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企业管理总结

2024-09-04

试谈企业管理总结(共8篇)

1.试谈企业管理总结 篇一

现代企业生产经营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要提高经济效益,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管理。因此,在建议现代企业制度中强调成本管理十分重要。长期以来,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通过指令性计划直接对企业进行调控。所以,企业的成本管理观念比较淡薄,即使讲成本管理,也主要是从降低消耗、节约费用考虑,侧重于对产品成本的核算,不注意所耗成本能得到的市场价值,不在提高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和功能上做文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所面临的外部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的成本管理越来越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企业为了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进行成本管理的变革,变传统的被动式成本核算管理为主动的战略成本管理,把成本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战略成本管理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一、成本管理的重点从孤立的降低成本转向成本与效益的最优组合,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下,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企业的产出等于企业的收入。因此,降低产品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收益,企业必然将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在降低产品成本上,而陷入单纯的为降低成本而管理成本的滞后状态,不能为决策提供所需要的正确信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换,企业不能再将成本管理简单地等同于降低成本。因为,企业不仅要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要关注其产品能在市场上实现的效益。适应瞬息万变的环境,以了得持续性的竞争优势,是现代企业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确实,在相关指标不变的情况下,降低成本支出的绝对额,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然而,在各项经济指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有时增加成本支出的绝对额,反会相应地增加企业的收益。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是孤立地降低成本,其目的是从成本与效益的对比中寻找成本最小化。所以,在现代企业管理工作中,企业必须把成本管理的重点放到战略上来,一切降低成本的措施都应以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作为决定取舍的目标。

二、成本动因的进一步扩展有助于企业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达到能真正控制成本。

一般而言,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的因素,企业只有真正了解成本发生的前因后果,才能真正控制成本。传统的成本计算对象是企业所生产的各种产品,而且一般为最终产品,因而,人们往往把成本动因归结为生产的数量。在生产单一产品的企业里,生产数量可通过产品的单位数来计量;而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中,直接人工小时数或直接人工工资通常被用作生产数量的替代品,

固然,在高度人工密集型的生产过程中,对成本动因作这种假定不会严重工业歪曲产品的成本。因为生产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成本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两者的耗费都直接与产品的生产数量有关;而制造费用又大部分是与生产时间有关的间接费用(主要包括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动力费和其他同机器设备相关的费用),按直接人工工时或直接工工资分配也较合理。至于期间费用常常被认为只有发生期间相关,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只是直接冲减当期利润。

但在高度自动化的现代制造过程中,直接人工成本比重日益降低,仅占生产成本的5%~10%,而与自动化紧密相关的机器折旧费、动力费等需要分配计入不同产品的间接费用又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仍以日益减少的直接人工工时或直接人工工资的比例来分配这些比例不断增大的间接费用,会使产品成本严重失真。因而,在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有必要按战略成本管理观点将传统的单一的数量动因扩展为一系列的成本动因,通过对各种成本动因和相关成本之间进行分析,将单一标准的分配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准分配,从而正确地分配各项间接费用,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这样才能清晰地揭示哪些产品具有有效的盈利能力。特别是在传统成本管理下未予考虑的一些无形的成本动因,如企业的规模、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企业内部结构调整,甚至厂房的布局规则等,都会对产品成本产生很大的影响,更应从战略上予以考虑,因此,战略成本管理将会使期间费用不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传统方法成为历史。

三、成本管理范围的日益扩大,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以及高新技术和管理科学的不断创新,成本管理的范围日益扩大。传统的成本管理范围主要是企业内部的生产经营过程,而对企业的供应与销售环节则考虑不多,对于企业外部的价值链更是视而不见,使企业未能获得全面的发展竞争战略。然而,对于处于开发型、竞争型市场环境中的企业来说,成本管理更有必要注意企业外部环境的影响。所以应该把企业成本管理问题放在整个市场环境中予以全面考虑。因为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是为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它表现为一个由此及彼、由内及外的“价值链”,通过了解整个行业的价值链来进行成本管理,更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范围不仅包括生产领域成本的控制,而且包括流通领域成本的控制,还要对研究、开发和设计成本进行控制;不仅要通过管理工作控制成本,而且要通过技术工作管理成本。同时,现代科学的飞速发展又使成本管理的范围向着与多学科相互结合、相互交叉渗透的方向发展,如在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大背景下,适时生产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作业成本法的出现。相关科学的引入,使成本与技术密切结合,不但扩大了成本管理的范围,也开辟了降低成本的新途径。

综上所述,战略成本管理将会成为现代企业的一个重点特点。它无疑会使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变得更复杂,但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多媒体信息的共享,战略成本管理将在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无疑会给现代企业注入新的活力。

★ 谈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中学英语教学论文)

★ 谈中小企业财务人员管理

★ 施工过程资料管理流程

★ 现代医院管理培训心得体会

★ 战略联盟的学习过程及其管理

★ 细谈销售过程的2Q管理

★ 我谈班级常规管理

★ 现代医院管理创新研究论文

★ 《周易》与现代管理:乾卦与管理

★ 通过CRM实现报价的过程管理

2.试谈企业管理总结 篇二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方式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朝着信息化、 网络化方向发展, 许多企业, 特别是大型公司在信息系统上投入巨资, 建立了众多应用信息系统, 以帮助企业进行内部或外部业务的处理。一场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人类正步入信息经济时代。 在这个时代, 一个企业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高低, 将成为企业竞争力强弱的重要标志。

