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2024-09-14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共7篇)

1.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篇一

二、目的 目标 意图 用意

1.齐恒公提出“尊王攘夷”口号的主要目的 提高齐国地位

2.秦朝修筑万里长城的直接目的 抵御匈奴南下

3.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主要目的奠定对外战争的物质基础

4.周初统治者实行封建制的主要目的 巩固奴隶主国家政策

5.汗初实行款舒政策的根本目的 稳定统治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根本目的 加强中央集权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 分割王国的封地

8.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其目的在于 维护统一的中央集权

9.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联络大月氏

10.北魏孝文帝改革实行均田制的直接目的 保证北魏政府财政收入

1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根本目的 巩固对黄河流域人民的统治

12.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观目的 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1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 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14.隋唐实行科学举制的最主要目的 扩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

15.唐政府规定农民可以纳绢代役的主要目的 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

16.唐太宗注意用人纳谏的根本目的 维护统治地位

17.唐朝后期实行两税法的主要目的 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18.五代十国很多政权比较重视发展生产的目的 保存实力

19.宋太祖即位后,采取“杯酒释兵权”的直接目的 防止“陈桥兵变”重演

20.元朝重视国内陆路水路交通,其主要目的在于 有效的管辖空前辽阔的疆域

21.元朝政府大力发展漕运和海运的主要目的 解决大都的粮食供应问题

22.元朝政府重视国内陆路水陆交通,其直接目的在于 取得南方粮食供应

23.秦朝“焚书坑儒”、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朝大兴“文字狱”其本质目的在于 强化思想统一

★ 中国古代史论文范文

★ 中国古代史试题

★ 初中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优秀教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诗词点题法教学浅探

★ 高中中国地理知识点总结

★ 高中近现代史重要结论总结

★ 考研历史学大纲详解之世界古代史

★ 八年级地理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知识点

★ 中考知识点

★ 高中数学知识点

2.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篇二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制度规定土地归国王所有, 因此这里的“国有”不能理解为公有, 井田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但它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同, 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国王一人所有, 而后者可为封建国家、一般地主、农民所有。

例1“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 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2)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3) 井田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4) 随着井田制结束, 分封制也消失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史实的深入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的“莫非王土”可以选出 (1) (2) ;井田制下的耕作方式是奴隶集体劳动, 因此 (3) 正确;井田制在春秋末年就瓦解了, 但汉朝初期还实行分封制, (4) 错误。故选A

二、郡县制是否始于秦朝

秦王赢政为巩固统一, 采取的措施之一便是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这就容易被误以为“郡县制”是秦统一后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其实并非如此, 秦国蜀守李冰修筑了都江堰,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出现, 只不过秦统一全国后, 这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例2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 郡县制

A.始于秦朝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只在秦朝推行

解析:郡县制始于战国, 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因此可判断A、B、D说法错误, 郡县制是中央在地方设立的行政制度,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C。

三、儒家学派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否相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人, 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而到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所以儒家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因此儒家学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例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 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渐发展

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墨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在战国时, 因此从时间上可判断B、C、D都不是三者共同的社会背景。从三者的主张可以判断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因此A正确。

四、隋唐时各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是否都一样

隋唐王朝采取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措施, 密切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但各少数民族地区不一定都属隋唐王朝管辖, 比如当时西藏地区就不在唐朝版图之内, 唐与吐蕃交往是属于古代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往来。西藏地区在元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例4下列有关唐蕃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1) 唐太宗时, 文成公主入藏。

(2) 唐朝对吐蕃地区行使了有效的管辖。

(3) 8世纪初, 唐朝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并册封为都督。

(4) 9世纪, 吐蕃与唐会盟。

解析:选项 (1) (3) (4) 主要考查对史实的记忆是否准确, (1) (4) 符合史实;唐并没有册封尺代珠丹, (3) 不正确, 唐对吐蕃也没有实现有效的管辖, (2) 不正确, 故选C。

五、唐朝通用货币——开元通宝是否是唐玄宗时铸造

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 因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 容易认为“开元通宝”是玄宗时铸造, 其实不然, 它是唐高祖李渊下令铸造的, 意思是“开辟新纪元”。

例5下列关于唐朝商业发展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

A.唐朝初期, 出现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B.唐玄宗年间发行的“开元通宝‘, 成为当时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胡商遍布各大城市。

D.唐朝后期, 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解析:唐朝商业、城市繁荣, A、C、D均符合史实;“开元通宝”是唐高祖发行的, 不是玄宗。故选B

六、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标志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解决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始终, 相权在这里是一种抽象的权力, 并不特指丞相的权力, 所以明太祖虽废除了丞相制度,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其他一切威胁皇权的权力, 比如宦官专权等。

例6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到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3.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篇三

关键词: 古代小农经济 高中历史教材 整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历史的了解,高中历史教材的版本越来越多,历史这一门学科,涵盖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要让学生在每个学期都能点与线相结合地学习是非常困难的,所以在进行历史教材整合的时候要考虑的方面比较多,同时也要结合高中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基本情况进行编排,因此需要一定的编排技巧。

一、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必要性

尽管多个历史教材版本被广大教师应用于授课,但是这些版本的教材中基本都是采用专题的形式进行编排,然而这样的编排会遇到很多现实问题。第一,高中生在初中对历史这门课程有一定的学习,但总体而言他们的知识储备远远不够,而且较零散,而专题形式的教学是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相关基础知识的储备才能达到预期教学效果的,所以老师要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就需要课前进行大量的铺垫,一步步带领学生进入专题。第二,专题形式的编排往往将古今中外的历史进行混编,虽然这样有助于综合各种新的历史史观,但是也会出现割裂同一时期、统一国家或者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这样使得学生只看见历史沿革的“线”而不见时代特征的“面”。第三,专题形式编排虽然内容全面但是遗漏一些内容例如清末新政涉及较少,这样的遗漏对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影响,还会使得知识的过渡不流畅。

无论是完全以教材为依据进行教学还是脱离教材将教材边缘化的教学都不是好的教学方式。历史教材是历史课堂的重要资源,教师在使用的时候需要优化教材,整合教材,结合学情开展教学活动,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就中国古代小农经济而言,每一个历史阶段都有其特征、劳动工具类型和耕作方式等,这就需要在教材整合的时候归纳概括,或者用图表的方式进行编排,便于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高中历史教材整合案例分析

