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海市油茶产业协会章程(共9篇)
1.琼海市油茶产业协会章程 篇一
上海市佛教协会章程
来源:上海佛教网
时间:2015-02-09 上海市佛教协会章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上海市佛教协会。
英文译名: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Shanghai。
英文缩写:B.A.S。
第二条 本会性质:上海市佛教协会是上海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
第三条 本会宗旨:遵循佛陀的遗教,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团结全市佛教徒,高举爱国爱教旗帜,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佛法正信,维护宗教和睦,促进社会和谐;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积极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推进上海佛教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为上海的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以及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作贡献。
第四条 本会的行政主管部门是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同时接受登记机关上海市社团管理局的管理监督。
第五条 本会会址设在上海市江宁路1017号。
第二章
任 务
第六条 本会任务
(一)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团结本市佛教徒,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加强爱国主义、时事形势和法制教育,在建设上海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进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加强团体和寺院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以戒为师,树立优良的道风、学风,开展正常的法务活动,增强四众弟子的整体素质,提高寺院依法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佛教有关规章制度;
(三)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行使和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权利和义务,依法维护佛教界合法权益;
(四)配合市、区(县)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服务和指导全市各区(县)佛教协会、寺院的各项工作。加强制度建设,规范佛教财务、安全等事项的管理;合理规划本市佛教活动场所的布局,规范基本建设项目的程序;
(五)密切联系全市佛教四众弟子,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如实反映情况,就落实宗教政策等问题,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
(六)主办上海佛学院以及兴办其他佛教教育事业,培养佛教四众人才,提高四众弟子队伍整体素质;
(七)指导和推动居士团体健全组织,完善制度,精进学修,护持三宝,遵纪守法,服务社会;
(八)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出版佛教经书刊物,编写佛教史料,保护佛教文物古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九)依法管理上海佛教教产,加强对自养经济实体的监督和管理,保证其合法经营、健康运作,提高佛教自养能力;指导各场所经营部门根据国家有关条例,依法开展经济活动;
(十)发扬佛教扶贫济世优良传统,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
(十一)以相互尊重、平等友好的原则,积极开展与其他兄弟省市及海外佛教徒的友好交往及法务交流等活动,促进上海的对外开放及佛教事业的发展,推动祖国统一和世界和平事业;
(十二)本会有遵守和履行中国佛教协会决议的义务;本市各区(县)佛教协会、团体、寺院有遵守和履行本会决议的义务。
第三章
组织机构
第七条 本会组织原则:本会实行四众协商,民主议事,集体决策,分工负责。
第八条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上海市佛教协会代表会议。
代表会议的代表由各区(县)佛教协会或寺院按分配名额协商提名,报本会审核确定。代表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代表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到会代表半数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九条 代表会议的执行机构是理事会。理事会由代表会议选举产生。理事当选时年龄一般不得超过70周岁,连选得连任,年满75周岁者原则上不再留任理事。
第十条 常务理事会系本会会务领导机构。常务理事由理事会会议从理事中选举产生。
第十一条 理事会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须有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出席方能召开;其决议须经出席理事或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二条 本会设会长一名,副会长若干名;秘书长一名,副秘书长若干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连选得连任。会长、秘书长任期不得超过两届。
第十三条 本会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热爱祖国,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及政策;遵守本会制定的各项制度;
(二)具有良好道德品质、佛学造诣、大局观念,在教内外有较高的声誉;
(三)身体健康,会长、副会长当选时一般不得超过70周岁;秘书长当选时一般不得超过65周岁,能坚持正常工作;
(四)热心协会工作,积极参加协会各项会议和活动,认真完成协会交办的任务;
(五)未受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十四条 必要时,本会可设名誉会长。
第十五条 本会设置处理日常事务的机构:
(一)教务工作委员会:积极推进全市各寺院的丛林化管理,指导各寺院的重大法务活动;
(二)教育文化工作委员会:负责上海佛学院及人才培训工作;负责本会会刊出版和佛教网站运营管理;负责联系佛教书局,拟定佛教经书、学术著作出版流通计划;
(三)联谊工作委员会:负责本会与海内外佛教界的联系、交流、接待等事宜;
(四)经济工作委员会:依法管理本会房地产及经济实体的经营,审核全市各寺院基本建设项目;
(五)公益慈善工作委员会:负责本会公益慈善事业,在政府有关部门支持帮助下,创办慈善机构,指导和推动区县佛协和场所积极开展公益慈善事业。
(六)办公室:负责本会日常行政工作。
第十六条 本会设咨议委员会,为本会顾问机构,职责是对本会各项工作提出意见、建议;并接受咨询。
咨议委员会委员由会长提名,经代表会议通过产生;咨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由会长提名,经咨议委员会协商产生; 由会长提名,经咨议委员会会议协商,可设咨议委员会名誉主席。咨议委员会主席、副主席必要时可参加本会会长办公会议;咨议委员会委员列席本会理事会会议。
第四章
会议职责
第十七条 代表会议的职责: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产生理事会;
(三)审议上一届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四)讨论并决定本届理事会的工作方针;
(五)推举咨议委员会委员;
(六)形成本会的决议。
第十八条 代表会议每五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举行。
第十九条 理事会的职责:
(一)审议常务理事会的工作报告;
(二)贯彻实施本会章程和本会代表会议决定的方针任务;
(三)选举和罢免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和常务理事;
(四)增补常务理事,任期到下届佛教协会代表会议召开时为止;
(五)礼请名誉会长。
第二十条 理事会会议每年至少举行一次。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的职责:
(一)决定召开代表会议;
(二)决定召开理事会会议;
(三)起草理事会工作报告,经理事会会议通过,向代表会议报告;
(四)贯彻执行代表会议确定的工作方针;
(五)通过办公室主任、各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人选;
(六)制定和修改本会工作制度;
(七)定期听取本会财务审计情况;
(八)监督会长办公会议、秘书长工作会议,以及会长、秘书长的工作;必要时,可以撤销由会长办公会议、秘书长工作会议作出的不恰当决定;
(九)接受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的辞职,并报下次理事会会议追认;
(十)讨论其他重大事项并做出决议。
第二十二条 常务理事会会议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特殊情况下,常务理事可由常务理事会补选,但补选的常务理事应经下一次理事会追认。
第五章 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及副秘书长的职责
第二十三条 会长的职责:
(一)对外代表本会,对内领导会务;
(二)召集和主持会长办公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会议及其他有关会议,讨论决定重要会务;
(三)督促和检查本会代表会议、理事会、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四)代表本会签署有关文件;
(五)履行法律、法规及章程规定的职责。
第二十四条 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不得兼任其他社会团体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五条 副会长的职责:
(一)协助会长工作;
(二)根据常务理事会会议的安排,分工负责相关工作。
第二十六条 秘书长的职责:
(一)向会长办公会议、常务理事会会议、理事会议报告工作情况;
(二)主持召开秘书长工作会议,制定实施工作计划;
(三)协调各工作委员会及区(县)佛教协会的工作;
(四)拟订和修改财会、人事、外事、消防安全等内部管理制度,以及各项会务制度草案,半年内报常务理事会审议;
(五)向常务理事会提名副秘书长人选,向常务理事会提名办公室主任、各工作委员会负责人人选;
