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2024-09-11

以”书”为话题的作文(通用12篇)

1.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好书如好友,值得珍惜。

曾几何时,还是懵懂无知的少年,对书无丝毫情感,甚至有几分厌恶,把书与作业联系在一起了,占据了那美好的玩耍时光。那时,书即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见识的增加,对书开始有几分喜爱。喜欢书里描述的美好的故事,异域的风情,远古的神话……对书有几分敬佩,觉得它是非常奇特的东西,藏有数不清的故事、秘密,那么令人憧憬与向往。虽然那时条件有限,没接触过什么著名的书籍,甚至连大部分书名都给忘得一干二净,却在那时的幼小的心灵产生了深刻的烙印。其他的书几乎没什么印象,但对那时的连环画记忆深刻,一本小人书,几个小孩一起看,图画加上几句文字,便是一本书了,故事就那样一页页的展开,从第一页开始,到最后一页结束。那时,书即伙伴。

后来,接触的书多了,课本里也出现了很多好的文章,著名的作家的名字开始进入脑海,仿佛自己多了一位智慧的朋友。开始喜欢名著,对他们的大作十分崇敬,课本也用废报纸作书皮包装起来,生怕弄脏了、皱了。深刻记得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桌上也被调皮的我刻上“早”字,或许从那时起养成了不管做任何事都要早的习惯,绝不偷懒。小小的年纪,便从书里产生美丽的梦想。那时,书即梦想。

再后来,知识面广了,发现曾想将世上所有的书都看完的梦想有些幼稚可笑了,需要做选择,看感兴趣的、有益的书籍。从路边小贩,到书店、图书馆,各式各样的书,令人眼花缭乱。书的内容也变得不那么轻松愉快,而是深奥晦涩难懂。看得速度慢了,需要理解的多了。书里复杂的公式,各种理论,让人头皮发麻。那时,书即未来。

如今,走上工作岗位,闲暇看书的那份心情似乎有所衰减,慢慢需考虑的事多了。需要好好静下心来才能去翻阅那些曾一直想拜读的好书,如同好久不见的朋友,同学,觉得十分亲切。此时,书即好友。

从小到大,一路走来,有书相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2.以书为乐?以学为志 篇二

《中国近现代书法家作品集》是继在美术界赢得极高声誉的《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之后,人民美术出版社重磅推出的又一个“大红袍”系列。该系列丛书首次出版有赵朴初先生卷和蒋维崧先生卷。

蒋维崧先生在汉语言文字学方面学养深厚,早年即治古文字学,终其大半生欲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及秦汉篆隶等古文字形的探讨同书法艺术作完美结合。《中国近现代书法家作品集·蒋维崧》卷精选蒋氏各个时期的书法篆刻作品百余件,以编年为主,挑选部分各体书法的代表作开卷。该书对于研究蒋氏的书法艺术发展演变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习价值。

本文为该书责任编辑张啸东所作的评论文章。

21世纪的岁月业已过去十余载,那些随着这个刚刚展开的世纪逝去的老一代学者型书法家们留下了怎样的足迹呢?

相较以观之那些叱咤风云的同辈学者、书家,蒋维崧教授留下的身影略显淡薄;而比之其他著作等身、有鸿篇巨制传世者,他的著述明显过于零散。撇去当时文化传统中尚存的儒学所谓“述而不作”的至高境界而言,他似乎很缺少自成体系的大部头论著。在书籍大有淹没灵性之危的当今世界,充溢着文化内涵的“数行好字”,流淌着澄澈心性的若干“石上刻痕”,可有一席之地?

我们先来看蒋维崧先生平淡却充实的一生。

蒋维崧(1915-2006),字峻斋,室名费白日、归网室,江苏武进(今常州市)人,可谓“家于吴,苕之畔,胥台之下,白石、梦窗之所行吟往还也”。1938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中文系;历任:中央大学助教,广西大学讲师,山东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教授。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文史哲研究所副所长,山东省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顾问,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汉语大词典》副主编山东省语言学会副会长,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2001年任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成为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学专业文字学(含书法)博士生导师。蒋先生以文字学研究而闻名于世,同时又精于书法、篆刻,从教60余年,曾主持《汉语大词典》山东编写组工作长达10年之久。著有《汉字浅学》及语言文字学专著、论文多篇。近几年先后出版了《蒋维崧印存》(1992年)、《蒋维崧临商周金文》(1998年)、《蒋维崧书迹》(2001年)、《蒋维崧书法集》(2005年)等作品集。

揆之简历,蒋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的身影也许够不上伟岸,但于此学术与艺术圈中念“经残圣远,至理于摧伤剥落,立意标新;八法、金石、书画,已多为谬窃虚誉、尚异射利之徒充塞”之际,一边是“六艺所品之目,记已不能悉;众名所立之义,论尤不能详”(均参张啸东:《陈文明君书法篆刻艺术弁言》);一边却是大喊所谓形式与内涵的创新。“形诸笺传,于其淆乱异同,弹驳而考之,难于归一”,当代学术与艺术的两难,惊人的相似。而选得的过于匆忙,毕竟不是什么好事,也许只有等待;当然是在思索中的等待。

海德格尔对于哲学与文化的纷扰,有一种主张,即:多思、少说,保护语言和文字。蒋氏的一生似与此说不谋而合。纵观先生一生,他的言论与文字不多,相对而言涉及社会活动亦少,独有留下“好书数行”之志。而书虽小道,但于传统文化之中,却能寓道德性命之理,该天地星辰之妙,非止一艺之末而已矣。其为艺也,则与行文字迥异,岿然独拔于环宇美术之林。蒋维崧教授弃世已逾五载,藐予小子于先生在世之时,虽有两次于公共场所得见其挥毫濡墨,却无缘趋前问道。因之,每每得立于先生作品前,那或夏云暑雨、冬月祁寒之际,或荧荧子夜、青灯欲蕊之间,凝神沉思、染于翰墨的情景,犹历历在目。近年以来,置身于当代书法史之爬梳,先生的风尘身影更有机会时时倾近于吾辈。

