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规划培训总结

2024-07-24

生涯规划培训总结(通用9篇)

1.生涯规划培训总结 篇一

职业生涯规划培训心得

汇文中学 李晓蕾

我校把“自强教育”作为主导性育人方式,力求培养“心理自信,学习自主,生活自立,人格自强”全面发展的学生。为了更有效为学生个性发展铺路,为教师成长搭台,开学初,我校邀请台湾辅仁大学的徐达光教授和经验丰富的徐艳秋老师为班主任展开了为期5天的生涯规划培训。现在将自己的收获和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

一、个人能力有了提高

1、完善了自己的价值观。在培训中我们观看了没有四肢的力克的自强不息的生活、工作录像,看着他站在台上幽默并具有很大的感染力的演讲时,我深深的被他震撼了。他有一颗拥有理想的心,永不放弃的精神,他学会了正常人可以做到的事和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以自己的生命为见证,感动、影响和鼓舞每一个认识他的人,引发大家对生命和自我的深深思考,使我充分认识要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要有更高的追求,要实现人生的价值,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提升了培训技能。这次培训中徐老师不仅介绍了她在学校高中三年对于学生生涯规划的整体安排与实施,还重点介绍了生命曲线图、性向分析、生涯价值观、家族图等作业单的使用。徐老师讲课幽默风趣,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观看视频、活动体验的培训方法,让老师们深刻体会生涯规划对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性,为我今后给学生开展生涯规划辅导课提供了资源和方向。

二、对生涯规划的认识

1、了解生涯规划对学生今后正确选择发展方向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由于我校生源情况,一部分学生表现出学习目的不明确或学习态度不端正等特点。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反映出对自己缺乏合理的认知,对自己的未来与前途缺乏必要的信心,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有效的自我控制,从而呈现出发展方向不明确、上进动力不足等局面。再加上2017年高考制度改革,学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自主选择3门作为等级性考试科目。对于家长和孩子们的迷茫,生涯规划无异于一场甘霖,在帮助学生明确兴趣和爱好、分析学生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为将来选择院校或者专业做出正确的判断。让学生从跨入校园起,结合实际,制定一份阶段性或长远性的规划,给自己的生涯发展一个清晰的定位,并以此不断地鞭策自己,激励自己,最终直达成功的彼岸!

2、了解生涯培训的有关理论和过程。潜能是指一个人自身虽然目前还看不出但可能存在的能力,它在目标实现的过程中逐步显现成型,反过来又帮助目标的实现。作为教师,就应该最大化的去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我们可以通过兴趣量表、性向分析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再利用设定合理的目标、提高学生的信心等方式加强学生的潜能转化。最大限度帮助学生坚定信心、找准方向、完成目标、实现理想。生涯规划指导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用一些课堂活动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在“生涯价值观”这一模块讲述探索价值观时,安排“价值观拍卖会”的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思考及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在“个人特质与潜能的苹果树”中,请同学们认真思考自己具有什么特质,用彩色笔为自己的特质苹果涂上颜色,完成之后邀请小伙伴为自己写出他们心中你所具有的特质,并利用周哈利窗得出我知他知的“开放我”、我知他不知的“隐藏我”、我不知他知的“盲目我”以及我不知他不知的“未知我”四个方面的特质,从而使学生们充分了解自己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就会透过自己的坦诚和他人的回馈,持续扩大“开放我”,是自己看自己和他人看自己越趋一致,让自己更加积极向上的生活。生涯规划指导中还大量运用了心理引导的技巧,例如,“我的生命故事和生命曲线图”作业单,会触动学生心灵深处,回忆快乐的或者痛苦的过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在意什么,找出对于自己现在影响较大的一些人和事,有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和日后的帮助,在畅想“40岁的我”的作业单中,让学生无限想象,描绘40岁的自己,包括学习、婚姻、事业及一些重大事件,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将来,经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对自己有了目标,并鼓励学生要坚定的沿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行,不在迷茫。另外,在生涯规划课程中所接触的多元智能理论,让我对学生有了新的审视角度。传统的智商理论认为:人类的认知是一元的;个体的智能是单一的、可量化的。而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后天优势可以学习和建立,但天生优势不可改变。天赋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不能在本来没有的情况下通过学习获得,只能在现有的情况下通过传授、培训来加强。只有识别和接受自身的天赋和性格,配以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找寻到与自身所具备的天赋和性格相符合的事业,并持续地做下去,才能最终找寻到属于自己的完美人生。

在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大潮中,生涯规划教育犹如一场及时雨,可以让教师更好的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智能优势,以学生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为依据做出生涯规划。但是要想完成这幅美丽的愿景,却任重而道远,我们对生涯规划理论的了解还不够透彻,对如何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规划指导实施过程还有待完善。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要将徐老师带来的丰富经验与我校实际情况结合,在具体实践工作的开展中,得出一个适合帮助我校学生最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此次培训不仅让我收获了知识,转变了观念,提高了能力,更重要的是让我觉得心灵上受到震撼,仿佛身体内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让我热血沸腾。虽然学习到的生涯规划知识技能尚处初级阶段,却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教学管理的路径、一个帮助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方法,让我坚定了深入思考探索生涯规划的信念。

