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建设

2024-08-13

班级德育建设(共11篇)

1.班级德育建设 篇一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凸显德育特色

郑州市第三中学

班级特色文化建设成为我校德育教育的重点之一,也是亮点。我校每学年都会组织班级特色文化评比活动,以我校的“校风、校训”主线,各班创设各具特色的文化和学习氛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我校的主旋律,下面就我校如何以建设特色班级文化,谈谈我校的具体做法。

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

我们一直努力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让教室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讲就是“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还是悬挂图片标语,或是办墙报,我们都将从审美的角度深入规划,以便挖掘出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我们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美化班级环境。教室是学生的“家”,发动学生参与教室的布置,能在无形中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有的班主任把教室墙壁划块分割,分别承包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去完成。有的班主任确定布置的主题在班里征集具体的方案,从设计采购到制作张贴都发动学生广泛参与,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团队意识得以加强。

2、从环境布置中彰显班级特色。班级物质文化的构建,要渗透出极富班级特色的文化气息。如班级的口号、班规、班训、班级精神等,要贴在教室的前方,教室四壁悬挂适合班级特征的名人名言,教室四周展示学生有个性的作品等。

3、办好黑板报。对黑板报的版面进行精心设计,让学生自主设计版头、版面、插图,黑板报内容要围绕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体现学生的个性和班级的特色。

4、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文化。我们的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着各自的特点,各自的爱好,各自的优势和劣势,我们要抓住闪光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培养健 全的人格,建立“班级光荣榜”,打造班级赏识文化,让学生在被赏识的积极氛围中成长进步。光荣榜是动态的,内容是多元的,受表彰的可以是小队,可以是个人,如学习进步的,劳动积极的,助人为乐的,拾金不昧的,孝敬父母的等。通过班级环境文化的建设,让每个学生置身于深厚的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氛围中,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振奋,从中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积淀文化的底蕴。

二、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校全体班级走一盘棋,重建制度文化,科学、民主、健全的班级规章制度,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以及主人翁精神、民主意识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可以说,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必有一套运行良好的班级规章制度,在建设班级制度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是这样做得:

首先,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让他们认识到制定各种制度的目的不是管住他们,而是保证班级所有成员的利益——秩序、公平、好习惯、高效率。

其次,要体现民主。在制定班规前,先组织学习学校制定的有关规章制度,并引导学生分析本班实际,找出该班的特点、长处、不足,让学生尽情讨论,充分发扬民主,通过讨论制定出符合班级实际,体现班级个性特色的规章制度。

三、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

精神引领行动,班级精神文化具有无穷的力量,她是全班所有师生共同创造的一种精神财富,体现着师生共同认同与维护的理念、情感、价值取向,是规范学生行为、熏陶学生人格、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手段。建设班级文化,打造班级特色,从以下几点着手:

首先每个班级应当塑造概括力强、震撼力强、号召力强的核心精神,使全体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我们的班主任均结合本班实际,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前提下,发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全体学生对班级文化建设,精神的打造,进行宣传讨论,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取得共识,确定出班集体的共同目标,围绕班级目标,每个小组可制定小组目标,每个人也可制定出个人奋斗目标。

其次,拟定班训。好的班训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如“读书乐,乐读书”、“三思五醒”等这些班训,匠心独具,富有创意,给人以回味美感。

第三是提出班级口号。口号是一个班级工作的基点,是班级目标的浓缩,是班集体的一面旗帜。如有的班级提出了“不求最好,但求更好”的口号,班级所开展的一切活动都围绕这句口号设计,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开展丰富的班队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

塑造班级精神,打造班级特色,需要通过活动来培养。班级只有经常性地开展富有班级特色的活动,班级制度才能够得到执行,团队 精神建设、班风、学风建设才能够深化,班级的凝聚力、团队的战斗力和个性的活力才能够形成。我校的班主任是以下方面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活动:

1、解放思想,将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活动和自由发挥的空间,以开展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可让学生自主设计活动方案,自行组织、自主参与,自主评价,如有的班在中队长的主持下开展生动有趣的辩论大赛“上网的利与弊”、“使用手机的利与弊”等。通过这样的自主活动,明辨了是非,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开展特色主题班队会。如“我的班级我建设,夸夸咱们班,名言激励我成长,寻找身边的真善美”等主题班队活动,通过特色主题班会,促进班级特色文化的形成。

3、开展有益有趣、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学习竞赛,每周一星,最佳小组评选,“手拉手”互帮互助活动,还可有班级元旦文艺表演,班内跳绳比赛、“绑腿跑”比赛等等既让学生尽展才华,又能让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在活动中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培养兴趣,增强自信心,丰富学习生活。

4、延伸班集体活动的空间。把班级活动向校外延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如到敬老院、小区为民服务活动,参观访问活动,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参与社会实践,丰富社会阅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手段,班级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项细致而漫长的过程,我们会一直坚持摸索下去。

