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化工程专业2011年复习提纲(精选4篇)
1.轻化工程专业2011年复习提纲 篇一
2011年春季学期《行政法学》课程期末复习提纲
2、简答题(共5题)
3、论述题(共1题,包括2问)
第一讲 宪法与行政法的基础概念
宪法(P6,重点概念)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P8,理解)宪法的四种分类(P8,理解)
宪法与行政法的关系(P8,理解)宪政及宪政的基本内核、标志、宪政与宪法的关系等(P9,重难点)新教传统的宪法和宪政排拒一切人类至善论和建设完善社会的乌托邦观念的原因(P9,重难点)
分权与制衡(P10,重点概念)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对分权制衡和自由的经典论述(P11,重难点)宪政时代(P11,重点概念)有关国家进入宪政时代的标志性事件(P12,理解)
立宪运动(P12,概念)法治(P13上面,重点概念)“民主就是多数人的统治”这一口号是否正确(P14,重难点)行政法(P16上面,重点概念)法治政府(P17,重点概念)
第二讲 百年回顾:晚清以来的立宪运动与行政法
戊戌变法(P18,概念)引进苏联法制时期(P24,重难点)无法时期(P24,重难点)邓小平的法律工具主义思想(P25,重难点)向法治主义迈进(标志与行政救济制度的完善)(P25-26,重难点)中国与西方走向法治的四大差别(P27,理解)
第三讲 宪法与行政法的历史传统及理论基础
英美行政法系(P34,重难点)欧陆行政法系(P35,重难点)中华行政法系(P35-36,理解)
规范主义模式(P36,重难点)功能主义模式(P36,重难点)红灯理论(P37,重点概念)
绿灯理论(P37,重点概念)中国行政法的平衡理论(概念、基本主张、意涵)(P40,重难点)第四讲 法治与法治政府的制度基础
法治原则的要素(P45-46,可从三位学者的论述中任意选择其中五点掌握,要求这五点不能重复,重难点)依法治国(P46,重点概念)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是中国行政法治面临的最大难题(P47,重难点)行政法治原则(P48上面,重点概念)行政法治的五项基本原则(P48-49,重难点,重点问题如合法性、合理性、比例原则等)法治政府的制度基础(P50-53,重难点,重点问题如“依法行政与良法之治”、“如何合理行使自由裁量权”等)
第五讲 行政立法与公共选择
行政立法的公共利益理论与公共选择理论比较(P54-55,重难点)利益集团(P56,重点概念)行政立法(P58,重点概念)中国行政立法的公共选择机制的特殊性(P58-60,重难点)我国经济管制中存在的问题,以电信管制立法为例(P61,重难点)我国社会管制中存在的问题,以药品监督管理立法为例(P65,重难点)
第六讲 政府管制与公共选择
公共利益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关于政府管制的原因、目的与基本假设的不同解释(P70-71,重难点)中国政府管制(P74,理解)
第七讲 法治政府与司法审查
司法审查(P85,重点概念)司法审查、宪法审查、宪法诉讼、行政诉讼等概念之间内涵上的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P85,理解)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确立及其现状(P88-89,重难点,包括:中国确立司法审查制度的标志是什么,以及中国司法审查制度的特点是什么)1990年以来司法审查相关制度的发展(P89-90,理解)中国法院和法官不独立的三个表现(P92,重难点)
第八讲 世贸组织(WTO)与中国行政法的改革
WTO背景下,我国行政法要讲的四大问题(P94,重难点)世贸组织(P95,概念)
WTO的基本原则(P96-P98,重难点,掌握WTO的五项基本原则)
行政法改革(P103-108,重难点,掌握我国行政法下一步改革的五个主要方面及其内容)
第九讲 人权、宪政与中国宪法改革
下一步宪法改革可能涉及的十大人权(P116-120,重难点,理解掌握十点)
2.轻化工程专业2011年复习提纲 篇二
期末复习纲要
1.省情的概念:省情是一个省的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历史、现状和发展规律的综合反映,是一个多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系统。
2.贵州“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基调:“加快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
3.贵州“十二五”时期发展两大战略: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
4.天无三日晴对贵州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答:有利方面:一是大气降水比较丰富,二是光、热、水基本同季,三是立体气候明显。不利方面:灾害性气候是贵州农业发展的最大威胁。
5.地无三里平对贵州的有利和不利的影响。答:有利方面:一是多种土地类型与多种气候类型相结合在一起,有利于多种生物的繁衍生长,因此,贵州的生物资源比较丰富,二是能源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组合态势良好,开发前景广阔,三是多种矿产资源与煤水结合、水火电互济的能源优势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高能耗的原材料开发体系。不利方面:一是自然生态比较脆弱。二是可耕地资源数量少,耕地质量不高,水土资源不配套。三是崇山峻岭,河谷深切,极不利于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
6.贵州封闭半封闭状态形成的两个原因?答:一是“地无三分平”的山区自然条件对发展交通通讯十分不利,阻碍了商品流通和信息交流。二是有特定的社会环境决定的。
7.贵州东与湖南交界,北与四川和重庆相连,西与云南接壤,南与广西毗邻。....
