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课程论文

2024-06-21

通识课程论文(共8篇)

1.通识课程论文 篇一

摘要:关键词:

通识教育;学习动机;必要性;教学内容

语言是一种交流工具,也是文化的一面镜子,经典的语言学习社会心理研究十分关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Motiva-tion)或“取向”(Orientation)。

Garden和Lambert(1972)认为学习动机或取向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工具型”即用语言做工具达到某个实际目的,比如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升学,出国,父母的期望等等;二是“融合型”,即了解和融入目的语文化。

学习动机不同,直接影响学习策略,学习效果。

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国外学者提出需要更广泛地借鉴心理学理论(比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管理心理学有关工作满足状态的研究成果)来扩展Garden(1985)的经典动机模式。

目前不同的扩展模式主要包括了“学习情境”、“目标显著性”、“自我效能”(Tremblay&Garden,1995)等新的因素。

同时,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差异比如年龄、性别、学习策略等也越来越引起学者关注。

而现如今我国有关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也大多循着经典及扩展模式的方向,探索动机对学习成绩的正面的促进作用,从而更好的研究动机与其他影响成绩的学习的因素之间的相关的关系。

一些影响较大的研究关注的“动机”侧重“努力程度”这一行为层面,对动机的类别并未做比较细致科学的划分(吴一安、刘润清、Jeffery,1993;刘润清、吴一安,2000),也有一些中国学者提出“证书型动机”是中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动力(华惠芳,1998;石永珍,2000)。

关于学习动机这一方面,作者比较赞同学者高一虹的观点,即“生产性双语现象”(ProductiveBilingualism)。

这一双语现象是指母语和目的语的掌握,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相得益彰,积极互动。

与此同时,作者将其与通识教育相结合,从而使英语学习者的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中医院校的大学生,经历了竞争激烈的高考,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已经打下一定基础。

但其中不少学生,由于长期以来听力缺乏系统训练,词汇量有限,以及性格内向等多种因素影响下,不太敢开口说英语,更不用提在公众场合发表英文演讲。

许多英语学习者学习目标不明确,兴趣不够浓厚,当然,这些与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无关联,但学生自身学习动机也是占主导因素的。

他们往往更注重学习成绩,是否能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以便将来找到更满意的工作,还有些学生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容易欣赏热门的英美剧。

事实上,语言学习最本质的意义,是为了进行有意义的交流,学好英语,有助于完善个人人格,提高思辨能力,做国际型人才打下基础,这也是通识教育的最终方向。

目前,从通识教育视角分析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文献非常稀少。

从1995年以来,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观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手段,教学评价体系,大学英语教师等方面,但相关研究缺乏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H.H.Stern和Ullmann认为,外语教学目标可概括为四大类:语言水平,知识,情操与价值观,技能转移;在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如麻省理工大学,在英语教学中推行通识教育,为学生灵敏而成功地加入全球共同体提供语言工具,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我国的大学教育中,提倡通识教育最早的是清华大学原校长梅贻琦,他在《大学一解》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培养“通识”人才的目标。

梅贻琦的通识教育观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一是生活教育大于专业教育,事业不过是人生的其中一部分;二是通识是一般生活的准备性的教育,专识是特种生活的准备性的教育;三是从社会需要来看,也是“通才为大,而专家次之”;四是如果让没有通识基础的专家治理国家其结果不是“兴民”,而是“扰民”。

著名教育学者李曼丽博士(李曼丽,1999)从通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三方面把通识教育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从性质角度来加以阐述,认为通识教育是“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通识教育与自由教育同义,通识教育的实质就是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

二是从教育目的的角度进行阐述,认为通识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造就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才”,强调通识教育是关注人的生活、道德和理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三是从通识教育的内容的角度进行论述,指出通识教育要给学生“所有学科准确的、一般性的常识类的知识”,认为通识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的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学者吴鼎民认为应当拓展大学英语的课程功能,注重培养英语能力,跨文化交流意识,和通过英语获取多学科知识。

“通识教育”并不是关于一般知识的空泛的教育,也不是普及教育意义上所谓对所有人的教育。

它被用来诠释的整体性质的教育中的一部分,这部分首先关注人的生活,其次是旨在使其成为一个负责的人和公民。

而“专业教育”旨在培养一个人将来从事某种职业所需专业技能的教育。

二者同为人的生活的两个方面,是不能也不应该割裂开来的。

作为中国大学生,他们既是一个整体,又是很多个个体;既是一个沿着一条相同的路走向一个共同未来的国家公民,又是很多个沿着不同路前行的个体。

这种双重性正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基础,也说明了通识教育同专业教育应当结合的必然性。

目前,许多中国大学生中,人文与科学素养双重贫乏,学生变得不会思考,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和反思能力。

那么,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落实通专相结合的理念呢?笔者认为,首先应当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现如今课堂教学,是大学教育的主体,文化素质教育可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

经过通识教育近二十年的探索,基本成型的做法是,大学本科生四年学习的课程包括必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种类型。

通识教育课包括文理交叉选修课、艺术类选修课等选修课程。

当然在具体科目、选课形式和要求上各所大学之间有一致的地方,但并不完全相同。

在中医院校,可适当增加中西医文化方面背景知识介绍。

比如今年诺贝尔医学奖者屠呦呦,正是得到了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改换了提取方式,从而成功获得了有活性的青蒿素对抗疟疾。

要抓住课前五分钟,积极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内在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这些,都对高校英语教师提出更高要求。

其次,在课堂上,可就贴近时代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展开讨论。

比如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通讯资讯日渐发达,很多人习惯了微信、微博、邮件等方式沟通和交流,[4]但是汉字书写机会越来越少,经常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错别字也很多;许多学生对流行音乐摇滚十分痴迷,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如中医方剂昆曲京剧书法却不感兴趣,一些老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危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雷锋精神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使得互帮互助成为一种习惯,达成社会共识,在英文讨论中,让学生意识到锦上添花固然容易,雪中送炭的人文关怀也是这个时代的青年人应有的品质;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压力和困惑,积极疏导不良情绪,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投入学习和生活。

另外,加强课堂之外的英语实际能力培养。

[6]鼓励学生养成阅读中医经典中英文对照版的习惯,通过参加英文戏剧表演,音乐剧,英文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口语能力,发展思辨才能。

丰富听力资料,不仅仅局限于听力口语教材,一些经典原声电影,英美剧,英文纪录片均可涉及;同时,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听,更应带着特定的学习任务,了解具体语境下的地道的英文用法和词汇,从而完善自己的英文写作和翻译水平,为中医国际化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彭贝妮 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甘阳.

