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2024-10-11

幼儿园小班小青蛙(共12篇)

1.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一

幼儿园小班运动教案:《小青蛙练本领》

活动目标:

1、尝试站在不同高度的物体上,保持身体的平衡。

2、体验与老师、同伴共同运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12名

矮凳24个(20厘米左右的矮凳12个,30厘米的矮凳12个)。矮凳不能有椅背,必须平稳,能让幼儿站立在上面,如没有矮凳,平稳牢固的方形积木、纸箱也可以。

CD机

配班老师一名,需扮演蛇

活动过程: 调动身心

师幼共同模仿小青蛙做身体律动。

游戏:小青蛙找荷叶

1、熟悉场景

体验站在不同高度的荷叶上

三、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尝试在荷叶上变换身体动作。

2、出示“害虫”道具,玩捉害虫的游戏。游戏:小青蛙与蛇

引导语:蛇要吃小青蛙,如果蛇来了,我们就躲到荷叶上面,轻轻地,蛇就不会发现我们了。

游戏2-3次。放松整理

师幼共同唱歌,分享赶走大蟒蛇后胜利的喜悦,体验游戏的快乐。

2.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二

文文, 小六班里一个引人注目的小男孩, 看上去是一个文静乖巧的男孩, 但其实他是我们班级的“小皮蛋”。

每当我们活动时, 总能看到文文“脱离队伍”的身影。 在体育活动中, 文文抓着棍子在操场上满场跑。 一个不留神, 他就跑到教学楼里, 跟你玩起“躲猫猫”的游戏。 讲解操作要求时, 文文背对着我在研究后面的蘑菇亭子, 根本就不听我在讲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等到请小朋友跳棍子, 他就开始插队, 挤到最前面, 故意把小朋友的棍子踢开, 让别人不能跳。 在各种体育活动中, 文文总能想出不同的花样破坏游戏的秩序, 不遵守游戏的规则。

二、原因分析

刚入园的时候, 小朋友们都还处在和爸爸妈妈的分离焦虑中, 文文也是哭闹不止, 可是他很快就停了下来。 他打量着这个陌生的教室, 不一会他就开始满场跑。 他好奇好问好动, 探索欲望非常强烈, 娃娃家里有什么他都要拿出来看看……这是他的优点。

在体育活动中, 这些优点同样在“发挥”作用。 他好奇心强, 到了操场上总喜欢东看看西看看, 刚开始可能还在听老师讲话, 下一秒就被操场上别的东西吸引, 说明文文的注意力不太集中, 一观察到好玩的就会忘记小耳朵应该在听老师。 文文在家里是独生子, 奶奶比较宠爱文文, 因此养成文文按照自己方法做、不听指令语言的习惯。 在游戏过程中, 他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 喜欢用手破坏已经摆放好的物品, 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玩, 不管自己有没有影响别人。 老师的指令性语言并不是很理解, 听懂了也不去做。

三、教育措施与效果

1.加入游戏, 时刻提醒。

昨天下过雨, 场地还有一点潮湿。 我们组织小朋友下楼玩“棍子走迷宫”的体育游戏。 这个游戏需要幼儿集中注意力, 将一只脚走进迷宫里, 另一只脚轻轻放在已经放进去的脚前面。过程中不能碰到组成迷宫的棍子, 踢到棍子挑战就失败。

孩子们对这个游戏都很感兴趣, 文文也不例外。 一开始他很开心地排在队伍里, 前面的孩子走得很小心, 过了几分钟还没有轮到文文, 文文从队伍里面跑了出来, 想直接插队走迷宫。 我马上就提醒他:“文文, 可不能插队哦! 每个小朋友都要排队的。 ”文文又回到了原来的队伍里面。 第一次挑战迷宫, 文文走得很认真, 走到中间的时候, 一个没站稳踢到旁边的杆子, 挑战失败。 文文重新去排队, 排了一会他发现后面有一只乌龟玩具, 就想跑过去看看。 他刚走出两步, 离开了我们班级的红点点区域就被我叫住:“文文, 可不能离开红点点的区域哦, 不然你就找不到家了。 ”文文被发现了, 只好灰溜溜的继续排队。 第二次挑战, 文文成功地走出了迷宫, 他开心得上蹦下跳。 没有继续排队, 站在迷宫旁边看别的小朋友走迷宫, 当他伸出小手想要推推地上的棍子时候, 我又马上阻止他:“这样可不行哦, 小朋友会走不出迷宫的。 ”文文只好放弃了捣乱别人走迷宫的行为, 想直接插队到队伍里面走迷宫。 这次不用我提醒文文, 后面的小朋友都叫起来:“文文, 不能插队! ”文文只好排到最后。

