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与文化论文

2024-10-04

建筑与文化论文(8篇)

1.建筑与文化论文 篇一

文化与建筑

------浅谈中国长寿城的项目开发张爱华

“东方文化现代化”即用东方人的哲学、东方人的生活方式、东方人的文化来指导研究城市、设计城市。

优秀的城市建筑应该追求深度与广度。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一是工程、二是美学、三是哲学。如果建筑设计师的作品能满足居住者的心理需求,这就达到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更高境界。

建筑师在做设计时,应当尊重建筑的现代性和当代性,还应该更多的从每个地方的地域资源中寻找契入点,创作出符合地方人文的时代经典作品。

我们的诉求是把周边资源整合起来,利用好当地的各种资源,让这块地成为一个中心。项目前期策划阶段,项目领导、公司领导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然后设定项目目标—怎样做到盈利与影响双丰收。

具体到项目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将多种语言融合在这个社区中。虽然这是一个以托斯卡纳乡村文化为建筑风格的项目。但是也融入了东方文化。在这一点上,印证了形式与内容是可以不一致的。但是“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内容传递的信息是居住者进入社区后,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这就是我想要的家、这就是我想要的地方”!这就是内容,即东方文化带给人的归属感。其实最好的建筑就是建筑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

而“中国长寿城”项目,正是找对了如皋这个“世界长寿之乡”的文化底蕴的契入点。结合当代人从追求“温饱生活”向追求“健康生活”转变这一特征。同时针对如皋这座有着上千年历史文化底蕴的中小城市市民对山水生活向往的特点。充分利用但不完全照搬的意大利北部大区“托斯卡纳”建筑设计风格。创造出了别具一格的“如皋中国长寿城”项目。

“如皋中国长寿城”项目包含养生博物馆、养生湖畔别墅、花园洋房、养生休闲度假酒店、至孝休闲广场、旅游集散中心、茶座、商业休闲等各种形态的大型城市综合体。在所有建筑及配套建筑完成后,必将成为如皋的新型高端居住中心,并成为周边乃至长三角城市市民向往的理想居住地!

“如皋中国长寿城”所在的长寿园已入选“江苏十大园区”之一,得到江苏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推广。必将带动如皋经济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使之与我们的项目开发互惠共利。

这是我作为一名新“中冶”人,曾参与“如皋中国长寿城”开发的无上荣耀。因为我们为如皋留下了一座“城”。而将来我们会为中国留下更多更好的“城”!

2.建筑与文化论文 篇二

(一)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形成背景

1. 地理环境的影响

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是在一定的地理和政治环境影响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中国地处欧亚大陆东部, 东临太平洋, 经过不断的兼并与融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这种统一的局势, 造就了华夏文化强大的融合力。中国东面临海, 西南为横断山脉和青藏高原, 西北为广阔无垠的沙漠, 北部多为高原山地, 形成了易于隔离的地理环境。由于地理环境的原因造成与外部世界呈半隔绝的状态, 使中国形成了封闭与稳定的内部环境, 也促使人们养成了追求和平与安定的心态。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连续一贯的独特风格与一脉相承的完整系统。

2. 哲学思想的影响

中国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儒家文化体系, 讲求现世的实用。古代哲学主张天、地、人三才合一, 《老子》中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这也成为指导建筑营构的最高准则, 中国传统建筑以“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为意象[1]。如传统建筑中的高台, 就是天地相通的象征, 是人们根据“崇尚天地”的思想营造的。再如, 福建诏安的在田楼, 是在圆形土楼的正中建一个方形祖堂, 象征天圆地方的宇宙图式, 也是象天法地的典型代表。

3. 政治因素的影响

中国古代对于建筑中的政治符号是非常重视的。在宫殿建筑布局中体现的皇权思想和意识形态, 在普通民居中的装饰图案所蕴含的伦理内涵等都可以通过建筑来表现。建筑既是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 又是人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中国古代建筑常用“屋顶”“门”“色彩”等建筑元素来体现封建等级制度。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是当时建筑设计与施工经验的集合与总结, 但其政治意义远大于建筑本身。“在中国, 世俗社会政治形态始终占据统治地位, 任何时代都是政治权利高于一切。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过宗教权利高于皇权的情况”[2]。历史上佛寺与道观等宗教建筑数量颇多, 但其规模以及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及宫殿建筑。

(二) 泰国佛教建筑文化的形成背景

1. 地理环境的影响

泰国古名暹罗, 位于中南半岛中部, 一直以来是东南亚地区宗教、文化和多个民族的汇集地。黑格尔指出:“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密切的联系。”[3]泰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和热带气候, 一方面赋予了泰民族壮美的自然景观, 使人们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强烈的热爱自然生命的意识;另一方面, 促进了泰民族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宗教信仰、生活方式, 以及丰富多彩的艺术表现形式、极其活跃的艺术思维。泰国海运交通发达, 积极参与国际商业活动。因此, 泰国文化善于吸收别国优秀文化, 如高棉文化、印度文化、中国文化与缅甸文化等, 具有强烈的包容性。

2. 哲学思想的影响

泰国文化是信仰佛学的宗教型文化, 强调“超越性”。泰国人民相信“来世”并把其看成是一种“涅”, 摈弃世俗享乐, 把苦行作为修道的方式。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 泰国信奉“梵我同一”的佛学理论。泰国的哲学文化是从宗教的角度出发, 在“梵我同一”中强调的不是人, 而是非人格化的最高之神——“梵”, 泰国文化中“没有人, 只有神;没有自我, 一切为梵”[4]。泰国的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佛教建筑文化均源于“坟文化”, 泰国佛塔构造中的基座一般为折角亚字形台面, 与我国传统建筑中“天圆地方”的宇宙图式如出一辙。在泰国室内设计中, 常用年轮、莲花等图案作为装饰, 带有“来世观”的神秘色彩。

3. 政治因素的影响

建筑文化不仅是社会文化的体现, 也是上层建筑领域的表现。佛教构成了泰国民族文化的主体, 佛教建筑包含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与泰国的政治体制。阿瑜陀耶王朝时期, 恒莱洛迦王改王宫为佛寺, 建立王家佛寺, 并受到高棉文化的影响, 政治上实行专制, 如今在王家寺庙的建筑风格中都可以看到高棉建筑文化的痕迹。泰国历代君王, 都将佛教作为政治资源加以保护和利用, 积极充当佛教的支持者和保护者, 利用僧伽实现政治统治, 用佛教思想统一民众信仰, 达到信仰和行政上的统一。现如今, 泰国宪法规定, 国王必须是佛教徒, 为佛教最高赞助者, 佛教渗透到了泰国社会生活与政治的方方面面, 成为该国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

