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2024-10-14

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共12篇)

1.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一

《汽车维修漆工》职业简介

一、职业名称

汽车维修漆工

二、职业定义

从事汽车车身表面及相关件涂层修复的人员。

三、主要工作内容

从事的工作主要包括:(1)调和配制涂料;(2)操作喷砂或碰丸设备,对工件进行喷砂或喷丸处理;(3)使用喷枪或者操作自动化喷漆设备,对工件表面进行涂、喷、浸渍涂料;(4)对汽车车身及各类部件进行涂腻子、磨平、喷漆、补漆;(5)对汽车车身及各类部件的漆面修复、保养、整饰等;(6)能使用汽车漆工相关专业工具设备操作及相关保养工作。

四、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四个等级: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其中五、四、三级已列入鉴定公告,可面向社会开展培训与鉴定。

五、建议培训课时

五级:250课时;四级:300课时;三级:350课时。

六、学员申报条件

参照《上海市职业技能鉴定申报条件》。

七、鉴定方式

五级、四级、三级的鉴定方式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用闭卷计算机机考方式,操作技能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及笔试方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理论知识或操作技能不及格者可按规定分别补考。

2.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二

关键词:汽车维修,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方向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规模持续扩大, 改革不断深入, 质量不断提高, 整个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 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9年, 全国职业院校共招生283万人, 在校学生861万人, 约占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和在校生的一半, 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河山。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同时, 职业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模式改革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质量逐步提高, 较好地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确立培养目标

要根据生源体系构建专业教育, 充分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的上学需求, 构建中职和高职衔接的平台, 促进高职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沟通联系, 使学生的学习和就业选择更具有多元化。

要根据市场需求的专业体系构建专业教育, 汽车维修专业职业教育应该以就业为主题方向, 以市场需求为专业导向, 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就业优势, 使学生达到“学有所用, 需有多学”的目的。要充分依托行业协会在掌握行业信息方面的准确性和适时性优势, 在调动企业参与全行业活动方面的权威性与可行性优势, 与行业协会建立合作关系, 听取有关意见和建议, 随时把握企业需求及其变化, 以此为出发点确立和动态调整培养目标。

二、以技能考核为核心, 制定培养计划

交通部门的“汽车维修工从业资格证”与劳动部门的“技术等级证”是汽车维修工作者的入门凭证, 我们平时在对学生进行汽车维修教育的同时, 不仅要以日后的实际工作实践为基础, 还要在理论课学习时突出课程考察科目的知识内容, 这样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深化学习了可能要考察的内容, 也相应提高了“双证”考核的通过率, 从而明确了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同时还要结合国家劳动就业制度和汽车维修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的规定, 结合汽车维修新工艺、新特性的变化, 结合当地维修企业的实际需要, 注重各岗位新技术的主题化应用培训, 不断调整培训方案, 制定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培训计划。

三、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培训质量

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教学方法也必须是以日后的工作实践为基础的, 平时在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不仅要让学生领会基础知识的内涵, 还要在教学实践中强调教学内容的实际应用。

要提高教学效率, 就必须积极推进教学思想的革新, 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在汽修专业的教育中应结合汽车维修业的特点, 将现代化教学手段和实物教学手段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 构建“理实一体”课堂, 改变以往重理论、轻实践的“表面式”教学方式, 使学员动脑动手, 理论实践融会贯通, 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

四、重视行业协会的作用, 建立合理的职业教育体系

行业协会是由单一行业的竞争者所构成的非盈利性组织, 其目的在于在促进提高该行业中的产品销售和雇佣方面提供多边性援助服务。而行业协会在汽车市场领域中的作用不言而喻, 它可以整合汽车市场的有用资源, 可以明确汽车市场的供应关系, 可以为汽车市场的发展起到有益的导向作用。应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中介作用, 积极引导汽车维修企业、汽车制造企业、职业技术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参与, 整合资源, 合理分工, 组建有利于汽车“后市场”健康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 为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素质过硬的人才支持。

五、注重新政策, 以此为核心开展主流技术培训

每个行业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为此国家为了规范各行业市场的正常运行和有序发展, 制定了不同层次的法律法规, 汽车维修专业也不例外。只有注重新政策的颁布, 才能最大程度上把握汽车市场的最新动态。对于我国汽车维修专业教育的发展, 更要以新政策新法规为具体依托, 不断改革更新汽车维修专业的课程目标和教学方法。比如, 为适应汽车维修技术的发展, 根据汽车维修不同领域的特征,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参照国际先进经验, 在原《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 制定并发布了《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标准》, 面向全国推出“汽车维修专项技能认证”, 该标准将汽车维修行业划分为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汽车碰撞修复、配件供销与估损、汽车修理企业管理和汽车营销五大领域、八个专项模块 (分别是发动机维修师、变速器维修师、底盘系统维修师、电子电气系统维修师、汽车碰撞修复师、汽车配件与估损师、汽车维修企业管理和汽车营销师) 等。汽修认证在国内率先采用了国际通行的模块化考试体系, 以切实提高汽车维修工的操作技能为目标, 融合当今最先进的以电控、自动变速器为主流的汽车技术。有关部门要以此为平台, 抓住契机, 加大力度对现行职业培训体系进行突破和革新。

参考文献

3.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三

【关键词】中职学校 汽车维修专业 职业观的教育

【中图分类号】U4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49-01

我们国家城市发展很快,使用汽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所以汽车行业现在需要很多汽车维修专业的人才。在我国汽车维修这个职业的职业标准是汽车的维修人员必须具有较强的交流能力、计算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基本技术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人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等等多种能力,而中职院校是培养这类人才的聚集地,但是许多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却没有做关于自己专业的工作,由于他们职业观树立得不完善,所见所想还是有限的,导致中职学校汽车维修專业的学生就业率越来越低。在学生的职业观教育方面,中职学校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要努力找出这些不足,然后相对应的找出解决方法才是现在的关键。