2.生涯规划培训总结 篇二

1 土地估价师的职业分析与职业发展

广义的土地估价师是指具有一定土地估价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资格的专业人士, 是土地估价行为的主体。为了保证土地估价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 适应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 行业管理协会要求土地估价师必须强制性地接受继续教育, 随着从业条件和执业要求的不断提高, 新形势和新要求的不断出台, 无论作为土地评估企业, 还是执业的土地估价师本身, 都要求不断的增加知识的积累, 能力的建设, 加强服务和质量意识, 不断为建立健全行业管理的规章制度贡献力量, 认真制定发展规划, 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估价行业的新的要求。

2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的概念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是以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及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职位能力需求为基础, 建立一套能够满足企业和员工对培训的需求、适合现代企业发展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是在充分分析企业发展战略与员工职业规划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的, 主要分为四大模块:培训需求分析与筛选、培训项目的设计、培训的实施、培训效果的测评的构建。四个模块是系统的、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统一整体。其中培训需求分析与筛选既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项目的前提, 也是进行培训效果测评的基础, 即是整个培训体系的前提与基础。培训项目的设计与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员工培训工作的主体, 整个培训体系都是为培训活动的实施服务的;培训效果测评是对培训活动实施结果的检验, 是考核培训组织者和员工参与程度的重要方面。

3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的作用

3.1 帮助土地估价师迅速成长。

从土地估价师个人来讲, 有助于其迅速掌。握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术以及相关的技能, 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角色, 完成职位角色转换;唤起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 将以往模糊的培训目的变为清晰的追求, 对培训的态度由“要我培训”变为“我要培训”。

3.2 对土地评估企业而言, 在满意中留住人才。

此体系的培训项目是企业。与员工双方共同讨论、分析与设计的, 能够满足员工职业规划中对能力提高的需求, 并获得在工作中取得更大成就的机会, 员工自然对企业产生强烈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国外大量事实表明, 员工培训配合职业生涯规划是加强员工成就感和工作满意度、阻止企业人才外流的好办法。

3.3 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此体系是在综合考虑企业和员工需要的。基础上实施的, 能够实现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的统一。利于加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 促进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从企业和员工的双重角度考虑, 有助于营造企业与员工的双赢局面。

4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的实施

4.1 培训需求分析与筛选。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需求分析要从企业和员工两个主要角度去分析, 将两者对培训的需要进行整合, 设计出企业和员工都满意的培训策略。其中一方面要从企业角度分析企业发展需要、工作岗位能力需要和员工素质需要, 形成企业的培训需求;另一方面从员工角度, 通过与员工交谈、问卷调查、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员工的自我职业规划, 形成职业发展规划书后寻找员工的自我发展规划目标与现有状况之间的差距, 将通过培训可以解决的任职要求差距进行分类汇总, 形成员工培训需求。筛选工作是选择培训项目、准受训员工、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要遵循企业需求与员工需求高度一致、企业和员工的投资收益大于投资成本的原则进行。

4.2 培训项目的设计。

经过培训需求分析和筛选, 就能够确定出切实可行的培训项目、准受训员工, 只要设计出培训项目, 培训就可以付之实施。项目的设计主要包括培训内容设计和培训方法设计两方面内容。培训内容设计要根据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特点进行。处于职业发展初期的员工进行企业发展史、企业价值观、发展战略、规章制度、组织文化、职位基本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处于职业中期的员工, 对职业发展有了较好的认识, 可能会出现技术或管理双渠道的职业发展, 因此要确定是提供技术方面培训还是管理方面的培训。职业发展的后期是职业稳定时期, 这时员工的年龄达到55岁以上, 不是培训的重点对象, 但员工自己要继续保持职业成就、维持自尊, 他们丰富的经验也可以身传亲授给年轻的员工。培训方法设计要根据企业提供的资源状况确定, 要多种多样, 内容丰富化, 可考虑的方法有:课堂讲授、群组讨论、角色扮演、远程教育、内部网络、外派学习、户外活动等。

4.3 培训项目的实施。

培训项目的实施是将前期准备工作汇总到一起并付之于实践的过程, 决定着培训结果能否达到预期效果, 因此是整个培训体系中最关键的一步。在这一环节中, 人力资源开发人员要准备培训设备、确定培训讲师与培训教材、布置培训场地、通知培训教官与受训员工、控制培训实施过程中相关事宜, 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成。在这一阶段, 管理者不仅要营造一种重视培训的氛围, 使受训者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培训中, 还要在物力、财力、人力方面给予充足的供给, 保障这一环节的顺利实施。

4.4 培训效果的测评。

培训效果的测评是对培训效果和员工参与程度的检验, 有利于实现培训参与者的沟通反馈, 为企业以后的培训工作提供依据, 实现企业培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测评过程要遵循系统性、科学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原则, 真实地反应培训效果。目前, 被全球职业经理人广泛采用、培训评估最有影响力的模型是柯克帕特里克培训效果评估模型。该模型主要从参与培训者的意见反映、培训结束后的学习结果、员工接受培训后的行为改变、企业培训的投资回报率四个方面综合评定。

传统的培训被企业作为一种职业管理的手段, 用来改变员工的价值观、工作态度和工作行为, 以便使他们能够在现在或未来工作岗位上的表面达到组织的要求, 实现组织的目标。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体系则是综合企业和员工两者的角度设计和实施的。在这一体系中, 员工能够清楚地认识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和职业方向, 并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 可以结合自己的发展目标接受培训提升工作技能和综合素质;企业也能够深入了解员工具备的知识、技能、兴趣及未来的职业目标, 发现员工现实情况与理想目标的差距, 并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提出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提升企业人力资本价值。由此可见, 基于职业生涯的培训体系能够有效的将员工个人发展目标同企业发展目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并利用保障的培训体系激励员工为了企业的目标去实现自我价值, 最终达到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的“共赢”局面。

摘要:土地评估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对获得执业资格的土地估价师进行有效的培训。本文从促进土地评估企业和土地估价师共同长远发展的角度, 提出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培训体系, 并对构建该体系的四大模块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土地估价师,培训体系

参考文献

[1]陈邦峰.企业继续教育创新[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2.

