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墩体积计算公式

2024-07-30

桥墩体积计算公式(精选10篇)

1.桥墩体积计算公式 篇一

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公式的教育价值,不能局限于知道公式和应用公式。况且,记忆和照公式列式计算的思维含量较低。得出体积公式能加强对体积意义、体积单位的理解;能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因此,教材十分重视探索体积公式的过程,设计、安排了认知线索和主要的探索活动。

例9和例10是两个层次的活动,不仅操作内容、要求有区别,而且思维程度有差异。例9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4个不同的长方体,从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开始教学新知识。没有规定长方体的大小,学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去摆,既调动积极性,又为合作学习营造了氛围。在教材预设的表格里填写每个长方体的长、宽、高,所用正方体个数以及体积,可以获得两点感受:一是沿着长、宽、高各摆几个正方体,长方体的长、宽、高就分别是几厘米;二是长方体里有多少个正方体,体积就是多少立方厘米,体积应该与长、宽、高有关。这两点感受能使学生明白:探索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要研究体积与长、宽、高的关系。教学例9不要急于得出体积公式,而要在摆长方体与填表的基础上,着力引导学生获得上述两点感受,形成继续研究的心向。即使有学生从例9已经看出了体积公式,也要引导他们通过例10进一步验证公式,理解体积与长、宽、高之间的必然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及结论的确定性。

例10根据图示的长、宽、高,用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摆出三个长方体。活动的本质是用体积单位测量物体的体积。对学习的要求是先想怎样摆、需要几个正方体,再按想法摆,验证想的是否可行、是否正确。三个长方体是精心设计的。左起第一个长方体的宽与高都是1厘米,只要把4个正方体摆成一行,能够体会长方体长的数量与沿着长摆的体积单位个数之间有必然联系。第二个长方体的高1厘米,只要把正方体摆成一层。体会长方体宽的数量是几,沿着宽应该摆出几行体积单位。而长与宽的乘积,就是一层里体积单位的个数。第三个长方体高2厘米,要把正方体摆成2层,体会长方体高的数量与摆的体积单位的层数是一致的。教材在各个长方体里预设的教学内涵,规划了各次实物操作时的思维重点,有助于学生逐渐建构数学认识。摆各个长方体获得的体会,就是对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关系的理解。教材让学生说说在两道例题中的发现,是引导他们回顾、反思例题的学习,进一步清楚这些体会,并把这些体会有条理地组织起来,得出长方体的体积公式。

抓住正方体12条棱长度相等的特点,能从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教材要求学生主动经历推导过程,在独立思考之后小组交流。推导的思维方法是多样的,从正方体具有长方体的所有特征出发,演绎推理能完成推导,从再现测量体积活动出发,

类比推理能完成推导: 用体积单位测量正方体的体积,每行摆的个数、摆的行数、摆的层数都与正方体的棱长相等。因此,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写正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时,根据字母表示数的书写规则,如果把乘号简写为“·”,那么V=a·a·a;如果乘号省去不写,要写成V=a3。一般采用后一种写法,a3以及它表示的意思都是新知识。第26页“练一练”第2题,算几个整数或小数的立方的得数,巩固对立方的认识。解决正方体体积的实际问题,经常会列出和计算这样的算式。其中13、103和0.13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防止算错。

2.新圆柱体积公式发现与运用 篇二

我们不妨先来回忆一下圆柱体积公式的形成过程:首先把圆柱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例如分成16份,如图1),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2,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高就是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

如果我们将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图2)由竖着摆放变成横着摆放(如图3),就会发现: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侧面积的一半,高等于圆柱的底面半径,所以圆柱体积的另一种计算公式是:

圆柱的体积=圆柱侧面积的一半?

例1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侧面积是62.8 平方厘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一般解法:运用公式V圆柱= S底面积进行计算。

先求圆柱的底面周长:214€?=31.4(厘米);

再求圆柱的高:62..4=2(厘米);

最后求圆柱的体积:3.14157(立方厘米)。

巧妙解法:根据公式“圆柱的体积=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用这两个公式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两者相比,第二种解法比较简便。

如果再观察图2这个长方体,我们还可以发现:这个长方体的右边横截面是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等于高乘半径,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由此又可得出另一种圆柱体积计算公式:

3.桥墩体积计算公式 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2、通过动画演示拼摆,找出规律,总结出体积公式。

3、会运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正方体的体积。

4、培养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思维品质。教学重点:能正确运用体积公式计算正方体体积。教学难点:能充分理解正方体体积的公式推导过程。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出示课件)

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么表示? V=a×b×h V=abh(板书)

2、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的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出示课件)

1、同学们,小熊给我们出了难题了,要想准确知道那个盒子的体积必须经过具体的公式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如何计算正方体体积。

2、探究正方体体积公式

(1)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可以动脑想。

可以利用棱长1厘米的小正方体来拼一拼。(2)让学生充分说。(3)课件出示

右图是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把它的长缩短1厘米,高增加1厘米后,长、宽、高各是多少?变成了什么图形?(正方体)

长3厘米,宽3厘米,高3厘米;变成了正方体。因为正方体是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所以,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

3×3×3=27(立方厘米)

引导学生明确:

(1)这个长方体长、宽、高都相等,实际上它是一个正方体。

那么,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你知道了吗?

