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2024-10-27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精选13篇)

1.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一

革命军人应当追求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

(方志敏、松、竹、梅、兰,并对联)

“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裁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这幅革命烈士方志敏生前自拟的对联,把奇书、骏马和祖国山河的壮美,融汇成洗涤灵魂的春水;把松之苍劲、竹之坚韧、梅之傲俏、兰之清幽化作了赤子的肝但。这是他高尚的精神追求和生活情趣的写照,也是他革命理想和志向的赋形。由此可见,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可以振奋斗志,陶冶情操,有益身心。今天,我就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革命军人如何追求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这个话题。

一、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确立起正确的精神生活支柱

精神生活有高尚和庸俗之分。两者的区别首先表现在生活目的上。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坚持个人欢乐和集体幸福的统一,把为社会进步而奋斗化为生活的最大快乐;低级庸俗的精神生活,以“及时行乐”为信条,为获取个人的欢乐不惜损害集体利益和社会道德。两者的区别还表现在生活内容上。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追求的是真善美,“玩”以长“智”,“玩”以托“志”;低级庸俗的精神生活,追逐荒淫、颓废的刺激,热衷于声色犬马、寻欢作乐。两者的区别最终还表现在结果上。健康文明的精神生活,可以励志,丰富知识,提高生命的价值;低级庸俗的精神生活,消磨人的斗志,贻误工作事业,甚至毁掉人生。

选择什么样的精神生活,最终取决于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字幕)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其精神生活必定是健康向上的;一个理想泯灭的人,其精神生活必定是颓废肮脏的。人民的好公仆孔繁森,之所以能两次进藏,历时十载,以苦为乐,甘守清贫,以身殉职,是因为他把人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胸怀共产党人的责任和使命,倍受世人的敬仰。人民的罪人王宝森,虽然身居高官,受党教育多年,但却因为理想泯灭,追求金钱美女,最终走上了自决于人民的道路,倍受世人的唾弃。我们革命军人应当象也孔繁森那样,把崇高的理想追求作为精神生活的核心和支柱,把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渗透体现到军人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甘守清贫,耐得住寂寞,在实现伟大理想中获取精神快乐!

既然我们迈进了军营,就要把献身国防人微言轻自己的理想,时时处处注意维护军人的良好形象。特别是面对酒绿灯红的侵蚀,始终保持我们军人应有的精神境界和思想品德。记得我们连去年外出驻训时,战士刘玉环在临时修建的野外车场站夜哨时,地方4名打扮得花姿招展的女青年来到哨位,嗲声嗲气地要与小刘“玩一玩”,妄图以色相相勾引,盗卖停放在车场上的训练用油,当即被小刘严辞拒绝,较好地维护了军人形象,受到了军内外的一致好评。我们都应当向刘玉环同志学习,立献身国防大志,守革命战士气节,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品行不出丑、行为不出格,永保革命军人应有的本色。

二、要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克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

[训练场,歌咏比赛,文艺演出,文体活动等生龙活虎的场面]在我们的军营,一天紧张的工作下来,阅读有意义的书籍,欣赏优美的音乐旋律,参加龙腾虎跃的体育活动,构成了火热的军营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就是在这些玩一玩、乐一乐的生活情趣中,培养和折射出革命军人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是,如果把握不住,同样可以在“玩一玩、乐一乐”中消磨斗志,萎靡精神。究竟怎样“玩”,怎样“乐”呢?

------玩和乐要健康。军营的文化娱乐活动,应当是健康有益、高扬理想信念主旋律的。无论是唱一首歌、演一个节目,还是读一本书、做一次游戏,既是内心美好世界的一次展示,也是追求革命到理想信念的一次升华。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一些地主,各种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一些非法出版物,格调低下,诲淫诲盗;一些人得欲熏心,播放淫秽音象制品,开设色情服务场所。多少人因为观看不健康的书刊影像而丧失了斗志,多少人因为涉足色情场所而葬送了前程。切记:(字幕)[配合铁窗内囚犯]一本坏书可以吞噬人的灵魂!迷恋女色是走向犯罪的滑梯!对此,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能对这些精神垃圾也“玩一玩”、“乐一乐”,以至玩物丧志,玩火自焚。

------玩和乐要长知识。[各种健康书籍,官兵学习、读教等画面。梁祝音响]玩和乐,也有层次高低之分。像没完没了地甩老K,无边无际侃大山之类,并不值得提倡。我们应当追求那些层次较高的娱乐活动,在玩和乐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腹有诗书气自华,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欣赏高雅动听的音乐,练习书法绘画,开展各种体育活动等,既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心,又能增长知识才干,何乐而不为?我给大家推荐几套总政最近下发的几套系列丛书:《绿色年华》、《绿色方园》、《绿色方园》[配画面],非常适合和贴近我们军人生活,请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很好阅读。

------玩和乐要有兵味。俗话说,上什么山唱什么歌。军人的职业是神圣的,玩也要反映出鲜明的职业特点,不能混同于普通地方青年。像“你爱我,我爱你”这类软绵绵的情歌,地方青年哼一哼不足为怪,从军人嘴里唱出来就很不得体。又如,像麻将之类的玩物,地方群众闲机时玩一玩未尝不可,军人就不宜和这类玩物沾边。在火热的军旅生活中,军营的玩应当充满阳刚之气,与担负的任务,使命相适应。在玩与乐中,培养军人特有的情操、性格和气质。

------玩和乐要守纪律。由于军人职业的特殊性,在玩与乐中要自学接受条令条例的约束。要把握好度,不能干扰连队的政党工作、生活秩序;要注意军人形象,不该去的地方绝不能去即使课余时间,也要注意地点场合,不能影响其它同志的学习和休息。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军人的玩必须严守政治纪律,绝不能让乌七八糟的东西流入军营,侵蚀我们的思想。具体说,就是不听、不看境外敌对势力的广播、电视和报刊;不看、不传格调低下的书刊和音像制品;不参与迷信、赌博等活动;不进出各种色情场所,更不能参与嫖娼、淫乱等违法犯罪活动。

