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说课课件

2024-07-30

生物实验说课课件(共10篇)

1.生物实验说课课件 篇一

一、观察法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得来的。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实验,如长度、时间、温度、质量、密度、力、电流、电压等物理量的测量实验中,要求学生认真细致的观察,进行规范的实验操作,得到准确的实验结果,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实验技能。大部分均利用的是观察法。

观察是学习物理最基本的方法,是科学归纳的必要条件, 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外部表现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记录, 能够为物理概念的形成、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规律的探究提供信息和依据。常用观察方法有:

1.观察重点, 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如做气体膨胀对外做功的实验时,学生只听到“嘭”的一声, 看到瓶塞跳得很高, 对真正需要看的现象———塑料瓶口出现的酒精烟雾却视而不见, 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交待, 提醒学生, 然后再进行分析。

2.前后对比观察, 抓住因果关系。如学习密度一节时, 我首先让学生区分铜块、铁块、铝块、石块、酒精、水等物体, 通过观察它们的颜色、状态、软硬来辨认。然后出示用纸包住的相同体积的铜块、铁块、铝块, 怎样区分它们?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 它们的质量不同, 因而得出相同体积的物体质量不同, 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从而引入密度概念。

3.正、反对比观察, 深化认识。在指导学生观察时, 多采用一些正反对比的方法, 可以加深学生理解知识, 拓宽思路。如探究声音的产生, 即无声又有声; 探究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时, 即增大气压, 沸点升高, 减小气压, 沸点降低。

二、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指一个物理量与多个物理量有关, 把多因素的问题变成多个单因素的问题, 分别加以研究, 最后再综合解决。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 有利于扭转“重结论、轻过程”的倾向,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使学生学会学习。如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的电阻都有关系, 研究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时, 控制导体的电阻不变, 改变导体两端电压, 看导体中电流的变化, 通过学生实验, 得出欧姆定律I=U/R。另外,研究导体的电阻大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浮力大小、动能和重力势能大小、电流的热量的大小、压力的作用效果、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产生感应电流方向也都用到了控制变量法。

三、转换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质的微观现象,要研究它们的运动等规律,使之转化为学生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这种方法在科学上叫做“转换法”。 如:分子的运动,电流的存在等,

如: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空气流动(风)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分子看不见、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过研究墨水的扩散现象去认识它;电流看不见、摸不到,判断电路中是否有电流时,我们可以根据电流产生的效应来认识它;磁场看不见、摸不到,我们可以根据它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再如,有一些物理量不容易测得,我们可以根据定义式转换成直接测得的物理量。在由其定义式计算出其值,如电功率(我们无法直接测出电功率只能通过P=UI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出U、I计算得出P)、电阻、密度等。

中学物理课本中,

测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我们转换成测排开水的体积 我们测曲线的长短时转换成细棉线的长度 在测量滑动摩擦力时转换成测拉力的大小

大气压强的测量(无法直接测出大气压的值,转换成求被大气压压起的水银柱的压强)测硬币的直径时转换成测刻度尺的长度

测液体压强(我们将液体的压强转换成我们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变化)通过电流的效应来判断电流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电流),通过磁场的效应来证明磁场的存在(我们无法直接看到磁场),研究物体内能与温度的关系(我们无法直接感知内能的变化,只能转换成测出温度的改变来说明内能的变化);在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的因素时,我们将电热的多少转换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在我们研究电功与什么因素有关的时候,我们将电功的多少转换成砝码上升的高度。

4密度、功率、电功率、电阻、压强(大气压强)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转换法测得的。

在我们回答动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时,我们回答说小球在平面上滑动的越远则动能越大,就是将动能的大小转换成了小球运动的远近。以上列举的这些问题均应用了这种科学方法。

四、积累法

积累法是指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常常将微小的量, 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如测量铜丝的直径先把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圈( N数根据情况确定) , 再用刻度尺测量细铜丝直径长度,然后用线圈直径的`总长度再除以N, 这样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值。相似的实验还有: 测一个大头针、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一张纸的厚度; 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

在测量微小量的时候,我们常常将微小的量积累成一个比较大的量、比如在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的时候,我们先测量100张纸的厚度在将结果除以100,这样使测量的结果更接近真实的值就是采取的累积法。

要测量出一张邮票的质量、测量出心跳一下的时间,测量出导线的直径,均可用累积法来完成。

值得注意的是,研究某些物理知识或物理规律,往往要同时用到几种研究方法。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们同时用到了观察法(观察电流表的示数)、转换法(把电阻的大小转换成电流的大小、通过研究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的大小)、归纳法(将分别得出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的信息归纳在一起)、和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阻与长度有关时控制了材料、横截面积)等方法。

五、等效替代法

等效替代法是指抓住两个看似不同的物理过程, 寻求其共同效果。如用合力替代物体所受几个力时, 合力与原来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研究串、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时, 用总电阻大小代替分电阻大小; 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由于我们无法真正的测出物与像的大小, 所以利用了一个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蜡烛来等效替代像的大小, 从而验证物与像的大小相同。

六、归纳法

是通过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信息的技术。要做出正确的归纳,就要从总体中选出的样本,这个样本必须足够大而且具有代表性。在我们买葡萄的时候就用了归纳法,我们往往先尝一尝,如果都很甜,就归纳出所有的葡萄都很甜的,就放心的买上一大串。

2.《秋天到了》课件说课稿 篇二

大家好!

