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哲学试题(精选7篇)
1.事业单位哲学试题 篇一
1、我国诗词歌赋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下列与“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哲学寓意相同的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前进曲折)
B.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联系外因)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
D.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发展)
2、“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史记)。下列与此古训蕴含的哲学寓意相一致的是
A.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B.寒暑渐于春秋,隆替起于得失
C.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D.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在文学中,这种以物拟人写法反映的哲理是 A.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B.意识是物质的正确反映 C.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D.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4、“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 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中央电视台有句广告词:“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
6、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说明 A.物质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只要客观条件具备,事情一定能办成功 C.意识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
D.办事情必须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7、“心想事成”、“美梦成真”,从哲学角度看是
A.夸大了意识的决定作用
B.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肯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8、“权为民用,纵然是清风两袖,自当流芳百世传佳话;利为己谋,即便有豪宅千顷,也会遗臭万年殃后人。”这副对联告诉我们
A.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精神贡献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D.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9、“掩耳盗铃”寓言中的盗铃人,违背了()哲理。
A.物质是运动的 B.运动是有规律的
C.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D.物质决定意识
1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与这句话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B.溪云乍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D.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11、“脑子决定步子”、“思路决定出路”是许多成功者的经验之谈。这主要强调了()A.意识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B.意识是大脑的机能 C.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
D.意识可以决定物质
12、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是()
A.“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与“物是观念的集合” B.“世异则事异,世异则备变”与“天不变,道亦不变” C.“气者,理之依也”与“理生万物”
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与“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13、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应追求“头等智慧”。赫拉克利特说:“智慧只在于一件事,就是认识那关于驾驭一切的思想。”这段话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
②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有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 ④哲学作为一定形态的文化最终决定一定形态的经济和政治 A.①② B.③ C.①④ D.②③
14、在实际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一种情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在存在与否感到难以预料,心中无底时,往往就认为“信则有,不信则无”。这种观点从哲学上说,就认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造的,而是由人创造的 B.存在决定思维
C.思维是世界的本原,思维决定存在 D.世界观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15、“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警示人们要珍惜年华。古人对时间的体验与此类似的是()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④叹长河之流速,送驰波于东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乌鸣山更幽”的名句。宋代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黄庭坚说王安石的修改是“点金成铁”。从哲学上看,是因为王安石()A.只见统一,不见对立 B.只见相互依存,不见相互转化 C.只见对立,不见统一
D.只见相互转化,不见相互依存
17、“兢慎”一词,见于唐杜荀鹤《泾溪》一诗:“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这首诗的哲学寓意主要是()
A.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B.矛盾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对立面转化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意识具有反作用
18、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杯里,开始跳蚤—下就能从杯里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口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观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因为它的目标高度已经不及杯子的高度了。上述实验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识具有决定作用
B.人的意识和精神状态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有重大作用 C.只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办事情才能成功
D.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意识对世界也具有决定作用
19、古人云:峣峣者易折,皎皎者易污。意思是说,过于坚硬刚强,则容易折断;过于干净洁白则容易受到污染,变得肮脏。以下观点与题目哲学寓意相同或相近的是 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②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③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④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
20、温家宝总理在谈到金融危机前景时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下列说法与之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昨夜江边春水生,朦膛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B.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溪水出前村 C.径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 D.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21、借科学家之“囧”(网意:尴尬),说生活智慧。有本数学读物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三人分别被关押在不同的房间里。房间里有充足的、不同种类的罐头,但没有开罐头的工具。一年后:
◎工程师利用房间里的东西制作了启子,再用罐头盒和食物做成炸弹,逃了出去。
◎物理学家采用把罐头抛向墙壁的方法吃到了罐头,并计算了把罐头抛向墙壁时最容易打开罐头的角度和速度。
◎数学家一个罐头也没打开,饿死了。但数学家解决了罐头怎样码放才能看起来舒服且便于拿取的问题;另外,他在证明下面的理论过程中死去:
定理:如果打不开罐头,我就会死去。
证明:如果我能打开任一罐头……
这个揶揄数学家的小故事告诉我们
①如果知识构成不同,意识结果就会有差异②一般意义上讲,实践比认识更有价值 ③理论很重要,但科学的理论更重要④认识形成第一次飞跃是不够的,认识的第二次飞跃才是终结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这句话体现了爱国与爱家是统一的,下列名言与这句话主旨一致的是
A.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B.国家将兴有祯祥,国家将亡有妖孽 C.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D.千龄人事一朝空,四海为家此路穷
22、兔子是奔跑冠军,可是不会游泳,人们认为这是兔子的弱点。于是,兔子的父母和老师就强制它去学游泳。可耗了大半生也没学会,兔子很疑惑而且非常痛苦。这个寓言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实现主客观的统一,需要一定条件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人们利益立足点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不同
23、“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是我们党和国家始终坚持的基本原则。上述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党的群众工作路线。这一工作路线的哲学依据 是
①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②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A.①
B.①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4、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十重要„+重要= 0。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C.欲擒故纵,声东击西 D.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25、“费解的金融品、迟钝的监管者、神经质的投资者,这就是21世纪第一场金融危机所包含的全部内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罗格弗教授的这一深刻论述
①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本质 ②实现了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③运用了抽象思维的能力 ④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6、2008年年底,胡锦涛总书记用“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通俗话语强调改革开放让人会心一笑。在2009年的两会上,政协主席贾庆林则用“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表述新时期政协的职能,令人耳目一新;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被认为“语言简练,条理清晰,用数字、用事实说话,我们百姓深有体会,感觉真实亲切”。我国政治生活中流行“大白话”,体现了
A.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B.政府职能的转变 C.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D.政府依法行政
27、一个有梦想的人,才会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一个有伟大梦想的人,才会去做伟大的事情。“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从哲学角度看,这句广告语
A.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B.具有客观唯心主义的倾向
C.有一定道理,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有问题,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28、宋代诗人陈与义《襄邑道中》诗云:“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这首诗说明:
A.物质运动是永恒的、有条件的 B.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C.事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29、“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
