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2024-10-25

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共11篇)

1.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一

信息技术说课的一般过程

总结一下信息技术说课的一般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知识体系的分析和把握,如本册书,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和内容分析,同时还要结合整个初中阶段的目标进行分析和定位。其次是本课时教材内容的定位和分析,分析是结合前面内容进行准确定位,为后面的三维目标铺垫基础。

2、三维目标:知识目标是教材中学生应了解、理解、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力目标是学习中学生在知识迁移、构建中所需要培养的技能和能力。情感目标,是学生在学习、活动、探究中的情绪、行为、感情及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准确定位,切不可泛泛而谈。

3、重难点:预设、感觉、估计学生在学习、活动、运用中较为棘手,或难以自行解决的问题。

二、说教法

1、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理念解释,如:信息技术是一门怎样的学科,其特点、其知识结构、其培养目标等。又如:现代信息技术教学要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2、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分析。根据教材特点,预定选用的教学方法,如:演示法、讲解法、指导法,操作尝试法等,并对整个教学设计采用何种体系和模式进行,如:任务驱动模式。

三、说学法

1、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生理特征,以及对本学科已有的技能和能力等。

2、学习方法和途径:概述性的讲述自己设定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如何开展学习。如:模仿尝试,问题探究,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等。

例: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本人利用“小组制”,目的是考虑到整个班级水平差异,分4个小组,在每组中设立一位电脑较好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这组学生的答疑和管理这组的纪律等,这样不但能分担教师的负担,而且更能让更多的学生当堂掌握知识,并且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充分发挥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1、教学设想,因为别人还不完全知道你的设计意图,在这里需要简单的说明开展教学的一些思想和理念。

2、教学过程各环节的实施和进行状况描述。注意环节中设计意图、要求、活动方式要要明确,同时个环节的设计要紧密围绕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展开和和进行。

以任务探究式教学模式为例:

创设情景:激情导趣,为教学展开服务,让学生的 思想和注意力集中到本科题,并以此产生思考,达到要学的目的。

明确任务:在情景中产生问题,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筛选,明确自己江要解决的、研究的内容。

尝试操作(活动):带着自己的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实践操作。

合作交流:将尝试中的收获,包括问题解决的途径、方法、技巧和同伴交流,将自己尝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同伴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展示和评价:展示作品其实就是通过最作品欣赏分析的过程中,学会他人的成功经验。而评价则是对他人学习途径、操作技能、思维模式、成果质量进行借鉴和点评,以此促进大家的共同提高。

五、总结反思

1、如果是没有上过的课,可以从假设的前提对估计会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寻求解决的办法。

2、如果已经心中有数,已经上过该内容,就可以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进行点评和分析,并结合教学情况记录、反思遇到的问题,探讨解决的新办法。

2.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二

物理规律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物理规律是观察、实验、思维和数学推理相结合的产物;物理规律是反映有关物理概念之间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一般要经过提出问题、探索规律、讨论规律和运用规律四个阶段。

一、创设便于发现问题、探索规律的物理环境

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物理规律, 首先需要引导学生在物理世界中发现问题。因此, 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要创设好便于发现问题的物理环境。创设物理环境最常用的方法是联系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物理现象, 或者借助于演示实验, 也可以让学生亲手做实验, 使他们置身于物理世界中, 获得感性知识, 为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供客观基础。

另一方面, 创设的物理环境要有利于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例如, 使学生获得探索物理规律必要的感性知识和数据;提供进一步思考问题的线索和依据;为研究问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等等。创设的物理环境还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带领学生在物理环境中按照物理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物理规律

总结物理规律最常用的方法是实验归纳法。例如, 通过利用杠杆、轮轴、滑轮等多种机械提升重物与直接用手提升相比较, 归纳出功的原理。

对于多因子的物理过程, 运用单因子实验法。例如, 欧姆定律的教学中需要先保持电阻不变, 研究电流强度随电压变化的规律。再保持电压不变, 研究电流强度随电阻的变化的规律。最后综合为一条定律。

限于中学的实验条件, 有些定量的实验不易成功。因此, 可以在观察定性实验现象的基础上进行定量推演或分析介绍。

在初中阶段, 也有少量的物理规律运用演绎法得出较方便。例如, 运用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式。

对有些物理规律的研究, 可以先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或分析推理的基础上进行猜想, 提出假说, 然后再运用实验或理论加以检验, 修正假说, 得出科学的结论。如阿基米德定律、愣次定律。

还应指出, 有些物理规律既可以用实验归纳得出, 又可以用演绎法得出。如果教学中能将两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运用, 效果会更好。例如, 用实验法得出“使用定滑轮不能省力, 使用动滑轮能省一半力”的结论后, 可再用杠杆原理阐明其原因;用实验法总结出阿基米德定律后, 让学生计算浸入水中的正方体上、下两底面受到的压力差。这样, 由两种不同方法却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更证明了物理规律的正确性, 而且还使学生加深了理解和记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最后都要在探索的基础上, 得到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和数学表达 (初中阶段有些规律只要求采用文字表述)

三、引导学生对规律进行讨论, 加深理解

对物理规律的讨论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1. 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

这个阶段所研究的物理规律, 一般都是要用文字语言加以表达, 即用一段话把某一规律的物理意义表述出来。对于物理规律的文字表述, 要认真加以分析, 使学生真正理解它的含义, 而不能让学生去死记结论。对规律的文字表述的引出, 必须在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它的本质有相当认识的基础上进行, 切不可在学生毫无认识或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搬出来”, “灌”给学生, 然后再逐字逐句解释和说明。

例如, 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 可仿照伽利略当年运用“理想实验的思路,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 进行推理想象, 由有摩擦时的运动情况推想到无摩擦时的运动情况, 然后把这一规律的内容作如下表述:“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 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在理解时, 要注意弄清定律的条件是“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还要正确理解“或”这个字的含义, “或”不是指物体有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有时保持静止状态, 而是指如果物体原来是运动的, 它就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如果原来是静止的, 它就保持静止状态。焦耳定律Q=I2Rt是反映电能转化为热能所遵循的规律。即:流过导体的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导体的电阻、通电时间成正比。Q=cm (t2-t1) 反映的是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所遵循的规律。即: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与该物体的质量、温度变化量以及该物质的比热成正比。

2. 规律表述中的关键词语与公式中各字母的物理意义

例如, 阿基米德定律表述中的“浸”和“排开”二词, 公式F浮=G排=ρ液g V排中各字母所代表的物理意义学生必须十分清楚, 运用过程中才不致出现差错。

大多数物理规律的内容都可以用数学公式表达出来, 即定律的公式。对于定律公式, 一要研究它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二要研究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义。要使学生从物理意义上去理解公式中所表示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 而不能从纯数学的角度加以理解。例如, 对于欧姆定律的表达公式:I=U/R, 应当使学生理解, 这一公式表达了电流的强弱决定于加在导体两端电压的大小和导体本身电阻的大小。即某段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与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与这段电路中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中的I、R、U三个物理量是对同一段电路而言。把公式加以数学变换, 得到电阻的定义式R=U/I。如果不理解公式的物理意义, 就可能得出“电阻与电压成正比”这一类错误的结论。

