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2024-09-18

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稿(共8篇)

1.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篇一

在讲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蜕变中,每一个时代都有着它们特有的标签,魏晋时期的“建安风骨”,盛唐时期的“盛唐气象”,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式”,以及当今的“中国势”。中国势这个标签会伴随这我们这一代,并且也需要我们传承下去。

在过去的几年里,不良习惯,不良思想以及不良风气都会被贴上“中国式”这个标签,而“中国式”似乎成为不文明现象的代名词。然而,每个人在愤世嫉俗时,每个人都在同流合污。中国人民“随大流”的思想模式也造成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挤地铁这种不文明现象的出现,改变这种模式,才会有更好的发展。

朱光潜曾说过,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诚然,“中国式”为我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中国势”却散发着更大的魅力引领我们去探索着中国更多的可能。

当“中国式”成为正能量的代名词时,我更愿意把它称之为“中国势”。它是一种势头,引领着中国向前发展。把种.种的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现实。这种势头我们无法“阻挡”。或许中国式撤侨便是最好的例证,当中国人民在海外发生危险时,中国的军人便会第一时间到达,使他们安全返回祖国。这样的势头是他国没有的。而这正是我们的“中国势”。

运海抟扶,必借垂天之羽;乘流击汰,遥贮飞云之楫。“中国势”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才能更好的传承下去。宛如南京大学的袁辉辞去稳定的工作,去山村教书,用崎岖的山路感恩着岁月的芳华。这也是我们应传承的“中国势”。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大国之风,山高水长。

2.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篇二

从目前高校进行课余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情况看, 虽有通过德育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行为, 但行为主体大都处于各自为阵、各自为战的工作状态, 各高校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 大都处于无专项计划、系统性不强、活力不足、收效较微的工作状况, 对于构建完整而有效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还少有尝试、鲜有探索、稀有成功做法、罕见典型经验, 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实践盲区、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为改观这种工作局面, 我院按照湖南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南省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工程的意见》的有关要求, 确定了《构建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建设项目, 组建了专题研究小组, 设立了专项研究课题, 利用一年的时间, 进行了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1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1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和《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为指导, 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要求, 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规律, 依据学生的认识特点和接受习惯,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十个一”主题活动为载体, 探究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

1.2

以物流3101班和营销3101班为本课题研究的试点班级, 引导试点班级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炼硬报国本领的实际行动, 实现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思想品德的目标。

1.3

以2010级新生班第一学期的期终考试成绩为依据, 在石化技术工程系或石化装备工程系各选择一个生均成绩与试点班级相近的班级, 作为本课题研究的非试点比较班级。

2 “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 (如表1)

3 本研究课题的主要收效

3.1通过《爱国主义常识习题集》的编写、学习与考试, 使两个试点班级的全体学生获得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爱国主义常识。

3.2通过“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 较好地培养了试点班级学生的爱国责任感、爱国情操、爱国情怀和报国志向, 激化了他们自觉走古今爱国仁人志士成才之路的热情与斗志。

3.3通过“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 较好地引导试点班级的学生将强烈的爱国热情转化成了“勤奋学习苦练报国本领、遵章守纪争做道德标兵”的实际行动, 从而自觉争当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模范, 践行大学生基本行为规范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模范, 理性表达爱国情感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模范。较好地实现了提高试点班级成员综合素质的量化目标值。

4对本课题研究的分析与思考

4.1 进行本课题研究所取得的主要成绩:

(1)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收效、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效果。

(2)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在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等方面, 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3) 通过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专题探究, 为建立较为完整而有效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做法, 积累了一些有价值的经验。

(4) 通过认真执行《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实施计划》, 较好地调动了试点班级学生参与本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 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

4.2 进行本课题研究所存在的主要不足:

(1) 本课题研究局限于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而没有把课堂、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构建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这是本研究课题在立项时就存在的一个“先天不足”。

(2) 在“十个一”主题活动的开展过程中, 虽然学生参加活动的热情较高, 但采取老师命题、学生答题的方式编写《爱国主义常识习题集》时, 学生答题正确率只有75%;在观后感撰写、征文、演讲、朗诵等专题竞赛中, 也缺少精品、力作和上乘表现。这种状况的出现, 既与老师的引导与指导有关, 也与学生的能力与态度有关, 但前者是次要的, 后者是主要的。

4.3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若干感悟:

(1) 在本课题研究的基础上, 如何由点到面地开展全校性的系统的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如何巩固和扩大本课题研究的成果?如何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效机制?如何把课堂和课余爱国主义教育有机地统一起来?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2) 构建完整而系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在创新方法、拓宽途径、挖掘资源、丰富载体方面, 还存在着较大的作为空间, 如开展阅读爱国主义书籍竞赛、组织红色旅游、进行红色文化育人等, 都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形式。

(3) 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目的, 是要引导学生将满腔的爱国热情转化为炼硬报国本领的实际行动。因此, 坚持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相结合, 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与举办校园科技文化节、艺术节、技能节相结合, 都将有益于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收效。

(4) 进行本课题研究情况的综合分析, 提炼构建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一些有借鉴作用的做法, 总结一些有推广价值的经验, 是本课题结题后急待完成的一项后续工作任务。

摘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如何构建完整而有效的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目前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个实践盲区、一个急待完成的重要任务, 为改观这种工作局面, 本课题组利用一年的时间, 进行了构建高校课余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的探究, 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成效。

关键词: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体系

参考文献

[1]齐慧.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路[J].价值工程, 2011 (20) .

