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39号文细则

2024-08-29

工信部39号文细则(精选4篇)

1.工信部39号文细则 篇一

电子文件管理暂行办法

(2010-07-28)

(中办国办厅字〔2009〕39号)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电子文件管理,确保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保存国家历史记录,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动国家信息化健康发展,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电子文件,是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处理公务过程中,通过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形成、办理、传输和存储的文字、图表、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形式的信息记录。

第三条 电子文件管理应当遵循信息化条件下电子文件形成和利用的规律,坚持下列基本原则:

(一)统一管理。对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实行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制度,对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实行集中管理。

(二)全程管理。对电子文件形成、办理、传输、保存、利用、销毁等实行全过程管理,确保电子文件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三)规范标准。制定统一标准和规范,对电子文件实行规范化管理。

(四)便于利用。发挥电子文件高效、便捷的优势,对有价值的电子文件提供分层次、分类别共享应用。

(五)安全保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采取有效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电子文件信息安全。

第二章 电子文件管理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建立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系会议制度,由中共中央办公厅牵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密码管理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全国电子文件管理工作;

(二)研究制定电子文件管理方针政策;

(三)审定电子文件管理规章制度、重要规划、重大项目方案;

(四)组织起草相关标准;

(五)研究解决全国电子文件管理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第五条 国家电子文件管理部际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中共中央办公厅承担。第六条 县以上党委、政府要结合实际,明确负责电子文件管理部门,承担本地区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第七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各级信息化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将电子文件管理工作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为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提供信息化保障。各级发展改革、机构编制等部门负责为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为电子文件管理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第八条 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电子文件管理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建立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规范工作流程,落实保障措施。各单位文秘和业务部门负责电子文件日常处理;档案部门负责归档电子文件管理;信息化部门负责为电子文件管理提供信息化支持;保密部门负责涉密电子文件的保密监督管理。

第九条 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负责接收和保管本馆接收范围内各单位形成的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并依法提供利用;有条件的应当根据国家灾害备份的要求,建立本机电子文件备份中心或者异地备份库。

第三章 电子文件的形成与办理

第十条 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在建立和完善信息系统时,应当组织文秘、业务、档案、信息化、保密等部门提出电子文件管理的功能需求。

第十一条 电子文件在形成和办理过程中,应当具备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原件形式,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能够有效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供调取查用;

(二)能够保证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自形成起完整无缺、来源可靠,未被非法更改;

(三)在信息交换、存储和显示过程中发生的形式变化不影响电子文件内容真实、完整。涉密电子文件的原件形式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十二条 电子文件应当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文件存储格式,确保能够长期有效读取。第十三条 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应当对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稿及其相关信息的留存和安全保密等作出明确规定。

第十四条 在电子文件传输、交换时,应当遵循相关要求,对传输、交换过程予以记录。

第四章 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移交

第十五条 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明确电子文件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并对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及时进行归档,由本单位档案部门负责管理。

第十六条 电子文件归档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子文件应当在办理完毕后实时或定期归档,定期归档应当在第二年6月底前完成;

(二)归档电子文件的保管期限划分准确;

(三)电子文件及其元数据应当同时归档;

(四)电子文件归档时,应当进行真实、完整、可用方面的鉴定、检测,并由相关责任人确认;

(五)电子文件应当以国家规定的标准存储格式进行归档,属于国家秘密的电子文件应当使用专用保密存储介质存储,并按保密规定办理归档手续;

(六)具有永久保存价值或者其他重要价值的电子文件,应当转换为纸质文件或者缩微胶卷同时归档。第十七条 归档电子文件应当按照相关管理要求进行分类和整理。

第十八条 属于国家综合档案馆接受范围的电子文件,应当按照规定时限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已建立电子文件备份中心的,应当按照其要求进行移交。

第五章 电子文件的保管和利用

第十九条 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和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应当配备电子文件管理、利用的设施设备。

第二十条 电子文件保管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标准和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和信息内容安全保密防护体系,执行严格的安全保密管理制度;

(二)定期对电子文件的保管情况、可读取状况等进行测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三)电子文件运行的软硬件环境、存储载体等发生变化时,应当将其及时迁移、转换;

(四)电子文件应当实行备份制度;

(五)根据电子文件不同载体保管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宜的保管条件。第二十一条 反映电子文件保管、利用过程的相关信息应当记录和保存。

第二十二条 加强电子文件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信息资源共享,保证电子文件在规定时间、地域、机构、人员范围内得到方便快捷的利用。

第二十三条 属于信息公开范围的电子文件的利用,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不属于信息公开范围的电子文件,按照国家有关档案、保密、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要求,可在规定范围内提供利用。

第二十四条 应当为利用者提供真实、可靠的电子文件,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电子文件不受损害。

第二十五条 电子文件的销毁应当履行有关审批手续;涉密电子文件的销毁应当按照国家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六章 奖励与惩处

