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共11篇)
1.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篇一
对我国实施农业国际化战略的思考
农业国际化是一国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随着我国入世,面对市场一体化的.国际竞争,我国农业必须实施国际化战略,把标准化建设、农业战略性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业企业化发展和培养国际化农业人才,作为推进农业国际化战略的着力点.
作 者:蔡苏文 作者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061刊 名: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年,卷(期):19(4)分类号:F320.1关键词:农业国际化 外向型农业 国际竞争力 着力点
2.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篇二
1 国有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的生存必须要依赖一定的社会环境, 必须要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相接轨, 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对国有企业产生影响, 给企业带来风险或危机。当今世界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代, 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的环境下, 经历了市场经济的磨练, 已经逐渐走上正轨。国有企业必须要与世界接轨, 加强国际化经营。但事实未必如此, 进行国际化经营必然会面临一些挑战。国有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的过程中, 首先要确定经营目标, 并制定这个目标要达到的预期值, 只有这样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国际化竞争的大潮中站稳脚跟, 求得生机和发展。国有企业国际化竞争的目标是多样化的, 但首要目标是利润目标, 而获取利润目标的有效途径是取得竞争优势。因此, 国有企业必须要善于抓住国际化经营的有利时机, 拓展自身企业的市场, 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促进国有企业的长久、稳定发展。
2 国有企业国际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2.1 人才问题
当前国有企业在国际化发展中遇到的首要问题是人才问题。企业竞争的实质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但是, 国有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 并没有太多的人才参与。另外, 即使有些企业在前期过程中聘请了一些人才, 但是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缺乏对人才的培训, 人才不能够做到与时俱进, 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 因此, 也就不能够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大环境的需求。
2.2 技术问题
影响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另一个问题是产品质量。提升我国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必须要提升产品质量, 这就需要依靠高科技, 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占领高价市场, 顺应国际化发展的潮流。
2.3 管理问题
管理问题一直是存在于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国有企业一直是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和计划经济下发展的, 很多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 缺乏与市场经济的接轨, 在面对国际竞争的过程中明显缺乏动力。
3 促进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对策
3.1 转变经营方式, 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
为了促进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必须要转变经营方式, 推进本土化战略。首先, 转变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 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其次, 吸引一些有才能的当地人才加入到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战略中来;再次, 树立当地服务意识, 国有企业在进行国际化战略经营的过程中, 要注重为当地人服务, 切实作出一些有益于当地人的事;最后, 要尊重当地的风土人情, 融入到当地的文化中来, 最终实现共赢。
3.2 加强品牌建设, 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加强品牌建设是国有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战略的根本。品牌是一个企业进入世界市场的通行证。国有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 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品牌, 拥有自己的品牌形象。我国国有企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产品优势和成本优势, 所以, 国有企业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重新建立中国品牌的形象, 改变过去人们对“中国制造”低质、低价的印象, 树立中国企业的良好形象。
3.3 完善政策, 实现国际化战略经营
完善政策, 是实现国有企业国际化战略经营的有效途径之一。基于此, 我们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 完善我国的相关政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 要改进对国有企业的宏观调控, 尽快建立促进国有企业国际化的综合协调机构, 并制定出一些指导方针和政策, 实现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二是,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体制改革, 结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大力改革境外投资管理体制, 减少审批, 降低门槛, 简化环节, 规范程序, 大力推进便利化;三是,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外汇等政策支持力度, 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调整, 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目标同国家政策目标相一致, 进而实现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3.4 完善服务, 实现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目标
政府应当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提供一定的发展环境, 包括法律服务和市场调控保障, 并根据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状况制定战略目标, 创造适合国有企业发展的国际环境。政府部门可以利用外交上的信息资源, 为国有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提供投资区位决策的商务参考。此外, 还要发挥政府行业组织的作用, 建立国际化经营社会服务体系, 完善对外合作中介机构, 强化服务和自律功能, 承担起政府和企业之间桥梁和纽带作用。
4 结语
综上所述, 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国的国有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国有企业要转变经营方式, 大力推进本土化战略;加强品牌建设, 树立中国品牌;完善政策, 实现国际化战略经营;完善服务, 加强国有企业国际化经营步伐, 做到真正与世界接轨, 实现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士留.国有大型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 2014, 03:193.
[2]刘红霞.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06:115.
3.我国家电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思考 篇三
一、先到发达国家投资设厂
海尔集团是这种模式的典型代表。海尔走出去采取了“先难后易”的原则,即先进入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进行生产,在产品占领市场之后,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这种战略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与发展中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发展程度高,投资环境良好,消费水平高,市场规模大,投资机会多。更重要的是,这些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新产品、新技术、新信息的主要来源地和集散地,家电企业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有利于吸收新技术、研发新产品。对于我国家电企业来说,如果能够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建厂组织生产和销售,必然会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使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发展中国家,同时扩大产品的出口量。但是,我国家电企业在技术水平、产品创新以及企业经营机制、市场化方面都和发达国家和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不具备核心技术。因此,在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必然面临比国内市场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大的风险。如果我国的家电企业不能拥有某方面相对优势的产品和技术,这些差距会成为难以逾越的障碍。
二、先到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
更多的家电企业在开展国际化经营时选择了先易后难的道路。他们首先进入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TCL集团的国际化经营就是从东南亚的越南开始的。还有格力集团在巴西建立了空调组装厂,科龙集团在马来西亚和印度投资建厂,康佳集团在印度、墨西哥和印尼投资建厂。通常来说,先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是许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选择。因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不如发达国家,而我国的家电产品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相对的技术优势,在发展中国家具有广阔的潜在市场。中国家电企业在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所承担的风险更小。
三、采取跨国并购的方式收购外国品牌