其一,有关书法文化之传承与创新,每得展读先生会心之论,尤令人时生“书谶”之慨。

众所周知,书法作为国粹,乃民族艺苑之中不可或缺之一隅。如何进行当代书法学科建设,如何进行艺术之创新,正确导引时代书法创作风气,特别于当下而言,显得尤具深义。于山东大学招收文字学(含书法)研究方向的博士生之时,蒋先生即坚持将书法专业置于文学院,并适时地指出:“书法人才在汉语言文字学(或史学)专业培养比较合适。一开始写字还看不出来,以后越来越觉得不读书,没有传统国学修养,就上不去了,这是经过历史证明了的。现实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此数句深入浅出且意味深长的话,表明了先生理性的学术观点和颇具文化意义的艺术见地。关于书法的继承和创新,蒋氏更是一再倡导:“艺术总是要创新的,这一点我们同‘创新派’没有矛盾,问题是怎么创新。许多人把创作的调子唱得太高,以为创新就得来个面目全非,把一切旧的推倒重来,有人实在无计可施,就搞丑、怪、狂、野,这是自毁传统,自毁艺术。”他还说:“艺术的出新,并不是要把一切旧的东西推倒重来,而是要我们根据现在的眼光,找出可以改善前人和超越前人的地方为突破口进行探索,以此推动艺术的进步。”又说:“中国诗文里有用典故的习惯。用典故可以使人产生许多历史的联想。我们刻印也要在旧面目上增加一些新东西,让人对古代艺术形式产生联想,从而赋予旧有艺术新的内容,丰富它的内涵。”(以上均征引自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编,《独上高楼:蒋维崧教授纪念文集》,齐鲁出版社,2008年1月1日)

正如蒋先生所言,在传统文化中,许多人会把书法视为小道;而它确是中国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种艺术形式,古贤认为它“功均造化,迹出窈冥”。书论在中国目录学顶尖级著作之一的《汉书·艺文志》中,被归类在“小学”,而“小学”则是古代圣贤解读中国文化最高形式—《经学》之工具。其为艺也,犹可藉以寻六艺之纲目,仓、史之幽邈,怎么可以无视它的深邃的文化背景,以一种单纯意义上的所谓形式或线条艺术来轻视它?20世纪初,潘天寿提出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学应以书法为基础,并率先在浙江美术学院中开设书法专业。度其目的,近者,大约是欲以书法的神妙线条,改造中国画因西方素描的切入而萎靡不振的状况;更深远者,似欲藉此革除传统文化中“重视文字,轻视图画”的观念。然而足以令人顿足的是:此一良苦用心,却因缘了特殊的时代背景,导致书写迅速疏离了文化,而转入一种所谓纯形式的探讨。宛如突然请一个中国人做西餐,新奇也许够多,但也许是越新奇,离西餐原有的味道越远了……而今,重温蒋先生所持的观点,翻检一下《中国近现代书法家作品集·蒋维崧》卷一书所收法书,怎不令我们这些晚学顿生敬畏之心?!

其二,古人说:“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正是因为《中国近现代书法家作品集·蒋维崧》卷一书的编辑事务,使笔者对蒋先生从艺之路才有了更多了解。据生前曾亲炙过先生者讲:蒋氏性韵温厚,才思清妙。“诞育于清德雅望之家,受业于名宿大师之门”—早在20世纪30年代,在中央大学求学期间,蒋先生曾得到胡小石、乔大壮、沈尹默等著名学者文人的亲教,三四十年代即以书法、篆刻蜚声艺林,并受到了章士钊、徐悲鸿等先生的称赞。其时,思多暇,摹绘景物,才情妍妙,故其辞窈然以舒,此后便走上了以学养艺、以艺显学、执著于书法篆刻艺术的探索和创作道路。蒋氏之篆刻多师承于乔大壮,书丹刊石,率皆以篆籀、古文为主,兼熔“黔山派”篆刻创始人黄士陵凌厉的薄刃冲刀法与乔氏精妙的章法布局于一炉。而每有合作,则戛戛乎出古人之外,肃肃然合于法度之内,心闲手妙,婉转关生,是皆哲匠眇思。而其笔意质朴洗练,既有殷周铭文之质朴、圆润、雄浑及厚重的金石气,精整中寓古横之气,劲健中含秀逸之韵。庄重规整的结体和雍容迂徐的笔意,巧妙地体现了商周金文的神韵——秀逸而又凝重。

蒋先生曾说:“北碑是个好东西,但好东西对你也许无益。”“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它使用的工具和材料都是柔性的,书法就要适应和发扬这种柔性性能;作为一种书体,行书又最讲究流利。所以,融北碑入行书是难以和谐的。这就象诗歌讲究情调、意境一样,你用北碑风格去写王维的诗就很别扭。”他又说:“写行书讲究抑扬顿挫。怎么讲究呢?打个比方说:一个人朗诵诗,听他朗诵的语气和节奏,就可以知道他对这首诗理解不理解了。这就是说,写行书不仅要有适合写行书的文辞,还要有适合写行书的运笔方式和节奏,而且,这种节奏还要与书写的具体内容相一致。”因之,其行草书,师法晋唐,根植二王,而又转益多师。衄挫锋杪之时,凛之以雄浑,温之以妍润,鼓之以枯劲,和之以闲雅,故书其文可达其性情,诵其句可感其哀乐。而筋骨老健,自具风神。蒋氏平日深居简出、襟怀坦荡、作风严谨,故形成了他内涵深邃、文雅的书法风格。

蒋先生早年即治古文字学,终其大半生欲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及秦汉篆隶等古文字形的探讨同书法艺术作完美地结合,灵襟绮思,秉笔六法,每每使流寓墨客,类经品赏,视之心折。将千余年前充满金石气息的青铜器铭文,信手写成富时代气息与书卷气息的书法作品,其境若砚水新蒲,清风拂栏,漫饰丹采。风力方滋,幽芳自散。