(六)处理日常事务。
第二十七条 副秘书长的职责:
(一)协助秘书长工作;
(二)根据办公会议的安排,负责相关专项工作。
第六章
日常工作
第二十八条 在常务理事会闭会期间,会长办公会议讨论并决定本会重大事务;秘书长工作会议研究实施会长办公会议的决定,讨论并实施本会各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室的日常事务。会长办公会议由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组成,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人员列席会议。本会会长办公会议每两个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
秘书长工作会议由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组成,必要时,可邀请有关专门工作委员会成员。及相关人员列席会议。本会秘书长工作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
第二十九条 会长办公会议、秘书长工作会议及会长、秘书长的工作,接受常务理事会的监督。对重要事项的决定、执行情况,应列入常务理事会议题。
第七章
财产的管理和使用
第三十条 本会经费来源为:
(一)会费收入;
(二)房产收入;
(三)经济实体的经营性收入;
(四)捐赠收入;
(五)其他合法收入。
本市各寺院、居士林作为本会团体会员,应当按照本会常务理事会制定的会费缴纳制度,向本会承担缴纳会费的义务。
第三十一条 本会经费用途:
(一)章程规定的任务;
(二)社会公益,慈善捐赠。
第三十二条 本会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依法进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本会接受主管部门的日常财会监督,向主管部门报告财务收支情况和接受、使用捐赠情况。大额资金的使用及捐赠项目,经相关程序集体讨论决定。
第三十三条 本会聘请具有专业资格的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
第三十四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本会专职工作人员的薪酬、保险和福利待遇,参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五条 本会按章程换届、会长按程序离任或更换法定代表人时,应当进行财务审计,审计结果须上报主管部门和登记管理机关。
第三十六条 本会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接受登记管理机关组织的检查。
第八章
章程的修改和生效程序
第三十七条 本会章程的修改,须经上海市佛教协会代表会议表决通过。
第三十八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经本会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后十五日内,经上海市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并报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后生效。
第九章
终止程序及终止后的财产处理
笫三十九条 本会完成宗旨或其他原因需要注销时,由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提出终止动议。
笫四十条 本会终止动议须经本会代表会议表决通过,并报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笫四十一条 本会终止前,须在主管单位及有关机关指导下成立清算组织,清理债权、债务,处理善后事宜。清算期间,不得开展清算以外的活动。
笫四十二条 本会经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办理注销手续后即为终止。
笫四十三条 本会终止后的剩余财产,在主管单位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的监督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用于发展与本会宗旨相关的事业。
第十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本章程已于2015年2月9日经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十一次代表会议表决通过,自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核准之日起生效。
第四十五条 本章程解释权属于本会常务理事会。
(责任编辑:张国铭)
2.油茶产业的调查报告 篇二
一、油茶产业处于日渐萎缩的尴尬境地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油料树种,茶油是我国特有的优质食用油。而湖南是全国油茶主产地,湖南的油茶面积占全国油茶总面积的40%,常年产油量达5-8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会同素有“广木之乡”的美誉,油茶、油桐一直是我县的拳头农林产品,曾经名噪一时的“洪油”就包含了茶油,吸引了众多客商和友人慕名前来采购。但是,由于思想认识不足、科技推广滞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县油茶生产日渐萎缩,传统的优势产业每况愈下。一是砍伐严重,面积和产量急剧下降。由于前几年在引导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时候,片面强调脐橙、板栗等经济林的效益,忽视了油茶这一独特的资源优势,大量砍伐油茶林改种其它经济林,加上油茶病虫破坏和作为主要燃料使用,致使油茶林面积逐年减少。全县油茶面积和产量分别由1985年的44万亩和1333吨减少到现在的 40万亩和600吨。二是经营粗放,加工滞后。长期以来,林农把油茶林当作“露水财”来经营,一般一年垦复一次,既不施肥,又不防治病虫,有的甚至长期不进行垦复,致使杂树成林,乱草丛生,大量油茶树处于自生自灭状态。加上油茶加工仍以传统的木榨和小作坊式的机榨为主,出油率低,色泽不亮,对茶油的价值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加工后剩下的枯饼未能综合利用,一直被作为肥料、燃料使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三是品种不优,树龄老化严重。现有茶树多为自然生长,基本没有引进优质高产油茶树种,科研部门缺乏对油茶新品种技术的引进、研究和推广,林分长期自然演替,绝大部分树龄老化,林地稀密不匀,林种结构不合理,导致大面积单产很低,平均每亩年产茶油仅3-5公斤。
二、油茶产业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茶油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公认的绿色保健食品。我们会同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常年日照充沛,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上,且以适宜油茶生长的微酸性土壤居多,是发展油茶产业的理想地方。综合分析我县县情和国内市场行情,认真研究油茶的生长特性,我们觉得发展油茶产业已经具备了较好的条件。
一是产业基础好。虽然前几年油茶林受到严重破坏,面积有所减少,但现在全县仍有油茶林40万亩,其中正处盛产期的38万亩,这个数目在全国油茶普遍减少的情况下仍具有较大的竞争力。我县农户又有种植油茶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油茶栽培管理经验,加上我县茶油具有较高的知名度,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贤胜植物油厂生产的贤胜牌茶油已远销日本、东南亚地区,迈出了油茶由传统生产向现代化加工转变的可喜步伐,为加快我县油茶产业的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二是综合利用率高。油茶全身都是宝。茶籽经加工制成的茶油是一种优质食用油,其品位可与橄榄油相媲美,并可加工成高级护肤化妆品;茶枯经深加工可生产精油、皂素、茶粕等系列产品,可作为重要的有机肥料、生物农药和机床抛光粉;茶壳可提炼茶碱、烤胶,制造洗发香波等;茶树杆根可用作盆景雕刻材料,制作小农具,生产白炭,可谓“种一树而创百业”。
三是生产成本低。种植油茶一般3-5年即有收获,且用工很少,树苗栽种、施肥后,除每年垦复外,再不需其它投入,只相当于种油菜用工量的1/10,可有效解决农村资金缺少、分散的问题,适合家庭承包经营体制下的分散经营,可谓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
四是市场前景好。茶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不像动物油含有胆固醇,不像普通菜籽油含有对人体有害的茶酸、芥子甙,有降低血压、降低血脂、软化血管等作用。长期食用,人的皮肤细嫩润泽,头发乌黑发亮,可增加人体免疫力。由于油茶不受虫害侵袭,整个生长过程无需施用任何农药,是绿色保健食用油,具有目前人们日常食用的任何食用油无可比拟的优势。今年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茶油现已涨至每公斤16-20元,沿海地区的售价每公斤高达20-25元,并呈逐渐上升的趋势,且供不应求。贤胜牌植物油销往日本等地区的价格为每公斤30元,这还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的价格。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国际市场上橄榄油的最高售价每公斤达32美元,单是从橄榄油枯饼中提炼的橄榄油,国际市场价折合人民币也高达每公斤75元。茶油的品质与橄榄油相当,专家预测,如果茶油也以精品形式打向国际市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售价可超过每公斤250元人民币。按照这个价位,以目前产量计算,我县油茶年产值就可超过1.5亿元。
五是增产潜力大。油茶产量偏低,既有品种原因,也有技术因素。现在每亩油茶3-5公斤的产量是在经营十分粗放甚至是放任不管的情况下的产量。据林业专家介绍,只要对油茶进行低改,推广一些个大、果多、抗性好的优良品种,油茶的增收潜力仍很巨大。我们翻阅了我省一些推广油茶良种和油茶低改技术的县市资料,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衡东县油茶低改后,产油量从低改前的亩产4.2公斤提高到亩产23.2公斤;湖南省林科院在攸县进行的油茶优良无性系统冠中试林,平均亩产油40.5公斤;中南林学院在永州市利用优良无性系芽菌砧嫁苗造林,3-4年后开始挂果,5年就超过原有老林产量,每亩产油量现已达35.8公斤。如果我们大力推进油茶良种化改造,大力推广先进的栽培技术,全部采用良种栽培或进行低改换冠,科学管理,茶油产量增加5倍应该不成问题,若再把加工利用搞上去,油茶产业的巨大潜力更不可限量。
三、做大做强油茶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