3. 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

初中阶段, 物理单位的教学不容忽视。例如, 运用公式Q=I2Rt时, 电流强度的单位用安培, 电阻的单位用欧姆, 时间的单位用秒, 热量的单位必须用焦耳。如果热量的单位用卡, 则焦耳定律应表述为:Q=0.24I2Rt。即, 物理规律的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都是确定的, 不能乱用。由于“卡”属于废弃单位, 所以, 只要求运用第一个公式进行计算。

4. 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物理规律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总结出来的。因此, 也只能在这个条件下, 这个范围内才成立。有些规律在文字叙述中就已阐明了适用范围和条件。例如, 牛顿第一定律、光的直线传播等。但是, 大量的物理规律在表述中并没有阐明其适用条件和范围, 这并不意味着它不受任何限制。例如,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适用条件是静止液体, 而且不考虑液体表面所受的外界压力;阿基米德定律则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适用。欧姆定律I=U/R, 适用于金属导体, 不适用于高电压的液体导体, 不适用于气体导电, 不适用于含源电路或含有非线性元件的电路。而且I、U、R必须是同一段电路上的三个物理量。如果学生对此不很清楚, 进入高中后常出现乱用某些结论的错误, 这与初中不太注意物理规律的适用范围的教学是有关的。因此, 这一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引起重视。

四、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 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 使学生结合对实际问题的讨论, 深化、活化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逐渐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再安排一些典型的例题和习题, 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地理解规律。另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运用规律的练习。要引导和训练学生善于联系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规律, 经常用学过的规律科学地说明和解释有关的现象, 通过训练, 使学生逐步学会逻辑的说理和表达。对于运用物理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要逐步训练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使学生学会正确地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

还应当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规律独立地进行观察和试验, 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小设计和小制作, 创造性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的基础上, 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逐步提高各种思维品质的水平。

最后应当指出: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有阶段性, 有一个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对同一个物理规律, 初中、高中、大学有不同的层次, 不同的要求。例如, 对于力和运动的规律, 初中只要求有个定性的了解, 高中要求用初等数学进行定量研究, 大学则有更高的要求。对于高中的必修与选修阶段, 大纲也规定了不同的要求。另一方面, 学生对某一规律的掌握, 也需要由浅入深, 一步步地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 最后达到教学大纲的过程。那种企图通过一、二节课的教学, 就要使学生对某些规律完全掌握的做法, 往往既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又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阎金铎, 田世昆.中学物理教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4.

[2]魏日升, 张宪魁.中学物理教学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5.

3.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三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各地城市建设的步伐和规模不断加快,作为城市重要生命线的自来水管网的运行部门面临着管理挑战。构建和运用一套有效的管网管理地理信息系统(下称GIS系统)是供水部门的必然选择。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技术来获取、输入、编辑、查询、分析、决策和显示空间图形及其属性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利用GIS技术存储、管理和更新城市供水管网的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构建城市供水管网信息系统,提高城市供水行业的管理和信息化水平,高效服务群众,是城市供水行业现代化管理的关键。

但是,在供水行业,能够把这个系统真正做好用好的却不多。这不仅仅是由于项目的投资巨大和数据更新存在的困难所造成的,还存在其他的原因。相对于供水部门其他类型的信息系统建设而言,GIS系统建设具有周期长、数据量大和涉及环节多等特点。据有关资料称,从系统建设的投资分析,GIS系统在数据、硬件、软件的三个部分的比例一般高达8:1:1。本文试图对供水部门建设GIS系统一般过程的主要环节进行审视分析,从系统建设的战略定位、技术路线、主要阶段置和维护应用人力资源等角度作一些探讨,以期对同行有所参考。

二、系统建设的战略定位

当前供水部门在管网管理方面普遍面临四大挑战:维持管网资料的现势性、快速应对管网突发事件、降低漏率和建立管网模型。这四大挑战中其中维持管网资料的现势性是应对后三者的重要前提和基础。GIS系统将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对数据的存储、复制、检索十分方便。随着计算机技术发展和GIS领域内专业平台日益成熟,供水部门在专业机构的协助下构建一套GIS系统在技术上已不成问题。在当前形势下,GIS系统应该作为供水部门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建成后的GIS系统是供水部门在信息化领域的基础性资源和管网管理领域的业务核心平台。浙江省水协负责编制的《浙江省现代化营业所评价标准(管网部分)》中就明确提出建立和运用GIS系统是评选现代化营业所的必备条件。供水部门通过GIS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整合数字化、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网管理业务流程,为实现现代化的供水管网奠定坚实基础。

三、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

GIS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主要要解决二个问题:GIS平台、开发模式。GIS平台的选择需要根据供水部门的资金预算、自有技术力量以及现有数据情况而定。目前国内外流行的GIS平台如美国ERSI公司Arc/Info、中国武汉中地公司的Mapgis等都经过了市场和工程实践的洗礼,在这些平台下开发的系统基本能保障数据的标准性和开放性,能为系统后继可持续发展提供保证。开发模式在此主要指的是GIS系统功能实现先后次序,一般而言大型长周期信息系统建设都依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过程进行。图形和属性编辑功能是整个GIS系统的基础,它决定了系统的基本数据结构和框架。为降低系统建设的进度控制风险,一般要求系统开发商已有基本成熟的类似产品或工程实例,在小批量数据加载试点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修正以符合实际需要。

四、系统建设主要阶段

(一)前期调研

供水部门决定着手建设GIS系统前,应该进行项目前期调研,通过调研作出建设GIS系统的时机是否成熟的判断。调研工作主要针对对管网基础数据现状、城市基础地形图、建成后继数据更新采集机制以及类似城市GIS建设的经验教训等方面展开,最终提交相关的前期调研报告,为立项和可行性评估提供依据。

(二)立项

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对GIS系统建设的关键问题进行可行性的研究。GIS平台的选择需要在与自身技术、资金预算之间的进行平衡;现状管网资料的普查和探测费用和时间和项目的进度控制;获得城市测绘规划部门基础地形图所需付出的代价。诸如上述等方面的内容需仔细分析,在项目建设建议书加以明确,为后续项目进度控制、费用控制等提供依据。

(三)项目开发商的确定

项目开发商的确定一般通过公开招标或邀请招标方式进行。当前国内从事在供水管网地理信息开发的软件规模较大的开发商相并不多。GIS系统建设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一般在3~5年。供水部门对GIS应用的往往呈“螺旋型”状态,是一个伴随内部管理提升的的渐进过程。因此,对各开发商综合实力评估的基础上,应注重与其长期合作的可能性的评价。

(四)系统原型测试和区域试点

为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数据结构的统一性,开发人员和建设方技术人员应该利用系统原型进行测试,加载小块区域的数据进行试点。在此阶段一方面建设方技术人员对系统进行熟悉和学习,确定设施编码、数据分层、报表模板、数据接口、数据质量标准等本地化工作。

(五)数据大规模收集和整理

当前各地有两种不同的数据采集的方案:一是先进行管网整体普查,获得较为正确的管网现状资料后再集中录入GIS系统;二是边普查边录入GIS系统。这个阶段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相对持续时间较长,也是GIS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阶段。数据质量保证和进度控制之间的矛盾在此阶段显得尤为突出。