8.贵州地貌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浅内陆山区。
9.从面上看最高地区是西部的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最低地区是东部的玉....屏侗族自治县;从点上看最高点是西部赫章县的韭菜坪、最低点是东南部黎平....县 地坪乡 水口河出省处
10.四大山脉及特征?
是赤水和乌江的分水岭。3西部有乌蒙山,山脉绵延于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赫章县、水城县、六枝特区,为北盘江、乌江、赤水河、牛栏江的分水岭。
水岭。
11.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于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类型。
12.贵州的年平均气温是 10℃—20℃,年降水量多在 1100—1300 毫米之间。..
13.“中国避暑之都”指的是 贵阳,“凉都”指的是六盘水。
14.极端最高气温出现在东部的 铜仁;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西部的 威宁。
15.贵州降雨最多的地方是 晴隆 ;降雨最少的地方是 赫章 ; 16.贵州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哪些?答:干旱、秋风、凌冻、冰雹、以及倒春寒、秋绵雨、暴雨和大风等。
17.贵州河流以 苗岭 为分水岭,分属 长江 和 珠江 两大流域。赤水河具有“生态河”、“美酒河”、“历史河”的美誉。
18.贵州最大的河流是 乌江。国家在乌江开发建设的11个电站中,9个在贵..
州。类型多样,肥力不高的土壤条件。
19.从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讲,贵州矿产资源的5个特点: ..
答:第一:资源比较丰富,优势矿产显著;第二,分布相对集中,规模大,便于开采;第三:质量较好,主要矿产资源潜力大,远景好;第四:共生伴生矿产较多;第五:资源丰歉不均,部分矿产短缺。
20.贵州2010年的森林覆盖率和分布情况,分布以黔东南最多,其次是黔南。..最低是六盘水和安顺。草地最多的是黔南和黔东南,最少的是贵阳和六盘水。........21.贵州有15种植物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22.贵州有15种动物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3.贵州是历史文化名城,18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9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果树、龙宫为国家5A级景区,2005年遵义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4.贵阳解放时间是:1949年11月15日
25.中国旧石器时代早期的3种文化类型?答:北京周口店、山西西侯度和贵..州黔西观音洞
26“贵州”名称首次见于文献的时间?答:宋代(开宝七年(974))
27.贵州建省的时间;永乐十一年(1413)..28.贵州省人民政府成立时间是:1949年12月29日 ....
29.为什么说明代是贵州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答:一是在贵州建立了行省,是贵州正式省一级行政单位; 二是在贵州大规模屯田,加快了贵州的开发,使贵州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0.贵州的疆域范围基本定型的时期:雍正五年(1727)
31.贵州震惊全国的“三大教案”:“青岩教案”、“开州教案”、“遵义教案” ....
32.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1935年1月15日
33.“三大改造”的具体内容:即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对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4.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的时间:1953年 35.贵州经济体制改革的探索是从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
36.贵州90年代制定和实施的“三大战略”的具体含义?答:科教兴黔、开放带动、可持续发展战略。
37.结合实际描述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有哪
些?答:
(一)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以“西电东送”为重点的能源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三)以退耕还林为重点的生态建设成效明显;
(四)以解决工程性缺水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进展顺利;
(五)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六)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取得积极进展。
38.民族是指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
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39.贵州有18个世居民族。
40.贵州苗族、布依族主要分布地区在: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和安顺所辖的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
41.贵州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苗族
42.“凿壁谈婚”是瑶族的谈恋爱方式。“行歌坐月”是侗族的恋爱方式。“游方”是苗族的谈恋爱方式。“浪哨”是布依族的谈恋爱方式。
43.侗人文化三样宝:鼓楼、大歌和花桥。
44.请结合实际说明贵州经济的六个特点:
(一)生产要素占有出现多元化;(二)生产要素利用的综合性增强;
(三)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
(四)增长动力因素尚不均衡;
(五)发展阶段向跨越型转变;
(六)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发生重大变化。
45.贵州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出现明显变化;2010年与1978年相比: 种植业总产值由21.72亿元增至587.31 亿元; 林业 总产值由1.07 亿......元增至41.01 亿元; 畜牧业 总产值由4.64 亿元增至304.16 亿元;渔业...
