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2024-07-19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共8篇)

1.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篇一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建议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保护建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这部公约中,首次提到对传统节日与仪式的保护问题,这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一次以官方的名义提出对历时性文化遗产――传统节日实施全方位保护。①

我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518项代表作中,文化空间类项目只有50项,;,第二批510项代表作,民俗文化遗产51项;第三批191项代表作,文化空间类项目23项。三批民俗类文化空间都很稳定,都没有超过10%,而文学艺术类的代表作高达60%,这种比例显然很不平衡。国家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或轻视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和重视或偏向艺术遗产保护的倾向,是不符合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遗产的真实国情的。而其中被明显忽视的民俗文化空间的节日文化和庙会文化遗产的保护正式本文作者要谈论的。

自韩国成功申请“端午祭”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越来越重视。 年国务院公布新的节假日管理办法,除夕、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列入法定假日。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这五个传统节日是以汉族为主体的部分族群的传统节日,而其他少数民族②的传统节日被忽视了。单是春节,藏彝侗蒙等每个族群的时间和节庆都不一样,和汉族也有很大区别,但在立法和文化上都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随着全国各地民俗组织和政府机构对当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空间“申遗”的热烈开展,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越来越成为焦点。在对这些节日文化的保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是相对小众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更是缺乏科学的导向。

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的价值

“民俗活动、礼仪、节庆”在联合国《保护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及我国制定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中都属于重要内容。所谓的“传统节日”,民俗学研究员苑利认为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以及科学价值的传统节庆活动”。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同地域不同气候的人们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丰富的传统节日。

民俗学教授萧放把传统节日归纳为三大层面、五个要素。三大层面指:节日物质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社会生活层面的传统;节日精神生活方面的传统。三大层面也可归结为五大要素:信仰、伦理、传说、饮食、娱乐。③同样,这三大层面、五大要素也适用于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与各民族的历史、社会、经济、天文、历法、音乐、歌舞、饮食、服饰和宗教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是每个少数族群意识的个性表达。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价值也体现在这些方面。

首先,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群历史的补充和佐证。我国很多小族群地处偏僻、人数稀少,历史悠久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但他们的历史往往缺乏文献资料的佐证,历史依靠传说和祖辈口耳相传的习俗来保存,而这些习俗一般都体现在这些族群的传统节日当中。很多少数民族都有以崇拜英雄人物和纪念历史上重大事件为主题的节日。人们往往在事件发生的地区集会,颂歌或念祭文怀念民族英雄以及本民族历史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集会时族中的老者或长辈会一代又一代向后人讲述先民的故事。这些故事可能被神化或缺失了元素,但它们一般都是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如贵阳地区的节日“四月八”,记述了“格罗格桑”( 今贵阳市一带)的苗族英雄首领古波禄率领苗民与异族作战的故事。④如四川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是源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入蜀与当地少数民族作战的故事。这些节日不仅记载了这些民族自身的历史,同时也能佐证其他民族的历史。

其次,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对每个民族宗教信仰的尊重。几乎我国的每个族群都有以祭祀神灵、纪念祖先为主的节日。这些节日一般由自然崇拜、祖先崇拜进化而来,而晚期可能与外来的如佛教文化产生联系。对自然地崇拜如蒙古族的祭天、祭海、祭地母、祭秋、祭敖包;鄂伦春族的祭太阳、祭月亮、祭春、送火神、祭北斗星;对祖先崇拜有水族的祭祖节;瑶族的敬祖节;畲族的祭祖节、迎祖节等等。而像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是宗教和祖先崇拜的结合,在三国以前尔苏先民并没有这个节日,但他们都是原始的古老的“本教徒”,本教徒是崇拜山、崇拜石头的。三国后期,孔明将蜀地的土著们驱逐到大渡河以南,尔苏藏族在迁移的过程中形成了“还山鸡节”,既是敬奉山神,又是祭祀祖先。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信仰,而我国民族关系复杂,更要了解每个族群的宗教文化,维护他们的信仰,尊重他们的宗教自由,这样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稳定。

再次,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群生产生活方式的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主要从事农牧业生产,有的还兼营捕鱼、狩猎和采集,一般都有以欢庆丰收、农业生产为主的节日。在这些节日,人们庆祝丰收,必定要食用当地的农作物或渔猎或以其为祭品奉神。正如汉族的中秋节吃月饼、端午节吃粽子,凉山彝族的“火把节”的特色食物是“坨坨肉”;蒙古族“那达幕”、“马奶节”喝马奶酒、吃烤全羊;藏族的“雪顿节”吃牦牛奶制成的酸奶。这些传统肯定与当时的农作物生产和经济发展有关系。所以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不仅传承了饮食文化,还折射出了历史上的经济生产。

第四,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有助于对族群的民俗艺术的传承。在盛大的节日集会中,人们都会穿出本民族最隆重的服装,唱起本民族语言的歌曲,跳起本民族特有的舞蹈,奏起本民族可能传承数代的乐章,这些都是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通民众对相对人数多的少数民族的服装比较熟悉如藏族、蒙古族,但对其他很多小民族的服饰就不甚清楚了,甚至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些民族的人们自己都不再穿着本民族的服饰了。可能真的只有在这些重大的传统节日里才会出现这些造型各异、传承千载的服饰了。音乐舞蹈,尤其是歌曲保存下来的较多,大多都是言传身教,虽有删改变异,相较于语言可能还是好得多。保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对民俗艺术传承的意义是迫切的、重要的。 二、民族旅游下的节日保护

高速发展的经济冲击着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生存土壤,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的传承如今正面临危机。随着交通、通讯设施的不断完善,网络媒体的普及和兴盛,外来文化大量涌入,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对于群众文化选择的唯一性被打破,传统节日对群众的凝聚力正在逐渐减弱。

随着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民俗文化空间的研究,我国从政府到普通百姓都越来越关注和重视传统节日。不约而同地,全国各地在申请少数民族民俗活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轰轰烈烈的特色旅游遍地开花――大家都选择了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文化旅游,或者称“民族旅游”。民族旅游( Ethnic Tourism)在国外被称为AboriginalTourism 或Indigenous Tourism (土著/ 原著民旅游),在中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作异族观光,它是一种根据当地人口和社会文化特征来命名的旅游形式。⑤一般而言,民族旅游是指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土著民族)的居住地区旅游。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许多知名的民族旅游,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蒙古族的“那达慕”、纳西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芦笙节”、白族的“三月街”、京族的“哈节”、毛难族的“庙节”等等,这些节日每年都给当地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不得不说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传统节日的保护起到了作用。

近年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确实与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受到了空前关注,但许多有关保护传统节日遗产的理论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尤其是“原汁原味”的保护还是“与时俱进”的发展之争一直没有停止。不少因开发“民族旅游”而产生的“保护”问题更是加剧了这场争议,“原汁原味”的民族旅游似乎缺乏了商业吸引,“与时俱进”的民族旅游又似乎丧失了传统节日的某些精髓流于庸俗。确实,在民族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

首先,不少地方为了紧抓经济利益,文化旅游项目匆匆上马,传统节日缺乏科学的考证,传说故事生搬硬套,旅游景点穿凿附会,不仅令内行人贻笑大方,更使得不知情者信以为真,歪曲历史真相。如尔苏藏族的“还山鸡节”,在申请省级非遗时,就被误为“环山鸡节”,认为与摩梭人的“环山”一样,是基于对山神的崇拜、绕山祈福的行为。其实“还山鸡节”又称“放山鸡节”,是向山神还愿敬献白色公鸡的祭祀活动,与“环山”是两回事。但是由于尔苏藏族族群太小,大家了解太少,即使是一些民族学家也误以为是“环山”,在早几年的报章杂志上多有此误读。这就是事先没有进行严密考证的缘故。

其次,为了接待一些VIP客人,或为了招商引资,也可能只是为了吸引游客,一些传统的隆重的节祭活动逐渐演变为纯粹的表演性活动了。不仅游客可以参加、拍照,电视台可以摄影、录像,甚至还要人为地增加一些热闹的气氛,失去了节日最初的神圣性和功能性,沦为获利的一种工具。再举“还山鸡节”的例子,据当地的规矩,上神山祭祖外人不可参加,十二岁以上的女人也不能参加,但自从变为当地县政府的旅游项目后,规矩都被打破了。不得不说,这样的行为给当地文化持有者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挫伤了他们的民族自尊心。

再则,政府行政干预过度。为了提高效率,一些地方政府把传统节庆活动一手包办,制定流程、安排彩排、统一服装、指导歌舞,将不同民族的传统节日包装的越来越像,同质化也庸俗化了,丧失了民俗节庆活动的活态性。行政化严重干预了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保护与开发中的文化资源配置。像“锅庄”是流行于西南诸多少数民族的舞蹈,但每个民族势必是有所不同的。在地方权利认证的“锅庄”舞老师的教导下,藏族、彝族、羌族、门巴、纳西最终都跳着一样的舞蹈,穿着一样的舞衣了。