第二十六条 负责电子文件管理的部门和电子文件形成单位对在电子文件管理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二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负责电子文件管理的部门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责任人员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一)电子文件管理不符合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保密要求的;

(二)不按照规定移交或者接收电子文件的;

(三)不按照规定提供电子文件的;

(四)损毁、丢失、篡改、伪造电子文件的;

(五)擅自提供、复制、公布、销毁电子文件的;

(六)擅自出卖电子文件的;

(七)玩忽职守,造成电子文件损失的。

有前款第四、五、六、七项情形,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所称元数据,是指描述电子文件内容、结构、背景和管理过程的数据。第二十九条 军队系统的电子文件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中共中央办公厅负责解释。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工信部-产业集群 篇二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04日】 【来源:中小企业司】 【字号:大 中 小】

编者按:培育产业集群是壮大规模经济,提升产业竞争能力的有效措施,对于提高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促进生产要素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解决就业、降低创业成本以及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明确提出,要“引导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文件下发以来,各地方认真贯彻落实,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并形成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能力强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日益显示出勃勃生机。现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关情况刊发,供工作中参考。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

产业集群是在某一产业领域相互关联的企业及其支撑体系在一定区域内大量集聚发展,并形成具有持续竞争优势的经济群落。产业集聚是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要求,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发展的高级形态。改革开放以来,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的产业集群发展迅速,日益显示出“小企业大协作、小产品大市场、小资本大集聚、小产业大规模”的特征,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中日益发挥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09年底,据我们对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20个省区市的不完全统计,年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375个,50-100亿元的产业集群414个,10-50亿元的产业集群1188个。

从区域分布来看,产业集群主要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少数省份的产业集群发展也正在加速。广东、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山东等东部沿海省市产业集群发展起步较早,集群经济已占到本省市工业产值的一半左右,其中浙江省已占到全省工业的60%。目前,我国东北地区、中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较快,产业集群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山东省产业集群2008年实现产值超过万亿元,达到13584亿元;江苏省集群企业户数占全省比重的16%,但销售收入却达到全省比重的55%,利润达到全省比重的66%,对当地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随着区域经济结构加快,西部地区产业集群发展也开始起步。如四川省有关部门统计,全省175个产业集群,工业企业总数为9708户,吸纳从业人员87.45万人,销售收入3094.9亿元,利税271亿元。

从行业特征来看,产业集群覆盖到纺织、服装、皮革、五金制品、工艺美术等大部分传统行业,目前在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新材料以及文化产业等高技术和新兴领域也开始迅速发展。据浙江省调查,有800多个产业集群(又称块状经济),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在各级政府规划下也发展起来一批高科技产业集群,如在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中,出现了以中关村、张江等高技术产业集群。在部分城市,出现了文化创意、动漫画制作基地等新兴产业集群。在农业领域,出现了蔬菜、花卉等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运和分销产业集群。

从企业组织结构来看,产业集群早期以中小企业集聚为特征,目前开始涌现出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区域品牌效应开始显现。我国产业集群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仅浙江省诸暨市大塘镇“袜业集群”就集中各类小企业3000多家。目前,一批著名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依托产业集群发展环境,正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做强做大。浙江台州市塑料产业集群中2%的骨干企业,占了集群内42%的销售额。在福建晋江皮鞋产业集群中,涌现出“安踏”等10多个“中国名牌”产品。目前,一批产业集群已进入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互动发展的新阶段,在产品品牌和企业品牌支撑下,小榄五金、虎门服装、嵊州领带、温州打火机、张江集成电路等区域品牌在国内外知名度日益提高。

从发展模式来看,目前,我国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主要分为自发成长型、资源驱动型、规划引导型和产业转移型等四种不同类型。自发成长型又被称为“原生型”产业集群,该类产业集群的出现主要源于区域良好的内部条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集群形成模式。资源驱动型产业集群是主要依托自然资源,以资源开发、加工和利用为基础而形成的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规划引导型产业集群也被称为园区型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集群发展模式,政府部门在推动该类产业集群的出现和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又被形象的称为“引凤筑巢”式集群发展模式。产业转移型产业集群,是指发达国家和地区将部分低端产业或产业链中的低附加值部分环节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并逐渐在一些较为临近或条件较好的地区聚集形成的产业集群。广东、福建等地,在国际产业转移过程中,由于地缘和人缘的优势,成为率先发展起来的区域。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主要特点

我国迅速发展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有三个突出特征:一是“小产品,大市场”。产品很小,小到钮扣、皮鞋、打火机等,但产品的市场很大,而且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二是“小企业,大合作”。单个企业不是很大,但生产方式是社会化大协作,总体规模体现在“千家万户”。三是“小区域,大作为”。在产业集聚区域,在制造业发展的同时,相关服务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和城

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当前形势下,大力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对于缓解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强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拉动经济、稳定就业形势和扩大出口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践表明,产业集群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配套效应,降低交易和创新成本,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引导和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集约使用土地等资源,集中进行环境治理;有利于带动中小企业发展,提升区域和产业竞争力;有利于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