大学通识教育的两个中心环节[J].

读书,2006,(4):3-12.

[2]惠芳.

试论英语学习动机与策略的研究[J].

外语界,1998,(3).

[3]石永珍.

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报告.

[J].

国外外语教学,2000,(4).

[4]李曼丽.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1—232.

[5]文秋芳.

英语学习者动机、观念、策略的变化规律与特点.

[J].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2).

[6]吴一安,刘润清,Jefferey,P.

中国英语本科学生素质调查报告[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3,(1).

[7]张东海.

通识教育:概念的误读与实践的困境———兼从全人教育角度理解通识教育内涵[J].

复旦教育论坛.

2008,(4)

2.通识课程论文 篇二

自1966年提出设计管理概念以来, 设计管理的重要性逐渐被业界所认识。在我国, 虽然设计管理领域的实践和研究刚刚起步, 但是由于它关系到产业发展的模式、企业综合实力的提升、品牌和产品的打造以及人力资源的素质, 因而首先在教育界得到了重视, 相关的设计管理的教学不断展开。《设计管理》作为本科通识教育的一门跨学科的专业课程, 主要是为各行业、各领域培养具有设计和管理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对其教学方法和内容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1 通识课的基本要求和特点

通识课程作为本科院校教学的必要内容, 打破了专业与学科间的壁垒, 以全人教育为理想。目的是使学生具有开阔的学科视野, 优化并拓展其知识结构, 使学生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 使学生通过对多个范畴的学习和反思, 具备面对问题、面对社会、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时需要的基本的见识和思考能力[2,3]。

《设计管理》通识课着重知识的广度及学科间的关联, 对设计的专业知识、管理的学术理念等方面的教学是以智性启发为目标, 技术训练不是重点, 同时注重探讨相关的社会议题、现实热点和领域前沿问题, 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及人文精神。《设计管理》课程在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上具备一定的独特性, 需要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调整[4,5]。

1.1 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

通识课程有别于专业课程的应用性, 重在启发思想、传授方法, 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 促进学生形成自我建构知识框架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其探索和创新精神。

《设计管理》通识课的设置以实现学生素养、知识、能力的协调发展为目标, 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致力于帮助学生通过课程实现“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

1.2 教学对象的多样性

通识课所面对的是专业不同、就业方向不同、学习需求不同的各专业、各年级的本科学生, 在教学中要考虑不同学生的知识基础、专业结构、思维模式的差异以及未来职业发展的不同方向, 针对个性化的需求, 采取开放式、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设计管理》的学生除了来自艺术设计、经管等专业, 还包括工程、人文等领域的专业。每年的学生构成情况都在不停变化, 这些学生的专业基础完全不同, 思维模式各有特点, 对课程的需求也千差万别,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3 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和延伸性

通识课的教学为大学生提供基础性、广博性的知识, 教学内容不纯粹出于专业培养需求, 而在于促进全面发展。课程教学注重基础理论的理解, 着重与不同知识领域进行关联, 为知识拓展搭建平台, 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打下基础。

通识课程《设计管理》强调跨学科的知识与思考, 注重启发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和思考, 引导其发展自主学习的技能。

1.4 授课方式的局限性

通识课由于上课人数众多、课时有限, 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难以展开, 来自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的交流也比较薄弱, 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难度较大。同时, 大规模的课堂教学使授课方式难免单一, 学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些通识课中常见的现象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教学效果提出了严峻挑战, 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改革, 克服相应的问题。

2《设计管理》课程分析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应用学科, 涉及到设计学、管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领域, 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设计管理的基本内容、程序及方法, 进而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提升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管理能力。

2.1 知识体系多元化

《设计管理》涵盖了多领域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实践, 具有多重的涵义和内容。国内外的企业、学术机构、政府部门、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站在不同的角度对设计管理的认识不一, 相关的概念、方法、模式、观点没有绝对的标准和统一性, “设计管理”被认为是含义最为多元和模糊的概念。国内外《设计管理》课程的内容安排并没有统一的标准。中国对设计管理的研究开展较晚, 相关知识体系还有待完善。在产业实践方面, 相关的总结和分析还很薄弱, 缺乏权威、系统、完备的论述。因此《设计管理》的教学框架和内容安排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设计管理知识体系具有多元性、不确定性, 需要用开放式的教学来应对, 而且研究型、辨析型的教学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具有一定作用。

2.2 课程的综合性

管理本身是一项综合性活动, 涉及人、财、物等多种资源, 以及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决策等复杂过程, 由此决定了设计管理要综合应用多方面的知识, 通过多个学科的融合, 形成设计管理的理论体系。

《设计管理》课程体系由相互联系的不同部分组成, 既包括定义、内涵等基础理论, 也包括案例解析等与实践结合紧密的内容。课程的重点包括设计战略、管理方法、流程管理、项目管理、组织管理等内容, 在授课中要坚持整体的观念, 逐层分部地进行讲解。