“山、雨、月、松、泉、石”都是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这些山间景物巧妙结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这告诉我们 A.量变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引起质变 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决定了走曲折的路
C.事物内部结构和排列次序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 D.把不同事物简单组合,就能获得最大的整体功能
30、“镜子,是光亮的,世界上最亮的镜子,莫过于群众的眼睛。”这告诉我们 A.客观要与主观相符合 B.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D.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
31、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 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32、.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
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
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
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33、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事物不可捉摸,难以认识
34、科学上“温热有隙效应”有这样一个实例:点燃两根火柴,分开很远摆放,不一会儿就熄灭了;让两根火柴紧挨着,时隔不久也熄灭了;只有当两者的间隙适中时,两根火柴相互辉映,直至完全成为灰烬。从这一现象中我们可以获得的生活智慧是 A.要善于抓住时机,促进事物质的飞跃 B.过犹不及,要善于把握火候和分寸 C.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发展创造条件 D.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35、中国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常常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下列组合选项中,两者都蕴含量变引起质变哲理的是
A.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B.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D.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6、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X90%X90%X90%X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这启示我们
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7、“100—l=0”被一些管理学家奉为定律,意在提醒人们防止因l%的错误导致100%的失败。“100—l=0”蕴含的哲理是
①部分决定整体,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②整体决定部分,部分的作用取决于其在整体中的地位 ③整体与部分相互制约,关键部分的功能关系整体的成败 ④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部分的作用有时大于整体的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8、“集聚效应”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现象,它是指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活动向一定地区靠近的向心力,它能增加群体竞争优势。“集聚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要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③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④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9、“地球不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而是我们从自己的后代那儿借来的”。从哲学上看,温家宝总理的这句话启示我们
A.要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和处理问题
B.要重视量变,积极促成质变 C.要充分发挥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D.要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0、把平凡的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把普通的工作做好就是不普通。其中蕴含的哲学观点是 A.矛盾双方的相互排斥和对立 B.矛盾双方的相互分离的倾向 C.矛盾双方的相互包含和转化
D.矛盾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
41、有句话这样说:“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的时候,文明开始了;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的时候,文明结束了。”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人类在利用自然的同时必须改造自然 B.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C.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的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42、“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
A.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D.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43、“青灯一盏文章铺锦绣,苦心几番诗词发春华”是一幅励志读书的楹联。下列名句中与之蕴涵相同哲理的是
①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③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④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44、我们常说:“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句话体现的主要哲学原理是 ①物质决定意识 ②规律的客观性 ③事物联系的多样性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5、酒与污水定律是指:如果把一匙酒倒进一桶污水中,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把一匙污水倒进一桶酒中,你得到的还是一桶污水。该定律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①事物的性质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②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发生质变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④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46、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臂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遍示范。“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以后的大哲学家柏拉图。这件事启迪我们坚持 A.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B.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C.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D.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47、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其中的哲学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③旧事物不符合发展规律 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8、行为学有这样一个公式:重要十重要…+重要= 0。下列古语中与其体现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C.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D.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49、.“散步的时候 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 把路走弯 我说 把路走直 就是捷径 儿子说 把路走弯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0、我国古代“文彦博数豆”的故事,说的是文彦博小时候准备了两个罐子,做了错事就放黑豆在罐中,做了好事就放红豆,每天检查红豆和黑豆的数目,日积月累,黑豆越来越少,红豆越来越多。长大后,文彦博成了宋朝的一代名相。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重视量的积累
B.要支持新事物的成长
C.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要自觉改造客观世界
51、哲学家别林斯基说过:“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人类历史有可能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 B.只要敢于否定一切,人类历史就会向前发展 C.要敢于否定,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人类历史发展
D.敢于蔑视权威,抛弃书本,就能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
52、大力发扬“五千精神”,即“千辛万苦”去创业、“千方百计”来经营、“千家万户”搞生产、“千山万水”找市场、“千条万绪”抓根本,是浙江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这表明()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B.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基础和前提 C.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D.正确的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53、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所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 C.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D.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4、面对西方无端的狐疑和指责,温总理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中国外交独特的软实力。“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是中非关系的真实写照。这一古语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B.认识推动实践向前发展 C.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 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55、俞敏洪在新浪微博上说过,一个人的成长有两个条件,一是要给予足够的时间,没有任何人会在一天之内成长起来,就像一棵树一样,十年过去才会发现长大了,另一个条件是生命的热情永不熄灭,不管多么卑微,内心的种子一定要向往天空,要尽力伸展自己的枝叶去触摸蓝天,去追逐天空的云彩,有了向上的心,一定就会有灿烂的果。这表明了()
①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③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④有了理想,就能转化成现实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
56、“上得山丘好,欢乐含苦辛。请勿歌仰止,雄峰正相迎”这首诗启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 ①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
②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③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④取决于个人素质的高低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57、绿羊羊,喜羊羊,穿着绿色新衣裳。小街走,大街站,有谁需要赶快上。帮助老,扶持幼,宾至如归暖洋洋。”这首童谣也表达了人们对广州亚运志愿者“绿羊羊”的赞许和认可。这表明
①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的素质 ③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砥砺自我④人生价值是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58、妥协是一条路径,变通是一种境界;让一分山高水长,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一观点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风物长宜放眼量
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可以相互转化