以烟草行业为例, 自1982 年1 月1 日我国烟草总公司成立以来, 烟草行业信息化建设从最初的单机使用、 分散开发, 发展到了目前的统一平台、 统一数据库、 统一网络的全面建设阶段, 经历了初始、 规范管理、 全面发展、 集成和提升这样4 个阶段。 从行业信息化建设总体情况看, 目前烟草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集成的数字化阶段。 为保持烟草行业持续、 稳定、 协调、 健康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2003 年, 行业卷烟生产经营决策管理系统项目实施, 更是拉起来烟草工商业信息化建设的新高潮。

企业信息化是当今大势所趋, 随着企业大量人力、 物力投入, 企业信息化硬件水平显著提高, 对于工业企业来说, 现代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已经逐步形成底层控制系统、 中层执行系统、 高层决策系统相结合的立体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可以说, 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实现快捷、 实时管理企业各项业务的必须手段, 信息化项目已经成为企业管理层的管理工具。 但同时令企业管理层不解的是, 信息化管理系统 (项目) 的逐步实施, 并未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除了系统 (项目) 设计初期本身存在的问题外, 更重要的应该是企业忽略了信息化工程科学方法、 运维管理以及对项目应用主体人员的培养。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发展, 企业的生产经营、 管理模式固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信息系统的建设依然矛盾重重, 步履维艰。 如何加强企业信息系统的开发、 建设、 应用, 实现企业信息化项目效率的最大化, 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1) 紧扣经营, 创新管理; 优化业务, 提高效率, 通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使用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

经营是企业之本, 管理是企业之木。 经营主要是指企业在应对广泛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实现趋利避害。 管理则是企业加强内部治理使企业更好地实现经营。 为此, 管理必须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 而脱离经营的管理就会失去方向和动力, 成为无本之木。 为追求严格管理, 紧跟潮流, 是当前许多企业上信息化系统的内在原因, 由于脱离经营这个目的, 系统上马后, 自觉内在管理强化了, 但依然无法改变企业面对的压力与窘境, 导致从上到下发出信息化无用论的观点。 所以上信息系统, 加强信息化项目建设, 必须紧扣经营这个主题, 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管理, 才能发挥信息化项目的最大优势, 提高广大员工的信息化意识。

(2)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进一步优化业务流程, 提高管理效率。 传统经营和管理相分离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用传统的手段获取信息的渠道少, 信息资源处理利用效率低下。 用信息化方法围绕经营, 进行组织结构创新, 缩减企业中间层, 实现企业组织扁平化, 通过ERP、 CRM等信息系统的应用提升企业资源管理能力, 精简和规范业务流程, 可以实现跨区域的组织经营, 从面提高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在企业运用信息化优化业务流程、 提升自动化水平过程中, 要充分征求和考虑广大使用业务人员的意见, 需通过系统建设达到降低员工劳动强度, 提高工作效率目的。 让员工从信息化建设中受益, 从需提高全员运用信息化的主动性、 积极性。 使管理层、 一线业务人员都自觉成为信息化实施的推动者, 全面提高全员信息化意识。

2 科学实施信息系统工程

企业实施信息化方法受锉的另一个原因, 是缺乏信息管理战略规划, 各需求部门根据业务提出建设系统要求, 许多应用系统相继部署、 相互倾轧, 正所谓 “你方唱罢我登场”, 盲目乐观, 导致系统建设无序化。 各系统之间无法兼容, 数据无法共享, 日积月久造成 “系统危机”、“数据危机”。

美国学者詹姆斯·马丁在 《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学 》 中指出:“在20 世纪70 年代, 人们就已看清, 对企业和其他组织而言, 计算机化的信息乃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源。 人们还看清了这种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有来自最高层的规划, 而实施这样的规划又迫切需要一套正规化的, 并且最好是与数据库设计相联系的易于用计算机处理的方法学”。 马丁理论告诉我们, 企业信息化建设应该是在企业信息化战略目标的框架下进行, 认为进行信息战略规划和设计应围绕以下3 个方面。

(1) 首先应该在高层的领导下进行企业经营战略规划, 围绕企业经营目标, 以核心业务和目标规范信息系统, 尤其是总体数据架构, 着眼于 “大数据” 开发和利用。

(2) 抓好信息系统的数据环境建设, 数据建设要突出稳定性、 不受机构、 部门的影响, 能支撑企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业务使用。 与此同时, 数据系统要能够满足不同系统之间的调用及存储。

(3) 设计业务处理系统要围绕企业经营战略目标, 充分考虑系统之间应用集成, 避免业务重叠, 同时易于进行维护和升级。

3 明确职责, 加强信息系统运维管理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 信息管理人员的技术能力直接影响各信息系统的运维状况, 进而影响项目预期效果的实现。 信息系统的运营为企业带来的是生产、经营、 管理等各方面的效率提升, 人力、 物力节约。 但信息系统运维不当造成的损失, 也让企业损失惨重。 信息网络的中断、 系统数据的丢失、 底层操作不当, 都会给企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因此, 建设一支有力的信息技术力量, 并合理地借用第三方运维, 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成败的关键问题。

(1) 自信息系统建设前期调研阶段, 即根据系统功能分工确定后期运维职责。 运维人员参与项目实施全过程, 深入了解系统功能结构、 技术结构、 数据管理等各项技术。 为后期运维奠定技术基础。

(2) 信息系统安装调试阶段起, 安排系统后期操作人员参与, 使其了解系统功能结构, 掌握系统操作规范。 为后期系统正式运行奠定人力基础。

(3)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企业内信息技术人员全面掌握各项信息技术的可能几乎为零。 为适应新技术的应用需求, 根据各信息系统的运维特点, 合理地引入第三方运维单位, 为企业提供高层次的信息运维, 已成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4 结语

3.试谈班级管理 篇三

【关键词】班级;班级管理;言传身教;严爱相济;树立榜样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是学生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发展的指导者。班级管理就是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生活和班务管理的主人。良好的班级管理能加速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有效地展现学生各方面的潜质和才能,为学生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班级管理,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神圣的工作,他(她)担负着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为祖国培养小康社会建设者的历史重任。我相信“身教言传,水滴石穿;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的道理。那么,怎样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呢?