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一直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在对相关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以古代劳动主体“男子”为例。说到男子在对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发展中起到的作用的时候,可以从“男”字的结构入手,中国古代男子就是在田地里出力气的人,他们是经济发展的主导者,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综合分析。

古代男子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他们享有家庭的主要权力,给予男子非常多的权利,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可以拥有户籍,而女子却只能三从四德一生围绕男人生活和成长,甚至还要忍受“裹小脚”这一残酷的封建习俗,这种不平等的制度成了中国古代妇女沉重的精神枷锁,这种不平等的制度使得农民的目光短浅,一味追求多子多福,自私地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一些绝技有传男不传女的观念。还有统治者只能是男性,女子无才便是德,男子的强权又进一步制约女性的发展,拉大男女的不平等差距。这样一些落后的观念造成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发展滞后,人们思想保守、闭塞。

另外,可以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集中存在方式以时间为纽带进行授课。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组织形式有国家屯田经营、地主庄园经营、富农经营、自耕农业经营等,而小农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最基本的经营形式。小农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在一定程度上是靠天吃饭,春怕洪涝夏怕旱,自然灾害的发生往往给中国小农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制约农民经济的发展。

通过以上对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中经济主体是男子的分析,可以看出古代小农经济基础的薄弱反映出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同时也反映在一定时期内的政治和经济情况。

三、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反思

教材是一种材料和资源,是一种帮助学生学习的工具,教师不必完全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地授课,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的教学策略,开展一些探究访问、调查等实践性的活动帮助学生,带领学生慢慢地养成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习惯,增强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运用教材的时候不是向学生“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高中历史这门学科本身就需要教师有非常厚实的历史知识底蕴,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新时代还对高中教师提出更高的素质要求,需要教师了解史学发展的动向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给学生提供最真实准确的历史史料。但是我国教师现状出现令人担忧的状况,老教师面临知识老化,年轻的教师知识面不够广阔,学科渗透力不够强,而教师的继续教育又明显滞后,所以整合教材对教师能力是一种考验。

对于历史这门学科,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是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要让学生理解这些史实发生的各种背景,理解之后再记忆,然后用记忆中的历史知识反观当时的社会现状,在整合教材的时候就需要有一定的技巧。例如在谈中古古代小农经济的章节的时候,就需要结合各个历史阶段的经济情况和劳动力情况进行编排。在原始农业阶段的生产工具主要是使用木石工具,刀耕火种,传统农业是以畜力牵引或者人工操作的金属农具为标志。综合各个历史时期的特征进行整合教材,点和线相连接,这样反复教学和带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科学合理地运用好教材,才能高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记忆能力及分析能力,从而扩大学生的历史纵向和横向知识面。

历史这门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要求是真实的、准确的记忆,尤其是在时间和事件及人物的记忆上,需要记忆但是又不同于数学公式那样可以一个公式走天下,也不同于化学各种公式结合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历史是培养一个人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的学科,基于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内容论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就需要有一定的必要性和不断的反思,希望本文能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李菁.谈高中历史教材的再整合——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内容为例[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4(2).

[2]张艳芹.浅谈高中历史教材的整合[J].新课程(教师版),2016(1).

4.中国古代礼仪知识 篇四

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概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接指呼对方。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明”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微”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事情、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人、谢宾客、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事物时,也一律采用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向别人询问叫“拜问”。

二、交友称谓

古人云:“君子之交淡如水”,自古以来,我们对交什么性质的朋友,都有明确的称谓。

杵臼之交:交友不分贵贱;(《聊斋》) 布衣之交:普通百姓间的交往;(《廉蔺列传》)

莫逆之交:彼此情投意合;(《北史》) 刎颈之交:即使掉脑袋也不变心;(《廉蔺列传》)

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结成朋友; 忘年之交:不计年岁长幼以才能德行为主的交往;

竹马之交:幼年男女之间的交往; 君子之交:看似平淡重在道义的朋友;

车笠之交: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 忘形之交:彼此以心相许不分形迹;

金石之交:交谊深厚、如金石般坚固; 金兰之交:友情契合,如同兄弟;

平昔之交:往日结交的朋友; 肺腑之交: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

贫贱之交:贫困时结交的朋友; 诗文之交:以诗文往来结交的朋友。

三、对人尊称

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

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

令郎(令子、令郎君、令嗣):尊称对方的儿子。

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

令婿(令坦、令倩):尊称对方的女婿。

令媳:尊称对方的儿媳。

令正(令阃、贤阁,尊夫人):尊称对方的妻子。

乔梓:称人父子。

昆玉(昆仲):称人兄弟。

令侄:称人侄儿。

贤契:称自己的学生。

高足:称别人的学生。

四、自己谦称

家父(家严、家君):称自己的父亲。

家母(家慈):称自己的母亲。

家兄、家姐:称自己的.兄姐。

舍北、舍妹:称自己的弟妹。

舍侄:称自己的侄儿。

内人(内子、内助、拙荆):称自己的妻子。

外子:称自己的丈夫。

犬子(豚子、犬儿、小子):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称自己的女儿。

敝友:称自己的朋友。

五、常用敬词

请:有求于对方。

请问: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赐教:请人给予指教。

高见(高论):称对方的看法,见解。

贵姓(尊姓)大名:询问对方姓中。

贵庚(芳龄):询问对方年龄。

高寿(高龄)用于问老年人的年龄。

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称对方的住处。

拜望:探望。

拜访:访问。

拜托:托人办事。

拜辞:告别。

敬请:恭敬地请求。

恭候:恭敬地等候。

光临:客人到来。

光顾(惠顾):商店欢迎顾客前来。

晚安:晚上道别。

奉陪:陪伴。(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的用“奉字”)

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告:告诉。

奉劝:劝告。

奉养:侍奉和赡养(尊亲)。

恭喜:祝贺对方已经取得成功。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赠人时用此辞,表示请对方指教。

