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向日葵一样优秀作文

2024-11-06

像向日葵一样优秀作文(精选15篇)

1.像向日葵一样优秀作文 篇一

忘不了那丛快乐的向日葵。

那段时间,考试的失利让我整天愁眉不展。一天,偶然从邻居家的矮墙边走过,突然瞥见一丛种在墙角的向日葵,是那么繁盛而灿烂的金黄色,宁静而优雅。每一只花盘都迎着太阳,向着光明。每一片花瓣都像一张小小的风帆,牵着胀鼓鼓的舱,满载着自信与快乐。

花之生命亦如人生,或有辉煌,或有挫折。当暴风雨来临时,向日葵也会微微低下花盘,然而低下头并不意味着放弃。记得诗人汪国真在他的《旅程》中写道:“垂下头颅/只是为了让思想扬起/你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脚下,就会有一片坚实的土地。”当阴霾过后的第一缕阳光破云而出时,迎接它的是向日葵那依旧微笑的面庞。花儿尚且如此,我又怎能轻言放弃?

还记得梵高吗?绘画天赋极高的他却被命运无情地捉弄,在他有生之年,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同,据说一生只卖出一幅画,以至于依靠兄弟的周济而苟活人间。但是,即使没人认同,他心中依旧有一棵向日葵。那怒放在他画笔下的花儿,虽被剪断置于花瓶之中,却仍然生机勃勃,充满大团大团绚丽夺目的亮色,那繁茂鲜艳的向日葵,在阴沉的`背景中,愈发傲然与顽强。这,何尝不是梵高在困苦中自信的写照?

不要忘记,苦难是生活的底色。焦桐说过“阴雨的季节太长,人间的是非太忙”,在人生的历程中,总有人遭受狂风的侵袭,总有人遭受暴雨的冲刷,但是还是会有人在暴风雨中收获希望。“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罢了,既然挫折已经袭来,不妨像向日葵一样,挺直腰杆,豁达面对。

请在凄风苦雨中见证我奋斗的步伐。我会牢牢抓住脚下的大地,沿着缝隙伸展枝干,坚强而自信地活着,因为我的心中有一棵向着阳光生长的向日葵,它教会我,转过身,阳光依然对我眷顾如常。

2.像向日葵一样优秀作文 篇二

《折腾》大背景是中国近几十年来动荡、畸形、疯狂的历史, 这基本上就是一部折腾史。在这样的大环境中, 不同的时期、形形色色的人, 前仆后继、没完没了地上演着千奇百怪的悲剧性闹剧。他们折腾着和被折腾着, 在乡间、在城市、在政治运动中、在生活里, 在商场、官场中……直到今天, 依旧有人在无休止地“折腾”……

这是一个折腾的时代。折腾, 成了一种生存状态;折腾, 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别人;折腾, 搅乱了世界也埋葬了自己……折腾里有黄金, 有粪土, 有哲学, 有骗术, 有人性的呈现, 有欲望的勃发, 有阿Q式的疯狂……

甚至连《折腾》的作者戴定南都是位善于折腾的奇人。他把自己的事业折腾到了海南、上海、北京……折腾到了纽约曼哈顿的世贸大夏。随着9.11事件双子塔的崩的雄心壮志变成了炼狱中的另一种折腾———在死亡与复活之间挣扎。

折腾文学

《折腾》的作者戴定南并不为文坛所熟悉, 此前, 他甚至从未想过要写小说, 《折腾》是他的第一部小说。众多知名评论家给予《折腾》的评论是:一个很能折腾的奇人折腾出的一本奇书。

《折腾》以类似自传的方式, 用“原生态”的笔触, 描写了一个人的家族和成长经历, 以及改革开放后商品经济大潮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 约26万字。《折腾》中涉及的人物、故事及情节不但真实可信, 而且还讲述得非常简洁并赋有趣味。有生意人、还有官员、妓女、良家妇女……这些故事讲得异乎寻常的吸引人, 每个人物的塑造虽然都着墨不多, 但都个性鲜明、活灵活现。

《折腾》本身不是传统小说的写法, 严格地讲它缺乏小说的整体构架、显得零散, 更多的像纪传体的随笔。这个问题在出版之初就曾引起过关于网络时代文学的新形式、大众文学审美趣味分层等方面的争议, 专家预言, 《折腾》的语言风格、叙述方式及结构很有可能会引发现代汉语文体上的变革。

我们身处一个焦灼的时代, 这焦灼其中也包含着文学的焦灼———当更多的作家转身历史的书写, 我们不满于文学对现实的失语;但当一个作家对着这个时代展开正面强攻时, 我们又不免挑剔, 他笔下的现实生活还不够真切, 不够鲜活, 或者不足以说服我们。很重要的原因大概是, 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商业生活, 他们只是旁观者。只要一触及这个领域, 他们就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隔靴搔痒。但那些真正随商业大潮载沉载浮的参与者, 是否就有笔力把握这个时代呢?我们其实也不无怀疑。读戴定南的《折腾》, 其实是一个渐渐消除怀疑的过程, 读到后来慢慢相信, 在那些多年打拼于商海的人士中, 还是有人有能力从曾经的生活中暂时退身而出, 来讲一个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而不是为个人树碑立传) 。他们的描述难免有个人生活的烙印, 但似乎已经能为一代人的精神立此存照, 并不时有点睛注释。戴定南就是他们中的一员。读他的小说《折腾》, 惊讶在于, 这个自称第一次写小说的作者, 已经不是流水账似的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不合常规的小说理路, 带着一种野蛮生长的自由与张力, 裹挟着我们进入一个激烈拼杀而又不动声色的商业世界。那些个大道与小道的迂回, 理智与欲望的较量, 说严肃了, 是中国商业30年刀光剑影左奔右突的成长史;说通俗了, 就是那些不谙于世的商业弄潮儿在尚未成熟完善的规则缝隙间的折腾。它之所以让身处商业之外的我们也读之惊心与会心, 是因为“折腾”二字, 无意间将我们也涵盖进去——当商业的大潮随着改革开放澎湃向前时, 我们谁的生活是波澜不惊走过来的呢?

