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务礼仪规范

2024-08-03

会务礼仪规范(精选9篇)

1.会务礼仪规范 篇一

一、安排会务的礼仪

会务工作包括各种专题会议、联席会议、总结会、联欢会等的组织安排。一旦会议名称和时间、地点确定,办公室人员就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安排会议场所

开会场所要根据会议的规模、影响等来做安排。会场一般要按照与会人数与会场可容量大体相当的原则来安排。

(二)、确定会议筹备机构

凡是大、中型的会议,都需要组织专门的机构来进行筹备,筹备机构往往也就是会议期间的工作机构,即秘书处或会务出。

(三)、确定与会人员和印发会议通知

召开一般会议,都要提前确定参加会议的人员。根据会议内容和性质,及时提出并报请领导来确定列席人员名单,列席人员不宜太多。与会人员确定之后,便要印发会议通知。会议通知上必须写明会议组织单位、会议时间和地址,会议名称,会议的目的和内容,会议期限和日程,必须参加人及其所应做的准备,以及报到时间、地点,等等。

(四)、拟制会议文件

会议文件根据会议议题来准备,文件通常在第一页左上角写上会议名称,一般称“xx会议文件”。文件较多的会议,还应对文件进行编号,编号按会议顺序编定。会议文件要在会前印制好,装入会议文件袋,在与会人员报到时分发。

(五)、印制会议票证 这是大中型会议进行时为了维持会场秩序,保证会议安全而采取的最常见的一种手段。

(六)、布臵会场

会场要结合会议性质、内容进行布臵。大、中型会议往往要设主席台,台上要悬挂会标,会标必须端庄醒目。主席台上还应摆放红旗、鲜花等装饰物。此外,还必须安排好音响、照明、录音、录像等。大型会议还要安排好进场、退场的路线。

(七)、排列座位

座次的安排,主要是指主席台而言。一般主席台上除了主持人和讲话人,还要有有关的领导人员。对这些人员,必须事先确定并逐一落实,位臵按规定的顺序排列,最好摆放签名,以便届时对号入座。话筒要摆放在最佳位臵,如讲话人较多,则应多准备几组话筒。

(八)、组织签到

为了准备统计到会人数,尤其是在各类由选举和表决内容的法定性会议中,需要组织签到。这关系到是否达到法定人数及选举、表决结果是否有效。

(九)、会议记录

作为会议情况的真实记录,会议记录是日后分析研究整理的重要依据。

(十)、会议简报

大型会议往往要编发会议简报,一及时反映会议情况,指导会议正确进行。

(十一)、会间的服务工作

会间的服务工作包括生活服务工作、安排文娱活动、医疗卫生工作和安全保卫工作。

(十二)、会后工作

会后工作包括整理会议记录、安排与人员离会、会议文件的立卷归档、会议新闻报道和会务工作总结。

二、与会者的礼仪

(一)、主席台就座者的礼仪

主席台上的所有就座者,也应遵循相应的礼仪规范。会议进行中,主席台就座者应该认真倾听发言人发言,一般不要再与其他就座者交头接耳,更不能擅自离席。确有重要和紧急的事急需提前离开会场时,应同主持人打招呼,最好征得其同意后再离席。

(二)、会议发言人的礼仪

对会议发言人或报告人来说,其礼仪主要表现在发言要遵守秩序。在发言之前,可面带微笑,环顾一下会场四周。发言时应掌握好语速和音量,以使会场中所有的人都能听清为宜。发言或报告一般应使用普通话,还应注意观察与会者的反应,以便根据具体情况对发言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发言或报告结束时,应向会议全体参加人员表示感谢。

(三)、一般与会者的礼仪

对参加会议的一般人员来说,其礼仪主要是遵循会议纪律。在别人发言或报告时,应该认真倾听,必要时还要作好记录,切不可在台底下与人交头接耳,也不要随便走动。在会议进行中,若要离开会场,时间较短的,行走时注意尽量不要影响其他与会者;若时间较长或许提前离开会场,应向有关人员简要说明情况,并表示歉意,而且一般应在征得同意之后方可离席。

(四)、来宾的礼仪

对会议邀请的来宾来说,应遵守会场纪律,听从会议组织者的安排,做到举止端庄,行为有度。

三、处理公文的礼仪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现实公务活动目标的有效手段,也是公务活动中规范性较强的内容。

公文处理,是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工具。公文处理的主要作用是处理协调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因此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交作用和特点。

具体地说,公文礼仪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拟写公文时,一定要遵守法定的分类

按照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新规定,公文的种类按最新划分标准为13种,即:命令、决定、公告、通告、意见、通报、议案、报告、批复、请示、函、会议纪要。不同种类的公文,功能、作用互不相同,在实施中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必须对此高度重视。如果拟写公文时随意使用,张冠李戴,不仅会影响公文作用的正常发挥,损害行文机关和组织的威信和形象,也容易造成对收文单位的不尊重,这是违反公文礼仪规范的。

(二)、在拟写公文时,一定要严格遵守有关格式和行文规范

每种公文,都有严格的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这直接关系到公文内容的表达和效能的发挥,也影响到收文方阅读方对公文的理解和执行。这些格式规则主要涉及标题、发文字号、签发人、秘密等级、紧急程度、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发文时间、抄送机关、附注等若干部分的具体写作、处理标准和要求。一系列公文用语、惯用句式,以及惯常用的结构层次安排方法,也是这些格式、规则的重要内容,要求行文者予以遵守。

(三)、办理公文应做到准确、及时、安全

任何一种公文,从其形成、运转、生效直至终止,都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依照国家有关法规的明文解释:“公文办理一般包括登记、分办、批办、承办、催办、拟稿、审核、签发、缮印、用印、传递、归档、销毁等程序。”这个公文运转过程,不仅涉及对个办事部门,多个办事人员,而且是有严格流转程序和相应手续的。只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公文,操作规范、严密,才是合乎公文礼仪规范的。

根据公文制发单位和接收单位之间关系的不同,公文可分为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三种。

(1)、上行文。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主管机关进行汇报或请求指示和答复时使用的公文,比如报告、请示报告等。

(2)、下行文。是指上级单位向其下属机关制发的公文,一般是处理各种事物的会议、决定、批复、指定、通报等。(3)、平行文。主要是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但又需要公务联系的机关和部门之间的行文。它往往采用通知或“函”的形式。

四、电话礼仪

函电有两类,一类属公文,另一类则是典型的社交文书,如贺函、贺电、感谢信、感谢电、感谢公告、邀请函、邀请电、复函、复电、慰问函、慰问电、唁喊、唁电、礼仪活动和事项的通知等。函电行文严谨,最好是一事一函,内容上必须言无虚词,态度明朗,无任何模棱两可之语,行文中必须做到语气婉转,措辞得体,注意谦逊和礼仪。

(一)、函电的内容格式

函电在内容格式上要求也很严格,一般包括五大部分:标题、行文对象、正文、落款、附记。

1、标题

标题一般采用公文规范标题法。即标题由发函机关、事由、受函机关和文种组成。有的标题只有事由和文种。标题的作用是使受函人在繁忙的事务中一看标题,就能明白是属于哪方面的联系。

2、行文对象

行文对象是指函件接受者。写在事由之下的第一行左边,顶格,后面加冒号。

3、正文 正文是函件的内容即事项,是发函者要告诉对方的具体事情,由三部分组成:即发函事由、发函事项及结束语。语言要明确、简洁、符合规范;信函中提出意见、办法要符合客观实际,并考虑到对方的情绪和要求;信函中使用的每一个字,都应仔细推敲,看是否能准确表达意思,最忌讳语言夸大其词或以偏概全。