(六)应用的整合和拓展

待基础数据采集和整理相对比较完整时,供水部门应有意识着手将GIS的应用从单纯的资料管理为主向管网管理全面数字化和信息化方向拓展,特别是在阀门管理、检漏巡查管理和规划设计等方面,充分发挥GIS系统对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相结合的处理能力。坚持在管网管理中以GIS系统为核心,避免“两条腿走路,两条都走不好”的局面(“两条腿”指的是管网资料既有来自GIS系统,又保持纸质图查询的方式),减少人工经验的影响,最终消除依靠的“活地图”的尴尬。

五、GIS系统建设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数据管理制度和数据更新体系

GIS系统投入运行后,保持数据的现势性是系统的生命力所在。国内公用行业一些GIS项目之所以失败告终原因主要在于数据管理制度保证,确保GIS系统能够正常运行,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1、数据流转制度和质量保证机制;

2、数据质量的绩效管理;

3、测量设备;

4、与政府电子地形图管理部门的长期协作关系;

5、结合GIS业务流程调整和整合;

6、应用培训等。

(二)人力资源保障

人力资源始终是GIS系统建设的关键因素。在系统建设的初期,供水部门首先应成立具有权威性的项目协调小组,全面控制和协调GIS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全局性问题。其次应精心挑选担当系统建成后的维护管理的专业人员,使其尽早参与开发商的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并为其提供充分的相关技术培训机会。供水部门的GIS专业维护管理人员可谓是系统建设时和建成后的核心“引擎”,对系统的后继应用和推进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对GIS技术经验的积累、吸收和传播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一点往往为供水部门和开发商所忽视。供水管网管理业务部门的管理者是推行GIS系统应用的中坚力量,在以GIS系统为业务平台的条件下供水部门有必要充实和调整这些管理者。对GIS系统的最终用户应加强培训和引导工作,使其能适应工作方法的变革和容忍系统存在的不足,并乐于接受由此带来便捷。

六、结语

4.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反思 篇四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反思范文一

通过上完这一节课,获取信息的关键在于让学生理解什么呢?信息来源的方式、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信息获取的适当方法与途径。这要比简单的介绍从网络上搜索资料更重要。也就是说我们教信息技术课程的老师不仅仅让学生能够从网络上更好地找到信息,更关键的是要培养人他们的信息意识、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这也是信息课程所要达到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从而使他们明白在不同的场合,会选择适当的、高效的、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方法来获得有用的信息。

其实,获取信息的关键上让学生能够有开阔的思维和更自觉的意识去面对信息,这一点在课本上也体现出来了。因为这一节是纯粹的理论课,要在课堂中摆脱“说教”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信息获取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在信息获取方式对比中产生强烈的冲击,这才能够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信息获取的意义所在。所以我在课堂上,除了讲解刘蕾获取天气情况的过程外,还让他们了解去电脑实体店去了解购买一台电脑的情况,让他们了解如何去获取信息。局限在课堂上就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误解,信息获取的途径虽然是多样的,但是网络还是最方便的一种。学生往往认为获取信息就是通过网络,这样的教学无论如何也难以跳出一个怪圈,摆脱凡是不知就“百度”这样的一种情况,网络是唯一的信息获取的途径。

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身边的实例,为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一些对比,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从网络中获取的信息是有限的,从网络中能够找到的信息资源也难以保证其准确性的有效性。因为不同的网络编辑有其主观的看法,也不能代表信息原本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这种意识。

本人认识到真正实现有效教学,关键的是教师观念的变革,要让学生整整的动起来,必需对教师提出更高得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杨叔子院士打猪草”的例子煽情还不够,小组之间的互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从中收获与反思都颇深,这为我今后的教学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相信我能以此为契机更好地开展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得。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反思范文二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列举出现实生活中获取信息的实例。因为在特殊情况在教室上课,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降低。但是,学生讨论的依然很激烈,并且对预期的内容都能自己总结出来,说明学生的角色有所改变,能够自己在过程中体会知识、形成知识。学生在信息获取这一方面,从理论上能很好地说出了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但通过计算机来获取信息可能不是很熟练。

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学反思范文三

本节课把“诱思探究教学思想”落实在了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学”,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变诱为教,以诱达思,成功实现了启发式教学。

本节课刚开始引入的“杨叔子院士”打猪草的例子让学生“身临其境”,直接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学生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自己感悟,主动探究,通过“如何获取天气预报”的例子,自己总结出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在剖析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的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获取08年奥运会金牌信息来源和获取百脉泉水位信息的例子,不但让学生自主探究,而且以情激情,渗透了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让学生畅想100年后家庭生活的一天,激发了学生创造性的火花。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五官并用,全身心投入,主体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本人认识到真正实现诱思探究教学,关键的是教师观念的变革,要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必须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杨叔子院士打猪草”的例子煽情还不够,小组之间的互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5.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五

陈世军

20140929

【教学内容】: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材P14—18页)【教材分析】

信息获取这部分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构建的。义务教育阶段这部分内容更多地关注如何获取信息,对需求分析、获取信息的方法、策略与技巧等方面涉及不多,而这部分内容恰好是本节学习的重点。教学时老师应注重让学生从实践中归纳方法与技巧,提升信息获取能力,为今后有效地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从效果上学会用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步骤来获取信息。教材中主要贯穿了两个实例:了解天气预报和准备奥运知识竞赛。其中实例1主要是启发学生关注信息获取活动,认识到信息获取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在教学时可用实例1引导学生进行了发散性思维,讨论日常学习、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信息获取活动,体验信息获取无处不在,并进而认识其重要性。【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由于种种原因信息技术学习起点水平参差不齐,但学生身心渐趋于成熟,逻辑思维趋于严密,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获取、分析、评价、筛选、使用的经验和能力,只是对所学的内容欠缺系统的提炼、重组和内化。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学生在教师的举例引导下应该能够总结、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再进一步剖析出信息获取的各个环节,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教学思路】

教学拟从简单回顾第一章知识及结论引出新课课题,然后从杨叔子打猪草的故事引入,并引发学生思考。这样不但过渡到新课自然,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提供感性经验。接下来从“了解天气预报”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并结合学生举例进而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最后做以总结,结束本节课。【教学目标】

1、要求学生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并能对信息获取的过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

2、要求学生能正确划分信息获取的基本阶段,剖析信息获取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

3、要求学生能认识到信息获取活动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4、要求学生在能正确划分信息获取的基本阶段的基础上,尝试客观地分析信息需求,选择一种直接地、快速地、有效地途径或方法。(简写板书)

[学生课后思考] 同学们想想,是不是这样的呢?希望课后,把这个结论代入到自己平时的生活实际中,检验一下。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3、分析事例,让学生判断出信息获取的基本阶段,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简板书)(1)[学生活动] 阅读课本上“刘蕾获取天气预报”的例子,并思考获取信息的过程。[师] 问:例子里,刘蕾同学想干什么? [生] 想郊游,想了解周日的天气情况;……

[师] 听,评价答案。告诉学生刘蕾真正的想法是:想了解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这是它的需求,后面所做的都是为这个需求服务的。

[师生] 找学生分析刘蕾围绕需求所进行的获取过程,并加以总结、归纳。

即:刘蕾经过对一系列可能获取第二天天气预报的信息来源,根据其切实可行性进行了判断及选择,最终选择了拨打12121信息台的方式,从而用电话查找到了所需要的信息。[师生] 带领学生分析出“刘蕾获取天气预报”这个信息过程的步骤。

四个(详见分析图)即:定位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信息源——执行信息获取过程——评价获取结果,根据每个阶段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2)[课堂实践] [师] 请学生自己思考一个获取信息的事例,并分析获取过程的步骤。[生] 思考

举例

分析

验证。

[师] 听取学生举例、分析,并帮助学生对比、验证步骤,看是否与前面的分析吻合,然后由学生推导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板书过程)

4、剖析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板书)

[师] 上面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了,下面我们来一起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的各个环节。(1)定位信息需求

[师] 定位信息需求就是要明确需要什么信息。如“获取周日郊区的天气信息”,“获取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的信息”。请思考:它一般包涵哪几个要素?

