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2024-09-02

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共8篇)

1.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一

绿色蔬菜撑起农民收入的钱袋子——关于对**县蔬菜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县是山区县,人均耕地面积极少,该县把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不断调优农业种植结构,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中心工作。2004年全县种菜收入1.4亿元,2005年全县蔬菜发展到10.0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面积的39.96%,其中设施蔬菜3355亩,全县农业人

口达到人均1亩菜,种菜收入占农业人均收入的一半以上。

发展蔬菜产业的主要做法

一、培树示范典型,增强导向力。该县县委、县政府结合县域实际,决定把蔬菜作为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来抓。从张家口蔬菜研究所引进了生菜籽种,在气候温和的红旗营乡老芽茬村进行了18亩试种,结果亩产生菜5000公斤,亩收入2000元,是传统大田作物的7倍;四台嘴乡在气候冷凉的太子城试种了圆白菜,由于品质好,当年销售一空,亩收入3000多元,从未有过的高效益,不仅坚定了菜农种菜的信心,也得到了全县农民的认可。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在典型的带动下,全县农民种菜的信心空前高涨,蔬菜就像雨后春笋瞬间占有了***大地。红旗营乡老芽茬村196户,种菜面积1000多亩,四台嘴乡蔬菜面积达到1.4万亩,全乡种菜人均增收1300元。

二、提升种植技术,增强生命力。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更大的效益?从发展蔬菜产业伊始,就把配备专业人才、推广新技术、发展新品种,提高蔬菜的质量作为重要的手段来抓。县委、县政府在蔬菜种植乡镇配备了熟悉农村工作和蔬菜种植技术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红旗营乡领导班子中有7名是农业院校的毕业生。同时,采取“走出去学、请进来讲、沉下去教”的三位一体“科技兴菜”战略。先后多次派技术人员到北京中以农场、山东寿光等地参观学习,培养技术人员50多名;积极挂靠中国农科院、北京中以农场、北京和天津蔬菜研究所等高科技、高科研院所单位咨询信息,引进科技人才120余人次。多次聘请省市专家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仅今年,全县举办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农民5万多人次,发放材料5万多份。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断提升,全县蔬菜发展到16大系、40多个品种,8万亩蔬菜基地通过了省无公害农产品环评认证,“方舟”彩椒、“百丽”西红柿等优质品种,深受广大客商的喜好,特别是“一刀绿”圆白菜在北京大钟市蔬菜批发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三、改善基础设施,增强后续力。为使蔬菜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县委、县政府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把投资重点放在了蔬菜产业配套体系建设上,不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和农村生产条件。10个乡镇全部通了油路,通公路村达到66个,重点蔬菜种植村全部硬化了道路;进行了农电网改选,消灭了无电自然村;开通了程控电话,80%的乡镇开了移动、网通通讯;建成了配有恒温库、住宿、冷饮等设施的蔬菜批发市场6处,简易交易市场8处;今年新打、修复机井215眼,修建防渗渠17225米。由于配套体系的不断建全,全县形成了圆白菜、长白菜、特菜3个双万亩以上蔬菜种植区,基本形成了沟与沟相连,带与带相结的“环”状产业经济带。

四、壮大龙头企业,增强扩张力。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强化服务的综合功能。因此,县委、县政府把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来抓,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招商引资。2000年县委将红旗营乡500亩大滩租赁给个人进行开发,注册成立了***县特种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在县委的大力扶持下,该公司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建高标准大棚400亩,建成了300吨恒温库、100平米的蔬菜打包加工车间、2000平米的批发市场和500平米的交易大棚,初步形成了种、养、研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现代化农业龙头企业。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先后建成了“绿瑶”农贸有限公司、绿丰农林牧有限责任公司等6家农“字”型企业,对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

发展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结构不够合理。菜农为降低风险,同时种植多个品种,致使每个品种面积不大、产量有限,形不成规模,给客商整车收菜带来困难,导致收菜成本增加,出现了“质量好、数量少、效益差”现象。特别是设施蔬菜虽然收益很高,但由于受水利条件、生产观念、市场信息、资金投入等因素的制约,加上今年农用物资价格上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设施蔬菜的发展。

二、科技含量较低。由于贫困地区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加之农技人员与农民缺乏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从根本上影响了蔬菜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服务不能涵盖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出现了蔬菜优质品种少、大路货多,甚至导致部分品种老化、连年重茬、病虫害增多和缺素症的发生,直接影响了蔬菜的质量和产量。

三、市场

信息不灵。由于农户难以得到准确的市场信息,在调剂种植品种时,想调不敢调,要调不会调,造成生产的盲目性、随意性与市场需求的定向性、多样性矛盾突出。80%的农户安排种植意向时所依据的或是看别人种什么,自己就种什么;或是按照传统的习惯进行种植,这种现象常常导致结构性和季节性过剩,造成农民损失严重。

四、中介组织薄弱。发展壮大

蔬菜产业,关键是有以营销为主的专业中介组织,到目前,缺乏真正成规模的龙头营销机构。蔬菜协会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对经纪人的管理约束,致使部分经纪人在销售过程中为一己私利压价收购,损害菜农利益。同时,大部分经纪人主动闯市场联系客户能力较低,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营销手段单一,致使在价格上往往受制于经销商。

五、配套设施不健全。***县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756元,与全省平均水平有一定差距,全部财政收入完成4602万元,仅能维持正常的工资发放。同时,扶贫贷款也因需要担保,门槛过高,难于真正发放到农民手中。资金的制约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配套设施的建设,如红旗营乡,全乡沿川10个种菜村,共有大小机井和自吸井480多眼,但只有老芽茬和白化沟两个村全部配电,其他8个村的机井配电线路需要重新整修,降低了水利设施的使用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对策和建议

一、科学进行规划,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吃透省、市、县情,摸透市场行情,从本地优势出发,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实施科学规划,实行产业化发展,规模化经营,才能立足根基,处于不败之地。在制定发展规划时要避免三方面的盲目性。一是避免产品的同构性,打好“品种差”。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积极培育、引进新品种,逐步对老化的品种进行淘汰,对多年重茬的品种进行茬口对调或使用有机肥、微肥改善土壤成份,提高蔬菜质量。二是避免上市的同时性,打好“时间差”。充分利用区域内小气候的优势,发展壮大错季蔬菜基地,对早、中、晚菜的播种时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调配,真正实现错季生产、错季上市,提高蔬菜效益。三是避免市场的同地性,打好“空间差”。要改变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的现象,确定种植品种时除依据气候、土壤条件外,还要了掌握各大市场需求,扩大输出半径,避免同一品种、同一时间,争夺同一市场,防止有规模没效益现象的发生。

二、配套建设同步,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扩大蔬菜种植面积,必须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发展多种融资体系,增加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加紧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进程,以减少县、乡政府维修和管护费用。二是加强批发市场建设,按照“政府组织管理、部门大力扶持、多元化融资、市场化动作”的方式,建设一批规模适度、特色显明的集检测、分级、包装、打冷、运输、餐饮、住宿等为一体的专业批发市场。同时,要通过走出去引外资、鼓励干部和群众合资等途径建设恒温库、自然通风库等配套设施。三是完善农村信用评估制度。继续推广完善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建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不同等级的可贷款规模,享受信贷的农户年内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支取,从根本上缓解生产投入不足的问题。同时,应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把积极种植蔬菜的干部也纳入信用等级评估行列,鼓励县乡机关干部承包、租赁农村土地,种植蔬菜,带动全县蔬菜产业的发展。

三、壮大流通组织,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销售注入生机活力。发展壮大蔬菜产业,必须把培育壮大营销队伍,作为活跃产品流通,促进生产与市场对接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因此,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中介组织、专业协会等流通机构,按照“组织规模化、经营实体化、运作法人化、服务专业化”的标准,不断完善流通功能。首先要加强对经纪人的培训,让其掌握营销方法,提高主动闯市场、联菜商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对经纪人管理,通过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连接机制,加强对经纪人队伍诚信方面的教育管理,做到销售蔬菜公平、公正,既要保证客商的利益,不能以次充好;又要对菜农负责,不优亲厚友,不压质压价,尽快形成“家庭农户搞生产,合作组织促销售”的流通格局。同时,要制定奖励办法,积极鼓励干部、群众参与到蔬菜销售中,对销售业绩突出的干部不仅要从经济上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且要给予相应的政治荣誉。