一、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职业观的现状

当前我们国家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经过详细的调查,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自己毕业之后后的就业表示很不看好,由于这个不乐观的心理,学生们在生活、学习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不积极的态度,并且这消极的情绪也影响了学习的效率。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于自己未来职业的展望很不切实际,由于学习的深入,年级越高的同学越有更实际的打算。毕业时有很多选择,有的学生选择一毕业就直接找工作去就业,有的学生会继续学习,考更高的学位,还有一部分学生会选择自己创业。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就业的意识很弱,虽然他们在平时的上课时会很认真,对实际操作的课程也会很感兴趣,能看出来他们真正很喜欢汽车维修这个行业,但是他们就业的观念太弱,对于自己的未来没有一个完整的规划。

在我国,经过对一些有名的汽车维修的企业进行调查,统计了一些数据,发现在技术的管理人员中,仅有73.8%的人有高中及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在一线工作的人员中,只有61.5%的人有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水平的人,还有87.4%的人没有学习过专业的知识,持有高级证书、中级证书和初级证书的比例是26.6%、43.1%和30.4%,但是在发达国家的比例是35%、50%和15%,在所调查的企业中仅仅有77.6%的有技术等级的人。我们国家汽车维修的专业需要健康的发展,但现在从事这个专业的工作人员,文化的水平较低、技术的能力不高、数量严重地不足、服务的意识很欠缺,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们国家汽车维修行业的发展。

日前,在我们国家,中职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堂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作为教育的主导,可是我们应该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模式,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业进行合作。讲课仍然以教授专业知识和实验实际操作为主,学校教授了学生理论和实际操作的所有过程,在上课时,也没有和企业联系在一起,根本不了解这些企业的实际需要,也不清楚企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所以导致了许多用人单位需要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培训,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不仅是对于企业资源的浪费,也造成了中职学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二、对于中职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职业观的指导

首先我们要正确地对待汽车维修这个专业,这是一个前景特别好的专业,这也是我们对于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建立正确职业观的第一步。条条大路通罗马,世界上有很多职业,社会的分工不同,职业就会不同,每个行业都有不一样的职业,但在各个行业之间还是有一定联系的。我们要让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深入地了解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这样可是让这个专业的学生们将他们的学习态度端正,也会将他们的精力花在学习专业知识上,让他们全身充满正能量,推进学生们建立一个积极向上的、乐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且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现在的毕业生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眼高手低,甚至许多本科毕业的学生都是这样的,我们中职学校的毕业生也大都是这样。这个缺点很严重的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形成了很大的阻碍。而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应该教学生们对自身的价值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明白自己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教给他们不管是怎样的学历,都要从最基础的做起,做一个拥有很强基础的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工作,积累自己的经验,尽快实现自己之前所定的目标,并且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适应现在的就业问题。

现在的中职学校应该尽快改变以前的教育模式,让汽车维修专业与社会和企业步调保持一致,将各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建立一个能够培育众多人才的教育模式,清楚明白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和目标,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有更多满足企业要求的人才,真正地掌握在具体工作中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提高学校就业率,学生才能有更好的就业。

三、总结

中职学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他们不但有着要有过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有过硬的实践能力,特别是中职学校的汽车维修专业,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中职学校的教师们应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积极性,并正确引导他们建立自己的职业观,让他们能顺顺利利走向自己专业的岗位,在汽车维修业大展宏图。社会在不断进步,我们的中职学校也要不断进步,汽车维修专业也要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志文,论汽车维修专业课教学[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5).

[2]梁迪,构建职业观教育为核心内容的大学生职业指导体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4.

4.汽车维修职业的教育教学改革论文 篇四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汽车保有量迅速增长,汽车服务市场人才紧缺。同时,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大量电子技术的应用正在推动汽车向智能化发展,诸如车道保持辅助系统、前方碰撞警示系统、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后十字路口交通警示系统、盲点检测警示系统、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电控悬架、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卫星巡航定位系统等一系列高科技装置,正在使汽车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对汽车维修行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能够利用各种专业工具进行零部件更换和对汽车进行保养的“护士”,更要成为熟悉现代汽车技术,能够利用智能化检测设备,具备机电一体化维修能力的“汽车医生”。目前,我国的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培养出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许多职业院校把教学改革作为迫在眉睫的研究课题,大胆尝试新思路突破现状。

一、职业教育的现状

1.教材内容较陈旧

目前职业院校配备的教材部分内容陈旧甚至已经淘汰,涉及的新车型、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较少,比如发动机课本中的化油器、传统式点火系统等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已经无用武之地。教材中文字内容繁多,插入图片较少,车型老化,难以吸引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方法缺少创新

大部分专业教师从大学毕业直接进入职业学校工作,缺乏实际维修经验,理论课授课基本以灌输知识、照本宣张为主,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训课分组教学,师资力量不够、设备不足,导致小组人数较多,教师在维护课堂安全和秩序管理方面耗费过多精力,教学中忽视了学生的主导地位。

3.双师型教师匮乏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教师严重缺乏,特别是既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有实际维修经验的教师严重不足,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职教师存在一定的困难,同时这些技术人员缺少教学理念,掌握的专业理论知识不一定准确和规范,而懂理论的专业教师可能存在动手能力不足的短板,讲实训课的老师也不一定具备讲理论课的能力。总之,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都有较高水准的教师比较稀缺。

4.部分学习内容脱离实际

部分课程内容较深较难,比如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课程内容复杂,学生理解困难,同时在实际维修实践中很少用到,即便是在维修企业也是将自动变速器的故障问题转交给厂家或自动变速器的专修机构,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往往只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甚至是打消了学生的学习信心。

5.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素质较差目前

从实际情况来看,选择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榜生,要么没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要么由于家庭环境或其他原因影响了学习。作为职业教育者,首先要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学生学情,如果片面追求高深知识的讲解,学生听起来云里雾里,再加上部分活跃的学生在课堂上捣乱,教学效果只能是让家长和社会失望。

二、关于教学改革的探讨

1.教材的配套

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应该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教材的选用或编写也应该从实际出发,内容紧密贴合生产实践,换句话说就是企业需要什么技能,学生就应当重点掌握什么技能。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情,教材内容要避免冗长篇幅、知识落后、内容重复,提倡彩色印刷,插入大量紧密贴近生活的车型彩图,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文化基础薄弱,缺乏想象,理解能力较差,自信心不够。汽车专业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电控技术方面涉及电子元件工作原理和电路分析更加难以理解,很难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大量运用3D动画和模拟视频演示,再配合教师生动的讲解,使抽象的构造原理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讲解过程中,通过利用汽车仿真软件,加深学生对汽车构造和工作原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通过二维码扫码、微课、师生互动平台等手段,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3.师资力量的培养

