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2024-07-24

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共8篇)

1.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一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汇报 材 料尊敬的各位领导:进入新世纪以来,创新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教育要发展,创新要领先。教师创新的关键在其自身的专业发展。为提高我校教师专业化水平,更好更快地培养创新人才,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战略,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结合校情实际,制定了“以建设学习、发展型学校为目标,以打造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核心,以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为载体,全面推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的策略。其核心宗旨是以教师发展为本,并据此科学长远规划,健全保证机制,出台有力措施,狠抓过程落实,积极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步伐。下面将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天宫寺中学建校于1956年,至今已走过54年历程。学校占地面积28280平方米,现有教学班16个,在校学生1120名。现有专任教师56人。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观念先进、素质一流的教师队伍。天宫寺中学确立了“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特长”的办学方向,实施“以德立校、依法治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崇德、博学、严谨、求实、勤奋”的良好校风。近年来,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天宫寺中学各项工作都有了长足进步,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教师专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取得了多项荣誉,得到了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

二、工作成绩领导管理科学,教师工作努力,现我校教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方面有了大幅提升。伴随新课程的实施,我校教师特别是一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目前,我校专任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其中田静老师已取得研究生学历,许可老师为在读研究生。现参加了省级骨干教师培训2人,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14人,市级名师1人,县级名师7人,市级骨干教师2名,县级骨干教师16名,县级优秀教师12人。我校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秦学强、许可等五位老师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张志华、田静、田凤娟等13位教师承担县级课题研究,其他教师均有校级科研课题。近年我校有多名教师在不同层面的各类教学大赛中获奖,还有田静、周慧卿、卢学平等28名教师在国家、省、市各类教学期刊上发表论文45篇。教师专业的发展,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我校中考取得优异成绩,今年重点高中进线185人,我校被评为2010年中考优秀单位,取得了良好办学效益。经过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具有我校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全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力的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三、具体措施

(一)组织领导1.领导机构我校建立了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机构,坚决落实专业发展学校负责制。孙校长是天宫寺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副校长宋校长负责具体工作。2.组织管理机构天宫寺中学成立了以孙校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校长,宋校长为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副校长,各处室领导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下设年级组、教研组。建立了三级管理网络,实现教师专业发展自我管理。校长(决策层面)教导处、研训处(组织层面)教研组、年级组、教师(实践层面)学校加强对教师业务能力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和管理。校领导要下教研组或年级组参加教研、指导教研,以督促和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领导重视,专人负责,为做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奠定了基础。3.总体规划学校领导对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积极谋划,且引导教师进行自我专业反思定位,找出专业欠缺不足。学校明确了发展方向,确定了发展目标,制定操作性强的三年发展规划、计划并对具体工作做了布置和安排。通过正确领导、科学规划、精确管理,教师专业发展有了目标方向,有了管理保障,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纳入了良性运行轨道。

(二)条件保障1.经费保障我校坚决落实研修经费。将学校的5%列为教师培训专项资金,用于我校开展校本培训及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所需的资料费、差旅费等,每学期初教研组长或教师购买的教学用书、光盘等教学资料予以报销。学校克服经费紧张困难,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我校投入资金12万余元,用于添置教学设备、购买图书资料等,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2.基本设施学校建设了完备的校园网并接入宽带,各处室、年级组配备微机,班级配备投影仪,购入大量音像图书资料,特别是教育理论及学科专业类书刊。学校设立了研训处,更新了办公设施,配备了专用计算机。这些都极大的改善了教师工作学习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3.时间保障学校安排隔周周五下午为校本主题研训时间,每周3学时,每学期10周,一学年共计60学时。学校按上级要求和结合本校实际安排教师外出参加培训。

(三)制度建设我校制定了相应制度,以制度作保证,强化过程管理,确保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建设的正常进行。1.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学校建立教师继续教育激励机制,制定了《天宫寺中学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天宫寺中学教师岗位培训制度》。学校为教师提供再学习的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三年内本科及以上“学用一致”所占比例提高到100%,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比例达到10%。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参训率为100%,考核成绩合格率为100%。2.教研制度为保证教研工作切实有效,不流于形式,学校制定了《天宫寺中学教研制度》。我们建立了定期开会、定期学习、定期汇报、定期检查、定期总结的“五定”制度。使教研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校本教研有其自身的规律性,遵循规律可以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具体实践中,我校主要总结出了以下四种校本教研模式:⑴.专家引领:我校大力支持学校领导成员及骨干教师外出取经学习。他们针对学校实际,确定研究专题,积极开展探讨交流活动,工作汇报《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工作汇报材料》。长期以来,在教师和教师之间、教师和专家之间已形成了默契的教科研合作体,极大提高了专项问题研究的实效性。⑵.临床诊断:这是检验教师教学实践效果的重要方式,通过公开课、研究课、观摩课等途径,在不同范围内,进行说课、反思、听课、评课、再反思等系列教研活动,教师在相互评价中查找不足,彼此提高,共同发展,切实把新课改的要求落到实处。⑶.专题探讨:这是开展教研组活动的重要研究模式,根据学科特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专门研究探讨,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不断创新各学科教与学的方式和方法。⑷调查征集:这是我们经常采用的一种反馈式的研究方式,它为师生互促搭起了一座重要桥梁。通过抽样分析归纳,把结果及时反馈,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3.科研制度学校建立教育科研网络,发挥网络职能,提高科研联络员的整体素质,努力提高学校教科研水平。及时、准确、有效地搜集和介绍外校各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上通下达,为校长的教育教学决策提供咨询,为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供情报,为搞好学校素质教育出谋划策。认真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题的理论和研究方法,通报校内课题科研进展情况和成功经验,及时指出存在问题,并协同研究帮助解决,使各课题研究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有新的突破。4.导师制度为使年轻教师尽快胜任教学工作,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学校安排他们拜思想与业务素质双过硬的骨干教师为师,开展老带新、强帮弱的传帮带活动,师徒共同备课,经常互相听课。学校举行隆重的拜师会,签订帮教合同书。并有相关制度严格执行,不走过场。5.评价管理制度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主要制度有《天宫寺中学教师量化评估方案》、《天宫寺中学教育教学奖惩制度》、《天宫寺中学教师业务档案细则》、《天宫寺中学教师职务评聘标准》、《天宫寺中学骨干教师认定评比标准》、《天宫寺中学骨干教师奖励方案》等一系列制度。对潜心钻研业务,有优秀科研成果或成绩突出的教师给予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

