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寄公度全词翻译及赏析

2024-09-04

虞美人寄公度全词翻译及赏析(共3篇)

1.虞美人寄公度全词翻译及赏析 篇一

“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春色一枝梅”的词意: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这两句运用了虚写(或想象,或对面着笔)的手法。词人从对方的角度着笔,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词人通过这一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出自北宋词人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虞美人寄公度

舒亶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注释】

①芙蓉:指荷花。

②涵:包含,包容。

③沧:暗绿色(指水)。

④背飞双燕:双燕相背而飞。此处有劳燕分飞、朋友离别的意思。

⑤阑:栏杆。

⑥合:应该。

⑦尊:同“樽”,酒杯。

⑧故人二句:用陆觊赠梅与范晔事。《荆州记》:“陆凯与范哗交善,自江南寄梅花一枝,诣长安与哗,曾赠诗……”诗云:“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此处化用其意。

【参考译文】

荷花落尽天连着水,暮色苍茫烟波随风起。分飞的双燕紧贴着寒云,我独上小楼东边倚栏观看。

短暂浮生在醉酒中衰老,转眼间大雪盖满京城道。远方友人也定会登台凝望,寄给我一枝江南春梅。

【创作背景】

这是一首寄赠友人的词。唐代多有赠答之作,王维《渭城曲》、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李商隐《夜雨寄北》等诗,或劝勉友人,或自抒怀抱,种种感情寄寓其中,情真意切,传唱不衰。宋词与唐诗并举,词作中也有不少寄赠佳作。如舒宣这首,情真意切,不失为词中赠答的佳作。

【赏析】

《虞美人寄公度》是北宋词人舒亶所作。此词上片写景,借萧瑟秋色、分飞双燕暗喻别离之苦。下片抒情,用陆凯赠梅典故,表达彼此的深情厚谊和渴望相见的迫切心情。全词借景寓情,曲写身世沧桑之变化与故人友谊之深切,语言清婉雅丽。

“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两句写日暮登台所见,境界宏大。“芙蓉”三句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苍茫的画卷,由下及上,先由细处着笔。“芙蓉落尽”点明时节,暗示衰败孤寂之意。“天涵水”是登高眺望所见之景,暮色将至,水面上腾起浓浓的雾气,远远望去,水天一色,苍茫一片。“沧波起”点出寒意,冬季傍晚时分,波涛涌动,带来阵阵寒气。这两旬重在写天地之广,暗含人世沧桑的慨叹。

“背飞双燕贴云寒”,视角由平远而移向高远;正当独立苍茫、黯然凝望之际,却又见一对燕子,相背向云边飞去。“背飞双燕”尤言“劳燕分飞”。《玉台新咏》卷九《东飞伯劳歌》云: “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牵牛)织女时相见。”后即用来称朋友离别。“贴云寒”,状飞行之高;高处生寒,由联想而得。着一“寒”字,又从视感而转化为一种心理感受,暗示着离别的悲凉况味。

“独向小楼东畔倚栏看”是补叙之笔,交代前面所写,都是小楼东畔倚栏所见。把宏阔高远的视线收聚到一点,对准楼中倚栏怅望之人。“独”字轻轻点出,既写倚栏眺景者为独自一人,又透露出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两句是说光阴荏苒,转眼又是岁暮,雪满京城,寂寥寡欢,唯有借酒遣日而已。“雪满长安”既点时地,又渲染出一派冷寂的气氛,雪夜把盏,却少对酌之人,岁暮怀人的孤凄心境可想而知。

“故人早晚上高台,赠我江南春色一枝梅。”故人,老朋友,指公度。早晚,多义词,这里为随时、每日之意。这两句从对方着笔,心有同感,友情的思念彼此相似,我之思彼,亦如彼海内存知己之思我,想象老朋友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着我;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我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这是用南朝宋陆凯折梅题诗以寄范晔的故事。这一枝明艳的“江南春色”,定会给“雪满长安”的友人带来亲切的问候和友情的温暖。这是用典,却又切合作者当年与友人置酒相别的一段情事。折梅相赠这一典故,在这里具有普遍与特殊的双层含义,用典如此,可谓表里俱化了。

