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2024-09-04

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精选8篇)

1.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篇一

一、清朝政治的腐朽和封建剥削的加强

1、强化专制主义的统治:

设立军机处:1729年,清政府设立了一个处理全国军政大事的核心机构军机处。军机大臣完全听命于皇帝,自己没有决策权力。

建立军事镇压网: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清朝的八旗军队,一部分驻防都城,一部分驻防全国各重要城市,形成了对全国的军事镇压网。

提倡纲常礼教:为了从思想上控制各族人民,清政府提倡封建的纲常礼教。同时沿用八股取土的制度,把知识分子的思想牢牢地控制起来。

大兴文字狱:清政府兴起了一百多次文字狱,严酷压制知识分子的反清思想。戴名世的《南山集》案,不仅本人被杀头,被株连的多到几百人。徐骏作诗,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之句,清统治者认为是有意讥讽他们,就把徐骏杀掉。在清政府的文化专制主义统治下,许多知识分子不敢过问政治,埋头考订古书。

官场的腐朽:清朝的统治机构臃肿庞大,官吏昏庸无能。整个官场成风。军机大臣和|当政二十年,家产约值白银十亿两,相当于那时侯清政府二十年的财政总收入。

2、封建剥削的加重:

圈地令:以满族贵族为首的各族统治者,疯狂地掠夺土地。清军初入关时,清政府颁布了圈地令,先后三次大规模地圈占直隶近京各州量土地共一千六百多万亩,分给满族贵族和八旗官兵,这引起了直隶人民的强烈反抗。

土地兼并:后来,圈地令虽然停止了,但皇室、贵族、官僚和大地主的土地兼并非常严重。河北怀柔的大地主郝氏占地竟达一百万亩。地主对佃种土地的农民,征收高额的实物地租或货币地租。在地主阶级的残酷压迫和剥削下,各族人民更加贫困破产。

二、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

1、贵州、湖南的苗民起义:

1795年,贵州铜仁的苗族人在石柳邓的领导下发动起义,湖南西部的苗民吴八月等纷纷响应。清政府派大军镇压,先后动员贵州、湖南等七省的兵力,直到1806年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2、川、楚、陕的白莲教起义:

1796年湖北、四川、陕西一带爆发了白莲教大起义。襄阳起义军的首领王聪儿是白莲教大起义的女英雄。清政府用了一亿多两白银的军费,消耗了大量兵力,才把这次起义镇压下去。

三、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康熙末年,皇子们分朋树党,争权谋位。最后是四皇子胤祯夺得了帝位,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即位后,立即开展了一场穷治政敌的凶残斗争,残酷地迫害与己争夺皇位的诸兄弟和异己的政治势力。曹雪芹的嗣父曹就是因跟皇室派别斗争有牵连被罢官,抄家。

2.林黛玉进贾府歇后语 篇二

一、简要概括《红楼梦》中的暗示、伏笔方法

脂批将草蛇灰线法指认为曹雪芹小说创作中采用的一个基本的、全局性的艺术手法。“草蛇灰线”就是比喻在小说写作中到处留下对后文情节发展的暗示、伏笔。具体来说,在《红楼梦》中,暗示、伏笔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对整部小说的伏脉

全部《红楼梦》最大的一个伏脉就是沁芳溪。“沁芳”,是宝玉批驳了“泻玉”粗俗过露之后自拟的新名。沁芳是全园的命脉,一切建筑的对联,溪、亭、桥、闸,皆用此名。虽然这个名字非常“香艳”,但是有深刻的意义。这就是作者用“情节”点醒的:宝玉不忍践踏落花,将残红万点兜起,送在溪水中,看那花片溶溶漾漾,随流而逝。这是众人搬进园子后的第一个“情节”,这是一个巨大的象征,即象征着全书所写女子的总命运。这也是“草蛇灰线”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预示了《红楼梦》最终的结局是“落红成阵”“诸艳归源”。所谓“落红成阵”,所谓“花落水流红”,所谓“流水落花春去也”……都在反复地点醒这个巨大的伏脉,也就是全书巨大的主题:“千红一窟 (哭) ,万艳同杯 (悲) 。”

(二)用判词伏脉

如第五回,宝玉在“太虚幻境”看到的图册和听到的歌词,就集中预示了十二钗的结局。

(三)用戏文伏脉

如第十八回元春归省时所点四出戏,“豪宴”伏贾家之败,“乞巧”伏元妃之死,“仙缘”伏甄宝玉送玉,“离魂”伏黛玉之死。此外,这类伏笔在小说中比比皆是。

(四)用人名伏脉

如贾家四位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前四个字谐音“原应叹息”,预示了她们的命运。

除此之外,小说中还运用了大量的猜谜、酒令对后文情节发展做了暗示、伏笔,还有对某个情节的前引后应。比如,第四十一回中,刘姥姥的外孙板儿,和王熙凤的女儿巧姐,两个小孩互相交换了柚子和佛手,脂批针对这一情节批曰:“伏线千里。”“柚子即今香圆之属,应与缘通。佛手者,正指迷津者也。以小儿之戏,暗透前后通部脉络,隐隐约约,毫无一丝漏泄,岂独为刘姥姥之俚言博笑而有此一大回文字哉?”这是告诉我们,板儿和巧姐交换水果的这一情节,是“伏脉千里”,预示后面贾家败落后,刘姥姥救出落难的巧姐,巧姐嫁给了板儿的故事。

二、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中对林黛玉命运的暗示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作者曹雪芹也运用了草蛇灰线这种手法暗示了林黛玉的命运。这种暗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处。