2.3 教学内容的普适性

由于通识课的对象是专业跨度较大的本科生, 因而在教学内容上要注重普遍的适应性, 要在短时间内传授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 使学生都能够产生正确的认识,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深化学习。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 课程的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从设计专业的角度来看, 设计管理旨在培养具有宽口径的学科知识并具备实务能力的人才, 使设计师的能力不仅停留在创作环节, 还具备组织、协调、与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管理能力;从管理专业角度来看, 是为了使学生能够理解设计在企业中的作用和潜力, 能够发现和解决设计方面的问题, 保证设计活动顺利、高效地完成。

3《设计管理》通识课教学的方法

3.1 专题式教学

传统的章节讲授平铺直叙, 重点、要点不够突出。由于《设计管理》课程内容丰富, 用面面俱到的教学方法难以协调分配课时。而专题式的教学, 以教学重点为依据, 系统地分析教学内容, 针对性地组织教学专题, 突出重点、深化内容、以点带面。相应的教学重点和专题设置如表1所示。

专题教学形式比较接近讲座, 围绕一个主题组织教学内容, 深浅兼顾, 既讲授相关的基础知识, 也引入现实的案例, 既照顾初学者的认识水平, 也能够尽快完成铺垫内容, 比较深入地分析相关的重要议题。同时在专题讲座中, 引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热点问题, 进行讨论,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授课教师的安排上, 突破以一个教师通讲一门课程的方式, 由多个教师分别负责不同专题, 这样既能够发挥每位老师的学术特长, 又可以给学生更丰富、更多元的专业启发。

3.2 任务驱动自学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 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进行自学。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以完成任务作为自学目标, 将专业内容隐含到作业中, 使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主动分析, 查找资料,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作业, 通过任务的完成实现对知识和方法的掌握。

任务驱动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提倡的学习方法, 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能够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与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学习就不单是知识的转移和传递, 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设计管理》在课程一开始就要求学生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寻找一个研究案例, 结合设计管理课程的每个章节, 考察所研究企业的相关情况。例如在讲授设计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时, 要求学生课下查找资料, 分析自己所确定的案例企业的战略与设计管理的关系, 将授课中的理论与自己专业中的实际相结合, 能够深化理解, 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通识课《设计管理》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将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教学, 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促进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 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3.3 综合性的考核方式

设计管理课程不仅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更侧重对设计管理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培养, 因而并不以具体理论概念、知识点作为考核的内容, 而是设置开放式的、灵活性较大的主观问题, 让学生思考和提出自己的想法。考题的设置能够避开学生专业基础不同造成的差异, 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专业背景进行辨析和解答,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题目的设置与平时的课下任务紧密结合, 因此, 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重视平时的学习, 认真完成每一次的课下专题调查和分析作业, 很好地吸收和理解课堂中讲解的理论和知识, 并且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 仅仅依靠考前背诵是没有办法取得好成绩的。

4 结语

现代社会的高度发展使设计管理的作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以通识课的形式进行设计管理教育, 使各专业的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与能力, 能够促进学生完善知识结构、拓宽视野, 为应对职业发展做准备。而激发和调动学生思考, 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 《设计管理》改革了教学方法, 在促进学生自主学生, 积极思考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人平.设计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郭红雪, 孙涛.论通识教育与我国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纺织服装教育, 2009 (2) :5-8.

[3]王洪新.通识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2) :89-91.

[4]谭魏.设计管理教学方法改革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3 (5) :203-205.

3.浅议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篇三

关键词:通识教育;内涵;课程;特点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231-02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于19世纪起源于美国,自其诞生之初起学者对它所代表的涵义就有分歧和异议。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一种完全的人的教育,追求的是人的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人掌握各个领域的知识,要求人在生活、道德、情感、理智等各个方面都等到和谐的发展。有的学者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中非职业教育的部分,也就是指不直接与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相关的那部分教育,在这种观点中,通识教育是与专业教育相对的一个概念。有的学者认为:就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旨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的、非功利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1]

从通识教育的“通”我们就可以看出其涉及的范围应该是丰富的、宽广的、全面的、多维度的。它应该包含:语言与历史文化、艺术与人文科学、哲学与社会科学、数学与自然科学、日常技能与应用、身体素质与锻炼等各个领域。当然,这些领域知识的学习,并不是要给学生们灌输各类杂散零碎的知识,那样的知识我们可以到图书馆去翻阅百科全书获取。各个领域知识学习过程强调的是这些学科知识的获取过程,人类进行思考的方式,让学生知道日后遇到新知识的时候要知道从何处入手掌握,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懂得知识与方法的迁移,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才是通识教育中“通”的要义。这些领域知识的有机结合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自身与自然、自身与他人、自身与环境、自身与社会理性之间的关系,从而能够完成社会人的全身意义的转化。

二、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

1、普适性

通识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应该适合全体学生学习,不须学生预先修习系统性的专业知识为前提。通识教育教授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知识,不管学生将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处到什么样的社会地位,通过通识教育所获取的知识都不应该成为无用的信息,它教予人的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技能乃至一种态度。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内不分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平台,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社会职业岗位,不是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活动作准备,其关注的是大学生基础性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是“非专业”和“非职业”的。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具有普适性。[2]

2、多样性

人类自产生至今,各种学科及生产生活经验门类繁多,人类的发展是一种多方位的发展。知识技能的发展也是多方位的发展,所以个人的发展也应该符合这样的发展规律。通识教育课程的多样性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一是通识教育课程内容的多样性。通识教育的内容应该包含人类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与各类知识接触,可以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自身及人类的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自身的社会化。二是通识教育的实现形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班级授课方式外,通识教育课程也可以多多采用讨论、志愿活动、社会服务、学生兴趣小组讨论,学生社团等形式开展,这些非正式的渠道让通识教育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更有吸引力,也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更加直观的理解,有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三是通识教育课程开设层次的多样性,除了全校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外,还可以根据不同院系的专业特征开发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课程,在此过程中应该注意通识教育课程的出发点,不可将此类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混淆。[3]

