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2024-11-18

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共10篇)

1.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一

高中语文体悟教学实践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概况

课题名称:高中语文体悟教学实践研究

课题类别: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青年专项资助课题 课题主持人:杨帆

课题核心组成员:梁杰、韦敏、周旭、顾正海、丁权 研究周期:2006年至2010年 结题时间:2010年12月

公开出版(发表)的主要成果:(1)《语文体悟教学简论》,杨帆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4月版;(2)《语文教学随想》,梁杰著,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年4月版;(3)杨帆:《语文体悟教学思想发展探究》(《教学与管理》2010年3期)、《语文体悟教学的原则》(《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4期)、《体悟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3期)、《体悟: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重要方式》(《实践新课程》2010年11期)、《中学语文体悟教学的实施意义和策略》(《江苏教学》2009年4期)、《体悟教学法的实施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2期)

二、课题研究的主体内容

(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体悟教学,实践新课程改革

自2005年我省实施新课标之后,为了给新课改进一步指明方向,保证新课改的稳步推进,2006年江苏省教育厅特地制定了《江苏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对必修和选修各个模块的“内容目标”“学习要求”“教学建议”等提出具体的解说和指导。仔细阅读这本薄薄的《要求》后,我注意到,仅仅在对必修的五个模块的解说中,“体验”一词就出现了24次,“感悟”出现了11次,与之相近的“体会”出现了12次,“感受”出现了16次,“领悟”出现了5次。这些词语的密集出现无疑在呼唤着我们在新课标的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引领学生体验参与,启发学生感受领悟。于是一种新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呼之欲出,这就是体悟教学。如何开展体悟教学,当时没有理论指导,更没有实践借鉴,于是,我申报了《高中语文体悟教学实践研究》课题。

2.研究体悟教学,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 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仍在,“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家长与社会给学校教育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以至于不少语文教师把语文课作为应付中考或高考的训练课。考试的内容就是课堂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要考的内容就大讲特讲,不考的内容就略讲甚至不讲。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抽象思辩能力的训练,轻形象感悟素质的提高;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应试,轻应用;重技巧总结,轻过程感悟;重读写,轻听说;重记叙文、议论文,轻说明文、应用文;重间接知识的学习,轻直接经验的获得;重视考试成绩,忽视整体素质发展等,没有完全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结果造成了学生语文知识懂与会的分离,学与用的脱节,高分低能,不少学生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考试指挥棒”成了教学的航道上唯一的“航标”。这些严重制约着语文教改的施行和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变革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观念,树立“引导学生自主体悟、引领学生自主发展”为目标的教育思想,初步建构语文体悟教学理论体系,探讨语文课堂体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语文整体素养不断提高。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观念,积极建构在教师主导下,以学生体验、感悟等主体活动为基础的双主体课堂教学模式,建设师生平等、学生人格和个性得到尊重的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益。2.研究内容

(1)中学语文体悟教学的理论建构和实践价值的研究。(2)中学语文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3)中学语文体悟教学的心理学研究。(4)中学语文体悟教学的方法、途径及其案例的研究。(5)构建中学语文体悟教学模式的课堂实践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1.2006年3月至2006年6月,制定方案,申报立项。

2.2006年9月至2007年6月,课题组成员分头收集资料,购买跟体悟有关的相关书籍,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语文体悟教学研究现状、成果,研究我校语文教学的存在问题和制约质量提升的根源;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借鉴它山之石,提出我校实施课堂体悟教学的基本思路和模式。

3.2007年9月至2008年6月,召开课题组成员研究论坛,继续进行体悟教学理论探索,并在高中语文课堂

教学中进行体悟教学的初步实践,开设课题组成员示范课和研讨课,归纳总结体悟教学的具体操作策略和技巧,整理有关研究资料。

4.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 召开体悟教学研讨会,邀请有关专家来校开设讲座、示范课,总结我校体悟教学的成功和不足,明确下一阶段体悟教学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操作方法。

5.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继续对体悟教学进行研究,继续开设课题组成员示范课、研讨课,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富有成效的课堂体悟教学操作模式,并向全县、全市辐射,扩大体悟教学的影响。

6.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总结整理体悟教学研究成果,编辑体悟教学成功案例,撰写研究报告,撰写专著《语文体悟教学简论》,申请结题。

(四)研究的基本策略(1)调查研究法。(2)文献研究法。(3)经验总结法。(4)实践研究法。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举措

(一)阅读相关书籍,夯实理论基础。语文体悟教学是个新生的概念,为了深入理解、掌握体悟教学的理念、内涵和操作方法,我们购买了大量跟“体悟”有关的专业书籍进行阅读,在不断的阅读中,基本理清了古今中外体悟教学的发展过程。我们发现,体悟教学发端于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教学实践。在教育发展史上,我国春秋末期的孔子是启发式教学的鼻祖,也是体悟教学的创始者。孔子儒学思想的两个基本范畴是“礼”和“仁”。其中“礼”指社会典章制度、生活方式、宗教礼仪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规范,集中体现在由孔子删定并作为孔门私学教学内容的《六书》之中。“仁”是对“礼”的超越和升华,表现为一种境界、一种精神。“仁”以“礼”为基础,孔子主张通过“思”与“行”实现知“礼”到悟“道”的飞跃。“思”就是凭借所掌握的丰富的知识材料进行有效的思考,在归纳、综合形成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领会、参悟统贯其中的仁道,实现由博返约。“行”包括两个不同水平的层面:首先是遵礼而行礼,在践行的过程中体认各种形式的礼的关系和价值,进而切身领悟礼背后不可言传的道。就这样,孔子以自己修身成仁的经验为基础,选择了践行“礼”而体悟“仁”的教育策略,从而形成了由注重逻辑关系的学、思到注重直觉思维的践悟的体悟教学范式。

追溯国外体悟教学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苏格拉底是体悟教学的创始人。他的“产婆术”“师生问答教学法”都是原始的体悟教学思想的萌芽。其后,杜威、布鲁纳、奥苏泊尔、皮亚杰、姚斯、伊塞尔、狄尔泰、伽达默尔等都从不同方面对体悟教学思想进行了发展和延伸,逐渐形成了颇具体系的国外体悟教学理念。

近几年,课题组成员先后阅读了近百本教育理论著作,基本上对与体悟教学有关的文献通读一遍。通过对国内外体悟教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的梳理,逐步形成了对体悟教学比较详细、丰富的了解,出版了专著,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填补了国内对体悟教学研究的空白,为其他人或学科认识、研究体悟教学提供了非常具体的参考材料。

