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2024-06-17

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通用11篇)

1.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篇一

如何让孩子爱上作文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作性表述的过程。《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写作能力则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但现在的学生一提到作文就怕,就皱眉,唉声叹气,表现在作文课上,从课始到课终表现的很拘束,怕讲话,胆小。分析其原因:1.认为作文不可捉摸难写,不感兴趣;2.即使想写也觉得无从下手没话可写,没内容可写;3.不够自信,缺少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喜悦。针对上面的三个原因,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谈一些自己的做法。

一、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学习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则能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欲望,而兴趣往往具有热情而短时迷恋的性质,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性质,在作文课始就要使学生产生兴趣。

1.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

孩子的天性是玩,因此他们在玩的方面定会有体验,有许多话题,这时如果有人让他们把内容讲出来,他们肯定会滔滔不绝,在说完之后,再写下来,这样学生会乐于接受,乐于表达。上学期,我布置了一篇作文:写自己喜欢的一种游戏,结果每位学生的兴趣很浓,他们写了:跳皮筋、挑格子、藏猫猫、踢毽子……这些游戏都是他们平时常玩的,都是他们经历过的。此外,在农村,社区活动没有,学生除了玩之外,了解社会,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就是电视,因此,农村的孩子基本上都是爱看电视的,只有谈到电视,他们总有说不完的话,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写了《未来的电视》,学生的兴趣盎然,从课始到课末都在讲个不停,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文写好后,不少学生的想法奇特,如可以吃的电话,可表演的电视,有时空隧道的电视……这都是因为学生喜欢电视,对电视感兴趣阿!

2.选择有神秘感的内容

越是神秘的内容人们越是想知道,进而会用各种方法途径去了解它,这就是人们的好奇心。对学生而言,这份好奇心更为可贵,教师若抓住了好奇心,就会事倍功半。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学生对教师的事充满了好奇心,我的情况时时吸引着他们,如他们关心我的家庭情况,我以前的学习情况,我的童年生活……因此在写《童年趣事》时,开始我便给学生讲了一则我的故事:我小的时候很调皮(学生们会意的偷笑)记得上三年级第二学期刚开学,早读课我发现同桌的鞋子没穿,我便偷偷的藏了起来(学生们哈哈大笑)。你们知道后来怎样了吗?(学生竞相猜测)……讲完后我相机一问:你们有什么好故事吗?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学生们打开了心扉,争相举手说自己的事,其实这是抛砖引玉。

3.选择较新鲜的内容

在教学中偶尔的用一次实物或搞一次活动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在写动物或植物时,我们可以把要写得对象带进班级,让学生观察再写,这样学生兴奋不已,在兴奋之余会有独特的想法和写法。

4.抓文本的空白

文本生成的东西很多,这就要老师抓住这些空白,让学生在品味阅读时,也能发挥自己的想象,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激发情趣的有效方法。如《狐假虎威》故事,狐狸把自己是如何欺骗老虎的事到处炫耀,一传十,十传百,终于有一天传到老虎的耳朵里。这一天,老虎又碰到这只狐狸……”孩子立刻投入到情境中进行故事创编。看着孩子兴高采烈的样子,听着孩子津津有味的述说,我意识到没有不会写话的孩子,只有不会引导的老师。语文老师要做一个有心的人。

二、教给学生作文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叶圣陶说:我们要记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样的文字。要指导学生写好作文,驾驶必须引导学生走出学校小课堂,走进社会大课堂,让学生更多的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并深入观察生活,以获取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充实自己的素材宝库,使写作内容丰富多彩,题材方式多种多样,个性风格各具风格。

那如何才能让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材料呢?我想要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能力,教师首先要有主要身边一切小事的意识,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并且要把这种意识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

一次本班的男生站在教室门前看楼下一二年级的学生活动的情况。只见一二年级的学生手拿泡泡,鼓足劲吹好后,随手向空中一抛,泡泡在空中打了几个转又迅速的落在地面,就在洛向地面的一刹那间,几个同学又在抢着接泡泡,一二年级的同学玩的事兴奋不已,本班的男生们看的事哈哈大笑,既随着他们一同高兴,也笑小同学的可爱。见了这情景后,我想这不就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何不让他们写写来呢?上了课后,我把语文课改上作文课,让学生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从这个材料的教学中让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处处有乐趣,处处有材料。此后,每当我与学生有同样感受的事或是班中搞一次活动,我都会让学生记录下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已经逐渐学会记生活中的小事了,现在班中的学生在日记中不管是“班级轶事”“我的故事”“成长的烦恼”都有好的、贴近生活的材料。如一位学生在“班级轶事”中记道:今天又到自然课了,一个个没精打采,没想到铃声响了之后,从门外走来了一位新教师,他不高的个子……这不是学会了观察积累材料又是什么呢?

三、树立学生习作的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让学生体会到作文给他们带来的喜悦,这是最好的树立自信心的方法。

在本班中,每月都会办一期作文报,作文报上的作文全是学生们自己写得,然后学生把这些作文推荐到其它班,让其它班的同学认识到作文报上的作者,这样提高了这些学生的知名度,学生也就渐渐的感到满足。另外,本班每学期末都办一本作文书,上面的作文来自每一位同学,每位学生要做的就是从自己写的作文中挑选一篇最满意的,再把本班的书带给自己的亲人欣赏。由此一来,每位学生都会感受到作文带来的乐趣,自然会增强自信心。

只要学生对作文产生兴趣,有信心,有内容可写,还怕什么呢?

