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外国诗歌集(共7篇)
1.春天的外国诗歌集 篇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规定了5个系列的选修课程, 分别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学校按照本校的课程资源和学生需求, 有选择的设计模块, 开设选修课。” (1) 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等14种选修教材供学校和老师选择。目前, 湖北省主要开设了《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选修课及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
纵观全国各课改地区, 开设《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学校较少,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一) 课程内容对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比较陌生, 难度相对较大;
(二) 与之相衔接的必修课本几乎没有, 学生缺乏阅读基础;
(三) 新高考难以考察这一模块内容, 应试性不强。
笔者以为, 这三点阻碍《外国诗歌散文欣赏》选修课开设的原因恰恰是它应该被开设的理由。以下, 笔者将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等几方面简要地谈谈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课程的理解。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课程设置
《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属于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系列”, 与它同属于一个系列的选修教材还有《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等, 有了《外国诗歌散文欣赏》这个系列才真正具有完整性和可靠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在对本系列的要求中写道:“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 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 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2) 没有比较就没有个性, 对外国诗歌散文的了解既是增加阅读广度的需求, 更是加深对中国诗歌散文理解的重要参照。
2、比较文学视野
20世纪初, 具有先进思想的中国知识分子将大量的外国文学作品和理论引入中国, 这些作品和理论广泛而深入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随后, “比较文学”诞生。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 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3)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了解外国文学有利于形成更广阔的世界视野, 同时也能够在对比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本国文学。所以, 学习外国文学, 特别是外国诗歌散文对中国学生来说非常必要。
3、与必修教材和其他选修教材的联系
必修教材五本共65篇文章, 外国文学只有11篇, 占17%。其中, 外国诗歌一篇也没有, 外国随笔散文仅有两篇, 仅占3%。这种基础性阅读的缺失亟待选修教材进行补充, 否则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将不完整。对于外国文学, 学生普遍比较陌生, 稍微有所接触的也仅仅是每一册必修教材后“名著导读”推荐的《大卫·科波菲尔》等长篇小说。但, 没有对外国诗歌的基本了解就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新诗, 没有对外国散文的初步感悟就不能切实深入外国文学的世界。例如, 必修1中《雨巷》的作者戴望舒就深受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尔伦的影响, 《雨巷》是魏尔伦的《秋歌》和晚唐李商隐诗风的完美融合。
本书所选篇目的作者要么是声名赫赫的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或政治家, 要么是大家不太熟悉但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 这些作家作品是人类文明史上的瑰宝, 了解它们对语文学习的全面性来说非常必要。