(二)总结体悟方法,提高课堂实效。课题研究的重要落脚点是课堂,脱离了课堂,研究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我们把着力点放在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践体悟教学,课题组通过反复磨课,先后总结出了“利用活动,内化情感”“ 咬文嚼字,体味内蕴”“联想场景,化虚为实”“利用背景,深化理解”“结合经历,走进意境”“感情诵读,品味共鸣”“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列举事例,深化解读”“拓展资料,协助理解”“转换身份,走入文本”“发挥想象,融入意境”“利用比较,深化理解”“仿写扩展,加深体会”“插入故事,协助理解”“妙用幽默,彰显韵味”等15种体悟教学方法,积累了大量体悟教学案例。通过实践,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艺术,师生互动、探究的氛围不断浓厚,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日益加深,有效地提高了语文教学效益。2006年至2010年,主持人杨帆任教两个实验班语文,两个班级在历次期中、期末统考和高考中,成绩一直遥居同轨班级前列,受到了校领导和班级同学的高度赞誉。

(三)扩展研究成果,辐射研究经验。在做好自身研究工作的同时,课题组成员不断对外介绍体悟教学研究成果,扩大体悟教学研究的影响。2006年主持人杨帆在灌南县教科研骨干教师培训会上作了如何开展课题研究专题讲座,2008年,应连云港市教科所邀请,在全市第八期教科室主任培训班上,介绍了课题研究的情况和经验,2009年在全市课题主持人培训班上介绍研究心得体会。2008年杨帆在全县开设观摩研究课《人是能思想的苇草》,2010年在全市开设研究公开课《我有一个梦想》,2011年5月参加全省和谐教学研讨会优质课展评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梁杰老师出版了专著《语文教育随想》,2006年参加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2010年应邀在全国“语文报杯”“中学名师大讲堂”中面向全国执教《汪大娘》,收到了全国语文名家和同行的一致好评。这些都大大拓展了课题研究的影响,也促进了课题组成员的快速成长。

四、课题研究形成的理性认识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和重要实践活动。无论把“语文”理解成“语言文字”“语言文学”,还是“语言文化”,离开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富有个性的体验和感悟,都毫无意义,只会使语文学习之路越走越窄。只有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悟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极大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为他们的未来开辟广阔的精神天地。

1.体悟教学有利于实现阅读教学的本质追求

阅读在本质上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内在的动态的反应过程,是阅读主体通过与阅读对象(文本)的对话和交

流,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以达到构建“新我”的创造性活动。语文阅读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能主动地将自身原有的心理结构图式投放进文本的结构图式中,用全部的心智去感受、关注、欣赏、评价阅读文本,通过自己的体验、领会、感悟,把陌生的、外在的、与己无关的阅读对象变成熟悉的、可以交流的甚至是融于心智的存在的语文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体悟,就没有语文阅读教学。要想达到对文本的真切解读与感悟必须以阅读主体的阅读体悟为支撑,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作品中感受、体验、理解、发现,这样获得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没有学生自己的亲身参与、感悟,文本再美、再有内涵,那只属于文本本身;教师讲授得再精彩、再透彻,这些理解也只属于教师自己。学生亲身体悟的多少,就是学生阅读活动中获得的多少,正如美国著名学者维纳·艾莉的学习体会一样:“我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包含大量的对于自己来说独一无二的体验和回忆。这些体验过滤了我所知道的和理解的而形成我的风格。”([美]维纳·艾莉.《知识的进化》[M].广东:珠海出版社.1998:86.)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说,语文阅读教学体悟的效率,就决定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2.体悟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理解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建议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江苏省教研室.《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怎么引导“对话”?怎么引导“碰撞”、“交流”?学生和文本之间存在着时间空间、心理认知、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距离,一味地“传递”、“输送”只能是无视这些距离,而不可能跨越这些距离。要想使学生突破距离,更便捷、有效地进入文本,需要在文本和学生之间架设一座座沟通的桥梁。这些桥梁就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历经验,促使学生亲历体会,激发学生领会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阅读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激起自主感知、探究的热情,自觉走进文本之中,感受心悟,与文本共鸣共振,继而与文本、老师、同学实现真正的“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形成多维的深层次、高质量、有效性的“对话”,使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

阅读教学中只有经常训练学生亲身体悟,培养其体悟阅读的习惯,才能实现新课标中所要求的“阅读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才能使文本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与心灵共鸣共振,在阅读中产生出独特的情感体验和生命感悟,产生出属于学生自己的阅读的“个人意义”。而只有产生“个人意义”的阅读,才是真正的、有效的阅读。如《不自由,毋宁死》的教学,如果只是知道这是一篇演讲词,懂得了文体特点,懂得了文本的内容、主旨、情感、表现手法等等,这仅仅是一种认知、接受,所掌握的全部东西仍然只是外在于学生的系统,这些与学生的内在无关,更与学生的灵魂无关,与学生的生命无关。只有当文本走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引发了阅读主体的主动观照、自主思考,引起了主体心灵的震动、情感的涟漪,产生了真正属于自己的意义的悟解,内化为属于自己的内在知识结构、情意态度,这样的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的阅读。

3.体悟教学有利于积极推进人文教育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不但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丰富语文的积累,拓展思维,而且还应重视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教学要求方面更着眼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更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熏陶、人文渗透。因此,语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吸取知识,提高认识,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因为文学和其他艺术制作一样,内容和形式分不开来,要了解它就得面对它本身,涵泳得深,体味得切,才会有所得;如果不面对它本身,而只凭‘提要’、‘释义’的方法来了解它,那就无论如何隔膜一层,得不到真正的了解。”(叶圣陶)教师所做的不仅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即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还要指导他们体会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修饰文字的,领悟这些语言文字的准确之处、鲜明之处、生动之处,在感受、体验、揣摩中,形成对美丑善恶的分辨能力,在心中逐步形成美好的情感世界,使学生通过感知作者所塑造的鲜活的人物形象、所描绘的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体会作者的深刻思想和美好丰富的感情,感悟作品韵味,从而提高文化素养,陶冶情操,培养道德品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正因为此,高中语文新教材特别重视人文性教育,所选的众多篇目有利于学生丰富情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这些仅凭老师的理性分析、深入讲解,仅凭师生的传输记诵是无法实现的。这给语文体悟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因为情感只有用情感才能唤醒,心灵只有用心灵才能震动。没有自身体验,就内化不了真情实感;没有切身感悟,也就形不成稳定的情意结构。只有引导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悟,才能促使学生走进文本和情感深处,与文本和情感交融,既完成对文本富有个人意义的创造,也完成自我精神的雕塑和对生命意义的建构,这是新教材编写的初衷,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追求。

4.体悟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毋庸讳言,今天的时代,正成为一个视觉(眼球)的时代,一个读图的时代,一个动漫的时代,一个趣味日趋平面化和浅薄化的时代。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的那样:“不少人把自己的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人的高贵在于灵魂》),在这样情况下,语文课更应该承担起引导学生走向知识,走向高雅,走向崇高的重任,雕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当前,在新的文化、经济背景下,有两种语文素质尤为重要:一是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文化的热爱。在全球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的历史背景下,我们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民族,若要求得独立生存发展的一席之地,必需要有自己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二是语文创新意识和能力。二十一世纪社会进步的动力在于创新,语文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那种把充满人性之美、最具趣味的阅读课变成枯燥乏味的知识课、记忆课、训练课的做法,必然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索然;那种把学生独立、自主、主动的发展,化解成为一切为了应试的做法,必然阻断学生的创新之路。