2.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篇二

在活动中产生兴趣

打开《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扑面而来的是一幅幅色彩鲜艳, 极具吸引力的画面。如果教师能充分利用好每一幅图, 让学生根据图中的场景“动起来”, 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备课时, 我认真钻研教材, 研究适合孩子, 更适合低年级孩子年龄特征的教法。在教学“量长度”, 我根据教材上的主题图, 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到操场上去量一量, 在活动中学生发现校园里操场上量的东西很多, 量的方法也很多。我们量了量单杠有多高, 我们的乒乓球桌有多宽。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 兴趣很高。在活动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数学就在自己身边。

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引导学生经历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确定位置”这一课时, 以往时, 我们总是看着书中的图形让学生找一找, 说一说, 可总有孩子出错。这次我改变了教法, 我组织学生做个游戏, 孩子们一听游戏顿时有了兴趣。我让学生先调换位置, 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 说一说自己在第几排第几个, 第几组第几个。结果不少学生在游戏活动过程中便自觉交流起他们有关位置的认识。把知识与生活实际自觉地联系起来, 单调的知识也变得有血有肉, 生动形象起来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 孩子们何愁数学学不好呢?

在活动中促进思维

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 思考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要求, 因此在数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 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在活动设疑, 点拨, 因势利导, 以促进学生思维。

在活动中学会合作

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是当代公民的一种重要素质, 也是未来社会对人的基本要求之一。新教材特别重视提供适当的素材,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与人合作的乐趣与价值。如“统计与可能性”由教师与学生合作, 通过调查、涂色来完成。可能性的摸球等活动由学生相互合作, 分小组学习, 并在实践中结合讨论来完成。在教学中, 我特意创设合作的情境和机会, 让学生数一数、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说一说、找一找。学生在活动中由原来的生疏到熟悉, 由不愿合作到争先恐后地尝试。现在上课时, 往往教师没有要求, 学生便能主动地进行合作交流。虽然合作完成比较简单, 但学生已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 获取了比较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在活动中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教师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积极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随时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如何交流;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发现别人的优点、缺点。千万不要为了急于汇报结果而把正在进行的“交流”终止, 也不能任由学生漫无边际地说下去, 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如:我在教学《小数的大小的比较》时, 给予学生充分探索和选择的空间, 学生出现的比较方法是多种式样的, 并且条条大路通罗马, 触类旁通。实践证明, 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生生互动”,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通过实践, 我惊喜地发现, 运用新课改的理念进行数学教学, 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比如, 在教学相遇问题时, 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 (或相对而行) 、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 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 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 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 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 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 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

挖掘现实生活素材, 巩固新知

比如, 今年我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 正好遇上第29届奥运会即将举行, 于是, 我在课前准备了前两届奥运会中国队夺奖牌的情况, 课上让学生自己编题, 以巩固所学的新知识。学生兴趣盎然, 编出了不少分数应用题, 如“前两届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夺得32枚金牌, 其中女运动员夺得的金牌数占5/8, 女运动员夺得金牌多少枚?”另外, 我还组织学生进行预测:今年中国能夺得多少枚金牌?小莉说:“16枚。”小马说:“比上届多3枚。”小胡说:“能夺得本届金牌总数的1/15。”于是我就问:“要知道小莉预测多少枚, 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要知道小胡预测多少枚, 你认为需要知道什么条件呢?这是一道学生感兴趣的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题目, 使他们感觉到不是在解应用题, 而是在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不仅锻炼了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 而且还使学生受到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3.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篇三

【关键词】教师 幼儿教育 新生入园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0.192

每逢新生入园时,一般都有哭闹和不情愿的情况发生。孩子们入园前,大都生活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精心缔造的爱心小屋中,长辈们是捧在手上怕摔着,含在嘴里怕化了,可谓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入园后,他们接触新的事物,陌生的面孔,陌生的环境,孩子们要适应新的环境。原来无拘无束衣来伸手,饭来开口的个体生活,不得不宣告破产。势必会有担心、恐慌,有的抱紧大人不肯放手,有的胆怯地观望着,还有的撕心裂肺地哭闹……教师如何正确缓解与指导幼儿入园初期的不良情绪或行为,让幼儿在最短的时间里愉快地适应集体生活,更快地度过适应期呢?

一、用微笑面对幼儿,给幼儿母亲般的爱

刚刚入园的小班孩子本来对陌生人有一种戒备或排斥的心理,如果这时老师每天都是一张凶巴巴的面孔,相信他们会像讨厌大灰狼一样讨厌老师,更不要说喜欢幼儿园了,而你脸上的微笑会让孩子们感到你的友好善良而愿意和你接近。我们班哭得最响最厉害的就是贝贝小朋友了,在幼儿园都出名了。每天早晨我总会主动微笑着和他打招呼,积极地去接近他,和他说话。可他却一个劲拉着妈妈的手,最后费了好大的劲才接下他。我抱着他玩,可他还是哭个不停。这时我们俩正好走到了走廊的镜子面前,“贝贝你看,这是谁呀?这个呢?你看咱俩谁漂亮?”贝贝边哭边看镜子里的我。“贝贝你能把哭哭的脸变成笑笑的脸吗?”我微笑地看着他,贝贝看看旁边的我又看看镜子里的我,自己把哭哭脸变成了笑脸。有了这点认识,每次见到贝贝,我总是微笑着和他打招呼,而在日常活动中,我也把我的微笑送出,慢慢地微笑成了我们之间的小秘密。

孩子们喜欢在父母亲的怀抱里撒娇,而入园后,这一可靠而又安全的屏障不复存在。所以在幼儿无助或伤心惶恐而闹情绪时,牵牵他们的小手,及时给孩子们一个热情而母性的拥抱,亲亲他们的小脸蛋。我们班的王子铭小朋友刚入园时,总是外婆抱进来不肯下地,我记在他与外婆一起玩玩具时走到他的面前,温柔地跟他说:“王子铭,让老师抱抱,我抱抱你想知道你有多重,好吗?”他很快投入到我的怀抱,我顺手抱起他,在他漂亮的小脸上亲了又亲。于是他就咯咯咯地笑起来,把头靠在我的肩膀上,在我的怀抱里很幸福。这种具体而又直观的形体语言不仅让幼儿真实地感受教师母亲般的关爱,而且能让那些还来不及转变自己角色的孩子无助的心灵暂时得到安慰,使他们感到即使离开了父母的怀抱,他们依然是安全的,从而使孩子在心理上对教师建立起一份信任,愿意和老师一起参与教育活动。