(一)对黛玉的病终不能治的暗示

对黛玉的病,她自己是这样介绍的:“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疯疯癫癫,说了这些不经之谈,也没人理他。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但在《林黛玉进贾府》里先后出现了六次哭,主要人物在这一回里都哭了。如贾母见到外孙女林黛玉时“大哭”,王熙凤“便用帕拭泪”,“当下地下侍立之人,无不掩面涕泣”。“除了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黛玉在贾府见的恰恰全是“外姓亲友”,可见这两点全都违背了癞头和尚的说法。其实,作者正是运用这些描写来暗示黛玉的病是无药可医的。

(二)用贾家人对黛玉的态度来暗示她寄人篱下的悲惨命运

林黛玉进贾府是“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可见贾府的主人对其并不重视。在进贾府的第一天,黛玉的两个母舅又分别以“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倒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和“你舅舅今日斋戒去了,再见罢”为由不见黛玉。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贾政和贾赦才是贾府的主人,也是黛玉的至亲,他们却以无足轻重的理由拒绝了和黛玉见面,可见对其并不重视。作者以此暗示了黛玉篱下的悲惨命运。

(三)用首次见面时宝玉的“摔玉”暗示了宝黛的爱情悲剧

有着“木石前盟”的宝黛在初次见面时除了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外,作者更是匠心独运地写了宝玉摔玉这一有深刻寓意的情节。诚然,这一情节表现了宝玉“世法平等”重要思想,但作者也是有意在表现宝黛爱情当中的不可调和性。宝玉的这一行为也造成了心思缜密的黛玉“正在这里伤心,自己淌眼抹泪”的后果,但宝玉丝毫也未觉察。

(四)用丫环的名字来暗示黛玉飘零的身世

黛玉的丫环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首次露面,“十岁的小丫头,亦是自幼随身的,名唤作雪雁”,贾母又将名唤鹦哥的与了黛玉,自此黛玉身边主要就是这两个丫环。我们都知道鹦哥就是后来的紫鹃。雪雁和紫鹃也是深有寓意的。雪雁即雪中之雁,孤独、念群、思乡,这也正是黛玉身世的写照。而雪雁这个名字也和后文有照应,《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写宝玉生日当晚聚会上行酒令,众人根据史湘云的提议:“酒面要一句古文,一句旧诗,一句骨牌名,一句曲牌名,还要说一句时宪书上有的话,共总凑成一句话。酒底要关人事的果菜名。”此令之行,本是宝玉为先,但宝玉反应较慢,故黛玉对宝玉说道:“你多喝一杯,我替你说。”宝玉真个喝了酒,听黛玉说道:“落霞与孤鹜齐飞,风急江天过雁哀,却是一只折足雁,叫的人九回肠,这是鸿雁来宾。”说的大家笑了,说:“这一串子倒有些意思。”黛玉又拈了个榛穰,说酒底道:“榛子非关隔院砧,何来万户捣衣声。”黛玉的身世遭遇恰如其酒令中的折足孤雁,失伴哀鸣。另一个丫环紫鹃,是黛玉的贴心丫环和知己。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名字的寓意。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春夏季节,杜鹃彻夜不停啼鸣,啼声清脆而短促,唤起人们多种情思。如果仔细端详,杜鹃口腔上皮和舌部都为红色,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凑巧杜鹃高歌之时,正是杜鹃花盛开之际,人们见杜鹃花那样鲜红,便把这种颜色说成是杜鹃啼的血。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所以杜鹃代表着思乡、愁苦的寓意,在古诗文中随处可见。用黛玉的知己紫鹃预示她悲惨的命运不言而喻。

3.《林黛玉进贾府》二题 篇三

中等学校语文课本选有《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出自古典名著《红楼梦》第二、第三回。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屡屡遇到学生提问: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究竟多大?要马上清楚地回答出却非易事,这一问题看似简单、实则复杂,因为这一问题的说法很多,可以用众说纷纭来形容,有人说六岁,有人说七岁,有人说九岁,有人说十岁,有人说是十一到十三岁,莫衷一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些初步认识,愿公布出来,以求教于同行。

我们先来看书中第二回的交代,作者借雨村之口介绍了林如海及其家世:

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虽有几房姬妾,奈他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

这里明确说明黛玉的年龄是五岁,问题在于:贾雨村说此话的时间究竟是何年?殊难断定。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谁知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疾而终。女学生侍汤奉药,守丧尽哀,遂又将辞馆别图。”由此可知,黛玉母亲去世之时,她刚好六岁。黛玉从五岁起跟着雨村读书,到六岁时母亲去世刚好一年。接下来小说写贾雨村介绍贾敏,说林黛玉有这样的表现:

雨村拍案笑道:“怪道这女学生读至凡书中有‘敏’字,皆念作‘密’字,每每如是,写字遇着‘敏’字,又减一二笔,我心中就有些疑惑。今听你说的,是为此无疑矣。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可伤上月竟亡故了。”

“上月竟亡故了”诸字明确告诉读者:贾敏死了一个月时的黛玉仍然是六岁。第三回写宝玉初见黛玉:“宝玉便走近黛玉身边坐下,又细细打量一番,因问:‘妹妹可曾读书?’黛玉道:‘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须认得几个字。’”前文已述,黛玉五岁起跟着贾雨村读书,读到六岁时恰好一年,这与黛玉自己跟宝玉说的“只上了一年学”而贾雨村“辞馆别图”刚好吻合,由此可见,黛玉到了贾府的时候,依然是六岁。贾府众人见她“年貌虽小”,在家时林如海也叮嘱黛玉“且汝多病,年又极小”。凡此说明黛玉的年龄是五、六岁。至此,问题似乎解决了,其实不然!《八家评批红楼梦》第三回就有眉批点明了小说中的年龄矛盾:“查后文黛玉初入荣府时盖十一岁,前回云方五六岁。又查宝玉长黛玉一岁,为十二岁,前回子兴口中言七八岁。未免矛盾太甚,读者不以辞害意可也。”又云:“黛玉入荣府是己酉年秋晚冬初,查黛玉之死在乙卯年,为十七岁,则初入荣府,黛玉方十一岁也。”又云:“其云‘比我大一岁’者,即前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之说也。”①我们还可以提出一些思考:

第一、己卯本、梦稿本写黛玉初见宝玉时回答自己的年龄是“十三岁了”,这岂不是两相抵牾?对此,著名红学家周汝昌认为这是“他笔妄加,谬甚”②。可是周汝昌先生没有拿出证据证明是谁人“妄加”,因何“妄加”。

第二、《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写黛玉向宝钗诉说:“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的早,又无姊妹兄弟,我今年长了十五岁,…”庚辰本夹批云:“黛玉才十五岁,记清。”③准此,则与第二回所写黛玉进贾府时六岁两相抵牾,因为如果此回书写的时间黛玉是十五岁,那么黛玉进贾府时当是九岁;如果依黛玉进贾府时六岁计算,则此时当是十二岁。如果按黛玉进贾府时是十三岁,那么此时黛玉的年龄当是十九岁!由此看来,问题多多!

第三、黛玉进贾府时的肖像描写是: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这样的肖像描写正好与贾雨村的介绍他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凡女子相同”两相合榫,从这节文字看,黛玉的“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不像是六岁女孩子的外貌,倒像是十三岁的肖像。著名红学家朱淡文先生也指出:“作者对黛玉初进贾府时的心理和外形描写也说明她此时已是少女。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这种心理自非七岁孩童所能有。……形貌风度已迥非女童,而是芳龄少女了。”④

第四、我们还可以从宝玉的年龄来推算黛玉的年龄。《红楼梦》第三回写宝玉“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这样的肖像描写倒符合一个十四五岁的少男,而不像一个只有七岁的幼童。若此说成立,则黛玉进贾府的年龄以十三岁的芳龄少女为宜。至于第六回写“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如果按照此时宝玉仅仅八岁来论,无疑年龄嫌小,因为一个八岁的幼童能够梦游遗精,偷试云雨,的确令人匪夷所思。

我们还可以根据宝钗的年龄来推算黛玉的年龄。小说第二十二回写凤姐说道:“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下面接着写“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正值他才过第一个生辰,便自己蠲资二十两,唤了凤姐来,交与他置酒戏。”这里明确指明宝钗的年龄是十五岁,这次过生日是宝钗到了贾府以后过的第一个生日,也就是说,宝钗是十四岁来的贾府,宝钗进贾府是在黛玉进贾府的次年,准此则宝钗十四岁时宝玉十二岁,黛玉十一岁,因为宝钗大宝玉两岁,而宝玉大黛玉一岁,是知黛玉进贾府时是十一岁。

对于《红楼梦》中人物年龄矛盾的现象,不少人做过一系列的解说,似乎很难让人满意,不过,我认为沈治钧先生的解释比较中肯:“这些不同的年龄表述,在今本小说中都可以找到合理的依据,因而构成了不同的年龄系统。这至少说明,这些文本矛盾主要不是作者偶尔笔误或抄手讹错造成的,在成书过程中大观园居民的年龄大趋势是逐步降低,外围人物的年龄有的做了相应的调整,有的则未予改动。只是年龄系统就调整了至少三次,曹雪芹自称曾经‘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并非夸张,实在是可以理解的。”⑤可以借鉴。

二.王熙凤出场的独特性

博大精深的《红楼梦》之人物出场艺术千变万化,令人叹服。作者对王熙凤的出场更是做了精心别致的安排,收到了绝佳的艺术效果。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引人注目的描写手段。作者还通过黛玉的心理活动——“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这说明此人的来头不小,也表明贾母庭帏之肃,凤姐的恃宠而骄。接着对王熙凤的外貌做了浓墨重彩的描写:“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顶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朱唇未启笑先闻”。这一描写既突出了王熙凤的尊贵,又凸现了王熙凤的独特性格,活画出王熙凤乃脂粉队里的大将,敢作敢为的巾帼英雄。

对于王熙凤出场的独特性,曹雪芹的至亲好友脂砚斋等人早就看了出来,甲戌本在“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句有夹批云:

第一笔,阿凤三魂六魄已被作者拘定了,后文焉得不活挑(跳)纸上。此等(文字)非仙助即神助,从何而得此机括耶。

又有眉批云:

另磨新墨,搦锐笔,特独出熙凤一人。未写其行,先使闻声,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也。⑥

脂砚斋所谓“绣幡开遥见英雄俺”出自王实甫《西厢记》,金圣叹批《第六才子书》也使用了这个典故。这表明王熙凤的出场非常独特,大有戏剧表演的艺术效果。护花主人也评道:“王熙凤出来,另用一副笔墨细细描画,其风流能干、权诈阴薄气象已活跳纸上,真是写生妙手。”⑦

总之,作者对王熙凤的出场综合运用了外貌、动作、语言等方面的正面描写,还利用了贾母的介绍和黛玉的心理描写进行了侧面烘托,这样的艺术手法对于刻画王熙凤的独特个性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效果,仔细玩味,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敬服旷世奇才曹雪芹的生花妙笔和《红楼梦》独特而高超的艺术手法。

注释:

①⑦见冯其庸纂校订定《八家评批红楼梦》上册第58页、第59页、第69页,第78页,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9月版。

②见周汝昌《红楼梦新证》上册第18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4月版。

③⑥见法国陈庆浩编著《新编石头记脂砚斋评语辑校》(增订本)第592页、第64-65页,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7年8月版。

④见朱淡文《红楼梦论源》第223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6月版。

⑤见沈治钧《红楼梦成书研究》第215页,中国书店,2004年3月版。

刘明,福建厦门工商旅游学校教师。

4.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篇四

目标:

1、把握林黛玉的形象 积累有关林黛玉的写作素材 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他是不幸的,历经了家族由极盛到极衰的巨变,饱尝了人间的辛酸悲苦;他又是幸运的,坎坷的经历、多磨的生活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摘取了文坛的奇葩。岁月在他胸中埋下的是家族势力的纷纷扰扰与其间的人情冷暖。而他大笔一挥,洒下了一个庞大家族的繁荣与落没。他站在岸边注视着命运的大潮汹涌翻滚,于是抬起空灵的双手为我们编织起一个复杂而真实的世界,他用尖锐的笔尖,挑出一个社会的罪恶与虚假,雕出一樽唯美的善良。他用他的方式给我们讲述着一段就算沧海桑田也永远不会改变的破碎的美。他的红楼一梦留给后人一个文学的奇迹,一个家族的兴衰,一曲旷世的恋情。他就是曹雪芹,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红楼一梦,去把握这旷世恋情的演绎者之一的形象和内心。

二、把握形象

阅读完一部小说,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要数里面的人物了。他们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总会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挥之不去。他们的精神气质、思思想追求总会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这篇小说里的林黛玉就属于这样的人物。

1、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的身世及她和宝玉前世的关系

林黛玉:姑苏人氏,父亲林如海,乃是前科的探花,现为巡盐御史。母亲贾敏,是京城豪门贾府的女儿。她还有一个弟弟。家虽系钟鼎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所以从小读书写字。可惜家门不幸,弟弟和母亲相继过世。外婆怜爱孤苦的她,执意叫她到她那儿去,因而她在老师贾雨村上的陪同下到京城去投靠外婆。木石前盟: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尚未酬报灌溉之德,故其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2分析林黛玉形象

在我国文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不少的闪烁着爱情光彩的女性形象。但无论是待 月西厢的崔莺莺,无论是泣血还魂的杜丽娘,无论是焚香拜月的王惠兰,或者是扑坟化蝶的祝英台以及仙山盗草的白素贞等等,一与林黛玉比较起来,就不禁黯然失色.下面我们通过课文内容来把握林的形象

①作者用不同人的眼光,很有层次地刻画出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使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先看在众人眼中的林黛玉(4)——“ 黛玉年貌虽小,„„便知她有不足之症。这里只做初步勾画。可见,众人关心的是她的身体:体质病弱和不足。

王熙凤的眼中的黛玉(5)——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描写进了一层,突出她容貌的标致和气质的不俗。当然这样说的目的是—— 迎合贾母。

贾宝玉眼中的黛玉(14)—— 是“两弯似蹙非蹙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厌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经过前面两处的铺垫,第三处借贾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她的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工笔细描,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而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总之,这三处从不同的角度、很有层次的描写,使林黛玉既有朦胧的美感,又有清晰的美感。

②有人说:林黛玉的美应该这样来表现,由奥黛丽•赫本来演黛玉的“纯”,林青霞演黛玉的“靓”,张曼玉演她内心的复杂。如果说在众人眼中林黛玉是“纯”和“靓”,那么我们注意文章的一些细节,看哪些地方还表现了她内心的复杂。10段王夫人房中度位次

12段中吃饭的时候,林黛玉就对座位进行了推让。

师:为什么要推让? 古时候吃饭的座位都是很讲究的,不是随便哪个座位都可以坐的。段回答读书:贾母问黛玉念何书,黛玉说是只念了〈四书〉。而碰到贾宝玉以后就说:不曾读,只上了一年学,些许认得几个字。师:林黛玉讲到读书时为什么前后不一?

生:因为贾母曾在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时说到: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所以林黛玉在后面就显得比较谦虚谨慎。

③美丽聪明又有才气,应该是人所向往的。但我曾看到一家杂志社发起一次“假作真时真亦假”的调查——“红楼诸佳丽,你娶谁为妻?”结果以温婉稳重著称的薛宝钗以5679票名列榜首,精明强干的王熙凤以2839票屈居第二,而我们“天上掉下来”的林妹妹只得了五票!初见此结果时我大为惊讶。现代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师:当然林黛玉这个形象在本文中表现得还很不够。如果我们读了〈红楼梦〉全文后就会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印象。现今人们不喜欢林黛玉可能是因为她的清高自许、目下无尘,不现实,也不会做人,人家一俗你就不理人家。但请试想自己俗难道就不允许人家清高?林黛玉才华横溢,出口成章,魁夺菊花诗,技压柳絮词;忠诚专一,惟情至上,为了心爱的人可以连命都豁上;从不懂勾心斗角,永远倾心相待;绝不会逼着你起觅什么金封什么侯,只要两情相悦、心新相印就足够了。这样的女性是“水做的”,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这是她自己的真实写照。有人还把林黛玉与〈红楼梦〉中众多的女性进行了比较:宝钗有其艳而不能得其娇,探春有其香而不能得其清,湘云有其俊而不能得其韵,宝琴有其美而不能得其幽,可卿有其媚而不能得其秀,香菱有其幽而不能得其文,凤姐有其丽而不能得其雅。她是美丽的象征,她是智慧的化身,她是一株绛珠仙草。这,就是老师眼中的林黛玉。

