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巴金读后感600字

2024-09-23

《秋》巴金读后感600字(共8篇)

1.《秋》巴金读后感600字 篇一

当读巴金爷爷的《家》这本书时,单看书名,我以为巴金爷爷笔下描写的是一个温馨、和谐的家。但仔细一读,才发现这个家根本不是那个模样。

家是束缚

这是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描写了觉新、觉民和觉慧三兄弟因为性格不同,所以生活道路也不同。

在这个被封建礼教所约束的专制家庭,高老太爷用“专制”管理着这人根基早已腐朽的家。因为在“专制”管理下,家人的自由受到了束缚。这个家就如同一个狭小的笼子,家人们何尝会感到温暖呢!对此,我感受到那旧社会“吃人”的封建制度是多么地残酷。

家是抗争

《家》中三兄弟是重要的角色,他们使我连连称赞,使我悲喜交加……

觉新是一个才貌双全的人,在“专制”下,他曾反抗,但最后,他身为家中的大哥,选择了顺从,而就是顺从,使“专制”强加于他,使两个封建社会的受害者死于他的手中。

觉民是个聪明的人,在封建礼教的管制下,他开始厌恶旧社会,后来,他为了梅,勇敢反抗,与梅走到了一起。

觉慧是个直率、敢反抗的人。他从一开始就对旧社会十分不满。在反抗的路上,他喜欢上了丫鬟——鸣凤,但因为封建礼教,鸣凤被送给冯老二爷做丫鬟,可鸣凤性子刚烈,前一天投河自杀了。但鸣凤却让觉慧走出了封建社会,离开了家乡。

家是觉醒

旧社会是多么残酷,他们的遭遇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也歌颂了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如今,“吃人”的旧社会已不复存在,生在美好世界的我们,庆幸旧社会制度的消失,但我们也一定要努力学习,让公平永驻人间!

2.巴金灯读后感700字 篇二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巴金爷爷半夜从梦中醒来,来到街上散步,一路上全是黑乎乎的一片,只有几盏微弱的灯火为他扫荡了黑暗。看到那些星星点点的灯火,巴金爷爷陷入了思考,他想到了曾经的事:许多年前他被灯火安慰、得到鼓舞,走出了黑暗的迷阵;他又想到了海上那明亮的灯塔,因为有了灯塔的指引,船才不会迷路,更不会出现事故;他还想到了远古时期的希腊女教士,她的火炬,点亮远方游子的回家路。最后,巴金爷爷感叹的灯光的伟大。

其中,我最喜欢第五,六段,这两段主要写了灯光对那些回家晚的人的温暖。读到这儿,我回想到了那北风呼啸的冬夜,我们一家从乡下回到城里,一路上灯光很少,来往车辆几乎没有,路灯也回到家中休息。但只要看到一盏明灯,心里就仿佛温暖了许多,得到了安慰。到小区里,总有一盏高高的路灯等待着我们,无论风吹雨打,它总不熄灭,陪伴着我们!

其实,这灯有两种含义,深层含义就是那为人民服务的人。在疫情期间,这种“灯”并不少见,在高速路卡点的交警和医护人员,他们是长明灯,一直温暖并陪伴着他人;在前线与病毒作斗争的医生和护士,他们是治疗灯,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被他们治愈;在各个社区服务的志愿者,他们是路灯,尽管很常见,如果聚集在一起,那力量不容小觑!

巴金爷爷在最后,说:“在这人间,灯光是不会灭的”这是句真理,正是那一盏盏的灯,照亮了人间,温暖了我们!

3.巴金春读后感800字 篇三

向来不喜欢多愁善感的女子,可是我也懂得淑英的无奈,满心忧愁的女子是无法看起来欢愉的,好在她一点点地愿意在改变了。从她坚持着学英语就可以看出,她想沉淀自己去寻找外面的世界。后来在觉慧觉民的明示暗示下看到了出逃的这条希望,她终于渐渐开朗起来。因为有希望所以会振作。这不也是我们应该要有的么?就算对未来自己要干的事情充满了迷茫,也不能因为迷茫而得过且过,要努力地去寻找希望。自己的力量不够,那就寻找他人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总会一点点地出现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其实我早就在看的时候心里暗暗急道:“怎么还不快想办法帮她逃走啊?!”不过后来也渐渐明白,淑英身为女子,跟觉慧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女子从来都是封建制度的最大牺牲品,她们的反抗相对男子来说更加微不足道。更何况她还是三老爷克明——这个封建家庭大家长里最有“道学气”的人的女儿,想必更加难以挣脱这个牢笼。