职业院校应该定期为专业教师提供专业培训的平台和机会,保障教师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紧跟行业发展的步伐。可以建设校内或校外生产实训基地,开展自主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育行政部门举办的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或比赛;选派骨干教师到职业教育发达的地区学习和进修;开展同类院校的国际交流,互相开展教研;深度开展校企合作,教师下企业实习,或者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培训讲座;创建教学资源库,广泛开展大教研和大比武,缩短青年教师的成长时间。通过以上途径,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4.优化课程设置

理论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进而指导技能实践;实习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进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和实习相结合,最终培养具备故障诊断与排除能力的维修技师。笔者认为,课程的设置要从市场需求出发,打破理论和实习的限制,精简理论内容,实习项目重在培养实用技能,尽可能地提高理论转化实践的效率。比如理论课学习发动机构造,实习课学习发动机检修,将理论课和实习课交叉进行排课,边理论边实习,进而让学生掌握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这门课程。实习课中删掉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等这些生活中几乎不会用到的课题,把课时补偿到整车维护与保养这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上。

5.实习课程与现场管理的优化

汽车维修专业大部分学生为男生,天性好动,实习课堂上的现场管理要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同时还要保障课堂秩序和学习效果。在实训设备不足、实训学生较多的客观条件下,实习指导教师有责任想办法让人人都有事干。比如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工单,一部分学生下工位实习,另一部分学生查找资料、完成工单的填写。还可以让小组同学分角色轮流完成工作任务,有的准备工具、有的检查安全、有的查阅资料、有的诊断故障、有的记录结果、有的恢复工位等等。总之,课堂上设备少学生多的情况下,教师要想办法给每位学生分配任务,避免个别学生无所事事,影响学习效果。

6.逐步完善硬件设施

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硬件设施的落后很大程度上阻碍专业的发展,实训设备不能与时俱进会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滞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汽车电控技术的发展,先进的综合诊断仪、解码器、示波器、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等专用设备在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因此学校也应该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定期购买相应的设备和仪器改善教学条件。

7.实习基地建设

单独靠学校的投资很难满足教学对设备的要求,可以寻求与4S店、大型修理厂、汽车美容店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实现校方和企业的共赢,学生可以在基地实习,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提高,保证了教学质量。同时,考核合格后的学生可以直接在企业就业,降低了企业招聘员工、培养员工的成本。

8.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改革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打破了传统的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避免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的脱节,减少课与课之间的内容重复,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将汽车专业课程划分为发动机、底盘、电器、新能源四大模块。每个模块的内容涵盖了结构、工作原理、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维修等汽车维修专业人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实物、仿真软件、演示、拆装训练、排故训练等手段,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法,使每位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将枯燥的理论学习转化为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体化过程,实现理论和实践高度融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结

5.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五

一、毕业论文的性质与任务

1.毕业论文的性质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毕业论文教学过程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阶段。毕业论文是大学期间学生毕业前的最后学习阶段,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是学生综合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效果的全面检验;是学生毕业的重要依据;是衡量高职院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

2.毕业论文的任务

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一项给定的项目任务,撰写出符合要求的论文。

1)毕业论文教学环节的综合性、实践性;

2)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或解决生产管理问题的能力等要求;

3)学生综合素质要求。

二、教学目标

毕业论文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高级汽车维修技工所必须的基本训练和从事汽车维修、养护、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的初步能力。毕业论文的特点是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索性。在教学上强调学生自主安排和独立工作,以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毕业论文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次较为系统的训练,应注重以下能力的培养:

1. 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根据课题收集、整理、综合分析,应用科学教学资料的能力及查阅和翻译外文资料的能力。

3. 通过毕业论文,使学生在工程制图、计算、实验、文字语言表达、科技文献检索、使用计算机及工具书等基本技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提高。

4. 通过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科学研究方法,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5. 通过对具体某一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担负简单技术工作的初步能力。

6. 对汽车专业相关领域有一定的认识及从业的准备。

三、毕业论文的要求

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独立装订成册,内容包括:

(1)封面(题目、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等)

(2)中、外文内容摘要

(3)正文目录(含页码)

(4)正文(计算说明书、图纸、文献综述、研究内容、技术经济分析、结论等)

(5)参考文献或资料

(6)附录或后记

2.中、外文内容摘要是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具有独

立性和自含性。包括:研究工作的目的、主要设计、实验方法,本人主要完成的成果。要求不少于400汉字,并译成外文。

3.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4.纸张要求: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应用标准A4纸单面打字成文。

5.文字要求:文字通顺,语言流畅,无错别字。

6.图纸要求:毕业设计图纸应使用计算机绘制。图纸尺寸标注应符合国家标准。图纸应按“规范”叠好。

7.曲线图表要求:所有曲线、图表、流程图、程序框图、示意图等不得徒手画,必须按国家规定标准或工程要求绘制。

6.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六

通过对黄石地区一汽车大众4S店、上海大众4S店、上海通用别克4S店等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进行的岗位调查, 以及对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分析, 发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主要就业岗位是:汽车机电维修、服务顾问, 进一步提升后的技术岗位是维修质检员。通过分析研究就业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 确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备汽车机电维修、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配件管理、经营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 在汽车售后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工作的技术型技能人才。我们调研所得的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 与国家职业标准中的汽车修理工职业对应的企业工作岗位基本一致, 详见表1。

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分析

根据表1对汽车修理工职业的描述、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对应的企业岗位分析, 以及通过企业调研确立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群的职责要求, 提炼岗位工作的关键任务, 从而总结完成该岗位任务所需的核心知识、能力与素质, 结果见表2。

3 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3.1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是以汽车修理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国家标准体系, 反映当前汽车维修行业对从业人员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职业标准对从业人员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主要参照标准, 它具有影响和规范职业教育的作用。