2.班级德育建设 篇二

一、用爱心营造班级精神文化

俗话说:“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一个班级文化的形成不是一天两天的, 它是班主任和各代课老师在长期的教育活动中不断形成和完善的。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和建设良好班风的关键, 是班级整体面貌的灵魂, 对每一个学生都具有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想看到最美的生命的花朵, 就不能忽视那些深植在土壤中的细小的根须, 没有这些根须, 生命就会凋谢。所以, 班主任和各代课老师要善于接近孩子, 以微笑面对孩子, 用爱心关心学生, 和学生交流思想, 畅想未来。在课间活动时和孩子一起做游戏, 如跳跳绳、转转呼啦圈, 等等。“谁爱孩子, 孩子就会爱他,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孩子。”可见, 爱对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在平常的教学中, 我们不但要爱学生, 还要时时观察学生的心理活动与生活需要, 及时给学生心理、精神及生活上的帮助与引导, 这样我们才能和学生做朋友。当然, 在观察中, 我们可以针对学生不同的缺点和性格, 夸一句“你真行”“你真棒”“有进步”, 等等, 老师的这些语言, 会让受冷落的后进生得到一丝温暖与鼓励。老师只有真正用爱心营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班级文化, 也才会使处于班级不同层面的每个学生都感到温暖, 因而能自由地、快乐地发展自己的个性。

二、用爱心建设班级物质文化

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不仅包括精神文化建设, 还要结合精神文化建设丰富班级物质文化建设。我们可以通过板报的编排、学习园地的建设、名人名言的剪贴等来丰富我们班级的物质文化。苏霍姆林斯基说:“无论是种植花草树木, 还是悬挂图片标语, 或是利用墙报, 我们都将从审美的高度深入规划, 以便挖掘其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 并最终实现连学校的墙壁也会说话的远大目标。”因此, 可以让学生参与进来, 在教室的墙上设计“图书角”“手工角”“卫生角”“英语角”“个性展示角”等,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和特长, 去学习和更新那些内容。为了让班级的物质文化建设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我们不但要结合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的要求, 而且还要结合班级的精神文化, 在老师的引导下, 结合班训管理的目标, 把班集体奋斗目标提到一个高度, 激励起班级同学的潜能, 净化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三、用爱心凝聚同学之间的情谊

一个班级的德育, 除了以上的精神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 学生之间的友谊也显得很重要。学生有了爱心, 美德才会被激发出来, 善良与爱心也才会被激发出来。在生活中我们也要给学生发现美的机会与契机。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去福利院给孤儿献爱心, 我们也可以在班级组织给贫困儿童捐书、捐物的活动, 还可以组织学生看电影, 比如《一个都不能少》《一诺千金》《幸福时光》《我的兄弟姐妹》等等, 这些优秀的影片, 除了有人与人之间的爱与责任, 还有人与人之间的感恩, 以及面对恨的宽恕。这些不但会让学生之间的友情无形中得到影片故事的感染与熏陶, 使友谊得到升化, 而且通过这些活动, 还可以让学生的思想品德提升一个台阶, 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 对事物的认识与看法全面而不偏执。

总之, 小学生德育首先是从班级文化建设开始的, 有了班级德育方面的引导, 学生才能做一个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可见, 一个班级的文化环境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潜移默化作用是多么重要, 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多么重要。环境改变一切, 不同的文化环境造就不同的思想观念以及对事物的认识。所以, 在班级文化建设上, 努力让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服务, 从而把学生培养成阳光快乐的健康少年, 让学生成为未来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3.小学班级管理之德育氛围建设 篇三

关键词: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德育氛围;德育教育

德育是班级建设工作的灵魂,实施德育工作的途径有千万条,最重要的一条必须强化班级管理在德育氛围建设,用环境教育人,用氛围感召人。良好的德育氛围使小学生良好品质养成的基础,是班级的主旋律。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學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

师与生是平等的关系。长期以来,教师以绝对权威者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地听从其安排,凭着主观的善意出发,往往很少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也好还是德育活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如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进行思想的碰撞,教师要做到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不阻碍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教师要对学生说的某些怪问题延迟评价,不挖苦,不嘲讽,循循善诱。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其中的道德认识不是由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学生内化的结果。

二、给学生以积极的德育期待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师的期待效应是师生间真挚感情的体现和外露。教师的期待是教育过程中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量,也是一种难以估量的,强大的力量。心理学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种期待的效应。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如在班会上,教师动情地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应该看作是这个家中的一分子。”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在以后的运动会、三项竞赛和其他许多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为班级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员这些观念开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团结、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取得成绩的原因,这说明对学生的期待开始发生效果,学生和教师最终在情感上达成了一致。

三、以信任为基础的师生之爱可以激发良好德育氛围的升华

教师对学生予以期待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关心,从而激发他的上进心。这期待产生效应的基础是师生间的信任。信任是一种对他人相信而敢于进行托付的态度,也是一种道德关系,它是建立在诚实、正直、可靠的基础上的,它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起点。有了信任才有爱,教师的信任可以给学生以鼓励与勇气,激励学生不断向前。只有教师的信任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才能向教师敞开心扉,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样,德育才能取得实效。尤其是小的小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感较强,教师亲切的话语更能拉近师生的距离。曾有一个学生上学迟到,上课总是无精打采,问他,也不答话,教师设身处地地与他交谈,经过多次谈话,这个孩子终于说出了心里话,父母吵架,母亲一气之下离家,他很想妈妈。在亲切安慰他之后,教师提出了希望,希望他好好学习、生活,身边老师同学都在关心他,一切都会好的,他终于慢慢放下了包袱,上课也专心多了。不久后,他妈妈回了家,一切风平浪静。以后,这个学生有了什么困难或是心事总是来找这位教师,学习也进步了不少,还变得爱帮助别人了。