四、加强龙头培育,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打造强势主体。实现蔬菜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关键。只有唱响龙头发展壮大曲,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拉动力,才能使蔬菜产业如日中天,蓬勃发展。为此要大力培育生产、销售、加工等龙头企业,让龙头企业真正成为连接农户与市场的产加销一体化模式的有效载休。一是要“内推”。应对现有的龙头企业和蔬菜大户从土地、人才等方面进行扶持和保护,同时协调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支持涉农企业的发展,力争把企业推大、扶强,带动农户,拉动发展。二是要“外引”。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仅靠县内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善借外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个性化、零距离”的服务和生产成本最低、交易成本最低的政策洼地,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投资。三是要“嫁接”。规模较小、带动力不强、发展前景不乐观的小企业,要借力发展,通过“嫁接”的形式,挂靠到大企业、大集团,组建蔬菜产业的“航空母舰”,走节约生产、规模经营、集中管理的路子,让龙头企业在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架起一座实实在在的致富桥梁。

五、强化服务功能,为蔬菜产业健康发展架起腾飞桥梁。在农民没有完全进入市场的情况下,需要我们构建一个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功能系统。因此,政府要准确定位,充当一个暂时的官方龙头,组建支农服务机构,为蔬菜产业搞好服务。一是信息服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蔬菜产销信息交换平台,及时收集分析市场需求信息,搞好市场定位和市场预测,指导农民种植。同时,为种菜农户搞好各种农用物资和籽种的调配工作。二是技术服务。严格按照“无公害操作技术规程执行标准”,搞好无公害蔬菜监测工作,特别要加强蔬菜成熟期间农药的管理和使用。同时应聘请无公害蔬菜监督员,负责监督全县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确保绿色无公害蔬菜“零缺陷”。三是销售服务。产前积极跑外,与各大公司、企业接触,搞宣传、签订单,弱化蔬菜进入市场的风险。在签订协议时,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如品种的规格、价格、天然灾害等,做到条款清楚,可操作性强。产后在了解全国各地蔬菜市场行情的前提下,组织蔬菜大户、运输户、经纪人到大中城市有规模、有影响的蔬菜市场,发放宣传资料,设立蔬菜展销区,作好产品推荐,扩大销售半径,打开销售通道。

2.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二

1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1.1.1数量增多2012年底,阳城县由原来27家企业发展到32家,其中省级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县级龙头企业23家。其中年销售收入在5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5家,2 000万~5 000万元的企业有14家,1 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13家。 固定资产4 000万元以上企业2家,1 000万~4 000万元企业13家,销售收入及固定资产两项指标较“十一五”末均增长了一倍。

1.1.2产品多样化阳城县农业产业化企业产品涉及蚕桑、畜牧、蔬菜、小杂粮及食用菌五大类20多个产品[1]。

1.1.3经营规模不断扩大2012年,阳城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面积达到1.6万hm2,带动农户9.3万户,实现销售收入8.4亿元。其中佳美茧丝有限责任公司、析城山土特产有限公司、 源源醋业有限公司、绿野粉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华燕茧丝有限公司及帅源饮品有限公司等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力军。

1.1.4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龙头企业依据自身优势,积极探索“公司+基地+农户”“公司+ 协会+基地+农户”及“公司+农户”等模式,全县32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464个, 带动农户9.3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70%。

1.2特色产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1.2.1蚕桑产业全县桑园面积达到0.6万hm2,全年养蚕7.5万张,蚕茧产量364万kg, 蚕茧收入1.31亿元。蚕茧产量占华北地区的1/5;涌现出次营和寺头2个年产茧超50万kg的乡(镇)以及芹池、东冶和董封3个年产茧超25万kg的乡(镇)。

1.2.2畜牧产业以鸡、猪、羊为重点,以“规模化、标准化、园区化”为主攻方向,建成了一批以健奥种猪繁育有限公司、华璨禽业有限公司和固隆西庄百万只肉鸡示范场为代表的高标准规模健康养殖园区(场),有力地带动了养殖业由数量型向科技型和效益型的转变。截止目前,全县规模健康养殖户达到2 311个,养殖小区达到12个,其中,养鸡户471户,养猪户591户,养羊户866户, 规模养殖量占到全县养殖总量的85.7%;全年畜牧业总产值预计达到6.67亿元。

1.2.3干果经济林产业全县干果经济林总面积达到0.667万hm2,其中核桃0.339万hm2;花椒0.087万hm2;山茱萸0.133万hm2;仁用杏及其它0.108万hm2,总收入达到3 600万元。

1.2.4中药材产业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475万hm2,其中连翘0.345万hm2,金银花、 元宝枫、黄芩及五味子等0.130万hm2,预计总收入达到5 000万元。

1.2.5设施蔬菜产业设施蔬菜总面积173.33hm2。全县蔬菜播种面积0.083万hm2,全年蔬菜总产3.9万t,总收入约6 240万元。

1.2.6食用菌产业建成了东鹏绿汇、泰溢菇业及云蒙菌业等3个年产千吨的工厂化食用菌生产企业;建起了科惠、环城、益健、兴西、檀香杉、益禄发和鑫辰美等8个年产500t以上的食用菌生产基地;试验、示范养蚕大棚“一棚两用”新模式,栽培食用菌50栋30万袋。食用菌生产总规模达到780余万袋(棒),全年总产量7 500t,总收入4 500万元。

1.2.7小杂粮产业播种面积0.541万hm2,其中谷子0.249万hm2,豆类0.265万hm2,薯类及高梁等0.026万hm2,总产3 200万kg,加工转化率60%以上,总收入近1亿元。

1.3产业化经济合作组织得到发展

近年来,阳城县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的观念,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点工作。通过政府宣传引导、部门支持、农民自愿及组织化运作,阳城县已成立一批具有优势产业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本形成了依托一个产业,兴办一个合作社,发展一方经济,致富一帮农民的良好态势[2-3]。截止2012年,全县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460个,其中,省级示范合作社1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28个,入社社员共2.5万人,辐射带动农户5.5万余户。

1.4无公害农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

阳城县初步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体系,使得市场畅销的优质农产品和地方特色产品得到发展,农产品优质品率明显提高。全县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的产业化经营,被认定的无公害产地面积达1.94万hm2,无公害产品21个。

2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2.1生产基地散乱,与加工企业脱节

受土地资源限制,阳城县的特色农业基地规模总量较大,但分布分散不集中,不易于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改善条件。此外,土地资源平均到每家每户的规模较小,发挥不了规模效应。 中药材及干果林等一些产业由于缺少龙头企业或龙头企业加工能力不足,只能销售原料,造成了生产基地与加工企业脱节的现象。

2.2龙头企业规模不大,营销能力差

固定资产在1 000万元以下的企业超过一半,但没有一家产值在亿元以上,带动农民增收能力不强。有的企业生产能力大,由于缺少专业营销人才,营销能力差,不敢生产,使得其发展后劲不足,而且同类型企业多,互补性少,未能形成合力。

2.3产品深加工不足,知名度较低

阳城县农产品粗放加工突出,半成品多,产业链条短,包装档次低,产品附加值不高。另外,农产品缺少名牌,市场知名度低,竞争力弱。有的虽也获得了省级名牌,但市场上却未得到认可。

2.4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阳城县除源源醋业、绿野生态及析城山土特产公司等少数龙头企业建有自己的基地,实行“订单农业”外,多数龙头企业基地建设滞后[4],出现与农户争利现象。其次,部分企业与农户签订的合同文本不规范,停留在形式上,合同完全兑现率不高。

2.5企业融资艰难,发展资金不足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都属于小微企业, 从金融部门贷款,审批程序复杂且时间长,贷款条件较高、数额有限,致使企业融资难,发展资金紧缺。

2.6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素质偏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不完善

阳城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整体素质偏低,主要表现为规模小、同类项多、不规范、与农户联系不紧密、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差等方面。农技人员知识老化,服务农业发展以及农民增收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农民科技素质还不适应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

3农业产业化发展建议

3.1加快建设特色基地

按照规模化、园区化、集约化的发展思路,采用围绕龙头建基地、依托市场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的办法,立足优势、科学规划,坚持不懈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3.2积极培育龙头企业

一是要鼓励同类型企业通过股分合作制等形式联手做大做强。二是需坚持链条式发展思路, 围绕特色农业基地,加快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走出一条有阳城特色的循环经济之路。三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5],创建全国、全省名牌,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企业经营业绩。四是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阳城,打造一批产值上亿元的项目。

3.3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结成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对为农民让利或返利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一定的补贴或奖励。

3.4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积极引进高素质人才和先进技术,借脑生财, 借智发展;进一步完善乡镇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管理体制,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积极开展新型农民培训。