[生] 三个,即:时间,地域,内容。(板书)也就是“获取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内容的信息”。

(2)选择信息来源

6.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剖析信息获取过程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并分析其原因,掌握信息获取的途径和方法并进行选择,提高信息获取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规划和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能利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进行评价,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材分析】新教材以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总结、归纳和提升为手段,从学生学习生活与社会实践的需求出发,以“信息获取评价—加工表达—发布与交流—存储与管理”为主线,突出将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融入日常生活与实践中去,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本节课教学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能否成功进行信息获取。

【学生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每班的大部分同学已懂得信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也能较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的一般特征,已能从周围的一些事和物简单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因为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中学)刚接触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信息这个概念和信息一般特征的理解还不到位。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信息的理解,并能简单剖析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信息获取方案的确定 【教学难点】信息获取一般过程的正确剖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探究研讨法等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媒体】网络教室 电子极域教室系统 【教学过程】

一、引言

通过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学习,我们知道信息对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性(感觉剥夺实验),也知道了信息技术工具的发展日新月异(资料:一部手机挽救了128名乘客的生命),那么我们该如何有效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呢?这就是我们这一章要解决的问题,也是走好信息技术课程中“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和交流”主线中地第一步。

二、情景引入

[问题1]:请阅读(1分钟)课本上关于杨叔子院士年轻时在咸宁“劳动锻炼”插队劳动大猪菜的故事并思考:①杨院士是如何出色、超额完成任务的?②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③如果是需要你去完成这个任务,你又会怎么做?(请同桌同学组成探究小组讨论,在2分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问(抽选五个小组),最后可能的答案为:①像杨院士那样直接将猪赶到现场进行观察;②通过问别人(通常是养猪专家)得知;③从书中认识猪菜;④其他1:通过电视等媒体获得相关的知识;⑤其他2: ⑥其他3:

[问题2]:按照第一种方案,若猪圈离猪菜地太远你应采取何种方案呢?(学生回答:可采用后几种方案)

[问题3]:刚刚有的同学提出第四种方案(通过电视等媒体),但在杨叔子院士年轻时候,电视等现代化媒体还很少,几乎没有,通过这种途径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今,已是21世纪了,信息技术高度发达了,像电视这些媒体已进入千家万户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么做呢?(同学们课后思考)

[教师总结]:通过这个小故事,说明了:①有效获取信息可以解决实际问题。②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不断地获取信息,可以说,信息获取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起点。[体验与实践]:

1、同学们经常跟随父母出去旅游,假如今年国庆节你要和你的父母一起到我们的连云港花果山一游,深入地了解一下孙悟空老家的情况,感受一下《西游记》中描述的水帘洞的优美胜境,那么你在出游前应作好哪些准备呢(如:行程路线、车票的票价、天气情况等)?(分组发言——每组派出一名代表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填写下表)(还可到连云港旅游信息网去浏览一下:http://一般是非赢利性组织,其观点可能带有倾向性。

2、信息的准确性;(文字是否通畅、统计表或图片是否清晰易读、文章、组织或个人资料的科学性等)

3、信息的客观性;(网站主办者、主要投资者、作者所属机构利益与文章内容是否有关联等)

4、信息的时效性。(网页或文档的创建日期、发布日期、最后修改日期等)

五、布置课后作业

课本17页实践题为作业。(提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自行立一个信息需求。)

六、板书设计

7.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七

关键词:信息,通用技术,原理,方法,实践

计算机信息技术重点在于实践运用, 解决现实问题, 在这之前首先要有夯实全面的理论作为指导, 然后经过自己的感悟思考,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 这就是一个信息技术基本的学习思路, 因此, 我们在信息技术知识的讲授上, 最好在实验中展开, 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当中思考每一点理论的用途和用法, 同时这种实验又是一种实践, 能够使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双向的提升, 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 这又是信息技术课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实践当中有效的引入与计算机内容相关的实验, 寓教于乐, 潜移默化, 在轻松和有趣的氛围中达到学习的目的。

1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互联与运用

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旨在让学生一般通用的原理和方法, 并且通过自我的完善与融汇将通用的知识与技术融合到一起去, 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我们在打基础的同时, 要尊重教师其主导作用, 学生是主体, 针对信息通用技术学科“分析——推理——应用——实践”的思维过程, 教师要中做到“适时适度引导, 调整掌控方向”, 做到让学生“明晰思路, 找准思维方向, 明确学习目标, 深入领悟物理道理”, 而后应用于“知识的分析推理和自主探索”, 将基础知识的学习融合到一起, 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学习信息通用技术时, 必须将学习思路和思维方式以及课程学习提纲教给学生, 做到“学习任务目标下放, 按照既有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独立自主研究”, 同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小组分配”, 将学生按照一定规则分编成组, 进行知识的讨论交流合作, 群策群力, 开拓思维, 开展小组合作交流。“信息技术知识的自主探索, 小组的合作交流”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这样获得的知识印象深刻, 且能将知识融会贯通, 获得知识, 提高能力。通过这种自主探索学习, 小组的合作交流, 活跃课堂学习, 在潜移默化和互通交流中优化知识体系, 取得学习效果。

2 实践操作能力的掌控与运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于实践运用, 解决现实问题, 在这之前首先要有夯实全面的理论作为指导, 然后经过自己的感悟思考, 将理论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 这就是一个基本的学习思路, 因此, 我们在学习信息知识时, 最好在实践中展开, 教师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当中思考每一点理论的用途和用法, 能够使理论和实践能力得到双向的提升, 提高动脑动手的能力, 这又是信息技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信息通用技术的实践能力是在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展开的, 并且通过有效的巩固练习来达到提升的目的, 这种提升更加的巩固, 并且能够让学生融汇在自己的血液之中。

信息技术的实验操作融合理论是具体的操作程序规则在里面, 因此在实践中提倡“实践操作的与知识的紧密衔接和及时反馈跟进”, 就能加深知识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形成知识的科学体系这就是通过实践和实验的方法进行知识的巩固和学习, 是各种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在信息通用技术基础知识上的融会贯通, 拓展学生知识面, 开阔眼界”, 这是教师讲授信息知识的一般过程和目标。每个信息技术知识点不仅仅是用到单一的信息技术知识, 是各种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所以“在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上的融会贯通, 拓展学生知识面, 开阔眼界”, 这是教师传授信息技术知识的一般过程和目标。

