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2024-06-23

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精选8篇)

1.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篇一

(一)制定合理有效的学习目标并提出问题

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质量,更决定了核心素养培育的发展进程。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制定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不同,新课标改革之后,数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分别为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教师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来对他们进行要求和规定,从而慢慢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提高,让学生没有太多的压力,学习起来很轻松。教师在制定目标的时候,尽量做到从教学的重点、教学的难点、教学的实际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方面进行制定,从而快速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设计突出教学重点的问题,带动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将社会实践得出的理论与所学的知识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篇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了10 个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对核心素养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认为是那些教研课上才会有的要求,而一般的课堂则只需要教会学生计算则可. 马云鹏教授认为:“核心素养是基于认数、计算、测量、统计等具体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形成的数学的思想与方法.”“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要落实到具体的数学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在这里,我们不难理解到:数学的核心素养其实就存在于我们的教材中,也存在于身边的许多教学资源当中,只要我们紧扣教学重点,设计相应的、合理的教学情境以及课堂互动,让学生有主动参与的意愿、空间与时间,就能真正地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特别是随着《义务教育教科书》(以下简称新版教材)的使用,通过培训与日常钻研,我们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新版教材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视. 下面以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一课为例,谈谈如何整合资源,用好教材,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互动,使数学核心素养得到落实.

一、钻研教材,营造情境,引导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

“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 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新教材在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感以及数学思考能力等方面做了很大的改进.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和分析其中的数学信息,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课前钻研教材:通过比对两版教材,明确教学重点.

对比项一:新知的导入

新版:情境导入,由主题图引出统计表,经历百分比计算,再从明确各部分数与总数之间关系的角度引入扇形统计图;

实验版:直接以条形统计图及其特点与扇形统计图的特征进行比较,引入新知;

对比项二:新知的呈现

新版:给出模型,以最喜欢乒乓球人数所占百分比的计算与填写作为样板,其他各部分的百分比让学生自己计算填空,体会扇形统计图的计算方法;

实验版:直接给出扇形统计图各部分的百分比;

对比项三:新知的导学以及深化研讨

新版:问题导学,上图中的整个圆表示什么? 各个扇形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实验版:直接告知,在这个扇形统计图中,用整个圆表示全班学生的人数.

对比项四:后续的学习

新版:设计三种统计图的对比例题,体会不同统计图的优点,培养统计意识;

实验版:课后安排一道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比对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新版教材意图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扇形统计图的形成过程,加深对扇形统计图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关系等的理解,并且重视了让学生对不同统计图的特点以及用不同的统计方法对相同的数据进行统计的比较等的体会,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教材创设生活情境,以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生本互动,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并且根据数据统计的需要提炼数学问题,从而引发对数据统计与分析方法的探究,体会扇形统计图能直观反映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的特点.

二、整合资源,经历过程,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一直倡导“做中学”,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应该更多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用不同的新或旧的方法解决新问题、用科学的魅力吸引学生等方面,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因此,深入钻研教材,整合资源,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等,就应该成为我们备课中经常思考的问题. 通过钻研教材可以得知, 本单元教学目标分为三个层次:(1) 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2) 能读懂扇形统计图;(3) 知道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所以在教学准备时, 考虑到运用教材中情境图的现成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实践有一定的差距, 为了更真切地感受数据统计分析的方法,教师大胆创新, 舍弃繁复的计算与画图制作的过程, 运用EXCEL电子表格的工作表间引用交互功能,以及能自动生成统计图的功能,制作了“六(3)班学生最喜欢运动项目统计图”课件,让学生完整经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过程,大大地增加了学习信息量, 充分展示了3 种不同形式的扇形统计图,加深了对扇形统计图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根据现场统计的数据, 课件同步展示了自动生成的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进行初步的比较,引发思考:对于同样的统计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对于刚才我们统计的这些数据,运用哪个统计图更合适呢? 这样,既补充了教材的信息量不足的缺陷, 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统计习惯,还对小学阶段所学的三种统计图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构建.

三、用好教材,组织互动,引领学生逐步建立模型思想

模型思想是数学的基本思想之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中指出:“数学建模就是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求得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过程.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起点,……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抽象、概括、选择、判断等数学活动,完成模式抽象,得到模型. ”由此可见,数学建模的过程,就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过程,而通过不断经历数学建模的过程,能改善学习的方式.

扇形统计图作为一种统计数据、 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帮助学生建立模型、理解特征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所以,本课可以在生本互动的基础上,设计生生、师生互动两个环节,教师利用全班汇报的时机,通过质疑、追问的方式,渐进地呈现新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扇形统计图的概念与模型;最后再安排一个生机互动环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点,技巧性地绕开计算和画图这两个非重点的内容,让学生运用课件的优势,现场统计并制作扇形统计图,让学生经历数据统计与分析的整个过程,加深对新知的理解,更对所学习的新知进行检验与运用,为后续的知识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这样,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讨论探究—形成模型—检验与运用模型解决问题这样的整个流程. 逐步建立了模型思想.

总而言之,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每一位教师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它存在于我们每天的工作、每一节课的教学中,至于怎样才能把核心素养落到实处、实施得更好,就有赖于我们的不断思考和不懈努力,只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明确方向、善于思考,多做努力,大胆创新,就一定能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未来人才.

参考文献

[1]马云鹏.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J].小学数学教育,2015(9).

3.核心素养在物理教学中的融入 篇三

【教学片段】

(一)观察实验,协作参与,创设物理情境

1.唱国歌,升国旗——学生结合情境猜想是什么让国旗冉冉升起?

【教学赏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喜欢动手等”。通过演示和学生的实际参与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欲望。

【教学片段】

(二)观察现象,分析现象,启发科学思维

1.电容瞬间放电——实际生活需要的应该是持续电流?

2.电池放电——用电器持续工作?