(四)、教师专业发展1.岗位学历情况我校为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强对教师岗位任职资格管理,制订了《天宫寺中学教师岗位管理任职资格管理方案》和《天宫寺中学教师岗位学历提高计划》,以此来提高教师岗位学历水平,达到教师的“学用一致”。现我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1人,大学本科30人,大学专科25人,符合国家的教师岗位学历要求。2.培训提高我校加强对教师教育理论培训,学习先进教育思想,努力提高知识水平。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边学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在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三种基本学习方式:接受习得性学习、研究发现性学习和交流分享性学习。我校设计了“三维一体”的教师专业学习方式结构,以具有教师专业发展内在性质的研究性学习和交流分享性学习为基础,带动接受习得性学习的进行,促进教师专业的良好发展3.师德教育学校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分学期进行师德考核,树立师德先进个人。我校涌现出了郝延城、陈平等先进个人5名。4.骨干教师学校建立了骨干教师工程,以点带面促进全体教师的整体发展。根据学校实际和发展需求,培养了师德高尚、业务清湛、科研成果丰富的骨干教师,带动全体教师的整体发展,发挥了较好的辐射作用。我校县级以上骨干教师18名,骨干教师比例达到32 %。近年来,学校培养了名师、骨干教师、教学标兵、师德标兵等29名,占教师人数的52%。5.教师心理健康学校非常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和教师分别制定了《心理知识学习方案》。学校为教师定时间、定场所、定讲师开设“心理课堂”,提供学习材料,竭力保障教师心理健康,提高教师幸福指数,促进师生心理健康发展。本学期初我校聘请了一中退休教师周之河老师,对学生进行了一个月的心理健康培训,效果良好。6.构建多元化运行载体我校积极寻求教研室和上一级学校的智力支持。进行项目合作、教师论坛、专家报告会、基地研训等形式,为教师学习和发展创设条件。我校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活动。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我校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的“联谊”,学习他们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每学年都要选派一部分骨干教师走出去与县内外的一些名校交流,如石家庄28中、42中,让教师在交流中成长,交流中提高,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五)特色与创新学校精心组织各种有针对性活动,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所开展的主要活动有:1.开展研究活动我校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秦学强、许可等五位老师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张志华、田静、田凤娟等十三位老师承担县级课题研究,其他教师均有校级科研课题。我校积极组织各教研组开展主题研究工作。定期开展,分工合作,共同探讨,协作交流,取得了一定成绩。2.开展沙龙对话活动如果说教师的自我学习是一种“吸收”,那么沙龙对话就是一种“倾吐”,必要的“倾吐”能促进更多的“吸收”。沙龙对话分两种,一种是有“中心议题”,以“中心议题”发言人为主,发言人做事先准备,内容充实,其他人补充发言;另一种是事先不指定“中心议题”,让每位教师带着感悟,困惑和疑问来参加沙龙对话,让教师在漫谈中,建立高层次的共识,以达到研究问题,交换信息,经验共享的目的,以推动校本研究。3.开展教育博客活动Blog作为网络时代信息化下的产物,它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个性化的交流空间。目前它正在逐渐成为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和人文环境,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重要途径。在Blog上,老师们可以十分方便地记载每天发生的教学故事,及时积累研究需要的各种信息,如反思、心得、引文……,需要的时候可以随时调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尤其重要的是,Blog使老师们做到相互对话、群体对话。在Blog上,教师们可以得到熟悉的和陌生的教育博客们的鼓励与欣赏,在学习与交流中获得知识、智慧和情感上的满足。基于这些认识,我们从去年开始鼓励教师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记录自己每天的教育足迹,收获教育思想的成熟。目前,我校部分教师建立了自己的教育博客,在Blog上发表多篇文章。我们深知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上还有许多路要走,还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我们将进一步与时俱进,不断超越,以岗位为阵地,追求内涵外延同步发展,有效整合各方力量,为教师的进一步专业化发展搭建最广阔的平台。我们也会不断的探索和钻研,为我校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不断努力。谢谢!天宫寺中学2010年11月

2.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二

众所周知, 大学本位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职前的培养方面, 不管是定向式的还是非定向式的, 毕业生都很难避免带有一些共同的缺陷, 即缺少实际的教学经验而使从教后的适应周期长。在职教师的培训方面, 也由于大学对中小学实际和教师的需要缺乏一定的了解而使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中小学教师正是缺乏新思想和新技能的刺激与挑战, 部分教师变得平庸、不思进取, 甚至教学知识和智慧出现停滞和退缩, 即便是那些职业发展动机强烈的教师, 也常常因为教学教学任务繁重, 没有足够时间进行自学、进修, 或者缺乏有效的指导与帮助而难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准, 实现持续成长。针对这些问题, 致力于改善教师职前培养水平, 促进教学新手成长和富有经验的专业人员持续发展和教学专业研究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chool, 简称“PDS”) 理论在美国应运而生。

它兴起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是由大学的教育系与大学所在地的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建立合作关系, 并致力于改善教师职前培养水平, 鼓励在职教师专业化成长以及促进学校和大学的发展。这种模式通常是在原有学校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有些在学校中有独立的行政机构, 有些则归属于原有学校机构。近些年来, PDS在美国发展迅速, 并逐步成为美国职前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截止2000年美国已建立了1000多所PDS。

在实践过程中, PDS使得广大教师和行政人员一起与大学教师结成伙伴关系, 从而改进了师范生的教与学, 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发展空间, 也为大学教师增进其专业工作的适切性提供了机会。

2 教师专业发展学校 (PDS) 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2.1 它促进了教师职后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发展

一方面,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改革中, 总是学校把作为学生发展的场所, 甚至在许多重要的教育改革的理论和运动中, 都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提高, 而没有关注到教师发展的问题。显然, 这是一种基于知识传递的单向度的理解。

基于目前的教育现状, 建设教师发展学校无疑是适应教育从单向度知识传递到多维度文化融合的历史性变革这一趋势的。这样, 学校不仅具有了教师发展的功能, 而且成为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场所,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 这样的学校才能使所有参与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人都得到发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教师发展学校在教师发展的意义上也意味着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另一方面, 在理论的意义上, 教育是实践的。这表达了教育、教师专业永恒的创造性质和丰富的现实性意义。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在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才能实现, 不可能在一次性的准备知识的训练中完成。迄今仍在实行的以师范院校各学科院系为主的教师职前教育, 主要学习的是"教什么", 而"怎么教"则需要在中小学里学习。教师发展学校之所以是在中小学建制之内, 就是为了以现实的中小学教育实践本身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真实环境。

在客体的意义上,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主体, 他们作为社会实践中的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主体意识和责任感, 作为主体的能动力量和创造精神是一切教育改革和发展最终得以实现的最基本、最直接的基础。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看作是从学校内部萌生、凝聚教育生命的绿色建设, 促进教师职后教育实践知识和智慧的持续发展的源泉, 无疑是教育发展的绿色模式。而寻求教育发展的绿色模式, 是我们的教育发展、教师进步的追求。

2.2 PDS打破了中小学与大学文化之间长期的隔阂, 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教育甚至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文化空间