老师的每一个举止,每一句话语,每一个表情,都是刚入园幼儿的一种“情绪稳定剂”。教师的一个微笑,一句温馨的话语,都能够拉近心理的距离感,是孩子们认可幼儿园,喜欢幼儿园生活的基础和铺垫。

二、创设好环境,投放好玩具

我们在环境上要让孩子觉得幼儿园这个地方不陌生,不害怕,消除对环境的恐惧感。首先,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把小班教室布置成温馨的家,使刚入园的孩子有充足的时间适应幼儿园的生活,让幼儿逐渐将自己的情感依恋从家人转移到教师、同伴和幼儿园。在布置上我们尽量贴近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选择并投放色彩明亮耀眼外形夸张逼真的玩具和适宜材料布置活动室。在教室里创设“娃娃家”摆上幼儿熟悉的毛绒玩具、图书等。游戏活动可以在娃娃家开展,老师扮演妈妈,从而使孩子感到亲切高兴,在与家相似的环境中缓解孩子的压力。其次,注意用较宽松融洽的精神环境。我们对孩子讲话的语气不要生硬,应该用亲切的,儿童化的语言与他们交流。这样可以拉近与孩子的心理距离,让孩子觉得,我是可以与老师说话的。即使孩子有时发生错误,或者没有遵守规则,我们也不要用一些责备的话来训斥孩子。

在玩具的准备上,多准备一些适合小班年龄段的玩具,如摇摇木马,可以拉走的毛毛虫,会发出声音的娃娃,机器人等等。玩具的种类可以少,但玩具的数量要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别人有的他也想要有,玩具数量多可以防止幼儿争夺玩具的现象发生。教师应多用新颖、奇特的玩具来紧紧抓住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愉快地置身于既好玩又有利于智力发展的玩具世界中,在玩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认识交往。分散排除孩子依恋家的情绪与行为,产生喜欢幼儿园的环境与同伴的情感。

三、消除家长顾虑,转移幼儿注意力

新生家长存在的焦虑往往是孩子能否独立进餐,大小便会不会自理,有否哭闹,午睡会不会掀被褥等等。这种焦虑家长往往会出现在老师面前啰嗦一番,把担心全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反复强调几遍,才离开幼儿园;也有的家长舍不得放下孩子跟着孩子陪哭起来;甚至有些家长做起了侦探,偷偷地在教室外观察孩子的情况。针对类似的情况,教师应该多与家长进行接触交流,向孩子介绍班级保教工作的开展计划以及一些育儿经验,同时向家长反应幼儿在园的情况。这样一对一零距离的接触,接触家长的心理顾虑。同时对教师产生了信任感。充分利用各种资料,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的真实日常生活,把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照片上传到班级群相册中,通知家长查看。让家长真真切切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状态,原本以为在幼儿园哭闹很严重的家长看了照片以后也放宽心了。

针对小班幼儿的情绪较容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在幼儿哭闹不止时,引导幼儿去注意一样新鲜的物品,好玩的玩具或是其他劳动的成果等。如“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它是什么颜色的呀?”“你去吃过肯德基吗?最喜欢吃肯德基里面的什么餐点?”“呀,这积木能搭这么高,我们一起来试试看。”……利用外界刺激转移并中断幼儿依恋家长的心理。教师也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声音,表演滑稽的动作等方式引起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用形象的语言及木偶道具给他们表演一些童话剧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从而吸引他们。幼儿天性就是玩,他们容易被新鲜事物所吸引。组织有趣的游戏活动或者准备一些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来吸引孩子。

4.如何让孩子爱上写作 篇四

学会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仔细观察一个物体或一个场景,物体的颜色、形状、材质、触感、功能等,一个场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近到远等有些什么。

学会联想。引导孩子从一个物体的形状或颜色等性质联想其它有共同性质的类似事物,也可以在同一性质下联想具有同质的物体,也可以从一个画面让孩子进行联想,天马行空无需一定要有必然联系,但应引导孩子说出他自己的联想路径。

学会拓展。这里的拓展可以是一个事件前因后果的拓展,也可以是时间、地点等要素的拓展,目的是让写作内容更加充实、丰富。

在最初入门时,不必急于让孩子用很多的词汇,只要他能够把基本要素写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拓展,让孩子有话说即可,不要让孩子从最初就觉得写作文很难,不会写。

5.如何让孩子爱上吃饭? 篇五

案例分享

有一天,一个搞外科的朋友打电话给我,想请我给她4岁的女儿看看病,说起来也没什么大病,就是孩子不爱吃饭。我说这个病很简单,肯定是吃多了,少吃点,自己就会好的,不用来看。可是他不相信,说孩子已经二天没好好吃东西了,奶奶已经受不了了,一定要过来。

快下班时,一家人都来了,奶奶、爸爸和妈妈,还有一个小女孩子。我一看这个小女孩子,禁不住笑了,孩子长的挺高,可就是太瘦了,难怪奶奶受不了。我拉着小朋友的手问,想吃饭吗,小姑娘说不想吃。我说,不想吃就不吃,好不好,小姑娘听了这话,高兴得直点头。之后,我和大家简单地说了一下食积形成的原因,当着小孩子及所有家人的面,我们约法三章,从现在开始,任何人不能以任何形式诱骗孩子进食,孩子不想吃就不吃,但是,过了吃饭的时间,要是想吃的话,绝对不能给她吃,一定要等到吃饭时间才能吃。一定要让孩子知道,一天只有三餐,一餐只有二十分钟,过时不候,每顿饭所剩下的饭菜要全部处理掉,家中不许备有任何能吃的东西,以保证该计划能顺利进行,该计划为期三天,接着,又给孩子开了4天的中药,管消化的。