通过这次活动, 文文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是被老师注意着的。只要做不遵守规则的时候, 马上就会被点名提醒。不仅是老师, 小朋友们也会成为帮助文文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好帮手。

2.适当批评, 养成意识。

在体育活动中, 请孩子们练习跳棍子。

文文站在棍子前面一动不动, 眼睛还在看旁边。 先是点名, 文文动了一下, 尝试跳了一次。 但是因为没有听操作要求, 他用的是分腿跳的方法, 小朋友们都笑了。 我假装很严厉地说:“全班只有你不在听, 跳的方法也是错的。 你喜欢看那你走过去看吧。 别来跟我们一起学本领。 ”我做出要推他走的样子。文文着急了, 哭着拉着我的衣服不肯走。 我把文文带回班级前面, 告诉大家:“这个小朋友很喜欢看外面, 但是他说以后他不看了。 现在老师给他一次机会, 让他看我们小朋友跳, 等他把这个本领学会了再回去。 你们们说好吗? ”孩子们都说好, 我就让文文站着看别的孩子都跳得很开心。

站了一会, 他小声地问我:“老师, 我可不可以去跳棍子了? ”我告诉他如果以后老师教本领的时候, 你不看着老师, 那你就只有看别的小朋友玩。 文文点点头答应了。 通过这个批评和等待玩耍的时间, 文文知道了不遵守游戏的后果, 这个后果将对他以后玩耍产生一定的约束制止作用。

3.鼓励表扬, 再接再厉。

玩了几周的棍子, 孩子们对棍子已经比较熟悉。 今天我们要尝试钻山洞的游戏, 需要两个孩子配合搭山洞。 邀请一个小朋友和我一起做示范, 小朋友们都积极举手, 我邀请了文文。我请他把小手举高, 手臂伸直, 和我一起拿住棍子的两头不松手。 当小朋友一个一个从我们搭好的山洞里钻出去的时候, 我表扬了文文的山洞搭得高高的。

我们还需要更多的山洞, 我请文文帮助大家一起搭山洞, 文文抓着别的孩子的小手说:“手要这样子。 ”“棍子要伸直。 ”我告诉他:“你会帮大家搭山洞, 你说得真棒。 ”游戏结束的时候, 还有几个孩子对文文说:“谢谢你帮我们搭山洞。 ”文文笑得很开心, 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他都没有捣乱, 注意力也很集中, 还帮助大家, 我鼓励他下次再帮大家的忙, 他大声地说好。

鼓励和表扬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做到很多事情, 觉得自己是很能干的。 为了证明自己, 他会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 以得到你的肯定。 事实证明, 在鼓励肯定的状态中, 文文能很好地遵守游戏规则。

3.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三

一、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里去探索发现

我们的孩子们天生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喜欢探究周围的一切事物与现象。所以,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我从不过多的规范来约束幼儿,禁锢他们的思想,更多的是鼓励孩子去发现。我们会一同去探索发现,一同种植大蒜,观察颜色的变化等等。而在主要教学活动中,我选用了《静电》、《水》、《种植大蒜》、《瓶子》、《颜色》五个系列的活动,活动内容都是围绕孩子们的生活而开展的。这些活动对于孩子们来说,都是对周围生活的一种探索。从生活出发,首先能调动孩子们的兴趣,而活动内容的选择也是针对孩子的兴趣,《摩擦起电》中,让孩子通过动手试一试去发现静电是怎么产生的,怎样能够产生静电;而在《瓶子吃鸡蛋》中,通过实验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而这些活动都是适合小班幼儿的兴趣特点的,实验活动又能很好的激发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好奇心。