折腾人生

《折腾》是60年代生人的往事笔记, 现在四五十岁的人, 虽然为了生计, 因为欲望还在继续折腾, 但他们同时也进入了怀旧、反思、渴望平静的年龄段。《折腾》是他们心性的史记, 是他们的一支雪茄, 是他们的一杯老白干。

《折腾》披露了中国一代人发家的秘密, 揭示了人性的真相, 展示了欲望的疯狂, 而且这一切正在继续着, 并愈演愈烈。这些“折腾”的内容, 看得人惊心动魄, 看得人目瞪口呆, 看得人欲望顿生, 看得人胆怯退步……而在这些现象中, 人们无疑会真实地感受和了解许多自己原来并不知晓的社会生活内容, 获得不少启示和感慨。这部分内容, 是《折腾》最有价值和最容易引起读者关注的内容。因为, 没有“折腾”过的作家是不了解这些内幕情形的, 而了解的很多企业界人士又未必有这个意愿和能力。因此《折腾》其实是一本很不易得到的书, 是一部可以引领人们进入一种陌生表达情境的作品。

在描述这代人商业时代的欲望浮沉时, 戴定南把相当多的笔墨用在了描述这些人的精神前史上。名为“王家瑜”的身世经历, 似乎可以作为一代人身世的概括:英雄主义的熏陶, 伴随着物质的贫困。胃与性的双重饥饿, 再加上一颗读书种子落在乡下的失落……“这些描述都不是可有可无的, 我想说的是, 正是这些构成了他们的精神底色, 也决定了他们这一代人后来在商业上的成与败。”戴定南说:“这一代商人的特殊与复杂之处在于, 他们毕业后下海经商, 既是物质脱贫的需要, 也是自主的选择, 他们骨子里的理想主义让他们不甘于平庸, 总想为这个时代承担点什么。年轻带来梦想与希望, 一个人如此, 一座城市也如此。所以,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没有历史, 在于一个人一踏上它, 就可以像恺撒一样说:‘我来了, 我看见, 我征服。’年轻带来了尝试与欲望, 从而延展出肆无忌惮的冒险历程。”

戴定南将“不断变换的篮球”作为这一代人内心追求的精神隐喻, 我们需要各种篮球, 不断需要。小时候, 我要的是考卷上的分数;后来是才华、思想和观点;再后来是职务和权力;再后来是钱。篮球意味着规则和比赛, 意味着拉拉队和喝彩声, 这是城市文明的魅力所在, 我们下一个篮球是什么呢?“当然是利润, 更多的利润。”这是小说中最具意味的对话, 发生在年轻的“我”与宏之间。正是因为这个篮球在不断变换着, 这一代商人最终失去了目标, 他们放任自我最终也遗失自我, 所以他们注定是十个折腾九个败。可是, 他们的折腾, 不同于倒爷的折腾。尽管他们中一些人, 在股份制刚降临中国的时候, 就已悟出:“赚钱与挣钱完全不同。挣是用手争, 得来的是血汗钱, 但赚是钱生钱, 将一分钱变成一块钱。钱从哪里来, 从股份制里来, 股份制就是装钱的笼子, 所以我们要先编笼子。”但还是有人不满足于就这么编笼子, 有人甘愿朝最破绽百出的笼子里跳, 仅仅因为, 那个笼子可以将他人的情怀放置进去。

折腾时代

《折腾》涉及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许多重大历史事件, 尽管着墨不多, 又是以家族和自己的角度描写的, 却有情有景、真切动人,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对这些事件、“运动”及某个历史时期还作了较精辟的评判。改革开放30年, 各种纪念、反思这30年的讨论会、书籍有了很多, 《折腾》虽然是小说, 却同样具有反思的意义, 而反思的结论, 就是小说这一部分的观念内核。以戴定南的话说, 就是改革开放的大潮激发了中国人各种欲望的大爆发, 结果所有的人便自愿或不自愿地开始赤着脚在废墟上狂舞。“欲望”“赤脚”“废墟”“狂舞”, 这几个关键词以偏重艺术的角度, 准确地抽象出了改革开放后的当代中国的“神韵”。

有人质疑, 我们提倡共创和谐社会, 改革开放30年, 那么多丰功伟绩, 为什么就选了折腾, 这不是瞎折腾么?折腾是现实, 和谐是理想;不研究折腾, 不引导折腾, 又如何去实现和谐的理想?一步步解析、研究这个命题, 对中国的发展大有裨益。一个活跃的社会, 一个发展的社会, 是离不开折腾的, 而使社会走向和谐的努力, 就是不断地减少瞎折腾。不让权贵资本折腾老百姓, 折腾国有资产;不让司法腐败折腾有冤的正派人、穷人;不让强权折腾民意;不让丑恶折腾善良……

然而《折腾》这锅炖菜的深层魅力还不只是因为它的原料好、火候佳, 也不只因那些浮在表面的花椒、大料。厨界有句名言“咸为鲜之首”, 《折腾》至关重要的一把盐就是它的悲剧性。

读《折腾》, 读着读着, 你会感到大时代中的每个人都没有安全感, 读到后来, 还会进一步发现, 虽然人物命运各异, 但几乎每个人的结局都是悲剧性的。即使不是物质、环境方面的悲剧结局, 也是心灵世界的悲剧结果。而作者高就高在将悲剧从有形的物质世界, 延伸到了无形的心灵世界。有了悲剧, 就有了厚重感, 就有了叩击读者心灵之门的重拳, 书也就超越了可乐、啤酒层次, 而有了威士忌、老白干的境界。尤其值得一说的是, 《折腾》的不安基调和悲剧结局照样是那样的不张扬、不造作, 是一种平平的传达、隐隐的无奈、悠悠的痛楚。而普遍的不安全感和悲剧的结局, 不得不让我们问“为什么”。

小说人物的命运, 其实也就是戴定南自己。戴定南总结说:“他们大部分最后败在, 还暂时没有既定的商业规则可依。”“西方的商业规则, 是一代代人建立起来的, 而我们是什么时候才知道公司这个概念?1992年。价值与规则靠时间孕育, 我们怎么能指望中国仅靠20年时间, 就在土壤中长出成熟的商业价值与规则呢?所以要说牺牲, 也是必然的。”中国有段时间, 就是将生意变成了运动, 类似于广播体操那样的全民健身运动, “击鼓传花”就是其中最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之一。它好就好在人人都可以参与, 而无需太多技能与条件, 鼓一停, 花必落在某人手里, 这人便该倒霉就倒霉, 该干吗就干吗。游戏是愉悦的, 也是残忍的。越简单的游戏就越残忍。