二、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影响

明清时期, 中国社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政府开放海禁准许沿海商民出海贸易, 促使大批中国商人和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移居海外。中华文化借助于“移民”中人口流动的方式为媒介在暹罗得以传播, 其主要传播途径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 经济方面

自古以来, 泰国地广人稀劳动力缺乏, 大批中国移民是解决暹罗人力不足的有效途径。阿瑜陀耶时期, 先后出现的两次华人移民高潮给暹罗社会输送了一个新兴的商人阶层, 带来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进步, 是中华文化在暹罗社会的两次大传播, 其影响十分深远。阿瑜陀耶城内的帕纳买卢寺四周墙壁的壁画, 保存了一些当时华人在暹罗的生活场景, 其中有一幅描绘中国大帆船在海上航行的情况, 船工舵手皆为华人打扮, 反映了当时华人不畏风险来暹罗贸易的情境[5]223。通过贸易, 中国先进的农具、技术和文化促进了泰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的进步。

(二) 宗教信仰方面

泰国人信仰小乘佛教, 华人信仰大乘佛教, 但根据佛学思想所倡导的宽容与谅解, 大、小乘教派亦能融洽相处, 所以能够很快融入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中, 促使许多华人与泰国当地人进行通婚。此外, 华人移民的宗教信仰还有道教和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由于华人的融入, 对道教诸神的信仰在泰国民间广泛流传。如在泰国民间人们会供奉财神, 福、禄、寿三星和八仙等。华人移民所信仰的许多带有地方色彩的神祗, 如福建莆田的妈祖, 海南岛文昌县的水尾圣娘, 潮州的龙尾爷等, 在中国的神庙里并不多见, 在泰国则是家喻户晓的神祗, 这些信仰都对泰国的风俗、文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5]228。

三、中泰两国建筑文化中装饰符号的衍生与运用

(一) 龙图腾在两国文化中的衍生与运用

8000年前, 查海人创造了龙图腾文化, 并将之赋予氏族、部落、王权的象征。宋元之后, 龙成为帝王的象征, 在传统建筑中也处处体现代表皇权的龙文化。沈阳故宫宫门大清门 (如图1) , 建于清太宗时期, 正脊两面各有10条戏珠琉璃龙, 形态生动, 瓦当、滴水也以龙图腾为装饰图案。可想当年大臣们在此处候朝, 不自觉地形成了一种威严的气氛, 运用龙文化与图案的灌输, 来巩固封建帝王的统治地位。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当代中国人以自己为龙的传人而自豪, 龙文化渗透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每一个角落。

与中国不同的是泰国人民对龙的认知是基于佛教文化范围的, 并且其龙图腾主要用于佛寺建筑文化中。建筑文化是社会文化的综合表现, 也是人们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 因此, 龙图腾的内涵充满了佛教文化气息。如龙图腾作为佛教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主要运用在过道两边的矮墙上、台阶两边与屋脊等处, 泰国清迈的双龙寺 (如图2) 入口处台阶两边运用龙的形象装饰, 其造型与中国大不相同, 有四个头纵排, 龙头有羽冠, 龙身无肢爪。龙被当地人民认为是佛寺的守护神, 是保护佛寺安全的象征。

(二) 象图腾在两国文化中的衍生与运用

象图腾在中、泰两国建筑文化中有不同的艺术表现, 中国对“象”的图腾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河南省, 河南省简称“豫”, 《说文解字》中释义的“豫”为“象之大者”, 甲骨文中“象”有两个含义:一为大象, 二为方国名。“方国”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地区, 由于汉文的一字多义才造“豫”字。从夏代开始, 河南地区成为中国的经济、政治中心, 由于经济活动改变了自然环境, 西汉时期河南地区的大象就已经灭绝了。所以象图腾并未在中国演化成图腾文化, 在建筑文化方面的表现也并不常见。

相传, 佛祖释迦牟尼是在母亲梦见白象后诞生的, 古往今来泰国视白象为瑞兽, 象征昌盛与吉兆。泰国民间艺术家甚至将源于印度神话的象神改造为婀娜多姿的造型 (如图3) , 泰国人民对象图腾文化的自由演绎体现了泰国艺术具有强大融合力与丰富创造力。在建筑方面, 如清迈的盼道寺中的佛塔底座 (如图4) 与大象造型的雕塑结合在一起, 用象身来支撑起整个佛塔, 给整个建筑增添一种上升的冲力, 大象作为瑞兽也为整个佛寺环境增添了几分灵气。

(三) 莲花图案在两国文化中的衍生与运用

莲花图案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器皿装饰与建筑装饰等方面均有运用。秦汉时期莲花纹也常出现在建筑装饰中, 之后多运用在器具与家具方面的装饰纹样。例如, 中国明代时期的座椅 (如图5) , 其靠背、牙子以及腿部常常运用莲花图案进行装饰, 来提醒做人的品格与气质。《华严经》中将莲花的清、净、圣、洁定为四德, 但莲花图案作为佛学的理念并未融入大众的生活中。宋代诗人周敦颐在《爱莲说》称其:“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借用莲花来歌颂人的品德, 赋予“莲”以人的品格与气质, 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文化现象。

佛家有普度众生的说法, 莲花浮于水面, 出淤泥而不染, 正如苦海中的“舟”, 具有象征意义。泰国的莲花图案常运用在佛寺建筑装饰中, 如曼谷大皇宫中的佛塔 (如图6) 以花瓣依次排列进行重叠围合在塔身周围, 构成美丽的图形, 寄寓着人们敬拜佛祖祈求吉利的心愿, 是佛寺清净心境的象征和表现。受佛教的影响, 莲花图案已经融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中, 与中国明代同一时期的阿瑜陀耶王朝人民常运用莲花图案作为家具装饰元素 (如图7) , 其图案造型以花朵、花蕾、花苞为中心与中国大致相同, 但由于文化背景的影响含义各不相同。

四、结语

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两国社会文化的综合表现, 也是人们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泰民族在吸收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 保留自己本土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 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国佛教建筑文化。由此可见, 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关系, 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各具本国特色。

摘要: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两国社会文化的综合表现, 也是人们意识形态与生活方式的直接反映。由于社会背景的不同, 中国与泰国所呈现的建筑文化也有所不同, 泰民族在吸收中华文化精华的同时, 保留自己本土的社会文化与精神文明, 在社会历史的变迁中相互融合, 形成独具特色的本国佛教建筑文化景观。由此可见, 泰国佛教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虽然有着深远的历史关系, 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各具本国特色。

关键词:建筑文化,中国,泰国,渊源

参考文献

[1]吴庆洲.象天法地、法人、法自然——中国传统建筑意匠发微[J].华中建筑.1993, (04) :71-75.