总产值由0.03 亿元增至13.82 亿元。...
46.贵州的特色食品;茅台酒和都匀毛尖茶。都匀毛尖茶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中国酒都 仁怀。中国毛尖茶都 都匀。......
47.贵州信息化水平迅速提高的表现:
(一)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迅速发展;
(二)电信业迅速发展;
(三)信息化步伐加快。
48.贵州医药制造业的主要特点:一是黔药制造成为医药产业演进的主体;二是大中型企业崛起成为产业规模扩大的主体;三是标准化种植基地成为药材供应的主体;四是高新技术开发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五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为产业开发投资的主体;六是工业园区集聚成为生产力布局的主体;七是省外市场成为黔药销售的主体。
49.贵州目前形成了以贵阳 为中心的4条 跨省旅游线路。2个 世界自然遗产地。截止到2010年,贵州有通航机场 6个。
50.贵州各历史时期的文化名人和突出文化表现:东汉时,尹珍是贵州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教育先驱○;....2 西汉时期,○《尔雅注》的作者是舍人;
31907年,周素园创办了省内第一张日报《黔报》○。“屯堡文化”○,“阳明文化”,黔北“沙滩文化”,“长征文化”。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曾经迁到贵州办学。○2005年9月8日,贵州大学正式被列入“211工程”学校行列,结束了贵○
州无国家重点大学的历史。著名小提琴家马思聪曾经担任贵州省立艺术馆第二任馆长。○
8“侗族大歌”被列入《人类非物资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1.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在贵阳召开,邹市明在2008年第29届奥运会48公斤级拳击比赛中夺得金牌,为贵州赢得了奥运会的第一枚金牌,为中国赢得了奥运会第一枚拳击金牌。
52.1956年,中共贵州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贵阳召开。“一府两院”指的是? ....
答:“省人民政府”“省高级人民法院”“省检察院”。
53.构建和谐贵州,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法治的、公平正义的、诚信友爱的、充满活力的、安定有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贵州。
54.两基指:“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55.贵州高等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答:
(一)高等教育实现了大众化;
(二)高等教育布局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三)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能力明显增强;
(五)高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六)东西部对口支援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七)打造“花溪高校聚集区”,进一步拓宽高等教育空间布局结构。
56.贵州职业教育取得的巨大成就?答:
(一)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
(二)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不断加强,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持续得到改善;
(四)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和免费政策的落实,有效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五)职业教育改革进一步深化,服务经济社会的意识和水平进一步提高。
57.贵州第一所书院是沿河鸾塘书院;
58.贵阳师范学院成立时间是1941年。
59.中国工农红军在贵州活动的历史纪念胜地:答:黎平会议遗址、遵义会议遗址、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红军四渡赤水战役遗址、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遗址。
60.《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发(2012)2号文件关于贵州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战略定位的内容。
答:
基本原则: ....——坚持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把后发赶超与加快转型有机结合起来,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促进“三化”同步发展。在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始终把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放在突出重要位置,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改善民生。始终将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摆在全局工作首位,让发展改革成果进一步惠及城乡居民,保护、调动和发挥各族群众盼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积极性。
——坚持改革开放,创新发展体制机制。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把改革开...............放作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动力,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不断优化投资和发展环境,不断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
——坚持自力更生,加大国家支持力度。充分发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支持和发达地区对口帮扶力度。
战略定位: ....——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特色轻工业基地、以航空航天为重点的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南重要陆路交通枢纽。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化战略,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功能配套、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对内对外大通道,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按照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以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为主战场,全力实施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为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探索和积累经验。
——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探索特色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长江、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的“两江”上游生态安全战略格局。
3.轻化工程专业2011年复习提纲 篇三
一、复习方法指导和总体要求
(1)广告管理课程的主要学习资料是的视频教学课件。在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建议大家边看视频边记笔记。
(2)提供期末复习提纲的目的,是希望大家能在此指导下,回顾视频教学课件中的相关部分。复习提纲中将涵盖全部的考试要点。
(3)注意:期末考试试题将全部来自视频教学课件,所以请一定要认真看视频教学课件和本复习提纲!