“要保护好传统节日遗产,应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原则、原真性保护原则、活态保护原则和整体保护原则。”⑥“原真性”原则可以说是非遗保护的基础。美国人类学家MacCannell最先提出了原真性(Authenticity)概念。他认为“旅游体验是旅游者用来回应现代生活的方式,一种寻找生活真实性的体验。原真性可以理解为是旅游者对旅游情境的主观判别或者赋予它的一种价值”。⑦文化的区隔必从原真性中体现出来,而有独特元素的文化才是吸引人的、有价值的。但“原真性”并不代表墨守成规、一成不变。

传统节日是可以变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流变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所有的一切都在产生变化,今时今日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细节已无法复制或难以复制。譬如尼泊尔德赛节的“血祭”,早先用活人祭,现在如何可行,只能用牲畜代替。又如“还山鸡节”要“烧麸子”从前都用柏香枝,现在这种树已濒临绝种,所以拿沙枝代替也是无可厚非。然而变化是有“度”的。自然的流变不能阻挡,但人为地、刻意地,为逢迎经济利益而做出的有损文化内涵的改变则应坚决抵制。如上文说到的,被定制的节日流程,被统一的服装乐舞,被营造的传说故事等等都会扭曲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涵,伤害文化传承的独立性和延续性。

二、结语

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方式,是口头历史的重要传承形式,对民族的语言、服装、音乐舞蹈、饮食习惯、宗教信仰都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而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我国更是保护传承各民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意识、民族个性、民族爱好与审美等深层次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化异彩纷呈的表现,同时还是各族群众进行物质生产、精神文化交流的场所,与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如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冲击下,少数民族的传统节庆文化受到了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挑战,在发展地区经济和保护文化传承上产生了许多问题和矛盾,但这些阻碍都是可以探讨清除的。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亟待抢救保护的文化遗产,是维护我国民族团结、繁荣民族文化,传承中华优秀精神财富,我们必须重而又重,慎而又慎。

2.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篇二

1.1、地域性

总所周知, 我们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必然导致我们从事不同类别的生产劳作方式, 生产劳作方式决定了生产工具的不同, 产生不同的社会生活劳作方式, 当然, 在人类生活中产生的民族体育活动也必然能够反映出地域的特点。土瑶少数民族生活的环境气候干旱, 为了适应环境,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自己的体育活动项目, 例如跳绳、木球、踢毽子、陀螺、斗空竹和扳手腕等等。

1.2、传承性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是一个由起源到存在、由存在到发展的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 有的传统体育历经上百年甚至是上千年的发展而经久不衰, 有的传统体育在发展演进中有所变革, 有的也会因其发展的不合时宜性而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途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宗教活动是土瑶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的重要渠道; (2) 民族风俗是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民族风俗是指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生产、婚姻、丧葬、节庆、礼仪等物质生产与文化生产等方面广泛交流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 (3) 独特的生产方式是土瑶少数民族体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1.3、迁移性

数千年来, 由于自然灾害、社会和阶级矛盾、军事战争等原因而导致的土瑶少数民族体育群众的迁移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少数民族从一地迁移至另一地时, 与当地的民众产生了相互融合, 进而发生一定的改变。

2、影响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

2.1、地理环境因素

很多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丰富的地区都属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的欠发达地区, 这里的收入来源很少, 但是随着国家的投入, 这些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和城市化建设都有了较大改善, 这仍然不能满足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需要。由于地域经济发展的滞后, 加上政府财政拨款支持有限,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培育民族传统体育市场、优化项目结构等方面受到严重的交通、资金等因素的约束和困扰,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举步艰难。

2.2、政策因素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是一项系统的工程,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服装、器械、建筑、食品等的生产、销售, 民族传统体育广告宣传、电视广播、报刊、及信息的传送,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组织管理、健身娱乐的实施、场地的安排等等都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引导。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政策的扶持, 更需要有相关法律规范的保障。没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保护民族体育相关法律政策, 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也就是无从谈起。政策和法规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

3、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对策研究

3.1、充分挖掘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具有多元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 具有展示民族风情、沟通融合、促进经济等功能。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底蕴, 其资源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发展潜力。在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开发进程中, 充分展现其浓郁的文化特征, 通过对深刻的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提高魅力, 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民族传统体育需求。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当地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但要想进一步发展, 就要根据现代人的不同需求, 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分化、提炼、创新, 同时要借鉴现代体育科学的理论与方法, 对一些特色鲜明健身效果明显的传统项目进行改造,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人群的需求。

3.2、加大政府对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扶持力度

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起点低, 基础薄弱,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因此, 要借助政府的力量, 认真对待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问题, 明确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总体战略位置, 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化的行业管理、宏观指导和调控力度, 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加以保障, 来培育和规划民族传统体育产业, 形成一个较完善的市场体系, 以民族传统体育用品市场、旅游业、竞技表演业为主体, 相信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必将成为西部大开发中新的亮点。

3.3、加大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媒体宣传

土瑶少数民族要积极利用现代各种传媒手段, 加大宣传力度, 使人们充分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和意义, 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快速发展。具体为:第一, 利用电视传媒和网络传媒等各种媒体手段对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第二, 充分利用运动会及各种节庆活动, 宣传民族传统体育, 树立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良好形象;第三, 将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学校体育课堂相结合, 使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能够真正地得以继承、发展。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 对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地区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分析, 并以此为基础对土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保护和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熊静梅, 刘少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研究, 2008.4.[1]熊静梅, 刘少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演进及发展对策研究[J].学术研究, 2008.4.

3.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篇三

关键词:少数民族;精神文化生活;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战略;马山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3)01-0138-06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特别注重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一最新要求为进一步丰富和增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指明了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整体推进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是丰富和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大战略抉择与可控策略选择,广西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历史悠久、底蕴丰厚、形式多样、风情独特,众多传统的民族节庆与民族风情奠定了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丰富资源与深厚基石。本文就“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广西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深入解析,初步提出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总体战略、模式选择、基本原则及对策建议。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探寻适合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需要对其保护与开发利用所面临的紧迫问题与重大挑战进行深度审视,找到问题与挑战的症结所在,从而提出有针对性、适应性与有效性的政策举措。

(一)工业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依存方式的挑战

工业化是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对于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优先地位。然而,从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来看,工业化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为其保护与开发创造物质基础和经济条件,也能给其保护与利用增添负面阻力和多种阻碍。少数民族地区工业化的实现是以其工业生产活动逐步取得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工业发展是工业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后发少数民族地区的工业发展往往伴随着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题,工业发展需要的劳动力资源要求人口具有迁徙流动的自由,这就打破了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社会劳动组织系统与生存空间。这些变化导致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出现压迫式的内卷效应,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依存方式与活动形式受到挤压,文化资源的再生能力因工业化冲击,日渐萎缩和弱化。

(二)市场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可控开发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使市场成为一种有效配置资源的手段已成为社会共识,市场化是以市场作为解决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等复杂问题的基础手段的一种状态。市场化作为发展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基本手段,是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可靠保证。但是,在开放的市场体系中,以市场需要为导向,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来调节经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的各个环节进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往往需要严格的外部约束条件以及对市场化效能的边际确定与控制。少数民族地区的市场化过程往往因制度与政策控制的滞后,很难有效把握和掌控市场化不足与过度市场化的两难问题,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市场化原则与尺度难以精准拿捏,县域范围出现了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松散式开发与粗放式利用的问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三)城镇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永续发展的挑战

城镇化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变迁过程,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少数民族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城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与经济发展现象与过程,既是物质文明进步的体现,也是精神文明前进的动力。然而,城镇化带来的社会变迁与分化不可避免地与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产生强烈的冲突,城镇化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价值观念体系、新的群际人际关系、新的人文精神符号等文化机制的媒介和载体,也是一种社会关系和人格心理的促变因素,实质上意味着少数民族地区居民交往交际形式、生产生活方式的嬗变、文化构成形态的变迁。少数民族建基于新型的依赖于商品交换、工业化生产与科技应用生成的利益互动关系不同于依赖于家庭、宗族和村落集体的乡土社会关系,使县域内少数民族城镇居民在农耕文明与城市文明、乡村意识与城镇意识的冲撞中,往往只能被动地调适自我人格心理与交往方式。

(四)网络化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代际传承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扩充和丰富了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社会生活交往的边界与视域,网络化销售、办公、学习、购物、交友等现代生活习惯的兴起,使网络化生存格局成为众多群体,尤其是少数民族青年人群体最为倚重的生存与生活方式。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化,是在一定血缘与地缘范围内传播和传承的地域文化,而网络化的盛行则为各种类型的文化迅捷交流提供了一个无栅栏的平台,使人们对各色文化的选择更加自主和独立。网络虚拟世界中的不良信息、消极文化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的青少年构成潜在的威胁,他们因外来文化的广泛影响,反而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认同感、接受度不断在弱化和下降,使得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渐渐失去关键的承载者与创造者。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与模式选择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是统筹马山县经济社会全局中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指向,模式选择则是对马山县根据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基础、类型、特质等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文化建设的可行路径。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战略目标

与发达地区或已发展地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相辅相成的发展道路与模式相比,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都有其时空条件的特殊性以及经验移植过程中的适应性问题。在文化体制改革的优先次序上应更加注重通过县域经济发展为文化体制改革积聚更多的复合动力,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过程中更多地采取先易后难、分阶段推行等渐进式策略。在具体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政策措施决策、落实和执行之前,总体上进行系统性的战略思考,提出符合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现实需要与长远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最为迫切的任务。提出这一目标,需要深入考量和反思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特色究竟是什么?究竟代表一种什么样的文化?