总之,在小学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有效地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在小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4.班级德育建设 篇四

【摘要】班级文化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全体成员价值倾向、行为模式、行为规范和心理倾向的整合,是一种特定的班级精神与文化氛围,是班级建设的核心与灵魂。它蕴含于班级同学的共同情感、意志、行为及人格之中。通过加强班级“两室”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及心理文化建设,从而美化生活学习环境、促进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增强专业技能、建设和谐班级,达到整体优化

德育环境之目的。

【关键词】班级文化“两室”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心理文化德育环境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组织,影响班级管理成效的因素较多,其共性因素主要是注重刚性管理的同时,更要注重以文化为引导的柔性管理。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良好的文化建设是维持长效优良管理的必要措施。班级文化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为全班同学所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精神因素、行为准则及心理倾向。它体现了班级的形象特征、成员的精神面貌和发展运行态势,它渗透并影响着班级学生思想、行为、活动的各个方面,构成班级独特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班级文化内涵是丰富的,功能是多元的,功效是长远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舵手,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要注重培育优良的班级文化,使班级管理更加高效科学,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笔者在长期班级管理实践中逐步领悟到,建设优良的班级文化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加强“两室”文化建设,美化生活、学习环境

教室、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常居之地,是学生温馨的港湾,加强教室和宿舍的文化建设,可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引导。

1.通过净化加强“两室”文化建设

做到讲台干净无笔灰、黑板干净无字迹,墙壁干净无蛛网,风扇安静无噪音,教室用具及书本做到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对宿舍要求门、窗、地面整洁,物品摆放整齐,阳台整洁无杂物,卫生间整洁无异味。通过天天的检查,时时的提醒,从而转化为自觉行为。

2.通过美化加强“两室”文化建设

为在教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笔者安排学生对教室墙面进行整化美化设计。请学校书法获奖同学写上励志格言;前后黑板两边形成“班务告知栏”、“班级量化考评表”、“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等,并进行精巧的设计。在宿舍要求张贴生活小常识以及卫生保健方面的字画,对宿舍进行点缀装饰,张贴《宿舍公约》,适当张贴字画,床上挂上制作精美的床卡,阳台摆放花草,把宿舍建成美轮美奂的生活之家。

3.以专业思想引导“两室”文化建设

在教室建立“名著欣赏园”、“书画作品园”;每个学期要求学生捐献两本以上与专业有关的图书,建成班级图书角,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在宿舍挂上与英文专业有关的`字画条幅,巩固专业思想。“两室”环境建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热爱班级、热爱专业的热情,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注重日常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规章制度具有督和导的作用,对于一个组织的存在和发展作用重大。要健全管理制度并持之以恒坚守,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义务感,将守纪化为自觉后,促进师范生的职业人格完善与发展。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一是组织学习贯彻《师范生守则》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高等师范是两代师表共塑之地,学生既要了解学生的行为规范,也要熟悉教师的道德规范,以增强其职业感情,强化职业理想。二是组织学习宿迁高师制订的《学生手册》。《学生手册》是全校性学生规章制度的汇编,有几十项之多,对学生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都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我们通过学手册、考手册、用手册,强化学生的遵章守纪意识。三是形成《班级公约》。结合学生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和专业发展需要,我们组织学生形成了适合班情、生情、学情的《班级公约》,对班级学生的行为发挥监督约束功能,对学生起到自我调节、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激励作用。对班级值周表、宿舍值日表、班级管理体系、学生一日常规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既上墙又宣传讲解,坚持班委值周和例会制度。增强学生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意识,使学生成为维护班级管理的主人,全方位管理班级事务。

通过健全制度、遵守制度、加强常规考评等建设制度文化,形成健全的引导激励机制,促进了班级的民主管理和规范管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行为习惯。

三加强活动文化建设,增强专业技能

一个暮气沉沉的班级是没有活力、没有生命力的,我们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激发想象、挖掘潜能、展示才华、促进健康成长,使班级充满朝气和活力,充满生机和希望。

1.成立兴趣小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开发智力,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形成特长,结合专业特点组建了兴趣小组,并制订计划和活动方案,把各项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班级活动丰富多彩,班干部威信明显增强,墙上总是张贴许多奖状。

2.加强专业技能训练

每个同学每天坚持写一张钢笔书法作品;开展普通话每日一练活动;每位同学每月看一本中外名著和一本名人传记,并且两周写一篇读后感。在同学中深入开展各种文体写作活动;组织学生出版班级文集《梦飞翔》。学生在学业成绩、专业素质、班风、学风等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全班同学全部加入校各种学生社团,获得系素质训练先进班级称号。各科成绩稳步提高,班级考核名列年级前茅;外语抽考年级第一;基本功训练年级第一;体育活动年级第一,在系篮球赛、排球赛等比赛中一直稳居第一,班级有多名运动员获得校运动会冠军,体育成绩名列校运动会团体第一;文明宿舍数年级第一,学干人数年级第一。

