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2024-09-22

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通用9篇)

1.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篇一

评价《哈姆雷特》

摘要:《哈姆雷特》一直以来被誉为莎士比亚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取材于一个王子阿姆莱斯的故事,该故事来源可追溯到12世纪。本文从哈姆雷特的性格和语言为主要研究对象,深受人文主义的影响,忧郁的王子不仅身处孤立无援的地步,而且精神上更是备受煎熬。

关键词:哈姆雷特、孤独忧郁、人文主义、语言特点

一、孤独忧虑的归国王子

哈姆雷特王子的悲剧人生自一次生活突变开始了。短短一个多月间,父王暴卒,母后改嫁,王位继承权他落别家,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一切无可避免的流失,无法挽回。孤苦,忧虑,对个人生活的脱节的郁闷便成为他生活唯一可抓住的东西。在刚出场时,哈姆雷特那一身的黑衣与宫廷的富丽堂皇形成强烈,鲜明的对比。纵观全局,能算上哈姆雷特的朋友的,为他提供帮助的只有霍达旭。虽然“他是为糊涂的群众所喜爱的”,在国王眼中“一般民众对他都有很大的好感,把他所有的错处都变成优点。我的箭太轻太没有力了,遇到这样的狂风,一定不能射中目标。反而给吹了转来。”;虽然雷欧提斯的聚众造反说明了社会的矛盾激化和动荡不安;但哈姆雷特始终都放弃了极具现实意义的民众暴动策略。不仅是由于他不愿意,而且更是因为在那最初的打击后他的不知所措,傍徨无助。对此,他以反讽,黑色幽默来消解和打击。“葬礼中剩下的残羹冷炙,正好宴请婚筵上的宾客。”这一语讽刺了叔嫂的乱伦;“嗯,先生;在这世上,一万个人中间只不过有一个老实人。”这一句戳穿老波洛涅斯的虚伪。自己的母亲乱伦背德,背叛了父亲,嫁给了那个弑夫掠国的凶手,自己那洁白无辜的情人也不理解自己,反而任自己的敌人利用并帮其隐瞒。自己以前的老朋友甘愿受新王的指使刺探并加害自己。哈姆雷特何其孤独;何其无助。又几多的忧郁烦闷。

二、、《哈姆雷特》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意义

哈姆雷特是个具有先进理想并勤于思索的人文主义者。他的理想和严酷的现实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精神的危机,理想的破灭,使他悲郁愤懑,痛苦异常,也促使他不断思索,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他从家庭的变故看到宫墙外的社会问题,有强烈的责任感,然而只相信个人的作用,强调思想的力量,因而矛盾重重,思考多于行动,时时感到忧郁、茫然,行动犹豫、延宕。生活在英国新兴势力还处于幼稚阶段的哈姆雷特,找不到也不可能找到正确的途径,最后他虽然奋然一击,与敌人同归于尽,但忧郁始终伴随着他,伟大的理想并未实现。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身上寄托了人文主义的美好理想,但是哈姆雷特的性格特征和悲剧结局也反映了人文主义的思想危机和致命弱点。

哈姆雷特所处的时代和人文主义的局限性决定了他不可能去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此只能孤军奋战,最后被封建的恶势力所吞没。从某种意义上说,哈姆雷特的悲剧不仅仅是一出个人的悲剧,而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的悲剧。然而,作为一个悲剧人物和一个人文主义者的典型代表,哈姆雷特的意义并不在于它是否成功的消灭了罪恶,改造了现实,重整了乾坤,而在于他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距离,先进与落后之间的矛盾,以及缩短这种距离、解决这种矛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另外,他对于人和世界的看法也加深了我们对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理想与精神的了解。

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

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三、《哈姆雷特》的语言生动形象

《哈姆雷特》剧本的语言丰富多彩,比喻、笑谑和双关语别开生面,不落俗套,有时是诗一般地高亢激昂或喜剧性的机智活泼,有时是感情奔放或粗野鄙俗,都随着人物性格和身份地位的不却而改变。剧本中许多佳句音韵美妙,或表现鲜明形象、或表达深刻哲理,已经成为英语的精华,经常被人引用。《哈姆雷特》语言生动形象,被喻为散文诗式的语言,它丰富、抒情、多样化又具有个性特色,如歌德所说的“是用生动的语言文字来感人的”。如“清晨披着赤褐色的外衣,已经踏着那边东方高山上的露水走过来了。”如此美丽的文字,能让我们不陶醉其中吗?莎士比亚还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修辞手法,最常用的是排喻,又被称为“莎士比亚式的比喻”,如哈姆雷特在“抑郁的心境之下”对世界的描述:“负载万物的大地,这一座美好的框架,只是一个不毛的荒岬;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孙,只是一大堆污浊的瘴气的集合„„”这是莎士比亚的“真与美将偕汝其昌”这句话的完美体现。

四、结语

莎士比亚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写出哈姆雷特的忧郁孤独,突显了人文主义精神,创造了《哈姆雷特》这一巅峰之作。作为一个典型的人文主义者的代表,哈姆雷特以他悲壮的死讴歌了个性的尊严,赢得了对封建的旧制度旧思想和黑暗势力精神上的胜利,鼓舞了后世人文主义思想者的斗争和不屈的斗志。他那崇高的品格、忧国忧民的使命感和热情高昂的思想力量,作为一种永恒的精神财富,也必将为爱好正义的人所珍视。

参考文献

朱生豪《莎士比亚微剧集》,北京燕京出版社,2000年11 月第2版

《莎士比亚全集》 朱生豪译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4年11月

2.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篇二

一、紧抓课堂教学机会, 使学生感受名著魅力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 我觉得要首先珍惜课堂教学机会, 扎扎实实地抓好课堂教学这一环节,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要想做到这一点, 教师首先要认真备好课, 不能仅仅满足于配发的教辅材料, 要广泛地搜集相关的资料, 仔细筛选, 认真准备教案。如《鸿门宴》一课, 节选自《史记》的名篇, 大部分教师上这节课都是以语言知识点为教学的重点。但鲁迅先生曾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的文学性是不容忽视的, 《鸿门宴》中人物塑造非常成功, 我在备课时就以分析人物形象为教学重点, 并且查阅大量资料, 设计相关问题,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使学生沉浸在文学的氛围中, 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我试图从刘邦和项羽两个人物形象的鉴赏去指导学生自己探讨《史记》的文学价值并感受其文学魅力。我在课前发给学生《项羽本纪》和《刘邦本纪》中评价二人的章节部分, 布置学生自读。课堂学习时, 当学生分析到刘邦善于听取意见这一性格特点时, 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能体现这一特点的细节, 学生说了一些非常明显的细节描写, 我让学生仔细阅读第二节, 重点放在刘邦的语言描写上, 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来, 文中刘邦先后对张良说“为之奈何”和“且为之奈何”, 也能表现出刘邦是善于听取意见的。我这时指出这表现了司马迁深厚的文学功底, 他很形象的描写出刘邦作为领导者, 不先发表意见, 不给下属的思想套上框子, 让其自由发挥的特点。