大学的学术前沿性质以及开放、探究等文化特质已经逐渐融入社会, 并日益成为人们普遍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成为学习化社会得以形成的重要的社会心理基础。大学服务社会有各种不同方式和内容, 但在建设教师发展学校这个问题上, 我们更关注的是这种文化融合的方式。中小学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需要大学文化的参与, 需要走进学术前沿, 寻觅创造、发展的新的支点。同时, 在中小学里, 天真活泼的儿童、青少年, 丰富生动的教育生活, 不仅始终成就着中小学自身的文化, 并且对参与其中的大学文化也产生着重要影响。

美国PDS建设强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 所以建立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是教师发展学校的实施保障。在文化融合的意义上理解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有着特定的含义, 这种合作的基础是参与双方的相互理解, 其实质是教育意义和文化精神的重新建构, 其结果是新质文化的生成和参与双方在同一过程中获得各自的发展。这种合作关系是一种平等、共生的伙伴关系。他们共同的合作, 在改变中小学教育实践的同时, 也在实现着教育理论的建构, 使教育理论朝着既是科学的又是生动的方向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在这个意义上无疑是一座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实现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2.3 PDS是在合作的实践与研究中实现教师的发展, 它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持续成长的机会

“教师即研究者”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义语, 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运动中一个重要观念。因此,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与教师职业的研究性质密切关联。

在知识的单向传递的意义上, 教师只能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在每个学生 (主体) 成长的意义, 教师的工作就总是在实现着文化的融合、精神的建构, 永远充满着研究和创造的性质。当我们把研究看作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态度、方式, 体现着教育的根本意义, 那么, 教师就是教育研究的主体, 教师的研究意识与主体意识便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PDS通过大学教育工作者与中小学教师的合作研究, 在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中实现中小学教师教育, 使他们获得有效的持续发展。以研究和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研究和实践中持续开展中小学教师教育是PDS建设的突出特点。

PDS的建设以合作研究的实践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以质的研究把教育视为整体性的存在, 注重意义的解释性理解的基本态度, 以行动研究由实践者在实践中以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改善自己的实践为取向的基本方式, 掌握和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形成研究与教育合一的教师专业生活方式, 它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和持续成长的机会。

纵上, 教师发展学校的建设汇集着丰富的原生性质。它不是一种简单借用, 不是一种技术工具, 不是一种固定模式, 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革新和创造。它意味着对教育的重新理解, 对学校的重新认识, 对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提升。重是动态的、变革的、富有创造性的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赵昌木.教师及其成长研究:回顾与前瞻[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6) .

[2]赵昌木.美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理念、实施与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 (10) .

[3]胡得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8:45-56.

[4]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78.

[5]赵昌木.教师成长论[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4:120-145.

3.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视角 篇三

[摘要]优质学校就是专业发展良好的学校,也是社会的优质资源。学校是专业性学术机构,学校的专业发展基于其专业标准。从文化的视角,学校专业发展需要满怀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自信,构建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理清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思路,选择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不断推进学校专业发展,不断满足社会对优质教育的持续需求。

[关键词]基础教育;专业发展;学校文化

学校是专业文化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制度化教育的基本形式,学校教育发展的优劣是衡量一所学校专业水准的风向标。从文化的视角看,学校教育就是一种具体的文化存在样式。因此,学校教育发展就是一种具体的文化专业发展。本文将从学校专业性的文化检视、学校专业发展必要的文化自信、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三个方面来阐述学校的专业发展。

一、学校专业性的文化检视

学校是文化传播和生产的场所,是承载专业化教育的组织机构。学校教育是有别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专门化教育。这里的“专门化”其实就是指学校及其教育的“专业性”,同时也体现了学校教育的文化特性。

学校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也离不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较高要求。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时期,出现了剩余产品,可以供给专门从事知识活动的人,才会导致知识群体的独立;只有当社会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与技能,需要人们通过一段时期的专门学习才能习得;只有在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从事相应社会事务或工作需要具有一定专业素质的人才能胜任。在这样的情势下,独立形态的学校教育才应运而生。

第一,专业性的文化样式。学校教育是一种形式化或制度化的教育。在组织机构设置与制度安排上,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比,学校教育没有专门教育主管部门和机构,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等系列学制安排和相应的制度设计。在场地设施上,学校教育需要建立基本的场所及硬件设施保障。这种形式上的重视程度,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与文化发展的水平。

第二,专业性的文化队伍。这一点是业内外共识度最高的。正是有了专业性水准的教师,学校教育才能因为专业人员的推动而走上专业发展的道路。在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专业化及其水平是学校教育专业发展程度的“试金石”。因此,关注学校专业发展,一般意义上也就转换成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注。中小学(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确立,教师准人制度的设立,教师职前专业教育和职后专业培训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路径。因此,很多中小学(幼儿园)也成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那么,教师专业发展了,是不是学校自然而然地得到了专业发展呢?其实不尽然。事实表明,一些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程度普遍很高,无论是教师的学历、职称,还是其敬业精神、工作成效等,但是学校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并不高。究其原因,在于学校整体的专业发展水平没跟上。

第三,专业性的特色文化。文化是历史的印迹。学校文化是一个组织与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精神象征。它具体演绎为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师生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和班级文化。真正强大的学校文化具有教育、导向、激励、凝聚等功能。这些功能会让每一个置身学校文化氛围中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校的文化认同,进而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如果说学校在形式上的“专业性”体现了学校的硬实力,那么学校在队伍和文化上的“专业性”就体现为学校的软实力。然而,队伍的专业性建设不单是学校的事情,其职前专业发展依赖于个体在专门机构的持续努力和培养。学校文化上的专业性主要靠学校自身建设和发展,这是当前或者长期以来学校专业性发育不良的软肋。

二、学校专业发展必要的文化自信

在很多业内外人士轻视我们的教育,羡慕发达国家的教育时,其隐含的价值偏向体现出本土化教育价值的迷失和自卑。其根源牵扯到近百年来,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滞后,被动接受与适应所谓近代化、现代化标准,以及社会人心的躁动、迷茫与彷徨,最后导致盲从、跟风,乃至迷信。甚至机械地认为,应该抛弃传统,重建文化。在新世纪以来轰轰烈烈推动的基础教育改革进程中,持有这种观点和做派的人不乏少数,且酿成一种盲目崇外的风气。客观而论,不是借鉴或模仿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对国内教育指导没有价值,而是对自身教育缺乏科学的研究和判断,一味否定,失去了起码的教育自信。这对于民族教育、本土教育的健康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其主要危害在于,我们的教育文化将导致“无根化”,在世界教育丛林中,将失去民族的色彩与尊严。