[2]韩彦军.新形势下高校档案管理中的军事爱国主义教育[J].价值工程, 2011 (21) .

3.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若干思考 篇三

[关键词] 爱国主义;教育;问题;建议

一、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特点。

笼统的说,爱国主义是长期生活在一定疆域里的人们在深刻理解祖国所代表的各种价值对人类进步做具有的意义的基础上产生的强烈而执著的爱国之情和神圣信念。 [1]具体而言,爱国主义是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忠诚和挚爱的情感, 表现为维护祖国利益和尊严、捍卫祖国主权和统一、促进祖国发展和进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这里,热爱祖国,首先表现为热爱祖国壮丽的山川、勤劳的人民和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2]

爱国主义的特点包括历史性、阶级性、国别性和归一性。爱国主义的历史性和阶级性是指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级那里有不同的内容。[3] 爱国主义并不是在所有时间都表现为对现存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热爱。[2]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4]

二、我国的爱国主义及其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对自己祖国最深厚、最纯洁、最高尚、最神圣的情感。[5]爱国主义一直是我国时代相传的优良传统,从儒家的“仁义之道,忠君报国”,到道家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再到墨家的“兼爱”、“非攻”、“尚贤”,无不蕴含着爱国主义的思想;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再到近代革命先烈们的赴死卫国,都是活生生的爱国主义的光辉典范。我国的爱国主义具体表现为爱祖国的山,爱祖国的水,爱祖国的民族和人民,维护祖国的主权,捍卫祖国的领土、名誉、荣誉与尊严。

爱国主义教育是是指依靠一定的载体,运用一定的手段,给人们以爱国主义的心理疏导和强化,也包括人们自发的进行爱国主义自我积累和强化的过程。爱国主义教育应包括爱国知识的教育、爱国情感的激发、爱国行为的引导。[6]

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属无产阶级爱国主义范畴其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同国际主义相一致,二是同社会主义相一致。[7]同国际主义相一致,我们一方面要爱我们的国家,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名誉、荣誉和尊严,同时还要尊重他国的主权、领土、名誉、荣誉和尊严,并积极谴责一切损害他国主权、领土、名誉、荣誉和尊严的行为。同社会主义相一致。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已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的目的本身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的精神的需求,促进人的解放、生存和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献身于祖国和平统一大业。[8]

三、目前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爱国主义的内涵理解存在偏差。在现实中,大部分人只是把祖国的传统文化、革命传统、祖国荣誉和尊严的维护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而对于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科技文化,大多数人不把它们作为爱国主义的内容。具体表现为,人们一谈起爱国主义教育,就想到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祖国血与火的革命史,民族自豪感;而往往不会认为祖国的科技文化知识,祖国的山山水水是爱国主义教育。

(二)人们爱国的方式不当,缺乏理性。去年在外国反华势力猖獗的情况下,我国的爱国缺乏理性又一次显现出来。目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方式还存在一些问题,爱国主义往往停留在情感爱国层面之上,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是爱国主义方式缺乏大国情怀;其次是爱国主义方式与社会主义相背离;再次是爱国主义方式缺乏远见性和整体全局性;第四使爱国主义方式与中央政策背离;第五是爱国主义方式与全球化和我国的改革开放背离。

(三)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长期以来,我们发现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上面,投入经费也不少,但是效果却不是很明显,原因何在,我们发现很多单位和个人把爱国主义教育流于形式,很多人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只是想转转玩玩,消遣一下时光,或者是寻惊猎奇,主观上并没有把之当作一种爱国主义资源。爱国主义教育管理方,往往也缺乏这方面的引导,由游客自取其乐。

(四)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意识淡化的趋势。当今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对传统的民族国家主权与利益、民族文化等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影响,反映在意识层面上,就是使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面临新的挑战,给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9]经济的全球化使得人们的思想跟开放,中外文化的冲突和选择与经济的强势往往挂钩,在新时期,特别是青少年这一代,一出生就面对着外国“优质产品”的诱惑,于是会认为外国的东西都是好,还有一些人会慢慢的丧失国家观念,没有祖国意识,这是十分可怕的。

(五)爱国主义受教育主体缺乏主动性和长期性、持续性。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是及其被动的,这不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规律主体性的要求。具体表现为,爱国主义自主教育很少,往往依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引导和督促,特别是年轻人,他们需要的是一种娱乐化的“方便面”式的生活,往往不会主动去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这方面的,这也是有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门可罗雀、人迹罕至的原因。由于没有主动性,爱国主义教育的长期性和持续性势必会受到影响。