教师还要学会抓住课堂机会, 即兴发挥, 有一次我在上《雷雨》一课时, 让学生讨论主人公周朴园的人物形象, 有一位同学提出, 为什么鲁侍萍在回答周朴园问话时会说:“是的, 三十多年前呢, 那时候我记得我们还没有用洋火呢?”我就顺势问学生, 请大家思考, 他们不期而遇后, 脑中最可能浮现的是什么生活情景呢?学生出现了一下的沉默, 我又马上提示说, 看来可能是与点火点灯有关的情景呵。学生马上活跃起来, 有人说:“由于侍萍生孩子受了病, 总要关窗, 所以室内常点灯, 周在灯下照顾侍萍”。有人说:“周朴园的衬衣破了, 侍萍在灯下为他绣衣服的情景”。他用了“绣”, 我马上表扬了他读书的认真。我发现学生们面带微笑地想象着温暖的生活画面, 我问, 由洋火联想到的生活画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学生立刻说出了温馨、甜美、幸福等。学生对周朴园对侍萍是有真感情的这一认识自然得到体会, 在回答人物性格的复杂时便水到渠成了。学生们对曹禺这位大师刻画人物的功力赞叹不已, 也深切感受到了经典名著的艺术魅力。

二、开设专题讲座, 指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

由于课本中的名著大部分是节选, 人物形象不够具体和系统, 学生理解起来难免有局限性, 这也使名著的魅力大打折扣,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苏教版教材也有《红楼梦选读》这样的课程, 但涵盖面不广,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如教师能精心准备一些专题讲座, 就能激发学生探究文学名著的兴趣。我认为讲座宜浅不宜深, 宜小不宜大, 我曾就《水浒》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开过一个讲座, 例如:庄主出身的柴进在他庄上见到宋江时, 拜倒在地, 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 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卑生之念, 多幸!多幸!”这几句文绉绉的见面语, 表达了柴进对宋江的敬慕和欢迎, 而用的词汇和口气却是和他那庄主身份相贴切的。鲁智深在打青州时初见宋江时高兴的说:“久闻阿哥大名, 无缘不曾拜会, 今日喜认得阿哥。”“无缘不曾拜会”这语气是契合当时已经出了家的“花和尚”鲁智深的口吻的, 而在一句话里连道两声“阿哥”也显示了他对宋江的仰慕和亲切之情。李逵初见宋江时口口声声:“这黑汉子是谁?”“莫不是山东及时雨宋江?”到他弄清这人的确是宋江时, 就立刻翻身拜倒说:“我哪爷!你如何不早些说个, 也教铁牛欢喜!”这些自称“铁牛”说的话跟农民出身的江湖好汉李逵的粗鲁, 憨直的性格完全符合, 同时, 也非常深刻的表现了李逵对宋江满腔敬爱之情。这些讲座点燃了学生们心中求知的火把, 使他们能自觉地学习、研究文学名著。

3.文学名著中的人物 篇三

阿Q这一形象是鲁迅对中国人长期静观默察孕育而成的,他在鲁迅心目中“确已有了好几年”。阿Q以其复杂的性格和丰富的意义而成为中国现代小说中最成功的典型形象之一。鲁迅写作《阿Q正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阿Q的形象,挖掘出中国农民愚昧落后的原因,提示出中国人的灵魂。因此,从阿Q形象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有人“栗栗危惧”,怀疑作者是在借阿Q骂自己,或者害怕有一天终会骂到自己头上来。作品开始在报上连载不久,茅盾就断言:“《阿Q正传》虽只登到第四章,但以我看来,实是一部杰作。……阿Q这人,要在现社会中去实指出来,是办不到的;但我读这篇小说的时候,总觉得阿Q这人很面熟。是啊,他是中国人品性的结晶呀!……而且,阿Q所代表的中国人的品性,又是中国上中社会阶级的品性。”

阿Q生长在未庄,是一个质朴的劳动者,但又流浪到城市,当过小偷,沾染了游手好闲之徒的狡猾。他处于被封建势力压迫的下层,却又接受了封建文化的熏陶;他既信奉圣贤的教诲,又萌发着反抗的要求。他的性格是矛盾的集合体:既自高自大,又自暴自弃;既甘愿被人欺凌,又喜欢欺凌别人;既迷信男女之大防,又止不住要向吴妈求爱。

在小说中,他是个被封建统治阶级剥夺得一无所有的赤贫,最后竟糊里糊涂地做了示众的材料,不明不白的死在“革命党”的屠刀下。阿Q在短短三十几年的一生中,承受了多少人间的不幸和灾难!在他惊人的麻木的心灵里蕴蓄了多少人生的痛苦和心酸!这样一个人物形象,本应是旧中国农村无产者的典型了。但是,我们很快就发现,鲁迅并没有一本正经、声泪俱下地控诉地主老爷们压迫阿Q的惨状,没有让读者正襟危坐,敛声屏息地倾听阿Q反抗压迫的英雄故事。鲁迅当年假如只是出于对阿Q进行社会学的图解,那么阿Q也就无法成为不朽的典型。阿Q典型的艺术力量恰恰就在阿Q身上具有的不同于一般雇农的那种特殊性。正是这种特殊性,包含了作品震撼人们灵魂的美学意蕴。

那么特殊性是什么呢?就是阿Q的异乎寻常的性格特征。你看,阿Q的命运够凄惨的了,但是他却时时感到得意;阿Q在现实中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可是他在精神上却一次又一次的获胜。直到被抓去砍头前,阿Q还能战胜死亡的恐惧,无师自通的大喊:“过去二十年又是一个——”,表现出使人的灵魂颤栗的得意。一方面在现实中到处碰壁、饱尝心酸,另一方面在幻想中自欺安慰、自傲自足。我们在小说中可以明显看到:鲁迅正是从实际的失败受辱和虚妄的胜利自傲这两方面来描写阿Q性格的。在这里,凄惨和得意、失败和胜利形成强烈的对比;物质和精神、现实和幻想尖锐的对立;悲剧和喜剧、眼泪和笑声高度地交融统一,它们形成了巨大的情感冲击波,轰击着读者的灵魂。而且,阿Q越是获得精神的胜利,读者就越是感到悲哀;阿Q越感到得意,读者就越是感到痛苦。这是多么奇异的魅力啊!鲁迅哪里是在塑造一个雇农的典型呢?分明是在揭示生活的悲喜剧的真相。作者是由痛苦的沉思转为发笑,而读者则由发笑转入痛苦的沉思。阿Q性格的真谛,不正是存在于这特殊的矛盾统一体之中吗?