孩子已经二天没太吃东西,接着就进入了第三天,孩子被我“解放”之后,再也没有人逼她吃东西,她开心极了,第三天也没吃什么东西,过得十分快乐。到了第四天晚上七点多,大家已吃过晚饭后,小孩子饿了,问奶奶要吃的,奶奶明确地告诉她,饭没了,要吃也要等到明天早晨再吃,这是丛阿姨说的。小家伙无奈,只能忍着,到了晚上八点多,孩子忍受不住了,在床上一边打滚,一边哭叫,“饿死人了,饿死人了。”奶奶说,饿死了也没办法,没有吃的。孩子无奈,只能含着泪睡了。第二天一早孩子就醒了,问奶奶要吃的,然后,就大口小口地吃了一顿,从此以后,孩子每餐都按要求规规矩矩地吃饭,再也没用人管过。二个月后,体重增加了二斤多,一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我们看一下这个孩子有哪些情况,主要就是不爱吃饭,别的毛病还真的没有,不是什么大病。孩子偶尔不爱吃,少吃点就行了,饿不坏的。但家长不放心,怕孩子会饿坏了,一定要坚持喂,不吃不行。刚开始的时候,还能骗进去的,慢慢的,孩子越来越不愿意吃,家长就采用威逼利诱、甚至恐吓打骂等手段,强迫孩子进食,久而久之,终于有一天,孩子真的一口也不想吃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大家知道,小孩子的各个脏器功能都是不完善的,其程度与老人有相似之处。老人家们知道自己年龄大了,脾胃功能不强,为了自我保护,晚上只是喝点粥而已。怕不消化,平时也能少吃就少吃点,这样胃肠会舒适点儿。但他们从不考虑孩子的情况,一味地认为,小孩子吃的多,才能长得好,所以一味地追求数量,从不考虑孩子的消化能力。时间一久,孩子的消化能力有限,那么,进食过多的食物就会积存起来,当胃肠再也无法完成这样高负荷的工作时,孩子就真的一口也不想吃了,甚至可以出现呕吐、或腹痛,再小点的孩子可能会出现拉肚子,这个时候家长可真的没办法了。孩子吃伤到了这个程度,也真的该就医了。

6.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英语 篇六

在孩子稍大一点,特别是会注意到电视的时候,买些印有英语的玩具,或者是可以用英语形容的玩具,买些英文儿歌和动画片一类。

2、保持孩子学习英语时的环境要轻松活泼。

只有在这样的气氛中,孩子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就会有激情,就可以比较持久地坚持玩下去、学下去,做到玩而不厌,学而不倦。

3、不可以强迫孩子学习。

父母一心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就因此而采取强压的手段和方法硬性向孩子灌输的话,小孩很快就会失去兴趣,继而产生反感和对立情绪,甚至产生恐惧感,根本达不到父母所期望的效果。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在幼儿高兴的时候,乘兴而教,在他们无兴趣的时候不去强迫。注意要让孩子学习纯正的发音,如果您自己没有信心,那就让宝宝跟着电视学,或者选择合适的英语学校,对初期的发音学习是很重要的。

4、反复重复。

7.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篇七

一、加强沟通,扭转“思想”

思想是行为的指导,只有思想通了,行为才会顺畅,学习也是一样。为什么有的孩子偏科严重,不是因为他学不好某门课程,而是因为他在心里上,从思想上就不喜欢这门课程,不愿意学这门课程。初中数学由于学科本身的逻辑性、抽象性比较强,因此,一些学生,尤其是女同学,不喜欢学习数学,从思想上就排斥数学,更不会主动去学习数学。作为教师,此时此刻要做两项工作,扭转学生的“思想”。第一项工作是要告诉学生数学非常有用,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数学应用事例,如何通过目测计算大树或大厦的高度,如何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修凳子等等,首先让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数学。第二项工作就是要告诉学生,数学并不难学,而且非常有趣。教师可以列举名人学习数学的有趣故事,举一些现实生活中学生们逐步爱上数学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里的精彩世界,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向往,消除对于数学的厌惧。只有从思想真正扭转对于数学的认识,才能引导学生走近数学,主动去接触数学、了解数学,直至爱上数学。

二、鼓励自学,注重“前置”

何为“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指的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去学习并掌握知识的过程。自主学习的起点,应该从学生的预习抓起。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善于布置前性作业,引导学生展开课前预习,从而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初中数学为例,布置前置性作业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问,不能随意为之,而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笔者认为,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要量少质精,作业不能多而乱,否则会让学生疲于应付,失去主动;二是要难易适中,作业太难就会让学生迷失方向,丧失信心,作业太简单,则会失去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的动力。因此题目一定要难度适宜,要让大多数学生通过预习,可以较好地完成;三是题目开放,教师在布置前置性作业时,一定不要规定得太死,要求的太多,所出的题目要有开放性,要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够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侧面进行思考和解答。把握以上三个原则,必然能收到好效果,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三、积极引导,巧用“提问”

课堂45分钟是教学的黄金时段,也是师生交流最多的阶段,因此作为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提问是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对于教师而言,巧用提问,可以推进课堂互动,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但是并不是任何的提问都能让学生积极回答互动,课堂提问也应遵循几个原则:一是要有生活性,教师提问的问题要跟生活密切相关,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三角形时,笔者会提问:“同学们,我们教室里,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啊?”引导学生积极观察,踊跃回答。二是要有趣味性,教师在提问的时候,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如可以分组提问,看哪一组回答问题更加积极,更加准确。也可以让学生互相提问,看谁能难住对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其主动学习并掌握课本知识点;三是要有适度性,不能一堂课全是问题,提问要适度、精炼,有价值,保持学生的回答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当教师掌握课堂提问艺术时,课堂就不再是生涩僵硬的课堂,而是互动活泼、趣味盎然的课堂。