3.1.1 职业能力

在“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的工作要求中, 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是职业能力开发的主要依据。由于职业能力在行业内既有通用能力要求, 也有特殊能力要求, 所以将职业能力分为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特定能力, 以便进行课程的组合设计。汽车修理工职业共分五个等级, 即五级 (初级工) 、四级 (中级工) 、三级 (高级工) 、二级 (技师) 、一级 (高级技师) 。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通常定位于三级 (高级工) , 以高级工的职业能力为目标确定应开的课程, 所开课程应包含初级工和中级工的学习内容。

3.1.2 职业素质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对汽车售后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职业守则、职业规范都作了明确要求, 关键在于培养从业人员的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 遵从职业规范, 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和持续学习意识与创新思维意识。

3.1.3 相关知识

“汽车修理工国家职业标准”对基本要求中的基础知识、工作要求中的相关知识都作了明确规定, 这是以达到职业能力、职业素质所需知识为基本前提, 开发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要素, 以“够用、必需”为度。

3.2 构建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1]9号文指出, 职业教育要做到五个对接: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课程是教育教学标准与企业标准相融合的载体, 高职教育教学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应以就业为导向, 以职业资格标准为核心,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 这样建立的课程体系才能实现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要源于标准但不局限于标准。我们处于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飞速发展的时代, 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层出不穷, 各个汽车企业每年都有新车型推出, 因此, 汽车维修职业的能力开发必须考虑到“国家职业标准”的滞后性, 同时考虑到各个地区的区域性差别, 在进行职业分析时, 应对所服务地区的汽车售后服务企业及其职业岗位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国家职业标准规定的是职业的通用要求, 据此开发的是共性的课程, 而针对企业调研可以得到本地区汽车售后服务企业的个性要求, 据此开发的是个性化的特色课程。

根据前述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知识-素质-能力分析, 提取岗位典型工作任务, 并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加工处理, 提炼完成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知识能力并对其进行重构与教学内容的序化, 形成汽车检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 结合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标准要求, 构建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课程体系, 详见图1。

综合了国家职业标准和企业岗位调研所得到的课程体系, 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实现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的对接;有利于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改革, 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 符合当前职业教育的需要, 为学生职业生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要: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之一是要求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要实现这一点, 课程体系的重构是重中之重。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 面向汽车后市场培养具备汽车机电维修、维修业务接待、汽车配件管理、经营管理等综合职业能力, 在汽车售后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岗位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通过企业调研, 明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及岗位工作职责、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 在详细分析就业岗位所需的知识、素质与能力基础上, 构建与国家职业标准对接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

关键词:职业标准,对接,岗位分析,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徐炳文.工学结合背景下高职教学改革与职业标准的对接[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11, (4) :29-31.

7.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七

一、汽车实训基地工具配置误区与工具管理现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从业技能是否可以在工作中得到正常发挥,离不开专业的工具。在汽车专业实训过程中,常发生以下五种现象:

1.工具没有确定的使用责任人,而是以项目小组的形式集体使用

这种工具的使用管理形式对工具的保管责任和使用责任模糊不清,对工具在使用过程中的损坏和遗失现象难以控制,因此破坏性操作在实训过程中时有发生。

2.工具进行集中管理,按照实训科目需求领取

这种工具使用管理形式确定了使用责任人对工具的保管和使用责任,减少了工具的损坏和遗失。但对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了过高的要求,工具的清点、发放、回收、检查、出入库都要占用较长的实训时间。

3.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

这导致工具配置与实训项目需求不相符。实训教师对工具的配置失误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一是片面地追求多而全;二是没有按照车间实训车辆、台架的相关特征来合理配置工具;三是没有按照工种与岗位的差异化特征实施有针对性的工具配置。

4.配备套装工具繁多,缺乏实用性

部分院校实训基地每个工位上配发的不同配置的成套盒装工具有三四套之多,累计单件工具总量超过百件。这样的配置貌似齐全完备,但实训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由于缺乏某一个专用的单件工具,而造成实训进度停滞的局面,学员没有耐心寻找,转而就会去用其他工位所配工具,从而造成工具频繁丢失和破坏的恶性循环。

5.实训基地工具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

实训基地工具使用管理制度确定了使用责任人对工具的使用、保管和赔偿责任,但管理制度操作繁琐,管理效果不明显。

二、如何合理配置工具,提高实训工作效率

实训工具精准化的配置和管理,是实训基地实现教学实训低消耗和实训效果高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实训工作效率的基础,可以提高实训基地实训能力,减少工具领用者的工作压力;培养学员正确快速选用工具的从业技能;降低工具的闲置率和缺损率,提供准确的采购信息,节约院校的基地建设资金,减少实训教学成本。为此,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工具的精准化配置和管理。

1.成套盒装工具尽量避免重复配置

成套成盒工具虽然整理方便,外观整齐,但使用人员仅需要一种工具而被配置整套工具的情况时有发生,这造成了资源浪费。实验室管理人员应针对不同的台架、车辆、工种、实训项目进行综合考虑,除配备必需的合适的成套工具外,单独选配使用频率较高的工具和专用工具,锻炼学员快速选用工具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工具要配置完备

与主讲车系及实训项目相关的,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常用工具,要在工具预配置的时候配置完备。例如该工位是桑塔纳3000发动机拆装工位,那么其常用的套筒、扳手、活塞环钳、卡环钳、橡胶锤和缸盖螺栓专用扳手等工具要匹配完备。

3.依据工种之间的差异合理进行工具配置

由于不同工种之间存在操作技能和需求的差异,所配备的工具应能符合其日常作业的需要。以套筒类工具为例:对于电器与空调维修实训工位,其常用套筒类工具应单选以1/4″与3/8″传动规格的为主;发动机与底盘维修实训工位,其常用套筒类工具应单选以3/8″与1/2″传动规格的为主;对于以常规保养工作为主的养护工位,应该给予单选最常用的相关工具为主。