斧正(指正):请人对自己的诗文、书画、作品加以修改、指教。

六、常用客气语

恕:请求别人谅解,不要计较。

有劳:用于拜托或答谢对方帮助做事。

相扰:打扰。

难为:感谢对方的帮助。

久仰:敬仰思慕已久。

久违:很久未见。

劳驾:用于请对方做某事。

劳神:耗费精神。

借光:请人给予方便。

包涵:请人宽容或原谅。

指教:敬请指教。

多谢:很感谢。

失敬:责备自己礼貌不周。

失礼:自己感到礼貌不周。

失陪:表示因故而不能陪伴别人。

留步:请等一等或不必再送行。

七、年龄的代称

古人对于不同的年龄,都有不同的代称。如:

总角:幼年的儿童,头发上绾成小髻髻。《礼记·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发结之。”后来就称儿童的幼年时代为“总角”。陶潜《荣木》诗序:“总角闻道,白者无成。”这里的“白首”代称老年。

垂髻:也指儿童幼年。古时儿童未成年时,不戴帽子,头发下垂,所以“垂髻”代称儿童的幼年。陶潜《桃花源记》:“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这里的“黄发”也代称老年。

束发:古代男子成童时把头发束成髻,盘在头顶,后来就把“束发”代称成童的年龄。归有光《项脊轩志》:“余自束发,读书轩中。”

成童:古时称男子达十五岁为“成童”。《礼心·内侧》:“成童,舞象,学射御。”郑玄注:“成童,十五以上。”

及笄:古时称女子年在十五为“及笄”,也称“笄年”。笄是簪子,及笄,就是到了可以插簪子的年龄了,《仪礼·土昏礼》:“女子许嫁,笄而醴之,称字。”

破瓜:旧时文人把“瓜”字拆开,成为两个“八”字,称16岁为“破瓜”,在诗文中多用于女子。又因八乘八为六十四,也称64岁为“破瓜”。

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所以主以“弱冠”代称20岁,弱是年少,冠是戴成年人的帽子,还要举行大礼。左思《咏友》诗:“弱冠弄柔翰,旧荦观群书。”

而立:《论语·为政》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之语,后来就以“而立”代称30岁。

不惑:《聊斋志异·长清僧》:“友人或至其乡,敬造之,见其人默然成笃,年仅而立”,因此以“不惑”代称40岁。

知命:以“知命”为50岁的代称,潘岳《闲居赋》序:“自弱冠涉乎知命之年,八徒官而一进阶。”

耳顺:以“耳顺”为60岁的代称,庾信《伯母李氏墓南铭》:“夫人年逾耳顺,视听不衰。”

古稀:杜甫《曲江》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来就拿“古稀”为70岁的代称。

耋:《诗·秦风·车邻》:“逝者其耋。”毛传:“耋,老也。八十曰耋。”,是以80岁为“耋”。

八、先生、小姐、女士的来历

“先生”:始见于春秋《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注解曰:“先生指父兄而言也。”到了战国,“先生”泛指有德行有学问的长辈。历史上第一次用“先生”称呼老师,始见于《曲礼》。唐、宋以来,多称道士、医生、占卦者、卖草药的、测字的为先生。清朝以来,“先生”的称呼在人们的脑海里已开始淡薄,至辛亥革命之后,“先生”的称呼才又广为流传。

“小姐”:最实是宋代王宫中对地位低下的宫婢、姬、艺人等的称谓。到了元代,“小姐”逐渐上升为大家贵族未婚女子的称谓,如《西厢记》中:“只生得个小姐,字莺莺。” 至明、清两代,“小姐”一词终于发展成为贵族大家未婚女子的尊称,并逐渐传到了民间。

“女士”:始见于《诗经·大雅·既醉》:“厘尔女士。”这儿的“女士”指有德行的女子,和后来说的“千金”一样,用以对妇女和未婚女子的敬称。

九、妻子的种种称呼

小君、细君:最早是称诸侯的妻子,后来作为妻子的通称。

内子:从前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其根源出于旧观念,认为男子主外,女子主内。

室人:多数是对别人妻子的称呼。

拙荆、山荆:源出“荆钗布裙”,本是指东汉梁鸿妻子孟光相素的服饰,后人用作妻之谦词。

荆妻、刑室:表示自谦,贫寒之意。

发室:原配妻子。

继室、续弦:因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故将妻殁再取称为“续弦”。

十、书信常用词语

(一)启始

惠书敬悉,甚以为慰。

顷接大示,如见故人。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近屡奉笺,至感厚谊深情。

接获手书,情意拳拳,至不欢愉。

数奉手书,热情诚挚之情,溢于言表。

日前曾奉尺牍,意其已抵左右。

捧读知已惠书,音容笑颜,历历在目。

昨得书笺,反复读之,深情厚意,感莫能言。

(二)思念

5.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篇五

一、基本概况

一)起止时间;(识记)

二)都城:(识记)

三)疆域:(识记)

四)重要君主:(总结,见附文)

二、政治状况

一)制度(魏晋南北朝除外)

1、官制(分为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

1)先秦:王位世袭制、分封制(略)

2)秦汉:皇帝、三公诸卿、郡县制 ——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①皇帝独尊,大权总揽

②丞相(行政,出将入相,万担)、太尉(军事,秦虚位,万担)、御史大夫(掌奏令、监察,副相,五千担)

诸卿(分掌政务:奉常—礼仪,廷尉—刑法,典客—少数民族)

[丞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君臣共治天下”、“有封驳、谏争之权”,能开府、有属官机构“十三曹”(长官的奉禄千担,相当于县令,而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台”六百担)。隋朝前,权臣篡位史不绝书。] ③郡县长官(郡守、县令/县长),皇帝直接任免;县下设乡、里。

刺史制度(行监察权,“州”作为监察区;东汉增加地方行政权和军权,变为“州、郡、县”三级制)

3)隋唐 三省六部 ——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①尚书省(执行,下辖六部)、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

吏部(官员考选任免)、户部(户口、财税)、礼部(礼仪、教育)、兵部(军政)、工部(建设)、刑部(刑法)[六部长官为“尚书”]