3、综合性

通识教育就是要培养人具有尽可能多的全面的知识,这样的知识是非某一专业所独占的,而是一种综合的知识体系,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要体现多个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教授给学生综合知识,开阔学生的胸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成为有综合眼光的人。各个学科的知识是人各种能力的组成要素,每种要素都是不可缺少的,各要素的搭配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使学生遇到问题能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来进行思考,提升学生从知识的整合性视角处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相互地促进发展。

4、通识性

“通识”中的“通”并不是“通才”的“通”,即什么都知道,“通识”的“通”是贯通的“通”。[4]它反对通识教育的课程事事要求实用,但是通识教育又是对所有遇到的问题都具有实用性的。这样的理解看似是矛盾的,其实不然。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思考问题提供基础性的方法论和宽广的思维视野,当问题出现时,学生可以很自然地调用内化了的知识和问题解决思维。通识教育课程对这些能力的训练都不是直接功用性的,通识教育课程为大学生进一步地获取知识能力提供宽厚的基础。

5、深刻性

通识教育不仅是要学生获取广泛的知识,更应该让学生学会一种思考的方式,建立起健康的人格,培养优美的情感,发展完备的理性。所以通识教育的课程不应该是肤浅的知识输灌,而应该在课程实践过程能够引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通过思考树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让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的组成部分,这种内化过程比知识的获取甚至内化的结果都要重要。

6、经典性

根据永恒主义教育的观点,教育应该教授学生古典的学科以引出人类天性中相同的要素。个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人类全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的,经过几千几百年考验流传下来的知识经验必然有其真理性,是人类发展进步过程的集体的智慧结晶。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的教育,其课程的选择必然具有经典性。

7、时代性

通识教育课程要体现文化精华的传承,让学生拥有厚实的文化沉淀作为基石,但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培养方向都是面向未来,面向发展,学生必须要掌握当今时代的新信息、新科技、新成果、新思想,才能让自己的知识与技能具有现实的意义,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要求,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教育的意义,才能真正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8、实践性

通识教育注重的是学生对于各个领域的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而这种“方法”的学习并不能从课堂教学中完全的获得,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亲身体验与实践才能够真正地实现方法论的内化。因此,通识教育的课程应该注意围绕现实,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出发,选取真实素材设计和组织通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才能让课程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9、创新性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教育也是如此。教育要充分体现创新的精神,这里的创新并不完全是指教育所教授的知识内容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技术和专业的创新需要专业课程的学习来实现,而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更多地是通过通识教育课程来完成的。通识教育课程的目标要实现的完整的“人”的教育,即人才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是对新时代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要实现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通识教育课程中就要有具有前瞻性、启发创新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起创新的思想意识。

10、国际性

随着全球经济交往的进一步加深,带动了世界各国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交流和沟通,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完全脱离其它国家而存在,世界已经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在这样的前提下,通识教育课程人才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国际视野。人才的培养,人最终价值的实现要体现在其对于社会发展及至全人类发展的贡献上。未来的人才是国际化的,对一些国际性的环境、能源、种族、和平、国际关系与国际历史政治等问题也要有所了解,切实做到“胸怀祖国,放眼世界”。

11、开放性

在通识教育课程的众多特点中,有些特点看上去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其实是相互兼顾和补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博大和兼容并包,在其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之下可以选择众多的内容材料进行搭配组合设计课程以实现不同的针对性目标。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和发展的,通识教育课程也并不是在制定之后就固定不变了,其自身也包含着自我完善的要求和属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和效果的反馈进行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目前国内各个高校对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计也都还在摸索阶段。

三、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要注意与专业教育的联结性

基础性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性的专业教育是教育分类中的两个相对应的方面,但不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通识教育并没有独立在高等学校整体的课程体系之外。相反的,通识教育是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的整体结构之中起到了贯穿综合的作用,通识教育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方法论和价值论领域将专业课程联结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于专业课程的学习。

2、要切实关注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过程

课程只有付诸实践才能发挥其育人的作用,课程设计得再好,如果课程实施不力,没有达到预定的课程目标也是无用功。在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要增加灵活性,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理解过程,引导学生学会独立地、创新地思考。教师的素质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关键因素,因此担任通识教育课程任务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修养,对于课程内容及实施过程做到心中有数。

3、建立有效的通识教育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课程设计实施的终点,也是课程改进和发展的起点。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中最基础的部分,其课程实施效果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直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关系到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还对专业课程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通识教育涉及人的全身心的发展,其课程实施效果的评价标准具有模糊性,高校还应该加强对于通识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的建设。

四、结语

通识教育理念与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相吻合,符合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是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组成部分。通识教育课程本身也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的,对通识教育及课程的研究要不断完善健全,以便更好地为人的发展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曾德军.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武汉大学,2004.

[3]彭寿清.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计研究[D].西南大学,2006.