二、引导孩子在科学小实验活动中主动探索

教师组织的每一个活动,都应是让孩子探索、获得、积累的过程,也是幼儿探索实践能力得到挖掘的客观条件,而科学小实验活动本身就能很好的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在每一个活动中,我总是让幼儿大胆去探索,从不对孩子们说“不对”“不行”之类的话,让幼儿在积极的尝试操作活动中去寻找答案。在《会跳舞的小纸削》的活动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塑料棒、吸管、小木棍、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小纸削等材料,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是让幼儿自己探索。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带着我的问题:谁能让小纸削跳舞;怎样让小纸削跳,去探索、去尝试。活动中孩子们有的互相模仿,将毛皮和塑料棒摩擦,塑料棒能让小纸削跳舞;而同样也有孩子不局限于老师提供的材料,通过探索他们发现,塑料棒和头发摩擦,塑料棒也能让小纸削跳舞;又如孩子探索发现毛皮和小木棍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等等,而我自始自终都是作为一名支持者、旁观者和参与者,当孩子们遇到困难时,我不主动去帮助解决,而是引导他们自己想办法。孩子们通过思考与探索,终于发现塑料棒、吸管和毛皮、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塑料棒、吸管能让小纸削跳舞;塑料棒、吸管和棉布摩擦,小木棍不能让小纸削跳舞;小木棍和毛皮、棉布、化纤面料、毛料摩擦,小木棍都不能让小纸削跳舞;更有部分小朋友发现,不用任何老师提供的材料,直接用手和衣服摩擦,手也能让小纸削跳舞,手还能让头发跳舞。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玩着摩擦起电的游戏,都特别的开心。诱导孩子主动参与实验活动,不仅增强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还能培养幼儿从多角度去探索、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培养幼儿的探索兴趣

在科学活动中,孩子是活动的中心、主体,教师的职责主要是给予孩子鼓励、鞭策、引导,为孩子的探索开创条件、提供帮助,让孩子的奇思妙想得以实现。在活动中,我还注重让孩子自己讲述与别人不同的方法,并给予尝试和支持。在实验活动中,我不让幼儿按照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而是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新见、新想,无拘无束地表达和验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如在《颜色》系列活动中,让孩子对颜色的变化进行猜想观察。孩子们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猜测,在眼睛看的观察过程中认为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黄色、黑色等;红色和黄色会变成紫色、粉色、橙色等等;而蓝色和黄色可能会变成淡绿色、玫红色等。接下来通过实验确定红色和蓝色会变成紫色,红色和黄色会变成橙色,黄色和蓝色会变成绿色。通过让幼儿猜一猜、试一试,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不约束孩子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并敢于实践,从而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幼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师的创新素质是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索兴趣的重要原因

有学者研究指出,教师本身素质的局限是不利于幼儿创新素质培养的重要原因。所以,对于教师除了有一定的教师教学技能、专业技巧以外,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观念。试问,一位没有任何创新能力和创新思想的教师能教出有很好创新素质的幼儿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因此,教师必须加强自身学习,给自己上好这堂创新课。

在科学小实验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给孩子一定的操作空间、一定的自由度,让孩子能自由、互动的探索,鼓励他们相互探索、积极讨论,并为孩子的想法提供条件,让他们的想法更有可行性,在科学活动过程中,教师的创新思维给予孩子很好的启发,培养了孩子探索科学的兴趣和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

科学小实验活动,极大地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萌发了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和探索科学的兴趣,是培养探索型人材的有效途径之一。

4.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四

1、能大胆模仿“小鞋匠”的劳动,随音乐合拍地做绕线、拉线、钉鞋钉的动作。

2、体验小鞋匠在劳动中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1、一段线。

2、《鞋匠舞》音乐。

3、鞋匠做鞋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提问导入:小朋友脚上穿的鞋真漂亮,有皮鞋、耐克,还有布鞋,有谁知道这些鞋是谁做出来的吗?(鞋匠)鞋匠的手可真灵巧,想看看他们是怎样做鞋的吗?

2、观看视频:

(1)小朋友边看边动脑筋想一想,鞋匠做鞋的时候,动作是怎样的?

(2)请幼儿根据视频里看到的来说一说,模仿一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清唱《鞋匠舞》。“老师今天要唱一首歌,名字叫《鞋匠舞》,唱的就是鞋匠做鞋,想听吗?”