跨国并购也是我国家电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方式之一。2001年6月,海尔集团收购了意大利迈尼盖蒂的冰箱厂,实现了中国白色家电企业首次跨国并购。通过这次收购,海尔在欧洲获得了本土化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TCL集团在德国也采取了这种策略。随着主要的国际投资方式的改变,跨国并购逐渐成为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战略之一。通过对外国家电企业的并购,我国企业可以大大地缩短投资周期,减少投资成本,获得被并购企业的市场、现有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以及无形资产,减少市场壁垒,甚至可以从某种程度消除竞争者,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另一方面,跨国并购也存在着某些难以克服的困难。首先,对被并购企业的价值评估就存在困难。其次,并购后的整合也并非易事,需要耗费很长的时间,收效也不一定令人满意。而且,并购的失败率比新建企业要高得多。
四、做OEM(贴牌生产),以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采取这种战略的典型是格兰仕集团。格兰仕以受让国际知名品牌生产线的方式进行生产,然后将其所生产的产品按照比这些名牌企业自己在本国生产的成本价更低的售价卖给对方,由对方利用自己的品牌、销售网络在国外销售。OEM这种战略可以解决我国家电企业生产过剩的问题,充分利用闲置资源,满足企业短期利益的需要。通过OEM方式,我国家电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无需投资就能获得外国公司的先进生产线以及外国公司的市场份额,节约营销费用,快速而低成本地扩大自己的生产能力,提高产品性能。这也有利于我国企业向国外学习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中国家电企业的竞争力,减少我国企业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从一定程度上消除竞争对手,减少全球扩张的阻力。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国内家电企业进行贴牌生产,导致国产品牌日益减少甚至消失。OEM生产的家电产品一般来说技术含量较低,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家电企业手中,我国企业很难通过OEM得到核心技术。
上述几种战略各有特点,效果也都很显著。其它企业若要学习国际化经营,还必须明确以下两点:
一、正确选择和把握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迈克尔·波顿在其竞争优势理论中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他指出,价值链是包括生产、影响、原材料管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以及企业基础设施等一系列不同的价值创造活动。价值链主要分为主体活动与支持活动。主体活动包括生产、营销、交货和售后服务;支持活动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本职能活动。
价值链的各个环节之间相互关联和影响。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一个企业走向世界,不需要在所生产的产品的一切价值活动上都领先,只需要保持产品价值链上战略环节的特定优势。
我国的家电企业虽然具备一定的竞争力,但它们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初期还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像大型跨国公司那样创造企业的全球价值网,其现实的选择就是根据企业已有的能力系统和外部环境选择价值链上的一两个关键环节,集中资源,建立相对竞争优势。
对于以海尔为代表的走先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道路的家电企业来说,其战略环节是价值链上主体活动的两个环节:市场营销和服务。在这两个环节上,企业一方面通过大规模销售服务,逐渐建立起遍及全球的组织网络和维修服务网络;另一方面通过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树立“高质量服务”的信誉,塑造出具有知名度的品牌,并将它逐步打入国际市场,形成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其它很多走先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道路的家电企业,他们的战略环节是价值链上主体活动的生产经营环节,通过严格控制生产成本,生产出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家电企业选择价值链的战略环节,必须站在企业的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分析企业优势是在于生产管理还是营销与服务。如果企业的价值链战略环节是营销和服务,那么企业就要把重点放在市场营销和服务上以树立强劲的品牌。如果企业的价值链的战略环节是生产经营,那么企业就要充分发挥自身在生产上的优势。对于我国跨国经营的家电企业来说,价值链上的营销和服务环节应该是最终的战略环节。因为从产品价值链来说,生产制造处于产品价值链的最低端,获利空间很小,而市场营销与服务处于价值链的最高端,通过市场营销和服务的开拓,企业可以塑造出自己的品牌。而拥有国际品牌就能拥有高附加值。
二、如何处理品牌经营与OEM的关系
品牌经营和OEM都是国际化经营的经营战略。对于从事0EM的家电企业来说,它们不必注重研发和营销问题。技术可以从国外企业引进,营销也可以交给国外企业负责。因此,企业可以有效规避技术研发的风险、广告宣传的风险、市场销售的风险,但是企业利润也因此较薄。
品牌的塑造和管理需要大量的投入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品牌也具有价值感和认同度,可以产生实质的购买力。知名国际品牌可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使企业更容易开拓、巩固和扩展国际市场,为企业带来高额利润。正如美国市场营销专家Larry Light所言,“拥有市场比拥有工厂重要多了,唯一拥有市场的途径是先拥有市场优势的品牌”。在世界消费者市场范用内,企业最终的市场竞争体将体现在品牌的竞争,品牌成为竞争的本质。我国的家电企业要参与竞争,就要拥有国际品牌。
我国家电企业跨国经营的目标就是要打造国际品牌,而不是只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基地。我国家电企业的生存方式应该是通过品牌增加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谋求生存和发展,而不是仅仅通过生产产品获得生存。
根据我国家电企业的现实情况和发展目标,我们可以把从事生产和品牌经营视为我国家电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两个阶段。
营销和服务能力以及品牌经营和扩展实力还不够的家电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可以先抓住生产经营这个战略环节。这既可以缓解企业现阶段生产过剩的局面,降低企业成本,又可以在这段时间内壮大企业自身实力,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素质,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同时,利用国际知名企业的品牌、销售及服务网络等资源,把自己的成品成功地打入国际市场,学习先进企业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员工素质。等到时机成熟,再在国际市场上进行品牌经营。
具备一定的营销和服务能力以及品牌推广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家电企业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时,可以采取品牌经营的方式,利用自身产品的品牌效应和影响力开拓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在经营过程中,要管理和维护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这类家电企业可以和跨国家电企业合作,利用自己的生产能力、国内市场的渠道优势、非核心技术上的工艺优势等换取它们的部分核心技术,加强技术研发,逐渐掌握生产家电产品的核心技术,增强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4.国际贸易经济发展形式创新思考 篇四
关键词:创新电子商务网络贸易运输方式
创新是当代国际贸易发展的最显著的特征。当我们跨入21世纪时,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更是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将国际贸易带进了一个信息化时代。电子商务的兴起、网络贸易和运输方式和结算方式革命的诞生,导致国际贸易运作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也为国际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一、电子商务使得国际贸易形式创新
电子商务正在掀起国际贸易领域里的一场新的革命。电子商务冲破了国家和地区间设置的各种障碍,使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引起了世界经济贸易的巨大变革。电子商务提供的交互式网络运行机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通过国际贸易这一世界经济运行的纽带达到跨国界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使市场机制在全球范围内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这种经营方式通过信息网络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互动式的商贸服务。生产者与用户及消费者通过网络,使及时供货制度和“零库存”生产得以实现,商品流动更加顺畅。不仅如此,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的运用对外贸公司和生产企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只鼠标,买卖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电子商务使用电子单证代替传统的纸面单证,减少了单证的重复录入,简化了业务流程,使贸易双方的交易更为便捷,提高了工作效率。使用电子商务进行国际贸易,这是为一外贸工作者写作的评聘中级职称的论文,发表在2007年9月号的《商场现代化》杂志上。
买卖双方足不出户就可在网上直接办理订购、谈判、签约、备货、领证、报关、报检、租船定舱、交税、保险、支付结算、退税等各项外贸业务手续,大量缩短了交易时间;同时带动金融、保险、商检、海关、税务、运输等有关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加速资金周转,节省利息开支。电子商务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一种信息完备的市场环境。
二、网络贸易带来国际贸易形式的创新
网络贸易是在网络平台基础上直接进行的在线交易(tradeonline),它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企业、海关、运输、金融、商检和税务等有关部门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从浏览、洽谈、签约、交货到付款等全部或部分业务自动化处理。广义的网络贸易主要包括因特网贸易和edi无纸贸易两种贸易。同传统的贸易方式相比,网络贸易是在“虚拟市场”上进行的,具有直接、高效、低成本以及“全天候交易”等优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的母子公司之间还可以通过网络尽展所长,促进跨国公司内部国际分工的发展,加剧了产品和半成品在国家和地区迅速流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主导性的贸易方式。在传统的贸易方式下,营销链长,费用高。产品需经过国内代理商、国外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诸多中间环节,才能实现从生产商到国外消费者的转移。而网络贸易只需借助一只鼠标,买卖双方即可通过网络直接接触,无需贸易中介的参与,参与交易的各方只需支付较低的网络通信和管理费用就可获得、存储、交换和处理信息。由于网络贸易的开展,中小企业不仅能获得自身以常规方式无力收集的市场信息,还可以像
大企业一样上网拓销,与遍布全球的公司合作,使自己更具竞争力,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了机会。可以预见,在二十一世纪,网络贸易将会成为主导性的贸易方式。
三、运输工具和结算方式的创新
5.中国光伏企业国际化品牌战略研究 篇五