三、科学管理使用工具,建设高效节约实训室

1.构建实训基地工具使用信息查询系统

对实训基地内工具信息进行登记造册,输入微机管理系统。对每个工位配置的工具进行记录并标明配置明细,确定工位配置工具管理责任人。多余的工具及贵重设备由实训基地工具管理员进行登记造册、分类存放、出入库管理。建立工具信息查询系统可有效地对工具的规格、数量、存放位置、使用情况进行查询管理,并可为基地实验室建设发展、工具采购提供详细实用的信息资料,节约购置资金,减少工具闲置率和缺损率,降低工具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2.建立工具使用及定期核查制度,及时补充、核对并更新工具使用信息

各工位工具管理责任人应在每次进行实训项目前、后进行工具检查,并登记使用信息;实训基地工具管理人员应对各工位配置工具的使用、更换和补充情况进行定期核查。在核查过程中对发现已过度磨损或损坏的工具给予及时更换,避免学员使用过程中因工具不合格而造成设备损坏或人身伤害。对在规范使用过程中发生的自然磨损和损坏的工具,由工具管理人员以旧换新并记录信息;对违规操作或故意破坏造成损坏的工具,工具管理人员应记录在案并根据工具使用信息上报基地,由该工具管理责任人做出赔偿。

3.在实训过程中增加对学员进行工具合理使用的实践教育环节

爱惜工具、规范使用是维修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专业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实训教师应在实训过程中不断进行专业学习、规范自身操作,发现并及时制止学员在实训过程中的不合理操作,培养学员对所用工具规范使用、精准选择的职业技能,这也是对学员技能培训和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环节。

做好汽车实训基地工具的科学管理,不仅能降低实训教学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工具使用率、保障实训目标实施、增强实训教学效果、培养学员良好的从业技能,还可以减少实训成本、控制建设资金浪费、建立高效低耗的汽车专业实训模式。

8.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八

一、理实一体化涵义及重要性

“理实一体化”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简称,是一种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并行的教学模式,在知识讲解过程中融入技能训练,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伴随着中等职业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学生基础普遍较差。大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实践学习优于理论学习,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少部分学生的人生目标不明确、自信心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习惯较差。如果在专业课教学上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已很难实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的职业教育教学目标。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它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上岗的实践训练,毕业后能胜任专业岗位的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从职业能力的要求入手分析、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二、重视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要求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践技能训练两者并行,在技能训练中包含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中需要技能训练的融合,两者融为一体。比如我们在学习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整个模块教学安排在汽车实训室进行,教学的思路:理论讲解、动手实践、实践中针对各部件分析讲解、总结提高。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始规范操作,完成对曲柄连杆机构的拆卸,使学生对于曲柄连杆机构各部件有了一个完整的熟悉,同时强调拆下的零部件要摆放有序,针对各实物部件具体讲解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学生在操作中老师能及时发现学生理论知识的缺陷,及时纠正学生在组装操作中的不规范行为,同时学生在组装时碰到问题要及时解答,显示出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理实一体化汽车维修教学过程中,有时部分学生只能观看或协助正在操作的学生,所以,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相对的自由。如果老师不能有效地管理,那么,一些不守纪律的学生,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老师的教学过程管理,对教学的最终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在变速器拆装教学中,只要学生能正确使用工具,掌握拆装的顺序和注意事项,学生是不会出现的问题的。对于有些事先做完了得正准备一旁休息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我们拆装其他形式的变速器可能遇到什么问题?整个课堂,教师应该秉着不能放弃对任何一个学生培养的态度。在课堂上,做到尽量不要让个别学生的不好表现影响课堂教学。

三、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比速度、比质量、讲效率

理实一体化教学主要突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须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果学生想干就干,不干也无所谓,老师不督促,这样,一学期下来,有的学生就一无所获。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经几次课的操作训练,应能学到很多东西,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实物的操作。如果课堂上不讲究质量、不讲效率,学生没有时间观念,操作时边练边讲话,边练边玩,装错了重新返工,接着再来,学生操作时就没有紧迫感,。况且学生总是重复一种机械动作,一是学生感到没兴趣,二是学生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就变得枯燥无味了。教师应改变这种状态,操作过程中可分组进行操作比赛,老师在一旁给学生记时打分,并挑选几个好学生来协助老师进行当裁判,同时给予干得好的学生加以表扬,给干得差的一些学生加以鼓励,既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又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干得好的学生就更想露一手,信心百倍,干得不好的学生也想努力赶上,不甘落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优化汽车维修专业课堂教学

以往的理论授课教学模式,因为单调、枯燥的讲解很容易使学生学习疲劳。许多实践知识在教材中是没有的,理论介绍和实际操作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师的讲授必须结合实践,例如,汽车维修中怠速不良是一个典型且常见的故障,其检修的教学难度较大,学生不易理解,经过教师讲解后,通常大部分同学仍很难掌握,教学效果较差。而先介紹实践中怠速不良的处理过程,分析哪些故障原因是最常见的,最后用理论知识来解释实践操作的过程。这样,在实践的同时又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得到巩固,教学效果截然不同。学生对故障的原因和排除办法都能很好地掌握。

五、总结与体会

理实一体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会学”,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汽车维修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丰富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内容,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但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例如学生数量多,设备配置不能完全满足相关专业的教学要求;课程设置还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教学改革的步伐还不够全面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深入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克服、不断完善。总结出适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资料:

[1]杨培娟.加强实践动手能力优化高职汽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式[J].职业教育研究,2008

[2]闫承利.素质教育课堂优化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

[4]教育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文件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九

一、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 教学模式的目标

一体化教学模式融理论和技能教学为一体, 其课程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汽车维修企业的工作需求为标准进行设定, 教师在维修现场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学, 学生通过相互之间学习和操作, 共同提升专业技能以满足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

(二) 教学模式的原则

职业院校以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对一体化教学进行设定, 以技能分类与特点对若干教学功能模块进行建立, 充分结合技能操作和理论学习进行专业教学, 十分注重教学实践的适用性及实用性。

