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2024-06-21

茶艺课程心得体会(精选8篇)

1.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篇一

坦直中学《茶艺社》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类别:兴趣选修课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门课程根据我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为拓宽学生知识层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特设本门选修课程。

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引导学生如何体现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用直观演示法以视觉的冲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情景模拟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自己动手完成实际操作,促进学生自主探究与沟通交流。

更有美好寄望——在国际休闲城市建设的大好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生作为杭州茶文化的传播大使,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品性美德沿袭百代万世,让茶香远飘全球。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

鉴于本课程的课程性质,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拓宽学生知识面,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并从以下三个方面的兴趣培养和实际操作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目标:了解茶叶基础知识和中国茶文化发展演变及其精神的内涵,了解中国少数民族不同的茶俗,通过对有代表性的茶诗词的鉴赏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美学意韵,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

2.职业技能目标:掌握各类常用茶的审评、简单鉴别技能,掌握品茗茶具选配、简单的茶艺表演,会演示多种茶品的冲泡、调制、品尝技艺。

3.职业素养目标:保持自然、得体、高雅的外表形象,拥有平和、谦恭的处事心态,正确运用茶艺礼仪,成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使者。

四、主要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理论部分包括(16课时)1.课程概述,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基本概述,饮茶习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茶艺的人生哲学。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调动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2.茶艺的基础知识,建议6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掌握茶艺的基础知识,包括茶的生长、起源、种植、类别和选购,中国名茶鉴赏,茶具选配,选择泡茶用水,茶艺基本礼仪。

教学要求:简单了解茶的历史变迁、茶的种植和中国茶区的分布,掌握茶的类别、熟练区分各类茶品,掌握中国名茶知识特点,学会茶具和泡茶用水的选配,掌握茶艺基本礼仪。

3.生活茶艺,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了解饮茶习惯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古今知名饮茶轶事和名诗名句。

教学要求:了解饮茶与健康、饮茶禁忌,品读饮茶轶事、传说,鉴赏古今有名茶诗、词。提起学生改善生活品质的兴趣。

4.茶艺操作流程,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六大茶类茶艺操作流程。

教学要求:实际操作前积累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各类茶的茶艺操作理论。

实践部分(20学时)

1.绿茶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绿茶的品质特点,绿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绿茶。

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绿茶茶艺操作流程。2.白茶、黄茶和红茶茶艺操作,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白茶、黄茶和红茶的品质特点,白茶、黄茶和红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白茶、黄茶和红茶。

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白茶、黄茶和红茶茶艺操作流程。3.乌龙茶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乌龙茶的品质特点,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绿茶。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乌龙茶茶艺操作流程。4.黑茶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黑茶的品质特点,黑茶的加工工艺,如何冲泡黑茶(以普洱茶为例)。

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掌握黑茶茶艺操作流程。5.花草茶的调配和茶艺操作,建议4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介绍花茶草的几款经典配方,如何调配和冲泡花茶草。实训项目:场景模拟,学生根据场景及客人的喜好动手冲泡味甘醇美的茶汤。教学要求:引领学生自创花草茶配方。6.茶与人生,建议2课时

主要教学内容:学生自由发挥,教师引导。

实训项目:学生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茶艺表演。教学要求: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感悟人生哲学。

五、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书面考查与技艺操作相结合

六、建议使用的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使用教材:自编或参照《中华茶艺》(吴觉农主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

参考书:

《茶艺师培训讲义》,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写(主编:杨招棣)2008版。

《中国茶文化》,王玲著,九州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

《茶文化学》,徐晓村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 《茶艺基础》,张莉颖编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 《茶经》,(唐)陆羽著,华夏出版社,2006年7月1日出版

七、说明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职业技能培养,建议如下:

1.根据国际休闲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偏重讲解绿茶茶艺的发展及茶文化传播体系现状

2.教学中多采用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授课中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源于生活,归于生活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叶的发源地。是茶文化发展历史最悠久,最深厚,茶产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在学校发扬民族优秀的茶文化教育,以茶亲和、礼敬、平朴的精神沁染校园生活,万物皆生机盎然。

2.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篇二

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与当前广泛应用的众多社会性工具软件(如博客、微博)一样,微课也将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作为旅游、酒店等专业的核心课程,茶艺课程表演性、操作性强,适合制作成微课视频以供学习,把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变成若干个“不超过10分钟”的“片段化”视频,并分别标明知识点内容,配以辅助性教学资源,便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个性化学习。同时,《茶艺基础知识》微课视频的直观性、趣味性、将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建设可行性分析

面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教师的工作已经不是局限于把书本上的知识内容讲授给学生,而是要在教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茶艺基础知识》微课,我们可以把各重要知识点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学习。

比如过去我们的各类茶叶的鉴赏课程一般是先讲各类茶叶的色、香、味、形,然后带学生去茶艺室分组了看茶叶,学了一个学期的茶叶理论知识到期末还是分不清各种茶叶。有了微课以后,学生们就可以先观看讲授理论的微课视频,茶叶是如何让制作?不同类型茶叶的制作工艺是什么?然后找到相应的茶叶制作视频或者动画视频来学习,再拿茶叶来鉴赏,这样使学生能更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茶叶,同时增加学习的乐趣性。

三、项目实施方案要点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程开发与运用由规划微课程、设计与制作微课视频、应用微课三个环节构成。

(一)微课规划:根据《茶艺基础知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进行完整的教学设计、归纳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二)微课设计:“微课”具有教学时间较短、教学内容较少、资源容量较小、资源使用方便等特点。所以在本门微课的视频制作中,会结合教学目标,充实视频内容,丰富知识的传授方式,做到教学视频的“短少而精”。(三)应用微课:以“湖南微课网”、“世界大学城”为载体进行系统微课建设,微课内容应涵盖本门课程相应领域的核心知识、典型案例、主要技能等,资源类型应包括微课视频、教学素材、教辅资料、训练作业、测试试题等。课程课时量为46学时左右,并依托平台为校内外学习者提供在线辅导答疑、在线研讨、在线测试和成绩评定等。