【教学赏析】

由以前的“重知识”向重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探究、方法的运用、能力的提升转化。通过精心选取的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现象,自主归纳出物理规律。

【教学片段】

(三)设定计划,自主探究,培养创新精神

1.确定探究目标,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差异性和实验过程的不确定性,进行小组分工协作,同享实验成果。

(1) 探究目标:电流能让什么工作?有电池如何让用电器停止工作?

(2) 实验预见:1.会选择不同的用电器 2.学生可能不会选择开关

(3) 成果分享:完成实验后,进行分析,点评,归纳得出较为普遍的结论。

2.实验器材:电池、导线、开关、用电器(灯、蜂鸣器、电动机、发光二极管)。

3.进行实验:(1)在电流作用探究过程中:有接上小灯泡的,有接上二极管的,有接上电动机的,有接上蜂鸣器的。

(2)在探究让用电器在有电池条件下让用电器停止工作过程中:有的拆用电器,有的拆导线,有的断开开关。

【教学赏析】

探究过程中采用师生互动启发式教学方法。利用问题分析、实验探究、还原生活等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既培养了学生物理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践创新性。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团结协作,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升。

4.成果分享,点评归纳结论

(1)引导学生交流对比,找出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

(2)引导学生认识电路的组成和各元件的作用。

(3)引导学生对各组现象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形成初步结论。

【教学赏析】

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实践创新的能力三个方面,然而物理学科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分析与评价尤为重要。

【教学片段】

(四)借助游戏,揭示秘密,简化教、学过程

1.学生识记元件符号,以小组竞答展开游戏。

2.引导学生进行实物图和电路图的转换。

3.借助多媒体,对实物进行简化和放大。

【教学赏析】

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和生活实际,运用互动游戏、简易图表、多媒体动画等将抽象化为具体,繁杂化为简单,一改以往的重结果、重概念的形成,更重视学业学习方法的运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片段】

(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领略人性之美

1.眼到:张老师目光盈盈,时刻关注着学生,让每位学生都能感觉到老师的认可和关爱。

2.脚到:时而缓步,时而急趋,犹如足球场上的裁判员。

3.口到: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在师生的交流中,张老师会积极地鼓励学生说:你真棒!你真行!做得非常好!

【教学赏析】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的任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张老师通过得体、自然的着装,热情、幽默的语言,娴熟、流畅的动作,为学生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合作的探究氛围,为学生的品德修养和能力提升留有充足的发展空间。

(作者单位:江西省浮梁县洪源中学)

□责任编辑 王金瑞

4.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篇四

[摘 要]以《分离定律》一课的教学为例,通过

改变

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将核心素养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使教学不再是单纯地追求分数,而是注重培育

学生 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分离定律;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02008502

生物教学是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生物课堂教学必须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展开。现以《分离定律》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生物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

核心素养是学生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一线教师,不但要深入研究,而且还要转变观念。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先导,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应学科业务精熟,而且要以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长久以来,教师都以读重点、上名校作为评判人才的标准,学生成了考试机器,学校成了“人才”加工厂。那么,当代教师应树立怎样的人才观呢?高中生物核心素养告诉我们,中学生不仅要知识丰富,而且要具备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等精神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教师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追求高分,转变为以德树人、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转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教学目标的设计直接关系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

认真研读生物课程标准,深刻领会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内涵,把握好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及其内在联系。如《分离定律》的教学目标可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这样设计:1.概述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和

解释

分离现象――理性思维;2.举例相关的遗传学术语――生命观念;3.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理性思维;4.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社会责任;5.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过程与结果,体验科学思维,逐步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科学探究。

三、改变教学方式

要让学生养成核心素养,除了要转化教学目标外,教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发生较大的改变。教学方式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具体如下:

1.兴趣助推,推动核心素养发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深刻地感受到: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疲劳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兴趣比学习知识更重要,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动力,也就推动了核心素养的发展。如孟德尔就是因为对自然科学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通过种植豌豆“种”出了遗传学。因此,在《分离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对孟德尔的生平及其发现遗传学规律的艰难历程进行介绍,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让学生明白科学研究要想获得成功,不仅要有不懈探索与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还要有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引入课堂教学,如“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儿子,这儿子是亲生的吗?”学生对这一类生活问题特别感兴趣,很想搞清是怎么回事,自然对相关内容的学习产生了求知欲。

2.创设问题情境,锻炼理性思维

创设问题情境,能够调动学生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学会”向“会学”转变,是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手段。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形式多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发掘学生的潜能,锻炼学生的理性思维。

例如,在教?W“单因子杂交实验”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豌豆有利于实验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杂交?两性花和单性花在杂交操作中有什么区别?教师课前先准备好豌豆花,让学生观察思考豌豆花的结构特点及两性花与单性花的区别,同时课件展现小麦花、丝瓜花、南瓜花等,使学生明白选择材料及科学操作对实验成功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在对问题的追寻中慢慢形成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知识体系。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此也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教学。如对杂交实验结果――F2出现性状分离应该如何解释?F1是自花受粉,F2出现了紫花和白花两种豌豆,F2的白花性状由谁决定?(经过分析讨论可以明确,F1含有两种遗传因子,即显性遗传因子和隐性遗传因子)F2为什么会出现3∶1的分离比呢?F1产生配子时及受精时应该满足怎样的条件?经过这样一系列的问题讨论,学生对纯合子、杂合子及杂交实验中的各代遗传因子的组成基本清楚,学生自然能够理解孟德尔对他的实验结果所做的分析和提出的假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理性思维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体会模拟实验,落实科学探究

对于豌豆杂交实验,孟德尔经过了长达八年的实验研究,他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可想而知。这个实验历时较长,学生不可能完全照做,因此本文通过模拟实验来让学生体验