(三) 教学模式的方向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现, 重点在于对专业教材、教学大纲及计划的一体化实践, 除此以外, 还包括日常教学管理、任课教师队伍、教学质量考评的一体化, 以此实现对专业理论、技能操作及岗位需求的一体化建设[2]。这不仅是教学理念的一种突破, 也是职业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所要面对的挑战。如何在现有条件和基础上实现对一体化教学的改革, 是当前职业院校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 教学模式改革的落脚点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体化教学模式突破传统观念, 实现了多项教育内容的转变。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多样化发展, 由黑板板书转变为多媒体网络化教学, 由教师授课转变为理论实践的一体化授课, 由机械灌输式教学转变为形象生动的感性教学, 由理论和技能单项指导转变为“双师型”教学。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一) 教学学习目标的确定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 教师按照一体化教学大纲系统化的对专业教学进行组织, 以实现专业学习的目标[3]。教学过程中, 善于对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行激发, 借助各种方法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调动。为实现这一目标, 应寻找突破点, 并创造性的对专业教学进行组织。如《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教学中, 将典型故障的检排流程作为教学的突破点进行专业教学。教师进行演示和指导, 学生对计划进行制定并实施, 同时借助理论技能的学习训练对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引导,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对其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进行调动。

(二) 依据专业一体化标准配备师资力量

组织教学小组执教教师, 聘用具备专业岗位实践经历的骨干教师及技术专家, 实现对一体化师资力量的配备。按照学习内容、测评知识点及训练项目的实施标准, 以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为出发点, 选择适应学生的方法进行专业教学。教师围绕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由“学会”转变为“会学”, 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按照教学规程提出问题、讲评小结, 学生以教师的“教案”作为“学案”进行学习, 进一步确保对一体化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教学情境的设定与优化

根据企业检测、维修工位及程序, 设计与企业氛围及文化相统一的教学情境。如《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从问题车辆的接待、零部件的清洗、购件计划的制定及竣工交付等一系列项目都是依据汽车维修企业生产程序进行设计和安排的。教学时, 学生亲自进行操作, 教师则进行组织与指导。在明确目标、具体任务的条件下, 学生严格依据修理质量标准进一步对岗位适应能力进行强化, 同时实现了对他们创新能力及分析能力的良好培养。

(四) 建立考评体系

以专业能力为标准对考核项目和权重进行制定, 以过程考核成绩对操作技能的高低进行评价[4]。考核过程中, 结合教师评价、学习小组互评及学生自评模式进行评价, 单元成绩不合格的学生需要进行补偿学习, 至考评成绩合格为止。结束课程后, 组织考核小组对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习成效进行考核及质量评估, 同时组织问卷调查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解和跟踪, 并举行座谈会进一步了解教师对教学模式的意见和建议。逐步探索一体化的评价体系, 实现教学成果的全程评价。

三、结束语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行增加了学生与教师接触的时间, 进一步加强了双方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也就变得更为顺利和直接。通过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 学生的学习困难相对减小, 同时进一步提高了职业技术能力, 企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给予好评, 进一步说明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摘要: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使了汽车行业的进步, 同时也为职业院校的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有企业发展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正好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寻找了契机。依据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的教学特点, 制定并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 旨在实现教学效果及质量的有效提升。

关键词:职业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一体化教学

参考文献

[1]孙岩, 许建强, 刘有祝, 等.职业院校专业创新团队的运行机制研究——以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创新团队为例[J].价值工程, 2014 (36) :272-273.

[2]张净, 杨亚群.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课程体系[J].职业教育研究, 2010 (10) :124-125.

[3]杨良勇, 黄艳.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模式人才培养的探讨[J].民营科技, 2011 (9) :187-187.

10.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十

关键词:中职汽车,维修课程,教学

引言

在汽车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汽车维修专业也迎来了一个蓬勃繁荣的阶段,市场对于汽车专业维修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作为培养实践性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中职院校应该积极承担起为社会提供高素质汽修人才的责任,并能够结合市场的情况,随时转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既做到与时俱进,又能够结合学校自身情况,这样全面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同时满足市场需求。

一、中职汽车维修课程教学方法

1.演示教学法

演示教学法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整合汽车实物、总成模型以及原理图、实物照片等教学工具,在明确了教学内容与目的之后,教师合理点拨,帮助学生关注到演示的重点和特征,同时教师辅助以合理的讲解,板书与提示,通过和学生的交流,分析互动,集中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汽车修理教学的生动化,形象化。

2.讨论教学法

讨论教学的第一部是提出教学内容和目的,在此之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任务展开讨论,通过这个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沟通能力、专业操作技能,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意见,发表自己的看法,将讨论引导向更加深入,更加正确的方向,学生亲自参与维修研究活动,对各种汽修知识的掌握会更加扎实和深刻。

3.仿真模拟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利用三维仿真模拟技术,将现实中的汽车构造与原理还原出来,建立一个生动的三维动画模型,在这个基础上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学习维修技术,能够360度全范围的认识到汽车的每一个零部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非常大。

4.实训教学法

实训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定任务工作内容,根据当前汽修行业的特点和形式,培养学生的维修技术,分配学生到实训室进行学习,真实实现了做中教,干中学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二、基于中职汽车维修实例在汽车维修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以《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一课为例,对其燃油机压力测试的教学,进行实际分析。

1.进行任务导入

首先,教师带领学生进入专业的教师教学中。根据教学的要求,制定教学内容和任务。

2.进行信息搜集

信息搜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在任务导入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发动机控制系统原理等各方面的知识研究。

3.进行计划、决策

这个部分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物联网,对相关的信息进行搜集,通过宇龙软件建立燃油压力的方针测试过程。

4.进行实施、检查

地点是发动机实训室。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发动机台架或整车,与指导教师一起完成燃油压力测试过程。下面以桑塔纳2000型轿车燃油系统油压测试为例,介绍其检测方法和步骤。

4.1蓄电池电压正常。断开油泵电路保险兹以释放系统油压。按要求连接油压表,如图1所示。

4.2在接通点火开关之后,观察发动机的运转速度,如果怠速运转,那么在油压表的数值应该符合300k Pa。如果节气门开度突然增加时,数值则会快速增加到350k Pa左右。

4.3在怠速时,将油压调节器上的真空管拔下来,同时使用手指将气管的一侧管口堵住,此时油压表数值会显示在320k Pa。

4.4如果测试燃油系统压力符合标准,使发动机运转至正常工作温度后,重新接上燃油压力调节器上的真空软管,检查燃油压力表指示压力应略有下降。

4.5考核、总结。在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带领每个小组进行学习总结,针对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进行回顾,指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通过以上的步骤,学生的汽车维修能力得到了实际锻炼,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统一。