“写这种失败, 我有一种心疼的感觉, 但这其实是人物必然的结局。谁让他们生在60年代?”生于1964年的戴定南深知这一代人的宿命, “王家瑜失败了, 本可以一逃了之, 但他选择承担, 最后以非法吸储罪入狱, 在监狱中仍然在思考:人是上帝的一粒麦子。”这就是60年代人。在他们的肌体里, 英雄主义、人文情怀与商业野心是混合一起, 这也注定, 他们的选择判断有时是聪明的、明智的, 有时则荒唐得无以复加的。

看起来, 戴定南的小说人物命运, 无意间已经与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激荡三十年》、《大败局》中对于中国企业的思考叩合, 但写这部小说, 戴定南并不想否定这代人折腾的意义。“既然商业文化的价值建立, 需要一代代人完成, 而中国人离这个目标还很远, 那就需要折腾, 不仅是这一代人, 后面的中国人, 且得折腾呢。”

3.像向日葵一样生长 篇三

村里所有的茅厕都是这样:一口大瓦缸上面搁着两块木板。夏天臭气冲天不说,蚊子还会叮肿屁股,我每次蹲上去都提心吊胆,最终还是掉下去一次。

我小声哭着,费了很大劲才爬上来。全身臭哄哄的,妈妈肯定会把我赶出去。

我跳进离家不远的小溪里,任溪水冲洗我的身子。岸边草丛里传来阵阵蛙鸣,好像在喊:羞羞哦,掉进茅厕咯。

我湿淋淋地坐在大鹅卵石上,湿衣服贴在身上还隐隐散着臭气。一只螃蟹爬上来,转来转去。我望见自家屋顶升起炊烟,却没勇气迈开脚。

我被来小溪冲凉的堂哥拉回家时,妈妈正抱着弟弟在地坪纳凉,唱着那首儿歌:

咕咕

油煎豆腐

有就吃一块

没的就打饿肚哦

弟弟坐在妈妈的二郎腿上,一会儿高一会儿低,仰起小脸幸福地笑着。

妈妈抬头看见了蹲在树底下的我,立马变成了另一个女人。

“不争气的血包子!多丢脸,都这么大了还掉进茅厕!迟早会有一天被你气死……”

再也关不住那些泪水,它们就像逃荒的难民急急忙忙冲了出来。我在心里拼命地说,我真的不是故意要气你,妈妈!

我站在村口的梧桐树下,仰头看着枝叶发呆。我想在那根最粗大的树杈上造一间小房子———用大片微黄的梧桐叶做屋顶,用墨绿的松针做窗帘,用萤火草编成舒服安稳的小床。我会请麻雀做佣人,每天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吓人的眼镜蛇可以驯服了做我的守门人。千万不能忘记在房子前面种上一棵向日葵。对,就是那种喜欢围着太阳旋转的花,我叫她“地上的太阳”。

我就这样沉溺在不着边际的幻想中。想象着自己变成了一个住在树上的女侠,能文能武,踩着树叶飞来飞去行侠仗义。村里来了一群持枪拿刀的黑衣人,逼村民将值钱的东西搬出来,甚至不放过我弟弟脖子上的银项圈,这时我穿着白衣白裙仙女般从树尖飞降,把黑衣人打跑。妈妈骄傲地哭着冲出人群,“霞儿,我的好女儿!”这时,我就倒在她的怀里安慰她说:“妈妈,我原谅你的偏心。”

有一次,我站在一堆两米高的柴垛上,疯狂地幻想自己是在乘飞机,我开着这架木飞机飞过了幕阜山的峰尖。柴垛底下的黑母鸡乌鸦,被掉下来的我吓得飞了出去。

寻找滑落的鞋子时,我发现了一些圆白的蛋。它们埋在柴垛底下,上面盖着厚厚的松毛。乌鸦鼓着颈毛冲过来,瞪着眼呵斥我:“放下,你这贼!”

我一手拿着一枚蛋准备回家。没跑两步,乌鸦已经把我的裤子啄拉下来。我生气地说:从今以后,本女侠和你势不两立!

我总是因为这样被妈妈骂作疯疯癫癫的害人精!

那个冬天的早晨,妈妈给弟弟一大把糖粒,却只肯给我三颗花生。我伸出手打掉妈妈递过来的东西,用脚拼命踩,惊呆了的妈妈回过神来寻竹条时,我已经疯牛一般冲出了家。

站在荒草地里,我放肆地哭喊:我要你骂,要你打,要你后悔,要你后悔一辈子!

那一刻,我宁愿自己是乌鸦窝里的一枚蛋,乌鸦妈妈会每时每刻守护着我,直到我从蛋壳里出来的那一天。乌鸦妈妈会在阳光灿烂的下午带着我和兄弟姐妹去草丛里寻食觅水,她是不会让我受一点点伤害和委屈的吧!

我想啊想,眼泪就流啊流!

上小学时,有篇课文是《小蝌蚪找妈妈》。上课时我为小蝌蚪的遭遇哭了起来,上天保佑可怜的小蝌蚪找到他们的妈妈吧!当读到小蝌蚪跑去叫乌龟“妈妈”的时候,我着急地直跺脚。直到小蝌蚪找到蹲在荷叶上的妈妈时,我才松了口气。老师在一边狐疑地看着我,“这孩子是怎么回事啊!”

从那时起,我每天放学后,就会弯到山脚下的稻田边喃喃自语:小蝌蚪啊,你们的妈妈有四条腿,没有尾巴,披着绿衣裳,像狗狗那样坐着。一定要找到啊!