孟德尔 的科学探究过程。对于本实验,课本以信封模拟生殖器官,用卡片代替个体的基因型,学生抽出一张卡片代表产生配子的类型。笔者觉得学生在抽取卡片的过程中有一些主观因素在里面,容易产生较大的误差。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笔者用口香糖的盒子代替信封,给每个学生准备两个口香糖的盒子(如下图),代表雌、雄生殖器官,里面放置40颗花生,其中20颗颜色标上A,另20颗颜色标上a,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本的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可引导学生思考:为减少实验误差可采取什么措施?经过讨论,学生掌握了实验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同时认识到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要分离以及受精作用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4.联系生活实际,培养社会责任

生物学核心素养不是直接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生物核心素养和生物知识之间的关系,在教学中创设事例真实、背景新颖、感受直观、引人入胜的情境,以实现通过知识的运用来解决生活、生产实践中与生物有关的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例如,“假设5年之后你正在花卉基地工作,有一天你突然发现本来开白花的一批花卉,出现了紫花植株,你马上意识到它的商业价值,决定培养这种新品种。试问让这株紫花植株的种子直接留种可以吗?试分析原因。怎样才能获得紫花植株的纯种?”这样的问题情境会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浪花。学生在逐步解决上述问题的过程中,会联系社会问题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培养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

又如,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这样的社会问题:“人类的某些遗传病可能是由显性遗传因子或隐性遗传因子导致的。在医学实践中,对有关遗传病的遗传因子组成和发病概率做出科学的推断,可减少或防止某些遗传病的出现。小方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但是医生却告知她,她与丈夫小曾均属半乳糖血症(一种单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小方孕育的两个孩子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是多少?”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既教育。”作为教师,我们要用鲜活的例子来感染人、教育人和培养人,该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能力提升、情感激发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综上可知,生物学核心素养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培养好的,它是一个浩大的育人工程,这就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进行反思、学习和实践,不断改善和创新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把以培养生物学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让生物学核心素养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成果,成为公民基本素养的重要组成。

5.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怎么样 篇五

核心素養在課堂教學中怎麼樣?

“核心素養”到底是什麼?

不同於一般意義の“素養”概念,“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の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の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從價值取向上看,它“反映了學生終身學習所必需の素養與國家、社會公認の價值觀”。從指標選取上看,它既注重學科基礎,也關注個體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個人終身發展所必備の素養;不僅反映社會發展の最新動態,同時注重本國歷史文化特點和教育現狀。在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包含了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の價值準則。因此從結構上看,基於中國國情の“核心素養”模型,應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圓心來構建。此外,它是可培養、可塑造、可維持の,可以通過學校教育而獲得。

落到學校教育上,還需解決一個關鍵問題 :它同學科課程教學是什麼關係?

一方面,核心素養指導、引領、輻射學科課程教學,彰顯學科教學の育人價值,使之自覺為人の終身發展服務,“教學”昇華為“教育”。另一方面,核心素養の達成,也依賴各個學科獨特育人功能の發揮、學科本質魅力の發掘,只有乘上富有活力の學科教學之筏,才能順利抵達核心素養の彼岸。

核心素養還是學科壁壘の“溶化劑”。以核心素養體系為基,各學科教學將實現統籌統整。比如“語言素養”,它並非專屬語文一家,體育課也有——有可能只是手勢和眼神,一個快球、快攻就發動了。現代社會中,人們有效交流の非文字信號能力也是“語言素養”。

對於教師而言,這是個巨大挑戰。首先是觀念轉型——教師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教育”。學科教師要明白自己首先是教師,其次才是教某個學科の教師;首先要清楚作為“人”の“核心素養”有哪些、學科本質是什麼,才會明白Fpg

Fpg 教學究竟要把學生帶向何方。

這也是從“知識核心時代”走向“核心素養時代”の必然要求。

基於“核心素養”完善學業品質標準,還可能改變中小學評價以知識掌握為中心の局面。一個具備“核心素養”の人與單純の“考高分”並不能畫等號。它還將對學習程度做出刻畫,進而解決過去基於課程標準の教學評價操作性不足の問題。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の科學素養 朱前樹

一、提高學生の生物科學素養是新課程實施の核心任務。

“科學素質是公民素質の重要組成部分。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一般指瞭解必要の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の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並具有一定の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の能力”。由此可見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思想、科學精神、實踐能力是科學素養の五個重要組成部分,而科學精神是科學素養の靈魂。

科學素養和生物科學素養是整體和局部の關係。不同の人會以不同方式表現出自己の科學素養,對於生物課程來說,希望學生們能更多、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生命科學の概念和過程於生活和發展之中。《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生物科學素養是公民科學素養構成中重要の組成部分。生物科學素養是指公民參加社會生活、經濟活動、生產實踐和個人決策所需の生物科學知識、探究能力以及相關の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它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科學領域中核心の基礎內容の掌握和應用水準,以及在已有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科學素養の能力。提高每個高中學生の生物科學素養是本課程標準實施中の核心任務”。

生物科學素養反映了一個人對生物學領域中核心基礎內容掌握の情況,生物學の核心基礎內容至少包括以下5個方面:①、學生理解生物學基本現象、事實、規律,以及生物學原理是如何用於生物技術領域;②、學生能夠解釋發生在身邊の生物學現象;③、學生能夠形成正確の情感、態度、價值觀和科學の世界觀,並以此來指導自己の行為;④、學生應掌握一系列の相關技能,包括操作技能,科學探究一般技能、比較、判斷、分析和推理等思維技能,以及創造性和批判性Fpg

Fpg の思維方式;⑤、學生應在學習生物課程の過程中,形成終身學習の基本能力和習慣。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會科學素養の策略

