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2024-10-23

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精选8篇)

1.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一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2010-11-04 09:25

来源:贵州日报

打印本页 关闭

(201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精神,结合贵州实际,省委十届十次全会就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奋力推进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

1、“十一五”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要成就。2006年以来,全省上下奋力克服百年不遇的雪凝灾害、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和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的影响,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都取得了新的成绩,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全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预计年均经济增长12%以上,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翻番,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要突破,特色优势产业实力增强,农村贫困面貌明显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省第十次党代会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第一步战略目标提前实现,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跑线上。

2、“十二五”时期贵州省发展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环境相对有利。世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我们国家在国际上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显著提升,有利于我们更好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速发展;国家坚持实行扩大内需的方针,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央企业加速扩张,东部产业加快转移,有利于我们争取中央支持、借助省外力量加速发展;经过长期艰苦奋斗,贵州省2010年经济总量将突破4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可达到1700美元,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基础条件改善,内生动力增强,有利于我们遵循经济成长规律、顺应社会前进趋势加速发展。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较多。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仍是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进程慢、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程度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等问题仍将非常突出,思想观念陈旧、办事效率低下、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体制机制转换滞缓等制约科学发展的问题亟待解决。

“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不小。西部大开发十年以来,全国呈现出东部率先发展、中部迅速崛起、西部竞相开发的格局,纵向比贵州省发展明显加快,横向比多数省区市的发展速度更快。贵州省与先进地区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在很多方面还在继续扩大。进入“十二五”以后,全国各地特别是西部地区将在前十年蓄积能量的基础上继续加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压力。贵州省如不加速发展,就会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过程中丧失机遇,就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拉大差距。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既是贵州省可以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又是贵州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加速期,更是贵州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准确把握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历史性任务,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发展上来,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发展上来,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不断缩小在“好”的方面存在的差距,花大力气、下真功夫解决“慢”这个主要矛盾,千方百计创造条件推动“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3、“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制定和实施贵州省“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性机遇,紧扣科学发展的主题,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重点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统筹区域发展,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贵州省经济社会处于并将长期处于欠发达状况,发展是解决全省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人民群众最为迫切的共同愿望。我们一定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真正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把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贯穿于“十二五”的全过程,落实到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各领域,不断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切实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加速发展,就是要创造条件,奋力拼搏,使贵州省经济发展速度在一个较长时期内高于以往历史时期、高于西部地区同期平均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快转型,就是要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扎实推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推进社会管理向全覆盖、社会化转变,推进社会形态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推动跨越,就是要推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推动经济总量登上新的重要台阶,推动人民生活水平由总体小康迈向全面小康。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积极扩大消费、出口需求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在保持投资合理较快增长的同时,围绕科学规划实施重大项目,依托重大项目优化投资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必须把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毫不动摇地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附加值,延长产业链,不断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积极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大力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优势互补。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不断增强科技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社会。

——必须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建立健全促进城乡人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必须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青山绿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改革,按照行政干预最少、发展环境最优、服务质量最好的目标,在关键环节深化改革,在重点领域扩大开放,在日常工作中提高办事效率,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和对内对外开放环境。

4、“十二五”时期要努力成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今后五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全省生产总值确保实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

——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有效转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平明显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提高,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水平明显提高。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全民受教育程度明显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稳定下降。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健全,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发展。社会管理制度趋于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农村贫困人口显著减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进展,政府公信力、执行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对内对外开放不断拓展,开放型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使贵州省综合经济实力、市场竞争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登上一个新的重要台阶,力争在西部地区实现赶超进位,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条件更加充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二、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完善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大力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把贵州省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优质轻工产品基地。

5、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煤炭、化工、冶金、有色、建材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是贵州省工业的重要基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加快发展成为重要的资源节约型产业。把煤炭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和基础产业,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环境保护,积极发展煤炭精深加工,提高煤炭工业总体水平。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坚持高标准、高起点,推动化工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以调整结构、优化升级、淘汰落后、合理布局、重组发展为重点,加快技术改造,提高工艺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推进贵州省冶金工业做大做强。以精深加工、技术改造、节能环保为重点,推动铝钛产业调整结构、扩大产能和优化升级。按照淘汰落后、调整结构、加强研发、增加品种、产业升级、扩大规模的要求,提高传统建材技术含量,大力发展新型建材。

6、发展壮大支柱产业。立足于贵州省发展阶段、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继续壮大电力、烟酒、装备制造、民族医药等支柱产业,通过支柱产业的市场扩张推动全省经济的持续发展。坚持扩大省外市场与保证省内用电并重,调整优化电力结构,深入实施“西电东送”,积极发展新兴能源,巩固壮大电力支柱产业。发挥“贵烟”和“茅台”的名牌优势,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结构调整、技术改造、精细制造和市场建设,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调整存量,做大总量。依托军工基地的技术优势,依托市场壮大企业实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和企业集团。以中药现代化为抓手,以民族药为重点,调整产品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把民族医药产业建设成为与贵州省中药材资源相匹配的现代产业。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依托贵州省优势农产品资源,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产区和优势行业流动,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龙头企业和企业集群。

7、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发展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新兴产业,是改变贵州省工业结构的重要途径。要依托贵州省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业、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大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发展就业面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突出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规划指导,完善配套设施,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以贵阳和遵义国家新材料基地为依托,加快发展以高强度铝合金、钛合金、锰合金、镁合金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积极发展电子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挥贵州省生物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生物育种、生物医药为重点的生物技术产业。建设好安顺市国家民用航空产业基地和航天高新技术园区,发展以通用飞机整机研发生产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

8、有序发展产业园区。制定促进工业园区发展的政策措施,编制全省工业园区发展规划,科学确定总体布局、产业导向、功能区块,提升一批、整合一批、新建一批示范工业园区。优先保证重点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建立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平台、高效的管理服务平台,进行统一的规划环评和总体环评,有效解决企业入驻园区发展的各种前置条件。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园区开发机制,鼓励设立工业园区投资开发公司,广泛吸引外来投资者领办、创办工业园区,推行园区经营性项目的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按照“共建共享、收益分成”的运作模式,鼓励各级政府联合进行工业园区的建设。按照优化结构、合理承载的原则,围绕优势产业和重大项目,统筹配置土地、厂房、能源等要素资源。

三、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增强城镇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建立健全推进城镇化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加快城镇化步伐。

9、建设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加快发展黔中城市带,以贵阳为中心,以贵阳—遵义、贵阳—安顺、贵阳—都匀和凯里为轴线,以六盘水、兴义、毕节、铜仁为极点,全面强化城镇集聚与辐射能力,形成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集约发展态势。大力发展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培育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上的中小城市。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突出自然、历史、文化和民族特色,努力建设一批交通枢纽型、旅游景点型、绿色产业型、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移民安置型城镇。

10、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完善城市功能分区,有序推进“退二进三”,强化城市产业功能。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增强城镇公共服务功能,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

11、创新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城镇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积极运用信息化、现代化手段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各种社会问题。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加强和改进大城市人口管理,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限制,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发挥政府资金的导向作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城乡建设,多渠道筹集城镇建设资金。实行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探索节约集约用地的新型城镇化模式。积极推动行政区划调整,切实消除阻碍城镇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

四、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扶贫开发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农民增收作为“三农”工作和扶贫开发的重中之重,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12、合力推进扶贫开发。把到2015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一半以上、到2020年基本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现象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坚持党政领导,实行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和社会扶贫相结合,大力推进集团帮扶,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局。坚持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乡(村)推进、连片开发,以编制和实施武陵山区、乌蒙山区、苗岭山区(含麻山、瑶山地区)区域扶贫专项规划为重点,加快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步伐。坚持实行分类扶持和统计监测,统筹采取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等措施,不断提高农村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对鳏寡孤独、因病因残丧失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给予长期社会救助,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完善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研究制定“摘帽不摘政策”的办法措施,鼓励有条件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以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重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保证农村人口粮食基本自给。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水平、成果转化水平和推广水平,健全公益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结构调整,规划建设一批专业乡、专业村和产业带,提高优势特色经济作物和生态畜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节水农业,加快山地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建设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区。

14、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广泛推广订单生产,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链条,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改善农村商品贸易条件,降低农村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农村市场分工与生产合作水平。通过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入股、鼓励龙头企业牵头领办、补助资金扶持农民兴办和广泛动员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加入等措施,大力培育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15、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实施农民创业促进工程,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基地和创业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大力发展劳务经济,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落实好强农惠农政策,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探索农村集体和农户在当地资源开发中入股,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16、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期不变,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基础上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促进土地增值收益和农村存款主要用于农业。按照节约用地、保障农民权益的要求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完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以县为单位建立社区银行,发展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和小额信贷,健全农业保险制度,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和国有林区林权制度改革。继续发挥供销社在农产品生产、流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工作保障机制。

五、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大提高,加快把旅游和文化产业培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

把推动服务业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扩大服务业总体规模,拓宽服务业服务领域,提升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质量和素质。