④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勿以善小而不为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9、心理学家提出“一万小时定律”,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如莫扎特6岁开始作曲,但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这时他已经写了10年,超过1万小时。下列选项与“一万小时定律”蕴含相同哲理的是
A.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B.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 C.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
D.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60、鲁迅说:“不耻最后,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往的目标。”这句话蕴含的主要哲理是
A.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
B.人应该积极地改造客观世界 C.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D.要重视量的积累,促成质变 61、作为传统文化精华——古人的名言名句,富有哲理性,对我们的今天仍然产生重要影响。下列名言名句能够体现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是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
B.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C.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
D.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事业单位哲学试题 篇二
一、哲学主观试题答案的确定性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 试题已规定或要求用某部分知识甚至某一原理、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体系由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 和历史唯物主义两部分组成, 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原理及方法论。从试题命制特点看, 有的是开放型题目, 比如“试从哲学的角度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所蕴含的道理”, 但有的题目对答题要求限定性和限制性具体明确。对此类题目的答题依据 (知识、原理、观点) 命题人实际上已作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这就要求被试者既要从总体上把握哲学知识系统, 又要准确掌握每个原理所归属的范畴, 以便考虑和分析问题全面、准确。我们在答题时必须按题目的规定或要求作答, 不可随意, 否则就是与答题要求不一致, 答非所问不能得分的。答题时看清是要求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哪一部分知识, 是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的还是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 如果确定是辩证唯物主义部分的还得进一步分析确定是唯物论、辩证法还是认识论部分的。题目要求用辩证唯物主义有关原理 (观点) 作答就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 (观点) 答题。有的题目要求用辩证唯物论知识, 答题时就不能用唯物辩证法或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答题, 这方面是确定的。再如, “运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说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角度很多, 运用的原理或观点也很多。但是回答这一问题必须用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不能用别的原理或观点, 因为题目中已经对运用的原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这是确定的。
(二) 答案中的部分要点是相对固定的
试题中规定用哪部分知识、什么原理或观点, 一般要顺次写出三点:一是原理或观点的名称及内容:二是这一原理或观点的方法论要求;三是运用原理或观点及具体方法论分析说明题中内容。在具体作答时运用的语言也相对确定:第一步一般以“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开头;如回答了“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原理之后, 方法论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一般以“这就要求我们”开头;最后一步结合材料, 说明材料中哪些话反映了原理 (观点) 。如上例中有三点要回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人均资源有限, 必须始终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的战略地位, 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明确, 类似的题目及问题, 不论要求用哪部分知识, 用什么原理或观点答题, 上述三层次都一定要依次写出, 这是答题的一种程式。
当然, 上述题型的要求明确也比较简单, 我们按照题目的要求依次写出三个要点就基本可以了。但是如果是材料分析说明题, 答案就不止三点了。不过这类题目的答案要点也是基本确定的。一般依次按以下几点组织答案:第一步, 抽象概括出材料体现 (包含) 的哲学原理或观点 (写出名称) ;第二步, 写出原理 (观点) 的具体内容;第三步, 运用原理 (观点) 分析材料中的有关文字、数字、数据。这是答案的主体部分, 要分析得全还要分析得透;第四步, 正反面论证;第五步, 自己表态谈看法。
二、哲学主观试题答案的不确定性有如下原因
(一) 试题本身的特定要求
“横看成林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对于同一事物、同一现象, 从不同角度、视角观察和分析思考都是可以和可能的, 得出的结论 (包括观点) 也可以是不同的, 哲学主观试题命题人命题时也可从不同知识角度提出问题。因此, 同一材料的题目, 如果问的角度不同, 答案当然就不同。如关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一问题, 可以从辩证唯物论、唯物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等角度命题, 即使在某一部分 (如唯物辩证法) 范围内命题, 角度也是很多的, 可从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观点等多角度命题。同一个问题如果问的角度不同, 答案也就不同。
(二) 符合有关哲理要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的认识也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哲学主观试题 (特别是论述题、分析说明题) 的答案是我们对题中所给的特定事物 (材料) 的当前认识。事物变化发展了, 我们的认识也随之变化, 况且我们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是相对的, 还有待于补充、修改、完善。从这方面看, 哲学主观试题答案只能是相对确定的, 不是永远正确、全部正确的。如对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要性的认识, 现在的答案 (认识) 是相对正确的、暂时正确的, 随着我们对有关事物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以及时间的推移, 我们必须对现在的答案进行修改、补充、完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还告诉我们, 人的认识只是对客观事物某个方面一定层次的反映, 人的认识应当随着对此类事物的不断探索研究而不断拓展和加深。我们对哲学主观试题所作的回答不可能是十分全面绝对准确的, 至多是比较全面相对正确。包括标准答案 (参考答案) 也不能是绝对标准, 只能供参考。
(三) 创新教育的需要
培养创新思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哲学教学的生命力就在于把握时代脉搏, 培养学生的独创性, 而不应让学生背本本、写条条, 把学生用框子框死。近几年哲学试题在鼓励被试者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方面作了努力, 在评分标准上也体现了这一点。从其他角度答题只要言之有据, 言之成理, 即可得分, 甚至得高分。给综合印象分也是鼓励学生不要拘泥某些固定模式, 要敢于发表自己独到见解。有的论述题的评分标准中就有开放性答案部分, 参考答案不作具体规定, 被试者只要能依据教材或者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作答, 甚至自己有独特看法具有一定道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答案, 都可得分, 甚至得满分。有的评分标准中还规定被试者只要所答的内容观点正确即使参考答案中没有列出但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都可以给分。
(四) 选拔人才的需要
哲学主观试题旨在考查被试者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考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人会选择国内外热点问题, 社会共同关注的、政府应当正视面对的、可以解决或者正在解决的问题以及与我们被试者有关的问题让被试者阐述自己解决此类问题的设想, 答案最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有新意有创意。这部分答案也是拉开分数档次的地方, 是主试方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有效方法之一。
三、简要结论
哲学主观试题的答案既是确定的, 又是不确定的, 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答题时一定要仔细分析, 准确判断, 弄清楚试题类型是属于答案确定型的还是不确定型的, 是确定型的题目在组织答案时必须按规定要求作答, 不可随意, 否则浪费笔墨劳而无功;如果是不确定型的题目做题时就不能拘泥于回答所谓的一、二、三等几个要点了, 应当按照开放型试题的答题要求, 答案既尊重书本知识, 又体现探究性、创新性乃至独特的个性。
摘要:哲学主观试题的答案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本文分别就哲学主观试题答案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作了简要分析, 并就答题思路阐述了看法, 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哲学主观题,答案,开放性,确定性,不确定性
参考文献
[1]韩树英.通俗哲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2年1月第1版.
[2]王道君.哲学原理学习指导.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第1版.
[3]汪信砚.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范式.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08.3.
3.《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 篇三
2012年7月28日,在伦敦奥运会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决赛中,中国选手叶诗文夺得冠军。据此回答1~3题。
1. 在英国媒体发布会上,就有很多西方媒体人,质疑中国选手叶诗文是不是服用了兴奋剂,更有美国教练称之为被基因控制。这些不负责的言论( )
①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 ②是主观唯心主义的体现 ③说明人的认识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④是由人脑凭空创造的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 中国游泳队领队许琦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叶诗文赢得奥运冠军是意料之中,中国游泳在经过多少代人的多年努力和经验摸索,现在可以骄傲地说:中国同样可以出现天才,叶诗文就是其中之一。“叶诗文赢得奥运冠军是意料之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④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3. 2012年7月31日,英国奥委会主席莫尼汉勋爵在世界反兴奋剂机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叶诗文已经通过了药检,她是清白的!此事到此为止,我们应该正视叶诗文的天赋和才华。”与此同时,英国前奥运游泳冠军艾·摩尔豪斯表示,叶诗文的成功很好解释,只不过是“中国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她训练刻苦、状态良好,而且能够承担巨大压力。”这表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②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控制和调节作用 ④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4. 右边漫画《迷信招灾》的哲学寓意是( )
①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②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③不善于处理主客观世界的关系,就无法取得成功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具体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5. 如果某一菜农获得丰收,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菜农都获丰收的话,则他及所有菜农的收入却都会下降。这启示我们,蔬菜丰收与收入增加之间的联系( )