我总能独自呆在没人的地方坐上许久。我喜欢坐在晒谷场盯着喇叭花苞不动,我一直想看看喇叭花是怎样开放的。是慢慢地张开花瓣,还是像冲天炮那样带着鸣叫“轰”的一声打开?可惜,那些喇叭花从来没有在我眼皮下开放过。

我会抱着一只叫牛屎蘑菇的蘑菇唱:

咕咕

油煎豆腐

有就吃一块

没的就打饿肚哦

对于这一切,谁又能明白呢?当然不能明白。我不就是看着妈妈抱弟弟唱儿歌太羡慕了吗?既然你不给我唱,我就唱给蘑菇听吧!

我仍在不断地犯着错误,这就注定了我不能伴着行云流水般的音乐声或者是和风细雨的呵护长大。

那一次我不小心摔破了水壶的盖子。

我吓呆了。妈妈闻声赶来,举起巴掌拍过来,“啪”的一声比盖子摔碎的声音还要响,紧接着“败家子”之类的责骂声迎面扑来。

原来在她眼里我连一个壶盖都不如。我疯狂地跑,再也不想停下来。悲伤是如此真实和巨大,超出了我的想象。这种悲伤感逼迫着我不停地跑,跑,想在奔跑当中把满腔愤怒和委屈通过脚步交给大地,直到最后累倒在油菜地里。

我想离家出走让她找不到我而着急。我想让自己变成残废,让她心疼。可最后,我还是选择好好活下去。因为,我想起了疼爱我的爸爸。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爱我。我钻进油菜丛中,大声地喊:从今天开始,没有谁有权利来伤害我命令我,没有谁能随意夺走我的快乐,没有谁!

油菜花瓣落了一地。

我向妈妈表示反抗的第一步是,剪头发。

妈妈总喜欢给我梳两个小辫子。有时候起床头发乱糟糟的,梳起来很疼很疼。可妈妈不管,只晓得怎样把我打扮得顺眼些,好不给她丢脸。

可现在,我要按自己的意愿来生活,再也不想要两个小辫,我想让我的头皮轻松一些。最好从床上一爬起来,随便扒拉两下就能上学。其实,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让妈妈看了可惜。不!最好是气得不再管我。

我走进理发店,对师傅说:给我剪个男孩头。

一进家门,我妈的眼睛就没离开过我的头发,我故意装得若无其事。我妈用似笑非笑的目光把我从上到下打量了几通后,就开始嘲讽,不要以为换发型就会好看,人长得丑,一天换一个发型也不会漂亮。

她不知道我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丑还是漂亮。已经没有两个小辫的我,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轻松自在。我想,要是头发再长,我还会剪成这样。

我一直想在学习上取得成就,一种不安全感促使我要出人头地。我要证明给她看:我不是要前世债的,更不是害人精。

那时候,我的语文成绩好得出奇,每一篇课文学过之后就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可妈妈从不夸我半句,因为我的数学实在太差。

“王老师拿来一张硬纸,做数学卡片用了这张卡片的2/7,做试题卡用了这张纸的3/7,一共用了这张纸的几分之几?”这该是一道最简单不过的数学题吧,可我不会。我总想不明白,这王老师是不是闲着没事,要这般为难我?做试题卡就做呗,还要我来算。你是一个老师都想不明白,未必我这个做学生的就比你强。

我好像不是学数学的料,学不好数学,就不能理直气壮地告诉妈妈:我不是没有脑子的人。

于是,我暗暗发奋,一天到晚拼命学数学,成天跟在老师身后追问:是这样做的吗?我做得对吗?还真惹来不少惊讶的眼睛,“这学生不是不爱上数学课吗?”

我的数学奇迹般好起来,妈妈还是没有奖励我,连一个笑脸都不曾给予。因为,她被该死的心脏病带去了另一个世界。

冥纸在半空飞舞,鞭炮一路轰响,一条白色的队伍随从前面那架盖着白毯的棺材,缓缓前进。我夹在队伍里送走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我难过地走着,踏出一路的苍凉。我一想到我没有妈妈了,就开始掉泪。一想到别人有妈妈而我没有,我就哇哇大哭。

我宁愿她继续打骂我,怎么都可以。只要她在我身边。可是,她把我扔在半路自己一个人走了。今后,无论喜怒哀乐哪一种感受,都少了一个与我分享的人。我开始羡慕最终找到了妈妈的小蝌蚪,如今我也丢失了妈妈,我又上哪儿去找呢?

是啊,谁能告诉我上哪儿去找呢?小蝌蚪知道吗?也许它们已长大了,消失得无踪无影。梧桐树知道吗?它只在风中摇曳。油菜花知道吗?它们已成了干柴一束。乌鸦知道吗?它也跟在送葬的队伍后面哭泣。也许没有谁知道,可生活还要继续。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适应这种生活。我学会了洗衣服,煎蛋,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我不喜欢别人在背后议论没妈的孩子怎样糟糕,更害怕活在别人同情怜悯的目光里。事实上,我比想象的要坚强。我还要保护好弟弟,不让他受欺负,不让他学坏。

我在家门口种上了一棵向日葵。对!就是那种美丽又温暖的植物。小时候,我就特别渴望我的屋前有一棵像太阳一样的花,享受被阳光拥抱的感觉。我不只一次告诉自己,我要像向日葵一样灿烂绚丽地开放。

十二岁生日那天,我独自去了家乡最高的一座山,张师山。站在顶峰,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妈妈,我那有点偏心的妈妈。可奇怪的是,我只忆起了顶着暴雨走好几里山路为我送伞,把荷包蛋埋在早饭底下的妈妈,忆起了常年远在黑龙江工作的爸爸,还有念小学的小弟。接着,那些朴实亲切的日子大片大片地出现在我眼前:高大的梧桐,挂在屋里的日历,晾在竹竿上的衣服在风里摇曳,我们的菜园,菜园中的蚂蚱和蜻蜓,我们的稻田,丰收时节有稻草人屹立其中,还有我们的黑母鸡乌鸦。我便觉得那田野的风微微吹来,我的心头不再是一潭死水,我生命的血液又畅快地在体内奔流起来。

4.像向日葵女孩一样努力生活 篇四

如果说生命就是一朵花,那么向日葵就是我们的生命之花。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动力,一种精神,一个方向。

或许,在有的人看来,这是一个多么华而不实的事情,把人和一种植物来相提并论。或许在以前,我也曾这样想过,不过,当我真正的了解了这个事情以后,我才知道,原来,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平等的,都是不断的学习的过程,有学的就要学,就像我们要像向日葵女孩一样的努力生活。