17、大力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建立公平、规范、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探索适合新型服务业态发展的市场管理办法,调整税费和土地、水、电等要素价格,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努力建设连接长江上游和南中国两大区域金融中心的金融枢纽,打造一批骨干物流企业和大型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交通运输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农业服务业。全面发展面向民生的生活性服务业,切实提高市政公用事业、房地产和物业服务、社区服务、家政服务和休闲养老等产业发展水平。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推进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济。

18、加快建设旅游经济大省。旅游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按照把贵州省打造成为具有重要吸引力的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康体养生和民族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要求,加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贵州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多渠道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重点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和酒店等基础设施,全面提升贵州省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加强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加快发展一批专业旅游城市、旅游村镇、旅游文化商品集散地,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规模化发展。制定出台促进度假酒店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旅游度假区发展。大力发展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提高旅游购物在旅游消费中的比重。扶持培育一批旅游骨干企业,推动涉旅企业通过上市等方式融资。大力开拓客源市场,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全面优化旅游环境。

19、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全省人民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实施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规划发展一批文化产业园区,扶持培育一批文化骨干企业,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以发展为主题,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公益性文化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探索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六、以黔中经济区为龙头,促进区域经济竞相发展

全面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把黔中经济区作为“十二五”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火车头”和“发动机”,积极争取国家指导和支持,科学制定黔中经济区总体规划,准确定位区域功能,优化生产力布局,形成中部崛起、带动全省和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20、规划建设黔中经济区。以贵阳为中心,统筹推进区域发展,把黔中经济区建设成为全省工业化的带动区和城镇化的核心区。根据黔中经济区的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以高速公路、快速铁路及河运码头、机场等大型交通设施为依托,重点建设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带,加快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建立健全黔中经济区领导、协调、合作机制,协调解决各种利益关系和重大问题。搭建多种形式的投融资平台,积极筹集开发建设资金,统筹布局基础设施、重大产业和市政工程。制定支持黔中经济区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赋予黔中经济区先行先试的权利。

21、统筹推进不同区域协调发展。制定遵义市统筹城乡发展试点方案,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坚持共建黔中、融入成渝、参与泛珠,努力把遵义市建设成为成渝经济区产业扩散转移的重要辐射区。根据毕节地区、六盘水市、黔西南州的资源条件和区位特点,细化和完善“毕水兴经济带”规划,形成西南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统筹黔南州、黔东南州、铜仁地区的相关区域,规划发展“东南部特色综合经济区”。继续支持毕节试验区和安顺试验区加速发展。抓好贵阳生态文明城市、黔东南生态文明试验区、黔西南“星火计划”科技扶贫试验区和铜仁营养健康产业示范区建设。争取国家支持在贵州省建立内陆民族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试验区。

22、鼓励县域经济发展。完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综合运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布局、土地供给等政策措施,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提高经济强县发展水平。按照“责权统一、重心下移”的原则,扩大县级经济管理权限,推进强镇扩权。制定和实行优惠、灵活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扶持与邻省接壤的县市加速发展。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

把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努力建设现代化的交通运输网络,切实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改善通信设施条件,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加速综合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发展铁路、公路、民航和水运,加快建设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以通道、枢纽建设为主要任务,以增建复线、客货分流、提高速度为重点,建设全国通往东南亚国际通道和西部通往沿海出海通道的陆路枢纽。按照骨架畅通、干支协调、形成网络的要求,大力实施“六横七纵八联”高速公路网络规划。尽快完成“一干十支”机场建设,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的干、支线民航机场体系。改造提升一批航道,提高北进长江、南下珠江的能力。

24、加快解决工程性缺水。水利是支撑一个地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直接决定一个地方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和生活质量。要按照发展现代水利的要求,坚持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以重大水利枢纽工程为龙头,以大中型水利工程为骨干,以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以微型水利工程为补充,逐步建立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加强农田水利和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以水源工程、灌区工程、“五小”工程为重点,加快建成人均半亩基本口粮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布局、启动建设一批重大水利枢纽工程。加快水管理体制改革,走水务一体化的发展之路。

25、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数字贵州”建设,围绕第三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促进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力争全省互联网普及率、电话普及率、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加强信息服务能力建设,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省经济社会运行的智能化程度。推进物联网和云计算研发应用。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八、以改革促创新、以开放促开发,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把深化改革作为创新之源,把扩大开放作为开发之路,采取更加过硬的措施推进各项改革,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带动战略,强化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战略思想,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构建有利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体制机制和发展环境。

26、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采取优惠政策,配置资源条件,以重大资源深加工、精加工项目为载体,大力吸引中央企业和省外优强企业到贵州投资发展、合作开发。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推进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和国有资产证券化改革。加快国有企业的资源整合、兼并重组,不断增强国有企业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推进各种所有制企业之间通过股权并购、股权置换、互相参股等方式进行整合重组,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制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制定大企业、大集团发展和企业上市的政策措施及工作方案,通过资源优先配置、项目优先规划、政策优先扶持和兼并重组、产能扩张、技术改造等措施,培育更多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大企业、大集团,新增一批上市公司。

27、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和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扶持成规模、上水平的非公有制企业和发展前景好的中小企业,大力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全省经济中的比重。制定贵州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产业目录,引导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控股、参股等方式,投资建设铁路、公路、水运、民航、水利、电力,参与土地整治、矿产资源勘探开发、特色经济发展,进入市政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社会事业领域和国防科技工业领域,重组联合和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28、深化重点领域各项改革。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加快财税体制改革,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财税分配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完善重要商品、服务、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社会事业体制改革,推进非基本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增强多层次供给能力,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29、全力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坚持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新的开放领域和空间。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大财团等战略投资者,迅速扩大直接利用外来投资规模。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加强与珠三角、长三角、成渝经济区和深圳、宁波、青岛、大连等对口帮扶城市以及苏州市的交流合作,规划建设一批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吸引更多省外企业来黔投资。积极推进国家级、省级开发区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和产业园区扩区调位升级。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层次和水平。争取国家赋予贵州省“口岸签证权”,支持贵州省建立“综合保税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无水港”,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贸和教育、科技、文化合作。大力开拓新兴市场,不断扩大外经贸规模。

30、下硬功夫改善投资软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下沉服务职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绩效评估监督体系,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营造亲商、爱商、敬商、安商的发展环境和创业、创新、创优的良好氛围。面向社会全面公开申办事项的前置条件、办理流程、审批环节,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结,缩短办事期限,节约时间成本。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加强对投资软环境的监督监察,定期曝光政府不诚信、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公正的典型事例,严厉查处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吃拿卡要等行为,建设“诚信贵州”、“法制贵州”。

九、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努力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

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加快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逐步转向主要依靠人力资源和科技进步。

31、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巩固“两基”攻坚成果,推动实施万名校长培训工程、城市优质基础教育拓展工程和农村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房宿舍建设工程,按照新标准抓好一批试点县义务教育提高工作。坚持自办和引进名校办分校相结合,合理配置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学质量,加快普及城镇高中教育。在巩固、提高现有省属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基础上,把扩大办学资源与教育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创建适应贵州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需求的高等院校和学科专业。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大力提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民族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深入开展实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

32、全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贵州省改革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工程,广泛引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项目急需人才。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优化人才培养和使用环境,努力做到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建立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竞争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充分发挥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决定性作用。

33、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合作创新、加强转化、重点突破、引领跨越,围绕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实施一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和省重大科技专项,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能力。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企业工程研究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提高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水平。实施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工程,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强化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税金融政策,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完善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十、积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牢固树立绿色、环保、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34、坚决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严格实行计划生育“一票否决制”,采取有效措施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深入推进人口文化建设和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完善利益导向机制,综合协调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继续稳定和降低生育水平,严格控制计划外生育。整合计生、妇幼资源,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关注婴幼儿早期教育,全面提高新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35、深入开展生态建设。围绕“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建设,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珠江防护林、林业特色优势资源建设、森林公园建设、速生丰产林建设、湿地保护建设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按照先急后缓、分期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全面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加强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保护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自然文化遗产和重要水源地。全面保护重要天然湿地,推进重要人工湿地建设。推进城镇公共绿地、环城林带、交通沿线绿化带建设。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类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提高资源产出效率为目标,加强规划指导、财税和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培植循环经济产业体系,重点抓好六盘水等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单位)工作。以铝及铝工业、煤及煤化工、磷及磷化工一体化为重点,加强煤矸石、粉煤灰、磷石膏综合利用,积极推进重点循环经济基地建设。推进企业循环生产、产业循环组合,促进产品生态设计,不断降低单位产品物耗、能耗、水耗。

37、扎实推进节能降耗。落实节约优先战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差别化管理。实施节能减排工程,严格监管重点能耗企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实施清洁生产。开发利用气候资源,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面实行政府优先和强制采购节能产品制度,推广高效节能产品。完善节能政策,健全协调机制,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形成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强大合力。

38、切实加强保护环境。加强重点流域、重点区域和重点城市的环境保护,推进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切实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水,呼吸上新鲜空气。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实施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放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强化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依法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建立社会化多元化环保投融资机制,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经济手段推进污染治理市场化进程。抓好气象预警工作,加快地质灾害调查评估,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和监测预警体系,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