四、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

以微课的方式,建设《茶艺基础知识》学习资源库,以“湖南微课网”、“世界大学城”等为平台,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教学服务。

(二)任务

本项目拟建设微课视频46个,其中讲授类微课14个、表演类微课12个、练习类微课10个、演示类微课6个、讨论类微课2个、问答类微课2个,训练作业10份、测试试题2份、实训指导书1份、实训项目卡10份、理论教学大纲1份,实训教学大纲1份。

(三)建设内容

1、讲授类微课:

(1)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的起源与传播、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茶行业的发展现状、茶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茶类基本知识:绿茶基本知识、红茶基本知识、黄茶基本知识、白茶基本知识、黑茶基本知识、乌龙茶基本知识。(2)茶具知识:紫砂壶基本知识、茶具的分类及选用。(3)其他理论知识:泡茶用水、茶席设计

2、表演类微课:

(1)茶艺表演:西湖龙井茶艺、正山小种茶艺、铁观音茶艺、大红袍茶艺、千两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白毫银针茶艺、君山银针茶艺、花茶茶艺。(2)生活茶艺表演: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盖碗泡法、调饮茶冲泡。

3、练习类微课:

西湖龙井茶艺、正山小种茶艺、铁观音茶艺、大红袍茶艺、千两茶茶艺、普洱茶茶艺、白毫银针茶艺、君山银针茶艺的练习、绿茶玻璃杯泡法、红茶盖碗泡法练习

4、演示类微课:

视频演示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乌龙茶茶叶的制作

5、讨论类微课:

泡茶前要洗茶吗?绿茶要不要洗茶?如何重振雄风,恢复世界茶贸易大国地位?

6、问答类微课:

茶叶知识问答:隔夜茶到底能不能喝?孕产妇能不能喝茶?

五、效益及风险分析

(一)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可以帮助社会上酒店、旅游、以及茶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从业基础知识培训、资格证书培训、在线服务、技术服务等。学习者通过登录微课网站,注册账号进行免费观看,这可以帮助他们节省高昂的培训费用和大量的培训时间。通过若干个微课的授课视频,进行网络进行教学,也使得课程的教学不受教师时间、空间的限制,这也极大的节省了授课教师的时间和教学成本。

(二)存在的风险及应对措施。

1、存在的风险: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可以通过拆分成许多微小的教学片段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把完整的一部分知识组块以微小模块的形式展现,可能会影响知识间的衔接;同时,为适合大众口味,课时时长短小,可能会使各课时涉及的知识深度不够。

2、应对措施:重视微课互动环节的设置,加强微课的课程评价体系建设,通过不断获取学生、同行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微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六、结论

《茶艺基础知识》微课程只将教学重点、难点、考点、疑点等精彩片段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而且不超过10分钟,50M左右大小的简短视频,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通过网络下载或点播,能重复使用,利用率高,较好的满足师生的个性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需求。

3.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篇三

【关键词】高职 茶艺 课程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C-0066-02

一、高职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茶的发现和利用,在中国已有四五千年历史,且长盛不衰,传遍全球,形成了独特的中国茶文化现象。近年来,国内外掀起了学习和研究茶文化的热潮,茶及茶文化不再仅仅是农学家的研究对象,不同领域的学者也纷纷步入茶文化的研究领域。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也纷纷开设茶艺课程,很多高职院校的酒店、旅游管理等专业更是将茶艺课程作为专业拓展课程开设。通过茶艺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人文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增长学生见识

茶文化源远流长, 茶文化外延包含广泛。如茶的历史、茶叶知识、择器选水、茶席设计、茶类冲泡、饮茶风俗、茶与文学等。通过良好的课程体系的构建,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增长见识,开阔视野。

(二)陶冶学生情操

茶文化中的美学功能对培养大学生的审美有积极引导作用。当前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时代,多元的审美思潮影响着大学生的美学意识。在纷繁的审美意识中,让大学生保持一种积极、健康的审美态度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运用茶文化中传统的美学功能为大学生审美树立一个良好的标志,引导他们认同和接受传统文化审美,提高他们的审美层次。

(三)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在茶文化中,强调茶的君子品质对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德育有相当裨益。通过对茶质朴的君子品性进行阐释,培养大学生自审和宽以待人的品质。以茶中的君子之道告诫大学生克服性格中的个人弱点,以宽厚、包容的心态对待他人,形成健全的人格品质。

(四)弘扬中国文化

将茶艺课程纳入高职教学系统,可以使学生了解保存和弘扬茶文化的重要意义。中华文化内涵丰富、异彩纷呈,但随着现代化发展的加速,工业文明成为社会的主导,中华文化中的许多精华正在逐步消失。在学生中传播茶文化,可以使优秀的文化传统不至于在现代文明中丢失,这也是保证传统文化能一直传承下去的重要途径。

由于茶艺有利于培养学生人文素质,许多高职院校都将茶艺课程作为一些服务类专业的拓展课程。然而,由于高职茶艺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各校从教学大纲的设定到具体教学的实施可谓百花齐放,见仁见智。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应构建独具特色的茶艺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二、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茶艺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设置必须体现其实用性,所以课程设置应体现以下原则:

1.以茶艺理论的学习为指导。一是使学生明确什么是茶艺与茶道;二是从茶叶基础知识的学习入手对学生进行行茶礼仪、行茶技艺、常见茶类的冲泡技艺等的学习与训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让学生掌握茶席设计的基本理念与技巧;四是让学生了解茶与健康的重要性,走进茶艺馆等茶企业,在真实的情景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以茶艺技能的培养为目标。茶艺课程要做到让学生学以致用,能够掌握和运用如下茶艺技能:一是通过行茶礼仪的学习和训练,提高个人修养;二是运用行茶技艺、茶艺表演等技能展示个人的魅力,提升个人形象;三是通过具体茶席设计的展示和比赛,提高美学、文学等方面的修养;四是运用茶与健康的知识,提升自己健康生活的品位;五是在具体实践工作中运用行茶技艺、茶艺表演、茶席设计等技能,培养个人的真才实学。