三、积累素材

她的美、她的才、她的诗、她的寂寞、她的悲苦的情怀、她的破碎的爱情,让总多的读者难以忘怀。请大家为她写一段颁奖词

林黛玉:你是一朵盛开在深闺中多情而又敏感的茉莉。“玉带林中挂,高处不胜寒”你用一颗七窍玲珑心窥视这污浊的世界。当你眼角的泪水再无半点可以用来稀释这世间罪恶的时候,你的心也跟着碎了。心碎了无痕,但你的芳香却依然永驻不绝。

林黛玉:绛珠之泪偏不因离恨而落,为惜石而落也。多少年来人们错会了你,以为你不过是一个多心多泪又多才的小女子而已。你的情怀,你的思辨,你的“不放心”与“爱惜知己”唯有宝玉、紫鹃略知一二。纯如处子,冰心玉壶,黛玉也。待尘劫历尽,宝玉反璞,而绛珠依然是绛珠。一个在青埂峰下,一个在灵河岸边,虽是遥遥相对,却又息息相通。可谓千古知己也。

㈠你是中国文坛最悲怆的美丽,回眸笑,众芳谢。当天边那朵绯红的云霞还在无法抑制地哭泣,我看见了你——你是一幅美到心碎的风景。舞的云轻轻的,抚平刺骨的记忆,吹醒铭心的哀伤。你这泪水做成的女子,曾几何时,你额前的碎发,被飘的风那般温柔的抚起;曾几何时,你涟涟的泪滴,将安睡的雀儿惊醒。在美丽面前,你把灵魂幻化成冰,你是一幅清幽的古画,散发着中国千年清雅的墨香。你以一种不变的忧愁的姿态,从那个封建落魄的时代,款款而来。

你是中国文坛最令人心痛的美丽,回眸笑,众芳谢。

那湘妃泪滴成的竹子,在你怀怨逝去的那一刻,伴着天边泣血的残阳,随着满地的寂寥一同叹息。天空浑浊不清,照不见云朵的倒影。我试着找寻你或怒或笑的身影。而那潇湘馆镂花的闺室古窗旁,早已没有你。你是中国文坛最绝版的美丽。还记得你手绢题诗病由心生,自羡压倒桃花;还记得你挥洒文才院中观菊,一举秋心夺冠。恍若镜中锁眉,你泪眼相思的瘦影仍在;恍若抹泪焚诗,你绝决至此的心痛犹存。可一切恍若,却已是隔世。缘已尽,你如同那霞光,逸然的飘散。你散作一曲铭心的凄凉。而我在你绝然离去之时,藏匿于你身后昏黄的天际中,泪流满面。

㈡ 口里吟着“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嘴里唱着“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可见她的凄凉,她叹息,叹息自己与宝玉无缘,她彷徨,彷徨自己和宝钗难比,贾母的心意,王薛夫人的作弄,自己终究是含恨而亡,那晚的她,嘴里呼声恨宝玉,心里也许是还债完后的轻松。㈢她明白,她是寂寞的,所以才会流泪。她知道,自己只是过客,所以才会伤悲。她只知道,为了还债。

5.《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篇五

【教学重点】: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路线为依据,对课文进行梳理

【教学难点】:理清人物关系

【教学过程】:

导语:在昨天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遇到了不少不理解的字词,下面为了给大家扫清阅读障碍,我们先学习基础知识。

一、课前基础知识介绍(5分钟)

1、给字正音:书上基础字音外加如下所注

2、词义辨析

过渡语:下面,老师开始检查大家的预习成果啦!

二、《红楼梦》基础知识介绍(9分钟)

1、作者介绍:此部分为学生回答(以下为教师备答)

《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字梦阮,号雪芹。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雍王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曹

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我们只能根据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据专家考证,《红楼梦》共110回,前80回在曹雪芹去世前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后30回作者已基本上完成,只是由于某种原因未能传抄于世,后来终于失落,这是不可挽回的损失。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2、历史地位:此部分为学生回答(以下为教师备答)

有关中国的四大著名古典长篇幅小说:即《红楼梦》曹雪芹,《西游记》吴承恩,《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

《红楼梦》又名《石头记》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最优秀的古典小说,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高度的艺术成就,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的腐败、互相倾轧,暴露出他们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罪恶,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以展趋势,歌颂地主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仆的反抗行为,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阶级斗争,对封建礼教等地主阶级传统思想进行了批判。但也反映了作者为封建制度“补天”的幻想和某些虚无主义思想。作品在写作艺术上,语言洗练、自然、优美生动,描写人物血肉饱满,个个鲜明,塑造了许多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写作规模宏大,结构谨严。该书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中现实主义的高峰。

3、主题思想:此部分为学生回答(以下为教师备答)

(1)封建社会的不平等,贾府大富大路贵,穷奢极侈,令人惊讶眩目。他们自己不会创造财富,由大批奴仆和丫环为之服务;(2)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实行的是封建专制,家长统治,由贾母一人说了算数,由贾母一人支配一切;(3)在这个封建家庭中,封建的秩序扼杀个性,繁缛的礼仪使用权人活泼不得,空气十分压抑;(4)但是我们也从中看到了这样一点:这个封建社会已经在开始动摇了,宝玉的对封建社会的全部意识不迷信,并对这些封建秩序有所违拗,是反叛倾向的表现。过渡语:看来大家已经对《红楼梦》有了大体的了解,下面,老师将就《红楼梦》的序幕部分,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三、《红楼梦》中前五回简介。(6分钟)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过渡语:下面请同学们再次速读课文,随后,我们一起随着林黛玉走近贾府,这个充满神奇魅力的世界!