[2]林泽炎.执行职业生涯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8.

3.培训主管的职业生涯规划 篇三

较高水准的训练不是没有,而是你暂时没有遇到!

培训到了发展的瓶颈,就要找一些实战性的课程(怎么个实战法,看你自己的认知了),就不要还是培训扫盲这个层次了,而是提高技能解决问题,叫做“行动学习+咨询式训练”,基本上能结合企业实际来训练,在上课过程中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拿出方案,这才是在培训扫盲的花拳绣腿之后,培训主管应该选择的培训公司,也从中真正地学到一些实实在在的功夫。

当然,公司还没经历过正规的培训,先去扫盲吧,也没什么错,主要是看培训主管是怎样的理念,企业处于怎样的层次。

4.员工职业生涯规划高级实战培训班 篇四

【举办单位】:中华国际管理培训网(www.fanwencn.com) 【参课费用】:2200 元/人 【授课时间】:6月26日 ~ 6月27日 【授课地点】:上海 【报名热线】:021-58315981,58316892,13501981806,13816331021

【学员对象】 总经理、人力资源经理、各部门经理、主管等管理人员

【课程收益】

也许,您或身边的朋友曾经面临留守还是跳槽的选择!

也许,您的下属在公司找不到发展的方向,迷茫中选择离开!

也许,您不知道如何引导下属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何留住人才!

也许……

这一切正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

本次课程以运用为导向,通过案例剖析和学员互动,帮助学员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技巧,确保其所学能直接用于现实的.工作中。

参加本次学习,您将有如下收获:

为什么快乐工作源于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

通俗与形象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流程介绍

有效性、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助您留人留才

企业、个人如何借助职业生涯规划获得双赢发展

【课程大纲】

一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什么是职业生涯――内职业生涯与外职业生涯

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

什么是职业生涯成功

快乐工作,快乐人生――职业生涯规划之于员工的重要意义

和谐团队,持续发展――职业生涯规划之于企业的重要意义

二 谁是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人

职业生涯规划中员工的角色

职业生涯规划中企业的角色

常见的误区分析

三 职业生涯规划的流程与要点分析

员工自我分析――剖析自己的内在需求

C价值观

C性格

C天赋

C兴趣

C特长

C能力

C职业倾向

组织环境分析

C组织价值观/远景/使命

C组织结构

C职业环境――波特五力图的应用

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其他因素

C政治环境

C经济环境

C法律环境

职业定位

C选择的困境

C归零思考

C第一份职业

C现实与理想的矛盾

C职业认知的误区

职业生涯发展路线的设计

C纵向职业生涯发展

C横向职业生涯发展

C网状职业生涯发展

C单一职业生涯发展

C多重职业生涯发展

职业生涯阶段划分及目标设定

C职业生涯阶段划分

C员工人生目标/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

C组织发展目标

C员工职业生涯与组织发展目标的统一

行动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C员工:分析现状,寻找差距,展开行动

C组织:职业生涯导向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评估与调整

C对比职业生涯规划,评估职业生涯发展

C根据各种因素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四 锦囊时间:职业生涯规划难题与案例分析研讨

工作=职业?

为什么总觉得工作不开心?

该跳?该留?

工作和家庭总是很难平衡!

【讲师介绍】 陈老师

5.生涯规划培训总结 篇五

陈建武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摘要:目前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存在的两大问题是缺乏对员工自身成长的关注,以及各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之间缺少协同作用。本文提出的解决之道是实施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它是指组织围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人力资源获取、保留与发展的各项活动。培训与绩效管理是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环节。通过对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环节的阐述,本文系统分析了培训、绩效管理与员工职业生涯管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培训;绩效管理

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的两种困局

经营活动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组织需要对各种资源进行持续的整合,其中最为核心的资源是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相比,人力资源具有明显的可变性和流动性,是组织中最难整合的一种资源。实践中,企业员工跳槽频仍,员工能力提升缓慢,职业发展停滞不前,常常严重影响组织正常的经营活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的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指组织在了解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结构与分布、余缺状况的基础上,制定人力资源的供求平衡计划、人才招聘计划及人员培训发展计划等。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以实现组织的经营目标。它为组织人力资源的获取、保留与发展提供依据,事实上,它是所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组织在制定与实施人力资源规划时,通常会考虑到如此使其与组织的经营计划相吻合,却往往忽视了以下两个问题:

(1)很多组织把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点放在组织身上,根据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余缺状况配置人员、根据组织对技能与知识的需要培训员工、根据组织工作的需要晋升或调任。上述活动是在假设员工可以无条件服从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实际上,任何一个员工,特别是组织中的核心员工,都会有自己对职业发展的需求,并且根据自己的规