1、根據科學經歷和科學家傳記,培養崇尚科學の態度

生物科學の內容不僅包括大量の科學知識,還包括科學研究の過程和方法。教材中記述了不少科學發現の經過及科學家傳記。例如光合作用の發現過程,高中生物新教材仲介紹了有關科學家所做の一些實驗,闡明了其原理是通過一個個實驗被人們所逐步揭露和認識の,由此,同學們對科學の產生過程有了更深刻地瞭解。又如孟德爾研究豌豆雜交試驗得出生物の遺傳規律,給了學生生動の啟示:平時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思索、勇於實驗,就有可能發現自然界中の奧秘。這些內容不僅可開闊學生の眼界,還能使學生受到科學方法和科學思維の訓練以及科學精神の薰陶。科學過程呈現知識の來源,使學生構建自身の知識體系成為可能。在闡釋生物學知識來源時,一些曾經或者正在困惑人類の生物學問題,能充分激發學生の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對科學產生興趣,對培養學生の創新意識和科學態度意義重大。

2、提高學生生物科學素養,實驗教學是重要途徑。

生物學實驗以其直觀形象性、操作性為認識和掌握生物知識提供生物の感性材料,通過從感性到理性の認識過程,學生能更好地掌握相關生物學知識;在生物學實驗の過程中,學生要具備和學會觀察,實驗技能操作、實驗測定、實驗記錄、操作實驗條件、對資料和數據分析與處理等方法。經過這樣反復多次の運用和訓練,學生の動手操作能力,實驗設計能力也會得到較好の發展。除此之外,在生物實驗活動中,還可以培養學生探索求真の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探索性實驗能激發學生の好奇心和鑽研精神,能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體驗獲得成功の喜悅。因此教師可適當地變驗證性實驗為探索性實驗,並盡可能讓學生自己親自設計與分析實驗。

自行設計實驗需要學生利用所學の專業基礎知識和實驗技能,根據實驗任務,自行剖析實驗課題、設計實驗方案、選配儀器、分析結果。它不僅能培養學生科學研究の一般方法,還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の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它也是目前高考考查の重要題型之一。

教師對實驗報告の不同要求會間接影響整個實驗の過程和效果。改實驗報告為小論文形式,並對論文提出更科學の要求:實驗前要求學生通過預習實驗內容Fpg

Fpg 寫出實驗設計;實驗結束後,要根據實驗過程對實驗設計進行補充,並對實驗結果進行綜合分析。這樣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科學研究方法和能力の訓練得到進一步の深化,還可以激發學生在報告中提出具體の改進方法、建議和設想,從而培養學生の科學創新能力。

3、引導學生關注科學技術和社會教育の新進展。

科學技術の社會化和社會の科學技術化已成為當今社會生活の熱點之一,瞭解科學,技術,社會の相互關係,關注和參與生物科學技術有關の社會問題の討論和決策。是生物科學素養の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對自然和社會の責任感の重要途徑。瞭解科學“科學家の故事”、瞭解與“社會倫理問題”、瞭解“與生物學有關の職業”等等。目の是讓學生瞭解生命科學の發展歷程和進展。瞭解科學家の工作和科學家堅韌不撥,實事求是の科學態度,及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中各領域の應用及科學技術の應用帶來の一些問題。通過對科學、技術社會の瞭解,促進青少年科學素養の培養和現代人品質の形成有著不可替代の作用。回顧科學研究の思維過程,並學習科學家堅韌不撥,實事求是の科學態度。及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中各領域の應用及科學技術の應用帶來の一些問題,促進學生の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方面の健康發展。提高生物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初中學生,宣導探究性學習,三者是一個有機の整體,它既是課程和教學課改の理念,也是指導教學實施の基本理念,我們可以用它來規範自己の教學行為,啟迪我們無盡の教學智慧。

6.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篇六

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四大素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升高中生四大核心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和任务,也是将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方向和任务。

陕西省王吾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于近期在西安交大二附中举行一场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活动围绕高中语文教学,以高效课堂为载体,以培养核心素养为目标,分专题进行了认知分享、经验交流和思维互动。现将有关老师的专题发言奉献给读者,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1.在阅读教学中实现“语言建构与应用”的能力达成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的言语经验,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中小学生母语运用能力的形成、思维品质的成长、审美素养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认同,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通过学生个体言语经验的建构得以实现的。在语文教学中,要拒绝“纯内容分析式”的讲读教学,不要在分析课文内容上做过多纠缠;而应从具体语言文字的运用入手,通过对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或者从整体阅读的感悟出发,到语言文字中找出认知的依据。因此,阅读教学要从具体的语言文字运用现象入手,涵泳文本,通过对文本语言的品味、咀嚼,来探索文本的意蕴,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瘦”本为病态,是不美的,然而词人却把它写得很美,原因何在?教师若能指导学生品味、咀嚼词作以黄花设喻的句子,思考“黄花”形象虽瘦而风姿秀美的特征,便能准确理解比黄花还瘦的“人”是多么的风姿秀美、协调雅畅;再从“帘卷西风”的氛围,即西风乍起,竹帘腾空的环境可以想象出憔悴的女词人与与门外的黄花是多么的相互映照,是多美的富有诗意之美? 2.“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形成的关键

“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础,“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标志,“审美鉴赏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应用,“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终极旨归。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教学内容不确定、教学具有盲目性的生态环境,语文学科在高中层面上被学生边缘化,语文被认为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学科,这与语文学科过于强调感性,过于重视主观感悟的教学特点有关,也与语文教材过于追求艺术表现上的含蓄性、模糊化和多元化有关。除此之外,还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比较忽视学生思维发展,尤其是忽视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不同特征甚至将两者混淆有着极大的关系。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在阅读与鉴赏中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②能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③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形象,并能有依据、有条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发现;④能运用基本的语言规律和逻辑规则分析、判别语言,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与人交流沟通,准确、清晰、生动、有逻辑性地表达自己的认识;④能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言语作品,探究和发现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形成自己对语言和文学的认识;⑤能自觉分析和反思自己的言语活动经验,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独创性。