3 建立计算机信息通用技术的体系与模块, 整体把握与运用

计算机信息技术知识是前后有联系的, 不是分散的, 前面的知识会影响到后面知识的使用, 有的知识点就是一个信息技术的综合体, 所以教师要做到适度打破章节, 将前后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整体的认知, 构建起知识的模块体系, 使学生做到综合掌握与认知, 这样有利于信息技术知识的比较和区分。

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之前, 教师要进行一个有效的引导过程, 这就是给予一个能够自我思考的空间, 避免课本知识的生硬叙述, 避免满堂灌的学习方式, 而没有消化的时间, 否则无法起到自我内化的效果, 这就需要一个知识的引导过程。例如针对新的知识, 教师可以给大家列出主干知识提纲, 通过步步的引导, 让学生首先根据提纲去进行知识的自我内化和学习吸收, 留下初步的学习印象, 那么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容易的多, 就会有顺理成章的学习效果。

这种引入能极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有助于后续知识学习的开展。这就是形成整体模块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也是经常在课堂中运用的一种方法, 学生才会进行自我的积极探索, 才会有主动性去进行自我的感知, 由于学生的思维是直观形象的, 所以在实际的学习当中, 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进行多种手段的探索, 目的就是提升实践的有效性, 从而达到知识与能力双重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祝智庭, 李文昊.新编信息技术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2]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8.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八

关键词:汉语听力教学 听力评价 功能

一、引言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外汉语教学(以下简称汉语教学)打破传统综合教学方式实行多项技能分开授课后,听力教学得以独立授课,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刘颂浩(2001)[1]认为对外汉语听力教学(以下简称汉语听力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听力理解的本质与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学生听力难点、听力微技能、听力训练方法、教材编写、听力测试”等10个方面,指出其中关于听力测试的文章不多,听力测试研究比较薄弱。“听力测试”是与“听力评价”相关但并不相同的概念,这里可以将前者看作后者的方式之一。此外,周曼群(2013)[2]从听力理解的本质、听力教学法、学习者策略、课堂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评述了2000年以后听力教学研究的新领域、新面貌,几乎未涉及到听力评价研究的相关内容。

虽然专门针对汉语教学听力评价的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但目前关于汉语教学评价的研究可以为研究汉语教学的听力评价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汉语教学评价代表性成果主要有杨翼(2008)[3]的《汉语教学评价》,该著作主要从理论基础、一般过程、形式与标准、信息的收集与质量等方面论述了汉语教学评价的相关理论,同时阐释了汉语学习者评价、汉语教师评价、汉语教材评价的相关内容。鉴于评价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要素对教学有不可忽视的影响,为了丰富听力评价的相关研究以促进汉语听力教学,这里结合汉语听力教学集中讨论三个问题:听力评价的定义、功能与一般过程。

二、“听力评价”的内涵

(一)“听力”

“听力”即“听的能力”,是通过听觉感知来理解话语的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听力”属于“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是指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听的能力”,是一种用所听信息与非语言环境相结合达到完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比如,听完天气预报决定外出是否多穿些衣服,是否带雨伞等[4]。

汉语“听力”可细分为各种听力技能,如李清华(1987)[5]提出了6种能力:对听力材料的筛选能力;预测和更正预测的能力;跳跃障碍的能力;识别重述或变换措辞的能力;利用连接词和语法关系提供信息的能力;“一心二用”的能力等。杨惠元(1996)[6]总结了听力理解的8项微技能:辨别分析能力、记忆存储能力、联想猜测能力、快速反应能力、边听边记能力、听说模仿能力、检索监听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朱正才、范开泰(2001)[7]区分出两种不同的认知水平听力理解技能:低级听力技能(辨音能力、辨明语调能力、认识语法成分能力)和高级认知技能(信息选择能力、预想与猜测能力、推理能力、综合归纳能力)。金琰如、王佶旻(2012)[8]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括了16种听力能力,并从心理维度上将这16种能力划分为“识别维度、注意维度、记忆维度、理解维度、推断维度”。以上研究成果对听力技能的分类与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为汉语听力教学的听力评价内容提供了多角度的选择与参考。

(二)“听力标准”与“课程教学目标”

1.听力标准

“听力”评价需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使用者或学习者掌握和运用某种第二语言(外语)的能力的描述就是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是衡量使用者或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或语言水平的一种手段,它依据不同的理论或语言实际,把语言(交际)能力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加以详细描述,既可视为学习目标,又可用来界定已经达到或拥有的语言能力或水平。[9](P30)

目前,国际上较权威的第二语言(外语)能力标准有《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学习、教学、评估》、美国的《ACTFL语言能力等级标准》等。汉语教学所采用的第二语言(外语)能力的标准主要有《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等级大纲(试行)》《国际汉语能力标准》等。这些标准中对“听力”标准都有详细的描述,如《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对汉语口头理解能力(听力)一级的能力描述为:“能听懂与个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单词语;能听懂所熟悉的环境中基本的数字和最常用的关键词语;能听懂他人的问候或招呼;能明白基本的指示话语或要求;能明白要求重复和澄清的简单话话等”;任务举例为“听基本个人信息;听商品数量、价格;听简单的指令;听表达抱歉的话”[9](P37)。这些标准为听力评价提供了细致而规范的依据。

2.课程教学目标

除了可以依据相关听力标准以外,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的直接依据是在听力标准基础上制订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将教学和评价联系起来的手段,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当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而评价则应以教学目标为标准和依据。

徐子亮、吴仁甫(2005)[10]认为听力课的训练目的是促进学生对听力内容的理解、积累和语感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策略。这是从总体上对听力课程教学目标的概括。胡波(2007)[11]提出了阶段性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的项目采用量化的标准,表述非常具体,如中级阶段要求在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能听懂语速为每分钟180~220字的比较朴素(成语、惯用语较少)的标准普通话和略带方音的普通话,基本具备在高等院校入系听基础课程的能力。

此外《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短期进修)》等大纲也对汉语听力课程的教学目标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参照国家汉办制定的《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将国际汉语教学课程目标从“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和文化意识”4项内容划分为5个等级,其中在“二级目标及内容”中,对单项技能“听”的描述是“能基本理解与个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语言材料,捕捉相关信息,能听懂教师课堂用语和要求,并根据需要进行简单的操作。5个等级包括:1.与个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短谈话中的相关信息;2.日常生活中不同场合下常见的简单词句和问候;3.与个人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简短谈话中的提问、回答、要求或请求,理解对方的态度和情感;4.交谈中涉及到的数字、时间、地点等具体信息;5.课堂上的指示用语。”[12]

《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也把对外汉语长期进修教学按初、中、高三个等级对各阶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规定,其中“中等阶段”对“听”的单项技能要求如下:能听懂用标准普通话或略带方音的普通话所作的、语速正常(180~220字/分)、有关一般日常生活和社交活动的会话、一般性交涉或业务交往的谈话、大学入系基础课程的课堂讲解、题材熟悉的新闻广播等。[13]

以上研究成果为对外汉语教师制定汉语听力课程的教学目标提供了非常详细和科学的参考标准,也为听力评价的实施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依据。

