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阅读笔记心得体会

2024-07-04

幼儿教师阅读笔记心得体会(13篇)

1.幼儿教师阅读笔记心得体会 篇一

用阅读点亮专业成长之路

白云山学校语文学科教师阅读笔记

阅读者:乔辉

图书简介

书目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名师的教学智慧

于永正

于永正,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9年12月国家教育部在南京专门召开了“于永正语文教学方法研讨会”,推广其“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是建国以来教育部为个人召开的第一个教学研讨会;2001年被评为江苏省教育模范;2002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发表论文150余篇,出版《于永正课堂教学教例与经验》《教海漫记》和《于永正文集》等教育专著。

朱煜

朱煜,中学高级教师。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中国教育学会名师巡讲团特邀讲师,上海市园丁奖获得者。现供职于上海市福山外国语小学。《教师博览》杂志签约作者。

出版专著《讲台上下的启蒙》,主编出版《新语文参考古诗文卷》《学科有效学法指导·小学语文》,编写出版《古诗全脑学习法》《小学生朱自清读本》等作文教学书籍十余册(套)。另在多家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几十篇,提出“启蒙语文”和“分段互动作文教学”等观点。在全国各地讲学、上示范课几十次。

吴勇

吴勇,“童化作文”教学的倡导者,江苏省特级教师。人大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新作文》杂志编委。分别在省市优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相继成为《语文教学通讯》《小学教学》《新作文·小学作文创新教学》等杂志的封面人物。近年来,《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等报刊先后用大篇幅文字深度报道了“童化作文”教学;先后出版《儿童写作论》《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等专著三部,其中《童化作文:浸润儿童心灵的作文教学》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培计划”推荐课程资源。

何捷

何捷,全国写作教学名师,作家。全新作文写作联盟盟主。福建省语文学会小学专委会秘书长。福建省作协成员。福建地区“游戏作文”“百字作文”创始人和倡导者,近年来提出“写作教学进行时”这一全新作文教学主张。《语文教学通讯》等多部核心期刊封面人物。先后发表文章一千余篇,已出版《作文真经》等近二十部个人专著、专辑。教育专题博客:何捷的教学世界。

“三维一体”理念在作文教学中的体现(代序)

于永正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理念。课程目标都是根据它来设计的。

“三维一体”理念的提出,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下面我就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个理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在作文教学中,情感和态度是最重要的。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和态度,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

作文教学更要重视过程和方法。作文从起草到誉清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美的过程。

最后谈谈知识和能力。在教学中,该提什么要求,该讲什么知识,什么时候提,什么时候讲,根据班级的实际和学生个人的实际决定的。课程标准中没写的东西,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讲。但讲一定要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要针对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讲,这样才有用,才能更好地为学生所接受。

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把要表达的意思写得具体明确,写得文从字顺,这种基本能力要培养,要具备。其中文从字顺尤为重要,因为语句不通顺说明学生思维混乱,所以要花大力气训练学生把文章写通顺。

阅读计划

阅读时间

阅读篇章(页码)

自我评价

5.29--6.15

《学习国文专辑》1-120

良好

6.16--6.30

《大学国文专辑》124--157

良好

7.5--7.20

《文章例话专辑》166--337

良好

7.21--8.5

《作文专辑》348-520

良好

阅读记录

阅读时间

5.29--6.15

阅读章节(页码)

1-120

核心观点

国文教学教学主张

小学言语交际表达训练作文实验研究及做法

一、抓住生活提供的言语交际机会进行说、写训练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益提高,孩子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越来越频繁,口头的、书面的交际来越广泛,这就为我们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训会。下面从三个方面介绍我的做法。

(一)抓住学校生活提供的言语交际机会进行说、写训练

(二)抓住社会生活提供的言语交际机会进行说、写训练

(三)抓住家庭生活提供的言语交际机会进行说、写训练

二、开展活动,适时安排说、写训练

如果说抓住生活中提供的素材和言语交际的机会进行说、写训练是等米下捌,那么,开展活动。适时安排说、写训练则是找米下锅,蒋受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有意义的活动不仅能促使学生的良好品格的形成,陶冶情操,促进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发展,也有利于强身健体。总而言之,活动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活动的过程中,相机安排说、写训练,会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更有意义。

(一)走进大自然,适时安排说、写训练

(二)走进社会,适时安排说、写训练

(三)走入军营,相机安排说、写训练

(四)开展竞赛,适时安排说、写训练

三、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进行说、写训练

如果说走入自然,走入社会,是把作文教学的课堂搬入自然,搬人社会,那么,创设言语交际的情境进行说、写训练,则是把社会搬入了课堂,创设的情境虽然来自现实生活,但必须动脑子,精心设计,做到既有实用性,又有可操作性,还要有趣味性,我在情境的创设上花费了很大心血,不开动脑筋,是很难“创”出来的,但既然是创设,就有广间的想象空间,可以开展内容丰富、多层面的说、写训练。

下面介绍我的几种主要做法。

(一)创设种述性的首语交际情境,进行说、写训练(二)创设描述性的言语交际情境,进行说、写训练

(三)创设说明性的言语交际情境,进行说、写训练

(四)创设思辨性的言语交际情境,进行说、写训练

四、在交往中,进行说、写训练

广义上,学生与家人、与老师、与同学的接触都叫交往。我们这里所说的交往,是特指在老师的安排下,大城市里的孩子和农村、县城里的孩子的来往。既然交往,当然离不开言语交际,有口头的,也有书面的。

读书感悟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益提高,孩子们的生活会更加多姿多彩,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会越来越频繁,口头的、书面的交际来越广泛,这就为我们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和训会。

阅读记录

阅读时间

6.16--6.30

阅读章节(页码)

124--157

核心观点

语文教本教学

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

一、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研究背景分析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存观现实,表达思想悠情,增作能力的综合训练。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作文是对字、词、句、段综合训练的一种形式,学生学习了字、词、句后必须通过经常使用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练习机会。每篇文章完成都离不开遣词造句、谋局布篇。学生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也就是不断地巩固已学的字、词、句,并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从儿童发展能角度看,作文是他们思想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

由于作文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体现,所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都学中的一个难点。“难”主要体现在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无趣上,时不少,效果不佳。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下三个问题则较为突出且亟需解决:

第一,学习作文起步不扎实。

第二,小学作文教学序列不明确。

第三,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互动不够。

二、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基本内涵

三、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基本原则

1、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情绪、情感示多的良好精绪、情感 2、创造最佳的写作环境

四、小学作文分段互动教学的主要教学过程

(一)低年级段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二)中年级段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三)高年级段主要教学过程概述

五、结语

虽然我进行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已经有好几年了,但是在领域的理论探索还刚刚起步。因此,研究还显得不成熟。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努力摸索、前行。

读书感悟

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作文是对字、词、旬、国行除合训练的一种形式,学生学习了字、词、句后必须通过经常使用才能真正掌握,写作文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练习机会。

阅读记录

阅读时间

7.5--7.20

阅读章节(页码)

166--337

核心观点

文艺作品教学

“童化作文”教学习作教学对儿童来说,具有开创意义和原点价值:其一,这是一个小学阶段,儿童刚开始学写话、培养他们对写作的态度,因此,在这一阶段,对写作意义的认识高于写作知识传授,对写作兴趣的培养重于写作技能的训练,其一,这是一个准备的阶段。这个阶段不必重视写作的成果,而应丰富儿童的内心世界,加强写作的培养,为其将来成为具有写作习惯和写作责任的成人奠定基础,其三,这是一段守护的岁月。写作教学的逻辑起点不是主动适应社会。自觉被成人世界同化,而是在社会生活中发现、生成、创设可能的、有童年意味的生活,以丰盈童心,留驻童真。因此,儿童写作是习作教学的标志性特征,它是以儿童为主体,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为背景,以儿童当下的现实生活作为内容的一种可持续性的教学,它独特的精神底蕴和文化构造,体现着一种鲜明的教学理念,隐喻着一种朴素而真切的教学走向。

一、梦想:最丰富的写作资源

不少教师看到儿童写作时无话可写,内容空洞,就认为繁重课业负担隔断了儿童与生活的联系,阻碍了儿童对生活的体验,于是提出写作要走向生活,要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殊不知,儿童时时处处都生活在新鲜动感的生活中,他们自身就拥有一座取之不竭的生活富矿一”。“儿童具有游戏心态,儿童具有童话(神话)心态,一句话童具有梦想心态,这个心态创造了一个生机盎然、充满了人情人性界”。①这就是儿童的真实世界,习作教学只要真正融进这个世界,与儿童的梦想一起飞翔,写作资源就会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习作教学就会变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面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它的意义就在于主动发现儿童的梦想,自觉走进儿童的梦想,顺势引导儿童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梦想;作为教师,只有拥有童心,才能走进儿童的梦想世界;只有顺应童心,与儿童一起做“梦”,才能给习作教学创造契机。