十一、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更加注重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大力实施民生工程,逐步完善符合省情、比较完善、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39、大力实施扶贫脱贫攻坚工程。在贫困地区大力实施乡村道路、水利建设、农网改造、危房改造和中低产田土改造工程,为贫困人口增收创造必要的基础条件。继续实施“雨露计划”和各类社会扶贫行动,实现培训一个、就业一人、脱贫一户。广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深入实施山地农业扶贫工程、林下经济增收工程、生态扶贫产业建设工程,为稳定脱贫提供可靠的增收保障。对生活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地区的贫困人口,继续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40、大力实施就业和创业工程。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小型微型企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重大项目促进就业机制。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鼓励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逐步形成城市平等就业的环境。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者自主择业提供服务。发挥政府、工会和企业作用,努力形成企业和职工利益共享机制,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41、大力实施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制定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大提高的政策措施,迅速扩大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规模,加快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全面实施职业能力建设工程,努力使城乡劳动力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把素质教育的要求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突出培养劳动者的创新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

42、大力实施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程。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实现应保尽保。力争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进一步提高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筹层次,完善各项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社会慈善事业和残疾人事业。

43、大力实施“一危三棚”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坚持从最困难的农户和最危险的农房改起,大力实施整县推进,全面完成农村危房改造。加快城市棚户区、林区棚户区、煤矿和其他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加快公共租赁房建设,解决城镇中等偏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探索廉租房建设的有效办法,切实解决好城镇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逐步治理采煤沉陷区,尽快搬迁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房和学校。

44、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向县以下延伸工程。继续推进国省干线公路改造和农村公路建设,切实解决商品运输难、农村行路难的问题。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搞好城乡水源工程,全面解决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搞好农网改造升级,满足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加大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和改造力度,积极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加快农村“三电合一”工程和互联网建设,提高信息进户率。

45、大力实施生活环境改善工程。2015年3万人以上的城镇都要实现雨污分流,实现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实现城镇天蓝、地绿、水清。深入开展“整脏治乱”行动。认真实施水、电、路、气、房、优美环境“六到农家”工程,加快村庄道路硬化,推进农村沼气建设,支持和引导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工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和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四在农家”的典型经验,因地制宜建设山水田园村寨和民族特色村寨。

46、大力实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按照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城乡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精神文化需求。全面推进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47、大力实施公共卫生事业建设工程。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增加公共财政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城镇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施重大疾病防控,抓好重点传染病、慢性病、职业病、地方病和精神疾病防治工作。做好妇幼保健工作。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形式兴办医疗机构。

48、大力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和平安创建工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体制、能力建设。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抓好便民利民政务综合服务中心(站、点)和综治工作中心(站、点)建设,创建一批和谐社区、和谐村镇示范点。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提高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和重大政策制定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格局和机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加大公共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生产,健全对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体系。做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加强特殊人群帮教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大社会管理薄弱环节整治力度。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城乡社区警务、群防群治等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重点地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增强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保障能力。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能力素质,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大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创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十二、高举发展、团结、奋斗的旗帜,为实现“十二五”规划而努力奋斗

49、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在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中的领导作用。实现“十二五”时期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把中央的精神与贵州的省情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在推动发展中解放思想,在服务发展中转变观念,在实现发展中提升素质,鼓励闯、鼓励试、鼓励干,形成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创先争优的干事氛围,调动各级领导干部做好各项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围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要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制度,以干事识人才、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评优秀,重用勇于开拓创新、敢于担当责任、善于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真抓实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建设项目调查研究,多到条件差、矛盾多、发展难度大的地方破解难题、推动工作。要加强党的制度建设,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完善决策执行机制和跟踪督办机制,建立贯穿省、市、县、乡和覆盖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的目标分解机制、工作落实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建设目标一致、行动协调的执行文化,形成一抓到底、层层见效的工作链条。要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牢固树立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意识,严格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健全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的纪律保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

50、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保证立法、监督和决策更好地反映民意、集中民智、贴近民生、体现省情。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制定和落实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做好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发展基层民主,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障人民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全民国防教育,加强后备力量建设,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

5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干部群众,进一步巩固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和“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建设,为共同创造美好家园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52、共产党员要充分发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先锋模范作用。全省广大共产党员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积极落实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部署和要求。党的基层组织要以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建立促进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长效机制。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树立正确政绩观,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全省共产党员和各族人民要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发展的旗帜、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解放思想,求真务实,锐意进取,奋勇当先,为全面完成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实现赶超进位、富民兴黔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2.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二

规划指出, 要把技术创新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 坚持“企业主体、政策引导;重点突破、总体提升”的原则, 推进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和共性技术, 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实现工业发展方式转变。

根据规划, 到2015年, 我国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要取得重大突破, 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 部分领域产业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明显增强, 重点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完善。

围绕上述目标, 规划明确了五项重点任务。一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围绕重点工业领域产业升级和传统产业改造需要, 整合优势资源, 在现有基础上支持形成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支撑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 在优势力量集中的领域, 新建一批行业重点实验室。

二是构建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推进重点领域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 建立健全产业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依托龙头企业, 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技术平台, 统一产业技术标准, 协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 共享技术成果, 促进产业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同时, 加强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下转第27页) (上接第28页)

三是大力开发关键和共性技术。继续加快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及成套工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新药创制、大飞机等科技重大专项实施,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鼓励企业为主体参与重大专项, 实现重点领域核心技术的突破。

四是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推动重大专项科技成果产业化, 发挥产业技术创新引领作用, 支撑重点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领域研究成果的产业化, 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五是培育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围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需要, 加大重大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力度, 突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 推动重大科技成果应用, 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3.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三

在物联网领域,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部组织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农业部、环保部、林业局、国家标准委、江苏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部门,在智能交通、智能公共安全管理、智能农业、智能环保、智能林业等重点领域研究启动了12个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统筹核心技术研发、标准制定和产业化。

在云计算领域,发展改革委会同工信部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个城市先行启动了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着力推动云计算服务,探索云计算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可行性和服务模式,有序引导和推进云计算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会同财政部、工信部结合5个云计算试点城市组织实施了一批云计算示范工程。

在下一代互联网领域,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积极组织实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并在总结示范工作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关于下一代互联网“十二五”发展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路线图、时间表、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等。

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专项,将通过专项的实施支持我国下一代互联网公众网络和网站改造、新兴应用示范及标准研制。

在新一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领域,我国也不断取得进展。目前,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地面数字电视国家标准(DTMB标准)已在老挝、古巴、柬埔寨等国家落地,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在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启动了“宽带中国战略”实施方案研究工作。

在核心基础产业发展领域,发展改革委会同财政、税务等部门研究提出了《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组织实施集成电路设计专项,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我国还加强平板显示面板生产的规划布局,积极支持京东方、华星光电、上海天马、四川长虹等加快平板显示项目建设,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完善国内产业链。

4.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四

解读

问: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将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答: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工作将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十一五”时期,围绕《科技规划纲要》的战略部署,通过全面实施国家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科技计划,一批科技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取得丰硕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化取得重要进展;在火炬旗帜的引领下,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完善了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培育了一大批以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价值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在若干领域实现了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式发展的突破,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问:“十一五”期间,我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答:“十一五”以来,我国在信息与空间、新材料、先进制造、能源、先进交通等领域涌现出一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高速铁路、无线宽带通信、高性能计算机、新能源汽车等技术已步入世界先进行列;若干高新技术重大成套装备及其关键零部件实现了自主设计制造;以信息网络等高新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等现代服务业新兴业态层出不穷。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状况如何?

答:到2010年底,我国从各类孵化器毕业的企业达5万多家,已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源头之一。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达3.5万家,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国家高新区中年营业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近9000家,上市企业超过900家,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我国抢占科技制高点、突破发达国家技术壁垒、推动经济更快发展的主要力量。

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建设情况如何?

答:到2010年底,启动了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三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高新区总数达到83家,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172家,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48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259家,火炬计划软件产业基地35家,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58家,一批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不断发展壮大,已初步形成了布局较为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国家高新区和产业化基地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将为“十二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问:我国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情况如何?

答: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了一大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创业投资机构等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到2010年,全国共有生产力促进中心2031家,科技企业孵化器900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86家,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34家,技术市场管理和技术合同认定登记机构2000多家,创业投资机构400多家,已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功能较为完善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问:我国高新技术人才培育情况如何?

答:培育了一大批包括科技人员、创业者、企业家、管理者等在内的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产业领军人才。到2010年,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类人才1100余名,仅国家高新区的从业人员就超过800万人。

问: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环境如何?

答:新修订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开始实施,《科技规划纲要》配套政策的实施细则陆续出台。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税收优惠,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全面实施。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工作取得新突破,股权激励、鼓励企业创新创业的财税支持、技术转让税收激励、科技金融、非上市公司股权代办等政策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先行先试。创业板正式启动,高新技术企业成为支持的重点。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

答: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亟待加强,对推动产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核心装备等掌握不足,产业化环境建设工作与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衔接有待加强,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亟需进一步完善。问:“十二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立足攻坚阶段的战略任务,继续高举自主创新旗帜,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坚持创新驱动、市场导向、内生增长、绿色发展原则,统筹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跨领域、跨组织实施一批科技重点专项,以火炬计划为引领,结合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资源,以国家高新区为核心载体,以产业集群为抓手,以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为支撑,拉动全社会资源,力争使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新的战略性跨越,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问:“十二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总体目标是什么?