4、落款

落款包括发函单位和个人姓名、发函时间等。公章应盖在发信者的中央,私章盖在姓名的最后一字上。

5、附记

附记包括附言、附件两方面。附言是补充正文的内容,附件是和正文对照的文本。

(二)、函电的语言文字

函电的语言文字要求文明优雅,讲究修辞,较多采用同内容、对象相适应的书面语言,适度地使用一些雅语、谦语、敬语和礼貌语。

(三)、函电的恢复及保存

函电分为公务函电和非公务函电两类。公务函电要有标题、文号,便于归档保存,非公务函电可不写标题和文号,但应有规范的书写格式和通用的信笺,以便于传递留存。

函电的恢复要写明对方来函的名称、文号和日期,然后对来函中提出的问题认真答复,表明回复的态度和意见。回复要及时明确,结尾常用“此致”、“奉致”、“申致”等惯用语。其回复的写作格式,可参照发函书面格式,并与之回应。一般情况下,公务函电的保存按宗卷归档的原则和方法存留或注销;而非公务函电的留存与否,则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处理。

五、请柬礼仪

请柬又称请贴、邀请书,它是单位、团体或个人邀请有关人员参加重要纪念等活动的一种专用文书。请柬多用于会议、典礼、仪式、婚礼、寿筵等。用此形式来邀请宾客,是为了表示对被邀请人的尊敬,也表明邀请者对此事的郑重态度,在比较大型的宴会和一些特殊场合下,还具有证明的性质和入场券的作用。如果是看戏、看电影、参观展览会等,还要附上入场券。

请柬一般由名称、正文两部分组成。请柬名称一般为封面上所写的“请柬”二字。要写大些,字迹应工整、美观、大方。印制的成品常用烫金字。请柬一般以红色做底色,以示喜庆、热烈。请柬正文交代邀请的事由,如开纪念会、庆祝会、联欢会、举行婚礼、过生日等。应写明称呼、举行活动的时间、地点、邀请者落款、敬语、发出请柬的时间以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等。

请柬的发出要及时、规范。所谓及时,是指请柬至少在活动开始一周前发出并送到对方手中,一边对方有所准备。所谓规范,是指请柬款式装帧要美观大方,内容格式要完整规范,语言文字要简明典雅。请柬的设计要精致而富有艺术性,使客人一收到它就能感到快慰、亲切,产生被尊重的感觉,并愿意将它作为一幅漂亮的艺术纪念请柬珍藏起来。请柬切忌使用命令口气的语言文字,切忌字体涂抹潦草。外交用请柬,须按不同国家的标准要求和相应语种书写。请柬不管是留交还是转交或邮递给对方,均应按礼仪惯例,封装递送,否则,将是很失礼的。

六、公务拜访礼仪 公务拜访是指以工作目的为前提的较为正式的交往方式。

(一)、选择合适的拜访时间

拜访最好是在工作时间内,应尽量避免占用对方的休息日、休假日或午休时间,如果没有急事,应绝对避免在清晨或夜间进行拜访。拜访之前,最好以电话或通信方式与对方联系,约定一个共同方便的时间,使被访者有所准备,不要做“不速之客”。凡是约定的时间要严格遵守,提前5分钟或准时到达,以免对方久等。如果因特殊情况不能前往,应及时通知对方,轻易失约是及不礼貌的。

(二)、在拜访中充分尊重对方

到达拜访对方的单位或住处时,首先应对接待人员说明来意,听从接待人员的引导。进入接待时后,尽量坐在下座上等候,对方进来后应马上站起来,握手寒暄并待对方坐下后再坐下。在谈话进行中,要注意自己的姿势,翘起二郎腿摇晃、跨骑椅子的坐姿、双臂交叉在胸前身体向后仰靠的坐姿都是很不礼貌的,极易给人一种傲慢无礼、对谈话内容反应消极的印象。

(三)、在友好的气氛中告辞

告别是一次拜访活动的结尾部分,应在友好的气氛和心情下结束,以利未来的继续交往合作。在拜访的目的基本实现或达到预约的时间时,应先说一段有辞别意义的话后起身告辞,切忌在对方说完一段话后立即起身告辞,这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也不要在另一位客人刚到就告辞,应再坐片刻再走。一旦说出告辞就要立即起身并婉言谢绝主人相送,但也不要过分客套,与主人你来我往地互推互让。切忌一边走,一边仍在喋喋不休地说,使主人无法回身。

七、签字礼仪

(一)、签字仪式

签字是文件有效的标志。国与国之间缔结条约、协定,要经过双方权代表的签字。国家领导人之间互访,发表联合公报、联合声明时,一般也要签字。两国政府的有关部门之间就经济、贸易、文化、科技、体育等各项业务达成的协议、协定、协议书时,也要签字。各企业、团体之间就合作项目达成的协议、合同、契约等也要经过签字才能有效。所有这些经过双方代表签字的文本(有时还要经过其他必要的批准手续),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具有相应的法律效力。

(二)、签字仪式的次序

(1)、负责在文本上签字的人,应该具有法定资格。两国之间签订条约、协定,双方签字代表通常须有全权证书。

(2)、参加签字仪式的人员,可以包括双方参加谈判的人员及其他必要人员。为了表示对所签条约、协定、合同的重视,往往还邀请上级领导或更多的领导人出席。

(3)、签字仪式应做好准备工作,特别是所签文本必须在一事前准备妥当。文本的定稿、翻译、印制、校对、装订、盖火漆封印等,均应确保无误。同时还要准备好签字时用的国旗、文具等。

(4)、不管是专门的签字厅,还是临时用会议室、会客厅替代的签字场所,都要布臵得庄重、严肃。房间内最好铺满地毯。面对正门的墙上(签字桌的背景)一般要挂设帷幕,幕上标明签字仪式的名称和时间。(5)、按国际惯例,签字程序采取轮换制。在双边条约中,双方签字处在文本上呈左右并列状,以左方为首位。在各自保存的文本上,其签字处即在左边首位处,正式签字时,每个国家或组织的代表首先在本方保存的文本,即签字处在左边的文本上签字。之后,包括几种不同文字的文本,均需一一签字。助签人员应协助文本翻页,指明签字处,防止漏签,并用吸墨器吸干墨渍。签完本方保存的文本后,由双方助签人员合上文本,并相互交换文本,然后各方代表在对方保存的文本上签字。多边条约、协定、合同的签字,各方按一定顺序依次签字。

(6)、签字人签完最后一份文本后,双方签字人起立,互相交换手中的文本,热烈握手,互致祝贺。有时两位签字人还互换签字用笔留作纪念。这时,观礼嘉宾要鼓掌表示祝贺。随后,礼仪服务人员端上香槟酒,参加签字仪式的人员共同举杯,以示祝贺。

2.会务礼仪规范 篇二

一、幼儿礼仪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

(一)语言教育法

对孩子进行教育,先“知”才能后“行”。以“知”为前提,“行”才会有根有据。例如一些语言明快,朗朗上口的礼仪童谣:“遇师长,见领导,老师您好同学早”“小朋友,本领大,洗了手,关龙头,自来水,不白流”“语言礼仪礼貌用语记在心,争做文明小朋友。‘请’字“您”字不离口,‘谢谢’两字常常有,错事情‘对不起’,助人常说‘没关系’”……简洁明快的礼仪童谣让幼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情感共鸣,在学习礼仪行为中具有现实可操作性。另外也可以通过童话故事、动画片、寓言故事、情景表演等方式,对幼儿的礼仪进行正确引导,趣味性和知识性相结合,同时也要时常对幼儿做出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孩子为之努力和朝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行动训练法

习惯和规范不是告知后一下子就可以学会的,良好的行为习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良好的品格养成也是从实践中体验和训练出来的。教育家洛克曾说过:“给孩子规则,不如给孩子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俗话说“言传身教”中的“身教”就是注重行动训练法。无论是家长或是学校老师,都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行动给孩子做一个好榜样。简单的一个起身,让孩子学会让座;亲切的一声称呼,让孩子学会礼貌;饭后的一次洗手,让孩子学会讲卫生。正确的坐姿,礼貌的用语,整洁的仪容,都是依靠于反复的学习和训练,以及日积月累的好习惯形成,不可操之过急,也不能想着一蹴而就。