过去,人们常常把阿Q的性格特征归结为一点,即精神胜利法。因而,“精神胜利法”几乎成为阿Q性格的代名词。这当然是因为鲁迅把阿Q的这一思想行为方式的外表特征描绘得十分传神、突出,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但如果以为精神胜利法就是阿Q的全部特征内涵,那就把问题简单化了。而如果真正用发展的眼光看,至少我们应该承认,从小说的第四章“恋爱悲剧”开始,作家对阿Q精神胜利法的描述就不像前三章中那样占主导地位了。尽管精神胜利法是阿Q思想行为方式的一个显著特征,但不能以这一特征的概括代替对阿Q性格复杂性的研究。从系统论的观点看来,阿Q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各种性格因素按一定的结构方式构成的有机整体。所谓性格因素就是阿Q的全部思想行为方式所表现的性格内容,它是构成人物个性特征的人格素质。阿Q性格的基本原素有以下几种。

质朴愚昧但又圆滑无赖。阿Q靠出卖劳力聊以度日,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几乎是凭着本能劳动和生活。但另一方面,阿Q有表现出圆滑无赖。他偷尼姑庵的萝卜,被尼姑发现了,死皮赖脸不承认,还说:“你能叫得它答应吗?”颇有善于应变的“圆机活法”。

争强好胜但又忍辱屈从。阿Q很爱面子,处处都想胜人一筹。这种争强好胜的心理甚至发展到与别人比丑的荒唐地步。但另一方面,阿Q却处处忍辱屈从。他受尽压迫凌辱,而默默忍受着。赵太爷不许他姓赵,打了他嘴巴,他没有抗辩;地保训斥了他一番,他又谢了地保二百文酒钱;他向吴妈求爱,赵太爷趁机敲榨,剥夺了他的劳动和生活的权利,他也没有反抗的表示。

狭隘保守但又盲目趋时。阿Q自以为见识高,其实是偏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存在即合理,不容任何变革,为祖宗成法是尚。但阿Q又善于赶时髦,进过一趟城,就鄙笑乡下人不见世面,夸耀城里连小孩也能“叉麻酱”。革命党进城,看到未庄的人将辫子盘在头上的渐渐多起来,他也学着这样做。

排斥异端而又向往革命。阿Q很有排斥异端的正气。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他对造反也是深恶痛绝之。但后来革命来了,尽管他也懂得这是杀头的罪名,是最大的异端,但看到革命对自己有利,也就想搞革命,甚至不惜去投靠他最厌恶的假洋鬼子。

憎恶权势而又趋炎附势。阿Q受欺负愤愤不平,对压迫他的权势者赵太爷之流心怀怨恨,只要有反抗报复的机会,他就会狠狠报复,因此看到赵太爷们在革命浪潮到来之际慌张的神情,他便十分快意。但在赵太爷权高势重之时,阿Q却又想攀附他。他总想能与赵家联系起来,借重赵太爷的权势来提高自己的地位。

敏感禁忌而又麻木健忘。阿Q对自己的弱点神经过敏,那头上的癞疮疤成了他的禁区,因而犯下了禁忌症,但一面对实际的屈辱却又麻木健忘。求爱之后,刚刚挨了赵秀才大竹杠的痛打,却很快就忘了,反倒跑去看热闹。最后被把总抓进大牢,判了死刑,他仍不知死期已到,反而因圆圈画得不圆而后悔。示众时还想法博取观众的喝彩。真是惊人的麻木。

不满现状又安于现状。阿Q每当受到欺侮而不平时,总是感慨:“现在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并且他也希望改变自己的现状,对革命的幻想就是阿Q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但实际上他却安于现状,任凭赵太爷们的算计和迫害,他都能随遇而安。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就用命运来宽慰自己,以为人生天地间,大约本来有时要抓紧抓出、要游街示众,有时也未免要杀头。因而内心也就释然了,直至战胜了死亡的恐怖。

4.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篇四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唐僧念佛经——一本正经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姜太公的坐骑——四不像 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 关公进皇宫——单刀直入 孙二娘开店——坑害人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原挨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一·一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技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挥泪斩马谩------顾全大局 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猪八戒的武艺一一倒打一耙

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 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 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

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猪八戒招亲------黑灯黑人

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多,滋味不少 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 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

猪八戒啃地梨——什么仙人吃什么果 猪八戒戴花—————越多越丑 猪八戒吃猪啼——自残骨肉 猪八戒吃黄连一一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吃人参果———————苦了大嘴的

猪八戒耍把式——————-倒打一耙 猪八戒过火焰山—————―倒把一耙 猪八戒了天拜佛------掸心不稳 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人有股细劲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抓耪子一~大眼瞪小眼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猪八戒背媳妇——舍得花力气

猪八戒肖媳妇———————心甘情愿 猪八戒想娶媳妇——一厢情愿

猪八戒发眸气———————又丑又恶 猪八戒照镜子———自找难堪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晁盖的军师——无(误)用 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林冲买宝刀——中了诡计

林冲误闯白虎堂——单刀直入 林冲到了野猪林——绝处逢生

林冲棒打洪教头——专找破绽下手 林冲看守草料场——英雄无用武之地 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猪八戒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猪八戒见了白骨精——垂涎三尺

猪八戒拉着西施拜天地——压根不配 猪八戒招亲——凡心难丢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不想走了

黑旋风劈宋公明——错看(砍)了人 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 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林黛玉葬花——自叹命薄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刘姥姥出大观园——满载而归

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王熙凤害死尤二姐——心狠手毒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唐三藏念紧箍咒——痛苦在后(猴)头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孙猴子吃蟠桃——自食其果诸葛亮要丑--不知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猪八戒的武艺一一倒打一耙

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张顺浪中斗李逵——以长攻短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赵子龙上阵----百战百胜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神妙莫测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借剑杀人——不露痕迹 引风吹火——费力不多站干岸——-不沾事(湿)推倒油瓶不扶——懒到家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歹 《三国演义》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诸葛亮的鹅毛扇一?一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使小计

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诸葛亮挥泪斩马稷------顾全大局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吊孝------不是真心

诸葛亮要丑奏------为事业着想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诸葛亮草舶借箭------有把握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诸葛亮哭周瑜——假悲假叹 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孔明夸诸葛亮——自夸自 张飞卖铁锤------人硬货了当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张飞绣花------粗人有股细劲 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张飞抓耪子一大眼瞪小眼

周瑜打黄盖一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喻打黄盖------装样子 周瑜讨荆州------费力不讨好 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周瑜摆手——嘟嘟(都督)叫 关公斗李逵——大刀阔斧