[4]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4.通识教育课程的心得体会 篇四

通识教育百度百科是指 “普通教育”“一般教育”“通才教育”等等。通识教育传递的是一些涉及生活,学习,社会等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也可以说是一些常识性的问题知识。一般认为通识教育其核心精神在于培养学生适当的文化素养、科学知识、宏观视野、生命智慧、分析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成长的动力。一个具备理想通识教育人格的学生,将不只拥有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批判反思,了解自我存在的意义,尊重不同生命与文明的价值,对宇宙充满好奇,并知道如何进行探索。

首先来分析一下我国现阶段教育现状(1)我国教育功利化严重,人文素质教育与德育“遇冷”。大学教育的功利性太强,特别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教育目标纷纷向市场需求方向调整。如近几年来,大学中掀起了一阵“考证热”。在校大学生有的读英语培训班,准备考托福雅思;有的准备注册会计师考试,司法考试,或者公务员考试;还有的忙着计算机等级考试然而,那些注重培养大学生理性思维与人文素养的学科却乏人问津。更为严重的是,有些高校的管理层也认为学那些东西没有用,学生们只要掌握了专业的技能,拥有了相应的含金量较高的证书便可以高枕无忧的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大学教育甚至被戏谑的说成为“考证教育”。(2)大学课程的设置不尽合理。我国大学过分强化专业教育,缺乏健全人的基本素养教育,忽视通识教育。例如,现在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是文、理科资源的分配过度不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严重失衡。对于理工科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的教育是薄弱环节。学生文化陶冶不够,人文素质不高。而对文科学生的培养而言。有些偏文科院校只注重培养学生的文科思维与能力,忽视对学生的科学素质与素养的培养;还有些偏理科的院校只注重理科思维,忽视人文素质教育

我们再来分析一下通识教育课程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1.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必不可少、强有力的支撑。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通识教育所针对的只是被高度片面化和极端化的专业教育。,而是要造就具有怀疑与批判精神、创新勇气与能力的善于思考和探索的人。通识教育并不排斥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反之,贯彻着博雅精神的科学合理的专业教育,也不排斥通识教育。

2、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为重要。有一种对通识教育的肤浅的理解,增加若干概论性质的或者人文方面的课程。必须了解,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在于让受教育者了解不同知识的内在统一性和差别性,了解不同学科的智慧境界和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对客观对象的更高境界的把握。学与科学间的鸿沟盖接起来,主要任务是教育学生思考。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心智训练比知识传授更重要。

3、共同要求与个人选择的关系。多元化的现代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教育必须让学生学会选择。哈佛大学曾经要求学生在核心课程的选修中,选择一个与自己未来专业期望最远的门类,可谓用心良苦。通识教育要求我们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自由与全面发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而这本身亦即对学生的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5.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心得 篇五

转眼间,八个星期就即将过去,心理健康通识教育课程也将要告一段落。回首这八个星期的课程,我真的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

在开学之初,我本以为心理健康通识教育会是一堂比较枯燥乏味的课程,然而事实上,我却深深地被这种生动活泼的课程形式所吸引。每到周四,就开始期待着中午同学们精彩的心理剧表演。同学们表演的心理剧大多数都是来源于现实生活,看到表演心理剧中的角色,就好像是在看生活中的自己。在我们刚刚进入大学,我们就常常遇到心理剧中表现的种种问题。之前,我遇到这些问题,会感到不知所措,会很彷徨。而这节课的内容,就是教会我们如何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如何看待自己的心理变化,如何对待大学中的友情和爱情。

在这个学期的课程中,我有两点很大的收获:一是,在心理剧的排练给我带来的友谊,二就是这节课让我对大学阶段的爱情有了新的认识。

这堂课最活泼的部分莫过于同学们一起排练表演心理剧。我是12小组的成员,从剧本的诞生,角色的分配,到多次的排练,在这个过程中,我和我的小组成员们一起讨论,互相学习。小组员们的智慧和勇敢让我敬佩,他们的才干和乐观让我折服。在这之前,我一直觉得写剧本,排练,摄像,这都是离我比较遥远的事情,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这些都变成了我的大学生活的一部分,这让我觉得非常欣喜。每次排练,大家都非常投入,争取呈现自己最好的一面。当然,我们在排练过程中也常常遇到瓶颈。我们的排练一般是安排在周六晚上,周六我们通常会选择外出游玩,游玩了一天之后还要去排练心理剧,有时候会特别疲惫,甚至变得有些消极。每当这个时候,我们机智的组长就会讲上一两个笑话,调解气氛,不多久,大家就充满热情地投入到排练之中去。当剧中某个角色状态不佳时,其他组员也会变得着急,当大家都表现的很好时,组员们的脸上就都会挂上灿烂的笑容。就这样,我们这一群人从最初的互不相识,到慢慢熟悉,再到最后在大家面前展现自己最真实的一面,我们的友情一步步加深。

在这节课上,当老师谈到她对于大学中爱情的“背叛”的看法时,我是十分震惊的。在此之前,正如许多女生一样,我也期待着在大学能遇到那样一个男生,有一段美好的初恋,然后携手走完人生的道路。我们大多数都会希望自己的初恋就是将来的人生伴侣,为着这个愿望,许多女孩子对于大学恋情的结束都是非常抵触,非常恐惧的。很多时候,情侣中的一方提出分手时,另外一方都会竭力挽留,尤其是当先表白的那一方提出分手时,另一方就会认为对方是对自己的一种抛弃,应该受到谴责。然而,老师对于这个问题却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男女之间的交往就是为了寻找那个适合和自己共度一生的人,如果发现彼此不合适,那么就应该分开,这不是抛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负责任。这种观点让我对大学男女之间的关系有了新的体会,男女朋友之间的交往,不是为了不分开,而是为了检验对方是不是那个适合自己的人。这影响了我将来的感情道路。在这节课即将结束的时候,心中有着许多的不舍。这节课让我对心理学这个学科产生

6.小学新课程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小学新课程通识>培训>心得体会

三天的新课程改革培训,在炎热的天气里快要结束了,心情和这天气一样是炙热的心,热血的情,澎湃的爱。一个学期结束了,伴随来的是一串串教育方面的疑惑和反思。在教育教学中,课程改革中都有很多的不解一直找不到答案,直到这三天的讲座和示范课让我的身心都有了一种洗涤和顿悟。其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首先,对于学生,我们老师应该更多的还是爱,爱是一切问题解决的根本,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手段和目标。我们教孩子就是在爱孩子,希望孩子学的更好,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一味的以教书为教书的目的是不能感化学生,也不会让学生学到可以一生受用的本领。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真的做到这些不外乎真正发自内心的爱孩子,一切粗暴都是不能真正解决问题的。