着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蓬勃发展,中国也涌现出众多太阳能组件制造公司抢摊世界太阳能光伏市场份额。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太阳能光伏企业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走向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提高与发展,品牌国际化是中国光伏企业进行国际营销所采用的重要策略之一。与国外知名光伏公司相比,中国光伏企业的所有品牌都是弱势品牌。然而面临着直接与世界最强势品牌的竞争,中国的光伏企业该如何发展,如何以弱敌强,需要寻求中国光伏企业发展的国际化品牌道路。本论文从中国的光伏行业现状以及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入手,以中国光伏产业中的领头企业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的品牌国际化为研究案例,运用相关理论深入分析了该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交大泰阳品牌国际化的定位战略,以及支撑这一战略的具体策略,包括:广告宣传策略、网络营销战略、展会策略、贴牌生产及创建自有品牌策略、品质策略、技术创新策略、企业信誉提升策略、品牌本土化战略、产品专业化策略。本研究一方面证明了国际化品牌战略对于交大泰阳在欧洲市场取得良好业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对于中国中小光伏企业的品牌国际化战略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
6.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篇六
指导老师:彭艳
班级:市销901
姓名:张雨薇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研究
企业国际化经营,是在与本国不同的各种环境条件下,本国总公司为实现生产经营目标,对经营资源的基本流动进行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控制活动,在国际化经营活动中采取的相应战略措施,即为国际化经营战略。
一、企业国际化
(一)、企业国际化含义
企业国际化就是指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局限于一个国家,而是面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一种客观现象和发展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国际市场,去组合生产要素,实现产品销售,以获取最大利润。
就单个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和管理国际化。
就所有企业来说,企业国际化是指企业的内含国际化和外延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内含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技术、人才、服务等非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所谓企业的外延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资金、设备、厂房等物质性的生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就企业活动的方向来说,企业国际化包括内向国际化和外向国际化两个方面。企业内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进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进口贸易、三来一补、合资合营、购买技术专利、成为外国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企业外向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直接或间接出口生产性要素或非生产性要素而实现的企业国际化,其主要形式有出口贸易、国外合资合营、技术转让、国外合同签定、在国外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
(二)、企业国际化内容
企业国际化包括管理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国际化、融资国际化、服务国际化和人才国际化六个方面:
1、管理国际化,是指企业的管理具有国际视角,符合国际惯例和发展趋势,能在世界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
2、生产国际化,是指企业在世界范围内进行采购、运输和生产,利用海外资源提高生产绩效的方法。
3、销售国际化,是指企业通过国内外的销售网络,根据不同地区和产品,有选择地进行销售活动,使自己利润最大化。
4、融资国际化,是指企业有能力在世界范围内寻找成本低、风险小的融资机会。
5、服务国际化,是指企业能根据实际范围内不同的地区提供从售前到售后并且符合当地文化习俗、法律规章的服务。
6、人才国际化,是指企业拥有的人才不仅要熟悉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等领域相关知识,而且懂经营、会管理。
(三)、企业国际化特点
企业国际化的特点企业国际化一般具有下列特点:
1、企业在确定经营方向、制定经营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国内市场的需要,而且更重要的是考虑国际市场的需要,并自觉遵循世界经济规律,按国际贸易规范和国际惯例办事。
2、企业一般根据国际价值和国际市场供求状况确定进出口商品的价格。
3、企业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选择投资领域,配置生产要素。
4、企业一般利用国内外资源,尤其是国际人才、技术、资金、信息等,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5、企业既可以从某一局部或某些个别产业出发,也可以在多个领域进行多种经营,通过扬长避短,最终实现完整的企业国际化目标。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是指企业为了寻求更大的市场、寻找更好的资源、追逐更高的利润,而突破一个国家的界限,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从事生产、销售、服务等活动。
(四)、企业国际化的动因
不同的企业走向国际化的具体原因千差万别,出于各自不同的考虑,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驱使。但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从根本上说都是出于整体战略的考虑,即为了寻求更大范围的竞争优势。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包括三个:
1、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
企业从事国际化活动最直接的动因是开发海外市场,在国内市场趋于饱和时为现有的产品和服务寻找新的顾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在需求偏好和消费习惯上有趋同的倾向,这使得企业有可能将产品和服务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2、寻找低成本的资源。
企业在海外市场寻找更优质和更低廉的资源,以降低生产成本,获得低成本优势。可以带来低成本优势的资源主要包括原材料、劳动力和技术。
3、打造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是企业比竞争对手更优秀的根本性的原因。企业将经营活动领域从单一的国内市场扩展到海外市场,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学习新的技术、管理经验,积累对顾客需求的认识,由此打造出更强的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
战略一词是本事军事术语,用于企业管理也只是近代的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刻画了战略对最终战事结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这句话,套用到商战上,恐怕一点也不为过。尽管没有了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但商界的竞争同样残酷无情。尤其是在竞争与日俱增的今天,全球化的浪潮和日进千里的技术创新,使企业稍有闪失,便有可能招致灭顶之灾。如何在激烈动荡的市场竞争中,制定和执行正确的企业经营战略,已经成为决定企业能否立业不败之地的关键。
“企业战略取决于一个企业选择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由不同价值组合构成的、独特的地位。”当今学术界公认的企业战略研究专家、美国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在其2000年出版的《日本还能竞争吗?》专著中指出。从广义上讲,企业战略是企业为了达到总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针以及支配和运用资源的总体规划。战略是规划和计划的灵魂,规划和计划必须体现既定的战略。因此,战略是规划的基础,规划又是计划的基础,应当先有战略,再有规划,再订计划,使其成为可以布置、可检查的具体行动方案。
企业经营战略是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企业内外部环境及可取得资源的情况下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地发展,根据企业的宗旨和使命,对企业的发展目标、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手段的总体规划。
(一)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国际化经营环境远比国内环境更为复杂和多变。国际经营环境的复杂多变性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而成的,包括政治法律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所以,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必须对环境变量给予更加充分的重视,要在深入考察各环境变量的基础上精心准备应对之策。
1、政治法律因素。
国际化经营中涉及的政治法律因素主要包含: a.政治制度;
b.国家安全;
c.商品检验法规;
d.劳工法案;
e.知识产品保护。
2、经济因素。
需要特别予以重视的经济因素包括:
a.经济体制;
b.经济发展水平;
c.经济稳定性;
d.汇率变化;
e.税收政策;
f.通货膨胀率。
3、社会文化因素。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社会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居民共有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塑造了国民的行为方式和认知世界的方式。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哪一个对员工的影响更大?研究表明,民族文化对员工的影响大于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必须深入地了解东道国当地的文化,并以尊重、包容的态度融入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在国际化进程中,企业面对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不同国家的多样化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制定并实施有效的国际化战略。
(二)、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选择
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的选择包括两部分的内容:一是本公司的国际化战略;二是选择适当的国际市场进入方式。
1、国际化战略。
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是公司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规划,是跨国公司为了把公司的成长纳入有序轨道,不断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和环境适应性而制定的一系列决策的总称。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国际化进程,决定企业国际化的未来发展态势。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可以分为本国中心战略、多国中心战略和全球中心战略三种。
a.本国中心战略。在母公司的利益和价值判断下做出的经营战略,其目的在于以高度一体化的形象和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获得竞争优势。这一战略的特点是母公司集中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协调,管理模式高度集中,经营决策权由母公司控制。这种战略的优点是集中管理可以节约大量的成本支出,缺点是产品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差。