教育是文化的基本样式。文化以其历史的“绵延性”(自古而今的流传与发扬形成的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和“共时性”(个性文化与集体文化的互动与共振)而不断展开和生动演绎,其中就包括教育文化。教育文化是与人关系极其紧密的文化类型。教育文化“绵延性”述说着教育的文化流传,包括在过去适宜的教育文化传统和延续至今不乏睿智的教育传统文化,这种教育文化传统烙上先人们对教育的合理化诉求和规律性认识。教育文化的“共时性”是对当下社会政治、经济等文化群落的积极回应。它一方面汲取时代文化的鲜活因子;另一方面反馈和影响时代文化,从而体现出教育文化的相对独立性。教育文化总是共生于历史文化长河之中,同时以文化的包容性接纳外来教育文化。这种包容和接纳是文化自行发展的自觉行为,而不是盲目的自我否定。教育文化只有通过不断内外优化,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发挥最佳的教育功能。

纵观世界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一直以来倡导尊师重教,探索教育规律和方法,形成了诸如《学记》、《中庸》等世界早期教育经典。近代以来,从书院到新学,从陶行知到晏阳初等,无论从办学形式、办学内涵,都汇聚了一批又一批充满教育情怀的人。他们为之求索、耕耘,并获得了优异的成就。而今,在深化素质教育,拓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征程中,我们很多人反而显得底气不足、悲观失望或消极沉沦了。这就是一种对本土教育文化不自信的表现,由此导致推进学校专业发展乏力,学校教育成效低迷,难以赢得社会的基本尊重。

没有专业自尊,就难以形成专业自信,也就缺乏专业发展自觉。因此,需要我们重拾传统优秀教育文化,奠定我们对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自信。同时,需要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运用立足实际与中西结合的办法,优化我们的工作思路,形成我们的科学抉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和增进专业能力,提高推进学校专业发展的觉悟,从而有效推进学校专业发展。

三、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路径

那么,基础教育学校的专业性问题,即学校专业发展应秉持怎样的文化标准、思路与具体途径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确立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

《四川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按照“学校设置与规划(学校设置、学校规模)、建设用地标准(学校建设用地构成、学校建设用地面积)、校舍建筑标准(校舍建筑构成、学校建筑标准、校舍建筑面积标准)、装备条件标准(通用教育技术装备、专用教育技术装备)、经费保障、师资队伍”等细则加以具体规定。该标准主要确立了学校硬件型外延专业化标准,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校软件型内涵专业化标准建设,只是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所体现。而以现行《福建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基本标准》为例,在项目A级指标中校园用地和教学用房占权重18%、实验室、图书馆(室)和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占权重32%、食堂和宿舍占权重10%、教师队伍占权重14%、教育管理和质量占权重26%。该标准在教育管理和质量软件型内涵专业化标准建设上有很大凸显,但是不够深入和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学校建设的专业标准体系。

确立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首先要确立标准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学校专业标准体系的确立首先要从学校教育的一般规律出发,梳理出学校专业标准的基本维度,同时结合区域特色与个性化需求,形成适宜当地学校专业标准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然后,完善体系维度。在理论框架的指导下,先要有形成构建体系的基本维度,再在各项维度中形成具体指标。这些指标体系就具体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标准。

2.理清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思路

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是促进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和准则。基于此,学校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形成专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技术路线,构筑起学校专业发展的道路。

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标准,落实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思路,即文化、课程、课堂。具体而言,就是理清学校文化,并整体规划,形成学校文化特色;在学校课程体系构建中贯穿学校文化,形成学校特色课程;在课堂教学主渠道中,系统实施学校课程,生动演绎学校文化特色。由此,形成一种学校文化统整、理念一体的学校发展格局,奠定学校专业发展的文化基础。如图1所示。

在上述结构图中,学校发展顶层设计是学校的基本定位与发展总体方向,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宏观思路;《学校章程》及学校相关规划体现了学校全面系统的专业发展构想,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中观思路,如学校文化的整体规划涉及学校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工作计划与具体实施方案是学校专业发展的实际操作与落实,体现了学校专业发展的微观思路。由此,总体构成为学校专业发展的基本文化思路。

3.寻求学校专业发展的主要文化途径

根据优质学校或说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校发展经验,以及笔者对诸多学校专业发展的正反案例的分析与提炼来看,学校专业发展的主要路径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加强校长为首的队伍专业化建设。作为校长,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实现良好的专业发展,否则学校专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就很难打开。教育部在对义务教育学校校长的专业标准中明确指出:校长应该具有在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适外部环境六个方面的基本专业发展标准。但就现实的情况而言,能够全面有效达成以上基本专业发展标准的校长比例并不太高。同时,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专业发展的重要内涵要求,是推动与落实学校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所以需要持续加强教师专业发展。另外,还要根据个体差异与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素质提升,使教师通过专业发展成长为具有丰富教育实践、教育经验和具有一定基础的教育思想认识的专家型教育工作者。同时,要重视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与团队专业化发展的同步并进。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具有一定的同伴互动和合作精神,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既可以带动教师所在团队的专业化发展水平的提升,又可以通过专业对话充分发挥团队内部教师之间的相互协作、相互支持、相互借鉴和相互欣赏的作用,进而增强学校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其次,聘请学术顾问或建立专家咨询常规机制。学校的长足发展需要智慧与理论引领,因此有必要“请进”相关专家进行专业服务。同时,建立一定的长效机制,充分利用专家的理论智慧为学校把脉和引领方向。另外,我们更应该鼓励和支持中小学和高校的合作。高校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相比中小学来说更具有文化高度,能够为中小学提供专业的学术引领,这正是中小学在学校专业发展中最为欠缺的。而中小学反过来又可以作为高校的学术实践基地,将高校的理论研究成果在中小学进行实践和应用,进而丰富高校的学术、理论研究。同时,高校相比中小学而言,本身就具有很高的美誉度,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能够进一步提升社会对于中小学的认知度和认可度,从而促进中小学的高位发展。

再次,与优质学校结对借力。目前,倡导学校教育的开放就是提倡学校要“走出去”整合资源,通过友好学校结对、集团办学、学校联盟等方式,实现学校教育多元优势互补,在相互借鉴中扬长补短,不断提升学校的美誉度和知名度。特别是全国各地正在积极推进的名校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由于名校的品牌、管理、师资等方面直接或者间接的输出,使得原本发展较为落后的薄弱学校、新建学校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依托并整合名校资源,更好地规范办学行为,提升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水平。

最后,通过“管评办”分离的机制促进学校长效专业发展。长期以来,学校形成的“管评办”统筹的方式导致“裁判与运动员”身份同一,极大地不利于专业化办学。学校常常是教育主管行政部门怎么考核就怎么办学,甚至有些教育主管部门还在沿用数年前的考核办法,考核的实效性,存在的弊端也未及时进行调整。这就造成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性受到较大的限制,为了考核而办学的情况还比较普遍。这就使学校的创新较少,办学特色也无法得以凸显,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影响很大,想要办出“一校一景、一校一品”的有个性的学校难度较大。为此,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教育的行政管理职能要专业化,要进一步放手学校专业化办学。同时,要让社会专业教育评估机构介入对学校教育的专业评估,并通过评估给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提供进行抉择调整和优化制度设计,用考核来促进学校的科学发展和专业化发展,而不是制约学校的发展。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及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是国内外教育研究的一大视域,然而把学校专业发展作为—个教育论题在研究层面涉猎不多,在实践操作层面切人的点多、局部的多,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很少。因此,有必要就学校专业发展进行系统设计、整体实施。一是充分结合学校硬实力和软实力构建整体专业标准,并允许区域差异;二是形成学校教育体制专业标准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学校专业标准的落实与评估细则,形成学校专业发展多级制,营造良性竞争机制;四是建立配套学校专业发展多元开放平台,尤其是充分尊重和接纳社会专业中介机构的专业介入。