3.以就业岗位的要求为导向。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一是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根据专业的不同和修课方式的不同,选取适当的项目组成教学内容;二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对茶艺师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资格考评的要求靠拢,为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便利;三是考虑茶艺的前瞻性,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当今社会,我们培养的职业型人才应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茶艺课程内容的选取应与国际大势同步。

(二)茶艺课程体系的构建

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以及适合不同专业的教材,根据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将高职茶艺教学内容划分为以下十个项目:项目1,茶文化概述;项目2,茶树与茶叶;项目3,茶叶的识别与审评;项目4,茶艺礼仪;项目5,基本行茶法;项目6,常见茶艺;项目7,择器论泉;项目8,茶席设计;项目9,茶与健康;项目10,走进茶艺馆。每项任务下分别设若干模块,具体学习任务设置在相应的模块之下。

(三)高职院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

根据上述的课程体系,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茶艺课程设置的影响,建议按一个学期72个课时的学时量来对高职院校酒店和旅游管理专业茶艺课程进行教学设计,详见表1。

三、高职院校茶艺课程体系的应用

(一)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

高职学生进入茶艺课堂,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目前高职院校茶艺课程的设置参差不齐的状态下,教育部门可考虑将其作为高职院校的必修课或选修课,统一纳入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并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一项教育指标,建议管理类专业(如市场营销、旅游管理、酒店管理、文秘等)作为必修课开设,其他类型的专业可作为专业选修课或公共选修课开设。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茶艺素养的有效方式。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茶艺技能的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采用“教、学、练、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实训课让学生练出扎实的茶艺技能,使学生在获得相应理论知识以及适应岗位要求的职业技能。

(三)创造良好的茶艺实践机会

高职院校应通过多种途径给学生创造良好的茶艺实践机会,争取茶艺馆、茶行等茶企业的支持,建立实训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走进茶企业,安排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到茶企业顶岗见习、实习;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到茶企业兼职;通过举办茶艺表演赛、茶席设计大赛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茶艺技能的应用能力,从而获得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为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文华.中国茶文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上海市职业培训指导中心,茶艺师(高级)[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3]乔木森.茶席设计[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4]樊丽丽.茶技茶艺与茶馆经营全攻略[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5]饶雪梅,李俊.茶艺服务实训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6]江用文,童启庆.茶艺师培训教材[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8

4.茶艺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篇四

茶艺是科学地泡好一杯茶,并以艺术形式表现出来。蕴含传统的文化思想和茶人的道德情怀。茶艺是有灵魂和思想的 。“道”是茶艺思想的核心,饮茶既可养生又可修身,习茶就是借由煮水烹茶奉茶,来体会人世间的得与施。启迪人生之魂。

泡好一杯茶茶汤就是茶艺师的`最后作品,所有茶艺的最终艺术体现。茶艺师在充分认识茶叶本身特质下,综合运用泡茶技术和技巧,充分表达茶叶的色香味形的特点。

茶艺表演是美得展示过程茶艺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审美特性区别与其他的活动。茶艺浓缩了沏茶的形象之美,又在之上开发升华了对道,对礼仪的诠释和演示。茶艺是茶艺师审美理想的结晶,是精心创作的作品,不仅以美感人,更以情动人。通过让观众饮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因此茶艺包括形下之美与形上之美。形下之美包括:好茶、择水、备器、布置茶席、仪容、礼仪动作形上之美包括:性真、人和、心静、人雅、意壮、飘逸、怀古茶艺是情感的宣泄和灵魂的释放交流如何一个艺术作品都是创作者本性和情感的外露。行茶过程中,习茶者身随意转,意转随心,茶汤承载茶艺师的心意,交付于饮者,那么彼此心意相通,共同达到一个高层境界,茶艺的作用也就达到了目的。

5.茶艺心得体会 篇五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么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茶艺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茶艺心得体会1

抱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心态参加了由岑溪市天晟茶业有限公司创办的岑溪市首届“茶艺师”培训班,经过了两个星期的学习和积累,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了解了茶最早起源于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和丰厚的传统文化和沉淀。中国不仅是茶叶的故乡,还是最早种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

过去只知道绿茶、红茶、花茶、龙井茶、乌龙茶这几种茶,殊不知,茶的基本种类分为绿茶、红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而龙井茶属于绿茶这一分类。除此之外,它们的加工方法和冲泡方法都各有差异。

何为茶艺?茶艺是指泡茶和饮茶的技艺。泡茶的技巧,实际上是包括茶叶的识别,茶具的选择,泡茶用水的选择等。比如,冲泡绿茶要用玻璃杯,因为玻璃杯是透明的,且不容易吸香,用其泡茶可使茶之清香,嫩香充分显露出来,也便于我们欣赏茶芽形态和茶汤的颜色。明代茶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就有写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水质能直接影响到茶质,泡茶的水质好坏,对茶叶的色、香、味,特别是对茶汤的滋味影响很大。而饮茶的技巧则是茶汤的品尝,鉴赏,对它色、香、形、味、韵的体味。要泡好一杯茶,主要是要根据不同的茶类,加工方法,茶的特性,掌握好茶的用量,开水的温度,冲泡的时间。因此,可将茶水比例,开水温度,冲泡时间归纳为泡茶的三要素。

现如今,茶艺已经慢慢的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有客人来时都是以茶代礼,聚会时一起聊天喝茶,这些都与茶息息相关。其实,人生就像一杯茶平淡是它的本色,苦涩是它的历程,清香是它的馈赠。但愿中国的茶文化越来越发扬光大。

最后非常感谢茶业有限公司给大家带来的这一次学习茶艺的机会,让爱茶的人相聚一堂谈天论地,也让我的心慢慢沉淀下来,变成一个优雅的女子,而这只是刚刚开始,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爱茶,懂茶,惜茶的人。