答: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在体制机制创新和环境建设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

问:“十二五”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其环境建设具体目标是什么?

答:1.产业竞争力大幅度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和布局显著优化,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现代服务业GDP占全国GDP的比重显著提高,万元GDP能耗和排放显著下降。掌握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关键技术,推动一批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现代服务业发展取得新突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和高新技术龙头企业,大力提升国家高新区和产业集群在国际产业竞争中的战略地位。

2.创新创业环境进一步改善。完善全方位、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支撑体系,使我国成为全球最活跃的科技创新创业中心之一。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技术转移机构等发展迅速,实现在孵企业超过10万家、新增孵化毕业企业3万家,服务企业总数超过50万家,全国技术市场合同交易总额达到8000亿元,基本形成比较健全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3.国家高新区等产业化载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等在全国的布局更加完善,形成10个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建设100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国家高新区GDP占全国GDP的10%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5%以上,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0%以上。

4.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要突破。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道路的探索取得新进展,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继续深化,创新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力度持续加大,政产学研用合作体系全面优化。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不断深入发展,在股权激励、科技金融、科技重大专项列支间接费用、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认定、知识产权、吸引高端人才、技术转移和产业化等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突破,为新一轮自主创新探索具有示范性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模式,形成一系列具有全国推广价值的创新机制及支持政策。

问:如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答:在若干关系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领域部署一批前沿技术研发,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科技创新与产业化结合,优化配置资源,完善创新体系,依托国家高新区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载体,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问:如何打造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

答:1.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结合国家区域发展的整体布局,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带、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等产业化载体建设,在一些有优势的地区,根据资源禀赋、产业特色、创新能力、人力资源等,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推动升级一批重点产业集群。加强科技主管部门对产业化载体空间布局的指导,同时兼顾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发挥地方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创新能力强、产业链完整、布局合理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2.将高新区打造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发挥国家高新区创新要素集聚和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继续加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三类园区”建设,以高新区作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将核心技术突破与产业跨越式发展相结合,重点在国家高新区落实一批科技重点专项项目,调动地方政府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在高新区集聚发展。

问:如何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

答: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孵化体系建设,建设面向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中心,促进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融资机制,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问:如何推动先进适用技术应用,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答:实施产业升级路线图计划,加快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产业升级,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绿色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提升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问:如何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答:重点突破一批制约产业升级和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支持流程制造企业探索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有效路径,支持加工制造企业不断提升高端产品的设计与生产能力。

问:如何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

答:利用数控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升制造业高端环节竞争力、推动信息化与工业深度融合。

问:如何促进绿色节能减排技术推广应用?

答:1.面向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和增效,继续部署一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和新技术推广,为我国主要流程制造企业的节能减排提供支撑;针对离散制造企业,围绕绿色设计技术、绿色制造技术、绿色产品开发、回收再制造技术开展科研攻关,开展典型行业与区域应用示范;重点推广企业节能、建筑节能技术;建立一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应用产业化示范基地。

2.积极应用新能源、清洁能源技术,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石油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纺织等传统制造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提高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问:如何促进模式创新和技术集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答: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着力推进和壮大科技服务业,引导和支撑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问:如何改造提升生产性服务业?

答:1.加强一体化电子商务技术攻关。突破发展电子商务市场体系研究、智慧电子商务云服务、新一代服务技术架构及解决方案、市场可信交易服务技术与系统研究开发等。开展电子商务服务模式与技术集成创新,加强重点领域全程服务解决方案研发,推进服务示范应用,培育龙头企业。

2.加强物流集成技术支撑。加强物流市场供需结构战略研究,加快发展物流产业发展景气监测与预警技术、集装箱海铁公多式联运智能运输组织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强化物流射频识别、可视化及智能决策等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建设海铁公联运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加强面向产业价值链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协同技术研发,建设第三方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问:如何培育和发展新兴服务业?

答:加强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创新数字医疗与健康服务,发展基于融合网络的数字生活服务,创新社会化公共服务模式。

问:推进和壮大科技服务业有哪几方面工作? 答:1.促进研发和设计服务业集群发展。2.促进技术转移服务业整体提升。3.促进创业及产业化服务模式创新。4.促进科技金融服务业突破发展。5.促进科技咨询服务业规模化发展。

问:如何着力发展创新集群,推进产业有序发展?

答:以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为载体,集中统筹资源,促进产业化基地的集群化,提升国家高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推进创新集群发展。问:如何提升国家高新区辐射带动能力?

答: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国家高新区突破发展,发挥产业化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

问:如何培育具有区域化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答: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化示范载体,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为特色集群,推动软件服务业支撑工业化发展,加快建设扶持企业走出去的服务平台。问:如何统筹资源、形成发展创新集群的合力?

答:1.统筹资源、协同支持创新集群。依托国家高新区、产业化基地等载体,加强全链条部署,集中统筹资源,利用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重点新产品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各项计划,重点加大对创新型企业、创新集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扶植力度,提升创新集群竞争力。

2.提升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能力。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特色产业基地、软件产业基地、科技兴贸创新基地等特色产业集群和传统产业集群,进一步完善各类创新资源的整合机制,推动资源的开放共享,加强创新要素的转移和扩散,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提升集群内研发、生产、物流、服务等活动的效率,加快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问:如何优化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快速成长?

答:完善以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生产力促进中心为核心的企业创业成长服务网络,着力探索运营机制、提升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加快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新的良好氛围。

问:如何加强创业孵化体系建设?

答:完善企业培育体系、加快支持创新成果转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科技创业。

问:如何增强对成长企业的服务能力?

答:加快建立高成长企业的专业化服务平台,继续完善高成长企业投融资服务体系,支持企业组织或参与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问:如何加强技术市场体系建设?

答:推动技术市场发展、推进技术市场信息化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中小企业转移。

问:如何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国际化发展水平?

答:集聚和利用国际优质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加快推动国际产业合作,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服务,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水平。

问:如何加快推动国际产业技术合作?

答:推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参与国际产业技术合作,推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产品的对外输出,吸引国际科技资源参与我国自主创新体系建设。问:如何增强企业国际化发展能力?

5.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五

墙体材料,在房屋建筑材料中占70%的比例,对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和住宅产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墙材中的实心粘土(页岩)砖既是高耗能,又是毁坏耕地的落后产品。禁止实心粘土(页岩)砖,大力发展节能、节土、利废和多功能的新型墙体材料,是“十二五”期间我省墙材革新的重要任务。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的通知》(国办发[2005]33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意见》(黔府发[2006]27号)精神及有关规定,依据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结合我省资源环境状况及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实际,编制贵州省“十二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墙体材料发展概况

“十一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有关部门团结协作,相互配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有关推进墙体材料革新的一系列方针政策。通过各级墙材革新工作部门和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全省墙体材料革新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一)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步入“快车道”。

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已有20多年历史,但步伐缓慢,与全国大多数省市相比,发展严重滞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GDP增长速度加快,拉动了城市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发展迅速。2006年8月19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意见》,成立了省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领导小组,提出了以工程应用带动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思路,并明确省建设厅主管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同年省编办批复省建设厅正式成立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贵州省建筑节能办公室),各市(州、地)也相继成立了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开展当地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全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逐渐有序展开。

(二)政策支撑体系逐步完善

“十一五”期间,我省在贯彻落实国家墙材革新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身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结合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实际需要,先后制定了《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和建设领域节能技术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印发在全省逐步禁止生产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强墙体材料质量管理的通知》等10余个政策文件,这些政策性文件进一步健全了我省墙材革新工作的支撑体系,调控力度也进一步得到增强。各地依据当地情况制定了更具有操作性的地方文件,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加强协作,以贯彻执行省政府27号文件为主线,大力开展执法监督,依法行政,有力的推动了我省墙体材料革新的发展。

为使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实现有法可依,2009年省住建厅已完成《贵州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条例》的起草工作,在2010年调研修改的基础上,已列入“2011年省人大立法计划”。《条例》以“因地制宜、资源循环利用、鼓励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为原则,以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共同促进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为目的,使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尽快迈上新的台阶。

(三)充分发挥专项基金的经济杠杆作用。

过去近20年,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进展迟缓的原因之一是国家有关征收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政策措施没得到贯彻执行,失去了专项基金对工程建设有关方的约束作用。2007年我省出台《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目录》和《贵州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极大的提高了建设、设计和施工单位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的自觉性。2009年对该实施办法进行补充完善,使专项基金返还与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的利废量挂钩,引导墙体材料生产向自保温、利废型发展。

截止2010年6月,按省、市、县(区)三级征收墙革预缴基金超2亿元,通过 规范征收流程,杜绝“免收少收漏收”,不断完善退还机制,减轻企业负担,加大专项基金使用力度,增加科研开发、技术改造和生产应用项目的投入,充分发挥了专项基金的“杠杆作用”。