很高兴今天能在这里向大家学习制作课件的技术与技巧。

下面我就将我今天的作品展示给大家。本次赛场上我抽取的题目是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秋天到了》。根据素材中所体现的素材精要,我通过构思、想象,制作了一套既能体现主题又具有中国风的“动感画轴”为主要模板的课件。下面我将从两方面具体介绍作品的组成。

一、作品开发工具及特点

为了实现主题突出、结构合理,又具有较强的表现风格的目标,制作时我运用绘声绘影、Mvbox、光影等软件合力编辑而成,特点是:导航清楚、界面美观、富有新意。

二、作品的开发设想及内容

这是主页面。为了使整张板式凸显生动活泼风格,我运用了一些小技巧将艺术字和动作按钮的颜色和线条设置为动感图片,进行这样的美化处理就是让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大家看到了,下面分设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儿歌入题

为了将学生带入秋风、秋景的情境之中,我将素材库中的素材整理、编辑再加上与整体风格保持一致的“画轴”为切入面,制作了一段视频请大家欣赏:(课件展示)

这一小段动画的设计,我主要是运用Mvbox软件中的Flash和Avi的特效功能联合录制合成的。这样使作品更具有鲜明的个性,也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自然进入课文的朗读。

第二板块:字词入秋

1.看拼音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2.连词成句。

第三板块:秋景欣赏

诗人晏殊说: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古人眼中柳、花、月是清幽、至美之物,所以我在这一板块中将华美的现代之物和古画面融为一体,力求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冲击力。大家看:

画面1——秋意浓浓 一叶知秋

画面2——绵绵秋光 满眼希冀

画面3——阵阵秋涛 无尽遐想

画面4——秋高气爽 风轻云淡

画面5——高唱秋歌 满载而归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富有创意的秋景制作让學生找到自己眼中的秋天,加强对秋天的认识,从而将自己对秋天的感觉写于笔下,达到了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的目的。

3.生物实验说课课件 篇三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文学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过程,也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其中诗歌鉴赏(特别是古体诗词)是高职类考试文学鉴赏考査的重点,因此诗歌鉴赏被列为重点教学内容。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抓住体现作者感情的词语,品味表现力较强的词句,并且通过联系时代背景,剖析诗词的思想内容,进而运用比较、想象,挖掘创新,领悟诗歌的意境,此篇很适合这样的教学。

2、该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

多读古代诗文中的一些名家名作,这样才能对诗歌的类别、创作背景、表达技巧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达到“观千剑而后识器”。此篇居于诗歌鉴赏教学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教学目标:

依据特殊类高考大纲确立本课教学的目标为(1)了解杜诗的艺术风格

(2)感受、品味诗歌意境,培养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遵照教学环节,诗歌进行分类鉴赏,依据本诗的特点,可确立该课的教学重点: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所蕴涵的感情;情与景的自然融合。教学难点:准确把握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5、课时安排:1课时

依据教学进度及全诗内容而制定。

二、学情介绍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从哪些角度进行鉴赏,运用什么方法进行鉴赏,还比较模糊。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也是教授本课的一个目的。

三、教法、学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应变是教学艺术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所谓应变,就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授课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处置措施。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重点赏析的教学方法。

2、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3、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应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要做到这些,最有效的手段是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并初步把握文章的字词句、结构内容以及语气语感,为进一步理解课文奠定良好的基础。据此,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使学生初步整体感知全诗。同时通过个性化语言以及动作演示等形象激情的方法来辅助教学,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提高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B、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C、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1200多年前,一个秋天,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夔州,长江边。大风凛冽地吹,吹得江边万木凋零。树叶在天空中飘飘洒洒,漫山遍地满是衰败、枯黄的树叶。江水滚滚翻腾,急剧地向前冲击。凄冷的风中,有几只孤鸟在盘旋。远处还不时传来几声猿的哀鸣。这时,一位老人朝山上走来。他衣衫褴褛,老眼浑浊,蓬头垢面。老人步履蹒跚,跌跌撞撞。他已经满身疾病,有肺病、疟疾、风痹。而且已经“右臂偏枯耳半聋”。

重阳节,是登高祈求长寿的节日。可是这位老人,一生坎坷,穷愁潦倒,似乎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冬季。而且此时,国家正处在战乱之中,他远离家乡,孤独地一个人在外漂泊。面对万里江天,面对孤独的飞鸟,面对衰败的枯树,老人百感千愁涌上心头„„

(放音乐《二泉映月》,老师在乐声中朗诵《登高》全诗。)

问:大家知道这个老人是谁呀?(杜甫)

以一种讲述电影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这样可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以便更快更好的进入诗歌鉴赏的状态中。

(二)老杜知多少(作者简介)

“温故”提问,“知人”论诗,为新课学习作准备。设计如下:

说起这位老人,我们总是有太多的话要说的。大家说说,都知道多少?(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出示幻灯片)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滞留长安以后,从长安诗开始,杜甫大多作品中表现了他的忧国忧民精神。从早年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直到临终,仍在惦念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杜甫的拳拳之心,永远是那样执着。他随时随地不忘君国,如苏轼所说‘一饭不忘君’。”其诗被称为“诗史”。以古体诗、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梁启超赞美杜甫是“情圣”。

学生对杜甫并不陌生,他的诗歌也能背上几首。安排由学生(基础差的)先说,既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可以起到复习旧知识,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的作用。

(三)背景材料提示(出示幻灯片)

因导语设计中已有部分提示,所以不必再多花时间讲解,但了解诗歌写作背景,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复杂的感情,因此这一环节又不能省掉。

(四)感读《登高》:诵读提示

1、学生自由读,学生个读

课堂应当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去支配。整体感知要阅读、讨论与广泛的交流。在信息的交互中扩大和丰富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在整体感知的阶段,不设置问题,还教学的自然状态,原生与无序的状态,以求得学生整体意识的建构。带问题的感知,因明显地使注意力集中于某一点而不及其余的定向性,而不利于语感的培养。事实上,这种原生的整体感知阅读预示的是一种可能性,是在面与空间上的延展,因而是生动的、丰富的过程。

2、读法指导:

教师展示幻灯,(可在指定学生个读时)就具体内容进行指导。(幻灯)◆阅读和欣赏诗歌要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写作的具体情境,充分调动想象和联想。

◆要注意体会作品的构思和语言的妙处,理解深刻寓意;要反复吟诵,细细品味作品的情思和韵味。

◆《登高》于悲痛中渗透着杜甫伤时忧国的心情。诵读要注意作者通过景物、环境描写创造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意境美。

◆朗诵要把诗作背诵下来,要适当运用手势、眼神、体态来表情达意。注意声音语调,速度要慢些,韵脚要拖长,声音要响亮。最重要的是深入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要让它与自己的思想感情共鸣,做到声情并茂。

◆《登高》表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沉郁,指思想感情上的丰富深厚;顿挫,指语言上的凝炼沉着和节奏上的铿锵跌宕。

3、师示范读

理论必须付诸实践,教师的范读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诗歌朗读的要领。

(四)把握思路(出示幻灯片)

把握诗歌的写作思路,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诗歌内容,为诗歌背诵作准备。

(五)学生感受:把握意象,品味意境。

学生名句欣赏、感受谈(个品)。(这个设计环节是使学生从自由粗放阅读到点拨细致阅读,符合读书的规律。“名句欣赏”是进入作品的细部,就很多丰富的细节来谈谈学生的认识与感受,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让学生谈个人的感受时,无论哪一句,都要谈得具体,并可能地把原因说出来;但教师要辅以讲解、指点。下面是教师讲解的有关内容。

“杜甫于759年秋辞去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到了秦州,又于这年冬天展转流浪到成都。不久,由于蜀中军阀混战,他不得不流浪到梓州。764年,正当他买舟东下,返回日益思念的洛阳时,他的好友严武被重任成都,杜甫立即赶回成都,筑草堂,这时诗人的内心充满了喜悦。但是在765年春,严武突然去世,诗人又被迫东下,于766年春夏之交到达夔州。而诗人肺病、疟疾、风痹、糖尿病发作,最后耳聋齿落,百病缠身,潦倒不堪。在夔州,山川雄壮,地势险要,高江急峡,古木苍茂,别有一番气象。杜甫在这里写下了很多歌颂山川和遣兴书怀之作,以及咏叹名胜古迹的诗篇。应当说,在夔州的生活是可以惬意的。但是,诗人毕竟是关心政治的人,在这里,一切无不勾起他的回忆,引发他的感慨。于是写下了那千古名诗《登高》。” 提问设计:(出示幻灯片)

问题1.读诗要抓住消息句,品味要品情景语。诗中哪一句是这样的消息句?它有什么作用?

问题2.这首诗的内容和语言是怎样前后照应的?

设计这两个问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由“眼前景”向“心中情”的过渡。

(六)重点赏析(分首、颔、颈、尾四联)

1.景

提问设计:

a、首联写了哪些景?(6)

六件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飞鸟。

b、短短14字竟写了6景,体现了诗歌语言怎样的特点?(凝练)

又如马致远《秋思》“小桥„„”

c、景的特点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

风急--冷天高--人渺小、孤独猿啸哀鸟飞回--孤独(“哀”--凄凉)鸟----毛泽东“鹰击长空”(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王唯“鸟鸣山更幽”(自由欢畅)----如果首联可看做若干个镜头的组合,那么颔联则是一个大全景 d、颔联写了怎样的景?

木(由木及人、生命短暂)、江(时间无穷,更显人之渺小、生命之短----士悲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念天地之悠悠„„”

有人认为这两句八重悲哀,或九重悲哀。(设问:看看有哪九重悲哀?)一重秋天本是悲哀的;二重他乡作客是可悲的;三重秋天在他乡作客尤可悲;四重经常作客更可悲;五重离家万里,又添悲一层;六重无亲无友,独自一人,焉得不悲;七重重阳佳节,不能饮酒,实是可悲;八重多病之身,如何不悲;九重年过半百,一事无成,悲不胜悲啊!凡此种种,把‘登高’之悲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一切景语皆情语,前两联写景,后两联则是抒情

(2)情

a、颈联中“作客”何解?等同于现代汉语吗?(客居他乡)

与我们学生的在外求学同吗?(飘零、流浪在外)

b、有关“登台”

九九重阳节--习俗:登高/赏菊/喝菊花酒(诗尾联提及“酒”)

王唯《九月九日忆„„》“登高”(全家/本地)

然杜甫登高时处境?

独/百年/多病/作客/繁霜鬓/悲秋/潦倒„„苦(悲愁)!苦从何来,尾联给出了答案!

c、尾联-----苦之缘由

艰难-----国难(安史之乱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自身命运)

d、恨(繁霜鬓)什么?

忧愤!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能为国效力

古代文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而杜甫无论“达穷”均“兼济天下”!----伟大的爱国诗人!

e、本诗联联对仗(律诗一般二三联对仗),据此特点分析“苦”的用法? 苦恨---副词(极度).

f、为何“新停浊酒杯”?

中国文人(其实不光是文人啊)好喝,乐忧皆然。

乐饮助兴(杜甫“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忧饮消愁(曹操“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甫悲苦有忧,须借酒浇愁,然不能饮,何故?

“多病”(肺病等)---“-潦倒”(穷得买不起酒喝)

愁苦无法排解,只能抑郁在心头!