古贤讲所谓书学备于八法。然而笔分方圆,锋有偏正,势具疾涩,墨辨枯浓,此世人所共知。而当代很多自诩为书之大家的人,著书立说,却斤斤于执笔、指法、腕法,以为书道成败取决于执笔之所谓笔法,并奉为至宝;而不知书艺精神,于法之外尚需有学问作奠基。宋儒黄山谷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及尔。清人包安吴(世臣)所谓: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此正合古贤所谓:法可人人而传,精神兴会,人所自至。无精神者,书虽可观,不能耐久玩索;无兴会者,写体虽佳,仅称字匠耳。陈斋亦曾提出:古人有真学理,乃有至文,书艺亦然。上者造极,次者有法,学者当用心于书艺,别伪于拓墨,以传文字之真。其理与力,则用心于古文字,多见而识之。可以自喻,不能以口舌争也。以此可知秉文君子,会观其通而垂意焉,此与蒋维崧先生的书艺,殆亦深有合者。

时人评述蒋先生的书法篆刻之成就,说他得益于其学术成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其作品系其人学养折射,可谓中的之论。

2012年2月13日于北总布胡同

3.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三

因为喜欢书,所以总是喜欢逛书店。每当踏进书店的门时,总是会听到“呀,又来了啊!”看着满眼的书,真是美不胜收。只是无奈于口袋里没有一分钱,每当有了钱时,总是狠下心来,买了几本。心里那个高兴啊,抱着书就像抱着宝贝一样,飞快的蹿回了家。

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可是家里的书却旧了,妈妈总是说我浪费,经常买书,还说要学会过日子,不能浪费一毛钱。过日子?呵,书就是我过日子的动力,再说我还小,想什么过日子啊!每当有了一本新书,你总是可以在我的枕头边上看见,睡觉之前看一会儿书,做梦都做得踏踏实实。读书就像是品茶一样,要仔仔细细的读,要一遍一遍反复的读。每读一遍你就会有一次新的发现,一遍有一遍的感受,一遍有一遍的味道。

在鲁迅笔下我知道了生活那丑陋的一面,在冰心的笔下我知道了生活那美好的一面。在许许多多人的笔下,我体会到了不一样的生活,不一样的爱。在读完他们书时,你会有一种满足感,一种对生活的向往,你或许还会得到一些做人的道理。那种感觉很舒服!

4.以书为话题的作文 篇四

本书主要讲述母狼紫岚期望的一个期望:有朝一日,自己的孩子能成为狼王。于是,她抱着坚决的信仰,产下了5头小狼。但由于日子所逼,她不得不吃下一只狼崽。接着,她开端训练剩余的4只中的3只公狼——黑仔、蓝魂儿、双毛。但命运有时不公平,起先,黑仔死于金雕下,接着剩余两只也相继逝世。在阅历了这么多沧桑、巨变的母狼,仍是坚决自己的信仰,在临死之际,朝空中长啸一声,将其期望寄予女儿媚媚的身上。

读完书后,我闭上眼睛,开端无限的联想。母狼紫岚是多么巨大!她有着坚决的信仰,从不在一次次哀痛、一次次失利后抛弃,即便自己失利了,还把期望寄予在自己孙子的身上。一起,在一次次训练中,紫岚又闪现出了对孩子那深沉的爱。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在蓝魂儿将要被猎人屠杀之际,一决然,咬断蓝魂儿的脖子。尽管她“杀”了孩子,但是这一行为也表现出她对孩子深沉的爱,期望孩子在天国里能美好。啊,这真是一位巨大的母亲啊!我也被她的行为感动了。

母狼紫岚的行为,让我也不禁想起一个人,他是瑞恩,是一个加拿大人。在,他6岁之际,有了一个巨大的期望,要为非洲人民建一口水井。他有期望后,努力挣钱,他的行为感动了家人,感动了社会,乃至感动了世界。无数人开端帮他,在无数人的爱心之下,终于在非洲建下了第一口井。随后,世界上树立“瑞恩的井”基金会。在非洲打了80多口井,挽救了非洲许多人的生命。

我一起也很羞愧,因为我也有过许多期望,成为书法家、上好高中、好大学,但我从未坚持过,学个三五天,多则几个月,也就抛弃了。看看瑞恩,看看紫岚,我不能在这样下去了,凡事者要坚持。

5.以书为话题的小学作文 篇五

一个星期天,我刚捧起《西游记》。外公走过来说:“我要出去买菜,待会儿你给我开下门。”我连忙点点头,外公的嘴唇动了动,我知道他又要啰嗦了,赶在他前面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您快去吧!”

外公在我的催促下出了门,走前不放心地看了我一眼。外公走后,我吐了一口气,总算可以安安静静的享受了。

我捧着《西游记》感受着孙悟空偷蟠桃的快乐,大闹天宫的畅快,更为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下而鸣不平。

时间一点一滴的流了过去,唐僧和孙悟空来到流沙河边,流沙河里有什么怪物呢?忽然冒出一个大汉,怒声喊道:“让你给我开门,你怎么不开啊!”咦,不对啊!我放下书,转过头去,原来是外公啊!我松了一口气,还以为流沙河里的怪物真出来了呢!

外公看我摸不着头脑,又再次吼道:“叫你开门,你怎么就不来开门呢?”我疑惑的问:“没开门,你怎么进来的呀?”只见姐姐“恰巧”经过门口,给了我一记怜悯的眼神。顿时,我恍然大悟,连忙解释:“外公,我看书太用心,没听到你叫。”“没听到?我叫了那么多次,你没听见?”外公继续说,“你那么一爱一看书,你就去吃书吧!别吃菜了!”

我忽然想起《窃读记》里的话: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是啊,书就是我们的一精一神食粮,生活中怎么能离得开书呢?