[2]柳肃.营建的文明——中国传统文化与传统建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6.

[3][德]黑格尔.历史哲学[M].王造时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56:123.

[4]马瑞萍.中国明代和泰国阿瑜陀耶王朝时期家具文化比较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 2008.

3.探讨建筑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 篇三

【关键词】风水文化;建筑设计;内涵;文化渗透

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在我国,风水文化已经被完全渗透到建筑设计中,成为建筑设计需要考虑的重点要素之一。站在美学角度分析,风水文化其实是一种艺术,当其与建筑设计融合时,能深化建筑设计的内涵,优化建筑设计效果。下面对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以及风水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作详细论述。

1.建筑风水的内涵

建筑风水是业内人士常常提到的一个词,是建筑选址和建筑设计常常会考虑的一个因素。现代社会中,有一部分人坚持认为自然界存在有能对人类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磁场、微粒子,如果能避开这些影响因素,则可适当减少磁场或微粒子对人类健康、人类生命的影响,以此优化人体素质。另外,避开磁场、微粒子的影响之后,还有可能出于某些原因,让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因为有了这方面的依据,风水师便可以对建筑造型、室内摆放等继续设计,以此达到加强某种信号,加强人类心理需求的目的。通俗来说,所谓风水,其实就是借助某种风俗对人类心理进行暗示,为人类提供某种心理上的需求,这便是建筑风水的基本内涵。

2.建筑与风水之间的关系

建筑与风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业内人士将建筑与风水之间联系笼统称为建筑风水文化。在我国,最早有建筑风水之称,也最早注重建筑风水文化的是宫廷建筑,比如我们在建筑设计中常常提到的“龙脉”、“朱雀”、“白虎”等。建筑风水文化是我国的一种审美艺术,它不仅与建筑设计相关联,还融入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细分析建筑与风水之间存在的关系,可知二者的关系为:风水文化被融入到建筑设计,由建筑造型、空间结构体现;建筑设计考虑进风水文化,以满足人类心理需求。

3.风水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渗透

现代建筑设计将风水文化考虑其中,进一步推动了建筑设计事业的发展。现代建筑设计受风水文化的渗透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建筑选址上的渗透

从古代到现代,风水文化已经完全融入到建筑选址中。比如在古代,我国传统民居建筑多坚持“依山傍水”、“背山向水”原则,提倡将建筑建设在有山、有水之地,实现自然与建筑的协调发展。风水文化认为,“左青龙、右白虎、朱雀居前、玄武盾后”是风水宝地,如果建筑要选址,应当将建设地点选在该处,比如我国古代很多皇帝的陵墓便是建在风水宝地处。这主要是古代风水文化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到了现在,风水文化虽然仍然具备对建筑设计的影响作用,只是其影响范围、影响程度稍稍发生了变化。近代,风水文化对建筑选址的影响主要有:

(1)现代风水文化提倡建筑选址要因地制宜,要结合地理地势、人类生活方式合理选址,以此体现出人、建筑、自然三者间的和谐关系。

(2)背水而居。不管是传统民居还是现代建筑,水都是建筑选址的不二选择。水具有灵动性,它是自然的血液,是万物的养分,风水文化指出,建筑选址必须要背水而居,依山傍水。无论如何,水都是建筑选址必须考虑的因素。

(3)向水而居。建筑风水文化要求建筑选址一要背山,二要向水。前一点所提到的“背水”原则也可行,只是大多数建筑设计都采用“向水”方式。相关资料显示,良好的、依山傍水的风水环境会带给人美的享受,进一步提升建筑经济价值。

3.2风水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要求

在室内设计之中,风水文化所遵循的便是室内和室外之间的和谐写,并且在不同空间形式之下,实际上也同样有着完全不同的要求:

3.2.1开放性空间

开放性的空间本身,主要是形容能够和外部空间相接触的环节,例如天台、花园、阳台、庭院等。而在针对开放性空间采取设计措施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加以认真考虑的方面,就在于人体本身对于该空间的感官转移,也就是要保证室内和室外空间体验感,不能够有极大的落差。所以,开放空间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多使用透明玻璃隔离措施。透明玻璃本身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得以融合,不仅能够具备一种安全感,还能够在视觉上得到良好的享受。

3.2.2封闭性空间

封闭性质的控制,主要是指绝大部分都是封闭的空间,也就是卧室、书房、客厅、厨房、起居室等形式的空间,封闭性空间作为建筑内部的主要活动空间,必须要能够营造出一种和谐、舒适、温馨的氛围,才能够使得内部空间适合人居住。首先,在针对室内空间的位置设计的过程中,就必须要对各方面的位置主次加以区分,依据不同需求的人群需求以及空间使用频率,来进行科学合理的布局。其次,在对于室内空间执行装修措施的过程中,风水文化所讲究的便是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同时依据不同人的不同爱好,让室内空间能够处在一种相对静的状态下。

封闭性空间本身的特性就是能够为人提供一个相对静的空间,如此以来,便能够使得人的心灵得到极大的改善,并且使得人的身体能够更好的舒展开。并且长期处在这类型的环境之下,人的思想精神也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提升,甚至能够感悟到生命的意义,如此一来,也就达到了人与自然沟通、人与自然和谐的目的。

4.风水文化与建筑设计的前景

风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建筑学紧密的练习在一起,是中国审美观念的一种直接体现形式。然而风水文化又和民间方术关系密切,在某些方面成了一种迷信,使得人们盲目地相信只要有了好的风水,子孙后代就平步青云、荣华富贵。因此,在对待风水文化的时候,我们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风水文化是古人们根据长期观察人们与自然的关系,总结出来的具有科学性的一门学问,它是人们对美的一种认识,对自然的一种向往,遵循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建筑设计与风水的关系始终密不可分,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的影响,即使到了现代,人们还是愿意将风水文化渗透、应用到建筑选址、建筑设计中,以强化某一心理,满足人类的心理需求。在本篇文章中,笔者结合建筑风水的定义,着重分析了建筑设计与风水文化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一系列相关结论,希望对同行工作有所帮助。 [科]

【参考文献】

[1]陈博为,齐光辉,彭茜.风水文化与居住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

[2]王博,聂嘉林,岳冰凌,高春雨.风水文化与居住建筑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6).