淑英的英文教师是远房亲戚陈剑云,是一个身体不好家道中落的落魄男子。在大家眼里他是悲观怯弱的,在淑英看来他也无法给自己真正的实质性的帮助。可是他把淑英当成了自己生命里的第二颗星星,他靠着这亮光寻觅前进的路。他因着淑英的开心而开心,因她的难过而难过,他总是在她难过的时候叫她要对自己有期望,他总是先察觉到淑英的心态变化。虽然总是愧疚地感觉自己不能真的给她帮一点忙,却还是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慰和鼓舞她。想想我们自己的朋友遇到了悲哀的事情却无能为力,也是这样的感觉。除了精神上的支持别无其他,只能期望当事人自己可以想明白、挺过去。我们在面对他人的悲伤时,必须要学会倾听,就算自己不能真的帮到对方,但是我们的支持和理解也是相当重要的。如果没有逃跑之前身边人的精神抚慰,淑英恐怕也是会郁郁而终的吧。他十分坚决地对淑英说道:“倘使有一天你需要人帮忙,有一个人愿意为你的缘故牺牲一切。”最后他果真做到了,他主动提出护送淑英到上海,便一路照顾淑英,直到他在上海因肺病去世。能尽力帮忙到如此,淑英很幸运。我深深地为《春》里兄弟姐妹和朋友之间的深情厚谊而感动,愿意倾听和全力帮忙,以积极的思想相互鼓舞。亲友如斯,还有何求?

4.巴金的春的读后感400字左右 篇四

作为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第二部,《春》延续了第一部《家》的风格,依旧是通过描写高家这个大家庭的日常生活来表现年轻人在老一辈人的陈旧思想和愚昧安排下的苦苦挣扎。这一部的重点在于高家的女孩子们,还引入了另外一个家族——周家。以高家的淑英和周家的蕙的不同命运再一次告诉我们要勇于冲破旧社会旧思想的牢笼来追求自己的幸福。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淑英、琴、蕙、淑华、芸和淑贞几个主要的女孩子。淑英在知道自己的需要嫁给一个名誉很坏的人之后,她除了听从父亲的意思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无可奈何地熬着日子,逐渐变得沉静和忧郁起来。好在她还有善解人意的琴表姐、鼓舞和激励她的表哥觉慧和觉民。她一步步地看到了希望,在他们三人的帮助下也逃出了高家这个大牢笼,到了觉慧所在的上海,去追寻自己的希望。最后她给琴回信说:“春天是我们的。”她终于做到了原先杂志里看到的能够支配自己命运,自由地去生活去爱的女子那样,她大概那个时候才觉得自己的美好人生真正开始了吧。她也是我在这本书里最大的欣慰。

向来不喜欢多愁善感的女子,可是我也懂得淑英的无奈,满心忧愁的女子是无法看起来欢愉的,好在她一点点地愿意在改变了。从她坚持着学英语就可以看出,她想沉淀自己去寻找外面的世界。后来在觉慧觉民的明示暗示下看到了出逃的这条希望,她终于渐渐开朗起来。因为有希望所以会振作。这不也是我们应该要有的么?就算对未来自己要干的事情充满了迷茫,也不能因为迷茫而得过且过,要努力地去寻找希望。自己的力量不够,那就寻找他人的指导和帮助,希望总会一点点地出现的,船到桥头自然直。办法都是人想出来的,其实我早就在看的时候心里暗暗急道:“怎么还不快想办法帮她逃走啊?!”不过后来也渐渐明白,淑英身为女子,跟觉慧肯定还是不一样的,女子从来都是封建制度的最大牺牲品,她们的反抗相对男子来说更加微不足道。更何况她还是三老爷克明——这个封建家庭大家长里最有“道学气”的人的女儿,想必更加难以挣脱这个牢笼。