结束语

通过实际案例,对中职汽车维修教学方法以及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汤纯友.探究汽车维修与保养[J].现代企业教育,2014年14期

11.汽车维修工职业道德遵章守纪 篇十一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汽修运用与维修;学科教研室;必要性;实施策略。

一、国内中职教研室发展现状

在普通教育中,教研室是进行教学、科研、师资培养的基层单位,已经在国内外普及实施,并且成效显著。但中职学科教研室还很少被提起,更不要说具体实施了。

在以往的中职学校教学中,教师处于教育的第一线,有固定的生源;专业也稳定;教材统一;教学模式也单一。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方法上,与企业行业联系较少。学校只需要教务处一个教学职能机构就行了,即教师按照教务处的安排贯彻实施教学,从上而下的“一贯试”安排教学。特别是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存在脱节情况,专业课教师不能很好的了解行业和企业最新动向,不能把最新的技术融入到教学中。

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教师教学以单纯的课本为主,不能根据行业企业现状拓宽知识面。不能把教学与行业从业资格鉴定和职业技能鉴定融会贯通,并且由于各个学校师资和实训场地的限制,所有专业课教师就只归属于一个教研团队,笼统而又臃肿,不知道教师个人在专业方向上如何提升和发展。甚至很多教师在一直“吃老本”,不能跟上专业技术和行业技术的发展,不能和行业、企业接轨,这样就根本没有办法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无法落实教学改革,整个专业就不能真正的发展。

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科教研室成立的必要性

中职发展的现状就是以“就业为导向”。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就业方向而言可以分为机电维修、汽车钣金与涂漆、汽车改装与美容、汽车装配与调试。但大多数汽修专业毕业的学生被学校分配到汽车制造或者机械加工厂,很难真正的进入汽车维修服务企业。这是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技能水平达不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内容离行业要求还有一段距离,不管是从学习内容方面还是内容深度方面。现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都还停留在“一贯式”教学,一个教师可能会同时讲授几门课,这样在教研过程中不能做到“专而精”,教师的技能水平很难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也是不能真正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原因之一。

职业教育办得好与坏,往往取决于教师的技能水平和教育科研程度,技能水平和教育科研程度的强弱是衡量教师队伍素质和评估继续教育成效的有力标志,也是实施职业教育和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保证。如何提高师资队伍的技能水平和教科研程度,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一便是在中职学校增设学科教研室。特别是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很多教师都不是来自于汽车维修相关专业,没有汽车维修行业相关从业经验,特别需要对自身的技能水平进行提高,现在汽修专业知识面大而广,教师在提高技能水平和教研水平的时候,更应该选择好专业技术方向来“专而精”的提高学习。一些教师可以选择发动机方向,一些可以选择汽车底盘方向,还有汽车电气、汽车装配与制造等方向。这就需要成立学科方向教学研究室。

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科教研室的组建

汽车运用与维修根据教学和就业的特殊性可以分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研室、底盘构造与维修教研室、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教研室、汽车机械基础与识图教研室等,如下图表所示。

每个教研室配有教研组长一名,相对固定教学的教师若干,如果存在师资紧缺的情况,一个教研室的老师可以到其他教研室兼课,灵活调配。教研室组长可由在专业技术方向有一定研究并且与行业企业联系广泛的人担任。

四、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科教研室的职能

1.教学管理职能

(1)研究并制定学科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2)根据实训教学计划安排、布置和管理实训教室。

(3)积极响应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定科学的教学评价机制。

(4)上衔接汽车专业部,下联系教师,起到纽带链接职能。

2.教学职能

(1)理论和实训教学

现在的教学全是以周学时为单位的模块化教学。教师都可以胜任所有的模块化教学,这样所有教师可以在理论和实训课程中定期或不定期的互换。教务处再也不会为不知道把课程安排给那些老师而烦恼。

(2)考核与评价

由于现阶段理论课程和实训课程的脱节,对于学生考核与评价也是“各自为政”,不能把理论和实训考核结合起来。学科教研室能根据学校质量管理系统制定出合理的“理实一体化”考核机制。

(3)毕业作品

教研室可以安排出自己学科方向的毕业作品题库,贯彻实施毕业作品设计及制作等。

3.教研及教材编写职能

(1)教学研究

教研室可以组织多层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帮助广大教师执行教学计划,砖研、掌握教学大纲和教材,制作并修改电子教材。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仪器、仪板和设备研究开发

根据教学计划和实际教学需求,研究并制作教学仪器和设备。

(3)教材开发

教研室根据教师课堂反馈回来的信息,随时或不定期征求教师意见,采取边实践、边补充、边修改、边完善的形式,组织本教研室的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和实训教材等,并制作电子课件等教学资源。

4.师资队伍建设职能

成立教研室后,教师就会相对固定自己的专研方向,把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单一学科方向。对师资队伍建设有以上职能:

(1)教师可以相对固定专研学科方向和教学学科方向。

(2)理论和实操教师可以随时调配。让所有教研室内的教师都熟悉实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既可以解决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脱节的情况,又可以带动“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3)教研室可以定期举办教研会,相互探讨学习,为老师参加各种教学研讨会议或学术科研活动。

(4)鼓励并创造条件让教师参加各种行业和企业活动,定期到行业、企业参观学习。為教师与行业、企业接轨创造条件。

(5)参与教师评价与选拨,制定教师培训规划。

(6)培养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五、学科教研室成立的意义

学科教研室的成立为中职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使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更加顺畅,让学校及广大师生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1.提高教务处的工作效率。成立学科教研室后,让教务处和专业部的职责更加清晰,使教务处对教学的管理更加有序,专业部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促进学校相关部门更好的为广大师生及学生服务。

2.能解决学校的实际问题。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为什么难以推进,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通过成立学科教研室后,可以更好的促进教学,不管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为正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过度,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师资力量,提升教师凝聚力。更好的为职业教育服务。从多方面的落实和促进教学改革等。

【参考文献】

[1]黄炎培.教育与职业教育【J】.北京.1923(41).