——独相→群相、分权制衡。唐初左、右仆射(尚书省)及中书令、侍中(门下省)并为真宰相,左仆射居首;政事堂为宰相议政之处(三省长官合署办公),先设在门下省后设在中书省。“同中书门下三品”或“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皇帝加授的,便于从中级官吏中选拔亲信以分相权,不受资历限制;后来尚书仆射也需加授后才能进政事堂议政、成为真宰相。中唐始置枢密使,宦官为之。

4)宋朝 两府三司、漕宪帅仓诸监司——铲除藩镇割据,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①中书门下(政事堂,“政府”,民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知政事)、枢密院(“枢府”,军政、调兵,枢密使)(集中军权、“强干弱枝”)、三司(盐铁、度支、户部,财政,三司使“计相”)

②(节度使成虚衔)知州由京遣(朝官)文官担任、通判牵制,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使、安抚使、-1-

提举常平使(且诸监司的路不一致、路没有单一的行政首长)

——皇帝绝对专制、中央绝对集权的开端。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内重外轻;地方无适当分权,对外的边防和对内的治安能力大大减弱,终宋一代内忧外患不止。

5)元朝

①中书省(行政,下辖六部)、枢密院(军事)、御史台(监察)[秦朝的水平];宣政院(宗教、西藏)②行省制(地方:10个行省、中书直辖、宣政院辖地。利于管理辽阔的疆域,中国省制的开端)

6)明朝 ——君主专制加强

①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置内阁(没有僚属、不是独立的机构);厂卫制度(特务统治)五军都督府(只有统兵权,兵部只有调兵权)

②三司分立:承宣布政使司(“省”,民政与财政)、提刑按察使司(监察、司法)、都指挥使司(军政)

7)清朝

①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2、选官制度:

1)先秦:世卿世禄

2)秦:按军功受爵(商鞅变法)

3)汉朝:察举制(①自下而上;②重孝廉;③门弟族望)

4)隋至清:科举制(605年 — 1905年)

形成:①隋文帝:分科考试;炀帝: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太宗:进士、明经科为主;武则天:开创武举、殿试;玄宗:高官主试;

③宋朝:Ⅰ.分乡、省、殿三级;Ⅱ.“天子门生”;Ⅲ.糊名法;Ⅳ.录取名额大增;Ⅴ.废明经、设明法; ④明清:八股取士(Ⅰ.只考四书、五经;Ⅱ.“代圣贤立言”; Ⅲ.八股文体)

意义:①冲破世家大族垄断仕途;②扩大官吏来源;③提高官员文化素质;④加强中央集权;⑤缓和阶级矛盾

3、兵制:(略)

4、土地赋税:

1)春秋: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

2)战国(秦朝):(商鞅变法)土地私有(“废井田,开阡陌”)、按亩纳税;

3)汉朝:编户齐民(①身份独立;②承担赋役)

4)隋朝:均田制,租庸调(庸有年龄限制)

5)唐朝:①均田制,租庸调;②两税法(Ⅰ.夏秋两纳,户税与地税;Ⅱ.改按人丁为按资产纳税;Ⅲ.不抑兼并)

6)宋朝:(王安石变法)方田均税法、募役法

7)明朝:一条鞭法(赋役征银、纳银代役: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保证农业生产时间、降低农民的人身依附)

8)清朝:①“更名田”;②“滋生人丁,永不加赋”;③摊丁入亩(废除人头税: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

二)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总结)

三)民族关系:(总结)

四)对外关系:(总结)

五)阶级关系:(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变革与王朝更替;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关系——农民起义)

三、经济状况(先秦、魏晋南北朝、隋唐、明清,无秦汉、宋元)

一)农业

1、作物:1)三代:五谷;2)唐:茶叶;

3)明清:(美洲高产作物)玉米、甘薯,棉花(推向江北),其它经济作物(形成专业生产区域)

2、水利:战国——芍陂(淮水)、都江堰(成都)、郑国渠(关中)

3、工具:1)三代:木、石、骨、蚌;2)春秋战国:铁器;3)曹魏:翻车(马钧);4)唐朝:曲辕犁、筒车

4、耕作技术:1)三代:施肥;2)春秋战国:牛耕

5、人口垦荒:[经济重心转移]1)东晋南朝:江东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三吴、洞庭、鄱阳湖和成都平原)、进而岭南闽江;辽东、河西走廊。2)隋唐:江淮种水稻、江南成为重要粮食产地;3)明清:贫瘠土地得到利用

二)手工业

1、纺织(丝棉):丝1)西周:斜纹提花、刺绣;2)曹魏有织造机构、吴国八辈之蚕、蜀锦;3)隋唐:产地遍布全国、品种繁多、有外来风格;4)明:纱绸机、手工工场;棉1)明:推向全国

2、制瓷:1)商周:原始瓷器;2)魏晋南北朝:南方青瓷、北方创制白瓷;3)唐朝:唐三彩、秘色瓷(青)

3、矿冶(铜铁):铜1)三代“青铜时代”;2)春秋战国:金银错技术、雕铸;铁1)春秋战国:铸铁柔化处理技术;2)魏晋南北朝:百炼钢技术、灌钢法;北魏相州军刀;3)唐朝:切削、抛光、焊接工艺;

4)佛山日产六七千斤铁。

4、造船:1)唐朝:世界最大的海船、洪州(南昌)、机械动力

三)商业(秦汉有货币、交通)

1、货币:1)商朝:贝币;2)秦半两;3)汉-隋:五铢钱;4)唐:开元通宝;5)宋:交子;6)明:白银

2、交通:1)商周:邮驿传递;2)秦:驰道、灵渠;3)隋:驰道、大运河、长江;

4)汉-唐:丝绸之路;汉-元:海上丝绸之路

3、城市:1)春秋战国:临淄、邯郸、郢;2)隋唐:长安、洛阳、“扬一益二”,坊市分开、邸店和柜坊、夜市、草市;3)明清:北京、南京全国性商贸城市,江浙工商业市镇

四、文化状况(无三代)

一)科技

1、四大发明:(总结)

2、天文:1)春秋:哈雷彗星记录、“19年7润”;2)战国:《甘石星经》;3)西汉:《太初历》、太阳黑子;4)东汉:张衡解释月食;5)唐:僧一行测子午线、《大衍历》;6)元:郭守敬简夷、高表,《授时历》