三、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善于发现军营生活的美

面对光怪陆离的地方文化生活,有些同志感到“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而紧张艰苦的部队生活,一些同志发出了“军营的生活真无奈”的慨叹。[地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和部队摸爬滚打的场面对比]。其实,军营生活更加充满雄壮、豪迈、亮丽的美,如果我们用积极的、向上的观点去看问题,就会发现和采撷到军旅生活壮美之处,从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首先,军营生活充满阳刚之美。阅兵场上,排山倒海般的整齐方队;演习场上,坦克、装甲车组成的钢铁波洪流;蓝天白云下,编队飞行的强大机群;万里海疆上,劈波斩浪的威武战舰,无不展示出军营特有的阳刚之美[均用相应的画面]。在这里我们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军人与女青年花前月下谈恋爱及婚礼场面] 我们村有一个青年,深深地爱着同村一个漂亮的女孩。可是,就因为他衣着邋遢,身材瘦弱,几次求婚都被拒绝。后来,他参军到了部队,绿色的军装使他平添了几分威武,训练场上的锻炼使他身材变得刚健,在他休假探家时,姑娘一眼就打动了芳心,主动地献上了爱情。这说明,我们军人特有着地方青年无法比拟的刚健之美。

其次,军营生活充满着崇高之美。[98抗洪我军撤离时地方群众欢送和欢迎凯旋时的一组画面] 这是一组我们在去年降服洪魔后,地方政府和各界群众在欢送和欢迎子弟兵胜利出庭的感人画面。当时,我们在坐的许多同志都身临其境。今天,面对着这些画面,我们军人的光荣感、自豪感会油然而生。想一想在当时抗洪的关键时刻,为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前线看望我们?为什么腰缠万贯的大款出资捐助我们?为什么歌星影星亲临现场慰问我们?为什么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地无私支援我们?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青年学生崇拜着我们?因为我们的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因为我们在关键时刻,表现出了大无畏的英雄主义气概;因为我们无愧新时代最可爱的人!难道说,我们的军营生活不壮美吗?!

再次,军营生活充满高雅之美。可能,我们可能在训练执勤起居作息的一日生活中感到枯燥无味,但它却反映了军营“直线加方块”的优美韵律;可能,我们对节假日和业余时间开展的赛歌、拔河、军体、军事游戏等娱乐活动的单调,但却能体验到军人特有的那种粗犷、豪迈的生活情趣。[董文华十五的月亮] 同是月夜,同是远离亲人,古人发出的是“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感慨;而我们革命军人举头望明月,想的是为了保卫祖国,与亲人青山同云雨,明月共两方,由衷地抒发出“万家团圆是你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同是身处戈壁,同是面对夕阳,古人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而守卫在戈壁滩上的军人们却有另一番雅兴:“赞美你啊,戈壁落日!你虽没有江南夕阳的多情,中原余辉的温馨,但却包含着戈壁特有的坦诚”。可见,只要我们把自己融入到火热的部队生活中去,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军营精神生活的美好旋律。

小结:

1、革命军人要以远大的理想信念作为精神生活的支柱。

2、用高尚的生活情趣去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

3、采撷军营生活的美,立志献身国防不动摇。

思考题:

1、为什么说追求健康文明的军营生活是革命军人的美 德?

2、新形势下怎样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

3、在火热的军营生活中如何追寻健康美好的精神生 活?

2.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二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含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现实生活为中心,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关心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教育引导中促进大学生生活实践,全面提升大学生素质。它要寻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在教育内容与日常生活体验之间建立联系,使教育内容能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融入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对教育内容的真正理解,最终能将所学运用于生活。

二、新时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

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为社会培养众多人才,在网络化迅猛发展、教育观念逐步改变、创新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强调从人的现实社会生活出发,立足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需求来研究人、考察人。民办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普遍理论功底较差,学习习惯尤其学习态度都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不思进取,自律性较差等。民办高校收费高,学生觉得交了那么多钱应该学尽快赚钱的知识,因而功利性更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的功利化思想是可以理解的,大学毕竟是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为走向社会打好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基础十分重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终极目标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不再局限于提高教育对象思想道德素质,而是全面关心他们生理、心理、智力、非智力因素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并引导人们在生活的感悟下,把各种素质整合为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整体。所以,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实现人的德与才、理与情、智与能等各方面协调和统一,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探讨和研究正是为了更好地帮助民办高校大学生实现自身全面发展。

(二)民办高校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主体力量,民办高校大学生也不例外。在新时期,提高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相对于普通民办高校更为迫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普通公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还具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在教育主体、教育对象、教育环境等方面与普通公办高校有着明显的区别和差异。如何从不同民办高校和众多专业学生特点出发,总结具有的共性;如何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性出发,总结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是研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现实化,要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只有兼顾不同对象的特点,根据不同对象做不同要求,才能使各个思想层次的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标,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结合民办高校学生实际研究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对于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信息的获取途径和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的生活随之发生变化。新时期,要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坚持时代性原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理念及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要跟上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不仅要与时代同步,正确反映时代的主题和本质,更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抓住时代发展的契机,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生活实际,与时代发展的脉搏紧密联系起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正是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做出的探索与尝试。

三、当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无力是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非常关注的话题之一,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政治生活化的缺失。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疏离现实生活,主要表现在:

(一)注重理想化目标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

目前,一些民办高校在制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大学生自身素质提升的重要性,一味追求理想状态,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更没有对大学生群体进行调查。有时是为了简便直接套用普通高校的教育目标,有时在管理方面只注重整体思想素质的提升,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及专本科学生的差异性。教学目标较为理想化、无差异化,让不同素质的学生接受统一的教育方式。这样,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出现思想素质发展不统一的现象,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无力。