关二爷的胡子——然(髯)也 关公的脸——红到头了 关公的眼睛——睁不开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草船借箭——自有妙计 草船借箭——巧用天时

草船借箭——用人的箭射人的靶 草船借箭——有误(雾)《西游记》

猪八戒进屠场------自己贡献自己 猪八戒进了女儿国------看花了眼 猪八戒戴耳环------自以为美 猪八戒的武艺一一倒打一耙

猪八戒三十六变------没有一副好嘴脸 猪八戒相亲------怕露嘴脸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猪八戒不成仙------坏在嘴上 猪八戒拱帘子------嘴先进

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猪八戒照像------自找难堪(看)猪八戒摔镜子------怕露丑 猪八戒买猪肝------难得心肠

猪八戒充英雄------只是嘴皮子拱得欢 猪八戒招亲------黑灯黑人

猪八戒卖凉粉------样数不多,滋味不少 猪八戒卖炒肝------这是哪道肺 猪八戒的嘴巴------自我欣赏

5.走进名著中的人物初二作文 篇五

“爱的教育”这四个字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大多数的人脑中并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的生活中才缺乏“爱的教育”。正因为缺少了“爱的教育”,才使得我们的生活中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正是我们所缺少的,正是我们所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完美,才会充满生机。

在《爱的教育》中,我亲眼目睹了安利柯的生活,他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去爱。他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他们所诠释的是人性之爱中所最美好的教育,而这美好的教育使爱升华,变得更为纯净。

安利柯用自身的实际行动来感染着一代代人,所有人都为之动容。没有人不被他所吸引,他的感人行动,让世人为之臣服。他让人找到了生活中的爱,在爱中找到生活,这才是亚米契斯写作的目的。这部著作真的感染了许许多多的人,迷途的少年,可悲的流浪儿……都因为这本书,重新振奋,寻找生活的方向。

6.走进名著中的人物初二作文 篇六

孙悟空,人送绰号“孙猴子”。别看他猴头巴相、蹦蹦哒哒地没个稳当时候,但他对师父一向忠心耿耿。因为在取经的路上,无论遇到多厉害的对手,他都不顾个人危险,一马当先的冲在前面,与各路妖魔鬼怪斗智斗勇,竭尽全力为唐僧铲除去西天道路上的一切障碍。所以,只要有他在,唐僧师徒的心里就都有了主心骨。

可有时也有例外。途经“白骨洞”时,尽管“白骨精”使劲浑身解数,三番五次的变化人形,都没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被孙悟空挥起正义的金箍棒,毫不客气的打死。一下惹怒了肉眼凡胎的唐僧,他是非不分,反而怒斥孙悟空是在涂炭生灵,对他的“恶劣行径”唐僧决不姑息,紧念“紧箍咒”,使孙悟空实在不堪唐僧的折磨,逃回花果山去了。孙悟空走后唐僧师徒立刻就被妖精捉进洞里,险些被下到汤锅里。最后,还是被孙悟空回来救出的。孙悟空的为人大度可见一般。

7.《柳毅传》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篇七

《柳毅传》讲述了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并最终相爱的故事。它“不仅是中唐爱情题材小说的杰出代表作之一, 而且也是同类小说中最绚丽浪漫、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篇。”它被称为是李朝威的“傲绝千古的单篇传奇”。“李朝威的《柳毅传》写人神相恋故事而‘风华悲壮’, 别具特色。”。

洞庭龙女嫁给泾河龙君之子为妻, 但遇人不淑, 受尽丈夫和公婆的虐待, 幸遇应举落第的书生柳毅, 替她传书于洞庭龙君, 其叔父钱塘龙君救回龙女。钱塘龙君恃酒使气, 威逼柳毅与龙女成婚。柳毅传书本没有私心, 而且他不满于钱塘君的蛮横, 严辞拒绝, 告辞而去。龙女对柳毅已生爱慕之心, 发誓不嫁他人。柳毅也两度娶妻, 两度亡故。其后柳毅续娶范阳卢氏, 实际是龙女化身。最终, 二人终成眷属, 白头偕老。

柳毅传书的故事广为流传, 这与它浪漫绮丽的想象, 曲折动人的故事,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是分不开的。

首先, 男主人公柳毅的形象最为丰满, 性格豪侠刚烈。柳毅落第回乡, 心情自然是失意郁闷, 但当他遇见满面愁容的龙女, 他却主动上前询问。当龙女倾诉完自己的遭遇并提出请求后, 柳毅说:“吾义夫也, 闻子之说, 气血俱动, 恨无毛羽, 不能奋飞, 是何可否之谓乎!”他同情龙女, 激于义愤, 为龙女传书。他怀有强烈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行侠仗义, 见义勇为, 不避艰险, 不负重托。当钱塘龙君救回龙女后, 钱塘龙君提出把龙女嫁给他, 并说:“如可, 则俱在云霄;如不可, 则皆夷粪壤”, 柳毅“肃然而作”说:“毅以为刚决明直, 无如君者。盖犯之者不避其死, 感之者不爱其生, 此真丈夫之志。奈何箫管方恰, 亲宾正和, 不顾其道, 以威加人。岂仆之素望哉!若遇公于洪波之中, 玄山之间, 鼓以鳞须, 被以云雨, 将迫毅以死, 毅则以禽兽视之, 亦何恨哉。今体被衣冠, 生谈礼义, 尽五常以志性, 负百行之微旨, 虽人世贤杰, 有不如者, 况江河灵类乎?”一番慷慨激昂的说辞, 说服了粗暴的钱塘龙君, 也表现出他不畏强暴, 为人正直勇敢。他救助龙女, 完全出于激愤与同情, 并没有私心杂念。他是一个光明磊落的君子。作者刻画柳毅不光描写了他刚强、率直的一面, 也描写了他有情有义、温柔体贴的一面。他初识龙女时的关怀与同情, 拒亲分别时的叹恨, 多年后的怀念, 以及对托名卢氏的妻子的敬重, 都说明他知情知义。李朝威将柳毅刻画为一个刚柔并济、血肉丰满的“义夫”形象。

作品中着意描写的另一个个性鲜明、性格突出的人物形象--龙女。龙女尽管是洞庭龙君的女儿, 但在她身上主要体现的是封建良家妇女的形象, 而不是作为龙王女儿的神的特质。她虽然是龙女, 但也是奉父母之命嫁给泾河龙君之子, 婚后受尽折磨和虐待, 她也无力反抗, 此时她就是一个懦弱温顺的妇女形象。小说中写龙女受丈夫凌辱和公婆虐待, 正是封建社会千千万万妇女命运的写照。当她被救回龙宫后, 她爱上了柳毅, 她对柳毅的爱有报恩, 有感激, 有信任。再当父母让她嫁给濯锦小儿时, 她不再屈从父母之命, 一片痴情的等待柳毅。当她假托卢姓女子嫁给柳毅后, 她用心经营这份感情。直到儿子满月, 她才吐露真情。她的话语充分表现了她多情、善良的性格, 以及她勇于追求自由爱情的坚定和执着。龙女是一个性情善良, 但也勇于反抗封建的婚姻制度, 追求自己终身的幸福的女性形象。这也表达了封建社会里受压迫的妇女们的内心感情。