3、地理:1)东汉:张衡“地动仪”;2)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3)北朝:郦道元《水经注》;4)明朝:《徐霞客游记》

4、农学:1)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重农抑商、民族融合、现存最早最完整);2)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总结传统、介绍泰西水法);

5、数学:1)东汉:《九章算术》;2)三国:刘徽、圆周率;3)南朝:祖冲之、圆周率、《缀术》

6、医学:1)先秦:扁鹊、四诊法;2)西汉:《黄帝内经》(中医理论基础);3)东汉:《神农本草》,华佗麻沸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4)唐:孙思邈《千金方》,《唐本草》(世界最早国家颁行),吐蕃元丹贡布《四部医典》;5)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

综合性:战国时齐国《考工记》、北宋沈括《梦溪笔谈》、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

二)人文

1、思想:中国古代的思想家

㈠春秋:⑴老子:①道家创始人;②主张“无为”; ③辩证法思想。

⑵孔子:①儒家创始人;②政治主张“仁”和“礼”;③教育观点“有教无类”、打破学在官府、因材施教;④编订诗、书、礼、易、春秋。

㈡战国:⑴墨子:兼爱,非攻,尚贤。

⑵孟子:①儒家亚圣;②民贵君轻,仁政,轻徭薄赋、不误农时。

⑶荀子:①儒家;②唯物思想,“制天命而用之”(掌握利用自然规律→“人定胜天”)。

⑷庄子:①道家;②唯心思想,鄙视富贵利禄。

⑸韩非子:①法家集大成者;②“法后王”(历史向前、改革、不必遵古),法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㈢西汉:董仲舒①“独尊儒术”;②“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㈣东汉:王充①《论衡》;②唯物思想,反对天人感应,反对有鬼论与厚葬

㈤南朝:范缜①(反佛)《神灭论》;②形神统一

㈥明清:(早期民主启蒙思潮)⑴李贽:否定孔子,有民主色彩。

⑵黄宗羲: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提倡“法治”,“工商皆本”,(《明夷待访录》)

⑶顾炎开:“经世济用”,《天下郡国利病书》;反对君主专制,“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⑷王夫之:“天下唯器”的唯物思想,运动绝对、辩证法,发展观点看历史“趋时更新”

2、宗教:(魏晋南北朝)

3、史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时间跨度、内容)

4、文学艺术:(略)

附:汉唐皇帝考点总结:

1、㈠汉武帝:1)创刺史制度;2)颁布“推恩令”、“附益之法”;3)创察举制;4)反攻重创匈奴;5)张骞通西域;6)在西南夷地区设郡;7)在南越设南海等九郡;8)接见三韩来使;9)日本三十多国“使译通于汉”;10)“太初历”正月来岁首;11)董仲舒“独尊儒术”、“天人感应”;12)司马迁写《史记》 ㈡汉元帝:1)昭君出塞

㈢光武帝:1)建立东汉,光武中兴;2)接见三韩来使;3)倭国朝贺,赐以印绶

㈣汉明帝:1)班超开始经营西域;2)西域求法,建白马寺

2、㈠唐高祖:1)起兵称帝,建立唐朝;2)行开元通宝

㈡唐太宗:1)贞观之治;2)进一步明确三省六部制;3)科举以进士、明经科为主;4)调整健全府兵制;5)灭东突厥;6)灭高昌,置安西都护府;7)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8)文成公主入吐蕃;9)日本派遣唐使;10)玄奘西游;11)天竺遣使唐朝

㈢唐高宗:1)武则天掌权;2)灭西突厥;3)大食通使;4)编修《唐本草》;5)义净浮海至天竺 ㈣武则天:1)称帝;2)首创武举、殿试;3)均田制破坏、府兵地位下降;4)设北庭都护府;5)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㈤唐玄宗:1)高官主持科举考试;2)府兵制崩溃,实行募兵制;3)册封回纥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4)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授忽汗州都督;5)封皮罗阁为云南王;6)金城公主入吐蕃;7)创作《霓裳羽衣舞》;8)开元盛世;9)安史之乱;

㈥唐肃宗:1)平定安史之乱;2)同回纥可汗和亲;

6.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总编 篇六

(一)基础知识第一编

第一编 先秦文学

第一章 上古文学

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

《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 《诗经》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 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汉书 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 《维天之命》、《武》、《载芟》

《閟宫》

2.颂赞诗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

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

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

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

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以记言为主。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 先秦诸子散文

1.《论语》:语录体散文。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2.《墨子》:墨子及其弟子与后学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成书于战国中期。语录体散文,但少数篇章初论说文的规模。显示出由语录体象论说文过渡的痕迹。

3.墨家学派的主要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墨家还提出以“三表”做为立言的标准,“三表”又称“三法”。

4.《孟子》:孟子晚年和弟子编纂的书,全书包括全书包括《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1.仁政2.道德修养“尽心、养性、诚心、寡欲”“浩然之气”“舍生取义”3.文艺见解“知人论

世”“以意逆志”

5.《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存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

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

6.《荀子》:共有三十二篇,系汉代刘向编定。荀子主张“法后王,统礼义,一制度”。荀子有《成相》和《赋篇》两篇韵文。清代卢文弓召《成相》为“后世弹词之祖”。

7.韩非的主张是“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的寓言有“守株待兔”、“郑人买履”。

8.《吕氏春秋》以道家黄老学派的观点为主流。强调统一的思想。

第五章 屈原和楚辞

1.屈原的作品:共二十三篇,包括《离骚》、《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天问》、《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出自《招

魂》。

2.关于《离骚》的解释:司马迁“离忧”;班固“遭受忧愁”。

3.宋玉的作品有《招魂》、《九辩》、《风赋》、《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对楚王问》。其中《九辨》被后人推崇为“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

第二编 汉代文学

第一章 汉代辞赋

1.关于赋的解释:《文心雕龙》“诗有六义,其二曰赋。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错误)。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汉书》:“不歌而诵谓之

赋。”(正确的观点)