向日葵女孩何平,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也曾在父母的怀里撒娇,也曾与同伴嬉闹,也曾躺在草地里数星星,也曾做过许多我们童年所做过的事。但是,我们的时光却远比她长。六岁就开始外出赚钱,十岁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带着弟弟上大学,一周兼职七份等等,这一切的事情都让我们不得不心生敬佩之情。或许有的人会说,别人在这种条件下,也可以做到一样,或许做得更好。也许他们是对的,但是,那只是假设,没有发生的事谁都没有办法预料。何平在如此困难的生活的压力下,没有抱怨,没有埋怨,没有抛弃,更没有放弃。而是用自己的笑容去面对生活,去感恩生活。我们常说施恩不望报,但是,她没有接受那个准备弃学救母亲的男孩的施恩,却拿出自己的1600元钱,亲自送给那个男孩。这是什么?这是一份责任,一份心意。不在乎它有多少,不在乎它有多重,只在乎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她自己也说过,自己就像是一朵向日葵,太阳越大,越要更好的活着。其实,她就是我们身边的人,或许有人还是她的校友,或许有的人还在校园里遇到过她,她和我们一样,都是90后,都拥有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颗心,但她所拥有的坚持、开朗、永不言败等的精神,确是我们所缺乏的。

5.像大海一样作文 篇五

第二天早上,我和我第一个起床。透过窗帘之间的缝隙,我们可以感觉到海南的早晨就像阳台上的一盏荧光灯!窗帘一拉开,明亮的阳光就照耀着大地。站在窗前,可以清晰地听到鸟儿们精力充沛的歌唱声,让人感到轻松。

晚饭后,我们直奔目的地大东海,开始了一天的旅程。大东海有很多游乐项目:水上摩托车、水下20米潜水艇、潜水、海上降落伞——令人眼花缭乱。我决定乘一艘潜艇进入大海的怀抱。

这艘潜艇是海南人用大量的钱从国外进口的。安全性能好,视线好,慢慢进入海底。真的!海底很美。有长长的海带、紫色的珊瑚、身上有条纹的斑马鱼、身上像菜刀的旗鱼、还有黄白相间的海石花让我惊呆了。导游详细讲解了美丽的水下景色的形成过程。

“啊!潜水员!他在喂鱼肠我不知道是谁打电话来的。我们热情地向潜艇对面的潜水员挥手微笑。多酷啊,这么多斑马鱼和旗鱼都跟着他。突然导游变得严肃起来,一条毒鱼出现了。毒鱼不常见,平时不出来,大多呆在洞里。

海底丰富的产品使我大开眼界。时间过得很快。潜艇很快浮出海面。我还没看够,但我只能勉强坐快艇上岸。我赤脚踩在松软的沙滩上,没有一种感觉涌向我的心。

6.像星星一样作文 篇六

――题记

月明星盛,我信步走到阳台上,享受夜的静谧。

夜色微凉,华灯初上。抬头是璀璨的星空。星星正以盛开的姿态泄露了夜晚全部的秘密。

细碎而繁多的星星在夜空中晕开一圈涟漪似的柔和的光。这是我原本烦躁的心情,平静了不少。

渺小的星星如何能无谓的发出光芒?只要有月亮出现便会有星星。相对于日月来说,他们的星光可以说是微乎及微。大多数人看到的都只是月亮,但这并不代表月亮就是主角。

星星发出微弱的光芒,带它们汇聚成“海”便是独一无二的主角。

其实我就像它一样,存在在这个庞大的世界中,扮演着一个极小的角色。一不留神就会被埋没在人群中。

但我从没放弃,像星星一样,只是在夜空的一个角落里独自闪烁。不算耀眼,也不是黯淡,却能出现在人们的眼中。丝毫不敢松懈。

满天的小星斗,他们尽自己的力量,把点点滴滴的光芒融汇在一起。虽不如太阳那般辉煌,也不如月亮那样清澈,但它们把梦幻的微光洒到了人间,把大地变成了一个奇异的世界。

塞内加曾经说过:“谁能数的清天上的星星?谁能说出它们对世界的影响?”

人们总会在不经意间忽略掉它们,但它们仍然无畏地发着光,为夜行人指路。

虽然星星隐匿在遥远的天际,依稀的星光却依然闪耀在你窗前。

我会像那群星一样,虽不能照亮整个漆黑的夜空,却也能释放出光芒。

“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照亮我前行……”

7.像人类一样思考 篇七

智能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最高体现。然而对于我们见到过的机器人,虽然外形和动作可以非常逼近人类,我们还是能一眼看出,那是机器,一架没有思想的机器。各种机器人专项竞赛中,更是让我们看到了机器人的笨拙。即使是软件形式的机器人,其“智力”表现也非常幼稚。常见的各种QQ聊天机器人,很容易让人识别出来,它们并不能像人类那样思考问题。

1950年,英国数学家兼密码学家阿兰·图灵发表论文《机器能思考吗》,探讨机器思维的概念。图灵指出,如果机器在某些现实的条件下,能够非常好地模仿人回答问题,以至提问者在相当长时间里误认它不是机器,那么机器就可以被认为是能够思维的。这就是图灵测试。

2014年,俄罗斯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史上首次通过图灵测试,令人类考官相信它是一名13岁男孩。纽约大学认知科学教授盖理·马库斯指出,聊天机器人经常借助使幽默手段来将对话人引导至别的话题上,避免回答一些其无法理解的问题。谷歌知名科学家雷蒙德·库茨韦尔也认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完美通过,不过他2004年就曾在《奇点临近》中预言,人工智能超越人类思维的“奇点”即将到来。

图灵测试目前已成为人工智能哲学不可或缺的概念,但亦受到不少批评和质疑,其中最著名的是美国加州大学哲学教授约翰·塞尔在《心智、大脑和程序》中提出的“中文房间”理论。

其实我们并不能通过图灵测试来判断对方是否会思考。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也不能说就具有思维能力,图灵测试还需要改进(2011年已有新版图灵测试)。