1划选择职位和培训。如果组织提供的“人力资源产品”无法与员工的需要相契合的话,则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很可能会归于无效。

(2)人力资源管理各职能间缺少协同作用。例如,组织在招聘员工时只关注应征者目前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而忽视其发展潜能;只关注目前岗位对应征者的要求,而没有考虑新进员工在组织中的发展空间。事实上,人力资源获取、保留与发展是无法分开的,组织无法将员工固定在一个岗位上,招聘、配置、发展与再配置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二、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显然,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组织的需求与员工的需求结合在一起,同时使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可以协同作用。我们现在有一个解决之道,即实施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

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的职业的全部历程,它包括一个人所有的工作、职业、职位的外在变更和对工作态度、体验的内在变更。这种变更可能在一个组织内发生,也可能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组织中完成。对组织而言,它们关注的是员工在本组织内的职业方向与目标,以及该目标与公司战略规划的吻合程度。因此,我们认为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有别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它是指组织与员工在了解组织经营战略与员工个人特质的基础上,确定适合员工个人的职业方向、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则是指围绕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开展人力资源获取、保留与发展的各项活动。这些活动主要包括:

(1)组织根据战略与经营活动的需要和员工的特长与兴趣协助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规划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

(2)帮助员工提升个人的知识与技能;

(3)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以修正职业方向。

这样,组织就把员工的需求融入组织的战略与经营活动,并且把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中存在的人力资源职能整合在一起。而将职业生涯管理和人力资源的其它计划结合在一起,又可以在人力资源的所有方面之间产生协同的强化作用。图1说明了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是如何运作的。

三、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培训

从广义上讲,培训是组织与员工为提高员工知识、技能和能力而进行的一系列努力的过程。有人将其称为教育训练,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和组织所实施的人员开发活动。传统意义上的培训具有两个鲜明的特点:(1)组织根据当前工作对员工技能的需求为员工提供培训;(2)员工被动地接受组织为其提供的培训。这种培训通常针对并注重员工的短期工作表现,它是一种基于现在的培训。泰罗(F.Taylor)在《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把它描述为“按标准作业培训工人”。在知识更迭迅速、组织形态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如何使员工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承担更多的责任对组织来说更为重要。因此现在的培训不再仅仅是为了提高员工的技能、改进员工当前的绩效,还要从组织的目标出发,帮助员工提高其向其未来职位进行流动的能力,即实施人员开发活动。人员开发是一种基于未来的培训,它侧重于帮助员工为组织的其它职位作准备,以及更好地适应由于组织变革、流程再造或新的技术带来的变化。

正如以上所述,人员开发是组织与员工为后者今后的发展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员工而言,如果他无法清楚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的话,那么组织的人员开发活动对他而言是没有任何帮助的;对组织来说,如果员工今后的发展对组织战略的实施来说毫无帮助的话,那么组织的人员开发活动也将是无效的。因此,组织在实施人员开发活动时至少应该回答以下三个问题:

(1)员工是否都明白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2)组织的人员开发活动是否有助于员工个人目标的实现?

(3)组织的人员开发活动是否能与战略规划相对接?

这三个问题涉及组织战略规划、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组织人员开发三者之间关系的处理。员工职业生涯开发计划正是解决之道,它是组织为促进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而开展的各类有计划的、系统的教育训练计划。员工职业生涯开发计划把组织人员开发计划与战略规划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是组织人员开发活动具体化与系统化的过程。参见图2。

图2:员工职业生涯开发计划的产生过程

四、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与绩效管理

评价员工过去的业绩,并把它作为发放奖金和决定其它各种激励措施的依据,这是许多组织进行绩效考核最主要的目的,我们将之称为面向过去的绩效管理。它基于这样的假设,即员工个人的素质决定员工的行为,员工的行为产生相应的工作业绩。上述假设并不必然成立,员工的工作业绩是员工与组织共同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员工的工作业绩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也受到组织环境的影响。此外,面向过去的绩效管理强调的是结果导向,在这种模式下,组织通常把绩效考核作为管理的终点,根据员工的工作业绩对其或奖或惩,考核过程缺乏沟通,对绩效问题没有深入剖析,几乎没有绩效改进方案,员工能力得不到提高。因此根据工作业绩对员工进行排序的作法备受诟病。面向未来的绩效管理已经受到重视。这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它是管理者与员工就如何设定工作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目标达成共识的过程,包括计划/目标、辅导/教练、考核/检查、回报/反馈四个循环。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不仅关注于绩效结果,更强调目标、辅导、评价与反馈。管理者不再是终裁者,而是要与员工不断进行沟通,共同探讨影响绩效的障碍并提前排除或寻求排除的办法。我们不难发现,面向未来的绩效管理更强调未来绩效的提升,而这组织而言显得更有意义。

基于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的绩效管理是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一环,它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绩效管理。在这种模式下,组织的某一时期(如