四加强心理文化建设,促进和谐班级构建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班主任不仅是文化的传递者、班级管理的主心骨,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对于学生的管理要加强心理疏导和引导,加强适合高师生年龄特征、适应英语教育专业发展的心理文化建设。要在和风细雨中,在真心细心的关怀关爱中,体现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春风般的教育情怀。

1.做好违纪生、学困生、贫困生的教育工作

对于经常违纪学生的教育谈话,要少一些师道尊严,多一些人文关怀;少一些恨铁不成钢的理由与无奈,多一些“铁杵磨成针”的从容与信心;少一些条条框框,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少一些批评与斥责,多一些信任与鼓励。对学困生要有一双智慧的眼——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表扬常挂在嘴头;以一颗善良的心去理解、尊重学生,多给予鼓励激励;多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开展一对一活动。对贫困生组织爱心捐助,既要关心学生的物质生活,更要关心学生的精神情感,以宽广的胸怀、深沉的师爱、科学的方法,促进违纪生、学困生、贫困生健康成长。

2.加强班风建设,形成良好共同心理需要

我们确立了班级共同的发展目标——班纪优良,学风浓郁,成绩显著,快乐成才。实施民主化管理,班级大事由班委会和团委共同决定,干部实施轮值管理,有效调动了大家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提高了班级管理的成效。

3.放大班主任人格魅力,促进和谐班级建设

“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的高尚人格,可以赢得学生的尊敬,要用民主的修养、人文的管理、春风化雨般的感化、丰富的学识,以及对学生浩如烟海般的关爱,形成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放大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增强班主任的威望与威信,增强学生爱护班集体的责任意识和荣誉意识,促进和谐班级建设,形成班级其乐融融的发展氛围,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养德、启智、怡情、育美的心灵家园。

班级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关乎学生健康成长的长远工程,对优化德育环境,提高育人成效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让我们共同探索,努力工作,使这一工程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为学校科学发展,为学生健康成才,为教育的明天更加灿烂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秦岭.学校环境文化建设[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0

5.班级德育建设 篇五

发布日期:2015/4/13 来源:虎林市教师进修学校 作者:王晶春

为进一步提高德育校长工作管理水平,探索在新教育理念下德育工作的教育艺术,提升德育校长的业务素质,打造一支管理科学、业务精良的高素质德育校长和班主任队伍。4月10日上午,由虎林教师进修学校干训部组织召开的全市中小学德育校长“班级文化建设和主题班会观摩”研讨会在三小学举行。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辉、干训部全体成员、全市中小学德育校长、中学政教主任、团支部书记、小学大队辅导员、优秀班主任代表共7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这次研讨会是校长协会德育校长组的首次活动,活动由校长协会德育校长组组长、三中德育副校长张春华主持。与会人员首先由三小学德育副校长夏吉红引领参观校园文化,重点观看了五年一班和五年二班的班级文化。充满朝气和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印象;随后与会人员观看了三年二班队会《和谐校园我们的家》和三年一班班会《阳光校园、幸福人生》。孩子们通过诗朗诵、小品、相声、快板等文艺表演形式表达了对校园的热爱之情。

观摩结束后与会人员进行了研讨,研讨围绕着收获、建议和反思三方面进行,各校德育校长、政教主任畅所欲言;干训部主任袁明军针对本次活动发表了感言,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王辉做了大会总结发言。

虎林教师进修学校通过此次活动拉开了校长协会德育校长组活动的序幕,加强了校际之间的联系,拓宽了与会人员相互交流、学习、研讨的渠道,研究、探讨了新形势下的学校德育创新管理,进一步提高了德育副校长组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了各校德育管理及内涵建设的发展和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

开幕式

三小学解说员引领大家参观走廊文化

小解说员介绍班级文化

班队会展示:《和谐校园我们的家》

6.班级德育计划 篇六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的工作重点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让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学做真人。在全体学生中牢固树立“以诚为先,以人为本,以德传德,以心育心。”的育人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进一步完善德育内容、创新德育工作方式和方法,准确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性,体现德育工作的时代性,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二、工作重点

(一)着力抓好德育队伍建设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制度,明确德育内容,通过教育引导、学习培训和考核奖惩等形式加强队伍建设,让每一位教师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

2、提高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开好班主任例会,明确学习内容,经常将新的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自主管理班级,在管理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实践、创新、总结,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不断提高工作水平,不断成长。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实际效果

德育实践进一步创新校园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法制教育,同时要积极做好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开展毒品预防教育、节约能源教育、廉洁文化等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德育为先”的理念,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意识。

1、抓住爱国主义教育这个永恒的主题。

(1)精心组织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形式,使学生树立“心中有国旗,心中有祖国”的思想。

(2)拓宽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拓展“新世纪我能行,养成道德好习惯”的实践体验活动。

2、开展节日活动。

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中蕴藏着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各班级要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活动。

3、深入开展“手拉手”活动。

通过开展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校园里传递文明、传递友谊、传递爱心、传递微笑,使学生们真正做到关注身边的同学的身心健康。

4、大力开展安全教育。学校将继续把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作为德育工作长期坚持的重点。各班要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贯穿到整个学期,常抓不懈,充分利用晨会、班队活动进行教育,规范学生的课间活动,要求学生在校园内不玩危险性的游戏,以杜绝不安全隐患。加强教师值日工作,要求值日教师提高责任感,做好放学时的护导工作,对早到校、晚离校、中午在校吃饭的学生加强管理,规范活动要求,让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安全活动。并利用本校的校本课程“安全教育”与学科教育结合进一步做好学校安全工作。

(三)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德育质量

7.班级德育建设 篇七

关键词:职业学校,德育教学,价值观,集体协作,同学交往

常常听老师们抱怨:“现在的中职生素质不怎么样, 有些问题怎么讲都讲不好, 班风太差了!”我听了后寻思, 为何利用德育课堂来引导学生, 使德育课堂对良好班级建设, 起促进作用?