做大做强油茶产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切实履行职责,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我们认为,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要把握机遇,真正把油茶当作农民增收的重要特色产业来抓。油茶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县又有着种植油茶的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发展油茶产业,并把它逐步培育成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油茶产业对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油茶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紧紧抓住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抓住加入wto后油茶具仍有较强竞争力的机遇,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机遇,站在国际市场的高度,重新审视会同的产业结构调整,尽快把油茶作为一项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第二,要认真研究和解决制约油茶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提高油茶生产的科技含量。做好油茶产业文章,必须紧紧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与推广运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油茶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油茶经济效益。要大力支持以优质新品种选育、无公害高效生产技术为主的油茶科技攻关。积极与有关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加快油茶实用技术的科研攻关,不断开发油茶新品种和加工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油茶良种选育、低改和深加工上进行突破,多渠道、大幅度提高油茶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调动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切实解决茶籽产量不稳定、油茶原料紧缺的问题。要加快对科研技术成果的推广运用。结合“送科技下乡”活动,加大对油茶经营户的培训力度,主动搞好技术服务和科学引导,适时采取实地传授、专题讲座等方式,大力推广科研成果,尽量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要尽快改变各村各户分散经营的粗放经营模式,大力推广“公司+农户+基地”的生产经营模式,逐步减少和取消农村茶油木榨小作坊,提高茶籽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努力形成规模效益。
第三,要尽快出台有利于油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各级政府特别是相关职能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营造油茶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宽松环境。一是要鼓励油茶走规模化生产的路子。通过完善山林流转体制,采取山林互换、山林入股、反租转包、联营开发等手段,加快山林流转,实现油茶林地向经营大户、经营能手集中,打破农村“散小弱”式的经营格局,促进油茶规模化经营。二是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龙头企业上连农户下连市场,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环节。所以,要采取有效措施,在政策和资金信贷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努力为油茶加工企业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切实将其做大扶强,发挥其引导农户自觉调整生产和集聚产业的“龙头”作用。三是要出台鼓励农户发展油茶产业的政策。一方面,通过加大财政对油茶经营的资金支持力度,建立专项发展基金,催生广大农户科学经营油茶的积极性,达到上下同心,以共识促共行,共谋油茶产业的不断壮大。另一方面,要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规定承包的油茶山必须每年垦复一次,对不进行垦复的应收取荒芜费或代工费,或者收回重新发包。
3.歙县油茶产业发展建议 篇三
概述歙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油茶产业的6条建议.
作 者:吴山忠 夏义平吴云宏 胡国栋 作者单位:吴山忠,夏义平,胡国栋(歙县特种经济林场,安徽歙县,245061)
吴云宏(歙县林业局项目办,安徽歙县,245061)
4.长沙优质油茶产业带建设 篇四
项目单位:长沙大金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单位简介:大金洲公司是一家以农产品开发河植物油生产为主导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成立于2005年6月,位于长沙黄花工业园,占地16.6亩,注册资本1000万元。
建设地点:长沙县
建设性质:新、扩建
建设内容:建设万顷油茶林基地。以江背、黄兴、干杉、跳马等乡镇为主的现有油茶基地12万亩,进行低产林改造,提高产量。规划在金井、双江、路口、高桥、白沙、开慧等乡镇开发优质油茶8万亩;建设年产茶籽油2万吨以上的现代化加工厂。征地120.8亩,引进国际先进的油脂精加工设备600台套,建设生产区、办公区、实验室,建筑面积12500平方米;建设优质油茶种苗和油茶管护培训二个基地并成立一个油茶种植加工研究推广中心。
优惠条件:市政府32号文件优惠政策。
前期准备:长沙县政府制定了《长沙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制定了鼓励和扶持油茶发展的政策。公司已与部分乡镇签订了推广协议,已建60亩茶油种苗基地公司已完成设备投资1000万元,征地18亩,协议征地102.8亩,建成厂房4000平方米。
效益分析:全县12万亩老油茶林实行品改后,茶籽平均产量65kg/亩增至350kg/亩;平均产值由195元/亩增至1050元/亩,此项年可增收10260万元;全县新建8万亩优质油茶林基地,茶籽平均产量将达到450kg/亩,平均产值1350元/亩,此项可增收10800万元。项目竣工后,公司茶油、茶饼总产值将超过60000万元,利税过14000万元,利润9000万元,预计4年可以收回投资。投资规模:总投资30000万元,引资15000万元
招商方式:合资、入股
联 系 人:孙辉联系电话:***
地址:长沙县黄花镇邮政编码:410139
5.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发展 篇五
油茶是中国特有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是我国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特色农产品。茶油同棕油、橄榄油和椰子油并称为世界四大主要食用油,而茶油因其风味佳、油质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市场的欢迎和群众的喜爱,被誉为“东方橄榄油”。而根据统计,全球茶油产量的95%以上来自中国,而我国茶油产量的50%来自湖南。2008年回良玉副总理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提出,加快推进油茶产业发展,加快推进山区综合开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切实保障国家粮油安全。
我市做大做强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引导,把油茶作为主导产业来抓
1、强化组织规划。政府要高度重视油茶生产,把油茶作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市里成立油茶产业协会及办事机构,确保油茶产业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集中连片、规模推进”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制订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并咬住发展目标不放松,坚定不移地把油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抓紧抓好,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途径狠抓落实。
2、强化示范引路。按照“农民自愿、服务引导”的原则,切实加强引导,把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到油茶生产上来,使油茶生产从广种薄收、人种天管向精耕细作转变,引导农民像种粮食一样管理油茶 1
林。一是通过建设示范基地的方式,积极发动民营企业家、油茶大户,采取租赁方式,整合山地资源,扩大油茶种植规模,对零星种植、小规模种植的茶园,化零为整,变小为大,进行连片开发,形成油茶基地,走规模化发展之路;二是建议由市林业局邀请专家学者、技术人员授课和现场指导,提高群众对油茶的认识,使群众树立“把油茶当作田来耕”、“种油茶也能致富”的观念。
3、强化政策支持。一是要加大奖励力度,通过财政资金奖励的办法,鼓励群众种植和改造油茶林,对大面积承包油茶林造林或更新者实行奖励。二是要加速油茶林地流转,政府要鼓励油茶林和油茶林地依法、有序流转,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实现适度规模经营。三是要争取项目资金。政府实施的林业、农业项目,要把油茶产业发展纳入综合开发,一并考虑,一起谋划。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支持服务力度,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低息或贴息贷款支持。
(二)培育龙头,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
1、培育龙头。培育油茶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是发展壮大油茶产业、推进油茶产业化经营的关键。一是鼓励企业引进资金和生产工艺进行嫁接改造,精心包装油茶产业项目,大力开发油茶招商,吸引客商来**兴办加工企业、销售公司或建设基地。二是要认真落实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对油茶生产龙头企业税费、用地、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
2、争创品牌。市场是油茶实现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没有市场,产业发展就无从谈起。而品牌是市场的通行证。因此,要引导油茶加工
