。当然,读的方法很多,但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老师在旁作指导,并要达到预期的读的效果。

三、通过强化各种训练来增强语感

语感教学是以培养语感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民族语言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新体系,因此,强化训练运用语言的能力是培养语感的途径之一。

1.写作训练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最好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最好方法。我们知道,学生往往是谈“写作”而“色”变,甚至许多学生都认为那是尖子生的殿堂,因为作文所要表达的意境一般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是一种所谓的“悟性”,即“语言感觉”。教师必须“想方设法”,进行“强化训练”,这样可以降低写作的难度,例如,在七年级上册时作文写作要求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本人尝试组织学生开展课堂竞赛,围绕一组词语写一段话,A组题为“灯光、海洋、讲台”,B组为“秋天、土地、奖杯”,哪组说得多,哪组就赢(不能重复)。学生沉思了片刻之后,踊跃发言。其中一名男生是这样写的:“20年后的一个秋天,我抱着中国期待已久的‘诺贝尔文学奖奖杯缓缓地走下飞机,踏上中国的坚实的土地,心中有说不出的喜悦和自豪。”这个片段同学们一致给了他最高分。这样的活动无非就是让学生觉得写作文就像说话那样简单,写着写着创作欲望越来越强,那时语感已悄悄走进了学生的心里。

2.辩论训练

俗话说:“话越说越明,理越辩越清。”从口语训练中增强对文本的理解,从而增强语感。如,学习课文《送东阳马生序》时,教师在分析“宋濂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态度时,给学生提出“21世纪学生该不该继承和发扬这种学习态度和尊师重道的处事原则?”这一问题,让他们在班进行辩论。教室里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学生针锋相对,你来我往,各不相让。赞同的说:“书山有路勤为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赞同的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老师不是圣人,也有错的时候。”……他们为了自己的观点而滔滔不绝,说明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已经很深入了,语感教学的目的已达到了,这堂课成功了。

“教育就是唤醒”,语感教学为语文教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唤醒途径,学生的心智一旦被开启,就能和课文的内容产生共鸣,和作者的心灵相互沟通,就能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著走进语文的世界,走进文学艺术的殿堂。

上一篇:国际贸易与实务第10章习题及答案下一篇:唯美毕业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