由于中考选拔, 一些中等及中等偏下的学生上了职业学校, 部分学生素质不高, 有一些不良习惯, 比如:上课不礼貌, 怪声怪调;食堂吃饭不排队, 平时不问候老师, 口气随意傲慢;同学之间关系处理不当, 更有个别学生追求“个性”张扬, 不遵守校规校纪, 以自我为中心。由这些学生组成的班级, 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中职有不少德育课, 我认为德育教学对于的良好班级建设应该起到促进作用。以下我从班级学生价值观、集体协作和同学之间交往三个方面分别阐述。

一、让德育教学与班级管理中学生价值观相结合

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6—18岁, 心智仍处在不成熟期, 受外界影响波动大, 特别是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的一些负面影响, 给他们的价值观带来极大的冲击。某些学生功利意识严重, 价值取向扭曲;某些学生知行脱节, 对道德的基本内容有一定了解, 但实际行动时却是另一种表现;有的学生把注意力转向自我的满足, 忽视社会发展的需要, 缺乏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德育课作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贯彻并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公民道德建设基本纲要》, 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 在行为规范中渗透德育教育, 是每个德育工作者特别是班级管理者的首要工作任务。

案例:

第一堂课, 我刚推开教室门, 一群油腔滑调的男同学就怪叫一声喊道:“老师, 不要上礼仪课啊!讲台上有本漫画, 就讲这个内容啊。哈哈……”于是全班同学都哄笑起来了。这时, 我看到了一本成人色情漫画, 就质问带头起哄的小王, 小王却不以为意地回答:“反正, 我觉得学习什么东西都是没有用的, 礼仪也是纸上谈兵。”这时, 我就利用教育机会, 让他们进行一番讨论:

1.在学校学生和老师处不好, 到社会上就容易和别人相处了么?

2.当前, 同学们处于叛逆期, 有些行为可以理解, 但是如果个别人过分张扬个性, 不遵守校规校纪, 会不会给学校里的其他人造成伤害?有没有想过周围的人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你们真的能做到一点也不在乎别人的眼光么?

讨论了几分钟, 全班同学沉默了。那节课出奇的安静, 尤其是小王同学, 课后找过我, 还送了封贺卡给我, 表示他愿意信服我, 礼仪课会好好听的。后来, 再也没有发生学生不讲文明、群体起哄的情况。

分析与反思:

礼仪课, 尤其是社交礼仪教育, 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渴望友谊和情感交流是学生心理的一个重要特点, 但某些中职生却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非主流”的倾向。实践表明, 良好的人际交往有益于身心健康, 有助于提高自信和自尊, 降低挫折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会让中职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 即使产生了不良情绪, 也能得到有效的排遣, 有助于促进班风的建设, 这比只是单纯地强调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好很多。因此, 老师在上德育课的时候应当善于抓住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 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 通过让学生参与讨论, 自发地对自己的不良行为感到惭愧, 变成“我要改”, 而不是“要我改”。这样, 德育课堂和纠正学生不良价值观相互结合,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让德育教育和班级管理中的集体协作相结合

随着网络、手机等工具的普及, 中职生的交际有了更大的空间。同时, 现在的中职学校流行家长式全方位管理, 否定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某些学生协作能力差、责任感淡薄, 但是未引起教育工作者的足够重视, 这是一个隐藏的危机。中职生由于行为习惯散漫, 导致他们在平时的班级活动中显得懒懒散散, 觉得事不关己。表面上看, 好像没有太大影响, 最多是让这些学生错过获得荣誉的机会, 但是久而久之, 这样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未来发展, 是有很大的影响的。因此, 不论是德育课老师, 还是班主任, 都应该想办法让学生积极对待生活, 积极培养协作能力。

案例:

学习德育课《职业生涯规划》, 我觉得不只是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那么简单, 而是要用例子来教育学生, 让学生明白集体协作的重要性。比如, 老师可以用一些企业招聘员工时“协作能力强”的要求, 或者一些因为缺乏集体协作能力, 导致面试失败, 以及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导致工作干不好而被开除的例子, 让学生去感悟。学生们自然而然地就会感觉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意义。

分析与反思:

中职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单薄, 在班级中的协作差, 主要是思想上不够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导学生就业思想和告之学生就业情势的课程。通过教学, 我们可以把用人单位的要求和社会的大环境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知道没有协作能力, 对自己前途是有害的。引导学生了解团结的重要性, 使学生有意识地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让学生明白只有从现在做起, 才能和团队合作好, 从而不会错失良好的工作机会。通过这样的引导教育, 班级的凝聚力自然而然地形成了。班级凝聚力对班级学习风气影响最为强烈, 一个班级如果具有很强的凝聚力, 在学习上就很容易形成助学的良好氛围,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这样说:“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 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照、帮助, 互相鼓舞着、照顾着, 一起长大了、成熟了, 便离开这个家庭, 走向了社会。”可以说, 一个班集体就像一个大家庭, 家庭和睦与否, 对每一个成员的成长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 一旦有了班级凝聚力, 班级管理的难度就降低了很多。

三、让德育课与学生交往相结合

有些中职学生缺乏最起码的交往能力, 时时处处以“我”为中心, 对人苛求。如嫉妒、猜忌别人;拉帮结伙, 攻击他人;胆小羞怯, 不善与人沟通等;与人相处, 常常只想让别人来适应自己, 而很少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这些不当的交往方式不仅会影响学生自己的心态, 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如更加厌学、叛逆、自卑、自暴自弃, 甚至得自闭症和抑郁症, 对前途产生不良影响, 还会给班级的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 让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觉得头疼和惋惜。面对这样的情况, 德育课的正面影响能够有效改善这些心理问题。

案例:

我班一个曾经获得南京市技能大赛的男生因为不善于沟通, 暗恋同班女生被拒绝得了抑郁症。他每天靠吃药、输液过日子, 实习也受到严重影响, 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我既为这个学生惋惜, 同时希望其他学生能够避免发生这样的情况。德育课上, 我给大家播放了个新闻视频, 讲述了因为和同学关系处不好, 失恋导致学生轻生的案例。然后让大家讨论生命的意义, 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后来, 那名男生慢慢地走出了抑郁的阴影, 脸上恢复了笑容, 朋友也多了起来。

分析与反思:

德育课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在未来的工作中和别人交往。但是, 如果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 不能好好和同学、老师相处, 就失去了德育教育的意义。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生命的意义, 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学生就会思考人生, 思考生活目标, 友善地对待同学。这样, 班级就会有凝聚力, 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果学生们懂得如何和别人沟通交往, 很多矛盾就会自行解决。同时, 如打架、斗殴、吸烟喝酒, 与不良青年厮混这些不良行为就能有效地得到遏止。

总之, 我们不能把德育教学当成完成教学大纲任务的一门课, 一定要把这门课深入地带进学生生活。尤其是班级管理, 德育教学与它有直接联系。如果一个老师只通过班会和大道理, 指望学生思想有很大的改变, 是不会有理想的效果的。只有把德育教学的内涵和认知融入班级建设中, 学生的价值观, 集体凝聚力和同学们之间的交往才会接受正能量, 管理好班级就会成为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参考文献

[1]史锋, 主编.人际沟通与礼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10.

[2]中小学生守则.国家教育部, 2012.

[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发[2001]15号, 2001, 9.

[4]刘秀娟.《守则》和《规范》对中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功能的研究, 南京师范大学, 2007.

8.中学德育教育实践与班级文化建设 篇八

【关键词】 中学 德育教育 班级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1-094-010

当前,在不少中学,学习成绩成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全部标准,德育教育的失效成了必然也无奈的后果,如何开展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成了迫在眉睫的任务。新常态教育下学校环境中“人”的因素至关重要,而环境与人从来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作为学生学习的场所,把班级文化建设作为中学德育教育实践的重要基地,通过教室环境的布置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审美倾向。

新常态下的中学德育教育实践,要通过文化建设,引领学生,启迪学生,成就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然而,作为德育教育实践重要方面的班级文化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个性化

几乎跨进每个教育,都是相同的科技角、生物角、英语角、时事角……这些名目繁多的角大多只是个摆设,对学生并没有真正起到积极作用。有的教室还采用了大幅的字画来装饰美化环境,结果适得其反,不仅不能带来审美愉悦,还给人花俏空洞的感觉。

2.缺乏灵动性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每个教育都体现读书主旨,张贴读书名言。这些名言大多雷同,对学生正面影响不大,容易使学生产生唯有读书高的负面影响。还有的教育布置明显是应付检查,制作了统一的板块,张贴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非是作业展览、书画作品展示、习作平台等等。这些板块每学期都可以使用,缺少变化。这样的板块,刚开始时,学生还会有点新鲜感,没几天就视而不见,后来干脆就无人问津了。

3.缺乏生态感

教育布置往往是统一的模式,都是在墙壁上见缝插针地张贴纸片,从布置上墙,那些纸片就会在墙上挂整整一个学期,由于纸张容易破损,墙上的布置有的没多久就会边角飞起来,有的已经褪色。对于这些破损,最多再粘贴一下,很少重新更换。其教育意义有多大,可想而知。

4.缺失人性化

有的教室里把奖评成绩好的学生版面贴在教室最醒目的位置,诚然,作为一种手段,能调动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这种唯分数论,与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相悖,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这些分数还会像紧箍咒一样,时刻拴住学生的心,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对他们的刺激相当大,起到的负面作用不小。

新常态下的德育教育实践是以人为本,遵从人的天性,关注人的身心发展。这便需要我们对班级文化建设进行反思,进行探讨,针对班级文化建设的不足,做出调整、创新,真正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那么,如何充分利用教室,通过班级文化建设,发挥其德育实践基地的作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确定主题