思维提升与发展,作为语文“核心素养”不是由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在问题情境中借助解决问题的实践培育起来的。培育思维能力,首先在于如何才能创造“引发思考的情境”。唯有当思维活动产生之际,学习者才能拥有一种思维体验;唯有通过“真正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及其思考力,以及产生思考力的正确态度,才能一体化地培育起来。

3.在名著阅读、生活体验和表达交流中培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周凤娟)

语文活动是学生形成审美体验、发展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活动中体验、欣赏、评价、表现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品质。这一素养的培养有三个要求:①要求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②要求学生能够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语言祖国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审美体验,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情感、态度和观念,表现和创造自己心中的美好形象,具有创新意识。

(1)把握审美思维的特征,培养审美想象能力

审美活动在本质上是形象思维活动,它受一般的认识规律约束,不同于抽象的逻辑与推理过程,很难用一般的逻辑语言来概括,而是需要通过生活本身的形象规律来实现。所以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以及创造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山一水,只要审美主体感知后,加以想象,无声的文字符号就会变成充满激情的语言,无形的画面就会变成栩栩如生的景观,隐匿于字里行间的美就会自然地跳脱出来。通过想象,使那些“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形象鲜活起来,并通过自己的想象与理解,再造审美形象,完成审美创造。审美想象力越丰富,对审美对象的再现也就越真实,学生对审美形象的再创造就越具体,学生的知识宝库就越丰盈,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基础也就越厚实。

(2)通过阅读、体验和写作培养审美鉴赏与审美创造能力

我们所说的阅读,既指“篇”的阅读,更强调“本”的阅读。“本”与 “篇”相比,其篇幅更长,主题更复杂,意蕴更丰富,更能锻炼人的思维能力。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的过程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评价美。学生从“整本”名著中汲取信息,丰富语言,比较对照,融合已知、浸入情感,使“整本”内容与成长经验相融合,使“整本”思想与个人思维相融合,使“整本”已然与所憧憬的未然相融合,从而获得人生感悟,获得情感体验,获得精神享受,获得自由想象,使阅读因升值而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悦读”。

在阅读中感受美不是语文美育的终极目的,中学生在长期欣赏文学形象之美,熏染科学严谨之美的基础上,还应该拓展视野,体验生活中的真善美,体验自然万物的真实美,并学会融入自己独特体验和独立思考的创意表达,富有创意地表现美和表达美。

4.多管齐下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语文教学应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传承民族文化,实现民族文化自觉,树立民族文化的自信。

首先,要以敬畏之心识记和书写规范的汉字。汉字是中华文化的载体,因其承载着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而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汲取中华文化滋养的过程。但由于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书写越来越依赖于键盘,五笔字型和拼音输入系统,却严重影响了人们尤其是学生对汉字的识记。加之近年来各省市语文高考试题包括全国卷都取掉了对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导致高中语文教学中识记和规范汉字书写的训练在教学中缺失,使汉字的规范书写问题愈来愈严重,硬笔书写堪忧,软笔书写已出现断层。所以,规范汉字书写,学习硬笔书写和软笔书写汉字应成为不能因为教学工作还应常抓不懈。我们是不是还应该呼吁,高考应重拾字音字形考查题。其次,将诗词、对联等传统文学艺术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长期以来,很多语文教师只顾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走了,缺乏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不够,渗透不力,学生自觉自主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很淡漠。比如对诗词和对联的态度就很冷漠,如果不是教材所选、高考考查,几乎无人问津,也无暇问津,对其创作几乎是空白的。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唤醒学生对这些传统的文学艺术门类的认同。所以,我们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名家或自创诗词、对联来导入、总结,落实汉字文化的训练,提升汉字文化的基本素养。第三,重视传统文化的动态演绎与创新。众所周知,大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很多老师以为原因是古文的语言方式和我们现代人的差别太大,文字障碍太多,学生读不懂,所以教授文言文时重点强调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只要学生把这些东西记住了,一篇文言文的教学任务就算完成了。但学生却对文言文学习产生疑惑,觉得既然不学习古代人说话,为何要识记文言词汇和句法?鉴此,高明一点的老师会从文化的视角引领学生走进文言文本,走进作者生活的时代,认同文言语言言简意赅、简洁明快,微言大义的文化魅力,体验文言文作品中蕴含的情愫、哲理、美德等亘古不变的真善美质和生命意义。5.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

什么是核心素养?从国家的层面来讲,分为三个方面,六大素养。三个方面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六大素养是: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从学科角度来讲,普通高中语文的核心素养有四大内涵: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这四大内涵作为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二、三维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堂教学的要求从最初的“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再从“三维目标”走到“核心素养”,它的进步是不言而喻的。它的进步就是从“一维(双基)”到“三维”,再到“终极目标”。从教学的角度讲,强调双基,就是强调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这是一维的。强调三维,就是强调一个目标的三个方面,就是“在过程中掌握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这是三维的。而核心素养把三维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提炼为能力;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提炼为品格。所以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能力和品格。核心素养较之于三维目标在认识和理论上有哪些突破?

一、核心素养使教学从知识建构延伸到品格培养。

素就是素质,养就是教养。素养就是素质加教养,是天性和习性的结合。素养是人内在的秉性,素养决定人的发展取向。教育的终极任务就是提升人的素养(教育价值所在),而不是知识建构,知识建构只是培养人素养的必备途径,所以核心素养才使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定位教育。核心素养使课程标准的形态从教学大纲(双基)、内容标准(三维目标)走向成就标准(核心素养)。

二、核心素养使教学从过程目标走向终极目标。

三维目标是核心素养形成的要素、路径和过程。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提炼与整合,是通过系统的语文学习之后,获得的能力与品格,更具有内在性和终极性的意义。爱因斯坦曾说过“教育无非是将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遗忘后所剩下来的东西。”遗忘就是所学的具体知识和内容,剩下来的就是能力和品格(素养)。人的发展更不限于掌握知识,而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学习知识提升人的素养。

三、核心素养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落实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培养核心素养呢?简单说就是如何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和品格得到提升,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引导学生有效参与呢?