4.建筑与文化论文 篇四

传统建筑文化体现着古代人的智慧以及当时的社会礼仪。现代建筑空间设计应注重借鉴、应用传统建筑文化,传承与发扬传统建筑文化,为现代建筑添加庄重之美的同时,让人们感受传统建筑文化的洗礼。事实上,一些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会非常注重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应用,设计出很多优美、功能实用的建筑工程。例如,万科第五园采用多样化的院落形式,即多数建筑围合采用开放式的院落,居住区域中,不同类型的住宅参与院落的形成,构成“四合院”“六合院”等。同时,注重风水、对称、和谐等传统建筑文化的应用,提供个性化且能够与自然交流的空间,人们足不出户,便可感受到大自然的氛围。正如上文所述,传统建筑文化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而天井是“天人合一”理念在建筑上的具体

5.罗马文化与建筑艺术论文 篇五

罗马文化与建筑艺术论文【1】

摘要:千百年来,罗马对于西方人来说一直是个震撼人心的名字,西方古典文化起源于希腊,而发扬光大于罗马,如果说希腊人是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话,罗马人就是军事家、政治家、法学家和工程师,独特的民族精神成就了罗马独特的建筑艺术,罗马人不但创建了古代世界最完备的古奥家机构,建立起完善的军事组织和政治制度,而且把古代建筑艺术发展到空前完善的程度。

关键词:罗马文化;民族精神;罗马的建筑

古罗马通常指从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的文明,历罗马王政时代、罗马共和国,与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的庞大罗马帝国。

到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

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变为封建制国家,1452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一、罗马文化――质朴与雄伟

罗马人是拉丁民族的一支,强大的罗马帝国的根基正是希腊人与东方人的后裔所建立起来的“永恒”的罗马城。

早在王政时代(公元前753~公元前509),罗马人就开始采用希腊字母,后来略加变通创造了拉丁字母。

在共和国初期的数百年中,他们主要以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为主。

由于忙于对外战争,他们在文化上似乎没有建树,但自从登上历史舞台以后,罗马人就以勤奋好学的执著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坚强毅力,在学习其他民族文化的过程中,真正做到了兼收并蓄、东西相融。

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是较早地、也较好地体现了“全球化”特色。

所以说在希腊文化与中世纪文化以及现代西欧文化之间,罗马文化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纵观全部的罗马史,罗马文化可以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一,建立城邦之初,罗马人在各方面都是落后的,他们从模仿、吸收的角度,开始城市建筑和公共工程,比如伊达拉里亚人是能成为建筑工程师和城市设计师,他们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作用主要体现在生产技术、建筑风格、城邦制度、凯旋式、角斗表演等方面。

第二,从公元前4世纪起,他们随着对外扩张,一方面不断推进城市建设工作,加固和扩大城池,构筑广场、会堂、市场、道路、码头等公共工程,另一方面开始接触外来的东方文化、希腊文化,逐渐表现出既注重坚固实用,又追求美观造型的倾向。

第三,共和后期到帝国初期,以拉丁文学为标志的文艺创作开始起步,并走向繁荣,罗马人迎来了文化史上的“黄金时代”。

二、罗马民族精神与建筑艺术

(一)罗马民族精神

随着奴隶制经济繁荣,罗马人开始越出传统的地中海范围,走向欧、亚、非更广阔的活动舞台。

他们在为罗马文化繁荣提供物质基础的同时,也使罗马文化深深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除了法律之外,包括文字、语言、宗教、建筑、艺术、礼制以及手工业和商业在内的一切,或多或少地都利用了被征服民族的优秀成果。

当罗马人通过军事征服统一意大利半岛,登上古代世界霸主的地位时,他们在不自觉中形成了以虔诚敬神、粗犷豪放和阳刚血气为美德尚武精神,以淳朴求实、纪律严谨和讲究实用为特征的社会风尚,以忠诚正直、甘于牺牲和热爱祖国为理想的民族气质,这一切构成了古罗马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罗马之所以能从一个小城邦发展为一个大帝国,是与这个民族的尚武精神分不开的。

战争是他们的一项神圣而高尚的事业,它不仅是财富与地位的源泉,更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可以说相比希腊人士崇高精神的创造者和思想深刻的理想主义者,那么罗马人则理所当然的成为物质世界的建设者和注重实际的功利主义者。

(二)罗马筑的特点

希腊人建筑追求的是典雅与和谐,而罗马人崇尚的是庄严与豪华,所以有“希腊的光辉与罗马的宏伟”一说。

希腊建筑的特点是以水平线为基线,水平线与垂直线形成黄金分割的四六之比,加上阔大平整的造型,给人的感觉是明快、稳定的。

而罗马筑的特点,从建筑风格上看,主要体现为圆拱、拱顶和圆屋顶的样式;从根本内涵上看,明确体现了军事性与实用性的统一;从整体艺术效果上看,中部向上隆起,垂直线具有一定的独立性质,产生一种崇高、轻巧的感觉;从功能上看,古罗马筑可以分为城防建筑、宗教艺术、公共设施、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5种类型。

1、城防建筑与宗教建筑。

罗马早期建筑造型庞大,结构简单,工艺粗糙;而晚期建筑富丽堂皇,渗透着奢侈豪华、强大无比的地王之气。

罗马城访起初是建立在土垒、壕沟和石墙的基础之上的,城墙用长方形大块岩石制成的石砖垒砌起来的。

从共和国后期起,由于军事上的成功,他们开始以各种建筑形式炫耀其强盛的国力。

恺撒和奥古斯都市带,他们开始用庄严高雅的大理石代替粗糙笨拙的砖石建造城墙。

宗教建筑(神殿和神庙)方面,罗马人多模仿伊达拉里亚式和希腊样式的庙宇建筑。

伊达拉里亚建筑样式几乎是正方形的,而且有很深的柱廊,如卡庇托林大神庙;而希腊样式多为长方体柱式建筑,柱廊于柱廊之间的距离缩短了。

相比之下,罗马筑属于混合型,没有固定的样式。

共和国晚期以后,罗马人受希腊风格影响日甚,其宗教建筑也有许多高大的石柱环绕,并由正方形向长方形过渡。

他们还从亚洲以及埃及带回了拱形建筑风格,以拱门、拱顶和圆顶为标志的建筑样式,唤醒了长期受正统的希腊直线形压抑的早期朴素传统。

这样,他们不仅崇尚大理石材料,还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曲线式建筑,实现了实用、力量与美3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罗马的建筑风格既粗犷野蛮,又极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罗马人崇尚权力、宣扬战功的民族精神。

他们偏爱庞大豪放、崇尚骄傲与堂皇典雅融为一体的帝国风范,供奉朱庇特等神的万神殿就是神庙建筑的杰作。

2、公共设施(道路、桥梁、水道、集议场和浴池)在罗马筑中享有盛名。

由于长期战争和国内政治的需要,罗马人非常注重公共工程建设,其建筑风格不尚美丽典雅,而是考虑朴素严谨、坚固实用。

早在公元前3,他们就开始用硬石灰石砌成第一条长达16公里的地下引水道工程,把泉水从东郊引至罗马城内,解决城市用水不足的问题。

为了农业灌溉的需要,他们又在城郊修建了最有特色的市政馆设施――地上引水道工程(水道桥),形式如同一般建筑,下面有许多半圆形拱门,上面是一条带凹槽的水沟,可以将水从一地输送到另一地,有效地解决灌溉用水问题。