(三)汉语听力教学“听力评价”的内涵

从范畴上来说,汉语听力教学的“听力评价”有两个上位概念:“教育评价”和“汉语教学评价”,三个概念是上下位的关系。

“教育评价”是指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和教育目标,利用测量和非测量的种种方法,系统地收集资料信息,对学生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学生发展变化的各种要素进行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并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14](P7)教育评价与教学不可分割,通过评价,不仅可以评估教学效果,而且评价过程中所获得信息及评价的结果还是教师改善教学方法与学生调整学习策略制的重要依据。在汉语教学中,评价具有同样的意义,杨翼(2008)[3](P8)提出了“汉语教学评价”的定义:汉语教学评价是指评价者为了作出汉语教或学的决策而系统、科学、全面地收集和分析信息,并对汉语教学的任意元素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

作为“汉语教学评价”的子项目,汉语听力教学的“听力评价”是教师为了作出教学的决策或教育管理者为了作出教育管理的决策,依据相关“听力标准”或“听力课程教学目标”,系统、科学、全面地收集影响学习者听力的相关信息,在此基础上判断学习者的听力水平与听力特征、分析影响学习者听力的因素,并对汉语听力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策略的价值作出判断,以期对教与学起到促进与改善的过程。

三、“听力评价”的功能

Grant Wiggins(2005)[15]认为教育评价应体现两个本质特征:第一,评价应该是为教学(不只是为了测量)而精心设计出来的;第二,评价应该向所有学生及其教师提供有意义和有用的反馈,且同时评价学生教师对反馈的使用程度。

Grant Wiggins关于教育评价本质特征的理论强调评价与教学的密切关系,这对分析“听力评价”的功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关于评价功能的研究,黄光扬(2002)[14](P40~42)认为教育评价主要有实现教育判断、改进教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与行使教育管理等四项功能。杨翼(2008)[3](P12)则提出汉语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引导评价对象朝着理想的汉语教学目标前进的导向功能;认定、判断评价对象汉语教学或学习价值的鉴定功能;促进评价对象为实现汉语教学目标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行为的诊断功能;对汉语教师和学生等评价对象的汉语教学或汉语学习等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调控功能;使评价对象产生精神动力的激励功能。

在上述理论基础上,结合汉语听力教学的具体情况,听力评价的功能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判断的功能

汉语听力教学中听力评价的基本功能就是教育判断,主要包括学生听力水平与听力特征判断以及教学问题判断。

1.判断学生听力水平与听力特征

通过评价可以判断学生的听力水平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或语言能力的某个等级,由此确定学生当前的听力水平与听力特点。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学生的听力水平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通过评价还可以分析学生听力水平变化发展的趋势与特征,获得其听力水平的变化情况。在听力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些信息来检验教学效果或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策略。

2.判断教学问题

在汉语听力教学中,影响教学效果或影响学习者听力水平的因素除了“教”的因素(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还有学习者自身的因素。作为学习个体,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式、学习能力等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通过听力评价,可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关键因素,判断教学中的问题,这对于促进教学以及实现评价目的至关重要。

一个汉语零基础班(由泰国、韩国、俄罗斯的学生组成),在声调的辨别上出现这种情况:泰国学生优于韩国学生,韩国学生优于俄罗斯学生。我们首先想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学生的母语迁移作用:泰语有5个声调,泰国学生声调的语感要强于其他两国学生;韩语中包含大量的汉字词,韩国学生在习得汉语声调时,其母语也会有一定的正迁移作用。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泰国学生都优于俄罗斯学生,这时就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可能在其中的作用。

评价者应尽可能考虑多种影响听力的因素:教师的问题、学习者的问题、教材的问题以及其他的问题(如教学条件、教学设施等),判断出其中的关键因素。如评价结果达到教学目标,则侧重判断有利的关键因素;如评价结果未达到教学目标,则侧重判断不利的关键因素,以便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进教学质量的功能

当评价实现了教育判断的功能,关于学习者听力水平与听力特征的情况就能有效地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与参考信息,教师可以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调整教学计划或教学方法,这对教师规划和改进后续的听力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通过某一次评价,如果发现大部分学生存在语气语调辨别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需要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调整教学计划,补充或加强语气语调辨别的训练。

此外,听力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总结反思本阶段教学与调整规划下阶段教学非常关键。

(三)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功能

听力评价不仅可以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还能判断学习者在听力上的优势与不足。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学习者,不仅可以让其明确自身在听力上的特征,自觉调整学习行为,同时还可激励学习者付出最大努力、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四)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的功能

教育管理是指对整个课程的教学规划、进度等进行的总体监控与管理,通过听力评价对汉语听力教学课程的教育管理功能可以从两方面来看:

一方面是教育管理者对听力课程教师教学行为的管理。如教学大纲的完成程度、教学进度的监控、教师教学水平的评估都可以将听力评价结果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例如许多学校将学生期末考试的通过率(或优秀率)作为衡量该任课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因此在汉语听力教学中,听力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行为进行监管的主要方式之一。

另一方面是授课教师对听力课程教学过程的管理。授课前利用听力评价来制定听力课程的授课计划,或是通过听力评价来调整教学进度,以及通过听力评价来检验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等等。

四、“听力评价”的一般过程

听力评价的一般过程可分为4个步骤:准备听力评价,收集影响听力评价的相关信息,结合评价目的与评价内容,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描述和解释;根据对信息的解释结果作出教学决策。听力评价的功能在一般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后两个阶段。

(一)准备听力评价

听力评价的准备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汉语听力教学活动实施之前,教师(或评价者)对该教学阶段的评价作出规划,如评价的次数与方案等。一种是在汉语听力教学过程中,评价者针对出现的问题设计听力评价方案。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发现同时教授的A、B两个班在联想猜测类题目上的表现呈现出较大差异,A班学生的正确率要远高于B班,对此教师先对该问题的原因进行初步分析与预设(如短文内容的题材类别对联想猜测的影响、学生猜测能力的差异等),然后制定相应的评价方案,包括评价的目的与内容、评价的标准与方法、评价的背景与使用等。

评价方案中确定收集信息的方法是关键,如果采用测试法,就需要设计测试的试卷以及评分标准;如果采用访谈法,就需要设计访谈的提纲;如果采用(课堂)观察法,就需要设计观察的项目以及判断标准。这是评价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信息有效性的保证。

(二)收集影响听力评价的相关信息

信息的收集是听力评价的重要环节,评价者可根据现有条件、评价内容、学生特点选用合适的信息收集方式。此外,影响听力的因素很多,总的说来包括教的因素(听力课程设置、班级设置、教材、听力设备、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学的因素(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语言知识、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习惯、个性等)两个方面,如果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无疑会面临巨大的工作量。因此,评价者在收集前可根据经验对关键信息进行预设,以缩小收集范围,尽可能多收集影响评价的关键信息,以提高信息收集的效率。

针对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教师(评价者)通过课堂测验来收集AB班学生听力的联想猜测能力的相关信息;通过课堂观察来获得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等信息;通过课后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他基本情况(年龄、国籍、文化背景)等信息,还可以通过访谈来了解学生的听力判断思路与判断过程的相关信息。

(三)结合评价目的与评价内容,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描述和解释

信息收集完成以后,在此阶段评价者首先通过课堂测验的结果对两个班的联想猜测能力进行分析,发现A班学生整体优于B班学生,特别是听力材料的内容涉及到一定的文化因素(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人情世故、人际关系、审美趣味等)时,B班的错误率更为明显。(功能一:判断学生听力水平与听力特点)。