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建立彼此接纳、相互欣赏的学习场所,让学生有个安全的心灵港湾。

其次要会赞赏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要乐于给予学生需要或渴望的帮助。教学还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相联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拨动学生的心弦。

(二)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学目标明确化,便于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具体的能力目标。它应包括以下内容:

1、教学对象;

2、学生的行为;

3、确定行为的条件。条件是指能影响学习结果所规定的限制;

4、程度。程度由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个方面来确定。如《六国论》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通过诵读,学生要深入体会本文论证严密的特点。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2、通过讨论,学生能够辩证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弊在赂秦”。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3、通过探讨和思考,学生能够掌握史论文一个中心(借古讽今)两个基本点(叙史实,论史训)的写法。条件 对象 程度 行为

(三)让学生在问题中思考

问题是思维的开始。在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提问题,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形成问题,把学习过程变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也要引导学生从细节上发现问题。

如《六国论 》的教学,老师引导学生按文本的思路可提出以下问题,“刘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六国都贿赂秦国呢?”“没有贿赂的国家有哪些?”“贿赂的国家有哪些?”“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不仅问题的思路清晰,而且也暗示了教材的思路也很清晰。既着眼于细节,又着眼于整体;既着眼于文本,又着眼于学生。恰到好处地处理了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让学生有可操作的活动

教学过程是引导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过程。

语文活动包括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也包括情感的体验,兴趣的培养。一般情况下,语文活动包括听、说、读、写、思和演等活动。如《六国论》教学,老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学生齐声诵读、教师美读、男生大声意读、女生轻声情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探讨、思考文章的中心论点、论证思路,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大宋的背景,取材生活世界,激活大脑思维,能够正确认识苏洵“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让学生尽情地倾诉情感,表达情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样的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五)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老师要有强烈的方法意识,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指导。对于描述性知识或记忆性知识,主要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从语言积累的角度来说,主要是熟读成诵。老师的指导主要是根据“语”和“文”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记忆的方法。如文言文实词词义的记忆方法,可放在语境中采用推断记忆的方法。如“信”字的意义:1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确实)2今以蒋氏观之,犹信。(相信)3信义著于四海。(信誉)4怀信侘傺。(忠诚)对于步骤性知识或过程性知识,主要是解决“做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老师要根据教材特点而定。如《六国论》的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经历初读感知——精读感悟(体验)——复读升华和熟读成诵。再联系时代背景,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言外之意,体会思想感情,最后体会论证方法,在写作中加以运用。

(六)让学生有向上的动力

核心素养决定了教学评价的“多元”,既要评价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又要评价学生的思维与品质,还要评价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在交流反馈时,老师既要关注学生答案的正确性,又要关注学生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尤其是学生答不出问题时,老师不能压制学生,代替学生回答,应该采取恰当的方法耐心帮扶学生。即使学生答错了,也应该耐心地问一问学生为什么这样想,然后给予纠正和疏导。实践证明,只有多元的教学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学生有向上的动力。核心素养要在课堂教学中彻底的落实,取决于广大教师对它的认识程度,取决于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6.核心素养的根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

比起财富和权势,文化最长久;比起法律和制度,文化对人的影响最深刻,最温和。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过程中,无疑文化和文化自觉最为关键。文化和文化自觉首先应当归属语文的范畴。语文是什么?孔庆东教授说:“语文就是思想,语文就是生活,语文就是你这个人。学习语文,就是在塑造自己的灵魂。”从根本上说,语文就是文本解读。文本的背后是一颗高贵的灵魂。教师以文本为媒介,用灵魂塑造灵魂,用精神丰富精神,用情感涤荡情感。然而,我们的教学往往停留于知识教学的层面,注重于作者和背景介绍,注重于字词句篇的解释和分析,最多上升为文学审美的层面,对抽象意境、艺术手法、风格特色等加以引导和评析,而很难上升到文化审美的层面,很难从文化视角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这样就难以正确解读文本的思想意蕴,难以发挥文本的人文教育功用。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细解文本,挖掘文本的文化价值,从文化的视角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唤醒学生心灵中的文化因子,强化其文化自觉,真正让语文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养料。那么,怎样从文化审美的层面进行文本阅读教学呢?

一、挖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文学审美到文化审美的跨越

审美文化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的意识形态方式。挖掘文本的文化内涵就是要从文本中发现对人格的形成有教益的东西,它就像矿石,潜伏于地表之下,需要一双慧眼去发现,需要一双巧手去开采。梅尧臣的《东溪》:野凫眠岸有闲意,老树着花无丑枝。从文学审美的角度解读,就是一种清淡平远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是诗人畅游东溪时欢愉情怀的再现;若引导学生从文化审美的角度发掘,它就又有更深的意蕴:在戴花的老树身上体悟到天地间无所不在的勃勃生机,这生机正是天地万物最本源的生命力所在,人为万物之灵,更应该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而另一句则承载着人生的另一重价值:生命也需要自我调适,保持一种悠闲从容的精神状态,如此才有生活的质量,不至于仅为目标所驱使而造成精神上的焦虑与异化。这些对于现代人来说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启示。又如《氓》,一个女子诉说自己从恋爱到婚变的全过程,诗中女子和氓的形象栩栩如生,女子的人生悲剧令人同情,氓的形象令人厌恶。此时,若引导学生思考女子悲剧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再引进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陆游与唐婉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明白爱情的最高境界是忠贞不渝,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对学生的未来无不是有益的启示。教材中篇篇文字如颗颗珍珠,只要我们具有文化审美的意识,总能发现取之不竭的育人素材,这正是文本的文化价值所在,是形成核心素养的主要元素。