(2)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板书)

(3)如果用V表示正方体体积,用a表示它的棱长(出示标有字母的正方体)字母公式为:V=a·a·a 教师提示:a·a·a也可以写作“a3”读作“a的立方”表示三个a相乘。所以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一般写成:V=a3(板书)

3、运用正方体体积公式解决问题 出示例2(课件出示)

一块正方体的石料,棱长是6dm,这块石料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指名板演并说体积公式)

4、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实验推导出了正方体体积公式,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板书课题),指名说一说体积公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解决问题,激发他们积极主动探索解决方法的愿望,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汇报的形式,自己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巩固发展

1、课本43页做一做第一题的第二个。

2、要制作50块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至少需要多少立方分米的木材?(课堂出示)

[设计意图]在巩固应用中关注学生是能掌握并利用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方法。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五、课堂检测

一、你能认真填写的。

课堂检测(A)

1、正方体有()个面,()条棱,()个顶点。

2、把棱长3cm的正方体切成棱长1cm的小正方体,可以切成()块。

3、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文具盒的体积大小约有140();货车的油箱的容积是50()

数学书的封面的面积大约是300();一个热水瓶的容积约是2()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到它的4倍,面积扩大到它的()倍,体积扩大到它的()倍。课堂检测(B)1、3.08 m2=()dm2 870cm3=()dm3

6.47L=()ml=()dm3 489ml=()cm3=()dm3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之和是72厘米,它的表面积是(),体积是()。

4.圆柱体积公式是什么 篇四

1.圆柱的两个圆面叫底面,周围的面叫侧面,一个圆柱体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

2.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面。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体的高。

3.圆柱体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圆柱体的侧面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斜着切)。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x高,即:

S侧面积=Ch=2πrh;

底面周长C=2πr=πd;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x2=Ch+2πr^2=2πr(r+h)。

4.圆柱的体积=底面积x高

即V=S底面积×h=(π×r×r)h。

5.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

6.圆柱体可以用一个平行四边形围成

7.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x2

8.把圆柱沿底面直径分成两个同样的部分,每一个部分叫半圆柱。这时与原来的圆柱比较,表面积=πr(r+h)+2rh、体积是原来的一半。

9.圆柱的轴截面是直径x高的长方形,横截面是与底面相同的圆。

立体图形体积公式

长方体:V=abc(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V=a×a×a(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5.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篇五

正方体的体积(或叫做正方体的容积)=棱长×棱长×棱长;设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则它的体积为:V=a×a×a

先取上底面的面对角线,计算,得到,根号2倍棱长V=a×a×a

这个面对角线和它相交的`棱,就是垂直于上底面的棱,

又可以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而这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就是体对角线,

根据勾股定理,得到,体对角线=根号3倍棱长。

正方体属于棱柱的一种,棱柱的体积公式同样适用

也可以用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计算

6.圆柱的体积公式都有哪些 篇六

求圆基的半径。两个圆都会做,因为它们大小相同。如果你已经知道半径,你可以继续前进。如果你不知道半径,那么你可以用尺子测量圆的最宽部分,然后除以2。这将比测量直径的一半更准确。我们说,这个圆筒的半径是1英寸(2.5厘米)。把它写下来。如果你知道这个圆的直径,就把它分成2个。如果你知道周长,然后除以2π得到半径。

计算圆形基的面积。要做到这一点,只是用公式求圆的面积,πR2=。只要把你找到的半径插进去就可以了。这里是如何做到这一点:aπx12==πx1。因为π约3.14到三的`数字,你可以说,圆形底座的面积是3.14。2

找到圆柱体的高度。如果你已经知道高度了,继续前进。如果没有,用尺子量一下。高度是两个基棱之间的距离。比方说,圆柱体的高度是4英寸(10.2厘米)。把它写下来。

7.桥墩体积计算公式 篇七

在理解底面积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及训练

重点

理解底面积。

仪器

教具

投影仪

教学内容和过程

教学札记

一、创设情境

1、指出下图中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投影显示)

2、填空。

(1)长、正方体的体积大小是由确定的。

(2)长方体的体积=。

(3)正方体的体积=。

二、探索研究

1.观察。

(1)长方体体积公式中的“长×宽”和正方体体积公式中的“棱长×棱长”各表示什么?(将复习题中的图用投影显示出“底面积”)

结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棱长

2.思考。

(1)这条棱长实际上是特殊的什么?

(2)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又可以写成什么?