①是不可预测的 ②是以条件为转移的 ③是复杂多样的 ④是人们主观臆造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6. 当地时间2012年8月2日下午,“2012感知江苏文化周”登陆英伦,借以展示江苏的国际形象,并向全球推介南京2014年青奥会。在国际奥委会委员霍震霆看来,这是一个平台,可以更好的帮助世界了解中国。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人们可以根据事物间的固有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 ②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 ④自在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7. 国务院决定,自2012年8月1日起至年底,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逐步分批扩大至北京、天津、江苏、浙江等10个省(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上述材料体现的哲理有( )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我们要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③我们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④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统一原理的是( )
A. 中国适时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谋求更可持续、更加平衡的增长
B. 2012年下半年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C. 2012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体形势趋好,但同比增速有所回落
D. 雄辩的事实再次证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9. 2012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决定》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有关政策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上是稳定的。但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的基础仍然薄弱,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制约食品安全的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即对立统一 ②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A. 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 在物理研究中,只要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很小,各种物体就能被看作只有质量而无体积和形状的质点。质点忽略了复杂但次要或无关的因素,注重研究运动和受力时物体对系统的影响。这体现的思想方法是( )
①从事物的个性中把握共性 ②解决复杂问题时要突出重点 ③认识事物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 ④要坚持从局部入手认识整体
A. ①②④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③④
11. 右图漫画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革命的、批判的 ②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③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 ④任何事物之间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12. 2012年7月24日,三沙市在永兴岛正式挂牌成立。中国设立地级“三沙市”,在中国人看来是正当、正义的,完全是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情;但在菲律宾人看来,此举是对菲国“主权”的严重挑衅。这说明( )
①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立场的不同而不同 ②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 ③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 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二、 非选择题
13. 材料一 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材料二 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班上发表了以“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为主题的重要讲话。围绕这个主题,胡锦涛总书记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提出“三个更加”。我们必须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完善的制度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全国文化系统迅速兴起学习的热潮。文化工作者纷纷表示,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习好、宣传好、贯彻落实好讲话精神,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1) 结合材料一,运用追求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奋斗目标的正确性。
(2) 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为党顺利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出谋划策。
14. 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发生暴雨到大暴雨天气,让北京陷入内涝的窘境。有专家指出,在解决内涝方面,不少国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日本的雨水调蓄设施主要由湿地、跑步道、草坪广场和游戏广场等雨水可渗入的设施组成。在枯水期,可以供人们娱乐休闲。在丰水期,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德国推广的“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1) 结合材料一和唯物辩证法知识,说明日本和德国治理内涝的经验为我国治理城市内涝提供那些哲学智慧。
材料二 7月21日的强降水,导致京港澳高速公路出京方向17.5公里处的南岗洼铁路桥下严重积水,上百人的生命受到威胁。险情发生之后,附近工地的近60名盐城农民工兄弟,立即奔到现场。大雨中,他们抛下救生圈,结起绳索,为被困的人们搭起了一条生命线。盐城农民工英勇救人的事迹被各大网站相继转载,网友纷纷跟帖回应,称他们是“中国脊梁”、“中国良心”、“盐城骄傲”。
(2) 结合材料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谈谈你对盐城农民工英勇救人事迹的感想。
<\\Color-11\工作\12-13-新高考历史\历史10期\245.tif>【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这些不负责的言论没有以事实为依据,而是凭主观想象的,故①②选;之所以西方媒体人散布不负责的言论,是受到其主观因素(敌视中国,妒忌心理等)影响的,故③选;④表述错误,任何意识都不能凭空创造。
2. B
3. D 通过药检——科学实验即实践活动,我们证明叶诗文是清白的,从而证明西方媒体的言论是错误的,故①选;从材料中“中国发现了一个好苗子,她训练刻苦、状态良好,而且能够承担巨大压力”体现了④;②③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4. A 漫画反映了某些人由于沉溺迷信,将消灾的希望寄托在神仙上而上当受骗,体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注定是要招灾的,故①②③选;④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5. C
6. B 材料中江苏通过“2012感知江苏文化周”这一活动,展示了江苏的国际形象,并向全球推介南京2014年青奥会,这是人为事物的联系而非自在事物的联系,故③选而不选④;材料体现了江苏利用南京与伦敦、青奥会与奥运会的联系建立起新的联系,故①选;②与材料无关。
7. C 我国根据经济发展需要,提出上述决定,故①选;材料中“逐步分批扩大增值税试点范围”体现了③④;材料强调的是注重量的积累,故②与材料无关。
8. D 本题要求考生对材料进行分析,D选项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前进路上的困难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9. D
10. B
11. C 漫画强调我们要突破原来的思考模式,注重创新思维,创新的哲学依据有辩证法的实质、辩证否定观、发展的实质等,故①②③选;④表述错误,矛盾具有条件性。
12. A 中国和菲律宾在设立三沙市问题上产生了截然相反的观点,体现了①③;材料并未强调人脑在意识产生过程中作用,故②不选;④与材料无关,故不选。
13.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充分认识到文化在综合国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党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不断探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丰富和发展。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党没有拘泥于被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被确定的真理,为了适应时代要求,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2) 辩证唯物论角度: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党必须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②规律是客观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我们应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党必须将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开创建设文化强国的新局面。
历史唯物主义角度:①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是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党要根据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改革,破除制约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体制。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求我们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党要充分认识到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
14. (1)①坚持联系的观点,从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中把握联系。日本把握防涝和补水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丰水期,将游戏广场、草坪广场作为雨水调蓄渗透塘进行蓄水,暴雨过后储蓄的雨水下渗,在削减洪峰流量的同时补充地下水源。②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德国推广“洼地—渗渠系统”,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③坚持发展的观点。日本、德国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④坚持矛盾的观点。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日本和德国分析内涝带来的问题,找到了解决内涝的正确方法;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丰水期和枯水期的不同特点,日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做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哲学与人生》试题答案 篇四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计50分)
1、哲学的两个基本派别分别是(D)
A、物质和意识 B、有神论和无神论 C、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是(B)
A、客观实在 B、运动
C、可知的 D、事物的现象
3、成语“守株待兔”的哲学寓意主要在于(D)
A、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使主观符合客观
B、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C、不能把事物的部分当作整体
D、不能把事物的偶然联系当作规律
4、“揠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告诫我们,想问题、办事情(A)
A、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和前提
B、要不断地发现、揭示规律
C、要敢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5、鸟能筑巢,人能盖房。但人的活动和其他动物的活动有本质区别。这是因为(B)
A、人有大脑,其他动物没有大脑 B、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C、其他动物的思维能力是有限的 D、其他动物的主观能动性不如人类
6、客观实际是人生选择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做任何事情,只能从自己的基础和条件出发。这个观点表明(A)
A、人生选择、人的活动要受到自身条件的制约
B、人不能改善人自身在整个世界中的地位
C、人的自身条件是先天形成的,不可能得到改变
D、只要外部条件具备,人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发展
7、老母鸡和电孵箱都能将发育良好的鸡蛋孵出小鸡,却不能用石子孵出小鸡,从哲学观点上说明(A)
A、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B、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C、内因和外因都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D、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8、“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B)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性趋势