二、交往:最真实的写作动力

儿童为什么畏惧写作,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真实的动力。写作前,没有明确的指向,儿童不知道为何而“作”,没有鲜明的对象,儿童不清楚为谁而“作”;写作时,没有言语状态,儿童不清楚该选择怎样的话语方式;写作后,没有交流的机制,儿童无法体验到作后的成就感。

三、文心:最持久的写作指导当下的习作教学,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如何教儿童写作上,但对儿童的作文水平却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儿童写作行为的发生知之甚少,每次习作教学都从零点开始,不管儿童是否有类似的经历和写作经验,因而指导缺乏针对性;还有些教师是一堂课主义,以知识技能为儿童搭建起写作的框架,教学过程就是本次习作的建模过程,不考虑儿童言语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所谓写作指导,就成了一种外在于儿童精神世界的作文行为规划和约束,而内在于儿童言语和精神深处的写作意识培养,却一直被忽视。事实上,正是这被冷落的写作意识才是儿童写作的源泉之所在,这属于一个人的文心。小学阶段是儿童写作的起步阶段,更是一个人写作的准备阶段,所有的作文指导应当重在养心-以儿童行为为主体,以儿童文化、儿童精神为背景,注重文心的修炼和涵养,为培育未来有写作意识、有写作责任的写作者做好积淀,打好基础。

读书感悟

走向儿童的习作教学,就是要孕育内心世界丰富的儿童,教学的目的不是教会儿童如何去言说,而是为了让儿童内心萌发言说的自觉;写作的目的不是让儿童言说什么,而是为了使儿童拥有言说的力量。

阅读记录

阅读时间

7.21--8.5

阅读章节(页码)

348-520

核心观点

语言和文字教学

和写不好作文说再见

写不好作文是顽症,其缘由有多人探寻并尝试解决。但我们在学习和实践前人的探索结果时发现,顽症依旧存在。一些针对作文难的原因的解释不但有偏颇,甚至与问题的本质相悖,遂有必要再探。

一、质疑发难,写不好作文的原因是什么?

写不好作文的原因归结起来,大致有以下四个方面。仔细思考发现,其未必是真正的原因。其一,缺乏生活体验。其二,缺乏优质的作文指导课。其三,缺乏科学的评价。其四,缺乏新颖优质的教材。

二、标本兼治,和写不好作文说再见!

以上原因都不是造成写作难的必然因素,仅仅强调接触生活,上好习作指导课,改革评价,改编教材,对于问题的解决也都不能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尝试从写作心理学源头人手,固本清源,与大家分享我们的思考和实践结果。

(一)探源,用心导写:从写作心理学上重新认识作文

(二)固本,以教学写:实施写作本位阅读课堂教学

语文原本就包括听、说、读、写,训练虽有专攻,也为了让作文不再成为难事,我们提倡实施写作本位阅读教课都为儿童的习作进步助力。

(三)清源,以读辅写:拓宽阅读渠道,增强阅读实效让儿童会写,不能一味地从写上下工夫。以读辅助写、促进写、提升写,是行之有效的途径。阅读是人一生发展的地基,更是儿童时代的生命底色。儿童进入小学,应该强调阅读,将整个小学阶段看做为浓墨重彩的人生“打底”的重要阶段。

读书感悟

习作指导课讲的内容是什么?指导的内容分为三个版块:写什么,怎么写,写得好。其中写什么是素材的准备与选择,这是习作的前提和基础;怎么写指向习作的构思与谋划,是思维预热,是脑中信息转化为文字符号的必经阶段;写得好是教师的提点,有的关乎本篇,有的关乎长远的素养形成,这是习作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三者共同构成一节习作指导课的主要执行内容,确保习作指导课成为学生言语实践的训练场。

2.幼儿教师阅读笔记心得体会 篇二

一、宣传引导——鼓励幼儿人人参与

为了激发幼儿分享阅读的兴趣, 我们在各班进行了一次宣传活动, 使孩子了解什么是“图书漂流”, 知道“图书漂流活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第一是“放漂图书”。通过积极宣传, 鼓励孩子人人参与。教师引导孩子带一本自己喜欢的图书, 指导孩子填写“漂流卡”, 带到班级。漂流卡上写清自己的姓名、班级, 其他阅读者可以在漂流卡上贴五角星来对此书进行评价, 使书的主人了解此书的受欢迎程度。

第二是“寻漂图书”。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图书大小、种类不一, 教师和孩子可一起把这些图书分门别类, 一叠一叠整齐的放好, 便于幼儿选择。当幼儿想换书时, 则在“哪儿拿的放哪儿”的前提下, 鼓励孩子大胆选择自己想看的书, 同时也引导幼儿之间进行喜好的交换。

第三是“传漂图书”。一本本书在孩子们中间不断传递, 孩子们从用小心谨慎的眼神提示同伴爱护她的图书, 到主动介绍自己的好书, 再到细心修补破损的图书, 在漂流的过程中, 孩子们爱书、惜书, 充分体验了分享的快乐, 也更增进了孩子间的友情。首先是在班级范围内进行“图书漂流、好书分享”活动。之后是进行了班与班之间的“漂流”, 先通过看漂流卡上的五角星找出最受孩子欢迎的十本图书, 从A班交到B班, 再从B班交到C班, 这本书下一站会去哪里, 孩子们并不关心, 他们在意的是, 又有好书将会传递过来。他们享受着不仅是知识, 更是享受着爱与快乐。

二、师幼互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

营造温情的阅读环境。在一个书香四溢、安静有序的环境里阅读, 孩子们能从自己所观察到“风景”中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熏陶, 良好的环境能激发孩子的阅读激情, 孩子在这样的氛围中会由被动的阅读走向主动的阅读。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组织孩子参观图书馆, 看看图书馆里爷爷奶奶、叔叔阿姨们是怎样看书的, 有没有大声讲话, 换书时有没有发出很响的声音等。有了实地观察和亲身经历, 孩子们能逐步模仿成人的行为, 轻轻地走、拿、放, 轻声地交流意见。自主、安静、有序的阅读环境, 让他们能无拘无束、大胆自主地学会选择, 既培养了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又使他们享受到了阅读的快乐。

提供充裕的阅读时间。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合理的阅读安排有利于孩子对阅读产生持续的兴趣。那么幼儿在园有多少阅读时间呢?我粗粗一算, 本班幼儿在园一天阅读时间大约在1个多小时, 一周阅读时间大约是5小时~6小时。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 晨间自选游戏、自主性游戏、餐后活动、离园前这些时间段最适合分散自主阅读, 因为幼儿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 且孩子们相对分散, 也便于教师对幼儿的个别指导。

开展多样的阅读形式。一般来讲可以采用教师讲述、集体阅读、自由阅读或个别交流等阅读形式。教师除了用积极的态度对幼儿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赞赏外, 还参与到幼儿的阅读活动中。在阅读中, 我们会发现有不少的幼儿在看过一本书后喜欢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的人听, 这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另一方面, 幼儿讲述的内容, 可能是书上的基本内容, 也有可能是创造性的复述, 这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起着有益的作用。自由阅读结束后, 教师可组织幼儿集中进行交流, 交流中的提问以开放性的问题为主, 比如用“什么地方吸引你?”“你还看到了什么?”等来引导孩子进行讲述, 也使其他孩子对此书有所了解、产生兴趣, 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效果。

三、亲子共读——引领家长参与其中

除了教师的指导, 还需要家长的参与。倡导“亲子共读”, 使图书漂流有了更广阔的空间。“亲子共读”是以阅读儿童图书为纽带, 为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的机会, 使孩子的心灵得到父母的关爱和儿童文学的熏陶。

首先在幼儿园各班建立“图书漂流站”, 在幼儿带来的图书中选择优秀的、经典的中外儿童文学作品, 以及另外购买一些适合亲子阅读的绘本图画书, 进行分类、编号, 在家庭与家庭之间漂流。

其次, 教师在每本图书的漂流卡后增加一张建议卡, 写上阅读指导和教育提示, 帮助家长更好地进行亲子阅读。亲子共读之后, 鼓励家长在漂流卡上写下漂流感言, 记录阅读过程中的快乐与发现, 使下一位阅读者受益。家长还可以提供各家的推荐书目, 与其他家庭进行分享。

3.阅读笔记大集合 篇三

豆妈,女儿豆豆,9个月

豆豆4个多月时,我开始为她挑选书籍。对于这个年龄,我觉得应该侧重视觉感,而且最好选择小而轻便的书,可以训练她拿东西的能力。所以我买了婴儿童话故事书小册子,共3本:《小象学飞》《人鱼公主》和《智斗大灰狼》,另有一本《英语ABC》用来熏陶她的英文语言意识。

从没想过当了妈妈后,说话可以如此“卡通”。在给豆豆讲故事时,我尽量讲得有声有色、抑扬顿挫、极富感情。指着书上的图画我告诉豆豆这是小象、那是小鸟、这是河水……读完一页,边翻页边告诉她:“我们翻一页啊,这页妈妈读完了。”虽然她现在还很小,但似乎懂得跟着我讲故事的节拍走。渐渐地,豆豆也喜欢上这些故事了。有时候我会让她自己拿着书看,豆豆居然还像模像样地看完一面,目光移向另一面,并且很有意识地去翻页。如果她翻页遇到小困难,我会在旁边稍加帮忙,鼓励她自己继续看书。

现在,她最喜欢的故事是《小象学飞》,每次我说到故事里的几处时,她都要“嗯嗯”跟我互动。豆豆还喜欢咬书、撕书、吃书,像小老鼠一样,趁我不注意就咬掉一块。我呢,也将豆豆喜欢的故事全部记下来,这样方便随时随地“拿”出来跟她分享,逗她玩。每次在她不耐烦时,我只要开始讲故事,她就认真地听起来,这真是一件有用的工具!