人与机器的区别,除了思维,还有意识、情感、道德等。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可以看作高级人工智能的标志,但却是冯·诺依曼体系的局限。记忆是学习的基础,存储程序控制体系很好地解决了记忆和程序判断的问题,但是解决不了思维问题。

人工智能采用高效的判断来代替了思维。根据经验,使用判断,进行策略选择,很难有创造性的对策产生,更别说演绎推理了。即使像深蓝战胜卡斯帕罗夫的案例,也不能说明深蓝具有思维能力,它有的只是庞大的知识库和快速判断能力。

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的根本途径,其应用遍及人工智能的各个领域,它主要使用归纳、综合而不是演绎,仍是一种经验学习。塞缪尔的下棋程序可以在不断的对弈中改善自己的棋艺,向人们展示了机器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社会问题与哲学问题。人人常常以为人类设计的东西,其能力不可能超过人类,其实没有任何逻辑依据。智能机器人将来是否会在智能上超越人类甚至威胁人类,实在不可预知。

2013年,帝金数据普数中心数据研究员S.C Wang开发了一种新的数据分析方法,给计算机学会“创造”提供了一种可能。目前的计算机只能局限于应用人类创造的定理和公式进行运算,如果哪一天它能够像人类一样思考,就可能创造出新的定理和公式,那时的计算机就完全可以超越人类。

科幻电影向我们描述了具有思维能力的智能机器人的可怕, 甚至到了人类无法控制的地步。但是对机器的控制,远比让机器思考容易得多。如果能够实现机器思维,对它们的控制早已不在话下。

大自然创造了可以思考的人类,人类为什么创造不了可以思考的机器呢?

8.优秀作文:像花儿一样 篇八

我住在筒子楼二楼,小窗前摆着我的写字台,透过窗便能瞅见那棵槐树。苗婆的小调总能排解冗杂作业带给我的烦闷。她与王公每天准时去,我就每天准时开始写作业。多亏了她的小调呦,做完作业我还有闲暇时光看书。

苗婆的唱调总跟着季节变。春天唱那明快的,夏天唱那祛火的,秋天唱那高爽的,冬天嘛,她的声音总能暖到你的心窝子里去!我抽空近距离欣赏过他俩的表演,苗婆唱完个一小段就会与王公相视一笑,如同那少女一般淡淡的莞尔。唱调虽是四季不同但苗婆与王公相视的眼光却是四季如一。

时间一点点从生活的缝隙中流过,槐树的叶是落了一茬又长了一茬。转眼就到了第二年秋天。这是二老金婚的第一年。在这个秋天。小调停了一旬。平常也就偶尔停个三五天。我正纳闷呢,流言就不请自来,进了我的耳朵,王公因为脑溢血去世了,就是这几天的事儿。我想许是再也听不到苗婆的小调,听不到王公的弦声悠扬了。于是就默默伏案,继续与难缠的作业做斗争。越是不耐烦就越是写不进去。书怕是顾不得了。

过了一周,苗婆的声音竟奇迹般地再次飘进了耳朵,我倚在窗边呆呆地望着,槐树的枯叶打在苗婆身上。我本以为苗婆的脸色会如那秋叶,却不想,恰恰相反的是她的脸色如夏花。秋风冽冽地吹着,苗婆的小调却把那风的刚烈化作了轻柔。

九月的桂花香挂在了槐树梢。苗婆像花儿一样永远向阳。她笑着对待生活的顽劣,生活也会在漫漫长路上为她捎去安康,给予她克服悲伤的力量。我快步走下楼去,夹带着最爱的那本书,来到槐树下,挤到人群前排。我看得真切了,苗婆是带着笑的,是她与王公的那抹莞尔,好像王公还在这里。

我怔怔地望着,书从腋下滑落。我赶忙去捡。我注意到了书中的句子:

在暗淡的秋季

我没有走向你

没有唱没有低语

我沿着篱墙

向失色的世界走去

为明天的歌

9.像小草一样成长(作文) 篇九

小草在自然界中算是最让人视而不见的一类普通植物。但每当在路边、在石缝、在山岭、在峡谷见到小草,看到小草的那种坚韧、坚持,不畏困难,直至重生,总会让我倍感振奋、崇生敬意。感谢小草,让我学会了坚持。

那是我骄傲的日子。

我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学习书法,也许是初始兴趣的努力,加上自我的天赋,我一开始学毛笔字就写得很好,常常会受到老师的表扬。特别是课堂评讲的时候,老师时不时都会把我的字挂到讲台上作同学们的练习范本,同学们都十分佩服我,我自然也是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厉害。那段时间,我简直是小书法家的代言人,一提起字写得好的,大家都不由自主地想到我,心里荡漾起的那骄傲和愉快滋味,胜过在大街上炫耀德克士冰激凌。

那是我灰心的日子。

升入六年级,书法学习也进入了更高一层。我发现,我写字开始渐渐地力不从心,写出的字不再优美、大方,总是缺少一些味道。老师不再表扬我,我慢慢从他的得意弟子变成了和其他同学一样,有时甚至会带一两句批评,这让我感觉很难堪。有时我付出了比以前多倍的努力,依然也无法写出漂亮的字。加上小升初的忙碌和紧张,我对书法原有的热情几乎被无形的力量渐渐吞噬掉了。有时,我还会想,或许,我一直都选择错了?我是不是不适合学书法?书法的道路,我还应该继续吗?我觉得,是时候放弃了。

那是我放弃的日子。

渐渐的,我变得懒散。书法作业能不做就不做,实在必须交作品时就拿以前写的去敷衍。上书法课要么没带笔,要么没带字帖,写出来的字更丑了。老师都不想批评我了,我更是无所谓的样子,心想:就在书法班混日子算了。以前只是我把自己想得太天才,我最终是没有能力学好的。

那是我燃起希望的日子。

10.像农夫一样做教师 篇十

杜威的教师“农夫”角色, 内涵丰富, 必须细细揣摩, 方得个中真味。杜威是这样说的:“教育者, 像农夫一样, 要做某些工作, 有某些资源可供利用, 有某些障碍需要逾越。农夫所要面对的问题, 不论是障碍还是资源, 都有其自身的结构……”