二、复习参考资料
(1)教学视频(考题来源)
(2)课程教材,《广告媒体研究——当代广告媒体的选择依据》(非考题来源,作为补充参考资料)
三、考试形式
本学期广告专业广告管理课程的考试形式为开卷考试。请同学们仅携带教材和自己根据教学视频所做的笔记进入考场。(建议大家根据复习提纲第五部分“复习要点”中所提供的提纲,在视频教学课件中找对对应的知识内容记录下来做成笔记带入考场——这份笔记非常重要)
四、试卷结构
考试形式:开卷
试卷结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五、各章节复习要点
提示:
1、视频教学课件的第一章“广告的历史”到第四章“广告公司的结构”,主要涉及一些概念性的知识;第五章之后,除了基本的概念需要把握之外,也更多地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请同学们在复习的时候,注意把握重点。
2、考点中标明“重点”的,请大家一定掌握内涵及有关解释;标明“运用”的,请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意联系相关的案例;标明“了解”的,请做一般性掌握即可。例如:
(1)第三章中“全方位服务的广告公司、传统的广告公司、创意型的广告公司、媒介代理公司、媒体公司”,标明重点。则不仅要掌握这些不同类别的广告的公司的名称,还要有适当深入的解释。
(2)第二章中“如何按媒体形式对广告分类”,标明运用。则需要大家知道线上广告和线下广告在实际中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和好的案例。
(3)第二章中“市场营销的四个P”,标明了解。则需要掌握四个P分别产品、渠道、价格和推广即可。
第一章
广告的历史
(一)广告历史上的多个第一分别是什么(了解)
(二)著名广告公司各自属于哪一广告集团(重点)
第二章
广告的定义
(一)市场营销的四个P(产品、渠道、价格、推广)(了解)
(二)如何按媒体形式对广告分类(线上广告与线下广告的区别)(运用)
(三)广告的各种形式以及广告的相关概念(了解)
(四)广告与市场营销的关系(运用)
注意:“广告与市场营销之间的关系”——希望大家能在课下进行深入的思考,能够有逻辑地表达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第三章
广告公司的类别
(一)广告公司由来、内涵及其作用(了解)
(二)全方位服务的广告公司、传统的广告公司、创意型的广告公司、媒介代理公司、媒体公司(重点)
(三)随着时代发展企业需求变化所衍生出来的新型广告公司(请掌握客户关系管理和整合营销)(重点)
第四章
广告公司的结构
(一)广告公司部门的组成(了解)
(二)各个部门的功能(重点)
第五章-第六章 广告公司的收费制度
(一)广告公司收费制度分类及产生原因(佣金、月费、项目费)(了解)
(二)各种收费制度的利弊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用(了解)
提示:请熟悉各种收费制度的计算方法。此外,“各种收费制度的利弊和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用”亦是重点,请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第七章 产品生命周期
(一)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的特征(重点)
(二)如何结合不同的产品生命周期进行更好的宣传(运用)
第八章
品牌
(一)品牌的概念(了解)
(二)品牌的意义(了解)
(三)品牌时代企业对品牌塑造的需求(了解)
(四)广告公司构筑企业品牌的责任(了解)
第九章-第十一章 识别系统(重要提示:本课程的第八章-第十一章皆涉及识别系统的相关内容,其中第十章只要求做简单了解即可。)
(一)品牌识别的概念(了解)
(二)品牌投资的相关概念(了解)
(三)企业识别系统包括的部分,企业识别系统可以怎样运用各个部分(运用)
第十二章 广告的投资回报
(一)投资回报(了解)
(二)户外媒体、广播媒体、网络媒体广告的投资回报率的计算方法(运用)提示:本章内容需要掌握,特别要求大家理解老师在视频教学课件中谈及的各个案例。第十四章-第十五章 广告公司的工作流程
(二)了解广告公司工作标准流程、关键点及重要技巧.(了解)
(三)创意简报、媒体简报的概念(运用)
提示:如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来理解会更好,从内部会议、客户会议等来理解广告对于teamwork的需要。
第十七章 头脑风暴
(一)头脑风暴的概念(重点)
(二)头脑风暴中应该注意的几个原则(了解)
提示:头脑风暴不仅在广告业中,几乎可以见于任何一个需要创意、需要想法时候的工作会议中。
第十八章 客户服务
(一)客户会议的流程及注意事项(了解)
(二)合格的客户服务部员工应有的能力和素质(了解)
提示:对于客户服务部门的员工的title要了解,对于流程也要有个实际的认识。将广告作业由理论变为实际。
第二十章 会议记录
会议记录如何撰写,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了解)
第二十一章 创意简报
(一)如何撰写一份合格的创意简报(运用)
(二)创意简报应该包含的几部分内容(了解)提示:实际操作的部分,需要掌握。
第二十二章 定位
(一)定位理论的由来(了解)
(二)定位理论对对市场营销的意义(了解)提示:定位理论是很基础的理论,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熟练掌握。
第二十四章 植入式广告
(一)植入式广告产生的原因与历史(重点)
(二)植入式广告的概念(运用)
提示:注意对植入式广告的相关案例的了解——特别注意植入式广告的成功案例,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地分析该植入式广告取得成功的可能原因。
第二十五章 网络广告
提示:为本学期重点内容,请结合本学期整体课程的框架予以掌握。(运用)
第二十六章 制作管理
提示:如何有效地管理线上、线下广告的制作。(了解)
第二十七章 业务管理
4.2011高考政治考前复习提纲 篇四
郑友俊2011-4-27
1.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它在人的意识之外独立存在着。(对)2.离开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不能按客观规律办事。(对)3.实事求是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错)
4.人们可以改变或创造条件,使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对)5.因为规律是正确的,(错)所以我们必须把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对)6.规律是客观的,可以推动事物发展,也可以阻碍事物发展。(错)
辩证法部分
1.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随着人们的认识的深化而不断发展。(错)2.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错)
3.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错)因为世界就是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联系的。(对)
4.联系是客观的,人们无法改变。(错)
5.人们可以根据已有的客观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对)