罗马人还十分重视道路建设,过去为群山和荒野阻隔了的大陆,现在开拓出无数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罗马大道”。

借助于连接各地和跨越欧、亚、非3大洲的公路大动脉,罗马成为向四周辐射的交通网络的中枢。

西方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本意就是指罗马大道把整个帝国连成一个整体。

罗马人非常重视集议场(城市中心广场)建设,公元前7世纪末就修建了罗马广场。

广场南面的帕拉丁山石贵族聚居区,平民们经常在广场东北角元老院附近的一块空地上举行集会,所以“广场”一词便有了“论坛”、“讲台”的含义。

浴池是一种典型的罗马发明和富有特色的公共设施之一。

人类有着悠久的沐浴历史,罗马人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几乎每一个城市都修建了公共浴池,而罗马城一地就有16座大型公共浴池,这是古代罕见的。

罗马浴池不仅仅是沐浴的场所,它往往是一座结构复杂而又豪华的建筑,具有多重功能。

如它有供沐浴前运动或游戏的回廊,有湿度不同的暖气房,供洗浴用的浴池和日光浴室,还有酒肆、茶馆、餐厅、图书馆等,是健身、休息、与朋友聊天的绝佳去处。

由于罗马贵族和平民都把公共浴池当作生活享受、社会交际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它更像是一个俱乐部。

3、纪念建筑和娱乐场所。

成熟时期,罗马筑具有实用、坚固和美观3个基本要素。

罗马人好大喜功,他们用冰冷坚硬的大理石建造神庙宇和公共设施,既表现出庄严雄伟的艺术特色,又体现出重要的军事价值,因为高大坚固是绝好的战时工事。

他们在很大程度上秉承了斯巴达人崇尚武力的遗风,在欣赏角斗场中残酷的肉搏厮杀的同时,不惜人力物力,建筑象征权力和威严的宏观纪念物(凯旋门和纪念柱),为凯旋的将士举行隆重的入城仪式,为远征归来的军事统帅歌功颂德。

6.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篇六

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摘要: 探究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并通过分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对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论述,同时给出一些创新途径,从而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关键词: 传统建筑文化 继承 创新

在我们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历史和辉煌灿烂古建筑文化传统的国家里,如何继承和汲取传统建筑文化的精神,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是历史赋予建筑师的时代重任,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涵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传统建筑更是独具一格,无论是皇家宫殿还是民间寺庙,无论是陵寝还是园林,在世界建筑之林都独树一帜,有着区别于世界其他建筑的鲜明特点。

1、从传统建筑的物质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建筑具有强烈 的秩序感和中轴对称的均衡层次。例如我国的许多传统建筑如故宫、孔庙、寺院、道观,这些建筑中的坡屋顶、木构架和斗拱等,由受力形式和结构需要而产生,随着技术、结构及材料的进步而更新发展。传统的构件、符号及装饰在提炼与简化形式中得到延续与发展,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如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馆的国家馆居中升起,形如冠盖、层叠出挑、制拟斗拱。“匠人营国”中的九经、九纬之道,成为国家馆屋顶平台建筑构架的文化基础。而平卧于国家馆之下的地区馆,为人们的活动提供了厚重坚实的平台。经的四面或以台阶步道,或以园林小品与周围环境巧妙衔接,建筑外观上还刻着古代叠篆文字;悬挑在基地最外侧的环廊立面,印着中国历史朝代名称,象征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为休憩设置的小品表面,则镌刻着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名称,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和各地区间的团结与进取。

2、从传统建筑的精神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传统建筑文化发展有着深厚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人尊重自然,与自然协调发展。建筑环境自然化,自然环境人文化,是中国传统建筑创造的永恒主题。其次,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重情知礼的人本精神。中国建筑空间自然和谐、尺度合理、意境独特、组合巧妙,无论何种建筑类型均注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重意境、讲求人伦、礼乐并行、情理有度,建筑艺术与功能相统一。最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注重功能、结构和艺术统一的实用精神。中国传统建筑在结构及构件运用上注重遵循内在的力学法则,建筑形象呈现出清晰的结构逻辑,不同功能的建筑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屋顶形式,通过室内外结构、色彩、装修、陈设、工艺品及美术作品等有机结合,达到功能所表现的艺术效果和空间意境。

3、从传统建筑的艺术文化属性来看,中国人很早就把自然山水风景作为审美的观照对象,“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传统儒道文化培育下把山水赋予“中和之美”的特征加以推崇,追求平和、宁静、淡泊、雅致、自然而不造作。此外,中国建筑艺术最高的美学思想是对“诗意美”“意境美”的追求,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审美情趣,并同时给人以人伦的教化,人文的熏陶。从自然的意境美达到人的精神境界的升华,直抒胸臆,得到最大的精神享受,得到“大美不言”“物我两忘”的崇高境界。

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认识上的三大误区

对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什么,在今天的城市化进程中究竟应该起到什么作用,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误区。误区一: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就是一种形式,主要是大屋顶、廊子、院子,不了解这些建筑形式形成的内涵和人文精神,只会在现代建筑的楼体上硬搬某种廊子、亭子。误区二: 认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已经过时了。他们承认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很有特色,但这些传统已经与现代的技术和材料不相适应,是过时的文化,因此,在是否需要发扬传统的问题上犹豫不定。误区三: 就是体系的对立。认为中西文化体系各不相同,要搞现代建筑就不要讲传统,两者不可兼得。新一代的建筑师认识上的浅薄,再加上迫于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必然导致不顾传统而想方设法去满足政府领导和开发商的意愿。另一方面,在我们的建筑报刊、书籍、报告中到处充斥着西方的建筑文化,许多建筑师难免受其影响随波逐流。有一位著名的外国建筑师曾这样说,我在中国看到的建筑基本上只有两种: 要么是模仿,要么是彻底的破坏。看来我们真的到了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重新定位,走出重重认识误区的时候了。

三、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实现当代建筑创新

1、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传统建筑的美学原则、建筑形态、注重环境和崇尚自然等以人为本的设计理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念都是传统建筑中的精华,中国传统建筑是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的独特魅力是任何别的建筑艺术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我们不能割断历史,抛弃民族传统,去追求那种没有传统文化根基的建筑形式,而是从传统建筑中汲取其精髓。同时,对我国独特的历史文脉和文化传统的继承和追求,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形式剪辑的设计层次上,而应在追求精神和内涵方面有更深层次的表现,抓住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将传统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与现代方法、现代要求相结合灵活运用。