二、培养文化审美的意识,养成文化自觉的习惯

教育是一种美育,文学教育应当给人以丰富的审美体验,通过文学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养成审美的习惯,唤醒文化的自觉。特别是脍炙人口的诗词散文,为历代读者所喜闻乐见,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非常适宜。学习这些古诗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在优美的作品感染熏陶下,受到美的教育,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比如,读《静女》、《蒹葭》等,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喜悦和忧伤,就会深深触动我们的情

感之弦;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自然能体会到苏轼那恢弘的气势;杜甫《春夜喜雨》的“喜”与《春望》的“忧”带给读者截然不同的感受。“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初春,“接天莲叶无穷碧”是盛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严冬,妙不可言,“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景象宏大,美不胜收。《桃花源记》引起人们无限的向往,《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又带给人们不尽的留恋。著名教育家黄玉峰说“读李白、杜甫的诗,读孔子的书,是没有直接利益,但他能够陶冶情操,澡雪精神,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意的性情中人。我们不能太功利了,我们对人本身的关怀实在太少了。”叶嘉莹教授在一次讲座后,曾与学生有过如下对话。一学生问:“叶先生,您讲的古典诗词我们很喜欢听,可是学了它有什么用呢?”叶教授回答道:“你这话问得很现实。的确,学了古典诗词既不能帮你找到职业,更不能帮你挣钱发财,但学之最大的好处就在于使你心灵不死。庄子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死次之’,如果你的心完全沉溺在物欲之中,对其他一切都不感兴趣,那实在是人生中第一件值得悲哀的事啊!” 让古典诗词的情感,给学生干涸的心田,注入一泓清泉,使他们以一颗敏感细腻的心去看待春夏秋冬,山川景物,感动于一片凋零的落叶,一棵枯黄的小草;让他们以一颗关爱柔软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去对待生活和人生,同情弱小,向往美好。坚持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从中汲取精神营养,精神丰盈圆润了,生命的质量自然就高了。

三、从文化的视角观照文本,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读什么很重要,怎么读更重要。读懂了作品写什么和怎么写的还不算数,还要弄明白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他(她)要把我们引领到什么地方去。有担当的作家写出的作品都在教人崇真向善,只要用心去品味,就能活得无穷的向上的精神动力。关键问题是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过程中师生都要主动去阅读。钱理群教授说,优秀的语文教师就是爱阅读、爱写作的老师带领学生爱阅读、爱写作。从文化审美的层面解读文本,教师必须通过广泛的阅读打开自己的文化视野,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正如深圳宝安区特级教师吴泓老师所说:“读什么决定了你想什么,想什么决定了你说或者写什么;说写的质量取决于你阅读的质量,说写的高度取决于你思想的深度。离开了思想,你说不好,也写不成;离开了思想,你听不明,也读不懂。”现代教育带给教师以严峻的挑战,故步自封、自我满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读书,明日就将停止教学。读过这样的文字:“爱读书的教师总是喜欢倾听自己的心跳,总能唤起内心成长的渴望,给生命一种力量,给灵魂一个方向。”因此,只有在不间断的读书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才会溢满温馨的人文情怀,我们的课堂将会碰撞出更多创新的火花,让我们更加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的浪漫和深邃。也就是在读的过程中,书中丰厚的营养才能逐渐内化为自己的骨肉,使自己一点点厚重起来、自信起来,并通过这些沉甸甸的厚重和阳光般的自信实现自我的超越。高雅的审美情趣是在阅读中培养起来的,反过来,高雅的审美情趣又能有效地促进阅读的质量。

四、跳出文本但不脱离文本,强调育人更要坚守语文的本性

从文化审美的角度观照文本,强调文化育人,但前提条件是立足文本,不能游离于文本之外,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语文课首先要上成语言课,让学生在对

语言涵泳、咀嚼的基础上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作者的伟大胸怀,进而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感染,不断完善自身人格。语感是语文永恒的主题,只要朝着培养语感的目标迈进,语文课就不会变味。

7.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篇七

一、培养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对过去的遗忘, 对现在的不满, 对未来的憧憬。语文的教学过程, 其实质是汉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的过程, 学习是继承传统文化, 运用是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所产生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行为, 大多数以学习实践为基础, 称之为“实践创新”。它较为容易获得, 只要把握知识的积累, 管控发现问题的心里意向, 一般都能办到。在语文尝试教学中常用以下方法: (1) 尝试比较鉴别。在提取储存的知识时, 指导学生尝试比较, 再加鉴别, 深刻领会中华文化的底蕴。如, 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 是作者从“到”、“过”、“满”等字中比较鉴别后推敲出来的。 (2) 尝试诱发。以实践创新学习活动的意念、灵魂、直觉为载体, 发展探索性思维。如, 《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一文中, 门子的多处发笑, 老师可问“曹雪芹是文学大师, 为什么只写门子的笑态, 而不描述修饰他的心态, 你能说出作者的用意吗?”学生各抒己见, 发展了创新思维。 (3) 让学生扮演文中角色。教师可指导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 通过不同的学生, 对同一人物的不同扮演, 体现实践创新, 审视人物的外在形象和思想内涵, 提高学生辨析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能力。

实践创新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个过程, 尝试教学的七步式教学模式中, 学生通过做基本训练题, 进入学习氛围。再通过自学课本, 做尝试题, 相互讨论, 做第二次尝试练习等学习实践活动, 让学生具备创新的精神, 以适应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