4.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四

湖南省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位于洞庭湖之滨的县城荣家湾镇。学校创办于1994年,是县职教中心的主体学校和办公所在地,现有校本部和一个教学点,总占地面积212亩,建筑面积56812平方米,在籍学生5000余人。开设有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计算机网络技术、焊接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计算机平面设计、会计电算化、服装设计与工艺、旅游服务与管理、音乐、计算机应用等专业。

学校现代化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有50多个实习实训室,建起了校园网络、闭路电视,有近2000万元的仪器设备和近20万册藏书。现有教职工203人,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94%,其中硕士研究生15人,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56人,15名教师参加国家级师资培训,“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的78%。

学校坚持以“培养德技兼备的现代职业人”为目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积极构建“对接市场、工学结合、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完善“政府主导、资源统筹、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模式,营造了“求知、求艺、求真、求为”的良好校风,形成了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并举的多层次办学格局。学校先后被国家教育部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职业学校教学工作优秀学校”、湖南省首批“农民工培训院校”、“湖南省示范性职业中等专业学校”,被省商务厅授予“湖南省外派劳务培训基地”,被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定为“湖南省特种作业人员定点培训单位”。2009年被评为湖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农村成人教育先进学校,2010年入 围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我校一贯重视文明卫生工作,始终把文明卫生工作作为落实“环境育人”的重要环节来抓。2011年以来,根据岳阳县创省级文明卫生城市的要求,我校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指示精神,把做好创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健全组织,成立机构

创卫工作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将创卫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创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的创卫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兰常春任组长,校长胡铁和德育副校长李毓东任副组长,成员由后勤副校长、教务副校长、工会主席和各处室主任、各科科主任组成,领导小组工作目标明确,工作职责分明。

(二)加强教育,提高认识

学校利用教职工大会,学习创卫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认识创卫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要求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用自身的言行感化学生、影响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利用学生大会,特别是每期的开学典礼,组织学生集中学习《卫生管理条例》。班主任则利用班会课组织学生逐条学习,并落实到行动;在每周的升旗仪式上,值周领导都要就卫生方面的情况进行小结、强调,通过反复的教育、强调,增强了学生的卫生观念,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学校严格按照部颁标准,开设健康教育课。做到上课有教师,学习有教材,时间有保证。学生处针对季节特点,对学生进行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防艾”教育活动中,学校严格按上级工作要求,成立“防艾”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师生学习“防艾”知识,开展有关“防艾”的演讲、征文比赛。

学校重视控烟工作,严禁学生在校内外吸烟。学校会议室、办公室严禁摆放烟具,要求教师在校内不准吸烟,严禁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或有学生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学校在相关的教学区域、学生生活区域和办公室、会议室醒目处张贴了禁烟标志。并且对相关的违反者进行教育和处罚。

(四)筹集经费,改善卫生设施

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仍积极筹集资金五千多元,添置了二十个铸铁垃圾桶,分别摆放在校园主干道两侧,既方便师生丢放垃圾,又美化了校园。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校园供水供电设施,配备水电管理员,卫生保洁员,增配垃圾筒。垃圾做到及时清运。

(五)规范卫生管理

坚持每天早读课的小扫除。每天早读课,各班学生主动、积极打扫教室、寝室、公共区卫生。清洁卫生管理员、宿舍管理员、值周老师每天将卫生检查结果公示在黑板上,每周将清洁卫生的名次在周一的集会上公布,每月将班级卫生检查的结果与班级考核挂钩,与班主任津贴挂 3 钩,每期将班级卫生检查的结果记入班主任的个人档案,并与“评优”、考核挂钩,极大地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强化学生养成教育

良好的卫生习惯,重在培养形成。学校除加强教育以外,还注重养成教育。一方面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学校的领导、教师见到地面有废弃物,都能将废弃物捡来放在垃圾箱里,学生看到领导、教师都这样,也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不乱扔纸屑、果皮的习惯;另一方面是对那些随意乱扔废弃物的个别学生,除教育外,就是让他们负责打扫卫生,让他们当“义务监督员”,以此培养他们讲卫生、爱卫生的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定期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进行检查。学校每个月要对学生的头发、指甲、着装进行检查。严禁学生留长发、长指甲、要求学生做到勤洗头、洗换衣服、勤洗澡,要求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瓜皮纸屑,做到讲卫生从现在做起,爱护环境从我做起。

规范寝室内务整理。由于我校学生多数是农村的,随意性大、规范性差,为规范寝室内务,学校制定了寝室内务条例,从被盖的折叠到牙刷摆放都提出具体要求,通过规范,寝室的脏、乱、差得到根本性的改观,许多到校检查的领导都给予较高的评价。

建立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讲卫生、爱清洁的良好卫生习惯。学校每学期都要评选 “卫生先进班集体”,“文明寝室”,“文明标兵”;对后进班级和后进寝室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

(七)严格食品卫生和食堂卫生的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建立了学校食品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食堂卫生及管理制度》《学生食堂就餐制度》、《食堂从业人员工作职责》和一系列提示性标语,并且全部装入镜框、挂上墙壁。

学校饮用水、食品卫生符合卫生标准,食堂管理人员要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强化责任意识、安全意识。食堂工作人员均须体检合格方可上岗,学校食堂食品保藏、餐具容器存放、加工工具保洁等设施符合卫生要求,碗筷不定期消毒杀菌。

学校有专人对食堂、小卖部的卫生、食品进行检查,并作好记载,定期对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

(八)抓好厕所卫生和除“四害”工作

学校的厕所由学生处请专人按时打扫、冲洗,每天打扫一次、冲洗两次,保持了经常的清洁卫生,无积便和尿垢,无蝇蛆,地面硬底化,且贴了墙、地砖。

积极开展除“四害”活动。按照政府、居委会的要求进行集中灭害,“四害”密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先进标准。

(九)积极参加社会卫生活动

我校除搞好校园内的卫生工作外,还积极协助环卫所、居委会搞好校外、公共社区的社会卫生活动。在三月五日、“五·四”、“一二·九”等纪念活动期间,组织团员、青年到校外公路、车站、敬老院等进行卫生义务打扫工作。