结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V=sh

三、巩固练习

1.做第20页的“练一练”。学生独立做后,学生讲评。

2.补充:一段长方体方铜,长1.2米,横截面是一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这段方铜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首先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横截面?再让学生做后学生讲评。

3.做练习三的第9、10题,学生独立解答,老师个别辅导,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五、课后练习

8.党费计算公式 篇八

计算基数及标准:

应缴党费=计算基数×交纳比例

交纳比例:每月税后收入在3000元以下(含3000元)者,缴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元(含5000元)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元(含10000元)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税后收入为扣除不列入缴纳党费计算基数后的工资总和。

1、月应发工资总数=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

2、扣除部分包括:个人所得税、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特殊岗位津贴和补贴(法院检察院办案津贴、审计补贴、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补贴、公安值勤岗位津贴、密码人员岗位津贴、信访岗位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的政府特殊津贴等)、改革性补贴(住房公积金、住房提租补贴、通讯补贴、交通补贴等),以及社会保险类补贴、伤残人员抚恤金等,以上均不列入上缴党费月工资基数;

3、上缴党费计算基数=月应发工资总数-扣除部分;

4、月缴党费数=上缴党费计算基数×交纳比例

一般计算公式:

行政人员上缴党费计算基数=应发工资(职务+级别+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保留地区津贴+取暖补贴+医疗保险6%)-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住房公积金8%-医疗保险8%-大病救助-个人所得税。

事业人员上缴党费计算基数=应发工资(职务+级别+地区附加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保留地区津贴+妇女保健津贴+各项津贴补贴 +岗位津贴+取暖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住房公积金8%-医疗保险2%-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大病救助-个人所得税。

9.销售类计算公式 篇九

1).利润率和毛利率

。又称,是一定时期的总额与的比率。它表明单位销售收入获得的利润,反映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关系。

计算公式为:销售净利率=(/销售收入)×100%。它与净利润成正比关系,与销售收入成反比关系,企业在增加销售收入额的同时,必须相应地获得更多的净利润,才能使销售净利率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通过分析销售净利率的升降变动,可以促使企业在扩大销售的同时,注意改进经营管理,提高盈利水平。

“”的概念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之上的。毛利是“净利”的对称,又称“销差价”,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

某特定时期内的净利/ 纯利 = 该时期内的毛利-该时期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折旧)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100%

2).达成率和成长率与耗损率

达成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100%

成长率=今年实际销量-去年实际销量/去年实际销量×100%

耗损率=耗损量/总消耗量*100%

3).同比率和增长率与平均增长率

同比率=(本年的指标值-去年同期的值)÷去年同期的值*100%

增长率=数据的末项/首项然后将得数开N(N=相差年数)次方,乘以100%然后减去

100%,就得出平均增长率了。

4).本期环比增长率和本期同比增长率与销售回款率

本期价格

本期环比增长(下降)率(%)=(—————— — 1)× 100%(例本年三月与本年四月比)

上期价格

本期价格

本期同比增长(下降)率(%)=(———————1)× 100%(例本年三月与上年三月比)上年同期价格

销售回款率=(销售收入+报告期应收帐款期初数-报告期应收帐款期末数)/销售收入

*100%

5).资金成本率和人事费用率

资金成本率=∑(Ft-Ct)(P/F,K,n)=0Ft是各年筹措资金流入额;Ct是各年资金占用费和筹措费。

解方程就可以得到资金成本率K

债务资金成本率为Kd=(i+Vd)(1-t)/(1-f)Vd为担保费率,i为贷款年利率,t为所得税税率,f为银行筹资费率。

10.加班工资计算公式 篇十

1.在标准工作日内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

延长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150%

2.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

休息日工作天数×日工资×200%

或:休息日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200%

3.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

法定休假日工作天数×日工资×300%

或:法定休假日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300%

(二)综合工时制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前提:经过审批。

实行综合工时制的用人单位,计算工作时间的周期不再是以天为单位,而是可以是以周、月、季、年,但其平均日工作时间和平均周工作时间应与法定标准工作时间基本相同:即在综合计算周期内,某一具体日(或周)的实际工作时间可以超过8小时(或40小时),但综合计算周期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应当不能超过总法定标准工作时间。

1.法定休假日工作的

法定休假日工作天数×日工资×300%

2.延长工作时间工作的

小时工资×(总工作小时数-法定标准工作小时数-法定休假日工作小时数)×150%

(三)不定时工时制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前提:经过审批。

不定时工时制是指因工作性质、特点或工作职责的限制,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是需要机动作业的劳动者所采用的,劳动者每一工作日没有固定上下班时间限制的工作时间制度。实行不定时工时制,除法定节假日工作外,其他时间、工作不算加班。

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法定休假日工作天数×日工资×300%(或:法定休假日工作小时数×小时工资×300%)

(四)实行计件工资制度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

上一篇: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自编口述应用题》及教学反思下一篇:医院管理持续改进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