5.秋作文600字 篇五

黔的淡秋不似北方的“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它的秋是淡的,淡的如果你不仔细观察,根本就发现不了它。就像一幅水墨画,景依旧,物依然。但水墨的浓度却让这景,这物变的非凡。

四面都是山,周围都是树。天地仿佛只有我一人,四周静悄悄的。林间,我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但我却没有一丝寂寞。我的心灵,此刻仿佛与自然融为了一体。

抬头望去,云随着风时东时西,时聚时散,让这天的颜色忽深忽浅,使这秋变得如梦幻一般。

置身于这一切,但不知不觉中一层薄薄的纱笼了下来。淅淅沥沥,这声音是什么,我不由的期待起来。朦朦胧胧的,一滴秋雨洒落在我的脸上,我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上的雨珠。我仿佛精神了许多。又有几滴掉落在我的唇上。我贪婪的舔了舔,什么味儿也没有,但却有一股柔情钻进我的身体,沁人心脾。

我正要打伞,但却不舍雨雨。想起那古人所说的秋韵,我扔开了伞,往林的深处走去。分不清哪是山,哪是林,这一切都被这雨雾给蒙上了一层丝纱。

山被秋雨弄得青,树被秋雨弄的绿。但却显得淡,不似春夏的浓。一棵小草在雨的滋润下,显的活泼而葱郁。睡在草叶上的雨珠,妩媚而祥和。

这一切,静悄悄的,却充满了生机,充满了希望,充满了画意诗情。我感觉自己融入了这轻淡而柔情的秋,我好像成为了其中的一部分,与自然一体。

6.伤秋作文600字 篇六

行走在秋日的街头,心中平添了几分忧郁和惆怅,抬头望天,残阳如血,低头看地,满是枯黄的落叶。

——题记

落叶,又黄了。秋,又来了,它总是这样悄无声息地踱步而来。秋,总是夹杂着一丝淡淡的忧伤。时间的流逝,任何人都无法阻挡。只能任凭它静静地逝去,不留一丝印迹。那年的那个秋天,我还在孩提时代。今日已不同往昔,很多人、很多事,却随秋风飘落在记忆的`某个角落了,就暗藏在心底吧。秋风起,吹散了那些年的纯真。生疏了,越来越远了。

天高云淡,寂寥的天空时不时传来几声鸟鸣,反倒使这喧嚣的世界缓缓步入沉睡之中了。肆意的风吹起散乱的头发,狂乱了思绪。眼神闪过一丝浅浅的哀愁,一缕阳光洒落在肩上,我的嘴角微微扬起,那笑,埋没了多少悲伤。还残存着落日的余晖,一抹晚霞染红了天边。我抬头望天,大雁正在南迁。我莞尔一笑,目送着它们渐行渐远。恍惚间,它们早已无影无踪。

深夜,伸手不见五指。寒风肆虐地嘶叫,狰狞的面孔令人不寒而栗。几盏孤寂的路灯颤抖的身影不断地在脑海里浮现,它们发出那微弱的光亮不足以阻挡任何的力量,这让我想起了渺茫之间仅存的那一丝星光。

那个秋天,也是秋风起,也是落叶黄。落叶在树的身边随风盘旋,带着一丝的无奈、一丝的落寂、一丝的不舍,低低的吟唱着离别的歌。那个秋天,心随着秋风萧瑟、飘摇,心事像落叶一样枯萎、埋葬,一切都消失在那个回不去的深秋中。

7.秋作文600字初中 篇七

微微秋风悄响起,恍恍惚惚,不经意间,我已置身一片枫树林当中,我不禁慢下了脚步。这是我见过最辉煌的枫树林,那以往的碧绿被隐去,显现出枫叶独有的火红。只见那火红的枫叶缓缓飘落,随着风渐渐飘散,如一只涅槃重生的凤凰,开始了她新的生命。而地上,仿佛就像秋风为我们铺就的一层地毯,看上去挺舒服,走在上面还时常发出沙沙声,别有一番风味。走累了,随意找一树荫乘凉,让着风儿吹走悲伤的回忆,让所有曾经美好的场景都浮现在眼前,内心真是好不愉悦。这景色不错的,使我感受到了秋天之美,我体会了杜牧那首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好意境了。