一、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班主任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我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自古以来“身教重于言传”。教师时时、事事做学生的表率,是教育、培养良好班集体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青少年,他们单纯、向上,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俗话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重视班级中的小事,关注细节。这些细节包括在不同场合下得体的穿着,合适的言行,积极的情绪,谦恭的态度,因为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都能教育学生。我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做到,比如我要求学生不说脏话,不骂人,不乱扔废纸,粉笔头等,这些我在班级都首先做到,发现违纪的学生我从不出言不逊,而是进行疏导,纪律上约束。发现废纸,粉笔头等我随时捡起,还有上课第一遍铃响,我也准时到教室,起到了表率作用。学生自然也就不乱扔、乱吐、乱骂了。我深知身教重于言教,让学生直接通过班主任的模范行为和带头作用的影响,引导他们相信言教的真理性和身教的可行性,从而产生模仿的心理意向和学习的外在行为,由此学生就能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要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付出爱心与严格要求不可偏废。爱心是伟大的,但是绝对不是万能的。所以,对学生付出的爱是门艺术,何时付出,怎样付出,付出后怎样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用心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班主任用心去考虑去设计。如果仅有爱心,没有严格要求也不行。现在的孩子大都是不缺少爱的,或者说他们拥有的爱太多了,以至于在我们对他们付出爱时,他们以为是理所当然。所以,我想:很多时候,我们的教育离不开严格要求。当然,严格要求之中,一定要包括爱的感情。我们班级的每位同学都承认我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他们都没有责怪我,有的还要求我对他们更加严格些。我想这与我们的感情联系有很大关系吧。作为班主任,我很注意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用宽容和感谢的目光看待周围的一切,引导他们用心感受世界的美好和自己的幸福。例如,我带过的王永健同学转进我们班时,他对吃、喝、穿都比较讲究,有时还攀比。就此,我多次和他进行心理沟通,用一些贫困山区的孩子故事来教育他、感化他。他各方面进步了很多,父母对此非常的满意。

三、关注班级,面向全体,为每位孩子撑起一片晴空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这是教育的宗旨。一个班级的几十名学生,有优生、学困生、中等生。优生和学困生往往受到教师的特别关注,而大多数的中等生往往感受到的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平淡。班主任要做有心人,不但要关注优生和学困生,同时要关注普遍中等生,以及关注留守儿童、智障儿童等。为全体学生撑起一片晴空,让他们都能感受到班级的温暖。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喜欢,而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可爱。”学困生更渴望教师的关爱、宽容与尊重,即使是教师的一个眼神,一句鼓励性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都会使他们难以忘怀;中等生是一个班级的大多数,他们往往表现平平,往往得不到教师关注,但他们同样需要教师的关怀、提携和鼓励,以鼓起中等生自信的“风帆”。班主任应经常深入到中等生中间,给他们以鼓励和期待,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励他们不断上进。作为优等生来说,往往头顶光环,在一片喝彩声中成长,也往往经受不住挫折打击。切忌对他们特殊化,要把他们和其他同学一样看待,高标准、严要求,在他们犯错时绝不迁就,谨防他们经受不起人生的挫折和打击。

四、需要班主任加强与班干部的沟通

在班级管理中,及时发现和培养好班干部,是管好班级的重要一方。而与班干部保持良好的、经常性的沟通,是完成此项工作的关键。而大部分的学生干部在心态和行为等方面与班主任老师存在诸多隔阂,两者之间的沟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班主任需要经常与班干部一起分析、研究班级情况,直到他们制定工作计划,制定班级工作总目标,弄清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可供选择的方法等。同时,班主任除了面谈之外,还可用笔谈,也可用“平行交谈”。所谓的“平行交谈”一词来源于心理学家罗恩、塔菲尔《用心去教养子女》一书,意即父母与子女一面一起做些普通活动,一面交谈,重点放在活动上,而不是谈话内容上,双方也不必互相看着对方。

五、班主任要重视家访

新学期开学了,班主任又迎来了很多学生,大多数学生是班主任所不认识的。班主任仅凭学生在校的表现是不可能准确了解评价学生的。因此,班主任要重视家访工作,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制定相关措施来教育学生。如果对有的学生家访有困难,可以通过电话联系,或请家长上学校和班主任交流。有的班主任把家访当作告学生的状,结果家长训了学生一顿,或者打了学生一顿,这样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深了师生的矛盾。家访时,班主任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学会和家长沟通交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和家长谈话时,要多表扬学生的优点,委婉地提出存在问题,并希望家长配合班主任共同教育好学生。这样,学生就不会惧怕班主任家访,班主任和学生的距离也拉近了。