四、课文梳理(20分钟)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林黛玉进贾府一天的行踪(PPT动画演示)

步步留心——进贾府大门——贾母的正房大院——见贾母——三个姐妹——不足之症——王熙凤来了——已经放了月钱、找缎子——去大舅父、大舅母处——去荣禧堂二舅父、二舅母处——王夫人说贾宝玉——路过王熙凤的住处——在贾母的后院正房用饭——林黛玉和贾宝玉相会——暂置碧纱橱。(如图一)

2、贾府的软硬件条件:

①贾府的“硬件”

首先,宏伟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三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豁高贵的社会地位。

其次,讲究的布局。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壮丽。

再次,华贵的陈设。就“荣禧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中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与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玻璃盒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槲、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②贾府的“软件”

贾府庭院的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豁,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但,这只是“硬件”。林黛玉进贾府,她所感的,还有贾府里处处透露着的一种逼人的神魄,可谓“软件”。请说说贾府“软件”的特点。

首先,非凡的服饰。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是很“精良”。

其次,骄矜的气质。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再次,最重要的是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拂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不仅是物质的,还有礼教的;不仅写出了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6.《林黛玉进贾府》教案 篇六

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分析课文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作者用肖像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3、掌握课文根据人物的地位、身份和性格特点决定人物出场的写法。

4、理解课文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教学难点]

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方法]

讲练及点导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设想]

1、“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是本单元的重点学习目标,通过课文学习,能体会其中的某些特点。

2、小说有三要素,学习时宜牢牢把握文体特点阅读分析课文。

3、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为中心,以她进贾府的第一天行踪为线索,借助她的眼睛来描写小说的典型环境和众多的人物,对人物出场的描写各不相同,人物的肖像描写能透露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世界。学习课文时,要细心体会这些特点。

4、本文是古典小说,应了解古代社会的背景;本文又是长篇节选,故又有必要了解该长篇小说的全貌。

5、注意阅读和写作的结合、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6、学生已在第三册小说单元中学了小说的基本特征,可让学生运用所学多分析,教师作点拨指导。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简介《红楼梦》的作者、写作背景和主要内容,点出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着重讲叙前五回的内容梗概和前五回在前书中的作用。

3、介绍《贾府人物简表》。

4、梳理课文情节。

第二课时

一、1、课文是如何介绍众多人物出场的。

2、分析作者对人物出场的写法不同的依据。

二、1、介绍《荣国府院落方位示意图》。

2、小说中关于贾府的环境描写的归类,重点是外观、布局、陈设、器物等。

3、课堂讨论: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第三课时

[课时目的]

分析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行动和心态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学习课文用肖像描写反映人物特征的写作技巧。

[课时重点]

人物的性格及写法分析,肖像描写的学习。

[课时难点]

林黛玉的性格分析

[课时内容]

一、人物性格和写法分析

1、王熙凤

点拨:

(1)铺陈服饰:暗示贪婪与俗气。

(2)描写容貌:美丽外表下隐藏刁钻、狡黠本性。

(3)言行表现:

A、贾母戏谑之言:性格泼辣。

B、见黛玉,恭维——试泪——喜: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C、回王夫人:果断能干,受宠专权。

2、贾宝玉

点拨:

(1)写法:王夫人对黛玉的叮嘱、黛玉的猜度是侧面描写;后面的外貌、词两首、动作是正面描写。

(2)性格:封建叛逆者,蔑视世俗,卓然独立,善良多情。

3、林黛玉

点拨:

(1)态度与心境:寄人篱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

(2)外貌、神情、风韵:美貌多情,体弱多病。

二、小结:

1、通过课文人物刻划的分析,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一般特点。

2、通过课文人物刻划的横向比较,了解课文用肖像描写透露、显示人物特征的特点。

3、归纳“肖像描写”剖析法:

(1)透过肖像看人物的性格、气质;

(2)通过肖像看人物的社会地位;

(3)抓住观察人物的视角析观察者;

(4)结合其他各种描写整体分析;

(5)肖像描写的适时适量。

三、课堂练习:

分析肖像描写片断所显示的人物特征(见练习材料)。

小结:肖像描写含有人物服饰、体态、容貌、神态表情、风度等。

四、布置课后练习:

1、写一个肖像描写片断,要能显示人物特征。

7.《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 篇七

一.创新性完成三维目标

采取探究学习的方式, 让学生充分活动起来, 展开小组合作, 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 做到三分课上七分课下, 提高课堂实效。

1.调动学生积极性, 构建自主愉快教学法

2.图表展示, 直观教学法:

3.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二.重点突破, 难点公关, 摒弃大而全的讲法。

背景介绍, 作者生平, 《红楼梦》文本编排特点, 人物关系等尽量让学生在课下探究中完成, 节约课上时间, 做人物的性格特点、刻画人物方法及环境描写的作用的重点分析。

三.利用文本做读写思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

有效教学 需要“思 索”“反馈”, 所以有创造性的思维, 才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因而本课可以设计为: (具体见教学设计)

四.强化学习方法的学习, 重在“授之以渔”。本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自学探究;2.自主思维、

五.创设多元化评价体系

自我评价及他评相结合, 以鼓励为主, 摘错为辅,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 教材的地位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三第一单元的一篇重要讲读课。本单元是小说单元, 是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训练序列中的训练阅读欣赏小说的能力重点篇目。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 计划重点说明两点:1通过探究合作式学习阅读我国古代小说, 了解阅读小说的基本方 法 , 初步学会 赏析 ;2《林黛玉进贾府》重在研讨环境描写、 人物刻画 方面的表 现艺术。