茶艺心得体会2

我常常喝茶,但只是把它当做饮料而已。虽然有时会仔细品味一番,略能感觉不同茶汤之间的些许差异,但终因对茶了解甚少而不得要领。因此,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品茶,茶道就更不必说了。在听了罗蒙老师的讲座之后,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激发了我对茶文化的兴趣。

对于品茶,分为三种境界。最初级的为识茶,即认识茶,是与“制茶”、“泡茶”相对应的名称。识茶除了用眼识,还要用口尝、用鼻嗅、用触感。而这些对茶的认识除了用于市场上的买卖之外,重要的还在于享用,所以“识茶”尚包括了“评茶”、“赏茶”的内容在里面。第二个境界为茶艺。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最高的境界乃茶道。茶道是在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道德,通过品茗来修身养性、品味人生,达到精神上的享受。茶道是一种烹茶饮茶的生活艺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一种以茶修身的生活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来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在烹茶品茗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提醒要心静(禅静)。老师还引用老子的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一语中的地道出了茶道修身养性之作用。

通过饮茶使人能够得到一种精神的享受和愉悦,从而完成个性品德修养,在刹那间体会到廉、美、和、敬之真谛和永久,正所谓“道由心悟”当然意境很重要,有一个很好的意境,再加上人们用心灵去体悟茶道的玄妙感受,正好比是:“月印千江水,千江月不同。”有的“浮光跃金”,有的“静影沉壁”;有的“江清月近人”,有的“水浅鱼读月”;有的“月穿江底水无痕”;有的“江云有影月含羞”;有的“冷月无声蛙自语”;有的“清江明月露禅心”。有的“疏枝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有的则“雨暗苍江晚来晴,白云明月露全真”。月只一轮,映像各异。茶道如月,人心如江,各个茶人由于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从而在心中对茶道自有不同的感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那就是返璞归真,和诚处世,敬爱为人,珍爱人生。

第一次听茶道的讲座,不仅了解了很多关于茶道的知识,而且还喝到了老师亲自泡的珍贵的茶,也很有幸得到老板的赠茶。茶,不仅需要懂,更需要品,需要体悟。在以后的生活中,我想我肯定会不断地了解茶,学会做一个懂茶、会喝茶的人,并以茶道悟人道。

茶艺心得体会3

因为个人对茶的喜爱,我报名学习了茶艺。

在7天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无论是茶的历史文化、茶的分类、喝茶的器具以及泡茶的方法,都是我之前所没有了解过的。7天的学习即将结束,虽然当前我只是浅浅地学习了一些入门知识,但浓厚的茶兴趣已被激发,我只迫不及待想要继更深入的学习茶,让自己融入茶的美妙世界。

茶艺培训学习开设这样关于茶的培训课程,不仅仅为我们学员教授了茶文化,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友平台。在当代社会,能有机会以茶会友,是很风雅的一件事,大家有缘坐在一起学茶、品茶、赏茶、鉴茶,就好似古代文人骚客一般,喝茶谈笑,很令人享受,十分惬意。

源于对“茶”的喜爱,怀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终于将学习茶道的小梦想付诸于行了。

如中国传统文化中任何一例皆渊源流长、博大精深,茶艺亦如此。初级班给了一把打开“茶道”这只潘朵拉神盒的钥匙,将原来饮茶的习惯及爱好的浅浮和模糊,引向明了,开启更多愉悦之情。

短短几日的茶艺课程,接触到浅略的中国茶文化理论,学习到绿茶泡法、生活泡法、红茶泡法、闵式冲泡四款茶艺表演。因为原本对茶的喜爱,浅阅过茶艺相关的书籍,学习中对茶艺的阅读便有了更多的渴求与热情。在老师授课时,我们也渴望老师能传授更多的知识,有时因为课时的原因,未能更为详尽,我想学习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茶艺学习,对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

这学期的茶艺茶道课程向我们具体介绍了绿茶、红茶、黄茶、白茶、乌龙茶、黑茶、花茶的知识,重点学习了绿茶、乌龙茶、花茶的泡制技巧和方法。因为在我的生活里多以矿泉水和饮料,很少用到茶(尤其是乌龙茶和花茶),而且以往我泡茶也只是凭自己的感觉来冲泡,也存在着很多认识上的错误,没能泡出一杯好茶的精髓。而通过这一学期茶艺茶道课程学习,很好的帮助我弥补了这一点不足,使我对茶、对茶艺有了新的认知和体会。现就我个人的茶艺心得总结如下:

一、绿茶

绿茶,是茶艺课程开始后所接触学习的第一种茶。没学习之前,还真的不知道自己以前泡的那些个绿茶都是一种浪费,简直就是茶叶兑开水。我最欣赏绿茶的纯与淳,绿色的芽叶干净清爽、柔淳的茶水清香宁神,能让人卸下一身疲乏,舒缓身心,有种回归自然之感。

二、乌龙茶

乌龙茶是我从未接触过的茶类,相较于绿茶和花茶来说,于我是最最陌生的一类。而在乌龙茶的实训中,我担任的是主泡。因为乌龙茶的泡制比较繁琐,使我经常忘记一些步骤,所以它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类茶。

最后我发现,它是最能锻炼人的心境的一类茶。因为无论时间多么的有限,它还是得按照步骤一步步来,既不能增也绝不可减。就像我们的生活,生活里无论你遇到多少困难,无论困难如何大、如何难以解决,无论所剩时间有多紧迫。事情还是得一件件来,问题还是得一个个解决。所以,浮躁的心难以泡出一杯好的乌龙茶。我觉得乌龙茶的茶盘就是一个缩小的人生,而我们练就的何尝又不是一个张弛有度的人生。

三、花茶

“芳香四溢、倍感温馨”是我对花茶最直观的印象。当桌前摆起花茶茶具,无论是清洁茶具、投茶冲泡还是提杯品茗,自始自终都有那么一种如春天般的温暖围绕在心头,让人能有种春日的盎然,无论心情、精神都顿觉美好。由于课程条件有限,在具体泡制时仍旧以绿茶茶叶代替,无法真正体会到花茶那甘甜的茶味儿、融暖的芳香,但我觉得在泡制时,只要我们心中怀以花茶,意入心,心入茶,杯中处处有甘甜,周身处处有花香。花茶的泡制让我学会了感知,感知生命勃发的力量,感知生活里那些温暖的`美好。