六、树立榜样,调动学生的竞争意识

每个班内总有一部分做事认真,学习优异的学生。我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运用这些做事认真和学习优异的学生,将他们树立成其他学生的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在做事和学习中学习他们,有了这些身边的“参照物”,学生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就有了一种有形的行动准则和学习动力,使班级形成一种凝聚力和向上力。同时,我利用班会,经常向同学们介绍古今中外一些成功者的励志勤学、自强不息的人生经历,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争取后来居上。竞争是一股巨大的、潜在的、其它任何外力都不可能达到或代替的动力。在班内,无论是优秀生、中等生,还是学困,我都会想尽办法激起他们的竞争意识,在班内掀起一种激烈、持久、友好、互助的竞争活动,争取使所有学生取得共同的、更大的进步。

4.试谈如何做好高中学校管理工作 篇四

麦石霞

【摘要】: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搞好学校管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学校作为教育的前沿基地,只有先做好学校管理工作,安排好教师、学生的位置,建立民主、和谐的管理模式,才能做好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

【关键词】:高中 管理 方法

学校管理首先是教师的管理,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传递者、实践者,学校通过教师把学校文化传递给学生,教师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的行为,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近年来,我国学校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为社会的发展培育了许许多多的人才。但这并不能代表学校教育管理已无弊端,它仍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学校教育者、管理者不断改进。下面笔者谈谈如何做好高中学校管理工作。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现代学校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理念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要开展集体备课形式。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互相学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起到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把个人备课、集体研究、理论学习、公开课及听评反思结合在一起,把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全体教师的智慧火花、听评课后的反思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教学常规的检查融为一体。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体提高课堂效率。

二、建立规范的学校管理制度

在一个组织机构稳定的学校里,往往组织机构的程序和规则很多,很具体且常常是成文的、正规的,但也有一些非正规的、不成文的规则在发挥作用。韦伯曾描述说:“所有的学校都是官僚体制的,通过规章制度管理成员的行为。结构是等级性的,而且有各种角色相一致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范。”他所描述的官僚体制,仍然是促进教育目标实现的最合适的组织管理模式。因此一所学校必须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改变管理的无序状态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局面,有利于促进学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全体教师能从严格的他律逐渐转向自律,把学校的规章制度、法规政策内化为指导自己行为的内隐观念和理论。

三、培养教师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队伍的培养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问题,要用人必立足于育人。要树立学校职能新观念,把培养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职能之一。改革现行学校只培养学生的单一职能的管理体制,必须确立“素质教育首先是对教师素质的教育”的观念,认真分析本校教师素质状况,把培养教师列入行政议事日程和工作计划,使学校培养学生和培养教师两项工作一起抓。就教师而言,新的教育理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很多,如何把握课程改革的精髓,用鲜活的知识来充满课堂是每个教师面对的课题。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旺盛的学习精神,强烈的接受新知识和新思想的愿望,站在课程改革的前沿,不断反思来时路,理性地思考和总结教学实践。这样的教师队伍是永远富有朝气的队伍,是学校发展中的宝贵财富。

四、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保证教学管理工作质量

学校教学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中,管理工作者承担着管理的角色和目标实施的角色,因为如何提高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水平,将直接影响教学管理质量的高低。在学校教育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科研意识,提升教学管理工作的科研含量是一条必由之路。首先管理者要有较强的科研意识,用心去研究管理工作,向科研要质量;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去引导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要有较强的感召力,去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带动学校的教研工作,朝着课题化、科研化方向发展。其次,作为管理者要努力实行常规管理工作的课题化,使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运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以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育人目标的实现。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在教学管理中,应该主要抓一计划、二对象、三原则、四方法。

1.计划,即教学时间、内容计划。从初三的教学内容出发,什么时间完成什么内容,什么时间单元小结,什么时间复习考试,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中考的重点、难点,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对应计划,并要在教学时间的占有上得到体现,以杜绝教学的随意性,提高教学效果。

2.对象,,即吃透两头,一是教材,二是学情。吃透教材是当教师的本钱,吃透学情,是当教师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了解学情就无法对症下药。所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是进行针对性教学的出发点,进而对各个年龄队伍的学生的心理、心理、智力、情绪乃至家庭状况、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加以了解掌握,这样教学工作才有针对性。

3.原则,即40分钟原则、完成教学的阶段性原则、整体效益原则。40分钟原则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每一节、精讲精练。阶段性的体现不单单在讲授上,更重要的是在习题上。第一阶段是掌握概念,所给习题必须是巩固性的;第二阶段是初步形成能力,所给习题应是提高性的;第三阶段是综合能力的加强,所给习题要求基础加深、综合性加强、技巧加大,这样才能章法分明、由浅入深。整体效益的原则是要各科教师协力同心,使学生各门功课均衡发展。

4.方法,即以练带讲法、查缺补漏法、抓资料信息法、抓师生关系融洽教学相长法。以练带讲是根据学生素质的实际而制定的,通过做题发现问题,通过做题牢固地掌握知识的内涵、外延以及应用,科任教师必须通过指点、启发、提示,突出以练带讲,让学生多动手,克服满堂灌、一言堂;查缺补漏是要求在复习阶段注意回头来查漏和征求学生意见的补缺工作,决不能因平时教学的疏漏和不慎造成知识短缺的现象;抓资料信息,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的途径,把握最新资料信息并根据本校教学需要,有选择地应用,绝不搞题海战术、加重学生课业负担;抓师生关系的融洽,教与学紧密配合,预防教学分离、单打一,师生之间要密切配合,形成合力,教学相长。尤其要注意差生的转化工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要开展集体备课形式。在集体备课中,教师互相学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起到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把个人备课、集体研究、理论学习、公开课及听评反思结合在一起,把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全体教师的智慧火花、听评课后的反思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教学常规的检查融为一体。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整体提高课堂效率。