2.汉赋分为骚体赋和散体赋。骚体赋是从《离骚》发展而来与屈原一脉相承。内容大多是抒情言志。首倡者是汉初的贾谊,代表作是《吊屈原赋》和《服鸟赋》。还有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刘向、刘歆、王褒、扬雄。东汉后期有张衡的《归田赋》和赵壹的《刺世疾邪赋》

3.枚乘的代表作品《七发》。它是汉赋发展史上一篇带有转折性的作品,它的显著特点是夸张铺叙。它的结构格局和铺排形式都为司马相如的大赋奠定了基础。

4.司马相如的赋有《子虚赋》、《上林赋》。散文有《谕巴蜀檄》、《难蜀父老》、《谏

猎疏》、《封禅文》。

5.杨雄写有《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还写过骚体的《太玄赋》、《逐

贫赋》和《反离骚》

6.班固的代表作品散体赋《两都赋》。

7.张衡的作品有《两京赋》,张衡的《归田赋》与西汉初期的骚体赋仍一脉相承,但从思想和文章的体制上又有许多变化,它是魏晋以后大行于世的所谓“抒情小赋”的先驱。这类赋还有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王粲的《登楼赋》。

第二章 汉代的论说文

1.贾谊的政论散文主要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谏立淮南子诸

子书》

2.晁错的政论散文主要有《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贤良文学对策》、《言

兵事疏》、《论削藩疏》

3.枚乘的政论散文仅存一篇《谏吴王书》。

4.邹阳的政论散文有《上吴王书》、《狱中上梁王书》。

5.董仲舒的散文有《举贤良对策》三篇。

6.东方朔的散文有《应诏上书》、《谏起上林苑疏》、《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答客难》对后世影响很答。模范它写作的有:扬雄《解嘲》、班固《宾戏》、崔骃《达旨》、张衡《应间》、崔實《客讥》、曹植《客问》、韩愈《进学解》。

7.刘向的散文著作分为奏议、叙录、杂著三类。奏议最著名的是《谏营延陵过侈疏》。

清代刘熙载“刘向、匡衡之文皆本经术。”

8.扬雄的散文《解嘲》《法言》。

9.刘歆的散文有《移书太常博士》。

10.东汉前期的论说文作家主要有桓谭、王充、冯衍、马援等,最重要的是王充。东汉中后期的论说文作家有李固、王符、仲长统等。王充《论衡》;冯衍的赋《显志赋》,文《显志赋序》;王符《潜夫论》;仲长统《昌言》,缪袭称仲长统“才足继西京董、谊、刘、扬”。

第三章 司马迁与《史记》

1.《史记》的原名叫《太史公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的记事上起轩辕皇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其中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

“本纪”是以历朝帝王的顺序年代为纲的历史大事纪,是一种编年史的摘要。

“世家”是有爵位封地世代相传的家族的历史,写的是春秋战国时代所存在的各个诸侯国

和汉代帝王所封的王侯。

“列传”是一些有才干、有作为,卓荦不群,能不失时机地建立功业,对社会产生了重要

影响的人物的传记

“书”是有关经济、军事、水利、祭祀,以及礼、乐方面的制度史

“表”是把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谱列成表格,以使人一目了然。

2.《史记》的创作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第四章 《汉书》及东汉其他叙事散文

1.班固是东汉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著作有《汉书》;赋《两都赋》、《幽通赋》;散文《答宾戏》;五言诗《咏史》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2.《汉书》作者有:班彪、班固、班昭、马续。《汉书》包括十二篇纪,八篇表,十篇志,七十篇传,共一百篇,记事上起高祖元年,下至王莽地皇四年,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

代史。

3.《吴越春秋》的作者是赵晔。

4.蔡邕是写碑铭文字的代表人物。

5.东汉马第伯的《封禅仪记》被称之为游记文学的始祖。

第五章 汉代诗歌

1.乐府本来是个音乐机关的名称。其职能是:

一、写词配曲,演习排练。

二、组织人

到各地采集民歌。

2.《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末期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年间。

3.汉代的楚歌有:项羽《垓下歌》、刘邦《大风歌》、戚夫人《戚夫人歌》、刘彻《秋风辞》及《瓠子歌》、梁鸿(东汉)《五噫歌》、张衡《四愁诗》(已经是一首比较整齐而

有韵味的七言诗了)。

4.班固写过一首《咏史》,是我国古代第一首有案可查的文人五言诗。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章 建安文学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A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曹操诗文俱佳,为文大胆随便。鲁迅:“他胆子很大,文章从通脱得力不少,作文章时又没有顾忌,想写的便写出来。”誉之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操擅长于写四言诗,兼有五言、杂言。全用乐府古题。很多具有“诗史”性质。钟嵘:“曹公古直,颇有悲凉之句”敖陶孙:“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

B曹丕擅长于五、七言诗《杂诗》《燕歌行》,在七言诗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著有《典论》一书,其中《自叙》《论文》两篇文章保存比较完整。

C 曹植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他的散文和辞赋也很出色《洛神赋》。钟嵘“骨

气奇高,词采华茂”“建安之杰”。

2.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

A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诗《杂诗》。

B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

名。C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

D 阮瑀有《驾出北郭门行》。

E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他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

F徐干著有《中论》。

3.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长达540字的自传体叙事诗,骚体《悲愤诗》和琴曲

歌辞《胡笳十八拍》

第二章 魏晋文学

1.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竹林七贤”,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是阮籍和嵇康。

A阮籍的代表作品是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

B嵇康的代表作品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文章有《太师箴》、《与山巨源绝交书》,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师心以遣论”。其特点是立论大胆,思想新颖,论辨充分,说理透辟;使气骋辞,感情充沛,词采峻烈,锋芒毕露。文风清峻通脱。

2.西晋初年的傅玄、张华和太康年间的三张(张载、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名噪一时。

A潘岳为“二十四友”之首。潘岳与陆机齐名,并称“潘陆”。潘岳“善为哀诔之文”。代表

作品:五言《悼亡诗》

B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陆机的文《吊魏武帝文》、《文赋》

C左思《咏史八首》;辞赋有《三都赋》名扬天下,洛阳纸贵。刘勰称“拔萃于《咏史》”钟嵘认为《咏史》诗是“五言之警策”极力推崇“左思风力”