二、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人格品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德育教育, 坚持德育为先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到底如何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人格品质呢?我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品质集中体现在一个“爱”字上面。爱的对象, 应包括:除狭义上的亲情友情以外, 更有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活环境等等。爱的教育方法有: (1) 要尝试体现学习的阶段性。阶段性是指我们教育要适应初中生的心理和初中语文学习的内容。由于初中生的心理发展, 他们的自我意识和交友意识不断增强。我们要尝试着教育他们与他人和谐共处, 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初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内容相应增加, 涉及到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等方面, 因此紧扣教材开展尝试学习, 结合社会实际加以评说, 并用实例加以论证, 用艺术形象来注释, 如此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十分有效。 (2) 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应对学生平常学习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行为, 要认真观察, 并耐心听取学生的意见, 做到说话真实坦诚、准确无误;态度大方, 言行得体。要求学生作文具有真情实感, 不胡编乱造。课内外阅读要有益健康, 增长见识, 陶冶情操。 (3) 尊重学生。尊重是做人的道德, 老师要尊重学生人格, 尊重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 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

总之, 尝试教学中在人格品质方面对学生尝试爱的教育, 形成良好的情感品质, 是做人的起码要求, 能促进智力的发展, 培养学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三、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审美能力

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国家提倡“五讲四美”的道德品质。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称之为四美。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四美教育的方法有: (1) 尝试心灵美的教育。心灵是人的灵魂深处的感情和思想。初中学生正处审美观的形成初期, 他们一般注重仪表美, 而忽视心灵美。如, 《我的老师》、《背影》、《孔雀东南飞》等教材中描述了主人翁的心灵美, 同时又体现了作者的心灵美。在教学中我们要设法让学生与作品作者在心灵上产生共鸣, 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陶冶, 使其更加完美。 (2) 尝试语言美的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具有语言美的特色, 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美的资源, 我们要结合课文的相关内容对学生进行文明用语的训练。通过训练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使学生的语言更加优美。 (3) 尝试行为美的教育。如, 英雄儿女王诚拿着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的行为, 董成瑞举起炸药包舍身炸碉堡的行为, 闻一多做最后一次演讲时慷慨激昂的行为。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不断用美的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 使其学生行为更加美丽。 (4) 尝试环境美的教育。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美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 自然环境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如, 湖南的矮寨大桥, 西藏的千里雪山, 内蒙古的万里草原, 云南的少数民族等。而通过人类改造出来的美更有价值。如, 绿化山川、改造沙漠、美化城市等。还有, 《国宝——大熊猫》, 通过对大熊猫的介绍, 突出了保护动物这一主题。在教学中, 我们要尝试着渗透这一主题, 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 保护大自然环境的思想品德, 并按照美的要求来创造美的环境。使其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不断得到美化, 审美能力不断提高。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是当前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热门话题, 广大中小学教师都在尝试实践。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 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尝试探索:培养社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创新能力, 适应个人终身发展所需要的人格品质, 适应社会和谐发展的审美能力。

8.核心素养在教学中 篇八

小学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夯实学生的基础,接受另一种语言的熏陶。因此,对教师而言,应清楚认识到其在教学中的重点,合理调整教学方法,为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做准备。小学生的学习动力多来自兴趣,教师应以兴趣为引,促进核心素养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发挥带头作用,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教学空间。最后,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课外阅读。下面我将具体论述。

一、用兴趣作为引导,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传统应试教学中,教师为了应对考试,抑或是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只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被动接受。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积极性受到了极大的束缚,对课程缺乏好奇之心,有的甚至产生了反感,这样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因此,教师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的学生正是青春年少、充满活力的时候,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在这个环境中,老师要和学生保持良好的交流,让学生拥有一定的自主性,让学生可以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他们和文学中的灵魂有一个直接的碰撞,这样能够不断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完善他们的思维方式。

在学习《The kings new clothes》一篇英文小故事的时候,教师应该采取不同的讲课方法,以兴趣为引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认为,小学生的年纪决定了他们对故事类的文章有高昂的兴趣,而如何将兴趣转化为核心素养是教师应该要考虑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绎这个故事,模仿其中的情景,以这种形式将学生的兴趣和创新性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这种方式也可以锻炼了学生的自我展示能力,活跃了课堂的氛围,一举多得,值得教师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用。

二、教师发挥带头作用,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素养

在小学,学生的学习和一些技能的形成过程,是以教师为模板而模仿形成的。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做好典范,以自身的核心理念感染学生。除此之外,教师也应该善于创设合理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素养。以笔者的观点看俩,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应是教师对学习环境的创立。核心素养是多样化的,且具体的培养计划也不尽相同,教师需要针对具体情况的不同,改变教学环境。

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创立不同的教学环境,这需要老师有很强的课堂掌控能力,同时也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能够引领学生发挥学习环境的最大化作用。教师应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能使学生愿意并且乐意在教师所创立的情境中放开自我,因为只有这样,这个情境的作用才能被最大化地利用,学生才能够切身体会到情境中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同时,教师应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有意识地和学生做朋友,得到学生的信任,树立正确的交往动机,努力将学生带入教师营造的课堂气氛和学习环境中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和发现科学这门学科其中的奥妙和乐趣,进而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适当增加课外阅读,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养成

小学课堂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学用书,虽然可以满足教学进度,但远远难以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核心素养。除此之外,由于课本内容的限制,多数文章并不完整。不完整的文章对学生的理解而言,是较大的阻碍,不利于对学生英语理解能力的锻炼。因此,要想做好课堂语文教学,有必要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大学生阅读量。教师可以每周抽几节课组织学生去阅览室或者图书馆上阅读课,也可以在课堂上播放相关的电影电视剧或者话剧等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图像比文字更加直观,表达的内容更多,对学生的理解和感悟有很多的好处。

如《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课,教材中仅是截取了一小段,如果学生没有充分地了解故事背景,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恐怕很难理解其蕴含的意思。笔者认为,这种摘取自名著中的英语文章,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整体性,教师应为学生展示完整的作品内容,理清人物的关系,以此帮助学生的理解。对学生来说,英语毕竟是第二语言,从行文方式到行文措辞都有一定的陌生感,在教学中加入课外阅读环节,有助于学生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完整的作品传达了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这是影响学生个人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

上一篇:农村幼儿园教师工作总结下一篇:送女朋友的平安夜经典祝福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