一所学校,思想工作做得再细,管理制度再好,矛盾和不同意见总是存在的,不必大惊小怪。教职工的思想有多种多样,个性也是各不相同的,根本的问题在能否坚持在大事上讲原则讲求同,不怕得罪一些人;在小事上,容人之短,谅人之过,允许存异。

5.试谈农垦集团公司的内部财务管理 篇五

一、建立健全财务机构和财务人员的统一管理

1总公司财务部是整个集团公司财会工作的中心职能机构,统一管理与协调集团公司的财务工作,制定统一的内部会计制度和财务管理办法;建立集团内部财务结算中心,统一费用报批、记账、纳税管理等制度,加强集团的内部财务监督。

2子公司财务机构是总公司财务部的延伸,在业务上归属总公司财务部领导,接受其检查、监督和指导;同时,子公司的财务主管人员实行委派制,由总公司财务部委派,并定期实行岗位轮换。

二、母子公司之间实行分级核算、集中汇总原则

1分级核算。总公司与子公司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应分级进行会计核算,自负盈亏;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子公司又往往从事与总公司不同行业的经济活动,应采用各自行业的会计制度进行分行业核算,及时根据行业要求对外披露财务信息。在具体操作上重点有以下几方面:

(1)总公司核拨资本金。总公司应核实拨足子公司资本金;子公司对资本金有使用权,但同时应负有保值增值的责任。

(2)内部借贷。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实行内部资金融通办法,灵活调剂、有偿使用。即总 公司或子公司临时需周转资金,可互相借用,签订内部借贷合同并收取利息,借款方应按时 归还本息。总公司在资金的拆借上应仔细核查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出现“提款机”现象, 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3)关于利润分配。总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应视同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子公司实现的税后利 润应在总公司、其他股东与子公司之间进行分配。同时为促进子公司的发展,实现的利润应 允许按比例留成,包括按国家规定提取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等,并按规定使用。

6.试谈企业管理总结 篇六

试谈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中中学管理误区

张玲

(平潭一中 张玲)

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学校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使教 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 ’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上来。由此,普通中学的任务,就是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还 要注意培养大批优良的劳动后备力量。这就要求中学面向全体学生,在学科教育的同时,注重思想素质、道德 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及审美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学校管理也应作相应的 深化改革,从课程的设计,施教系统的设立,实践基地的建立,教学质量的评估等等都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 内容和措施。

然而,当前在普通中学中却存在着明显的管理误区,它主要是:

一、观念误区。在转轨教育中,提高教育质量是被吹得最响的调子,但对质量的理解仍没脱离片面追求升 学率的轴心。这主要体现在人才观和教学观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向教育提出了新的人才观: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而绝大多数学校仍以培养单一型 人才--升学作为学校质量管理的主要目的。分数仍然是衡量学生优劣的最主要依据。

“差生”的概念,在学校管理者的心目中,主要不是他(她)品行不端,违纪犯法,而是他们智力欠佳、成绩不好;相反,只要智力一流,成绩出众,即使品行不端,也只是白玉微瑕,无损“好学生”形象。

与之相适应的是教学质量观误区。首先,衡量一个教育工作者工作量的是他(她)授课节数、听课次数以 及批改的作业量;衡量教学进度的唯一标尺是书本知识完成的怎样。衡量老师授课水平一看教案写得是否具体 工整,课堂教学“三步曲”运用如何,课堂气氛是否热烈。于是,教案写得不详的,即使教学效果不错,也会 成为有争议的对象;教学不走“三步曲”的,会被认为教学步骤不完整;在授课时补充课外知识的,会被认为 重点不突出;若在上课时间带学生到野外观察大自然,则可能被当旷课处理。二看中高考成绩如何,中高考成 绩好,则一俊遮百丑,平时诸如迟到、早退、旷课、闹事等毛病都可一笔勾销。若中高考成绩上不去,则一丑 百丑,不管你平时怎样努力,也会在“无效益”的结果中黯然失色。

这种观念是极其有害的。因为,任何一项改革,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应该有对这项改革的正确认识。列 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观念上因循守旧仍以升学教育为主导思想,要想在行动上向 素质教育转轨,纯属天方夜谭。

其次,这种观念,压抑了教师的创造性劳动的积极性。我们知道,教无定法,要把人类实践中积累的一般 经验直接传授给学生,是需要经过老师主观再创造的。因此,人们把教师看作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和精神 文明的传播者,是学生智慧和心灵的开拓者。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没有时限的劳动。它需要教育者以满 腔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也就是说,它需要教育者极大的主观能动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积极性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的50-60%。这说明,人的智慧,创造力就象埋在地下的矿藏,通过激励可以得到不断开采。而 用同一模式去要求教师,就使他们的创造性潜能受到压抑。难怪不少老师怕听课,烦听课,更烦检查教案。认 为有人听课的教学都是装模作样的.,很难反映真实水平。而教案,“那是写给检查者看的,谁会照本宣科?” 这种管理与实际脱离的作法,倒使笔者想起张萍芳教授说的,台湾的学校领导是不听课的,教师授课效果主要 通过学生和家长的评价来定。我并非推崇台湾的做法,但我想,管理者还应着重于为教学多做些实事为好。

再次,这种观念违背了教育原则。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个性”,学校教 育“要使智育、体育、德育、劳动教育、美育深入地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使几方面教育呈现为统一的完整过 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工作中,一般地说,没有任何一样东西是次要的东西。这里的一切都是重要的 ,如果有任何一点被忽视或者做得不正确,就会使全面发展这一完整统一的和谐的基础遭到破坏。”片面追求 智育的观念,从指导角度来说,正是对这种和谐的破坏。