从马山县域内在长期的文化发展中生发的民族风情文化来看,传统的民族节庆具体包括:春节、元宵节、三月三壮族歌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敬老节、达努节等内容和形式。壮乡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歌圩、抢花炮、赛鼓会、踩花灯是当地主要的民族风情,其中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则是最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传统特色文化。通过对以上传统特色文化的梳理、分析和挖掘,我们初步提炼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独有特质:“西南百越风范、八桂壮乡特色、民族交融风格、民间艺术典范。”这一概括总体上精练出马山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鲜明特色与魅力。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马山县要抢抓机遇、因势而为、顺势而发、乘势而上,加快和提速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步伐。基于以上考虑,我们认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应可如下定位:建立适应马山县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市场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要求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体制机制,确保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适度保护与开发的动态平衡,实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传统特色文化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利用率,获取优质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综合效益。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选择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因其身所具有的生态、经济与社会三大效益而成为世界各国进行资源开发利用的热点。马山县在整体交通区位、自然生态环境与人文景观资源等方面的优势为传统特色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我们认为,作为西部后发展地区中的县域,马山县应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可具体操作的策略,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模式选择上提出“整体保护、丰富形式、再现遗风、延续场所”的“互推共进”模式,即保护与开发互为推手、传承与创新彼此推进的发展模式。

“整体保护”是完整地保护传统特色文化赖以依存的物质形态的人和物,以及非物质形态的民族习俗、交往习性、生活习惯、地域方言,使其不致因某一载体的缺损影响核心文化的寄存与传接;“丰富形式”是原来乡土社会中的文化形式在市场社会商业文化的激荡下,通过升级和优化传统特色文化的内在功能和表现形式来恢复和提升传统特色文化生命力;“再现遗风”是充分保留传统特色文化的基因与内核,借助技术先进、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现代文化传播体系再现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魅力与活力;“延续场所”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产条件、生活方式不断改进和改善的基础上,注重在城镇街区、街道的空间尺度、建筑风貌方面与原有村落的居民生活方面保持延续性,保留传统特色文化得以施行和展示的场所。

三、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如前所述,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正在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并化危机为转机、化劣势为优势,需要从战略高度审视其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

在严格保护中实现理性开发,在科学开发中实现有效保护,以适度合理的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为全面保护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和经费保障。在县域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框架和范围内,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乡村居民参与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接待、经营与服务的各个环节,使县域居民在确实获得文化资源开发收益的情况下,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保护,实现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良性互动。

(二)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追求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历史与人文的紧密圆融,概括起来就是“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格古韵新、返璞归真”的文化传承创新的法则。探寻和把握传统特色文化自身演进逻辑与发展脉络来探寻新形势下文化传承的新形式、新特点与新途径,运用富有时代特征、文化特色与县域特点的传统特色文化创新方式和载体,积极拓展新思路、拓宽新渠道、搭建新平台,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动态融合。

(三)坚持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

群众参与、政府推动、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企业跟进是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复合力量。在坚持县域内群众自愿的前提下,加强宣传,积极引导群众用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向相关机构反映正当合理的文化发展诉求,政府部门在充分尊重群众真实意愿的基础之上商量办事,使各类参与、经营和服务主体均能够在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将各项权益最大化,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不断向合作共赢、和谐共处的方向有序发展。

(四)坚持统一与多样相结合的原则

县域政府在统一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战略目标与实施标准的基础上,突出不同乡镇村落传统特色文化类型的异质化特色。统一原则集中体现在全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管理开发、艺术人才培养、文化艺术演出等方面的总体要求和统一标准;多样原则体现在满足不同文化类型的市场需求方面,充分发挥不同文化资源与形式的比较优势,努力在县域范围内形成各具特色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模式。

(五)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

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建设应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通过广泛发动和组织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基层群众积极参与各种群众性的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活动,让县域群众既能够共享传统特色文化发展带来的精神文化生活的愉悦以及经济发展成果,又能够通过传统特色文化的推广和普及进一步提高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品质与内涵,适应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对于传统特色文化创新的新要求。

四、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是其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前提基础和客观条件,传统特色文化的兴盛离不开科学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与政策举措,具体而言,可以从保护与开发利用两个方面综合考虑和区别对待。

(一)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主要对策

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文化资源建设和发展的各个方面,从县域文化发展的愿意来看,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是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全覆盖进行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普查、整理与修缮。马山县辖7镇4乡(其中瑶族乡2个),151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5420万,总面积234533平方公里,主要有壮、汉、瑶等15个民族[1]。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分布广泛,形式多样,以儒家文化为内核,融合道教、佛教文化形态,具体涵盖民族语言文字、民族音乐戏剧、民族建筑设施等方面,对此应组织专门机构与人员进行广覆盖、全方位的普查、整理与修缮,以比较系统、全面、精准地了解和掌握县域内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总量、数额、分布状况、覆盖范围等文化资源保护所存在的问题。

2.全面落实执行国家与区市有关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从国家宪法到地方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各类法律法规,凡涉及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文献与具体条文,要分类收集、汇编成册、公开出版。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公职人员、社会普通群众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与普及工作,以增强县域居民对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保护的自觉意识与积极行动,形成全县上下共同参与、协同保护的良好氛围。此外,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破坏文化资源的违法活动,相关机构要联合执法,将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加紧出台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政策、划定重点文化保护范围。对于马山县境内入选国家级和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马山壮族三声部民歌、壮族会鼓要有具体政策措施加以实质性保护,在保护资金、人员和机构方面充分到位。其他各类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要按其类型、特点和现存状况分类加以保护,列出具体的保护等级、划定保护范围,特别是对于濒临绝迹、消亡的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要实施强制性抢救保护,由专门机构与专门人员定期进行勘查、检测和修缮。

4.组建县域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由政府相关机构出面组建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委负责聘请国内外有关专家,就县域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中的重大问题以及文化资源发展战略、政策和规划提出意见和建议;组织和委托相关专家对国内国际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问题进行跟踪和超前性研究;积极促进县域内外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专家和咨询机构间的交流,开展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国际合作研究。

(二)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建议

按照保护与开发并举的重要原则,在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进行充分保护的同时,也科学进行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针对马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与特点,拟提出如下开发利用建议。

1.高起点规划。规划是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龙头,把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置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平台,推进泛北部湾文化交流合作与大湄公河次区域文化交流合作,深化与港澳台文化交流合作,加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文化交流合作。在充分借鉴国内外发达国家与地区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规划,做到远近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层次丰富、设施完善、功能齐备、构建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跨区域、跨国界的发展战略。

2.高规格投入。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马山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鲜明的品牌和独特的形象推向市场,需要进行高规格、大手笔的资金、人才与政策投入。一是引入世界知名的影视机构与名人参与整体的宣传展示,突出高端效应;二是鼓励各乡镇着力挖掘和打造具有标志性的地方乡镇品牌,形成一乡镇一品牌的集约品牌;三是要精心打造马山独有的壮族会鼓、扁担舞、三声部民歌为核心标识的传统特色文化精品品牌,借助大型区域性、国际性的文化与经济盛会,将县域传统特色文化行销到东盟与世界。

3.高标准建设。马山县传统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实质是集中围绕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第三产业以增强传统特色文化生存、传承、创新与发展能力的文化系统工程。因此,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马山县必须在县域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文化管理模式、产业集群支撑上统筹兼顾;在城镇居民的文明程度、生活观念等更深层次完成“农民”向“社民”、“镇民”与“市民”的转变。随着以文化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结构进一步的调整和升级,发展和完善以小集镇、大城镇为中心的文艺市场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农业、工业及城镇交融、共促的进程对城镇化规模质量的提升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以高标准建设满足马山县各族人民当前与长远的文化生活需要。

4.高品位经营。培育高品位低价位的文化演出市场,推动传统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善融合,是马山县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民族影剧院、民歌音乐厅、民俗博物馆、民间歌舞团等不同类型的文化艺术演进场所和机构,是常年举办不同类型与题材的传统特色文化演出的载体,以高品位、低价位的文艺演出为社会大众奉献精彩的文化套餐。通过精心谋划与布局县域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战略构想、远景规划与经营政策,使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并共享传统特色文化传承与创新所带来的增量效益与实惠。

参考文献:

[1]马山简介.广西马山网[EB/OL]. [2012-11-01].http://www.gxnnms.cn/.