“听到歌曲里唱的什么?”幼儿自由回答,期间老师可以多次清唱,让幼儿记住歌词。

教师总结:“听到了绕绕线、拉拉拉、钉钉钉、缝一缝、牢又牢、多又好。”

2、根据歌词分句教给幼儿动作。

(1)“谁来做绕线的动作?”

教师出示一段线,让幼儿尝试绕线,教师再徒手做绕线的动作,注意要合拍,要有节奏,要体现美感,带领幼儿边唱边练习几遍。

(2)“怎么样拉线,钉钉呢?”

幼儿自由做动作。“小朋友拉线,钉钉的动作真多,我们把这些动作做得好看些。”教师示范,幼儿跟学,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3)“谁来做用针缝一缝,用钉子钉一钉的动作?

教师边唱边和幼儿一起做动作。注意钉钉子的时候要有力。

(4)“哇!鞋子做得真漂亮,那么多漂亮的鞋子穿在了不同人的脚上,他们很喜欢小鞋匠做得鞋子,鞋匠好开心,所以我们要愉快地用动作来表现鞋匠的工作。”教师声情并茂地带领幼儿边唱边做最后一句的动作。

(5)把动作连贯起来做几遍。

3、集体随音乐表演。

“我们现在轻轻地走到中间来,找个空地方站好,一起跟音乐来表演这段鞋匠舞吧!”

三、结束部分。

“小鞋匠工作了一天,非常辛苦,要回家休息了。我们来唱首《摇篮曲》让小鞋匠快快入睡吧!”教师弹奏,幼儿边唱边回到座位休息。

附歌曲:《鞋匠舞》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绕绕线,绕绕线,拉拉拉拉钉钉钉。

拿一根针儿缝一缝,拿一个钉子钉钉钉。

鞋子做得牢又牢,鞋子做得多有好。

《摇篮曲》

星星睡了,月亮睡了,

天上白云不动了。

虫儿不叫了,鸟儿不飞了。

5.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五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会按规则进行游戏。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

2、丰富幼儿动物冬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按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青蛙头饰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啊?(小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要冬眠了,它会去哪里冬眠呢?

对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闭上眼睛打呼噜了。

二、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1、师:小青蛙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

3、师:刚才很多小朋友唱的声音特别好听,下面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这一次谁唱声音最好听。

4、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你们想不想做小青蛙呢?那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收起了小鼓,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谁来做一做?钻进了小屋可以怎么做呢?

三、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现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汤老师做青蛙妈妈,青蛙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张老师站在中间说:“小青蛙真能干,闭上眼睛打呼噜,等张老师说完这句话就请所有宝宝,蹲在小椅子前闭着眼睛打呼噜,张老师会在一只眼睛闭得最好的小青蛙头上摸一摸,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然后大声说:请你猜猜我是谁。”

四、师幼共同游戏

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课后反思:

《小青蛙打呼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我准备了四张图片来展示歌曲的内容。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出示头饰小青蛙来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忙着过冬了。你知道小青蛙在忙些什么吗?”接着出示后三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内容,提炼歌词:“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青蛙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然后再加上旋律,带领孩子们学会说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接下来,我就组织孩子们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做模仿动作。当幼儿兴致很高时,我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被老师摸到头的要学小青蛙“呱呱”叫两声。但是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刚开始时,由于青蛙只叫了两声,孩子们听得不清楚,再加上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活动有点乱。有的小朋友不闭上眼睛偷偷看,我这时候就停了下来,再次强调了一遍游戏规则,并请摸到头的“青蛙”呱呱叫两声后,再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在接下来的几次游戏中,幼儿听得清楚了,都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活动秩序好了很多。最后还有很多孩子边“呼呼大睡”,边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睡好了!”大家开心极了,我们边唱边玩游戏,好几遍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6.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六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向前行进跳。

2、练习单双脚交替跳,保持身体的协调能力。

3、体验一起游戏的乐趣。

4、培养幼儿集体活动意识和互相谦让的良好品德。

5、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自制荷叶若干(上面贴有脚印),小青蛙头饰若干、平衡木、害虫小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扮青蛙妈妈,幼儿扮小青蛙。