6.以书为媒润物无声 篇六

【关键词】低年级;课外阅读;趣味性;科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要靠长期的、大量的积累才能形成,正如庄子所说:“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要想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其广泛地阅读,不能只满足于课内有限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内容。

小学是学生阅读的起始时段,也是拓展语文教学空间、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开端。那么,应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我在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激趣导读,打开阅读之门

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

低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认识的字也不多。首先应该要让他们体会到读书的乐趣,老师要用心地引导他们读一些感兴趣的书籍,采取形式多样的阅读方式来激发孩子的读书兴趣。

(一)故事引趣——感受书之神奇

听故事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学习课外阅读的方法之一。我们班每周一下午固定一节课,全班分成若干小组,大声朗读课外书。读书小组轮流推荐主读人,几个孩子“共读”一本书,老师伺机加入朗读表现较好的小组,能听到老师单独给他们讲故事。老师声情并茂地讲,孩子们耳濡目染,慢慢地会觉得书里有很多故事在等着他,自然会感受到书的神奇。

(二)留疑激趣——调动读书欲望

老师在讲故事的时候,可以故作悬念,一来吸引学生听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例如我给学生讲牛郎织女的故事,讲到结尾时,我说:“织女和牛郎能见面吗?”学生纷纷要我讲,我却故作神秘, “想要知道答案,《中国民间故事》里有哦!”稍稍卖个关子,孩子们读书的胃口已被吊足了。

(三)表演生趣——体会人物情感

童话故事滋养着儿童智慧,有些童话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我们也可以选取其中精彩的部分让学生们分角色读一读,演一演。读《狐狸和乌鸦》时,学生演狐狸花言巧语想骗乌鸦嘴里肉的情景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孩子们演得惟妙惟肖,欢笑的同时也在动人的故事中完成美与丑,是与非的学习。

二、创设环境,畅享阅读之旅

结合校级指导方针和班级实际情况,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并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

(一)布置书香班级

笔者所在学校要求各班对教室环境进行布置。走进每一间教室,你都会被设计精美、色彩亮丽、富有个性的布置所吸引,“班主任寄语”“阅读之星”“与经典同行”等墙面布置,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浓郁的学习氛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规模不大的图书角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园地。有专门的小小图书管理员,制定严格的借阅制度。让图书角建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基地。

(二)成立书香团队

组织一部分平时在课外阅读中表现较突出,阅读能力较好的学生,建立读书兴趣小组,让他们做“引路人”,带领小组其他同学积极投入到大阅读的队伍中来。发挥“领头雁”精神,不让一个同学掉队。

(三)开展富有创意的阅读交流活动

要想让孩子爱上读书,不能仅仅依赖某些图书为他们展示的新奇世界,还得凭借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些富有创意的读书交流、实践活动。如:绘本制作、古诗PK擂台;在我班,定期进行“三讲”活动,就学生读书情况及时总结、判断,给予恰当的评价,评出班级“阅读之星”。

1.课前三分钟古诗诵读。

语文课,课前三分钟进行古诗诵读,做到每周一诗。古诗诵读共分三大步:先进行古诗的美读和背诵;接下来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简要鉴赏古诗;最后,进行为古诗配插图或古诗吟唱表演等活动。在开展“秋天在这里”的实践活动的时候,学生们漫步在树叶飘落的小路上,不由地背起了《山行》《山居秋暝》等古诗,清脆的童声在山间飘荡。

2.讲故事沙龙。

讲故事的方式有很多,包括讲、复述、分角色朗读等。学生在此过程中体验角色,感受意蕴,实现对文本的理解。如:教学《猴子种果树》时,我将讲故事作为主要教学板块:听老师讲;学生试讲,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准备,讲述故事的第二三部分;每月一次邀请几位家长进课堂参与孩子讲故事比赛,让家长做评委。每个家庭都为活动做了精心准备,呈现出的效果自然不同凡响。

3.词语接龙对对碰。

这种活动操作简单,孩子接受起来也容易。无论是小组接龙、男女接龙还是师生接龙、开火车接龙等等,对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词语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读写结合,烙下阅读印记

读写结合属于读书的延展性阶段,大致可以安排两种类型的学习活动:

(一)读书

可以由单篇引向整本书的阅读,比如由《丑小鸭》引导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可以阅读同一作家的其他童话;可以阅读同一主题的,如关于说谎主题的;或者是涉及同类角色的,如有女巫的、历险的,关于父爱的、母爱的等。这种类似群文阅读的方式,会使学生感到充实而有意义。

(二)写话

安排学生写的可以是与所读书密切关联的:一种是扩展的,如添加新情节;一种是超越或者重构的,如改变结局的、改变人物关系的等。

愿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浸润在书香之中,诗意感受生活、领悟生活;从阅读中品尝到创造和成功的乐趣,相信这些才露尖尖角的小荷,一定会开放成别样红的映日荷花。

7.以书为话题作文 篇七

书,是人生的指导教师,也是人生的精神脊梁,高尔基曾说过:“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很明显,书是提高自身的素养和情操的,书读的越多,人的精神也会领悟的越多,从而提升自己的修养。无论什么书,只要是适合自己的书,这本书对自身来说就是一本不折不扣的好书,那么什么又叫不折不扣的好书呢。

一本好书则要满足轻,平,廉,正,这四个字,也因此合并成“四德”。

首先“轻”则是身段轻,随后“平”则是指书本翻开之后,能相对自然平摊,便于阅读。紧接“廉”不用说,必定是书的价格是昂贵,还是便宜。最后则是“正”,一本好书,纸可以稍劣,印可以略粗,装可以趋简,但字不可有缺!当然好书的标准可能还有很多,但一本书能满足“轻平廉正”这四个字,就能算好书了。当然这也不排除让人回味无穷的书。

毛主席有一句语录是这样写的,“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这句话大家也读过,听过,但能深记的又有多少呢?

在人的一生中书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在无聊中的自己可以拿出自己感悟深刻的书来品读,在烦恼而又忧虑的时候可以拿出自己打发心情的书来阅读,总而言之,书是人的第二位伴侣,你可以在每一个角落,每一分时间,来阅读它,品味它,欣赏它,悟出里面含有的道理,来充实自己的一生。

8.以书为话题的900字作文 篇八

持一本好书,如乘一叶扁舟弄潮于知识的浪巅,纵然惊、险、奇、难,然而纵横于天地之间,集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方铸成一把金闪闪的钥匙——开启智慧之门。

圣人曾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然也!打开书页,开卷有益,搏击浪花,击起智慧的水珠,映出七彩的霞光。读《水浒传》,感叹武松的豪爽;阅《红楼梦》,感受宝黛的才情;看《冰岛樵夫》,赞渔人的坚强。

“唯书有色,艳于西子,唯文有华,秀于百卉。”读书如同一位位先哲圣人促膝谈心。大义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无畏的鲁迅说:“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更有那视死如归、凛然就义的君子谭嗣同,对你说:“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书给了人太多,太多。让你那张没有色彩的白纸,有了坚强的红色,不拔的蓝色……所以才有了“众里寻它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的读书境界。

读书赐予人坚强。生活是一条道路,到处布满艰险,唯有坚强才能走过。读古书,感叹勾践亡国后,壮心不已,卧薪尝胆,终破吴而归。孔子周游列国,四处学习,才成为一代圣人。看今朝,张海迪身残志坚发奋苦读,荣登全国十大杰出青年之位。“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读书可以建立信心。信心是成功的催化剂。在当今时代,信心的力量更不可忽视。读书,你可以知道,要存鹰之志于高远,取鹰之志于凌云。你可以知道“石在,火种是不会绝的。”你更可以知道“星星之火,就足以燎原。”所以你不会绝望,不会放弃。面对困难,你永远是一颗蒸不烂、捶不扁、炒不爆的铜豌豆!