[2]邓泽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专业教学整体方案研究(第1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11.

12.浅谈汽车钣金维修中塑料件的维修 篇十二

关键词:汽车钣金  塑料件  维修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b)-0085-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对于自身的生活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作为一种十分便利的交通工具,开始逐渐走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为了减轻汽车的自重,优化汽车性能,塑料件在汽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取代了许多原有的金属部件。但是,塑料件自身相对金属更加脆弱的特点,也使得其维修工作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1 汽车钣金维修概述

汽车钣金维修,是一种汽车修理的技术手段,是指在汽车发生损坏后,除车身防腐和装饰喷涂外的所有修复工作,如汽车车身损伤分析、车身测量、钣金整形、去应力焊接、附件装配和调整等。

在汽车发生意外事故时,由于车身外观损坏变形,如果只是对其进行原始的“砸拉焊补”,必然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和车身强度,因此,目前对于汽车的钣金维修基本上等同于车身的二次制造装配,对无法用肉眼观察到的缝隙、隐患等进行处理。在这种情况下,汽车维修人员不仅需要充分了解车身的外形尺寸、技术参数等,还必须掌握车身材料的特性,然后借助专业的测量工具,对车身进行全面测量,判断其受损情况,并分析车身变形存在的隐患,制定出合理有效的修复方案,然后配合相应的维修工艺,对汽车进行维修。

2 汽车塑料件的识别

一般来说,塑料材料可以分为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两种,前者指在受热条件下,可以固化,或者具有不溶特性的塑料,具有耐热性高、受热状态下稳定性强,不易变形的优点,但是机械强度相对较低,在进行修复时,只能采用胶粘剂法进行胶粘。后者则是指加热后会熔化,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可以在模具中冷却成型,再次加热后又会熔化的塑料材料。换言之,热塑性塑料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在液态与固态之间随意变化,因此适用于大部分修补方法。在对这两种塑料进行识别时,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通过塑料钣金件上印有的标号,在产品手册上进行查询;二是通过不同的塑料焊条,进行粘附测试,根据焊条的类型和粘合程度,判断塑料件的类别;三是进行塑料件挠性测试,利用相应的样本,与被测塑料的挠性进行对比,从而确定塑料的种类和特性。

3 汽车塑料件的钣金维修

3.1 保险杠维修

汽车保险杠的主要作用,是对汽车在发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和缓冲,从而保护车身以及驾驶员的安全,是汽车中的关键部位,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损伤的部件。在对汽车保险杆进行维修时,首先,要使用小刀等工具,除去保险杠上的毛刺,确保其表面的平整光滑,便于进行修复工作。对于保险杠上存在的凹陷部位,要涂上相应的油灰等材料,使其处于平滑状态。其次,保险杠碰撞或者划伤的伤痕位置,一般都不可避免地会沾上灰尘和污垢,为了确保油灰粘附的牢固性,需要使用高压水枪等设备进行冲洗,如果没有专业的冲洗设备或者伤痕较小,也可以利用刷子进行清理,同样具有良好的效果。然后,如果在清洗过程中,发现保险杠上粘有油污,则应该使用相应的涂料稀释液,对待修补部位进行脱漆处理,以确保油灰的牢固粘结。在清理完成后,要选择与塑料件颜色相同或相近的油灰,与硬化剂混合,然后使用刮刀,对油灰进行涂刷,确保其可以嵌入伤痕内部,对其进行填补。涂刷完成后,放置约2~3个小时,带油灰凝固后,选择相应的砂轮机(一般为1000号左右)进行打磨,确保表面的平整和光滑。继续放置一周,进行涂漆处理,则维修工作结束。需要注意的是,在修复完成后,需要对保险杠进行全面检查,切实保证维修质量,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进行处理,避免影响保险杆的美观性和实用性。

3.2 划痕、裂缝处理

划痕和裂缝可以说是塑料件最为常见的问题,其维修也比较简单。首先,在确认损伤部位后,对其周边一定范围进行清洁处理,在干净的抹布上,涂上具有去石蜡、油脂等功能的溶剂,对受损部位进行全面清洁,然后更换抹布,擦拭干净后晾干,保持表面的干燥性;其次,对伤痕部位进行适当切削,使其成为一种倾斜面,并利用砂纸等进行磨削,保持斜面的粗糙,以方便进行粘结处理;然后,对裂缝进行预对位,明确对位的力度,在利用专业的设备进行加热处理,在裂缝两侧涂上黏结剂以及黏结促进剂,并施加一定的压力,待黏结剂固结后,处理工作就算结束,然后对裂缝表面进行打磨和涂漆即可。

3.3 大面积损伤处理

对于较大面积的损伤,处理起来相对困难,因为这种情况下,塑料件自身的强度很可能受到了影响,如果盲目进行处理,很可能影响塑料件的正常使用。针对此问题,一般会使用与塑料件材质相同的塑料,对损伤部位进行补全处理。在处理过程中,首先,同样需要对损伤部位进行清理,保持其表面的清洁和干燥;其次,要利用专业的固定设施,对塑料件进行固定,并去除受损部件;第三,结合塑料件的塑料类型,选择相同类别,相同颜色的塑料作为修补材料,根据损伤的部位进行形状的预处理;第四,利用砂轮机、砂纸等,对受损部位和补全材料的边缘进行打磨,以确保黏结的牢固性;第五,涂刷黏结剂和黏结促进剂,将补全材料牢固地粘结在受损部位,保持适当的压力,确保黏结的有效性;第六,在受损部位与补全材料的表面进行二次黏结,增强其牢固程度,之后进行打磨、涂漆等操作。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发展的带动下,塑料材料开始越来越多地取代汽车中原有的金属部件,在减轻汽车自重的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汽车的舒适度,降低汽车造价。而与此同时,在汽车钣金维修中,塑料件的维修比重也将越来越大,应该受到汽车维修人员的重视,确保汽车钣金维修的有效进行,保证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丹丽萍.基于汽车钣金维修现状下的专业建设思考[J].科技风,2012(22):97.

上一篇:课外名著阅读资料下一篇:果子狸的微笑初中作文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