二.教材内容和结构分析
1、指导思想
语文出版社的隆林先生在谈到教材编写时说, 选修教材具有“基础性、拓展性和选择性” (4) 的特点。《外国诗歌散文欣赏》的前言中说, 学习本书, “一方面, 可以借此了解不同民族、地域的文化, 扩展自己的知识视野;另一方面, 可以在于经典、大师的对话中, 丰富自己对人生、世界的感受。”由于外国文学是翻译文本, 在语言文字上的基础知识较少, 因此, 这一册选修教材更侧重于拓展性的把握, 但基础性的诗歌知识以及叙事、写人散文的写作技巧也是必须掌握的内容。
这册教材的学习非常注重“比较文学”方法的应用。比较诗歌与散文的差别, 更明确两种文体的特性;比较中外同类作品的差别, 加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在比较中思考探究将是本书学习的重点。
2、内容构成
本书分为“诗歌欣赏”和“散文欣赏”两个部分。
诗歌四个单元是按照内容与形式来编排的。第一单元“诗歌是跳舞, 散文是走路”在比较中确立诗歌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独特性;第二单元“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主要研究的是抒情类诗歌;第三单元“像闻玫瑰花一样闻到思想”则探讨了诗歌中思想表达的特殊方式;第四单元“寻找文字的炼金术”则带领学生在内容和形式上了解风格独特的现代派诗歌。四个单元在层层深入, 互为补充, 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散文四个单元基本是按照内容来编排的。分别研究的是叙事散文、抒情散文、自然散文与哲理散文。
3、单元结构
一个单元之内分为四个部分。首先, 用“导言”介绍整个单元的学习重点和学习方法, 然后, 由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两到三篇“讲读”课文, 在文本中理解“导言”内容;接着, 安排了两到三篇“自主阅读”让学生自由选择, 用多样化的方式体现自主能动性, 在自读过程中辅助使用单元末在“思考与探究”中给出的问题, 作为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向。
用“导言”指导学习, 用“讲读”课文加深对“导言”的理解, 用“自主阅读”开拓视野, 增强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这是选修教材的基本单元结构, 但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不一样之处在于, 每篇文章之后编者并没有给出若干题目或要求背诵, 而是给出了一段“导读”, 引导学生理解, 这是与外国诗歌散文的翻译特性和中外文化差异相适应的。
三.教学实施策略与评价
1、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选修课本同样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基础性目标, 只不过更看重“知识的整体性和整合性”, “能力的审美性和探究性”。 (5) 要求学生从整体上理解诗歌的独特性, 理解诗歌情感和思想表达的特点将比要求学生背诵几首外国诗歌更有意义。对“思考和探究”部分的重视将成为能力目标的重要体现。
(2) 过程和方法:关注过程, 就是关注隐性的目标, 长远的目标, 将培养“语文素养”而不是应付高考作为选修课的追求。在选修教材的授课中, 教师可以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不在乎哪一篇课文知识点的掌握, 而重视以文本为基础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将是选修课最大的价值所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既是学科教育的重要目标, 同时又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的动力或激励力量。” (6) 中外文化虽然存在差异, 但从“人”这个层面来说, 中外文化又是相通的。高洁的灵魂、闪光的精神是没有国界的, 在阅读中与经典、大师对话, 享受心灵与心灵穿越时空的交流, 将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教材处理
选修与必修不同, 文本只是学生学习的例子, 学生学习的是思想, 锻炼的是能力, 而并不局限于文本本身。加上本书要在9周左右时间上完, 时间有限, 需要教师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大胆取舍, 创意组合。例如, 可以开放“讲读”部分的某一篇为“自主阅读”,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诗歌部分第二单元的理论来源于华兹华斯, 可以引入他的诗歌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第四单元学习艾略特诗歌之后, 还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对《荒原》进行研究性学习。