书是美景,读书是饱览美景。足不出户,你可以遍游于千山万水,徜详于长江黄河之间,看“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春江胜景,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雪景,更有那鱼水之乐“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书是美。不仅是外表的美,更是内心的美。外在的美是一种现象,它的极致是有我——舍我其谁?内在的美是一种境界,它的极致是无我,超脱世俗,物我合一。

书是世界,读书是看世界。析世事浮沉,观人生百态。书是生命,读书就是阅读生命,体验人生真谛,塑造感性自我。

蓦然回首,虽往事沧桑,但有书为伴,才有了现在、将来。手握如此宝贵的金钥匙,才能打开智慧的大门,步入智慧的圣堂,充实自我,升华自我!

多彩的书世界

书中自有色彩,书中自有快乐,书儿伴我成长。

——题记

童年:金黄色

5岁时,父亲引导我踏进了书香大门的第一步。

依稀记得,当时父亲微笑着将一本32开的小册子递给我,并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要爱惜它,把它当成朋友对待。”从此,我便与《唐诗三百首》结下了不解之缘。

有时,似懂非懂地看着里面的插图;有时,自豪的站在父亲面前,熟练地背诵着新学的唐诗;有时,聚精会神地听着父亲讲唐诗中的典故……

童年的书世界,无拘无束,自豪感和求知欲都大大的得到了满足,仿佛一只小鸟快乐地穿梭在洁白的云层中;梦幻中带着甜蜜,就像金灿灿的鸭梨一样,味美飘香。

现在:深蓝色

13岁时,我真正的迈进了书的殿堂。

随着年龄的增长,渐渐地发现了书海的浩瀚。在古色古香的《红楼梦》中,我结识了生性多愁善感的林黛玉,一首葬花词让我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三分天下的《三国演义》中,我结识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场“草船借箭”让我见识了智慧的奥妙;在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中,我认清了晚清的腐败,不禁气愤添胸,也顾不得文明,咒骂慈禧等人。此外,我还熟读了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余秋雨的散文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等等。

我真正明白了“学无止境”这句话。“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中国文化,渊源流长,好似一望无际的大海,湛蓝,望不到边。激励着我去追寻,探索其中的奥妙……

未来:浓紫色

16岁以后的我,将会努力登上通向书的宝藏的更高一层阶梯。广读书籍,丰富知识和阅历,饱览中华文化。

宇宙无限,知识无穷。“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还会品尝到各种美味爽口的知识菜肴,或许会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祖国的文化锦上添花,将祖国文化这个大花园装点得更加美丽芬芳,紫色中透着梦幻与想象。

在书的世界中,充满各种各样的色彩,它们好似带有翅膀的音符,不同的时期,给予我不同的快乐,让我健康成长。我愿化作一片小舟,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起航,驶向知识的彼岸,让自己的梦想飞扬。

书,世界的灵魂

书,被许多人称为营养品、阶梯,我说,一本好书就是人类的灵魂。

我从小就热爱读书,对读书特别痴迷。

记得我还在读幼稚园中班时,我看的是一本没有字的连环画。里面的小人和他们的动作逗得我开怀大笑,那时候,我说对这种不正宗的连环画是很珍惜的,现在还保存在我的书柜里。我读一年级时,认识几个字,便开始读课外书了。起初,我对漫画很陶醉,但后来就不怎么过瘾了。姐姐送我了一本一年级的作文书,我看得津津有味,觉得他们写得特别好,毕竟是获了奖的。直到我二年级时,这些小小的作文书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到学校图书室去看书,以前下课爱疯的我,已经在图书室里看书了。我首先翻的是一本童话书。我看得很入迷,直到上课才依依不舍地把书放回原位。二三年级我都看童话、神话,觉得它们比一切都有意思。

直到三年级,童话神话这些书籍对我来说已经没什么意思了。我开始慢慢接触《一千零一夜》这本书,想象各种人物的离奇故事,他们的机敏聪明。我已经买了三本《一千零一夜》了,几乎全部的故事都被我看完了。我反复地读着,反复地思考着。最后又觉得很腻了。

学校图书馆里的书我都看完了,开始去外面的大书店看书了。我发现了一本《红楼梦》我又如醉如痴地看了起来。红楼梦对我来说有些深奥,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我每读一本书,都会把里面的好词佳句牢牢地记在心里。说实在,从三年级起,我的作文差不多全是在90分以上。

四年级时,老师布置的题更深奥了。一次题目是《假如我是一只神奇的鸟》。我是一只神奇的鸟,给人们带来欢乐与收获,让人们很快乐。

可是这样写多没意思呀。我机灵一动,想到了。我是一只鸟儿,我会告诉人们,明天的天气是什么;风向是哪里;哪个月会凉……

果不其然,我的作文得了95分。还有一次半命题作文,是我得分得得最高的一次。题目是《一件的事情》,我写的是一次难以忘记的事情。我首先以黄昏的凄凉写起,我坐在海边看日落。受了委屈,大人们在快乐地过火把节,弯弯的月亮,而我在海边的倒影,月亮是那么皎洁。我写到了一句:书,是人类的灵魂。

就是因为这句,我的作文白得了5分!老师还说,我这句话用得非常像个名人说的话。这自然离不开这几年来的积累,我自己以:人类的灵魂是书培养的、书籍抚育灵魂等名言积累的。