其次,对于老师,对于新老师来说做的还很不够,我们要成长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反思,在学习和反思中以最快的速度成长起来。增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作为一个好老师要做的还很多,而唯一成为好老师的途径就是不断的学习和反思。

最后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不是流于表面的一种形式,而是真的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听的几堂课都可以感受到老师的用心,都是在让学生不断自己的一步步学,老师一步步的指引,让学生深刻掌握知识,而一味的讲,只会让自己辛苦,学生痛苦。要有效就必须认真备好课,不断开动脑筋设计教学,让学生自己学,老师做一个真正的引路人。

7.通识课程论文 篇七

在本校提出的通识教育中[2], 提出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研究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 确定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规格, “将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构建具有学科专业特色的课程教学体系”[3]。由此, 本校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发展选择相关课程。

生活中, 有关信号、信息的新名词、新术语层出不穷, 信息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速度之快成了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 能源、物质、信息构成了现代社会生存发展的三大基本支柱。越来越多的学生希望能对信息、信号的基本概念、特点、处理等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于是, 我们提出了开设通识课程“信号与信息”。

一教学目的与学生构成

“信号与信息”的教学对象设定为不限专业, 大学二年级及其以上的本校学生。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从了解信息论的信源、信源熵等基本概念开始, 理解信源、信道编码的基础知识, 了解一些重要的编码方法及其应用实例, 结合信号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 初步理解信号分析、线性系统分析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与分析方法, 为将来从事相关的信息科学学习、工作或研究奠定基础。

分析选修本课程的学生专业构成, 约30%的学生来自于电子、电气、计算机等与信息处理相关的专业, 约30%来自于工商管理、金融学、服装设计等文科专业, 余下的40%学生来自于土木路桥、生物技术、食品工程等工科专业, 选修学生的专业总计约40个以上。由此可见, 本课程不仅受到了信息处理专业学生的欢迎, 也引起了其他专业学生的兴趣。其中, 约90%的学生为大学二年级, 而信息处理相关专业的学生则几乎均来自于大学二年级, 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 选修本课程的信息处理专业学生将本课程作为专业学习的导入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较好地实现了向专业学习的平稳过渡。

二教学内容的选取

本课程的总学时为32学时, 其中理论课为24学时。作为通识课程, 除讲授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外, 更需引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帮助学生扩展相关知识, 因此需有针对性地合理编排授课内容, 选取合适的课堂展示实例。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由“信息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原理”“数字音频处理”、“数字图像处理”等信号处理、信息处理相关内容组成, 其中, “信息论与编码”、“信号与系统”的内容所占比重较大, 所需学时约占总学时的65%。

专业教育中的“信息论与编码”以香农 (Shannon) 信息论为基本内容, 主要研究信息的度量, 信道容量以及信源编码等理论问题。该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和知识点多等特点。专业教育中的“信号与系统”主要讲授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该课程的特点是理论性强, 数学公式多, 物理概念多, 比较抽象。

“信号与信息”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教学中不能照搬、沿用相关课程在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通信与电子信息等专业教育中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需要针对选修学生的学科特点、前期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 才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使学生真正掌握该门课程的知识。

在教学中, 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共分为12个专题, 分别为:

(1) 信号与信息绪论;

(2) 信息论基础———信息与熵;

(3) 信源;

(4) 信道;

(5) 信源编码、信道编码;

(6) 信号处理基础———信号的概念, 特点;

(7) 连续时间信号系统及其傅里叶分析;

(8)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及其对应的Z域分析;

(9)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0) 音频信息处理简介;

(11) 数字图像处理简介1———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数字图像基本运算;

(12) 数字图像处理简介2———图像变换、图像增强、图像复原。

课堂教学中, 由信息论基础出发, 引出信源、信道及其编码, 进而介绍信息的体现形式———信号, 接着分析连续系统、离散系统上的信号处理方法, 最后通过数字传输、音频信息处理、数字图像处理三个专题进一步深化基本知识点, 并藉此介绍信号、信息处理的工程应用。这12个专题, 循序渐进, 彼此呼应, 在保证讲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有效地保持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

传统的信息处理专业教学内容抽象、定理推导繁琐、工程应用性强。要在有限的课时内, 掌握课程的精髓和实质, 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数学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若将“信号与信息”当作一门纯理论课来讲授, 违反了学生的认知规律[4], 学生较易产生厌学情绪。反之, 如果过多强调工程应用性, 则不利于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

在教学中, 采用归纳启发式、演绎启发式、类比启发式、悬念法[5]等教学方法, 由信息如何度量出发, 引出信息论的基本知识, 结合生活中的影视技术, 介绍信源、信道及编码概念, 进而引出信号处理及系统分析, 接着以音视频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扩展本课程的知识点。

要在24学时内完成本课程的讲解, 就必须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 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 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特点, 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习题、实验、课程报告等。通过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应用悬念教学法, 由实际的工程问题出发,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 由最初选课时的“我想知道”, 转化为“我为什么要知道”, 进而变为“我想知道为什么”。通过由该课程的基本知识出发, 延伸出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并鼓励学生进行思考与分析,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知识的巩固与延伸

在完成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后, 开设了约8学时的课程综合实验。该综合实验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有关信号、信息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常用开发工具相结合, 在实际中进行综合运用与实践[6]。在实验内容上, 以实际声音信号为分析对象, 由每个学生自由选定、录制一段声音, 对该信号进行采样, 显示采样后声音信号的时域与频谱波形;接着, 对原信号加入噪声, 显示加入噪声后信号的时域与波形;其后, 对该信号进行编码。通过此类综合实验, 使学生建立起时频对应的概念, 理解傅里叶变换、采样原理、调制原理、滤波原理、信源编码等信号、信息处理的基本技术。