b.多国中心战略。在统一的经营原则和目标的指导下,按照各东道国当地的实际情况组织生产和经营。母公司主要承担总体战略的制定和经营目标分解,对海外子公司实施目标控制和财务监督;海外的子公司拥有较大的经营决策权,可以根据当地的市场变化做出迅速的反应。这种战略的优点是对东道国当地市场的需求适应能力好,市场反应速度快,缺点是增加了子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协调难度。
c.全球中心战略。全球中心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采用全球中心战略的企业通过全球决策系统把各个子公司连接起来,通过全球商务网络实现资源获取和产品销售。这种战略既考虑到东道国的具体需求差异,又可以顾及跨国公司的整体利益,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战略的主要发展趋势。但是这种战略也有缺陷,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要求高,管理资金投入大。
2、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可以通过进出口商品、许可协议、并购、合资以及建立新的全资子公司。每一种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对于公司能否达成预定的国际化经营目标至关重要。
三、国际企业全球化战略的种类
国际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有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从初始阶段到完全的国际化经营阶段,国际企业的经营战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种:产品出口战略;契约协议战略;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国际战略联盟。这四种战略表现了国际企业的纵向成长轨迹,但四者又不是可以完全相互替代的关系,而是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一)、产品出口战略
产品出口战略不仅为试探国际市场行情的中小企业所广为采用,对于大企业,这一战略也是国际经营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全球化战略的起点,为更深层意义上的国际合作奠定了基础。
对于大多数国际企业而言,通过出口直接参与全球经济竞争依然是一项重要的战略。然而维持国内生产基地,大力推动出口的本质特征已发生变化。比如从本土出口越来越少,而从建在其它国家的工厂的出口却在增加。这证明在全球经济市场中出口战略的日趋复杂性以及这一战略与其它战略之间所存在的密不可分的关系。
产品出口战略优缺点 优点:
a、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了国内市场萎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
b、通过将国内产品直销海外,企业可保持对研究、设计和生产决策的很高程度的控制;而若生产设施分建在世界几个地区,或企业与国外公司有某种形式的经营瓜葛,这种宏观控制关系就不分有这样牢固。维持对研究与生产决策的紧密控制,对企业至关重要。因为这有利于保护关键性技术,并促进产品快速更新换代。
c、出口战略使企业能够保持国内生产规模,继续利用国内生产资源。
缺点:
a、企业必须对付外国市场的各种障碍,如关税及各种形式的非关税壁垒等。
b、汇率方面的不定期波动也使得国内企业在出口贸易上面临风险。
c、国外进口商保持成功的合作关系比较困难或代价高昂。
d、出口所需支付的各种名目的开支也会加重企业的负担。
(二)、契约协议战略
通过签订合作性契约协议这一贸易关系形式可以使企业无须在外国领土上进行大规模资金、技术投入也能在国际市场上分获一杯羹,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又一选择。这种战略在用来避开外国政府设置的进口限制或投资障碍等方面成效卓然,同样也是国际企业建立更高层次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前奏曲。
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合作性契约协议主要有许可证贸易、特许经营和分包这三种形式。
1.许可证贸易
指通过签订许可合同(Licensing Contract),由享有专利产品、服务或技术的输出方将一定限度的生产和销售权出售给输入方,输入方支付给输出方专利权使用费。
国际许可证贸易最初是在不同国家中的垄断企业之间进行,互换许可证以避免二者在竞争中形成直接冲突。最近在高新技术企业中,许可证贸易成为弥补研发费用的有效途径。
优点:
(1)不必耗费大量投资即可从现有的产品或技术中获利。
(2)它是穿透国外市场障碍的有力武器。
缺点:
(1)控制程度低
(2)培育竞争对手
2.特许经营(Franchising)
是许可证贸易的一种变体,特许权转让方将整个经营系统或服务系统转让给独立的经营者,后者则支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Franchising fee)。
在美国,特许经营正成为增长最快的贸易形式。
优点:
(1)它是不需大规模资金投入即可打入国际市场的十分快捷的方法。
(2)通过出售一揽子特种经营权,提高了特许专业公司的知名度。
(3)特许经营使用费往往被记入到企业所收到的“预付款”中,可以说这是企业所获得的一笔十分可观的额外营业基金收入。
缺点:
(1)特许经营主要适用于那些服务行业,而对于高技术产业或一般制造业则不适宜,也很难推而广之。
(2)与许可证贸易相似,一旦特许经营协议签字生效后,管理上也易于出现失控现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干预经济或政局不稳等给监控当地经营活动带来困难。再则,文化和语言障碍也有可能抑制特许经营在国外的有效发展。
3.分包(Sub-letting)
是指一家企业将一具体的生产任务或将企业某一经营部门承包给另一家公司。优点:
(1)精悍主业
(2)降低成本
(3)获得技术竞争优势。
缺点:
(1)自身生产能力的弱化,以及引致辞的将来企业整体运营的灵活性和管理控制能力的下降。
(2)生产经营的空洞化。
(三)、对外直接投资战略
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指企业在国外进行的以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权为核心,以获取利润为主要目的的投资。其最大特点是投资者对所投资的企业拥有经营控制权,即投资者在所投资的国外企业中拥有控股权,能够行使表决权,并在经营管理中享有发言权。
对外直接投资已成为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发动机。对外直接投资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世界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信息技术革命的日新月异,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以及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推进,只要这一趋势不变,国际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仍将作为全球化的引擎,推动世界经济向前发展。
国际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进行扩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采取新建(Greenfield)的办法;另一是兼并和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的办法。
1.新建企业(绿地投资Greenfield Investment)
即独资企业,其所有权全部属于投资者,投资者提供全部资金,独立经营,获取全部利润。
优点:
有效克服进口限制,比出口能更深入地打入目标国市场,营利机会要比使用许可证贸易更多。并且可以更深入地熟悉当地的销售网络和经营方法。
缺点:
创建新企业耗资大、速度慢、周期长、不确定性大。
特别是在许多国家实施各种吸引外资政策的影响下,新建企业成为国际企业实施全球化战略的一种重要方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弊端的日益显现,新建企业在FDI中的主体地位已为另一种形式--合并与收购所取代。2.跨国并购(M&A)
企业并购是企业兼并与收购的总称,前者是指在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购买另一家企业的全部财产,合并组成一家企业的行为;后者是指一家企业通过公开收购另一家企业一定数量的股份而获取该企业控制权和经营权的行为。
目前国际企业的跨国并购领域广泛、规模巨大。这种空前的并购规模将有可能导致一个行业、一个区域甚至全球经济模式的重大转变。
优点:
(1)并购可以使企业迅速进入目标国市场。
(2)并购可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
(3)并购与“当地化”战略相辅相成。
(4)并购可以从被“吃”企业的资产价值低估中获取好处。
缺点:
(1)并购过程中价值评估困难。
(2)各国企业在地理、传统、文化、企业形象等方面存在差异,并购很难使两个企业间的差异很快得到大的改善,并购后往往会出现貌合神离的局面,导致企业面临经营控制不灵的风险。
(3)企业并购使企业出现两极分化,会造成“太少的企业、太少的竞争和太高的价格”的格局,从而形成产品市场价格上涨,要素市场失业者众多,而企业则会出现惰性滋生,创新动机减弱,以及因规模过大而产生效率低下等问题。
四、中国企业的全球化之路
(一)中国企业国际化进入新阶段
2005年,中国对外贸易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全国出口总值达到10245.1亿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23.7%,其中出口5464.2亿美元,增长31.3%,进口4780.8亿美元,增长16.0%;累计贸易顺差683.4亿美元。对外贸易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3.5个百分点。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海外并购活动进入活跃期。
(二)中国企业国际化面临的主要障碍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经营虽然进入新的发展机遇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国际化程度还不高,发展还不成熟,同全球著名跨国公司的国际化经营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中国企业国际化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包括以下方面:
1.资金障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过程中普遍面临资金不足的障碍,导致发展速度低,投资规模小,生产经营不成规模,海外并购对象质量不高等情况长期存在。
2.人才障碍。国际化企业需要国际化的人才,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国际化人才匮乏的突出问题。国内企业现有人才不能适应海外市场,这是目前最令企业头疼的问题。由于缺乏具有国际化经营经验的营销人才、国际经营管理人才、法律人才,金融人才,严重限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
3.管理障碍。国际化经营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中国企业普遍缺乏跨国管理的经验,组织现有的管理能力很难适应企业国际化的需要。管理障碍突出表现在:一没有全球化的组织架构;二缺乏跨文化整合能力;三不具备全球化思维模式。
4.品牌障碍。品牌价值是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如何让自己的品牌得到海外消费者的认可,是几乎所有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障碍。
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中国企业国际化要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1.培养国际化经营人才。
2.建立全球组织架构。
3.进行跨文化整合。
4.从事国际品牌推广。
5.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小结
7.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篇七
关键词:俾斯麦体系,均势,中国国际关系
一、俾斯麦体系的形成过程
俾斯麦体系是维也纳体系下的一个特殊体系, 是维也纳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欧洲协调的国际关系背景下, 德国在统一的过程中, 走出了一条“铁与血的道路”。