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
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曲折性就是前进性
9、手机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诸如垃圾短信等也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 烦恼,甚至有人利用手机进行一些违法活动。这启示我们(C)
A、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
B、要解决矛盾就要认识矛盾的特点
C、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分析解决矛盾
D、要重视事物量的积累
10、某同学由于自身努力不够,成绩不好,到处抱怨老师、班风、校风。该同学(C)。
A、扩大了内因的作用
B、忽视了外因的作用
C、忽视了内因,夸大了外因
D、客观总结了教训
11、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人的主观条件的是(D)。
A.个人的体质
B.个人的学业基础
C.个人的家庭情况
D.个人的性格
12、下列成语中可以体现从客观实际出发进行人生选择的是(A)。
A.量力而行
B.自知之明
C.不自量力
D.妄自菲薄
13、“知人知面不知心”主要是告诫我们(D)。
A.知人知面就行了
B.一个人的外表容易认识
C.认识一个人的外表就可以了
D.不要轻信一些人的外表,要透过其外表看其本质
14、当前,在大大小小的城镇饭店里,为了减少疾病传染机会,人们都使用一次性卫生筷,有关专家指出,这随手一扔的不是一双双木筷,而是一片片森林!专家们体现的哲理是(C)。
A.物质世界是客观的B.意识是物质的反应
C.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15、“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A)。
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客观世界发展的普遍规律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是不可避免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6、某中学召开“关于京剧的前途和命运”的讨论会,会上同学们个抒己见,争论激烈。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B)。
A.京剧太古老,已失去了观众,应当淘汰
B.京剧是国粹,应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 C.京剧节奏太慢,跟不上时代节奏,应任其自生自灭 D.京剧是传统文化精粹,没有必要进行改革
17、要判断一种观点的是非对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以伟人之是非为是非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以众人的意见定是非
D.以是否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定是非
18、“眼见不一定为实”,这主要是因为(B)。
A.认识包括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B.现象包括真象和假象 C.经验有直接和间接的D.本质是眼睛看不到的
19、水有三态:液态、气态、和固态,但都是氢和氧原子结合成的,其分子式都是都是H2O。这一自然科学常识包括的哲学道理是(D)。
A.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 B.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的
C、认识了现象就等于认识了本质
D、现象和本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20、荀子说:“契而舍之,朽木不折‘契而不舍,金石可镂。”这句话告诉我们(B)。
A.遇事有主见
B.成功需要有坚强的意志
C.善于抓住机会
D.善于约束自己
21、秦国郡守李冰为治理水患,倡导兴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改变了成都平原水害,旱灾交织的局面。这一事例说明(B)。
A.人们可以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规律,限制某些顾虑发生作用 B.人们能够利用对事物规律的认识,指导自己的行动 C.人们可以把成功经验作为行动的向导
D.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22、战国时期荀子认为“人最为天下贵也”。这说明他(A)。
A.认为人有自己特殊的能力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承认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23、人类积极能动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活动首先表现在(B)。
A.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
B.人在实践基础上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C.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D.按照自然规律改变自然物原先的形态和内部规律
24、“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D)。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略了联系的客观性
25、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一首事中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对这句诗说出了这样一条哲理是(C)。
A.新旧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发展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C.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旧事物阻挡不住新事物的产生和成长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分3,共18分)
26、下列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有(AB)A、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B、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C、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D、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
27、下列观点中,违反唯物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的现象是(AB)
A、普高生以后要考大学,所以,他们必须好好学习
B、对职高生来说,只要学好专业技能课就行了,文化课学不学对以后就业影响不大 C、职高生不重视文化课的学习,会影响对专业技能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D、职高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并不小于普高生的高考压力,也应该好好学习
28、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是(CD)
A、矛盾的观点
B、静止的观点
C、联系的观点
D、发展的观点
29、根据唯物主义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基本出发点是(BC)A、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愿望出发
B、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C、实事求是
D、一切从书本出发
30、下列观点和做法之中,正确反映事物普遍联系观点的有(BCD)
A、地震预示着国家兴衰,闰8月将有灾难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雨露滋润禾苗长,万物生长靠太阳,D、农、轻、重比例协调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31、塑料袋出现百年以后,对人们称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之一,目前我们每天要用掉各种塑料袋20亿个以上,塑料袋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成为“白色污染”的 AB)。
A、任何事物都有好有坏
B.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
C、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D.任何事物都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三、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计18分)(√)
32、任何人生选择都要受到社会现实的制约。(√)
33、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种说法说明了人际和谐的重要性。(√)
34、“君子之交淡如水”,这说明人际交往要主动热情。(×)
35、.有一则寓言:刺猬曾经上过很多次当,于是不再相信任何一个表示友好者,长了一身刺来保护自己。刺的效果当然明显,只是从此刺猬失去了很多朋友。则这则寓言说明的哲学道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
36、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37、人们常说“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这里的“门道”和“热闹”从哲学上讲分别是“现象”和“本质”。(×)
3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见吹又生。说明的是发展的观点(√)
39、譬如一只手,如果从身体上割下来,名虽可叫手,说明的是联系的观点(√)
40、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
41、矛盾是人生发展的动力(√)
四、哲理分析题(每小题7分,共14分)43、2008年9月25日晚9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经过变轨后,飞船顺利进入轨道。“神舟七号”的发射成功,表明我国的航天测控技术取得了新的突破。请回答:(1)有人认为变轨的成功说明人能够改变规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简要说明理由。不同意。因为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律,不能改变规律。规律是不可抗拒的,违背规律要受到规律的惩罚。“神舟七号”的变轨成功不是改变规律,而是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2)对待规律应坚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 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5.2013各区政治期末试题-哲学 篇五
1.英国管理学家霍金森说:“哲学的任务在于它必须先于行动。倘若哲学家不能成为管理者,那么管理者就应成为哲学家。”这一观点强调了
A.管理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 C.真理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D.哲学对管理实践有指导作用 2.右图中《没关系,我还有半杯满满的水》,这种态度启示我们,如果遭遇人生挫折,应该
A.反省自己的能力,客观地看待事物 B.承认客观环境的制约性,不自欺欺人 C.发挥意识的调节作用,乐观地接纳现实 D.尊重客观事实,反对主观臆断
3.近年来,美国大举“双反”(反补贴、反倾销)大棒制裁中国出口企业,但最终会伤及自己的利益,因为 A.矛盾不应该是普遍存在的 B.中美作为矛盾双方有依存的一面 C.美国经济不景气应找自身内因 D.旧事物要扶持新事物的成长
30多年前,中国经济还处于崩溃的边缘,全国有2.5亿人未解决温饱问题;30多年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天,我们正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4.30多年来,我们取得历史性成就和进步,关键在于我们坚持改革创新 A.彻底否定了过去的历史 B.用正确的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C.使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D.使经济基础适合上层建筑发展状况 有人总结,历史上凡是新兴大国崛起,都会同已有的霸权国展开霸权之争,最终通过一场全球性战争,导致霸权的更迭。
5.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完全不同于历史上新兴大国的争霸崛起。历史逻辑决定不了现实逻辑,因为
A.社会历史发展并无规律可言 B.和平崛起是从来就有,也是永恒不灭的 C.人类社会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D.在不同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价值选择不同 6.根据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我国文化部门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的前提下,积 极应对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挑战,不断调整策略,推进文化建设向纵深发展。这体现了: A.整体与部分相结合 B.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运动与静止相统一 D.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7.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接受采访时谈到,“我小说中的人物确实是在中国这 块土地上土生土长起来的。我不了解很多种人,但我了解农民。土是我走向世界的一个 重要原因”。这说明