总之, 随着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信息处理技术在通信、导航、雷达等行业领域的作用与日俱增。随着社会生活中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 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信息处理技术产生兴趣。然而, 专业教育中的信息处理技术教学, 理论性强、较为抽象, 涉及大量的数学公式推导, 因此,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适用于作为通识课程的“信号与信息”。本文对“信号与信息”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归纳启发式、演绎启发式、类比启发式、悬念式等教学方法, 以音视频信号、图像信号的处理为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以应用的视角、应用的方向和目的来学习“信号与信息”。在教学中, 以实际可见的信息处理结果, 直观地展示了信号的表示、频谱分析、滤波、编码等抽象概念, 使学生对抽象原理、公式有了更为充分的直觉感知, 提高了学生对核心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水平。最后, 与综合实验相结合, 给学生以自主探索科学道理的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探索, 以实践求取真知。

参考文献

[1]张英.我国高校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研究[D].安徽大学, 2013.

[2]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EB/OL].http://jwc.scau.edu.cn/html/down/2009-4-17/1159.html.

[3]麦宇红.农业院校通识课程设置调查与分析——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 2010 (2) :56-58.

[4]张小瑞, 丁香香, 孙伟.《信号与系统》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科技信息, 2013 (15) :36-37.

[5]周小林.“信息论”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3 (8) :57-58.

8.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理念与建设 篇八

关键词:地理;通识课程;遥感图像;区域可持续发展;本科生;综合素质

地理学是一门以地球表层与“人地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1],关注并理解地理区域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问题不仅成为公众议题,也成为现代公民素质之一。地理通识课程对于传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相关知识与理论,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养及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作用[2]。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国内高等师范院校的排头兵,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未来教师人才,更需要传承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地关系教育。本文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与遥感的学科优势,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遥感技术,开设了“遥感区域”通识课程,以期推动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快速、优化发展,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多方位“通识”的课程理念

1.普及——提升大学生地理素质

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于地球空间上的一个点,且无时无刻不与外部环境发生联系,属于特定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如图1所示)。这种系统具有时间上的动态变化——过去、现在、将来,空间上的尺度效应——地方、区域、全球,以及人地相关作用的特征——区域性、综合性、风险性、脆弱性、恢复性、适应性等。大学地理通识教育应当传播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相关知识与区域认知方法,培养与提升当代大学生地理素质。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在国内外都有开设,课程的通识侧重于地理的基础性、整体性、综合性、广博性等,强调拓宽学生视野,课程设置上彻底打通专业界限,形成

图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强调不同类型、不同年级的通识课程体系[3]。表1列举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开设的适合全校不同年级和专业的公选课,呈现出多样、覆盖面较广和系统性强的特点。表2列举了国内部分高校开设的地理通识课程,呈现出学校专业优势与学生地理素质需求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地理通识课程培养与提高大学生地理素养与综合素质成为国内外高校地理教学的共识[4-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地图、遥感图像不再神秘,Google Earth等工具也成为人们获取日常生活所需空间信息的重要手段。应用遥感图像认识与理解我们生存的地理空间就从可能变为现实。北京师范大学开设了结合遥感科学技术与区域认识的通识课程——遥感区域。开设该课程的主要理念是把遥感图像作为继文字、地图之后,最直观的地理学第三语言。图2表明信息技术发展与区域认知扩展结合形成的双驱动力,可快速提升大学生的地理素质。

表1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地理系适合全校公共选修的基本课程

注:资料来源于作者2011年访问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期间的实地考察

表2 中国部分高校开设的地理通识课程

注:资料来源于国内相关高校教务网页信息

2.打通——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

如何使地理通识课程不流于形式,不成为简单的专业知识普及,而是真正打通学科、专业间的壁垒,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目标,这成为地理通识教育乃至通识教育共同探讨的难点问题。“遥感区域”通识课程力图从三个方面打通壁垒,实现真正的通识:一是在内

图2 大学生地理素质提升双驱动关系

容设计上聚焦区域,打破专业知识壁垒。虽然选课学生专业知识背景差异较大,但其生存的地理区域却是人人关注的对象。二是把遥感图像贯穿于整个综合区域认识过程,Google Earth、遥感图像成为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共同通识工具。三是注重互动教学,不仅不同专业背景学生之间,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打破传统的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模式壁垒,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形成共识。

3.通览——提升大学生全球与国家意识

大学地理通识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全球与国家意识。在全球变化和全球化时代,人地关系也在发生重大变化,物质、能量、信息的流通都跨越了国家及地域限制,在世界范围内运转。地理通识教育应当把这一变化传授给学生,使他们站在全球与国家的角度来思考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遥感区域”在课程设计上也牢牢地把握了这一点,加强应用遥感图像对全球问题的通览。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全球变化导致极端灾害事件增多,人类活动加剧灾情的科学理念和大国的责任,使学生获得从全球视角来看区域问题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全球和国家意识。

4.共享——师生互动,共同成长

地理学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正是这种综合性产生的凝聚力,使选课学生与任课教师之间、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产生了共同成长的可能。专业背景差异大,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学科知识的交流碰撞极易产生新思维的火花,发现新问题,学习新知识。教师也不再只是传统模式中的以教为主,也应通过与多学科背景的学生互动,实现共同成长。遥感区域课程在课程环节设计上,以共享为理念,以区域遥感景观光学模型为基础,通过提问、演讲、讨论、辩论、会谈、笔谈等多种形式来展开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碰撞和互动,实现共同成长。

二、地理通识课程基础

大学地理通识教育应当建立在高水平的地理教育基础之上,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建设以及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为支撑。