(六)爱国主义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我们走访过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一些游客很多,像湖北省博物馆由于实行了免费参观,游客暴涨,需要排队领票才能进入。其他的一些就不行了,由于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展品)级别较低,这些单位知名度不高,参观的人很少,同时由于国家和地方上的财政支持又很少,单位不得不收取门票以缓解经费紧张,这样去的人就更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这样,一种是供不应求,一种是无人惠顾,大大浪费了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建议。

(一)广泛的开展爱国主义内涵的宣传教育。这是最基本的,要想使人们爱国,首先就应该是民众知道,爱国究竟包含那些内容,接着他们才会知道怎么做,从而实现理性爱国。当前我国的爱国主义内涵应当包括, 首先要爱自己生活的土地, 爱自己的同胞, 还要遵守和维护共同的秩序[10];其次爱国主义包括爱祖国的历史、传统美德、革命精神、科技文化、尊严和荣誉;第三,爱国主义教育包括爱中华民族、爱党、爱社会主义以及应当具有的国际主义品质。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既要有理论的支撑,还要有广泛而长期的宣传教育作为保证,爱国主义教育应从娃娃抓起。

(二)指导人们“理性爱国”。 如果说情感爱国是爱国主义的初级阶段,那么理性爱国则是爱国主义的高级形态,是情感爱国的升华,是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理智判断、选择,具体表现为爱祖国与建设祖国的统一,维护祖国形象、利益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统一。理性爱国是建立在深厚的爱国情感之上的。[11] 理性爱国不能建立在仇恨之上,不应盲目排外国,更不应是一种冷漠的状态。理性爱国首先应当与国家步调一致地爱国,具体表现为党和国家的态度保持一致,要有大局观念;其次,理性爱国不只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权力,民众应广泛积极地参与到国家公共事务中去;第三,所有的爱国激情(情感爱国)都应落实到集中精力做好本职工作上来,为祖国的富强增砖添瓦。

(三)加强组织管理,使爱国主义教育应成为长期性经常性的工作。爱国主义教育是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建议学校和社会团体成立专门负责爱国主义教育的机构,经常性的开展工作,并且不能把它当作“例行公事”。应当通过多种方式,不仅要有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还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体现于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通过这样一个机构来保证爱国主义教育有步骤有秩序的经常性开展。

(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效果。鉴于爱国主义教育受教育者放任自流的状况,建议有关单位应做好爱国主义教育的引导工作。一方面,组织方应当加强前期的准备工作,使受教育者对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背景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流程务必要科学,并且还要有充分的讲解,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观赏设备。另外,在爱国主义教育结束之后,应积极督促和引导去体会和感悟,并且还要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反馈,发现问题,提过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

(五)激发受教育者的主动性,已达到自我启发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主要靠事物的内因起作用,我们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地位,是爱国主义教育成为他们自身的一种主动性行为。具体而言,刚开始我们应多采取一些激励手段,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之后就应当开展更多的互动环节,把他们真正纳入到爱国主义教育的过程中来,通过与他们的沟通交流,鼓励他们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教育者再进行分析解剖,施加外力,达到使他们自我启发的目的,接下来便是他们自身所进行的爱国主义自我教育。

(六)整合爱国主义教育资源。首先,国家和省市应建立流动展品平台。就是对于一些规格较高的展品,应组织到各爱国主义教育单位流动展出,一方面可以缓解档次较高的爱国主义教育单位游客流量压力,另一方面可以是档次较低的爱国主义教育单位资源,在这些展品的带动下,得到充分的利用。其次,合理分配爱国主义教育单位支持经费。加强对档次较低的爱国主义教育单位的经费支持,一方面要保证其场馆、设备和展品等的运行经费,另一方面还有更新换代、资源引进的资金。

参考文献:

[1][3][7]张耀灿 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147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

[2]教育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J],爱国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求是杂志/文化视野,2009年1月

[4][5][8]中共中央宣传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读本》[M],41页,学习出版社,2009年3月

[6]赵睿,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J],科教文汇/教育教学,2008年3月

[9] 苏宝芳,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思考[M],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3 月

[10]杜平,关于中国的爱国主义[J],华人世界,2008年第7期

4.关于爱国教育的演讲稿 篇四

祖国,我们的家园,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有丰富的能源和资源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就让我带大家去参观一下,我们美丽的家园祖国。长城是我们伟大的祖先用鲜血和骨肉筑造而成的。长城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与我国的国山泰山、埃及金字塔齐名的建筑。还是人类的奇迹,长城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本质结构的古建筑群。颐和园在北京西北的海淀区,它是我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古代帝王的行宫和花园。颐和园依山傍水有万寿山和昆明湖,山光水色交相辉映入春后,鲜花盛开,绿树成荫,景色诱人。秦兵马俑在我国的西安,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那些兵马俑的雕塑在古今中外是绝无仅有。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日月潭是台湾唯一的自然湖,位于南投县中央的渔池乡。在玉山之北能高山南,是一个高山湖泊。湖中有一孤岛—光华岛。以光华岛为界北半部分为前潭,形如田,称为日潭。有半部称为后潭,形状似月,称为月潭。合称日月潭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日月潭风景区不但风光美丽,而且气候宜人。以其无生绝山被称为台湾仙境,也是台湾省的标志。