3.刘琨代表作品《扶风歌》、四言诗《答卢谌》、《重赠卢谌》

4.郭璞工诗善赋,十四首《游仙诗》。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彪炳可玩”,“词多慷慨,乖远玄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

5.贾谧“二十四友”: 潘岳,陆机,左思,刘琨

6.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许询、恒温、庾亮、支遁等,而以孙,许为代表。

7.王羲之的文以《兰亭集序》最为传诵。(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燕集于山阴之兰亭,各赋诗咏怀。王羲之为序,记叙燕集之盛况)

第三章 陶渊明

1.陶渊明的三篇辞赋,《闲情赋》仿张衡《定情赋》、蔡邕《静情赋》等而作。《感士不遇赋》仿董仲舒、司马迁同题之作。其辞赋中最为出色的是《归去来兮辞》。陶渊明的散文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

第四章 南朝诗文

1.南朝诗歌发展三个阶段:

A刘宋时期山水诗代表作家:谢灵运“元嘉之雄”、颜延之和鲍照,世称“元嘉三大家”。

B齐及梁初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代表作家是沈约、谢朓、王融等。

C梁中叶至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代表作家是萧纲、萧绎、徐摛、徐陵、庾肩吾、庾

2.鲍照诗歌代表作是《拟行路难》。(钟嵘称鲍照“才秀人微”。其风格豪放俊逸。是“建安风骨”和“左思风力”很好的继承。)骈文是《登大雷岸与妹书》。他史宋代的杰出的辞赋

作家以《芜城赋》最负盛名。

3.沈约除了提出诗歌声律的“八病”外,还提出了“文章当从三易”的著名论点。即:易见

事、易识字、易诵读。

4.谢朓是永明体诗人成就最高者,以山水诗成就最为突出。他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文学史地位)他是永明体的旗帜,是齐梁诗坛之“首杰”和“冠冕”,他发展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他所代表的新体诗为唐代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5.萧纲提出“立身先须谨慎,文章且须放荡”

6.齐梁时期的骈文孔稚珪的《北山移文》、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宋元

思书》、丘迟的《与陈伯之书》

7.徐陵是梁陈时期著名的骈文作家,《玉台新咏序》为其代表作。

8.谢惠连和谢庄也是宋代知名的赋作家。谢惠连以《雪赋》最著名,谢庄以《月赋》

最著名。

9.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是《别赋》和《恨赋》。

第五章 北朝文学

1.北魏末至北齐时期,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其中声名较著者有温子

昇、邢邵和魏收,号称北地三才

2.庾信前期史一个宫廷文学侍从,多奉和应制之作。后期风格改变多是乡关之思、身世之叹的作品,刚健深沉、苍壮悲凉。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庾信的抒情小赋有《枯树赋》、《竹杖赋》、《伤心赋》、《小园赋》等,均为传诵名作,而《哀江南赋》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赋作。庾信又是一位骈文大家,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哀江南赋序》。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他继往开来,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自齐梁之后,南朝散文日衰,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颜之推《颜氏家训》、郦道元《水经注》、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第六章 南北朝乐府民歌

1.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南朝乐府民歌分为三个部分:一

是吴声歌曲;二是神弦曲;三是西歌曲。

2.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敕勒歌》、第七章 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

2.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颇盛行,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它是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称此书为

“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第八章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批评

1.曹丕的《典论o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提出“文以气为主”的观点。

2.建安到西晋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文是陆机的《文赋》

3.刘勰的《文心雕龙》是南朝文学批评专著。

7.中国古代史知识整合 篇七

经济的发展是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基础。古代经济的发展及相关政策对中国的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古代中国作为农耕文明领先的国家,其经济的发展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学习这一部分内容要从世界的视野,从文明演进的角度,以生产力发展的标准去把握。从当今社会发展和高考命题情况来看,中国古代经济是我们复习的重点,需要同学们认真把握。

一、重点概念简析

1.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井田制下,土地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它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巩固了分封制。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井田制是奴隶社会存在的经济基础。

2.初税亩:春秋后期,由于铁器和牛耕的使用,生产力发展,私田日益增多。为了增加政府的收入,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由国家按田亩的实有数目收税,承认了耕者对所耕土地的私有权,实质上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初税亩是我国古代农业税的开始。

3.重农抑商政策: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始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其目的是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巩固封建统治。封建社会初期,重农抑商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了新兴地主政权,起了积极的作用。明清时期,重农抑商政策强化了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抑商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消极作用成了主要方面。

4.编户制度:两汉对百姓的管理,实行编户制度。那些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自耕农、佣工、雇农等,称为编户齐民。编户齐民具有独立的身份,依据资产多少承担国家的赋税和徭役、兵役。编户齐民对封建国家的义务有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口税)、徭役、兵役等。可见,它是两汉政府对农民进行行政管理和经济剥削的手段。

5.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前期的赋税制度。唐朝的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叫做“租”;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叫做“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农民劳动积极性提高。

6.两税法:为解决财政上的困难,780年唐政府接受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内容: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该赋役制度改变了过去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

7.一条鞭法:明朝中后期,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把原来的田赋、徭役和杂税合并起来,折成银两,分摊在田亩上,按田亩多少收税,叫做“一条鞭法”。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了下来,它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

8.摊丁入亩:清初雍正在位时期,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赋税,叫做“地丁银”。这样,自汉唐以来长期实行的人头税被废除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

9.闭关锁国政策:闭关锁国政策指严格限制对外交往的政策。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来华的外国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和场所、活动范围、中外交往等做出限制,设立公行制度,独揽一切进出口贸易的权利,限制对外贸易。政府试图通过实施“闭关”政策,稳固自身的统治,这种政策严重阻碍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日益落后于西方。

二、基础知识整合

1.古代的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赋税主要有以人口为依据的人头税和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调”;以田亩为依据的土地税,即田租;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兵役和其他苛捐杂税。赋役是维护封建统治和剥削、掠夺人民的工具,是运用国家政权对农民进行超经济剥削的手段。赋役演变的基本线索为:战国秦汉时期的租赋制、魏晋至隋唐的租调制、中唐至明中叶的两税法、明中叶至鸦片战争前的一条鞭法和地丁合一。