回顾“十一五”期间“质量工程”建设工作,精品课程和教学团队建设可以为高校通识课程建设提供良好基础。就地理学专业而言,先后建设成了24门地理专业国家精品课程;形成了12支地理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其中自然地理4支,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4支,区域地理教学1支,地理教学3支。从国家层面看,优质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是建设高质量通识课程的基础,优质教学团队建设是保障通识课程质量的核心。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2005年入选了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区域地理教学团队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7]。这为“遥感区域”地理通识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课程雏形脱胎于“中国地理”课程中的“从太空看中国”部分,而“世界地理”、“乡土地理”等系列区域地理课程,从不同尺度为“遥感区域”课程的教学案例提供借鉴[8]。

三、“遥感区域”通识课程建设

1.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

基于上述的理念与背景,整合多方面的资源,“遥感区域”的课程目标设置为:面向全校的文科学生与对地理熟悉或爱好的理工科学生,使学生能够应用遥感影像认知区域地表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普及遥感图像信息区域识别技术,学会初步的遥感地学分析,进行国情教育。课程性质为本科生公共选修课中的通识课,设置为1学分的小学分课程。

课程体系分为逐层递进的三大板块(表3):一是应用遥感影像认识区域地表结构、特征以及开发利用,掌握遥感图像信息区域识别技术,并学会初步的遥感地学分析。二是应用遥感影像快速跟踪国情的地域变化,提升现代化信息分析能力,深化并提升公民素质。三是应用遥感影像快速跟踪全球的地域变化,扩展区域分析视野,深化并提升全球化和全球变化意识。

表3 “遥感区域”课程内容体系

2.课程网站与教学管理

课程网站是实现多专业、多年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方便快捷的互动交流的最有效平台。“遥感区域”课程网站与课程建设同时展开。课程网站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体现课程要求。网站结构划分为课程简介、课程资源、学生实践与课程论坛四个模块,每个模块下再进行细化。网站功能主要包括浏览、信息查询等静态功能和课程通知公告的上传下达、作业提交、在线讨论以及资源共享的动态功能。

网站特色在于:一是以模块化思想来实现,便于随课程要求的增加进行功能扩展。二是选择成熟的程序来实现动态功能,功能完整且用户界面友好。在课程实践中,除了课堂教学,课程网站为实现课后交流与沟通,体现“交流通识”理念发挥了重要作用。

结合本课程学生来源复杂多样、重在“通识”的理念特点,最终采取课程报告的形式进行考核。要求分组分工协作,从相同起点——自己家乡出发,运用相同工具——Google Earth软件,进行一次遥感旅游的讲演报告。最终报告会展现出由于多专业、多年级的因素所演化出来的精彩纷呈的旅游路线与内容设计结果。此种差异不仅使所有选课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学习多角度看问题,同时其中部分内容与思路对后续课程改进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本课程成绩评定重点考核5个方面,其中:基本内容占30%,遥感图像占40%,思路占10%、讲演表达占10%和创新性占10%。前2项主要考核对区域的理解和遥感图像获取、识别和应用,是课程内容考核的主体;后3项主要考核综合分析、表达和提升能力。课程考核不仅考察了基础知识,也是对学生能力、素质的一次展示,通过个性化的点评帮助学生提升。

四、课程规划设想

通识课程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二五”期间,“遥感区域”课程的规划设想主要有4个方面。

1.教学安排。因为本课程为小学分课程,只占用10个教学周数,所以设想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每学期多轮教学的尝试。而且每次至少有30%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更新,不做简单重复。使学生在选择课程时更加灵活。

2.教学辅助。进一步完善网络教学管理系统,完全实现核心功能,丰富网站内容,宣传并扩大课程的影响力。优化网站结构体系,增强网站稳定性,实现更为便捷的师生使用体验。

3.教材建设。规划出版与课程配套的教材或者教学参考书一部,建设电子教材,以适应网络化教学时代的需要。

4.教学目标。扩大课程规模,使更多学生受益。2011年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中提出[9],要实现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与共享,建设一批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和资源共享课。因此本课程要进行视频公开课建设,逐步建成面向全国开放的公开课程,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扩大受众。

在这4个规划设想中,最关键的决定因素在于教学团队的建设。通识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很高,必然要求在教学团队的建设上投入更多精力和配置更多资源。

地理是启迪爱国精神、经世致用的伟大科学,地理教育是进行国情教育、爱国教育、环境教育、全球化教育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最好素质教育[10]。积极开展并建设大学地理通识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地理素养及公民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每位大学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张兰生. 地理学ABC[A]//方修琦. 区域地理论从——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3-8.

[2] WALFORD, R. and P. HAGGETT. Geography and geographical education: some speculation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J]. Geography, 1995,80(1): 3-13.

[3] 唐瑞, 于洋. 中美研究型大学通识课程的比较研究[J]. 理工高教研究,2008(1):34-38.

[4] 北京大学通选课专栏[EB/OL]. Available:http://dean.pku. edu.cn/txkzl/txkzl_main.htm.

[5] 2011-2012第二学期华东师范大学本科生开课信息[EB/OL]. Available:http://www.jwc.ecnu.edu.cn/webroot/index.asp.

[6] Lloyd, W. J. Integrating GIS into the undergraduate learning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Geography, 2001, 100(5): 158-163.

[7] 王静爱,苏筠,贾慧聪. 国家精品课程“中国地理”的教学理念与建设[J]. 中国大学教学,2007(6):17- 22.

[8] 王静爱,吴殿廷等. 区域地理课程体系设计与实现[J]. 高等理科教育,2003(1):10-16

[9]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Z]. 教高[2011]6.

[10] 王树生. 自觉提高素养,争取持续发展[A]//方修琦. 区域地理论从——地理教育与地理教师[C].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9-38

[项目来源:北京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优质公共选修课程建设项目(10-01-11)]

上一篇:受灾证明范文下一篇:驾校年度安全培训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