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2024-08-10

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精选7篇)

1.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篇一

第四部分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环境应急资源包括内部环境应急资源和外部环境应急资源两部分,具体包括专职或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和应急装备等方面。1、调查概要

本加油站位于

,本加油站的环境风险源主要包括储油罐及管道、加油岛、装卸油作业和储油罐。这些危险源可能造成周围环境受污染,影响邻厂员工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为此公司于 2019 年 3 月成立了以总指挥

为总指挥的预案编制组,从 2019 年 3 月 14 日起至 2019 年 3 月 15 日对公司环境应急资源展开了调查。

2、调查过程及数据核实

2.1 调查启动

公司 2018 年 3 月 12 日成立了应急预案编制小组,为我公司突发环境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专业指导。应急资源调查随着编制小组的成立而正式启动。

2.2 调查动员与培训

为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能有序开展,让各相关责任人重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工作,切实提升调查实效,2019 年 3 月 12 日由预案编制小组总指挥姜湘玲组织参与调查全体开展了调查动员会,会议开展期间,总指挥某某向大家讲解了《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指南》重点强调了此次应急资源调查重点为实体的环境应急资源包括:公司专职和兼职应急队伍,自储、代储、协议储备的环境应急装备、环境应急物资、应急处置场所、应急物资或装备存放场所。总指挥对调查工作进行分工,明确各自的职责。

2.3 调查数据核实 为了提高调查的准确、真实性,此次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共分两组同时进行,各组独立调查,并将调查结果交应急办公室汇总,汇总后由总指挥姜湘玲召开数据核实会议,将两组调查的结果通过会议进行公布,根据两组调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开展讨论记录后由总指挥某某牵头对调查结果进行现场核实,根据现场核实情况确定本次环境应急资源调查结果。

2.4 调查报告的编制

根据最终确定的调查结果,由公司应急办公司负责环境应急资源调查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对报告编制的真实性负直接责任。3、调查结果与结论

3.1 应急救援队伍建设3.1.1 应急 救援组织体系

为了做好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组织和应急管理工作,并依据突发环境事件危害程度的三个不同级别,设置了清水坪加油站突发环境事件分级应急救援的组织体系,具体组织形式如图 3-1~3-3

图 图 3-1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组织体系(Ⅰ级 警报)

图 图 3-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组织体系(Ⅱ 级 警报)

图 图 3-2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组织体系(Ⅲ 级 警报)

3.1.2 应急机构组成本加油站 2018 年应急救援小组负责人及联系方式见表 3-1。

表 表 3-1 急救援小组 3.2 应急储备3.2.1 经费储备保障

应急专项经费由公司设立的专用账户提供,该账户内资金限用于突发环境事件,不得以任何理由用作他用,从而保障应急状态时应急经费的及时到位。

应急职务

姓名

部门、职务

手机电话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抢险救援组

疏散联络组

应急监测组

后勤保障组

善后处理组

3.2.2 环境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应急物资装备日常保管由所属部门负责,日常监督及检修由公司安全环保科负责。公司环境应急物资、环境应急装备调查表见附件。

3.2 2..3 3

外部援助力量

外部援助力量见表 3-2。

表 表 3 3--2 外部援助力量

单位名称

联系方式

3.3 3 调查结论

经公司预案编制小组调查结果显示,公司目前总人数为 7 人,配备有专职环境应急管理人员 2 名,兼职环境应急管理人员有 5 名;公司成立了以总指挥

为现场总指挥的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队伍主要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擅长于初期事件的应急处理;严格按照“1 分钟响应,3 分钟到场”的要求组织应急抢险工作;各岗位、以及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供调配的公共物资装备(具体详见附件“应急资源调查表”)。综上调查结果显示公司应急资源基本满足应急响应需求匹配。4、调查更新

公司环境应急资源信息每年定期进行更新,若期间环境应急资源发生重大变更的,需及时更新。

附件

环境应急资源清单

附件 1 1

保靖清水坪加油站 环境应急资源调查大纲

(1)、调查概述

调查开始时间 2019 年 3 月 14 日

调查结束时间 2019 年 3 月 15 日 调查负责人姓名

联系人员/电话

(2)、调查结果 应急管理人员情况 专职人员☑有,2 人;□无 兼职人员☑有,5 人;□无 抢险救援队伍情况 自建监测队伍□有,人;☑无 自建救援队伍☑有,2 人;□无 自建处置队伍☑有,5 人;□无 协议抢险救援队伍□ 队伍名称:

;☑无 应急专家情况 □有,人;☑无 应急物资情况 物资品种:种; 是否有外部协议储备:□有,份,☑无 应急装备情况 准备品种:种; 是否有外部协议储备:□有,份,☑无 应急场所情况 储存☑有,□无 处理☑有,□无 指挥☑有,□无 其他(3)、调查质量控制与管理 是否对企业自身储备的物资和装备信息进行了现场核实:☑有,□无 是否建立了环境应急物资信息档案:□有,☑无 是否建立了环境应急物资信息及时更新的机制:□有,☑无(4)、调查资源能否与应急响应需求匹配的分析结论(可选)

□完全满足;□满足;☑基本满足;□不能满足(5)、应急资源调查表如下:

附件 2 环境应急管理人员调查表

序号

姓名

部门、职务

手机电话

备注

附件 3 环境人员抢险救援队伍

队伍名称 应急救援队 队伍类型 企业自建 成立时间 2018 年 2 月 主管部门 公司应急指挥部 总人数 6 人 专业人数 / 主要装备 灭火器、灭火毯、消防锹、消防桶、高压水枪、侧漏警报器 专长及能力 负责公司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擅长于初期事件的应急处理;严格按照“1 分钟响应,3 分钟到场”的要求组织应急抢险工作 队伍所在地 行政区域代码 / 地址

队伍负责人姓名

应急值班电话 / 备注

附件 4 企事业单位环境应急资源调查表

调查人及联系方式 :

审核人及联系方式:

企事业单位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保靖清水坪加油站 物资库位置 卸油口、加油岛、加油机、防沙池、办公室 经纬度

负责人 姓名

联系人 姓名

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环境应急资源信息 序号 名称 品牌 型号/规格 储备量 报废日期 主要功能 备注 1 35kg 干粉灭火器 洪湖 35kg 1 个 2020.12 灭火灭火毯 国标 1.2m×1.8m 5 张 2020.12 覆盖火源、阻隔空气,以达到灭火 3 消防砂 泽旭矿产 40-70 目 3平方米 2020.11 用于扑灭油类的火警手提式干粉灭火器 洪湖 8kg 12 个 2022.10 灭火