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提高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规模,同时尽快注册绿色商标和地理标志证明商品,争取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并通过各种媒介加大宣传,形成我市茶油的特色品牌。
(三)调优结构,挖掘油茶生产潜力
1、因地制宜选准品种。良种是油茶生产的第一要务。在选择品种过程中,要与本地土壤、气候等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因地制宜。同时,要下力气建设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加速推进油茶品种改良。
2、加大力度培训农民。发展油茶产业,政府只能起引导作用,农民才是主体。因此,要千方百计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油茶生产技术培训,让他们学会嫁接、育苗、种植、修剪等一系列技术,成为合格的育苗工和种植工。同时,要组织农民到油茶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学习参观,借鉴经验,坚定他们种植油茶的信心和决心。
6.琼海市油茶产业协会章程 篇六
恭城始于隋大业十四年(公元618年)置县,历史悠久,古迹众多,民俗浓厚。因地处楚尾越头,古为中原进入两广的主要交通要道,中原文化、岭南文化与本地瑶族文化不断交融,孕育了独特的瑶乡地域文化。其中,源于瑶族,并最终成为瑶汉等各民族广为推崇的“恭城油茶”就是恭城饮食文化中瑶汉文化交流、融合的典型代表。
恭城县因“恭城油茶文化及产业”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广泛的社会影响,成功入选2012年自治区首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并于2013年3月份接受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授牌仪式。现将我县围绕落实自治区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落实工作概况
自2012年我县成功入选自治区首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示范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对有关职能部门作出相关工作安排与部署。
(一)成立恭城油茶文化产业孵化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以县长为组长,分管相关工作的副县为副组长,各相关职能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组织专题调研组深入各乡镇,对恭城油茶文化及产业相关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形成第一手恭城油茶文化及产业的资料。
(二)制定“恭城油茶”证明商标专用权使用标准
组织县质检、文旅、工商、中心企业局、油茶协会等相关部门,1
共同研究制定、出台《“恭城油茶”证明商标专用权使用标准》,从油茶原料、制作工具、制作技艺及评判标准等方面对“恭城油茶”制作标准进行了规范性阐述。
该项工作得到了桂林市质量技术检验所的大力支持,为“恭城茶油”进行了取样分析和检测,并得出详细检测结果。
(三)完善“恭城油茶协会”组织机构
早在2010年,为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由县文化旅游局组织相关油茶企业、油茶餐馆、社会个人成立“恭城油茶协会”,但由于各种原因,此组织对恭城油茶文化及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2013年自治县重新组织相关部门、人员完善“恭城油茶协会”组织,发展油茶企业、油茶餐馆、相关部门领导及对油茶事业发展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人,共140多人组成协会新成员。
新完善的“恭城油茶协会”成功召开第二届恭城油茶协会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协会领导班子、制定协会章程、工作制度及管理制度。
(四)正式授牌使用“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为保护“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规范“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使用,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指导下,由“恭城油茶协会”制定了《“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凡注册地和生产地都位于恭城县行政区域范围内的油茶企业,只要严格按照《“恭城油茶”证明商标专用权使用标准》要求进行生产、制作、销售油茶产品,都可享受申请使用“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权利。目前全县已有9家油茶企业、油茶餐馆签订了《“恭城油茶”地理标志证明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五)“恭城油茶制作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自2000年以来,我县一直站在挖掘、传承恭城油茶文化的高度,努力包装、打造“恭城油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开展市、区、国家级名录申报工作。经大量努力工作,于2008年成功申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于2013年正式获准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有望在2014年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六)“恭城油茶协会”成功组织、主办第四届恭城油茶文化节 2011年—2013年,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努力下,借势早已名声在外的桂林恭城桃花节,成功举办了3届恭城油茶文化节,对宣传恭城油茶文化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4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八项规定”,坚持“民间主办、游客参与、节俭办节、市场运作”的原则,由新完善的“恭城油茶协会”组织、主办第四届恭城油茶文化节,成功举办了“百年油茶宴”、“演绎原生态瑶族婚嫁”、“万人瑶族健身舞展演暨万人油茶长龙祭春巡游”等活动,向外界展示了恭城油茶文化的魅力。
二、重点产业项目
在县委、县人民政府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已落实或计划落实一批恭城油茶文化产业项目。
(一)恭城油茶餐饮行业方面
在恭城县城,较大型的油茶餐馆有近30家,各油茶大排档、油茶宵夜摊更是满城皆是,但都达不到品牌效应、领军行业。为此,经大量调查、充分考证后,重点对几家较大规模的企业,如恭城民记御品
油茶馆、恭城金奖油茶馆、恭城味之源油茶馆等,进行了相应技术培训、政策倾斜、资金扶持等。
(二)恭城油茶原料行业方面
以西岭八岩村、嘉会吉山村、平安黄泥界村等茶叶、生姜种植基地为基础,在全县范围内推广茶叶、生姜规模种植,重点扶持议嵘茗香茶源有限公司,该公司目前共有3个茶叶种植基地,近3000亩,其经营模式为公司+基地+农户。
(三)恭城浓缩油茶行业方面
桂林恭城绿叶食品厂厂长李进洪在传统打油茶基础上,按照国家规范化的食品工艺生产标准研制出“恭城浓缩油茶”。目前,全县共注册成立了“桂林恭城绿叶食品厂”、“恭城瑶山浓缩油茶有限公司”、“瑶之味食品厂”、“桂林恭城福龙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浓缩油茶企业。
其中桂林恭城福龙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还开发了一种能与油茶锅配合使用的电磁炉,新研发的产品“灵芝红茶”获得国家专利,目前员工近百人,年产值达800多万元,成为浓缩油茶企业后起之秀。
下步重点工作之一是整合一批浓缩油茶企业,形成一个具有大型规模、品质高端、资金雄厚的恭城浓缩油茶品牌企业,引领恭城浓缩油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三、面临的困难。
恭城油茶文化独树一帜,成为各地油茶中的佼佼者,油茶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但随之而来的困难及问题日益凸显,如果不及时解决,必然对“恭城油茶”这一品牌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一)恭城油茶文化挖掘整理严重缺失
打油茶在恭城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是群众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歌词“你也打油茶,我也打油茶,家家都把油茶打……”唱出了油茶在恭城人民心目中的分量。但遗憾的是,对油茶的研究及文字记载却寥寥无几,更没关于恭城油茶的研究专著。
(二)恭城油茶产业发展落后
目前恭城县范围内的油茶产业仍仅停留在传统生产阶段,数量不够、产值不高。对于打油茶的重要原料茶叶的种植、管理、采摘、加工都是传统手工作业;油茶食品加工企业规模不大、产品单一;恭城浓缩油茶加工企业,都是家庭作坊式生产,没有一家成规模的龙头企业,无法引领恭城浓缩油茶企业的发展。
(三)恭城油茶科研力量投入不足
恭城油茶发展至今天,除少数个人对油茶投入科研外,没有相应机构对恭城油茶进行过深入的、系统的科学研究,表现在:
1.没有系统的、全面的对恭城油茶文化的成因、历史、发展、现状进行研究、考证;
2.没有对打油茶的原料科学种植、科学管理、科学加工进行研究;
3.没有对恭城浓缩油茶进行更深入研发,目前的恭城浓缩油茶充其量仍为半成品,应加大研发力度,借鉴品牌饮品王老吉、和其正等,研发出便捷的、优质的饮料型的“恭城油茶”;
7.红安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篇七
根据国家和省林业局的文件精神,县林业局组织调查人员深入油茶基地,访问油茶种植大户,调查、座谈,收集了油茶产业发展现状的调查资料,现将我县油茶发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红安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我县现有油茶林大部分栽植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县油茶栽培面积有8.43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6%;种植面积在50亩以上有164处,属集体造林个体承包,近几年来也有积极性高的农民自发小面积造林。主要分布在华家河镇的金牛山、金湾村、邓湾村;七里坪镇的和尚头、黄石岩、上新集镇的大庙村、龙井冲村、水口寺村、王家店村;二程镇的大山背村、三里岗村、静居庵村、三里桥村、大赵家村、光山岗村;城关镇七峰山村、建中村、云台山村、李太村、况家畈村;杏花乡的邓家边场、大坡林场、精华村、狮子村;高桥镇的寨洼村、四岭铺村、觅儿寺镇的茶庵庙村、八里镇袁岗村以及太平桥镇的七丈山场等20多个油茶场,还有天台山、老君山等六个国有林场(苗圃)栽培的油茶林。在现有油茶林中,集中成片油茶林面积3.11万亩,油茶、马尾松混交林和散生油茶林面积 5.31万亩。据红安县统计年鉴统计全县2008年产干油茶籽69.85万公斤,产值335.28万元。在油茶加工方面,除有少量民间作坊式加工外,没有成规模的加工企业;油茶籽大部分由经销商销往湖南郴州、宜昌五峰等地。