(三)环境熏陶法

良好的环境中营造礼仪氛围。幼儿园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们起着指导性作用。因此,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礼仪教育的优质环境尤为重要。在活动室中粘贴一些醒目的标语和动画,乏味的礼貌用语变得更为具体化和情景化,暗示性作用极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的正确礼仪方向。幼儿园的每个角落和细节里也可以张贴一些特殊的小标识,简单且生动,时刻起着提醒作用。使小朋友们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如:水龙头下张贴不浪费水,上下楼梯靠右走,等等。其次,对于家长来说,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礼仪教育中,我们首先要向家长明确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懂得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在家庭中努力营造良好的礼仪教育氛围。

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信心和独立性

国民素质水平的提高,必须从小培养。一个有教养的人必定有着良好的文明素养,才会受到他人的尊重和欢迎。当孩子学习到了正确的礼仪规范并养成良好行为规范后,同样会被他人接纳受到夸赞和欢迎,有利于促进孩子的自信心的培养,同时孩子获得到夸赞后并会继续努力,这样更加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性,有利于形成健全人格培养。

(二)有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的研究显示,那些懂得礼节、礼貌的孩子,其身心会更加健康,而且会关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学习成绩也更好。礼仪教育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幼儿怎么样学会与其他个体、其他群体进行交流、沟通。引导孩子正确的礼仪规范,孩子就会保持一种正态的心理状况,这种正态的心理状况会促进幼儿身心的和谐发展。

(三)有利于传承我国优良传统

自古以来就有“孔融让梨”“三顾茅庐”“程门立雪”等以礼待人的案例,这些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和谐化建设中,人们仍旧需要并必须重视起幼儿礼仪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礼仪、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尊敬师长、待人真诚有礼,做到“诚于中而形于外”,有利于继承我国优良传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幼儿是祖国的未来,从小培养正确的礼仪教育关系到我国的国民素质以及社会文明的发展。开展幼儿礼仪教育也是对于孩子的“必修课”,我们必须认识到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创新科学教育方法,使幼儿教育得到发展以及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志龙.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成因和对策[J].学术界,2014.

[2]严菲娅.为孩子奠定良好的人生基础——浅谈幼儿礼仪教育的价值[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

[3]颜红芹.开展幼儿礼仪教育的意义及其有效途径[J].学周刊,2011.

[4]王艳茹.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幼儿礼仪教育[J].新课程,2014.

3.公务员着装礼仪规范 篇三

关键词:公务员着装规范

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的教养阅历和社会地位的标志。着装是传递着装者思想情感的非语言信息。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的着装不仅代表着政府的形象,也是本人文化素养、个性特点和处事风格的体现。

一、公务员着装的原则

世界公认的着装白金法则为TPO原则,即时间性、地点性、场合性。公务员的着装应遵循这个广义的原则。公务员由于身份特殊,工作的时间、地点和场合是特定的,在TPO原则基础上,也应遵循体现职业特点的黄金法则,即整肃性、整洁性和整体性。

(一)整肃性

公务员从事国家事务并维护人民利益,在执行公务时应给人以勤政、廉洁、朴实的外在形象,制服、西装、中山装、西服套裙等显得正规而庄重,令人肃然起敬。不可过于时尚怪异、随意邋遢和过度渲染,不宜选择过紧、过露、过透、过短的服饰;也不可过分地落伍,显得因循守旧、顽固不化。譬如佩戴领带体现了场合的正规,但是有的工作人员却随意地将衬衫放在裤带外边,违背了着装的整肃性。

(二)整洁性

整洁的衣冠能够给予他人积极向上、值得信赖的形象。衣服应收拾得干净整洁,勤洗勤换。上衣干净挺括、裤线清晰明快、皮鞋干净明亮。上衣不能褶皱歪拧、胸口不能存有油污渍、后背不能沾满头皮屑,裤子不能由于长时间未洗而后面磨得发亮,开线和裂口的地方应缝合好,皮鞋不能沾满灰尘,夏天不能留下汗渍,身上不能存在异味。

(三)整体性

着装的整体搭配即注重全局效果、相得益彰,体现当代公务员和谐得体、自然潇洒的风度。一要衣、裤、裙、鞋、袜、内衣等相互呼应、协调配合,如深色西装与黑色皮鞋之间如果露出肤色容易给人断层的感觉,应配上黑色丝袜;二要与形体、年龄相适应,量体裁衣、随体而制,过紧过松的服饰均不适合;三要色系搭配不宜过杂乱,不超过三种,浅色内衣配深色外套。

二、制服的着装规范

目前,我国公安、工商、税务、海关等执法部门都有国家规定和统一下发的制服,身穿制服既要彰显内涵又要注重规范。

(一)彰显内涵

制服是按照工作氛围和性质设计的,体现了时代和职业的要求。近年来,有的行政执法部门进行了制服的换装,将女士大檐帽改为小檐卷帽,夏装改为浅蓝色夹克式,春秋装为收腰设计,这些说明,新时期干部着装在庄重、朴素、严肃的基础上还更应体现精明、干练、有活力、朝气蓬勃、昂扬向上。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应牢记帽徽、肩章、纽扣上面所印制的特定标识的内涵,遵守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

(二)注重规范

有的行政执法人员和窗口人员虽身穿制服,但忽视细节要求,着装不够规范。有的大厅或基层管理所人员穿制服不佩戴领带、不系扣子、内穿毛衣、配休闲鞋子,有的冬装、夏装、春秋装同时出现,肩章、胸牌参差不齐。有的领带长度不一、甚至配其他款式,有的披肩长发、留胡须、佩戴色泽鲜艳的首饰。这些混装现象会给社会公众带来思想涣散、工作作风不够严谨、敬业精神缺乏的印象。

三、正装的着装规范

相当一部分国家公务员在工作中没有统一制服,着装要求会宽泛许多,着装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男士

职业男士应体现精明、干练、正统。

1西装

可以“一套西装打天下”。首先,西服质地不能太昂贵,否则会给人奢侈之感,使人联想到奢侈之风;也不能太廉价,否则会给人邋遢之感,使人联想到工作作风懈怠。在某次二十国峰会上,作为东道主的英国首相夫人沙拉布朗的套裙价值不菲,但英国媒体好评如潮,原因是这套衣服不是她自掏腰包买来的,也不是接受赠与得来的,而是为了此次会议租来的,体现了廉洁从政的精神。

其次,西服款式应以三个扣为首选。三个扣的西装具有肩窄、收腰、领口面积较大的特点,更能体现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充沛活力,表明以开放的姿态来接纳一切。对于身材不同时具备高大和魁梧的多数东方男士而言,应穿三个扣子的西装。而既高大又魁梧的男士可以选择两个扣子的西装。西装的扣子应扣上而不扣下,坐下来时应解开扣子。

再次,西服的颜色应以藏蓝色为首选,配白色衬衫、亮色领带。略带色彩的深色西装可以给人含蓄内敛、沉稳干练的印象。全色不要超过三个色系,穿浅色西装应配深色领带。皮带、皮鞋、皮包应同一颜色,与西装一致,此为“三一定律”。

复次,西服的搭配包括领带、马甲、皮带、皮包、皮鞋、袜子等。领带的首选为右下方倾斜的条纹型,给人干练、条理清晰、执行力强的特点。也可选择点状的领带,给人善于配合、富有团队精神的感觉。红色等特定颜色和图案的领带在公务场合应根据实际环境和寓意来搭配。领带夹应在衬衫上数第三、四个纽扣之间。冬装应以马甲代替毛衣。

最后,夏装的要点。长袖衬衣应系上袖口,上边领口解开。内衣有吸汗的功能,当一个人汗流浃背之时,一定不是最好的工作状态,因此,衬衫应配内衣,衬衫领口不宜露出内衣。对个体而言,短袖衬衫不适合系领带,但对于团队整体而言,统一要求或特别正规的场合短袖衬衫仍要配领带。

2便装

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在参加考察、慰问等活动时,如果穿得过于正式容易给人呆板、木讷的感觉,为体现宽松、融洽的现场气氛,更好的达到活动目的,应适当考虑穿便装。这时,可穿夹克或短款半大衣,穿长袖衬衫可解开袖口,夏装可选择的带领和带袖的体恤并放在裤带里边,也可选择白色衬衫放在裤带外边。遇到特定场合应因地制宜。如汶川地震时,温总理穿的是一双便于工作的运动鞋。