消防锹 ZHENGJON/正匠 69.5cm 5 把 根据磨损情况 铲洒消防沙、清除障碍物、清理现场 6 消防桶 ZHENGJON/正匠 26cm×16cm×21cm 5 个 根据磨损情况 火场地面铲水灭火静电接地警报器 中西牌 ZA05-1450 1 台 根据磨损情况 当夹体有一方接触不良时,立即做出 8 监控系统 海康威视 DS-2CD3345-P1-I 1 套 视情况而定 监控推车式灭火器 洪湖 MZF/35kg 2 台 2020.10 灭火高压水枪 指南车 7.5m 3 把 根据磨损情况 灭火测漏报警控制器 贵和 GH-SLI 1 套 视情况而定 泄漏警报

环境应急支持单位信息 序号 类别 单位名称 主要能力 1 应急监测单位 保靖县环境监测站 监测 2 应急监测单位 湘西自治州环境保护监测站 监测

附图一

应急资源分布图

图注

应急物资 手提式灭火器、灭火毯 高压水枪 灭火毯、35kg 干粉灭火器、消防锹、消防桶存放于消防器具箱内 化粪池 沉砂井

2.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篇二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①全省地市级以上所有公立医疗机构,以及相当于省、地市级的军队和企业医院。②抽查南京市所辖六合区、溧水县和高淳县,苏州市所辖昆山市、张家港市和吴江市,连云港市所辖灌云县、东海县和赣榆县,共此有9个县的县级医疗机构。③对核辐射医疗救治基地所在的连云港市新浦区及江苏田湾核电站所在地连云港市连云区的区级医疗机构也进行了调查。调查点共159个。

1.2 调查内容

医疗机构基本情况;医疗机构承担的核和辐射应急任务;相关科室设置及医护人员情况;相关医疗设备和辐射防护设备,以及操作人员情况;放射损伤诊治情况;应急救援计划情况;应急救援组织及人员情况;应急药品储备情况;应急救援演习情况等。

1.3 调查方法

制定调查实施方案,对调查人员集中进行培训,使用统一的调查表格,统一要求,对调查过程实施质量控制。调查表由调查员到各医疗机构逐项填写,并输入计算机。按照统一的数据库软件,采用双录入法进行调查结果的录入和核对,最后分析汇总。

2 调查结果

2.1 基本情况

江苏省下辖13个省辖市,106个县(市、区)。本次共调查159家医疗机构,其中省级 19家,地市级110家,县(区)级30家。病床总数69 348张,百级层流病房79个,千/万级层流病床190张。具体分布情况见表1。

2.2 应急管理情况

被调查的159家医疗机构中,52家有公共卫生应急预案(程序),占32.7;19家有核(放射)应急预案(程序),占12.0%;11家2个预案(程序)都有,占6.9%;还有77家2个预案 (程序)都没有,占48.4%。116家设有公共卫生应急部门,归口科室有院办、预防保健科、应急办公室(应急小组)、医务科(医教科)。公共卫生应急部门归口科室见表2。

2.3 相关科室情况

159家医疗机构中设有核和辐射应急相关科室7大类共614个,医护人员35 541名,病床数47 173张,结果见表3。调查结果显示91.8%的调查点设有内科,89.9%的调查点设有外科,85.5%的调查点设有急诊科,未设内科、外科和急诊科的调查点均为专科医院。88.9%的病床分布在内科和外科。

2.4 2000年以来放射损伤诊治情况

有3家医院有放射损伤的诊治医生,2家医院接诊过放射损伤的病人,并对放射损伤的病人开展住院治疗。放射损伤诊治医生人数、接诊和开展放射损伤住院病人人次见表4。2000年诊断放射性白内障4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5例;2001年诊断放射性白内障8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5例;2002年诊断放射性白内障7例;2005年诊断放射性皮肤疾病3例,过量照射2例。2000年治疗放射性皮肤疾病1例,放射性白内障11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1例;2001年治疗放射性白内障7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1例;2002年治疗放射性白内障13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1例;2003年治疗放射性皮肤疾病1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14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1例;2004年治疗放射性皮肤疾病1例,外照射慢性放射病14例,放射性核素外污染2例,放射性核素内污染3例;2005年治疗放射性皮肤疾病3例,放射性白内障16例,过量照射7例。

2.5 药品储备情况

75家单位有核应急相关药品,种类有雌三醇,尼尔雌醇,碘化钾,磷酸铝凝胶,二巯丁二酸钠。其中43家单位只有尼尔雌醇1种药品,规格有2 mg×6片/盒,共1134盒;5 mg×6片/盒,共313盒;1 mg×6片/盒,共207盒。7家单位有雌三醇,规格有2 mg/支,194支;1 mg/支,150支;15 mg/支,25支;30 mg/支,50支。13家单位有碘化钾,规格有500 g/瓶,14瓶;1000 g/瓶,1瓶;100 ml/瓶,111瓶;130 mg×50片/瓶,130瓶;碘化钾粉剂200 g,还有100 ml/瓶含10%的碘化钾自制品。14家单位有磷酸铝凝胶,规格有20 g×5袋/盒,共780盒;20 g×4袋/盒,共815盒;2.5 g×5袋/盒,共240盒;55 g×4袋/盒,共38盒。3家单位有二巯丁二酸钠,规格有0.125×10支,2盒;500 mg/支,20支;2 ml/支,100支。只有1家单位有普鲁士蓝0.25 g×100片/瓶,15瓶;DTPA-Ca 5 mg/支,140支;酰丙胺磷500 mg/支,60支和氢氧化铝凝胶5 ml×l2包/盒,160盒。

2.6 医院相关设备及使用人员情况

143家医院配备有核和辐射应急相关设备14种共610台,使用人员2414人。其中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自动血球计数仪分别占设备总台数的27.9%和32.3%,进口设备占71.5%。具体结果见表5。

2.7 核(放射)应急相关人员情况

从事放射损伤诊治和核(放射)应急管理的人员共有275人,其中男性217人,占78.9%;女性58人,占21.1%。本科及以上学历207人,占75.3%;中专及以上学历67人,占24.4%;还有1人无学历,占0.3%。核(放射)应急相关人员年龄和职称分布分别见表6、表7。

2.8 放射性同位素使用情况

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的单位有64家,使用的核素种类有125I、131I、20Ti、89Sr、90Sr、153Sm、188Re、32P、201Tl、67Ga、99mTC、18F、22Na、141Am、192Ir、60Co、14C、186Re、137Cs、103pd共20种248项,其中153项用途为核医学,远距离治疗21项,贴敷治疗19项,籽粒插植18项,仪器刻度15项,其他22项。使用开放源最大等效年操作量合计为1.24×1012Bq,密封源总活度3.07×1015Bq。248项中有42项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56项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187项开展了定期防护性能检测,35项开展了质量控制检测,30项开展了临床剂量检测。