3、教学设计
选修教材的教学设计要注重单元整体结构。
首先, 教师主讲“导言”部分, 结合学生在必修课程中或已经学过的选修课程中学到的知识, 厘清部分概念和知识点, 例如, 如果之前已经学过《中国现代诗歌散文》, 则可温故知新, 沟通中外文学对“诗歌”含义的理解;然后, 精讲一到两篇“讲读”作品, 在教学设计中由浅入深, 逐步放开问题讨论, 让学生半自主地来学习, 教师进行引导和总结;接着, 学生以小组或个人的形式选择本单元感兴趣的篇目进行讲解, 一节课可进行两首诗歌或一篇散文, 教师重在方法引导, 培养学生兴趣, 引起问题探究;最后, 课堂上遗留的问题可用作业或研究性学习的形式在课下延伸。每个单元4到5个课时。另外, 诗歌和散文部分可就各自综合知识类的的一到两个问题进行几次有准备的全班讨论课, 可有效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4、评价机制
选修课程的评价与必修课不同, 很难完全通过书面测试来给予学生准确的评价。为了体现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建议实行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现在已经有部分学校开始试行, 取得了一定效果。
“选修模块的学分主要由两部分构成, 一是书面的试题测试 (占60—80%) , 一是形成性评价 (占20—40%) 。各学校都开始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 (7) 书面测试可在考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 设置文本选做题, 以适应选修课学习多样化的特点。形成性评价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情况, 最终成果可以用小论文、心得、汇报讲课等形式呈现, 小组活动将采取组员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量。
选修课的开设是培养学生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途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有助于学生形成世界视野, 更好地理解本国文学, 开设很有必要。其教材内容和结构有自己的特点, 教师要全面分析把握, 合理取舍安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应注意单元整体性, 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本课的最终评价应注意基础性和拓展性相结合, 力争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
选修课的深入推进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历程, 这条路任重道远, 笔者所谈仅是自己的一点看法, 还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摸索。
参考文献
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0年8月, 4页。
②同上, 10页。
③钱钟书, 钱钟书散文, 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7年
④隆林, 基础性、拓展性、选择性——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编写, 语文建设, 2007年5月
⑤欧阳芬、吴子兴, 论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的设置及其对语文素养的培养,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11月。
⑥刘贞福, 谈“语文素养”, 语文建设, 2003年4月。
2.春天的外国诗歌集 篇二
摘 要:20世纪80年代舒婷的名字被不断提及,对其诗歌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本文将以舒婷诗歌蕴含深邃的宗教情缘以及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对她诗歌艺术的至深启迪为视角,试析外国文学对舒婷诗歌创作的影响。希望这点认识给新时代热爱诗歌创作的新秀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舒婷诗歌 宗教情缘 艺术启迪
舒婷在散文《“洋食”——我与外国文学》中写到:“读外国文学时自己就是一个急切的普通读者,不怕浅薄地流泪,为主人翁的结局可笑地担惊受怕,感染上崇高的气氛而心中浮起伟大的沉默。我以为外国文学对我的影响并不是以它的结构、手法甚至语言(虽然我有点崇拜语言),而是以它提供的人性从各个方面打动我们。”
一、宗教情缘