)的绩效目标不仅需要以战略规划以基础,还要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适应,也就是说,只有员工的行为符合自己的预期,才能产生高的工作绩效,而这正是组织绩效目标得以实现的保证。在绩效目标确定之后,接下来便是绩效辅导阶段,其目的在于帮助员工达成期初设定的目标,协调相关资源,给予员工必要的支持,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对组织而言,它意味着绩效目标的实现得到保证;对员工而言,他们可以获得职业生涯发展的动力。在每一个绩效周期的终点,检讨绩效目标是否达成有赖于组织对员工工作业绩的考核;在这个时点上,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也应该得到全面的评估,以判断员工职业生涯的达成情况。由于职业生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绩效管理来说,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绩效改善的措施通常有三类,即以员工个人发展为目标的职业生涯开划计划、以员工职位异动为主要内容的管理措施和以组织制度建设和人际协调为主的软环境改善。这些改善措施都是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紧密相联系的。参见图3。

图3: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绩效管理过程

五、结论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的活动,管理者需要整合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职能进行整合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大部分学者同意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必须以经营战略为基础,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如何使组织的经营战略落地?如何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使组织目标得以实现?

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其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因此,有些学者提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必须以员工的能力为基础,基于员工行为能力提高组织的核心能

力。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能力才是实现组织战略目标所需要的?什么样的能力才是员工个人所希望得以提升的?两者缺一不可。员工职业生涯规划正是连系组织经营战略与员工能力的桥梁,组织与员工基于经营战略制定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以经营战略与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确定组织与员工所需要的能力,然后通过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以形成与提升这些能力,只有这样,组织的战略目标才能得以落实与实现,见图4。综上所述,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代表着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导向,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其战略目标。

图4:经营战略、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系

参考文献:

6.生涯规划培训总结 篇六

1 生涯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生涯。《辞海》对其解释是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2]。在西方人的概念中, 使用“生涯”一词就如同马场上驰骋竞技, 隐含有未知、冒险等精神[3]。生涯是生活里各种事态的演进方向和历程, 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 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4]。生涯也是人生从青春期到退休之后, 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 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 如学生、退休者, 甚至包含家庭和公民角色[5]。

(2) 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不应该简单地等同于找工作, 或者仅仅与工作有关。在舒伯的理论中, 职业生涯规划更注重职业对人的意义。该理论义为, 一个完善的人生, 未必仅仅依赖于职业角色的完善与否, 更多的非职业角色使人生有更多自我实现的可能性[4]。职业生涯规划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 在对某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综合测评、定量分析、全面总结的基础上, 对其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分析与权衡, 结合时代特点, 根据职业倾向, 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 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大学生从进入大学后对其将来准备从事的职业的一种全面规划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2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和意义

(1) 职业生涯规划是落实国家方针的具体体现。教育部部长周济指出: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课程指导体系, 进一步完善困难毕业生就业援助、心理咨询等服务系统建设[6]。这充分体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2) 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7]。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明确存在的意义, 帮助大学生在生命过程中突破自身障碍, 开发潜能, 提高人生的主体幸福感, 直至最终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

(3) 职业生涯规划对组织和社会产生影响。一是帮助组织开发人才, 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归属感;二是可以使个体各尽所能, 为社会创造出更多价值, 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 使社会更加和谐安定[7]。

(4) 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发展的目标, 决定未来的成就。职业生涯规划要有目标和分步实施。美国斯坦福大学曾对一群意气风发的大学生在毕业离校前, 进行了一次人生目标的调查, 他们的智力、学历等条件都相差无几。结果发现: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不清晰,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暂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25年后斯坦福大学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 结果是:3%有清晰而长远目标的人, 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 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有清晰但比较短暂目标的人, 成为了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 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60%目标不清晰的人, 他们有安稳的生活与工作, 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剩下27%的人, 他们的生活很不如意, 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不给他们机会[1]”。产生这么大的差别就是因为当初他们在有无目标、目标的明确程度、目标的长短上存在差异。

(5) 职业生涯规划发掘自我潜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会引导自己正确认识自身的个性特质、现有与潜在的资源优势, 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对自己的综合优势与劣势进行对比分析, 树立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与职业理想;评估个人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前瞻与实际相结合的职业定位, 搜索或发现新的或有潜力的职业机会, 学会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采取可行的步骤与措施, 增强竞争力, 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

(6) 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了人们前进的动力, 为人生带来希望和意义。当今社会, 竞争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因此要充分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与重要性。

3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原则

(1) 超前性原则。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 一定要站得高、看得远, 开阔视野, 理清思路。既要想到自己的过去, 也要对照现在, 更要看到未来的发展。

(2) 适应性原则。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客观地认识自己的技能、兴趣、特长等, 既不能好高骛远, 也不能妄自菲薄。这些对职业生涯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3) 阳光性原则。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要做到自我认识清晰, 目标、措施清晰、明确, 实现目标的步骤直截了当, 职业生涯规划各阶段的路线划分与安排具体、可行。

(4) 高挑性原则。制定目标或措施时要具有高挑性, 要对自己产生内在的激励作用不能仅保持其原来状况, 设定的目标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实现。

(5) 相随性原则。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发展的整个历程, 但任何规划都可能要随着社会发展、环境变化而调整。调整中始终要做到分目标永随主要目标。

(6) 可控性原则。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要有很强的可控性。在做规划时要考虑到自己的特质、社会环境、组织环境等相关因素, 并选择切实可行的途径。规划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标准, 以便评量、检查, 使自己随时掌握执行状况, 并为规划的修正提供参考依据。