6.发展一定是质变,(对)没有质变就没有发展,(对)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错)7.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对)8.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有条件的。(对)9.只要解决了主要矛盾,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错)10.矛盾是无法克服的。(错)
11.矛盾可以缓和,不可以调和。(对)
12.任何事物都存在两个方面,(对)都具有其优点和缺点。(错)13.对立统一是世界的普遍现象。(对)14.普遍和个别互为存在的前提。(错)
1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体现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错)16.矛盾分析法就是一分为二看问题。(错)
17.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错)18.矛盾的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错)
19.矛盾的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也离不开特殊性。(对)20.只要有量变存在,就必然发生质变。(错)21.外因推动着事物的发展。(错)
22.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促进)或延缓(阻碍)的作用。(对)23.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决定的。(错)
24.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平衡性和不平衡性的关系。(对)25.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基本趋势和具体道路的关系。(对)26.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体现的事物发展过程中连续性的间断性的关系。(对)27.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先有内因后有外因。(错)28.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对)29.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对)
30.“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其含义是特殊性包含普遍性。(对)31.任何一种联系都是矛盾,(错)而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发展。(对)32.矛盾是一种联系,没有联系就没有矛盾。(对)
33.矛盾是辩证法的核心,否认了矛盾,就必然否认了事物的联系和发展。(对)34.运动是绝对无条件的,矛盾双方的对立也是绝对无条件的。(对)
认识论部分:
1、感性认识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错)
2、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错)
3、认识既来源于直接经验,也来源于间接经验.(错)
4.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是整个认识的起点。(对)
5.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关键。(对)6.事物的现象和本质都是客观的,无所谓正确与错误之分。(对)7.本质是眼睛看不见的东西。(错)
8.物质是认识的来源。(错)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对)9.假象不反映事物的本质。(错)
10.假象从反面歪曲反映事物的本质。(对)
11.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对事物的发展起作用。(错)12.对同一现象不同的人必定会有不同的认识。(错)13.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深刻、更可靠。(对)14.理论是系统化的科学认识。(错)
人生观部分:
1.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
2.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宏观调控主要靠集体主义。(错)3.理想对人生对社会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错)
政治和经济部分:
1)基层民主的两种形式就是村民自治、居民自治; 2)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性政府间专门性的国际组织; 3 非生产性基本建设:修建学校、医院、剧场、体育馆
目录:分科答题技巧、具体实例剖析、基本套路、注意点
第一部分:分科答题技巧归纳
一:政治学科分析题的特点
1、提供情景,包含手段和结果,要求从结果的好与坏来判断所运用的手段是否合理,并要求提出相
应的解决办法。
2、要求规范的答题步骤:先答基本原理,引出配套的方法,进而用方法来分析材料。
3、要求多角度分析所蕴涵的知识。
二:解体的基本思路
1:从方法入手:先判断材料所持方法(手段)——根据知识体系中的原理和方法(手段)的固定搭配得出基本原理。2:判断方法最主要的依据是材料中的重点语句,对重点语句进行范畴归属判断,进而了解所持方法(手段)。
3:审题时应注意题目的限制性要求,并由此得出知识体系的大范围。
4:应注意材料中的效果,如果效果是积极的,说明所持方法(手段)是正确的;如果所持方法消极的,说明所持方法(手段)是错误的。错误的情况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种:
1)与正确方法(手段)相对立;2)主次颠倒;3)主次不分; 4)割裂本来存在的联系
5:应对材料进行层次分析,以便与方法(手段)相对应,找出所包含的条件(重点语句),回答时绝不能漏掉材料中所包含条件。
三:答题的基本步骤
1、先回答基本原理
2、其次回答方法(手段)要求
3、把方法细化成几个方面。与材料层次对接,用材料代替原理一一对应。
四:检查阶段
1、应注意材料中所包含的条件是否全部用完,如果没有用完,说明前面所述知识点还有缺漏,应不
齐。
2、检查重点语句范畴判断是否正确
3、检查步骤是否完整、规范。是否按照:原理——方法——时间分析的步骤。
五:热点词汇
经济常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新型的工业化道路,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资源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企业竞争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拉动国内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增加劳动力就业,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其他(通用):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展科教兴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六:经济常识答题技巧总结