这段文字隐含着一个哲理, 用小学语文里一个熟悉的词语来说, 那就是“自然之道”。农夫工作的对象 (农作物) 有其不可更改的遗传基因、生长规律和自然环境因素。风霜雨雪, 虫害病害, 都是自然之道。农夫劳作时不能置这些“自然之道”于不顾, 而是要给予充分的重视。杜威这番话的潜台词是, 教师要像农夫关注农作物一样关注学生。农夫尊重、研究、了解、分析农作物, 才能更好地从事农事;教师必须学会尊重、研究、了解、分析学生, 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思考到这里, 我的脑海里忽然有一个词语———智慧———急匆匆地跳了出来。教师要做一个集辛劳与智慧于一体的农夫, 这才是杜威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

像农夫一样做教师, 就必须学习农夫的“种植智慧”, 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研究学生, 是教育的基点和起点, 也是教育之舟不至于偏离航向的根本。这也是杜威一直所主张和坚持的, 他的“教育儿童中心说”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不妨再看看杜威的四个教育信仰: (1) 学生天生的能力是教育园艺的起点, 也是生长的起点; (2) 教育环境是发展天生能力的途径; (3) 教育者就是要提供教育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天生能力; (4) 教育永无止境的目标就是成长。事实上, 教育被认为是成长, 成长即教育。

我们可以发现, 在这四句话中, “天生的能力”这一词出现了三次。何为“天生的能力”?对于农夫来说, “天生的能力”就是作物固有的特性;对于教师来说, “天生的能力”就是“学生的天赋”, 就是学生的“智力品质”, 就是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中人的“智力因素”。像农夫一样做教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 就是还学生一定的生长天性, 给他们一定的成长自由。

然而, 教育并不等同于农业。对于农业而言,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植物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由其先天性所决定。而人的成长则是无限的, 谁能对学生下结论说, “他以后是个‘瓜’, 她以后是棵‘树’, 他以后是粒‘豆’”呢?

11.像空气一样母爱作文 篇十一

时光总在不经意间悄悄溜走,一眨眼,期中考就要来了。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比以前多,经常要奋战到很晚。一天晚上,静悄悄的四周告诉我,时间不早了,而我,还有一篇作文没完成。烦躁不安的翻着手中的作文题材,眼皮也快要合上了,看书也看不进去,作文也不知道写什么话题,正头昏脑涨着……这时,妈妈一如既往的推开门,手里端着刚泡好的牛奶,杯口似乎还冒着热气,边走边亲切的对我说:“宝贝,已经很晚了,作业写完了吗?快点睡觉吧,明天该起不来了。”我的烦躁就在这时成了嘶吼,甩着手里的作文提材,对着妈妈吼到:“催什么催,我还有一篇作文没写完呢,你出去,别烦我。”妈妈一听,站在写字桌旁,望着手里还没放到桌上的牛奶,不知所措。我就像一只刺猬,将妈妈刺得遍体鳞伤。妈妈放下手里的牛奶,帮我整理好桌上的书本,小心翼翼的说:“那,那你趁热把牛奶喝了,做完作业,早点休息,妈妈,妈妈先出去了。”说完往房门走,此时,我才发觉妈妈的语气跟平时不一样,就像做错了事的小孩子。望着妈妈的背影,我的心像打翻了五味杂陈,十分懊悔。妈妈一直对我无微不至,我怎么能因为自己的课业跟妈妈发脾气,心里计划着明天一定跟妈妈道歉。

第二天,妈妈照样叫我起床吃饭,语气还是那么亲切。我心里想着要道歉,却不敢看妈妈的眼睛,心跳也一直加快,感觉自己都能听见心跳的声音,一番思绪斗争之后,终于鼓起勇气对妈妈说了一句:“妈妈,对不起,我不应该对您发脾气。”妈妈笑了,说:“没关系,孩子,我没怪你。你要记住,有什么困难就跟妈妈说,妈妈永远是你的军师。”得到妈妈的原谅,心里甜甜的,开开心心的吃完早饭,上学去了。

12.像什么一样生活作文 篇十二

我喜欢猫,因为猫很勇敢。《猫武士》上说,猫有九条命。即使面对再大的困难,它眼睛一瞪,胡子一扬,“嗖”地就出战了,哪怕自己战死沙场,九条命用完也要达到目标,决不后退!

我喜欢猫,因为猫很随性。《猫国物语》上说,猫有时候会乖乖听话,有时候会很任性,可你千万别以为这是猫的叛逆,因为猫是一种很高傲的动物。如果猫没了任性这点,那也就失去了本性,变成玩具猫了。所以猫表现出来的是:它有时候会爬到你身上玩,憨态可掬;有时候会向你摇摇尾巴,向你表示友好;有时候甚至会你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甩都甩不掉,令你哭笑不得。

我喜欢猫,因为猫很善良。《猫的报恩》上说,猫在临死前会预知到自己将要死去,它会回家以它的方式与主人进行“道别”,然后找一个无人知晓的地方,独自死去,绝对不会连累主人。这可能是为了报答主人对它的养育之恩吧,看,猫是很有性情的。

我喜欢猫,因为猫的慵懒。《笑猫日记》上说猫有猪一样的“恶习”,就是贪睡。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它都能大睡一场!有时候,它在阳光下打打盹,接着呼呼大睡,绝不受你的打扰。即使你吵醒它,它也只会翻滚两下,然后接着睡,你说它懒不?有时候我很羡慕猫,因为我没有它那么好的睡眠能力。

13.让语文考试像阳光一样 篇十三

考试的意义是什么?我在心里问自己,不禁想起了曾经阅读过的一篇短文:德国汉堡有一所很有名的理工大学,有一门公共选修课——法律,自愿选修法律课的学生多得不可思议,因为这门课的试卷多年来用的都是同一份,学生只要找一份去年的试卷做一下,就会及格。为什么学校连一年出一份考卷这样的事情也不愿意做?原来,大学开设这门课是希望学生对法律有个大致的了解,可法律枯燥无味,冲着这份一成不变的考卷,学生才选择了法律。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就了解了一些法律的基本知识,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不是考试,考试只是鼓励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如果我一味地追求所谓的“考试规则”,考试的“公平性”,而拒绝给学生一次改错的机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这样的考试又有什么意义?我毫不犹豫地找出小钰的试卷,真诚地递给她:“老师相信你能把这次作文写好,放学后你交给我。”她点点头,一双明亮而清澈的眼睛望着我,如小鸟一般飞了出去。