3.5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和服务

重点加强土地规模流转管理和服务[6],促进特色农业规模化、园区化发展。

4结论

3.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 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调查;思考;重庆市垫江县高峰镇

中图分类号:F326.13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10-0-3

蔬菜产业是高峰镇农业发展的传统产业,是农村经济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重点产业,其生产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随着高峰镇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及“115”工程的实施,蔬菜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和结构调整的新亮点。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这一优势产业,打造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出口创汇蔬菜基地,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持速、健康发展,镇农业服务中心就如何加快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现状

高峰镇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出台激励政策、招商引资、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发展大户,打造业主群,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362.3 hm?,其中:1.3 hm?以上的大户28户,面积占到72 hm?,涉及辣椒、莲藕、茄子、番茄、黄瓜等品种。组建了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菊芋专业技术协会、莲藕专业技术协会;申请注册了“四季牌”蔬菜商标;与重庆市红九九食品有限公司、恒利食品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联姻,由公司对辣椒等蔬菜生产进行统一供种、育苗、移栽及销售,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及产后销路问题。蔬菜产业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

2 存在问题

2.1 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由于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蔬菜基地水利、道路、市场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功能不配套,无灌溉设施、设备,难以抗御伏旱等自然灾害,影响蔬菜的播种、收割,不利于蔬菜基地的发展、扩大。从一定程度上讲,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蔬菜基地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

2.2 技术培训未跟上

由于政策、资金等原因,蔬菜基地大部分青壮劳力外出打工,留守的中老人接受新知识的速度较慢,蔬菜基地菜农培训工作未开展,导致蔬菜基地科技含量不高。

2.3 投入机制不健全

虽然政府出台了2009年蔬菜产业发展扶持奖励办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农民种植蔬菜积极性,但由于政府财政困难,补助时间短、标准不高,加之蔬菜基地内的基础设施太差,配套设施不具备,甚至没有,又无国家项目支撑,基地投入几乎全以业主投入为主,导致投入不足,基地建设标准不高,以传统方式种植多,推广设施栽培的少,处于初级产品生产模式。

2.4 建设规模不大

由于土地流转政策不配套,加之农户受国家种粮直补政策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菜农生产积极性,导致蔬菜基地存在投入业主不多,大户不大等问题:全镇1.3 hm?以上业主只有20多户,6.6 hm?以上大户仅为1户,3.3 hm?以上大户2户。

3 对策措施

3.1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3.1.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

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需要。大田漫灌造成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要实施保护地栽培技术,能合理利用资源,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益。

3.1.2 调整种植业结构

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战略性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蔬菜产业是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生产的需要。加之高峰镇土地面积大,粮食生产水平效益低下,农民收入微薄。所以以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产量和种植经济效益,促进项目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项目区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改善生态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3.1.3 提前育苗

建立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是提早上市、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通过保温设施提前育苗,在露地气温、地温等条件适宜时移栽定植,可提前上市,也可通过育苗移栽技术达到一年两茬或多茬种植,提高经济效益。

3.2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有利条件

3.2.1 自然条件优越

高峰镇地貌类型多样,土壤以灰棕紫泥为主,深厚肥沃,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7 ℃,≥10 ℃的积温5423 ℃,降雨量1 160.1 mm,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能满足多种农作物生产发育的条件。没有大型工矿企业,无工业污染源,水、土经重庆市农业局检测合格,适宜发展有机农产品,且空气等环境良好,符合优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要求,具备发展优质无公害蔬菜的优越环境条件。

3.2.2 生产过程能够得到较好控制

随着近几年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家庭养殖得到进一步扩大,肥源充足,农家肥投入较高,只要指导农民正确运用化肥,推广生物肥料、生物制剂和高效低残留农药,严格轮作稻茬制度,就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产出符合部颁标准的无公害蔬菜产品。

3.3 加快基地建设的思路、原则和目标

3.3.1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充分利用现有的产业基础,整合全镇蔬菜生产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市场营销网络,建立健全无公害蔬菜生产流通经营管理机制,稳步推进产业化经营;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加强质量监管,推进万亩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进程,实施“品牌”战略,打造重庆市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和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实现蔬菜品种优质化、特色化、生产规模化、销售网络化,把无公害蔬菜基地培育成为高峰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3.3.2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原则3.3.2.1 坚持“政府引导”的原则

做到“到位不越位”,积极引导农民、业主和企业参与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通过出台政策、搭建信息平台、整合农业项目,增加蔬菜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资金、技术和信息投入,促进蔬菜产业发展。

3.3.2.2 坚持“市场运作”原则

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尊重业主及农民的意见,用市场经济的手段,提高种植大户的积极性。

3.3.2.3 坚持“业主为主”的原则

充分依靠业主做大做强蔬菜产业,促进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从镇外引进一批专业大户,镇内培养一批蔬菜生产、营销大户,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组织农户参与市场竞争,提高高峰镇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3.2.4 坚持“风险自担”的原则

引导种植户充分认识到蔬菜产业是一项高风险高收益的产业,在享受蔬菜产业带来效益的同时,勇于承担风险。

3.4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保障措施

3.4.1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由镇主要领导任组长,镇分管领导任副组长,镇党政办、财政所、经发办、综治办、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加强对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并抽调精干力量,组建高峰镇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基地建设工作。

3.4.2 政府买单,打造品牌

积极组织优质蔬菜品种参加县内外农产品交易会,加大无公害蔬菜基地认证的力度和范围;对无公害蔬菜基地品牌的申报、评定和广告支出等费用由镇财政予以支付;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县级龙头企业恒利食品公司合作,做好基地出口备案工作,为高峰蔬菜打入重庆,走出国门搭建平台。

3.4.3 筑巢引凤,打造业主群

通过延长奖励政策、加快土地流转、加大资金投入、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引导和鼓励城市工商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入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业主投入为主、社会资本积极参与、财政适当补贴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从镇外引进一批业主,同时在镇内培育一批业主,促进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立。在经营模式上,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形成业主自高峰积累、自高峰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在业主自愿前提下,围绕蔬菜产业和特色产品,按照互惠合作原则及时引导业主做在做强高峰镇“四季”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农民与龙头企业和市场的对接,提高高峰镇蔬菜产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3.5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的效益评价

3.5.1 经济效益

建设666.7 hm?无公害蔬菜基地,可向市场提供各类鲜菜40 000 t,产值达4 000万元以上,农民增加纯收入930万元以上,一年内可收回全部投入成本。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农户人均新增纯收入6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3.5.2 社会效益

加快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可进一步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进程,全面提高蔬菜品质,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放心的优质蔬菜;同时,也为高峰镇蔬菜产业开拓新的市场。另外,秋季复种也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收入。能解决项目区剩余劳动力3 000~4 000人就业,提高项目区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和脱贫致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5.3 生态效益

本地蔬菜生产多以农户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小,随意性大,部分农民种植蔬菜使用过量农药、化肥来获得高产,导致农田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减退。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以示范区作为样板,总结完善无公害蔬菜栽培规程,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对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生态效益。

4.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四

站在手,写作无忧!]实现总产值近亿元,人均蔬菜收入1600元,各项指标均创下历史最高水平,蔬菜产业已成为***建设生态小康新村的一大支柱产业。今年,全省“一村一品,产业强村”工作现场会在曾家山成功召开,与会的省农业厅领导、各市、州农业局局长及专家学者齐聚***参观指导,对***通过抓建蔬菜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建设小康新村的做法给予了高度评价。省委常委、副省长***专门作出了“***模式值得推广”的重要批示。一时间,***蔬菜在省内及周边地区引起了巨大反响,先后有30余个市、县、区前来参观考察学习,形成了一股“***热”,***蔬菜产业经历了一次全方位检阅,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古老的***也因蔬菜产业的崛起而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来之不易的成绩