4.宁夏民族民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 篇四

近些年来,由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环境急剧恶化,大批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化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破坏;一些依靠口头和行为传承的各种民族艺术、技术、礼仪、节庆等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一些传统技艺濒临灭绝;与此同时对民族文化的盲目开发也造成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破坏,民族文化发展中的凸显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民族地区和谐发展和民族团结,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已刻不容缓。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民族民间艺术作为民族社会生活的形象代表,反映着民族社会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心理,在民族社会生活中的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方面,民族文化艺术随着社会环境而变化,同时也反作用于社会生活的发展。

从广义上讲,民族文化是人类对社会和自然的适应方式。人类为适应环境创造了一定的生活方式,一定的生活方式产生了相应的文化方式,因此,文化成为人们适应环境和社会的对应物。从狭义上来讲,民族民间文化以各种文化形态来体现和存在,主要表现为民族族服饰、民族宗教、民族节日、民族建筑、民族文物、民族戏剧、民族音乐、民族语 言、民族文字等客观存在。民族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与精神空间,是一个群体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也是该群体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其核心则是这个群体人们心理认同的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自然观、宗教观、历史观、民族观、社会观、情爱观乃至民俗民风、生产技能等,因此,这种文化艺术的所有表现方式都是这个群体思想感情的集体表达方式,属于这个群体所共同拥有。因此,民族民间文化所包含的民族认同、情感要求、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成为该民族的独特标识。成为信仰和心灵家园。一定程度上反作用于民族的群体行为和群体关系,对整个民族的发展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无论是已然逝去的、行将没落的,抑或全面复活的、良性发展的,民俗文化以其自身的魅力和价值穿越时空之遮蔽,激活历史的、民族的、个体的灵魂记忆,不容臵疑地存在着,存在的民俗是民族文化的根。正视民俗文化的“绝对定位”,正视其文化母体的承载性及社会功能作用,拓展大文化概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国家、民众共同行就的文化自觉中,确立政府行为,搭建文化桥梁,以求对民俗文化做到传承与保护并举并进,以期达到提高国民精神与文化素质、促进民族自强之根本意义。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一直以来是人们所关心的话题。宁夏回族自治区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副主席刘仲对 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有着自己的见解。宁夏地处西部边陲,历史上一直是少数民族聚居之地。漫漫千百载,繁衍生息在这里的各族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精神财富,各种形态的民情民风、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歌舞音乐、地方戏曲、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传统文化世世相传,无论它以何种载体存在,无一不流淌着民族的血脉,凝聚着民族的精神,印记着民族的情结,折射出深邃的文化内涵。这些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一个民族的心理、行为、性格、审美、生产方式及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于研究艺术和宗教的起源、演变和发展都具有“活化石” 的作用。由于偏僻的地理位臵、落后的交通、封闭的环境与社会和历史等诸多原因,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了较为完整的保留,因而有着相对的稳定性。随着信息网络等高科技的飞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展开,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生活现代化的日见深入,不仅拉近了各国、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距离,也为其文化艺术的交流与传播铺设了广阔的天地和最方便快捷的通道,世界流行的交响乐、爵士乐、摇滚乐、迪斯库、拉丁舞、及城市人的生活方式、城市文化随着网络、电视、广播以倾泻的方式逼近了原来处于封闭状态的宁夏地区,面对这形形色色的文化大餐,人们感到从未有过的刺激和心奋,由于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鲜事物的猎奇心,在思想意识中逐渐迷失了自我,将落后 和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连在了一起,关注外来文化的盲目效仿和吸收,而忽略了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导致本土文化和外来文化在竞争中失去了原有的大量受众群,本土文化面临着被遗弃的危险。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七届文联大会中指出:“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如何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保护、强化、发展宁夏的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即成为严峻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一整套完整的保护措施和防范机制。

一.建立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信息库

21世纪是信息高科技发展的时代,先进的音像及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普遍运用为如实记录和永久保存民族民间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平台。我们需运用多种技术手段,针对各艺术门类的特点进行分门别类的记录、整理,采取动态和静态,外部形态和内部蕴含,主体部分和辅助部分相结合的方法全方位保护,不仅要有充满动感的音像资料,还要有文字、图片、曲谱等静态资料;不仅要对各艺术门类的历史渊源,发展演变、艺术特色,风格特征及风格特色的形成与变异给予客观的描述,还要记录与其生成、发展相关的民族历史、社会形态、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思想感情及感情表达方式;不仅要对各艺术门类本身这个主体做全面记录,还要对其工艺流程、制作方法、艺人情况、演出场所、表演时间、地点、服饰、道具、音乐、使用乐器等这些辅助部分及理论工作者的研究成果都要做客观如实记录。因为往往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形成、风格流派、传播等与这些辅助部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惟其这样,才能达到全面的、历史的、客观的、科学的、系统的最全面的保护。

目前,宁夏文化厅民族艺术研究所已立项为部级和省级课题的《宁夏文化艺术多媒体信息库》的采集、整理工作已全面展开,本课题包括20个类别,基本含盖了宁夏回族自治区所有的文化遗产(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资源和文化艺术信息。这个信息库将作为一个永久的文化工程,不断的补充新内容,增加新资源,使它成为一个图文并茂、音像齐备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博物馆和档案库,在科学、系统的保存民族民间艺术遗产的同时,又为各艺术门类的创作、研究、教育及交流提供翔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并可通过信息高速公 路与世界、外省接轨,将宁夏的民族民间艺术传播到全国乃至全世界。

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任何民族民间艺术的产生、延续、传播、发展都依托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没有了这样的生态环境,民间艺术就可能逐渐退化或消亡,“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其中,后两项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中国舞蹈的发展历史明示出,凡是国力强盛、社会稳定、政策开通的时代,其文化艺术必然繁荣昌盛,汉唐乐舞的大融合、大发展即是佐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腾飞、国策开放,社会和谐的大好形势,为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1.建立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在十部文艺集成的普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凡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艺术种类,往往集中于某一特定地区和具有相同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的群体中,在时间上有代代相传、世世延续的传承特点。因而,应划定民族、地域特色浓,文化底蕴深,艺术价值高且原生态特点保存较完整的地区、乡镇为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根据其特点冠名,如“花儿之乡”、“秧歌之林”、“花灯之乡”等,并将与这些艺术种类文 化因素相关的建筑、遗址、实物、传统风俗等原状保存在所属的村落和环境中,使之成为“活文化”。但是,这种保存决非是封闭式、真空化的,要将它转化为世界共享、为人类服务的文化资源,除政府部门为其提供表演机会外,还应与当地的旅游业建立联盟,使之成为集文化传播与市场经营为一体的旅游文化,使国人和外国友人在游览自然风光的同时能观赏到传统文化底蕴深、民族特色鲜明的纯正的民族民间艺术,收藏到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色的民间工艺品。这时候,民族民间艺术就成为一把双刃剑,娱乐民众,获得经济效益,并为自身的生存发展找到了新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在商业运作中,切不可盲目媚俗,或为了追求商业化目的,随意歪曲、篡改或损害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大家共同努力为民族民间艺术的完整保存维护一片纯静的蓝天。

2.搭建各艺术门类表演和展示的“舞台”

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祭祀活动是各民族民间艺术集中表演和展示的大舞台,鲜活多姿的歌舞、戏曲,制作精美的花船、狮子、花灯,琳琅满目的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心血的结晶。然而,随着西部开发过程中乡村城市化、城市现代化的加快,群众对年复一年、变化甚微的本土民间艺术渐次产生了审美疲劳,生出厌倦之 意,我们明显看到,现在民间的社火表演其热情及参与程度较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已显逊色,人们的兴趣转向了唱流行歌曲,跳迪斯科,蹦迪,从而冷落了自己传统的文化娱乐,长此以往,民族民间艺术将会在不知不觉中自消自灭。鉴此,我们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模式下,分区域、定期按届的在节假日、民俗活动日举办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内容的各种文艺竞演活动,如社火比赛、花儿演唱会、民间艺术节、旅游节等,使民族民间艺术能在鲜活的状态下得以延续和保存。与此同时,还要组织民间艺术团走出本地区,面向全国、甚至世界展示宁夏光彩灿烂的本土文化艺术,以激发民众对本土文化艺术的热爱和参与的积极性,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更加发扬光大。

3.着力保护和培养民族民间艺术传人

民族民间艺术的载体和传播是人,人自然是民间艺术一个很重要的生态因素,各种民族民间艺术的传承延续主要靠艺人的口传身教。目前现状是一些身怀绝技的艺人年事已高却后继无人,随着艺人的谢世,有些绝活和特技也相继绝迹,这是极大的憾事。因此,当务之急是培养土生土长热爱民间艺术的传人,动员有艺术造诣的民间艺人收徒传艺,在政策上给他们予关注,经济上给他们以补助,精神上给他们以慰 8 籍,如授予其民间艺术家等称号,使民族民间艺术及民间绝活、特技如接力棒一样代代相传。