金秋时节,哪能少得了五谷丰登?瞧那儿,天上挂着金黄的太阳,田野被这日光染成一片金黄,湛蓝的天空中大雁有序南飞,一旁悠然自得的小桥流水,有顽皮的小孩在欢快的玩耍,地里还有辛勤劳作的农夫,放眼望去,宛如一幅色泽鲜艳,画技高超的田园风景图,妙不可言,美不胜收。

不仅如此,耐人寻味的秋雨也会让你着迷的。秋天的雨与其他季节大有不同,她是羞涩的,如一位腼腆的姑娘,但当他悄悄出来的时候,你就能看到她那美丽迷人的妆容。那是一个静谧的夜晚,月色隐匿在云雾之中,朦朦胧胧的,点点星星的光也随其慢慢消失,稍一不留神,几滴雨点就打在了窗前,形成一段欢快而优雅的旋律,轻轻地,静静地,但也无法掩饰她的美丽。闭上眼,做一个美梦,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秋雨,仿佛都被这秋雨沥淋干净了,留下来的只有心灵的纯净。

秋日,花朵都渐渐凋零,随他远去,霎时间,似乎有了一种“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悲哀,但菊花这时候却绽放的无比鲜艳,向我展示了它独特的魅力。这本是花朵凋零之时,菊花在此时独自盛开,散发出淡雅的清香,无论是城里还是乡下,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他向人们诠释了它与众不同的美,努力去证明自己,一点也不比其他的花差,也让我感受到了这梅兰竹菊,四君子中它的高雅傲霜,刚正不阿,淡泊名利。使我不禁感叹:这种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啊!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坐在湖旁的长亭里,看着那皎洁的明月挂在明朗的夜空当中,像一块完美无瑕的白玉盘,但却透露出一种惨白的伤感,我仿佛感受到了古人把对亲人与故乡的思念倒映水中,被这波纹缓缓晕开,似乎可以将这秋思打捞而起,好像在诉说着他们之间纯真而美好的记忆,但他们再一次重逢,也不知要到何时了,这种忧伤是淡淡的,凄惨的。霎时间,犹如步入幻境般,迷失了方向。

我感受过春天第一块泥土的芬芳,我吹过夏日荷塘的那一阵使人心旷神怡的微风,也抚摸过冬天的第一片雪花,我看过许许多多这样美丽而动人的风景,但是,这都无法让我忘却这秋日之美,改变不了它在我心中深深的热爱,改变不了我对它那千千万万的眷恋啊!

8.《秋》巴金读后感600字 篇八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创建者和最高统治者,年轻时苦学得了功名,多年为官,退归林下,广置田产,修建房屋,儿孙们知书识礼,老太爷四世同堂,事事如意。他每天的生活就是到戏院看戏,到朋友家打牌,与朋友们组建九老会,轮流宴客作客,鉴赏书画古董。在他的心目中,这个家庭兴旺发达,他相信它还会兴旺发达下去。只是在这和平与爱的表面下却充满着仇恨、斗争和牺牲。

高觉新是这个绅士家庭的长房长孙。他的父亲高克文曾做过广元知县,辛亥一起,就辞官回了省城。觉新中学毕了业,即从父命,不再升学,19岁就进入西蜀实业公司工作。他的婚姻也完全由父母做主,因为姨妈钱太太与继母周氏的一点冲突,他不能与两情相悦的表妹钱梅芬结婚,由父亲在祖宗的神主前,用拈阄的办法决定了婚姻。因为对家庭的顺从,他断送了前程和爱情,可他想不到反抗,只在心中为自己痛哭。不能说父母对他不疼爱,父母视这聪明听话的儿子如珍宝,像宝贝一样地珍爱着,但他也像傀儡一样地被玩弄着。高觉新和弟弟们一样,也喜欢阅读新思想的书报,但却在过旧式的生活,因为他肩负一房的责任。年仅20岁,父亲就去世,父亲去世的前一天,六岁的五妹死去,父亲把继母和弟妹托负于他。为了家,觉新愿做一个牺牲者,他的愿望只是使弟妹长大,好好做人,替爹妈争口气。现实压得他太难受,一味地敷衍忍让并没有好的结果,梅表姐死了,瑞珏也死了。