将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类、整理,筛选出关键信息后,评价者发现:A班学生国籍主要以韩国和泰国为主,B班学生国籍则以欧洲国家为主,这时就要考虑,国籍的不同意味着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的差异,这一差异也许就是造成AB班在联想测猜能力上呈现不同水平的原因。(功能一:判断教学问题)

(四)根据对信息的解释结果,作出教学决策

根据在第三阶段的分析,教师决定在B班的听力教学中适当渗透文化引导的内容,如中国国情、社会状况、民族心理等(功能二:改进教学),同时将该评价结果在适当的时机以适当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增强他们的文化学习意识,引导他们在课后多阅读相关文化资料(功能三:促进学习)。

因为教学决策的实施效果需要后续的评价来判断,因此一段时间后,评价者有必要对两个班进行再评价,观察B班学生的联想猜测能力是否有提升,并根据评价结果再次调整后续的教学活动。这种多次的评价行为,无疑对听力教学起到了良好的监督作用。通过听力评价,不仅教师可以掌握汉语听力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适时调整教学行为,教育管理者也可以通过听力评价来监督和评估听力教程授课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实现对该课程的教育管理功能(功能四:行使教育管理)。

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以上四个阶段有时会出现反复:如在第三个阶段,评价者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时发现其无法解释存在的问题,这时可能需要返回到第二阶段,重新搜集其他信息;或者在第三阶段发现新的问题,这时评价者有可能需要重新从第一阶段开始新一轮评价过程;或者在第四阶段,为了有更充分的理据来支撑教学决策,需要补充搜集相关信息,等等。但总的来说,以上四个阶段是听力评价的基本环节和一般过程。

参考文献:

[1]刘颂浩.对外汉语听力教学研究述评[J].世界汉语教学,2001,

(1):93-107.

[2]周曼群.2000年以来汉语听力教学新领域研究评述[A].北京地区

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C].2013.

[3]杨翼.汉语教学评价[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4]刘润清,韩宝成.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

研究出版社,2000:138.

[5]李清华.谈科技汉语的听力理解[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7,

(2):103-111.

[6]杨惠元.汉语听力说话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6.

[7]朱正才,范开泰.语言听力理解能力的认知结构与测试[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01,(3):41-46.

[8]金琰如,王佶旻.初级阶段留学生汉语听力能力结构探究[J].语

言教学与研究,2012,(3):35-41.

[9]吴勇毅.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4).

[10]徐子亮,吴仁甫.实用对外汉语教学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2006:57.

[11]胡波.汉语听力课教学法[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12]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

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13]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

教学大纲(长期进修)[Z]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2.

[14]黄光扬.教育测量与评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9.信息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机制 篇九

信息认识的一般过程和机制

事物因差异而结成关系,信息在差异关系中获得呈现,人们也只能通过差异关系来识辨信息;在认识产生的过程中,主客体之间没有直接的接触,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被多级中介的,诸如信息场、主体生理结构、主体认知结构、主体认识的物化工具都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的形式;被多级中介的认识是在中介中建构和虚拟的认识,认识发生的每一个中介环节都是一个相对于该中介环节的性质而发生信息选择、变换和建构的装置,通过中介环节的.建构,对象信息必然会发生某种扭曲或畸变性的再造,并且,在人的思维的信息加工活动中还能够创造出主观设计的新信息,这就必然会呈现出主体对客体认识的形式和内容等方面在某种程度上被虚拟化的情景;虚拟现实的实质是通过直接模拟信息环境、感受体验,直接操纵感受体验的转换,进而实现对人的认识的虚拟;虚拟现实不仅为人的认识的可能方式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而且还有助于从根本上阐明作为信息活动的人的认识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机制.

作 者:邬j WU Kun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049刊 名:系统科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年,卷(期):14(4)分类号:N94关键词:信息 差异 识辨 中介 建构 虚拟

10.《设计的一般过程》说课稿 篇十

1、本节知识在教材中的地位

本节知识教材具体体现了《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中的内容要求:使学生经历一般的技术设计过程,形成较为完整的技术素养。

这一节教学内容地位重要,是本章的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首先,知识点贯穿了整本书的内容,从宏观角度对书本知识进行梳理。前面所讲到的技术的价值、技术的性质和人机关系等知识点在这节有具体的应用。并且这节知识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其次,从本章开始学生接触到了实践操作的内容。这一节的内容作用是开始让学生完成由理解到应用,由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所以,本节与后面各章的关系属于“总――分”的关系。

2、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

了解技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技术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技能;明确发现问题的重要性;知道设计过程中可能产生多个方案;理解设计过程需要不断优化。

B、过程与方法

经历技术方案的实现或转化为产品的过程,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经历技术设计中交流与评价的过程,初步学会一些技术交流的方法,发展技术的表达和评价能力。

C、情感、态度、价值观

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具有对待技术的积极态度;熟悉从事技术活动必备的品质,具有良好的合作和交流的态度;体验技术问题解决过程的艰辛与曲折;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富于想象、善于判断、敢于表现个性、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3、教学重、难点及其确定

重点: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

确定依据:根据课标要求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重点,也是全书的重点。所以这两个环节,都要让学生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难点:如何制定设计方案,体现出方案的创新性和多种不同的方案。

确定依据:技术学习的过程,更多地表现为一种创造精神。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要突破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本节课力求以通过经典的“案例分析”――便携式小凳的设计,作为师生间讨论的课堂主线,始终贯穿设计过程的讲述中。整个教学过程以便携式小凳的设计过程作为时间线索,以案例的形式展开,进行启发式教学。这样的安排可以使学生获得既形象又具体的认识,生动地展示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学生通过参与,可以从整体上了解设计的一般过程。在教学中,要启发、鼓励学生设计思路的发散性、构思方案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授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教学法、知识迁移法。

2、学法

以探究式学习为主,采用分析、讨论、归纳总结、交流等多种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分小组来制定设计方案。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引导作用。整个学习过程层层递进,逻辑严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展示同学们刚买的小凳--塑胶小方凳。

提出问题:“同学们为了开学典礼,都购买了塑胶小方凳。你们对这凳子是否满意?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同学们是否可以自己设计一个多功能的便携小凳子?到时候可以把凳子批量生产出来,提供给下一届的师弟师妹们使用。”

以任务驱动引入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现有的凳子存在的问题。以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小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感受到设计。

(二)问题生成

设计的一般过程是哪些?制定设计方案需要经历哪些步骤?如果是你来设计小凳,你会怎么设计呢?

这些问题涵盖了本节知识的重难点,用问题凸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者,采用问题驱动法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主动探究

根据提出的以上问题,以任务驱动来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每个知识点,老师要做引导,同时又对同学们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利用启发式教学,以设计便携式小凳案例为主要形式展开,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1、发现与明确问题

解决问题是产品设计的最终目的。我们买的小凳存在什么问题?(根据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明确问题。)

对小凳提出了哪些设计要求?(启发式)

(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多从生活中找问题,要强调从技术的高度对问题进行考虑。)

2、制定设计方案

要明确两点:

(1)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

(2)任何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不会仅有一个。

(用讲述法,让学生了解以下几个步骤。)

制定设计方案的步骤:

①收集信息。收集哪方面的信息?收集途径?

(引导学生开放性参与,不束缚学生的思考。)

②设计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面对设计要求和约束条件之间的相互矛盾,如何去权衡利弊,做出选择?