(十)加强环保教育,搞好环保工作 学校对学生加强环保教育,利用相关教材、资料、广播、板报进行教育宣传。让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进行征文、演讲等比赛,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由于我校的创卫工作领导重视,措施落实,奖惩到位,成效突出,得到社会各届的好评,为实现学校稳步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环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提高认识,积极采取措施,让我校的文明卫生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湖南省岳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5.三河小学学校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五

学校均衡发展工作汇报材料

2014年6月20日

一、学校概况

来榜镇三河小学隶属来榜中心学校,是一所发展中的农村村小,2006年经省政府参事室、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引荐,由美籍乡亲方立人先生捐资重建,2007年更名为立人希望小学。学校服务于来榜镇3个行政村,服务半径6公里,服务人口4000余人。

学校现有5个教学班,6个教学点,有67名适龄小学生在校本部就读,33名小学生在教学点就读,其中留守儿童6人。学校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专业素质良好的教师队伍,7名专任教师中(不含教学点教师6人),本科学历1人,专科学历3人,中专学历3人,专业结构配置合理,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0.059,专任教师合格率100%,具有中级教师职称的5人,生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为0.075。

多年来,学校一直坚持树立“以人为本、幸福发展”的教育理念,围绕“创山区农村特色小学”的办学目标,践行“规范治校、安全立校、环境美校、名师强校、质量兴校、特色活校”的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敦实勤勉”的学风和“严谨文明”的校风,走出了“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社会满意”的教育之路,曾多次荣获县级镇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二、办学条件

多年来在上级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在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奋力拼搏下,办学条件得到大力改善,学校标准化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1、硬件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360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功能区划清晰。现有教学楼一幢,教辅用房12间,标准化食堂建设已经竣工并将交付使用。校舍建筑面积共822平方米,其中,两层六间教室400平方米,各功能室等教辅用房156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含宿舍)8.3平方米,宿舍、食堂等生活用房266平方米。学校运动场地450平方米,生均运动场地面积为7平方米。

2、教学装备

学校各类教学装备齐全,拥有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图

1书室、电脑室等功能室,还设有留守儿童之家和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工作室,多媒体教室已招标在建中。各功能室器材设施齐全,音体美器材能满足教学需要;科学实验室有16座,有成套实验器材和标本模型;图书室藏书丰厚,藏有各类书籍1500册(不含留守儿童之家及班级图书角图书),生均图书册数22.4册;电脑室有计算机6台(不含办公电脑1台),生机比为9.57︰1,教学软件资源配置量有410课时光盘和120G教学资源,接入互联网带宽为4M。

三、质量与管理

(一)依法治教,确保适龄儿童入学机会均等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多年来,我们一直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不办重点班,拒绝择校生,坚决执行适龄儿童就近入学的政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公平教育的理念贯彻在每一个教学行为中,让教育的阳光塞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

2、工作中,我们关爱留守生,关心学困生,关怀贫困生,通过教师结对帮扶、争取社会援助、学生共同成长等方式,让每个学生均能享受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接受学校幸福教育。多年来,我校适龄儿童入学率均为100%,巩固率为100%,无一学生辍学。

(二)安全立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以校长为安全工作主管领导,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部署,全体教师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奖惩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公约》,每学年初与每位家长签订安全教育承诺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牢记李岚清同志“生命不保,谈何教育?”的训导,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事事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以及全国各地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传达到全体师生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

2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火、防汛、防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和镇中心卫生院同志进行法律法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教职工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危险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广泛宣传,鼓励学生自愿投保,进一步加大了学校安全工作保险系数。四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全校性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三)狠抓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多年来,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优化管理体制,学校管理已形成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小学德育纲要》,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学校工作首位,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班主任、科任教师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做到了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形成了有效地育人网络。具体表现在:

一是健全组织,开展活动。学校充分发挥党组织、少先大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二是严格执行升国旗制度,坚持每周一次推荐优秀班级代表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学校根据周围发生的鲜活事例,培养爱家、爱国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面对困难的坚忍不拔的精神。

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守则》、《八荣八耻》等教育、训练和学习,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3各种课外活动,坚持从严、从细、从实、经常抓,抓经常,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归类、认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

二是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布置橱窗、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四是充分发挥广播系统功能,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重视语文、数学,突出艺体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课、辅导、批改、检测、评价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公正。

三是严格一天按早读、出操、午休、送队及六节课共计十节次逐节课坐班考勤制度,教师实行签到签退制,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四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组建书法、舞蹈、音乐等特长小组,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五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写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在全镇积极开展新课程的交流、观摩和示范课,坚持领导深入班级听课制,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4六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激励教师能过进修、自学、培训、岗练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坚持做到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

七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后进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八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公正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积极申报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处罚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做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山里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学生能吃得饱、吃得香、留得住,能安心生活,专心学习;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压力大,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6.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材料 篇六

汇 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龙水乡中心学校始建于1930年,学校占地面积76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为7159平方米,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年初学校有6个教学班,学生96人,校级领导4人,中层干部4人,在校教职工22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2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专业结构配置基本合理。现有教学楼一幢,学生宿舍一栋,实验楼一间,办公楼一栋,计算机教室一间,多媒体“班班通”教室6间,校园布局合理。

我校认真贯彻执行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积极履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职责,努力规范办学行为,遵循教育规律。优化管理,深化改革,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学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不断建立起社会、家庭和学校相结合的大教育观念,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各项指标情况:

(一)普及程度: 本学年小学96人,辍学率为 0。

(二)师资水平:

(1)校级领导4人,中层干部4人。

(2)学年初全校在岗教职工22人,专任教师22人,其中取得专科学历2人,本科学历4人,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

(3)学校设有校长室、教务处、少先队辅导室、后勤处等组织机构,下设有教务、安全、卫生、后勤等专项管理机构,层层落实管理责任,学校领导班子团结向上,开拓创新。

(三)办学条件:

(1)学校占地面积765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7159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积小学74.5平方米。

(2)学校现有运动场3220平方米,能适应体育课的教学和学校综合运动会的开展。

(3)学校有体育、音乐、科技、科学实验、书法室各一间,均按相关标准配齐实验所需设备,有微机室一间,学生用电脑22台,有图书室一间,有图书3802册,学生均图书39册。

(4)学校有“班班通”电脑6台,全部计算机宽带上网,学校设有校

园网,接通远程教育系统,整个校园实现了网络化教学模式,已投入使用,教师基本能够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三、工作开展情况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依法治教工作

1、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各级政府的神圣职责,更是学校责无旁贷的义务,我校把依法办学、科学管理同推进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培养龙水乡经济发展的后备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在工作中,我校严格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依法保障适龄儿童按时接受义务教育,我校在县教育局和乡政府的领导下,全面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会同乡村组干部千方百计帮助贫困生家庭克服困难,让我校所辖村组的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

(二)把安全稳定当做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安全工作校长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把教师绩效工资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班主任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给学生下发了《学生安全须知》。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我校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传达到全体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健康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专栏、图片等媒体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地震、防火、防汛、防雷击、防触电、防传染性疾病、防食物中毒、防交通事故等安全常识和逃生技能。我们还多次聘请法制副校长、卫生院同志到我校进行法律法规、卫生健康知识讲座。