(二)女士

职业女士应体现优雅、端庄、大方。

1首选服饰

女士在着装方面更应该用好黄金分割比例,使上下身比例为1:2或2:1,用女性特有的曲线美来体现柔性管理和亲和力。套裙是职业女性在正式场合的最优选择。面料应尽量选用天然质地。许多女政要在正式场合都喜欢穿色泽鲜艳的套裙,原因在于女士在色彩上以“靓丽的彩虹”来体现神采奕奕,如果是黑白灰色系,则应在款式和配饰上做文章。对于年长的女士,裙边应在膝盖以下十五厘米;年轻的女士,裙边应在膝盖以上十五厘米。套裙应配一脚蹬的皮鞋,鞋跟在五厘米左右。应配丝袜,袜口不宜露出。正规场合应选择皮质小包,皮包不应放在桌子上,应放在地毯上或椅子后面。

2备选服饰

套装、连衣裙、旗袍、正规款式的毛衫都可以体现黄金分割点,也可以作为备选服饰,穿于相对正规的场合。其中,过于休闲或另类夸张款式的连衣裙、旗袍、毛衫不属于正规服饰。皮裙、健美裤、网杉儿、低胸装等是女士常见的忌讳。配件和饰物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胸针、披肩、耳钉等应与衣服交相呼应,做工精细。

参考文献:

[1]杨 敏官员服饰与礼仪[J]决策与信息,2009(11)

4.会务茶水服务礼仪 篇四

会议作为商业服务活动,每一个环节中都有礼仪问题牵涉其中,今日我们讨论的是会务茶水服务礼仪这一话题,会议中怎么为参会者添加茶水合适呢?方式、水量、时机各中细节无不体现组织会议方的风范和礼仪。

一、会议茶水服务礼仪内容

1、倒茶的方法

倒茶前,我们先要对茶水质量把关,一般情况下茶叶量应该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当然如果客人主动介绍自己喜欢喝浓茶或淡茶的习惯,那就按照客人的口胃)

茶冲好。倒茶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倒洒以至于弄湿客户的衣服或者是烫伤客户的手脚,倒水不用过多一般来说以杯子的七八分满为宜。

2、端茶的礼仪

会议倒茶的时候应该在与会人员的右后方倒茶,在靠近之前,应该先提示一下(请喝茶等),以免对方突然向后转身而躲避不及,弄掉杯具。

如果是女士的话,杯子的拿法应该是右上左下,即右手握手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左手拖着杯子底部;

如果是男士的话,则双手水平拱握着杯子的二分之一处,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便于取放。

3、添茶礼仪

添水时,如果是有盖的杯子,则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将杯盖夹住,轻轻抬起,大拇指、食指和小拇指将杯子取起,侧对客人,在客人右后侧方,用左手容器填满,同样摆放在饮水者右手上方5—10公分处,有柄的则将其转至右侧。

二、会议茶水服务礼仪注意事项

1、在会议开始之前要检查每个茶杯的杯身花样是否相同;

2、茶水的温度以八十度为宜;

3、在倒茶的时候每一杯茶的浓度要一样;

4、倒茶时要先给坐在上座的重要宾客,然后顺序给其他宾客;

5、在客人喝过几口茶后应即为续上,不能让其空杯。座次礼仪:

1、首先是前高后低

2、其次是中央高于两侧

5.会议会务工作规范 篇五

一、会前准备

(一)明确会议目的,确定会议内容,拟定会议初步方案。内容包括:

1、会议时间、地点和主题。

2、报到的时间、地点。

3、出席会议人员。

4、会议议程、会议主持人、讲话人、发言人名单。

5、会议文件材料的起草、审批、印发工作的分工。

6、会场的布置和座位(含主席台)安排原则。

7、会务用品的准备。

8、会议记录、会务记录情况反映工作原则。

9、会议经费的解决渠道。

10、新闻报道。

11、后勤保障工作安排。

(二)认真核实本次会务工作的各有关单位,搞好各方面的协调配合。

(三)制发会议通知,会议通知应明确会议时间、地点、主题、参加会议人员范围等有关注意事项。

(四)准备会议文件。

(五)制订会务工作方案并落实。

1、制作会议证件。

2、制作会议横幅。

3、排出会场座位图(含主席台)。

4、排出颁奖顺序(站位图、座位图等)。

5、制作胸花、锦旗、奖牌、证书,订购鲜花。

6、布置会场。

(1)检查横幅是否按要求悬挂、并确保字体规范无误。

(2)布置主席台。确定主席台就座的领导人数,摆放姓名标签牌、话筒布置,会议资料等有关物品。

(3)测试音响、电子显示屏设备。

(4)提前搞好会场内外的清洁卫生,在会场入口摆放好签到桌。

二、会后工作

1、会议结束后,通知清洁人员清理会场,如会场人员遗忘物品,及时招领。

2、整理会议记录,做好会议文件资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3、必要时协调与会人员安排返程。

6.职场礼仪之问候礼仪规范 篇六

在职场生涯中,不要小看任何一个细小的动作,就像问候一样,一个简单的问候也包含着丰富的职场礼仪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问候礼仪规范,希望对您有帮助。问候的基本含义 问候,亦称问好、打招呼。一般而言,它是人们与他人相见时以语言向对方进行致意的一种方式。通常认为,一个人在接触他人时,假定不主动问候对方,或者对对方的问候不予以回应,便是十分失礼的。在有必要问候他人时,职场商务人员主要需要在问候的次序、问候的态度、问候的内容等三个方面加以注意。(一)问候次序 在正式会面时,宾主之间的问候,在具体的次序上有一定的讲究。1.一个人问候另一个人。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之间的问候,通常应为位低者先行。即双方之间身份较低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才是适当的。2.一个人问候多人。一个人有必要问候多个人时,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许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地依次而行。(二)问候态度 问候是敬意的一种表现。当问候他人时,在具体态度上需要注意四点: 1.主动。问候他人,应该积极、主动。当他人首先问候自己之后,应立即予以回应。2.热情。在问候他人时,通常应表现得热情而友好。毫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漠,都是应当避免的。3.自然。问候他人时的主动、热情的态度,必须表现得自然而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担,都不会给他人以好的印象。4.专注。基层公务员在对其交往对象进行问候时,应当面含笑意,以双目注视对方的两眼,以示口到、眼到、意到,专心致志。

7.会务礼仪规范 篇七

1. 整齐、美观的馆服是图书馆礼仪的基础

图书馆员着装整齐、美观大方是展示图书馆礼仪的基础。如果说图书馆的建筑设施是实实在在的不可更改的硬件的话, 那么图书馆员可以说是有生机、富有创造力的软件了。他们每天穿梭于硬绑绑的书架之间, 周而复始重复着同样的工作, 但是他们精神抖擞, 神采奕奕, 给图书馆带来勃勃生机。统一着装是图书馆管理现代化与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图书馆员身着统一的馆服, 整洁大方, 庄重典雅, 能够表现出图书馆员团结、敬业、严肃的精神面貌, 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职业风范。馆服都是依据图书馆员的身材量体裁衣, 他们设计简单, 款式大方, 非常适合图书馆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特点。图书馆员穿着时尚美观的馆服, 精神而干练, 能够赢得广大师生的尊重和信任, 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大学生在图书馆学习, 会受到图书馆员整齐划一的职业着装的影响, 促使他们注重自己的穿衣打扮, 在不同的场合去穿合适的服装, 并且会思考他们走向工作岗位后应该怎么着装打扮, 对他们形成正确的着装礼仪有一定帮助。