(四)禁止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禁实”工作始终是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的中心内容,依据省政府27号文件要求,各部门协调配合,齐抓共管,对实心粘土(页岩)砖生产环节和流通渠道形成全面围堵。具体采取了5项措施:一是严禁新建和扩建实心粘土(页岩)砖企业;二是加大淘汰和关闭落后、质量低劣的实心粘土(页岩)砖生产企业的力度;三是层层制定实心粘土(页岩)砖总量控制计划,并监督落实;四是积极抓好实心粘土(页岩)砖生产企业的技改工作,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转产新型墙体材料;五是在应用领域严格准入关,切断实心粘土(页岩)砖的销售渠道。

根据国家近年发布的第一、二批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城市名单,贵阳、遵义、都匀、福泉、兴义、毕节、凯里、六盘水、安顺和铜仁在2008年底要完成“禁实”任务。由于部分城市人口少,建设规模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不具备“禁实”的能力和条件,2009年2月,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住建部和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公布第三批限时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城市名单的通知》(发改环资[2009]485号),仅贵阳市被核定已完成“禁实”工作。

2010年下半年,省住建厅根据《关于组织对第三批“禁实”城市禁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实心页岩砖工作完成情况进行检查的通知》安排,对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定的我省第三批“禁实”城市:遵义市、安顺市、六盘水市进行“禁实”检查。检查结果显示,通过有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全省实心粘土(页岩)砖盲目发展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实心粘土(页岩)砖产量逐年下降,“禁实”效果十分明显。

全省不仅城市逐渐形成“禁实”局面,并逐步向农村推进。2009年结合我省开展的大规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省住建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农村危房改造中推广使 用新型墙体材料的通知》,以农村危房改造作为突破口,在农村逐步禁止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引导各地积极推广使用新型墙体材料。目前全省各地农危房改造新型墙材应用示范点建设已开工建设,为推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保护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墙体材料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5年,全省共有墙材工业企业1936户,其中:规模以上(年产1000万块标砖以上)企业591户,仅占全省企业总数的30.52%。2005年全省墙材总产量171.9亿标块,其中烧结砖(主要产品类型为粉煤灰烧结砖、页岩实心砖和粘土烧结砖)为115.66亿标块,非烧结板材,灰砂砖等1.0亿标块。烧结类新型墙材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迟缓,科研及应用标准制定工作严重滞后,加气混凝土、GRC板材,灰砂砖、混凝土砌块等一批新型墙体材料陆续退出市场,进而形成烧结砖一统天下的格局。同时产能不足,造成供需紧张,经济发达省份已经淘汰的制砖技术和陈旧装备不断涌入我省各地,小作坊回潮,毁田烧砖死灰复燃,给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

2006年以来,随着国家和省墙体材料革新政策的贯彻落实,全省墙材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产品规模化生产。立足当地经济和资源条件,各地大力发展适合本地建筑体系的新型墙体材料,一批规模较大,工艺技术先进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企业相继投产,如:贵州源隆、长泰源等16家加气混凝土公司,采用全套自动化生产线,在国内属先进水平;贵州开磷集团自主研发的磷石膏砖蒸压自动化生产线,六盘水恒远粉煤灰砌块及自保温复合砌块全自动生产线,六盘水大河水矿集团隧道窑全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生产线和贵阳花溪联办砖厂隧道窑粉煤灰烧结砖生产线等。

截止2010年底,全省规模以上新墙材企业近1000家,是2005年的1.7倍,在产品结构方面,形成了“砖、块、板”三大系列近40个大类。2010年墙体材料产量为300亿标块,其中混凝土实心砖和轻集料小型空心砌块均超过50亿标块,烧结普 通砖(粉煤灰掺量在50%以上)、工业废渣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产量均超过20亿标块,磷石膏砖9亿标块,蒸养粉煤灰砖5亿标块,石膏砌块(板)160万平方米。

较之5年前,我省墙材企业在总体生产规模、产量及产品结构和生产工艺及技术装备上有了较明显发展。

(六)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全面铺开。

“十一五”期间,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得到空前发展,是增速最快的五年。通过新建和技术改造,全省新增年产能60亿标块,产品逐步向节能型和利废型发展。2010年全省新型墙体材料产量为180亿标块,比2005年增加155亿标块;占全年墙材总量的比例为60%,较2005年的14.5%,提高了近3倍。

“十一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利废达到6500万吨,节地15万亩,节能折合标准煤550万吨。

随着“禁实”工作的深入,新型墙体材料也得到快速的推广应用,在全省城镇建设中全面铺开。新型墙体材料工程应用比例从“十五”末的30%提高到“十一五”末的80%。工作重点一是严格把关,在设计源头禁止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二是积极利用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经济调控作用,鼓励使用新墙材;三是加强监督检查,在设计、施工图审查、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保证新墙材的使用;四是加强试点、示范工程管理,引导新墙材的应用;五是依靠科技进步,解决应用中的问题,完善新型墙体材料技术体系与施工规范。“十一五”期间,我省开展了磷石膏、赤泥等工业废渣在墙材中应用的课题研究,编制了《轻集料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块》、《钢丝网水泥岩棉轻质夹心板构造》、《轻质混凝土实心条板内墙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建筑构造》等技术规范图集。

(七)多角度、多形式创造墙材革新的舆论环境。

各地把宣传国家政策法规作为重点工作,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公众媒体进行宣传,利用每年“全国节能宣传周”,现场展示各类新型墙体材料,逐步转变 群众观念,提高对墙材革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多次组织工程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加气混凝土砌块、磷石膏砖墙体材料技术培训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我省自2008年起启动“新型墙体材料革新示范企业的申报与评定”工作,通过一批优秀的示范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墙材行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贵州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仍然很多,主要是:

(一)“禁实”工作纵深推进缓慢。

我省“禁实”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大城市与中小城市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仍在制约工作纵深推进,急待将“禁实”工作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城镇)扩展,由城镇向农村延伸。

(二)新型墙体材料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新型墙材生产企业规模偏小,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偏低。全省近2000家生产企业,其中60%的企业生产工艺落后,仍沿用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此外现有的新型墙体材料中,多为传统类产品,技术含量高的产品相对较少。

(三)新型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法律体系支撑不够,监督执法力度小。

我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主要依据是《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意见》(黔府发[2006]27号)和部门文件,均为规范性文件,法律效力不强,严重阻碍监督执法。在生产领域,部分地区时常出现违反国家规定的情况,却得不到及时查处,特别是对小作坊式生产和无证生产等行为无法彻底取缔。

(四)新型墙体材料产品应用技术发展滞后。

由于新型墙体材料产业快速发展,新产品不断上市应用,但墙体材料产品应用技术研究远落后于产品发展,制约了其推广应用。同时施工人员长期接触传统墙材,对新产品、新技术认识有限,也阻碍新型墙体材料的大范围推广。

(五)多部门协作、联动不够。

特别是针对城镇、农村生产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的情况,缺乏有力的监督和治理。

三、“十二五”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环境分析

(一)根据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新型墙体材料必然取代传统落后的实心粘土砖。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已被各级政府所重视,以实心粘土砖为代表的传统墙材生产,是以大量毁地,消耗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换取生存和发展,与国家战略相违背。而新型墙体材料是以“保护环境、节能、节地、利废”为发展原则的新兴产业,取代传统墙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住宅产业化的推进为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住宅建设的加快,我省城镇、农村每年新建住宅将达到5000万平方米以上,总投资达到200亿元,公共建筑总量也呈快速增长的势头,日益繁荣的建筑市场,为新型墙体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三)节能建筑的推广为保温隔热、复合型墙材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危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建筑能耗(包括使用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左右,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是节约能源的重要工作,因此必须发展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新型墙体材料来替代传统墙材,以满足节能要求。

(四)丰富的天然资源和大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为新型墙体材料提供了优良的基础条件。

我省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重要的煤电基地、锰汞铁合金生产基地、铝工 业和磷化工基地以及亚洲最大的碳酸钡生产基地。这些矿产资源为贵州建设和发展带来显著效益,同时也将大量工业废弃物留在了贵州土地上。据统计,近年我省每年平均新增工业固体废弃物6000万吨,累积总量已达到2亿吨,主要有磷石膏、脱硫石膏、磷渣、粉煤灰、煤矸石、钡渣等十余种,这些固体废弃物大部分可以再利用,保证了新型墙材生产原料供给充足。

四、“十二五”期间我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以保护耕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综合利用资源和改善建筑功能为目的,以建筑应用为龙头,推进技术进步和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扩大市场应用和提高经济效益为重点,全面提升新型墙材产业层次,健康有序推进新型墙材发展。

(二)发展原则

1.坚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使用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结合,充分利用再生资源、废弃资源以及优势资源开发生产新型墙材,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

2.坚持依法管理与政策鼓励相结合,加强执法监督,强化企业(产品)认定制度,规范新型墙体材料生产使用秩序,加强政策激励和信息引导,促进全社会关心和参与。

3.坚持开发新产品新技术与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相结合,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业层次,鼓励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市场应用广的新型墙体材料发展之路。

4.坚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建筑节能工作相结合,以推广节能建筑、改善建筑功能为途径,注重功能化、系列化、配套化产品的开发,不断满足建筑市场的需求。

5.坚持分类指导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积极利用地方优势资源,因地制宜,保证重点,逐步推进,达到区域和城乡统筹发展。