二、油茶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是油茶栽培面积较大,且相对集中。我县有油茶栽培面积8.426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6%,这些油茶林主要分布在红安中南部的低山丘陵区,栽培面积相对集中。我县的31000多亩成片油茶林主要分布在二程、华河、七里、杏花、高桥等乡镇的20多个村和场,每个村和场油茶种植面积均在千亩左右。
二是油茶栽培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我县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大面积营造油茶林,至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人们在油茶栽培的实践中,逐步掌握了油茶的生物学特性,总结出一整套有关油茶栽植、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生产经营管理经验,经营油茶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七里坪镇吊桥村曾秀英自己看准了油茶的前景,2006年承包油茶场后,举家搬到和尚头油茶场,做了新的场房,维修了旧场房,以场为家,把油茶当庄稼种,去冬今春投资8.5万元对465亩油茶进行了全面的管理,尽管前两年由于雪灾和金融危机对油茶产业的不利,收入不很理想,但今年丰收在望。通过疏林去杂、整形修剪、恳复施肥等技术措施对350亩油茶林实行了改造。二程镇大山背村周国雄2004年承包了村油茶场845亩油茶林,只进行砍抚和看管,2004一2008年分别产油茶籽4.2、2.9、2.9、2.7、2.3万公斤,销售茶籽累计收入达42万多元。省林科院将上述两个油茶场选定为油茶采穗基地,并选择了大量的优树供油茶芽苗砧嫁接采穗。
三是选育油茶优良品种,发展良种生产基地,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长期的油茶生产实践中,人们发现了不同油茶品种其产量、油质、经济效益差异较大,因此十分关注油茶优良品种选优工作;进行了湖南攸县良种油茶对比造林试验,1984年县林业局与中国林科院亚林所共同进行攸县油茶与本县油茶栽培对比试验,用亚林所培育的湖南省攸县良种油茶(树形矮、适宜密植、春季开花、秋季结果、产量高)与本县油茶栽培对比,在城关镇峰山管理区李太村直播造林30亩,共分3个对照区,1个对照区攸县油茶与本地油茶各5亩。1984年春直播,1985年苗高20-30厘米,1989年开花,1996年7月初调查,油茶叶片厚、大,树势强壮,结果籽大、多,优于其它品种(品系)。亚林所在全国共定有4个栽培对比点,这是其中之一。湖北省林业局已开始实施油茶良种培育工程。2009年在我县建设150亩的油茶良种培育苗圃,计划年产油茶良种苗225万株。通过油茶良种选择、培
育油茶良种苗,为加快油茶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是油茶加工业已开始起步,加快了油茶产业发展步伐。我县在2005年以前油茶加工
几乎是传统的作坊加工,没有加工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设备、工艺落后,出油率低,生
产的茶油难以保存,经济效益低下。有少数油茶大户只能跑到邻近的省、市生产精制茶油。
目前,我县计划在近几年内发展1-3家油脂加工企业,打造红安的品牌,为完善油茶产业链,推动油茶基地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五是领导注重发展油茶产业,可发展油茶基地面积大。我县领导十分重视油茶产业发展,分别在2008年抽调了与油茶产业发展相关部门对本地油茶产业进行调查研究工作,通过看
基地、访大户、调查企业、外出考察,对油茶生产、经营等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和分析,调
研结论对发展油茶产业是肯定的。县政府为了推进油茶产业发展,把油茶产业发展事宜纳入
了议事日程。提出了油茶产业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发展模式、扶持政策、科技措施和组织
措施。全县有适宜栽培油茶面积20多万亩,规划近五年新造油茶林6万亩,规划通过五年
努力,把我县油茶栽培总规模扩大到15万亩以上,年总产值过2亿元,争创全国“油茶之
乡”。
三、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油茶基地规模小、产量低,没有形成规模化生产格局。我县仅有油茶纯林面积31150
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2.8%,平均亩产干茶籽仅有22公斤,只有正常产量的20%左右。无
论是生产面积,还是茶籽总产量,距规模化生产要求相差甚远。
二是生产经营管理粗放,经济效益低下。油茶林管理粗放在我县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人
种天养”、“广种薄收”是我县油茶林管理的基本现状;原有栽培的油茶林演退为马尾松、杂
木、油茶混交林,杂草灌木丛生面积5.3万亩,占现有油茶林总面积的37%,其余的油茶纯
林大多也只是砍抚、看管,少有实施垦抚、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一般平时
不管不问,只待茶籽成熟采收,采多少算多少;因此,亩平茶籽仅有20公斤左右,产初级
茶油5公斤左右,亩平产值仅有130一180元,经济效益较低。
三是油茶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在油茶栽培区,主要品种有寒露籽、霜降籽,还有少
量的秋分籽,在同一品种中,不同的植株、品系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成熟期相差一个月左
右,茶籽大小不一,大的重15克以上,小的仅有8克,茶籽出油率高的达45%,低的只有
22%。在同一块油茶林中不同的品种、品系并存,良莠不齐,油茶生产经营管理极不方便。
四是油茶加工业滞后,发展油茶生产缺乏市场拉动力。我县目前尚无一家成规模的油茶
加工企业,茶籽大多直销外地。没有一家从茶饼、茶壳中提炼皂素、茶酸、茶酐的企业,大
量的茶饼、茶壳当作肥料、燃料使用,造成极大的油茶价值、资源浪费。正是由于产地油茶
加工企业少、资源浪费大、被充分利用少,油茶价值大打折扣,导致油茶价格低,因此,发
展油茶生产缺乏市场拉动力。
四、油茶产业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全国现有油茶总面积5500万亩,年产茶油22万吨。
近年来,油茶综合效益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市场需求越来越大,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支持
力度不断增强,油茶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一)油茶产业的发展趋势
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缓解能源危机的需要。油茶是名符其实的“铁杆庄稼”,对立地
条件要求不严,老百姓可在耕地以外的宜林地发展油茶生产,既能为国家增加油料供应,又
能让出更多的耕地发展粮食生产,这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缓解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
是提高国民健康水平的需要。茶油是绿色无公害食品,被称为“东方橄榄油”。其不饱
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以上,远高于菜籽油和花生油。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和美国白宫卫生
研究院检验结果表明:茶油各项指标均优于橄榄油,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降低血脂、软化
血管等医疗保健作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其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高级食用植物油。
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油茶经济价值高,据国家林业局调查测算,每亩优质油茶
林稳产期产值可达2000元以上,约为4.2亩油菜或1.34亩花生的产值;油茶稳产期可达80
年以上,一次种植,多年受益,一人种植,几代受益,是山区群众稳定增收的“摇钱树”。
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油茶根系发达,枝繁叶茂,四季常绿,适生范围广,耐寒、耐
旱、耐瘠薄,既能绿化荒山、增加植被,又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
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俱佳的优良树种。
(二)油茶产业市场前景分析
纵观国内、国际市场,茶油、皂素等油茶产品需求量不断扩大,价格不断走高,市场供
不应求。
国内市场茶籽提炼的初级油,价格达20—30元/公斤,部分精品茶油达100元/公斤
以上,是花生油的5倍。目前市场上的精炼茶油是“皇帝女儿不愁嫁”;阳新县富川油脂公
司生产的茶油长期供不应求。有资料显示,全国食用油市场总体上供小于求,高品质的食用
油每年缺口在200万吨以上,需要从国外进口。国际市场油茶全身都是宝,其叶、果壳、花、种子都是食品、制药、化工、化妆品
工业的优质原料。据称高品质茶油出口到俄罗斯达190元/公斤,日本茶油价格是菜籽油的7.5倍,精炼茶油求大于供。每1000公斤茶饼可再提取茶油80公斤,提炼皂素(水剂)26.3
公斤,还可以从中提炼茶酸、茶酐,剩余部分可作饲料、肥料,这些副产品在市场上都是“抢
手货”。皂素(水剂)目前价格为140元/公斤。每年,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秦国、印
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都大量进口茶饼,用于深加工、改良土壤
和特种饲养。
(三)油茶产业宏观政策分析
近年来,国家对发展油茶产业加大了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国家林业局于2006年12
月出台了《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决定“十一五”期间,利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在全国重点扶持50个油茶高产示范基地、30个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和30个茶油知名品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强调把油茶作为我国食品的“金字招牌”,重点予以开发。国家发