袁行霈在《中国文学史》中评价《柳毅传》时说:“《柳毅传》通过形神兼具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波澜起伏的情节描写, 将灵怪、侠义、爱情三者成功地结合在一起, 展现出奇异浪漫的色彩和清新俊逸的风神, 堪称不可多得的佳作。”而鲁迅先生也将《柳毅传》与元稹的《莺莺传》相提并论。除了《莺莺传》没有其他传奇小说能够超过《柳毅传》的成就。

摘要:陇籍作家李朝威的《柳毅传》是唐传奇最杰出的代表作之一。本文主要论述了《柳毅传》的人物形象及刻画人物的方法, 体现了作品取得的文学成就。

8.让画中的人物更生动形象 篇八

记得上《我的一天》这一课时,学生不断举手问我:打羽毛球的人怎么画?跳绳的人该怎样画?溜冰的人又该怎样画?还有些学生不敢问。当时我只能在黑板上画一个人物动态的轮廓,或直接在学生的画纸上勾勒一个轮廓,但面对几十个学生的请教,从时间和人力上都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当黑板上有一个人物动态时,学生的作业就会如出一辙,集体临摹,这决不是我想要的,也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于是,我便设计了这套“人物拼板”,设计的灵感来自于学生熟悉的七巧板。我把人体的各个部位概括成十个几何形,它们可以摆出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态,每个学生人手一份(学生都能自己制作)。学生在使用“人物拼板”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动脑、动手的能力,还培养了观察人物动态特征的能力,提高表现技能。“人物拼板”小巧易携,可随时拿出来拼摆。

1.欣赏引导

欣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和《初踏黄金路》优秀美术作品,作品中表现的都是劳动者,我引导学生思考:他们有什么样的表情和动作?为何会有如此的表情和动作?前者是受压迫受剥削的奴隶,在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下被迫进行体力劳作,他们驼着背,茫然地望着前方,表情悲愤、痛苦,作品让人产生怜悯之情。后者是新中国的藏族人民在金黄的稻田里收割庄稼,手舞足蹈的样子,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引导学生再次思考:如果没有相应的表情和动作,作品能给大家带来如此强烈的情感体验吗?所以在作品中我们要抓住人物动态的特征,注重人物喜怒哀乐的表情,画面才能更生动、更形象,才能打动人。

2.拼图练习

(1)游戏拼图。起初学生拿到“人物拼板”都很新鲜,我让他们像玩玩具一般,随意拼摆出各种人物姿态,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拼图比赛,看谁拼摆出的人物动态丰富多样,让学生充分了解“人物拼板”的组成部分,以及每部分所能发挥的作用。

(2)观察拼图。刚开始,学生直接凭空摆放人物动态还有一点难度,我便播放一些人物动态图片,让学生拼摆。一段时间后,再请学生做模特,摆一些动作或造型,让大家观察,我在一旁提醒他们注意观察身体、四肢的位置和角度,在桌面上拼摆出这个人物动态。经过反复训练,学生看到人物动态,基本上就能用“人物拼板”摆出来了。

(3)记忆拼图。学生在观察人物动态时,我注意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记忆一些关键的动态特征,随后凭记忆拼出人物动态,这样反复多次,学生不仅锻炼了记忆能力,而且大脑中也会储存较丰富的人物动态,有利于人物画的绘画练习。

3.过度练习

把拼出的人物动态变成画稿,就要在这个基础上用较为流畅的弧线勾画出轮廓,再画上有表情的五官以及发型、衣裤等,这些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画,只要能把握住大的人物动态,学生基本上就能表现想要表达的东西。

4.欣赏对比

我在四、五年级中分别选择了两个班级的学生使用了“人物拼板”。他们作品中的人物动态明显要丰富很多,生动很多,并能较好地抓住人物动态的特征,例如植树时的人物在给小树苗培土时,会弯着腰,而不是直直地站着;溜冰的人物会出现一些惊险、幅度较大的动态,画面生动有趣。

经过一段时间对“人物拼板”的使用,学生的学习态度大大改善了,起初不会画、不敢画,现在能画了,敢画了,并且可以表现出那么多的人物动态,这不仅增强了自信心,同时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会愈加浓厚。只要有这方面的困难,不管画什么题材的作品,只要有人物画出现,都可以借用“人物拼板”解决问题。另外,“人物拼板”已经把一节纯绘画教学的美术课变成了既动手又动脑且能培养绘画技能的美术课,使整个教学过程增添了几分乐趣。学生的艺术视野不断开阔,表现技能不断提高,情感发展也得到相应的满足,学生的思维变得流畅、灵活,创造性得以充分的激发。

9.赏析《呐喊》中的人物形象 篇九

【摘要】鲁迅先生的小说《呐喊》收录了《呐喊自序》、《一件小事》、《狂人日记》、《鸭的喜剧》、《端午节》、《故乡》、《孔乙己》、《药》、《阿Q正传》、《兔和猫》、《社戏》、《**》、《头发的故事》、《明天》、《白光》共15篇。这些小说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中国社会被压迫者的痛苦生活和悲惨命运。作品真切展现了中国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社会民众生活画卷,刻画了孔乙己、阿Q、夏瑜、华老栓、七斤嫂、方玄绰等一批典型人物形象,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种种不可调和的深层矛盾,深刻剖析了腐朽的封建制度和观念,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以及渴望变革社会现状的迫切愿望。鲁迅小说中的人物众多,身份复杂,鲁迅先生的小说塑造了很多平凡无奇,但却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这些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的形象,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无限震撼和思考。

【关键词】鲁迅

呐喊

人物形象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小说、杂文、散文三个方面。在小说方面,鲁迅先生用力透纸背的笔力,简洁朴素的情节,精炼传神的语言,入木三分地刻画出他所处的黑暗的时代所造成的人性缺失,带给我们无限的震撼和思考;杂文是鲁迅先生与反动力量相抗争的有力的武器。他以犀利、尖锐、富有战斗性的语言,以发自内心的无比激动的呐喊,唤醒在睡梦中迷失自我的中国民众。鲁迅先生的散文,很多是蕴含着温情的美好的回忆,但更多的是战斗的呐喊,是对残酷无情的黑暗社会的痛斥,是对中国民众沉睡不醒的人性的悲伤。鲁迅先生的小说塑造了很多平凡无奇,但却非常具有代表性并且生命力持久的人物形象。这些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的形象,穿越了时间和空间,带给我们无限震撼和思考。