开展体悟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在与作者、教师、同学的多重对话中触发心中的情感,完成审美的体验,使学生感知力得以敏锐、情感力得以丰富、理解力得以深化,易于使他们的感性与理性走向和谐。例如,裴吉安老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斑羚飞渡》时,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体验、感悟,有的学生震撼于动物为种族的延续而自我牺牲的精神,有的感动于年老一代对年幼一代的保护与所作的牺牲,有的感叹于动物的智慧,有的有感于集体精神和团队精神。在听了同学们的见解后,还有的学生在震撼之余更从理性出发,从动物本能的角度指出故事的虚假性,并分析了“虚假性”基础上所生发出的意义:“主要不在于它的真实性,而是在于给人的启示,给人以震撼。”这一独特见解引起了老师和同学们的普遍关注,因此老师便引导学生更深入体会故事的寓意,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学生感悟到这个故事实则是在关注:人类在灾难当头时应如何作出生命的抉择,对于不同的抉择又应如何看待。(裴吉安.《斑羚飞渡》教学实录.中学语文教育资源网,2006年5月16日)这一深层的体验让学生从感性走向理性,理性又强化了感性,精神境界得到了共同提高。因此,学生的审美体验得以丰富,体验到生命的魅力及生命个体发现的快乐,便会在“先验理性”的指导下按美的规律去探索“真”的知识,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审美的人”。经过长期的体验和感悟,学生不会再是“残缺化”的人,而是成为感性与理性共同丰富、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人。

当然,很多人认为不应该给语文教学设置“育人”这样的重担,不错,语文固然姓“语”,语文三维目标当中最为核心的目标固然是“语文知识与能力的落实”,但是谁都无法否认语文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独特、无法取代的影响作用。最近,语文界对语文课“人文性”过分现象进行了广泛的申讨,但我认为,语文教学绝不应该拒绝“人文”,只是我们不能为了“人文”而“人文”,好像不“人文”就不是新课改。我们应该依据文本特点,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或偏重于“工具性”,或偏重于“人文性”,总之,具体情况应具体对待,以准确解读文本,发挥文本最大的教学效益为准则,而绝不能谈人文则色变,就要一棍子打死。

5.体悟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把阅读教学放在基础教育的大背景下考察,它必须符合培养新时代个人主体性的要求。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整体变革需要人的解放,个性的解放需要自主、自立、自强、自尊、自信、自立的高度创造性和责任感的个人主体。而阅读教学的功利主义与技术主义的价值取向,则是从根本上忽视和压抑个人的主体意识,这种外部强加的训练模式,目标化的客观教学过程,必将践踏学生的个性、自由、责任。只有培养学生体悟学习的方法和习惯,才能有效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表述、善于思考等良好品质。

体悟学习并不反对和排斥知识、技能的学习,但反对那种被动、机械的学习方式,主张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过程去询问、探究、发现,在自己探究、发现的过程中获得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十分必要的,但教师的指导再精妙也不能取代学生自身的体悟,学生的良好个性品质必定是在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悟中才能得以成长。

总之,素质教育,说到底是尊重个性、发展个性的教育,而阅读正是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的重要途径。语文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个性的发展,珍视学生的独特感悟,而不能再以“标准化”的解读,去代替学生的体验,去制约学生的头脑。

6.体悟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长期引导学生体悟,能使学生把阅读真正当做自己的事,摆脱被动的引导、驱使,切实培养起自主阅读、思考、品味的习惯,增强阅读的信心和兴趣,使自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叶圣陶也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以前,我们也一直强调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然而不管怎么培养、激发,其本质仍然是老师要求学生主动、积极,学生还是被迫的,所以这种主动性一直很难形成。而体悟式阅读交给学生走进文本的方法,突出主体的充分参与,强调文本意义的自我建构,能使学生产生豁然开朗后的自信和喜悦,能让学生逐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魅力和价值,进而逐渐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发,一种向往,一种享受。这种发自内在需求的主动性、自发性、积极性正是新课标所极力追求的,也是一切学科快乐学习、高效学习的最重要的源泉和基础。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和影响

(一)成果

本课题研究成果相继荣获连云港市“十一五”课题成果评比“特别奖”、江苏省首届精品课题。课题主持人杨帆荣获“江苏省教科研先进个人”、江苏省首届精品课题主持人等荣誉称号。课题组成员刘广标等被评为连云

港市“333”工程首批学科带头人;梁杰老师被评为江苏省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

1.出版了课题研究专著。紧扣课题研究内容的专著《语文体悟教学简论》2011年4月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2.发表了一系列体悟教学论文。其中主持人杨帆发表的论文有:《<始得西山宴游记>注释商榷两则》(《中学语文教学》2011.8)、《“槁暴”辨析》(《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1.6)、《文本分析要紧扣那些细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5)、《语文体悟教学思想发展探究》(《教学与管理》2010年3期)、《语文体悟教学的原则》(《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4期)、《体悟理论对语文阅读教学的启示》(《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3期)、《体悟: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重要方式》(《实践新课程》2010年11期)、《中学语文体悟教学的实施意义和策略》(《江苏教学》2009年4期)、《体悟教学法的实施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年2期)、《谈咬文嚼字的几种常用策略》(《语文天地》2008年12期)等等。

其他课题组成员也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50余篇。

3.积累了一批体悟教学成功案例。包括《人是能思想的苇草》、《奥林匹克精神》、《清塘荷韵》、《生命的意义》《汪大娘》《我有一个梦想》,这些案例都在市、县课堂教学中进行了展示,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二)影响

本课题研究填补了语文体悟教学研究的空白。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围绕体悟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的不多,目前已知的只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特级教师唐江澎老师和浙江师范大学的张华龙老师。而本人围绕“体悟教学”阅读了国内外大量教育书籍,形成了自己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发表了相关论文20多篇,大大丰富了体悟教学的研究领域、广度和深度,给语文教学和其他研究者以较强的参考和启示价值。

因为参加课题研究的成员都是本县乃至本市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具有较高的影响力。所以课题研究得到了全校、全县和全市的高度重视。灌南高级中学语文组全部参加了课题研究,对于转变全校语文课堂教学观念、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起到了非常大的推动作用,促进了大量语文青年教师的成长,近年来,灌南高级中学语文组有四位老师荣获全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三位老师荣获市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课题主持人杨帆老师参加全省和谐教学研讨会优质课展评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梁杰老师参加江苏省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还通过在全国、省市开设课题研究公开课和讲座的形式,使得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很好的辐射和推广。