1871年的普法战争, 是俾斯麦体系建立的起点。1881年德国、俄国、奥匈三国签约, 第一次三皇同盟形成, 将欧洲主要的君主国家团结起来。1882年的德国、奥匈、意大利三国签约形成同盟。德国通过奥匈与英国的协调、意大利与英国的协调, 间接取得了与英国的一致协调。同时, 德国还与其他欧洲小国取得协调, 从而欧洲国家和德国之间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同盟关系, 使法国孤立在这种体系之外, 从而使得德国的安全获得了有利保障, 俾斯麦体系就此建立起来。
1871年普法战争后, 德国统一并迅速崛起, 确立了对法国的优势。但出于对安全因素的考虑, 战后德国尽一切努力孤立法国, 防止反德同盟的出现, 用以寻求在以后可能的法德冲突中不会形成一个反德同盟。
在俾斯麦体系下, 欧洲和平问题的关键是德国和法国的关系问题。法国作为战败国, 战败的屈辱感, 特别是丢失了阿尔萨斯和洛林, 使得德法战争不可避免。“战后法国的复仇意识非常强烈, 充满复仇意识的法国成为德国的死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是俾斯麦的一个战略失误, 俾斯麦也意识到这一点。”法国急速发展自己, 等待机会向德国复仇。
二、俾斯麦体系的实质分析
俾斯麦安全体系得以实施的基础是德国的克制政策。德国不刻意追求欧洲霸权, “俾斯麦外交体系的精髓在于把精力集中在欧洲大陆, 其外交政策有约束性和保守性, 因此基本上也是和平的”。俾斯麦体系是大国安全体系的一种建构尝试, 特别是在当时复杂的国际背景下, 俾斯麦体系对安全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
俾斯麦体系的实质就是通过克制自己, 和欧洲其他大国处理好关系, 孤立法国, 以确保自己的安全。这种以安全作为核心利益的国家政策, 对德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俾斯麦体系, 是在德国对法国优势情况下的均势体系。德国在处于优势的情况下, 没有彻底击败法国, 保存了法国的实力, 也避免了被其他大国视为安全威胁。这种克制政策, 体现了欧洲国家在权力政治时代, 就看到了国家长远交往的可能性。虽然这种可能很脆弱, 但这种优势均势体系, 值得我们思考。德国通过各种努力实现了暂时和平, 但是通过孤立法国以求自身的绝对安全, 在当时的情况下, 是不切实际的。特别是随着情况变化, 矛盾不断激化, 俾斯麦体系僵化, 欧洲的多极均势被打破。“1870年之后结盟系统日趋僵化, 这既是1914年战争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又是‘均势’系统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俾斯麦体系下, 始终没能阻止法国与俄国结盟。事实证明, 德国的安全最终无法通过孤立法国实现。
三、俾斯麦体系的安全思考对当代中国国际关系的借鉴
俾斯麦体系的追求最终指向安全。安全作为最高国家利益, 是任何国家都努力追求的。当代亚洲地区, 处理好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 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国, 怎样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安全关系, 是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和周边大国的关系和法德一样是天然邻国, 这就使地缘政治因素强烈, 又都涉及领土争端、边界冲突, 国家实力增长给对方带来了安全恐惧问题、“盟国问题”、军队军备“竞赛”问题以及相似的国际环境。我们研究俾斯麦体系, 是为了避免中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进入俾斯麦体系下德法相互遏制、孤立, 只追求自身安全不考虑对方困境而进入零和博弈的危险局面, 是为了使中国和周边国家能更好地沟通与合作, 实现共同安全。
首先, 与德国和法国相似的是, 中国和邻国有着漫长的国界线, 且存在领土争端, 这使得地缘安全问题异常突出。因为这种地理原因, 中国和多邻国国际安全关系就像德法安全关系一样紧密相关。中国和周边国家有着天然的安全关系, 特别是在边界冲突上。在领土问题上, 邻国强硬而又古板, 使问题迟迟不能解决。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 印度的惨败, 让印度感到屈辱, 这和俾斯麦体系下法国战败存在找德国复仇的心理相似。但不同的是, 德国的胜利伴随着领土的变迁, 这才为法国的复仇埋下了不可化解的矛盾。而中印边界战争, 中国虽然取得了胜利, 但是中国没有侮辱印度, 更没有割占领土, 而是退回到战争之前的实际控制线, 以求与印度和平解决领土争端。中国的做法, 远远超越当时的德国。
周边大国把中国作为主要的竞争对手, 经常宣传“中国威胁论”, 使中国周边国家关系常常被困在现实主义的零和博弈中。中国与周边国家在领土争端中, 应该加强交流, 建立互信, “解决战略互信缺失, 就需要超越地缘政治范式, 建立一个新的思维框架”。
其二, 周边国家都作为崛起中的国家, 同当时背景下德国和法国也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在崛起的过程中, 双方难以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矛盾。打破“一山难容二虎”的思维模式, 对中国周边关系安全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例如中印两国, 印度在可预见的范围内, 其综合国力不会超越中国, 这在印度引起的恐慌也是不言而喻的。“印度缺少使它迅速赶上中国的国内储蓄、境外直接投资和基础设施等条件。如果不发生意外, 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 中国仍将保持对印度的领先地位。” (1) 所以中国在处理和印度关系时, 也要懂得克制, 不去追求亚洲的霸权, 更不能孤立印度。在新时代背景下, 我们要相信亚洲的广袤可以容纳中国和印度的共同崛起。国家实力此消彼长, 是国际社会的定律, 中国处于优势, 我们要保持优势, 发展自己, 但也不能去孤立、遏制印度, 阻止印度发展。俾斯麦体系已经证明, 孤立、遏制不会实现长久和平。
其三, 关于“盟国问题”以及军事军备问题。在俾斯麦体系下, 德国和法国的关系很重要的一点是盟国问题。在中国周边国家安全关系中, 似乎也存在这种印记。
其四, 周边国家安全关系中国际因素问题。在俾斯麦体系时代, 在欧洲也是一个大国崛起与衰落的变革时代, 很多国家面临转型或者已经走上转型的道路, 有一些国家正在衰落, 也有一些发展成熟的大国。现在的亚洲, 也正处在这种时期, 这就为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带来了选择。正因为很多国家面临转型, 各国的合作冲突不可避免, 大国的战略选择往往对它们产生更深远的影响。在处理周边关系时, 主要大国要直接交流, 加强互信。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 如何处理好区域内以及世界其他大国的关系, 也是中国周边关系面临的重要课题。
最后, 中国现在的主要目的还是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国家实力。近年来, 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波折重重, 2014年召开的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中, 提出了亚太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挑战, 并表示, 面对新形势, 我们应该全力共同推动改革创新, 发掘新的增长点和驱动力, 打造强劲亚太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格局。会议中提出通过结构调整释放组织内部动力, 改变市场管理模式,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的发挥组织内部政府合作关系。
2014年10月24日, 在北京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简称亚投行AI-IB)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AIIB) 不仅将夯实我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而且将提高整个亚洲资本的利用效率及对亚洲区域发展的贡献水平。基础设施投资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前提, 在世界各类商业投资中有非常巨大的潜力, 增长带动力量也不可小觑。亚投行吸引的国家多, 表明中国提出和推进国际规则的能力受到广泛信任。AIIB的建立使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关系更加密切, 也让中国国际关系的安全多了一个保障。
俾斯麦体系虽然已经随历史远去, 但是它依然值得我们研究, 值得我们借鉴。特别是崛起过程中, 怎样才能避免战争, 找到一条适合大国共存的生存之道, 是我们在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我们该看到“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利益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长远的, 而与周边国家间存在的问题则是次要的、局部的、暂时的”。中国和周边国家应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 找到一条彼此协调、相互促进的共生之道。
注释
8.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篇八
我国新闻出版业正处于大发展时期,其对外文化贸易状况也同样引起了广泛关注。文章大致按照产品结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对新闻出版业的外贸情况进行分类阐述和研究。
一、我国新闻出版业外贸情况现状及分析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走出去”战略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中国新闻出版企业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中国的出版物也愈加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尤其是在近几年里,中国每年都引进出版1万多种世界优秀图书(大部分来自英美)。在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对外图书推广计划以及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等一系列项目的拉动下,中国出版物“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
(一)我国近几年实物出版物进出口状况
1. 1999~2009年我国期刊进出口情况
我国期刊业进出口数量和金额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但是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期刊出版物出口方面也遭受了一定的打击。
据统计,2009年我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的图书、报纸、期刊出口种次、金额都比2008年有所下降,唯数量比2008年增长10.39%。其中,期刊出口的数量和金额2008年与2007年相比降幅最大,分别为8.1%、 38.5%,2009年比2008年种次下降5.11%,金额增长60.98%(见表1和表2)。
2. 2006~2008年我国图书进出口情况
2006年图书进出口在数量和金额上均持续增长。其中出口出现了较大的增幅,显表明中国图书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开始发力,增长迅速。2006年全国图书出口1 437 462种次、735.63万册、3191.99万美元,与2005年相比种次增长25.2%,数量增长42.1%,金额增长9.28%。在进口方面,2006年全国图书进口559 896种次、360.6万册、4324.41万美元,与2005年相比种次增长1.13%,数量下降10.66%,金额增长3.04%。图书出口册数是进口的两倍 。总体看来,2006年我国在图书国际贸易方面,总体指标呈持续增长势头,版权贸易逆差大幅缩小。
由于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 2008年我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的图书、报纸、期刊出口种次、数量及金额都比2007年有不同幅度下降,分别为下降18%、21.9%、7.9%;在2009年与2008年相比种次下降4.95%,金额下降1.42%。有数据显示,海外出版物进口影响不大,图书、报纸、期刊进口数量、金额分别增长了44.7%、14%[1]。
由表3可以看出,2007年和2008年两年图书出口数量大于图书进口数量,但是图书出口金额明显小于图书进口金额。总体上来说,在种数、数量、金额上,2008年的图书出口较2007年有所减少,但图书进口数量和金额均有上涨。2008年综合性图书在图书出口种数、数量、金额上都拔得头筹。进口之中种数和金额最多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类图书,数量最多的是文学、艺术类图书。