四、创新方式,演绎“灵活”

教学是一门艺术,同样的课程,不同的教师可以演绎出不同的精彩,这就是教师的魅力和功底,初中数学相对于语文和英语来讲,并不是一门生活有趣的课程,相反较为枯燥乏味,如何将这样一门课程演绎出精彩,这就是教师的高明之处。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该提升自我的教学能力,打造精彩无比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创新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灵活采用教学方式,如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几何图形,引导学生更好地掌握几何图形的特点。或者可以推荐学生观看名师解析的视频,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拓宽思路,提升解答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引入课堂。如利用火柴组成各种图形的游戏、利用运算流程进行数字推理的游戏等等,通过这些游戏的引入,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数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五、表扬激励,激发“信心”

对于初中生来讲,他们有着强烈的自尊心,非常在意教师的评价,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鼓励。有实验表明,经常表扬激励学生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所教授的课程也更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会更强。因此表扬激励,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对于初中数学教师来讲,要学会在教学中表扬学生,激励学生,而不要懂不懂得否定学生,打击学生,一个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远比一句嘲讽的话、一顿狠狠的教育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对学生的表扬激励。在学生回答对问题时,我会报以微笑,或者微微点头,眼神中充满鼓励,学生看到我的动作后,也会深受鼓舞,非常高兴得到老师的认可。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笔者会经常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如“最近表现不错,加油!”、“进步很大啊,继续保持”、“你可以做得更好,老师相信你”等等,通过这些话,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注和肯定,从而激发学习的潜力,更加主动,更加积极的展开数学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于初中教师来讲,要认识到新课标的意义,积极转变角色,创新方式,全力以赴做好教学工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真正爱上数学。

摘要:初中数学在整个初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好初中数学,对于初中生来讲至关重要。初中数学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师又该如何去做呢?本文将分析初中教师如何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开展数学自主学习,将重点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从内到外,从点到面进行分析,努力探索提升初中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可行之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林志东.新课程下的数学问题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2]罗坚实.培养初中学生数学探究能力的几点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27)

8.如何让孩子爱上“科学” 篇八

关键词:学习兴趣;好奇心;教学效果

为了能够了解孩子们对科学的印象,为了能够让孩子们都渐渐地喜欢上、爱上科学,我设计了我的始业教育《神奇的科学》。当听到孩子们用有趣、神奇、奥妙、生活化等词来形容科学的时候,心里很欣慰。

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我们要通过科学教学使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孩子爱上“科学”,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激发好奇心,调动孩子学习兴趣

尽量设计一些能够使孩子觉得有趣的问题或游戏,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能用最短的时间,把孩子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帮助他们进入探求新知识的情境中来。

如,在教学《电和磁》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一开始,老师做了一个小魔术。首先老师将指南针放在投影仪下,然后将手靠近指南针,发现指南针的指针转动了。同学们,你们看一看为什么指针会动呢?真神奇呀!我把“神奇”两个字特别加重了语气。这一下,学生的情绪可高涨了,一双双小眼睛紧盯着老师。然后我将手掌展示给孩子们看。孩子们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有的禁不住发出了惊叹声。这时,我就将话题引向今天的教学内容。短短2分钟的演示,通过诱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产生了学习的兴趣,我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新知识的学习上来了。

二、让孩子感受“科学”的应用价值

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结合科学教学,带领学生认识我们身边的科学,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其实无处不在,从而提高孩子学习科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杠杆》一课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寻找大力士”。老师故意将一枚硬币掉在讲台下面,然后请学生出主意将又大又重的讲台抬起来。学生都积极开动脑筋,出了好多的主意,最后,又一个学生想到了用一根木棍,然后,我们就用他的方法去试了一下,果然将讲台抬起来了,全班学生又惊又喜,都感受到了“科学”的价值,学习兴趣也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

三、給孩子多一点活动时间

“我听说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句名言突出了“做”的重要性,从而也揭示了探究的意义。让孩子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去经历探索研究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潜能。

如,在教学《电磁铁》一课时,一开始就组织学生讨论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当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后,然后就放手让他们对各种猜想制订研究计划,然后开始探究活动,最后再由教师组织进行汇报小结。整节课下来,教师基本上把时间都给孩子们了,孩子们探究得很充分,学习兴趣很浓厚。

四、不断地丰富教师的知识素养,提高能力

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有时难免会遇到学生提出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同样,科学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把观察力集中到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上来,这就在于教师所具备的能力素养。

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样性教学方法,诱发兴趣,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拓展兴趣,还可以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巩固兴趣等。科学课堂能牵动孩子的心,是展现孩子聪明才智的舞台。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我觉得这些都应该用到我们科学课堂上来,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去探究、体验独特的经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给予适时、适当的引导,拉学生一把,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知识与能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时间交给学生,从而让他们爱上“科学”。

参考文献:

毕伟伟.“动”起来,让科学活动更精彩[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6).

9.如何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 篇九

(1)很容易生气,经常为一些小事打骂孩子,比如孩子成绩不及格等。

(2)很少称赞孩子,即便是他取得好的成绩时。

(3)总是要求孩子所有的考试都得第一名或名词很靠前。

(4)很少给孩子娱乐放松的时间,只要孩子一打开电脑或电视,便会问:“作业完成了吗?”