4、重视安全防范,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每月对学校的围墙、校舍、电路、学生宿舍等部位进行一次拉网式安全排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二是及时消除学生中的安全隐患,及时收缴学生玩具手枪等危险

玩具,对于其他诸如危险游戏等行为实行首遇责任制和值周领导巡查制,确保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多次组织了地震逃生演练、防止楼梯间踩踏事故演练和消防演练活动。

5、坚持家长联系制度,向家长宣传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每年组织家长会两次,每学期放假前,向全体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确保学生度过安全、有意义的假期。

由于我校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安全制度比较健全,安全教育频繁开展,预防措施比较妥当,全体师生安全意识明显增强,所以近年来没出现过任何重大安全事故。

(三)加强教育教学管理,积极推动新课改,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直以来,我校坚持以育人为根本、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以常规管理为突破口,以素质教育为着眼点,强化管理、优化管理,使学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1、抓德育管理,做好管理育人

我们根据《中小学德育纲要》的要求,始终把德育工作摆放在首位,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各处室、各班级、各学科各展其长、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制定计划、落实措施,齐抓共管,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

一是创建文明单位活动常抓不懈。学校充分发挥党支部、少先队的作用,组织全校师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争当文明学生、争当文明教师、创建文明班级、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学校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喜人的变化。

二是严格执行升降旗制度,坚持利用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和熏陶。

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八荣八耻》的教育,把德育工作具体落实到思品课、班队活动,渗透到各科教学、各种课外活动中,坚持从严、从细、从实抓,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是以党支部,少先队为阵地,以“五爱”为内容,开展德育活动,以养成教育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道德品质的养成和科学文化素质齐头并进。

五是通过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和家长建立经常性联系。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配合与积极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根据实际,印发致学生家长一封信、召开座谈会,广泛地、诚恳地征询意见和建议,及时归类、认

真整理、积极整改,力求营造一个和谐的教育氛围。

2、抓行政管理,做到服务育人。

学校建立健全合理的行政机构,目标一致,灵活运转;实行计划决策,稳步推进学校工作;有明确的校风、校训和办学方略,强化师生养成教育训练;完善各种制度,依法按章治理学校;严控学籍管理,收齐适龄生,培养合格生。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到环境育人。

一是立足长远,认真做好学校建设的整体规划,大力整治校园环境。二是绿化、美化环境,狠抓卫生工作的落实,责任到班,责任到人,保持窗明几净,花草鲜艳。

三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定期布置板报,定时、不定时检查、评比,奖优促劣。

四是加强广播室建设,保持课余时间有音乐,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

4、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做到教书育人。

一是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教育教学秩序井然,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行的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开足开齐课程,突出学生个性特长,活动类课程按规定开设,有计划、有安排、有落实、有效果,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二是规范教学过程,抓好备、教、辅、改、考、评六个环节的管理,钻研教材要深,课堂教学要实,作业练习要精,个别辅导要细,考试考核要严,评价评定要全面。严格考勤制度,保障教学时间的投入。

三是以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为载体,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发挥学生的特长,着眼素质,培养能力。

四是加强教研活动,积级推动新课改教案,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和新做法。要求教师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节示范课、评好一节公开课、讲好一节观摩课、写好一课好教案、学好一本理论书、做好一篇好论文。严抓平时,细抓定时,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我校提倡听推门课,努力创设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教学氛围。

五是优化教师队伍,提高课堂效率。营造人尽其力、才尽其用的环境,鼓励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自学等,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教师队伍;做到基础实、思维活、兴趣浓、密度高,既注重“双基”又培养能力。

六是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重视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学困生管理制度,努力做到热心、细心、耐心,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所有的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真正做到“两全”,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七是完善考评制度,全面、科学、客观、真实地考评师生的成绩,充分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今后努力方向

1、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教育宣传力度,依法确保家长送子女接受完六年制小学教育,严防适龄儿童辍学。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上学问题,对留守儿童实现教师包保制度,因地制宜地建立和完善一套督促、济困、监督等相关的义务教育保障机制,努力引导好学前教育工作。

2、学校要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不动摇,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的积极性、主动性,建成一支热爱集体、安于乐教、甘于奉献、对学生负责的教师队伍,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不断增设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给教师办公室添置电脑,达到人手一台)

4、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后勤保障工作,把学校真正办成孩子求知的乐园、幸福的家园。让全体学生能留得住,能安心学习;能让领导满意、家长放心。

总之,学校工作头绪多、任务重,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力争把我校办成让社会满意、家长满意、人民满意的文明学校。

龙水乡中心学校

7.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七

⑴坚持“全员培训”和“先培训, 后上岗, 不培训, 不上岗”的原则, 对全体教师及管理人员进行通识培训、学科培训和管理培训, 采取主体参与、任务驱动和案例分析等培训方法, 充分调动每一位培训对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⑵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 充分发挥其示范和引领作用。六年来, 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 (以下简称“我校”) 选派教师外出参加各级培训达386人次, 投入经费约60万元, 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 提高对新课程实验的目的、意义的认识, 明确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目标、任务、结构和内容, 正确把握新课程的特点、实施程序和管理要求, 牢固树立新的教育观、教学观、人才观和质量观。

⑶构建校本培训制度。加强校本培训, 校本培训制度化, 通过专家引入、教研沙龙、案例剖析等方式, 多角度、全方位为老师提供学习和培训机会。五年来我校先后邀请上海9位课改专家、山东2位课改专家、香港教育专家窦令成、道弘教育集团专家吴刚、赏识教育专家李建军、湖南省教科院李建平主任和聂劲松博士等来校进行教师培训。

⑷坚持全程培训原则。我校始终把教师培训视为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原动力, 把教师培训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做到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理念更新与课例分析相结合、专家讲座与名师示范教学相结合、集中培训与个人研训相结合, 全年集中培训不少于30次。

⑸落实分层培训。今年我校又在高一年级全面实施“345”高效课堂改革, 为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我校的校本培训分为校级领导培训、中层干部培训、班主任培训、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培训、青年教师培训、学生培训等多个层次, 明确各级培训的任务和目标。

二、推行能本管理, 引领教师成长

“能本管理”的理念, 是以人的能力为本, 其总的目标和要求是:通过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从而实现能力价值的最大化, 并把能力这种最重要的资源通过优化配置, 形成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

⑴构建公平公正的长效用人机制。首先我校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 严格按照资格审查、竞聘演讲、教职工投票等程序选拔任用;其次推行年终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制, 由全体教职工对中层干部的年度工作表现打分评议, 并实行末位警示制, 即打分排在最后一名的中层干部由校党委对其警示谈话。形成了能上能下的机制, 激发了老师成长的兴趣, 调动了骨干教师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的岗位聘用, 将评议权交给学生及家长, 开展每月满意率调查和书面问卷调查, 结合年级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过程评价, 以此决定教师的岗位聘用。并且广泛地在学生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评议活动, 如“本周我最喜欢的一堂课”“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我最崇敬的学者型教师”等。