3. 2009年、2010年我国出版物进出口情况
据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资料,2009年我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92.0万种次、896.2万册(份、盒、张)、3498.8万美元,累计进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82.1万种,2811.3万册(份、盒、张),31 032.3万美元,进出口总额34 531.2万美元,逆差27 533.5万美元。出版物进出口总产出53.6亿元,实现增加值6.6亿元,营业收入53.2亿元,利润总额2.8亿元。
据新闻出版总署统计,2010年我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出口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1047.5万册(份、盒、张)、出口金额达3758.2万美元,说明我国出版物进出口正呈持续发展态势,发展空间亦渐拓展。
(二)我国近几年版权贸易状况
版权贸易是一种无形的知识产权贸易,具有资源消耗少、环境压力低、产品附加值较高的特点,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
限于统计资料的不完整,仅得到2008年我国图书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为6.5:1。从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版权贸易方面,图书版权引进所占比例整体呈上升态势(2003年的80.5% 增长到2007年的92.4%),由表4数据可以看出,版权贸易逆差的局面呈现逐步缩小趋势。我国版权引进结构单一化倾向明显,并且图书版权出口有所起色,但其他大类输出乏力。
2. 2009年、2010年我国对外版权贸易情况及其分析
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共引进出版物版权13 793种(其中,图书12 914种,录音制品262种,录像制品124种,电子出版物86种,软件249种,电视节目155种,其他3种),共输出出版物版权4205种(其中,图书3103种,录音制品77种,电子出版物34种,电视节目988种,其他3种),版权贸易引进品种与输出品种比例降至3.3:1。
上述资料表明,全国版权贸易逆差正在迅速缩小,并且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品种不断增加,内容质量也有明显提高。实物出口总量不断扩大,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2009年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885万多册(份),较2008年增长10.4%,金额达到3400多万美元[2]。2011年新闻出版总署的最新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的版权贸易引进输出比从2005年的7.2:1变为2010年的3:1,2010年我国对重点发达国家的版权输出总量比2005年增长近14倍。总体来看,对外贸易状况有所改善,“走出去”取得积极成效,但贸易形势依然严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上述数据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我国新闻出版业面临着对外贸易结构不合理的主要问题。具体来看,传统出版物(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和版权的进出口贸易在总体数量和金额上仍存在着逆差,2009年传统出版物贸易逆差为1946.1万册(份、张、盒)、2.8亿美元,相当于同期进出口总量的52.9%和总金额的79.7%。引进版权品种数量是输出数量的3.3倍,这种贸易逆差反映出目前我国新闻出版文化传播力弱小、对外贸易结构有待进一步改进的问题。究其原因,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阐析:
第一,国家整体经济实力不强。整体来看,我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市场需求的疲弱,导致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水平偏低。我国的文化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而缺乏一定的话语权,感召力还不是很强,也使得我国出版业对外贸易呈现逆差。
第二,“走出去”动力不足。首先,出版对外贸易的宣传力度不够,对很多出版社而言,“走出去”属陌生领域,其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够畅通、成本高,经营风险较大。其次,我国出版社的建立需要严格的审批手续,民营资本的介入受限,因此各出版社基本上都可以维持较高的利润率[3]。另外,由于我国的出版社由事业单位改为企业的改革刚刚完成,产业职能还没有同事业职能完全分离,出版社与原挂靠单位之间仍然存在千丝万缕联系,财政资金的支持使出版社的资金来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
第三,管理体制落后,经营策略缺失。转制以后的单位出现企业单位事业化管理的弊端,其市场主体地位没有真正确立。此外,盲目跟风出版、出版物同质化严重、忽视了有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精品图书的出版,并且营销形式单一化,缺乏成熟的营销网络。
第四,文化贸易领域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传统出版物和版权贸易人才和翻译人才的供给远远不能满足需求。一个优秀的版权代表首先必须精通外语和法律,知晓国际图书贸易的规则,并能做出引进后的销售计划。我国目前此种“复合型”人才匮乏。
三、国外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发达国家凭借产业贸易主导了国际文化贸易的格局,在国际文化贸易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新闻出版业也在其列。借鉴其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新闻出版资源的战略和发展方式不失为增强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影响力,最终塑造中国新闻出版世界品牌效应的一种好选择。
(一)美国:“放松管制”与“文化扩张”
以美国图书出版业为例来看,美国的图书进出口贸易比较发达是美国成为国际出版业巨人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源自美国完善的版权法及强有力的版权保护执法、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条件,都为美国版权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第二,美国政府一直鼓励非文化部门和外来资金的投入版权产业,为此政府为吸引大量资本投资在出版业而积极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图书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第三,在出版模式上,美国图书出版善于利用形成出版集团的优势,构建多学科、多领域的出版模式;并注重拓宽国际出版领域,加强和国际出版集团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保持住了美国出版业的国际地位和国际竞争力[4]。
(二)韩国:科学调配资源与海外拓展方略
韩国是出版业国际竞争性较强的国家。在其出版业发展过程中,韩国采取了加强出版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全国性的出版基金以支持有价值图书的出版、进一步提升韩国出版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等有力措施以促其出版行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韩国作为一个人口较少、地域较小的国家,十分注重在国际范围内整合出版资源,其引进版图书(译著类)有1万余种,占其年出版图书总数的近4/1。另一方面,韩国出版业亦十分注重开拓海外图书市场。例如,早在2002年韩国就颁布了《文化产业振兴基本法》[5],在该法中规定政府应对开发外向型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出版机构加大扶持力度,强调了培育战略性文化产业的重要性。此外,韩国注重详细分析研究海外图书市场的情况,并据以调整出版物的数量与种类,努力扩大韩版书的出口规模;并不失时机地借助国际书展等场合向国际社会进一步全方位推介韩国发展状况,以促进与国际出版业的交流,扩大合作机会;并建成了国际版权管理系统。
四、新闻出版业对外贸易发展建议及对策
(一)进一步加强政府对出版对外贸易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鼓励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出版传媒集团。其次,逐步放宽出版物出口的审批权,简化出口手续,逐步推行核准制度,并最终转向以提供咨询服务为主的登记制度;采取财政和金融的手段,如税收优惠、信贷支持、投资保险、专项基金等,加大对出口出版物的扶持力度。再次,加强驻外文化机构对中国出版企业“走出去”的协调、指引作用,及时向国内出版单位提供国外文化贸易法律法规、政策、投资环境、文化贸易机构、知名国际出版企业和国际出版市场等信息。还有,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参加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充分发挥国际合作网络和平台的作用。
(二)创新对外出版业的经营策略
中国出版产品“走出去”有许多有利因素,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对出口的有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给予优惠,在金融、保险、外汇、财税、人才、法律、信息服务、出入境管理等方面,为文化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国际竞争力创造必要条件。”
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应针对海外市场的不同需求,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不同表达习惯的阅读背景特点及其变化采取合适的策划战略,多出版一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品牌产品。此外,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基础薄弱,高科技运用程度低,因此,应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与出版产业的融合,注重把高新技术运用于出版物的创作、出版、销售等各个环节。在此基础上,加强和国际出版集团的交流与合作,拓宽国际出版领域,扩大图书国际发行地域,提高国内的出版业在国际的地位,提升中国的出版产品国际竞争力。
(三)增强出版企业的海外实体运作能力
我国出版业虽在产品“走出去”业务上形成了逐步发展的态势,但是在输出方式上主要是采取版权贸易、合作出版的形式,尚不能掌握出版市场的主动权和控制权,笔者认为我国出版业应努力打造自己的出版品牌,加大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的步伐,并适时购并海外出版资源,这将能更快、更好地融入国际出版主流市场、增强我国出版业的国际竞争力,也将同时带动出版业的整体发展壮大。
(四)加大对外贸易人才培养
我国新闻出版对外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匮乏,目前尤其缺乏熟悉掌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商法、现代管理等专业知识的企业家和复合型人才;并且,缺少为出版社提供专业、优质代理服务的版权代理机构、版权代理经纪人。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一方面需要教育机构的专业教育加大新闻出版对外贸易复合型人才的培育,同时加强其在对外贸易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注重扶持并发展版权代理业,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新闻出版业对外版权贸易人才市场。此外,海外营销队伍的拓展和专业能力的提高也将大大有助于获取最新国际市场信息,促进我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和壮大。
(作者单位: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升国,郝振省.2008~2009年中国出版产业发展报告[A].见:张晓林,胡惠林,章建刚.2010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35-144.