第四,这种观念违背了学习本质,阻碍了人才的全面发展。心理学研究认为:学习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学习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依据学习的内容和结果,可将学习分为四种类型:(1)知识的学习;(2)技能 和熟练的学习;(3)心智的,以思维为主的能力的学习;(4)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习。以分数为主要 管理手段,应试升学为主要管理目标的观念误区,强调的是学习的第(1)种类型,而忽视了其它三种类型的 指导和学习,这就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受到限制。

我们知道,人的才能是多方面的:有的擅长于实践性创造;有的擅长于理论研究;有的擅长于辞令;有的 擅长于组织等等。这些才能是四化建设都需要的,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着力加以培养发挥的。教育的任务,就 是发现深藏在每一个人内心的财富。共产主义教育的明智,就在于使每一个人在他的天赋所及的一切领域中充 分地表现自己。由于观念的误区,就会导致其他智能的丧失,而强制自己往同一模式发展。可想而知,这种结 果不会是喜剧性的。

二、教育研究和教育宣传误区。这是观念误区必然导致的产物。在不少学校,教育研究仍然局限于文化知 识传授的技巧。思想品德的养成,能力的培养,素质的训练等课题,往往被忽略。评先评优,统考分数、中高 考成绩仍是主要依据。步不户出,鸦雀无声的班集体,仍是管理者津津乐道的治学楷模。多练、多考仍是被提 倡的教法,所谓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题海战术仍是老师们提高教学质量--准确地说是提高考 分的法宝。

这种误导致使学生本来就繁重的课业负担更重了。为了教有所得,也为了心理上的平衡,各科老师争先恐 后布置课外作业,争先恐后利用星期六星期天补课。有的老师甚至舍不得课间十分钟,时常用拖课填补这个时 间空白。笔者曾对某中学几百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智力再好的学生每天也要用至少五个小时才能完成 那堆积如山的作业。而这时间,是学生挤占少得可怜的睡眠时间得来的。中学按教委规定晚上9:00熄灯, 但作业又逼迫学生不得不在熄灯后点起蜡烛继续苦练。我省达标检查中所有学校学生眼力保持良好率均不达标 ,恐怕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吧。

天真活泼好动,本是青少年的天性。活泼愉快的生活体验,包含着快乐与希望。然而,现代的学生,尤其 是重点中学的学生,已在苦役式的学业负担下,过早丢失了那份本应属于他们的天性。少年老成,未老先衰成 了他们不少人的标志。学生戏称这是六座大山(语、数、英、物、政、化)压迫的结果。

反常的教学管理,导致反常的心理,只要看到学生沉在书山题海中,就家长满意,老师安心,学校放心了 。倘若有一天没看见学生背书练题,就会引来家长询问、学校调查、老师不安。就是没有人去想想,连续疲劳 战术对学生智力发展,身心健康到底有多少好处?确切地说,有人想过,也呼吁过,但迫于大气候,只好沉默 了。

三、评价误区。评价教学效果,依然是知识质量检查;评定职称,依然是看中高考成绩;评先评模,当然 更离不开升学率;而奖惩标准,理所当然是升学人数。这种做法,固然从某个角度或某种程度上产生一些积极 效应,然而,即使它力求尽可能客观、真实和公允,它仍然是片面的。

这种评价,对老师而言显然是片面的。因为,学生学得怎样,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不同而得相 同分数,说明老师在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上花费的心血不同、劳动价值不同。从另一角度考察,转变一个差生 胜过培养十个尖子生。假如把一个“少年犯”转变为一个安分守纪的劳动者,你能说转变者不是功德无量吗? 然而,在学校的现实中却是:如果这个被转变的“少年犯”中高考上不去,人们仍然不会说他的导师是位成功 的灵魂工程师。相反,对智力很好的学生作应试辅导,使它高考名列前茅,这位老师(尤其班主任)马上会名 闻遐迩的。其实,这种评价是缺乏根据的。因为,首先,树人的工作是长期的,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向高一级学校输送的人才是长期教育的结果,而非一朝一夕功夫。其次,塑造人的工程是个体劳动,整体见 效的,很难严格量化和区分每个教育者在劳动成果中的工作和贡献的多少。

观念和评价的误区,导致的后果是严重的:首先它容易造成教育者的重智轻德,重分数轻能力培养,抓了 一小部分“尖子生”,丢了一大片“中差生”。对尖子生众星捧月,百般呵护,甚至偏袒护短。只要他(她) 高考能够达线,所有品行方面的缺陷都可以一笔勾销。不信,查查在校大学生的入学档案,中学对他们的德、智、体评价可谓一路绿灯,白玉无瑕。而事实上,他(她)们中有的可能体育从来没有及格过,有的可能铡刚 被拿掉了处分记载。总之,对分数高的考生,一切过失都可以既往不咎,而对“差生”,则横看竖看不顺眼, 打入十八层地狱才解恨--谁叫他(她)拉了我的平均分,影响了我的升学率。

由于教师工作的成就动机往往表现在希望自己培养的学生能够成才上,而成才又被这样狭隘地归结到升学 上来,因此,不少教师在编班时拼命争生源。为了一个高分生,同事反目的例子不在少数。为实现自我价值, 又容易造成同学科中协作意识淡薄,传、帮、带流于形式,使学校集体向心力无法形成。