综上所述,这学期茶艺茶道课的学习让我有了不小的收获——泡茶,最贵乎“心”。当然我也深知茶艺并非仅靠一学期的学习就能练就的,所以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继续的练习。同时,希望每一个泡茶人,无论何时何地,都能以自己的心入茶,泡茶一杯属于自己的好茶。

茶艺心得体会4

学习《茶文化》这门课程,首先让我学到的不是茶,而是礼。老师课前课后那真诚的鞠躬礼,让我深感讶异和震憾,这礼仿佛弥合了老师与学生之间鸿沟,表明了我们不是单方面的传授知识,而是在做思想上的交流。老师的这份恭敬之心,使我学会了恭敬与谦卑。在此,我深深地感谢我的老师,能作为您的其中一名学生,和您做思想上交流,我倍感荣幸!

在选修这门课之前,我对茶及茶文化的认识是浅薄的,是零碎的,而且我并也不认为这门课可以给我带来什么改变,我只是在修学分。但它却给了我一份意外的惊喜,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茶方面的知识,还满足并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陶冶了我的道德情操。下面是我在学习之后对茶文化的认识,及体会。

中国是茶的故乡。“芳荼冠六清,溢味播九区。”“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若能杯酒比名淡,应信村茶比酒香。”“寒泉自换菖蒲水,活火闲煎橄榄茶。”······当我们吟诵这样优美的诗句是,不禁也感叹茶在中国文化中的悠久历史。茶叶在我们中国按原料和采摘季节可以分为春茶、夏茶、秋茶与冬茶;按成品茶叶的聚合状态可以分为散茶、砖茶、末茶等;按成品干茶具体形状可以分为扁形茶、针形茶、片形茶、圆形茶、雀舌形茶、眉茶等;按茶树自然生态环境可以分为高山茶、平地茶、有机茶等;按产地可以分为西湖龙井、黄山毛峰、南京雨花茶、安化松针、信阳毛尖、六安瓜片等;按茶树品种可以分为如青茶中的“仙”、“乌龙”、“肉桂”、“大红袍”、“奇兰”、“铁观音”;按销路可以分为内销、边销、外销茶、出口茶、侨销茶;按包装形式可以分为“袋泡茶”、“小包装茶”“罐装茶”;按加工程度可以分为初加工茶、精加工茶、再加工茶及深加工茶等;按初加工时茶树鲜叶是否经过酶性氧化以及酶性氧化的程度可以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青茶)、红茶。

不同类型的茶叶的加工方式又不尽相同。如我们最熟悉的绿茶,是经过先让鲜叶处理(摊放),水分散失,叶色由翠绿变暗绿色,叶质变软,叶片体积变小等物理性状。然后是杀青,杀青是利用在高温条件下,破坏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化合物的酶性氧化,保持绿叶清汤的品质特点。杀青要点是叶温迅速上升到80℃(多酚氧化酶丧失活性)叶色暗绿,叶质柔软,折梗不断,手捏成团,清香显露。目前杀青多采用锅式、槽式、滚筒式杀青机三种。再经过揉捻,揉捻是利用机械作用力使杀青叶受到推、压、扭、拉和摩擦等多种外力的相互作用形成紧结的条索。揉捻还使叶片细胞损伤和组织破碎,使少量茶汁挤出,使干茶外观色泽柔润有光泽。揉捻是炒青绿茶、烘青绿茶成条的重要工序。除了名优茶采用手揉外,大多采用揉捻机揉。最后是干燥,干燥是炒青绿茶与烘青绿茶加工的最后工序,其主要目的是蒸发水分、达到足干、固定品质、便于贮藏;同时也有继续做形和发展香气的作用。而红茶的加工却是在绿茶加工的程序上,插入发酵工序。黄茶、黑茶等的加工程序也是同中有异,异种有同。

也许各民族的茶俗文化各异,对茶的品质评定以及茶的品饮艺术也稍有差别,但对茶道上的道德境界和精神世界的追求应该是一致的。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仁、义、礼、智、信,以及所谓高雅、淡洁、雅志、廉俭等等,都是茶人将中庸、和谐引入茶文化的前提准备。只有好的人格才能实现中庸之道,高度的个人修养才能导致社会的完美和谐。中国人的性格就要像茶,清醒、理智、平和。茶虽然能给人一定的刺激,令人兴奋,但它对人总体的效果则是亲而不乱,嗜而敬之。茗饮最终能使人心静,自省,使人能清醒看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冷静地面对现实,这是与儒家倡导的中庸之道相吻合的。因此通过饮茶,营造一个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和谐空间,达到互敬、互爱、互助的目的,从而创造出一种尊卑有序、上下和谐的理想社会环境。而且在茶事活动中,一切都要以自然为美,以朴素为美的标准,以及对“道法自然,返璞归真”的精神追求。使自己的心性得到完全的解放,心境清静、怡然、寂寞、无为,仿佛与宇宙相融合,升华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都是相同的。

对于茶的了解只能说是纸上谈兵,并没有亲身实践。但对于茶文化中所倡导的精神,却着实有切身体验。茶文化中的“爱”与“定”,使我感触良多。阳关抚摸着大地是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是爱;在他人有困难时,扶他一把是爱;就连给陌生人一个微笑都是爱。爱是无所不在的,只是有时我们会忽略它。老师说的对,我们心中不能有太多的怨恨,这会摧毁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我们要有爱,用爱去化解我们的怨,就像在冬季里,眼前是一片萧条的景象,但只要有爱,我们会看到,大地上的动植物只是在沉睡,到了明年春天,将会是一片姹紫嫣红。在学会要拥有“爱”的同时,我也学会了“定”。记得在上