2. 端庄、优雅的仪容仪态是图书馆礼仪的重点

图书馆是为广大师生服务的窗口, 图书馆员拥有端庄、优雅的仪容仪态尤为重要。仪容就是个人的外貌, 它包括个人的卫生习惯和外在的装扮。仪态就是身体行动时所展示出来的各种姿势、各种形态。容光焕发的仪容, 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美观得体的仪态, 彰显文明与优雅。图书馆员干净、整洁的妆容, 大方、洒脱的举止, 能够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并且在不经意间也展示了礼仪之美, 美化了图书馆的客观环境和人文环境, 形成了图书馆一道独特的风景。大学生处于学生和未来就业者之间的一段黄金时期, 人生之路刚刚起步, 怎么样去塑造他们、引领他们是我们高校工作者必然思考的课题。一个人的成长内因固然起主要决定作用, 但是外部的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也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图书馆员优雅得体的言行举止影响着大学生的一举一动, 对他们提高自身涵养, 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 培养成为道德高尚, 行为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公民,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热情、礼貌的服务用语是图书馆礼仪的关键

热情、礼貌的服务语言传递着温暖与信任, 是图书馆礼仪的关键。图书馆员为广大师生服务时, 语言在服务过程起着媒介、传导的作用。温暖如风、热情洋溢的话语, 诚挚善良、充满温情的目光能够有效地促进两者进行真诚的沟通与交流。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 恶语伤人六月寒”, 理智的语言, 是每个馆员在全面掌握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所应具备的基本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1】当代大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他们思想不成熟, 有较强的自我意识, 往往以自为我中心, 说话办事时不会为对方考虑。所以图书馆员在为他们服务、回答他们的咨询时, 必须认真倾听, 仔细思考, 掌握他们的问题所在, 然后耐心地给予简练、精确的解答。图书馆员在交流中一定要面带微笑, 要使用正确、规范、温馨的礼貌用语进行服务, 语言要精练、客气、委婉, 不要生硬、刻薄、死板, 遇到他们不解的问题时, 我们要有耐心, 多采用征询的语气与他们进行沟通, 及时地解决他们的不解和疑惑。大学生还未踏入社会, 在待人接物方面还有许多不足, 需要我们指导与帮助。图书馆员热情周到的服务, 关心爱护的话语可以帮助他们改进在人际交往中的缺陷及不足, 促进他们注重待人接务时的文明礼貌, 从而形成标准、规范、文明的礼仪礼节。

4. 深沉、浓郁的心灵美是图书馆礼仪的升华

无论是图书馆的馆服, 还是图书馆员的仪容仪态, 甚至是图书馆员的服务用语在图书馆服务过程中, 这些都是外在的表象的东西, 如果没有一颗充满正义、充满爱心、充满真诚善良的心灵, 都不可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地完善与完美。拥有深沉、浓郁心灵美的人, 才能秉持怜悯、敬重、仁爱去对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 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人, 才能公平、公正地处理身边出现的各种杂乱繁琐的事情。图书馆员拥有心灵美, 就能在工作中展现出迷人的魅力。他们关心帮助他人, 无微不至, 不计回报;他们努力辛勤工作, 默默奉献, 不计得失。他们使图书馆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他们使图书馆充满了友情和亲情, 他们使大学生感到每次来到图书馆读书都是一次赏心悦目、温馨愉悦的旅程。他们畅游书海, 流连忘返, 不仅学到了科学文化知识, 还淘冶了情操, 提升了智商和情商, 为他们融入职场融入社会, 接受各种严峻的考验与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拥有深沉、浓郁的心灵美, 是图书馆礼仪的升华, 是图书馆服务工作能够完成得更加优秀、更加完美的保障。

图书馆礼仪在为广大师生服务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图书馆员的精神面貌和文明水平, 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与效果。同时图书馆礼仪对大学生形成规范的礼仪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它促进大学生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质, 促进大学生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

参考文献

8.教师礼仪规范对教育教学的作用 篇八

关键词:教师礼仪;人格魅力;形象塑造;教学效果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礼仪则是文明的象征。教师礼仪代表着职业形象、学校形象、教师个人形象。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礼仪的规范在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规范教师礼仪是树立良好教师形象的具体呈现。

一、做仪表得体的教师

一个人的魅力、气质、涵养往往从他的姿态中就能表现出来,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尤其要注意在教育教学场合的行为举止,做到自然、大方、朴素、得体、不弄虚作假。课堂是教师的主战场,更是教师礼仪呈现和育人的第一线。教师的仪表对形成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有重要作用。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都很强,孩子们第一眼看见老师会特别注意老师的仪表、装束、言谈、举止。一个教师的仪容可观、言谈举止庄重文雅,不仅受学生尊重和增进师生情感,还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对教育教学工作也大有益处。

二、做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教师

“教师礼仪”是教师人格魅力和师德形象的展示,是教书育人的重要载体。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还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举止文雅、穿着朴素、仪态端庄、作风正派的教师会给学生一种示范作用、熏陶作用。反之,不注意个人的仪表风度,行为不检等形象欠佳的教师,通常会成为学生私下议论的对象,从而使教师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大打折扣。因此,教师要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人格魅力,就必须具备必要的礼仪

修养。

三、做学生形象塑造的代言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是学生模仿的道德实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论是否带有德育的故意,实际上都是德育的无声影片,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会对孩子的一生都产生影响。教师的自身形象能直接影响学生形象的塑造。教师在施教的同时,学生通过对教师形象的观察和模仿,形成对自己形象的定位。在学生的思维意识中,教师是最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只听老师话的原因。

教师礼仪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教育效果的好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办法仍然是“言传身教”。如果教师不仅口说并且能真正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必能留给学生良好的师者形象,获得学生的尊重。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便于教师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成绩。未成年孩子对教师的选择倾向性很强,一般而言,当他们喜欢某位教师时,便喜欢学这门课;当他们讨厌某位教师时,就会讨厌这门课。因此,教师礼仪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有重要作用。

总之,教师职业礼仪不仅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渗透于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形象的塑造是人类不变的目标,教师礼仪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也是对教育未来负责的表现,作为教师,要用礼仪规范行为,用礼仪滋润心灵。用礼仪促进教学,加强礼仪学习,不断进取,才能是教师礼仪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9.会务礼仪规范 篇九

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的具体表现,往往与其工作能力、从政水平、个人魅力以及待人接物的态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交谈是基层公务员个人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

交谈礼仪,即基层公务员在一般场合与人交谈时应当遵循的各种规范和惯例,主要涉及交谈的态度、交谈的语言、交谈的内容、交谈的方式四个方面。

一、交谈的态度

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所表现的态度,往往是其内心世界的真实反映。若想使交谈顺利进行,就务必要对自己的谈话态度予以准确把握、适当控制。

具体而言,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应当体现出以诚相待、以礼相待、谦虚谨慎、主动热情的基本态度,切不可逢场作戏、虚情假意、敷衍了事、油腔滑调。

(一)表情自然

表情,通常是指一个人面部的表情,即一个人面部神态、气色的变化和状态。人们在交谈时所呈现出来的种种表情,往往是个人心态、动机的无声反映。基层公务员为了体现自己的交谈诚意和热情,应当对表情予以充分注意。

1.交谈时目光应专注,或注视对方,或凝神思考,从而和谐地与交谈进程相配合。眼珠一动不动,眼神呆滞,甚至直愣愣地盯视对方,都是极不礼貌的。目光游离,漫无边际,则是对对方不屑一顾的失礼之举,也是不可取的。如果是多人交谈,就应该不时地用目光与众人交流,以表示交谈是大家的,彼此是平等的。

2.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可适当运用眉毛、嘴、眼睛在形态上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对方所言的赞同、理解、惊讶、迷惑,从而表明自己的专注之情,并促使对方强调重点、解释疑惑,使交谈顺利进行。

3.基层公务员交谈时的表情应与说话的内容相配合。与上级领导谈话,应当恭敬而大方;与群众谈话,应当亲切而温和;在秉公执法时说话,应当严肃而认真。

(二)举止得体

人们在交谈时往往会伴随着做出一些有意无意的动作举止。这些肢体语言通常是自身对谈话内容和谈话对象的真实态度的反应。因此,基层公务员务必要对自己的举止予以规范和控制。

1.适度的动作是必要的。例如,发言者可用适当的手势来补充说明其所阐述的具体事由。倾听者则可以点头、微笑来反馈“我正在注意听”、“我很感兴趣”等信息。可见,适度的举止既可表达敬人之意,又有利于双方的沟通和交流。