师:宝宝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先来活动活动身体。

老师边念儿歌边带领幼儿做操:早上空气真正好,我们大家来做操,伸伸臂,伸伸臂,弯弯腰,弯弯腰,踢踢腿,踢踢腿,蹦蹦跳,蹦蹦跳,扭扭屁股,扭扭屁股,天天锻炼身体好。

二、基本部分

1、师:我们小青蛙有一个跳的本领,你们先给妈妈看看。(幼儿自由练习跳)

2、老师示范双脚行进向前跳。(要求双脚屈膝,屁股半蹲,轻巧)

3、单脚跳(幼儿自由练习)

4、单、双脚交替跳。

跳法同上,只是在交替的时候要注意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游戏《小青蛙捉害虫》

1、交代游戏名称和玩法

师:农民伯伯打来电话,说稻田里面发现许多害虫,让我们帮助去消来害虫,小青蛙们要一个跟着一个跳和走,不要掉队和迷路。

2、师:小青蛙在河边发现许多荷叶,请你们来想一想,有的荷叶上有两个脚印,有的只有一个脚印,我们该怎么办呢?(幼儿自由发言)

师:哦,小青蛙都知道了该怎么办,一个脚印的地方代表单脚跳,两个脚印的地方用双脚跳,那我们一起出发吧。

3、跳到田里捉害虫,四、结束部分

师:哎呀,天空黑乎乎的,快下雨了,我们回家吧。

带领幼儿原路返回,走到小河边时老师说:“下雨了,怎么办呢?”(一起想办法)撑着荷叶伞回家吧!

教学反思:

这是一个体育游戏活动,活动的目的是使幼儿学习、掌握青蛙跳的姿势,发展幼儿的跳跃能力,并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小班幼儿对模仿动物比较感兴趣,幼儿一般模仿的都是小白兔、大老虎等,模仿小青蛙对幼儿来说比较新颖,可以充分的调动幼儿的兴趣,在选材方面比较适合小班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活动前我准备了大荷叶和“害虫”。在准备部分,我扮演青蛙妈妈来找我的蝌蚪宝宝,带领宝宝做手部、腰部和腿部的运动,宝宝从蝌蚪变成了青蛙。准备活动是为内容服务的,我设计的准备环节与内容一致,这是比较好的;但也有不足之处,青蛙喜欢蹲跳,如果加上了蹲跳动作,准备活动可以更好。

基本过程我主要设计了小青蛙练本领,我先带领幼儿去荷叶上玩,先示范青蛙怎样跳,然后再进行动作讲解,边讲解的时候幼儿边做动作,然后幼儿自由练习。运动后请幼儿坐到荷叶上面休息,休息时告诉青蛙宝宝最大的本领是捉害虫,请幼儿学习捉害虫的方法,幼儿学的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性,在幼儿练的过程中有些幼儿姿势做的不到位,我对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活动中孩子们始终处于兴趣盎然的情趣中,使气氛达到了**。整个活动比较符合孩子们的身心特点,发展了孩子的协调能力,齐心合力消灭害虫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通过这次体育活动,孩子们感受到了快乐,在快乐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身体,掌握了技能。

本节课始终贯穿于游戏中,使活动生活化,便于孩子接受,避免了枯燥乏味,把体育活动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不足:

1、过平衡桥时教师没有示范,幼儿比较三随意。

2、语言不够童趣化。

3、害虫贴的太高了,幼儿很难捉到,应该降低高度。

7.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七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2.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准备活动:

1.课件。

2.《小星星》的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喜欢听谁讲故事?最喜欢听什么故事呢?

2.幼儿欣赏课件,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提问:月亮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是怎么听故事的?

(2)理解词汇:安安静静。集体体验安安静静的感觉。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跟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小青蛙先是怎么听故事的?

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又蹦又跳。请个别幼儿表演。

(2)月亮怎样了?为什么会生气呢?

(3)后来,小青蛙怎么听故事的?

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一声不吭。

4.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5.音乐活动《小星星》

小星星也来听故事了,要怎么听呢?