《呐喊》是一部巨作,虽然它的篇幅小,文章少,但是在文中对中国人的劣根性的揭露却是针针见血。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地将中国人的劣根性的原因指向了传统文化,深刻地指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奴性文化。他说:“中国的文化,都是侍奉主子的文化,是用很多的人的痛苦换来的。无论中国人,外国人,凡是称赞中国文化的,都只是以主子自居的一部分。”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中,鲁迅先生对国民的卑劣性是深恶痛绝的,他一再针砭在中国传统文化浸淫下国民性的卑怯。李长之在《鲁迅作品之艺术的考察》中就指出:鲁迅的小说创作“在内容上,写的东西都是一致的,就是写农民的愚和奴性”。在鲁迅的乡土小说中,将儿子的命运寄托在人血馒头上的懦弱的华老栓(《药》),一心想跻身于长衫客行列的落魄的孔乙己(《孔乙己》),因丢了辫子被女人当众辱骂的忧愁的七斤(《**》),在多子、饥荒、苛税等压榨下苦得像个木偶人的闰土(《故乡》),都是乡土社会中的卑怯者。他们对于这些压迫、压榨都是忍辱受屈逆来顺受。他们虽然面对坎坷的命运和人生也有过不平和抗争,但最终都屈服于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鲁迅认为国民的卑怯是国民劣根性的主要病根之一,他以决绝的姿态予以抨击。我从鲁迅笔下的人物身上不仅看到了他们自身的悲剧命运,而且看到整个社会的病态,鲁迅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中国人民的缩影。我对《呐喊》中的典型人物形象做以下具体赏析。

一、精神的胜利者——阿Q

鲁迅塑造的经典形象,究其原因,是社会造人。那个时代是封建思想顽固、地主当道、军阀混战的时代。未庄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阿Q正传》是以辛亥革命前后一个农村小镇未庄作为写作背景,它塑造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都受到迫害的典型的农民形象——阿Q。

阿Q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孤苦伶仃地寄住在土谷祠里,无名无姓,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他只能靠打短工来维持生计。他的可悲之处主要不在于物质生活条件的被剥夺,而在于他精神生活的被扭曲。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分明是别人借乱抢走了他赌赢的钱,他却在愤怒之中抡起巴掌打自己一个耳光,仿佛是在打别人一样。接连不断地幻想自己是胜利者,用以自我安慰。有人说阿Q这是乐观的表现,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我认为这实在是要不得的,这是驼鸟心态。实际上,阿Q的“精神胜利法”只是一种自我麻醉的手段,它并不会使他变得更强,反而使他自暴自弃。这种“精神胜利法”不仅使他不能够正视自己被压迫的悲惨境遇,而且使他沉溺到更为屈辱的奴隶生活中去。这就是阿Q的生活哲学,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封建制度压迫下,许多弱者的生活哲学。

阿Q的“精神胜利法”在那个时代具有广泛的代表性。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统治者仍然自称“天朝”,鼓吹中华文明“为全球所仰望”,这不是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如出一辙吗?再看看今天,仍有许多的“阿Q”游手好闲、不学无术,成为社会的负担,这些人既可怜又可悲可叹。

鲁讯用“狮子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来形容农村土豪劣绅的品性。当时农村土豪劣绅的代表赵太爷父子,他们自己可以三妻四妾,却以封建礼教的捍卫者的面目出现,惩治向吴妈求爱的阿Q。在某种程度上,赵太爷和阿Q其实都是一类货色。假如阿Q得势,将会是个十足的赵太爷,假如赵太爷失势,则又会是一个活脱脱阿Q。

封建的正统思想和传统意识深深地影响着阿Q。他自己虽然经常受到别人的侮辱,但对女人却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的蔑视,欺侮女人,并且认为“女人是祸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体现了阿Q身上的宗法家族思想,尽管到处流浪,却还想着传宗接代。

阿Q这样不觉悟的农民也真心向往革命,但是革命在阿Q的眼中就是古代戏曲中的场面——“银盔银甲。三尖两刃刀”。所谓的革命,就是抢财产,把秀才家的宁式床搬来;就是抢女人,把秀才老婆和女儿等女人抢来,享受他的三妻四妾式的帝王生活;就是欺压别人,让小D搬东西,搬不快就打。所以,阿Q的革命一旦成功将比失败让人更加可怕。阶级地位决定阿Q欢迎革命,但他不了解革命,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小说的这一点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

阿Q到死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枪毙,而且还在死前表演了他最后的精神胜利法:“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这样的人物形象着实让人感到可悲。鲁迅先生是怀着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心态写阿Q的,这其中包含着唤醒民众的热情,也包含着对祖国对人民的爱。鲁迅先生不是厌恶中国人,而是为了揭露国民的劣根性,揭示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进而改造中国的社会。

二、科举制度毒害下的没落文人——孔乙己

孔乙己是一个悲剧的读书人形象。开篇便表明孔乙己身份的尴尬。“长衫”是读书人,他们是受人尊敬的,能坐着喝酒;“短衣帮”则是只能在散工后,站着热热地喝了休息的人。但孔乙己则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样的身份定会遭受人们的讥笑,不光“长衫”瞧不起他,连“短衣帮”也嘲笑他。他不被社会所接纳,这注定了他必然是悲剧性的。

孔乙己的人生是一场悲剧。他既未能进学,又不会营生,好吃懒做,相当于一个废人。当有人揭发他偷书的时候,“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这一方面表明了他死要面子,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孔乙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之深,连辩解都要带上“之乎者也”。科举制度,八股取士,几千年来抹杀了多少有识之士,塑造了无数个没有思想的,满口之乎者也的封建傀儡。孔乙己穷因潦倒却自命清高,被人们当作笑料;满口仁义道德,却为生活所迫也当起“梁上君子”。最终,他最好的解脱也许就是死,这是多么的讽刺!这一切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有力地控诉了科举制度的罪恶。

文章中多次写人们嘲笑孔乙己的场景。在他用“之乎者也”来辩解窃书一事时;在别人问他是否识字时;在孩子们向他要茴香豆时;甚至在他被打断腿之后,仍然被作为取笑的对象。“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样过。”原来他在人们心目中没有地位,是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多余人。这些场景有力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表现了社会对于不幸者的冷酷,反映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病态。

从他教“我”写字,给孩子们茴香豆吃可以看出孔乙己是很喜欢小孩的,这也体现了孔乙己内心的善良。但是作为孩子的“我”却对他爱理不理,瞧不起他,吃茴香豆的小孩也嘲笑他,这也为孔乙己增添了一丝悲凉气息。“我”即是旁观者又是参与者。从一个孩子的角度来看,孔乙己是一个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的喜剧人物,以喜写悲,使悲更悲。

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遭受了那么大的欺侮。但是在熟识的咸亨酒店里竟然得不到人们应有的关切、同情,受到的仍是讥笑。人们对于丁举人的凶残行径没有表示一点愤慨和不平。在这样的封建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冷漠到了何等程度,真是触目惊心、令人颤栗!