全词构思精巧,首尾呼应,善于借景传情。

2.《菩萨蛮》的意思及全词翻译赏析 篇二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的意思: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这几句写秋日思妇思念征夫——暮色之中思妇登上高楼,凭高远望征夫所在的方向,平林密布,烟雾笼罩,重叠如织,寒山似带,秋夕心伤,引起一片思夫的悲愁。景色昏暗,人心伤悲,景为情使,景情交融,情辞俱婉。

出自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注释

这是一首怀人词,写思妇久候远方行人,盼而不归的心情。

①平林:远望树林,平平整整。

②漠漠:密布貌。

③烟如织:烟雾弥漫,重重叠叠,如同织成。 ④寒山:深秋时的山林。

⑤一带:如带状。

⑥伤心碧:指思妇怀念征夫,见到青碧的山色,感到凄凉,触发伤情。

⑦暝色:暮色。

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

译文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赏析

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其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这首词选择的时间是一个暮色苍茫、烟云暖暧的黄昏,季节是秋冬之交。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便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如烟如织,扯也扯不开,割也割不断。就连那远处碧绿的山色也使人着恼,叫人伤感。这似乎是静态的写生,是一种冷色的画面,但静态之中又夹杂着主观的感受,给人一种潜在的骚动感,撩人意绪。接着,这种骚动感由潜在到表面化了。“暝色”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一个“入”字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由远及近、由潜在到表面化。看起来是客观景物感染了其人,实际上是此人内心感受在不断深化。至“有人楼上愁”句,这个由客观到主观、由物到人的过渡完成了。这个“愁”字把整个上片惆怅空寞的情绪全部绾结在一起,同时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承上启下,臻于绝妙。

3.张辑念奴娇全词翻译及赏析 篇三

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

出自]:张辑《念奴娇》

念奴娇

嫩凉生晓,怪得今朝湖上,②秋风无迹。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③。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④。系船高柳,晚蝉嘶破愁寂。

且约携酒高歌,与鸥相好,分坐渔矶石。算只藕花知我意,犹把红芳留客。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不如休去,月悬良夜千尺。

【注释】

①念奴娇:此词写西湖的山水风光及作者游览的感受。该词咏物清新隽雅,具有南宋中后期典型的风雅词风。

②嫩凉:微寒。怪得:此处为“得”字衍文,无实际意义。

③古寺:指杭州灵隐寺。幽丛金碧:丛林幽深,殿宇金碧。

④俄来:突然而至。吟屐(jī):发出响声的鞋。屐,木鞋。

【译文】

清晨弥漫着轻轻的寒意,湖面平静光滑毫无秋风吹动的痕迹。古寺就在桂香浓郁的.青山边上,那里丛林幽深,殿宇金碧,令人内心深处感叹不已。一场骤雨突然来袭,又顷刻如烟云消散不见踪迹,长满苔藓的潮湿路上,只有木鞋踩踏的声音吱吱叽叽。我把船拴系在一棵高大的柳树上,岸上空静无人,只有老蝉的鸣叫撕破了这里的愁闷和沉寂。

相约好友到此放歌饮酒,飞来几只凑趣的鸥鹭,与我们遥遥相对,各占着一处江边的石头。算来只有眼前的荷花懂我的心意,依然开放得娇红艳丽,让我的客人迷恋不忍离去。对岸的楼阁隐隐约约从中传出清润的管弦音乐,只是一条清清的小河,把我们相互阻隔。不想踏上返程,索性在这里夜宿,瞧,一轮明月高悬在美丽的夜空。

【赏析】

上一篇:玉楼春,玉楼春张孝忠,玉楼春的意思,玉楼春赏析下一篇:##村村民监督委员会2010年工作总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