三.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应该在发展中求保存

世间万物绝非一尘不变,而是一直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任何文化的传统都是一个不断发展的 “变体”,而非僵死、停滞的“固体”,作为反映人民生活及内心情感的民族民间艺术也必然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发展变化。所以,民族民间文化的保存应遵循物质运动之规律,与时俱进,不断优化,但是,这种发展和优化必须在不破坏原生态文化内涵和风格的前提下。

1.群众性自娱自乐式的保护与发展。

任何民族民间艺术的形成,都是各民族间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兼收并蓄、融合发展的结果,因此,民族民间艺术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性特征,由于生活环境、生产方式、宗教信仰、民情风俗的不同,各民族民间艺术又有着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具特色的个性特征。它体现了本民族的精、气、神,甚至成为民族的标志,深深地融入在民族的潜意识中,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已成为当地群众自娱自乐的主要内容,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加速期,由于传统文化因素和现代文化因素的摩擦,文化娱 乐形式的多样化及功能价值的转变,古老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会发生变化,有的兴盛,有的则衰落。我们要做的是宣传其文化价值,并参与到继承和发展的工作中,使其从衰落走向兴盛。宁夏泾源县的回族舞蹈《踏脚》由衰落到兴盛便是极好的事例。泾源县是回族主要集聚地,回族人口占 97%,而《踏脚》仅在园子村这一个回族乡流传。《踏脚》是一种含有竞技成分的群众文体活动,本已显衰落之势,民舞普查发现后,县文化馆、乡文化站的干事们多次深入民间与当地群众同跳共“踏”,逐渐掌握了其特点规律,继而同当地群众一道在保持原舞动作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变化,得到当地群众的认可,为了参加全国第二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的开幕式,泾源县将文化馆专干和回族群众组成《踏脚》表演队,开幕式表演时引起轰动,不但获得金奖,而且连续被邀请参加了第三、四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最可喜的是,那些参演的群众将经过加工整理过的踏脚舞动作带回民间,大大丰富了民间《踏脚》的动作语汇,为其注入了新的血液。现在,《踏脚》在园子村十分盛行,甚至一些女娃也参与到以往只有男子独占的娱乐行列中。可见,民间艺术的与时俱进及优化发展对其保存是何等重要。

2.专业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保护和发展

西部大开发,必将给宁夏带来多种文化的交汇、碰撞、激活和融合,这是宁夏本土文化吸收其他民族文化进一步发展本土文化的大好机会。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于民族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不断发展,对民族文化最好的继承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不断创新。文艺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生活原点”的巨大本原作用,在深入民间,虚心学习,真正掌握本土民族民间艺术精髓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因素,拓宽思维空间,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创造出民族民间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民族精神与现代审美意识、审美情趣、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的新的民族民间艺术作品。几十年来,宁夏的文艺人走过了一条艰辛的发展创新之路,他们始终把回族艺术的创作作为己任,他们从回族民间传说、民间花儿及习俗中汲取营养,提炼素材,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创作了花儿歌舞剧《曼苏儿》,开花儿歌舞剧新剧种之先河,即而,回族大型歌舞《九州星月》、《塞上春潮》、《塞上明珠》等相继而出,歌曲《吆骡子》、《宁夏川》、《牧羊哥哥上了山》,舞蹈《汤瓶舞》、《山娃子》、《洗礼》、《盖碗情思》等深受群众欢迎。这些根植于民族民间的生活气息浓郁、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点突出的新的民族民间文艺作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标准,从而得到人们的厚爱,对推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民族民间艺术的保存要与国民的教育相结合

艺术就本质而言,是人的生物性本能与社会功能相结合的产物,其教育意义是让人们了解艺术的基本特征,培养其参与能力、欣赏评判能力和审美能力。通过对不同艺术门类的学习,体验美感,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唤起国人对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热爱,推动民族的团结和凝聚力,加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这也是提高全民素质重要的一环。全民性艺术教育包括两个层面,即校园教育(包括艺术专业院校和普通院校)和社会教育,让学生和广大的群众在学习的过程中,去掌握各艺术门类的特征,领略各艺术门类的魅力,了解其文化内涵,培养一支懂得文艺理论知识,又具有表演、制作能力的队伍,他们便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者与传播者,当众多的国民都从内心喜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参与其中时,何愁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会消失,会被同化?

五.重视民族民间文艺理论的研究

文艺理论是对文化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艺术本体的本质特征、文化内涵、精神实质的思考和提升,因此要加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理论研究,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发展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普查、挖掘、收集、整理、编纂工作,不仅积累保存了一大批珍贵的原始资料,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热爱民族民间艺术、有丰富 实践经验、熟悉当地情况并有一定研究能力的研究人员,他们是各民族民间艺术的专家,也是极为宝贵的财富和人才资源。当前,我国从中央到地方相继启动了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如果说上个世纪十部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是一个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工程,那么现在的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则是其延续,这种延续,不仅体现在文化艺术本体资源的保护发展上,也应该体现在为此做出贡献的客体----曾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身上,文化主管部门要发挥他们的才智,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提供方便,请他们继续参与指导这项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走弯路,又可以节约经费,节省人力、物力,并且对后继者起到传、帮、带的作用。另外,还要把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理论研究与文化艺术的保存发展相挂钩,广泛宣传理论工作者经调查研究、科学论证而得出的各类民族民间艺术历史的、文化的价值及相关边沿学科的知识。全民知晓了民族民间艺术的价值与珍贵,民族民间艺术才会有真正的生存和延续的空间。宁夏政府对本地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发展十分重视,提出了“小省区办大文化”的文化发展战略,制定了“精品工程”、“五个一工程”、“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等,我们申报的泾原县回族村流传的舞蹈《踏脚》、回族群众世代传唱的“花儿”等已被列入国家第二批文化保护工程。宁夏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目前已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展开文化艺术遗产的普查、摸底、论证 工作。我们相信,经过多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保护措施的实施,宁夏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必能得到全面、科学、系统的保护和发展。我们必须紧紧抓住西部开发这个机遇,在全球化文化的背景下,接纳吸收其他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同时,发展本土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使之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

因此,综上所述,民族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我们必须保护民族民间文化,并且要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才是我们迎合时代潮流,社会进步首当其冲的任务。

5.民族文化开发与保护 篇五

摘 要

临沧,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临沧少数民族文化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及外来文化的冲击,以至于造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的平衡性欠缺。因此,我们必须注重对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强化保护,以推动临沧民族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临沧 少数民族文化 开发 保护 旅游资源

导言:在现代性的语境下,民族文化保护的价值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面对强烈的现代性趋势下,捍卫民族文化价值已经上升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重新认识民族文化中具有核心价值的元素成为必然,这表明民族文化的价值在现代性的巨大背景下得到了再度确认。由此,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在文化价值的驱动下将具有长期而深远的意义。我们知道,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而是构成文化现代性和多样性的重要特征。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提高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人类文明,繁荣人类社会。在现代性的条件下,我们只有保持优秀的民族文化特色,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才能不断发展和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一、临沧简介

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魂缘于水清,水灵缘于山绿,悠悠风情飘荡于山水之间,这构成了临沧独特的风景韵味。临沧,因濒临澜沧江而得名,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北回归线横贯南部,东邻思茅,北连大理,西接保山,西南与缅甸交界。全市辖临翔、凤庆、云县、双江、永德、镇康、耿马、沧源8县。土地总面积2.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26.5万人,其中以佤族为代表的23种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8.6%。临沧四季如春,有“亚洲恒温城”之美称,年平均气温17.2℃。

临沧是中国佤文化的荟萃之地,全市现有佤族人口35万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三分之二。沧源佤族自治县是佤族最集中的地区,神奇美丽的阿佤山有闻名海内外距今3500多年历史中国八大古崖画之一的沧源崖画,有与缅甸山水相连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建于清代道光年间,集建筑、雕刻、绘画 为一体的云南民族地区南传上座部佛教代表建筑之一的广允佛寺;有保留较完整的从奴隶社会直接跨入现代文明的佤族原始群居村落,有丰富的佤族民间文学艺术和独特的饮食文化,其中木鼓舞、甩发舞享誉中外,集中展现了中国佤族文化的内涵。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是世界种茶的原生地之一,有500余年的种茶制茶历史。全区茶叶面积达65万亩,年产量达2万多吨,面积和产量均为云南第一。

临沧是亚洲独具特色的水电基地。澜沧江境内流程232公里,属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的中间地带,有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国家和省规划已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180多公里的水面流域建成三座百万千瓦级电站在全国乃至亚洲尚属独有。