注:PET—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SPEC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2.9 射线装置使用情况

159家医疗机构中,共有射线装置1164台,其中进口设备794台,占68.2%;国产设备370台,占31.8%。用途有放射治疗、模拟定位、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其他。各类设备台数见表8。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有87台,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的有127台,1051台设备开展了定期防护性能检测,311台设备开展了影像质量检测。

3 讨论

我省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连云港的田湾核电站已经投产运行,本次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调查表明,我省现有的、可用于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的医学资源包括组织机构、人力资源、物资设备和基础设施三级医疗机构还是比较全面的,能够在突发辐射事件中及时有效的组织医学力量开展救援。省和连云港市医疗卫生机构在江苏省田湾核电站的多次应急演习中,都能够顺利和圆满地完成各自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但是本次调查同样发现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今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的有以下几个方面:①51.6%的调查点有公共卫生应急预案和核应急预案(程序),73.0%的调查点设有核(放射)应急机构或公共卫生应急部门,但许多应急预案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不强;应急管理部门又多数挂靠在医院的医务科(医教科),加之应急经费严重不足,从而造成了物质储备和技术储备的不足。政府应设立核(放射)应急处理专项资金,保障医学救援经费,加强核和辐射应急体系建设及技术储备,将预案规定的责任、制度、措施、资金保障和物质储备落到实处,完善联动协调机制。②3家医院有放射损伤的诊治医生,这3家医院分别位于南京、苏州和连云港;2家医院接诊过放射损伤的病人,但恰恰是我省核设施所在地连云港市的某医院有放射损伤的诊治医生却没有接诊过放射损伤的病人,一旦发生核事故,由于连云港市缺乏放射损伤治疗的病例和经验,对放射损伤病人的就近治疗缺乏有利的先机。各级政府应加强核和辐射应急救援专业技术队伍的培养和医疗救援实践的演练,提高医学救治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③75家单位有核应急相关药品,其中43家单位只有尼尔雌醇1种药品,13家单位有碘化钾,14家单位有磷酸铝凝胶,7家单位有雌三醇,3家单位有二巯丁二酸钠。放射损伤早期防治药、阻吸收药种类单一,促排药物缺乏。今后应增加应急经费的投入和多品种应急药品的储备。④实验室检测设备中,71.5%为进口,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自动血球计数仪占设备总数的60.2%,且使用频次高,成为各医院的主要检测设备。但仅有的5台PET则集中在南京的三级医院中;辐射巡测仪、液体闪烁仪和放射性除污染、洗消设施总共还不足20台。⑤核(放射)应急相关人员中,学历为本科及以上人数占75.3%,年龄在40岁以上人员占83.3%,职称为中级及以上人员占90.9%,尽管相关人员学历高、职称高,但大部分管理人员为兼职。⑥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使用中,75.4%的放射性同位素和90.3%的射线装置开展了定期防护性能检测,16.9%的放射性同位素和7.5%的射线装置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预评价,22.6%的放射性同位素和10.9%的射线装置进行过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14.1%的放射性同位素和26.7%的射线装置开展了质量控制检测。由此可见,绝大多数的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都能开展定期防护性能检测,但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效果评价和质量控制检测开展得较少,今后应强化放射诊疗设备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通过此次调查,基本掌掘了我省医疗机构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及医学救援准备情况,为今后在应对突发核事件或辐射事件时化“被动”为“主动”,为我省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决策指挥提供依据。

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江苏省现有核和辐射应急医学资源及应急医学救援准备情况,以便在突发核事件或辐射事件时能够为江苏省核和辐射应急医学救援决策指挥提供依据。方法制定调查方案,在统一的质量控制条件下,采取普查与抽样调查相结合,调查员使用纸质调查表,对调查对象进行实地调查、核实,填写表格。结果确定159家医疗机构为调查点。51.6%的调查点有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核应急)预案(程序),73.0%的调查点设有核(放射)应急机构或公共卫生应急部门,60.4%的调查点应急管理部门归口在医务科(医教科),3家医院有放射损伤的诊治医生,2家医院接诊过放射损伤的病人,75家单位有核应急相关药品,但药品库存较单一,相关设备71.5%为进口,使用的放射性同位素61.7%在核医学科,射线装置68.2%为进口。结论加强核和辐射应急体系建设及技术储备,完善公共卫生应急预案(核和辐射应急预案)或程序,增加应急经费投入和应急药品储备,强化放射诊疗设备的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质量控制检测工作。

3.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篇三

关键词:林区;防火应急机制;探究

中图分类号:S762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5.10.066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森林覆盖率相对较高,森林资源是一种典型的不可再生资源,对人类的生存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给森林带来灭顶之灾。引起火灾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其中,人为因素能够采用标语、警示的方式来杜绝,但是自然因素往往很难控制。近年来,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高,全球气温升高,同时,高温、低温冰冻、干旱、大风等异常天气也很容易引发森林火灾。在这一背景下,必须要建立起完善的林区防火应急机制。

1目前林区防火的问题分析

1.1生態意识不足

森林属于陆地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促进国家经济水平平稳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在现阶段下,依然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森林与生态之间的关系,不知道森林的重要作用。一些已经富裕起来的群众普遍认为,森林不值钱,即使被火烧过,树木和草也是可以再生的,因此,防火意识淡薄。

1.2林区可燃物数量剧增

在各项林业工程的实施之下,森林植被数量越来越多,其中的杂草、落叶、枯枝等可燃物也开始剧增,致使林区附属物负荷严重超标,在人为因素的影响下,一旦起火,就很容易酿成重大火灾。

1.3防火经费不足

目前,很多地区都未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中,致使森林队伍建设落后、防火装备落后,组织系统、指挥系统与通信联络系统也跟不上林区防火需求。同时,扑火队伍的建设也存在着有名无实的问题,缺乏专业的扑火队伍,一旦发生火灾,只能够临时召集人员,扑火效率低。

1.4责任追究机制不完善

在出现火灾之后,对于肇事者必须要严厉惩处,但是,就现阶段来看,这种责任追究机制并不完善,仅仅是象征性的进行通报批评,严重影响了防火机制的实施效果。

1.5防火措施不到位

在林区防火工作之中,很多地区的林业管理部门并未将防火宣传工作、管理工作、巡查工作与督促工作落实到实处,在林区防火期间,仅仅采用发通告与贴标语的形式,没有将工作细化。此外,也未制定出完善的林区防火预案,在出现大的火情时,后勤保障与人员调配工作都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火灾扑救成果。