5.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篇五

爱国的励志演讲稿1

亲爱的领导们、教师们和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705班的陈欣彤。今日,很荣幸站在这个舞台上做演讲,而我今日演讲的主题就围绕两个字——爱国。

从小到大,我的爷爷就一向教导我要做个爱国的人,并且还经常给我将那些爱国先烈的故事。所以,我认为我们这些中国人一向都是很团结的。可是,今年寒假,我去了一趟美国,这让我的世界观发生了变化。

当时,我在纽约准备去看自由女神像,到了检票口,我看到三个老奶奶举着长大报纸,手里拿着的喇叭不停地发出“反对共产党”这种刺耳的声音。我本想绕过她们。不料,有一个老奶奶跑过来抓住我的手说:“小妹妹,千万不要相信中国共产党。”她用她那流利的中文告诉我她是华侨,打他做出这种“卖国”的举动是让我无法忍受的。我很想骂她一通,但我没有,我只是狠狠地甩开她的手,说了一句“你还是不是中国人!”便头也不回的走了。这组照片是我在网上找的,但当时她们的行为并不亚于这组照片。一个流着中国人的血的人,却做出这样的行为,跟以前的汉奸有何不一样!

有些同学可能认为我扯远了,那我们来说一说我们身边的事。这是一条红领巾,想必在座的都认识吧。我还记得当初我第一次戴上红邻巾的时候,是多么骄傲、自豪,可是几年后,红领巾便从我的脖子上换到了衣柜的最底层。我相信在场的同学都跟我一样,随着时代的变换,人们的爱国热情会日渐平淡,可我们必须不能忘记,祖国是怎样一步一步艰难的走到今日的。

俗语有云: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作为建设祖国的新一代,要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职责感。

为了让“中国”这个名字更响亮,让我们一齐努力吧!

谢大家!

爱国的励志演讲稿2

各位尊敬的教师同学们:

你们好!我今日演讲的主题是:弘扬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这是一个多么光辉的字眼。古今中外,有多少英雄豪杰,有多少仁人志士,有多少科学伟人,有多少文学巨匠为它而拼搏,为它而奋斗不息!

大家都熟悉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他牢记母训“精忠报国”,带领岳家军,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豪情壮志,驰骋疆场,威震敌胆,击退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南宋末年,宋朝江山土崩瓦解之际,文天祥奋起卫国,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他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诗句,表达了他的爱国之情和誓死不屈的决心。

古罗马有一位叫马塞尔的英雄,当祖国遭受敌人的侵略时,他带领人民奋勇杀敌,在战斗中不幸被俘。敌人威胁他如不投降,就把他烧死。应对穷凶极恶的敌人,马塞尔临危不惧。他慷慨陈辞:“为了祖国免遭强盗的蹂躏,我即使葬身火海也在所不辞。”马塞尔的生命被火神吞噬了,可是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罗马人民努力奋斗。

正如俄国伟大评论家车尔雪尼夫斯基所说:“爱国主义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呀,在它的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就连人本身又算得了什么呢!”

让我们看看,从解放战争中的董存瑞到抗美援朝中的黄继光、邱少云,从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献身的英雄到新长征途中的雷锋、王杰,他们哪一个身上不闪烁着爱国主义的烁烁光芒就说着名数学家陈景润吧,他立志为祖国、为人民摘取那颗数学桂冠。在“__”期间,棍子向他打来,帽子向他扣来,这位向“哥达巴赫猜想”进军的人,躲在一间仅十平方米的阴暗潮湿的房子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不屑的奋斗,默默地夜以继日工作着。“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几年的汗水,换来丰收的硕果。一位外国科学家看了陈景润的工作成果,惊奇地喊道:“他移动了群山!”是的,他为祖国和人民搬动了受欺挨打、积弱百年的群山,为祖国赢得了崇高的荣誉。

这么多人为我们树立了爱国主义的榜样。此刻,我国正处于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又该怎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呢俗话说:“儿不嫌母愁”,祖国就象我们最亲爱的母亲,我们不应当嫌弃她贫穷落后,更不应当被前进征途上的困难迷住了眼睛堵住了心窍,从而看不到祖国的伟大,听不进祖国的召唤,嗅不到祖国的芬芳,看不到祖国的未来。

鲁迅先生说得好:“唯有民魂是最可贵的,唯有它发扬光大起来,中国才有期望。”是的,让我们万众一心,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不息!让爱国主义精神永放光芒!

爱国的励志演讲稿3

敬爱的教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资料是《爱国的真正含义》。

爱国是人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是一个国家立于世界的精神支柱。爱国其实并不需要你去做什么大事,像我们,爱国就表此刻你尊不尊重国旗、有没有抛垃圾和珍不珍惜国家资源等等的一些小事。许多时候,学校升国旗,常常会看见许多人在国歌已奏响的时候还在左顾右盼,这就是不尊重国旗了,期望他们能改正,在升国旗时,就该站立不动嘛!