舒婷生活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外婆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母亲曾在教会读书学习。《圣经》是舒婷尚未读完却从小耳濡目染的“人类指南”。“和外婆一起上教堂做礼拜,跟外婆一起唱圣歌,唱得嘹亮无比”(《梅在那山·挽高裤管过河》),“我多么羡慕老外婆,每天临睡前,跪在窗前和‘上帝说话,脸上浮起安详与崇高的光辉:和主同在,心尽所愿”。自己也曾“渴望全心皈依,渴望这一生听人指引,得以明心见性”(《凹凸手记·神启》)。虽然舒婷一再表示:“……生长在基督教家庭,我是不相信任何神的”(《梅在那山·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然而,宗教精神已经溶入诗人的血液并沉淀下来:你要每天背起十字架,跟我来。
在《圣经》中,耶稣要求他的门徒背起十字架,“不背着十字架跟从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十字架意味着为了理想而承担使命,为了理想而受难。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已经成为耶稣及他的门徒的一种宿命般的意识。舒婷的责任感也已经寄生在她的灵魂里,成为她生命的一部分,“然而,我的名字和我的信念/已同时进入跑道/代表民族的某个单项记录/我没有权利休息/生命的冲刺/没有终点,只有速度”(《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的责任感常常表现为做一个苦难时代的忠实记录者,记录下一代人的痛苦与挣扎、惶惑与思索、愤怒与热爱,唤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反省,使人们永远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在她的许多诗歌中,仅从题目已能看出这种用意,如《遗产》、《一代人的呼声》、《献给我的同代人》等。通过这种方式,她承担起了时代所赋予她的特殊使命,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下了一代人的心灵轨迹。舒婷诗歌中的责任感还表现在为了心中的理想不断地进行艰苦的奋斗和抗争,甚至不惜为了理想而牺牲生命。她写道:“即使背后是追鞭,面前是危崖/即使黑暗在黎明之前赶上我/我和大地一起下沉/甚至来不及放出一只相思鸟/但,你的等待和忠诚/就是我/付出牺牲的代价”(《?。!》)这种以献身的激情来追求理想的情怀,正像基督教中的圣徒为了宣传上天之道所做的那样,本质上是带有宗教性的。
“基督教的精神永远是爱”([英]詹姆士·里德《基督的人主观》),“爱”在舒婷的诗歌中有着广阔而深沉的含义,它不仅是诗人诗歌的主题,更是诗人情感意识中真正的缪斯。舒婷写下了许多真挚隽永的诗歌(包括大量的赠答和送别的诗章),坚持用诗去温暖和抚慰困倦的灵魂。她更把视线的焦点投向“人”,关心人的权利、价值和尊严,无不充满一种博爱的情怀。她希望用“爱”的精神来拯救世界和人心,驱除黑暗,完善自己和他人的道德人格和精神本性,“孩子,不要忘记,/我留下了/比恨百倍强烈、/千倍珍贵的东西,/那是爱情,不变质的爱情,而且真诚无比。/爱给你肤色呵语言的国土,/尽管她暂时这么冷淡贫瘠;/爱给你信念使你向上的阶级/可能她表面好像把你抛弃;/爱阳光;爱欢笑;/也爱每一声/发自肺腑的叹息”(《遗产》)。在另外一些诗中,她更寄托了这样的希望:“愿所有被你宽恕过的/再次因你的宽恕审判自己”(《读给妈妈听的诗》)。诗人相信良心与人格的感化力量,在情感上把爱人和自爱作为人生的宗教,“孩子呵,爱人们/同时珍爱你自己:/使灵魂如洗,心贞如玉”(《遗产》)。真诚地回到人群里去,在物质和精神生活走下坡路的年代,努力让自己的感情往高处跑去,并用诗去抚慰困倦的灵魂:只要使爱广被世界,只要人以诗意的力量栖息于大地,诗人的目的就达到了。她笔下呈现出的具有爱人如己的爱、救赎意味的爱和牺牲精神的爱中,可以较清晰地看到她所受到的基督教文化的影响。
舒婷诗歌蕴藉着深邃的宗教情缘,但我们要明确她不是一个基督教徒,她的宗教精神永远只指向“诗”,这里的“诗”可以被“使命”、“理想”、“爱”、“时代”、“土地”、“大海”等词语替换。因为只有诗歌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只有诗歌升华自己不断追逐的理想和使命,“亲爱的,举起你的灯/照我上路/让我同我的诗行一起远播吧/理想之钟在沼地后面敲响,夜那么柔和/村庄和城市簇在我的臂弯里,灯光拱动着/让我的诗行随我继续跋涉吧/大道扭动触手高声叫嚷:不能通过/泉水纵横的土地却把路标交给了花朵”(《会唱歌的鸢尾花》)。还有一点值得提及,诗人的宗教情缘是深广的精神追求、丰富的情感体验与基督教精神交融的产物,诗篇中必然会有与基督教精神异质的存在。如:“宽恕”在基督教教义中,也是一个重要的诫命。然而,舒婷对那段苦难的体验经历无法宽恕,“假如是我,仅仅是/我的悲剧——/我也许已经宽恕,/我的泪水和愤怒/也许可以平息。//但是,为了孩子们的父亲/为了父亲们的孩子/为了各地纪念碑下/那无声的责问不再使人颤栗;/为了一度露宿街头的画面/不再使我们的眼睛无处躲避;/为了百年后天真的孩子/不用对我们留下的历史猜谜;/为了祖国的这份空白,/为了民族的这段崎岖,/为了天空的纯洁/和道路的正直/我要求真理!”(《一代人的呼声》)只有这种“无法宽恕”,才能让自己甚至让整个社会对这段历史保持清醒,“自由的元素呵,/任你是佯装的咆哮,/任你虚伪的平静,/任你掳走过去的一切/一切的过去——/这个世界/有沉沦的痛苦,/也有苏醒的欢欣。”(《致大海》)在时代的变迁中明确自己的使命,让自身变得更加深刻。