其次,它把家长对子女的关心片面引到分数上。为了孩子能拿高分,不少家长采取高分奖、低分罚的规矩 。有的甚至对孩子提出“你每个月每科替我提高2分,我一个月多给你一百元零花钱。”这样的刺激导致的结 果是,有的学生为了多得奖金谎报成绩,有的为了报答父母良苦用心读垮了身体。

再次,它容易造成畸型发展的一代。一方面,重分数轻能力的教育结果,造就了一大批高分低能族;另一 方面,一些明明升学无望的“差生”,仍要痛苦地挣扎于分数的漩涡中,不断失败的体验,使他们不仅对考试 丧失了信心,同时也造成压抑心理和情绪障碍。于是,有的厌学、逃学;有的感到出路渺茫而自暴自弃,误入 歧途;有的知法犯法,铤而走险。这恐怕也是青少年犯罪率上升的一个因素吧。一大批升不了大学的,带着失 落感回到农村和家中,既无一技之长,又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也没有强壮的体质,成了“半残废人”。这样的 后备军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呢?从某种角度说,这是学校为社会生产的一批废品。

上述误区,已成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严重障碍,若不加以克服,“转变”将成为一句美丽的谎言 。

当然,倘把管理误区及其后果都归咎于学校,是不公平的。因为,教育的小环境又受制于社会大环境。追 溯造成学校管理误区的原因应该是:第一,现实高考制度的弊端。第二,政府、社会对学校、教师不切实际的 评价。第三,工业不够发达,经济发展不平衡,就业门路狭窄,尤其贫困地区,升学成了跳农门的唯一出路。

7.试谈如何管理电力系统档案 篇七

1 要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 企业的领导者和决策者要重视档案工作, 充分认识到企业档案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重要的信息资源作用, 让企业领导者更好地了解过去、把握现在、预见未来。企业档案充分体现了它的特殊的、不可替代的特性。所有企业领导要不断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地位的认识, 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工作计划上, 摆上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职工岗位责任考核的制度中, 对档案工作做到有领导分管, 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奖惩, 使这项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其次, 领导重视了档案, 我们档案工作者首先就要根据电力系统档案工作的特点, 制定并完善档案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使我们的档案工作做到有章可循, 有制可依, 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再次, 要加强档案法制的建设。档案法制建设是档案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发展档案事业的重要保障。要让全局领导和员工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档案法》, 以增强他们的档案法律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 明确档案法规定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应享受的权利, 懂得档案法的基本条款, 从而让企业档案工作在法治进程中沿着健康有序, 有条不紊地方向不断前进。

2 制定有效的档案管理工作机制

档案管理并不是单纯档案室的工作或者是档案员的业务, 而是整个企业和全体员工的事。它客观真实地记录着电力干部员工的德能轨迹和创业历史, 它是企业政务及管理重要的信息支持系统, 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 与每名员工密切相联, 全体干部员工应该共同加强档案工作, 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保持企业稳定。因此, 电力系统要按照档案管理要求, 制定好切合实际的档案工作目标和措施, 把档案工作纳入系统有序的管理轨道, 建立企业领导重视, 所有部室参与, 专职人员负责的档案管理领导机构, 形成专兼职配合, 部室和档案室贯通, 上下联系, 左右协调, 纵横结合的档案工作网络。同时, 要加强教育培训, 组织网络人员系统地学习《档案法》《新世纪档案管理与建设》《档案微机化管理及其应用》、《规范化管理》等档案专业知识, 增强他们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资料管理水平。要建立健全电力档案收集归档、整理保管、利用服务等各项规章制度, 把档案的建、管、用列入企业综合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 作为和谐企业建设、行风建设、诚信服务和电力政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上下参与, 齐抓共管, 实现与重点工作同部署、同要求、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3 提高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档案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企业基础工作, 档案人员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 是保证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的根本保障, 也是档案管理水平得以提高的重要条件。所以档案人员应具有较高的、相应的专业知识, 即不仅学习掌握档案学理论知识, 还要熟悉与档案工作相关的文化、理论与科学技术。对电力企业的档案工作人员, 企业应该经常把他们送出去培训专业知识, 同时也培训相关的计算机以及企业管理知识, 让他们既懂档案业务知识, 又知道企业管理知识, 更明白如何运用计算机去管理档案。当然, 电力企业档案工作者也应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修养, 积极主动去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 譬如:电力系统专业知识、文史知识、社会学、情报学、传播学、计算机基础知识及现代化设备的操作技术等, 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切实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 做到电力企业档案分类、归档准确、规范、标准, 同时对于档案信息的开发和编研起到促进和推波助澜的作用。

4 配备必要的档案设备设施

档案改革的软件具备了, 它的硬件一样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那就是档案的基础设施。档案现代化管理体制自然要配以现代化的设施。现代社会是网络信息化的时代, 人们都借助网络信息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档案管理工作也就必然要借助网络向人们传递它的讯息, 提供它的利用价值。从而原始的传统的人工的档案工作方式、方法已经限制了档案工作的发展, 使档案工作变得死气沉沉, 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向前发展。取而代之的是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地广泛运用, 因而企业就要为档案工作开发或购买必要的档案管理软件, 改造或新建档案库房, 将铁柜换成现代化的密集架, 购置现代化管理所需的计算机、复印机、服务器、扫描仪、光盘刻录机、数码相机和数码摄像机、光盘库等。