(二)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个体生活体验

教师的生活体验,往往会决定思想政治教育贴近生活的程度。然而,民办高校许多教师资源都是“学校—学校”模式,他们参加实践培训、出国访问的机会少,又少到学生中体验生活、调查研究,没有或者很少经过社会生活的历练。同时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够重视。这样,教育内容往往就是一味强调书本理论知识,虽然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理论知识为基础的课程,而学生的实践也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知识,将思想政治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但是没有实践作为基础,教师的理论缺乏生活气息,纯理论的东西完全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脱节,学生不能也不愿意接受就不难理解了。

此外教育方法不够灵活,不注重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热衷于单向灌输;教育评价体系不够科学,不注重学生个体素质的提高,更看重所谓教育的社会价值等也是民办高校教育生活化不足的表现。

四、新时期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途径探讨

民办高校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可以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及评价体系等方面着手:立足现实,实现目标层次化;取材于现实,实现内容具体化;依据现实,实现方法多样化;回归现实,实现评价多元化。

(一)教育目标层次化

目标要与学生实际相关,立足于学生的实现状况。高校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之前,要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并根据了解的情况,将思想水平不同层次的大学生划分为几个等级,按照不同等级制定教育目标。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入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了解大学生实际生活,这样,教育目标制定就可以由单一理想化转变为现实层次化,为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化,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既要避免理想化的传统模式,又要避免使它陷入平庸化。教育目标层次化就是使教育目标既能体现理想性、先进性,又具有现实性、普遍性;既关注人的精神追求、国家利益,又考虑到人的现实生活利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长远目标与现实目标相结合。

(二)教育内容具体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等方面。教师要通过调研尽可能让理论内容取材于学生日常生活中,这就要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体化。例如,选取学生理解的各种生活经验和具体例子;选取国内外重大事件及大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根据不同环境不同个体进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要求多层次内容统一,既要注重灌输党的理论、方针和政策,又要注重强调生活常识、做人道理与行事规则。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具体化还要求多渠道方式统筹协调,既坚持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又坚持现实生活与网络生活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将生活中的材料引进思想政治教育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才能可感可知可践。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取材于学生学习、工作、就业等生活实际,从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引导他们思考,并用思想政治课理论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三)教育方法多样化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一种方法只有与生活实际结合,依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而定,才能增强有效性。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充分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例如,平时的思想政治课可以一改满堂灌方式,采用案例教学,运用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有意向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甚至是辩论,深入浅出地进行教育。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引导他们独立思考、体验、感悟、选择、感悟和反思,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真正认识到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充分利用班团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会考察等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观思维、兴趣注意和情感体验等毫无外在强制性地受到熏陶感染,让学生在多元信息组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天地里张扬个性、开发潜能,培养良好的品德个性。还可以充分运用校园文化的渗透作用,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置身校园之中如沐春风,精神愉快,健康活泼,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认识美、欣赏美、探寻美、发现美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只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就能增强教学趣味性和感染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教育评价多元化

科学的评价应该既能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制定、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与应用提供正确的依据,又能形成思想道德发展的内驱力,引领学生的思想道德生活,对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培养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科学的评价体系,它必须是回归于学生现实的多元的评价方式,它既是对理论的研究,又是对生活经验的高度总结,结合民办高校的实际我们可以归纳三点:第一,要坚持自评与他评相结合,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存在的“教师一言定终身”的做法。坚持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社区评的“五位一体”的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坚持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相结合,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只注重横向比较的评价方式。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要偏重纵向比较,即在对学生过去的思想道德水平、现实生活中的思想道德表现、将来的思想品德发展趋势的比较中,全面客观地做出评判。第三,要坚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中定量或定性单一模式的方法。定量评价的结果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不能对学生的优缺点进行具体描述,定性评价虽能弥补定量评价的不足,但其主观随意性亦不容忽视,正确的方法是既注重定量评价又注重定性评价。我们只有坚持这种融入了生活的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价应有的功能,才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近年来理论界提出的一个教育理念。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出发,总结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探索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途径。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参考文献

[1]蓝江.论日常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理论教育.2008,(1):20-24.

[2]尚丽娟.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工会论坛,2005(11):50,51.

[3]陈兰荣,张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4]柏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2):102-107.

[5]陈兰荣,张震.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3.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三

其实,教材编写也注意了这一点,思想政治教育要与生活挂钩;要立足于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要建立以人为本、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就以高中政治教材为例,建构了“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大必修课程模块,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更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如“生活与消费”“公民的政治生活”等为主题,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但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能仅仅依靠教材内容的改变或是思想政治教师个人,它是一个设计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师各方面密切配合,相互支持。

一、制定生活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和最终归宿。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将教学目标具体划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由于教学目标是对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应根据各门学科的自身特点、教学资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特点等具体情况的不同灵活操作。关于生活化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师应以教材中的道德认知为基础,结合学生的特点,立足学生的生活环境,更加关注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制定明确、具体而又有层次的教学目标。

二、践行“生活即教育”式办学理念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就在于生活之变化。这一思想至今仍然有道理。目前受高考制度等因素的制约,部分学校尤其是民辦中学的办学理念有所偏失,盲目追求高分名校以及本科录取率,甚至把学生成绩与教师工资挂钩。教育的内在价值是个体价值,而在功利化的办学理念,过多的追求教育的工具性价值之下,教师上课的目标难免是对课时的完成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政治课的主要目的难免沦为追求考试的高分。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区域教学质量评估的名次,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价值和学科知识的“本真”价值。

三、建立“知行统一”式评价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特殊的德育性质。我国现在的道德教育陷入了知性德育的困境,片面注重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教育对象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道德与生活是相互依存的。因而学校不仅要重视学生在制度和学习生活中学习德育,更应建构惠及一生的德育体系。对学生的评价,除最基本的学习成绩外,还应对学生的品行、实践能力、生活能力等各方面素质进行综合考察。德育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仅仅局限于知识化倾向的评价往往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而将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口头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等多维化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做出合理公正的评价,才能有助于实现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德育目标。