2、立足传统,创新发展建筑文化

现代建筑新形态的出现和发展是必然的,新的使用要求,新的建造技术,新的建筑材料的出现,使建筑整体而言是新的。但如果离开了我们生长的土地,离开了人们固有的传统,一时的“新”就无法永远“新”。不尊重传统、吸收传统的做法,最终只会迫使建筑创新丧失生存的土壤和空间,迷失方向。创新不是根除传统,而是要从传统的建筑中汲取其精髓,寻找其新意。我们国家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但是只能称作建设大国,而不是建筑学大国,建筑设计从质量到创新都未达到繁荣兴旺的局面。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是一种经验的传承与模仿,很难形成开阔的思维。虽然国内各大理工科高校开设了传统文化的教学课程,但是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只能停留在最为表面的层次,设计建筑时大多采用的也是片面直观的想象。而国外采用的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去体验生活,多讨论、多思考,这样人的思维才能越来越活跃。不重复别人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表达建筑师个人的特质,每个人的特质不同就形成了多元化,只有多元化,才能形成丰富多彩的建筑设计环境,形成和谐的、多元化的建筑文化环境。

四、结语

中国建筑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面对当今建筑文化全球化趋势的挑战,中国建筑师理应肩负起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现代化的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认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本质内涵,从哲学的深度来研究传统建筑文化的起源、变化和发展,从传统建筑的演变过程中,探索出继承及发展创新的思路。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中国传统文化》作业

题目: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创新

姓名: 许 敏

班级: 09级小教普通

7.文化传承与建筑创新 篇七

传统是人类应对自然和社会严峻考验过程中积累的宝贵文化财富,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在原有文化基础上进行,如果离开传统、断绝血脉,就会迷失方向、丧失根本。

传统作为稳定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前提条件, 只有不断创新, 才显示其巨大的生命力。没有传统的文化是没有根基的文化。不善于继承, 就没有创新的基础, 而离开创新, 就缺乏继承的动力, 就会使我们陷入保守和复古。

推动文化的发展, 基础是继承, 关键是创新。在吸收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 不断增强原创能力, 努力创作有地域特色和中国文化精髓的现代建筑是当代建筑师的历史责任。

和谐观是中华建筑文化的核心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 形成了儒道互补的哲学体系以及与之相配的“天人合一、师法自然、和谐共生、厚德载物”的价值观, 其核心观念是“和谐”。

和谐观念认同世间万物在保持其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建立恰当的良性相互关系, 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这是中华文明各个层面的共同文化理想和价值取向。

中华传统建筑文化的和谐观念则主要体现在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 并形成鲜明的形态特征, 表现在城市、建筑、园林等多方面:

1.中国传统都城注重相天法地, 因地制宜的选址布局。《考工记》记载的周王城图“匠人营国, 方九里, 旁三门, 国中九经九纬, 经途九轨, 左祖右社, 前朝后市, 市朝一夫”, 显示出中国传统城市采用方形圈层结构、井字形纵横道路体系, 形成南北轴线明确、中心突出、肌理清晰的棋盘式布局。

中国古建筑以群体见长, 由“间”作为基本单元形成建筑单体, 继而通过不同形式的组合, 形成整体协调的层层院落。单体建筑造型则由台基、屋身、屋顶三段式组成为一个和谐统一体。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采用木架构结构体系, 并一直延续数千年, 体现出极强的理性。中国传统木构体系中的“斗拱”作为一个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的支承构件, 是将结构功能与艺术形态巧妙结合的一个突出亮点。

3.中国民居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类型, 不同地域的民居表现出应对地理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家族血缘关系而呈现的多样性和独特形式, 体现了中华民族的高超智慧。

4.中国传统园林体现“虽为人做,宛若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的高超造园艺术,情景交融,使中国造园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思想和适应自然与社会变化的和谐观,以及在城市、建筑、园林中所形成的鲜明特征,是我们从事中国现代建筑创作可以借鉴的宝贵财富。现代建筑的创作应充分理解和吸收民族的优秀建筑文化遗产,与现代的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相结合,创作有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的现代建筑。

承传中华建筑文化和谐观的哲理思想,在当今的城市和建筑创作中,首先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和谐统一。

地域性、文化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的建筑创新

1.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的、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中,受到当地的社会、经济、人文等因素的影响,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具体的地形地貌和城市已有建筑地段环境的制约。

地域性体现了建筑与建造地点相关的地理、人文、技术和经济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它一方面表现为建筑应对所

在地域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和适应性,另一方面体现出应对特定地区建筑文化的独特性和延续性。

地域性是建筑创作的基础,从地域中提取特色,挖掘有益“基因”,与现代科技、文化结合,使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区建筑现代化。

2.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物质财富,又是精神产品;既是技术的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建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反映建筑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所体现的人类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

一座有文化品味的优秀建筑,其精神内涵所散发的光辉常常超越功能本身,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时期的文化标志,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当今,社会生活方式、文化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筑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向。建筑师既要自觉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提炼地域独有的文化特征,创造性地研究和发展本土文化,又要注意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遗产,在现代建筑的共性中突出地方个性,在协调中做到丰富多彩,“和而不同”,创作有民族和地域文化特色的现代建筑。

3.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反映,它将长久地象征一个时代。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的广泛应用,新思想、新理念正在改变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

作模式,使建筑创作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而对当今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关注节能环保,创建绿色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建筑创作要充分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用自己的建筑语言来表现时代的设计观念,思维方式和科学技术特征。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

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关键是要处理好时代精神与弘扬传统建筑文化的关系,建筑师应自觉吸收地域文化优秀传统,融汇世界人类建筑文化精华,寻求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创作有文化品味的现代建筑。

4.“建筑三性”的和谐统一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地域是建筑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是建筑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建筑的精神和发展。

建筑“三性”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性、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发展。

建筑“三性”关注建筑问题与文化问题在历史发展轴线上的交织,从中国文化传统中汲取合理性的因素,以实践为基础,立足于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探索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创作道路,寻找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建筑

设计新语言,从而推动当代建筑设计理论与实践方法体系的发展。它体现了对待中国传统和现代性一种新的态度,一种发展的历史观,将中国特色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体现中国特色但不盲目复古,融合乡土、国际、人性化、大叙事,为建筑融入了叙述性与教育性。

建筑“三性”是建筑设计创新的一个普遍性原则,建筑师在构思过程中,应按项目的性质、用途、时间、地点等条件统筹考虑,正确处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作出正确的创新定位和设计对策,从而创作出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特色的作品。