2.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部门。农业发展的状况一般要从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加等方面来掌握。

(1)生产工具主要有铁制工具和牛耕技术。西周晚期出现铁器,春秋时期铁农具出现,战国时广泛使用。春秋战国开始使用牛耕;魏晋南北朝时期,魏国马钧发明翻车,西北嘉峪关地区出现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唐朝出现曲辕犁和筒车。

(2)历史上重要的水利工程主要有春秋时期的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以及隋朝大运河和元朝的京杭大运河。

(3)农作物推广和引进,重点要理解明清时期由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

(4)古代的农学家们不断总结农业生产知识,编著农学著作,如北朝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和明末清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5)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重视农业,耕地面积不断扩展,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度增加。隋唐时,江南的土地资源进一步被利用,适于种植高产稻的圩田很普遍,开垦山地的现象也很多。明清时,连不适宜生长稻麦的贫瘠土地也被利用起来。

唐及唐以前农业发展,基本特点是外展式发展,改进生产工具和扩大耕地面积。隋唐到清朝农业发展,基本特点是集约式发展,农业发展主要途径是改良品种。精耕细作农业技术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农业实践中“应对”自然条件而产生的,它是建立在对农业作物和农业环境诸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的认识基础上的,是长期农业生产经验的升华。传统农业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反映了我国人民适应和改造自然的勇气和智慧。

3.经济重心的南移

从远古到两晋之际,北方经济的发展远远超过南方,政治和经济重心相一致,都在北方。南移的大致过程为:从先秦到东汉,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农业区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民南迁,给南方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江南的农业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隋唐时期,江南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安史之乱以后,南方经济开始超过北方,经济中心开始南移。长江流域形成东西两个经济中心,有“扬一益二”之称,扬州超过长安和洛阳。从北宋到清朝(鸦片战争前),经济重心已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并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经济发展从南弱北强到南北基本趋于平衡再到南方开始超过北方。

归纳不同时期促使经济重心转移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和平稳定;为躲避战乱,北方农民大量南迁,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补充了江南的劳动力;江南统治者为壮大统治势力,采取了许多发展经济的措施;南迁农民同江南人民一道辛勤劳动,各民族之间不断融合及经济文化的交流,加速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方开发较晚,自然条件优越。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使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南方经济后来居上,超过北方,影响了古代政治重心和对外贸易的变化,甚至影响到今天。

4.古代手工业简况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重要部门主要有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它的发展有三种主要形式: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古代手工业以农业为基础,又促进了古代商业的发展,呈现出许多特征。

5.商业发展的线索

中国古代商业不断发展。商朝人善于经商,后世将经商的人称为“商人”,商朝以贝作为货币。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市场形成并繁荣。隋唐商业继续发展,城市中出现固定的交易场所——市,政府设置官员管理物价、税收等。市中有邸店、柜坊。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里有了夜市;在广大农村,出现草市。两宋时期打破市坊界限,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出现商人团体——商帮,涌现出数十座较大的商贸城市和以工商业著称的市镇,商品经济发展向农村延伸,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按照阶段归纳如下图:

三、对相关问题的认识

1.小农经济的特点及评价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渐确立,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产生,它是古代农业经济最主要的生产模式,使中华文明延绵不断,领先世界。小农经济的特点和评价如下图示:

2.古代经济制度的特点

经济制度是经济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经过不断发展完善,影响了古代经济的发展。其主要特点有:农业是古代制定经济制度的重点;经济制度制定的宗旨是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以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以户籍制度作为制定经济制度的依据;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古代经济制度的基础,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农民土地所有制虽不占支配地位,但却广泛而分散,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长期存在的基础。经济制度既制约土地兼并,又受制于土地兼并。古代赋役制度是土地私有制的产物,起到确立私人对土地占有的作用,但又受制于大土地所有制。

土地和赋税、徭役制度构成古代经济制度的基本框架。中国封建社会前期,赋役制度与土地制度并存;后期独立存在,并逐渐与土地占有结合。

3.古代都城发展的特点

都城在古代政治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都城的变迁受到社会环境和自然因素的影响,结合主要都城的发展状况,其演变特点主要有:(1)古代都城一般都建立在交通便利、经济相对发达、军事上易守难攻的地区,如长安、洛阳、开封等。地理位置的变化先呈现出由西向东迁移的轨迹:镐京、长安→洛阳。后又呈现由北向南迁移的趋势:长安、洛阳→开封。(2)古代都城既是统治阶级的政治中心,又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这点同西欧社会早期封建国家都城只是政治中心、与商业和经济中心的城市分离有明显的区别。(3)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权和神权是社会统治的中心,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社会状况反映在城市布局中,就是皇宫和宗庙居于城市的中心,作为商品交换场所的“市”在都城中则偏于一隅。古代都市的建筑布局,都是整齐划一,有纵贯全城的中轴线,两边是对称分布。(4)隋唐之前,古代都城的规划表现为封闭的棋盘形状,“坊”、“市”分开(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店铺全部集中在市里,是典型的封闭式市场模式。从宋都东京到明清都城北京,城市的布局呈现出开放式街道规划,市坊界限被打破,在交通便利的汴河两岸形成繁荣的商业活动场所。(5)古代都城随着封建国家的繁荣强盛,在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逐渐形成国际性的大都市。如唐都长安、元大都等在经济文化交流中具有世界性的特点。

总体来看,我国古代城市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化城市发展的阶段;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增多,城市规模扩大;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某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发生变化。

4.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及影响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被史学家称为“资本主义萌芽”。但中国古代的资本主义萌芽微弱、稀疏;仅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且发展水平低,多表(下转第57页)(上接第39页)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总结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封建剥削沉重,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手工业品,影响扩大再生产;

(2)封建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封建行会严格控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对外实行闭关政策,几次下令禁止海外贸易;

(3)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在农村根深蒂固,成为商品生产难以突破的障碍;

(4)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着已经聚集起来的商业资本、高利贷资本投向土地,加强了封建经济;

(5)自然经济形态下,生产手段落后、分散保守,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积累,使旧的生产方式得以牢固、持久的保持。

综上所述,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上一篇:关于时间的名言警句摘抄下一篇:铁路旅客运输损害赔偿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