“孔乙己大约的确是死了”这句话耐人寻味同时大有深意。通过这句话可以想象那个时代的人对死亡是多么的冷淡,就连孩童都如此的麻木无情。人们关心着的是自己的腰包,就像老板想起了孔乙己,也只是因为那十九文钱罢了。“大约”是表估计的,“的确”是表肯定的。按语法来说,这个句子是有毛病的。“的确”一词是孔乙己悲剧的必然归结。他在那个时代不可能获得别的结局,在他腿未打折之前,他的生计已经很难维持了,何况折腿以后,除了穷死饿死,别无生路。

三、《药》中的夏瑜和华老栓

在城市中 , 一位青年华小栓得了肺痨 , 其父亲向刽子手买来一个传说中用革命烈士鲜血所作的馒头 , 华小栓吃了还是死了!同时 , 在这个城市的另一边-古轩亭口 , 鲜血的来源者是一位叫夏瑜的青年 , 因为参加推翻满清运动而被斩首。在凄凉的坟场上,只剩两个失去爱子的母亲,无限的伤痛„„

夏瑜是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的形象。他家境贫寒,以致使红眼睛阿义从他身上“榨不出一点油水”;他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明确的认识,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他意志坚定,甚至劝牢头造反。最后,还是逃脱不了悲剧的命运,慷慨就义了。

夏瑜为社会而牺牲,希望能换来人们的觉醒。但茶客们却说他“疯了”。他为社会,为自己,有改善社会的强烈愿望。他追求过,奋斗过,有对人对己的真诚的感情,但当时的社会却不能容忍他。与几千年的腐朽没落的封建制度相比,他的力量太弱小了。人们因为麻木太久,没有能从中觉醒过来。但他并不孤单,“再往上一瞧却不觉也吃一惊;--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著那尖圆的坟顶”,他的同伴们还在继续努力。鲁迅先生同情这些革命人士,因为在当时的社会,只有这些人还在为社会的进步而挣扎、奋斗。

华老栓是市镇市民,夫妻辛勤操持着一个小茶馆,是普通的劳动人民。他的儿子华小栓患有严重的痨病,他不去求医,却相信别人说人血馒头可以治病。于是千方百计去找人血,他拼命积攒铜钱,只想着尽快把人血馒头取到手,好医治儿子的痨病。至于流血的是谁?为什么被杀?他不用也根本没有想过这些问题,什么“革命”“造反”就更没有关心的必要了。华老栓迷信、麻木、毫无反抗意识,只图家庭平安便心满意足了。为了医治儿子的病,他糊里糊涂地与杀害革命者的刽子手交易。

华老栓是旧中国千千万万人民的代表,是在长期封建重压下变成这样愚昧、麻木的。为了突现这一时期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作品还描写了一组群像:在杀害夏瑜时,有“一堆”看得起劲的观众,“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他们除了看热闹的好奇心外,毫无别的感觉,在议论夏瑜之死时,“花白胡子”、“驼背五少爷”等人听说夏瑜在狱中的表现后,把他当成“疯子”。烈士的母亲也不理解自己的儿子,她觉得儿子被杀,是无脸见人的事,上坟时“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羞愧的颜色”。这些描写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了辛亥革命前夕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人民群众的精神状态。

四、毫无人情味的泼妇、怨妇——七斤嫂

鲁迅笔下的七斤嫂泼辣粗俗、伶牙俐齿、恨棒打人、出语刻毒、好胜压人、强词夺理、不为人后,并无一般农村妇女的诚厚。她与八一嫂、九斤老太等其它人物一样,自私、落后、愚昧、麻木,生活在浑浑噩噩的不觉悟状态之中。

她的动作中带着一股凶悍之气:对婆婆:“„„走到桌边,便将饭篮在桌上一摔”;对丈夫:“装好一碗饭,搡在七斤的面前”;对女儿:“用筷子在伊的双丫角中间,直扎下去”;对八一嫂:“将筷子转过向来,指着八一嫂的鼻子„„”一个“摔”、一个“搡”、一个“扎”、一个“指”,四个典型动作,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个十足的悍妇形象。她的语言粗俗不堪,对婆婆愤愤地说,“你老人家又这么说了。六斤生下来的时候,不是六斤五两吗?你家的秤又是私秤,加重秤,十八两秤;用了准十六,我们的六斤该有七斤多哩。我想便是太公和公公,也不见得正是九斤八斤十足,用的秤也许是十四两„„”;对丈夫一顿训斥,“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死到哪里去了!不管人家等着你开饭!”“还是快吃你的饭吧!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吗?”“你这活死尸的囚徒„„”;对女儿破口大骂,“谁要你来多嘴!你这偷汉的小寡妇!”。如果不知道泼妇是什么样子,只要听听七斤嫂说话就足够了。

然而这样的一个悍妇却是欺软怕硬。七斤嫂对自己的亲人和好心人是横眉冷对,非怒即怨,非怪即恨,胆气冲天、霸道无比;然而对待仇人却小心翼翼、客气有加、竭力讨好,见到赵七爷“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竭力陪笑”,性格扭曲,奴性十足。这种亲痛仇快的事,她做起来那么的自然,仿佛天经地义。

七斤嫂品性低劣,无情无义。没事的时候,七斤嫂给自己的丈夫以“相当的尊敬”,可当听说七斤可能要出事时,竟用筷子指着他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先急着把自己撇干净,还不忘记显摆自己怎么能耐,却把丈夫推出去。“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危难关头,不想着与丈夫共患难,却是怕丈夫连累自己,嫌丈夫连累自己。

七斤嫂的外表是丑陋的,内在品德是低劣的。她上不敬老人,下不疼孩子;对丈夫恶语相待,对仇者笑脸相迎,集愚昧自私粗俗刁蛮于一身。她在精神上是空虚的,在情感上是苍白的。总之,七斤嫂是个令人厌恶的丑女人、恶女人形象。