临沧是昆明通往缅甸仰光的陆上捷径;全市有沧源、耿马、镇康三个县与缅甸接壤,国 1 境线长290.8公里。昆明经临沧出境至缅甸仰光公路里程仅1893公里,临沧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西南丝茶古道,孙中山先生曾规划在临沧建立 “欧亚第三大陆桥”。

二、临沧少数民族文化开发优势

1、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是云南滇西南地区重要的交通中心,有干线公路直通昆明、大理、楚雄、思茅、保山、西双版纳等地州以及临沧市各县、乡。云南临沧还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和东南亚的重要门户,素有“黄金口岸”之称。它有着长达290.29公里的国境线,耿马、镇康、沧源三县有大片土地与缅甸接壤。有孟定、南伞、勐董三个国家二级口岸及17条边贸通道和众多的边民互市点,也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最便捷的通道之一。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使得它有广阔的市场和较近的市场距离。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在云南建设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桥头堡”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突出表现为:“桥”的优势明显,“头”的潜力巨大,“堡”的地位突出,所以对于民族文化开发具有强大的政策优势。

2、多元的民族文化

以佤文化为显著特色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共荣的临沧民族文化已日渐引起世人瞩目。澜沧江沿岸的彝族习俗,边境一线的佤族木鼓文化、耿马孟定的傣族风情从不同侧面呈现了临沧民族文化多姿多彩的亮丽风景,纵观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一方面源于各民族民俗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得益于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相互融合与交流,具有一些“合金文化”的特点。

3、独特的自然资源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境内四季如春,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加之其开发尚晚,所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神奇的自然景观,其境内旅游景区有:奇丽壮观的省级自然保护区临沧大雪山、山水峻秀的五老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雕琢神奇的小道河省级森林公园、险峻俏丽的白石岩山水、天然温泉度假山庄、雾龙山古战场遗址,县城南郊以硫磺泉为特点的温泉宾馆、西北郊以碳酸为特色的晚翠温泉宾馆、列入全省25个旅游精品工程之一的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临沧茶文化风情园。

三、临沧市民族文化与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与不一致,导致临沧市境内有大量的文化资源没有被开发或者是开发不全面,许多有价值的资源没有被世人所熟知。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

2、外来文化对临沧市民俗文化的冲击。现如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显现出不同程度的衰落、退化甚至消亡的趋势。

3、临沧旅游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旅游业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缺少知名度和影响力较高的品牌。其次是体制机制不活,景区开发深度不够,宣传促销乏力等。我市旅游业发展较慢,总量较小。

4、旅游产品组合不成体系。产品比较单一,缺少系统化的发展,竞争力较弱,发展较缓慢,使得旅游产品对文化传播和发展起到的作用较小。

5、旅游高层次复合人才匮乏。人才是二十一世纪最有价值的资源,在临沧市缺乏高素质人才的引导,使民族文化发展缺少引导力和创新力。

四、临沧市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思路

1、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

少数民族文化问题主要是指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开发、发展与创新等问题。我们应该继承具有深厚底蕴的优秀传统文化,使它在新的历史时期与整个中国文化一起成长为振奋民族精神的巨大的文化力量,也成为各个民族自身发展的精神力量。

2、因地制宜,挖掘、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新产品

文化内涵越丰富,旅游产品吸引力越强,自治区开始大力挖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

3、继续将佤文化打造成临沧市的旅游品牌

丰富佤族民俗文化的传承形式,支持和鼓励民间文艺演出队伍、重大节日举办打歌等民俗文化展演活动、举办世界参与人数最多的接触类狂欢节——摸你黑、举办民族民间打歌舞蹈大赛、举办佤族饮食——佤王宴冲击吉尼斯纪录活动、开展月亮升起来佤族舞蹈组合的推广与普及活动、编辑出版民族文化丛书、佤族歌舞列入职业中学的教学专业、在全县百户以上的自然村建设佤族民俗文化传习所,组织佤族民俗文化演出队伍到外参赛或演出等。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良好的旅游基础设施是旅游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因为旅游景观的吸引力不仅来自于其本身的旅游美学价值,也来自于其可进入性。为扩大旅游业发展规模,应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旅游业发展和扶贫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景区配套服务功能;深化改革,创新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促进旅游产业水平的整体持续提高。

5、推出若干条精品旅游线路。

开发中旅游点、线、面应有机结合,形成立体开发网络。选择在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依托民族民俗博物馆、自然民族村落或模拟村落建立民族民俗旅游点;围绕这些旅游区的开发,实行区际合作,推动地区间联合行动,开辟民族民俗旅游线路;依托民族文化特色鲜明的城镇,系列开发成集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为一体的民族文化旅游区。

6、培养高层次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培育人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提高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文化学、经济学及规划设计的人才。为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育。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充实到各类教育培训中去。

7、开发旅游工艺品

为了迎合市场的要求,有必要设计出更好更新颖的工艺品来充实市场,刺激人们的购买欲望,挖掘产生出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一件好的旅游工艺品,作为承载了特定功能和意义的商品,其设计首先应考虑它的纪念性功能,以人为本,从消费者的需要出发,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理念。同时,要与地域文化内涵紧密联系在一起,切实把握好人、设计和文化的三者之间的联系。

8、政策性支持

在这方面,政府和企业各有各的职责、各有各的任务。政府部门主要负责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而企业具体负责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要做好政企联手,部门联合,区域联接,上下联动,形成宣传促销的整体合力。

9、宣传手段

旅游经济是眼球经济,必须搞好宣传促销。旅游业要发展,仅靠“天生丽质”是不够的,还要“三分长相、七分打扮”,加强宣传促销,推动深度营销,把人的目光吸引过来。要研究游客心理,选准消费群体,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对重点客源市场反复宣传促销。同时,还要加强与周边旅行社的合作,搞好旅游线路的对接,由近及远、由内而外、3 有重点、分层次地开拓市场,努力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新突破

结语:

由于历史原因,临沧经济发展叫滞后。与发达地区相比较,临沧民族文化尚未得到全面的开发利用,没有发挥其区位优势。但临沧却是中国西南边陲待开发的一块宝地,有着奇异独特的旅游资源。相信在今后的岁月里,临沧这块神奇、美丽、富饶的热土,将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游客。

6.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开发论文 篇六

民族文化一个民族存在、发展的象征,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团结的根本所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却面临着诸多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也无法幸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一个人造、抽象、动态、开放的意识形态,她对于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发展、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产业调整、整合社会发展力量发展民族传统体育都发挥着重要的功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则不单单是指精神层面的诸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精神等内涵式价值,也包括实质性层面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场地、服装等。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着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程度不够、相关的政策支持不够、缺乏成熟的文化市场环境等问题。

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特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特性涉及的方面众多,影响因素复杂,包括社会、经济、文化、技术等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应以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各层次、各方面的综合研究,特别是进行多学科、多领域、多文化的交叉研究。

2.1、整体性与综合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个多目标、多因素而组成的一个复杂的资源体系。在该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资源开发的利益相关者,诸如资源拥有组织、资源受众、资源开发主体、当地政府,并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整体出发,以科学化、持续化为最终目标。

2.2、层次性和关联性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历程,是由体育文化需求拉动、体育文化品牌、政府对于体育文化的态度等各相关组织的共同行为所构成的。同时每个组织或个体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上所具有的作用不尽相同,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同开发组织或机构之间有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和关联性。正是由于资源开发者的层次性与关联性才促进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的具有良好的导向性和联合性。

2.3、反馈性和可控性

反馈性是资源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特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由多项因素共同决定的,当资源文化开发处于偏离稳定状态的时候,各种作用力的合力将逐步使其回到原有的平衡状态。在文化资源开发与发展的同时,可以人为的对资源开发进行调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应以坚持传承为导向,以创新为突破口,不断的进行调整、反馈、再调整,从而科学化的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

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影响因素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多样性决定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复杂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必然是一个由多元素组成的多输入、多输出、多控制的开发与管理体系,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文化需求拉动、文化品牌的建立、媒介的运用、政府行为决策、保障条件五个方面。

3.1、文化需求拉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市场需求的竞争”。对于文化的发展来说,如果在发展过程中没有市场需求,那么文化就缺乏一定的发展动力。文化需要的多元化、差异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开发的根本动力所在,广大群体的文化需求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原始力量。在保卫传统历史文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许多拥有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正是基于国家发展需要、人们心灵需求的原因,民族传统文化赢来了全新的发展契机,因此,加强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需求对于资源的开发非常重要。

3.2、文化品牌的树立

山东曲阜是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孔子、颜回、左丘明、鲁班等名人的故乡,黄帝诞生地,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对中国及日本、韩国、东南亚地区等儒家文化圈具有深远影响,是东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因此其在自身的文化的优势上是得天独厚的。国内外众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从山东曲阜所具有的文化品牌优势我们可以得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品牌的开发与树立对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有重大的影响。