A.文学作品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再现 B.文学作品以语言为工具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作者的审美取向 C.文学创作以社会生活为源泉,其实质是一种特殊的审美创造 D.文学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特殊物质生产活动 8.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可能是全球变暖的基本原因,全球变暖又对促成灾害性天气的其他 因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海水变暖,为风暴提供了更多能量;地球大气层升温,会使其保留的更多水分通过暴风雨倾斜下来„„这告诉我们: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正逐渐被人为事物的联系所取代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幵始,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③规律的存在和发挥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哈大高铁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高寒区高铁,以多项创新成果引领该领域“世界速 度”。它的建设充分借鉴了青藏铁路已有的技术成果,并针对哈大高铁工程特点,进行 了无砟轨道路基试验,成功解决了 “冻胀”控制问题。哈大高铁的建设过程表明
A.科技创新促进人们思想观念转变 B.创新需要继承和发展
C.改造主观世界的目的是改造客观世界 D.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先导
10.针对一些男生缺乏“阳刚之气”的社会现象,某地开设了“男子高中基地实验班”,期 望培养浩然正气、勇于担当的男生。对此有人担心,在单一性别环境中会影响孩子与异 性交往的能力;也有人认为,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男生的优势和潜能。这体现了
①价值判断具有主观性
②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人的认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超越自身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一首名为《存在》的流行歌曲唱到:多少人走着却困在原地;多少人活着却如同死去; 多少人爱着却好似分离;多少人笑着却满含泪滴„„对此你的理解是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C.矛盾双方相互融合,趋向一致 D.矛盾具有普遍性
12.近年来,微博、微信、微电影发展迅速,微文化成为新的社会热点。微文化对知识体系 的构建、系统逻辑思维的形成存在弊端而遭到某些质疑。然而,微文化因为简单快捷易 操作、有效激发人们主动参与文化的热情,得到了更多的肯定和赞扬。对此,我们应当
A.坚持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 C.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B.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D.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3.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到10%,而美国则为30%。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诸多 原因中,资金缺乏是制约其创业成功的瓶颈。为此,有人大代表提议建立国家创业基 金,降低大学生创业风险。这一提议
A.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 C.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
B.坚持了实践第一的观点 D.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4.歼-15飞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因突发急性心梗殉职。他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都 奉献给祖国的航空事业,用行动践行了航空报国的伟大宗旨。为此,中航工业集团授予 罗阳“航空报国英模”称号。这告诉我们
①人生的价值在于得到社会的承认 ②正确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 ③投身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④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中国好声音》缘起于荷兰的《The Voice》,由浙江卫视与灿星制作公司双方合作,引进该节目版权,从而实现本土化运作。双方共同投资、共担风险、共同招商、均分收益,也就是灿星能直接参与浙江卫视广告分成。这种合作模式
①体现了人为的联系
③优化了系统内部结构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使得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表明矛盾双方的统一推动事物发展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近日,关于“诚信中学生”的帖子在网上被转发上万次。事情经过是扬州一名中学生放学途中不小心碰坏事主的宝马车,因苦等车主不来便留下道歉字条和联系方式,以便日后赔偿。诚信中学生的事迹在网上不断被转发,感动无数网民,使“小善举”构成社会“正能量”。这说明
A.社会和他人提供的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B.构成社会正能量要重视量的积累
C.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D.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17.微博传播的便捷与高效,也让一些人用来散播谣言、流言,危害网络环境。对此认识正确的观点是
①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②分辨事物的性质要看主要矛盾
③要抓主流,也不能忽视支流
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莫言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从本质上,魔幻现实主义是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最根本的核心是“真实“二字。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A.“现实”是手段,“魔幻"是归宿
B.魔幻的手法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C.发挥意识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D.“魔幻现实主义”源于主观世界,但反映现实
19.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价值判断。这说明
A.幸福感作为人们的价值判断,以价值选择为基础
B.幸福感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导向作用
C.幸福感是社会存在在不同人的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D.幸福感是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20.北京时间2012年10月11日晚,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在瑞典揭晓,中国作家莫言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瑞典文学院成员、作家瓦斯特·伯格为莫言宣读诺奖授奖词。“莫言小说的主人公把整个所处时代的角色和性格非常好地体现出来,也展现了他们当年生存的状态。”这段授奖词体现了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1.“石头、剪子、布”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剪刀”胜“布”、“石头”胜“剪刀”、“布”胜“石头”,若两人所出手势相同,则为平局。人们制定这个游戏规则遵循了
①人为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 ③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④自在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在小组合作学习《生活中的矛盾》知识的时候,丙同学小赵根据自己对知识和生活的感悟,画了一幅漫乙画,你认为下列选项中对这幅漫画的理解最恰当的是 甲A. 甲为普遍性,乙为特殊性 B. 甲为斗争性,丙为同一性 C. 甲为主要方面,乙为次要方面 D. 甲为主要矛盾,丙为次要矛盾
23.每位同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既要遵循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要求,又要完成本课题小组的任务和要求,体现本课题的特色。这体现了
A.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B.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C.两点和重点的关系 D.主流和支流的关系
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礁岛群的蚊虫控制专家正在等待联邦政府的批准,释放数十万只经过基因改造的“生化蚊子”,以阻止登革热病在该地的传播。回答25、26题。
24.科学家们称,他们计划释放的全部是不叮咬人类的雄性蚊子,这数十万只经过基因改造的雄性蚊子与野外的雌蚊进行交配,将先天缺陷遗传给后代,数代之内携带病毒的埃及伊蚊有望被根除,而且还不会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引发巨大连锁反应。这说明
①实践活动有客观物质性特点 ②真理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 ③意识活动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蚊虫控制专家曾于2010年在加勒比海大开曼岛进行过类似的试验,当时释放了330万只转基因雄蚊,使得当地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数量减少了80%。进行科学试验是因为 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②科学是对错误的辩证否定 ③认识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 ④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6.“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这首诗用小松树的成长比喻新事物的成长过程,“时人不识凌云木”是因为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②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③新事物最初往往比较弱小 ④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7.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法美两国科学家,因为他们“抓住了粒子”。一直以来,量子物理学家们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与周围环境分离,一旦分离随即失去量子特性,这使得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只存在于研究人员的“思维试验”中。两位诺奖得主在实验方法上的基础性突破,使单量子操作和单量子测量成为可能,由此可以推断
①人类的科学实验活动是推进量子物理学发展的动力 ②严密的论证和精心的准备将确保量子物理学的发展 ③实验方法的不断突破将取代科学家的“思维试验”
④没有创新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就没有量子物理学的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作为“为我国航母事业牺牲的第一人”,罗阳事迹被无数人传颂。回答29、30 题。
28.罗阳曾说,研制战机,要么是零分,要么是一百分,没有中间分!从哲学角度看,“没有中间分”突出强调了
A.事物的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B.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矛盾双方相互分离和排斥的属性 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9.罗阳精神是忠于事业的精神。无论是在我国军工业最困难的时期,还是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他都淡泊名利,不为外界诱惑所动。这说明
A.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百折不挠的精神 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C.实现人生价值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D.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30.2012年5月1日起实施的《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开创性地提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具有重要价值和广泛群众基础的特定区域可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区域性整体保护。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哲学依据在于
①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 ②要把握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③要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④要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关键部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1.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的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没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③否认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中国好声音》爆红原因之一,是成功引进了荷兰优秀节目“The Voice”的模式,并将其与中国人重感情和家庭的特点相结合,巧妙讲述歌手的故事和情感,点燃了中国老百姓每个人心中的音乐梦想。从哲学角度看,这一做法体现了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②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接现实性改造 ③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内在联系