2做好现阶段林区防火工作的对策

2.1制定出行政首长负责制度

我国《森林防火条例》中规定,森林防火工作需要实施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度,要做好林区防火工作,需要做好行政首长负责制度的建设工作,将林区防火工作纳入到安全生产管理范畴中,明确各级负责人,将“领导抓,抓领导”的管理原则落实到整个防火工作中,保障各项防火措施都可以落实到实处。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防火总指挥由行政一把手负责,将所有的工作量化、细化,将其分解给包片干部与护林员身上,形成自上到下严格管理的制度,落实好责任追究制度,提升林区防火工作的实施成效。

2.2注意提升群众的防火意识

林区防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宣传措施,只有让所有的领导、群众都了解火灾对于森林的影响,提升他们的防火意识,才能够真正的预防人为火灾的发生。

这可以采用电视、广播、网络、微信的形式进行宣传,让广大干部和群众了解森林火灾的不良影响,不仅危害国家和集体,也会影响到自身的利益。同时,还要组织好工作组,深入到乡、镇、村中,并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宣传和教育,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森林法规,普及森林防火意识,让广大群众都可以了解到防火救火的相关知识。

2.3保障森林队伍的建设效果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必须要重视林区防火队伍的建设,将义务扑救队伍与专职扑救队伍结合起来,将民兵、林场员工、公安民警、武警部队、企事业单位员工作为支撑,组建起不同类型的扑火队伍。同时,还要定期对扑救人员展开培训,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并为他们配备好足够的灭火弹、灭火机设备,这些工具的设置要遵循多办事、少花钱的原则,循序渐进的改善扑救设备。

2.4采取科学的措施严管火源

构成林区火灾的三个要素就是火环境、可燃物与火源,其中,火源管理是其中最为关键的工作,要降低火灾发生率,必须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将火源扼杀在萌芽中。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林业部门要定期巡查,抓好危险地段,加强用火管理,尤其要做好元宵节、清明节、庙会等节假日的用火管理工作,倡导无烟扫墓,防止发生火灾。

2.5提升生物防治工作的成效

林区防火基础建设工作非常重要,生物防治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渠道,在未来阶段下,可以在林区大力推行生物防火带,将其改造为单一林分,注重清理林区中的各类可燃物,还要清理林道、林缘周围、林间小路的杂草、枯叶,做到防患于未然。

2.6建立完善的林区防火机制

为了保障防火成效,需要建立起完善的林区防火机制,积极利用飞机巡护、卫星扫描检测、视频监测等科技手段,做好森林火灾预测系统的建设工作,推广电子眼,构建立体化、全天候的林区监测网络,促进林区防火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以及现代化发展。

3结语

总而言之,林区防火工作是一件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防治与监控的工作,采取合理的防火措施既能够保护我国的野生资源、自然资源以及野生动物,维护动植物多样性,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与人民生活、生产安全。此外,还要意识到,林业资源的保护不仅仅是林业部门的事情,需要人民群众一起努力,为此,需要进行系统、全面的安全宣传工作,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林业资源。

参考文献

[1]魏书精,胡海清,孙龙.气候变化对我国林火发生规律的影响[J].森林防火,2011,(01).

[2]李剑泉,刘世荣,李智勇,易浩若.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09,(20).

[3]李世友,袁俊杰,王文元,杨林,陈宏刚,李眉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消防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J].林业调查规划,2008,(03).

4.矿山应急救援资源的整合与优化 篇四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强调过,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及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把矿山应急救援列为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六个支撑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立国家矿山应急救援体系,完善矿山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的新格局,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新形势下提出的,既反映了做好当前矿山应急救援工作的客观需要,也体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要求,从而为矿山救援资源整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客观条件。

一、矿山应急救援资源的基本内容

矿山救援是在矿井事故状态下实施抢险救灾,是矿山高危行业中的高危作业。矿山应急救援资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人才资源、装备资源、资金资源、环境资源。

(一)人力资源。矿山应急救援的人力资源是指从事矿山救援作业的岗位人员,即矿山救护队员。矿山救护队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40岁以下,身体健康,并能在高温浓烟和极其复杂艰难的条件坚持战斗,具有勇敢、机敏、果断和献身精神,并经过培训、考核、试用、持证上岗。

(二)人才资源。指从事矿山救援工作的指挥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矿山救护各级指挥员应当熟悉矿山救护业务,具有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能够佩戴氧气呼吸器,从事矿山救护工作不少于3年,并经过全国煤炭矿山救护培训中心培训取得上岗合格证。矿山救护的专业人员主要是具有采煤、通风、安全、消防专业技术职务并从事矿山救护工作的人员。

(三)装备资源。矿山救援装备资源是指一个企业矿山救护队所必须配备能够处理矿井各种灾害事故的技术装备和救灾训练器材。主要包括:个人防护装备;处理各类事故的专用设备与器材;矿井空气成份、温度及其他安全检测分析仪器;通讯器材及信息采集与处理设备;医疗及急救器材;交通运输工具;训练器材等。

(四)资金资源。矿山应急救援资金资源是矿山企业各部门、救护大队及各单位认真做好年度实施规划和资金预算,确保矿山应急救援规划所需资金按时到位,确保矿山应急救援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和根本所在。

(五)环境资源。包括:矿山救援组织所处的地理环境、矿井资源分布、矿产赋存与开采状况等外部环境;矿山救援组织内部所必需的各种建筑设施,如:值班室、办公室、学习室、会议室、装备室、修理室、通讯室、氧气充填室、矿灯充电室、化验室、战备器材库、汽车库、演习训练设施、运动场地等。

二、矿山应急救援资源整合的原则

(一)合理布局。矿山救援组织的设立应以100km为服务半径,交通位置适中,设立矿山救护大队,下设2~3个救护中队,分别是完备的联合作战单位。一般来讲,矿山救护大队应设在集团公司总部附近,便于调动和指挥。矿区内服务半径超过lOOkm以上的,可考虑设置驻矿救护中队。

(二)科学定位。矿山救护大队是矿区的救灾专家、救护装备和演习训练中心,负责对矿区内矿井重大灾变事故的处理与调度、指挥。在负责本企业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与其他矿山企业签订协议,面向非煤矿山和社会开展应急救援服务,承担社会救援职能。

(三)资源共享。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作为这一机制中的矿山救援资源,要与本企业之外的矿山企业签订有偿服务合同,实行救援资源有偿使用。同时,列入当地政府建立的应急救援体系,对地方重大灾害事故实施救援支持。