(三)总体目标

1.“十二五”期间新型墙材产量的年增长率约为15%,到2015年,新型墙材年总产量达到360亿块标砖,占全省墙材总量比例为80%以上。

2.新型墙材在全省获得广泛推广应用,由城市到乡镇分别达到以下比例:全省13个城市比例达到100%,其郊区及各县(市)政府所在镇达到80%,其他县属镇达到50%,经济较发达的乡村达到40%以上。

3.墙体材料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节能型多孔烧结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和复合自保温型空心砌块等节能型墙材,应用量达到总产量的50%。大多数墙材企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省墙材行业相关要求,经济效益良好,成为当地经济效益的支撑点。

4.节土节能利废。“十二五”期间,全省实现节地23万亩,节能折合标准煤860万吨,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1亿吨。

五、“十二五”期间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要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禁实”“限粘”力度。

继续落实“禁实”政策,进一步巩固禁实成果,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农村建筑工程应减少使用实心粘土(软质页岩)砖,提倡使用新型墙材。在全省分期分批禁止生产实心粘土(软质页岩)砖,在新型墙材基本能够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及粘土(软质页岩)资源贫乏的地区,要大力减少粘土(软质页岩)类墙材的生产和使用,适时禁止生产。

(二)“调整优化、整治淘汰”提升整体水平。

按照控制总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淘汰落后的原则,联合省有关部门开展对墙材行业的整治。整治重点:依法查处无营业执照、非法占地用地、无证开采的砖瓦企业;淘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24门(含)以下砖瓦轮窑及立窑、无顶轮窑、马蹄窑等土窑;淘汰3米以下(不含3米)隧道窑;分期分批关停城镇规划区、生 态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范围内的,年生产能力小于3000万块标砖的企业,到2015年,关停和淘汰落后产能企业50%以上。

(三)开发推广新技术和新产品,加快标准体系的建设。

发展新型墙材,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我省大中城市和中小城镇的建筑以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为主导方向,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条件和地区条件不同,这两类建筑结构的比例也有差异,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结合城乡建设规划,按照中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则研究确定重点产品。

加快发展以工业尾矿、粉煤灰、建筑渣土、煤矸石、冶金和化工废渣等固体废弃物为原料的新型墙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积极推进隔热保温的节能型产品的生产和使用,促进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鼓励和支持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在新型墙材生产中的应用,促进产品向轻质、高强方向发展,鼓励新型墙材生产方式向自动化、机械化、电子化方式发展,生产管理向规范化、标准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加快制订和实施新型墙材生产标准和建筑设计、施工技术规程,为新型墙材的使用提供技术保障。继续扶持一批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先进,产品质量好,经济效益良好的新型墙材生产企业,带动行业发展。

(四)重点发展产品与技术

根据我省实际,“十二五”期间鼓励开发科技含量高、利废效果好、节能效果显著的新型墙材产品及生产应用技术与装备。

1.砖类产品:重点发展利用“粉煤灰、煤矸石、尾矿、城市废弃土、生活垃圾和污泥”等废渣的高掺加量、高孔洞率(25%以上)、高保温性能的承重多孔砖。

引导粘土多孔(空心)砖和非粘土(页岩、煤矸石)烧结砖向空心化、模数化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2.砌块类产品:重点发展符合建筑体系和建筑功能要求的承重或非承重混凝土多排孔小型空心砌块、非粘土烧结空心砌块,轻质高强、保温性能好、利废节能的 混凝土空心砌块和外墙复合保温砌块。

3.墙板类产品:重点发展机械化生产的利废节能的轻质内隔墙板、外墙复合保温板和带装饰面的装配式墙板。

4.配套产品与技术:重点完善各类新型墙材应用配套产品与技术。结合建筑技术发展方向和技术要求,开发和推广各类墙体复合保温隔热技术,防止“裂、渗、漏”等问题的各种配套产品及技术。

5.生产工艺与装备:一方面扶持本省墙材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别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自动化“切、码、运”系统和标准节能型烧结窑炉系统;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开发和应用先进的新型墙材生产工艺技术与装备,提高设备挤出强度和使用寿命,改善空心制品孔型,提高保温性能。完善墙板的生产技术与应用规范,提高轻质墙板生产工艺技术水平。同时

6.新型建筑体系及相配套的新型墙体材料与技术:开展加气混凝土砌块及其他新型墙材的建筑节能技术研究,形成墙体自保温体系和墙体材料加保温材料的复合型墙体体系;开展水泥空心条板、复合保温板等速成墙板的开发及在钢结构中应用技术的研究;研究异型柱框架、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框架大开间及轻钢框架结构相配套的新型墙体材料产品与应用技术。

(五)区域布局

各地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建筑结构体系、资源情况与经济水平,确定本地新型墙体材料发展的主导产品和发展方向。

1.贵阳市、遵义市和安顺市重点发展符合节能建筑要求的各类砌块,如:轻集料混凝土砌块、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粉煤灰陶粒砌块、蒸压粉煤灰砖、煤矸石(粉煤灰、页岩)烧结多孔砖、磷(脱硫)石膏砖(砌块)等。同时大力发展适用于内外墙的、集保温隔热为一体的复合多功能砌块,利废节能的轻质内外墙隔墙板和复合墙板。

2.六盘水市要根据当地粉煤灰、煤矸石和水钢矿渣等工业废料资源丰富的特点,重点发展利废的非粘土类烧结制品,重点发展粉煤灰砖、粉煤灰多孔砖、煤矸石烧结砖、煤矸石烧结空心砖、粉煤灰小型混凝土砌块、蒸压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磷石膏砖(砌块)和轻质墙板等新型墙材。

3.黔南州、黔东南州重点研究发展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脱硫石膏砖(砌块),开发高孔洞率、高强度烧结空心制品、混凝土空心制品和页岩烧结多孔砖。

4.黔西南州要根据当地的页岩资源丰富的特点,积极开发和发展高质量的利废新型墙材,重点发展煤矸石、硬质页岩烧结多孔砖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利废新型墙体材料。

5.毕节、铜仁地区重点发展煤矸石、页岩烧结多孔砖、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和轻质墙板等新型墙材。

六、“十二五”期间新型墙材发展保障措施

(一)用完善的法规政策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工作。

继续贯彻执行《节约能源法》、《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新型墙材革新政策。进一步完善我省法规体系,制定《贵州省墙体材料革新工作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明确法律责任,建立行政问责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推进全省新型墙体材料发展。

认真落实《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黔财综[2009]79号),加大对专项基金的征收和管理力度,规范专项基金退还程序和使用范围,充分发挥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的调控引导作用,对符合规定的企业给予资金补贴,引导社会多元投资,调动各方面参与新型墙材开发利用的积极性;加强新型墙体材料产品的认定工作,限制低劣产品入市。

(二)多部门、多措施加快新型墙体材料的推广和使用。

联合发改、经信、国土、财政、环保、安监和工商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强化 监管,密切协作,齐抓共管,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设立墙材企业入市门槛,严禁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新建、改建设和扩建的墙材企业供地。同时对无照生产、经营、销售、明令淘汰产品的行为,要坚决依法严肃处理。加大对行业协会的指导,促其健康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政府和企业间交流的桥梁。

根据各地不同的建筑体系,以建筑应用为导向,以建筑设计为关键,确定符合建筑功能要求的主导产品,联合其他职能部门,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密切注意市场动态,缺什么,发展什么,并逐步系列化、配套化,扶植和引导企业转产新型墙材,确保我省禁实工作和墙材产业结构调整顺利完成,不断推进新型墙材的推广和使用。

(三)建立“日常监管、专项督查、及时处罚和社会通报”制度。

加大行政执法监管力度,加强墙体材料生产环节和应用阶段的监管。各级墙改机构要配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实施联合检查,开展对贯彻落实国办发33号文件和“禁实”工作进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如:违法取土,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工艺设备,建设工程使用实心粘土(页岩)砖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罚和通报。同时建立举报和奖励制度,全社会加强监督。

(四)强化专项基金经济杠杆调控作用。

加大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管理力度,扩大征收面,提高征收率,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和预算备案管理,不得减、免或缓缴。规范专项基金退还程序,研究制定节能建筑的专项基金退还办法。提高基金使用效率,进一步研究基金的使用方式,发挥其对实心粘土(页岩)砖的限制和对新型墙材的扶持作用。支持新型墙材主导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和推广应用,扶持一批上档次、有规模、工艺先进的新型墙材示范生产线和优质品牌产品;支持自保温节能建筑试点示范,积极推广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和新型墙材建筑体系,拓宽其应用范围;支持新型墙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

(五)严格执行技术标准体系。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要按照国家和我省编制的新型墙体材料及建筑节能设计和施工规程、规范、通用图集、验收质量标准等进行设计、监理、验收、推广应用新型墙体材料。加强对工程中新型墙材产品标准、质量及热工性能的检查、检测,强化新型墙材标准实施和应用技术培训,使新型墙体材料能更好的运用到建设工程中,努力改善建筑功能和提高建设质量。

(六)积极推进墙体材料的技术进步。一是扶植支持以主导产品为龙头的生产、设计、施工相结合的企业技术创新,大力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推动示范工程、示范市(县)的建设;二是依托贵州大学、省建材科研院、省建材质检站和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等,在加强对外技术交流的同时,培育本省的产品技术优势。