开学初,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召开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的研讨会,结合本班奋斗目标和本学期的班务计划,让全班学生参与,畅所欲言,出谋划策,共同制定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主题确定之后,同一主题的同学可自行组合,讨论主题的可行性,意义所在,以及将分哪几步着手准备、分工实施。最终根据各小组的汇报交流,由全班学生选出最鲜明、最有特色、最有教育意义、最切实可行的主题方案。班级文化建设的主题可以同时确定多个,便于本学期中依次轮换。因为班级文化建设主题的确定是尊重每个学生的存在,一切以学生的需求和发展为本,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经历的成长过程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

(2)勇于创新

新常态教育下班级文化建设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吸纳学生的奇思妙想,独特构思,开拓形式多样的展示平台:如心灵驿站、成长碎语、作品展台、奇事妙想、梦想起航、师生互动、新闻速递、时事点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传递正能量。在各个空间里,放手让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大胆展示;可以撰稿,可以画画,摘录文章,晒晒照片,绘制图表,办手抄报,展示实体。让学生在更广阔的天空里尽情去感受、创造、表现,开启属于他们的成长空间,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

(3)灵动纷呈

新常态德育教育下班级文化建设可以凝聚集体智慧,也可张扬修改风采。教室墙面上可以是平面的张贴,也可以是立体的展示。教室空间有活动的板块、箱架,还有固定的展台、栏角。围绕不同主题,教室布置的内容可以大面积更换,也可以部分变动。整体风格征求绝大多数学生的意见,可保留,也可稍作修改。新常态教育下,把文化建设的主动权交给教室的主人——学生自己去主宰,尊重他们的内心需求和主观努力,帮助他们成为最出色的自己,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谐发展。

(4)激励为主

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稚嫩的,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都有发展的潜能。因此,新常态下的班级文化建设中,要尽量避免对学生形成压力和心理负担的成绩公布、星级考评等,不给孩子心灵留下阴影,造成伤害。可以多展示代表集体荣誉的奖状、奖章,以激发起学生的上进心、荣誉感。多公布好人好事,从正面引导学生,肯定学生,赏识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营造“和谐、向上”的文化扭转。在此氛围中,学生才会健康成长。

9.班级德育 篇九

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争创文明学校,依据《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目标。

一、政治态度

1、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

2、积极参加升旗仪式和学校组织的各种有益活动。

3、热爱集体,做集体的主人。

4、每两周换一次黑板报。

二、思想品德

1、积极上进,自尊自强;

2、爱增分明,是非观念清;

3、勤劳节俭,爱护公物;

4、尊重师长,服务集体;

5、文明礼貌,不给别人起绰号;

6、团结互爱,互帮互助。

三、纪律

1、按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课间不追打,不大声喧哗;

3、无打架、吸烟、盗窃等现象;

4、学校不准骑自行车;

5、自习不起哄,不乱跑。

四、卫生

1、教室、清洁区天天打扫;

2、不在墙壁、黑板、玻璃上乱写乱画;

3、不乱扔果皮纸屑。

五、安全

1、思想重视,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2、及时关窗锁门;

3、无不安全事故发生,发生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六、两操

1、上操,做操队形整齐,仪表端正,精神状态好;

2、无矿操现象;

3、体育锻炼,全面参加。

10.小班班级德育活动 篇十

活动内容 :

包糖果 活动地点 :

教室 活动目标

1.知道废物利用,乐趣多。

2.尝试包纸、拧纸、粘贴,体验动手制作糖果的快乐。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小熊,以“小熊糖果店缺货”情景导入,激起幼儿包糖果的欲望。

师:小熊店里缺糖果,今天我们带了很多家里面已经不用的材料,其实他们的用处多多,也可以帮助到小熊。2.家长幼儿共同探索“包糖果”的方法

(1)说一说:糖果是怎样包起来的?

(2)试一试:幼儿自由探索包糖果的方法。(出示材料)3.鼓励幼儿为小熊包糖果,练习包、拧的技能。

师:我们可以把瓶子、报纸当作糖果,来给糖果穿上好看的衣服吧!一定要“穿好”,不要露出“小肚皮”呀!

(教师结合幼儿探索情况,重点范包、拧的操作技巧)。4.展示幼儿包的糖果。

师:你的糖果好吃吗?有什么味道的?

11.班级德育建设 篇十一

关键词 职专 班级文化 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0005-02

一、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分析

1.通过调查研究可知,来到我们中职学校上学的学生, 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不知道所学专业前景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认为在校混三年,拿一张证书,等着学校推荐工作,或是由父母安排日后的去向。有75%的学生认为自己学习成绩不好,升高中没希望,就没有参加中考,且在初三下学期开始,到不到校,上不上课,学校和家庭也就不注意了。这些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差,例如,有些学生的汉语拼音不太会拼写,语言表达、阅读存在问题,英语26个字母写不完整,学习成绩总是倒数末位,经常不做作业,上课管不住自己,脏话连篇,抽烟喝酒,打架闹事等,有许多不良行为习惯。但是,他们并不是不聪明,从他们对电子游戏能玩得很好,有许多体育爱好,也有很好的社会交际能力来看,他们的智力不低下。这些特点在不同的学生表现都不一样,我们必须清楚,要因人而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