9.以书为话题的作文400字 篇九

蜜蜂的好伙伴是花朵,羊儿的好伙伴是青草,鱼儿的好伙伴是水,鸟儿的好伙伴是蓝天,我的好伙伴是书。如果把知识比作海洋的话,那书就是海洋上的一只只满载乘客的游船。我,就是船上的一名小乘客。

书,传递知识的使者,它把我带到了烽火的时代,让我知道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经历的种种苦难,“落后就要挨打”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也让我知道了伟大领袖带领我们中国人民走向光明的辉煌路程。

书,它把我带进了童话世界,那善良的白雪公主,勇敢而充满正义的美女战士,机灵的人参娃娃和纯洁的田螺姑娘,这些可爱的小精灵跟我欢聚一堂,翩翩起舞。

书,它和我一起周游世界,让我欣赏到雄伟的金字塔,巍然屹立的埃菲尔铁塔,庄严肃穆的巴黎圣母院,瑰丽多彩的卢浮宫……使我身临其境,大饱眼福。

书,不仅给了我知识,而且让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让它越来越丰富的营养,哺育每一个追求知识的人。知识是无止境的,读书是没有尽头的,让书陪伴你我走向更高的境界,陪伴你我勇往直前,找到通向成功的路……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书是治疗愚昧的良药,书是使人聪明的智慧果。书是人类的阶梯

这些都是古人对书的赞美和评价。这些赞美的话都说明了书对人类的重要。但书也有分好和不好,好书能给人们深刻的启发和许多的知识,使人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让人们了解生活,不会觉得生活很陌生,就像隔了一层玻璃似的,而好书则是石头,把生活隔开的玻璃砸碎。坏书则会让人不了解生活,甚至把生活“涂黑”,坏书就像一捅黑油漆,它不但把你的生活涂黑而且还把你人生的道路涂黑,使你看不到光明,终身受害。好书是我们攀登高峰的“垫脚石”,则坏书是攀登高峰的“绊脚石”。

我读过许许多多的好书,则在我的印象中最深刻的书要数《爱的教育》。

在意大利,《爱的教育》一直是孩子们的必读书。《爱的教育》原名《心》,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了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爱、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书,是知识的天地,仿佛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会使人受益匪浅,既增长了见识又得到了知识,何乐而不为?

我是书虫我怕谁!书不离手,目不睛。当我看到催人泪下的文章,我的泪水就像洪水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当我看到许多英雄惩罚扬善,除奸斩恶的大快人心时,我会情不自禁的拍手叫好;当我看到有些坏人诬陷好人,结果自食其果的片断,令我大快人心……总而言之,书就像一个精灵,带我去感受人间人暖。书,是知识的天地,仿佛有着磁铁般的吸引力,使人受益非浅。何乐而不为?

认识书并不难。我从小就喜欢偎依在妈妈的怀里听妈妈念故事。即使是千遍一律我也会不厌其烦地听。书伴随着我的成长,是我最忠实的朋友。我喜欢沉浸在美妙的童话故事中;喜欢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喜欢置身于动人的情节里……

书,是智慧的源泉,牵引你,召唤你,让你在知识的源泉中大饱眼福;让你在智慧的天堂中尽情欢笑;让你去懂得人生的哲理;让你去品位真正的人生。

对书陌生的朋友,难道你还不为所动吗?快去看看你那刚刚认识的朋友吧!!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乐趣。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智慧里没有书,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当生活失去阳光,当鸟儿失去翅膀,那宇宙将会黯然失色,世界将不再精彩……

读书带给我无穷无尽的知识,读书也可以带给我快乐。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是我心灵的归宿,也是我心灵的解剖刀。

读书的乐趣不是在于你读的书多,而是在于你有没有用心去读;有没有用心去体会;有没有用心去记住书中带给你的道理;有没有真正的运用它。

我很爱读书,每次借到或买到好书都迫不及待的去读。我学会了读书的方法,书里的知识自然而然的印在我的脑海里。慢慢地,我觉得读书带给我许多快乐。读书其实很轻松,只要你有好的方法,书中的知识一定不会忘记。

就是书,让我的生活变得充实。“书中自有黄金屋”,书是作者给读者无穷的宝藏,它让我忘记悲伤,变得快乐。

书是当今社会人类的瑰宝,书中的知识像宝藏一样,它等待着我们一点点的开启、挖掘、获得。书是知识的源泉,我们应该多读书,读好书,那么你就会体会到书带给你的无限乐趣。

与书的交流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交流,知识的交流使我们更有智慧了,思想的交流使我们深邃。书中自有颜如玉,书就是人类心灵的源泉

我与《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交流,懂了他那重振汉室的梦想。也与诸葛亮交流了一番,读懂了他这位由刘备三顾茅庐请来的,辅佐两代君主,鞠躬尽瘁而死的老臣的思想誓随蜀汉之主的忠心。也读懂了曹操统一中国的志向。

我与鲁宾逊,交流懂了他那不屈不挠的求生欲望。也读懂了“星期五”对主人的忠心耿耿。

我与《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福克交流,得知了他那不顾他人反对,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成功的在八十天内环游了地球,我明白了有坚持到底就一定有成功。

读史使人明智,在唐太宗李世民传记里,我读懂的是让人民安心的生活下去的一份希望。

在孙承宗,袁崇焕的传记里,我读懂的是保卫国土,抵抗后金,忠心为国的一种精神。

在孙中山的故事里,我知道了他为了人民的生活安康而起义的一种精神,以及那句名言警句:天下为公。

在毛泽东的故事里,我读懂了那份驱逐日本,保家卫国的一份精神。

10.以书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篇十

伏尔泰说:“上帝赐给人们两样东西--希望和梦--让人们苦难的遭遇。”而我要说:“书本给了我希望和梦,让我跨越困难,打拼未来。”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的自信总让我看到希望,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总是喜欢默默的看着这句诗,看着看着,似乎就充满了力量,因为我不会绝望,因为我坚信我“必有用”。

书是历史忠实的听众,它会毫不吝啬的向我述着那不轻言放弃的感人事件,让我学会守住那一线希望,坚持到底。

它静静地向我说着:“有一个小男孩被医生诊断为小儿麻痹,在阵阵惋惜声中,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坚持着各项他所爱的体育运动,他年复一年的努力着,对待生活与工作他始终怀揣希望,最终他成功了,他就是美国任期最长的总统-弗兰克林·罗斯福。”“还有一个小男孩,他一直失败着,竞选州长、议长……一切都是失败,他却一直没有忘却希望,不懈地努力着,最终成为人民的领袖--林肯”……

每当我遇到困难时,它总是静静的述说着,像是要告诉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你拥有希望!