这家庭中的悲剧还有鸣凤和觉慧的爱情。鸣凤自幼丧母,从9岁到17岁,在高家做婢女的这八年,她听命令,做苦事,流眼泪,吃打骂,最后还是难逃无终局的苦刑:被主人安排给冯老爷做小。鸣凤也不懂得反抗,她相信世间一切都是由一个万能无所不知的神明安排好的,她相信这简单的信仰,相信命运。高府里的生活单调,夜静更深时,她也忧心于看不见一个光明的去处,不知自己归宿何在,唯有浓密的黑暗。高觉慧的爱并不能拯救她,反添痛苦。爱情使她有许多美妙的幻梦,却又把她丢进黑暗的深渊。她爱生活,但生活却面面关住她,只留给她一条堕落的路。湖水吞没了她的生命,未留下一丝痕迹,还像原先那样平静。觉慧是这个家庭的叛徒,他虽大胆,但毕竟还是少年,经济上未能自立,思想上也还幼稚,但他总算是逃出了这个家。他痛恨这个家庭,痛恨浪费青春和生命的生活,希望做一个与长辈完全不同的人。他幼时的希望是能做一个劫富济贫的剑侠,到中学时他相信的是爱国的热情和改良主义,“五四”一起,他又变成了人道主义者。他的思想在逐步变化,他虽有热忱,但也有卑怯,当他知道鸣凤第二天就要出嫁后,一夜思索的结果是准备放弃,因为他所谓有进步思想年轻人的献身热诚和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他在《黎明周报》中所写的空幻、崇高的文章,改革社会、解放人群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变得苍白无力。

张蕴华(琴)和觉民的爱情总算没有步梅表姐和觉新的后尘。琴不是逆来顺受的梅表姐,但也不是许倩如。她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新起来的,她入了女一师,又希望入外专,读大学,尽管在亲戚们看来,女孩子天天在街上走,失了大家闺范。琴的母亲张氏虽疼爱女儿,但也

不能对女儿千依百顺。她老了,不愿再听亲戚们的闲话,只想安静地活几年,不再找麻烦。琴对母亲没有抱怨,只有感激,她爱她的前途,但也爱她的母亲。她对倩如说,你的理智可以征服感情,我的理智则被感情征服。

高家是省城北门一带的首富,但这个家庭不像表面上那样轰轰烈烈,诗礼传家,五叔高克定偷偷在外面娶了姨太太,欠了大笔外债,做过西充知县的四叔克安也暗中支持克定,高老太爷一死,一家人就因为家产开始起争执。无疑这个家庭是在衰败下去,只是它在崩溃途中还在捕获更多的食物。家是迟早要散的,觉慧希望它早点散,像这样惊惊惶惶,唯恐散去,结果依然免不掉一散,这才难受。到底有一天要倒的,早点散了,好让各人走各人的路。旧家庭中的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前途,不能决定自己的爱情和婚姻,女青年不能进学堂,不能剪发,甚至要裹小脚,12岁的淑贞的小脚成为母亲夸耀的东西,也成为哥哥姐姐们嘲笑的资料。家庭中的人不能违反家长的命令,只能顺从,顺从的觉新没有青春,没有幸福,也失去了追求幸福的希望。即使是五叔克定犯了错也要挨打,做父亲吩咐的一切,毫不迟疑。旧家庭和礼教固然是束缚,但家庭中的人也靠它讨生活,好像是现在的所谓“体制”。人之所以自愿被束缚,是因为他需要保障和安全,情愿交出自由,换得面包和谄媚的狂喜。礼教之所以惹人厌,是因为它虚伪,它要给这种彼此依赖的关系披上一层伪装。绅士们明明兴奋的是那些艳俗的粉儿戏,教训子弟的却是《戒淫浅训》。亲情固然珍贵,但亲情之下也有仇恨和斗争,礼教宣扬的美好使这种亲情变质,如同迷信一样,不再被人相信。觉慧的新道德未必就高明过旧道德,崇高的东西总是空幻的,宣扬得过于美好的感情只会归于冷漠。爱应给人带来幸福,却也带来这么多的苦恼。

巴金先生在历次重印的序言中反复说,反封建的事业还没有完成。

上一篇:形式与政策作业 中国梦,我的梦下一篇:2024年结核病-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