跟宝宝一起读书,让我的心态变得更年轻了,加深了母女感情。如此快乐的事情,多多益善啊!

汽车控和《司机的故事》

乒乓妈妈,儿子乒乓,2岁3个月

小乒乓对汽车特别着迷,他最先认识的司机是一辆大公共汽车玩具里的人偶,小乒乓称它为“爷爷”。从那以后,每当妈妈买个小玩具车回来,他都会往里面看一看,然后说“有爷爷”或者“没有爷爷”。于是当我看到这套《司机的故事》时,想着小乒乓一定喜欢这套关于“爷爷”的故事。

这套书还被冠名为“思维拓展训练”的图画书,但我当时的想法是小乒乓喜欢就好,并没想过这套书对小乒乓能起到思维拓展的作用。小乒乓对书中列出的数字、时间、距离、高度、动物、车辆、安全标志、汽车标志很感兴趣,不仅如此,他还有新的玩儿法呢!小乒乓先从他的汽车抽屉里翻出一个和书里一样的大吊车,紧接着是类似的警车、救护车、小汽车……这还没完,一会儿连飞机、摩托车、赛车、工程车也统统拿出来啦!这一下,小乒乓把自己的阅读天地“拓展”得更大了。

这样的日子太好了

小宝妈,儿子小宝,3岁2个月

每天睡前,都会和小宝一起读故事,这已经是他的一种习惯了。这天讲完了《14只老鼠过冬天》,我们缩在暖和的被子里准备睡觉。小宝突然要求再读一本《14只老鼠去春游》,虽然已进入春天,但天气还没有暖过来,所以我有点不情愿地再从床上爬起来去取书。但小宝说:“妈妈,现在春天了,我想看看关于春天的书。”就这么一句话,我乐颠颠地去取书了。

我想3岁的孩子能感觉到四季的变化,但不见得能记住冬天之后是春天。小宝就是因为喜欢这套14只老鼠,就自然而然地知道了。为了记住书上的每一只老鼠,现在他都可以从1数到6了。不仅如此,每次读完这套书的每一个故事,他都会羡慕地说:“这样的日子太好了!”那是因为小宝和宝爸都感慨于书中一大家子的成员,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在饭桌前吃饭,围着火炉烤火的情景。

看书看到动物园

跳跳妈,女儿跳跳,3岁多

在众多图画书里,跳跳最喜欢《玛德琳》这本书。每次她都会要求我重复读这一段:

裁缝师给孩子们量身做衣服的时候,玛德琳站在凳子上那高昂的自信的头颅和神情。女孩们都比较害怕的老鼠,只有玛德琳敢去抓。那俯下身来趴在地上望老鼠的表情似乎在与老鼠“交朋友”。动物园里,老虎笼前,其他小女孩都躲得远远的,唯她桀骜地叉腰唤一声“喵”。

当我用言语形容那一声“喵”的时候,跳跳说,“妈妈,‘喵’ 是小花猫叫的,你叫‘喵——喵——喵——’。”宝贝说这话的时候,也是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有点像书里的小玛德琳。这部分,跳跳印象最深的是动物园里的老虎,她告诉我:“妈妈,动物园里还有狮子啊,熊猫啊,还有鱼,小鱼这么小。”说到小鱼她还会用手比画一点点小的长度。“还有长颈鹿。”接着又用两只手去比画长颈鹿的长。“……还有小猫咪啊,小狗狗啊……”说完,不忘给我模仿了几种动物的叫声。

《玛德琳》就是这样陪伴我的宝贝两年多的时间。在书中小主人公玛德琳的熏陶影响下,我的宝贝也越来越勇敢、自信、乐于助人了。

读了100万次的《活了100万次的猫》

彤彤妈,女儿彤彤,5岁

真应了这书名,《活了100万次的猫》,宝贝就恨不得让我读它100万次了!宝贝一次次地要求我读它,她说:“这个故事太好听了。”我不知道她是否真听明白了什么,只是我知道她真的喜欢上了这个故事,喜欢上了书里面的虎斑猫和白猫。宝贝喜欢的书,对妈妈而言,就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

女儿好奇书中国王为什么要发动战争,她一直疑惑水手与渔夫有什么区别,也很想知道埋猫的马戏场后面是什么样的……她好奇的问题很多。但她最感兴趣的就是那只虎斑猫待在了白猫的身边,和白猫生下了一群小猫,后来小猫们长大了,离开了它们的爸爸妈妈。看到这里,女儿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离开你一会儿。然后我会回来陪你的。”

在我给宝贝读过N次之后,她自己又翻看了好多遍。她看书的时候很安静,我知道她在用孩子自己的眼光和心理读这本书,感受这本书。

我还是原来的我

小逗逗妈,女儿逗逗,5岁半

《绿笛》这本书,我读得很动情,逗逗也听得很入神,她一反常态地没有在听的过程中去提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

故事大概是在讲,一条叫绿笛的小蛇,它想尽办法,就是不想长大,不要变绿。可是,时间一天天过去,日升月落,月升日落,绿笛变得很绿。也曾挣扎也曾叛逆而最终回归平静,绿笛安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变化。一个晴朗的早晨,两条四处游玩的小黄蛇,发现了绿得不能再绿的绿笛,于是进行了一段有趣的场景对话,让人回味无穷。

“瞧这个绿绿的老家伙!”其中一条压低声音说:“你说,他到底会不会动呢?”

另一条则不屑地窃笑:“我也很怀疑!”

绿笛心想:“他们多像以前的我啊!而我现在看起来,不就是以前一直害怕会变成的样子吗?”他看着自己又大又绿的身体,慢慢地微笑起来。

“你们愿意跟我一起爬树吗?”他问。

“跟你?”两条小黄蛇大吃一惊。

“是啊!我还要让你们瞧瞧我的‘8字形’特技表演。”绿笛回答,虽然他也有点儿担心会把自己的眼睛戳瞎!

于是,有了上图这么精彩的一幕——

经过一番练习,这三条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三8字队形表演!

在蔚蓝的天空下,绿笛和这两条斑纹帅气的小黄蛇一起跳跃、翻腾、转圈圈。他开心地笑了。

“虽然我长大了而且变得很绿,但是,我还是原来的我!”

绿笛的这一声感慨扣动的不仅仅是我的心弦,也感动了逗逗。读完故事后,逗逗去洗漱,哗哗的水声中,我听到逗逗大声地重复着一句话:“我还是原来的我!”我忍不住跑去问:“逗逗能告诉妈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逗逗歪着脑袋一笑:“这句话就是说,从小时候开始一直到我长大,我都不会改变的!”