(5)给孩子报了很多辅导班,还补充了很多练习,所以除了学校老师留的作业外,孩子还要完成爸爸妈妈带置的作业。

怎样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其实,孩子厌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家长,如果家长改变一下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帮助”式的教育,说不定孩子就会喜欢上学习。

如何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

◆首先,使用戏剧式的教育语言,孩子会轻易“上当”。

有一次,某人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见他的孩子玩得很开心,可是弹钢琴的时间到了。这个时候,孩子的妈妈面带微笑,走到孩子的旁边,用儿歌的旋律对着孩子唱出:“乖孩子,要学琴,叔叔阿姨待会见!弹得好,妈妈乐,叔叔阿姨喜欢听。”听到妈妈的儿歌,孩子愉快地放下手中正在摆弄的玩具,向客人快乐地打了声招呼,然后说:“叔叔阿姨听我弹钢琴好不好?”说完这,孩子就乖乖地跟着妈妈去房间了。

◆这位母亲就是用了游戏性的语言成功地唤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这位母亲用很严厉的语气教训孩子说:“还在这里玩,学琴的时间到了,还不快回到房间去。”孩子即便是放下了手中的玩具被动地跟妈妈去学琴,也不一定能学好。

◆其次,巧做背后的支持者。

初中生子月家的往房并不是很大,他的爸爸就在他的床边放置了一张自制的小桌子,在桌子的右上角安装了一盏台灯。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饭后,就会各自干各自的事情:爸爸坐在沙发上读当天的报纸,妈妈则去做家务,没有人吩咐或者强调子月该学习了,但是爸爸妈妈都在用行动表示自己是支持子月学习的。如果子月不去学习,爸爸妈妈也不会责备子月,他们给了子月最大的信任。而子月通常也会主动走到自己的书桌前开始学习。适当的时候,爸爸妈妈会走到子月的面前鼓励子月说:“你真懂事,爸爸妈妈知道你一定会把功课做好的。”

在父母这种“放任自由”的教育方法下,子月成功地钻入了“圈套”,不仅养成了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还对一些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用赞美的语言设置一个美丽的“陷阱”。

有一位成功人士在讲起自己的成功经历时说他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对自己的成功功不可没。他小时候上学太早,因为年龄小,所以各方面表现都不是很好,他常常感到自卑。有一次,小朋发来他家里玩拍皮球,他拍得比其他的小朋友都爹而置速度也快,他的爸爸看见漕就对他说:“孩子,你真棒!其实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孩子,你是全班年纪最小的,你和一群比你大的孩子在一起上学,你真厉害啊。如果你能让自己的成绩超过那些比你大的孩子,那么你就是最优秀的孩子。”这位成功人士说:“那时候,我好像看见所有比我大的孩子在向我欢呼,于是在以后的学习中,我总是抱着争第一的目标去冲,这可能也是我成功的缘故吧。”

10.如何让孩子爱上幼儿园 篇十

向大家简单勾勒一下开学的情景,开学第一天送入幼儿园中的孩子大致都会出现哭闹的现象,有的孩子默默流泪,挥手道别,这是极其好的表现了,但这些孩子也免不了在小伙伴眼泪的刺激下再次哭泣,但耐心安慰和鼓励下会很快适应;有的孩子哭闹严重,喊叫着让大人别走,再陪一小会,也有拼命抱住大人不让离开的,这种状况下,无论谁来接送,特别是爷爷、奶奶,要特别关照,狠下心快速离开,相信老师、阿姨会有办法的!这是忠告也是要求!越是迁就,哭闹时间越长。大多能相互合作的家庭,一两个星期后都会很快的“闯过”入园关,快速融入班级的学习与生活。在最初的几个星期,有的孩子会不分时段、不厌其烦的抗议“我明天不要去幼儿园”。当孩子不想来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帮助孩子分析什么原因,但尽量不要去帮助他回忆一些不快乐的体验,“是不是你一个人很孤单呀”,“是不是小朋友不和你一起玩呀”“有人欺负你吗?”等等,这会让他感觉更伤心,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孩子回忆在园的快乐感受,比如:宝贝!老师说今天像个大哥哥!宝贝!老师说你会念儿歌,这很了不起,明天还想看你去表演!宝贝,老师说,只有你能最快找到自己的杯子和抽屉,明天老师希望你去帮帮别的好朋友好吗!这样更能激发孩子的来园欲望。同时,利用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并教给孩子与同伴一起快乐游戏的能力,更能从根本上消除孩子的不良情绪。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吃喝拉撒接下来,小班的孩子在集体生活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就是吃喝拉撒。吃不下,拉开来。怎么办?怎么样帮助孩子“逐渐吃好、拉好”。

我们尝试用最大的耐心和细致,区别对待。为什么说区别对待呢?最初一个星期,个别孩子不愿吃,我们能喂就喂,不愿吃完也不勉强。等幼儿情绪基本稳定,相互也有了一定的感情后,对于不愿吃的孩子,我们就想方设法鼓励他吃,比如说:呀!你的嘴巴像大老虎!很厉害的!吆!这个番薯想到你这个大山洞里去旅游,可是大门怎么没开呀!大家猜猜这扇门能不能打开来?只要他愿意吃,就会去喂一下。到第三个星期,开始要求孩子尽量吃完。一个月以后,则要求孩子独立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而且要吃干净。最有意思的是,一段时间之后,有时会发现有的特别能干的孩子会很温柔地模仿老师、阿姨的样子,主动去给吃得慢的孩子喂饭,而且,小伙伴之间在暗地里还会相互比赛。最初的吃餐点也是一样困难,甚至有的孩子要“追着”喂。但我们都把这些事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去做,大家在家里一定要和幼儿园同步开始有意识地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逐渐做到家园一致。如果,孩子有过敏体质,或由于感冒等不能吃海鲜鱼腥等食物的,也要和老师、阿姨做好沟通。同时,我们要共同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学号,便于孩子能快速找到自己所对应的杯子、抽屉、不同活动中的座位、床位等。还有就是难以避免小班孩子会不小心弄湿衣服,尿湿裤子,所以明天每位家长为孩子准备一套换洗的衣裤,以便孩子大小便在身时及时换洗。请在换洗袋子上写上孩子的名字与学号,以免搞错。家长最担心的问题——友好相处小班孩子自控能力较弱,在相互交往中,又因为缺乏交往的经验,经常为得不到的玩具,或某件事情得不到满足而与小