四、开展“体验生活”式教育活动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的教育必须从课堂和书本中走出来,去关注社会生活,学生们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目前,学校开展的实践活动多流于形式,为了活动而活动,忽视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自我理解、体验和感悟。此外,开展的活动多断点式,没有一个体系或者连成一条线,雷锋纪念日到了,就开展学习雷锋月,国务院提出了中国梦,就进行中国梦的演讲比赛,一阵热的活动进行方式很难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

五、挖掘生活化教学资源

为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中学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资源。教师应调动一切资源,除了学习资源如网络,视频,书籍,报刊杂志等以外,还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为学生提供有助于学生学习的人,学校,家庭,社区中常常有这样的人可以为同学解答生活中的问题,或者让学长学姐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提供亲身经历和经验,树立榜样。其次,教师应注重课堂教学中动态的生成性资源。这种教学资源是学生真实的一种体验反映。教师应敏锐捕捉,适时启发,及时引导。只有这样因地、因时的开发教学资源,才能密切联系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六、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生活离不开情境,情境教学法是目前中学政治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首先,中学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与学生生活有足够联系的情境引入课堂教学。其次,情境的选择应带有问题性。问题由浅入深,层次分明,目的明确。最后,情境创设的数量要适度。用语言描绘情境,多媒体展示情境,角色扮演再现情境等多样化的情境创设方式丰富课堂的同时应有的放矢,用情境堆砌起的教学课堂,难免会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

4.政治教育的生活化论文 篇四

【内容摘要】为了适应新时期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我国开始教育体制改革,进而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每个学科的授课体系都要进行转变和创新,因此,初的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改革的难题。初政治课程的生活化教育就是改革的方向之一,笔者在此分析初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对如何推进初政治教育生活化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政治教育;生活化;

一、引言

初教育对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能力、素质等各方面都开始发展。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政治抱负,从而提高初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对初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手段进行剖析,阐述初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提出进行初政治生活化教育的对策。

二、初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初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初思想政治教学过程要确立初生在教学的主体地位,把初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知识实现系统融合,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政治性:虽然初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侧重以人为本,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它自身独有的特点,它与其他教育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即为社会服务。我国初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大众服务,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②实践性:初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倡的是将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改变传统的纯粹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的状况,主张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和生活化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在实践真正落到实处。③评价性:生活实践不单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还是初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标准。因此,只有学生真正将自身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以后,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及行为。

三、如何实现初政治教育生活化

前面讲到初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和特点,那么如何推进初政治教育生活化?总体来说,就是要把课本内容和知识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让政治教育在生活得到充分展示,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手段

初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们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结果这种授课方式使授课过程乏味,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毫无兴趣。生活化思维下的政治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刺激同学们学习政治课程的主动性。

2.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一定要源于生活

初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说白点就是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给学生传递政治知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看来,实现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要把生活的实际经验与课本知识有机融合,以此来确定授课的目标。贴合生活实际的政治教育就是最美的教育。政治教育的素材来自生活实际,可以使政治知识富有生命力。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密切关注生活的政治并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使教育保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化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它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处处讲究以人为本。这样的背景下,初政治教育更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授课过程。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做到以人为本,具体来讲,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在授课的过程尊重每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课本知识及生活实际,及时对授课方式和讲课内容作出调整。在日常生活,也要关心和体贴学生,一是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政治思维,让他们主动关心社会新闻,国家大事;二是学生能够参与到政治生活的讨论与实践,自觉地接受教学的熏陶感染,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实现精神的.愉悦,思想的升华,使学生终生难忘。

4.政治教育的授课要结合生活的真实体验

新的社会背景下,初政治教育应当摒弃落后的“输入式”教育,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重新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不是片面强调政治学习的理论化内容,而是要讲求真实感受,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生活化的初政治教育,要让同学们通过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领悟,去生成自己的人格特征。离开人们的生活实践,政治教育过程会显得极其空洞而且毫无乐趣可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课改的大形势下,广大政治教师一定要转变过去的传统观念,真正将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初生接受知识,而且对于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也非常有帮助。

作者:曾令银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于都学

【参考文献】

[1]尹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韦善锋.浅谈初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学教学参考,2013(09).

[3]施莉霞.初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讨[D].苏州:苏州大学,.

5.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回归生活 篇五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要传递和交流人类经验,就必须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就是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所拥有的经验尽量丰富,在“现代”中不知不觉渗入“未来”,以改变过去那种与社会生活相脱离的德育灌输。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针对传统德育“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封闭性弊端提出来的。传统德育以“理想化”的培养目标、单调的课程结构、僵化的教育过程、消极的评价体系,导致思想品德课教学与生活缺乏联系,不能满足学生生动活泼发展的内在需要,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目前,思想品德课教学效益低下,最终应归结为知与行的严重脱节。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是先行德育的“理想化”,过于注重“未来”,而忽视了“现在”(即现实生活),从而使思想品德课脱离了生活实际,进入了困境。笔者认为,让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才会有知行和谐统一的可能,才会使思想品德课成为学生喜欢的一门生活课程。如何使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回归生活呢?