[2]新闻出版总署出版产业发展司.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R],2010年7月.
[3]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文化贸易研究中心.首都文化贸易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9.
[4]叶新.图书为王,文学当道——美国图书出版业的黄金时代[J].编辑之友,2010(7):108-110.
9.我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研究 篇九
入世几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得到了巨大的发展,但也要看到中国企业从规模、技术到营销、人力资源等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环节都不占绝对优势。国内市场上,相对成熟的国际跨国公司积极抢滩,部分行业已成为外国品牌的天下;而以为“走出去”就风光无限的中国企业,在对跨国营销还十分陌生的情况下,又不得不面对诸如“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等种种难题。“走出去”的道路漫长而曲折,现在正是中国企业重新审视国际定位,调整国际战略的时候。
其实,许多中国企业的失败,并不是失败在“硝烟弥漫”的国内外市场,而是失败在缺乏先进的战术素养和精准的国际定位。环视全球经济,跨国公司正在调整自己的战略步伐,将有限的资源全部集中到产生附加值最高的业务和环节,庞大的国际巨轮正变得越来越小巧。这为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由于各自特点的不同,对跨国公司来说收益不高的产品,可能正是中国企业的优势之所在。曙光微露,商机无限。中国企业正可抓住此时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不断挖掘巨大的上升潜力,努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指天做岸,登顶为峰”就不是痴人说梦。
收购剥离资产
从开始,全球生产体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跨国公司在价值链上进一步收缩,更加专注于其核心业务的投资,而将非核心业务或资产从价值链中剥离出来。早年进入中国市场的一些跨国公司也由于建厂成本、管理成本、市场投入过高以及对市场缺乏了解等原因在华业务陷入了亏损的泥沼,正在酝酿着业务、资产重组,以此卸掉包袱,轻装上阵。淘金“剩余价值”,以低廉的价格购买跨国公司眼中的鸡肋,利用业务对接和资产整合实现规模经济以及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不正是中国企业化腐朽为神奇的明智之举吗?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在华的投资是全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跨国公司在华以外的业务和市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在这些资产被剥离后,跨国公司仍希望其发挥以往的联系和作用,这又为实现收购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商机。
实施国际战略联盟
所谓国际战略联盟是指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企业之间以许可证协议、特许专营协议、单方持股、互相持股或合资办厂等多种形式,在研发、生产、服务以及技术方面进行合作,结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生产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合作模式。而在联盟中各合作企业仍可保持各自独立性。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际战略联盟就如同武术中的太极,“借力打力”、“化大象于无形”。竞争是推动企业前进的动力,而合作可以实现两者效用最大,实现双赢。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战略联盟被赋予了新的涵义。联盟双方不仅是合作的伙伴,更是竞争对手,合作与竞争共存、共生。因此,国际战略联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竞争,是一种“追随领跑者”的策略。
10.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篇十
品牌标志国际化
温州的一些知名企业已在品牌标识进行了国际化的设计,为品牌国际化作好了准备。如庄吉在组建集团时,便请企划公司对“庄吉”商标重新设计包装,将“庄吉”商标中文设计成针线纽扣图案,英文为“GEORGE”,庄吉语意为“庄重一身,吉祥一生”,
为与国际接轨,对公司商标重新进行了设计,将英文JUDGER和中文庄吉组合为商标,英文取其鉴赏家之意。选用黑白色象征高雅,国际永恒的色彩注册商标。温州企业家深知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品牌标识的国际化中充分溶入民族元素。奥康原名奥林,当注册商标时,得知所要注册的“奥林匹克”是国际共享、不能注册,就将“奥林”改为“奥康”,取“发扬奥林匹克精神,保持企业健康发展”之义,“奥康”品牌诠释一开始就拥有了国际化的视野,契合国际精神。“AK”标识与奥康几乎同时推出:A、K是“奥康”两字汉语拼音的首个字母,组成奥康集团标志的主体,字体粗犷豪放,呈中国传统图腾凤凰形象,红蓝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A为列26个英文字母数序之首;K是英文“王者之冠“的首写字母,AK组合造型,明确意喻企业全体员工怀有勇攀高峰,力创顶尖产品,塑造一流企业的雄心壮志。凤凰形象使企业产业报国,恪守公正、平等互利,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的高尚的“仁以取予”的道德精神与经营理念。得以充分表达。英文字母与中国的凤凰形象完美结合,符合国际化的趋势,又体现自己鲜明民族特色。
海外营销即运用现代营销手段,逐步建立海外的营销网络,开拓国际市场
温州企业的国际化营销沿承专卖营销的成功经验,不断在国外开出自己的专卖店。1月温州康奈鞋业第一个代表温州乃至中国在时尚之都巴黎的第19街区开出了专卖店,迄今为止康奈已在美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比利时等7个国家建立30多家专卖店。康奈皮鞋在国外的零售价均在60美元以上,以中高档的产品、中高档的价格,在海外形成了较强的竞争能力,其消费群体也从最初的八成华侨加二成老外逐步变为二成华侨加八成老外。
11.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 篇十一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国际化;区域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7-0063-03
【作者简介】王维婷,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徐州财经分院(江苏徐州,221000)教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职业教育。
21世纪是全球教育大变革和教育理念急剧转变的时代。职业市场的国际化迫使劳务市场、人才市场和移民的流动呈现国际性,跨国竞争的新态势愈演愈烈,职业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笔者在借鉴相关地区职业教育国际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本着融入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浪潮的积极态度,借助比较、交流、碰撞、融合的方法,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抛砖引玉,尝试性地提出相关建议与对策,以期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江苏职业教育新形态,供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参考。
一、苏台职教国际化的比较
(一)基本情况比较
(二)产业发展比较
台湾是围绕着由20世纪四十年代的农业、五六十年代的轻工业、七十年代的重化工业以及八十年代以后的高科技工业构成的产业发展主轴来发展的。1963年是台湾工业化的标志年,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三二一”结构。1987年,台湾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在制造业内部发生了最大的变化,即技术密集型工业不断上升,劳动密集型工业不断下降。九十年代末期,高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开始超过30%,高资金密集型产业比重占近40%,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产值比重则不断下降,不足30%,成功完成产业升级转换。
江苏省2006年三次产业比为7.2∶56.5∶36.3,官方数据表明,人均GDP达到3598美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大关,进入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新时期。2015年,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为5.7∶45.7∶48.6,实现产业结构“三二一”标志性转变。外贸进出口值为5637.6亿美元,位居全国第二,出口实现了正增长。人均GDP14128美元,居中国各省首位,已步入“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
(三)产业调整对苏台职教的影响
