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李清照

2024-09-21

忆秦娥李清照(精选2篇)

1.忆秦娥李清照 篇一

《忆秦娥·临高阁》的作者是李清照,也题作《忆秦娥·咏桐》,被选入《全宋词》。下面是小编分享的《忆秦娥·临高阁》李清照宋词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忆秦娥·临高阁

作者:宋·李清照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注释】

①角:古代军中的一种乐器。亦用为军中报昏晓。

②西风:《全宋词》校:“案‘西风’二字原脱,据杨金本《草堂诗余》前集卷一无名氏词补。”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落既可指妻妾的丧亡,亦可指丧夫.此处以桐落喻明诚亡故。

【赏析】

四印斋本《漱玉词补遗》题此词作“咏桐”,似未切。纵观全篇,这应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尽管因为难以考证它的作年,我们无法准确把握作者挥毫濡翰时的情境和心绪,因而也无法深究作者所抒之情的底蕴是黍离之悲还是相思之苦,但作者抒情的真挚程度却足以使我们受到感染,而不著痕迹地显现于其中的高超技巧也足以令我们折服。

词的上篇写登楼的所见所闻。在一个秋天的傍晚,作者怀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愁思,缓步登临高阁,凭栏远眺。跃入她眼帘的竟是那样一番衰飒、悲凉的景象:缭乱的群山,平旷的原野,惨淡的烟光,以及聒噪着归巢的昏鸦。它们拼合为一幅令人伤心惨目的秋晚眺望图。有图若此,难堪已极,而作者偏偏还要为它配上撼人心魄的画外音——那在暮色中久久回荡的悲壮的号角声。号角声,不仅将作者的情思带入更寥廓的空间,而且为我们提供了捕捉作者情思的线索。由这作为背景之一的悲壮的号角声,我们无妨推测那是靖康之变发生后的兵荒马乱岁月。既然如此,联系作者靖康之变后亡国、丧失、贫病交加、流离失所的遭遇,似乎可以断言,渗透在这幅秋晚眺望图中的是一种揉合着国仇家恨的浑灏苍茫的忧伤之情。其实,秋景本不当这般萧瑟,只因为“伤心人别具眼目”,才在作者笔下萧瑟若此。以情役景,景因情设,这本是诗词家的惯伎。正因为这样,刘禹锡在《秋词》中用“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壮阔之景来表现志士的豪情,王维在《山居秋暝》中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丽之景来表现隐者的雅致,而李清照则在此词中用“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这样的萧瑟之景来表现她的忧思,从中,我们似乎也可悟出些“诗家三昧”。

词的下片写登楼所思所感。如果比较上下片在章法、技巧方面的异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同样表现为情与景的有机交融,但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则着重抒情,而情中有景。“断香”句,作者的视线由阁外移到阁中。一如“乱山平野烟光薄”,这撩人眼目、乱人情思的“断香残酒”,勾起作者闲愁万种,使她更加难以为怀,乃至一反固有的婉曲作法,于百般无奈中吐出“情怀恶”这样的直抒胸臆之语。“东风”句再度将视野拓开,摄下桐叶随风飘坠的特写镜头。这纷纷飘坠的桐叶,猛烈扣响了颤动在作者内心的生命之弦,使她情不自禁地联想到:在走完一大段痛苦和欢乐相伴、灾难与幸福相继的人生旅程后,自己岂不也到了飘坠、凋零的岁月?“梧桐落”三字的有意重复,虽然主要是为服从词律,却也昭示着我们:这一衰歇景象,给予作者怎样深刻的感受,又引起她内心怎样的强烈反响!“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两句便以作者的感受和反响作结。“又还”,表明作者因历览秋色而更感寂寞已非一遭,很难判断她这是第几回逢秋而悲。这就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抒情的广度和深度。细绎全词,画面是那样惨淡、萧飒,情感又是那样凝重、沉痛,与作者早期那些抒写相思之情的哀婉却不失明丽的词作有着不同的韵味,因而视之为后期的作品,或许并无武断之嫌。

2.忆秦娥李清照 篇二

一、写作背景

词写于1935年2月,1935年1月党的遵义会议以后,红军第一次打娄山关。娄山是连接川贵两省的一条山脉,从娄山向西可以进入四川的泸州,向北可以进入重庆,向南可以直通遵义,而这些挺进川渝的道路都蜿蜒在群山的峡谷之中。之所以被称为“关”,是因为它扼守着川黔通道的咽喉部位,周围是崇山峻岭,突兀峥嵘,唯有娄山关一条路可走。

除了上述自然环境的恶劣,在中央红军东进之时,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四个团早已把守娄山关。因此,无论是地势、时机,还是武器装备来看,对中央红军都是极为不利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而毛泽东凭借杰出的军事才能制订了以正合对奇分的战术。

娄山关战役分为主战场和次战场。主战场是娄山关,抢夺这一关键据点的艰巨任务落在了红军第13团的肩上;次战场则位于娄山关和板桥之间,红军参加此次作战的部队是第10、11、12团,目的就是为13团攻打娄山关扫清道路障碍。