两大考验,检验曾家山蔬菜产业的综合实力。一是市场的考验。曾家山蔬菜产业自2003年以来已连续四年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面积、产量、效益逐年递增,2006年,面积及产量增幅更大。据统计,全年整个曾家山商品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了6.5万亩,比2005年净增了1.5万亩,其中:涨幅最大的海椒比2005年净增了5000亩,其次是早秋甘蓝比2005年净增了近2000亩,同时,今年大部份菜农积极推广使用种植新技术,改进施肥方法,大力施用测土配方肥,加强病虫害防治,蔬菜单产普遍较往年提高10左右,从而使2006年蔬菜供应总量比往年大幅增加。但是,今年相邻的陕甘渝黔等省竞相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蔬菜市场趋于饱和状态,尤其是早甘蓝连续多年高价位运行之后,今年突然大面积滞销,市场销售形势十分严峻。这无疑也是对曾家山蔬菜产业的一次严峻考验。二是自然灾害的考验。今年,曾家山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夏伏旱连秋旱天气,严重影响蔬菜正常生长,个别品种日灼病严重发生,病虫害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但是,曾家山蔬菜终因其优越的品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条件经受住了两大考验,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三大突破,曾家山蔬菜产业再上新台阶。2006年是曾家山蔬菜产业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转折点。与往年相比,实现三个新突破。一是产业发展规模有新的突破。种植面积、单产、总产均较往年有大幅增加,蔬菜产业重点乡镇由过去的5个增加到现在的7个,重点村由过去的27个增加到现在的35个,户均种植蔬菜达10亩(含洋芋)以上的户达到5000户,占总户数的36左右。二是产业效益取得了新突破。2006年,除了近2000亩春甘蓝出现烂市,但所占的比例不到5,而且,在同一地块内通过种植秋甘蓝等品种,其效益较往年大幅增加,大大降低了前期损失,其它品种如海椒价格较往年同期下跌,但产量普遍高于往年。因此,总体经济效益仍然良好。根据调查统计:2006年全片区蔬菜产值近亿元,人均蔬菜收入1600元,较去年增加200元,户均蔬菜收入达4000元的有6175户,达8000元的1589户,达1万元278户。2006年全片区蔬菜亩收入平均在1000—1500元左右,晚秋甘蓝亩收入达到了2000元以上,如李家乡青林村四组王本科一家4口人,2006年种植秋甘蓝12亩,总收入27000元,人均达到6700元。今年,该组蔬菜总收入58万元,户均达1万元,其中:户均1万元32户,2万元的18户,成为远近闻名的甘蓝村。三是市场开拓取得新的突破。2006年曾家山蔬菜市场的开拓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通过采取南下北上,南占北挤的营销策略,使南充、遂宁、巴中、阆中、汉中等原有的市场销量有增无减,成都、绵阳等市场占有额大幅增加。据业内人士介绍,2006年,成都一级批发市场曾家海椒的销量占同类产品的50以上,日销售量达300吨,而且左右着同期的市场行情。而泸州、资阳、宜宾、达州等新市场也已逐步打开,使曾家山蔬菜走遍了大半个四川,并逐渐向重庆、西安等省外一级批发市场进军,市场营销半径大幅扩展,使今年趋于饱和状态的夏秋蔬菜得以成功销售。

四项举措,成就产业的重要法宝。曾家山蔬菜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智慧和汗水。围绕产业发展,我们重点落实了以下几项措施。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曾家山蔬菜产业被列为全区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年初,区委、区政府召开的第一个产业工作会议就是专题研究部署曾家山蔬菜产业发展工作,区委向书记等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冒着严寒亲临曾家山,各有关部门及乡镇一把手悉数到会,会上明确除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外,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仇群成为直接牵头领导,各乡镇实行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凸显蔬菜产业在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方面的重要地位,为今年蔬菜产业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在产业抓建过程中,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地开展调研,现场办公,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区农业局主要领导及班子成员经常深入一线加强工作指导,区两

办督查室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宣传、广电等部门同时加大了对曾家山蔬菜产业的宣传力度,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氛围,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更是全力以赴,狠抓落实。曾家山从上到下形成了全党抓产业,全民种蔬菜的热潮。二是进一步加强技物配套服务。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把科技放在首位,不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全力推行蔬菜标准化生产,组织乡镇农技人员通过开展科技赶场等活动,举办技术培训班,技术推广现场会,新品种观摩会,印发技术资料,上门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进行技术宣传和指导。全年共开展科技赶场活动9次,举办田间培训50余期,建新品种展示园5个,引进示范新品种45个,印发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料2000余份,农技人员深入实地现场指导100余人次,为广大菜农解决了许多生产上遇到的技术难题。同时,为进一步创新技术服务方式,提高技术指导的质量和效率,尽可能方便群众,不误农时,我们力所能及开展技术物资配套服务,受到了广大菜农的欢迎。三是进一步重抓市场营销。2006年蔬菜生产规模大,产量大幅提高,加之相邻省市蔬菜大发展,导致市场普遍疲软,销售形势异常严峻,开辟新市场,扩大市场销量,努力实现全部外销,成为今年蔬菜产业发展工作面临的头等任务。为此,区委、人大、政府、政协主要领导及时组织召开会议专题研究蔬菜营销,大打蔬菜营销攻坚战,区农业局由局长带队,远赴成都、重庆、西安等30多个大中城市,行程上万公里,联系客商,推销蔬菜,并成功在南充、泸州、重庆、西安、汉中等城市设立了曾家山蔬菜直销点,在销售高峰时期区农业局派出6名干部亲自组织蔬菜销售,新的市场缺口不断打开。通过努力,今年曾家山蔬菜在成都一级批发市场的占有率达到50左右,较往年翻了两番。此外,泸州、达州、资阳、重庆、西安等新市场得到开拓,使今年外销蔬菜量大增。四是进一步强化品牌建设。曾家山蔬菜已成为川陕渝黔等地区夏秋菜市场的一块响当当的牌子,精心维护,提高品质,改善服务,强化品牌建设,是曾家山蔬菜保持强劲竞争力和生命力的根本保证。一方面我们通过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加强技术指导,努力提高品牌的科技含量,另一方面我们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对违禁的农资产品禁止上市流通,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净化生产环境。今年,南充市桑园坝蔬菜批发市场多次抽检曾家山蔬菜质量全部达标,成为该市场首批蔬菜直供基地之一,曾家山蔬菜占其夏秋菜份额达90,日供量达2000吨以上。在今年全省组织的绿色产品及基地认证过程中,曾家山生态环境指标、产品质量指标全部达标,已成功申报为全省绿色产品认证基地,海椒、甘蓝、萝卜等主要产品获绿色食品认证。

必须破解的难题

当前曾家山蔬菜产业初具规模,已跻身川陕渝黔等地区越夏蔬菜生产大县(区)之列,产业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菜区内水淹地、藏水地等中低产土地较多,农田基本建设欠账大,尤其是作为蔬菜产业建设窗口的平溪乡大竹村,由于特殊的地理、地形条件,河道狭窄,行洪不畅,极易遭遇洪水淹没,十年九涝,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主产区道路交通条件普遍较差,柏李路、曾两路、沙曾路、汪麻路等几条通乡公路路况差,运输极不方便,菜农反响强烈。二是技术推广力量薄弱。现有的技术推广队伍不稳定,专门技术人才缺乏,一些技术骨干未经主管部门同意,纷纷调离蔬菜技术推广行列,导致技术到位率、到户率低,种菜的科技含量普遍不高,与产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不相适应。三是营销方式单一。产地无集散市场,收购网点少,交易条件差,无冷库设施,极大地限制了远距离运输,市场销售半径难以再取得大的突破。产业龙头少,带动能力不强,现有的蔬菜协会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营销秩序难以规范,菜农利益难以保护。

以上这些问题已成为曾家山蔬菜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主要限制因素,必须要下决心逐步切实加以解决。

迎接新的挑战

开弓没有回头箭。如今的曾家山蔬菜早已走出了大山,走出了朝天,走向了更大更远的大世界,曾家山蔬菜不但成为当地群众的一棵摇钱树,也成为了朝天乃至广元的一张外宣名片。但这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后的路还很漫长,做大做强蔬菜产业,还有太多的工作需要做。一是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曾家山蔬菜产业发展要坚持与日俱进,做到与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紧密结合,与曾家山乡村旅游产业开发紧密结合,按照“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协会带村,人才强村”的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培养主导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完善发展机制,提高发展质量,拓展发展空间。力争5年内,总规模达到15万亩,建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越夏绿色蔬菜生产基地,川北地区最具特色的观光农业园区。二是要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发展基础。加快高产稳产标准化菜地建设,力争达到80以上比例,菜区内道路交通、通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市场配套服务功能增强,力争建成曾家山蔬菜产地批发市场一个,蔬菜收购交易场地50处,兴建日处理百吨蔬菜的冷藏库1座,大力发展远距离运销,逐步向东南沿海市场扩展,进一步扩大市场半径。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构建新型产业链。技术服务体系要从配齐配强乡镇农技人员入手,切实加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支持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创新服务方式,开展技物配套服务。大力培育中介服务组织,发展蔬菜营销大户,完善蔬菜协会,做强营销龙头。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扶持鼓励包装、加工型龙头企业进入曾家山蔬菜产业领域,为进一步做大做强曾家山蔬菜产业发挥应有作用。