书不仅给了我希望,还给了我憧憬的梦。我总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捧着一本书,细细品读,让它引领我走进先人的梦中。

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梦;孟子有“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梦;林则徐有“敬利国家生死以”的梦;庄子有“我身曳尾于涂中”的梦;陶渊明亦造出了世外桃源般的梦……他们为了自己的梦而拼搏着,他们用自的己的人生诠释着他们绚丽而又永恒的梦想。

我沉浸于书中,沉浸在这传承千年的梦想中,沉浸在他们为梦想拼搏的激情中。无需过多言语,只是凝望着这字里行间坚毅的身影,就足以令我拥有同样的勇气,去构建属于我的梦想。

是书教会了我心存希望去跨越困难,是书教会了我构建梦想打拼未来。

于是我明白:书山有路--希望和梦。

书的味道

小时候,我总被一个高高大大的书橱吸引着,那里放着我父亲珍贵的藏书。望着,望着,我便闻到了一股清幽的香味,似茶香?似花香?可都不是。

长大一点,我便可以够得着书了,拿下最低下的一本,轻轻翻读,却不了解其中意思,我开始苦恼,焦急,甚至有些生气,居然对这些东西抱有这么多的幻想。于是我合上了书,把它放回原位,可不经意间我闻到了一股涩涩的苦味。

到了小学,我再次打开了了神秘的书架,取下一本我性趣的故事书,里面的故事,时而让我捧腹大笑,时而让我潸然泪下,时而让我激动不巳,时而让我为之感动。渐渐地我开始喜欢上这些故事书,整天整夜与它们为伴。久而久之,书的味道又变了,变的又滑又甜,像是沾了蜂蜜的棒棒糖,含在嘴里就是不想放。我开始对书的好感日益增加,可我父母对书的意见越来越大。最后苦劝无用,采取了强制手段,把我从哪些书隔绝开来。

没有书的日子是难过的,记忆里的书香还在淡淡的回味,却闻不到,也看不到。书啊!我何时才能够再与你相见呢?

进了初中我再一次见到我久违的“伙伴”,它依然是那么和蔼可亲地欢迎我,迎接我,才知道只有人抛弃书,书是不会抛弃人的,走近书架,却闻不到那熟悉的味道,我拿下一本科学书,趴在那里细细啄磨,可我发现书已经变的有些苍老了,从前白白的扉页变的有些发黄,封面也碎了几角,但文字依然清晰。我不舍得抚摸着它,看着它,像是对一位年长的老人那样,可它并没有接受我的同情,依然挺着腰杆,支撑着让我看。我忽然鼻子一酸,不知是书的内容,还是书的精神。这时又一股味道飘了进来,是一种清新的香,是一种纯洁的香,如丝如稠……

书的内容已经忘却,但书香依然在我脑中回旋。如果世界太容易让人醉倒,闻闻它,也就清醒了。

书趣悠悠

假如你眼前有桂殿兰宫,或是玩偶之家,或是草堂三五里,你是否有前往一睹它风采的冲动呢。“山高自有客行路,山深自有渡船人”。而兴趣则是我走进书世界的客行路。

初进书的世界,我还是客人,一切都是陌生的。读不懂《论语》,只好去看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聊斋;读不懂托尔斯泰。只好去跟踪福尔摩斯怎样进行血字的研究;读不懂鲁迅,只好去当小二黑的证婚人。

事过境迁,我成了书世界的一员,感受到了书的乐趣。

古人说:读书好,书中自有黄金屋,千钟粟;有钱有势,更是“红袖添香夜读书”。

我以为,书趣怎在那里!?

随心所欲,是书的一大乐趣。什么时候读?如日中天,月黑风高。在哪里读?天涯海角,龙潭虎穴。读什么?古今中外,经史子集。怎样读?卧薪尝胆,走马观花。那究竟谁读?当然是我。在书的世界,我或乐,或悲;或爱,或恨,随心所欲!

书趣之二,在于咬文嚼字。凡名家名篇,全都经过大浪淘沙,篇篇是金子。一时与它较起劲来,若是发现了作者的痛处,那可大发议论,大有与作者并驾齐驱之感。若不幸被旁观者反咬一口,也不必在意,逆用阿Q精神定理,老子打儿子,天经地义嘛!

书趣之三……是什么说不清,类似鸦片的作用。在和朋友侃侃而谈时,不自觉地,书中内容一句句顽皮地往外跳,有着李白的豪放,或雪莱的浪漫,再配上欧·亨利式的结尾。把朋友吓得像见了外星人——这小子,士别一日可得刮目相看。我却仙乐飘飘。

说点实在的东西,从书中,可是能获得点启发。我有时为某事而烦躁不安,基度山伯爵说:人类的一切智慧都包含这四个字里面:等待,希望;我有时想投机取巧,荀子却劝告: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我有时对生命很是疑惑,反复揣摸着: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身处桂殿兰宫,玩偶之家,让我感受最深的还是书的乐趣。

书的味道

每个人都要尝遍人生百味,我看书也算是其中一味,只是它的味道品尝起来丰富极了。

书的味道是甜的

作业做完后,学习之余,我躺在沙发上悠闲地看着杂志,品味着书中风趣幽默的笑话和连环画,还有那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心里别提有多惬意了,读着读着,我就会情不自禁地笑起来,心底就会洋溢出一股甜滋滋的感觉。

书的味道是苦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用苦这个字来描写为了学习而读书的情景实在是合适不过了。强制地去背那些枯燥无味的定理和公式,强制地把自己长时间定在一个地方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题,而不能去看电视和玩游戏,心里的感觉那是要多压抑有多压抑,别提多苦了。但一想到没有苦中苦,哪有甜中甜,这是获取知识的最好途径,我只好拼命地吸取在苦中所蕴涵的一丝丝养分。