④坚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统一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33.《中国妤声音》另一个创新点是它的运作模式,即尝试制播分离,与市场化运作结合,打造媒体、营销、资源整合的产业链条,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让话题、热点、感动、悬念、期待不断,激发企业、媒体、观众、网民的欲望。这启示我们 ①创新中要坚持对既往的否定和对现实的肯定
②要善于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发展 ③主动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要通过数量的积累,为事物质变创造条件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4.2012年央视推出了《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记者们分赴各地采访了几千名各行并业的工作者,而采访对象面对的都是同样的问题:你幸福吗?幸福是什么呢?但简单的问题收获的答案却千奇百怪。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幸福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源自于每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B.客观实际决定了人的主观感受不同,对幸福的理解不同
C.对幸福的价值选择是价值判断的前提
D.幸福的标准取决于人的自身满足
35.微博在推动政务公开等方面发挥着较大的作用,但也存在着诸如传播不良信息等问题。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应推动微博健康有序发展,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群众,这主要是因为
A.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 C.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 D.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揭示事物的性质
36.公孙龙有一篇谈论石头属性的哲学论文《坚白论》。在文中他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化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①客观唯心主义
②主观唯心主义 ③形而上学的观点
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7.荀子说:“夫诚者,君子之所守。”“航空报国英模”罗阳带着那份对事业的忠诚、对科学的诚勤和对自身的诚朴,在不断地干事创业中实现了人生的永恒追求和最大价值。由此可见
6.欧洲哲学史试题2 篇六
(二)一、名词解释(20分)
1、影像说(5分)
德谟克利特认为被感知的物体表面有一些流射物,叫影像。(2分)影像从物体飞出,透过空气并促使相近的空间的空气改变分子的排列,而使相邻的空间产生同样的过程,如此递进,直达感官。影像和感官接触形成感觉。(3分)
2、白板说(5分)
洛克认为知识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后天获得的。(1分)人的心灵像“一张白纸(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没有任何观念。(2分)我们的知识都是建立在经验上的,知识归根到底是导源于经验的(2分)
3、自爱(5分)
爱尔维修从“肉体感受性”出发,认为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是由“肉体感受性”这种人性所决定的。他把这种“人性”称之为人人共有的“自爱”(3分),“自爱”是人人具有的本质,一切对人的爱,也不过是爱自己的结果。(2分)
4、四根说(5分)
恩培多克勒认为“水、火、土、气”这四者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2分)这四种元素按照不同比例混合,生出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事物。(3分)
5、理念论(5分)
柏拉图认为事物“分有”或“摹仿”理念,事物不过是理念的“影子”或“摹本”(2分)。所谓理念,事实上是把人从个别事物中抽象而得的普遍概念加以绝对化,并把它说成是物的原型。这种永恒不变的理念的总和构成理念世界。理念世界是按照等级原则组织起来,最高的理念是“善”的理念,认识真理就是所谓对理念的“回忆”(3分)
二、解释下列命题(10分)
1、我思故我在(5分)
答:在笛卡尔看来,一切都可怀疑,但正在进行怀疑活动的我却是存在的,不可怀疑的。(2分)笛卡尔的“我在”指的不是感性物质存在即是我的怀疑活动的精神承担者存在。“我思想”指的不是我思想某个对象,而是我的怀疑活动本身,“我思想”与“我存在”都是同一回事。(3分)
2、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5分)
答赫拉克利特认为世界上“一切皆流,万物皆变”。(2分)认为河水常流,再次入水,已非前水用它来说明一切事物皆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不断地产生、消失。(3分)
三、简答题(30分)
1、简述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及基础的内容(10分)
答:(3分)(1)处于自然状态的天然平等,这一时期,没有私有财产,没有私有观念,人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人享有天赋的自由权利,自由和平等,及自我完善化能力。(3分)(2)人的自我完善化能力是人类一切不幸的源泉,人类由“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人的天然自由和平等关系为奴役和统治所代替,私有制和社会不平等产生。(4分)(3)人们要通过社会契约建立国家使人获得自由和平等的社会。人们把自己的权利通过契约全部转让给集体。由这个集体建立起来的国家就体现全体成员的“公意”。
2、简述狄德罗“物质——万物的同一来源”说的主要内容(10分)
答:(3分)(1)物质是永恒存在的,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本质属性,空间和时间是物质存在形式。(3分)(2)宇宙、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意识依赖于物质(4分)(3)感受性是物质的普遍和基本的性质,感受性分“迟钝感受性”和“活跃感受性”两种。
3、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
第:(3分)(1)认为实体是个别事物,实体是第一位的,是“有”。实体分第一实体,第二实休,第一实体是个别事物,是最根本的实体,是第二实体的基础,第二实体是种和属。(3分)(2)认为实体是形式。形式是决定事物本质的东西,形式先于质料,且先于个别事物(4分)(3)认为实体是神。神是第一实体,是万物的绝对本质和范型,万物运动的“第一原因”。
四、论述题(40分)
1、论述柏拉图的理念论(20分)
答:(5分)(1)理念的定义:理念是一类个别事物的共同性,个别事物是其“影子”或“摹本”
(3分)(2)理念是共相,是一般的东西,是具体事物的本质。具体事物是多,理念是多中之一。
(3分)(3)具体事物“分有”理念。
(3分)(4)理念界是有等级的,最低级的理念是关于具体事物的理念,最
高级的理念是善的理念。
(3分)(5)最高的理念一—善,即神,善是世界的造物主,神通过把理念和质料结合起来创造万事万物。
(3分)(6)理念世界是真实,感性世界是不真实的。
2、论述康德和休谟不可知论的联系与区别(20分)
答(10分)(1)联系:①割裂了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作为其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休谟认为人们不能知觉到外物的存在及其同知觉的联系。康德认为有一个在我们之外客观存在的“自在之物”,但我们只能认识由“自在之物”产生的现象,而不能认识“自在之物”本身。
②其有共同的本质。就是不超出感觉,把认识停留在现象的此岸,限制人的认识能力。
③都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动摇于二者之间。
(2)(10分)区别:①休谟根本不承认有“自在之物”存在。康德承认“自在之物”存在,但它是不可认识的。
②休谟的不可知论建立在极端经验论基础上,康德的不可知论建立在二元论基础上。
③基本性质不同,休谟辗转于感觉经验圈子里,承认感觉经验是客观的。康德不可知论具有二元论性质,在二元论中,先验方面占统治,是先验唯心主义不可知论。
欧洲哲学史试题整理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发表于: 2005-2-19 14:43作者: renjunab来源: 哲学在线:哲学专业网站古希腊罗马哲学【名解1】水是万物的本原;泰勒斯的“水”;始基;米利都学派;助产术;苏格拉底的“接生术”;美德即知识;奴隶道德和主人道德;理念;理念论;回忆说(柏拉图);柏拉图的四线段比喻;柏拉图的“分有说”;原子与虚空;逻各斯(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普罗太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飞矢不动;二分法(芝诺);实体(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第二实体”;形式与质料;潜能与现实;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一切都是由必然性而产生(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原子论;德漠克利特的“影像”说;美德乃是一种和谐(毕达哥拉斯派);毕达哥拉斯:数是万物的本原;普纽玛;《准则学》;存在(巴门尼德);恩培多克勒的“爱”与“恨”;恩培多克勒的“四根”;太一(柏罗丁);流溢说;波菲利问题;犬儒学派;形而上学;高尔吉亚;
简答与论述1 简述泰利士“水是万物的本原”这一命题在哲学史上有何意义。(厦大99)简述苏格拉底的“美德就是知识”。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简述巴门尼德的存在论。芝诺关于运动的难题。简述爱利亚学校。这个世界,……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概述斯多亚派(亦译斯多葛派)的伦理学。试述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对原
子论的阐发,比较两人在此问题上的同与异,说明其意义(武大00)德漠克利特的“影像”说。德谟克利特的认识论为什么称之为“影象论”?论述皮浪怀疑主义的基本原则及其在哲学史上的意义。(南开00)哲学与宗教的关系是什么?试以古希腊晚期哲学的发展趋势为例加以说明。(浙大98)晚期希腊罗马哲学家们的哲学关注及其解决的方式如何?(浙大00)论述希腊哲学中的本体观念。(浙大01)
试评柏拉图回忆说及其影响。试析柏拉图理念论的思维方式。试述柏拉图理念论的内容及其意义。柏拉图的“洞穴”比喻说明了“理念论”的哪些观点?柏拉图的四线段比喻与他的理念论的关系。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简述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的伦理的政治思想。详述并分析柏拉图通种论的基本内容。柏拉图前,后期思想的差别。
亚利斯多德对于柏拉图的理念论的批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复旦05)概述亚里士多德的“实体”(sustance)理论,并简要评述。亚里士多德如何论述美德伦理,他心目中恢宏大度的君子是什么样子的,这与其中庸之道有什么关系?这种美德伦理在今天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亚里士多德关于“第一哲学”的定义;试述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马克思把亚里士多德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你怎样看待这一评论?为什么说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
经院哲学【名解2】文艺复兴;人文主义;宗教改革;教父哲学;人本主义 ;奥古斯丁;经院哲学;唯名论与唯实论(中世纪);唯名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安瑟尔谟);含义与指称;奥康/奥卡姆剃刀;威廉.奥康的“符号”说的唯名论;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奥古斯汀的神正论;《上帝之城》;三位一体;上帝存在的道德论证明;简答与论述2 托马斯.阿奎那的经院哲学的基本观点述评。除了哲学真理以外还需要神学真理(托马斯)。评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中世纪唯名论与唯实论之争;唯名论与唯实论的主要分歧? 上帝的人格性,本身不外乎就是人之被异化了的、被对象化了的人格性。简述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及其内涵。试评哲学史中论证上帝存在的宇宙论、目的论、及道德论三种模式。
近代哲学(含德国古典哲学)名词解释3 启蒙运动;库萨的尼古拉:“有知识(或译为”有学识“)的无知”;三表法(培根);培根的“四假相”说;剧场假象(培根);我思故我在(笛卡尔);第二性质(洛克);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的白板说;反省(洛克);物是观念的集合;莱布尼茨“单子”;莱布尼茨的“先定和谐”;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公意(或总意志)(卢梭);温和怀疑论(休谟);康德的“先验综合判断”;先验幻想;二律背反;康德的“自在之物”;绝对同一性;知识学;绝对理念;绝对精神;真理是过程;精神现象学;实体即自因;拉美利特的“人是机器”;自然(费尔巴哈);拉丁阿维洛伊主义;上帝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
简答与论述3 培根的归纳法。弗兰西斯-培根提出的“四假相“说及其思想意义是什么?
简述笛卡儿的二元论。介绍并讨论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要想追求真理,我们必须在一生中尽可能地把把所有事物都来怀疑一次。你认为笛卡尔对后世哲学影响最大的观点是什么?笛卡尔在《第一哲学沉思集》中论述过“我思故我在”的思想.(1)这是意味着他说他只是一个思想的存在物,还是他只知道自己是一个思想的存在物?抑或兼而有之?(2)当他不思想的时候他是否存在?试就你的理解加以说明。(3)你认为“我思故我在”能否如笛卡尔所愿,“在科学上建立某种坚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
洛克对“天赋观念论”的批判。洛克第一性质和第二性质的学说。洛克是如何说明第一性的质与第二性的质的关系的?贝克来在此问题上有什么不同见解?