朗诵提示:情感---愁苦语速---缓慢

在赏析的过程中,设计这些问题,既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思考,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具体的鉴赏作品的思想内容。

(七)名家借鉴(依据情况而定,可讲可不讲)

在自己理解作品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再借鉴名家点评,这一环节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全诗。

(八)课堂小结

写秋景,抒悲情-----风格“沉郁顿挫”。

站在全诗的角度全方位把握作品内容,让学生更加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

(九)鉴赏练习(出示幻灯片)

设置一道选择题,既是对学生该堂课所学知识的检验,又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高考诗歌鉴赏部分题型(选择题的形式)。

作业布置:背诵全诗及名句171中有关杜甫的名句。

选做:印发的资料练习第9、10、11诗歌鉴赏练习。

第一道题是考纲范围内要求每位学生掌握的内容,选做部分一般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加强提高。

五、教学评价

4.生物实验说课课件 篇四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六册第七单元第23课的《最后一头战象》,这是一篇悲壮、感人的,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第七单元围绕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这一主题写了四篇文章,分别是《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学习第七单元的课文,在感受动物的可爱、聪慧、善良的同时,发生在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真挚感人的故事,会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

一.说教材

(一)课题、教材内容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一篇课文《最后一头战象》(板书:最后一头战象),这篇文章共用两课时,学过第一课时,学生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讲述了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大象:嘎(gǎ)羧(suō),在生命终结前,再次披挂象鞍,重回战场,庄严的埋葬自己的故事,赞颂了战象嘎羧的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也表现了人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意。

(二)课程标准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语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总结教学目标为:

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的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总结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能

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能提出不理解的问题,与同学一起探究解决;

2、过程与方法:创设良好的语境,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3、情感与价值观:抓住文章重点段落,聆听战象嘎羧的心声,感悟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深厚友情。拓展写话,倾诉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读课文,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的高尚情怀。

难点:通过阅读,教师讲解,让学生学会抓事件品细节的阅读方法。通过朗读感悟,领略作者的表达方法,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二.教法

图文并茂法,讲授法,提问法。

三.学法

在各种形式的阅读后,学生通过交流和品读,有了新的感受,因而需要一个沉淀内化的过程,因此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做批注。写完后让他们相互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在字里行间中体味对噶所的深情,以及细致的描写在刻画形象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说理论根据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课件展示:“西双版纳曾经有过威风凛(lǐn)凛的象兵所谓象兵,就是骑着大象作战的士兵士兵骑象杀敌,战象用长鼻劈敌,用象蹄踩敌,一大群战象,排山倒海般地扑向敌人,势不可当”,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在学生进入情境之后,教师引导学生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然后尝试概括嘎羧临死前做了哪几件事这一训练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实践的机会,培养了表达能力,又提高了概括语言能力,运用语言的能力在娓娓道来中,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文章的内容,继续浸润在情意浓浓的学习环境中。

2、选取句、段,重点导读,揭示规律,理解迁移。

阅读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设一个平等对话的环境,教师与学生展开谈话:“学习课文就是与文中人物、动物、景物交流、谈话,在这里我们就是同谁交谈呢?(嘎羧)使学生意识到战象嘎羧就是一个有高尚情怀的“人”,它也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情感,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教师适时抛出一个提纲挈领的问题:快速读文,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这一问题,直接文章主旨,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片断,重点词句来感悟战象的高尚品质。教学过程中配合多媒体课件,进一步创设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学生畅所欲言,由感而发,由感而读教师或情感诱导,或方法指导,或鼓励肯定,保证学生的动态生成,对话也就成为一种思维碰撞,心灵共振的过程。

3、运用迁移,积累知识

语文的阅读教学:“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课的结尾,推荐学生课后阅读动物小说家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如《狼王梦》、《第七条猎狗》、《一只猎雕的遭遇》、《斑羚飞渡》等优秀作品既全面、深刻的了解动物的内心世界,又培养了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习惯。

4、总结全文

学过了《最后一头战象》,师生都有什么体会,相互交流。

六.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的特点,最后一头战象从战争结束之后到生命终结给人们留下不同的印象,我设计了词语式板书,这样的设计突出简练,结构严谨,生动直观又新颖大方的特点。

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近黄泉,重披战甲忆当年。

5.篮球说课课件 篇五

篮球说课课件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五、六年级教材。篮球运动是由跑、跳、投等人体基本活动组成的综合体育活动,经常参加篮球运动可以提高少年儿童的观察、判断、快速反应的能力,促进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篮球运动的集体性使学生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现代社会中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篮球运动的趣味性使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体育活动能减缓学习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带来情感的愉悦。也为以后继续学习篮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1、我所教内容是小学五、六年级的课程,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有部分学生进入青春期,有独立的愿望,自我约束力还不是很强,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很强。

2、五、六年级的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是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有模仿性和表演性的联系,学生有很大的兴趣。

3、我所上课班级,班风活跃、班级凝聚力强,爱好文体活动,特别爱好篮球运动。也有一些学生篮球基础薄弱,在学习中可能会产生负效应,因此在上课时会区别对待、正面引导。针对上述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制能力、支

配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情感价值观:使学生养成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

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重点:传接球动作标准、手型正确和传接球的准确性。

难点:上、下肢协调配合,拿球时手心空出。传接球速度快,准确性高。

四、说教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联系的教学策略,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服务联系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全课用分组轮换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和场地内增加学生的联系效果。用比赛法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增强

团队精神。

五、说学法

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本课主要采用了模仿法、讨论学习法、合作练习法和游戏竞赛法,让学生多触球、多练习、多思考,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练习中发现问题,在小组讨论中悟出动作要领,在充满趣味的竞争激烈的游戏比赛中尝试运用所学的技能,最终解决问题,激发其学练热情和求知欲望。

六、教学程序:

(一)准备部分:

1、首先我以对话的形式进行课堂常规提高学生对篮球的兴趣,趁机提出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然后为了使学生注意力集中,精神振奋,同时达到热身效果,安排了“贴膏药”游戏。

2、熟悉球性练习中,先进行各种练习方法的`讲解,然后学生自由模仿练习,组织形式为散点,学生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球感和对球的兴趣,改善手对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进一步热身,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准备。

(二)基本部分:

由于篮球技术训练有些枯燥乏味,一味的进行训练学生会感到疲劳。为了使教学符合实际,给同等水平的同学分到一组。为增添课堂气氛,以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同时也能减缓疲劳的程度,提高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先把所学知识内容和要求进行讲解适当进行示范。

双手胸前传接球:

1、原地两人一组双手胸前传接球

2、原地两人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

3、连续传接球(接龙)比赛

通过比赛,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提高传接球的准确性、熟练性以及快速纯接的能力。

(三)恢复整理阶段:

1、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通过模仿练习,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收回器材。

场地器材:1、篮球场地。2、篮球20个。实心球20只。篮筐4只。

预计教学效果:

6.小学说课课件 篇六

下面从本课的教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特色、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游园不值》这是一首赞美春天的著名诗篇,为宋代诗人叶绍翁所作。这首诗根据注释,对于学生来讲可以说很容易理解。春天来了,叶绍翁想到了老朋友,于是去访,去赏春。正当叶绍翁“扣柴扉不开”扫兴之时,猛然间见到了一枝伸出墙外的红杏,其欣喜之情油然而生,灵感突至,“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便脱口而出。感受到了这一枝伸出墙的红杏安抚了作者扫兴失望的心情,一枝红杏也让作者感受到了满园的春色。

二、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的确定。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我根据自己对教材的分析及大纲的要求,在教学设计上,我试图焕发起学生对古典诗歌含蓄凝炼之美的浅浅感悟和深深喜爱,也力求使学生自学自得,自读自悟。因此,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入情入境学习古诗,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

三、教学设计的特色。

我认为我在引导学生入诗境、悟诗情这一环节中,我运用了引探法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品词,进入诗境这一点自我感觉学生较容易理解,根据老师的.引导展开想象,从而进入诗境中。 四、说教学程序。 我本课一共设计了七个环节:分别是:

一、激情导入、以旧引新。

二、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三、自读自悟。

四、入诗境、悟诗情。

五、读诵深化,谈感受。

六、拓展阅读。

七、作业。

下面我重点讲讲激情导入、以旧引新和范读激趣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并“逐渐培植其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在上课伊始,我饱含深情地介绍:“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中国是诗的国度,我国诗歌的起源比文字还早,差不多和语言同龄。千百年来,形成了辉煌灿烂,博大精深的诗文化,其中诗歌的形式题材还是多种多样。”老师的语言渲染焕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激起了他们学习热情。接着我出示春景图说:“春色一直以来都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你们看,春天,以她那五彩斑斓、光彩夺目而著称,万物苏醒,百花齐放,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使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她歌颂、赞美,也因此留下了许多名词佳句。谁能背诵一些?” 这一环节,将其头脑中原有的知识与新知识建立链接,从而很自然引出新课。

学生背完诗后,我紧接着说:“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首叶绍翁所写的描写春天的诗:《游园不值》(同时板书)介绍叶绍翁的资料。让我们一起跟着这一位宋朝的诗人叶绍翁一起去游园吧。”

(二)范读激趣,初读正音 学生对诗歌语言的品味通过教师的范读去领会、感悟、传神。教师不仅要导疑、导法,也要导情、导悟。而教师的情感就会激发、影响学生的情感。所以我先在大屏幕展示全诗后,接着在古典乐曲的伴奏下深情吟咏,以诗所特有的韵美,将学生带入雅致悠远的古诗文情境。(放音乐)接着就顺势问:“喜欢吗?喜欢就大声地读读吧!”在充分的自读之后,再问:“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呢?”指名请学生读,随即正音。 还有第四环节:入诗境、悟诗情。 古诗词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往往留下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古诗词教学没有想象,就没有品味。因此我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在品读诗词语言过程中展开想象,通过想象深化语言的感悟。

在这个环节中,我引导学生入诗境时,运用了引探法、导读法和想象法。就是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说明、描述、想象性的语言,用以填补课文内容跳跃中情与景的空白,然后引出学生对诗歌前后的接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并有感情地诵读,教师随时启发点拨,相机指导。 我先引导学生说:“有一天,春光明媚,鸟语花香,南宋诗人叶绍翁禁不住春天的诱惑,终于合上书,想到一位朋友家中去欣赏他家园子里的春景。他独自缓缓而行,来到朋友家的门前。可是”理解小扣柴扉久不开。接着我问:“这是怎么回事?扣了这么久还不来开门,是主人不在家吗?想象一下,作者会怎样想?哦,主人大概--”从而深化理解:应怜屐齿印苍苔。

接着我又引导学生理解说:“也就是说作者一心到朋友家赏春,却没有遇上什么?”学生很容易回答出没有遇到要访的朋友。于是我紧接点题理解“不值”说:“游园不值就是作者去游园没有遇到要访的朋友。那他的心情怎样?(板书:失望)谁来试试读读这两句?” 这样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了诗境中,领悟了作者的感情。

接着我又问:“难道就要尽兴而来,扫兴而归?正当他扫兴想回时,他遇到了什么?(理解:一枝红杏出墙来。)一株粉红色的杏花,开的是那样鲜艳,那样旺盛,此时诗人的心情怎样?(谁能读出作者的感受?)作者又会想到些什么?(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 在这一番再造想象之后,师生渐渐步入了诗所描画的意境之中,并生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我再进一步的驱遣想象,”满园的春色是什么样的?“学生又是一番奇思妙想。在想象中领悟到大自然和祖国河山的美好,从而萌生出对它们的热爱之情。 还有最后一个环节:作业 我设计了这样一个作业: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发挥各自的特长,学了这节课,你回家最想做的是什么?能想的想,能画的画,能说的说,能演的演。 通过这一作业的设计,每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了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绘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发挥了特长。