教学反思

一、教学过程反思:

1、导入显得散,致使学生入座位后长时间静不下来。

2、个别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仍然是静不下来

3、回答问题、简评中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活跃,仍然急于表达,欠缺倾听。

4、借用游戏进行训练过程中,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训练有一定效果。“文章.出自快思老.师教.案网."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关系,学会聆听的习惯还待持续训练。

二、反思自我教学:

1、在设计教学过程中,对于课堂的引入还待进一步思考,在能尽快创设情境的情况下,让幼儿亦要尽快融入学习氛围。

2、充分利用幼儿的乐于模仿,在幼儿中找出典范,极力表扬也是对别的孩子的一种隐形提示,要充分利用榜样作用激发幼儿效仿有益习惯。

3、习惯的培养是一种养成教育,需要长期监督学习,将习惯的培养放在活动中以及活动之外。

4、进一步研究幼儿心理,对幼儿的经验水平以及学习特点、个性特征做进一步学习,让自我教学能更利于幼儿的成长。

5、学生的评价让我耳目一新,幼儿有自己独特的眼光,他们眼里也是能感受到旁人的优秀和自我的优势。

三.如果重新上这节课,我将把播放光碟与讲故事的环节互换,让幼儿在观看了别的孩子的听故事的方法的情况下对比自我,然后借听老师讲故事,练习自己听故事的方法是否掌握,那么在评价的过程中对比评价自我与别人的不同更清晰。

8.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八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自我意识强烈,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诉说的习惯却较差,缺乏集体意识。《小青蛙听故事》选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较熟悉并喜欢的小青蛙和鱼儿、月亮为角色,讲述了一个小青蛙听故事不安静、乱插嘴的故事,特别是最后小青蛙认真听故事的这个情节既让人觉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明白,静心聆听别人表达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

2.理解词语: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

3.愿意大声地在集体中发言。

4.运用已有生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教学课件。

2.《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一、导入:倾听音乐,感受安静的氛围。(多媒体播放音乐)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幼儿自由回答。(睡觉、吃饭、看书等)过渡:听故事的时候应该怎么样呢?引出主题《小青蛙听故事》。

二、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结合课件)

1.观看多媒体教学课件,幼儿完整欣赏故事。

提问: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里有谁?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

2.教师手动演示多媒体教学课件,第二遍欣赏故事。

提问:故事里有谁?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

3.分段欣赏故事,理解故事中的词、句。(根据需要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

(1)提问: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夜晚是什么样的呀?(静悄悄)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儿)小鱼儿他们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小青蛙是怎样听故事的?(呱呱呱地又蹦又跳)请个别幼儿表演。

理解词语:安安静静。集体体验安安静静的感觉。

(2)月亮怎么样了?(它生气了)为什么会生气?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听故事的?(坐在荷叶上一声也不吭)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一声不吭。

三、游戏“传话”。

1.现在小青蛙可好了,不管听谁说话都很认真,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青蛙。听人家说话时也要用眼睛看着人家,不插嘴、听清楚每一句话,这样才能知道很多的事情,(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把事情做的更好。今天,我们来做个传话游戏,做这个游戏时你们一定要听仔细、听清楚别人说的话才能做游戏。

2.讲解方法,一组幼儿上来示范。(幼儿传话内容从简单的较熟悉的词开始。)

3.幼儿游戏。

4.简单评价游戏情况。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把幼儿能知道故事的名称,理解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作为本课的重点。活动一开始,我边敲击铃鼓边有表情的说:“我是一只小青蛙,唱起歌来呱呱呱。有一只小青蛙今天特别高兴,我们来猜猜为什么,好吗?”这一环节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幼儿集中注意力,为实现本次活动的重点做好铺垫。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提问:“谁能看出这是在哪儿?(教案出自:快思教案网)为什么这样静悄悄?”“小鱼看见月亮出来了,它心里怎么样?”“它怎么做的?”这样的问题让每个幼儿通过思考能得出一个较合理的结论,都能有话说。在充分调动幼儿回答之后,我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角色的对话。在孩子了解对话的基础上,结合故事的主要情节,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学说小鱼、小青蛙的对话。比如运用了师引导全体幼儿说、师生分角色说、男孩女孩分角色说等形式。这种灵活有趣的师幼互动,幼幼互动的学说方式,不但极大的调动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而且又进一步明确了故事的主要情节,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幼儿注意互相倾听,积极应答的习惯,使语言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9.小班教案 小青蛙捉害虫 篇九