2.有极少部分同学有奋斗目标,有自己的人生规划,他们头脑清晰,有创新思想,但在不良学风的大环境下,他们的上进心也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打击。

3.还有一部分同学完全沉迷于网络游戏、QQ聊天,他们不思进取,学习生活萎靡不振,甚至于晚上下了晚自习还偷跑出去,到网吧过夜。失去了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二、班级文化的建设

1.班级环境文化。班级环境文化主要指的是教室和宿舍的环境卫生及美化装饰效果。教室和宿舍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能体现出一个班级的整体精神风貌和素质。

2.班级制度文化。班级制度文化,就是班级的各种规章制度和约定等,它在遵循校纪校规的前提下,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被全班同学所认可的具有本班特色的制度。通过制度的约束,而使学生改掉自身的不良习惯。一个合理的班级制度是整个班级严谨、团结、向上的强有力证明。

3.班级精神文化。班级精神文化,主要指在学生心中形成以人生观、生活观和价值观为核心内容的意识形态。班级精神是一个班级最宝贵的优势和精神财富,它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的精神和内在动力。

4.班级行为文化。班级的行为文化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班级举行的各项活动以及学校开展的各种文体和人际关系等活动,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

三、如何建设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我们必须做到因地制宜、因班而异、不断创新、归纳总结,使之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普遍的适应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到位、达成共识。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和班干部几个人一厢情愿的个体行为,必须寻求全班同学的配合和参与。因此,班级文化建设的首要工作就是通过班会让同学们知道什么是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要建设一个怎样的班级文化,该如何去建设。把问题公布于众,让大多数同学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树立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全面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建立一定的群众基础,才能保证班级文化建设的有效开展,否则,只是一纸空谈。

2.选好载体,全面发展。班级文化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和手段才能在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出来。首先,创设舒适的班级环境。前面提到班级环境文化指的是教室与宿舍的卫生情况和装饰美化。干净、舒适的教室和宿舍环境能消除疲劳,增添生活与学习的乐趣。①班级外部环境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卫生条件。每天一小扫,每周一大扫,保持为主,加强监督,有奖有罚。②开展文明教室、文明宿舍的评比,及“装扮教室.美化我家”“文化宿舍”等一系列活动。通过黑板报、名言警句、盆栽等各种形式,让同学们积极主动地装扮自己的装饰自己的教室和宿舍,把宿舍真正地当成自己的家。还要建立健全的班级制度。中职学生入校时的思想认识和行为习惯存在着很大偏差,这是中职学校的首要难题。如何防止学生在这方面的素质继续下滑,甚至违法犯罪,让每位学生逐步步入正常规道,我认为要以学校规章制度为基础。班级是整个学校的一部分,在制定班级制度时,不能脱离学校大的方针、政策,偏离正道而行。必须遵守本校制定的本专业学生职业行为规范;新生一律要通过《学生手则》的学习和教育,明确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吃、穿、住、行和学等方面的规范和目标,使学生逐步能够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从而主动约束自己的言行,主动检查自己的思想,使一些良性行为固定下来成为行为习惯。其次,从实际出发,因班情而异。有些班级学生的基础好,自制力较强,那么就不能只纠缠在不旷课、不违纪等基本的条例上,而是要提出更高的要求和目标。而基础较差的班级必须从制度上限制其违纪的想法,采取措施来约束学生,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班规也不仅仅只规定课堂上“不许”“不应该”,对课外活动的开展也应有所要求,比如,一个学期召开几次主题班会,开展几次班级活动,以什么样的形式举行等等,把集体活动写进班规,不仅丰富了班规内容,更加保证了活动的开展。最后奖罚要分明,加强执行力度。每种“法”的执行都伴随着奖惩制度的建立,班规也不例外。同时必须得加强它的执行力,否则,班规等于形同虚设,就失去了它存在的必要性。再次,班级精神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和向心力,既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培养了学生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品质。例如,有个别班级提出“爱祖国、爱父母、爱班级、爱学习、爱自己”的班级精神,这“五爱”内容宽广,意义寻常,有“大我”,也有“小我”,它的含义是:与父母沟通、理解父母、孝顺父母;珍惜人生,珍惜学习机会;爱自己,有自信;遵守班级各项纪律,提高班级荣誉感;进而上升到热爱祖国,为国争光。最后,开展丰富的班级活动。多彩多姿的班级活动可以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活跃大脑思维,学习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提高大家的综合素质。把班级活动写进班规,保证了活动有力开展,可以形成别具一格的活动文化。

四、鼓励参与、以人为本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要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注重理想信念的教育和培养,不断提高同学们的思想觉悟。同时,还得强化民主意识,增进同学友谊,团结友爱,这样才能使班级学生有主人翁意识,有班级责任感,人人愿意为自己班级奉献才智和真诚,这样的班级难道还会担心它没有班级凝聚力和综合竞争力吗?

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不难想象,一个没有校园文化的学校和没有班级文化的班级会是怎样的一潭死水,只有把每个学生放入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和班级文化中,才能实现对班级管理的控制,使中职生的德育工作真正落在实处,从而提升中职生的整体素质。

上一篇: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报告下一篇:和女孩聊天的话题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