改委把油茶列入生物质能源树种,将从产业政策和项目资金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我省也把
发展油茶作为林业生态和产业建设的重点,大力支持发展。
(四)发展油茶产业对策与建议
1、认真做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规划油茶发展基地,合理布局加工企业,强化营销体系建设。
2、创新油茶产业发展模式。鼓励油茶林地产权合理流转,培育典型示范,发展油茶专
业合作组织,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打造油茶产业品牌。
3、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建立项目扶持机制,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出台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4、科学发展油茶产业。强化科技培训工作,推广油茶生产先进实用技术和油茶良种,搞好科技示范,抓好良种苗木培育,改造现有油茶低产林分。
5、加强组织领导,整体协调发展。成立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
调油茶产业发展,成立油茶生产技术专班,负责油茶生产技术指导,制订油茶生产系列技术
标准,强化油茶种苗制度,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将油茶产业发展目与主要领导的工作
8.琼海市油茶产业协会章程 篇八
(赣府发[2010]11号 2010年3月25日)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油料生产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07〕59号),把油茶产业建设成为我省推进农业产业化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新兴支柱产业,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茶油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油茶是优质木本油料树种,茶油是世界公认质量最好的食用油之一,其不饱和脂肪酸、亚麻酸和维生素E含量都高于橄榄油,对促进人的身体健康非常有益,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油。随着人民群众绿色健康消费需求的日益增长,茶油广泛受到城乡消费者的青睐,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此外,作为绿色、环保、安全的油茶产业,油茶产品还广泛用于工业、医药、日用化工等领域,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
(二)我省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同在。我省具有2300多年的油茶栽培历史,是油茶原生区和全国主产区,现有油茶林面积1100万亩,常年茶油产量5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二。全省有3200万亩适宜种植油茶的丘陵岗地,光照充足,雨量充沛,近年来特别是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后,广大农民发展油茶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油茶良种选育、栽培技术、生产加工等均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势头。但由于长期以来缺乏科学规划、油茶品种混杂、资金投入不足、经营机制不活、精深加工不够等原因,全省油茶林单产较低,综合效益不高,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油茶产业在满足人民生活需求,维护粮油生产安全,缓解耕地压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中的重要作用,抓住当前难得的发展机遇,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加大扶持,完善机制,依靠科技,不断提高油茶经营水平和综合效益,促进全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二、牢牢把握油茶产业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重点布局在70个丘陵岗地面积大的县市区(其中鄱阳湖生态经济区28个县市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策扶持,调动广大农民、大户和企业参与油茶开发的积极性;坚持科技创新、强化管理,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促进油茶产业高产、优质、高效;坚持新造为主、新造与改造相结合,稳步推进高产油茶林基地建设;坚持基地化发展与产业化经营相结合,延伸产业链,提升油茶精深加工水平,提高油茶产业附加值,带动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二)发展目标。加快新建、扩建油茶良种采穗圃和育苗基地,3年内全省油茶良种采穗圃达到4000亩,年产良种穗条7000万枝,年出圃良种苗木1亿株以上。到2020年,全省油茶林总面积达到2100万亩,其中新造高产油茶林1000万亩,逐步改造现有油茶林1100万亩,年产茶油60万吨;大力开展茶油及其副产品精深加工,重点培育省内1-2家油茶加工龙头企业上市,新建10个规模在5000亩以上的油茶产业科技园,实现油茶产业
年综合产值350亿元,把油茶产业培育成我省继脐橙产业之后又一个支柱产业。
三、大力实施油茶产业发展科技创新
(一)推进油茶生产良种化。加快国家油茶种质基因库建设,广泛收集保存国内外油茶优良品种,大力开发高产油茶新品种,推动油茶种质创新。加快高产油茶良种采穗圃建设,大力培育油茶良种壮苗,实行定点育苗、定向供苗。新建或扩建2-3个组培实验室,建立油茶良种快速扩繁体系,实现高产油茶种苗规模化、工厂化生产。大力推广无性系育种、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倍性育种等现代技术,培育出5-10个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新品种。严格加强种苗市场监管。今后,新造油茶林坚持使用经国家或省审定认定的亩产50公斤以上的高产油茶品种,禁止使用实生苗造林,严厉打击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苗木的违法行为,维护油茶种苗市场秩序。
(二)推动油茶生产集约化。认真实施国家现代农业油茶项目,油茶重点县每年建设不少于1万亩、重点乡镇不少于2000亩的高产油茶林示范基地,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40个重点县建成500万亩高产油茶基地。鼓励和引导省内油茶加工企业建立与加工能力相适应的原料林基地。依托国家和省级油茶研发中心,开展油茶园艺化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抓好高产油茶栽培实用技术的组装配套。抓好高产油茶示范基地、示范户和示范企业建设,辐射带动农民推广新品种,学习新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通过送科技下乡、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远程科普、开办农民夜校等形式,向广大农民、种植大户和企业推广油茶良种良法。从2010年开始,依托省高产油茶培训基地,每年培训农民和专业技术人员5000人。
(三)促进油茶生产产业化。制订产业发展政策,将油茶产业列为全省重点支持的农业优势产业。大力扶持油茶产业龙头企业,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工艺设备更新,鼓励企业重组,培育油茶企业上市,提升市场竞争力。启动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油茶重大科技专项,开展茶油新产品以及保健、护肤、皂素、活性炭等副产品研发,使茶油精深加工率达到80%以上。围绕油茶良种选育、栽培和生产加工,制定涵盖产前、产中、产后的油茶生产标准体系,引导广大农民、大户和企业按标准组织生产。建立油茶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严格市场准入,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确保油茶产品质量安全。实施名牌发展战略,按照“统一品牌、商标各异”的方法,以“江西山茶油”的统一品牌,加强对外宣传,创造江西油茶产品知名品牌,提高产品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加强油茶新品种、著名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四、不断探索油茶产业发展新模式
(一)鼓励农民大力种植油茶。巩固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成果,切实维护农民对油茶林地的合法承包经营权。培植油茶种植大户,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大力发展油茶协会,鼓励农民通过专业协会或合作社开展联户种植,实行品种、育苗、管理、采摘、销售“五统一”,所得收益按照股份或协议分配,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和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二)实行多形式联合开发。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通过林地入股、企业投资开发、利润分成等方式,开展油茶原料林基地建设,或者企业依照协议对农户种植高产油茶给予资金和技术扶持,农户将茶籽销售给加工企业,实现利益共享。积极鼓励通过招商引资等方式,吸引外资及其它社会资金参与油茶产业的开发。
(三)支持油茶加工企业规模开发。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招投标、租赁等方式,依法取得集体或个人所有的连片丘陵岗地、荒山荒地的林地使用权,实行规模种植和开发,提高集约经营水平。企业劳动用工应考虑主要从当地聘请,增加属地农民务工收入。引导企业在油茶良种使用、精细栽培管理、精深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大投入,建立油茶产业科技园,实现资源培育基地化、经营管理集约化、生产加工一体化。