4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及步骤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 职业生涯规划的合理设计可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客观分析环境、正确选择职业, 采取有效的措施克服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各种困扰, 从而实现自己的理想。一个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包括:觉知与承诺, 认识自己, 认识工作世界, 决策, 行动, 再评估、反馈成长6个步骤。

(1) 觉知与承诺。在这个阶段, 大学生要了解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和作用, 花一定时间来规划, 以积极、乐观、平和的心态, 播下希望的“种子”。

(2)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就是对自己做全面分析, 通过自我分析,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选定适合自己发展的路线,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做出最佳抉择。认识自己就是自我评估, 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步骤。自我评估包括评估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以及组织管理、协调、活动能力等。在职业选择时, 既要充分考虑到自身特点, 即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特长, 也要充分考虑到环境因素对自己的影响。使自己的性格、兴趣、特长与职业相吻合。

(3) 认识工作世界。工作世界包括工作内容、知识、技能、经验、性格要求、工作环境、角色等。仔细分析比较自己和职业要求的差距, 根据自己的特点权衡选择不同目标的利弊, 确定最终达到目标的方案。在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时, 要分析环境条件的特点、环境的发展变化情况、自己与环境的关系、自己在这个环境中的地位、环境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以及环境对自己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等。在职业选择时, 须考虑向哪一路线发展, 发展路线不同, 对其要求也就不同, 即使同一职业, 也有不同的岗位。适合搞行政工作的可在管理方面成为一名卓越的管理人才, 适合搞研究工作的可在某一领域成为一名专家、学者。

(4) 决策。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核心。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正确、适当的目标。职业生涯目标的设定, 是在继职业选择、生涯路线选择后, 对人生目标的抉择。其抉择是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性格、最大兴趣, 最有利的环境等条件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又分为日目标、周目标、月目标、年目标;中期目标一般为3~5年;长期目标一般为5年以上。

(5) 行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后, 行动便成了关键的环节。没有行动, 就不能达成目标, 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这里所指的行动, 是指落实目标的具体措施, 主要包括工作、训练、教育、轮岗等方面的措施以及采取什么措施开发潜能等, 都要有具体的计划与明确的措施, 并且这些计划要特别具体, 以便定时检查。

(6) 再评估、反馈成长。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 有可以预测的和难以预测的。在此状况下, 就必须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其修订内容包括:职业的重新选择、生涯路线的选择、人生目标的修正、实施措施与计划的变更等。

5 关注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1) 政府要对大学职业生涯规划作出明确规定, 教育主管部门要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纳入课程体系, 将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规定为28学时以上, 并计2分以上的学分。

(2) 高校要研究和探索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认真分析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作用、良性发展和存在的问题, 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增强其对就业指导的实效性[8]。要突出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 关注大学生的实际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 不是要缩小个人的需要, 而是要竭力扩大和发展个人需要;不是要限制和拒绝满足这些需要, 而是要全面地、充分地满足有高度文化的劳动人们的一切需要[9]。要使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有新发展, 不是空洞的说教, 必须要有载体, 有行之有效的各种形式[7]。要消除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 增强针对性;改变单一、陈旧的方法[8];健全师资队伍, 提高总体素质;思想要超前, 不能滞后, 研究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

(3) 高校要科学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要在指导思想、构建原则、总体规划上下功夫, 做文章。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牢固树立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深刻认识毕业生就业工作对社会稳定、学校发展、毕业生成才的重要意义。加强大学生职前教育, 对大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观念、知识、方法和专业技能进行系统培养, 并进行全过程、多方位的培训和指导, 全面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帮助大学生成功就业。在构建原则上要做到专业化、人本化、学科化、长远化、多元化。就业指导的形式和途径要不断丰富。在总体规划上要以市场为导向, 将就业指导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紧密联系在一起, 系统进行成才教育指导、职业素质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咨询指导、就业政策与就业技巧指导。首先将就业指导纳入高校课程体系中, 将就业指导课从随意性、临时性转向稳定性、常规性, 并具有连续性和针对性。其次不能仅局限于毕业生这个群体, 有必要将就业指导对象扩展到非毕业生。从大学新生入校开始, 就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素质以及创业精神的培养和指导。第三, 指导环节不能仅局限于就业环节, 要延伸到包括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等各个环节。第四, 将就业指导内容长远化。第五, 实现就业指导人本化。高校应继续加强和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职业倾向、发展职业的能力, 使学生的个性特征与职业相适应, 强调人与职业的和谐发展, 实现就业与人生目标相接轨的人本化指导[10]。

(4) 院、系领导必须高度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建立稳定的学生就业指导队伍, 把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当作一项重要工作, 常抓不懈。大学生就业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模式, 从根本上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与生存。因此, 院、系应高度重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摈弃学生就业完全由市场决定, 就业指导工作完全由学校负责的错误观念, 把就业指导工作提高到议事日程上来。应指定一名院、系领导具体负责就业工作, 以专职班主任和辅导员为主要力量建设一支有力的就业指导队伍, 并在院、系设一名专职就业指导员。要严格遵照教育部等有关部门的规定, 从新生一入学就进行就业指导教育。保证就业指导课及时、足量开设, 并在学时上和课时费上予以保证。就业指导的重点在不同阶段应有所侧重, 一年级重在适应大学生活教育和克服大学生难以就业、学无所用的错误认识教育, 目的是消除就业恐慌, 引导学生专心学习;二、三年级重在专业思想教育和正确的择业观、职业观教育;四年级重在就业形势和择业技巧教育。4年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就业指导链, 促使学生随着学业的完成, 按时正常就业[11]。