(四)以人为本。保障生命安全是最基本的需求,矿山救援是挽救生命的工作,是救助和保障人们生产安全的社会公益事业。坚持“以人为本”,要把矿山救援工作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矿山属于高危行业,矿山救援是在矿井事故状态下实施抢险救灾作业,灾区情况复杂多变,是高危行业中的高危作业。要求既要迅速、有效地抢救被困矿工,同时还必须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保护好矿山救援资源的人力

三、矿山应急救援资源整合与优化的探索、实践

新汶矿业集团矿山救护大队作为新汶矿区应急救援资源单位,座落于山东新泰市,南临京沪高速公路,北靠莱新高速公路,西有京福高速和104国道,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大队组建于1956年,1979年成立大队,集团公司正处级单位,实行军事化管理,24小时战备值班,大队担负着集团公司所属矿井及新泰、莱芜、泰安和宁阳三市一县56对煤矿和1个石膏矿、6个铁矿等非煤矿山的应急救援、技术服务和地面火灾扑救任务。长期以来,不但为煤矿、非煤矿山实施救灾,而且还履行着社会公益性职能。现有3个救护中队,1个消防中队,救援指战员165人,2004年12月被列为省级矿山救援基地,2007年6月取得国家矿山救护队一级资质。

新汶矿业集团应急救援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其目的就在于建立组织严密、协调有效、快速反应、协同救援的矿山应急救援机制,及时有效地组织各类矿山事故的抢险救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促进矿区的安全生产。

(一)矿山救援资源集中管理。从矿井生产发展变化、矿区交通状况改善的实际出发,先后撤销了翟镇矿、南冶矿、华丰矿救护中队,将救护指战员和救援装备等有效资源整合到救护大队,组建了救护大队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形成了矿区救护力量的集中管理与指挥,实现了矿山救援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矿区消防与矿山救护资源合并。将原矿务局公安处消防队合并到矿山救护大队,成立救护大队消防中队,承担矿区消防灭火任务,对救护队员进行地面防灭火知识技能培训,促使矿山救护队向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成为承担社会救援职能的多功能应急救援队伍。

(三)矿山救援资源有偿使用。2001年,新汶矿业集团明确矿山救护大队对集团公司所属生产矿井(华丰矿除外)及附近地方煤矿的抢险救灾、地面火灾扑救及安全技术性工作实行有偿服务。集团公司所属矿井按实际产量吨煤提取0.32元(2005年提高到吨煤1元);地面生产单位每年收取1万元;矿山救护大队辖区及周边地方煤矿签订有偿服务协议,按协议提取相应费用,服务费按吨煤不低于0.35元提取。在实际操作中,有偿服务协议按矿井《生产许可证》核定产量为收费依据,而不依实际产量。矿山救援有偿服务收费的使用管理,集团公司也作了明确规定。其中,对集团公司外单位实施的有偿救援和技术服务费用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主要用于矿山救援装备的更新改造和救护指战员抢险救灾中的安全奖励。矿山救护资源的有偿使用,提高了矿山救援工作地位,进一步显现出矿山救援资源的经济价值。

(四)优化矿山救援人力资源。改革传统的救护用工制度,实行队员服役合同制是优化矿山救援人力资源的重大举措。制定了《矿山救护队员服役合同实施方案》和《救护队员综合考核上岗办法》,对全部在岗救护指战员进行了体能、业务、技术等方面的综合考核,不合格队员转岗分流,考核合格的救护队员签订服役合同,对退役队员妥善安置到适当岗位。1997年至2007年底,共日收服役合同制新队员8批126人,退役安置老队员36人。在岗指战员全部签订服役合同,持证上岗。矿山救护指战员的平均年龄保持在27岁左右,文化程度全部达到高中(技校)以上。实现了矿山救援人力资源的优化组合。

(五)开发矿山救护人才资源。人才资源是矿山救护事业的第一资源。在整合优化救护人力资源的基础上,注意充分利用和开发人才资源。一是不拘一格选人才。先后从一线服役队员中选拔任用了9名副中队长、18名正、副小队长,救护一线指挥员实现了年轻化。二是重用专业人才。从救护一线指挥员中提拔了两名副大队长、一名副总工程师,充实加强了大队指挥力量。三是开发培训人才。先后送出6名大、中队指挥员参加了全国矿山救护指挥员的专门培训,组织从事经营管理的十名管理人员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经济法与现代企业管理》电视远程教育。有3名后备干部参加了上级组织的管理培训,人才结构得到改善。目前,在职大、中队管理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80%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占一40%,初级专业技术职称占47%;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9%以上。

(六)集中资金改善救援装备。矿山救援资源的整合,实现了救灾力量集中管理、集中指挥,也为集中资金改善装备提供了有利条件。2001年,矿山救援资源整合完成之后,每年集团公司都安排100多万元的安全技术措施资金用于矿山救援装备的更新。自1998年,国家号召逐步推广使用全面罩式正压氧气呼吸器,彻底改变困口具鼻夹容易脱落造成指战员自身伤亡的现象,该队自1999年装备了10台美国原装BIOPAK一240型正压氧气呼吸器开始,至2001年底,已实现救护指战员个人防护仪器全部正压化,成为全省第一个救护指战员全部使用正压呼吸器的救护队。“十一五”以来,先后投入资金600余万元,购置和更新了一大批较先进的救援装备和设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施、气体分析化验车、生命探测仪、潜水设备、灾区通讯设备、大型灭火装备、多功能支护破拆工具。全大队11个救护小队配备依维柯值班车,配备85台德国BG4正压呼吸器、30台国产宏安240型正压呼吸器,气体监测工具实现数字化,为安全快速完成抢险救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向前迈进了一大步。2003年以来,为进一步改善指战人员值班、训练、生活环境,先后对篮球场、一中队值班楼、二中队值班楼、三中队值班楼、办公楼、餐厅、澡塘进行了改造和装修,一中队、二中队、三中队值班室安装了空调,安装了室外12件健身器材,建起了多媒体室、电教培训室、多功能体训房。全队各种救援设备达到640余台(件),固定资产总

额达到上千万元,矿山救援装备水平保持在全省、全国同行业前列。

四、思考

(一)安全生产形势与矿山救援队伍素质不能同步发展。近几年,在山东省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安全生产形势日益好转,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高,事故发生概率逐年降低,救护队出动次数也日益减少,一定程度上应急救援队伍实战经验比较缺乏,而现有装备、训练、演习及培训模式是在历史积累下形成的,如不及时改进管理、装备、培训模式,现有的应急救援队伍的作战能力将会逐年下降。因此,需认真研究新形势下如何进行救援队伍的素质建设。