7.春酒说课课件 篇七

一.【说教材】

本单元以民间文化为主题,所选文章涉及趣味盎然、生动丰富的民风民俗以及民间艺人轶事,文笔生动,妙趣横生。

《春酒》是一篇诗化的散文。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故乡浓浓的风土人情,抒发了对童年、对故乡和对母亲的无限追思之情。“我”的天真可爱,母亲的善良能干,乡人的淳朴厚道,都令人神思飘飞。如诗一般的生活织就了如诗一般的童年,而作者又用如诗般的语言描绘出这一切:儿童圣洁的心灵,美好的生活情趣,这是一种对人性的讴歌和赞美。思乡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被乡愁所紧紧缠绕。琦君作为一名台湾作家,故土难离而离了又难以再回的愁绪深深困扰着她。《春酒》介绍了故乡过年的风俗,以儿童的视角观察生活,用富于童趣的语言写出了对童年,对母亲,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二.【说目标】

1.积累文中疑难字词,品读课文,感受其中蕴含的风俗之美和人情之美。

2.类文赏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感受生活的诗意,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学习重难点

以“读”为中心,在读中感悟浓浓的乡情。

三.【说教学过程】

整个课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资料助读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作者、走近作者,为后面理解课文打下基础,从而感受作者浓浓的乡情。

第二.美美品读

这环节围绕两个问题来展开。

1.文章记叙了几件事?这几件事是如何组织在一起的?作者回忆这些事有何意义?

这一问题设计在于让学生感知课文,把握文意。文章写了四件事:过新年——喝春酒——喝会酒——自泡八宝酒,紧紧围绕“家乡的味道”来组材,用深情的笔调写出了对童年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母亲的追念,对家乡不舍的情怀。这些事中体现出三美:喝春酒——风俗之美;喝会酒——人情之美;自酿八宝酒——家乡之美。

通过文章内容的梳理,学生感知了文章之美,对文章的理解有了一定的基础,为第二个问题美句的积累打下了基础。

2.找美句,说美句。

这一环节重在积累,让学生体会作者细腻的笔风,通过美句的找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调皮可爱的“我”。如“我呢,就在每个人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写出了我对八宝酒的喜爱。

第三.类文赏读

引入《乡色酒》,感悟同为台湾的作家对家乡浓浓的情怀,比对这首诗与课文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比对过程中找到台湾作家在他们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乡愁”母题,体会他们“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

第四.拓展阅读

乡思乡愁是琦君作品最重要的主题之一,除了《春酒》,我们可以在她很多文章中寻觅到其踪影,再次感受琦君的思乡情怀。这环节是在前面三个环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读,让学生对琦君散文有了深刻的理解。

整节课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多层次的读中品析课文,品味语言,有层次的引导学生思考,有目的的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余映潮老师说过:“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与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

但反思自己的这堂课,觉得在“找美句,品美句”这一环节上没有深入挖掘,没有让学生真正的读进去,这是一个失败的地方。其次在学生的引导上过于追求任务的完成,而没有留下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和练习。

8.服装说课课件 篇八

1. 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使用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服装工艺》一书。《时装袖缝制工艺》一课是《服装工艺》这本书中的女衬衫缝制工艺的拓展内容。

为了更好的结合流行趋势,丰富学生的思维,在教学实践中,我将课本知识进行了调整,在女衬衫缝制工艺中增加了《时装袖缝制工艺》的拓展内容。

2. 教育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1)掌握服装袖子制图打板

(2)根据款式要求独立完成袖子缝制的全过程

(3)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社会能力:

(1)深入市场调研能力

(2)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方法能力:

(1)网上自学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创新意识,提高缝制技巧

3. 重点,难点的确定:

(1)教学重点:掌握时装袖打板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在平袖基础样板上以及结合款式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并绘制袖子结构制图,同时强调袖子打板注意事项和制图特点,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时装袖的打板方法。

(2)教学难点:时装袖缝制方法、缝制技巧

如何运用“制作工艺”将时装袖缝制符合要求?首先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通过视频讲解缝制方法及缝制技巧,使学生对缝制方法和要求有所掌握,突破难点。

二、教学策略(说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任务教学法、小组讨论法、演示教学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切实掌握服装缝制技巧。

为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教师除了讲解示范之外,主要让学生进行自主练习(采取小组讨论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掌握服装缝制工艺,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服装制作工艺,掌握服装缝制技能,提高学生的服装缝制水平。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授课班级是高二服装专业的学生,在设计课中学生基本掌握了时装袖的绘画,在结构制图中掌握了袖子的基础制图,在工艺课中掌握了衬衫缝制工艺。基于学生的基础,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全班分成四组,由老师和组长根据学生的情况布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教学任务。

四、教学过程及设想:(说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设备准备:专用工具、教学白板、彩色粘贴纸等。

2.课件准备:小样、纸样、实物、多媒体。

3.学生进行市场调查,设计时装袖。

4.学生分组:将学生分成4组。

5.学生使用的面料。

(二)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不同款式的袖子,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我们要经常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发现和了解服装的流行趋势。

上次课我们同学深入市场进行调查,各组设计了不同款式的时装袖,请同学们从以下方面介绍你们的作品。(与设计课结合)

各小组说明设计流程:款式设计(设计师:说明设计构思)

打版裁剪(制版师:说明打版方法)

工艺制作(工艺员:说明工艺方法)

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各组介绍作品的设计构思、打版方法、工艺方法以及教师通过任务需求,引导学生分析缝制方法,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三)讲授新课

我们各组从设计、打板、制作三方面进行了讲解,同时也提出了问题,那么如何缝制呢?

任务一:袖子打板

1.在基础平袖样板上开剪刀(泡泡袖)

【注意事项】:沿袖深线剪至距袖山弧线与袖缝0.5~1cm止,样板不要剪断。

【特点是】袖深变深,袖山弧线加大。

2.在基础平袖样板袖口底边处开剪刀 (喇叭袖)

【注意事项】:由袖口底边处沿画线剪至袖山弧线0.5~1cm止。

【特点是】袖深变浅,袖口、袖肥变大。

任务二:如何运用“工艺”将它们表现出来?