2.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二

一、专题教学模式概述

专题教学模式, 就是以某一个理论知识、考试题型或社会热点为中心而开展的专项教学方式。其主要特点为跨教材章节, 以学生为本, 是落实历史基础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 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将零散的知识归类、贯穿并融合, 更加详细、系统地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 强化、巩固历史基础知识, 便于形成良好的整体历史观, 从而提高初中生的整体素质与能力。

专题教学模式利用概述、分析、归纳、讨论及比较的方式进行历史知识的重组, 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回顾, 从历史的角度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从而培养其问题分析与解决的能力,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专题教学, 有利于学生掌握专题的主线, 进行专题要点的提炼和历史知识的深化;专题教学可实现历史与社会热点的密切练习, 加强历史与政治等学科之间的联系, 促进学生对社会现实、热点等的关注。

二、初中历史课堂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

1. 从内容、方式上呈现专题教学

(1) 专题内容的选择应具有多样性。教师应立足于教材, 充分发掘教材资源, 实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比如, 专题以人为中心, 如武则天等;以事件为主题, 如南京大屠杀等;以一个地区为专题, 如台湾问题等;以一系列事件为主题, 如历史上成功的变法, 等等, 这些都可以作为专题教学的独特视角。

(2) 灵活呈现历史知识。初中历史教学中专题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是可以很灵活的, 比如, 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典型成语故事中的历史事件, 以知识竞赛的方式列举历史上的第一个和第一次, 也可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影视播放与欣赏, 如《三国演义》等。将历史知识灵活地呈现于学生面前,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

2. 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专题意识

(1)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看书方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课本编排的先后顺序了解基础史实, 在单元标题的引领下进行内容的阅读, 关注其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对整体框架实现把握, 同时也要注意单元前后知识点的联系与比较等。

例如, 教师可指导学生围绕“近代列强发动的几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为题名, 将近代中国各个阶级人们的反抗斗争以及学习西方、探索救国富强之路的历程为核心, 深入了解每一场战争及运动的前因后果, 然后再对各个事件进行具体的比较。这样, 学生会更容易对这个知识体系有清晰的认识和进一步的把握。

(2) 善于总结并归纳历史问题。初中历史中专题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要求教师能够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保障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善于发掘教材的隐性知识与考试说明的结合点等, 对历史内容进行归纳, 总结出清晰的历史知识线索和逻辑条理。例如, 以工业革命为专题, 则应用列表归纳的方式将时间、事件原因、标志、重要发明、能源、技术领先国家、意义、影响及结论等实现清楚总结。

初中历史教师也可有效利用一些小的历史问题, 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 改变孤立地看待历史问题的方式, 增强其知识的迁移能力。例如, 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专题总结:古代史中, 中国古代战争中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中国历史上历代比较有作为的帝王、古代医圣、诗圣、画圣等,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盛世与治世, 台湾、西藏、新疆自古就是中古领土的证明等;近代史中, 20世纪中国的三次巨变与三位伟人, 中日、中美关系变化, 等等。

(3) 引导学生对专题问题进行探析。专题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整体、系统地了解某方面的历史知识, 并从中获得一定的感受与认知, 达到以史为鉴的效果。所以, 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探析。例如, 在对我国古代一些重要迁都事件进行归纳的同时, 教师可提出问题:“统治者迁都的目的是什么?是否相同?”对探索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 教师可提出问题:“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走的弯路, 你作何感想?对美苏、美日等大国关系的变化史实中, 你认为这些国家关系变化的基准是什么?”等等。这样开放式的问题设置, 有利于增强学生历史问题思考与探索的精神, 提高其历史思考能力, 将学生的历史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三、结语

3.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三

关键词:高中语文 修辞教学 内容 实践

一、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

修辞教学属于语言教学,修辞的寓意实际上就是对言论进行修饰。简单来说,就是人们通过语言表达所思所想时,可以对言论加饰各种形容词、辞格和修辞手法等,让语言更加生动、形象或者意味更加深长,最终达到修饰的效果。此外,修辞手法繁多,常见的有排比、借代和比喻等。

由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内容较广且复杂,所以在进行修辞教学时,教师不仅要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还要兼顾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言组织能力和运用能力等。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修辞的要义,并加以运用。

修辞内容由积极修辞和消极修辞组成,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积极修辞是指在进行语言交流时,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教师可以利用周围场景、气氛,营造特定情境,以便促进师生、生生情感的流露,使学生产生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感觉。积极修辞还包括对语言表达的格式、用词和炼句等进行谋篇布局,使所要表达的内容更生动、更鲜明,从而达到增强语言效果的目的。

第二,消极修辞是积极修辞的基础。与积极修辞不同,消极修辞的用词比较平实,修辞方法比较常规。但是,消极修辞的内容必须清晰明了,语句平顺,结构布局简单、严谨,且它的应用范围较广,所以语言表达更清楚明了、通俗易懂。

两种修辞虽然可以独立运用,但却相互依存。消极修辞是积极修辞的前提,语言表达除了要保证表达内容准确无误之外,还要避免表达方式沉闷,而积极修辞正好可以突出言论的形象,强调言论的色彩。

二、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实践

1.修辞教学中的难点问题

混淆修辞手法,是修辞教学常见的问题之一。如借代和借喻,两者的区别在于本体和喻体之间的联系。借喻是用喻体代替本体,使人产生联想。而事实上,用作打比方的事物与本体存在本质上的不同;借代则是代入本体相似的事物,两者具有关联性,容易使人发现喻体和本体之间的联系。如在教学《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情境感染,是作者看到“梨花”时产生的联想,把梨花比喻成树上的雪花,运用了借喻的手法。

此外,消极修辞存在教学难点。消极修辞注重的是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连贯性,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出现词不达意的现象,教师往往没有把句子的主干表达出来;再者,就是表达的内容上下不衔接,没有围绕中心内容展开,从而造成言论拖沓、情节拖泥带水,最终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2.教学注重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语言源于生活,其在生活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如《阿Q正传》中有一些有趣、隐晦的语言与生活相关,需要学生结合事物的认知和人物的特点进行分析和理解。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从生活出发,认真挖掘嘲笑、讽刺的内涵,从而鲜活地呈现出阿Q的真实性格。虽然文中有些语言有失得体,但恰恰突出了阿Q的这种精神与个性。由此可见,修辞具有它的独特魅力。

3.运用课本进行课堂教学

许多教师认为高中是学生学习生涯的重要阶段,花费过多的时间给学生讲解修辞会影响课程进度,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语文考试上。然而,高中语文课本中蕴藏着丰富的辞格,与其让学生一知半解地理解修辞,不如把修辞教学渗透到课堂教学中,真正把修辞的讲解融入课程教学中。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发散思维,模拟修辞手法续写文章,进而达到学习修辞与写作的目的。