逗逗对这句话的理解,很好地体现了她对故事内容的吸收,也非常准确地表述出了我所理解的这个故事的精髓:无论我们年龄有多大,身躯有多庞大,外形有多沧桑,请不要忘记内心深处的那个真我,记得经常问候那个小小的我。对于同一本书,孩子和成人的理解竟然会殊途同归,这在我和逗逗的阅读时光中,属于不可多得的难得体验。

4.《教师阅读地图》的读书笔记 篇四

做为一个教师我觉得看了这本书后,我深深的感触到我们的读书真得需要一个引领者。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些所谓的教育类的专著只是以前在师专中所了解到的那些书,但是因为那些书可能起点太高理论性太强,对我来说毫无吸引力,我最多只是在自己可能要写些论文的时候会去网上找几句所谓的名言在自己的论文中引用一下,但真正的阅读却很难做到。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碰到了很多的难题和困惑,我也感觉自己需要一个能解困和解惑的引领者。因为这样的需要我也曾目的性很强的去阅读过一些书籍,如《班主任兵法》《第五十六号教室的奇迹》等,我很感概与这些作者的教学智慧,但是如果真得应用于自己的教学中却发现好难。说穿其实还是自己的教育功底不深,很难把握这些教育的智慧。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离阅读我的专业的书籍的路是越来越远了,阅读专业书籍的想法也越来越淡了。而这次的被迫的读书活动却解决了这样的一个难题,原来是我的读书的路径错了,我应该更好的规划自己的阅读路径。我应该从最根本的教育类的类籍读起,一步一步的从简单到深奥入手,从中学习最基础教育理论,而且这些理论很多是从基础教育者的实践中来,可能对我的帮助会更大些,比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我就感触颇多。

5.《教师阅读地图》的读书笔记 篇五

这本书有四大亮点。一是理性地分析了当前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二是教教师如何进行专业阅读;三是推介根本书籍与研读策略;四是提供具有结构性和阶梯性的教师专业阅读地图。

有位网友以“一二三四”总结了它的`优点,与笔者的读后感相符。“一张地图: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式全息阅读;两大目标: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最适合自己的书;三大帮助:近200本参考书+使用方法+书籍评述;四大亮点:读什么+怎么读+实例+误区。结论:一本对教师专业发展极有帮助的书!”

我遗憾,为什么不早个七八年遇见它,哪怕早个五年也好。我深信,如果能早点读它,必定能更有效地促进自身专业发展。步入教师职业的十多年来,我陆陆续续读了不少书,有语文学科知识类如《汉字的魅力》、《现代汉字学纲要(增订本)》、《朗读学》和《趣味语文》等等,有语文教学类如《语文课如何是好》、《听王荣生教授评课》、《薛法根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文本解读主题系列及名师课堂实录书籍等,有教育心理学类如《给教师一件“新武器”——教育诊疗》、《社会心理学》和《教育中的心理效应》等等,有文学类如王小波杂文系列,历史类如《大秦帝国》(尤其喜爱春秋战国时期),还有些其他类别的书籍。但是这些书都是随兴而读,这本书书与那本书之间没有“结构性”“阶梯性”可言,有的书是出版商拼凑而成,浪费了本读者宝贵的阅读时间。再者,在阅读《教师阅读地图》之前,我以为读点与教育教学和学科知识有关的书籍,就算是很“专业”了,很少去思考什么是专业阅读,以及专业阅读的“结构性”“阶梯性”问题,如此懵懵懂懂了十余年,殊为憾也。

我还遗憾,近几年的新教师业务培训会,我常常郑重地推荐那书这书,推荐的原因是认为某一本书好,至于好在哪里,适不适合教师阅读,适合教师在哪个阶段读,加之上述的“结构性”“阶梯性”问题,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是不太负责任的推荐,不专业的推荐,没能提供似《教师阅读地图》这样的专业地图,为近几届新教师进行阅读“导航”,使他们踏上专业阅读之旅,更为憾事。

遗憾的同时我又倍感振奋。我阿Q地告诉自己:31周岁时能读到它不算憾事,40或50岁时才可能追悔莫及,总之路还很长。

我振奋自己因为读了《教师阅读地图》,对31周岁之后的专业阅读豁然开朗。

一是知道“读什么”。通过比对,我发现自己早些的阅读虽然杂七杂八,但大部分也不白读,世间万物彼此联系,相信书籍也不例外,读过的那些书籍算是为我打了个不差的专业阅读底子。通过比对,我大致知道自己今后该补读哪些书,又该续读哪些书,尤其是根本书籍。

二是知道“怎么读”。《教师阅读地图》教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注:其中部分阅读策略摘自艾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关于怎样研读根本书籍,怎样训练知性阅读能力,怎样开展教师读书会,它都有实例可资借鉴。

三是知道今后该向教师推荐什么书,怎么推荐书,至少不能仅仅给个书名。

6.名人传阅读心得笔记 篇六

作者是法国著名文学大师罗曼·罗兰。音乐家贝多芬在耳聋后,经常阅读希腊历史学家普鲁塔克的《名人传》,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抚慰。受到这种启发的罗曼·罗兰决定写一些英雄人物的传记,宗旨在安慰和鼓励“世界上不幸的人们”。

“在这英雄队伍的前列,我将首席位置给了坚强而纯粹的贝多芬。他在受苦时,曾祝愿他的事例能给其他不幸者提供支撑,‘但愿不幸的人,看到一个与他同样的不幸者,不怕自然设下的障碍,竭尽所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无愧于人的称号的人,能从中获得慰藉’。经过多年超人的奋斗和努力,克服了困难,完成了他所谓的‘向可怜的人类吹送勇气’的大业后,这位胜利的”普罗米修斯,回答一个乞灵于神明的朋友说:‘人啊,靠你自己吧!’他的这句豪言壮语,应对我们有所启迪。让我们以他为榜样,重新恢复对生活、对人类的信念吧!”这段话便是作者罗曼·罗兰对于贝多芬的评价。

的确,我最欣赏的便是贝多芬,他被德国公认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在记述贝多芬时,作者不仅记述了贝多芬光辉的一生,而且以耳聋、爱情挫折为线索,写出了贝多芬的痛苦,以及对于命运的反抗。罗曼·罗兰更以诗一样的语言热烈赞颂贝多芬以大众欢乐为生命最高欢乐的崇高精神境界,语句在此时几乎要飞跃出纸面,火一样的激情洋溢在词句之间。

7.学做读书笔记提升阅读能力 篇七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阅读教学中, 我们关注的是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和篇章中词汇、句型的归纳和讲解。在课堂外,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通过大量阅读英语报刊文章, 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拓宽词汇量和知识面。但是, 有时很难掌握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数量和阅读的效果。因此, 我们开始尝试让每个学生写英语读书笔记 (book report) , 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跟踪和掌握学生阅读的效果。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所提供的英语报刊, 基本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 但是因为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 阅读能力不同, 同样的文章可能不同层次的学生阅读难易也会有差别。因此, 在做英语读书笔记时, 要求学生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学生的读书笔记必须包含有以下几点内容:文章名及作者;阅读内容, 可以摘抄, 节选一段也可以;阅读心得, 学生可以写写自己的感受想法, 字数不用太多, 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定;星级, 给所阅读的文章标上星级, 以表明文章的难易度或重要程度。

第二, 写出推荐指数和学生认定的文章难度。因为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的差异, 以及兴趣爱好的不同, 可能同一篇文章对于不同的学生阅读后会有不同的感受。首先, 写出推荐指数 (从五星到一星, 表示强烈推荐到一般推荐不等) , 从而可以掌握学生对于文章的喜好程度。其次, 写出此文章的难易度。主要分为三个:easy ( 简单 ) , medium ( 中等 ) , diffi cult ( 难 ) 。当然学生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再细化为:too easy ( 过于简单 ) , easy ( 简单 ) , medium ( 中等 ) , diffi cult ( 难 ) 和toodiffi cult ( 太难 ) 五个等次。通过同一篇文章不同学生阅读的笔记, 我们可以了解到哪些同学需要在词汇方面加强, 哪些同学适合推荐稍难一些的课外读物或文章。有了对比, 对于不同层次学生阅读的指导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了。

第三, 用2-3句话概括所读内容的梗概, 并指导学生使用一般现在时态来概述。要求学生用2-3句话来总结故事大意, 看起来很简单, 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因为一篇文章要说的东西有很多, 但是要归纳为2-3句话, 学生就要学会分类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 哪些是可说可不说的。故事的五要素who, when, where, what, how在2-3句话中可以充分表现出来, 而且句数的要求会激发尤其是程度较好的学生的热情, 使用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较高较难的句式, 以使文章的信息更丰富, 表述更准确。此外, 教师对于学生讲述内容时所用的时态一定要有指导。学生喜欢用过去时来讲述故事大概, 但是在书评时应该用一般现在时才准确。这个指导必须是长期不断的过程。

第四, 写出此篇文章阅读后最喜欢的事物和原因。这部分可长可短,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和较强的思维逻辑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好主题句, 并分层次对主题句进行补充说明。此外, 还要用好连接词, 如, fi rstly, secondly, fi nally, besides, in addition等以使文章连贯流畅, 条理清晰, 有逻辑。

第五, 用3-5句话概括此篇文章能让学生联想起类似、有趣的经历或记忆的东西。这是选做部分, 因为有些文章叙述的内容很难让学生产生共鸣, 或者学生还不能完全理解。这部分可由学生自由写作, 有感而发。要求学生尽量把自己的读书笔记写的言简意赅、通顺流畅、语句正确。可以尝试使用不同颜色的笔, 或者使用一些简笔图进行形象记录。也可以使用一些笑话做简单信息录入, 以减少长期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无聊感。