五、加大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一)建立政府投入引导机制。从2010年起,省财政设立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全省油茶产业的发展,重点用于高产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高标准油茶林示范基地建设等。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发展和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的通知〉》(发改农经〔2009〕2812号)要求,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基础上,按照“统筹规划、相对集中、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项目、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农业产业化、以工代赈、水土保持、防火林带、科技创新等项目资金,大力扶持油茶产业发展。各市、县(区)也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对油茶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二)落实信贷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各级金融机构要积极为油茶企业并购重组提供贷款支持,财政优先给予贷款贴息。中央和省用于支持林业发展的贴息贷款,优先支持油茶产业发展。建立面向广大农民、种植大户的油茶小额贷款扶持机制,加快推行高产油茶林林权抵押贷款,对以“公司+农户”形式新造高产油茶基地的企业,优先给予贴息贷款扶持。认真落实增值税暂行条例及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税收政策的规定,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茶籽,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以及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生产销售由茶籽进行粗加工制成茶籽油及茶籽粕等副产品;对从事油茶新产品的选育、油茶林的培育和种植、油茶籽的采集和粗加工的企业;对油茶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对经认定的油茶高新技术企业等,都要认真落实有关税收减免或优惠政策。
(三)完善林业相关配套政策。对新造高产油茶林基地的林地使用权流转,林业部门优先办理林权变更登记。郁闭度0.3以下、林相差的低产低效林分,可通过改造新造成为高产油茶林,林业部门应优先批准林木采伐,并安排采伐指标。各级林业部门要免费为农民、大户、企业提供油茶经营技术培训,开展技术咨询服务,提高油茶经营者素质。
六、加强对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为加强对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省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具体负责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和日常管理工作。各市、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保护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帮助解决有关方面的困难与问题,确保这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财政、发改、农业、林业、水利、科技、国土资源、扶贫、农业开发、质监、工商、税务、金融等部门要同心协力,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共同推动油茶产业发展。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油茶产业发展的政策、技术和典型,宣传油茶产品,为油茶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9.琼海市油茶产业协会章程 篇九
常宁市人民政府(2013年8月27日)
各位领导、各位代表:
首先,我代表常宁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莅临我市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就我市油茶产业发展情况作个简要汇报。
一、常宁市情和油茶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常宁市总面积2046平方公里,总人口97.1万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油茶之乡”和“杉木楠竹之乡”的美称。境内有百年老矿水口山和衡阳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塔山瑶族乡。近年来,我市瞄准争创全省经济十强的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兴市、工业强市、品牌旺市、文化活市”四大战略,加快建设“小康常宁、生态常宁、和谐常宁、魅力常宁”,经济社会发展保持良好态势。2011年在全省县域经济考核中位列第13位,2012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市、全省发展开放型经济先进单位。今年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0.28亿元,增长8.2%;城乡居民人均收入8631元。1—7月份,完成财政总收入7.36亿元,增长12.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64亿元,增长35.7%;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31.23亿元,增长12.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42.47亿元、50.38亿元,分别增长15.3%、24.6%。
常宁是全省油茶主产区,是全国13个“油茶之乡”之一。全
市现有油茶林77万亩,占林地总面积44%,常年产油5000吨左右,年产值5亿余元。1978年曾出席全国油茶生产会议,介绍生产经验;1981年上交国家茶油2060吨,居全国第一,获原商业部授予的“金杯奖”殊荣;1984年至199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我市实施油茶老残林更新改造WFP—2696工程项目。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油茶产业的机遇,以争创“中国油茶第一市”为目标,把油茶作为政府主导产业来抓,大力实施“政策驱动、规模带动、科技拉动、品牌促动”发展战略,油茶产业实现较快发展,共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5万多亩,低改垦复油茶林30余万亩。先后为全省、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提供高标准参观现场,成功举办三届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基本形成集种苗、基地、加工、科技、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油茶产业链,2009年我市被列为国家油茶示范林基地试点县(市),2011年被列为湖南省茶油生产大县,今年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油茶生物产业基地。
二、主要成效
(一)油茶基地不断扩大。经过几年的持续发展,特别是近3年来,我市油茶基地建设以每年新造3万亩、低改6万亩的速度稳步推进,省道320线百里油茶产业带和衡桂高速百里油茶走廊已具规模,油茶集约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目前,全市有江山生态、西施生态、鸣天科技、大三湘、中联天地等10多家规模油茶开发企业,全市种植面积万亩以上的企业有3家,200亩以上的种植户有150余家,油茶专业合作社20余个。湖南江山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在我市荫田镇白马等地租赁土地3万亩,创建了连片2.2万亩的油茶新造高产示范林基地;湖南中联天地油茶开发有限公司在我市租赁土地8.8万亩,已造林近0.8万亩;鸣天公司、西施公司分别在我市烟洲镇、蓬塘乡建立了近万亩的油产丰产林基地,这些基地规模大、标准高,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二)良繁体系不断完善。从中国林科院引进油茶优良品种9个,建成良种采穗圃155亩,已被纳入“湖南省油茶产业基地建设定点采穗圃”。同时,加快油茶良种苗木繁育基地建设,建成油茶定点苗木繁育基地1个,面积100余亩,选用优良无性系作为主栽品种进行苗木繁育,大力推广应用油茶芽苗砧嫁接和轻型基质容器育苗等先进技术,可年产优良嫁接苗300万株以上,实现了油茶良种苗木供应本地化。此外,我市还建设了300亩的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现已收集油茶优良品种84个。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集种源收集、穗条供应、苗木培育为一体的种苗繁育基地。
(三)产业品牌不断做强。突出抓好油茶产业链条延伸,创建油茶知名品牌。一是引进央企树品牌。引进中粮集团,建成年加工10万吨茶籽油的生产线,打造全国最大的茶油加工厂,茶油生产逐步上规格、上层次,“福临门”品牌油茶市场前景广阔;中粮集团准备近期在我市增加和改进生产设备和技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二是建设市场促品牌。开工建设湖南省油茶批发大市场,被列为全国首家茶油专业批发市场,集茶油产品研制、销售、包装和检测于一体,总投资达3.8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湖南省高档食用油生产集散地和全国最大的食用油交易中心,不仅可以现货交易,还将期货交割。同时,对油茶产品进行系列开发,促进油茶产业链的延伸,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文化魅力强品牌。我市积极整合油茶文化资源,大力弘扬油茶文化,全方位展现油茶文化的独特魅力。2008年和2009年,在全国率先举办两届油茶旅游文化节,向世人伸出了“油茶枝”,倡导“油茶枝、健康枝、幸福枝”理念,实现油茶与文化、旅游、科技、市场、政府职能“五大嫁接”,在省内外引起广泛关注。2012年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省人民政府、中粮集团在我市共同举办2012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我市油茶知名度和美誉度大幅提升。油茶博物馆已成功奠基,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当中。中粮福临门油茶籽油消费者体验基地竣工,茶油消费者体验基地按每天接待游客可达3000人,体验内容包括油茶种植基地、油茶花期观赏、加工工厂参观、油茶博物馆参观等活动。此外,我市成立了油茶学会、油茶文化研究会,举办了“我爱家乡的油茶”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这些都为我市油茶品牌发展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三、主要做法