(二)科技保障欠缺导致对矿山救援队伍科学发展支撑不够。国内还没有专门的科研机构从事救援技术、救援装备、救援训练的科学研究,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科技保障。

(三)人才引进受限制约矿山救援队伍更高层次的发展。国内没有一所大中院校开设矿山应急救援专业,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人才保障。现应急救援管理人员大部分是自己培养的,缺乏系统的理论培训,许多管理人员靠的是经验积累,与日益好转的安全生产形势相矛盾,从基层企业引进人才受条件限制,非常困难。

5.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篇五

根据县安全监管局《关于印发x县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以及加强安全生产“三项建设”工作的要求,为掌握各类应急资源,提高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能力,尽快建立我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原则。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的基础建设,提高我镇应对各类事故灾难的处置能力。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取得成效,镇安委会成立“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宣典成兼办公室主任。

三、目标任务

xxxx年底前,镇政府、相关企业要利用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应急预案和资源数据库系统平台,做到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信息及时采集、更新、查阅、审查、统计分析和资源共享。

一是建立应急预案数据库。包括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涉及安全生产的应急预案,各类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二是建立应急救援队伍数据库。含辖区内各类应急救援队伍。

三是建立应急专家数据库。

四是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和装备数据库。

四、工作计划

镇政府将和县安监局同步推进数据库建设,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准备阶段(xxxx年1月-2月)

1、镇安监办和村(社区)要落实具备电脑基本操作能力的专人负责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

2、配备基本的办公电脑,并可以接通互联网。

3、建立数据库建设工作人员联系信息档案和协调沟通机制,各地根据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二)学习阶段(xxxx年3月-4月)

通过登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站,镇政府、有关单位、相关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网上注册,可下载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系统单机版进行软件使用方法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系统的操作知识。

(三)实施阶段(xxxx年5月-12月)

1、录入工作。镇安监办和重点行业、高危企业,登陆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网站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版,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网上录入工作。

2、指导工作。镇安监办在做好自身数据库建设的同时将指导、协助、督促有关重点行业和高危企业的数据库建设工作。

3、总结整改。xxxx年12月中旬前,做好迎接县安监局检查的准备,查找不足,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协调整改,进一步完善数据库的管理,做到应急预案与应急资源数据库正常使用,并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各相关单位、各企业、镇安监办要加强对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充分认识做好此项工作的重要性。明确工作目标和进度,确定应急预案和应急资源数据库建设工作的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制定工作方案。

(二)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各单位、各企业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和高危企业的数据采集,周密部署,全面对辖区内有关行业、企业对预案和各类数据进行摸排核查,有条不紊的开展好数据库建设工作。

6.应急资源调查报告 篇六

关于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的报告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现将《鄂尔多斯市国土资源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报上,请审示。

二00八年十一月十七日

鄂 尔 多 斯 市 国 土 资 源 局

4.6

应急结束 5

后期处置

5.1

善后处置 5.2

调查评估 6

应急保障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6.2

应急装备保障 6.3

数据保障 6.4

应急队伍保障 6.5

交通运输保障 6.6

经费保障 6.7

治安保障 7

监督管理

7.1

宣传教育和培训 7.2

预案演练 7.3

责任与奖惩 8

8.1

预案管理与更新 8.2

实施时间

1总

则 1.1

编制目的

提高处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形成科学、有效、反应迅速的应急工作机制,确保全局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实体安全、运行安全和数据安全,最大限度地减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护公众利益,维护正常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秩序。

1.2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内蒙古自治区信息与网络安全应急预案》、《鄂尔多斯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鄂尔多斯市信息与网络安全应急预案》等有关法规、规定,制定本预案。

1.3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指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是指重要社会信息系统突然遭受不可预知外力的破坏、毁损、故障,产生对国家、社会、公众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

1.3.1事件分类

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三类:

(1)自然灾害:指地震、台风、雷电、火灾、洪水等引起

6职责。

(4)依靠科学,平战结合。加强技术储备,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与操作流程,定期进行预案演练,确保应急预案切实有效,实现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科学化、程序化与规范化。组织指挥机构与职责

发生Ⅰ级、Ⅱ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后,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局协调领导小组),为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的组织协调领导机构,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局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信息通报与预警监测机构,负责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预警与信息通报工作。成立局网络与信息安全专家小组,建立社会应急支援体系。

2.1 协调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员由局工作办公室、各科室、直属的其他单位以及中国移动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联通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网通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电信鄂尔多斯分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职 责:研究制订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的规划、计划和政策,协调推进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和工作体系建设;当发生Ⅰ级、Ⅱ级、Ⅲ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时启动本预案,属于Ⅰ级、Ⅱ级事件的,应及时向市协调领导小组报告有关情况,并积极配合市协调小组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属于Ⅲ级事件的,组织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其他有关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重大事项。

2.2 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工作办公室,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由 担任,成员由局工作办公室、各科室、直属的其他单位以及中国移动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联通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网通鄂尔多斯分公司、中国电信鄂尔多斯分公司等单位负责人组成。

职 责: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监测通报单位,接受来自各科室、直属的其他单位和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上报的信息,负责信息汇总、分析、研判、报告和通报,必要时受局协调领导小组的委托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负责和处理局协调小组日常工作,检查督促局协调领导小组决定事项的落实;负责对各旗区国土资源部门应急处置工作的指导、协调、监督与检查工作,并组织力量进行援救;研究提出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检查、指导和督促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机制建设;负责局级应急预案管理,指导督促重要网络与信息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和完善,检查落实预案执行情况;指导全局应对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科学研究、预案演习、宣传培训,督促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及时收集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分析重要信息并

10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3)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警信息后,应及时组织有关专家对信息进行技术分析、研判,根据问题的性质、危害程度,提出安全警报级别,并及时向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

(4)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报告后,应迅速报送局协调领导小组,同时对重大信息进行会商研判,提出处置意见和建议,并向相关部门进行通报。

(5)局协调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对信息作出判断,提出处理意见。对发生和可能发生I级或Ⅱ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应迅速召开局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等级,决定启动本预案,同时确定指挥人员。

(6)对需要向社会发布预警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由局协调领导小组授权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预警级别分别用蓝色(一般)、黄色(较重)、橙色(严重)和红色(特别严重)来表示。预警信息应包括事件的类别、可能波及的范围、可能危害程度、可能延续时间、提醒事宜和应采取的措施等。

(7)各相关应急联动机构应根据发布的预警信息,做好相应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准备工作。

应急响应

4.1 先期处置

(1)当发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时,事发地应做好先期应急处置工作,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同时向相关局主管部门通报。