针对同学们设计的作品如何缝制呢?教师通过视频讲解缝制要领。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通过课堂上实例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领会到服装缝制技巧,为将来进行各类服装的制作打下基础。

(四)任务实施 实践操作

分组完成实训任务: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组长分工,发挥团队最大优势,进行款式的制图与缝制。同时强调规范操作,注意安全。

通过分组训练,主要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老师在此期间,做巡回指导。

1.小组讨论: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看法,通过交流突破难点,促进学生的相互学习。同时,讨论出现问题时,可以通过咨询老师,通过老师的引导讲解获取知识。

2.教师通过纸样,一边讲解一边做操作演示,然后再让学生操作。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领会到服装制图技巧,为将来进行各类服装制版打下基础。

3.缝制方法学生通过视频、教具观看,引领学生,开阔思路,解决问题,以直观的展示手法进行演示,易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从而突破难点。

(五)作品展示 交流评价

通过讲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1.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

2.小组之间互评,相互学习。

(六)小结

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讲评, 给予充分的肯定,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关注学生差异的发展、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同时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及时修改并完善各组作品。

(七)拓展作业

加强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服装专业课的积极性和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与良好的职业道德的培养。学生体验到完成任务的喜悦,同时提出新的任务,不同层次的学生按老师要求完成作业,使每名学生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并发给学生校内实践教学反馈表。

9.乙醇说课课件 篇九

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化学、必修二、专题三、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一节 乙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教学过程、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展开说课。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选取生活中的典型代表有机物——乙醇。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烃的衍生物。本节课主要从这种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有机物“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对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内容安排在烃以后,是从烃过渡到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环节,强调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对于学好本章书其它烃的衍生物的知识有着重要的承上启下及指导性的作用。另外乙醇在实际生活、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中应用十分广泛,因此学好本节知识,也具有比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学习目标的确立

依据新课程理念,本着对教材结构和内容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特点,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乙醇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羟基的特性,理解和掌握“官能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通过提示问题、讨论释疑、动手实验,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科学探究方法。学习乙醇的性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学习重、难点分析

基于我对本节教材价值的认识和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将教学重点确定为:乙醇的化学性质。难点: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机理。

【教学展开分析】

一、教法设计

1.创设共同探索情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我采用了“实验探究”教学模式:边教边实验法。让学生在亲自动手的探究性实验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参与的状态,另外,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闪现创造智慧的火花,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同时,学生的情感和意志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和坚持真理的精神也得到了培养。

2.变静态信息为动态信息,将微观问题宏观化、直观化。

利用多媒体课件,将乙醇的静态微观结构直观、动态地展示给学生,同样,借助多媒体手段动态演示乙醇与钠的反应、乙醇催化氧化等反应历程。

3.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乙醇联系实际的材料很丰富。如打针前要用酒精消毒皮肤;人喝酒后为什么会身体发热?而过量饮酒又会头昏,甚至神志不清,不省人事?工业酒精是否能饮用等。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说学法

1.抓住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用途的知识主线。

2.抓住官能团的结构,学习烃的衍生物的性质。官能团对于有机物的性质起着主要作用,学好烃的衍生物就要抓住官能团的结构特征。

3.抓好反应类型,掌握反应规律。

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氧化反应。

三、教学程序设计

启思诱导

小组讨论 归纳小结 设疑 实验探究

多媒体演示

练习反馈 规律应用 1、导课

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酒制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乙醇的物理性质

通过观察、闻乙醇以及将其涂在手上的一系列活动后,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演示动态的乙醇的物理性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乙醇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分析乙醇的断键方式。

3、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与钠的反应

(1)提出问题

乙醇可看成是水中的氢原子被乙基取代,而水可与钠反应放出氢气,乙醇是否也可以呢? (2)实验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

(3)演示课件:乙醇与钠的反应的历程。

(4)知识迁移:写出乙醇与镁的反应方程式

(5)联系实际:交警判断酒后驾车的方法。

4、探究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的氧化反应

(1)提出问题:乙醇可否被氧气氧化呢?

(2)实验探究: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3)演示课件:乙醇催化氧化历程。

5、乙醇的用途

让学生根据乙醇的性质及生活经验说出用途。

6、本课小结

7、课堂练习;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乙 醇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二、乙醇的结构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2CH3CH2OH +2Na → 2CH3CH2ONa+H2↑

2、乙醇的氧化反应

Cu 2CH3CH2OH+O23CHO+2H2O △

10.初中物理说课课件 篇十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功”是机械能一章的第一节。就人类的知识构架来说,功是为进一步得出“能”这个更为广泛、非常重要的概念服务的。功的概念是本章重点内容,我们要注意到“功”概念概括性强,相当抽象,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让学生有深刻体会,而应该逐步展开、加深。

本节是在初中阶段对功的`概念有初步了解的基础上,通过实例说明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并得出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W=F.S(特殊情况),再通过分析、推理的方式得出功的一般计算公式W=F.SCosα(普遍情况),最后再分三种情况讨论功的意义。

2.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功的一般计算机式W=F.SCosα

难点:负功的意义

3.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功的概念,掌握功的计算W=F.SCosα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并学会物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具体问题的分析(特殊性),得出解决问题的普遍方法(普遍性)

进而对各种问题的分析解决

二、学生现状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功的初步概念,对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已有所了解,同时还懂得了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W=F.S.