书的味道是酸的

读书读得那么好又那么多的我竟然也会在阅读这栽跟头。刚升入初中的第一次语文考试就让我品尝到了严重失败的滋味,在阅读那丢分尤为惨烈。这让我的心中感到酸酸的,但我不会被失败所打倒,而是振奋精神,重新再来。

书的味道是辣的

书中要是没有一点激动人心的火辣辣的味道,我想我也不会喜欢读书。读书有时候就是为了振奋自己的精神。因此从接触书的第一天开始我就喜欢在书中寻找自己在生活中不曾有过的激情,《水浒》、《三国演义》中那激烈的战斗场面,还有那《西游记》中孙悟空降魔除妖的超级本领,使我的心中就像吃了一个火红火红的辣椒似的——充满了一股火辣辣的感觉,有一股火辣辣的冲动,梦中总盼自己像他们一样。

教育学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政治学家说:书是世代的生命;经济学家说:书是致富的信息;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营养品……书的味道是如此地丰富,也难怪它会成为人生百味中的一味,它让我的生活从此变得日益丰富多彩起来。

书,你是我的朋友

如果说我的童年是一杯苦口而香味四溢的咖啡,那么我所看的书,将是这杯咖啡的白糖。书是我童年中不可缺少的,它把童年的咖啡搅拌得香甜可口,十里飘香。

在我那七彩的童年中,第一次看书还是幼儿园时,我每天除了学习就是看电视,对于那印满铅字的书本不屑一顾,每天盯着彩色的电视屏幕。妈妈多次劝阻无效。

于是,老妈想出了一个办法。在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妈妈出去办事,临走前,特地锁好一个柜子,还告诉我不要打开柜门。

我哪管这些,等老妈一下楼,我就扑到柜子上,果然锁住了。看样子,里面一定藏了什么好玩、好吃的,不然,老妈不可能无缘无故地锁柜子。于是,我这么想着,目光到处搜索。老妈可能把钥匙忘在家里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把一个旧鞋盒打开时,发现小角落里有一把小巧玲珑的钥匙。

我抓着钥匙,奔到书房,不管三七二十一,一把把钥匙插进孔中,一扭,嘿!开了!我掏出锁把,仍到一边,迫不及待地打开柜门。哇!满满一柜子漫画书出现在我眼前,《哆啦A梦》、《柯南》、《圣斗士星矢我随手抓了本漫画,坐在地板上,靠在柜门上,津津有味地“啃”了起来,好电视都忘了

妈妈回来了,可我还在柜子前抱着书不撒手!吃饭了,妈妈催我5遍,我才手拿一本书来到桌上,边看边吃,吃了1个多小时

现在长大了,不再只看漫画书,作文选、小说、故事集等书也走进了我的生活。

有一次,JK罗琳的《哈利波特》第3部上市了,我一听这消息,立刻蹬上鞋,搭车去书店,终于被我抢到一本。

我沉迷在那神秘的魔法世界,正义的哈利、聪慧的赫敏和邪恶的伏地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还有一次,我不惜跑遍城市各个书店,终于买到了《时光魔琴》。

现在,书无处不在,时时伴随我左右,如一位好朋友,有疑问时,随时一起找答案

11.以书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篇十一

我和它似乎早已结下缘分。三四年级时便像模像样的捧起《苦菜花》《围城》。刚上初中时,遍迷上了《三国演义》《红楼梦》。到了初二我的目光又转移到外国名著上去了,《安那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鲁滨孙漂流记》等等,都是这时节看的。

它给我带来了无限的遐想,在《红楼梦》的字里行间我读懂了林黛玉的娇小瘦弱,却又自强不息;读懂了贾宝玉的风度翩翩,却又信情专一;读懂了他们的海誓山盟,却又无可奈何。读懂了王熙风的八面玲珑,却又心狠手辣。中国的古典名著是迷人的犹如龙井,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愈发清香让我不能自拔,并深深的迷恋陶醉飘飘欲仙。

它叫我领略了古人的文采,我喜欢读古诗,喜欢那种似懂非懂的感觉,更为古人的文采所震撼。我回味着“昨日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无奈,置身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徘徊,渴望那“众里寻他千百度幕然回首那人却在那灯火阑珊处”的柳暗花明。人生道路上我学会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宽容;我领略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真谛;我学会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

它让我生活浪漫,我喜欢品味诗的意境,可以任意想象,不受时空的约束。我喜欢那“互道一声珍重,一个拥抱将友谊天长地久”的深思。喜欢那“或许在春花烂漫时,或许在秋风萧瑟中再次和你相逢在人海苍茫”里的奇迹。更爱那“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眼泪,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的感动”。

是它使我变的快乐,让我生活更加充实而富有意义。

12.以书为话题的初中作文 篇十二

窗外细雨蒙蒙,我会沏一杯浓茶,拿一本小说,靠在椅子上细细地品读。不希求能够大彻大悟,不渴望能够洞察世事,我只希望自己能够读懂作者的心,理解书的灵魂。当小说的情节隐入幽缓的溪流,缓缓前行时,我会品一口香茗,轻轻地翻着书页,看那精妙的对白;当小说的情节步入高潮,火山一样爆发时,我会一目十行,不断地翻着书页,看那峰峦迭起的高潮。这时的书无疑是陪伴我消磨寂寞的伴侣,是与我心灵对话的最亲密无间的至交。

然而,书并不总是这般和善。

夜,渐渐深了,而我却还不能睡去,摆在我面前的是一本又一本的书。我心烦意乱地翻着书,手中的笔不停地比划着。纵使书中的内容再怎样枯燥,我也不会就这样放弃,我不会不求甚解。当一道道难题被攻克,当一道道难关被击破,烦乱的心也逐渐平静下来,这时我会伸一伸懒腰,然后再继续投入到烽火连天的“战斗”之中。这时的书与我无疑是正在抓对撕杀的死敌,是不得不交锋拼杀的对头。

上一篇:记一次科学实验初一作文400字下一篇:试题一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