⑵开展有效教学研究。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是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 我们注重更新教师的教育和教学观念, 努力探索教学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我校出台了《有效教学指南》《有效教学标准》, 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模式, 让学生发挥潜能, 主动学习, 自主探究, 勇于质疑, 善于拓展, 大胆创新, 切实改变了低效或无效教学的状况。同时开展有效教学专题研究, 包括有效课堂、有效作业、有效辅导、有效评价、有效评课等, 一切教学环节以“有效”为核心。我校的有效教学研究取得实际成效, 正在申报省级基础教育成果奖。

⑶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为了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 促进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的形成, 培养教师探索创新和自我超越的精神, 我校每年开展“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活动, 而且活动开展形式灵活多变。邀请上海名校教师参与我校同课异构, 请上海专家点评;学校内部不同年级教师同课异构, 由教研组长和学科带头人点评;本校外语教师与外籍教师同课异构, 由教研组长和特级教师点评;今年又邀请衡阳市其他学校优秀教师参与同课异构, 由教科所专家点评。我校“同课异构, 聚焦课堂”活动在衡阳教育界引起强烈反响, 多所学校教师慕名前来观摩。

⑷打造教师学习平台。开辟“有效教学论坛”和“德育论坛”, 积极为老师们搭建交流平台, 为研究型教师创设展示平台, 促进广大教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思考、校正、总结。

全校教师每学期实施“三个一工程”, 即订阅一本专业杂志, 读一本教育专著, 写一篇学术论文。教师的业务学习还采取外出学习和校本培训的两个途径, 我校每年参加省、市培训不少于100人次, 外出参观交流不少于200人次, 开拓了老师的眼界, 对教师素质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对于青年教师开展以老带新的师徒结对活动, 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青年教师要“过三关”, 即专业知识考试关、课堂教学考核关、师生评议关。

如今我校的名师工程已初见成效, 有特级教师10人, 省级骨干教师12人, 市级骨干教师25人, 获国家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有9人次, 获省级教学比武一等奖有22人次。

⑸建立教师激励机制。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 鼓励做学者型教师, 学校启动了“衡阳市一中教师荣誉系列”评选活动, 荣誉系列包括教学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后备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十佳教师、师德标兵、服务标兵、船山奖等, 以此激励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 让教师每天都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充满美好的期待。

⑹以课程开发和校本教材开发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以课程开发支撑学科特色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我校正在开发兴趣性课程、选修型课程、提高性课程等, 在高一高二年级每天安排两节课时间, 打破传统的班级授课制, 实行走班制, 划拨专项经费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开发。我校语文组、生物组、化学组、心理组等已经开发出部分校本教材。

⑺营造科研氛围。开展主题研讨活动, 我校每学期隆重召开一次高考研讨会和新课改研讨会, 由教研组长主持, 校级领导和中层干部分组组织, 全校教师参与, 有中心发言, 有总结。

通过举办不同层面的系列活动, 让不同层面的老师都参与研讨活动, 逐步实现由教学者到研究者的角色转变, 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如“高三教学视导”“高三复习课模式研讨”“高一高二有效教学模式研讨”“课题研究成果展示课”“新课改示范课”等。

进一步规范教科研管理, 形成较完整的教科研评价激励机制。首先, 我们出台了《教科研工作量化评估细则》, 经教代会审议通过, 颁布执行, 从而进一步完善了教科研奖励机制, 加大了课题研究和发表、获奖论文的奖励力度, 促使教师不断加强教育科研的研究, 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教育实践, 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8.专业发展学校汇报材料 篇八

一、整合学校资源,营造和谐向上的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鼓风机”。我校提出打造“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的口号,学校在负债7000多万元的情况下,依托老校区,建成新校区,形成了“一校两区”办学模式,、老校区文化底蕴深厚,新校区现代气息浓郁。全校藏书11万册,杂志400余种,为每位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且网线接到办公桌,还为每间教室配备投影仪,并通过开展读书月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二、科学规划,带动教师专业发展

科学的规划是教师专业化的起点。为增强教师专业发展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我校在“师德高层次。专业高学识,能力多方位,目标专业化”思想指导下,制定了《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明确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保障机制,并要求全校教师制定个人规划,明确自己的长远发展方向和近期发展目标,在师德、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和为学生服务等方面提出切实的实施方案。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完成情况做到有人管、有人评和定期总结交流,使每位教师自觉地进入专业发展状态。

三、转换培训方式,加快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多层次的发展体系,需要将教师自身特点、发展水平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做到因材施教,并分阶段、分层次地对教师提出不同要求,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化目标的实现。为此,我们开展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利用假期对新教师进行一个多月的岗前培训,由学校领导做师德培训,骨干教师做教研培训,老教师做教学技能培训,优秀班主任作班级管理培训,并形成制度:坚持“以老带新”在职培训方式,学校选派或指定教师对新教师进行传、帮、带,帮助他们掌握教育教学技能,并签定培养协泌,举行拜师仪式,以加强双方的责任心;通过拜师学艺,对合格青年教师举行出师仪式,对优秀带徒教师进行表彰:以新课程实施为契机,通过新课程的培训引导教师转变观念,投入新课改的大潮之中,使他们的专业发展达到新的高度,积极引导教师自主学习,自我培训,提出建立学习型学校,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四、开展多种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中促进青年教师成长

开展“以老带新”活动,做到新教师入门有引导;坚持举办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开展专业课考试,讲课、演讲比赛,教案评比等,对成绩优秀者授予“教师新秀”称号。定期举办青年教师赛课活动,青年教师人人过关,通过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活动使教师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不断优化课堂教学。选派赛课优秀者参加市、省、国家优质课大赛。组织好同头课集体备课,做到资源共享,在合作中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校本教研,实践“以课题为载体的教师教育模式”,在课题研究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引导教师写好教学日记与反思,提高教师的反思意识和能力。给青年教师压重担,让其经风雨,受锻炼。目前,我校青年教师班主任占全部班主任教师人数的70%以上,班级管理工作深受家长和社会好评。

五、运用《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保证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至关重要,我们根据学校发展思路制定了教师发展性评价方案,方案有教师对自身工作情况的分析回顾,帮助教师找准专业发展的起点,对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准确定位:教师的成长历程,能反映出教师在教育教学及科研等方面的成长轨迹,使教师在反思中求得发展:有对业务学习的记载,促进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有工作绩效总结,为新学期发展目标的制度提供有效依据。这些都很好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经过近三年的课题研究,我们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学能力整体得到提高。

当然,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研究与实践。在今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探索出更多更好地适合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海绵城市建设成效下一篇:小别离 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