贝克莱:物质或有形实体是矛盾概念。贝克莱如何看待实体? 贝克莱是如何把“存在就是被感知和感知”的观点与他关于上帝存在的命题联系起来的。
简述斯宾诺莎的实体观。斯宾诺莎的实体学说如何发展了笛卡儿的实体学说。斯宾诺莎:神是唯一的实体。斯宾诺莎: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观念的次序就是事物的次序(斯宾诺莎)。斯宾诺莎的“实体”“神”于“自然”的涵义和关系。从本体论、认识论、伦理学的统一谈斯宾诺莎哲学的基本特征。
阐述莱布尼兹单子论的基本观点;莱布尼茨的预定和谐说。
休漠的不可知论观点。休谟不可知论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评析休谟的因果观? 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习惯是人生的最大指导。只有这条原则可以使我们的经验有益于我们,并且使我们期待将来有类似过去的一串事情发生。(休谟)简述英国经验论的发展。唯理论和经验论各自的思想特点是什么?英国经验主义与大陆理性主义平行发展,为什么不能相互完全替代?评说十七世纪唯理论哲学家的本体观。
评析康德的”绝对命令”的概念? 什么是先天综合判断?康德为什么要提出?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简述康德的“自在之物”(“物自体”)。概述康德的批判哲学中关于感性、知性和理性的基本观点。康德说休谟把他从独断论的迷梦中惊醒,是何意,你如何理解?康德:要把人当作目的看待,决不要把人当作手段使用。康德:实践理性有三条公设。试论康德关于知性为自然立法的思想。评述康德的不可知论。你如何理解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什么是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什么叫先天综合判断?此类判断对于自然科学有什么意义?科学能够证明“人为自然立法”的命题吗?以“空间”为例,说明康德如何论证感性纯形式(纯直观)的存在?这种论证如何体现“哲学中的哥白尼革命”的涵义?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提出“先天综和判断是如何可能”的问题。(1)他为什么提出这一问题?(2)这一问题的主要困难是什么?(3)康德是如何解决上述困难,从而回答这一问题的?
费希特:自我设定非我黑格尔:哲学史上每一个体系,都是哲学本身的一个环节。黑格尔:理念是概念与客观性的绝对统一。应该把真正的实体理解为主体(黑格尔)。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黑格尔逻辑学的三个组成部分。黑格尔辩证法的特点。试论述黑格尔对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解决。试论述黑格尔对康德哲学的批判与继承。费尔巴哈论“思维与存在的统一”。卢梭关于人类不平等的论述。比较霍布斯和洛克的社会契约思想。评述霍布斯的哲学观。
为什么库萨的尼古拉说,“哲学是一种有学问的无知”,而霍布斯却认为,哲学是推理的知识?你自己认为什么是哲学,你为什么要学习哲学?
原著解析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事实所作的一切推论的本性是什么?适当的答复似乎是:这些推论是建立在因果关系上。如果再问:我们关于因果关系的一切理论和结论是什么?就可以用一句话来回答:“经验。”但是我们再进一步追根到底地问: 由经验得来的一切结论的基础是什么?这就包含了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将更难于解决和解释。
真东西是全体。而全体无非是那个通过发展自己完满的本质。至于绝对,应该说,它本质上就是结果,它在终点才是真正的它;它的本性恰恰在于是现实的,是主体,是“成为自己”。把绝对理解为本质上就是结果,尽管看起来很矛盾,但只要稍加思考,就能纠正这种矛盾的假相。开端、原则或绝对,在最初直接说出来的时候,只不过是共相。当我说一切动物的时候,这话并不能算一部动物学,同样情形,上帝、绝对、永恒等词也没有说出其中所包含的东西--这样一些词所表达的,事实上只是直观这个直接的东西。
7.事业单位哲学试题 篇七
关键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高等学校
一、高校领导必须高度重视
要健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宏观管理体制。形成既能把握正确方向,又有利于激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活力的引导机制;形成既能有效整合资源,又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的调控机制;形成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强、开放、流动、高效的运行机制。同时,扩大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国际交流。要倡导遵守学术道德、尊重他人劳动和他人创造的学术成果。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人才的奖励和宣传,形成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氛围。
1.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整个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灵魂,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目标以及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因此,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制定出相关政策,大力调动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切实维护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办公条件要改善。
2.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
哲学社会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课题研究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因此,要不断加大课题经费的投入,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要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广泛采用,可以大大提高科研效率和成果质量,减少大量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大大节省收集资料和学术交流的时间。这样,就需要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力度要加大。而且,要落到实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在高等文科教育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大监督与管理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就必须要按照哲学社会科学的规律来领导和管理哲学社会科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都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利益导向的片面影响,社会上重理工轻人文,重实用轻理论等片面认识在一定程度上还比较普遍。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决不能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标签,而是必须在我们的一切工作实践中真正表现出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二、高校应具备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高等学校是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基地,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努力开展对外交流、学习和借鉴世界文明的优秀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在深化改革、促进发展、维护稳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九五”期间,高校教师每年获得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均占立项总数的65%以上,获奖成果占总数的60%以上。在国家立法、宏观决策、政策咨询、区域规划、社会服务等方面,都产生了大量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和好评。高等学校有条件、有能力、有责任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应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它标志着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政治思想觉悟的高低。在现阶段正确的政治方向表现在:坚持党的方针、政策;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如今,国内和国际形势都非常复杂,而且变化相当快,面对这样的现实,广大学生不能够正确认识时势,很容易造成思想上的混乱,信念很容易发生动摇。在这一关键时刻,身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应该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及时地加以纠正,用正确的政治思想进行积极地引导,使他们能够冷静观察,站稳立场,从而,增强自身的辨别能力,明确政治方向,树立远大的革命理想。
2.应具备完备的知识结构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具有宽广的知识视野,所掌握的知识要全面、要丰富。面对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极大的好奇心,面对学生提出的许许多多的问题,这样就要求辅导员必须掌握广博的知识和拥有独到的见解,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丰富和不断创新知识。如今人类文明正在进入以高科技为特征的知识信息时代。是否具有丰富的知识,是衡量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水平高低的标准;是否具有创新的知识,是评价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工作能力高低的标准。
3.应具备理论创新的能力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进行理论创新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否则,理论创新就会走向歧途。此外,理论创新还要以实践进行检验,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理论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而与时俱进的精髓就是创新;创新是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硬道理。发展是建设经济和全面小康社会的硬道理,那么,学术理论建设的硬道理就是创新,创新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一个重要条件;另外,要处理学术创新与政治的关系,创新就要敢于形成自己的理论观点和看法,但是,无论如何创新,都要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4.应具备崇高的道德品质
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只有具备崇高的道德素质,才能产生高度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才能勇于肩负人民赋予的重托,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投入到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中去,全心全意地做好高校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去陶冶和影响学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工作是艰辛的,要付出许多的劳动,但这种工作又是默默无闻的,因此,作为一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综上所述,《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不仅指出了哲学社会科学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紧紧抓住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紧迫的、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不仅展现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繁荣的广阔前景,而且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特别是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同时,对改进和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以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的精神为指导,高度重视,周密安排,狠抓落实,大力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这就为我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
作者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文显.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实现理论创新[J].中国高等教育,2006,6:78-79.
[2]周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开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新局面[J].中国高等教育 ,2006,6:45-46.
【事业单位哲学试题】推荐阅读: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试题09-11
事业单位考试综合知识题库「2018年事业单位招聘综合基础知识试题」11-18
2023年云南事业单位考试面试模拟试题08-18
麟游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培训试题10-21
2024年事业单位面试热点:面试模拟试题之面试评价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