第六, 记录所读文章中常用的词汇和句型, 要通过阅读文章复习日常学习中的词汇和短语句式等。读书笔记所记录的信息要简明扼要, 要点清晰, 能有效地达到扩展知识、提高阅读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的作用。如果需记录的信息量过大, 就要有主次之分。要通过读书笔记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一些省略、速记、缩写等学习技巧, 充实整个阅读笔记的信息量。

第七, 创建一个笔记系统 , 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文章 , 记录文章主要情节概况, 以便读后能快速找到所需要的信息, 顺应相关考试的要求。使用一个大纲格式 , 便于区分学生笔记的不同部分, 使教师在批改时可以比较不同学生读书笔记的优劣。培养学生学习或创建一个自己的速记模式, 快速记下所需信息的能力。

每两周写一篇报刊阅读后的读书笔记, 对于上述几条, 可以全写, 也可以填写其中几个部分。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有所选择。同学之间可以先相互传看, 合作小组内修改, 然后分批由教师批改和记录, 在班级展板上展示优秀读书笔记, 由优秀笔记的书写者在全班面前大声朗读或叙述笔记内容。通过三个月左右的指导实践, 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了不同方面的提高:优秀学生不但能很好地完成各项任务型报刊阅读任务, 其写作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尤其是在小组活动的报刊阅读读书笔记的展示中, 优秀学生能大胆在全体同学面前口头汇报笔记成果, 既提高了报刊文章阅读和书面的写作能力, 又强化了英语口语的表达能力, 同时还锻炼了这些优秀学生在小组内兼做小老师的能力, 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普通学生也能够在教师指导型的文章阅读中找到阅读的基本中心内容;通过词汇、短语、句型的摘抄, 复习积累了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基本知识; 同时在写作表达上也有了一定进步, 阅读的兴趣也极大增强了。有阅读, 有笔记, 阅读的效果才能真正体现出来。有展示、有共享, 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提高。因此指导学生做好报刊阅读笔记, 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蔡丽华.利用英文报刊提高学生阅读能力[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 2000 (2) .

[2]杜明业.高三英语泛读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3 (3) .

[3]龚昭行.借助阅读英文报刊提高英语读写能力[J].基础教育研究, 2006 (9) .

[4]郭丽华.谈报刊英语的特点及阅读技巧[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9 (2) .

[5]葛文山.关于提高高三阅读训练效率的几点建议[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1 (1) .

[6]黄文源.英语新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4 (9) .

[7]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8]卡雷尔.第二语言阅读研究交互模式[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6.

[9]刘庆思.从试卷设计看高考英语科对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8 (5) .

8.做好读书笔记 增添阅读底色 篇八

(一)阅读的底色——心灵丰盈

教语文为什么一定要注重阅读?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一定要面对和回答的问题。

课文是“例子”。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我们要花大量的精力研究语文学科教学的技术。叶老说“课文不过是个例子”,每篇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手法不是学习的目标,借助这个“例子”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训练语言运用才是目标。

语文是“场”。课文里有作者的思想、情感、有文化内涵。课文不等于语文,语文它应该是个“场”,生命的场、文化的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与人的精神内心最为息息相关。学生如能广泛而自主地阅读,就可以接受来自道德、艺术、审美等众多文化的熏陶。如果学生能沉浸到这个场中,学生的视野一定会更开阔,学生的心灵一定会更丰盈。

(二)读书笔记——增添阅读底色

读书笔记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读书笔记到底记什么?下面我借助学生的读书笔记表达我的理性之思。

1.读书笔记是“记”更是“思”,是思想的成熟

最近在读《海子传》和《城南旧事》,海子与林海音一样都从事文学创作,但是两人的童年却大不相同。海子生在大山,一辈子只指望读书然后走出大山,不再是农民,但他的童年仍旧是快乐的。林海音出生于广东,她的童年没有太多的管束,自由自在。如果让我选择一个人的童年,我会不假思索选择林海音的,但每个人的命运是不一样的,不必怨天尤人,过好自己独一无二的每一天才是最重要的。

读书笔记应从摘录开始,摘录是最初级的积累,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但是读书笔记不仅仅是摘抄,更应是记录阅读时的感想、心得、启发,是人生的思考。

2.读书笔记是“悟”更是“行”,是人生的修为

我这些天在读一本书《遇见世界最好的爱》。这里的文章都是写“爱”,用一个小故事让我们明白爱的真谛。就像老师说的,书能改变我们的思想。读过这本书后,我慢慢能理解爸妈的良苦用心,对他们越来越好,不怎么对他们大呼小叫了,我们的矛盾似乎一下子少了很多。

学生通过作品与站在作品中背后的作者对话,使自己和文章交融,从而同化文章的意义,获得某种感悟。当感悟和自己的处境发生某种关系的时候,读者会使文章的意义成为自己的意义,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践行这种意义。此时,读书笔记已经不是语文范畴的教学内容和任务,而是心灵的成长,人生的修为。

3.读书笔记是心灵的“赏识”

当我那拿到本子的时候,我喜欢的那句子下多了两条红线,我相信别人和它也产生了共鸣。我的读书笔记得到别人的认可,这是一件激动的事。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换阅读书笔记,是资源的充分利用,有效的换阅能让人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互相加以促进。

阅读是灵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读书笔记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积淀、成熟的思想、获得人生的修为、心灵的赏识,它让阅读的底色在人身上熠熠生辉。

二、读书笔记的实践之旅

(一)初一读书笔记教学

1.形式规范?摇每天阅读

初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准备一本厚点的本子。在要求写读书笔记前,先教给学生读书笔记的样式。然后要求学生必须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并写下读书笔记。

2.以本为本?摇采撷精华

对学生而言,读书笔记记什么是最大的问题,我选择以语文课、语文书为本,向四围延伸。如语言、经典课文以及相关的延伸文章等。

3.熟读成诵?摇朗诵展示

每周我都会安排一节早读课请学生读读自己的读书笔记,争取能背诵一部分内容。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请每组学生推荐出一到两名学生从一周的读书笔记中选出一段文字进行朗诵展示,朗诵的内容提前做成PPT以便于其他同学欣赏。

(二)初二、初三读书笔记教学

学生进入初二,褪去了童年的稚气,多了些理性。在初一读书笔记教学的基础上,初二读书笔记的教学更注重理性。

1.含英咀华

初二的读书笔记教学中,我开始鼓励、建议学生使用红黑两种颜色的笔做读书笔记。红色的笔主要是用来记录学生对摘记中的部分字、词的点滴体会。由于读书时的心境、情境不同,同一段文字会给读者不同的感受,有些经典的内容也需要学生反复阅读。所以每周有一天,读书笔记的内容安排为回过去阅读本周的读书笔记,鼓励学生写出阅读的新体会。

2.八面来风

严格地说学生的读书笔记不能叫读“书”笔记,因为学生不光读书,还读同班同学的文章、读歌词、读动漫、读广告、读电视剧的台词、读纪录片解说词……当学生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养成了积累语言的习惯,信息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

3.如切如磋

读书笔记中许多智慧的做法都来自于学生,在交流中互相砥砺,取长补短。读书笔记一周上交一次,老师一方面了解学生读书情况,一方面也把好的做法或学生正在阅读的好的书籍在班级推广。一个月安排一次同学们之间交换着看读书笔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收获的就更多了。

成绩的提高与否不是读书笔记教学的追求,成功的读书笔记教学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积淀、成熟的思想、获得人生的修为、心灵的赏识。无论读书笔记的形式如何变化,通过大量的阅读,通过读书笔记,不断建构自我的精神世界,并获得个体的意志、气质、情感等心理品质,为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这就是阅读的底色。

9.阅读笔记摘抄心得案例 篇九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

1、每个有文化、有教养的人都向往创造性劳动的欢乐,以及由于劳动的创造性而带来的生活上的充实。

2、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

3、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中,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4、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5、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

6、懂得还不等于已知,理解还不等于知识,为了取得牢固的知识,还必须进行思考。

7、评分宁可少一点,但是每一个评分都要有分量,有意义。

8、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

9、对每一节课,都要用终生的时间来准备,怎样进行这种准备呢?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

10、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

11、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有充分的了解。

12、只有要求学生在课堂上不犯任何一个错误,他才能成为读写无误的人。

13、如果学生感到没有努力的方向,觉得自己什么也不行,这对他的精神是最大的压抑。

14、复习是学习之母,不要让它变成后娘。

15、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

教师读书笔记感悟:

领悟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思想: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

记忆是灵活的,很敏感的,如果你善于使用它,不使它负担过重,它就会成为你的第一个助手。

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的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教师读书笔记及心得体会:

歌德这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对话。”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安奈特.L.布鲁肖的《给教师的101条建议》捧读此书,给我很多收获,带给我教学上许多建议,在原来教学中的许多疑虑一下烟消云散,读后感.里面收入了101个教育小故事,涉及教育的各个方面,有教师教育孩子的心得,有课堂上意外发生后的随想,有转变观念的体会,有关爱孩子的收获……

读着书中的故事,我不由联想到了自己,如果我遇到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故事中老师一样对待如此的学生吗?当意外发生时,当学生的行为已经超越了底线,我会如何呢?我会和故事中的老师一样一笑了之,灵活的对付,还是会大发雷霆,以自己的威严压载学生个性的闪现?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已经在慢慢转变我自己,慢慢融入到孩子们中间,成为他们最为可亲的朋友。

10.三国演义阅读笔记和心得 篇十

《三国演义》就像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知识宝库。每读一次《三国演义》,我都会得到不同的感受,其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故事就是《草船借箭》。 “挟天子令诸候”的曹操平定了北方,率百万大军南下,打算一举扫平蜀汉和东吴。刘皇叔和孙权决定组成抗曹联军。诸葛亮是刘皇叔的全权代表,周瑜是孙权的最高统帅。虽然双方是联合,但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总是给他设绊子,搞破坏

。在《草船借箭》这个故事中,周瑜借口缺少箭支,要诸葛亮十天之内制造十万支箭,最后陷害没成功,留下了千古笑柄。读着读着,我想到以前学校里发生的一件事。那一天,学校举行语文考试。一位跟我比较要好的同学考出了98分的好成绩,我却只考了86 分。放学回家的时候,我越想越难过,觉得她很有可能是作弊得来的,或者是老师偏心,就故意问她:“小李,你这次怎么考得那么好啊?”

当时我有些嫉妒她,因为我平时的成绩都比她好,可是这一次却被她超过了,心里觉得很不服气。有一段时间,都不愿跟她说话,和她一起回家了。读着读着,你会发现:周瑜作为诸葛亮的友军统帅,不跟诸葛亮好好合作,反而因为嫉妒,多次设计谋害,最后竟被活活气死,留下“既生瑜,何生亮?”的终身遗恨。

11.浅谈阅读笔记之三重境界 篇十一

同时,还有很多的贤哲在告诉我们,“对于一个读者来说保持独立思考是最重要的境界。”“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确实,学而不思则罔。我们读书时,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们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用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了别人思想的运动场。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读书的人,虽然可以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想能力必将渐次降低,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

如何通过读书在别人知识和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知识和思想?我推崇歌德的“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和徐特立的“不动笔墨不读书。”

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此处,以举例为主,着重谈论青少年读书、思考、笔记的三个境界。

一、心理需求之感悟笔记

空气,阳光,雨后的彩虹;朋友间的默契,陌生人的笑容,老人手牵手的漫步;在窗内听雨的声音,跑步赶上火车,一回家狗狗兴奋的攀着裤管往上爬……阅读时,再次在意了生命中忽略的小美好;《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足迹》《白发苏州》《荷塘月色》……当唯美的文字在你眼前徐徐展开恍如女子或恬淡、或灵动、或羞涩的笑靥时,阅读,让你敏锐的感受和丰富的想象再次延伸。于是,你的内心便产生一种无法言喻的满足感,似乎置身于文字创设的情景中,随之而喜、而悲,如沐甘霖,如饮醇酒。此时,写下自己对人、景、物、情的感受、体会,便可有效地与原著甚至作者进行心灵的交流。

如阅读《桃花也许知道》(王春敏)中的《雪意》,我的感悟笔记是:下雪是一件奇妙事,天上的雪,在许多动心时刻抬头远远地望,隐隐的便是银河,银色的颗粒从空中纷扬而下。其实,不必等到冬天,有星星的夜晚,抬头看看天,天上的星星可以为你下一场浪漫的小雪。

仍然读她的文章《干净》,原文有这样一段文字:无伴奏清唱是爱尔兰古老的演唱传统,一袭白衣的若馨·爱儿萨芙蒂站在华丽的舞台上,一曲《爱联纳之旅》将尘世的心领进了夕阳斜照的旷林野地。亦喜欢叶芝的诗,那种叙述的方式渗透了草的清香,像生长一样缓慢。甚至惹来争议的《尤利西斯》,也洁净如一地纷乱的白色花瓣。我的感悟笔记是:干净是一个能给人许多遐想的词,能让人想到秋雨过后一碧如洗的天空,能让人想到色釉润泽的青花瓷,能让人想到雨后一缕从云后射下的潮湿的阳光。晨光微露时清新草叶上凝结成的一颗晶莹饱满的露珠,在蝴蝶微微扇弄的翅膀下摇摇欲坠,如果让我给这幅画取名,“承露”“接珠”什么的先丢一边,还有什么比“干净”更合适。干净,只能从人们口中轻轻吐出,怕破损了这份纯洁与飘逸。

原著的意境是原作者为你呈现的一幅画、一支舞,当你为之神思遐飞时,不妨为它题诗一首,作曲应和一番,以达到更高境界的愉悦满足感。

二、情绪共鸣之同抒真情

从小到大,我们一定有过很多这样的经历,读了感人肺腑的文章之后,或激动万分、慷慨激昂,或唏嘘不已、泪流满面,或眉开眼笑、手舞足蹈,或情怡性悦、欣然自得……这一系列内在或外在的情绪皆是由于你和文章之间产生一种灵魂和精神的沟通和延伸,达到心理的共鸣。作者为你呈现的人、事、情都变成了你的行为和生活,你就是这幅画中奔腾的骏马、空中的皎月,你就是这支曲中不息的流水、空谷传响。而且,以你为主角的画和曲又有别于作者的呈现,它是你记忆的唤醒,思想的延伸。那么,还犹豫什么,写下属于你的生活吧。

如阅读《记忆中的一剪梅》(曹积三),我的同抒真情篇是:

一张方形的红油纸,光滑的纸面,可以反射出蜡烛红豆样的光,也映照出母亲的鬓发如云。

母亲光洁的脸带着笑,那笑容正如她剪的红莲一般美好。她白白的柔夷样的手握着一把剪刀,拇指翘起,轻盈的折剪动作,像一只小小的蝴蝶,在花丛中翩跹。

几丝乌发垂下来,母亲的动作顿了一顿,轻轻将剪子放在桌上,还抬眼看了看蚊帐中熟睡的孩子,生怕那声音会惊醒她的酣梦。随后,取下头上的叶形发夹,将发齐齐别在脑后。再然后,又拿起纸和剪,绘出那欲绽还羞的并蒂莲。

一边剪,一边绽开一个比花还美的笑容,是否想到第二天孩子睁开惺忪的睡眼时,看见家中贴上窗花的惊喜表情?

孩子其实没有睡着,她看着灯下如花一样的母亲,仿佛闻到莲的清香……

原著中这位对生活怀揣美好的期盼,对子女满怀爱心的妈妈虽一字不识,却拥有女性最美的勤劳、乐观和淳朴,在不经意间与我心中妈妈的形象重叠起来,于是,内心便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随意在记忆的沙滩撷取,任何一枚都是关于妈妈的最美贝壳。

三、自我实现之独特评价

郑板桥有云: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无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与也。千山万水之隔的卢梭竟也有与之相同的见解: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之徒。所以,“读书之法,在熟读而精思。”在于融会贯通,形成自我的独特感受和看法,以达到自我境界的实现。

如阅读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我的评论是:

苏州的园林太纤巧,苏州的流水太清澈,苏州的弹唱太撩人,苏州的桃花太艳,苏州的女人太俏。

于是,苏州便在一朝朝帝王犹豫的指尖,回转着命运的起伏与跌宕:这里适不适合做京都!

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里不似南京的盘龙卧虎,不似北京的苍茫壮阔,甚至不似洛阳开封的大气繁华。苏州,吴侬软语让人迷醉,歌舞也没有易水箫声的低沉苍凉。

苏州城,度过第二千五百多个生日,在一岁岁的更迭轮回中浅浅微笑,从青丝到白头,从年轻的石城泥墙变得青苔氤氲、古藤斑驳。

但是,苏州的文化却在茁长,一岁岁变得年轻而迷人。

唐伯虎无羁的潇洒身影,烛下浅浅吟诵的风流。“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在我眼中,落榜的他那样低靡。年少时意气风发,青年时却消沉形骸,老年时更是孤灯落寞。然而,苏州的文化却变得盈盈丰满。“江南第一才子”的他那精美绝伦的诗词歌画,无一不让苏州的面容更显俏丽。

但苏州还是哭了。因为世人错解了她,她也有铮铮硬骨。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金圣叹的悲痛哭泣,在苏州轻柔的色彩中添上一抹深紫。这样也好,太过柔美的色彩,也总需要一丝凝重。

有谁还会想起那个青涩的、年轻的苏州城吗?