6.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六

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2〕18号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二年五月九日

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

为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48号)精神,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4号)有关要求,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和我省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防治现状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特别是2006年以来,紧紧围绕《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不断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省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地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艾滋病防治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落实各项综合防治措施,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减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艾滋病防治机构和队伍不断健全,实现了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实现了全覆盖,美沙酮门诊增加到58个,累计入组人数与在治人数均居全国第一,基本实现了《贵州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的总体目标。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尚有很多感染者和病人未被发现,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广泛持续存在。防治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性传播持续上升,已成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方式更加隐蔽,需要治疗的病人不断增加,高危人群和流动人口防控工作难度大,感染人群多样化。防治工作面临的新问题与原有问题及难点问题交织并存,疫情流行形势更加复杂,防治任务十分艰巨。

二、目标和工作原则

(一)目标。减少艾滋病新发感染,降低艾滋病病死率,减少对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歧视,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到2015年底,疫情严重地区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疫情快速上升的势头得到基本遏制,艾滋病新发感染数比2010年减少25%,艾滋病病死率下降30%,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数控制在4.8万左右。

1.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包括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15-60岁城镇居民达到85%以上,农村居民达到80%以上,出入境人群、流动人口和15-49岁妇女达到85%以上;高危行为人群和青少年达到90%以上;监管场所的被监管人员达到100%。所有普通中学、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每学年按照规定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或宣传教育活动;省内各级主要新闻媒体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公益广告占公益广告的比例达到5%以上。人口献血率达到10/千人口,各市(州)献血量和献血人次的增长水平不低于当地医疗服务需求的增长水平。

2.高危行为人群有效干预措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接受艾滋病检测并知晓检测结果的比例达到70%以上;所有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发放和推广使用安全套;95%的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或设置自动售套机;暗娼人群、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和吸毒人群安全套使用率达到90%以上;登记在册海洛因成瘾者500人以上的县(市、区)建立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及其延伸服药点,为70%以上符合条件的成瘾者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人员艾滋病年新发感染率控制在1%以下;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共用注射器具比例控制在15%以下。

3.孕产妇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率达到80%以上,疫情严重地区达到90%以上;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应用比例达到90%以上,接受综合干预服务后的孕产妇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降低到5%以下;孕产妇梅毒检测率达到70%以上。100%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主动为有艾滋病感染风险的就诊者提供必要的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服务,70%以上感染者和病人的配偶每年至少接受一次艾滋病检测,100%的监管场所将艾滋病检测列为新进被监管人员常规检查内容。

4.符合治疗标准的感染者和病人接受规范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治疗持续12个月的比例达到85%以上;90%以上的感染者和病人每年至少接受一次结核病相关检查,符合治疗条件的双重感染者接受抗结核菌和抗艾滋病病毒治疗比例达到80%以上;符合标准的病人服用预防机会性感染药物的比例达到80%以上;累计接受中医药治疗的人数比2010年增加70%。梅毒患者和感染梅毒的孕产妇接受规范诊疗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全省一期和二期梅毒年报告发病率增长幅度控制在5%以下,先天梅毒年报告发病率降至30/10万活产数以下。

5.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报告数在100人及以上的县(市、区),其县级人民医院每年应完成20000人次抗体检测任务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累计报告数在50人及以上的乡(镇),其卫生院每年应完成5000人次抗体检测任务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二)工作原则。坚持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法防治、科学防治;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扩大覆盖、提高质量。坚持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紧密结合,健全组织领导体系,完善防治机构、人员网络和长效工作机制,巩固防治工作基础。

三、防控措施

(一)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掌握艾滋病防治政策,正确认识艾滋病。要将防治政策纳入各级党校和行政学院、团校等机构的培训内容,将防治知识和政策掌握情况、宣传教育工作力度作为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宣传部门要协调指导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部门,将宣传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作为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的重要任务,加大刊播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力度。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手机等媒体,通过相关节目或开设专门栏目,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提高各类人群艾滋病防治知晓率。人口计生部门要充分利用人口和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向育龄人群、流动人口宣传艾滋病防治和预防母婴传播知识。公安、司法部门要加强对看守所、劳教所、戒毒所、监狱等被监管人员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各类干警岗位培训内容。农业、科技、文化和卫生部门要结合“三下乡”、“四帮四促”活动,进一步加大农村地区和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力度。交通运输、旅游部门要在机场、车站、宾馆饭店和公共交通工具等人口集中场所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商务、住房城乡建设、扶贫等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知识作为劳动力就业和技能培训、建筑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教育、卫生、公安等部门和单位要在医学院校、师范院校、警校的相关课程中纳入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教育内容,在初中及以上学校开展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专题教育,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保证课时落实和教学效果,并将落实艾滋病综合防治知识和技能等相关教育作为学校考核的内容之一。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部门和团体,要在各自工作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宣传教育活动。

(二)扩大综合干预覆盖面,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几率。公安部门要继续依法打击卖淫嫖娼、聚众淫乱、贩毒吸毒,以及故意传播艾滋病和利用感染者身份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行为。卫生、宣传、文化、人口计生、工商、质检、旅游等部门要落实宾馆等公共场所摆放安全套的有关规定,加强对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者、多性伴者等高危行为人群,以及感染者配偶的健康教育和综合干预,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各市(州)要明确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发售设施的公共场所。有关场所经营者要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安全套的普及率。卫生、公安、司法、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将预防艾滋病经吸毒传播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戒毒条例》相结合,依托社区药物维持治疗门诊,建立延伸服务点,提高服务的可及性。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社区药物维持治疗之间的衔接机制以及异地服药的保障机制,在有条件的乡镇建立服药点,最大限度收治吸毒人员。在美沙酮维持治疗难以覆盖的地方,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切实降低艾滋病传播的风险。

(三)扩大预防母婴传播覆盖面,有效减少新生儿感染。卫生部门要以妇幼保健网络为平台,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和先天梅毒防治工作纳入妇幼保健和生殖健康服务常规工作中。各级各类提供孕产期保健及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要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切实落实“逢孕必检”措施,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病毒、梅毒检测服务,对感染艾滋病病毒、梅毒的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幼儿免费实施治疗、预防性用药、随访等系列干预措施,为自愿选择终止妊娠的感染艾滋病的孕产妇提供安全的终止妊娠服务。

(四)加强血液安全管理,预防医源性传播。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部门依据当地医疗卫生服务发展规划,保证采供血服务的发展与医疗服务需求增长幅度相适应。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红十字、宣传等部门和单位要巩固加强采供血机构和血液管理的成效,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大力推动无偿献血工作,广泛开展无偿献血公益广告宣传,积极建立无偿献血志愿者组织。加强血液管理,推进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工作,到“十二五”期末基本覆盖全省。公安、卫生等部门要开展经常性的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和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活动。卫生部门要完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质量控制体系,落实艾滋病、丙肝等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控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加强病人防护安全和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要加强对单采血浆站管理,实行严格的献浆人员身份识别制度,严禁超采、频采和跨区采集血浆,把传播艾滋病风险降至最低程度。卫生、保险监督管理等部门要探索建立经输血感染艾滋病保险制度。

(五)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发展改革、卫生、质检等部门要依托现有医疗卫生服务和传染病检测网络,配备必要的设备和人员,进一步加强监测检测网络建设,完善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综合监测和实验室检测网络。逐步推广艾滋病新发感染识别检测、病毒感染窗口期检测和婴幼儿感染艾滋病病毒早期诊断技术,提高检测服务的可及性和质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证实验室要具备开展识别艾滋病新发和既往感染的检测能力。公安、司法、卫生部门要加强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检测咨询工作。卫生部门及卫生监督执法机构要将艾滋病和性病检测纳入娱乐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健康体检,对检出的艾滋病病人、性病患者及时提供干预和治疗服务。卫生、外事、教育、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质检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加强对出国劳务、留学人员的监测检测工作。

(六)扩大抗病毒治疗覆盖面,提高治疗水平和可及性。各地要根据感染者和病人的具体情况,按照就地治疗原则,为病人提供及时、规范的治疗服务。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扩大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规模。各市(州)和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将抗病毒治疗工作从疾控机构转交由医疗机构负责,尽快建立完善医疗机构在病人抗病毒治疗、抗机会性感染治疗、随访、药品提供、配送和储备等方面的管理制度以及异地治疗的转介和衔接机制,加强被监管人员和流动人口中病人的治疗工作,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和规范化程度。各医疗机构和疾控机构之间要密切配合、互通信息、共享资源,保障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工作的有效开展。发展改革、财政、卫生等部门要加强定点综合医院和传染病医院的学科与能力建设,提高其综合诊疗能力。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有关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和传染病防治等项目的要求,切实做好有关防治工作,逐步实现艾滋病防治服务均等化。公立医疗机构要强化社会公益性质,积极承担艾滋病检测咨询、临床治疗和管理、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等职能。各地政府要根据实际,对医疗机构承担的艾滋病防治任务给予补助。