[二]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1.结合课文阅读使学生了解 《红楼梦》 的主要内容和它的思想性、艺术性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从分析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不同性格, 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3.理解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B、能力目标

1.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

2.分析形象, 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

C、德育目标

1.正确理解《红楼梦》的思想内涵,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2.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 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刻画人物的写法。

2.[教学难点].环境描写的作用。

二.教法分析

1.调动学生积极性, 构建自主愉快教学法

从学科特点出发, 通过新颖的教学形式, 以创设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愉悦的心境状态中, 实现认知与情感、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小说单元教学时, 遵循教学方法亦要改革的指导思想, 摒弃传统的讲授式的教学模式, 创设氛围, 调动学生积极性, 构建自主愉快的教学法, 使学生视野拓宽, 主动地去汲取养料。

2.图表展示, 直观教学法:首先红楼梦人物众多, 错综复杂, 搞清楚人物之间的关系对于把握人物性格征有着重要意义。贾府建筑的特点的展示 (黛玉进贾府的路线) 是引导学生读小说的主要线索, 可以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将人物关系和贾府建筑制作成图片, 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把握小说内容。

3.合作探究式学习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 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 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等, 在授课中我尝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而具体到本文的三个课时中, 体现在自主搜集资料和人物性格分析上:

第一步:

(1) 课前小组确立角度查找相关资料

A《红楼梦》人物判词组

B《红楼梦》结构阐释组

C《红楼梦》诗词赏析组

D《红楼梦》暗语解读组

E《红楼梦》主旨探究组

(2) 课前资料交流共享 (在班级文化栏中展示)

(3) 课上每组找代表作书面报告

第二步:课上分小组讨论, 通过交流, 互相探讨解答疑难问题, 在老师的点拨下, 概括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

4.读写思三位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法:

有效教学 需要“思 索”“反馈”, 所以有创造性的思维, 才是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因而本课可以设计为:

课前预习感知

(1) 用100字左右分别概述一下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形象。

(2) 用描述性的语言概括一下贾府的特点。

课后应用反馈

(1) 将小说里学到的人物描写方法用在作文练习中, 对熟悉的人物进行描 写 , 突出人物 的性格特征。

(2) 描写一处环境, 突出时代特点及人物性格。

三.教学过程设计:

本课题共设三课时。

课前预习:

1.用100字左右分别概述一下林黛玉、贾宝玉和王熙凤的形象。

2.用描述性的语言概括一下贾府的特点。

3.分小组确立角度查找相关资料

A《红楼梦》人物判词组

B《红楼梦》结构阐释组

C《红楼梦》诗词赏析组

D《红楼梦》暗语解读组

E《红楼梦》主旨探究组

4、资料交流共享 (在班级文化栏中展示)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

课上各组找代表作书面发言, 展示各组探究成果。

A《红楼梦》人物判词组 (重点解说林黛玉、王熙凤的判词)

B《红楼梦》结构阐释组 (鼓励运用图表展示)

C《红楼梦》诗词赏析组 (重点放在文中的两首选词上)

D《红楼梦》暗语解读组 (解读人名)

E《红楼梦》主旨探究组 (鼓励多元性)

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1.可用师生共同讨论及教师点评的方法指导学生赏析人物, 师生共同讨论课文出现的人物形象——王熙凤、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性格。

2.学习古代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

设计方案

人物形象赏析

(一) 林黛玉

1.在文中找出描写林黛玉外貌的句子。

2.比较分析:

1众人眼里的黛玉: (学生讨论分析)

2王熙凤眼里的黛玉: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点评:描写进了一层, 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派的不凡。

3宝玉眼里的黛玉: (学生讨论分析)

教师点评:经过两处铺垫, 第三处借宝玉之眼浓墨重彩地描写黛玉。五个对偶句抓住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 工笔细描, 细致地表现了黛玉无与伦比的姿容、神韵和风采, 绘出了一幅精美的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这一形象只有宝玉的眼睛能看出来, 其他任何人都是无法发现的。

小结:三处描写多角度、有层次地展现林黛玉的音容笑貌、神态风度, 写意和工笔两种手法交替使用, 既有朦胧的美感, 又有清晰的美感。

3.思考:黛玉进贾府, 为什么要“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 引导学生找出黛玉进贾府后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并练习点评。

归纳:1见贾母时2见王熙凤时3回刑夫人话时4在王夫人处时5在贾母后院吃饭时6黛玉回答贾母关于读书的话题时

小结:通过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表现了一个美貌多情、体弱多病、心态复杂、知书达理、有教养、为人处处小心谨慎的少女形象。

对黛玉语言和动作的描写, 处处表现她“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谨小慎微的态度, 表现她“寄人篱下”的心境。黛玉“上无亲母教养, 下无姊妹兄弟扶持”, 只好依傍外祖母。她有很强的自尊心, 也有很强的自卑感。因此, “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

(二) 贾宝玉

1.学生找出写宝玉的内容并练习点评。

(1) 出场前, 用世俗观点从侧面加以勾勒。王夫人语;林黛玉诉母亲曾言。这些侧面描写说明宝玉的所作所为是与封建的正统观念相抵触的, 是与世俗的常情格格不入的, 他是封建统治阶级的一个“叛逆”。

(2) 出场时的肖像描写。

显示出在林黛玉看来, 宝玉分明是一个眉清目秀、英俊多情的年轻公子, 不但看不出有什么惫懒与懵懂, 而且眼熟亲切。

(3) 《西江月》的两首词的作用:

其一, 作者假托封建卫道者的口吻, 对宝玉的似嘲实赞, 巧妙地歌颂了宝玉反封建的叛逆性格, 暗示了小说为宝玉安排的悲剧结局。

其二, 作者用“说反话”的手法, 赞赏宝玉对封建主义采取的玩世不恭的态度, 歌颂他不向世俗屈服, 勇于反抗的精神。

二词用似贬实褒、寓褒于贬、正文反作的手法揭示出贾宝玉的思想性格。

(4) 出场以后的语言行动描写:作者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她与黛玉的心灵相通;极力表现宝玉的骄横不羁。

贾宝玉是封建贵族家庭的叛逆者, 他具有反对封建束缚、要求自由平等的思想。他蔑视世俗、卓然独立的种种表现, 是他反抗封建礼教和封建道德的精神的体现。

(三) 王熙凤 (重点分析)

学生归纳王熙凤出场描写并练习点评。

确立角度, 学生讨论发言

1.出场描写;2.肖像描写;3.在贾母面前夸黛玉;4.回王夫人话。

小结: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其为人刁钻狡黠、善于阿谀奉承、见风驶舵、笑里藏刀。她善解人意、巧于逢迎、乖巧机灵的性格和在贾府的实权地位都表现出来了。课文写王熙凤登场亮相效果极佳, 作者选择了适当场合、适当的时机, 把握住人物的地位、身份、性格特点, 这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总结方法:阅读古典小说鉴赏人物的方法

1.沿着人物的生活轨迹走

2.注意作家的创作意图

3.掌握描写方法: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4.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五、应用反馈———布置作业

摘要:叶圣陶先生也说“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这也符合新标准指出的, 必须转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本文通过一系列的教学设计, 教会学生如何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篇目《红楼梦》。

8.《林黛玉进贾府》之“外客”形象 篇八

一、“凤姐”热情背后的言外之意

黛玉一进贾府,迎面而来的是一个陌生的世界:陌生的亲戚,陌生的外祖母,陌生的宝哥哥,陌生等待自己的“热心人”。第一次的震动便始于表现最热切的琏二嫂子。

王熙凤的入场是:“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这笑声太强烈,连黛玉都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这样的开场决定的其人的身份与地位。

接着是老太君对她的打诨,说她是“凤辣子”。这里老太君的诨虽是空口传声,却分明向我们传出了老太君的喜欢。“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到:‘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熙凤的这一番听起来随口而出的话恰投贾母之意呀!还有“‘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直到贾母劝她才“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老祖宗。该打,该打!”这样的话谁不爱听呢?

在王熙凤的一番安排、打理、闲话、关心中夹杂了这样一句:“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句真心话,也许中间有表演的成分。听言外之意:我们又分明听出了这里不是黛玉的“家”。

二、贾赦闭而不见的“肺腑之言”

大舅老爷表现的更让人“感动”:闭而不见只有传话,“连日身上不好,见了姑娘彼此到伤心,暂且不忍相见。劝姑娘不要伤心想家,跟着老太太和舅母,即同家里一样。姊妹们虽拙,大家一处伴着,亦可以解些烦闷。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赦老大舅真是伤心悲痛不忍相见吗?大舅老爷果真能有这样一番“肺腑之言”吗?林黛玉进入正室第一眼所见的分明是早就等待的“许多盛装丽服之姬妾丫鬟”,这分明是作者对读者的暗示!

“或有委屈之处只管说得,不要外道才是。”一个“外道”表面上是一家,而言外之意还是“不是你自己的家”,不要随便发表你的看法,还是把黛玉当外人,或客人看。这种“客”的观点在大舅老爷这里又一次强化。

三、席间“让座”与“礼节”的暗示

拜别了大舅老爷连忙坐车赶赴二舅老爷的住处,偏偏二舅老爷又不在家,出去“斋戒了”。谈话间老太太那里派人传饭了,“熙凤忙拉了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上坐了,黛玉十分推让。”老太太做的裁定:“你是客,原应如此坐的。”黛玉以客人的身份坐在了第一张椅子上。

吃饭席间的规矩,大家闺秀的黛玉还能从容处理,而饭后的漱口和吃茶,只能改变习惯,“照样”而为,典型的“客随主便”。随后面对外祖母的关心:念何书?黛玉机巧的回答和礼节的反问,让人在感受亲情之余,感受更多的是黛玉的小心和拘谨。

“让座”和“席位”,“礼节”与“问答”,“客”的身份在这儿第三次被强化。

四、贾母在“宝黛相会”时的“嗔怪”

“宝黛”在这回中终于“远别重逢”了,宝玉入场先拜见了贾母又见过了王夫人,又回来见黛玉。只是变了装束:改正装为便装。在宝玉这可能也是认为与“旧相识”“远别重逢”:“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印证了神瑛侍者和绛珠草的“木石前盟”,为“宝黛”的人间第一次见面蒙上了一层浪漫的轻纱。

正装为便装,在宝玉心中把黛玉当作“最熟悉的陌生人”;“木石前盟”的延续让读者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和真情。而贾母的一席话却再次强化了黛玉“客”的身份:“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这话从贾母的口中说出在小性的林黛玉心里定会引起轩然大波,这只会让黛玉更加小心谨慎。

“外客”这种身份,一直在黛玉的心理潜伏,于是才有了后文中听到梨香院传来“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的无限凄凉;才有了自检大观园时黛玉那漠然视之。这种情感一直伴随她至焚稿断痴情、泪枯香陨之际。

上一篇:老年人室内助行产品设计探讨论文下一篇:福临小学2016年秋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