我们为什么要爱国呢一句话,国家养育了你。这好比问我们为什么要爱我们的父母。因为父母生你养你,你和他们有了不可改变的血缘关系。爱国也是这样的,因为祖国养了你,她供我们吃、喝,还供我们新鲜的空气。所以我们才要去爱她,祖国就是我们的第2个母亲。

德国诗人海涅说过:“谁不属于自我的祖国,他就不属于人类”。能够说祖国永远是一个人的根本,仅有祖国强大了起来,自我才能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已经证明“落后就要挨打”,同样也证明了如果人民不爱国、不团结,这个国家就不能强大,自我的利益最终也不保。所以一个强大的国家是公民最强大的后盾,所以不论为了自我,还是为了别人,我们都要爱国。如果一个人连自我的国家都不爱,那么他就没有资格成为这个国家的公民,享受国家赋予公民的各种权利。

一个国家能够永远存在下去的前提就是拥有爱国的公民。如果一个国家所有公民都能真心的热爱自我的祖国,那么这个国家是永远不可能被打败的,这个国家将永远立足与世界强族之林,没有任何国家能够阻挡它的前提高伐,这个国家的繁荣富强将会指日可待。

多谢大家!

爱国的励志演讲稿4

各位教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今日我演讲的题目是《我爱你,我的祖国!》

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奶奶告诉我:“我们的祖国是中国,天安门上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五星红旗在广场上空迎风飘扬,中国人民从此不再受三座大山的压迫,这是伟大的中国。”

我蹒跚学步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我们的祖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亿万人民从此不再缺衣少粮。踏着小康社会的脚步,老百姓买车又买房。这是繁荣的中国。”

我上学的时候,教师告诉我:“我们的祖国是中国,上学免费,种地免税,看病能够享受公费,和谐社会建设幸福了亿万中国人。看,三峡水库,高峡出平湖,多么壮美;青藏铁路,雪域变通途,多么神奇;北京奥运、”神七“飞天,多么令人惊叹!……这是强大的中国。”

从此,我明白了我的祖国是伟大、繁荣、强大的中国,我怎能不爱我的祖国

但我也深深地明白爱祖国决不仅仅是享受他的伟大、繁荣和强大,还应当牢牢记住祖国以往遭受的苦难。

不能忘却——祖国的上空以往弥漫着令人窒息的的腐臭。

不能忘却——祖国的土地上以往矗立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不能忘却——祖国昔日富丽堂皇的皇家园林里以往摊倒着饱经沧桑的残垣断壁。

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祖**亲才踏上了新的征程!

今年,我们的祖**亲70华诞。70年,弹指一挥间,旧中国的千疮百孔,民不聊生已成过去。“中华儿女多奇志、敢叫日月换新天”。我们用巨大的铁锤镰刀,向世界宣告——我们能用铁锤砸烂一个旧中国,也能用镰刀收获一个新中国。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同学们,让我们用活力点燃期望之火,用汗水浇灌成功之花。勤奋学习、奋力拼搏,为我们的祖国增光添彩!

悠悠中华,万载礼貌,浩浩中华,青春永驻。今日就让我为我们亲爱的祖国高歌,为我们亲爱的祖国喝彩,为我们亲爱的祖国送上一份赤诚的祝福!

爱国的励志演讲稿5

教师、同学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站在升旗台上进行演讲。今日,我要演讲的题目是《我爱祖国》

你可曾读过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又可曾读过范成大的“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这些诗抒发的都是爱国的情感,古时的诗人亦有如此爱国情怀,如今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呢?

我爱祖国,爱她悠久璀璨的历史。唐朝的诗,宋代的词,就像一位经历世态千变万化的旅人,他见过世间种种每一种都有不一样的感情掺杂在其中;元朝的元曲也是最为出名,它是盛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也是它在用歌曲诉说着自我的情绪;汉代的造纸术是四大发明之一,它是古人用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礼貌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历史上的这一张张名片,记载了祖国上下五千年的变迁,也承载了中国崛起的脚步。

我爱祖国,爱她烟波浩渺的山河。我看到过富丽堂皇、古色古香的故宫,深红色的宫墙上历史的色彩,一朝又一朝的皇帝在这宫墙内创造了属于它的辉煌时代,灰色的地砖像一位岁月留下的老者在诉说着斑驳的明清故事。我去过气势磅礴的长城,他有着中国战争时期,战士们在此经过的足迹,它是恢宏的。我学到过雕梁画栋的颐和园,他是经历常年洗礼的地方,他自知自我不比帝王家常居的故宫,但他始终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他是神圣的。我欣赏过鳞次栉比是布达拉宫,他是多人信仰的教会,他庄严,因为多人对他的信服;他圣洁,因为众人的期望是单纯的,是他不能辜负的。我感受到了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与奇景,你们是否也与我感同身受?