2.避免过分、多余的动作。与人交谈时可有动作,但动作不可过大,更不要手舞足蹈、拉拉扯扯、拍拍打打。为表达敬人之意,切勿在谈话时左顾右盼,或是双手置于脑后,或是高架“二郎腿”,甚至剪指甲、挖耳朵等。交谈时应尽量避免打哈欠,如果实在忍不住,也应侧头掩口,并向他人致歉。尤其应当注意的是,不要在交谈时以手指指人,因为这种动作有轻蔑之意。

(三)遵守惯例

除了表情和举止之外,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往往能通过一些细节来体现自己的谈话态度。为表达自己的诚意、礼貌与热忱,基层公务员在这些细节的处理上要遵守一定的既成惯例。

1.注意倾听。倾听是与交谈过程相伴而行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交谈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务必要认真聆听对方的发言,用表情举止予以配合,从而表达自己的敬意,并为积极融入到交谈中去作最充分的准备。切不可追求“独角戏”,对他人发言不闻不问,甚至随意打断对方的发言。

2.谨慎插话。交谈中不应当随便打断别人的话,要尽量让对方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看法。如确实想要插话,应向对方打招呼:“对不起,我插一句行吗?”但所插之言不可冗长,一两句点到即可。

3.礼貌进退。参加别人谈话之前应先打招呼,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加入。相应地,他人想加入己方交谈,则应以握手、点头或微笑表示欢迎。如果别人在个别谈话,不要凑上去旁听。若确实有事需与其中某人说话,也应等到别人说完后再提出要求。谈话中若遇有急事需要处理,应向对方打招呼并表示歉意。值得注意的是,男士一般不宜参与妇女圈子的交谈。

4.注意交流。交谈是一个双向或多向交流过程,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因此在交谈时切勿造成“一言堂”的局面。自己发言时要给其他人发表意见的机会,别人说话时自己要适时发表个人看法,互动式促进交谈进行。

二、交谈的语言

语言是交谈的载体,交谈过程即语言的运用过程。语言运用是否准确恰当,直接影响着交谈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基层公务员在交谈中要尤其注意语言的使用问题。

(一)平易通俗

基层公务员作为人民的公仆,自当以质朴的形象示人。因此在交谈时,务必要以务实为本。

1.基层公务员所使用的语言最好是让人一听便懂的明白话。如果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所使用的语言过于雕琢,甚至咬文嚼字、矫揉造作,满嘴的专业术语和子曰诗云,堆砌词藻、卖弄学识,则只会让人闻之生厌,不知所云。

2.在与普通群众交谈时,基层公务员应充分考虑到对方的职业、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所说之话更应力求平易通俗,以利于沟通与交流。如果满口“官话”,不仅有碍信息的传达,而且容易脱离群众。

(二)文明礼貌

日常交谈虽不像正式发言那样严肃郑重,但也不能不讲用语的文明礼貌。

1.在交谈中,要善于使用一些约定俗成的礼貌用语,如“您”、“谢谢”、“对不起”等。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在交谈结束时,应当与对话方礼貌道别,如“有空再聊吧!”、“谢谢您,再见!”等。即使在交谈中有过争执,也应不失风度,切不可来上一句:“说不到一块儿就算了”、“我就是认为我对”等。

2.交谈中应当尽量避免一些不文雅的语句和说法,不宜明言的一些事情可以用委婉的词句来表达。例如想要上厕所时,宜说:“对不起,我去一下洗手间。”或说:“不好意思,我去打个电话。”

3.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切不可意气用事,以尖酸刻薄的话对他人冷嘲热讽,也不可夜郎自大、目中无人,处处教训指正别人。作为各级政府的形象代表,务必要谦虚大度,文雅用语,礼貌交谈。

(三)简洁明确

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所使用的语言应当力求简单明了,言简意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切忌喋喋不休、啰啰嗦嗦。这样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还可以体现自己的精明强干。

交谈时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要让他人准确无误地听懂自己的发言。因此基层公务员交谈时务必要使用明确的语言。这里的“明确”,应当包含两层意思。

1.要求发音标准,吐字清晰。交谈时起码的一点是要让对方听清自己的话,否则就根本谈不上交流。当前最重要的,是忌用方言、土语,而以普通话作为正式标准用语。

2.要求所说之话含义明确,不可产生歧义,模棱两可,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例如“咱们单位里老张是长寿冠军,您排第二。可上周老张不幸去世了,所以这回该是您了!”这句话原意是说对方已取代老张成为长寿冠军了,可乍一听却以为是在说对方也要步老张后尘赴黄泉路了。可见语言明确是十分必要的。

三、交谈的内容

交谈的内容是关系到交谈成败的决定性因素。基层公务员所选择的交谈内容,往往被视为个人品位、志趣、教养和阅历的集中体现。交谈内容的选择应当遵守一定的原则和要求。

(一)切合语境

语境即说话的语言环境,它指的是说话的客观现场环境,包括时间、地点、目的以及交谈双方的身份等内容。基层公务员在交谈内容的选择上要切合语境,主要有下面两层含义。

1.遵守“tpo”原则。t即时间,p即地点,o即场合。基层公务员的交谈内容务必要与交谈的时间、地点与场合相对应,否则就有可能犯错误。

2.符合身份。交谈者的身份也是语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基层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机关的公职人员,是政府的形象代表,因此其交谈内容的选择一定要符合身份,要努力使自己的谈话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并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切勿与现行政策法规唱反调,切勿泄露国家机密。

(二)因人而异

所谓因人而异,即是指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要根据交谈对象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交谈内容。

1.谈话的本质是一种交流与合作,因此基层公务员在选择交谈内容时,就应当多为谈话对象着想,根据对方的性别、年龄、性格、民族、阅历、职业、地位而选择适宜的话题。如果完全不考虑这些因素,交谈就难以引起对方的共鸣,难以达到沟通和交流的目的,甚至出现对立的情况。

2.正是由于交谈各方往往有着不同的性别、年龄阅历和职业等主观条件,交谈中经常会发现彼此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关注话题等。遇到此种情况,基层公务员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选择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作为谈话内容,使各方在交谈过程中有来有往、彼此呼应、热情参与、皆大欢喜。如果选择了双方都不感兴趣或者只有一方感兴趣的话题,交谈只能是不欢而散。因此交谈必须“求同”。

如果交谈各方在交谈中对某一问题产生了意见或观点的分歧,不妨进行适度的辩论。但这种辩论是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如果谁也不能说服谁,就应当克制自己的情绪,保留歧见。切不可为了强行说服别人而争得面红耳赤,导致不欢而散。因此交谈必须“存异”。

(三)一般要求

除去上述几条具体原则外,基层公务员在选择交谈内容时还应遵循以下四点。

1.选择高雅的内容。基层公务员作为国家行政工作人员,应当自觉地选择高尚、文明、优雅的内容,例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风土、人情、传统、典故,以及政策国情、社会发展等话题。不宜谈论庸俗低级的内容,如男女关系、凶杀惨案,更不应参与小道传闻的道听途说。

2.选择轻松的内容。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要有意识地选择那些能给交谈对象带去开心与欢乐的轻松的话题,除非必要,切勿选择那些让对方感到沉闷、压仰、悲哀、难过的内容。

3.选择擅长的内容。交谈的内容应当是自己或者对方所熟知甚至擅长的内容。选择自己所擅长的内容,就会在交谈中驾熟就轻,得心应手,并令对方感到自己谈吐不俗,对自己刮目相看。选择对方所擅长的内容,则既可以给对方发挥长处的机会,调动其交谈的积极性,也可以借机向对方表达自己的谦恭之意,并可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应当注意的是,无论是选择自己擅长的内容,还是选择对方擅长的话题,都不应当涉及另一方一无所知的内容。否则便会使对方感到尴尬难堪,或者令自己贻笑大方。

4.回避忌讳的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忌讳的话题,因此基层公务员在交谈时务必要注意回避对方的忌讳,以免引起误会。例如不干涉对方的私生活,不询问对方单位的机密事宜等。

由于中外生活习惯的差异,许多国内司空见惯的话题往往是触犯外国人禁忌的敏感内容。因此基层公务员在与外国人打交道时,尤其要注意回避对方忌讳的话题。例如,过分地关心他人的行动去向,了解他人年龄、婚姻、收入状况,询问他人身高体重等,都被外国人视为对其个人自由的粗暴干涉,是交谈所不宜涉及的。

四、交谈的方式

交谈的方式,即人们在与他人进行交谈时所采用的具体的形式。交谈方式的选择恰当与否,对于能否正确进行人际沟通、恰当表达个人思想、友善传递

见,”若通话一方得到了某种帮助,则应不忘致谢。通话结束可主动征求对方意见:“就谈到这里,好吗?”等对方说完放下话筒,再挂电话。

(二)用语规范

基层公务员的通话用语往往是有一定之规的,这种规范性主要体现在通话人的问候语和自我介绍这两项基本内容之上。

例如,发话人可以这样自报家门:“您好,我是市邮政局局长郭华林。”随后再告诉对方自己找的通话对象:“请问金宇翔先生在吗?”或者说:“我可以和金宇翔先生通话吗?”