11.宋少卫: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 篇十一

著名青少年心理专家,国家认证心理咨询师,国内学习治疗创始人之一,中华学道运动首倡者。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后攻读中国人民大学应用心理学研究生,拥有十余年中学生个性化教育研究经验。推出了有效解决学习马虎、认知损耗、信息加工模式问题等很多心理教程,并在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于2003年首次提出中国青少年道德教育从道育开始的思想,并先后组织举办了八届学道训练营,得到家长和学生的一致欢迎和高度评价。出版有《打破学习的常规》《高考八诫》《高三心理健康教材》《祖母教育》等多部著作。

宋少卫先生是一位关注现实并致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学者。作为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他长期研究中学生学习障碍问题,从心理学角度深入挖掘学习障碍的成因,强调家庭环境和父母影响的重要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突破性进展。日前,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厌学的三大成因

记者(以下简称记):现在,中学生厌学现象很普遍,令家长们非常头疼。您认为学生厌学与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有必然联系吗?

宋少卫(以下简称宋):坦率地讲,当前中学生厌学是很严重的。有调查显示,目前国内大中城市的中学生,厌学的在60%以上。学生厌学与应试教育体制肯定有关系,但我认为,根本原因不在学校教育,而在家庭教育。

记:此话怎讲?

宋:一般来讲,学生厌学不外乎三大成因,我认为每个成因都与家庭教育和父母影响有重大关系。下面我来一一分析。

厌学的第一大成因是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的学生心中都有一个困惑:我为什么要学习?最初,他们都用这个问题问过父母,而父母是怎么回答的呢?

记:学习是为了考大学,考名牌大学。大多数父母会这样回答。

宋:是的,这是几十年来的“标准答案”,95%的父母是这样回答孩子的。这样的成长目标和学习动力是非常世俗的,也是无效的,因为它早就过时了。有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告诉我,他的父母说只有好好学习将来才能上大学,有个好文凭,然后才能有一个高薪工作、一个幸福家庭,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他接着问父母,然后呢?父母想了想说,然后你要培养你的孩子,让他好好学习,像你一样成功,如此子子孙孙,周而复始。这个学生对我说,他知道父母是骗他的,他知道不学习同样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因为他父母有一套房,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也各有一套房,而他是唯一继承人,将来他只要自己住一套,把另两套租出去,就能衣食无忧了。

记: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回答孩子呢?

宋:没有标准答案,父母要根据孩子的特点来回答。比如孩子喜欢自然风光,喜欢欣赏白云蓝天,那么父母就可以告诉他,学习是为了让天空更蓝。

记:这样的回答当然很美,但是学生之间的竞争是残酷的,如果考试成绩不好,名次不靠前,孩子的幸福感就会降低。

宋:这个问题我正要谈到。厌学的第二大成因是学习能力不足。许多父母片面地强调孩子不会做题、不会背课文是学习态度问题,其实有可能是学习能力不足。我做过这方面的调查,在一个正常的班里,学习能力不足的孩子大致占20%左右。

记:学习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很多方面,比如阅读障碍、审题不清、理解偏差等,考试很容易失分。

记:是的,这现象非常普遍,可是成因是什么呢?

宋:有的孩子从小到大与成人的交流模式导致他在阅读、在理解他人表达的意思上有欠缺,还有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种种原因造成语言发展障碍。我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从同一个班里挑出30个学业水平相当的学生,分成两组来考试。A组学生在一个大教室里考试;B组学生每人一个小教室,要求他们做题前必须大声把题读两遍。考试结果,B组总分超过A组总分12%。这是非常大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孩子的语言能力没有过关导致的。小学生的家长可能都有这样的经验,孩子有题不会做,你不用告诉他答案,只要把这道题慢慢读一遍,孩子突然就会做了。阅读是非常重要的习惯。研究发现,孩子的阅读理解能力是他基础学习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记:具体的,父母应该怎么做呢?现在的孩子根本不爱阅读,买了书就扔在那儿,上网玩游戏觉得特开心。

宋:父母的表率作用非常关键。这也是我接下来要谈的,厌学的第三大成因是家庭环境不良。一些父母在家看电视、打麻将,却让孩子专心学习,孩子会甘心吗?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导致孩子厌学。我常提醒家长,孩子在家的时候,你要抱一本书看,装模作样也要看,因为孩子不爱听你的说教,但他会模仿你的言行。

记:现在双职工家庭居多,没有给孩子做榜样的机会,怎么办?

宋:那起码可以给孩子布置一个适合学习的房间。

记:给孩子布置学习用的房间有哪些讲究?

宋:第一要整洁,第二要简单。有的父母布置孩子的房间特别用心,墙壁和家具的样式、颜色和图案很花哨,书桌上的小摆设也非常精致、可爱,其实这对孩子学习很不利。孩子在这种视觉影响特别复杂的环境中学习很容易跑神儿,难以集中注意力。

心理暗示很重要

记:如果孩子偏科,会严重影响总成绩。您认为学生偏科有家庭影响的原因吗?

宋:我有一个学生,只喜欢历史一科,对其他科目没兴趣,成绩很差。跟他的妈妈接触,我很快找到了原因:她特别善于暗示孩子好好学历史。她经常当着孩子面儿跟别人说:“我家孩子特别奇怪,别的不爱学,就爱学历史。”她并不知道,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在对孩子进行强烈的心理暗示,孩子会觉得他学历史受到了褒奖,实际上是一种条件反射。父母鼓励孩子学历史是好的,但如果同时把孩子对其他学科的兴趣屏蔽掉就大错特错了。

记:有的学生语文不行,数学讨厌,英语更是糟糕,觉得自己很无能,于是自信心受挫,心灰意冷,甚至出现心悸、心慌等生理症状,父母该怎么办呢?

nlc202309032309

宋:这是一种心理疲劳,也是比较严重的厌学。父母想有效地帮助孩子,就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孩子,找到问题的症结也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比如,我曾用20分钟时间教一个学生写诗,很快让他改变了对语文的厌恶。

记:这么神奇吗?20分钟怎么可以做到?