5.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五

移民搬迁是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群众生存与发展的一项基本手段,在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存条件和推进贫困地区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扶贫移民搬迁的实施,贫困地区的主要矛盾由区域性贫困逐步向能力性贫困转变,使扶贫政策的思路和重点发生了变化,为建立区域性开发和到户开发相结合的扶持政策体系奠定了基础。

一、基本情况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边陲,为湘、赣、粤三省交界之地,地处罗霄山脉南端与南岭山脉中段交接部,主要特征是以山地为主,四面环山,丘岗盆地相间,总人口四十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耕地面积29万亩。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薄弱,是一个贫困人口多、脱贫程度深的典型山区农业贫困县。

二、发展现状

“十一五”扶贫规划的实施,使我县贫困地区的群众居住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扶贫移民搬迁在推进贫困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位于县城四面环山地方村组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生存环境恶劣、生产资料匮乏、生活条件艰苦的贫困自然村仍然较多,居住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为了准确掌握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现状,找准贫困地区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我们将全县贫困村按照居住现状,划分为3个类型,位于深山区的以文明乡向阳村、南洞乡西边山村等村生存条件恶劣,确定为需易地扶贫搬迁类型,位于矿山采空区的小垣镇大山村、大坪镇联村、热水镇东江水村,属地质灾害易发区,确定为急需防灾避灾搬迁类型,位于九龙江森林公园的三江口镇三江口村为首的为需生态移民类型。对划分的移民类型,重点从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易地搬迁类型。经过调查,汝城县共有文明向阳村、南洞乡西边山村等36个位于深山、生存条件极端恶劣的村急需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这36个村分布在16个乡镇,共有289个村民小组,6755户,26068人,有劳动力14826人,常年外出打工人数4266人,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31元,人均产粮298公斤,土地总面积551065亩,其中耕地面积23876亩,山林总面积526493亩。这36个村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自然条件差,大部分村境内山高林密,居住分散,大都处于海拔800米以上高寒山区,通村公路未水泥硬化,一些村民小组尚未通公路,村民依然靠肩挑手提进出。二是生产条件差,村组大部分稻田属半山高岸田,坡度在30度以上,水土肥力流失严重,生产能力低下。三是生活水平低下。由于无实用技术,外出打工的群众收入普遍不高,在家务农的群众仅能维护正常生活,居住的房子以泥瓦房为主,且茅厕与猪圈混为一体,卫生条件十分低下。

(二)防灾避灾搬迁类型。汝城县群山耸立,其山高坡陡高差大,切割深,属地质灾害多发区,地质灾害以滑坡为主,崩塌、泥石流次之,至今为止,全县已查明地质灾害336处,主要分布小垣镇大山村、大坪镇联村、热水镇东江水村等矿山采空区,全县受地质灾害影响的乡镇有11个、148个村,灾害区内有农(居)民2668户6995人,境内受地质灾害直接威胁的有政府机关、学校、厂矿企业、河流、公路交通、农户,耕地和林果地,已严重影响了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地质灾害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我县地质灾害绝大多数是季发性。灾害主要有四种活动时期,即雨期、洪水期、水库蓄水期和地震期,主要是自然性地质灾害。二是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具有明显的群发性特点。全县平均每8.87平方公里就有一处地质灾害隐患,有潜在地质灾害的村占全县总村数的68.7%,分布十分广泛。三是地质灾害直接危害程度重,间接威胁巨大。全县地质灾害多发区域内共有城乡居民2668户,6995人,其中重灾危房户526户,1892人,受损房屋2551间,直接经济损失达3000余万元。除了这些直接威胁外,有些地质灾害的间接威胁也十分巨大。四是长期性:县内地质灾害活动多具长期缓慢累进的特点,并非一日两日即可终止停止。致使严重的大规模滑坡体治理难度非常大,一些间接威胁不大的小型滑坡灾民搬迁避险的任务又十分艰巨。

(三)生态移民类型。我县是典型的“三江”源头地区,境内共有五条主要河流,分别是湘江水系的沤江、浙江、滁水,赣江水系的上犹水,珠江水系的浈水。这些河流的水质状况,直接影响到全县40万群众和下游地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安全。为了重点治理“三江源头”,投资少、见效快,最有效的办法是有计划有组织地将贫困较严重地区的人口,向条件较好而又具备接纳能力的地区迁移,杜绝人类在这些地区的过度开发性活动,把这些区域强行保护起来,由里而外,大规模地进行生态保护和恢复。汝城县生态保护区贫困人口需实施搬迁的共500户1800人,分布在8个乡镇52个村,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人口自然减少趋势明显。2005年,52个村共有农业人口662户,常住人口2300人。到2010年年底,减少至500户1800人,年均减少32户100人,呈明显下降趋势。二是群众居住分散。由于这52个村位于各个林区,居住十分分散,不便于管理,群众组织化程度低,出现思想观念、耕作方式、生活习惯上的迥异,成为制约该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通过扶贫重点村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农村人畜安全饮水等项目的扶持,近几年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改善,但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居住难、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四是农民增收潜力不大。由于国家近年来封山禁牧、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畜牧产业明显下滑,农业产业单

一、效益较低的现状,导致40岁以下农民都外出打工,农民增收长期陷入困境。

三、整体思路:

(一)易地扶贫搬迁类型。自然分流式。对于距县城较远的深山区,拟采取资金补助政策鼓励农户到外村买房居住、到县城做生意、举家外出务工等形式,逐年进行自然分流,实现移民搬迁的目的。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搬迁人口户数3055户,搬迁人口规模11789人,搬迁工程所需资金6.11亿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3.06亿元、整合中央相关投资1.22亿元、安排省级政府专项0.61亿元,安排地市和县级政府专项资金0.61亿元、搬迁群众自筹资金0.61亿元。

(二)防灾避灾搬迁类型。异地搬迁式。对于位于灾害易发区的村组,拟采取整村异地搬迁式对所有贫困户实施异地搬迁,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从根本上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搬迁人口户数1334户,搬迁人口规模3500人,搬迁工程所需资金6.04亿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1.43亿元、整合中央相关投资0.38亿元、安排省级政府专项1.41亿元,安排地市和县级政府专项资金1.41亿元、搬迁群众自筹资金1.41亿元。

(三)生态移民类型。集中搬迁式。对于居住在林区较为分散的村组,拟采取集中搬迁式,由所在乡镇统筹规划安排,安置搬迁农户所需耕地及建房用地,逐步向城乡统筹发展方向迈进。在“十二五”期间,规划搬迁人口户数500户,搬迁人口规模1800人,搬迁工程所需资金1亿元,其中申请中央专项资金0.5亿元、整合中央相关投资0.2亿元、安排省级政府专项0.1亿元,安排地市和县级政府专项资金0.1亿元、搬迁群众自筹资金0.1亿元。

四、对策建议

移民搬迁是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区域性贫困的首要途径,是我国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然产物。但随着我国现阶段区域性贫困逐步向能力性贫困的转变,扶贫移民搬迁将面临新的困难和问题,要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逐步建立适应本地区的移民搬迁模式,才能确保在推进贫困地区发展中彰显其独有的作用。

1、思路上瞄准三集中。以扶贫移民示范村建设项目为依托,整合生态移民搬迁、安居工程、残疾人建房项目,思路上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将边远村人口向乡镇集中居住,将自然村人口向中心村集中居住,将零散户向搬迁点集中居住,着力改善农村居住条件。

2、力量上开展三帮扶。以扶贫重点村建设、千村千企行动为依托,整合各类涉农项目,力量上要采取企业帮扶、部门帮扶、社会联扶形式,加大移民搬迁投入力度,着力改善移民示范村基础设施条件,解决贫困地区区域性贫困的突出问题。

3、措施上抓好三倾斜。以扶贫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贴息贷款、扶贫技能培训项目为依托,措施上采取资金、技术、人力向移民示范村倾斜的方式,扶持移民搬迁示范村群众发展主导产业,着力加快贫困户增收步伐,解决搬迁群众的能力性贫困问题。

6.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六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数量、质量、品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区的蔬菜产业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总体生产水平不高、进入市场量小,蔬菜生产及销售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何加快我区蔬菜产业的发展,努力提高其生产水平,对丰富我区“菜篮子”,充实农民“钱夹子”,促进洪江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准确、全面地了解我区疏菜产业发展现状,进一步提高蔬菜产业的产量、质量、效益,我局会同区蔬菜办、区物价局对全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