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

8.建筑与文化论文 篇八

关键词:建筑文化;庭院;学校建筑

建筑是什么?《辞海》中将“建筑”的含义分为三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工程技术和建筑艺术的综合创作;各种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建造活动。罗马时代的建筑家维特鲁威所著的现存最早的建筑理论书《建筑十书》认为,建筑包含的要素应兼备用(utilitas,实用)、强(firmitas,坚固)、美(venustas,美观)的特点,为了实现这些特点,应确立艺术的且科学的观点。而“百度百科”则定义为: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

笔者比较认同台湾建筑思想家汉宝德的观点:建筑不应该是理性的产物,建筑是一种文化。他认为自古到今,无论中外,在建筑方面鲜有严格的学术研究成果。即便是奠定现代建筑基础的先驱勒·柯布西耶与赖特的文章里,也没有一篇是严肃的学术论文。

想来也是,近现代中国,国内被称为建筑大师的梁思成,也被称为建筑思想家;国外的贝聿铭,更被称为艺术家(艺术就是精致文化)。而当代中国之所以少有建筑大师级人物,也许和曾经的长期的极左路线支配有关。即便如此,干建筑行业的人,也往往愿意以艺术家的形象示人。对教育工作者来说,这样也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学校文化”近年来的兴起。

系统地研究建筑文化,尤其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许能探寻到“学校文化”的根,从而为教育创新找到新的发力点。

一、传统建筑文化概述

文化一般分为精致文化与民俗文化。精致文化,其实就是艺术。尤其对于西方来说,拿掉建筑,他们的艺术史就不完整了。

同时,建筑又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生活方式的具体体现,因此建筑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

探究各式各样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特质,才能使我们真正地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帮助我们掌握中国建筑的主题价值,从而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不失掉民族的特质。

(一)生命的建筑

如果必须回答中国和西方建筑文化的主要区别,我的回答是“建筑材料”。西方人用石头,中国人用木材。

秦代建阿房宫,蜀山为之伐空,代价是亡国;慈禧修颐和园,苦于华北无大树可伐,只能从长江以南地区运过来,耗费之大,不得已挪用海军经费,代价同样是亡国。显然,中国人不是为了省钱,也不是技术落后,而是有意选择了木材,这表达了一种几千年不变的价值观,即对生命的期望。

中国人也使用石头,但建的是墓室。因为石头是地面下或脚下的东西,暗示着死亡。而木材来自向上生长的树木,代表生命。在汉代以后盛行的五行说中,木象征生气,曰青龙,方位东。即使砌墙也不用石头,而用夯土。后用砖瓦,盖因砖瓦是土烧制的。因此,古代称建筑为土木。五行中,土居中,主方正,大吉之象。

建筑的功用是蔽体,与衣服类似。有兴建、完成、颓败的生命迹象。新建筑一般都是主人发迹的时候建的,因主人的飞黄腾达,而愈发扩大,富丽堂皇,;又因主人的衰退或失败而归于沉寂,随岁月磨蚀、无人照料而破败。如果后代争气,自然可以对建筑善加照顾。若超过了先代,则必再建更大、更豪华的住宅,以“光大门楣”,而无需保存老宅。所以,中国人对永生的追求是子孙的繁衍与发迹,而不是用什么材料搞个建筑,让它永固。

更何况中国民间没有长子继承的制度,而是儿子们均分包括建筑的各式财产,这是种合乎人性的办法,但对保护建筑最为不利。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则是长子继承,建筑就成为家族的象征。而中国则是经过一代代的瓜分,若其中再无人发迹,则成为一个个大杂院了。显然,直接触摸到的生命的感觉,对中国人来说比永生重要。

(二)世俗的建筑

与世俗的建筑相对应的是“宗教的建筑”。西方的建筑史,几乎等于宗教建筑史。西方文化中,人的生活是不重要的,崇拜神、荣耀神才重要。公元前5世纪雅典的帕台农神庙,其建筑的精准性,眼睛都不宜察觉到。各部分比例达到了极度的和谐,甚至超过了数学的精确。法国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将其与汽车相提并论。到了13世纪的哥特时代,欧洲的基督文明完全成熟。教堂的设计与建造,往往通过小型石块的刻削堆砌,历时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建造成数十层高,宏伟、庄严或精致巧妙的建筑物,堪称奇迹。这上万块石头,任何一块切割的形状不准,或损伤、破裂,都会影响整个建筑的外观与安全。数代相传的神圣使命,依赖每一位匠人的责任心和内外如一的态度。这种理性是西方科学和工业化的精神基础。始建于1884年,目前仍在修建中的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就是例证。

中国没有这种精神,也几乎没有宗教的建筑。即便有,也始终没有突出于人性之外,创造一种超世的形式与威严。它们不但无法与皇宫相比,甚至无法超过地方政府的衙门或官员士绅的宅邸。不仅如此,格局上,在外来的“塔”自宋代消失后,与居住建筑已经没有事实的区别。此后的宗教,不过是“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观念而已。我们的神要有求必应,要香烟、纸钱、牺牲供奉才行。因此,中国人敬神不必下精神上的功夫。现在很多庙宇,还经常是前面建得富丽堂皇,目的是让“神”感到气派十足,后面就可以马马虎虎,甚至是一堆乱木板。至于建筑本身的精神价值更是不存在的。

因此,中国的建筑是世俗化的,它只是一种生命过程中的工具,并不足为人生之精神、永恒价值之所寄。它只是在此一时间、空间中我们赖以遮风避雨,过一种和谐生活,并满足我们心灵需要的器具而已。古老的建筑更是如同一件旧衣服,倾废是天经地义的,虽然令人惋惜,但势所必然,不如以愉快的心情迎接新的建筑。

(三)家族的建筑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反映在建筑空间上,首先是其内向性。其一就表现为由院墙围成的向心的院落型建筑形态。除了和西方的早期院落一样具有“妇女牢狱”的功用外,则具有明显的向心性。院落方正,铺砌整齐,且比室内低,四周建筑均面向此空间,并与之相连。院落的宽度通常不超过五间,否则就新建第二个院落,以保持空间的向心性,同时又能满足居住的舒适度。西方的院落往往没有明显的向心性,建筑物偏居一隅,其功用除前述男女之防外,主要是采光和通风,还有交际。这种差异,使中国人至今也难以走出院子,成为社会公民。

其次是其秩序性。尊卑、长幼之序是通过居住空间来表达的,这个世界上也只有中国人。主房位于院落的中央部分,高大或富丽;次要的建筑位于两旁;主房后的居室高大而不突出,表示辈分高,却非一家之主。总体遵循“前私后公”“前下后上”的原则,建筑中的位分关系一目了然,而不像西方的古城堡,如凡尔赛宫,除其中的教堂特色突出外,其余则都一样,像迷宫了。