5 采取有效措施, 搞好档案利用

在档案信息利用时, 严把档案利用审查关, 既要保证档案信息实体不丢失、不损坏, 又要保证档案信息内容不失密、不泄密。

5.1 对纸质档案的控制

档案人员在借出和接收归还纸质档案时, 要严格履行借阅手续, 交接手续要清楚;档案文件在没有入库前要进行妥善保管;非档案人员不允许进入档案库房;对外提供借阅, 由主管领导审批后方可办理手续;利用者未经档案人员允许, 不准私自抄录、复印等。

5.2 对电子档案的控制

维护电子档案安全, 是要确保档案信息内容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 利用过程中, 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控制。一是对网络系统的控制, 电力企业现在办公普遍使用的是协同办公系统, 在工作中要实行内部局域网和一切外网的物理隔离, 不能和Internet交叉使用, 确保档案信息网络传输的安全;登陆协同办公档案管理系统, 要设置密码;非涉密计算机不能使用涉密移动存储介质;二是计算机要装上“防火墙”防病毒软件, 并注重及时更新;三是档案管理人员应根据电子档案密级程度, 确定借阅范围, 并要及时跟踪催还;四是电子档案库房环境要符合温度、湿度等相关标准, 光盘档案、磁盘档案要放置于防磁柜当中, 防止受磁场的干扰, 电子档案出入库时要加强检验鉴定。

电力企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点企业, 电力企业档案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影响档案安全的因素日益增多, 档案安全是否有保障仅靠档案人员的力量是不够的, 它需要整个电力企业乃至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面对电力系统管理的新形势, 档案管理人员一定要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努力开拓档案工作的服务渠道, 把档案的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促进电力生产不断进步, 使电力系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小鸥, 蒋也琪, 李维娜.市场经济下的电力企业档案管理[J].黑龙江档案.2001年02期.

[2]陈秀菊, 电力科技档案管理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李霞.新时期电力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思维[J].浙江档案.2006年02期.

8.试谈怎样抓好初中班级管理 篇八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37-01

班级管理的好坏对于班级活动能否顺利进行,对于学生能否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同时,班级管理也是一项繁重琐屑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更是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管理。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抓好初中学校班级管理工作,谈谈了自己的几点看法,在此和大家交流。

一、提高自身修养,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孔老夫子曾说过:“其身正,毋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毋从”。班主任老师是班级的直接领导者,是对学生各方面发展进行教育的关键人物,与学生接触的机会最多,对学生的影响最深,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应试教育向和谐教育重心的转移,新的发展形势迫切需要班主任适应当前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试教育衡量教育质量是以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多少和升学率的高低为标准,素质教育则要实现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性和发展性。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班主任不在是班级管理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监督者和组织者。因此,只有班主任有了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才能保证顺利进行班级和谐管理。在初中阶段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参加培训和学习,通过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管理观念,树立全面发展观、学生观、平等观、质量观、班级观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同时掌握班级管理的基本原理,提高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给学生起带头作用,引导学生一起管理好班级。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关爱学生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但自我认知感强,而且已经具备了独立管理自己、班级的能力。处在这个需要被关爱年龄段的学生,其一个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对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意义重大。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初中班级管理时,要积极的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摒弃威严治班,要善于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融入“爱”心,积极的去关心、爱戴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应该充满爱心的对待学生,指引学生找到正确的方向前进。应该以学生为本, 爱护和尊重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充分地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引导学生能够自己管理自己,形成自律的能力。此外,初中生自我意识增强,而属于自己的心事也逐渐增多,当学生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班主任要能为学生提供帮助,班主任老师要学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良师益友,随时与学生进行心灵交谈,了解他们的内在需求,合理明确管理目标,促使班级管理趋于人性化、科学化,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三、选拔培养班干部,帮助老师管理好班级

班干部是班级管理的骨干,是班主任老师管理好班级的得力助手,在班级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教师,在学校班级管理过程中,除了自己以身作则,管理好班级外,教师还应充分的发挥好班干部的作用,善于运用学生们自己来管理自己,提高管理的效率。为此,在班级管理中,每一学期开学初,精心选配好班干部,是班级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一环。在班干部的选取过程中,班主任教师应坚持好公平、公正原则,采取民主选取制度,首选责任心强、办事公正、品学兼优、智商较高、有较强组织协调能力且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其次是使用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再次是要发扬民主作风,班干部均由民主选举产生,使学生干部与同学关系形成动态平衡,人人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风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队伍。在班干部人员确定后,教师要对其适当的进行培养和锻炼,积极对其指导,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工作能力,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四、初中学校班级管理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国家的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我们的初中学校班级管理也是如此。在初中学校的班级管理过程中,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从以下几个原则出发,如实的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促使学生高效的学习。①沟通性原则:作为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有有效沟通。班主任要根据教育规律和中学生成长的需要走近学生,欣赏学生,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②主体性原则:学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知识,还要有完善的人格和高尚的精神境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主体性,发挥其特长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点,让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班级的主人。③激励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离不开有效的激励机制。班主任通过设置合理的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④公平性原则:教师的爱要用天平来分配,不能偏重,不能架轻,否则,学生的心就会失衡,就会有被冷落的伤感和失望,从而生出一些的失望和怨憤来。此外,在班主任的学习班级管理中,要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不仅要坚持原则,更重要的是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善于用班规班纪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坚持教育和处理并重,先教育后处理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的管理才会更加有效,更加适合学生学习和成长。

管理是教育的先驱,班级管理工作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不断结合实际情况,学生的实际需要,积极研究管理策略,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有效地开展,促使学生不断提高、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义财.初中生学习心理问题与班级管理对策[D]南京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重建“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下一篇:机械工程师职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