一、思想品德课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让生活成为重要的教育素材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注重服务于未来生活,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它不仅使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隔离,也与学生本来的发展相去甚远。为了改变传统的“说教”,就应当使课程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关联,缩小与学生的距离,为学生的知行合一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

1.在时间上发挥近距离效应。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当今世界的社会现象千变万化,学生生活在充满各种信息的社会里,适当引入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目标的有效达成。如《让世界充满爱》一课,就可以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对我国特大洪水援助或北约轰炸南联盟引起世界各国的公愤等材料,这比教材中朝鲜战场上罗盛教的事迹和抗日战争时期白求恩的故事内容更贴近学生。选取学生听得到、摸得到的例子,学生不会产生一种“虚幻”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真实性”。

2.在空间上舍远求近。

由于思想品德课教材选的例子都是些“常识性”的例子,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神州巨变》可以用家乡农村生活的改善、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的变化,让学生走一走、看一看、算一算,真真切切地去体会神州巨变,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数据更有说服力。

3.在思想上避虚求实。

信息时代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开放社会里的各种社会现象,如腐败问题、拜金主义、分配不公等问题尽收眼底,学生希望老师给予解答,但又不希望老师讲大话、空话、套话。如《做一个诚实的人》的教学,在学生的头脑中已存在“老实人吃亏”、“说真话倒霉”等消极观念,课堂上就要允许学生暴露真实的思想,先让学生说出阴暗的一面(占了小便宜,产生危害),再让学生例举光明的一面(老实人吃亏是暂时的,社会上诚实的人是主流),在这种真实的心灵撞击中树立正确的观念,激起学生对弄虚作假的憎恶。

二、学科的系统教学与生活的随机教育相结合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单凭系统性知识教学是不够的,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结合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促进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的统一、生活与发展的统一。

6.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六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其一生不但有大量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实践相伴随的理论探索也非常丰富。集陶行知思想大成的,适合中国国情,又符合世界现代教育潮流的、充满无限活力的是生活教育理论。

早在1921年,陶行知目睹旧中国教育“守陈法而不革,拘故步而自封”,教师闭门教书,学生埋头读书,教育与时势严重脱节,与学生个性发展严重分离的情况,对腐朽没落的旧教育、旧课程提出了尖锐的批判,而后通过一系列的教育调查、实践和思考,创立了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为核心的生活教育思想。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陶行知进一步说:“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因此,我们可以说过“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教育的一个核心观点是“以生活做中心”。他认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生活即教育的另一个核心观点是“生活决定教育”。陶行知说:“过什么生活,便是什么教育。”人们的社会生活不同,因而受到的教育不同,过哪样的生活,就是哪样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可见,“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义: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陶行知反对杜威“学校即社会”,而主张“社会即学校”。就如鸟儿放飞于空中,可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去,如此学生可以学得更多,更广,更活。“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场所,也即教育场所。”凡是社会空间所有的一切有用的物质条件,都可以成为资源,学校的教育教学不仅要把学校的全部生活作为教育的材料,而应把社会生活纳入学校的教育。“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因为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不消谈什么联络而它的血脉是自然相通的”。“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具体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是以做为中心。”他所谓的做便是在劳力上劳心。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做;单纯的劳心,只是空想,也不能算做,真正的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只有手到心到才是真正的做。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他的“做”有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的产生。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是现代科学的教育观和人生观,在今天的教育改革大潮中依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由于各方面复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仍局限于传授书本知识,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教材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教材知识。而这些知识大多为抽象的理论知识,并且远离生活。因此,一方面学生因陌生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觉得所学的知识无用武之地,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教材的编制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尽可能的做到知识的呈现从学生的经验出发,使学生在熟悉的经验范围之内,理解知识的意义和作用,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主动学习。此外,由于高考现状,造成了高分低能的现翔普遍存在,学生的生活能力低下。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目前素质教育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我们可以从陶行知“生活即教育”中得到启示:就是把生活本身当作一种教育,利用生活进行教育,使学生在生活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在生活中学会生存。

陶行知一再强调要将“死教育”变为“活教育”,也是力图使教育不离开发展的学生和变革着的社会生活。“社会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对传统学校的模式产生巨大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社会即学校”要求改革传统学校的时空观。学校不能关起门来办学,必须和社会生活联系起来。

二、“社会即学校”要求改革传统学校的办学主体。传统学校是被少数有钱人所垄断,所占有,广大人民群众被拒之门外。

三、“社会即学校”要求改革传统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内容。陶行知认为传统教育是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他消灭了学生的创造力、生活力,他不教学生用脑。总之,他主张把学校和社会连成一体,面向社会生活,面向人民大众,把人民大众生活的场所都当成教育的场所。显然可见,陶行知倡导“社会即学校”并不是把社会和学校截然等同,而是要冲破传统学校的桎梏,打破当时少数统治者对学校的垄断;更不是要取消学校,宣扬“学校消亡论”,只是要建立一种和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民大众所享有的新型学校来取代“老八股”、“洋八股”教育,和取代社会生活根本脱离的传统的“死学校”。在“社会即学校”理论中我们有许多可借鉴的地方:第一,“社会即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第二,“社会即学校”打破了师生之间的严格界限,它注重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相互尊重、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的情感处于自由、安全、宽松的状态,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入一个自由驰骋的心理空间。第三,“社会即学校”赋予了学校改造社会的功能。

7.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七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政治教学中,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生活背景出发, 联系生活讲政治, 把生活问题政治化, 政治问题生活化。体现“政治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为生活服务”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会运用政治经济哲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 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继而在政治教学中,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 为学生提供可以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和理解政治, 体会到政治课堂就在我们身边, 感受到政治的趣味和作用, 体验到政治的魅力。

二、构建生活化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首先, 高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目标。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是一个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目标同时推进的过程, 而这些目标的形成离不开人的生活经验的融入和生活实践的锻炼、体验和陶冶。

其次, 高中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 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人的发展是理性认识不断深化和感性认识不断丰富的过程。

三、如何构建生活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1、教学内容、手段以及方法生活化。

新课程改革后的思想政治新教材图文并茂、语言生动, 以其独特的内容和风格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在学习、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尤其是教材内容在编排上特别注重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以清新、自然的独特魅力吸引学生, 体现了“在生活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悟中成长”的教学理念。但是, 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

政治课教学内容有不少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 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 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 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介入的冲动, 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 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使用黑板加粉笔。虽然教学内容很丰富, 而且素材也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 但长此以往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事实上, 思想政治课的内容都是来自于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学生自身的生活。生活中生动有趣的素材有时用简单的语言难以再现出来, 学生也难以从中获得生活上的体验。