(5) 全社会应普遍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据统计, 全国2001~2009年高校毕业生分别为:114万、145万、212万、280万、338万、413万、495万、600万、611.5万。这一组不断攀升的数字表明, 现阶段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十分突出[12]。因此, 全社会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来认识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促进其顺利就业, 努力使大批高素质人才及时进入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发挥作用, 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6],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摘要:当前, 不少大学毕业生就业前感到迷茫, 不能得心应手地选择自己理想的职业, 其根本原因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意义、基本原则、方法步骤的阐述, 提高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增强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的积极性。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程绪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池州学院学报, 2008, (5) :139~140.

[2]夏征农.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0.

[3]金树人.生涯咨询与辅导[M].台湾:东华书局, 2006.

[4]钟谷兰, 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3.

[6]周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力以赴做好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N].中国教育报, 2008-12-01.

[7]唐晓林.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6.

[8]何海燕.大学生就业指导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8, (3) :107~108.

[9]斯大林.斯大林全集 (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10]李湘毅.科学构建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3:23.

[11]舒永安.高校院系就业指导工作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12:24.

7.生涯规划培训总结 篇七

如何提升就业的品质,打造学校就业服务工作品牌,如何在发扬原有优良工作方式方法的基础上和在保持高就业率的前提下,转变就业观念,提升学生就业层次,多方位搜集就业信息,为毕业生就业广开渠道,实现我校毕业生从“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将是今后的工作重点。因此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启动大学生就业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系列培训并将长期做下去。培训涉及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大学生就业岗位公共能力培训、职业生涯规划、公共岗位上岗前培训及考

研指导等(如表一)。

(表一)

大学生就业辅导与职业生涯规划培训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计划

学生培训

教师培训

备注: 启动“职业生涯规划大讲堂”,根据就业工作和毕业生的需要增加讲座和培训内容。

备注:活动时间、内容如有变动会及时发布在校就业网上(http://emp.bcu.edu.cn/),请关注!咨询电话:62322646

北京城市学院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

8.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总结 篇八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做好大学生生就业工作,帮助我院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就业观念,增强竞争意识、危机意识、职业规划意识,用科学发展观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变“被动就业”为“主动择业”,增强就业竞争力,用高效行动去实现职业目标。为此我系成功举办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此我做出如下总结:

一、活动优点:

1.宣传工作与通讯工作做的较好。大一学生都踊跃报名参加。在比赛开始的前一个星期就已经与宣传部进行合作,将宣传板摆了出去。

2.组织工作做的较好。在比赛过程中,没有出现重大的失误,比赛较圆满的完成。

3.评委工作做的较好。邀请的评委中,十位大众评委中既有学生会的部长,也有普通学生。4.锻炼了学生的三种能力

1)、组织协调能力 通过活动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预见未来的要求、机会和不利因素,并做出职业生涯规划,规划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组织实施严密,有条不紊,主次分明,而且合理调配、安臵人财物等有关资源,做到人尽其才、物为其用、财尽其力,善于总结提高,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更好地开展工作。

2)、语言表达能力 流利自如、文雅幽默机智又风趣的谈吐是成功就业的必备条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比赛使学生在演讲和推销中有意识地剔除了口语杂质,提高了语音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交际充满自信,能自如应对面试,沟通肢体语言正确亲切,使学生迅速提升应聘自信心。

5.比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比赛时有很多大一的学生来到比赛场地,选手的演讲对新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作用。相当于一种讲座的形式。通过这次比赛,更多的大一学生都对职业规划有了一定的印象。

二、活动缺陷

1.活动没有做好准备,以至于在比赛开始时音箱设备准备慢,影响了比赛的开始。

2.主持人准备不充分,在介绍嘉宾时缺报了一个嘉宾。3.不应该造假,比赛前将考题偷漏给选手,使比赛失去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4.对于比赛前的VCR没有检查,使比赛中两位选手的VCR不能播放。

三、今后活动组织原则:

1.应该注重比赛的公平公正的原则,使比赛不出现造假情况,让比赛选手自由发挥,体现出比赛的真实性。2.在注重活动策划的同时,注意选手的质量把关。把策划和选手质量都加以提高。

3.宣传和通讯工作十分重要,不能放松。

4.在确定比赛时间时,必须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5.评委需要更加具有权威性,否则达不到预想的宣传和教育的目的。

6.工作必须细致认真,把每一个细节都要想清楚。赛前将任务分配好,并制定突发情况的方案,让比赛紧紧有条,有条不紊的进行。

7.做事必须有计划,不能空有一腔热情而不做具体的实事。8.作为一个团体,我部因加强和各部之间的联系,也可以使我部的工作高效。

本届大赛的成功,是我系师生的积极努力的结果,在此,本届大赛组委会向所有支持和参与本届大赛的老师、学生以及评委表示诚挚的感谢!对获得荣誉的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

9.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策略 篇九

职业教育在赋予学生职业能力的同时, 还要使学生学会职业生涯规划, 明确自己将来服务社会所承担的职业角色, 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动性和目标性;才能督促学生为实现自己的规划去丰富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最后才能在社会获得符合自己理想的职业岗位。为此, 学校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让学生带着任务、带着目标、带着理想, 自觉参与到职业学习和活动中, 改善学习意愿不强, 教育效果不佳的现象。