从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也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大部分产业集群层次较低,主要是生产加工型集聚,创新能力不足,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基础设施匮乏;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和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不同区域间的比较优势发挥得不够充分,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产业开拓性不强;大部分集群缺乏科学的规划和合理布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缺乏人才培训、信息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撑等。为此,应采取更有效措施,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一是促进产业集群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针对产业集群的不同发展阶段特征,改善产业集聚环境,细化专业分工,加快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支撑性服务业,完善产业综合配套功能,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强特色产业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引导发展一批集聚效应突出、特色明显、布局合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建立一批国家重点产业集群示范。

二是积极参与游戏规则制定,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话语权。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的生产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申请专利、实施专利,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围绕产业集群升级需要,采取产学研联合等形式,集成一批先进技术,攻克一批核心技术,提升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

三是以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为切入点,建立和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在发展制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金融、信息和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在规模较大的产业集群中,重点建设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电子商务、信息服务、融资担保、人才培训、管理咨询、营销展示和创业等公共服务平台。发展一批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

场,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提升职业教育。引导和推动在产业集群内依法组建协会商会,加强行业自律。

四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要鼓励企业在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等环节采用先进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设计水平,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制造技术,促进传统产业集群加快由委托加工(OEM)向自主设计加工(ODM)、自主品牌生产(OBM)转变。引导企业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主动接轨国际制造业标准体系,推进产品国际标准认证,支持企业参与行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制订和修订。鼓励科研院所和产业集群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吸引跨国公司以及优势企业在产业集群设立制造基地、研发中心、采购中心和地区总部。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保护技术创新成果及知识产权,保护诚实守信者,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创新氛围。

五是壮大龙头骨干企业,提高专业化协作和配套水平。鼓励和引导各地要积极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品带动辐射、技术示范、信息扩散和销售网络中的积极作用。引导其采用多种方式,剥离零部件加工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具有相关配套条件的企业实施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化,促进产业链延伸。有条件的地区要对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技术改造项目予以支持。

六是大力实施自主品牌发展战略。鼓励产业集群以区域历史文化为重要内涵,以对资源优化整合为重要手段,以品牌共享为合作方式,以总体性宣传策划为主要推广方式,全面打造区域产业品牌(集体品牌或集体商标、原产地注册等)。同时,将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建设有机结合,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名牌产品和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产品争创国际知名品牌。有条件的产业集群,可以发掘商品的本土文化内涵,兴建特色展览馆,举办富有地方特色的展览展示活动。发展以特色产业为依托的商品批发市场,使之成为加工销售中心、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外贸出口基地。

七是大力促进人力资源发展。意大利制造业集群中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的比例为35︰50︰15,而中国的这一比例为5︰35︰60。在意大利传统产业集群中,设计型公司占企业数量的10%,拥有数量众多的设计人员。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专业学校,引进国内外职业培训机构,加强职业培训教育。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职业技术学院和技工学校,培养高素质的蓝领工人。产业集群的基础是本地产业文化和创业氛围,要努力营造宽松的人文环境,支持人们干事业,支持干成事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产业文化建设,引导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完善社会建设和管理。八是着力推进重点产业集群示范。根据当前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

3.工信部通报不良APP 篇三

APP指的是智能手机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比较著名的.应用商店有苹果的App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 Store,安智市场,还有黑莓用户的BlackBerry App World,微软的Marketplace等。8月1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开始全面实施,APP注册用户开始实行实名制。

8月5日,工信部网站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20第3号)》。公告称,二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对42家手机应用商店的应用软件进行技术检测,发现不良软件32款,涉及违规收集使用用户个人信息、恶意“吸费”、强行捆绑推广其他无关应用软件等问题。

4.工信部出台大力打击网络诈骗! 篇四

新发布的`意见从落实电话用户实名制、整顿和规范重点电信业务、整治网络改号、提升技术防范和打击能力、加强行业用户个人信息保护、强化社会监督与宣传教育、强化行业监管与责任追究、强化防范治理的工作保障共八个方面提出29条措施。

与六部委文件相比,7日新发布的意见更加细化和更具可操作性。意见要求,在底前实名率达到100%,届时未完成实名认证的用户将被停机。对于通过网络渠道办理入网的用户,意见要求,须通过视频等技术方式核验身份。

此次工信部还要求各基础电信企业、移动转售企业和互联网企业11月底前完成个人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自查,严肃处理非法出售、泄露用户个人信息的问题。

专家指,政府部门与市场机构一旦出现安全漏洞或者“内鬼”盗取,容易造成大量个人信息泄露。不少人在对个人信息已泄露毫不知情状态下,听到不法分子准确说出其姓名、住址等个人信息,就极易听信被骗。

当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网络安全法,特别增加了惩治网络诈骗的有关规定,对个人信息保护做出规定,要求网络运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其收集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泄露、毁损、丢失。

上一篇:关于大学生生活费用的调查报告下一篇:山间石板道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