一、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蔬菜生产总量不断扩大,产值不断增长。从1983年开始示范推广蔬菜地膜栽培以来,到2009年底全区蔬菜复种面积已发展到10950亩,占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35.6%,比2001年增长49%,蔬菜年总产量达15769吨,总产值达2303万元,比2004年增长62.8%,五年平均增长11%,2009年全区蔬菜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五分之一, 成为我区农业中的重要产业。

(二)建成了蔬菜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初具规模。近年来,我区不断扩大蔬菜规模化生产。目前已在川山村、五一村、岩门村等地相继建成了规模化的蔬菜生产基地,并以此为基础,推动全区蔬菜生产规模化建设,引导农户进行标准化生产。

(三)蔬菜种植方式逐步改进, 新品种不断增加。我区在蔬菜生产中依靠科技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加大了农业实用性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通过试验推广相结合的方法,相继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蔬菜优良品种50多个,使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 2009年全年共引进42个新品种、数项新技术,目前全区的蔬菜生产品种已由2001年的108个增加到150个,平均每年新增品种5个;二是加强了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的研究,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总结出了瓜菜立体复合种植,粮菜套种,菜菜复种等技术;三是健全了病虫草害生态防治技术体系,加强栽培管理,科学用药。

(四)蔬菜内、外销市场体系逐步完善。目前,全区已形成较大规模蔬菜批发市场2处,平均日交易20吨以上,外销主要去向周边县市,年创收入70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较为显著。据近期对全区及周边地区(鹤城区、会同县、黔城镇、安江镇)蔬菜价格监测,我区蔬菜价格相对稳定,为上述地区中等水平,整体低于鹤城区、会同县,略高于黔城镇、安江镇(详见下表)。

注:上表价格监测时点为2010年5月6日_11日,为集贸市场与超市的平均价格

(五)蔬菜质量明显提高,蔬菜品牌化建设正在起步。我区蔬菜生产在区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断努力下,注重树立质量意识,蔬菜质量明显提高,蔬菜品牌化已初见成效。据区蔬菜质量监测站监测,2009年末我区蔬菜质量综合合格率为96%,比2005年提高

3个百分点。全区上市蔬菜农残指标率控制在4.01%,实现了省政府提出农残在蔬菜中“超标率低于15%”和市政府提出的“超标率低于10%”的要求

二、我区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蔬菜生产规模偏小,专业菜地面积征、占、用现象严重。近年来,因征地、改种、自然灾害等多种原因,造成我区专业菜地面积逐年减少。据统计数据显示, 2009年末全区专业菜地面积为1164亩,比2006年末减少98.3亩(其主要原因为征地占用),减幅达7.8%。随着川岩新区开发及工业园扩建等建设项目的展开, 全区专业菜地面积还将萎缩,预计仅能保留600余亩。目前我区城镇居民人均专业菜地面积不足0.02亩,征占用地后人均仅0.01亩,远低于<<湖南省城镇蔬菜基地管理条例>>规定的0.03亩的最低标准。蔬菜园内存量逐步减少,区内蔬菜供应趋向紧张、脱节,扩展新的蔬菜基地势在必行。

(二)基础设施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蔬菜生产要求有较好的水肥管理条件,农田排灌设施的脆弱是制约蔬菜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区大部分蔬菜浇灌设施都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兴建的,年久老化。近年来,由于财政投入较少,加之自然灾害频发,蔬菜水利灌溉设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毁,部分设施不能及时维修,极大地降低了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严重影响了我区的蔬菜生产。

(三)生产方式简单,科技含量不高,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近年来,我区每年都要向外输出大量的劳务人员,这些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是有一定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的青壮年(其中不乏蔬菜种植能手和科技示范户),导致从事蔬菜种植业的人员逐年减少,劳动力素质整体下降,直接影响蔬菜种植质量。(据我局近期对我区菜农的抽样调查, 目前我区从事蔬菜种植的农民中五十岁以上的占66%,女性达一半以上,超过九成的菜农为初中及以下文化)。由于农民整体素质低,对蔬菜生产新技术、新成果,新信息反应迟钝,消化、吸收和应用能力差,大部分仍停留于传统的耕种及管理,缺乏新方法,也不敢大胆尝试新技术、新方法。造成新品种种植量小,耕作粗泛,对病虫的发生缺乏监控及防治,蔬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没有新突破。农户对生产性投入较少,对蔬菜的加工,保鲜方面几乎无投入。运输手段较原始,机械化程度偏低,科技知识学习方面的投资则更少。

农业技术人员严重缺乏,蔬菜工作管理力量薄弱。一是区蔬菜办工作人员编制不足,目前仅两人(实际只有一人,另一人已临近退休);二是乡级农技站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桂花园乡无专职农业技术人员,常青乡农技人员今年即将退休;三是蔬菜质量监测站力量薄弱,设备简陋、老化,目前还不具备监测资质。我区蔬菜菜检面窄,品种少,农残检测合格率代表性不强,仅仅流于在销售环节农残检测,无法进行在产前、产中的有效检测。近期,怀化市已出台一系列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及扶持政策, 市内各县市区也纷纷加大财政投入,管理力量得到加强,我区在此方面已经滞后,亟待加强。

(四)蔬菜生产缺乏深度开发利用,产品商品化程度低。我区菜农生产出来的蔬菜仅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简单的去除黄叶、清洗扎把后便开始上市,缺乏科学的商品化处理;传统的蔬菜腌制品大多只供自己吃,只有少部分上市,更谈不上蔬菜包装出售。蔬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较为缓慢,目前全区规模较大的仅山里人食品加工厂一家,蔬菜生产缺乏深度开发利用。

(五)销售服务环节滞后,管理机制不规范。当前我区的蔬菜销售方面表现为零星分散多、集约规模少,缺乏统一的规范管理。迄今为止,我区尚未建立起一个正规的蔬菜交易批发市场,平时的蔬菜交易相当部分靠占道经营,造成蔬菜的购销不便和交通的堵塞。此外,市场布局结构不合理,缺乏整体规划,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

三、今后发展对策建议及规划设想

(一)加大蔬菜生产投入,增强生产后劲

蔬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主要农副食品,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据我局抽样调查显示,我区城镇居民每户每月蔬菜消费支出占食品消费支出的22.3%。我们应把蔬菜生产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作为一项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来抓。一是继续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二是继续加强对农资、农产品价格和质量管理,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快全区蔬菜技术、价格、质量信息网络建设;三是财政要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要重点抓好农田水利设施的维护和改造;四是建立健全蔬菜生产风险基金及种菜大户奖励制度,提高蔬菜种植户生产积极性,保障蔬菜产业的持续、高效发展;五是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大硬件和软件投入,切实保护消费者安全;六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高菜科技种菜水平。

(二)加强科技培训,提高蔬菜产品技术含量

1.加强蔬菜生产的技术推广。采取送科技下乡、提供上门服务、宣讲种植技术知识到田头等多种形式,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地抓好蔬菜生产技术培训,注重发挥科技示范户和专业大户的带动作用,切实增加和确保蔬菜生产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及推广,不断提高蔬菜单产、质量和效益,增强蔬菜生产能力。

2.对蔬菜生产进行合理规划。有序调整老品种布局,从当地自然气候条件出发,挑选优质蔬菜品种满足市场需求。具体来说,(1)倡导无公害蔬菜生产。由于目前无公害化蔬菜价格与普通菜价差别不大,加之居民消费水平较低和对无公害化蔬菜的认识欠缺等原因,我区农户种植无公害化蔬菜的积极性不高, 产量较低,无公害化蔬菜生产基地还处于试验阶段,发展相对缓慢。例如,可在常青乡选择进行无公害化蔬菜种植试范。(2)大力发展绿色有机蔬菜和反季节蔬菜。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在我区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反季节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据我局抽样调查显示,全区城镇居民每户每月反季节蔬菜消费金额占全部蔬菜消费金额的42.7%,同时,认为目前反季节蔬菜供应量不能满足食用需要的居民比例占到被访者的35%。例如,可利用自然环境优良的横岩乡菖莆村进行试点推广。(3)培育发展野生蔬菜。野生蔬菜是自然绿色食物,以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口味正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具有良好的发展前途。目前我区在该方面还是空白,应积极做好培育工作。例如,利用楠竹林开展竹笋丰产计划(会同相关部门,包装万亩楠竹林竹笋丰产项目申请立项)。

3.不断提高种植水平。增加生产环节科技含量,强化蔬菜种植区环境保护,强化病虫的监控,做到以防为主,大力提倡和推广使用农业方法、物理方法及生物方法防治病虫,使蔬菜生产走无公害、绿色化发展方向,以产品质量抢占市场,赢得市场。