第一节课的时候,老师就明确地告诉我们,要以“平和,安定”的心态来上课,不要去想那纷纷扰扰的事。这就让我的心灵有了归属。这一年是我第一次当班长,由于缺乏经验,而且大大小小的事都要自己处理,年轻气盛的我,难免会变得急躁,不安。但上了茶文化这门选修课后,我的急躁与不安慢慢平复下来,趋向平和。这不是我自己的感觉,是身边的朋友对我说的,她们觉得我变得越来越沉着冷静,遇到什么事都能平和对待。只有我自己知道,是因为上了这门课程的原因。

6.茶艺课心得体会 篇六

其实我对茶叶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是感谢这学期选择了张老师的茶艺课,让我对茶叶有了最基本的了解,也对茶叶产生了很多的兴趣。我想谈谈我的家乡麻城,它位于湖北省东北部,处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紧邻省城武汉。麻城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江淮小气候区。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冷夏热,雨热同季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温暖适宜的气候条件下,我们麻城得以盛产茶叶,其中又以龟山绿茶和福田白菊最为有名。

小时候,就记得每一年家里面总是有亲戚送来的茶叶,是绿色的,泡起来闻起来茶香浓郁,啜起来甘甜清凉。后来,爸爸告诉我,这是我们麻城龟山茶厂所生产的龟山岩绿茶叶,产于大别山南麓的麻城市龟峰山。这里自然风光独秀,林木葱翠,茶树多分布在海拔600-1000米的半高山地带。龟山岩绿为条形绿茶,其品质特征为:条索紧细圆直、锋毫显露、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甜、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黄绿嫩匀、极耐冲泡。

曾经去龟山游玩,有幸见识到了当地茶农绿茶制作的第一个步骤也是很关键的一步:“杀青”。半辈子当茶农的张伯伯告诉我我说,杀青主要是为了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二是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左后是蒸发部分水分,让其变为柔软有韧性,便于揉捻成形。鲜叶采来后,张伯伯先将它们放在地上摊凉2—

3小时,然后进行杀青。张伯伯说杀青要掌握几点诀窍,一是“高温杀青,先高后低”,使杀青锅或滚筒的温度达到180℃左右或更高,然后适当降低温度,使芽尖和叶缘不至被炒焦,影响绿茶品质,达到老而不焦,嫩而不生的目的。第二是要掌握“老叶轻杀,嫩叶老杀”。所谓老杀,就是失水适当多些;所谓嫩杀,就是失水适当少些。杀青叶适度的标志是:叶色由鲜绿转暗绿,摸起来叶软,稍稍粘手,嫩茎梗折不断,紧捏叶子成团,稍有弹性,茶香显露。

这让我了解到,制作茶叶的过程需要多么的认真和负责的态度,勤劳的茶农从采茶,到杀青,揉捻,干燥,每一个步骤都那么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正是因为他们认真的工作和细心的态度,才能让我们在家里喝上香气扑鼻,热腾腾的好茶。

喝绿茶是有很多好处的,其中我觉得最好的一点就是可以清肠胃去油腻,时刻保持身体舒畅,从来达到瘦身美白的功效,由此可见我们女性是很需要喝绿茶进行保健的。我也为我们家乡能够盛产绿茶感到骄傲与自豪!

下面,让我来介绍一下我们家乡另一种有名的茶叶,那就是福田白菊。“麻城福白菊”已与浙江桐乡杭白菊、江苏盐城白菊齐名,产业规模和产能为全国三大菊花基地之首。福田白菊的特征是花朵大、肉厚、白色微黄、甘味爽口,其品质居“三大基地”之首,已向国家申请“原产地保护”。每次从家里返校的时候,妈妈都喜欢给我装满满一罐的白菊,让我在学校里面泡着喝,白菊花清香味甘,泡茶喝可增进茶汤香味,适口性好。而且它淡雅的风味纯正的口味,也符合现代人类崇尚自然、关爱健康的生活需要。

有一首关于歌咏福田白菊的诗词,我觉得挺美的,现在在此与大家共同欣赏一下。

我怜贞白重寒芳,前后丛生夹小堂。月朵暮开无绝艳,风茎时动有奇香。何惭谢雪清才咏,不羡刘梅贵主妆。更忆幽窗凝一梦,夜来村落有微霜。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陆龟蒙的《重忆白菊》,他描写了白菊盛开的景色,以颜色来侧面描写菊花的清香和幽姿,并且表达了诗人自己高洁的品性。

虽然麻城的福田白菊在三大菊里面品质是最好的,但是却不是有名的,我想就我自己所见所闻来谈一点想法。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首先是由于麻城地处偏僻,经济落后,商品观念和经营管理以及广告,互联网等形式的营销手段缺乏运用, 加之管理技术没有抬上去,所以进尽管很有价值和商业价值,却养在深闺人未识,不被人们重视。在06年之前,大部分的福田白菊都是被杭商收购,非常不利于本地茶商建立自己的品牌。

那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推动家乡的茶经济发展呢? 首先是要和当地政府合作,共同推销福田白菊。

其次,要广泛推销茶文化,以传统,怀旧,高端,精致的生活为口号,运用电视广告,发行专业报书刊物来扩大影响,瞄准城市的中产阶级。

第三,要大力吸收民间资本,搞好政策,也可以和大学连办茶叶班补充人才,用当地的劳动力进行生产,开发多种产品。

第四,要在游客在福田镇参观旅游的时候将菊花茶免费赠送,或让游客体验农家游的乐趣,让其采茶,熟悉茶叶生长制作的过程,培养其对茶叶的感情,使之成为潜在的顾客。

爸爸常对我说:“茶如人生”。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所以我们每一个人,奔波忙碌了一天,风尘仆仆了一天,不妨用些许时间,静下心来慢慢品茶,让饱蘸智慧的茶香浸润我们的生命,让人生如茶,芬芳怡人。在淡泊的心境中,才能体会“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旷达,才能体会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真谛。只有在返朴归真,原汁原味的生活,才能让人真正感受“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意境。