(一)政策扶持,助推产业发展。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思路,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规模发展油茶产业,营造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一是组织保障高规格。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政委、市长任组长的油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明确一名市级领导专抓专管。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油茶产业发展的意见》,市人大通过《建立长效扶持机制,促进油茶产业发展》议案,出台《油茶产业建设考核实施方案》,把油茶产业建设纳入
市委、市政府重点项目考核内容。二是规划布局大手笔。制定《常宁市2008—2020年油茶产业发展规划》,确立了“五个一”油茶发展目标,即建成一个百万亩高产油茶基地;建成一个知名品牌的油茶加工龙头企业;建成一个以油茶为主导食用油交易市场;建成一个油茶生态文化园;建成一个年产值过百亿元的产业。在产业布局上突出“二带三群”,即以S320线和衡桂高速为轴的两条产业带,打造“百里油茶产业示范带”和衡桂高速油茶走廊。三是宣传发动全方位。坚持“荒山不绿化,责任不解除,油茶不垦复,干部不称职”,在各级干部中树立“既要金山、更要青山”的发展理念;在广大群众中宣传“人要衣装,山要绿装”的生态理念;在业主群体中弘扬“栽摇钱树、荫后来人”的经营理念,鼓励和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规模开发油茶,呈现出万名干部垦茶山、百余单位办基地的喜人态势,形成了全市上下共参与、干部群众齐上阵的浓厚氛围。
(二)创新模式,壮大基地规模。积极探索、创新油茶产业发展经营模式。一是公司租赁经营。引进一批有实力、懂技术、善经营的公司从事油茶规模开发经营。湖南江山生态公司在我市荫田镇租赁土地3万亩,现已成片造林2万亩。二是企业+农户联合经营。鼓励农户以地入股,与油茶开发企业共同经营。湖南大三湘茶油科技公司在西岭镇与600余户农民签约,户平入股土地近5亩,现已新造油茶林2000余亩。三是专业合作社经营。秉着“乡村引导、入社自愿、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引导农民成立油茶专业合作社,统一开发、统一管护、统一销售,全市已有油茶专业合作社20个。四是大户承包经营。支持有实力、懂技术大户兴建油茶林基地,充分发挥经营者在发展油茶产业中的辐射、示范和带头作用。目前全市经营200亩以上的油茶大户有162户。五是鼓励单位经营。凡是单位集资和个人承包或租用荒山新造油茶林的,或承包租用油茶山经营的,所得收益,可以全部用于干部职工福利,机关单位利用单位自有资金(上级项目资金除外)进行油茶开发,所得收益大部分可用于干部职工福利。
(三)拓宽渠道,加大产业投入。油茶产业周期长,见效慢,我市拓宽投资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一是财政“投”。市财政设立油茶产业发展基金,对新造油茶林,无偿供应种苗,并从次年起连续3年给予每年每亩100元的抚育管护费;对集中连片垦复油茶林,初次垦复的每亩奖励300元,以后年度复垦油茶的,每亩补助100元,对油茶新造和垦复组织有力的乡镇按每亩5元的标准给予奖励,近几年来,财政投入达5000余万元。同时,由市财政统一垫资,按照每亩1.6元的标准,购买了保额400元/亩的森林保险,为油茶经营业主提供了保障。二是银行“贷”。组建的林权管理服务中心,为油茶林权抵押贷款提供服务平台,确保林权抵押贷款和林权流转正常运行。积极与农村信用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民生银行、珠江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衔接,启动了油茶林权抵押贷款,市财政注资500万实行财政贴息,全市现已发放油茶林权抵押贷款金额达4000万元。三是向上“争”。先后争取到油茶示范林基地(县)市、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等项目。同时,把农业开发、现代农业、国土整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等涉农资金集中整合,仅2012年就整合项目资金达5000万元。此外,积极争资跑项和招商引资。近年来,油茶开发企业和大户投入我
市油茶产业建设资金达2亿元。
(四)依托科技,提升产业水平。充分依托科学技术,加快油茶技术创新和推广,实施科技兴油战略。我市先后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校长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营养学会名誉理事长周宏灏,中国科学院院士、湖南大学教授姚守拙等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参加油茶资源培育高峰论坛、油茶营养和茶油精深加工高峰论坛,引进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油茶栽培技术,让更多的人了解到茶油的营养保健价值。我市与亚林所、湖南省林科院、广西林科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经济林开发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和湖南环境生物学院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为油茶栽培和加工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多次举办油茶丰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班,培训人员达1000人次。健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实行技术干部与种植户结对联系制度,责任到人,推广良种良法,把技术送到山头地块,送入千家万户,提高种植效益。率先成立油茶学会和油茶文化协会,为广大会员和会员单位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全面提升油茶经营水平。
(五)搭建平台,规范林地流转。为加速林地流转,解决企业和大户开发油茶基地所需林地问题,我们依托林权管理服务中心,积极开展林地流转服务,并规范了流转程序。一是规范林权流转程序。我市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林权流转管理工作的通知》(常政办发[2011]90号)、《关于印发<常宁市清理整顿规范林权流转秩序工作方案>的通知》(常林字[2011]54号),规范林权流转程序,实行挂牌交易,对林地使用权进行流转交易 的,设立最低保护价,递增模式林地年租金最低保护价不得低于15元/亩,且每5年要递增5元/亩以上;固定租金模式林地年租金最低保护价不得低于20元/亩;交易成功后由林权管理服务机构鉴证并组织双方签订林权流转合同。二是规范林权变更登记程序。林业公司和大户承包宜林荒山造林的,按林权流转程序先取得林地使用权,凭林权流转合同办理林地使用权登记,待造林后经过一个“三伏”天,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凭林地使用权林权证办理林木所有权和使用权登记,确保了林权证的真实性和法律效力。三是规范林权管理服务申报资料。凡办理有关林权流转、变更登记、资产评估、抵押贷款等申请申报资料,一律使用省厅和上级规定的统一格式表格,林权流转合同使用省厅制定的规范化样本合同。
近年来,我市油茶产业发展保持了蓬勃发展态势,取得了较大成效。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资金投入不足。油茶林新造每亩需要3000元左右,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加大了油茶产业的投入力度,每亩补贴在300元上下,但我市本级财政配套资金吃紧,与实际需要资金相差很大,经营者自筹的压力较大,已成为油茶产业发展的瓶颈。二是政策扶持有待加强。我市作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油茶核心产区,油茶产业形成了较大的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完全具备了作为全省县域经济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县的基础和条件,但我市油茶产业发展至今未能得到有关政策扶持,没有列入全省特色县域经济“五个三”工程。三是关联产品开发不够。尽管我市的油茶发展的链条较为齐全,但与油茶产业相关联的产业发展没有跟上,忽视了油茶产业的上
游产品,如茶蜜的开发、观花观果和采果旅游业等没有发展起来,下游产品的开发不够等。
四、几点请求和建议
1、加大重点扶持力度。建议上级加大对重点县市、重点企业扶持力度。一是将我市油茶产业列入省“五个三”工程。我市是全国油茶核心产区,具有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资源优势,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建议将我市油茶产业列入省“五个三”工程(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强县项目)和“一县一特”产业发展试点项目,予以重点扶持。二是将中粮常宁油茶作为全省重点品牌打造。中粮集团的“福临门”品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建议将中粮集团的“福临门”茶油作为全省重点品牌打造,将中粮常宁油茶加工企业确定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并扶持发展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助推我省油茶品牌抢占全国市场制高点。三是将我市油茶生态文化等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笼子”。我市油茶博物馆已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按国家林业局要求,拟将其建设成为国家级、世界级的油茶博物馆。油茶种质资源收集库目前已收集84个油茶品种,对推动全国油茶产业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湖南茶油批发市场是省发改委批复通过的全国唯一一家茶油交易专业市场。建议将上述三个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笼子”予以重点支持。
2、实行森林保险统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我国集体林业呈现出以林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的局面,农户对林业灾害特别是森林火灾的抵抗能力弱,迫切需要推进森林保险事业,减 9
少森林经营风险。建议进一步加大财政保费补贴支持,实行县级或省级统筹,政府全额提供保费,巩固产业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