五、疯癫文人——陈士成

陈士成是一个深受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一心想求得功名,充满酸腐气味的旧式文人形象。鲁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陈士成的“颠狂症”“幻想症”。在遭受了十六回落榜的打击后,陈士成的精神最终崩溃了,成为了实足的疯子、神经病,最后悲惨的死去。究其原因,实质是封建科举制度要了他的命。陈士成的祖先是巨富大户,家族败落后,他想凭自己的努力恢复昔日的荣耀。这种上进心是值得肯定的,他不满足于当塾师,想改变他无聊、平凡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他选择改变自己的方式是错误的。陈士成知道科举仕途这趟水有多深,但社会现实把他逼入了绝境。如果他不是有理想有抱负的人,一般人肯定是不能坚持考十六回的。每次的失败他的内心都要经历一番痛苦的煎熬。但正因为他这种“上进”的性格成为了他变成疯子的诱因,陈士成是在极度的失意中变得颠狂。面对一次次考试的失力他不仅要承受自身的谴责,还要承受旁观人鄙视的目光。在双重压力下,陈士成用一次次的幻想来抚平他千疮百孔的心灵。然而创伤越大,幻想的程度就会随之加重,最终变疯也是必然结果了。最终陈士成仅凭曾祖母说过,祖上早在地底下埋葬了“无数的银子”,是留给“有福气的子孙”。这显然是他祖母的无稽之谈,但这随意的无稽之谈也变成了陈士成最后的救命稻草。他到处去寻找白光,到处去发掘探宝,最后在疯癫中迷迷糊糊的丧了命。

六、无助、可怜的寡妇形象——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一个年轻的寡妇。丧夫之后,单四嫂子恪守妇道,把儿子看做自己的希望。三岁的儿子宝儿得了病,单四嫂子为他四处求医,盼望着“明天”宝儿的病就能好,但“明天”带给她的却是绝望,是更大的不幸——丧子。

单四嫂子的悲剧令人痛心。精神的麻木、世人的冷漠是导致她悲剧原因。几千年的封建礼教麻木了她的神经。她唯一明白的,就是把宝儿抚养大,以防老送终。当单四嫂子因孩子陷入凄苦时,她没有得到任何同情和帮助。等待她的却是迷信、庸医的欺骗,欺骗她纺纱的可怜积蓄,害了她的儿子。“动过手开过口的人”都吃了单四嫂子一顿饭,对她更无异于雪上加霜。然而明天等待着单四嫂子的就只剩下死亡了。

这是一幅多么令人震悚的中国妇女孤立无助的图景。在封建社会,单四嫂子的生活是十分悲苦的,不管她怎样挣扎,都逃离不了社会给予她的枷锁。更令人为之为痛恨的是卑怯者的恃强凌弱。鲁镇上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对单四嫂子的欺凌。红鼻子老拱、蓝皮阿五也是底层民众,也是需要帮助和同情的,但是对于更弱势的人群,他们却是缺乏真诚的同情,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怨愤之气。这是怎样一种扭曲的人性,真让人心寒。鲁迅先生希望单四嫂子这悲惨的人生,能够唤醒那沉睡的民众。

七、表里不一的方玄绰

在《端午节》这个作品中,鲁迅先生运用轻松幽默的方式对“方玄绰”这类表面上进步,骨子里落后的旧知识分子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方弦绰是“这些因循守旧,看不惯新的事物,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的人物代表。” 从他的身份地位上看,他不仅跻身于高等学府,喜欢发发奇谈怪论,而且又混迹于官场,扭扭捏捏地做个政府的小官。这个知识分子加官僚的身份,使他说话做事充满矛盾。“索薪”事件使他不尴不尬,左支右绌,颜面尽失。从他的文化角色上看,他表面上是新式文人,天天捧着《尝试集》咿咿唔唔,但骨子里浅薄、市侩。他在社会上是袖手旁观,静观待变的“看客”,是个披着新衣的旧式文人。

《呐喊》塑造了大量性格鲜明、个性突出的人物形象。笔者按不同的类型做了以下简要归纳:

第一种:压迫者。

《阿Q正传》里的举人老爷、赵太爷,《**》里的赵七爷等,他们识字、有财产、地位高、说话牛、一般老百姓见到了都觉得气短。这些人都非常了不得,既占有话语权力,又拥有相当大的财力,所以在村里、镇里都是说一不二的人物。他们对于旧时代的各种礼仪、陋习都非常习惯,对任何不符合这种恶习的行为都特别憎恨。如果有什么以下犯上的事情出现,他们不是暴跳如雷、痛心疾首就是唉声叹气。对于这类人物,鲁迅先生是十分的鄙视和憎恶的。他们的“权威”和他们代表的旧时代、旧文化,是鲁迅不遗余力鞭挞的对象。

第二种:是革命者。

《药》里的夏瑜最为典型。他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表现出了革命者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鲁迅先生热情赞扬了他为革命献身的精神,但同时也描写了他的斗争的悲剧性。

第三种:帮闲者的形象。

在鲁迅的小说里,帮闲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他们无处不在。《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都是闲人。帮闲就是帮凶,也是庸众。他们没有主见的,永远都是应声虫,随大溜,有他们不多没他们不少。正是这样的一些帮闲造成了“压迫者”随从众多的假象。

第四种:受苦受难兼愚昧无知者的形象。

华老栓、单四嫂子等,他们的命运非常凄苦,逆来顺受,从来不会想到怎么样去改变社会。华老栓是求人血馒头,单四嫂子是盼望明天。他们构成了社会中最大的底层,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一类人物。

第五种:旧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己、陈士成、方玄绰都是因循守旧,看不惯新事物的旧知识分子形象。他们总是喜欢在过去的世界里思考问题,思想迂腐陈旧。

第六种:阿Q们的形象 “自欺欺人”、“精神胜利法”、“欺软怕硬”、“自我作践”是这一类人物形象的特点。在当时的社会,阿Q具有相当大的普遍性,所以,虽然阿Q只有一个,但是其他的人物身上都或多或少的带有阿Q的特点。在鲁迅先生略带嘲讽的语调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

《吶喊》是一本很值得阅读的名著,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那份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刻的反封建的思想。他犀利的言语像刀刃一般刺向敌人的心脏;他的感情深刻又沉重,包含无尽的对中华民族的爱。鲁迅想喊醒封建社会人们麻木的灵魂!在新世纪里阅读《吶喊》,它更是喊醒了我,如当头棒喝一般让我警醒。在看到了种种带有劣根性的民众的丑恶嘴脸之后,我开始明白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陈秀玲、张洁编著,科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3-7-1;

2、《中国当代文学主潮》,陈晓明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2013-9-1;

3、《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时间1998年7月1日;

4、《试析《呐喊》集中的两类人物》,杨红鹰著,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5、《浅析《呐喊》中旧中国丑陋的国民性》,迟宝明著,《时代文学》2011年第5期;

6、《以《呐喊》《彷徨》为例浅析鲁迅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张文珊著,《青年科学(教师版)》,2014年第10期;

上一篇:员工职业道德教育读本下一篇:园艺林学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