喧闹了一天的校园在夕阳的余暮中渐渐地安静了下来,我耐心地等待着小钰的试卷,等待着一份新的希望。当我读着小钰重新写在考卷反面的作文时,我发现右下角画着一张笑脸,旁边写着一行小字:“老师,谢谢您!”顿时,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心头。

静心思考,在当前新课改的环境下,在实施“减负”的今天,很多学生面对考试,总会紧张、畏惧。很多教师一提及考试,总是严肃、沉重。为什么我们不能让语文考试像阳光一样,明朗开放,充满朝气?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学生像喜欢阳光一样,喜欢语文考试,享受语文考试?我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做法。又是一次语文考试,作文是写“家乡的变化”,我提前一个星期就布置给了学生。这回学生可高兴了,以前神秘兮兮的“考题”竟被老师泄露了,而且还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学习、研究。为了写好这篇作文,学生们有的背着照相机,有的带上记录本,走向社会,去观察,去采访,去体验。为了研究家乡历史文化的发展,他们查阅书籍,上网搜集资料,从中获取了丰富的素材,汲取了创新的灵感。还没到考试,学生就兴奋地围着我,说:“老师,什么时候语文考试?”瞧,他们期盼考试了。

14.像什么一样生活作文 篇十四

窗外,晚霞染红了西边,渐暗的天空下,看见几只可爱的小鸟在无忧无虑地飞翔,一会儿盘旋,一会儿俯冲,发出喜悦的叫声。它们用这样的方式迎接黑夜的来临,等待月亮的出现。

我想变成一只鸟,在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我想变成一只鸟,在丛林中无忧无虑地歌唱;

我想变成一只鸟,在阳光雨露下成长。

鸟儿没有人类那样聪明,但正因为他们简单的大脑构造出他们简单的生活模式。

最令我为之羡慕的是它们有一双灵活的翅膀。老天爷是公平的,虽然给不了他们聪明的头脑,但却赋予了他们一双美丽的翅膀。正是因为鸟儿们的翅膀,才让人激发出灵感,造出以鸟为原型的飞机。它们的翅膀能使自己有长途旅行的机会。

我想像鸟儿一样无忧无虑地生活着,不必为了考试的成绩而着急;耳边没有父母的唠叨;也不用体验和同学之间竞争的紧张感。

我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着,不用在父母的管辖之中成长;可以和伙伴们一起玩耍;也能悠闲地过好自己的生活。

同时,鸟儿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位歌唱家,它们拥有婉转灵活的歌喉。虽然没有自己的语言,但它们会用自己的歌喉唱出生活的美好、恬静与舒适。

我从来都不会去伤害小鸟,因为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小鸟,我喜欢聆听小鸟无拘无束地歌唱。我想做一只小鸟,和小鸟们成为朋友。

小鸟们总能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悠然自得地沐浴着阳光。像小鸟一样生活,这是我的梦想。

慢慢走到窗口,感觉到天气有些凉意,茫然看向窗外,枯黄的树叶,随着风的方向,不知道飘零到哪个角落,也不知道何时停歇,心情就像落叶一样,心间有秋风掠过的痕迹。

窗外,天色暗了,已经找不到夕阳美丽的景色,我在黑夜里努力去放松自己的心情,迎接充满无限遐想的夜,让心情在黑夜里彻底地倾诉。

耳边传来轻轻的鸟鸣声,我知道,这是小鸟们在临睡前的谈话。

15.让孩子像孩子一样说话 篇十五

我开始怀疑主持人的专业性, 一个儿童节目的主持人, 怎么能问孩子这么成人化的问题呢?

读小学四年级的外甥女问我一道数学题:一个数字缩小到十分之一后, 得到的新数字比原数字小342, 问原数字是多少?教了多年初中数学的我, 第一反应就是用方程来解决, 但是马上想到小学四年级还没有学习方程, 便开始列算式。对我来说, 问题很简单, 但是讲给孩子听的时候, 我才发现自己竟然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意思。讲了多遍, 孩子仍是听不懂, 我的讲解和孩子的理解始终不在同一条线上。

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 一个自我感觉还不错的老师, 为什么不能给孩子讲清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我一直处在极度焦虑之中, 很多画面会反复在我的脑海里播放:升旗仪式上, 领导讲得字斟句酌, 孩子们听得漫无目的;课堂上, 教师讲得口若悬河, 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饭桌前, 家长说得滔滔不绝, 孩子听得无比厌烦……在此之前, 我们一直以为是孩子出了问题, 叛逆、执拗、无法教化。现在想来, 应该是我们丧失了与孩子对话的能力, 自然也就无法走进孩子的世界里。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 孩子们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 慢慢习惯并使用了我们的腔调, 而我们却为之而陶醉、叫好。

我曾经参加过一所学校的读书节活动。在开幕仪式上, 一个学生代表发言, 他列举了读书的三个意义:一是读书使人进步, 二是读书改变命运, 三是读书完善德性。发言完毕, 下面是掌声一片, 校长在接下来的发言中更是一再表扬某某同学对读书的意义认识深刻。事后我问校长, 学生的稿子是不是老师代写的, 校长马上否认说, 这绝对是学生自己写的, 都是学生的心里话。其实, 我很希望校长说这个稿子是老师写的, 学生只是在代言而已, 至少那样还会有希望。而若真如校长所说, 那是“孩子”的心里话, 这将是多大的一种悲哀———我们的孩子失去了自己的语言。

在“第六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 马未都讲了一个自己经历的小故事:他到某小学参观, 受到学校小记者的采访。一个小记者一本正经地发问:“请问马先生, 您是怎么走上收藏之路的?”他感到这个孩子的提问太过“规范”, 便故意回答说:“我是用脚走上收藏之路的”。孩子当时被“噎”得差点流泪, 但是随后他们的交流就多了很多“孩子气”。后来, 马未都一直把这作为自己最成功的一次教育经历。

上一篇:市重大工程项目咨询专家管理暂行办法下一篇:2022年文艺部6月份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