活动目标

1.认识小青蛙,知道小青蛙是人类的好朋友。

2.能手口一致地点数1到4,并能说出总数。

活动准备

1.小青蛙图片,自制小害虫若干。

2.教师教学资源。

活动过程

1.情景导入:老师头戴青蛙头饰,学小青蛙跳、呱呱叫,引起幼儿兴趣。

2.出示青蛙图片,引导幼儿观察了解青蛙的特征:头上一对大眼睛,宽嘴巴,长着四条腿,穿着绿衣裳,露着白肚皮。

3.教师问幼儿:小青蛙不仅会唱、会跳,而且还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呢,你们知道是什么吗?小结:青蛙捉田野、庄稼地里的害虫,是农民朋友的好帮手,青蛙是益虫,大家都要保护青蛙。

4.请小朋友用小手学小青蛙捉害虫,边捉边点数1.2.3.4.(幼儿用手捉盘子里的虫子)

5.观看小青蛙吃害虫教学资源,帮助幼儿巩固1到4的数量守恒。6.请幼儿根据青蛙图片身上的数字,取出相应数量的“小害虫”,分别贴到小青蛙嘴巴里。

7.引导幼儿互相观看并讨论作品,数一数,看看做得是否正确。

10.小班小青蛙听故事教案 篇十

1、欣赏故事《小青蛙听故事》懂得听故事的时候要安安静静的。

2、理解新词汇:静悄悄、安安静静、又蹦又跳、一声不吭。

3、在活动中愿意大胆地讲述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懂得听故事时应安安静静的,不能大声说话。

难点:理解词语,用比较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在集体面前发言。

设计理念:

《纲要》中明确指出小班语言教育的年龄目标是: “愿意并能够安静地倾听同伴讲话,不随便插嘴,并能大胆、清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设计思路:

现在的小朋友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特别是小班幼儿年龄小,个个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意识,所以我觉得这个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又符合孩子的现实需要,这个故事旨在通过此次活动不但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而且将德育教育渗透活动中,使幼儿通过故事知道要学会倾听别人讲话。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喜欢听谁讲故事?最喜欢听什么故事呢?

2、幼儿边看书,边听教师配乐讲故事,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配乐讲故事。(注意语气和动作)

(2)提问:故事里有谁?(月亮婆婆、小鱼儿、小青蛙)(出示图片)

月亮婆婆在讲故事给谁听?(小鱼、小青蛙)

3、教师再次讲述故事,鼓励幼儿跟述,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1)小鱼是怎么听故事的?(安安静静)

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安安静静。(集体体验安安静静的感觉)

(2)小青蛙先是怎么听故事的?(又蹦又跳)

帮助幼儿理解词汇:又蹦又跳。(请个别幼儿表演)

(3)月亮婆婆怎样了?(生气了)

为什么会生气呢?(小青蛙呱呱呱地乱叫,又蹦又跳)

(4)后来,小青蛙是怎么做的?

(教师:小青蛙知道自己错了,连忙道歉,月亮婆婆和小鱼儿原谅他了)

又是怎么听故事的?(一声不吭)

帮助幼儿理解词汇:一声不吭。 (集体体验一声不吭的感觉)

那月亮婆婆和小鱼儿出来了吗?(出来了,月亮婆婆继续讲故事给它们听)

(5)教师:想一想,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听故事(安安静静)?向谁学习?(小鱼)

4、鼓励幼儿给故事起名字。

教师:这个好听的故事还没有名字呢,我们来想一想给它起个好听的名字吧!可以和旁边的好朋友讨论一下。

5、游戏“传话”

(1)现在小青蛙可好了,不管听谁说话都很认真,我们也来学一学小青蛙。听别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对方,不插嘴,听清楚每一句话,这样才能知道很多的事情,把事情做的更好。今天,我们来做个传话游戏,做这个游戏时你们一定要听仔细听清楚,人家说的话才能做游戏。

(2)讲解方法一组幼儿上来示范。

(3)幼儿游戏。

11.小青蛙找家小班课件 篇十一

1.在反复倾听中借助图谱理解歌曲内容,学习演唱歌曲。

2.借助肢体动作感受节奏型,以及欢快、跳跃的旋律。

活动准备:

1.图谱。

2.青蛙叫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播放青蛙的叫声)听,这是什么小动物在叫?