个角度考虑。
市场-----第一课价值规律,第二课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
政府(国家)-----第二课经济制度、宏观调控以及第四课的劳动合同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
企业-----第三课企业的作用、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领导体制、经营者的素质(思想政治素质、职业
道德、业务素质),坚持扩大内需为主和稳定外需相结合);
2的分配制度;兼顾效率与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的分配原则;运用财税和分配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础生活。
国家要加强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强化税收调节,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
5和管理,尤其要加快建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新增)
2,其他:
1)三大战略(可持续、科教、人才)、可持续发展观、和谐社会,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相结合,充分利
a(软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
b)采用现代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
c)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加强市场调研及时了解市场状况,加强产品结构的调整,使企业
生产的产品符合市场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顺应时代潮流。
d)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是开发企业的金钥
匙。因此,企业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品牌,保证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是企业的生命),采取正当竞争,反对不正当竞争;
e)企业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遵守职业道德(道德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承担社会责任,把社会效益放在重要位置,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七:哲学常识的答题技巧
四个方面考虑:
1)唯物论角度;
2)辩证法角度;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角度;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民群众的观点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6、7、8(2、、4、5三框题)课 运用人生观知识:
6、7课
运用价值观知识:
6、7(人生观价值知识:涉及到个人选择的时候需写到)运用人生价值观:7课
第二部分:具体实例剖析
经济常识:
一: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
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走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业道路
——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2)稳定、完善和强化党在农村的各项基本政策,特别是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劳动
者)的积极性。
3)坚持实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农业、教育、科技相结合。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尘世反哺农
村,工业反哺农业”的方针|建设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5)积极发展农业生产化经营,实行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的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向商业化、专
业化、现代化转变。
6)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全面提高农业素质和效益,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7)全面深化以农业税费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以减轻农业负担。
8)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清理农民工资拖欠问题,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9)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全面发展农村三大产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
1)是生产社会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要求;
※ 经济全球化的几个表现:生产的国际化、市场的国际化、资金的国际化、科技开发与应用的国际
化、信息传播的国际化。
2)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开放性、竞争性); 3)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4)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5)可以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6)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升级,加强同外国合作,拓展中国经济的发展空间,推进现代化
建设,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三:新形势下我国如何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
政府:(我国应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把握住发展的机遇,迎接挑战.)