2、教师基本素质生活化

(1) 语言清晰流畅

表达概念的层次性要清晰。如纳税人、税收的概念等, 在看似简单的一句话中, 往往有中心词、关键词, 作为教师就要清晰的表达清楚, 不带赘言的解释清楚。表达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要清晰, 有的时候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学生一下子不能理解, 教师要用清晰的语言、形象地比喻等方法来表达清楚。同时授课语言要流畅, 流畅的语言直接关系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教学进度, 从而大大影响教学效果。

(2) 语言生动幽默。

心理学研究表明, 幽默能使人感到轻松愉快, 而这又是提高人的大脑及整个神经系统的张力和充分发挥潜力的必要条件。幽默在沟通中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训练学生的幽默感有利于培育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和潇洒的风度。总之我注意在教学中努力形成体现个人特色的语言风格, 做到亲切, 富于感情;自然流

3、激励机制生活化。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贝蒙竭力倡导用“肯定的评定”策略来改变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他在大量的实验与研究之后指出, 如果经常使用“否定的评定”, 就会逐渐使学生用一种否定的方式评价自己, 如“我就是坐不定”, “我不聪明, 搞不好学习”, 随之他们的态度、行为就可能向这种否定的自我知觉支配下的行为方式趋近。

参考文献

[1]王泽民构建“生活化”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J]文学教育2011第9期115-116

8.初中政治教育的生活化研究 篇八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育  生活化  研究

一、引言

初中教育对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这一时期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能力、素质等各方面都开始发展。教师必须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政治抱负,从而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笔者对初中政治的生活化教学手段进行剖析,阐述初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提出进行初中政治生活化教育的对策。

二、初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

初中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指教育工作者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确立初中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把初中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知识实现系统融合,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政治性:虽然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侧重以人为本,但是思想政治教育有它自身独有的特点,它与其他教育活动有着本质的区别,也就是具有很强的政治性,即为社会服务。我国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为大众服务,体现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②实践性: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提倡的是将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紧密结合,改变传统的纯粹注重书本理论知识而忽视实践的状况,主张要以学生的个性化和生活化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在实践中真正落到实处。③评价性:生活实践不单单是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内容和载体,还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重要标准。因此,只有学生真正将自身参与到社会的实践活动中以后,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个人意识,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及行为。

三、如何实现初中政治教育生活化

前面讲到初中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内涵和特点,那么如何推进初中政治教育生活化?总体来说,就是要把课本内容和知识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中,让政治教育在生活中得到充分展示,最终达到教学的目的。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以学生为主体,创新教学手段

初中政治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们只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接受能力,结果这种授课方式使授课过程乏味,学生对政治的学习毫无兴趣。生活化思维下的政治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教师将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使同学们能更好地把握学习内容和知识点,刺激同学们学习政治课程的主动性。

2.思想政治教育取材一定要源于生活

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要解决的问题,说白点就是学什么、教什么的问题,教学目标就是要求教师通过给学生传递政治知识,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且做到学以致用。这样看来,实现政治教育的生活化,就要把生活的实际经验与课本知识有机融合,以此来确定授课的目标。贴合生活实际的政治教育就是最美的教育。政治教育的素材来自生活实际,可以使政治知识富有生命力。教育工作者一定要密切关注生活中的政治并及时给予指导,从而使教育保持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政治教育逐渐成为社会化服务的一种重要手段,这就需要它能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

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处处讲究以人为本。这样的背景下,初中政治教育更应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到整个授课过程中。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要做到以人为本,具体来讲,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思想,在授课的过程尊重每位学生,充分考虑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结合课本知识及生活实际,及时对授课方式和讲课内容作出调整。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关心和体贴学生,一是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政治思维,让他们主动关心社会新闻,国家大事;二是学生能够参与到政治生活的讨论与实践中,自觉地接受教学的熏陶感染,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实现精神的愉悦,思想的升华,使学生终生难忘。

4.政治教育的授课要结合生活的真实体验

新的社会背景下,初中政治教育应当摒弃落后的“输入式”教育,在老师和学生之间重新建立起相互尊重的关系。不是片面强调政治学习的理论化内容,而是要讲求真实感受,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生活化的初中政治教育,要让同学们通过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领悟,去生成自己的人格特征。离开人们的生活实践,政治教育过程会显得极其空洞而且毫无乐趣可言。

四、结论

综上所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在课改的大形势下,广大政治教师一定要转变过去的传统观念,真正将教学工作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不仅有利于初中生接受知识,而且对于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也非常有帮助。

【参考文献】

[1] 尹蕾.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D].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2] 韦善锋. 浅谈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J]. 中学教学参考,2013(09).

[3] 施莉霞. 初中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的探讨[D]. 苏州:苏州大学,2010.

[4] 辛文波.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问题研究[D]. 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1.

9.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九

一、我将克服理论学习不足的缺点,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促进思想提升,提高政治素质建设水平,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充分融合,锤炼自己勇于担当的气概、预防工作中出现乱作为的行为和不敢为、不想为的消极思想,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把贯彻十九大会议精神,维护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在严格纪律、接收严格监督方面,存在的不足和改正措施

从中央对鲁*、张*严重违纪案件的查处中,我深刻感受到党中央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的坚定决心。也警示了我们,党的纪律绝对不容践踏,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以纪律为准绳,牢记“中央八项规定”,自觉接受党内外监督,忠于党和人民,坚决消灭自身特权思想,才能在改革大船的航行中不迷失方向,不不至于触礁沉没。

三、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带头反对“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改正措施

10.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十

1.在旗帜鲜明讲政治方面。有时对上级决策部署领会得还不够深入,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比如,在抓深化改革方面,只是按照上级要求去做,没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宗旨意识有所淡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日常具体的工作中,深入基层调研较少,民情民意了解得不够全面,服务群众的能力有待加强。组织生活制度坚持得不够好,有时事务较多,未能按时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学习活动,与支部成员相互交流沟通得还不够。