宋:其实很简单。我出了一个题目,《春天》。我让学生想象四幅画:第一幅画他想到了小草从地里冒出来,青青的,绿绿的,很容易就凑出一句来,“春来草青青”;第二幅画是天上下着细雨,打在石头的台阶上,湿湿的,于是第二句有了,“小雨润石阶”……四句话很容易就写出来了。写出了人生第一首诗,那名学生很兴奋,说写诗这么好玩,以后天天写!

记:这方法不错,汉语很重形象感,脑子里有了形象就抓住了语言的关键。其他学科呢?父母们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宋:孩子的个性不同,遇到的问题不同,当然不能用一个方法,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认为父母们在学技巧之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是否欣赏孩子?是否全面评价孩子?对孩子的未来有何期待?这些问题想明白了,父母看孩子的眼神就不一样了,烦恼和焦虑就会减少。这种非语言的信息传递方式对孩子很有效,却是父母们的弱项。

记:打孩子是最糟糕的态度吧?

宋:打孩子、强迫孩子学习、责备孩子成绩不好,都会让孩子产生负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对记忆的抑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所以,父母的家庭暴力(包括语言暴力)不可能帮助孩子学习进步,反而会促使孩子厌学。父母端正了态度,接下来要学会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说白了就是正确地夸孩子。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就及时地夸他、奖励他,但要掌握方法,不能夸得太空洞。比如,想让孩子写字端正,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父母可以走过去看一看,说:“这字写得有点意思。”虽然夸得模棱两可,但是孩子很容易朝好的方面想。这样夸下来,一个学期就能纠正孩子写字潦草的毛病。

考试技巧要掌握

记:您认为用考试来检验孩子的学习成果科学吗?

宋:当然不全面,但无论中考还是高考,用考试来争取升学机会的格局十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改变。我认为,应试能力实际上是素质的一部分,学生必须学会考试。

记:应试有哪些技巧?

宋:有一名学习很拔尖儿的学生,平时测验成绩总在班里排前三名,但只要一到大考就完蛋,成绩差得让人不敢相信。这类孩子有一个通病:马虎,非常的马虎。造成马虎的原因千奇百怪,其中最普遍的原因是审题出错。许多中学老师告诉我,考试时把题完全看懂其实不容易。

记:这方面,您有什么具体的技巧吗?

宋: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A组是成绩好的学生,B组是成绩稍差的学生,两组同时做同一道数学题,做对人数A组以10∶2领先B组。第二次测试,试题难度加大,A组考试形式不变,B组使用专用的答题纸。答题纸是一张白纸,上面画了三个大方块,要求学生在第一个方块里把所有的已知条件列清楚,在第二个大方块里把原理按照规则写出来,在第三个方块里把未知数列清楚,然后再解题。结果,做对人数A组仅以9∶7领先B组。

记:差别如此之大,真没想到。

宋:不夸张地说,仅仅学会审题,就能在考试中提高至少20%的分数。

“生而不有”是真谛

记:有些家长对亲子沟通很烦恼,因为孩子根本不屑于跟家长说话。您有什么高招?

宋:孩子只会为三种人改变:欣赏他的人、了解他的人、学识渊博的人。家长起码要了解孩子,与孩子有共同语言,否则沟通什么呢?只要了解了孩子,就打开了沟通之门。这点十分灵验。举个例子,有一个初中生特别厌学,学习成绩一塌糊涂,在家跟父母作对。家长找到我问计。我了解了孩子的爱好,建议他们买一套《火影》光盘,每天晚上等孩子做完作业了,两口子用电视放来看。

记:家长学到了什么?

宋:不用学,此乃“诱敌之计”。孩子一听客厅里有《火影》的声音,马上就凑过来了,话匣子也打开了,两代人的沟通就这么轻松愉快地开始了。后来这个孩子跟父母的关系变得特别融洽。父母在跟孩子一起看《火影》的过程当中适时地跟孩子讨论一些问题,他们惊喜地发现孩子愿意听他们的话了,不再跟他们作对了。为什么会如此神奇呢?原因是亲子关系在孩子看来不一样了,父母由“敌人”变成了“自己人”。

记:现在家庭教育的理念很多,各执一词,有的还相互矛盾,许多家长很迷茫,您认为家庭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宋:中国的家长对家庭教育普遍有焦虑情绪,喜欢拿自己的孩子跟别的孩子,尤其是某一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比较,对各种各样的家庭教育理念一知半解,而不是沉下心来仔细观察自己的孩子,认真研究家庭教育理论,所以很迷茫。追根溯源,是父母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造成的,而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来自于成人世界,并不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

记:对,孩子的成长需要快乐,需要玩耍,需要安全感,需要团队合作精神,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竞争。

宋:至于家庭教育的真谛,我想您指的是指导思想。《道德经》里有很多教育的真谛,家长不妨多读多领会。

记:请试举一例。

宋:比如,《道德经》中有一条家庭教育准则,叫“生而不有”。意思是说,父母生下了孩子,但不要试图拥有他。这句话听起来有点玄,其实是真知灼见。如果父母认为既然生下了孩子就应该拥有他,替他决定一切,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失去自我意识和独立能力,将来一定不幸福。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记:感谢您接受我的采访。最后,您对本刊读者有什么忠告吗?

宋:忠告很多,一言难尽,浓缩成一句话就是:父母不要把孩子的未来当成自己的未来。

【编辑:陈彤】

上一篇:开学初家长会发言稿下一篇:深圳中考范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