1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任务

当前职业教育学校的学制较短, 学生专业学习内容多, 任务重。为突出和强化专业课学习和训练, 职业学校一般采取压缩非专业课学习时间, 导致有的学校, 没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部分学生在没有目标驱使状态下学习, 自然缺乏学习的自觉性, 教师也感到难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育。鉴于此, 笔者认为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十分必要, 并要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

从职校学生构成分析, 自觉主动选择进入职校学习的学生为数寥寥, 大部分是没有办法, 才选择到职校学习。学生毕业后的出路也不尽相同, 或者有的学生根本就没考虑毕业后怎样发展的问题。面对这种情况, 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目标教育, 让他们在职业学习过程中, 逐渐了解和认识到职业学习目标以及对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学生职业预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主观上讲学生就业后发展方向和目标也会不同。从我校各专业学生就业后发展情况分析, 相同专业的学生就业岗位也不一样, 他们的发展水平也因人而异。个人发展程度, 主要取决自身素质和努力。要使学生清楚只有及早作好职业准备, 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才能把握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

1.3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预期

学生就业的单位和岗位不同, 客观上使他们的发展机会也不同。有的毕业生经过自己的努力, 在单位得到重用, 得到了发展。面对不同的发展机遇,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对待, 简单进行攀比, 看到自己不如别人, 就会抱怨单位没给自己机会, 产生不安心工作的倾向。有的学生面临着众多企业招聘时, 不知道自己适合哪个企业, 也不知道哪个企业适合自己, 盲目的从众参与招聘。不论是学生不适合企业需要, 还是企业不符合学生的愿望, 这都是因为学生职业预期与实际不符产生的结果。

1.4 增强学生克服就业困难的毅力

经过职业学习, 学生形成一定职业能力, 就会对职业、对岗位充满幻想。出于好奇和向往, 在临近毕业时急于找到工作, 而较少考虑自己能否胜任工作的需要。另外, 单纯从兴趣出发看待工作, 对工作抱有美好的想象, 对实际工作的规范性、艰苦性认识不够, 心理准备不充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困难时, 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难以承受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严重者还会产生困惑或抵触思想, 不再有寻找工作的意识, 而选择了主动失业的做法。

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 是由缺乏对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结果。经过全面、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就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期望和目标。让学生树立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相统一的思想, 并在学习中, 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2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内容

结合职校学生的实际, 要对学生进行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社会现实需求, 对个人的职业期望、专业技术含量及职业迁移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设计。具体在职业规划教育时, 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2.1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向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围绕专业培养目标, 对学生进行目标理想规划。要让学生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专业学习目标, 在目标驱使下进行学习、训练。在学习中, 教师要督促和指导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预期。克服无意识、无目标、盲目学习的状况, 清楚自己将来的发展方向, 明确自己将要做什么、想要做什么、自己能做什么, 并按着这个目标去努力。

2.2 能够客观的认识和评价自己

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估, 对每个人来讲都是比较难的一个过程。不能正确认识自己, 更是职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要引导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技能、道德水准等因素, 结合社会的需求, 对自己进行综合评价, 从而对职业做出正确的选择, 确定最佳职业生涯目标。

2.3 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

教师在开展一般性教育中, 要针对个性差异的学生,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以利学生的职业生涯目标符合自己。规划职业目标时, 要做到四个匹配, 即:性格与职业匹配;兴趣与职业匹配;特长与职业匹配;内、外环境与职业匹配。要特别提醒学生不能存在从众心理, 要确立立足专业、充分体现自己个性意愿的发展目标, 使学生懂得如何在不同环境和条件下趋利避害。

2.4 学会修正和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

随着学习过程的深入, 学生对自己职业规划的目标也是在不断调整的。尤其步入岗位后, 会遇到一些具体的情况和问题, 导致起初职业规划的目标出现不适应的现象。这就要求学生规划职业目标要分阶段进行, 做到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 个人理想与社会需求相联系。对规划不合理、不完善的内容, 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完善和调整;对存在严重不足的方面要进行修正和调整, 甚至进行重新的选择。

当然, 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时, 还要结合职业学习的进程, 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确保教育的实效性。

3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原则

要做好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除了对学生必要的教育外, 还应使学生掌握以下的原则:

3.1 清晰性原则

要确保学生规划的目标明确, 实现目标的措施得当, 采用的步骤直接、有效。

3.2 挑战性原则

规划要具有一定高度和难度, 经过努力能够实现;避免设定的目标过低, 影响发展。

3.3 变动性原则

设定目标值具有弹性和变化范围, 要考虑环境变化对目标的影响, 具有灵活性, 能进行必要的调整。

3.4 一致性原则

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要具有相同的指向性;个人的意愿与社会的需求要吻合;目标和措施要一致。

3.5 激励性原则

目标设计要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和性格。完成和实现目标会使自己身心得到愉悦, 具有成就感。

3.6 可评量原则

规划目标要具有完成的时限、标准, 要始终督促自己按着计划去实现, 对阶段目标完成情况, 能够进行适当的量化, 并为调整自己的规划提出可靠的参考。

上一篇:关于贝多芬传读后感500字下一篇:读后感爱弥儿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