如果是给寻呼台打电话或者需要总机转接时,发话人可说:“小姐您好!麻烦您呼8023,谢谢!”或者说:“小姐您好!请帮我接分机号527,谢谢!”如果是回传呼,发话人可说:“您好!我是李云,请问刚才谁呼8023?”

为了使发话人及时了解其所拨号码是否正确,或本人是否发话人所找之人,受话人同样应当主动自报家门:“您好!市政府接待处,我是王平。”如果是单位共用电话,则只须报上本单位名称即可。至于“请问您找哪一位”之类的话,则可说可不说。

(三)用语温婉

通话时语气的把握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反映着通话人的办事态度。语气温和、亲切、自然,往往会使对方对自己心生好感,从而有助于交往进行;语气生硬傲慢、拿腔拿调,则无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话人在通话过程中应当力求发音清晰、咬字准确、音量适中、语速平缓。要做到这一点,通话人应当在细节问题上予以充分的注意。例如通话过程中始终使话筒与嘴部保持2—3厘米的间距,就能有效保证音量的适度。

如果自己说话带有口音,或觉察到对方听着较困难,就应有意识地调整语速和音量;如果由于种种原因听不太清对方的话,则应委婉地告诉对方:“对不起,我们这边线路有点问题,我听不清楚您的声音,请大点声好吗?”对方调整过来后再向对方致谢,切不可抱怨对方。

(四)用语文雅

通话过程中,为了不影响他人的正常工作,通话双方都应对自己的说话音量和方式加以控制。既不可大声嚷嚷、高声谈笑,或者一惊一诧、时高时低,从而打断他人工作思路,也不可窃窃私语,鬼鬼祟祟,无端吸引他人注意。

除了用语要文雅外,通话人的举止亦应保持文雅。话筒要轻拿轻放,不宜用力摔挂。通话时应避免过分夸张的肢体动作,以防带来嘈杂之声。

四、通话的时间

基层公务员的电话形像不仅体现在准备的实施、语言的运用和态度的把握上,而且还反映在通话人时间感的具备上。通话人时间感的强弱往往能间接而微妙地折射出其办事效率的高低和工作能力的大小。而对时间感强弱的判断往往可以从如下三方面予以具体把握。

(一)择时通话

通话时机的选择看似平常,实际上至关重要。为确保信息的有效传达,发话人应根据通话对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时机,尽量为受话人多考虑一些,尤其要避免打扰对方休息。

一般而言,公务电话应当在周一至周五的上班时间拨打,不宜在下班之后或例行的假日拨打,更不能在凌晨、深夜、午休或用餐时间“骚扰”他人。如确有急事不得不打扰别人休息时,务必在接通电话后向对方致歉。

如果是打国际长途,则应先计算一下本地与目的地的时差,然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应尽量照顾对方是否方便,而不可总是以自己为中心。

(二)安排顺序

基层公务员在工作时通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即同时有两个电话待接,而办公室内暂时只有自己一人,这一问题如何应付呢?

一般而言,公务人员可在接听任一电话前迅速请求隔壁办公室的同事帮忙接听其中一个,自己接另一个,接听完毕后再询问另一个电话的具体情况。

但为了不影响其他工作人员,基层公务员可先接听首先打进来的电话,在向其解释并征得同意后,再接听另一个电话,并让第二个电话的通话对象留下电话号码,告之稍候再主动与他联系,然后再迅速转听第一个电话。如果两个电话中有一个较另一个更重要,则应先听重要的一个。例如应当先听长途来电再接市内来电,先听紧急电话再接一般性公务电话等。

不管先接听了其中的哪个电话,都应当在接听完毕后迅速拨通第二个电话,不宜让对方久等。切不可同时接听两个电话,或只听一个电话而任由另一个来电铃响不止,更不可接通了两个电话后只与其中一个交谈,而让另一个在线上空等。

(三)节约时间

电话作为一种便捷的通讯工具,其目的在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基层公务员在使用电话时,务必要做到长话短说,以节约通话时间。

基层公务员使用电话要有一个明确的指导思想,即除非有重要问题须反复强调、解释,在正常情况下,一次通话时间应控制在3分钟之内。这一做法在国际上通称为“通话3分钟”原则,它在许多国家都被当作一项制度,要求每一位公务员严格遵守。

发话人要贯彻“通话3分钟”原则,首先应当在通话前大致估算一下需要多少时间把话讲完,如何安排可使通话时间限定于3分钟之内。通话时,发话人须明确自己的通话主题,言简意赅地表达清楚,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明确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要多说,什么要少说。说话切勿东拉西扯、漫无边际,更不可说一些类似“猜猜我是谁”、“知道我找你有什么事吗”的废话。如果通话内容已陈述清楚,就应当及时结束通话,无需唠叨。

通话过程中,若通话人须取一些相关资料或暂时离开去办重要事宜时,应在30秒之内解决。若超过30秒,须征得对方同意并致以歉意,或先暂时挂断电话,完事后再拨打过去。

需强调的是,“通话3分钟”原则旨在要求基层公务员通话时用语简洁、节省时间,而并不要求通话人刻意追求3分钟的精确时限。“通话3分钟”原则应当主要由发话人灵活把握。

网络礼仪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电脑应用的普及,网络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我国,网络已逐渐成为基层公务员执行公务时所使用的一种高效便捷的基本工具。各级行政机关的办公现代化与网络化已是大势所趋。

所谓网络,就是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使各用户之间能通过电子邮件、数据库和其他共享方式得到更好的通讯与交流。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两大类,人们熟知的因特网就属于广域网。

网络本质上是一种无形的联系,是不同的电脑用户进行信息共享、通讯与交流的渠道。任何人在使用网络的时候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对网络的使用。因此,人们在使用网络时必须遵守一定的网络规则。这些网络规则,就是网络礼仪。

基层公务员在利用网络执行公务时,同样要遵守网络礼仪。这里所说的网络礼仪除了大家应当普遍遵守的规则惯例外,还包括基层公务员因其特定身份而必须遵循的特殊网络礼仪。一般而言,基层公务员应当遵守下述规则。

一、特殊的规则

鉴于自身的特定身份,基层公务员在上网时除应当遵守一些众所周知的基本规则外,还应严格遵循以下三条特殊的规则。

(一)公私分明

国家行政机关的电脑是办公的工具,因此基层公务员在平时使用网络时必须明确自己的上网目的,做到公私分明,不可利用工作之便为个人私利服务。其基本要求是要遵守“公款公用”和“因公上网”这两项基本原则。

1.公款公用。基层公务员不准利用公款,以公务之名购买个人电脑、软件或支付因私上网的费用。给基层公务员配备手提电脑,应当严格按规定行事,不得浪费国家财产。不准借办公条件现代化之机和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之名,利用公款参加各种电脑知识、技能培训。

2.因公上网。基层公务员不准占用公家电脑私人使用,为个人谋利,如收发私人电子邮件,玩网络游戏,进行“网上约会”等。尤其不得在闲暇时间,利用单位配给的手提电脑进行娱乐或做其他任何与公务无关的事。