2.一起学青蛙动作跳进活动场地。

3.老师带来一个小青蛙的故事,请你听一听。(教师讲故事“小青蛙找家”)

二、理解歌曲内容。

1.出示青蛙找家地图,个别幼儿指一指小青蛙怎样回家?

2.小青蛙回家的路上有些什么标记?嘴巴和荷花代表什么?

3.我们一起看着地图说说:一只小青蛙呱呱,要呀要回家——

三、学唱歌曲

1.一起跟着琴声试唱一遍。

2.幼儿唱一遍。

3.小青蛙回家的路上都有什么动作?一起有动作演唱。

4. 带上开心的表情、笑容再表演一次。

四、小青蛙去捉害虫。

1. 小青蛙又要去捉害虫,看看这条路怎么走?(新路线)

个别幼儿说说。(由易到难)

2.一起根据新的路线图念歌词。

3.唱新歌一到两遍。

4.第三天小青蛙遇到了一条特别难走的路,请你来帮帮小青蛙,试试这条路怎么走?

5.幼儿自己尝试。

6.个别幼儿尝试唱出来。

7.一起试试。

12.幼儿园小班小青蛙 篇十二

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并会按规则进行游戏。

2、学习青蛙的叫声,并能分辨出同伴的声音。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青蛙头饰一个。

2、丰富幼儿动物冬眠的经验。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按规则进行游戏。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青蛙头饰

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小客人,你看,是谁啊?(小青蛙)

冬天到了,小青蛙要冬眠了,它会去哪里冬眠呢?

对了,小青蛙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闭上眼睛打呼噜了。(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

二、演唱歌曲,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歌词

1、师:小青蛙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

2、教师与幼儿共同演唱歌曲

3、师:刚才很多小朋友唱的声音特别好听,下面我们再来唱一遍,看看这一次谁唱声音最好听。

4、师:小朋友们唱的真棒!你们想不想做小青蛙呢?那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一只可爱的小青蛙,小青蛙收起了小鼓,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呢?谁来做一做?钻进了小屋可以怎么做呢?

三、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师:现在所有的小青蛙就要去冬眠了,汤老师做青蛙妈妈,青蛙宝宝们围成了一个圈,最后一次跟妈妈学本领。张老师站在中间说:“小青蛙真能干,闭上眼睛打呼噜,等张老师说完这句话就请所有宝宝,蹲在小椅子前闭着眼睛打呼噜,张老师会在一只眼睛闭得最好的小青蛙头上摸一摸,这时,你要“呱呱”叫两声,然后大声说:请你猜猜我是谁。”

四、师幼共同游戏

老师扮演青蛙妈妈,幼儿扮演小青蛙,游戏时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课后反思:

《小青蛙打呼噜》这首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都很简单,我准备了四张图片来展示歌曲的内容。活动的开始部分我出示头饰小青蛙来引题,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冬天到了,小动物们都忙着过冬了。你知道小青蛙在忙些什么吗?”接着出示后三张图片,引导幼儿说出上面的内容,提炼歌词:“收起了小鼓,钻进了小屋,小青蛙在冬天,闭上眼睛打呼噜。”然后再加上旋律,带领孩子们学会说歌词的基础上学唱歌曲。

接下来,我就组织孩子们玩音乐游戏。让孩子们围成一个大圆圈,边唱边做模仿动作。当幼儿兴致很高时,我提出了游戏的规则:被老师摸到头的要学小青蛙“呱呱”叫两声。但是游戏中我们看到: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在游戏刚开始时,由于青蛙只叫了两声,孩子们听得不清楚,再加上小班幼儿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自控能力较差,不理解规则的重要性,因此,活动有点乱。有的小朋友不闭上眼睛偷偷看,我这时候就停了下来,再次强调了一遍游戏规则,并请摸到头的“青蛙”呱呱叫两声后,再说:“请你猜猜我是谁。”在接下来的几次游戏中,幼儿听得清楚了,都能够遵守游戏规则,活动秩序好了很多。最后还有很多孩子边“呼呼大睡”,边跟我说:“老师,你看我睡好了!”大家开心极了,我们边唱边玩游戏,好几遍后,还有点意犹未尽。

上一篇:英语介绍自己面试下一篇:《观沧海》的优秀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