三、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修辞教学,并注重修辞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辞教学。良好的修辞教学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美感,还能培养学生赏析各类作品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四

学术研究
2012 年第 11 期

阅读写作

高中语文议论文写作的有效教学和实践研究
张 颖(安徽省五河县第一中学

233300)
3.把 思 维 过 程 还 给 学 生。在 练习写 作 的 过 程中,许 多 教 师 喜 欢 给 学 生 出 一 些 写 作 的 套 路,把 学 生 的 思 维 禁 锢 在 这 种 套 路 中,使 得 所有学生写出来的东西都千篇一律。课堂教 学只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才能有效引导学生主 动 建 构 知 识,掌 握 解 决 问题的方法,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因此,在 写作教学中,教师应把本属于学生的读、写、思、研 还 给 学 生,从 而 把 学 生 的 自 主 学习和 教 师 的 指 导、帮 助 在 教 学 中 有 机 和 谐 地 统 一 起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以《逆境出 人 才 》 为 题 时,一 些 教 师 会 给 学 生 说 一 些 所 谓的方法,将学生 限 定 在 某 几 个 实 例 上,或 是某个特定的结构上,让 学 生 不 能 真 实 表 达 自 己,使 学 生 缺 少 了 自 己 思 维 的 过 程。这 样 貌似可以让学生少犯 错 误,其 实 是 忽 视 学 生 的错误,既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也错失了对 宝贵的课程资源的利 用。所 以,教 师 应 尽 量 将作文的选材定位在 学 生 的 实 际 体 验 上,让 体验成为学生作文的 载 体,成 为 学 生 有 效 学习和智慧的增长点。4.提倡学生自主批改评价,教师及时讲评。在 学 生 自 主 批 改 与 评 价 中,我 们 要 关 注 对 写 作 后 的 反 馈、交 流 与 评 价。小 组 或 同 伴 的 交 流 与 互 批 互 评 不 仅 可 以 实 现 语 言 表 达、不 同 观 点 的 共 享,更 可 以 训 练 学 生 的 语 言 监 控 能 力,关 注 方 法、关 注 语 篇 结 构 合 理 性 等 方 面 能 力。在 评 价 他 人 写 作 的 过 程 中,学 生 可 以 找 出 自 认 为 正 确 或 错 误 的 字 词,找 出 自 己 喜 欢 的 句 子 或 表 达 方 式 等,这 些 都 可 以 提 高 学 生 的 语 言 和 元 语 言 意识。我们还要强化批改后的错误订正。订正 错误也是个学习得机会。针对学生的错误,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提示语,如 “ 语 病 ”“ 不 够 简 洁 ”“ 引 用 不 当 ”“ 结 构 不 合 理 ” 等。教 师 还 应对学生的习作做到及时讲评,对审题问 题、语 篇 结 构 问 题、语 言 错 误 或 其 他 一 些 普 遍性的错误,必须讲清、讲透,并给予必要的 举例说明。三、结束语 要 提 高 议 论 文 教 学 的 有 效 性,教 师 要 改 变 观念,像苏格拉底那样,做学生思想的“助产 士 ”,为 课 堂 生 成 的 学 生 智 慧 “接 生 ”,帮 助 学 生 进 行 课 堂 智 慧 的 抉

5.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诗歌意象,分析诗歌手法,感悟全诗情感。

2.体会诗词在“炼字”上的艺术魅力。[课时安排]1课时

一、导入课文:

春天是百花盛开的季节,去野外踏青,我们常看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的和谐图景。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蝴蝶为什么要迷恋花丛吗?

也许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蝴蝶是为了食物而留恋。

但这个解答实在太过冷漠。文学家们对此有自己诗意的理解。张爱玲的好友炎樱说:“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精魂,回来寻找前生的自己。”那是一种天生的爱恋:蝴蝶生来就是要恋上花的,而花生来就是在等待那飞翔的精灵。

这种情感早已被古人所咀嚼,梁简文帝就有“翻阶蛱蝶恋花情”的诗句,而晏殊就用其中的“蝶恋花”三字,把唐教坊曲和敦煌曲子词中的《鹊踏枝》的词牌,改成了现在的《蝶恋花》。这就是词牌名《蝶恋花》的由来。从这些看来,《蝶恋花》充满了相思之意。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读一读晏殊的这首《蝶恋花》,看看其中的情感是否如我们对词牌的解读。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是打开诗词之门的第一把钥匙。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感知其中的情感。

2.请一学生读,其他学生评价(学生多会评价同学缺乏情感)3.那么这首词主要表达的是什么情感呢?(词眼——离别苦)

三、品味诗歌:

我们通过整体的感知获得了对词的初步印象,对它的情感有了大致的感知,那么请同学们再次自由朗读,选择一句你认为能体现离别之苦的句子,说一说词人是如何表现这种离别之苦的;试一试怎样把这种苦给朗读出来。

(小组合作:一人说,一人读)

1、槛菊愁烟兰泣露。

(1)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薄雾,看上去似乎在脉脉含愁。兰花:沾有露珠,看起来又像在默默饮泣。(2)那菊花怎么会悲愁,兰草怎会哭泣呢?

(拟人: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写菊花含愁,兰草哭泣,实际是主人公内心在流泪,表现了主人公的愁情愁绪——这是以悲景写哀情的烘托手法。)

(3)为什么用的是“菊”和“兰”这两种植物?为什么不用别的植物(如松、竹)?

松:坚忍不拔的性格 竹:刚正有节的节操

兰和菊的共同特点是高洁,高雅,超凡脱俗。作者借此也表现了抒情主人公的品质。

2、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1)这里燕子有什么特征?(双——追逐嬉戏、相随相伴的欢乐)

(燕之双飞更反衬出人之孤独。我们可以想象,当主人公目送时而绕梁嬉戏、时而追逐的双燕相随而去时,该怀着一份怎样的怅惘啊?——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

(2)燕子为什么要飞去啊?(罗幕“轻寒”——感到这丝丝寒意)只是燕子感受到吗?

(帷幕中的人:不只是在生理上感到初秋的轻寒,而且在心理上也荡漾着孤寂凄清而引起的寒意。)

3、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月:明月即圆月,月圆而人不能圆,反衬出人之孤独——这是以乐景衬哀情的反衬手法。?

(2)这里含有对明月怎样的情感?(怨恨)

(3)为什么怨恨明月啊?(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穿朱户)(4)明月本来就不懂得离别的苦楚的啊!反映了主人公怎样的心理?

(对月亮无理的迁怒,更强烈地表达了主人公在离别中的煎熬及对月彻夜无眠的惆怅)(5)如果是懂得,你觉得该怎么样呢?(似乎不该那么明亮地照耀得人心烦吧)(6)谙——熟知,表明主人公离别的煎熬是常态啊!