3.3、政府行为决策

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政府行为决策主要包括政府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配套政策制定、文化发展引导、资金投入等方面。政府行为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的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科学的.认识与分析,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规划与政策,进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3.4、媒介的运用

媒介的宣传与包装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受众对接的中间环节,它一方面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推向受众,提升人们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另一方面将广大受众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兴趣转化为的实际购买或商业行为,同时通过宣传与包装还可以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种重要信息反馈给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经营者,指导其制定文化资源开发和促销战略。当前,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宣传与包装中主要涉及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游客(自媒体)等方面。媒介的宣传与包装是链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受众之间的重要桥梁,其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具有传动与疏导的作用。

3.5、保障条件

保障条件主要是由硬环境、软环境两部分,硬环境即支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硬件建设条件,诸如城市交通、公共设施、安全设施的建设、文化咨询服务设施等多个方面。软环境包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集聚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风气、文化氛围、服务意识、综合教育等无形的方面。保障条件对于文化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形成是至关重要,它是实现民族传统体育旅文化资源开发的保障力量。如果缺乏一个良好的保障条件,就必然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政策与规划的失衡、开发人才的缺失、资金投入的不足等一系列的问题。总的来说,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文化品牌是推动力量,文化需求拉动力量,政府行为决策是推动力量,媒介宣传是传动力量,保障条件是辅助力量。每个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协同,形成大小不等、功能不同的能量源,共同促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

4、结论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是一个系统过程,其不仅体现在时间延续性的问题,同时又体现在文化资源开发整体的全局性上。因此,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要不断与时俱进,捕捉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敏感态势,抓住主导动力,围绕其形成发展动力模式,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适时发展。同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不应局限于文化,而且应致力于把其作为一个整体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培育,开创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秦钢.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与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刘晓光.内蒙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研究———以那达慕为例[D].北京体育大学,.

[3]杨芳.塔里木盆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资源开发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6.

7.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现状 篇七

一、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取得的成效

(一) 羌族传统民歌相关出版成果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已陆续有专家、学者深入羌区对羌族传统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与研究。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以后, 随着部分羌文化专家及民歌传承人在地震中遇难和民歌生态环境的改变, 音乐工作者更加加快了对羌族传统民歌的保护与研究。在众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关于羌族传统民歌的学术些辞官的文人雅士等名门望族的府邸, 家族府邸反映了该家族的社会地位、经济能力以及政治身份, 采用的建筑装饰图案不仅仅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同时也起了文化教化的作用, 他们能体现家族家风、门风, 以及发展的历程和方向。有显著的地域特征体现, 江南多雨, 装饰图案为配合这种浪漫的情怀, 孕育出不同的图案, 比如外框是桃子形, 内是植物图案;外形是石榴的, 内是梅花图案等等装饰图案精美的漏窗。只有在江南这多雨柔情似水的地方才出现这么自由多题材的装饰图案, 植物图案的有松、竹、梅、柏、牡丹、兰花、菊花、芭蕉、荷花、卷草等。神兽、动物主题的装饰图案, 有龙、龟、狮子、鹿、喜鹊、鹤、蝙蝠等。抽象装饰图案以及文字的装饰图案, 抽象图案分如意纹、云纹、水纹、回纹、冰裂纹等寓意吉祥幸福。还有其他类型图案笔墨纸砚等。苏、锡、常地区的民居装饰图案根据地域特点, 在图案的形式上一定的变化, 但题材上几乎无一例外, 都反映了福、禄、寿、喜这个主题, 同时也反应了时代文人的气质。

综上所述,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苏、锡、常传统民居受地域的影响, 才有了今天江南水乡民居的文化。从建筑地理位置、空著作、学术论文、曲谱集、音乐专辑等纷纷出版发行。

1. 学术著作

据笔者调研、查阅, 目前已出版羌族民歌著作共计9部。其中, 羌族民歌曲谱集有5部, 即:我国最早出版的羌族民歌集《羌族民间歌曲选》 (收录185首) 、《中国民间歌曲集成 (四川卷·羌族民歌部分) 》 (收录108首) 、金艺风等著《中国羌族民歌研究——汶川县龙溪乡乐谱资料集》 (收录127首) 、萧常纬等编著《羌寨无处不飞歌——茂县羌族民歌选》 (收录171首) 、万光治编《羌山采风录》 (收录277首) ;羌族民歌歌词集有3部, 分别是张善云编《羌族情歌300首》、周辉枝编《羌族情歌精选》、张善云编《凤州羌歌三百首》;羌族民歌研究书籍1部, 即金艺风等编著《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另外, 在贾银忠编《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贾银忠编《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宋显彪编《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 》等书籍中均有对羌族民歌种类、民歌传承人、民歌特征等方面的介绍。

2. 学术论文

据笔者目前收集、查阅的相关文献资料, 以羌族传统民歌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有60余篇。这些论文中, 对羌族传统民歌进行综合性研究的有20余篇, 如杨碧娥, 陈远贵《浅析羌族民歌的艺术特色》、马宁, 钱永平《羌族歌谣的分类及其社会文化功能》、朱婷《浅析羌族传统民歌的分类》等。针对羌族民歌的类别, 详细、深入系统研究的论文有30余篇。其中, 多声部民歌有8篇, 劳动歌有5篇, 情歌有6篇, 酒歌有2篇, 如樊祖荫《羌族多声部民歌的种类及其音乐特征》、金艺风《羌族民歌“劳动歌”的分类研究——以音乐方面为中心》、朱婷《四川阿坝州羌族情歌探考》、朱婷《对羌族酒歌的分析研究》等。关于羌族民歌保护与传承方面的研究论文有5篇, 如路瑜, 李珊《从原生态民歌热看少数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以羌族音乐文化的当代问题为例》、金艺风《羌族二声部民歌酒歌的变异及选择性——以松潘县镇坪乡新民村的羌族酒歌为例》等。关于羌族民歌演唱的论文有2篇, 即佐世容《关于演唱羌族民歌的几点思考》、哈红莉《羌族多声部民歌演唱方法初探》。

3. 出版发行音像专辑

近年来, 出版发行的羌族歌曲专辑颇多。其中, 羌族地区较间布局、室内装修装饰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江南水乡特点, 为后人研究民居发展历程带来宝贵的财富。

参考文献:

[1]王其钧:《中国民居》[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01) .

[2]楼西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M]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8 (01) .[3]楼西庆:《砖雕石刻》[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04) .

[4]李斌:《江南民居环境中过渡空间的传承与再造》[J]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 2011 (06) .

[5]张岩红:《江南传统民居室内虚拟空间的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硕士论文, 2012 (05) .

钟山艳, 生于1976年, 女, 讲师,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贺丹, 生于1984年, 助教, 硕士, 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工作单位: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

流行的有中国羌族经典歌曲系列《羌族酒歌》、羌族大型实景歌舞展演《羌山神鼓》、四川音乐学院大型原创羌族音乐诗剧《花儿纳吉》、羌族歌手陈海元与杨晓芳的羌族歌曲专辑《歌从羌山来》、“十一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中国西部民族音乐之声》系列羌族歌曲专辑《花儿纳吉》、羌族音乐文化专辑《羌韵》《羌咏组歌——万年火》等。

这些成果的出版、发行和发表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与社会价值, 是羌族人民最丰富与最具活态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有利于羌族传统民歌的有效传承、保护与开发。

(二) 对羌族传统民歌的再创作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 众多音乐工作者深入羌区调研考察, 并根据羌族传统民歌的音乐特点, 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羌族声乐作品。如独唱作品《羌家姑娘绣彩绣》《岷江, 我永远热爱的江》《太阳里走来的羊角花》等;合唱作品《羊角花开》《羌族锅庄舞曲》《羌族酒歌》等;重唱作品《羌山情》《多彩的情歌》《云朵上的山寨》等;表演唱作品《云朵上的纳啧啧》《出嫁》《羌山踏歌》等。这些再创作的声乐作品均是作曲者在把握羌族传统民歌风格的同时, 运用现代作曲技法或高科技音乐手段, 对其进行适当改编、创新, 创作出既受大众喜爱, 又不失羌族音乐元素的作品。这样的创作无疑是对羌族传统民歌的另一种延续, 更是其继承和发展的一种直接、有效地手段。