我爱祖国,爱她气宇轩昂的英雄人物。以往在中国还不足以对抗他国的时候,有许多英雄为了祖国壮烈牺牲,黄继光就是其中之一,在1953年10月14日的时候上甘岭战役开始黄继光所在的二营奉命反击占领高地表面阵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已任营通讯员的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消灭敌人火力点。在战友负伤牺牲、自我所携弹药用光的情景下,他毅然用自我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抢,为冲锋部队的胜利开辟了通路,牺牲是年仅22岁。此刻依旧有人对祖国做出贡献,对祖国无尽的热爱,你们是否也是其中的一员呢?

6.高校校长关于爱国的演讲稿 篇六

同学们,你们说“天下兴亡”的下一句是什么?(匹夫有责)不,是“我的责任”。如果今年高考每个人都额外加10分,那不等于没有加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于大家无责。“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我是这样教我的学生的。所以说,现在我们大陆教育办得不好,是我高震东的责任,只因为这样,我才回祖国专门举办道德方面的演讲。“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是孟子的思想。禹是人,舜是人,我也是人啊!他们能做到的,我为什么不能呢?“天下兴亡,我的责任”,唯有这个思想,我们的国家才有希望。我们每个学生,如果人人都说:学校秩序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教育办不好,是我的责任;国家不强盛,我的责任……人人都能主动负责,天下哪有不兴盛的国家?哪有不团结的团体?所以我说,每个学生都有应该把责任拉到自己身上来,而不是推出去。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学生会这样说:“老师,对不起,这是我的责任。”然后马上去打扫。灯泡坏了,哪个学生看见了,自己就会掏钱去买一个安上,窗户玻璃坏了,学生自己马上买一块换上它……这才是教育,不把责任推出去,而是揽过来。也许有些人说,这是吃亏,我告诉你,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教育要牢牢记在心里,我们每个中国人都要记住!

学校更应该训练学生这种“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思想。校园不干净,就应该是大家的责任。如果大家都不破坏,它会脏吗?你只指

7.关于爱国主义的演讲稿 篇七

一、马克思、恩格斯否认社会主义条件下市场经济的存在

出于严谨的科学态度, 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专门的著书立说来对未来的社会进行专门的描绘, 只是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时, 偶尔勾画一下未来社会的轮廓。马克思曾明确表述过社会主义条件下没有市场经济的思想, 在《资本论》第一卷里说“设想一个自由人联合体, 他们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 并且自觉地把他们许多个人劳动力当作一个社会劳动力来使用。在那里, 鲁滨逊的劳动的一切规定又重演了, 不过不是在个人身上, 而是在社会范围内重演。鲁滨逊的一切产品只是他个人的产品, 因而直接是他的使用物品。这个联合体的总产品是社会的产品。这些产品的一部分重新用作生产资料。这一部分依旧是社会的。而另一部分则作为生活资料由联合体成员消费。因此, 这一部分要在他们之间进行分配。”1875年, 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又说:“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 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 不表现为它们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 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 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 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这个时候“劳动时间的社会的有计划的分配, 调节者各种劳动只能同各种需要的适当的比例”。没有了商品货币关系, 也没有市场存在的必要, 自然也就没有价值规律和市场调节的必要。

恩格斯和马克思的观点一致, 在《反杜林论》中, 他写到“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 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 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恩格斯认为在未来的社会里, 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 并且以直接社会化的形式应用于生产, 每一个个人的劳动就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那时, 一件产品中所包含的社会劳动量, 可以不必首先采用迂回的途径加以确定;日常的经验就直接显示出这件产品平均需要多少数量的社会劳动。社会可以简单地计算出:在一台蒸汽机中, 在一百公升的最近收获的小麦中, 在一百平方米的一定质量的棉布中, 包含着多少工作小时。”

可见,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中, 社会主义条件下是不存在商品、价值、货币、竞争等等市场经济必然的因素的, 所以也就不存在市场经济。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是有计划的组织生产、以按劳分配为特征的经济形式, 按照每个社会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有计划的调节, 实现全社会有计划按比例的生产。“如果我们设想一个社会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而是共产主义社会, ……问题就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必须预先计算好, 能把多少劳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用在这样的一些产业部门而不致受任何损害”。

之所以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马克思、恩格斯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为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作理论上的分析和实践上的指导, 他们更多的是在分析、论述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合理性和原因。同时, 也和他们认为商品生产产生的条件是社会分工和私有制联系在一起的。

二、列宁关于市场经济的论断及实践

列宁是是最早对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的人。“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说史上, 最早肯定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商品生产的, 实际是列宁。”并且他第一个提出“市场经济”的概念。

在1918年正式实施战时共产主义以前, 列宁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是否实施市场经济都处在探索阶段, 虽然他觉得俄国的经济建设道路应该跟马克思恩格斯论述的有所不同, 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局限在马克思恩格斯当初的一般设想上。1918年夏天, 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 俄国实施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商品、货币、市场在俄国消失殆尽。列宁的伟大之处在于, 他面对1920年农业歉收、国民经济状况急剧恶化, 以及群众的普遍不满情绪时, 果断地指出应当根据客观事实迅速改变自己的策略, 结束直接过渡政策。“如果原先的道路在当前这个时期显得不适当或行不通, 就选择另一条道路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他第一次提出“在一个小农生产者占大多数的国家里, 实行社会主义革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殊的过渡办法”, 这就是迂回过渡的新经济政策。