2.在坚定理想信念方面。理论学习不够经常,虽然在思想上足够重视,但有时存在学习服从工作的心理,这说明我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还要进一步增强。锤炼党性的方式单一,一般情况下只是通过学习党的新理论、新观念、新思路以及中央和省市委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上来锤炼党性。党性原则坚持得还不够好,对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抵制不力,对一些损害党的形象和威信的言行,虽然心里上不赞同,但没能自觉展开斗争,这说明我的政治担当意识还不够强。

3.在严明纪律、严格监督方面。中央八项规定落实还不够彻底,文山会海问题有反弹趋势。民主集中制执行得还不到位,偶尔存在听取意见不够全面、讨论问题不够透彻等现象。监督责任落实不到位,对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力度还不够,对个别工作缺乏具体的指导推进。工作作风还不够扎实,在日常工作中,投入组织、信访等工作上的精力较多,对电视台、科协、工商联等工作投入精力相对较少,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关注不够。

4.在带头锤炼作风方面。对“围猎”腐蚀思想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潜意识里认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多数机关干部能够严格约束自己,所以对这方面的监督管理有所放松。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特别是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严格党员管理方面做得还不够,少数基层党组织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在抓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用制度管人管事做得还不够,对个别不遵守工作纪律现象,多数是点到为止,少数部门和干部身上还客观存在不作为慢作为问题。

5.在讲政德修政德方面。

6.在意识形态方面。

整改措施

1.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政治定力。

2.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

3.严明各项纪律,严格监督检查。

4.加强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

5.加强道德修养,做政德表率。

11.浅析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 篇十一

关键词思想教育 生活化 青年

一、问题的提出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渊源最早来自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后经美国现代教育家杜威发展为生活教育理论。

(一)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既往教育的理性反思。

很久以来,受科技理性主义的影响,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上存在着“非人化”的倾向,过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功能,而忽视其个体享用功能;在目标设置上存在理想化的倾向,脱离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过于高远;在内容安排上存在教条化倾向,强调“科学逻辑”、“绝对真理”和“宏大叙事”,忽视鲜活生命的多样化需求;在方式选择上存在形式化倾向,通行教师主导性,忽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二)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现实世界的积极应对。

任何一种事物要保持其生命活力就必须在它所处的那个时代找到现实的生长点,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无数次实践所证明的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如此。

二、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特征

(一)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基于“人本性”。

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认为教育应立足于人类的生活需求与素质发展,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并明确把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开发人的潜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

(二)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整体性。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首先承认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人的整体人格的建构是统一的,不能将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割裂开来,在这一基础上,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主张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教育是交织在一起的,是渗透在其他教育中的。

(三)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重视实践性。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现实的人”和“实践的人”的理论,认为生活的过程就是品质形成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只能由教育对象的生活来验证,离开了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就会走向虚无。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直接参与青年的日常生活,深入到青年之中,积极开展有效互动,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和心灵世界。

(四)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要求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也称交互主体性,是现代西方哲学批判主客对立所运用的一个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借用此范畴旨在说明:在教育过程中,现代青年和教育者是同在的,是同样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独立人格、生活欲求的个体,教育者必须把青年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而不是把他视作物。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中明显的组织性、职业性和不平等性是违背教育者和青年之间的平等原则的,强制性的灌输更是对主体间性双向对话的反动。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认为,教育者的教育过程应该是基于尊重青年、理解青年的基础之上,充分调动青年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平等的、互动的心灵交流,应该是教育者和青年作为平等的主体相互影响、相互充盈、相互启发、相互生成的过程。

三、现代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工作重心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强调提高青年的生活质量和生命价值,并不是不要理想信念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侧重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以引导现代青年形成社会理想为追求,日常生活教育则侧重面向实际、面向生活,以帮助青年提高生活质量为标准,后者为前者提供前提与基础,缺乏健康、充盈、饱满的生活世界,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就会空洞、抽象而难以形成。引导青年开展幸福生活,至少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作为:

(一)关注现代青年的当下。

关注当下意味着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关注现代青年的当下状态与当下需要,要了解现代青年处于什么样的生活状态,有什么需求,他们面临什么样的困难,有什么困惑,他们的思想观念是积极健康的还是消极颓废的,已经具备了哪些品质,哪些方面还需要补充或者提高,哪些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是青年排斥的和无效的,哪些是受欢迎的和有效的。

(二)帮助现代青年树立开放的人生态度。

开放是当今时代的特征,也是生活本身的特征,健康的生活应该是开放的生活。首先是对自己开放,要使现代青年认识到人生具有无限可能性,鼓励他们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享有创造性的快乐人生。其次是对环境开放,人的发展与环境的优化是统一的,“成为优质自己既不可能是单纯的‘自我意志’的实现,也不是‘唯我独尊’的狂妄,更不是个人主义的自私自利,而是在生存关系中,和谐、互助互惠的动态发展。既使自己得到充分的发展,又为他所处的环境提供有益的能量,是自身对环境的创造性适应,在适应中的创造性发展”。因此,要让现代青年学会感受和领悟环境中真、善、美,顺应自己所处的环境,并通过自己恰当的反映和行动来获得与环境的共生共长。

(三)引导现代青年过有“爱”和负责任的生活。

“爱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是维系人类、民族和社会的纽带,是将人和世界结合起来的本质力量”。只有爱才能使人克服孤独感和分离感,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使人具有归宿感。爱还是一个高尚的人的核心品格,具有爱心的人才能成为高尚的人,才能为自己、他人和社会创造幸福。培养青年爱的能力,既要求他们体会得到爱的幸福,也要求他们体会付出爱的满足。光有爱还不够,青年要有负责任的勇气,负责任本身是个体主体性和独立性的发挥,是自我生命力的展现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1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 篇十二