4、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1)主人公独上高楼,想干什么?可能在想什么?而她看到了什么?(想象!)A.“昨夜西风凋碧树”—— “凋”字写出了什么? a.一夜就使碧树凋,写出了西风惨烈。)

b.也表现出这一自然界的显著变化给予主人公的强烈感受。景既萧瑟,人更孤独——以哀景衬托悲情

(也许主人公不只是今晨看到“西风凋碧树”,昨夜一夜未眠早就听到了吧!)B.“望尽”——既表明其眺望之远,也见出其凝眸之久(望穿秋水、望眼欲穿!)从时空两方面拓展了词境。

(2)独上——照应上文“离恨”,反照“双飞”。正如“百年多病独登台”之孤寂凄凉啊!

5、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1)兼——彩笺、尺素叠用: 寄书愿望之殷切 寄书内容之繁富(3)山长水阔知何处

山长水阔——有两重的阻隔,像山那样的绵长,也像水那样的宽广。

知何处—— 将主人公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处可寄的可悲现实对比起来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把“离别苦”推向极致!词也就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

6.小结:多情自古伤离别!晏殊把离别之苦写得非常细腻感人。全班齐读,读出愁苦的语调。四.领会意象、意境的关系

晏殊的确把离别之苦写得非常细腻感人。这无疑是本词著名的重要原因。但本词被那么多人推崇,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的上下片意境、风格是有所不同的。

再次自由朗读,说说上下片意境风格有何不同。

明确:上阕愁苦,下阕高昂,全词语调有起伏。与意象选择有关。

上阕选取“菊、兰、燕子、明月”等柔婉的意象,意境狭小,风格偏于柔婉。下阕选取“高楼、天涯、山长水阔”等壮阔的意象,境界开阔,风格近乎悲壮。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里固然有凭高望远的苍茫感,也有不见所思的空虚怅惘,但这所向空阔、毫无窒碍的境界却又使主人公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眺望。所以,这几句尽管包含望而不见的伤离情绪,但感情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气象阔大,境界高远,成为全词的警句,曾被国学大师王国维引入他的《人间词话》中,作为阐述做学问者的第一个境界。

山长水阔知何处——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也增添了全词悠远辽阔的意境

五、总结:

本词以“离别苦”作为贯穿全词的情感线索,上片通过拟人、衬托等手法,以哀景烘托,以乐景反衬,把离别的愁苦寄寓在菊、兰、燕子、明月等客观事物之上,写出因思念而彻夜无眠的煎熬,境界狭小,风格偏于柔婉;下片登高远望而不见所思,音书远寄却无处可寄,通过内心强烈愿望与残忍现实的对照,突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凄凉、悲苦惆怅,把离别之苦推到极致。境界开阔,风格近于悲壮。

六.主题提升:

晏殊是位太平宰相,仕途坦荡,一帆风顺,他没有苏轼宦海沉浮的经历,也没有杜甫颠沛流离的苦痛,却把离别的哀怨凄婉表现得淋漓尽致。也许,这正表明:

离愁——这人类普遍的情感体验,谁也逃不脱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深情朗读,深入感受。

七、课外拓展:比较阅读——词别是一家

我们赏读了晏殊这首表达人间的悲欢离合之情的词作,现在来看看他写的同是表达离别之苦的诗作,比较词与诗在表达上有什么区别。

无题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瑟禁烟中。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注解:

油壁香车:用油漆漆过装饰华丽的车子,古代为女子所乘,此处代指女子。禁烟:即寒食禁烟,古代风俗,清明前二日不举火,吃冷食物,谓之禁烟。鱼书:书信。古诗《饮马长城窟行》中有“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句。

附板书:

蝶恋花

菊愁兰泣

(烘托)

(柔婉)

燕子双飞

明月穿户

(反衬)

寓情于景

离别苦

望天涯路

(壮阔)

山长水阔

6.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六

【教学重点】

梳理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能够结合诗歌内容、手法分析李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的表现;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掀开中国文坛的红盖头,酒香随清风徐来。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有一种天生的缘分。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且听——

二、李白生平简介

字太白。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从二十五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其间曾因吴钧等推荐,于天宝初供奉翰林。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受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政治抱负未能实现,使他对当时政治腐败,获得较深认识。天宝三载,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怀着平乱的志愿,曾为永王幕僚,因兵败牵累,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途

三、写作背景

李白这首诗虽用了旧题,却能跳出前人窠臼,自创新意,把饮酒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结合起来。这首诗是一首劝酒歌,大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一年,即安史之乱前四五年光景。当时唐玄宗沉于女色,先后将政事交给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官场一片黑暗,豪门贵族只顾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念,社会腐败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诗人对此极为不满,但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状况,只能用消极的办法进行反抗,借酒销愁,“但愿长醉不复醒。”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这种反抗方式,跟《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借寻仙表现不事权贵的意志的写法颇为相似。

四、讨论艺术手法

过渡语:好的艺术作品讲究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常常需要精妙的艺术手法来表现和承载。下面我们来看看诗人矛盾、苦闷的内心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来表达。请大家展开讨论,找出相应的诗句并分析。1.比兴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是古诗中常用的“比兴”手法。

古人常以流水比年华易逝,一去不返,如李煜词“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再如,汉乐府《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都是描写对青春以逝年华不再的感慨。

此处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兴起反衬对生命渺小短暂的喟叹,抒发“巨人式的感伤”“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源远流长,自高原奔泻而下,似从九天而落,其浩大的声势,令古今文人震撼激动。2.夸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空间范畴的夸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时间范畴的夸张。前一句把壮浪的说得更壮浪,后一句把短暂的说得更短暂,形成反向的夸张,既有比意,又有反衬作用。

“会须一饮三百杯”,极度夸张,这是多么痛快的宴饮,又是多么豪壮的诗句。“斗酒十千恣欢谑”,一斗酒价值十千钱,极度夸张,极言名贵。“与尔同销万古愁”,愁思之深,感情之奔涌,非如椽巨笔不能为之。

这首诗之所以给人以奔放豪迈的印象,与比兴、夸张手法的运用很有关系。读者明知这些诗句所包含的意绪是悲凉的,但却感到它们被表达得气势磅礴。这些诗句正如受伤雄狮的悲吼,照样能震荡山林,而决不是秋虫在窗下哀鸣,枯草在风中瑟缩。

说到李白诗歌的创作风格,我想大家都知道是浪漫主义,不过在浪漫主义诗人中,风格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就如同属豪放派的苏轼和辛弃疾的词作风格不完全相同一样。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具体表现为什么特点呢?

宋代著名诗歌评论家严羽说,别人写诗是用笔一句一句写下来,李白则只要把心里那股气一张口喷出来就行了。这个比喻真是恰到好处。

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怀李白》就这样写道: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这首诗借“酒”渲染了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旷世的诗才,而李白豪放不羁的性格在其诗作中更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首诗便以雄伟形象的起兴,和极度的夸张,一吐胸中块垒,很好地展现了诗人性格,体现了飘逸豪放、流畅自然的浪漫主义的创作风格。

五、诗歌赏析

1.面对时光流逝,作者首先想到什么? 即使人生只能暂时得意,也要纵情高歌,把酒言欢“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坚定信念,乐观豁达

2.“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思?