这就是我们家乡两种十分著名的茶叶,龟山绿茶和福田白菊茶,两种茶叶各种各有的特色和功效,都是十分适合养生保健的好茶。我爱我的家乡,我也爱我家乡的灵水清茶。

参考文献:绿茶的功效与作用http://

7.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篇七

1. 课证通融的意义

简单的说课证通融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一个是宏观上的, 一个是微观上的。在宏观上其是指对专业人才的培养职业岗位的需求相统一, 而在微观上是指专业课程教学与职业考证之间的同意。不论是其宏观上的意义, 还是微观上的意义, 其都是要将教育与所学内容的应用进行统一的联系。了解了课证通融以后, 下面就是对《茶艺》课程教学的介绍了, 只有双方面都了解了, 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更好的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改革。

2.《茶艺》教学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 以及茶文化在我国的重要地位, 所以学校也都开展了这门课程。可以说学校开展《茶艺》课程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 也是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进行《茶艺》教学的时候也应当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需求, 对社会的劳动组织的变化, 以及人对生活的要求不断的提高等都要进行满足, 只有这样, 进行教学才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教学成绩, 而且这样的教学也才能够提供社会所需要的茶艺方面的人才。

所以为了达到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茶艺人才的培养需求,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 也应该有所改变, 打破传统的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 将传统教学中不适合现代茶艺人才培养的问题都解决了。下面就是笔者针对这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对《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和研究。

3. 现在《茶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要想真正的将《茶艺》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成为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课证通融都相适应的方法的话, 就要了解现在《茶艺》课程教学这存在的问题, 下面是笔者对现在高校中《茶艺》课程教学的了解, 并且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如下。

3.1 教师自身的茶艺在现实中的应用都不了解

现在虽然根据国家的规定和要求, 有教师要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精神, 但是这个要求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和落实, 有的教师甚至自身都只是会操作, 而对于在实际应用中对酒店的茶艺服务员所应具备的药向客人进行茶叶的介绍, 以及该怎么样来用精确的语言来表达都做不好。这样的教师在教学这如何能够教会自己的学生对这方面的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呢?

3.2 教学课程脱离生活

要知道茶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至今其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对于我们的生活来说茶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对于这种来自生活的文化来说, 我们大家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不能脱离生活。而现在的高校教学中, 还是单纯的进行书本上知识的教学, 完全都与现实不相连, 脱离了现实的教学, 让学生学习起来就更加的困难, 得到的教学效果也就更不好。

3.3 教学过程中没有设计合理的模块

在进行茶艺的教学中都是教师进行的随意设计的, 这样一种教学模式, 让学生学习起来会感觉到比较的混乱和不知所措, 同时也会使自己在教学中遇到很多的麻烦, 甚至是有些老师都不记得自己哪些知识点讲解过, 哪些知识点还没有讲解。

对于《茶艺》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以上就简单的列出几种比较常见的问题。下面是笔者根据现在课证通融的情况, 以及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所提出的解决建议。

4. 课证通融下进行《茶艺》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

以上笔者对现在《茶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而我们发现问题了就要及时的进行解决, 下面就是笔者通过对现在的社会现状以及, 这方面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后所提出的进行教学改革的方法。

4.1 让教师到企业中进行顶岗实践

由于茶艺本身就是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 所以进行茶艺教学并不是单单的讲解书本上的知识, 对大家以后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都要向学生进行交代清楚。不过对于这方面的内容很多人并不是很了解, 甚至由于老师没有过这方面的经历, 所以无法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传授。所以要让老师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让教师自身了解进行茶艺服务员的工作不单单是要会操作就可以的, 还要了解该怎么样来向客人介绍茶叶, 在介绍的过程中如何来使用恰当的语言。只有教师自身的社会实践和调查了解的清楚了, 才可以更好的向学生传授知识, 让学生不单单对书本上的知识有所了解, 还要让学生对以后工作中要用到的都有所了解很掌握, 真正的做到课证通融。

4.2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实际相结合

大家都知道茶艺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我们使用茶艺的时候也都是在现实的生活中才会使用到的, 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与现实相结合, 不能脱离现实的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与现实相结合, 不单单是在进行教学以后让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而且对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提高, 以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都有一定的帮助。而且茶又与我们其他的知识有所不同, 其本身就与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是可以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教学的话得到的教学结果也就会有很多的不同。

比如说在进行茶叶的知识讲解的时候, 可以先让学生回家的时候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比如说自己的家中茶叶是如何保存的, 对于茶叶的选购以及在生活中茶叶有哪些用途等都有一定的了解以后, 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也就会更加的轻松了, 让我们的教学效果可以达到最好。

4.3 建立合理的教学模块, 避免混乱教学

由于茶艺包含的知识比较的多, 在教学中我们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 可以将我们所要进行的教学分为茶叶以及茶文化的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 茶艺的表演以及与茶艺相关的知识的介绍等等。而对于每一个教学板块我们还要有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对于茶叶以及茶文化的教学中, 就可以采用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让学生对茶的起源以及茶文化的发展等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茶叶的品质以及对真假茶叶的分辨等都要有一定的认识, 而关于这些方面。对于这个模块中的知识教学在课堂中进行是主要的, 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进行合理的设计, 让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也变得生动有趣。而对于茶艺的表演方面的教学, 最好的进行实际的演示, 因为其主要的还是在应用上, 而不是像前一个模块那样都是理论知识, 所以在进行这个模块的教学中要多些实际的东西。不过这种实际的东西多的教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会比较的方便, 得到的教学效果也自然就会更好一些。而对于其相关知识的介绍这个模块的教学, 就可以灵活的进行了, 在保证让学生对茶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还要让学生对与其相关的内容也都有所了解。

总结

以上是笔者根据现在《茶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以及现代社会对茶艺工作者的要求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 总结出了一些现在教学中不适应课证通融方面的问题, 并且根据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式和方法。要想让《茶艺》课程教学可以适应课证通融的需求的话, 就要在教学上与现实相结合, 还注意教学的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同时还要注意教学模块的建立等等, 这些仅是笔者的一点个人看法, 希望可以对这方面的课程改革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委玉奇, 张学钢.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 2012年.