第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育目标理想化。目前,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过于理想化, 脱离了生活实际, 有空想的成分在内。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往往提倡大学生形成毫无瑕疵、通体为善的人格, 却丝毫不考虑这种人格是否有实现的可能和必要。例如一些高校提倡大学生学习兢兢业业做贡献, 积劳成疾坚持工作的劳动模范, 却不关注拾金不昧、助人为乐、团结友善等发生在大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前者固然高尚, 值得推广, 但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 缺乏大众基础, 无法真正地融入大学生的心灵。

2、教育内容知识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 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 就具备了相应的思想政治观念。所以, 某些高校热衷于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情感体验。大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无法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3、教育价值工具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片面地强调社会价值和政治职能, 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价值和个体意识, 强调个体对社会的服从, 忽视个体在社会中的需求。对于一些有争议的社会问题, 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避而不谈, 害怕学生思想出现自由化、无组织化的现象。这种方式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用。

第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构想。

1、教育目标要贴近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贴近生活, 是指教育目标既要符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具有现实性的一面, 又要有理想主义的特征, 具有理想化的一面。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从理想过度到现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要回到现实生活中来, 由培养圣人转变为培养普通人、现实人, 允许大多数人都能够达到目标的要求。所以, 高校在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时候, 在树立理想的同时, 也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考虑社会的潮流和趋势。此外, 目标的制定也体现出层次性。由于大学生的生活经历、家庭背景等各不相同, 他们的思想层次和思想意识也不尽相同。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教育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层次和梯度, 使得不同思想层次和思想意识的大学生都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找到自己的定位。

2、教育内容要来自生活。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一味地喊口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是使学生正确地看待世界、获得幸福。要实现这一任务, 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 以生活中活生生的事例为分析对象, 教会大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方法, 让他们真正学会生存, 成为生活的主人。从生活中摘取教育内容, 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和素材, 应该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关心的热点问题和疑难问题;要按照生活的逻辑而不是知识的逻辑来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领域;与时俱进, 创新教育手段, 提高大学生接受的积极性等等。

13.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篇十三

教学生活化,其实质是指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切实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大力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进行教学,从而能够使得课堂当中所面对的问题近乎等同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现今的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当中,运用该类方式进行教学,在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将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价值观,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以及人生观。

1.运用实际生活中的素材,实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相对于中学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而言,思想品德课程所涉及到的教学内容多为理论知识。而在对单纯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中学生难免会产生枯燥、乏味的心理。长此以往,将会极大的影响到学生对于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热情。然而,对于思想品德课程而言,其所教授的内容均与中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当中学生能够细细的对生活中的所见进行品味时,将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充满着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相关道理。因此,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师,笔者认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广大教师不应简单的依靠书本当中的内容对学生进行授课,而是应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初中生的视角对生活中相应的素材进行广泛的收集。在实际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所收集到的例子作为课程的开端,通过对例子当中人物的言行、社会现象等进行剖析,对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引出。如此一来,以学生生活当中的例子作为素材进行授课,能够使得思想品德教学内容趋近于学生的生活,使其能够在课堂学习期间感受生活,成倍的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对课本当中有关人的情绪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笔者通常会收集在公交车上人们各种情绪的图片、在商城中各类人物的表情等。通过将所收集到的图片对学生进行展示,能够清楚的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进行呈现。同时,当运用此类生活当中常见的例子作为教学素材时,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不仅能够对人类的各种表情进行认知,同时也能够对各个表情对人们行为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解,从而能够自觉的对自身的情绪进行调节,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课堂教学的内容。

2.合理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实现教学氛围的生活化

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内容均来源于生活,因此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而言,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应以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例子作为教学案例,同时也应对课堂教学当中的气氛进行调节。相关调查研究资料显示,当学生处于较好的学习氛围当中时,其学习效率将会得到成倍的提升。因此,思想品德教师应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对目前教育领域先进的教学思想进行学习,对科学含量相对较高的教学设备进行运用,掌握相关的特定技能,能够对身边的事物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课堂教学气氛的生活化。采用该类方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使得教学气氛变得具有趣味性,同时也能够将思想品德教材当中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化,极大程度的提升学生对于思想品德学习的热情。此外,当学生处于较为放松、愉悦的状态进行学习时,则将会进一步对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当中的相关知识进行掌握,提高教学的质量。

例如,在对公民的权利相关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笔者通常会借助现代化教学设备如多媒体等,对特定的视频进行播放,其中包括一段这样的视频:在一辆满载乘客的公交车上,一名小偷趁乘客熟睡,欲实施偷盗。此时,笔者将会暂停播放视频,并以此作为问题提出的依据,要求学生想象:“当时如果你在这辆公交车上,且看到了这一幕,你会怎么做?”这样一来,学生将会设身处地的进行想象,对自己可能出现的行为进行表达,因而学生则将会被完全带入到特定的生活化场景当中。

3.推行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实现教学方式的生活化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思想品德的任课教师通常会将自己大多数注意力集中在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方面,而对于学生其他相关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了教师为学生所安排的家庭作业以理论知识的解答为主,而相关实践能力的检测则甚少出现在课余作业当中。由于思想品德课程当中的内容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当教师在对学生传授一定知识之后,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当中,学生将能够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进行细致的回顾,并在加以整合之后充分的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这样不仅能够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考查以及自查,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同时,在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分组的形式进行,提升学生团队合作的能力以及意识。因此,笔者认为,思想品德的任课教师不仅应承担教授学生相关知识的任务,同时还应肩负着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责任。

例如在对环境保护的相关问题进行课堂教学之后,笔者将会在学校相关要求的框架内,组织学生充当志愿者,行走在大街小巷。不仅对所见到的垃圾捡到垃圾箱内,同时还对所见到乱扔垃圾的人进行劝说。这样一来,不仅使得学生成为环境保护的“卫士”,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上一篇:记一次语文实践活动下一篇:我的家乡作文10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