不知是否如程端礼所言“劳于读书,而逸于作文”,每每在美好的文字和思想面前停留,心中的情感便会如清泉般涌动,述之于笔端,方觉神清气爽。

阅读使人充实,写作笔记使人精确。因此,理解朱老夫子的《训学斋规》时不妨再加些个人的见解:读书有四到,谓眼到、口到、心到、笔到。四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笔到最真,笔既到矣,心不明乎?识不通乎?

(黄海燕,海门市海南中学,226100)

12.幼儿教师阅读笔记心得体会 篇十二

因此, 要使课堂的讨论和交流的层面更加丰富、有效, 应从预习笔记入手, 建构科学预习模式, 进而培养学生科学预习习惯, 这是寻求有效、务实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预习笔记的定位

(一) 科学预习的理解

科学应尊重事实和遵循规律, 科学的预习应考虑学生的预习现状和学生的阅读思维习惯。

1.科学的预习需构建个性化阅读模式

众多预习练习设计中, 几乎是针对文本的字词、句子、内容等方面的阅读训练, 不能否认, 在完成练习的基础上, 学生对文本会有一定的认知, 对课堂教学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问题是, 学生只是完成这一篇阅读, 无法构建稳定的阅读模式或阅读规范, 思维也得不到有效地训练。况且学生个性化的差异, 也决定了这样的“统一”预习, 违背了规律。

2.科学的预习应该顺应主动学习状态

传统意义上的预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被动学习, 学生的预习动机不够, 常常是应付了事。时下流行的微课, 其时间短, 问题集中, 有针对性, 且能暂停反复观看的功能, 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但这依然是接受性学习, 只是空间和时间的转换, 这种片断式的知识点讲解, 不一定符合语文阅读的规律。

3.科学的预习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理解

预习目的是让学生尝试与文中人物、作者的对话, 有多元化、个性化见解, 并思考质疑。语文课堂的魅力, 不应只以教师为主角, 而应是教师与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维的碰撞, 应是建立在学生思维能力不断提升的基础之一。科学的预习, 要注重学生的个性探究过程, 学生应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情感体验, 从而最终达成平等讨论交流, 这样的交流和碰撞会因为预习的充分而更加深入。

(二) 预习笔记的定位

预习笔记不等同于课堂笔记, 也不同于基于文章字词内容方面的粗浅认知, 科学的预习笔记应利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发展, 应定位在如何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方式, 是个体通过阅读思维方式进行学习的行为表现, 在整个预习过程中, 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充分得到尊重。

二、预习笔记的内容设计

预习笔记定位于整体阅读, 目标指向思维训练、方法指导, 符合语文阅读的规律。预习笔记分为标题联想、初读体验、文体辨析、理清结构、感悟反刍、质疑体验六个部分。

1.标题联想。标题是一篇文章的关键, 学生通过阅读标题, 分析标题, 用已有的知识、人生体验去推测或猜想, 通过联系、比照和综合分析。如同样是以“母爱”为主题, 由于标题的不同, 阅读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永远的怀念》以核心情感“怀念”为题, 阅读时, 要侧重感知作者对母爱的感受;《我的母亲》以核心人物为标题, 阅读时则要注重人物的描写;《荷叶母亲》则借物抒情, 阅读时要抓住作者借荷叶抒发感情。学生通过对标题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 可以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初读体验。初读提倡没有任何工具书、参考资料的提示,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生活阅历形成阅读初感, 允许学生在初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 因为不同, 才有提高, 因为不同, 才有交流碰撞的可能。

3.文体辨析。注重文章的形式, 明确文章的类及特征, 有益于学生阅读, 有益于学生进一步对文本的认识。教师根据文本的特点, 提供相关的资料或知识包, 便于学生进一步探究。

4.理清结构。“结构”是文章表达的重要的组成要素。结构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文章内容的表达清晰与否, 这一环节的设置, 是为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思路。学生需要关注这个环节, 体会不同体裁, 结构也不尽相同的特点, 注重划分层次, 分析划分依据, 这样学生便能进一步深入文本, 逐步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这一环节是针对部分教师一味以内容讲授为主, 而忽略文本结构的问题。既尊重了文章和阅读规律, 又为学生思维的深入提供了抓手。

5.感悟反刍。“反刍”是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再消化的过程, 预习中适当的停下来思考和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学生通过比较几次阅读感觉差异, 可以逐渐形成与构建适合自己阅读的个性化模式。

6.质疑体验。学生的阅读疑惑不仅能让教学化被动为主动, 在预设与生成中幻化新的高度, 这种尊重学生的真实需求而进行的教学, 能最好地体现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意义。

三、预习笔记在阅读教学中的思考

(一) 将预习纳入课堂教学

预习调查问卷显示, 学生在家自觉预习只占到17%。因此, 将预习环节纳入课堂教学, 便于动态管理, 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预习过程中的生成问题。

预习环节采用的形式有两种:其一采用课内前半阶段预习, 教师通过巡视, 及时发现学生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加强指导;其二采用课内后半阶段预习, 然后通过收集预习笔记, 分析和发现问题, 灵活地掌握, 通过分析, 设定下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增加学生交流和讨论的空间。

(二) 预习时间和教学时间的矛盾与统一

不可否认, 将预习归并到课堂, 意味着教学时间会相对缩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 预习时间长短肯定不相同, 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影响教学时间。同时应试的存在, 也会左右教师对预习的看法, 在某种程度会让这样的预习流于形式。

因此, 教师务必要改变观念, 充分认识到预习时间和教学时间并非矛盾, 预习时间的长短, 与文本的难易、学生的预习效率等有关, 但明确了预习的长远意义, 教师就可以自如地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 增加课堂内容的拓展和延伸, 加强讨论与交流质量的提升, 更能凸显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特点, 为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13.西游记阅读笔记每一章心得体会 篇十三

西游记阅读笔记【篇一】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徙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起就是几万里……”提及《西游记》,脑海里定会浮现出唐僧和那仨活宝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

其中,猪中代表人物——八戒憨态可掬,生就十分讨喜。但细观全书,八戒也有不少缺点。

最初,猪八戒因调戏嫦娥仙子被贬下凡,受观世音菩萨点化“向善”,留在高老庄等待唐僧师徒一同西天取经。结果他色性不改,在高老庄拐走高太公的女儿,在人间享福享乐。取经途中,他又因好色、贪吃的劣性添了不少事端,经常是脏活累活躲着走,碰到美女美食就不走。而当真碰到妖怪、遇到危险时,他又有勇无谋,往往都是悟空挺身而出。故然八戒有诸多缺点,仍深得唐僧信赖,甚至于偏爱于他,原因有三。

其一,相比悟空的雷公脸,悟净的包公面,猪八戒长相憨态可掬,多数人觉得他肥头大耳,活脱脱一憨猪,更具亲和力。而且,八戒懂得看场合,很会调节气氛,总是对别人和和气气,不像悟空、悟净那般动不动摆出拒人千里的架势。

其二,虽然八戒有一身蛮力,还时常出糗,但是,相比悟空的精明,悟净的呆板,八戒却没有很多的棱角,懂得溜须拍马,每天的理想目标就是想着师徒四人吃饱穿暖,是小团体中混得最好的人。

其三。八戒看似笨笨的,整人上却极富心机。因为贪恋白骨精的美色,所以在大师兄打死白骨精后,为了掩饰自己好色,诬陷大师兄心狠手辣,谗害无辜平民百姓。唐僧向来心软,且一直以慈悲为怀,不忍百姓受苦,竟信以为真,撵走悟空,以致差点酿成大祸。足以见得,猪八戒是抓住了唐僧的弱点,加以利用,取得了信赖,才使计谋得逞。

明朝第一奸臣严嵩看上去面慈目善,实则极为奸诈。为了早日飞黄腾达,曾撰写《庆云赋》和《大礼告成讼》两篇“马屁词”,并支持皇帝学习道术,以此讨好嘉靖。最终除去忠臣,成为首辅。

然而,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猪八戒再富有心机,一旦真碰上妖怪,他便难当大任,还得去求助被赶走的师兄来救场。严嵩也是如此。他没有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执掌大权期间,举国上下腐败成风,因而被徐阶取而代之。徐阶情商极高,懂得见机行事,他与严嵩共事十余年皆小心翼翼不出差错,并且他有自己明确的理想目标:匡扶社稷,救济百姓。所以,当他推翻了严嵩,成为首辅,辛勤执政,明朝开始恢复繁荣生机……

古时,已有不少圣贤早已理解了圆通的道理。道家讲“内方外圆”,墨家曰“持经达变”,儒家云“外化内不化”。其实就是坚持自己内心不变,追求对外的多变圆通。可见,古圣先贤们对待为人处世的态度,早已达到了空前的一致。