痛苦、愤慨

3、作者狂放疾呼“与尔同消万古愁”,这里的万古之“愁”该如何理解?

“抱利器而无所施”是古代贤人逸士的旷古愁思。这种怀才不遇的愁怨古而有之,故称其为“万古愁”。

六、研究讨论

比较主旨句“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思想内容与表达形式上的异同。

内容上相同的是,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鄙弃和蔑视的态度;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开心颜”包含着个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而后者所谓“长醉不复醒”显得消极一些。总起来说,前者于愤激中略见昂扬,后者于愤激中略见低沉。

在表达形式上二者的不同是很明显的。前者是直白,锋芒直指“权贵”;后者是曲达,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7.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探析 篇七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语文这一学科具有很大的特殊性。首先在于语文是所有学科的学习基础, 可以这样说, 如果语文基础不好的同学, 那么他们在学习其他科目, 尤其是偏向文科的学科时学习效果也不会十分理想。语文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交流工具, 除了沟通交流之外还具有很多其他的社会性功能,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汉语中有大量的词语来描述和赞美礼义廉耻和仁义礼智的美好品德, 很多的成语典故也都在教导人们要重视品德。由此可见, 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对于德育教育的培养一直是重中之重。我们在对高中生进行学习能力的关注的同时, 还要注重对于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

二、语文教学与各学科间的整合

(一) 语文与英语的联系

世界上的语言大体上都是能够相通的, 他们有着共同点和相区分的特殊点。所以, 对于语言的学习大体上都是掌握其共同的规律, 在牢记个性化的差异, 这样就能够在总体上对语言的学习进行把握。英语和语文之间的语法知识相辅相成, 联系密切, 学习好英语中的语法知识会对学习汉语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而且, 通过语文单词来识记英文生词的做法也有助于同学们提高英文水平。

(二) 语文与历史的联系

常言道, 文史不分家。而且, 我们今天说的汉语也都是从古代祖先哪里继承而来的。现代汉语中有很多的成语典故都是在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对于汉语词语的把握有助于我们对于历史事件的态度、历史背景的分析进行客观公正的进行。而对于历史资料的了解、历史背景的特征等方面的掌握, 更有助于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表现形式等理解。文史结合的教学方法是针对我国目前实行新课程标准改革的目标的前提下提出来的, 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方法, 文史之间的结合有助于学生对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理解有所帮助。

(三) 语文和音乐之间的联系

人们对于美好的旋律永远都是印象深刻的, 如同春风化雨般润物无声。具有音乐艺术的语文教学方法能够让人终身难忘。语文中的古诗词在古代就是歌曲的表现形式, 其中的古音旋律在几天依然能够让人产生共鸣之感。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 如果能够辅以音乐的艺术表现, 必定会产生让人意想不到的美妙结果。

(四) 语文和美术的联系

从古至今的文人骚客, 大多具备多种多样的才情。很多的诗人大都具备高超的绘画美术功底。在诗文鉴赏的同时, 我们在脑海中设想着诗人描绘的美好画面, 这样的联想能够让学生对于诗文意境的理解更加深刻。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想, 并且运用美术课学习的知识进行文学创作的表达, 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赏析能力, 还能够从多种角度对于诗文进行鉴赏, 从而达到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目的。通过古诗词的描绘, 增加学生的画面感和空间想象能力, 将自己的此时此景带入到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情景, 从而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真是感觉, 这样的意义在于更好的理解和表达作者真实的内心, 丰富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延伸了学生的阅读观感。

(五) 语文与信息技术的联系

信息技术不是我们通常意识中的计算机的简单使用。在语文课堂中使用信息技术的方面有很多种, 例如播放课件的多媒体, 搜集资源、资料的网络科技, 都是信息科技的实际应用。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入, 在语文课堂中能够形成非常全面直观的课堂表现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科技文时的阅读兴趣, 还能够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增强学生对于科学技术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 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通过信息技术引入到语文科目中, 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平均把握, 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适应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学科是所有学科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历史文化的积累, 那么在历史课堂中就不会有这丰富的知识对于历史进行全面的把握;如果没有充足的词汇量的积累, 面对浩瀚如山的英文单词就无从下手;如果没有对于古代音律知识的了解, 对于传通音乐曲目的掌握也必然不充分;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字想象能力, 对于美术作品的鉴赏也一定不会深刻;如果没有语文学科的基础, 对于生涩难懂的科技文阅读也不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由此可见语文是各个学科的前提条件, 只有扎实的掌握语文这门学科, 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融会贯通, 对于知识的学习也将信手拈来。

结束语:语文教学是教育之根本, 高中作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时代, 必须要加强学生的自身素质建设, 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素质应用型人才, 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才。必须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渗透中华的传统美德, 做好德育教育, 积极融合各个学科之间的知识联系, 全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礼, 2005.

[2]陈孟菊.语文教学如何与其它学科整合[M]文教学与研究, 2005 (20)

[3]李丽桦.发现之路[J].上海教育科研, 2003, 10, P59.

[4]张海燕.美国中小学跨学科课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5.

8.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与研究 篇八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

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

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

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的《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

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地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要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地称为“一二一”。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将课堂上的四十分钟细分成了几个小段,在每个小段内达成小目标,进而让学生分段习得课文知识,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灵活选择朗诵或是背诵的学习方式来辅助教学。由于诗歌主要由言情的表达方式构成,诗人往往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情感,学生要善于在诗歌中寻找这些勇于表达情感的事物。其次要学会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境,带入自己的主观情感进行意境的再现。而诗人善于将自己的情感隐藏在诗歌当中,教师在课堂当中要学会挖掘这一部分情感。具体方法就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在不断地朗读过程中逐渐了解到诗人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学生的朗读应该定时为十分钟左右。而在课程的最后十分钟,应当留给学生自由背诵课文,在这段时间中应当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退居次席,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确保本节课的内容都灌输到了学生的记忆中。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的诗歌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仍然是讨论的热门话题。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未来负起责任,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切实提高诗歌教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

9.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的论文 篇九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教学中的开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说阅读教学效果的好与坏,决定了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在阅读教学中,虽然其占用的时间通常是最多的,且耗费的精力也最大,但是受到的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此,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当务之急。