(2)局主管部门在接到本系统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信息后,应加强与有关方面的联系,掌握最新发展态势。对Ⅲ级或Ⅳ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由各级主管部门自行负责应急处置工作,并将有关情况向报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有可能演变为Ⅱ级或Ⅰ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要为局协调领导小组处置工作提出建议方案,并作好启动本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各主管部门要根据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展态势,视情况决定赶赴现场指导、组织派遣应急支援力量,支持事发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4.2 应急指挥

(1)本预案启动后,根据局协调领导小组会议的统一部署,担任总指挥的领导和参与指挥的有关部门领导迅速赶赴相应的指挥平台,进入指挥岗位,启动指挥系统。相关联动部门按照本预案确定的有关职责立即开展工作。

(2)要迅速建立与现场指挥的通讯联系,有条件的要开通视频通讯。要抓紧收集相关信息,掌握现场处置工作状态,分析事件发展趋势,研究提出处置方案,调集和配置应急处置所需要的人、财、物等资源,统一指挥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工作。

(3)需要成立现场指挥部的,应立即在现场开设指挥部,并提供现场指挥运作的相关保障。现场指挥部要根据事件性质迅

314导小组办公室向局协调领导小组提出应急结束的建议,经批准后实施。

5后期处置

5.1善后处置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事发单位要迅速采取措施,抓紧组织抢修受损的基础设施,减少损失,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统计各种数据,查明原因,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及恢复重建能力进行分析评估,认真制定恢复重建计划,迅速组织实施。各地政府及有关主管部门要提供必要的人员和技术、物资和装备以及资金等的支持,并将善后处置的有关情况报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

5.2 调查评估

在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局主管部门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和专家组成事件调查组,在当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对事件发生及其处置过程进行全面的调查,查清事件发生的原因及财产损失状况,总结经验教训,写出调查评估报告,报局协调领导小组,并根据问责制的有关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特别重大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的调查评估报告,应经局协调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市委、市人民政府。

应急保障

6.1通信与信息保障

在整合各职能部门专业通信网的基础上,加强应急通信装备准备,建立备份系统和紧急保障措施,形成跨部门、多手段、多路由,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微波和卫星相结合的反应快速、灵活机动、稳定可靠通信系统。本预案启动后,由局工作办公室负责,立即开通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与现场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实现视频、音频和数据信息的实时传输;根据通信网络破坏状况,采取启用应急通信保障系统等应急保障措施;抓紧组织抢修损坏的通信网络和设施。

6.2应急装备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的业主单位在建设系统时应事先预留出一定的应急设备,建立信息网络硬件、软件、应急救援设备等应急物资库。在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由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一调用。

6.3数据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均应建立异地容灾备份系统和相关工作机制,保证重要数据在受到破坏后,可紧急恢复。各容灾备份系统应具有一定兼容性,在特殊情况下各系统间可互为备份。

6.4应急队伍保障

按照一专多能的要求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保障队伍。由局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选择若干经国家有关部门资质认可的,具有管理规范、服务能力较强的企业作为全局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社会应急支援单位,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必要时能够有效调动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的保障力量,进行技术支援。

6.5交通运输保障

各重要信息系统主管部门均应确定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公

7.多灾害点应急资源调度研究与实现 篇七

近些年无论是自然灾害、各种事故灾害还是公共安全灾害,爆发的频率、规模都明显大于往常[1]。我国地域辽阔,灾害时有发生,2008年1月南方雪灾和2008年5月四川省汶川地震均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危害。这些灾害的特点是受灾点多、物资需求量大、物资调配复杂,因此需要多个物资储备点同时出救。在应急物资储备分布既定的前提下,各灾害点之间必然存在对应急资源的竞争[2]。如何解决资源竞争,合理地分配有限的应急资源,并使应急物资以最短时间、最低成本运抵各灾害点,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往往存在多个灾害点同时需要调集大量救援设备和物资的现象。目前国内外关于应急资源调度的研究主要针对单一灾害点,主要包括多资源组合、多目标规划、模糊优化、连续消耗等方面[3,4,5,6,7,8,9,10,11,12],关于多灾害点的资源调度研究还比较少,文献[13]提出了一种通过各灾害点方案调整的算法来解决多灾害点资源竞争的问题,但是该算法对于多目标问题呈现了一定的局限性。

本文以运输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建模,综合考虑了调度方案的整体最优,利用该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帮助解决大规模多灾害点的应急调度难题,并通过运筹学的表上作业法进行求解。本文提出的多灾害点、多目标调度更加符合实际情形,采用JAVA语言在省级应急管理信息示范平台上应用,并成功运行。

1 问题描述

设S1,S2,…,Sm为m个应急物资供应点(出救点);R1,R2,…,Rn为n个灾害点(突发事件发生地点);M为应急点需要的应急物资;ai为出救点Si对M物资的储存量;bj为灾害点Rj应急物资M需求量。i=1,2,…,m;j=1,2,…,n;h=1,2,…,k。从Si到Rj需要的时间为tij(tij>0),物资M从Si到Rj需要的成本为cij(cij>0)。要求以应急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最小化作为应急优化目标,在考虑物资调度中多需求点的物资竞争的基础上,保证应急物资需求的约束,给出一个调度方案即参加应急的出救点、应急需求点及各自提供的应急物资数量。

2 数学模型

如同运筹学中的产销平衡的运输问题一样,当单物资调度相关信息如表1所示。

设xij为供应点Si运往Rj的车次数量(i=1,2,…,m;j=1,2,…,n),如果xij=0说明对应的出救点Si不承担Rj的物资救助。很明显,第i行的值表示供应点Si到每一个灾害点的调度车次数量,如果这一行数据全部为零,则表明该供应点不参与救助;第j列表示灾害点Rj应急救援方案φj,包括了每个供应点到Rj的物资供应情况,因此φ=(φ1,φ2,…,φm)。λ为时间相对成本的重要程度,λ=时间的权重/成本的权重,当λ无穷大时相当于成本可忽略不计,假设可行的调度方案为Xs,则该多灾害点应急调度方案的目标方程为:

如同运筹学中的产销不平衡的运输问题一样,当仓库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即时,调度的数学模型可写成:

由于总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因此需假设xi,n+1是供应点Si的供应量,于是有:

令c′ij=cij,且c′i,n+1=0,t′i,n+1=0,当i=1,2,…m;j=1,2,…,n时,将其分别代入,得到:

从而转换为供应量和需求相等的问题,因此在供应量大于需求量时,通过增加一个虚拟的灾害点j=n+1,该灾害点的总需求量为总供给量和总需求量的差额,而假想的灾害点的运输成本和时间c′i,n+1=0,t′i,n+1=0,于是,就可以将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的运输问题转化为供应和需求相等的运输问题。