在实际工作中,违背上述规定的现象时有发生。类似的做法不仅极大地浪费了国家财产,而且使公用电脑和网络无法在工作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基层公务员因迷恋于网上的“私人作业”,往往会大大降低其工作效率。

(二)控制时间

基层公务员在利用网络执行公务时,一定要注意时间的把握,做到择时上网,适度上网。

1.择时上网。由于在现有条件下,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网络往往会占用电话线路,而电话是目前各级机关最常用的对外联络工具,因此基层公务员必须对上网时机的选择明确把握,如果时机不当,例如在平时电话联络繁忙的时段上网,就会妨碍本单位的对外交流,不仅是对他人的不敬,而且会影响公务的正常办理。

2.适度上网。各级行政机关使用网络办公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但如果基层公务员长时间使用网络,甚至不分昼夜地上网,就会使本单位承担较重的上网费用负担,增加行政开支,而且同样有可能造成本单位与外界联系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各级行政机关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对上网时间进行有效的控制。例如,划定一个固定的时间段,作为本单位在工作日的统一上网时间,并将此作为一项工作制度确定下来,通知与本单位有联系的其他单位,请求予以配合。本单位的工作人员只能利用这段时间上网办公,其余时间则务必保持电话线路的畅通无阻。

另外,许多公务员上网办公时间过长是因为其电脑知识和操作技能不过关。因此,基层公务员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网络操作能力,从而缩短用时,提高效率。

(三)确保安全

基层公务员因其工作的需要,往往掌握着一些国家机密。基层公务员在使用网络这种极易广泛、迅速传递消息的交际工具时,必须谨慎言行,切不可掉以轻心、泄露机密。

1.严守秘密。基层公务员在上网时要注意严格保守国家机密,不可把国家机密当成自己炫耀的资本加以传播,尽量避免在网上谈及与自己所知机密相关的话题,更不可借网络这种高效的传播渠道故意泄密。配有手提电脑的基层公务员应当谨慎保管电脑,不得随意将电脑借给他人使用,以免电脑中的机密材料外泄。为防万一,基层公务员应对重要的资料采取严格的加密措施。

2.防范“黑客”。基层公务员要防止“黑客”入侵。所谓“黑客”,即指采用非法手段侵入网络服务器的人。“黑客”往往凭借其高超的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操作技术进入重要机构的服务器,或偷窥机密,或擅改程序,造成网络混乱,并借机谋利,进行高科技犯罪。近年来,我国已发生多起“黑客”入侵事件。

基层公务员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较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又往往掌握着本单位、本部门的一些关键性网络材料,如果运用不当,或目的不纯,很容易步“黑客”后尘,给国家和集体造成巨大损失。基层公务员必须正确运用网络技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不能充当“黑客”,同时又必须防范“黑客”,确保国家机密的安全。

二、具体的要求

除了上述与其身份相应的规则外,基层公务员在使用网络时还必须对一系列网上漫游的基本规则予以充分的认识和严格的遵守。

在这些规则中,有的涉及网络使用操作的具体步骤、程序、方法等,是关于“必须怎样”的网络“法律”问题,如不遵守,就无法正常使用网络;有的则涉及到“应该怎样”一类的网络“道德”问题。这些规则虽不具有强制性的约束力,但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说,对这些“道德性”规则的遵守,将有助于自身形象的维护。

下面就以收发邮件和查阅资讯这两项公务员最常用的操作方式为例,对使用网络的一般性规则予以阐述。

(一)收发邮件

电子邮件,即通过计算机网络在用户之间传递的各种信息。电子邮件是迄今为止最为方便快捷的通讯方式之一。

收发电子邮件是基层公务员利用网络办公最常见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在收发电子邮件的不同阶段,基层公务员都务必要遵循一定之规。

1.撰写与发送。电子邮件的撰写与发送皆有一定之规。

一是为节约国家财产,在撰写电子邮件时,尤其是在撰写多个邮件时,应先在脱机状态下撰写,并将其保存于发件箱中。然后在准备发送时再连结网络,一次性发送。

二是所撰写的必须是公务邮件,不可损公肥私,将单位邮箱用作私人联系途径之用,不得将单位邮箱地址告诉亲朋好友。

三是在地址板块上撰写时,应准确无误地键入对方的邮箱地址,并应简短地写上邮件主题,以使对方对所收到的信息先有所了解。

四是在消息板块上撰写时,应遵照普通信件或公文所用的格式和规则。邮件篇幅不可过长,以便收件人阅读。

五是邮件用语要礼貌规范,以示对对方的尊重。撰写英文邮件时不可全部采用大写字母,否则就像是发件人对收件人盛气凌人的高声叫喊。

六是不可随便发送无聊、无用的垃圾邮件,无端增加网络的拥挤程度。

七是要保守国家机密,不可发送涉及机密内容的邮件,不得将单位邮箱的密码转告他人。

2.接收与回复。接收与回复电子邮件时,通常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应当定期打开收件箱,查看有无新邮件,以免遗漏或耽误重要邮件的阅读和回复。

二是应当及时回复公务邮件。一般应在收件当天予以回复,以确保信息的及时交流和工作的顺利开展。若涉及较难处理的问题,则可先电告发件人业已收到邮件,再择时另发邮件予以具体回复。

三是若由于因公出差或其他原因而未能及时打开收件箱查阅和回复时,应迅速补办具体事宜,尽快回复,并向对方致歉。

3.保存与删除。基层公务员应当注意电子邮件的保存与删除。

一是要定期整理收件箱,对不同邮件分别予以保存和删除,不可使邮箱过于拥挤。

二是对需要保存的邮件,应当复制成其他形式,更为安全地保留下来。既可复制在硬盘或软盘上,也可打印成稿,与公文归为一类。

三是要及时清理删除与公务无关的垃圾邮件,或已无实际价值的公务邮件,以及已被复制的其他公务文件。

(二)查阅资讯

出于工作需要,基层公务员往往会上网查阅一些重要的新闻或资料。一般而言,这些资讯的查阅通过新闻网和万维网两种途径进行。查阅资讯也有一定之规。

1.作好准备。基层公务员在上网前,对于自己要查找的内容和要登陆的网站应有大致的了解,并提前做好记录、下载或打印的准备。目标明确后,上网时就能直奔主题,不至于在网上漫无目标地临时查找。

2.提高效率。在网上查阅资料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基层公务员应当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办公效率,节约费用。对于所需要的资料可及时下载,不宜在网上长时间浏览。

3.独善其身。在网上经常会有一些虚假的消息广泛传播,甚至有非法的内容大肆其道。基层公务员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辨识能力,不要轻信他人所言,更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论,甚至主动发布假消息以致谬种流传。

4.文明交流。在网上与人交流时,应确保用语的规范和文明,不得使用攻击性、侮辱性语言。另外,电脑有自身独特的语言符号系统,基层公务员应当对其加以了解。例如表情符:

:)表示微笑;:(表示皱眉;:|表示冷漠;:d表示大笑。又如缩略语:btw:顺便说一句;fyi:仅供参考;otoh:另一方面;imho:据我愚见。

对于上述语言符号,应当谨慎使用,以免对方不解进而导致交流受阻。基层公务员则应对此熟练掌握,以便理解他人所言。

5.言语有度。为维护自身形象和各级行政机关的形象,基层公务员切不可以单位或部门名义在网上任意发表个人对新闻时事的看法,尤其不能发布假消息或泄露国家机密。另外,不得在网上做生意和招揽客户。

除了收发邮件和查阅资讯外,互联网还能为人们提供其他各种服务,如网上交谈、网上购物、电子公告板等。基层公务员虽不得在工作时间享用这些私人服务项目,但完全可在闲暇时间,在家或其他场合接触这些内容,而且同样应当遵守其一定之规。例如进入聊天室前应先打招呼,不宜频繁更换别名,玩网络游戏时不得以各种方式作弊等。事实上,人们在社交场合的一些行为准则也适用于网上交流。

上一篇:一单元教案1下一篇:电工安全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