台湾的产业调整对职业教育影响深远。20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进入技术密集产业的出口扩张时期,台湾技职教育的发展成为主流。技术学院的设置、专科教育的扩充以及职业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如火如荼。高中与高职學生的比例由原来的7∶3发展为5∶5,最终至3∶7。台湾跃升为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几大区域之一,核心武器就是职业学校培育的“量多、质精、薪水低”的技术人力与专科学校所培育的技术工人及技术员,他们成为台湾技术密集产业的主力军。1980年后,高科技产业出口扩张,台湾鼓励外国公司投资,引进跨国公司,以“高科技”为目标。策略性产业、高科技产业发展急需的人才,越来越高比例的“知识性技术人力(专科、技术学院、科技大学毕业生)”“知识工作者(大学毕业生)”以及“高科技的研发人才(博、硕士班毕业生)”成为台湾发展高科技产业最大的助力与优势。职业学校所培育的人力已无法满足高科技产业需求,高职毕业生出现过度供过于求的现象,职业学校的优化转型势在必行。1990年开始,台湾产业结构重点转向以高科技、新能源等为重点的知识型经济,高级人才供需失衡。1990到2014年间,台湾大专院校数量增加了38所,达到159所。由此可见,配合经济发展的教育政策才是台湾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原动力,也是台湾竞争力优势之所在。
从工业化进程看,“十二五”时期,江苏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呈现同频共振现象。江苏省高职高专院校的专业设置集中在第三产业,公办高职第三产业专业占三大产业专业布点总数的62.60%,而民办高职的第三产业专业占三大产业专业设置总数的72.43%,六大主体专业中除制造类和部分电子信息类专业属于第二产业外,其他均属于第三产业。专业设置与江苏现代产业结构有良好的匹配度。但三大区域间差异还比较明显:苏南地区由工业化后期进入后工业化时期,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但苏中苏北地区由工业化中期进入工业化后期,职业教育的转型步伐在加快。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在由投资向创新转变,技术创新性人才的供应与支撑数将呈现上升态势。
(四)苏台职教国际化发展对比
台湾高等技职教育多是社会变迁、产业变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目前技职教育是区域产业革新的领航者,顺应本地产业需求与经济发展。1999年底,台湾成立技职教育“国际合作”推动组织架构。目前职业教育国际化主要的交流活动包括:签订学术交流合作协议书(MOU)、互访、交换教授、交换学生、语文学习及信息出版品交流等。虽然在国际交流上都有很大的进展,但仍有许多障碍点,如相关经费与规定限制、经办国际合作业务之行政配合能力较弱、合作与交流目标不够具体以及交流诱因不明等,在执行交流活动上亟待突破。面对未知的产业升级以及全球化推进,未来技职教育仍是首先反应、变革的教育体系。
“十二五”以来,江苏省职业教育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全省已初步形成了以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为主体,三年制、五年制高职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布局相对合理,具有江苏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新体系,主要质量指标继续位居全国第一。世界范围内具有职业教育优势的发达国家和地区与江苏的交流正由经济交流转向教育与人力资本的交流。截至2014年7月,江苏省共有82所高职院校(省属37所、市属21所、民办23所、中外合作1所),占全国同类院校的6.4%,地级市覆盖率达100%,其中31个院校有海外本科直通车招生或中外合作办学招生,20多个院校成立了国际教育学院或国际合作学院等。将江苏现有的13个行政地区2013年度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招生计划和各地区2012年度的经济国际化水平进行对比,江苏高职教育国际化总体上适应经济国际化,区域间经济国际化和职教国际化水平呈现“南高北低”的态势。国际化类型全面,目的明确,学习借鉴经验多,形成成果输出的少,欠缺自身的特色。
二、基于区域发展的江苏职教国际化发展对策与建议
传统的教育国际化交流主要以本土学生的出国求学、专家学者的访问讲学或出席国际学术会议与交换研究等方式体现,实现知识传递与相互学习。全球化背景下的教育国际化呈现多元趋势。职业教育国际化要与城市国际化功能吻合、与区域经济发展匹配,适时适度地开展国际化交流合作。
(一)扭转观念,树立目标,锁定落脚点
随着各国贸易拓展至全球,国际就业机会随之增加,未来劳动者需要发展全球意识以及加深对竞争、文化、经济因素影响企业方式的理解,并能在国际场域中工作。新的职业观强调,教育机构对国家经济政策贡献的需求,大部分被置入经济表现的人类资本理论中,此理论要求经济表现与人力的技能层级息息相关,这也是各国政府教育政策的共同特征。原农耕年代、工业时代我们更多关注技能、技术的问题,后工业时代我们探究人才的标准,即我们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职业教育主要培养目标是适应经济发展、产业进步的实用型人才。但“德”“才”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最根本的是培养的人才要有民族的情怀,要有中国心,要有德行,立足本土,对国家和民族复兴敢担当。
(二)加强管理,梳理思路,增强执行力
职业教育国际化是一个涉及面广、发展时间长的系统工程,涉及厘清思路、统一目标和资源优化整合等问题。国际交流只有融入学校的整体发展当中,借助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管理经验,加强教育信息沟通,促进优秀人才的流动,才能达到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目的,其本质是参与双方实现互通、互赢。对此,目前各职业院校只是理念上认可,在操作层面上,由于各种因素的干扰或欠缺,如校园自主运作观偏差、校务运作效率低,用人及财务规范弹性不足,致使职业教育国际化战略规划制定出现空白。政府在全省的职业教育国际化工作上欠缺力度和统筹规划,职业院校多从自身角度出发,目标偏散,产业对接不清。这就要求相关主管部门兼顾各方相关者利益,分阶段对已有的项目加强管理,量化考核,评价国际学术交流对地方的贡献;尚在摸索中的,要規范管理,设立补助基金会,通过国际性讲座,增强国际化对接。
(三)加强沟通,创新渠道,构建交流机制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同频共振现象日趋明显,并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政府要在国内外劳动力市场上建立具有主动性和引领性的外向型人才培养基地,增强职业教育区域间的对话,构建组织化的沟通交流机制,采用国际双方认可的资格认证制,提高职业教育人才的流动性。职业院校也可以适当地增进自己和他国的关系。在教学、研究与学制等方面均应增强全球意识,将合作国或者交流国的国际事务及活动的经济、社会、文化、法律与政治等要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相关课程开设中,促使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不仅具有国际视野,而且还能扎根区域经济发展,实现适用兼通用。
(四)奖惩并用,强化互动,实现资源共享
职业教育国际化工作应投注更多心力在课程教学与学习成果的国际化上。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学习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职教经验,在引入德国的“双元制”、北美的“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澳大利亚的资格框架体系与培训包、英国的质量保障体系等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色,创新教育模式。各职业院校在引进课程的同时,不能仅仅是“拿来主义”,还要转化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性技术成果与劳动成果。西方有用的东西,未必适合本土,只有使之本土化、民族化,才能最终变成各国间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双向交流,真正实现教育的国际化。尤其当产业竞争呈现全球创新链高端化、产业链整体化特点时,为增强科技创新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职业教育既不能闭关自守、狂妄自大,也不能生搬硬套、邯郸学步,而应在完善激励与约束机制下不断自我发现、自我突破、自我创新。国际化是有标准的,如国际通用的生产标准、产品标准、服务标准等,我们在人才培养上要能够达到标准,要能预判风险,多思考全球化背景下与国际企业全面深入合作的可行性,不做表面文章,深入研讨、实践、纠错、提升,在互动合作、激荡碰撞中,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职业教育国际化新常态。
【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战略思考】推荐阅读:
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思考07-10
对中国快速发展的思考08-05
国际人力资源企业战略09-30
中国公益事业及其ngo发展战略的思考07-19
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11-13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07-29
中国企业三大战略误区08-02
中国乡镇企业发展探析10-21
对企业党员发展工作中有关问题的思考07-27
中国企业如何制定战略2011041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