4.加强农副产品加工生产,使蔬菜二次升值。农产品的加工不仅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主体,也是乡镇企业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点。要立足洪江实际,建设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和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加工配套—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方式,靠质量优势打通市场,形成一个新的增长点。

(三)培育市场主体,壮大农民经济合作组织

目前我区蔬菜市场主体不明显,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突出,蔬菜产业化企业发展严重滞后,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发育不健全,整体运作能力不强。农民一家一户小而全的经营方式不能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主导产品商品量不足,很难适应现代蔬菜商品流通的要求。经营主体小而散,缺乏现代蔬菜营销的专业知识和大规模经营的能力,经营行为不规范,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为此,我们应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蔬菜产业“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新局面。根据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家庭式生产和社会化销售特点,我们提倡实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把相关产业、从事相关蔬菜产品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技术服务、生产标准和品牌销售,统一对外经济谈判,统一购进生产资料,统一进行产品销售,发挥整体优势,联合拓展市场。针对当前销售市场现状,可以设立对外销售窗口,通过专业合作社运作,在外地市场设立蔬菜直销窗口,加强与市场管理者的联系和沟通,掌握市场第一信息,指导基地生产。

(四)扩建新的生产基地,保证蔬菜种植规模

也就是要突破“小而全”生产格局,以常青乡为重点,逐步发展桂花园乡、横岩乡,扩大种植规模,创建优质、高效的蔬菜生产基地,推进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一是应按照 “市场定位、突出特色、区域布局”的原则,引导农民建设集约化程度高、适度规模的专业化蔬菜生产基地,重点抓好五一村170亩标准化菜地及岩门村3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二是可根据本地的资源优势和蔬菜商品流向,确定骨干品种、专业乡镇,逐步形成“一村一品”规模化经营新格局。三是大胆探索土地使用权的货币化,促进土地合理流转,向蔬菜产销大户集中。同时,在适度规模的基础上,扶持引导菜农按照产业化的生产格局,在育苗、栽培管理、营销等方面实行专业化经营,培育发展专业大户,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突破“胡子眉毛一把抓 ”、“小而全”的小农经营模式,特别是要发展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提高反季节蔬菜的种植和管理方法。夏菜冬卖,冬菜春卖,这种种植方法,需很多知识和技术,区农技推广职能部门可给农户提供技术指导,种植建议,测土配肥,病虫害防治,农户种植时可以通过宽带上网,查找信息,通过专业化经纪人代购代销,确保农户种得出、长得好、销得出、收入好。此外,还可结合我区的旅游开发建立高效生态的蔬菜观光园。例如,可与超市、酒店进行合作,实行订单生产,或者集约土地租赁给酒店、超市、企业进行经营。

(五)树立创新意识,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

品牌是高质量的商品标志,是产品有效地进入市场和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通行证。随着蔬菜流通贸易的日益扩大和贸易门槛的提高,蔬菜要走出洪江,进入国内外市场,首先要教育蔬菜种植户树立品牌意识,推进标准化生产,改良蔬菜品种。要统筹安排生产,加大对蔬菜质量的监管,保证产品质量和周年供应。通过蔬菜专业合作社运作,注册蔬菜商标,设计规范包装,统一标识,打造蔬菜品牌,并加强品牌宣传,提高洪江无公害化蔬菜知名度。可以尝试到蔬菜批发市场去推销,也可以到大超市去推销。扩大品牌效应,形成规模,使蔬菜品牌与规模经营良性互动,提高市场竞争力。

在品种选择上,切不可盲目跟种,要学会分析市场,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打造自己的蔬菜品牌。不少农户目光短浅,对某一品种的蔬菜在上一年价格看好的情况下,第二年就一哄而上,造成增产不增收,这样的教训并不少见。因此我们要适当调整传统蔬菜和特种蔬菜的种植比例。

(六)开展蔬菜深加工研究,提高蔬菜生产附加值

我区蔬菜种植品种较多,但几乎都是粗放式销售,附加值小,所以应建立2-3个蔬菜脱水加工企业,满足蔬菜市场多样化需求,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建设冷库冷藏, 对蔬菜进行预冷降温处理,有效解决蔬菜的保鲜存贮,满足冬季蔬菜市场的需求量,也便于长途运输打入外地市场,提高蔬菜生产附加值。形成淡销季节存贮,旺销季节出售,实现蔬菜市场“淡季不淡,旺季不烂,超季反季,四季均衡”,此举可以节省费用,保证有种有收,提高农户的积极性。达到增产又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七)保护好蔬菜面积,增加专业蔬菜种类

从环境气候情况来看,我区相对风调雨顺,光照、水供应充足,环境优良,适合蔬菜种植;从区域位置来看,紧靠怀化市区以及会同,可以扩大外销;从经济发展来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蔬菜的需求量增加。

(八)要制定好我区“菜篮子”工程战略发展规划

近年来,特别是从今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都把“菜篮子”工程作为关心民生问题的重点工作来抓。各县市“菜篮子”工程建设突飞猛进。例如,2010年中方县增扩2000亩专业菜地,政府安排专项预算经费200万元;芷江县增扩1000亩专业菜地,政府安排专项预算经费200万元;鹤城区增扩2000亩专业菜地,政府安排专项预算经费200万元;市本级安排专项财政预算从去年的10万元调整到今年的400万元,并同时用于“菜篮子”工程各种社会资金达2490万元,扩建面积5000亩。面对其它地区的发展,我区“菜篮子”工程建设相对滞后,必须迎头赶超。一是尽快制定我区“菜篮子”工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领导,实行首长负责制;三是建立健全机构,切实保障“菜篮子”工程的实施。

签审:黄远方

主笔:李武

参与人员:黄远方、朱晓艳、邓凯允、肖晖、黄少华

区蔬菜办:龙章华、龙怀贵

7.阳城县种粮大户的调查与思考 篇七

1 现状

阳城县共有18个乡镇 (办事处) , 467个行政村, 耕地面积3.88×104 hm2, 正常年景粮食产量稳定在1.4×108 kg。全县百亩 (6.67 hm2) 以上的种粮大户共有47户, 承包耕地面积616 hm2, 分布在11个乡 (镇) 42个行政村;其中6.67~13.34 hm2的32户, 13.34~20 hm2的7户, 20 hm2以上的8户。

1.1 种粮大户不断发展壮大的积极效应

1.1.1 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近年来, 受移民搬迁政策的驱动, 阳城县边远山区村庄农户纷纷向大村迁移, 撂荒耕地逐渐增多, 已达3 000 hm2。种粮大户的壮大, 有效地扼制了偏远山区耕地长期无人耕种造成土地荒芜现象的蔓延, 稳定了耕地面积, 使耕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促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1.1.2 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分配

近年来, 由于五小企业的关闭和煤矿企业的资源整合,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种粮大户的规模化经营, 解放了农村富余劳动力, 青壮年可外出从事二、三产业, 留守妇女可以在农忙时节给种粮大户劳作,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

1.1.3 对稳定全县粮食生产起到积极效应

一是种粮大户有效地解决了耕地抛荒问题, 确保了粮食生产面积;二是新品种新技术在种粮大户中得到普遍推广, 科学种植, 稳定了粮食产量;三是种粮大户充分发挥自身农机设施比较齐全、技术水平较高的优势, 进行机耕、机防、机收, 同时帮助周边农户作业, 有效提升了全县农机化水平。

1.2 种粮大户当前面临的困难有待研究解决

1.2.1 经济效益低下

正常年景种粮大户每0.067 hm2盈利200元左右, 若遇到不好的年景则只赔不赚, 极大地影响了种粮大户生产的积极性, 分析原因:一是生产技术落后。导致产量低、效益差, 土地产出率低;二是不能进行大规模机械化耕作、规模化经营, 加之近年来种子、化肥等农资价格和人工工资上涨, 导致生产成本逐年升高;三是与市场脱节, 不能很好抓住出售时机, 粮食卖不到好价钱, 增产不增收。

1.2.2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种粮大户所承包的土地大都是偏远山区的撂荒地、闲置地, 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一是交通设施条件差, 田间道路大多是狭窄的土路, 地块不大又不平坦, 导致种粮大户机械化耕作程度小;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滞后, 种粮大户所承包的土地, 均为旱地, 大多属于雨养农业;三是农业机械短缺, 远不能满足规模化种植的需求。

1.2.3 缺乏规划, 盲目种植

调查显示, 种粮大户的经营模式仍以传统的家庭经营模式为主, 管理水平低下、经营模式不科学, 致使发展后劲不足。

2 存在问题

种粮大户的发展促进了阳城县粮食生产规模化发展, 但也存在着管理不科学、效益低下等4方面问题:

2.1 生产经营资金不足

一是种粮大户属农村经济中的新生力量, 都处于起步阶段, 本身就存在未成规模、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购置大量农机具、改造农田水利设施与田间道路、改良土壤等, 资金需求量大;三是农业投入周期长, 周转慢的特点导致种粮大户生产经营中流动资金严重短缺, 且存在借、贷款难的问题。

2.2 土地流转机制不畅

据调查座谈, 种粮大户普遍反映当前土地流转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不懂政策不愿流转。多数群众认为流转就是转让, 就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放弃, 所以宁愿撂荒也不愿让给别人耕种;二是没有信息不知流转。想种地的不知道哪儿有, 想打工的不知道谁要地;三是不懂业务不会流转。出现了流转合同不规范, 流转农户权利不明确;四是土地流转服务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监管, 仅有口头协议, 容易造成土地纠纷。

2.3 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一是路网不配套, 机耕路少且路面状况差, 不利于机械运输与作业;二是沟渠不畅, 排灌设施不配套, 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三是晾晒、存储条件差。晒场小, 仓储条件差, 收获的粮食未能及时销售时, 易发生霉变, 阴雨天气更是损失严重;四是农业机械设备少, 种粮大户无力投资水利设施和大型农机具。

2.4 农业社会化服务滞后

一是缺少技术服务指导, 基层一线农技人员少, 技术指导服务少, 无法满足当下种植活动对于技术指导的需求;二是生产条件改善难, 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差、机耕路不配套, 流转获得的土地相对较差等, 仅靠大户自身投入是无法改善的;三是提高农机化水平难度大, 种粮大户对农业机械作业依存度很高, 但只能望“机”兴叹;四是劳动力短缺, 种粮大户与用工人员之间多为临时聘用关系, 工价高、用工难已成为种粮大户发展的一大障碍。

3 对策建议

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 阳城县种粮大户普遍存在着经营管理不善、生产水平低、经济效益差等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创造各种条件, 通过多种渠道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创业热情, 不断增强种粮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 提高全县粮食安全生产水平。

3.1 加强资金扶持, 支持大户发展

3.1.1 政策驱动, 加大对种粮大户资金扶持力度

一是强化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除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外, 每年要列出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种粮大户;二是协调建立支持“三农”的信贷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和外资, 满足种粮大户的贷款需求;三是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参与机制。协调组织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对口帮扶, 鼓励效益好的企业对种粮大户进行必要的帮扶。

3.1.2 项目带动, 改善种粮大户的生产条件

在实施国土整理、农业综合开发、耕地改良等项目时, 可向大户所在地倾斜, 帮助其完善田间机耕路、排灌渠等基础设施, 解决其基础设施差、集中管理难、机械作业难等问题, 改善其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3.1.3 建立激励机制

通过奖补等激励方式, 鼓励大户改变耕种方式、应用先进技术, 推广新品种, 以带动周边农户扩大粮食生产。

3.2 强化各种服务, 保障大户发展

3.2.1 教育和培训

一是通过送科技下乡、农技推广服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方式, 加强对种粮大户的技能培训, 使种粮大户成为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强化种粮大户的经营管理能力, 提高种粮大户的管理营销与科学决策水平。

3.2.2 创造条件与搭建平台

鼓励、支持、引导大户“走出去”, 开阔视野, 勇于创新。引导种粮大户结合国内国际市场, 对自己的农业经营作出切合实际的近期和长远规划, 调整产业结构, 利用先进技术, 提高农业产出率。

3.2.3 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加大农技推广服务力度;二是整合管理服务, 建立种粮大户档案台帐, 及时提供政策、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服务;三是培育专业服务组织, 实现专业服务与种粮大户“零距离”接触, 及时了解大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迅速解决问题, 促进发展。

3.3 规范土地流转, 促进规模经营

一是加大土地流转宣传力度, 让大家愿意流转, 放心流转;二是市、县两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建立专门的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交易平台, 第一时间发布土地流转供需信息;三是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 规范流转合同, 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四是出台奖补政策, 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3.4 推进产业化经营, 促进大户发展

按照农业布局区域化、产品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生产集约化、服务社会化的目标,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自愿、互惠、互利的原则, 积极引导大户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以龙头企业引导种植大户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推动阳城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优化和升级;积极打造优势农产品产业链, 密切各链条之间的联系, 采取企业与大户签约和建立订单生产机制等方式来解决大户“难卖”“卖不起价”的问题, 尽最大可能降低种粮大户的市场风险, 消除其后顾之忧, 提高种粮的经济效益。

摘要:种粮大户是农村经济新常态的产物。阳城县通过对种粮大户发展的调查研究, 深刻了解到山区县种粮大户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 分析了存在问题的根源, 提出了支持山区种粮大户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

8.关于赤城县蔬菜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篇八

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投入需要进一步加大。基层对农业投入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大多年久失修,难以发挥有效作用。同时,随着农业税和农村“两工”的取消,进一步削弱了基层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能力。

(二)农业科技建设亟待加强。农业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较少,农业科技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乡镇农技推广队伍普遍素质偏低。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结构与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这种素质结构,明显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不相适应。

(四)农业集约化发展与土地分散经营矛盾突出。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度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分工的发展和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导致农产品成本偏高,经济效率低下。农户分散经营,难以形成竞争优势,规避市场风险能力差。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着眼长远,统筹规划,逐步完善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促进机制

1.加大投入力度,健全现代农业投入机制。一是充分发挥财政效能。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完善投入管理办法,集中投入重点区域、重点项目,加强指导监督,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二是强化金融扶持。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努力形成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小额贷款组织互为补充、功能齐全的农村金融体系。探索村镇银行试点工作,打破对农村信用社的过度依赖,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建立多种形式的贷款贴息机制, 积极开展小额贷款担保、农村互助担保和农民创业贷款担保试点工作。三是增加外资投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借助外力,提升农业发展水平。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1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水利改革步伐,积极推进民营水利发展,制定激励、扶持水利建设的政策,探索农村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拍卖、承包等形式,推进农村水利工程设施的有偿转让。2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切实提高耕地质量,建设高产稳产的高标准农田。鼓励农民发展绿肥、秸秆还田和施用农家肥。3大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扩大玉米机械化生产,积极发展经济作物生产的机械化。鼓励农业生产经营者共同使用、合作经营农业机械,推进农机服务的市场化、产业化。

3.优化农业结构,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优势。1调整种植业结构,提高种植业的比较效益。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发展无公害蔬菜、优质果品、花卉园艺、观光农业以及高效经济林等特色农业产业。2调整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搞好畜禽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普及,要把好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关。进一步完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增强动物疫病防控能力,提高畜牧业安全生产水平和畜产品质量。

4.加快产业化经营步伐,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坚持以工业理念发展农业 。走“农工结合,工业带动”的路子,实现农产品的多环节转化增值。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大对龙头企业的信贷支持,重点解决农产品收购资金困难问题。二是抓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发展各种新型的专业合作、社区合作等合作经济组织,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三是抓大户、专业户。重点培植一批种养、流通、加工大户和专业户,走一户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的路子,促进农业生产向区域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方向发展,构筑连线成片、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区域经济框架。四是抓市场。大力发展农村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网上交易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龙头企业等直接向城市超市、社区菜市场和便利店配送农产品。鼓励农资超市和农家店建设,实行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

5.推动科技进步,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建立政府引导,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农业企业共同参与,加速农业科技创新步伐。二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完善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技推广条件,提高农技人员素质。三是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实施农业良种工程,重点搞好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应性新品种的引进推广。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规范标准化农业生产操作规程。

6.培养新型农民,造就现代农业人才队伍。切实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广大农村劳动力参加系统的职业教育培训。

(二)立足当前,抓住关键,力争在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发展现代农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结合新农村建设,做好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1.在土地集约化经营上求突破。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制定有操作性的土地流转方案和政策措施,先行试点,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村集体或农户,自主实行土地连片种植甚至跨村连片种植,实施土地集约化经营,逐步推开。

2.在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上求突破。当前,一方面要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巩固“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另一方面加快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引导发展“合作组织+农户”以及“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

3.在市场建设上求突破。一方面,政府应制定一个农产品市场建设规划,合理市场布局;另一方面,对现有市场升级改造的同时,建设规模大、管理规范、辐射面广的农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使之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

4.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求突破。要立足优势项目,依靠科技,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而专、精而美的高效特色农业。加大培训力度,着力培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快乐小猪》下一篇:竹里馆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