1)长期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和平等互利原则;
2)事实市场多元化战略,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巩固传统市场,开拓新市场,努力扩大出口;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外资投资,发展对外经济交流与创新; 4)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基本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
好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各种机遇;
5)实施品牌战略,形成一批有实力的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6)建立国际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完善相应的涉外法律、法规,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防范经济风险,努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企业:
1)引进先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坚持以质取胜,优化产品结构,大力提高技术含量,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促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不断开发新产品;
3)根据企业实际,发挥比较优势,正确选择产业、产品和市场方向; 4)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的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5)推进产品标准化和绿色产品;
6)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市场。
A.B.要提高识别假冒伪劣产品的知识和能力;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要增强权利意识,C.1加强对各行各业的监督和管理,运用经济法律来打击各种经济违法
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完善食品安全法规,建立健全政府职能部门的问责制;
D.2要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建设健全社会
社会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新增)
五: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怎样应对目前的金融危机?
2)采取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扩大内需,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3)加强金融管理,重视金融衍生品生产和金融创新问题;
4)
加强宏观调控,采取灵活、谨慎,富有弹性的政策,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金融市场稳定,保
持资本市场稳定; 5)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各国要加强合作;
7)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
政治常识: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出发点和归宿点: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3)性质: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执政方式(科学、民主、依法执政)、领导方式(政治、思想、组织领导)
1: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国家性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合: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2)职能: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组织经济建设的职能、组织文化建设的职能、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3)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依法治国原则
4)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56)我国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因(选择)
7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让权利在阳光下规范、透明、高效运行,努力创造公平和谐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分出来讲);
1)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享有民主决策权、选举权、被选举权)
两个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二:民族问题: 一个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地位: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重
要政治制度和民主制度
三:我国为什么加入东盟自由贸易区等或举办任何形式的国家活动或发展国际关系?
原理依据:1)我国对外职能的要求;2)外交政策宗旨和五个基本点;3)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的要求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4)和平和发展时代主题的要求;
现实意义:1)有利于发展国家间合作,为我国发展创造良好的国家环境;
2)扩大国家的影响力;3)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4)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国际新秩序。
(若为地区间的组织:还有利于维护地区稳定发展,相邻国家有利于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巩固边疆,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周边环境。如果是正义活动,还有利于树立我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等。)补充:我国的对外职能:
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防卫职能)2)发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创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环境;(交往职能)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四:我国为什么要为什么能加强与东盟的合作?
为什么要:1)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与东盟合作可以为我国集中精力搞经济建设,提高综合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发展与东盟的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及世界的和平与
发展,符合我国对外政策的目标;
3)国家利益决定国家对外关系,发展与东盟的关系,加强睦邻友还合作,符合双边国家人
民根本利益。
为什么能: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利益相悖)是国家之间合作(摩擦或冲突)的基础,中国与东盟国
家有许多共同的利益;
2)国家力量是主权国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使之能与东盟加强
合作。
补充:五个基本点:基本立场——独立自主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基本立足点——加强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基本国策——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文化常识:
一:文化的作用
1)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
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对政治经济的作用: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反作用与经济、政治,先进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
3)文化对人的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深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文化对综合国力的影响: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成为综合国
力的重要标志。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传统文化的继承
文化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继承与文化的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文化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4)树立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
5)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①② 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先进的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发展。建设“乡村大舞台”
有利于加强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③ 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乡村大舞台”,有利于丰富农民精神生活,调动农民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农民文化素质。④ 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⑤ 有利于农村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现实意义】 ⑥ 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乡村大舞台”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更好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⑦ 注:若范围比较大,则需要讲到文化队综合国力的影响。
二: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和基础,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必然过程。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4)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的倾向。进行文化创新,要克服不利于文化创新的各种错误倾向,即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5)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
三:为什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怎么做?
1)①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
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
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2)首先,要发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心骨”作用。第二,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第三,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第四,必须与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四:从文化生活的角度,就如何继承奥运文化遗产,弘扬奥运精神提几点建议
1)要充分重视奥运文化的作用,把奥运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发挥其对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2)促进奥运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自觉成为奥运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3)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践,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奥运精神的实践者。
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造和谐浙江应该怎样弘扬浙江精神?