类似地,当需求量大于供应量时,可以在作业表中假想一个供应点i=m+1,该供应点的供应量为需求量和供应量的差额,而假想的灾害点的运输成本和时间c′m+1,j=0,t′m+1,j=0,同样可以转化为一个供应和需求平衡的运输问题。

3 模型的求解

以上物资调度问题是个有m×n个变量、m+n个等式约束条件的线性规划问题,当然可以用单纯形法求解,本文选用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习惯上称为表上作业法。

表上作业法是单纯形法在求解运输问题时的一种简化方法,其实质仍然是单纯形法。求解的基本思路是:先设法给出一个初始方案,然后根据确定的判别准则对初始方案进行检查、调整、改进,直至求出最优方案,具体过程如图1所示[14]。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Step1找出初始基可行解。在(m×n)供需表上的m+n-1个格中填入一定数量。

Step2求各非基变量(表上空格对应的变量)的检验数,判别是否达到最优解。如果是,则停止计算;否则转到下一步。

Step3确定换入变量和换出变量,找出新的基可行解。

Step4重复Step 2、Step3直到得到最优解为止。

3.1 初始方案的确定

初始方案的确定方法很多,一般希望的方法是既简单、又尽可能地接近最优解的方法。伏格尔(Vogel)法给出的初始解比最小元素法给出的初始解更接近最优解[14,15],因此本文采用伏格尔法进行求解,基本思路是:需求点的应急物资不能简单地按照计算值最小的供应点进行供应,要考虑次小计算值,这就有个差额,差额越大,不按最小计算值供应点调运时,计算值增加越多。因此对差额最大处,就应采用最小计算值供应点调运。

伏格尔法的步骤:

1)分别计算各行和各列的最小值和次小计算值的差额,并填入该表的最右端和最下行。

2)从行或列差额中选择最大者,选择它所在行或列中的最小元素,填入调运的数值,同时划去该行或列。

3)对该表中未划去的元素再分别计算出各行和列的最小值和次小值的差额,并填入该表的最右列和最下行。重复1)、2),直到给出初始解为止[14,15]。

3.2 调运方案的最优性检验

检查调运方案是不是最优方案的过程就是最优性检验。检查的方法是判断非基变量(在作业表中对应着未填上数值的空格)的检验数大小,若全部大于等于零,则该方案就是最优调运方案,否则就应进行调整,因此最优性检验最终归结为求非基变量的检验数的问题。常用的求检验数的方法有闭回路法和位势法,用闭回路法求解检验数时,需要计算每个空格的检验数,这就要给每一空格找一条闭回路。当灾害点和供应点很多时,闭回路方法计算很繁杂,而位势法计算检验数要简便得多,所以实际中常使用位势法计算检验数。

任意空格对应变量xij的检验数σij,即σij=pij-(ui-vj),式中:pij=λtij+cij为该空格的运输时间和成本的计算计算结果,ui、vj分别为该空格所在行的行位势和所在列的列位势。然后构造方程,方程组构造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方程个数是m+n-1个,位势变量共有m+n个。

2)初始方案的每一个基变量xij对应一个方程———所在行和列对应的位势变量之和等于该变量对应的值pij:ui+vj=pij。

3)方程组恰有一个自由变量,可以证明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变量均可取作自由变量。

给定自由变量一个值,解ui+vj=pij方程构成的方程组,求出σij的一组解,这组解还存在负值时,说明原方案不是最优解。

3.3 调运方案的调整和改进

当非基变量的检验数σij存在负值时,说明表上作业上当前的调运方案不是最优的,应进行调整。若检验数σij小于零,则首先在作业表上以xij为起始变量作为闭回路,并求出调整量ε,有:

然后按照下面方法调整调运量:在闭回路上,奇数次顶点的调运量减去ε,偶数次顶点(包括起始顶点)的调运量加上ε;闭回路之外的变量调运量不变。

同时在调整过程中需要说明以下两点[3]:

1)方案调整改进中,当负检验数σij不止一个时,以绝对值最大的负检验数对应空格对应变量为进基变量,但当绝对值最大的负检验数对应空格的变量有2个以上时,理论上选择哪一个变量作进基变量作进基变量均可。但若绝对值最大的负检验数对应空格对应变量的最大可调整量不一样,由此调整而获得的新调运方案的质量就不一样。应以可增加调运量最多的绝对值最大的负检验数,对应空格对应变量作进基变量进行方案调整而得的新方案质量较好,因为这样可使目标函数值减少最多,从而减少迭代次数。

2)进基变量确定以后,若对应最小调运量ε有2个以上顶点,理论上以ε对应的任一顶点对应的变量作为出基变量均可。但若ε对应各顶点的计算值pij不一样时,由此调整而获得新调运方案的质量就不一样。应取ε对应各顶点的pij最大者对应变量作为出基变量进行方案调整,而得的新方案质量较好。如此确定的出基变量是可作为出基变量中pij最大的,因此,在以后的迭代中其再成为进基变量的可能性将减少,从而减少迭代次数。

4 案例

甲、乙两个供应点供应A、B、C三个需求点的应急物资消耗,本案例以帐篷为例,各供应点总存储量及需求点总需求量、各供应点到各灾害点的运输时间和成本如表2所示,时间相对于成本的重要程度系数λ等于2,求使总运输时间最少的调度方案。

根据已知信息,可得该问题的数学模型为:

基于此得到初始方案如表3所示。

这时的目标函数值:

min Z=2(90×50+70×150+80×50+75×200)=68000在上例中通过伏格尔法确定初始解,然后进行最优性检验,通过位势法计算出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得知全部大于零,因此初始方案即是最优调度方案,否则应进行调整。图2为案例在省级应急示范平台的运行情况。

5 结论

对于突发事件中多灾害点多种救灾物资的组合调度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研究很少。在深入研究应急调度和商业调度、物流配送的区别基础之上,本文提出利用运筹学中的表上作业法对此问题进行优化求解,算法实用方便,搜索速度快捷,较好地解决了多灾害点的多目标应急物资调度,对应急决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摘要:针对多灾害点、多点出救、多目标应急调度问题,建立一种以时间最短、成本最低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考虑到调度过程中各灾害点对资源的竞争,提出利用表上作业算法对该模型进行优化求解,实现了在整体的优化方案中时间和成本总体消耗最少。提出的方法简单、实用、易用,并成功应用在省级应急管理信息示范平台上。最后,通过一个实例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

上一篇:VB编程下一篇:感恩节商务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