1921年3月, 在俄共 (布) 第十次会议上, 他阐述了恢复商品货币关系, 发展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这是新经济政策的核心内容;发展商品经济, 允许贸易自由;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等等。在这里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等问题。列宁的市场经济思想, 是从“新经济政策”的需要出发的, 但是, 它的理论意义远远超过了这个范围, 实际上是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理论奠定了基础。新经济政策使苏维埃俄国保持了将近十年从1921到1929年的经济增长, 而新经济政策也是列宁对俄国现实经济条件重新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 是符合当时俄国的国情的。虽然这个过程比较曲折和漫长, 但是正如列宁自己所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三、斯大林模式与市场经济

列宁逝世以后, 关于新经济政策是权宜之计还是一项长期的政策这一问题上, 产生了激烈的分歧。因为虽然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实际情况却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的设想出入很大, 经过一番争论之后, 新经济政策被停止, “斯大林模式” (苏联模式) 随之建立。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分析了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区别, 论证了社会主义条件下必然还存在商品生产、货币交换的客观依据, 从而把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内在的联系在一起。斯大林说:“现今在我国, 存在着社会主义生产的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国家的即全民的形式, 一种是不能叫做全民形式的集体农庄形式。在国家企业中, 生产资料和产品是全民的财产, 在集体农庄这种企业中, 虽然生产资料 (土地、机器) 也属于国家, 可是产品却是各个集体农庄的财产”。第二, 把商品生产和社会基本制度区别开来, 看到了商品生产具有一般的性质, 认为资本主义可以运用商品生产为自己服务, 社会主义也可以运用商品生产为自己服务。斯大林认为“我国的商品生产是和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根本不同的。”区分了社会主义商品生产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不同特点。第三, 承认社会主义存在真正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即消费资料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同时初步认识到生产资料和商品也沾了边, 具有商品形式, 即商品外壳。第四, 承认社会主义制度下只要有商品和商品生产存在, 价值规律就要发生作用。

四、毛泽东的市场经济思想

毛泽东既重视苏联的经验, 又不照搬苏联的教条, 一切从我国的具体实践出发。他在商品生产、价值规律问题上, 比斯大林、比苏联有更高的认识。他的观点可以作为以下概括:第一, 要重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认为生产资料也是商品。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提出“以苏为戒”, 苏联“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 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 并提出对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的设想。认为:商品生产看它和哪个经济相联系就为哪个经济服务。社会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系, 因此它是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服务的。这正是它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区别之所在。只要存在两种共有制, 商品生产就极其必要, 极其有用。关于生产资料是不是商品问题, 毛泽东说:“商品, 如斯大林所说‘只限于个人消费品’, 行不通。他说:“生产资料归根到底是制造生活资料的”。第二, 只要有商品生产, 价值规律就必然发挥作用。1959年2月8日至12日, 毛泽东召开第二次郑州会议。毛泽东在会上说:“在社与社、队与队、社与国家之间, 在经济上只能是买卖关系, 必须遵守等价交换原则。”同年3月25日至4月5日, 毛泽东召开了上海会议。毛泽东在陶鲁笳的一个报告上所写的批语中提出价值法则是客观存在的, “这个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 只有利用它, 才有可能教会我们几千万干部和几万万人民, 才有可能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可惜的是毛泽东没有在理论上与实践上始终一贯地坚持下去。在“文化大革命”后期, 他又把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混同起来, 把商品生产看作有利于资本主义复辟的经济基础。

五、邓小平市场经济思想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在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人对市场经济探索的基础上, 邓小平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深刻总结经验教训, 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 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的科学论断, 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

邓小平首先从分析社会主义的本质入手, 认为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实现这一目标, 对内要革除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经济体制, 建立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新经济体制;对外要开放, 走出去, 引进来, 充分利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所必须的国外资源和国外市场。改革开放是纵横立体全方位的大革命, 其中最主要的是要解决经济运行方式问题, 市场经济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运行方式。

1979年11月26日, 邓小平在会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弗·吉布尼时说:“市场经济不能说只是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 在封建社会时期就有萌芽了。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新论断突破了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传统观点, 提出社会主义可以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但这时候这样的观点并不是被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提出了“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 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 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确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并要“建立自觉运用价值规律地计划体制”。这就突破了把商品经济 (也就是市场经济) 同社会主义对立起来的观点, 邓小平把这个《决定》称为“纲领性文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1985年10月23日, 邓小平会见美国时代公司总编辑格隆瓦尔德时说:“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问题是用什么方法才能更有力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 但多年的实践证明, 在某种意义上说, 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就更能解放生产力, 加速经济发展。”

1990年12月24日, 邓小平在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的谈话中说:“我们必须从理论上搞懂,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区分不在于是计划还是市场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控制。资本主义就没有控制, 就那么自由?最惠国待遇也是控制嘛!不要以为搞点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道路, 没有那么回事。计划和市场都得要。不搞市场, 连世界上的信息都不知道, 是自甘落后。”