[2]方舟.中国职业教育的困惑[J].教育与职业, 2005年28期.

[3]石伟平, 陈霞.职教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国际比较[J].职业技术教育, 2001年19期.

[4]张建国.我国职教课程开发模式的演变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 2007年01期.

8.茶艺课程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 茶艺服务;项目教学

一、《茶艺服务》课程简介

《茶艺服务》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课程,着重培养全面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全面技能型人才,使从业人员不在从事简单劳动技能操作,而是懂得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创造性人才。本课程以茶艺师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以茶艺师“岗位任务”为载体,将职业素质养成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在专业知识上,能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基础知识;掌握茶叶的基础知识;能进行茶叶的选择与保管;掌握茶具的基础知识,能进行茶具的选择与保养;同时在掌握茶艺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科学地泡茶和品茶,熟练进行茶事演练;并掌握茶馆的服务技能。

二、《茶艺服务》项目教学的必要性

项目教学法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45分钟,教师只占30%,剩下70%时间都是围绕学生展开,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项任务,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程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判断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情况,对掌握学习知识较少的还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帮助完全掌握;在教学内容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帮助,独立完成提前设计的工作任务来获得知识,这个过程不仅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了学习效果;在激励手段上,项目教学是内在的,是人们在完成一项工作之后发自内心的喜悦,是人们从不会到会的心理感受地充分体现,当人们从不会做一件事到经过努力之后会做一件事,成功的喜悦往往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再有项目的实施成功与否评判是看项目实施的过程,而不是看结果。总之,项目教学法转变了传统“填鸭式”的学习方式,将问题隐藏在任务中,让学生置身其中,引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项目教学在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项目教学法是以职业岗位上的各项工作为任务,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不同问题的处理方法,提高学生工作能力。如《茶艺服务》则以茶艺师岗位职责、岗位任务及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标准为主进行教学。通常按以下步骤进行:

第一,项目确定。按照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融合各知识点,结合学生日后的职业需求,针对学生已有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把其划分为几个教学项目,确定每个项目的目的。

第二,制定计划。制定工作计划,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

第三,项目实施。根据解决方案进行仿真、演示或实际操作。

第四,项目成果评价。整个项目结束后应进行总体评价,采取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总评的方式。先由学生自我评估,要求学生结合任务完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评价,之后由教师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总结本次课程的要求,指正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第五,以乌龙茶的冲泡项目为例。

1.项目确定:乌龙茶冲泡。目标①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及用途。②掌握冲泡茶汤流程③掌握泡茶水温、茶叶用量、浸泡时间、冲泡次数。④鼓励学生创新,编排更加“合茶性、顺茶理”表演程序,体现不同茶艺的韵味。

2.制订计划:①时间安排,8学时(包含示范讲解、学生模拟、对学生进行指导、问题总结、提高练习。)②人员安排一个班通常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学习成绩、学习方法、语言能力等)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般为4-6人,每组应选定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统筹安排、监督实施等各项工作。

3.项目实施:①情景模拟:两位客人到茶艺馆品茶,点了铁观音,要求茶艺师为其提供茶饮冲泡服务。茶艺师接到茶饮冲泡单后,根据铁观音茶的冲泡特点准备茶具、泡茶用水并按照规范的冲泡流程冲泡铁观音茶。②预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设置预案,例:在冲泡时茶汤口感不佳,茶汤显得太淡或太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您将如何处理?茶汤的口感通常会受到茶叶用量、泡茶水温、浸泡时间、冲泡次数的影响。不同茶叶采用不同的冲泡方法,通常乌龙茶冲泡时,投5克茶冲130毫升水;水温要高,应控制在90-95℃左右;浸泡3分钟即可饮用,续水7-8次。③物品准备,a.茶具:茶道组1套、茶垫4-6个、储茶器1个、茶巾1条、闻香杯4-6个、品茗杯4-6个、茶海1把、紫砂壶1把、滤网1个、茶船1个、随手泡1套。b.纯净水或经净化后的自来水。c.乌龙茶均可(以铁观音为最佳)。④让学生根据茶的特性准备茶艺解说词、茶具、音乐,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配合完成茶艺展示。⑤通过每组的茶艺展示,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品质特点、使用的茶具、用水,以及冲泡手法。

4.項目评估:①学生自评:展示结束后,学生根据操作过程进行自我评分,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②学生互评: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每组发放一张评分表,根据表演者操作的内容进行评分,操作结束后,分别指出两组在进行表演时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提高现场教学质量,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接待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③教师总评:在评价过程中,应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及修改建议,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更出色。

五、项目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选择合适的项目。①项目典型性 要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选择项目,所选项目能反映同类事物的一般特征,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②项目难易程度应适宜 项目的开展是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知识水平,因此,项目设定时不能太大,具有可操作性,难易循序渐进,使学生完成项目后有一种成就感,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

2.教师角色的转变。在项目教学法中,教师不是将知识和理论灌输给学生,而应引导他们一步步思索探究、自己实践,在实践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教师的角色是“教练”,指挥引导学生掌握项目所需知识,完成技能训练。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对自身的角色重新定位,在教学中由“教”转为“导”,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有所获。

3.学生的主体。项目教学法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应采取自我教育的方式获得知识,衡量自我教育的尺度主要是学生实际参与度和实际体验,让学生在实际参与和体验中感悟知识。教师必须要赋予学生这样的地位,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完成,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将外在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参考文献

1 吕忠宝.项目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比较 [

J ].科技信息北京,2007(2)

2 沙迎雪.项目教学在茶艺课程中的运用与反

思世纪桥 , 2011(19)

3 易银飞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酒店管理专业

课程的应用 .企业家天地, 2009(6)

4 贺平.项目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 J ].中国职业

技术教育 ,2006(22)

上一篇:德育比较下一篇:需要正能量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