1)立足于全面建设小康浙江,打造和谐浙江的伟大实践,弘扬培育,丰富发展浙江精神;
2)最主要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
精神支柱;
3)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即借鉴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明成果,博采众长;
5)弘扬时代精神,坚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全面建设
小康浙江,打造和谐浙江。
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对于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实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5)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什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哲学常识:
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使主观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主观符合客观;
2)从多方面的,发展的,具体的实际出发,辩证的认识和把握客观实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自
己的思想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 3)必须反对主观主义;
4)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5)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而应从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
地制宜;
6)对中国共产党来说: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找出自己的前进道路。
第三部分:基本套路
凡讲到“精神反作用”如:“政治文明”“民族精神”“三个代表作为指导思想”“神六精神”“奥运精神”等与意识反作用有关的题都可考虑:意识能动作用(科学理论的能动作用、认识的反作用、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改造主观世界与改造客观世界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树立正确的三观。发扬集体主义精神、传承优良民族精神……)即一篮子
凡讲到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有关的题时都可考虑用上: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的转移为转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发展、创新精神、认识在实践中的深化扩展推移……即一巴掌
凡讲到现实决定“方针政策”“思想”“路线”的,都可用上“物质决定意识;实践决定认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一挑子
凡是讲到关到产品质量问题的,可用上:使用价值与价值关系;市弱、市则、消权;品信、素质、职道、正竞;
农业政策问题:
土地政策——承包制;土地流转体制;粮食政策——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棉流通体制;
农民收入政策——税费改革;多予少取;科技政策——科教兴国、人才强国; 生态政策——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绿色农业、退耕还林还湖还草;可持续发展战略; 农业结构政策——产业化、城镇化战略;发展农村的第二第三产业; 农业发展问题:
六靠+套路----六靠:(略);套路:“价规市导”“调构多营”“生、绿、特色”“发二三产”“引进走出”等。
国家关怀为动力的就业机制;引导劳动者转变观念。企业应做到——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农村应做到:——发展城镇化;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化转移。个人应做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技能,转变就业观念;
两大战略:
1、凡是答“重视科技”的观点都应到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科技为龙头,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劳动者文化素质。
2、凡是答“重视生态”的观点都应到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发展生态农业,生产绿色产品。
3、凡是答有关“人才资源”的问题,都应答: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成就:
凡是做到“国家建设成就的”,经济常识则可迅速考虑:社会主义本质;宏观调控的体现;公有制决定能集中力量办大事;财政的作用;如果是科技成就还可用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唯物论:整个世界是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物质世界。
哲学的四唯物辩证法:矛盾、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
大板块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
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民群众的观点、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观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原理
唯物论
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物质和意识意识能正确的辩证关系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积极作用唯物论意识能够反作
用于客观事物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辩证法
1)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具体分析事
物间的联系
联系的观点:2)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循环经济)
3)联系的多样性
结,善于反思找原因,提高人们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1)整体处于主导地位,统帅部分,具有局部根本没有的功能——要树立全局,从整体着眼,寻求最有目标
2)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认识论结构图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因素的制约——按客观规律办事,从客观实
际条件出发
发挥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还受一系列主观因素的制约——不断积累正确的主)任何整体都是由部分组成的,部分影响整体,关键
部分有时甚至还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作用——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1)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2)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
3)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发展的原因:——重视内因;不能忽视外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
发展的状态:量变与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要结果)要坚持适度原则,控制量变的限度;
2)在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要重视量的积累,学会优化结构,为质变创造条件。
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而发
展的道路则是曲折迂回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发展的趋势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
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既要坚定信心,又要准备走曲折的路,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
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人生道路的曲折。
1)含义——对立统一(相互排斥,可以相互转化)——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
3)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
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主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承认社会存在对
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同时重视社会意识的能动反作用。
向作用。
※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于贡献1)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和实现价值;
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3)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主观条件)
a: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b: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c需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1)要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观因素
: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提高头冠现象认识本质的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
透过现象看本质)由认识到实践—达到认识的目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既要承认现象与本质的区别,也要看到二者的义认识论联系,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
认识的发展过程:不断深化、扩展、向前推移(深度、广度、进程)注: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培养
科学思维方法,既要注意在综合指导下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基础上进行综合实践: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唯一来源、根本动力、最终目的、唯一标准)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推动和阻碍)
方法论: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就要坚持与时俱进,在实践
中发展理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2)群众观点: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走群众路线,相信
【轻化工程专业2011年复习提纲】推荐阅读:
轻化工程简历11-05
土木工程专业论文提纲07-13
2011年家庭致富工程工作汇报08-17
工程维修部2011年工作总结09-26
矿山工程分公司2011年经理讲话10-22
四年冶金工程专业自荐信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