三、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是概念课,分析、推理成份居多,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则没有),在本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通过生活例子、能的形式的复习引入新课。(5分钟)

考虑到初中已学过一些功的初步知识,所以在开始引入阶段,不妨步子大一点,例如可以这样引入:尽管对人来说,手提重物不动和把物体往上提都会感到“吃力”,但一般来说两种情况是不同的。前者可以不“消耗”什么东西(例如,只要用一根绳子就可以代替人把重物挂起来,要多久就多久),而后者却必须“消耗”一些什么东西,因此有必要引入一物理量,以反映物体受力并运动的效应,这就必须引入“功”这一物理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之所以这样做,理由有二,一是在概念教学中,要重视概念引入的目的,要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没有这个概念行不行?这个概念用来解决什么问题,只有让学生明确了这个概念引入的目的,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多年教学实践表明,这样引入功的概念,既呼应了人类科学探索的历程,又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对于思维特点已处于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这种引入法适合他们的心理特征。从教学心理角度来看,这种讲法有助于消除学生因感到“已经学过了,没有新鲜感”而带来的懈怠感,使思维一下子就进入兴奋、积极的状态,急切希望知晓“下文”。

(二)新课教学:

1.如何让学生理解功的概念。(10分钟)

⑴在初中学生已经知道了功的初步概念,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作用下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就有了成效,我们就说这个力做了功。举例说明,起重机提起货物的时候,货物受到起重机和钢绳的拉力作用发生一段位移,钢绳的拉力对货物做了功,机车牵引列车前进,列车受到机车的牵引力作用发生位移,牵引力对列车做了功。

⑵提出几个例子让学生讨论、分析,自己得出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例一:人用一个向前的推力推一笨重的物体而没有推动。(有力但没有发生位移,推力没做功,“劳而无功”。)

例二:在极光滑的水平冰面上滑动的木块,各力做功如何?(物体受力也有位移,但在力的方向上无位移,做功为零,水平方向虽有位移,但没有力的作用,做功也为零,“不劳无功”。)

例三:一小球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重力有没有做功。(物体受力在力的方向上有位移,重力有做功。)

⑶提醒学生注意几点:

谈到做功要明确是什么力做功?对什么物体做功?在什么过程做功?

例:某同学提一桶水在水平地面上走了4米,然后提到3米高的二楼,该同学对水桶做功如何?

2.对功的一般计算式W=F.SCosα这一教学重点,在教学中采取如下措施:(15分钟)

⑴通过复习初中已学过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功的计算式为W=F.S,在这基础上提出问题,力的方向跟运动方向成某一夹角α时,做功如何计算?

⑵启发学生利用所学矢量的分解知识,自己通过分析、推理得出W=F.SCosα。

教材上方法是将力分解成平行于分力FSinα,后一分力做功为0,所以W=F.SCosα。

在教学中为了活跃学生的思路,还可以介绍另一种方法,即把位移S分解成平行于和垂直于力F的分位移SCosα和S Sinα,同样可以得出W=F.SCoxα,不要小看这短短一笔,它对开阔学生思路,摒弃“自古华山一条路“的思维定势意义非凡,正是体现素质教育的好素材。

⑶公式W=F.SCosα各量意义。

F━力的大小,S━位移的大小,α━力的方向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例:一同学用如图示中的力F=20N推一个箱子,把箱子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了S=10m,求推力所做的功。

(学生可能出现错误解答W=F.SCosα=20×10×1/2=100J)

⑷公式的适用条件。

公式W=F.SCosα其实也不是普遍适用的,它只适用于恒力做功,这一点教材上没有提及,但必须及早向学生指出。经验表明,如果教师不向学生指明,学生很少会独自“悟”出来。至于指出的方式有两种:一是在写出公式后马上开列“注意点”,实践表明这种方式看起来很快很方便,但学生不容易真正理解并掌握,只是死记硬背。另一种方法是先设计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思考中自己得出结论,即借助启发式教学。

[例1]放在水平光滑地面上的静止物体,受-10N的水平向右的力推动,运动8m时突然将此力反向,但大小不变,一直把物体推回原处(即全过程总位移为0),能否用W=F.SCos α算出此力在全过程中做的功等于零?总功为多少?

通过将运动分成如图的AB、BC、CA几个阶段,可以得出全过程中推力做功W=160J而不等于0,从而明白W=F.SCosα只适用于“大小和方向均不变“的恒力做功,同时还初步学会处理“变力”做功的方法之一,将运动分段,使每段都可以看作是“恒力”。

⑸在讨论公式时不要让学生单纯从数学形式上就α=0°、90°、180°得出结论,应启发学生从力做的功等于为F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S的乘积来分析几个特殊情况的意义,要让学生体会到:α=0°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就是S;α=90°时,物体在力的方向上无位移;α=180°时,物体位移方向与力的方向相反,力做的功为负。

3.如何突破“负功”这一难点。(10分钟)

⑴教材从两方面说明,从公式上看α>90°时,Cosα

⑵因为前几章的学习中,对“负”号我们已强调是表示方向,学生有一定的思维定势,所以在这里应特别强调功是标量,功的正负只反映力是动力时使物体速度增大,力是阻力时使物体速度减小,不说明功具有方向性,并且明确指出:力F做负功-FS 克服力F做功F.S.

⑶通过力做负功的例子再加以强化。

例:一同学竖直上抛一物体,请问在上升、下落过程中重力做功如何?

(三)巩固本节学习的新知识。(5分钟)

通过多媒体演示练习。

(四)布置作业。

板 书

1.功的概念: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一段位移,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力和在力的方向发生的位移。

3.功的计算式:

⑴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W=F.S.

⑵力的方向跟物体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α时,W=F.SCosα。

讨 论:a.当0°≤α

b.当α=90°,力对物体不做功。

c.当90°

⑶注意点:a.功是标量

b.公式中各物理量意义

c.公式的适用条件

4.功的单位:焦耳(牛。米),符号J.

上一篇:上海保险公司消费投诉处理工作下一篇:英文爱情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