(三) “舞台化”的呈现

近十年来, 羌族原生态歌手及热爱羌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纷纷通过电视传媒平台、音乐会、音乐剧、歌舞剧、电视大赛等不同方式的“舞台化”呈现, 传播与传承着羌族传统民歌。如在2004年由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举办的“清逸·佳雪杯CCTV首届西部民歌电视大赛”中, 六位羌族歌手以激扬悲壮的羌族多声部演唱打动了在场的评委与观众, 获得了原生态多声部铜奖;2006年, 由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小姓乡大尔边村的两位羌族歌手泽旺仁青和格诺扎西组成的“毕曼组合”, 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荣获原生态唱法铜奖;2009年5月, 一部反映羌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音乐风情史画歌舞剧《羌风》在成都成功首演;2010年3月, 大型羌族原生态歌舞《羌魂》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上演;2012年4月, 由笔者与四川音乐学院声乐专业的青年教师陈辉、佐世容共同策划、组织了“花儿纳吉”四川羌歌专场音乐会;同年6月30日, 又在四川音乐学院大音乐厅成功首演了大型原创羌族音乐诗剧“花儿纳吉”;2012年6月, 由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组织、策划的大型羌族诗画乐舞《云朵萨朗姐》在汶川县水墨桃源大剧场举行了首演。这些“舞台化”的活态演出成为了有效传播羌族传统民歌的平台, 同时, 演出的录音录像资料又将成为保护与传承羌族传统民歌的重要载体。

二、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面临的困境

羌族传统民歌在理论研究、探索实践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 在保护与开发过程中仍面临着很多困境, 如“传承人后继乏人”“缺乏民族自信心”“文化空间与生存空间发生变化”等。

(一) 民歌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且后继乏人

据笔者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三次深入羌族核心区调查及查阅资料统计, 政府机构认定的羌族民歌传承人目前主要分布在茂县、汶川县、松潘县、黑水县、北川县等地, 共计27人。汶川县3人, 茂县4人、松潘县16人、黑水县2人、北川县2人。其中, 演唱羌族多声部民歌18人, 演唱瓦尔俄足领歌4人, 演唱情歌、婚礼歌、萨朗各1人, 演唱综合性传统民歌2人。民歌传承人男性12人, 女性15人, 平均年龄已达60.6岁, 明显趋于老龄化。

羌族各村寨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大量青年男女外出打工, 另有部分青少年在大城市读书、学习。他们除了羌历新年、瓦尔俄足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以外, 很少回到山寨的家中, 留守在羌寨的大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这些年轻人中, 很大一部分没有意识到本民族传统民歌的魅力及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也未曾想过要保护自己民族的传统民歌。加之, 外出打工、学习, 远离了自己的母语群和传统文化圈, 接受着外来强势文化的冲洗, 逐渐被汉化、同化。作为羌族传统民歌传承与保护主体的羌族年轻一代很少讲羌语和演唱羌族传统民歌。长期下去, 这些内涵丰富的羌族传统民歌后继乏人, 随着民歌传承人的一一去世, 羌族传统民歌将加速步入濒危的边缘, 甚至消失。这些无疑都给羌族传统民歌的传承与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二) 缺乏民族自信心

羌族传统民歌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依托于羌族人本身而存在, 以声音为表现手段, 并以口耳相传作为链接得以不断延续。因此, 羌族人民及其丰富的生产、生活是孕育与培植传统民歌的沃土。但是,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观念的改变, 生活在现代文明的羌族青年男女, 大多数对本民族文化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信心, 对于口传心授的羌族传统民歌不感兴趣, 不愿意学唱, 更不愿意传承。他们认为羌族的传统文化已不再符合现代羌人的审美观和欣赏观, 导致羌族传统民歌得不到本民族同胞的自觉传承, 羌族民歌传承人长期收不到徒弟的现象比比皆是。笔者就曾针对这样现象, 采访了9名在成都读书的羌族大学生, 他们中只有杨慧兰、木都2名同学会用羌语演唱传统民歌, 问及其他7名同学为什么不会演唱, 他们告诉我, 是因为从小生活在县城, 接触现代文明比较多, 喜欢演唱流行歌曲, 父母很少唱羌族民歌, 也没有教他们演唱羌族民歌的习惯, 他们自身确实也不太感兴趣。那么, 这种对本民族文化的忽略、遗忘、背弃, 使其“活态的”羌族传统民歌不能在本民族中得到有效的传承、保护与开发。

(三) “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发生变化

羌族传统民歌能从几千年流传至今, 究其根源, 是它存活在羌族人民日常的生活之中, 伴随着群众的生老病死、喜怒哀乐, 是用一种“活态的”方式进行着传承。但是,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全球化背景下, 羌族传统民歌已逐渐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和社会环境, 有些民歌随着老一辈传承人的离世已逐渐消失。加之,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 羌族的“生存空间”和“文化空间”均受到严重的破坏。许多生活在羌寨的羌族民众纷纷下山到县城生活, 而县城中经济条件较好的羌族民众则选择到都江堰、成都、绵阳等大、中城市买房生活。两个空间的急剧改变, 给羌族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双重挑战。作为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代表的羌族传统民歌, 也在传承、保护与开发等方面受到了严峻的考验。

三、小结

羌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遗失了传统文字。因此, 传统民歌成为传承羌族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作为羌族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羌族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几千年来羌族人民思想感情的艺术结晶。近年来, 虽然羌族传统民歌在保护与开发中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仍面临着许多困境与问题。望本文所研究内容, 能对羌族传统民歌保护与开发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参考文献

[1]贾银忠.濒危羌文化——5.12灾后羌族村寨传统文化与文化传承人生存现状调查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9年.

[2]贾银忠.中国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年.

[3]金艺风, 汪代明, 沈惹晓贞, 崔善子.中国羌族二声部民歌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0年.

[4]宋显彪.羌族音乐文献索引 (1949-2009) [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年.

[5]朱婷.浅析羌族传统民歌的分类[J].大众文艺, 2013 (8) .

8.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篇八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保护;经济发展

一、研究背景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各地区的旅游资源相继得到开发,对于经济发展较为落后民族地区更是如此。在一些民族地区更是凭借民族文化的吸引力,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然而各个民族地区对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态度持不同的态度,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种常见的倾向:一是强调民族文化旅游开发能够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改善社会生活水平;二是注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但过于强调民族文化的原生态保护,甚至不主张开发;三是主张开发民族文化旅游,强调开发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旅游开发对民族文化造成的破坏可以调控。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恩施”),土家族民俗文化沉积深厚,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民族文化,随着西部开发和中部战略的推进,为恩施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提供了条件。

二、文献综述

(一)文化产业。关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国内模式,曾引起了国内很多学者关注,如胡攀在《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2009)中分析指出:世界上主流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以韩国与澳大利亚为代表的政府主导模式,强调政府在国家层面上明确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制定配套的法律法规以确定“文化立国”的国家战略,再由国家组织、发动和协调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各方社会力量;第二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发展模式,即是以市场为导向,在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基础上,按照产业规律经营文化产业;第三种是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资源依托模式,即依托一定的人文历史资源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文化产业①。

(二)文化保护。在国内学者中阮仪三较早的涉足了文化资源保护研究领域,《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5)主要围绕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进行研究,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保护内容与方法以及各国的保护制度等进行了论述②。张晓宇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011)明确指出民族地区旅游文化所依赖的资源具有特殊性。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要进行保护性开发,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旅游业开发与传承少数民族文化、注重经济效益有机结合,以推动少數民族地区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③。

三、恩施民族文化旅游业现状分析

近年来恩施旅游业正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随着交通改善,发展较为迅速。从表一旅游综合收入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旅游业已经逐渐成为恩施的一个重要产业,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四、恩施民族文化旅游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被过度商业开发。在引入旅游业后,恩施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等方面出现了汉化和洋化现象,在市区尤为明显。另外土家族民俗本身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时令性,为了迎合旅客,将民俗文化开发成特色产品搬上了舞台,抛弃了文化自身的意义,将民族文化变的低级化和庸俗化。

(二)土家族民族价值观被侵蚀。少数民族价值观就好比少数民族文化的灵魂。随着商业化演变,恩施当地土家族居民的价值观越来越受到来客的商业文化和金钱利润的习染。在旅游者的强态势文化影响下,在土家族内沿袭千百年来传承的文化传统发生了变化。

(三)土家族文化资源破坏严重。许多土家族文化遗址、建筑物等长期曝露在外,缺乏相应的保护,磨损较为严重。地方政府保护民族文化资源的意识不足,在文化区进行施工建设时,毁坏了民族文化遗址和建筑物。

五、恩施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对策

(一)政府应该起保护民族文化的主导作用。土家族民族文化资源是恩施地区旅游业的灵魂。通过健全有关制度条文,完善监督机制,并由政府引导和大力宣传,号召本地人都能投入到保护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来。

(二)保持土家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内涵。土家族民族文化特色是恩施与其他旅游地区的本质差别,也是在吸引游客的竞争优势,是实现恩施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开发土家族民族文化时,应该持发展的眼光认识民族文化,透过表象深挖民族文化内涵,拒绝对民族文化的过度“包装”。

(三)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策略。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局部开发,限制游客”的旅游区开发模式。对不同的区域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实行分类管理,在发展旅游业与传承、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之间找到平衡点。

注释

①胡攀. 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比较[J]. 改革,2009,06:145-147.

②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

③张晓宇. 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 前沿,2011,09:118-120.

上一篇:学习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桂梅教师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下一篇:谈谈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几点思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