1在文本互涉中完善备课是前提

首先,收集资料。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教师最需要完成的事情就是收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像是作家创作的其它文本、与写作背景相关的本文、其他作家创作的与之相似的文本作品等,其中,就对前两者的搜集而言,是较为简单的,但是对后一者而言,还需要教师仔细的研读文本,并借助自己的阅读经验,找出关键词,进而找到相关的文本篇目。这其中,对于关键词的寻找,应当成为教师在不断地自我解读的过程中获取的、最具有意义的空间。关键词并不是唯一的,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多维化的思考,教师还要尽可能的从多角度、多方面等去寻找关键词,点出阅读文本的之间的联系所在。其次,提纲挈领。在找到关键词之后,教师就可以以自己的解读为主要依据,参考相关的文本,进行教学设计,构建出一个能够统领全文的大纲。例如在进行《醉花阴》的阅读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首词的内涵,教师就可以将全面介绍李清照一生及诗词的《乱世中的美神》引入课堂,之后再指导学生细读文本,找出关键词。对于《醉花阴》这样的诗词来讲,意象可以说是诠释意义空间的最佳形式,为此,对于关键词的寻找,自然就离不开意象了。初读题目,能感受到“酒”和“花”这两种意象,细读文本,则不难发现“花”是最好的发散点与关键词。所以,在进行阅读教学备课的环节里,教师就可以着眼于词的下片中虽未言菊,却处处写菊的“菊”字,由小见大,联系相关关涉的文本,赏析菊在《醉花阴》中的内涵,将目标阅读文本置于有效教学之中。

2在创新方法中开展阅读是保障

首先,融入其它文学,对话阅读文本。这种阅读教学方法主要是借助文学作品和文学作品之间的联系来进行对话的,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起到激发学生思维、揭示文本内在意义的作用,同时还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例如在学习《醉花阴》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纵向阅读的角度出发,介绍《礼记日令》,开始解释菊花之所以被称为黄花的原因,将陶渊明的《饮酒》引入。因为对于高中生而言,《饮酒》是学过的一首诗,所以对于此诗所要表达的意境应当是非常熟悉的,那么陶渊明的这种闲适可以用在李清照的身上吗?当然不行,因为李清照的闲适只是表面的,词中有云:“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次,联系日常生活,升华文本教学。从生活的角度去看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将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到实处,让学生在学习了文本教材的基础上,获取更具实际性的人生意义的启迪。这样,对于文本的阅读才能实现由“工具境界”向“审美境界”的升华。最后,作品背景互涉,反观文本内涵。这一教学方式,主要指教师通过结合文本的实际创作背景,反观文本内涵,并在表意合理的基础之上,将深层次的内涵呈现给学生,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3在创设情境中激发兴趣是关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情境,可以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激发认知能力,进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应当如何去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首先,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情境,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引导学生,使学生对于教师的提问产生兴趣,并能做到发表出自己的见解,也只有这样,阅读教学活动才会真正的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才能使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实现提升。其次,创设具有生活性质的教学情境。教育学中的构建主义学说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更好的借助生活经验,形成一种认知预知结构。为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学生现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依据和生长点,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知识、从经验中衍生出新的感悟。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谈一谈质的梦想是什么,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能很好地将教学氛围调动起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然后,利用典型错误创设情境。在日常的作业、课堂回答或是考试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都会表达一些错误的观点和见解,以这些错误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增加语文阅读的针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同时还能通过自我评价等,使学生进行不断地反思和创新,进而实现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有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教师还需故意创设一些错误的观点,供学生进行评述。

4结语

总而言之,在实际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推动课堂快速发展,教师就要积极地从思维运用、语言积累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手段,努力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得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得以迎来更加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美英.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优化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

[2]范琳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10.试述高中历史专题教学的实践 篇十

关键词:历史教学;专题化教学模式;探讨分析

历史专题化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围绕一定的教学主题,对重大的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迅速掌握重点知识。学生需要从专题式的教学形式中学习历史事件的经验总结,对其历史含义、历史发展的规律性特征形成个人的理解与把握,在对历史事件的总结分析中形成自己的史学价值观。

一、高中历史教学专题化的必要性分析

贯彻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促进历史人文价值的实现。在新课程改革体系下,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历史知识要点的掌握,而是以知识点为基础培养学生看待历史事件的独特眼光,形成具有个人意识的思维体系建设。

历史课程教学的特性在于帮助学生在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在前人的生活经验和人生历程中,总结、分析该事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在对典型性人物,事件的分析中培养学生的推理、判断、分析、总结的学习能力,能够全面、深刻地把握历史事件所蕴含的深层含义,所以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学生不断思考总结的学习过程,学生需要体会和感悟历史事件的人文内涵。在思考总结的过程中,采用专题化的历史教学形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加宏观、全面地角度掌握历史事件的深层内涵,以实现教学效果。

二、突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更新教学思想

目前,历史教材的编写主要以模块化、专题化的形式组织课程内容,这种系统性的编写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材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很好地把握教学单元的重点内容。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并没有将教材内容设计与课程讲解有效结合,大多沿用传统的线性讲授方式,在知识的堆砌中开展历史教学,缺乏对历史知识以及史学价值的深层挖掘,学生难以在知识点的识记中建立史学观,在长期的历史学习下,学生很容易将历史课程的学习总结为固化的知识点的背记过程,导致学生的学习状态不佳,学习兴趣贫乏,难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专题化历史教学的讲授策略分析

1.确定教学主题

专题化的讲授方式主要是指教师基于知识进行规律性总结。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广泛收集教学资料,确定教学主题。在主题的设计过程中,教师必须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对于知识要点之间的联系、差别有清楚认识,灵活运用教学采用,将对历史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转化为历史规律总结,史学思维的建设,实现更高阶的教学目标。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工作时,需要引导学生建立知识框架,对于特定的知识要点提供必要的信息补充说明。

2.在互动间提供教学指导

专题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建立学生,教师间互动交流的学习氛围,在自由、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想法,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历史课程的交流环节,教师可以依据学生的个性差异或者学习能力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依据特定的主题展开讨论,在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但是在小组讨论时,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几个重点,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首先,在小组讨论的部分需要进行讨论,结果提出相应的要求,否则学生间的讨论很容易流于形式,难以实现教学目的。在必要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注重讨论的效果和有效性。

其次,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以鼓励式的教学方式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在鼓励式的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与对历史学科学习的主动性。

最后,教师需要重视评语的多样性,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教师需要给予适当的点评,在点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言语的创新性,不能采用单一的语言模式,对于学生优秀的部分或者还有待加强的部分教师都需要有策略的提出,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历史教学采用专题化德教学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史学思维,将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理念贯彻实施到教学的每个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建立宏观的思维意识,在对历史事件的规律性总结中寻找到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与历史知识的学习紧密结合,灵活运用,不断创新思维,在对知识点的分析归纳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培养学生独立看待问题的视角为最终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曾维丽.“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原则的提出与落实——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学习一得[J].教师之友,2005(6).

[2]陈辉.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改革20年回顾与评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5).

[3]李玉玲,王春永.冲破大一统束缚 尽显多样性原则——解析高中历史课程标准[J].文教资料,2005(25).

上一篇:错过了第一场雪作文下一篇:爱情优美说说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