再次是其生物性。即家族有机而多变的本质。如前所述,中国民间一般不实行长子继承制,院子的建造者去世后,必然出现“多家长”的局面。由于分家后,谁都没有与当年兴旺时相匹配的财富,自然也都无法维持原有建筑规模,建筑受到忽视或破坏就成为必然之事。而自古以来“布衣为相”的传统,更是加剧了社会各阶层间的流动,建筑随家族兴衰而存废了。所以,中国建筑本身就被赋予了生物性。

二、庭院住宅的特色

庭院住宅又称为合院住宅。它是除华北、西北的窑洞、青藏的平顶厚墙建筑及西南热带的吊脚楼之外,在我国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形式。

庭院建筑在北方和南方又可分为分布式和聚合式两类。其原因主要与北冷南热的气候有关。北方多是分布式(或分散式),分散房屋,加大院子,增加阳光接触的墙面、延长日照时间;南方多是聚合式,聚合房子,中庭狭小,以便遮阳。

就单个庭院建筑而言,其基本设计结构是:对外封闭的外墙,各房间围绕面对一个户外庭院。从而表达了“以家庭为基本社会单位”的意象,以及向心、凝聚、声气相通、呼应一体的空间感所表达的浓厚家庭观念。

另外,结构上明显的“轴线”,讲究“正偏”与“内外”的层次,所表现的主次分明、秩序井然,充分反映了中国家庭制度特有的空间意象。具体说来,庭院的一般格局如下:

(一)建筑的结构:以三合或四合排列,中围一院。

(二)建筑的朝向:主面朝院,以院解决通风、采光、排水、交通等需要(图2-1)。

(三)墙与廊:以墙、廊联系或围绕建筑,成一合院。合院对外封闭,大门尽量朝南,北面少开口。

(四)规模:一个合院规模不足,如需扩大,以重重院落相套,向纵深与横面展开。

(五)交通系统:主要随着屋檐做格子状分布,不下雨时可以走庭院。

(六)绿化:布局上采取点栽、群栽和藤架相结合的方式;植物的选择上,多乔木、藤蔓,少灌木花草。花草也多选取四季常青,花期长的(图2-2)。

(七)轴线的作用:在合院群中,纵向有明显轴线意味,横向则左右大体对称。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为原则,把对外的房间放在前头。

(八)价值观的表达:除了“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外,设置于核心地位的自然是堂。

(九)机能方面:合院建筑有高度的适应性,尤其是它的庭院具有很多功能。

(十)空间方面:由外到内有上下台基的起伏、左右回廊的回环、一实一虚的收放等。重组合,不重独栋;重水平纵横,不重高度;重体验的变化,不重视觉的变化,等等。

三、学校建筑布局规划构想

是校园建筑布局规划还是学校建筑布局规划?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副所长赵中建对“校园建筑”和学校建筑的差异作过深入区分,认为两者之间虽然存在众多重叠之处,但仍然存在差异,如图3-1所示。

总的来说,在学术用语上更多地采用“学校建筑”,而一般用语则也会采用“校园建筑”这一称谓(在我国学术界,有数对术语的使用颇值得研究者关注,除了“学校建筑”与“校园建筑”这一组概念,同样流行的还有“学校文化”与“校园文化”这一组提法)。从表面看,两者之间似乎并无太大的区别。事实上,两者的具体内涵也确实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交叉重叠,区别主要体现在“学校”与“校园”两词之间内涵的本质差异性上。“校园”一词更多指向的是空间维度内的区域或场所,是一地理环境圈的范畴概念;而“学校”一词更多地是指以培养人、教育人为目的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组织机构。由此可见,两者的切入视角存在差异,即前者是从地理环境圈的视角,而后者是从组织的视角。是故在对“建筑”或“文化”进行界定时,显然前置语的不同会导致某些差异。

在笔者看来,从地理环境圈的角度对“建筑”或“文化”进行界定,有其天然的不足之处,即过多地受到地理环境圈的先天限定,似乎很难表达“建筑”或“文化”与周边环境、社会、政治、经济、人之间的动态发展联系。因此,笔者更建议使用“学校建筑”这一术语。相对应地,本文重点结合前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分析,讨论“学校建筑布局规划”的一般原则。

(一)模式引领、布局合理原则

在确立符合教育目标,引领学校特色发展的教育模式前提下,合理布置学校的总体功能分区,科学划分教学区、体育活动区、绿化区和生活服务区等。要注意节约用地,安排车辆、人流走向,合理组织空间,创造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安全且优美的环境。具体操作应不违背《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的基本要求。

(二)轴线定位、分区校准原则

学校建筑具有分区复杂,建筑物、构筑物、绿化物类型繁多,功能交叉、边界模糊等情况,且学校用地规整性不高,从而对合理布局、最大限度发挥建筑的教育功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轴线的选择就尤为重要。

1.轴线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对繁多的建筑群具有定位作用。

2.明显的轴线,便于校准学校各功能区的正偏内外。

3.中轴线再加上次轴线,多重轴线更有利于较大规模学校的校园分区。

4.轴线选择不必拘泥于南北方向,也可选择东西走向。

(三)组合庭院、彰显文化原则

汲取传统庭院建筑布局的基本思想,在充分考虑气候、社区、学校传统等内外因素的基础上,依据学校的教育模式(即发展愿景)把学校作为一个大庭院进行定位,而后再有序分割为若干小庭院,通过加强横向与纵向的相互联系,彰显学校文化。学校文化宜包括:模式文化、制度文化、绿色文化、科技文化、名师文化、成才文化、校本文化及志愿者文化等。

20世纪30年代,鲁迅在《且介亭文集》中写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意思是,只有来自民族大众的东西,经过千百年提炼升华,才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才能被世界认同。比如中国的丝绸锦缎、陶瓷玉器、书法篆刻,等等。我想,也应该包括建筑。当然,介绍古代的思想、生活与空间,并不就是在实用上或设计上主张复古。现实的教育工作,学校文化的构建工作,如需要“承先”,当然先要“温故”。如要“启后”,则还应以现实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发展问题,尤其是以如何实现教育的内涵为中心。因为,“现实”对我们永远是深刻、宽广而又真切的。现实中有过去的延续,也有外来的影响;有眼前的实际问题,也有影响未来的一份责任。让我们汲取传统的、外来的、现实的各种营养,开创郑州教育内涵发展的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郭继生.中国艺术之特质[M].合肥:黄山书社.2012.

[2]邢义田.中国文化源与流[M].合肥:黄山书社,2012.

[3]汉宝德.中国建筑文化讲座[M].北京:三联书店,2006.

[4]GB50099-2011.中小学校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

作者简介:

上一篇:校园控烟工作实施方案下一篇:一年级《下雨了》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