(七)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服务和管理,全面落实关怀措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民政等有关部门要坚持不懈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并与公共卫生服务有关项目做好衔接,切实减轻艾滋病病人的医疗费用负担。在继续落实免费抗病毒治疗和医疗保险报销政策的基础上,民政等部门要针对合并机会性感染的病人实际情况,对抗机会性感染治疗的费用通过医疗救助给予解决。各地政府要对生活困难的病人提供帮助,切实减轻医疗费用负担。民政、红十字会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的救助工作及晚期病人的情感支持和临终关怀,将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并保护其隐私。农业、扶贫、工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把政府救助与倡导、动员爱心行动相结合,依法保障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或创业意愿的感染者和病人的合法权益。在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要将救助工作与扶贫开发等工作紧密结合,支持感染者和病人开展生产自救。财政、教育、民政部门要制定和落实因艾滋病造成的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高等学校的救助、减免政策,加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保障儿童健康成长。民政部门要将艾滋病致孤儿童全部纳入孤儿保障制度,并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或患儿适当补助基本生活费。

(八)实施分类指导,全面推进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度流行地区要以重点人群检测为主,关注疫情变化,将艾滋病和梅毒检测咨询纳入婚前自愿医学检查内容,重点加强病人的治疗、管理、关怀救助和预防二代传播,减少新发感染,降低病死率,控制疫情的扩散和蔓延。县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将艾滋病检测纳入住院和门诊的常规检查,以及针对高危行为人群开展艾滋病快速检测咨询和梅毒检测,按照“知情不拒绝”的原则对高危行为人群提供必要的艾滋病检测咨询服务,积极推广抗艾滋病病毒治疗作为预防的策略。低流行地区要重点加强监测和宣传教育,以大众宣传、高危人群干预措施为主,保持疫情的低流行态势。各地要加强对示范区的组织管理、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充分发挥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作用,研究艾滋病综合防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决防治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总结我省不同地区、不同传播模式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经验,探索艾滋病、性病和丙肝综合防治的工作模式。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职责。各地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负总责,加强组织领导,健全联防联控机制,根据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发展和需要,结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科学制订防治规划,进一步完善与艾滋病综合防治相关的法规和配套政策,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考核不合格的地区或单位,追究主要领导以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各级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成员单位职责,组织推动防治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工作需要设立兼职人员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将艾滋病防治纳入本部门日常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和符合实际的防治工作规划,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任务。各地尤其是疫情严重地区要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充实办事机构和人员,明确相关部门和相应人员负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协调与管理,确保事有人管,责有人负,切实落实防治责任。

(二)加强防治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各地要根据疫情情况和实际需要,在疾控机构和抗病毒治疗定点医院设立单列的艾滋病性病防治科室,配备足够的艾滋病防治专职人员,卫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等部门要落实国家对艾滋病防治工作人员的工资倾斜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稳定防治队伍,调动防治人员工作积极性,从根本上解决艾滋病防治机构不健全和防治队伍建设薄弱的瓶颈问题。要落实深化医改的要求,建立基层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新机制,全面建立以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导,县级定点治疗医院为支撑,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为平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组织等为补充的基层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要逐步设立快速检测点,扩大检测服务范围,推广使用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提高检测可及性。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主动开展艾滋病病毒、梅毒检测咨询,加强艾滋病实名检测,及时随访跟踪和干预,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市(州)和具备条件的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要设立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和自愿咨询检测室。卫生、中医药部门要加强防治队伍建设和各级各类艾滋病防治人员的培训,重视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基层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人员的艾滋病防治技能培训和指导。开展公安、司法、质检等部门防治人员艾滋病自我防护的培训,加强职业防护。

(三)保障经费投入,整合防治资源。各地政府要进一步完善“政府投入为主、分级负责、多渠道筹资”的经费投入机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统筹防治资源,合理安排艾滋病防治经费,增加必需的防治设备。动员和引导企业、基金会、有关组织和个人为艾滋病综合防治工作提供支持。加强对国际、国内防治资源的统筹协调、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各地政府应当确保国际合作项目结束后各项防治工作的可持续性。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促进广泛参与。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字会、工商联等人民团体和社会团体,以及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艾滋病专业防治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动员和支持企业开展与艾滋病相关的社会宣传、捐赠款物、扶贫救助等公益活动。充分发挥社区组织在艾滋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按照属地活动的原则,统筹规划,加强合作、引导,促进社区组织在高危行为人群宣传教育、行为干预、检测咨询以及感染者和病人关怀救助等领域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各级财政要加大投入,通过委托、招标等购买服务或提供技术服务、物资等方式,逐步扩大社区组织开展防治工作的覆盖面。民政部门要支持相关社会组织注册登记,卫生部门要认真履行业务主管单位职责,加强对社会力量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

(五)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与交流。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借鉴国内外防治经验,不断总结我省防治工作有效做法,探索适合我省实际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加强防治效果评估,科学指导防治工作,不断提高我省艾滋病防治工作水平。

五、督导与评估

7.贵州十二五高技术产业 篇七

再生资源联盟已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试点联盟, 将进一步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信用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制, 探索承担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任务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 探索整合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服务, 探索积极落实国家自主创新政策, 发挥行业技术创新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为更多联盟的建立和发展积累经验, 为推动再生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作用。

再生资源联盟成立以来, 积极推进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废有色金属、废旧电子电器、废旧高分子材料等高品质再生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产学研工作, 正在制定四个领域“十二五”产业路线图, 将开展各领域技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为国家科技计划指南提供依据。目前, 由联盟组织申报的“典型废旧金属产品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项目已经通过科技部咨询。当前, 再生资源产业已被列为国家新兴战略性产业,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三大载体之一, 必将在今后的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希望行业企业充分借助联盟平台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 加快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会上, 联盟专家代表介绍了废旧有色金属领域“十二五”产业技术路线图 (草案) 及工作思路, 参会单位依据自身的优势和特点, 围绕新时期、新形势下废旧有色金属循环利用产业的全局性、综合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科学问题, 针对再生有色金属高效预处理技术、清洁循环利用技术、节能环保技术、技术标准规范、公共服务评价与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最终形成了“十二五”废旧有色金属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技术研发链框架图, 下一步将按照技术路线图制定“十二五”再生金属产业技术发展规划。

8.视听产业“十二五”规划发布 篇八

“十二五”规划提振行业信心

《规划》指出,未来5年,我国要力争在“十二五”末成为全球最大的数字电视整机和关键件开发、生产基地,主要产品产量和质量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到2015年,以数字电视和数字家庭为主的视听产业销售产值比2010年翻番,达到2万亿元,出口额达到1000亿美元,工业增加值率达到25%。同时,优化产业结构,平板电视(LCD)占彩电产量的比重达到95%以上。据了解,截至2010年底,这一比重为79%。

对此,西南证券家电行业研究员李辉认为,《规划》从政策上明确了黑电子行业的结构调整优化,能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高端产品占比将不断提升,从而提振毛利率。

或许是受到《规划》出台的刺激,2月27日,金融行业A股市场黑电板块整体爆发,除TCL集团停牌之外,交易中的四川长虹、海信电器、深圳康佳纷纷上涨,其中,四川长虹和海信电器双双涨停,在港交所上市的彩电企业创维数码收盘时也上涨3.9%。此外,拥有LED业务的小家电生产企业德豪润达也以涨停收盘。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中提到,在规划期内,要推动建成5~10个应用特色鲜明、持续创新能力强、引领带动作用显著的国家级数字家庭应用示范产业基地,培育2~3个具有国际竞争力、年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的领军企业,为做大做强信息产业提供有力支撑。那么这2~3个年收入突破千亿的领军企业会是谁呢?

彩电企业任重道远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Display Search发布的调查,三星电子2010年电视机的销售额高达259亿6900万美元(约合30万亿韩元),居世界首位。排名第二的是LG电子,销售额为166亿1300万美元。目前虽然海尔、海信、长虹、TCL、创维、康佳等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按照美元与人民币汇率,国内企业与国际巨头仍存在较大差距。

某视听产业业内人士认为,国内视听产业中,彩电行业较有希望产生年销收入突破千亿元并实现国际竞争力的企业。不过要成为其中之一,国产彩电企业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首先,企业需要有全球化战略。国内彩电企业要从原来的产品出口完成向品牌出口的过渡。在国内企业中,像联想、华为等都是国际化探索较为成功的,他们的经验和模式值得彩电企业学习借鉴。另外,最近一些日系企业逐步淡出彩电制造业,也给国内企业的国际化之路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市场空间。

其次,要掌握核心显示技术及面板资源。液晶模组占了平板电视制造成本的60%到70%,显示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往往会导致彩电行业的洗牌。因此,彩电企业要做成世界级规模,离不开稳定的面板供应,更离不开显示技术保持全球领先的优势。

再次,要掌握智能电视技术标准。随着电视机产品逐步IT化和智能化,企業已经进入以专利和标准为核心的技术竞争时代。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以保持技术领先,同时也需要拥有一定的市场规模和行业影响力,才能把自身的技术转变为行业标准,才能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以支撑生态系统的运转。目前,国内彩电企业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企业间形成合作,联手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电视标准,更符合长远发展利益。

上一篇:日本生态工业园规划和机制研究下一篇:防震减灾小知识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