而邓小平最重要的、影响最大, 也是最广为所知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经典论述发生在1992年。1992年春, 邓小平视察南方时再次把他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作了扼要地阐述, 并正式公开发表。他说:“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彻底解决了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邓小平的市场经济理论的观点是全新的, 过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家都没有这样说过。第一, 邓小平把市场经济看作和商品经济一样, 认为是与社会基本制度无关的中性范畴, 不是资本主义特有的。它在封建社会时期就萌芽了, 资本主义可以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经济。第二, 邓小平把计划与市场都看作是经济手段, 不看作是经济本质。既是手段,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都可以利用来为发展经济服务。第三,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8.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看法 篇八

学者们指出,后现代主义法学首先是一种批判立场、一种思维方式、一种学术理论。这一思潮倡导法律的反基础主义、反唯理主义、非客观主义,关注法律的不确定性、非自主性、多元性、地方性、碎片化,否定法律的宏大话语、普遍性、中立性、直线进步论等。会议讨论了后现代思潮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影响。中国正处于以现代性为主旨的法治进程中,不应该也不可能指望目前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指导和解决当代中国法制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但也不能忽视这一思潮对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可能影响。它至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反思维度,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对法治予以某种前提性的反思和批判。比如,后现代法学有助于克服对法治、民主、自由这些现代性概念的迷信,克服对法律进步的过度乐观和单线论描述,使人们更关注法的地方性,珍视各种具体的法律经验,在特殊的语境中解读任何被奉为“绝对性”、“普遍性”、“规律性”的概念,破除真理认识上的独断论而倡导法和法律学术的批判精神和开放性等。

本刊发表《关于后现代主义的一些看法》系朱力宇 周静长篇文章《时间那么不重要吗?》的第二部分(标题为本刊所加),目的是使读者对后现代主义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对而言,本文更愿意强调时间在后现代研究或后现代状况中的意义甚至是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一,后现代,作为一种思潮,产生于上个世纪中后期,先是在艺术领域(诗歌小说创作、绘画、雕塑、建筑、文艺批评),后来又扩展到哲学、人文、社科领域,以至于蔓延到了科学领域。更重要的是,研究后现代,不宜局限于某一领域、某一学科,而应展开各个领域、学科之间的合作对话,应该研究它的历史,研究它所产生的社会条件与历史背景。有人将后现代主义的源头追溯到了德国浪漫主义,也有人把它同古希腊的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相提并论,这些,作为一种思想史研究未尝不可,但恐怕很难说那时就有了后现代主义吧?

第二,作为一定社会现象或社会状况的反映,它肇端于法国,后来却兴盛于美国,最后流行于全世界,它的产生与演变同社会条件的变动密切相关。二战之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产生了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解决,人们又拿不出可行、奏效的办法,只好把注意力集中到对社会本身的批判上来。须注意,人们谈到后现代时总会将它与全球化进程、环境问题以及各种社会问题联系起来,仿佛后现代成了不言而喻的灵丹妙药,但同时,更有人把它同嬉皮士、雅皮士、同性恋、先锋派等各种社会"异端"联系在一起。

第三,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即使不是在争夺话语霸权,也是在强烈地反对现代主义话语霸权,以此来确立自己的合法地位。所谓意识形态,实际上体现了一种斗争,从后现代主义一方来看,越是如此,它的产生无时不处在与现代主义的斗争之中。现代主义要树立自己的权威,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局面。同理,后现代主义也必须打破现代主义的"一言堂"的局面。后现代与现代在这方面,实际上是相通的。后现代主义要求一种民主、开放、宽松的交谈氛围,现代主义在创立之初何尝不是?很难说现代主义怎样怎样,也许是后现代主义可以创造出那样一种局面,创造出来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它。

第四,后现代主义还是一种现代主义思想史、理论史或学说史的产物,现代主义者也许会这么看。后现代它本身不是一个严格的学派,没有固定的组织、代表人物、著作与观点,把它们统一起来的,是某些共同的倾向,如反本质主义、反基础主义、反理性主义、多元主义、平面化的历史观、反人道主义,等等。所以,什么后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实用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新历史主义等,大致都可以归入后现代主义范畴。然而要研究后现代主义,人们总得列举出一些代表人物和作品,总喜欢把另外一些主义或理论归入其中。例如,福柯、德里达、列奥塔、拉康等当然都是公认后现代巨匠,而另外一些人物则是有争议的,如哈贝马斯等。谈到后现代法学,也是如此。把该列举的东西都列举出来以后,又要分门别类,追根溯源。这实际上还是在用现代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后现代理论史。为什么呢?现代主义承认历史,后现代主义否认历史,于是就有了所谓知识考古学,原先是在以实践为线索梳理时间、人物、作品、活动等,现在则以知识传承为线索,历史,经这么一整理,当然就成了断裂的、零散的和破碎的了。这种做法,前现代主义中就有,纪传体在我国是弃而不用了,如果同编年体相比,还不是显得非常凌乱吗?

上一篇:平安校园考核奖惩机制下一篇:唯美的伤感短句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