(通过对设计要求的解析,让学生归纳出材料、结构和便于携带等主要问题。)

③方案构思。(难点)

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提出多个设想力求做到:

与众不同――创新

百花齐放――多样

(鼓励学生发挥其想象力,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挖掘创造潜力。)

给出一些关于小凳设计的相关资料。

④方案呈现。

⑤方案筛选。

对于④⑤两个步骤由于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完成,一堂课的时间也有限。对于这两个步骤来说让学生知道,下一课时再进行详细讲解。

(四)成果交流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描述出他们所了解的整个设计过程,解说一下他们目前所针对小凳设计构思的方案。其他同学可以就其描述和讲解过程提出不同的见解。

体现出了学生的合作互助,提高他们的交流表达能力。通过交流的过程,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新课标中指出学生学习的过程应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

(五)课堂总结

设计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设计的一般过程按科学的顺序进行,它保证了设计的方向性和设计的质量。设计的过程一般包括的几个环节不完全是一种线性的关系,有时是不断循环和反复的过程。对这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知道学习了该节课后应该有什么收获。

(六)知识迁移

布置课外作业:每个小组去发现身边的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设计要求,构思设计方案。用知识迁移使学生自主建构认知,从小凳迁移到别的问题然后制作设计方案来解决。

1、对于课程内容本身来说,内容稍多。后面还要对这节知识不断的复习,让学生在实际设计中来体会“设计的一般过程”。

2、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不积极的参与的同学。在后面的环节可以对不积极的同学提出一些要求。

板书设计:

设计的一般过程

⒈发现与明确问题

调查―分析―发现―明确―设计项目―设计要求。

⒉制定设计方案

收集信息―分析、归纳信息―提出设想―制定方案―筛选方案。

⒊制作模型与原型

绘制图样―制作模型(原型)

⒋测试、评估与优化

测试:结构性能、技术性能

评估

11.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一般过程 篇十一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安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1-01

当今的社会,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获取、存储、传递和使用大量的信息。现代社会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传递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泛。同时,各种威胁信息安全的事件也层出不穷,与日俱增,我国平均每年因信息安全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超过6000亿元,由此,迫使我们必须加强信息安全意识。信息技术教学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信息处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信息安全的意识。

一、信息安全概述

(1)关于信息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涉及信息传输的安全、信息存储的安全和对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三个方面。对纯粹数据信息的安全保护,以数据库信息的保护最为典型。而对各种功能文件的保护,终端安全很重要。终端安全,主要解决计算机信息的安全保护问题。

(2)信息安全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数字网络时代的到来,使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发生了改变。银行存款的通存通兑和异地存取款,网上购物和网上交易等无不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但在计算机和网络带来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附加了一些条件。如今人们口袋里的现金少了,各种各样的卡多了,如银行信用卡、医疗社保卡、工资卡等等。这些卡确实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也带来各种安全隐患,由于信息泄漏而使卡上资金不翼而飞的情况屡见不鲜。

经常使用电脑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保护电脑里的文件,我们会采用各种技术手段,比如,设置开机密码、设置操作系统帐号和密码、在电脑上安装防杀病毒软件等。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网络病毒、网络攻击以及网络犯罪迅速达到空前猖獗的程度,今天的病毒已能在十几分钟内迅速传遍全球,能在瞬间扰乱全球经济。网络安全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黑客入侵和计算机病毒正威胁着企业正常运作。计算机病毒几乎成了网络世界的毒瘤,1997年,病毒共造成30亿美元的损失,进入新世纪以来,每年因计算机病毒造成的损失都在100亿美元以上。

当国民经济的各个关键部分日益依赖网络时,却发现网络是如此脆弱。于是,信息安全日益得到全世界的重视,信息安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信息系统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志。

二、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1)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威胁,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首先请社会上相关专业的专家做关于信息安全方面的报告,通过对国内外的信息安全的事例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再通过讲座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有关电脑信息安全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在平时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就信息安全的知识点进行较为全面的学习。如:在学习计算机有关文件的存储时,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操作练习去理解和掌握用磁盘来保存信息数据。每次都要求学生把练习存放在磁盘上,学期结束就以磁盘上的所有作业(数据文件)为依据进行考核。因为学生所做的一切都放在了磁盘上,所以磁盘上数据或信息的安全就至关重要,有时会发现有的同学磁盘上什么也没有或有的学生磁盘上的文件打不开。针对这些问题,除了进行各别学生的教育外,我们反复要求学生要注意文件的保存和保护。这使得学生即学会如何把每次的作业保存在磁盘,又学会如何保护好整个磁盘上的数据文件,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的目的。

(2)培养学生的密码安全意识。在学生进入网络教室要使用计算机时,首先要用帐号和密码进行登录,只有帐号和密码都正确时才能进入计算机进行电脑的学习操作。开始学生有一些不习惯,有时不是忘了帐号就是因密码不对而进入不了电脑,这时只能到教师那里去再接受一次教学,然后获得一个新的密码。这样通过多次反复练习,最后学生都能利用帐号和密码顺利进入电脑进行操作和学习,同时,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也得到了加强。在网络教学环境下,当学生打开电脑后,他们会发现点击“桌面”上的“网上邻居”,可以看到别的电脑,但有的电脑上的东西,他们能访问,而有的电脑则需要输入密码才能访问。我们针对在网络环境下如何进行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和保护展开学习和研究,如:什么时候用只读属性、什么时候用修改属性、什么时候用完全属性等等,并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去加深对共享信息安全的理解。平时,教师的教案及学生的练习都是以教师机共享的方式让学生访问,或下载到自己的电脑上,而在打开教师的共享文件夹时都要求输入密码。而当学生做完练习后,我们也是采用学生上传的方式把做完的练习上传到教师机上。这样,一方面让学生学到了知识,另一方面使学生更加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个人信息安全意识。利用专题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就“上网安全”、“电脑病毒”和“黑客”等一系列社会现象从自己的体验和认识角度来进行讨论,进而充分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实用工具,正在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而“上网”实际上就等于把自己在大范围公开曝光,亦得,亦失,亦患,都在难测之中。因我们的学生缺乏社会交际经验和自己保护意识,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上网时必须把信息的安全意识放在第一位,于是我们要求每位学生在上网时至少不要把姓名、住址、电子邮件地址、照片等与自己身份有关的信息资料作为公开信息。要学生注意自己信息的安全,要从小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同时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做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4)培养学生自觉保护国家或企业机密的安全意识。教学过程中,通过涉及国家机密泄密的刑事案件和企业机密泄密事件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到泄密的危害性和泄密行为的严重性,教育学生养成自觉保护国家机密和企业机密的意识。

通过一系列的计划实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首先意识到信息有安全的问题,进而意识到自己的信息需要安全保护,从而让学生自发要求知道如何来保护个人信息,最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和习惯。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是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是教育顺应社会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信息素养不仅是一定阶段的目标,而且是每个社会成员终生追求的目标,是信息时代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能力。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使学生从小就养成良好的信息安全意识,首先要重视信息意识和信息观念的培养,其次要加强对学生信息技术的培养,最后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信息安全学》 调学广等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2]《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及其对策》 娄策群等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年6期

上一篇:关于苏轼的作文素材下一篇:中班段教研计划上学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