第13团到达娄山关之后,放弃正面攻击的战略,派了一个机动连由左翼迂回至娄山关的侧右翼,吸引敌人的注意力。而主力部队则悄无声息地来到了位于娄山关左翼的点金山。点金山山势高峻,陡峭难行,因而敌军疏于防守,而红军抓住这一防守弱势,开山辟路,通过搭人梯的方式攀爬上了点金山。点金山峰高于娄山关,可以俯瞰整个娄山关,有利于红军居高临下对敌人进行打击。黄昏时分,红军在一声号令之下,从点金上冲下,夺取了娄山关战役的胜利。

二、词的内容赏析

第一句: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以自然景物开篇,实际暗示了娄山关战役的第一、二阶段,这是诗人毛泽东着墨自然景物的根本目的。

首先春雁北飞,是与红军北上的大战略方向一致,与红军由遵义向泸州、宜宾进发,即由东南向西北的运动方向一致。

其次是“西风”的形象。冬末春初,少有正北西风,大多是偏西风,或者是西北风。西北风是与红军从遵义到泸州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在此是阻力、阻碍的象征。这种阻碍正与敌军准备狙击红军的情景一致。

“烈”字突出西北风的强度,在强烈的西风阻力下,大雁会暂时借风转舵,向东而去,由是,进入到了红军东进的第二阶段。东进导致了中央红军和红四方面军的未合先分,因此可以说“雁叫声声心欲碎”表现作者对这次分离的凄苦和黯然。

霜晨月三字,意在渲染寒冷的气氛,营造苍茫的意境。这种自然景物与作者主观的感受高度一致,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形象思维的物我合一的艺术特色。

第二句: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咽”的本义是因激动气塞而发不出声,是“哑”的形象,强调“静”的状态。

“喇叭”即指军号,军号就象征着军令。

“马蹄声碎”,“碎”即杂乱的声响,突出的是动的情景。

此句中动与静的结合统一,暗喻着运筹帷幄、制订作战计划的场景。“马蹄声碎”表现得是千军万马冲锋陷阵,“喇叭声咽”表现的是还没有发出冲锋的命令。在没有发出命令的情况下,千军万马就开始冲锋陷阵,这只能是沙盘推演,即运筹帷幄。

霜晨月的叠唱,表现出以天为帐,以日、月为幕,突出战争的紧迫、紧急,展现出长途奔袭,披星戴月,风餐露宿的艰苦。

第三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越:抢夺。头:结合娄山关战役的具体实际,指的是可以俯瞰娄山关全貌的点金山。因此,第三句意在突出主战场的战术重点是抢夺娄山关,必须先占领点金山。

雄关指的是敌人根据娄山关险要地势构建的娄山关防线。

漫道:休说,不要说,即说大话的形象说法。

真如铁:真的如铜墙铁壁那样无懈可击,牢不可破。

敌人吹嘘娄山关防线固若金汤,其实是说大话,我们在认真研究了敌人的防线之后,发现了其破绽,有了制敌之法,表明对敌人防线的一种蔑视。

“而今迈步从头越”这是红军破敌军防线的一种具体形象的说法。

“迈步”是一种夸张,因为点金山陡峭难走,无路可走,只能靠攀爬才能上去,而从点金山从上往下冲,只能靠跳跃的方式。但这种跳跃因山势陡峭是极其危险的。但在革命红军的眼中,这些艰难险阻都不在话下,他们如履平地,阔步向前。“迈步”二字,形象表现了红军战士,不怕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

第四句: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苍山如海,是一种视觉效果。山是静态,海是动态,化静为动,并由此产生了视觉冲击,那么只有靠人的快速移动才能有此效果。这四个字,是战斗场面的描写,是红军战士从点金山向下俯冲攻打抢夺娄山关的浓缩,蕴含着双重意蕴:第一,突出表现红军战士的勇猛顽强,咏叹红军的排山倒海之势;第二,表现战斗胜利时群山沸腾,红旗高耸的欢庆场面。

“残阳如血”:硝烟散尽,夕阳西斜,一轮残阳透过红旗发出鲜红的光芒。而红旗是无数革命烈士的鲜血铸成的。所以,单纯作为景物来说,“残阳如血”可能只是很短暂的一瞬,但因融入了诗人的感情,便化为了成永恒的风景:一方面是祭奠牺牲的红军将士,礼赞烈士的功绩与日月同辉;另一方面在于表现娄山关战役的价值。“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虽然温馨,但是没有了鲜红的色彩,炙热的温度。但是,红军将士将青春的热血,对革命的赤诚,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注入到夕阳之中,从而使夕阳焕发出青春的亮度,展现出了“乾坤逆转”的奇特景象。这是诗人毛泽东对娄山关战役的独特感受,表达了对娄山关战役胜利的战略价值的一种肯定,即娄山关战役是长征中的重要转折点,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三、结语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写景状物、抒发胸臆的大家手笔,在此词中,处处运用形象思维,将深沉的情感熔炼至具体可感的景物之中,平淡中见警策,寄托遥深。

参考文献

[1]郭沫若.喜读毛主席的<词六首>[N].人民日报,1991-12-26.

[2]季国平.毛泽东与郭沫若[M].北京出版社,1998:60.

[3]孟昭.毛泽东诗词修改始末与修改艺术[M].华夏出版社,2002.

上一篇:《培根随笔》好句摘抄下一篇:小学生推广普通话主题班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