左右逢源,能取得一时之成就,却无法取得最终的成功。最后的胜利,是属于那些始终坚持、不忘初心的人。也许他们有许多缺点和不足,但他们有自己的做人原则,有自己的道德底线。所以,不要认为耍点小聪明就能混日子,只有凭真正实力才能敲开成功的大门。

西游记阅读笔记【篇二】

我从小就喜欢看书,最近有一本书与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天形影相随,情深难离。它就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在《西游记》中,作者把唐僧一路上历过的灾愆患难,都记录在“灾难的簿子”上,前后共计九九八十一难。每当我捧起它时,总会心潮起伏,感觉磨难对于唐僧,就像黎明前的黑夜。虽然是最漆黑的,但离黎明的到来,终归己经不远了。

书中,唐僧西天取经的磨难历程,让我感慨万分,心中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唐僧的一生历尽世间磨难。小时候,他就遭受了“金蝉遭贬”“出胎几杀”“满月抛江”“寻亲报冤”磨难。取经路上,他更是时时逢凶,步步有难,先后经受住了“出城逢虎”“折从落坑”“黄风怪阻”“失却袈裟”种种磨难,才修成了正果,被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僧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对待磨难不仅要态度端正,还要讲究方法。像“路阻狮驼”磨难,可以采用“斗”的方法;像“西梁国留婚”磨难,可以采用“溜”的方法;像“搬运车迟”磨难,可以采用“赌”的方法;像“灭法国难行”磨难,可以采用“谋”的方法;像“寻亲报冤”磨难,可以采用“忍”的方法。唐僧师徒一路降妖促怪的过程,实际也是战胜自己的过程。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磨难,有时也是通往成功的阶梯。海伦·凯勒双目紧闭,贝多芬双耳失聪,司马迁遭受宫刑,命运不公平吗?

不,不是,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震撼人心,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享誉世界,司马迁的《史记》被喻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他们原本是上帝的弃儿,却最终成为上天的宠儿。

如此悬殊的因与果,是因为他们用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候,遭受并战胜了磨难,最终谱写出胜利的乐章。

无数事实告诉我们,人生需要磨难,就像万物需要阳光的垂怜,一年需要四季的变换。

感谢你——《西游记》,是你让我知道,大海,只有经历过波涛汹涌才叫雄浑;大树,只有经历过风吹雨打才叫挺拔;人生,只有经历过种种磨难才叫完整。

西游记阅读笔记【篇三】

《西游记》是我们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

这本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可爱的人物形象:武力高强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法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善良的唐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这武力高强、顽皮可爱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石猴,从小行动敏捷,心机灵巧。从菩提祖师那里学来了高超的本领,从龙宫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和盔甲,孙悟空就在天上偷吃了仙桃、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将它从五指山下救了出来,让它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孙悟空!一路上披荆斩棘,保护着唐僧,即使被唐僧误会了,在他师傅唐僧遇难的时候,孙悟空还是不计前嫌地前往救援。

读了《西游记》之后,我感受到了孙悟空可真是武艺高强、机智聪明!他知道对方是妖怪,也不说,只是跟对方比本领,趁机将他打死,让大家心服口服地看清妖怪的真面目。我也要向他学习,不能用嘴来做无谓的争论,而是要用事实来说话。以前我总喜欢和爸妈在口头上去承诺很多东西,但是很多都没有付诸行动,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啥事情都没办成。就像我在学习街舞时,老师要求我们做头撑一定要把力气集中在头部一个点上,可是这样太辛苦了。虽然我跟爸妈承诺只要老师要求的我都会用心去完成,可是每次我都是做一到两次就不想继续了。爸爸对我说,你不是很喜欢《西游记》吗?你不是最喜欢孙悟空吗?孙悟空在事情没有办好之前不去承诺,而是用实际行动先把事情办好了,让事实来说话。读完《西游记》后,这个陋习我会立即纠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做一个行动的强者,而不再是嘴巴上的强者。

读《西游记》,叹取经艰难!唐僧师徒一路上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困难重重,但他们团结一心,克服了困难,最终到达西天取得了真经。在学习、生活中,我也要立下志向并为之不断努力,即使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相信总有一天,我定能取得理想的“真经”!

西游记阅读笔记【篇四】

历史的长河如黑暗中一个温柔的手,轻轻地把那些没有深意的书,一本本拿走,把经典留下,其中一本就是《西游记》。

《西游记》讲的是唐僧师徒三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真经。我们小时候看《西游记》是觉得的好玩。等大了再看,意味就不一样了。

如果我们看到最后一回,总结了唐僧所受的难。我们可以看到,唐僧打小就在受难,长大了也是受难,到了灵山还要受难。在整个《西游记》里可能只有唐僧一个凡人,但是他坚持了十万八千里,由此可以看出唐僧在整本书里扮演了一个执着的人,一个为了他人发大愿的人。

孙悟空原来是个山大王,大闹天宫,他扮演了一个反抗者,又是一个被镇压者。他护唐僧西天取经时,心里只有一个信念,就是保护唐僧。他的心很纯洁,就像一张白纸,让我觉得一个要觉悟的人都是单纯的。

猪八戒是一个既贪吃,懒惰,又好色的人,他代表的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贪,嗔,痴,慢,疑,而猪八戒就是这样的人。

沙僧在《西游记》中的戏份很少,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忠心耿耿,任劳任怨的人。他不像孙悟空那样傲气张扬,也不像猪八戒那样好吃懒做。在生活中就有这样的人,他默默无闻,我们几乎不知道他的存在,但是他为你付出许多,这是一种精神。

在我自己看来,九九八十一难是一个修行,把师徒四人的习气,欲望尽数除去。而值得注意的是在灵山,迦叶阿难把唐僧的紫金钵拿走了,还给了他们无字真经。这个可以是一个公案,是迦叶阿难让唐僧把财欲放下。

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吴承恩要把无字真经书叫真经呢?其实,吴承恩是经告诉我们,最高深的学问不是在于书本,不在话语,如果你只执着于书本,那么就低级了。大道是最简单的,是最纯朴的。

马祖道一说过:“我开始修行时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一点点小成就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开悟之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大道至简!

西游记阅读笔记【篇五】

这次寒假,我阅读了《西游记》。不,阅读一词在字典释义为看(书或报),并领会其内容。因为我看的《西游记》是原著,所以我虽然略知其大概的情节,可要把它深刻的领会却难以做到。

这本《西游记》使我知道了更详细的“师徒四人取经记”。唐僧过度仁慈、善恶不分,但他取经的信念如此坚定;孙悟空毛手毛脚、好名气,可他嫉恶如仇、聪明灵活;猪八戒好吃懒惰、爱占便宜,不过他吃得起劳动的苦,在“取经团伙”有危难时也会出“鬼点子”;沙僧不仅不怎么打妖魔,而且很少能弄出大事情,好像他并没有什么用,可是细一想,沙僧一路来任劳任怨、默默无闻地挑担子,忠心耿耿地为“取经团伙”着想取;白龙马好像真没什么用,就驮着唐僧,但是,一旦三个徒弟不在,它也会出一份力的。

看了《西游记》,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最深刻的情节,我也不例外。我印象最深的是“狮驼岭伏三魔”,这次事件占据了八十一难中的四难,其小妖数量是整个《西游记》中最多的。整个故事一开始就有太白金星来提醒孙悟空这伙妖魔的神通广大,孙悟空变成小钻风,一路来到老妖魔的老巢,然而不小心露出马脚,被三妖魔发现,随后被困阴阳二气瓶。孙悟空逃出来后用巧计制服老妖魔,二妖魔也出战,同样被打得落花流水。三妖魔假意让唐僧四人通过,中途除了孙悟空都被抓走了。最后孙悟空请如来帮忙才打败了这三只妖魔。

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老妖魔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青狮,二妖魔是普贤菩萨的坐骑——白象,三妖魔的外甥是如来!一般妖魔鬼怪被降服后孙悟空定会打死,然而一旦谁跟哪位神仙、菩萨、佛有关系就只能饶其性命。在《西游记》中与妖魔有关系有地位的神仙似乎没人指责,区区几次的指责,大都是孙悟空说的,有权利的后台几乎没人敢说,像孙悟空这样的少之又少。

设想当今难道没有“后台硬”的恶势力吗?我想到了有些学生欺凌弱小的学生,然后还凶神恶煞的警告别人自己的哪个亲人是什么地位,不能告老师。那些学生听到之后,只好把苦藏在心里。有少数时候,就是告老师,都无济于事。

我希望我们生活的社会是和谐的,人们能敢于接受错误,敢于指出错误,不用自己的权力或财富来做有害于民的事。还有一点,孙悟空与妖魔斗智斗勇,且聪明善变,不惧困难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上一篇:教师招聘考试试题新课程基本理论下一篇:关于勤学的励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