二、艺术启迪
收录在舒婷散文集《梅在那山》中的一文《诗文家人生十问》有这样的叙述:“你最爱读的书:不计其数。非但弃旧喜新,而且贪心不足。手上刚好有一本好书,已在期待更精彩的下一本。惟有《金蔷薇》一书,曾热恋它二十年。”帕乌斯托夫斯基的《金蔷薇》是一部总结作家本人创作经验、研究俄罗斯和世界许多大作家的创作活动,探讨文艺创作的过程、方法和目的的美文集。文艺大师用他别具一格的文笔气势磅礴而又精致入微地描绘人类的美好感情和大自然的如画美景,阐述了作家的使命、文学创作的目的和方法。每位读《金蔷薇》的文学爱好者、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批评家都会得到极大的启发。诗人舒婷迷恋之处正在于此。
(一)自然选材
美文《心灵的痕迹》指出作家搜集素材不是要一味四处奔波做笔记,而是要在日常生活细节中思考、痛苦、快乐,参与大大小小的事件,每一天的生活很自然地在记忆里和心灵中留下标记和印痕。诗人舒婷诗篇的选材正是心灵痕迹的自然呈现。《致橡树》中,“橡树”与“木棉”的意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舒婷对这两个中心意象的选择做出了诠释:“我当时的选择是出于个人经验。橡树是北方的树木,福建是没有的。我曾经到过杭州的植物园,那里的橡树病歪歪的,并不是可以托付终身的样子。我看到橡树最先是从电影上,后来去了德国,柏林大街上满街都是。橡树意象来自于一部日本的电影《狐狸的故事》,影片中的背景就是一株高大茂盛的橡树,随着季节的变换而变化,到了冬天,叶子落光了,庞大的树冠光秃秃的,看起来‘像刀,像剑,又像戟,木棉也很高大,南方较多。它的花朵特别,大若手掌,更大的就像小姑娘的脑袋,水分饱满,每一朵花都有五个花瓣。当花从高高的树冠上落下时,‘扑的一大声,顿时鲜血淋漓,一地鲜红。那种声音是很沉重的,充满了忧伤,像‘沉重的叹息。”诗人舒婷的这种生活检验正是“每一天的生活很自然地在记忆里和心灵中留下标记和印痕”,也正是这种宝贵的生活经验使她的诗歌艺术在当代诗坛上享有了崇高的声誉。
(二)善于想象
诗歌是想象的艺术,任何一个诗人的创作都离不开想象,舒婷也不例外。在她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窥见诗人丰富的想象世界,这个想象世界正是诗歌魅力所在。在诗篇《?。!》中,诗人想象着一个美丽的世界:“我将从容地穿过开阔地/走向你,走向你/风扬起纷飞的长发/我是你骤雨中的百合花。”这个精短的想象片段描绘出了诗人的爱情心事,是她为自己在爱情旅途上设立的一个美丽丰碑。这个想象中的世界为诗篇增色不少,形象地描述出诗人的内心世界,并把诗人的情感变成具体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通过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感受的不足,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正如帕乌斯托夫斯基在《夜行的驿车》一文中强调“我的朋友,您要善于驾驭想象,使之用于人们的幸福,也用于自己的幸福,切不要用于悲哀”。舒婷不仅用真挚深邃的想象力展现出了自己精湛圆熟的诗歌技艺,更用自己博大丰富的想象力来“用于人们的幸福,也用于自己的幸福”。
(三)妙用比喻
帕乌斯托夫斯基在文章《闪电》中说到,要解释构思的产生,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借重比喻。一些极其复杂的事情,若用比喻加以解释,往往能收到拨云见天的效果。舒婷在构思诗篇的过程中,巧妙运用了不同种类的比喻手法,让人耳目一新。明喻、暗喻、借喻、博喻、转喻等大量灵活运用,使诗歌语言达到了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的效果。
(四)看重细节
在美文《车站餐厅里的老人》中,作者通过生活小故事来阐述细节的运用、意义以及重要性。帕乌斯托夫斯基称“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可以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物、对他的处境、对事件,最后对时代产生一种直觉的、正确的概念。”这种对细节的重视,潜移默化的滋润着舒婷,使她渐渐成为细心敏感、善于思索的女诗人。诗《赠》中选用两组相反的意象,刻写了黑暗时代孤独的思想启蒙着复杂的个性:一个细节是“在那些月光流动的舷边/在那细雨霏霏的路上/你拱着肩,袖着手/怕冷似的/深藏着你的思想”。这是一个有志难伸的抑郁的失意者形象,形似“零余者”。另一个细节是“窗扉上闪熠的午夜灯光”“在书柜前弯身的形象”,这是埋首书山、寻求真理与灵性启示的启蒙者形象。两者融合,共同塑造了一个外表孱弱、内心坚硬的处在新时代来临前夜的思想先驱者形象。细节,总是同我们称之为直觉的那种认识能力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正是这种直觉帮助舒婷再现当时人们特有的情感色彩、心理微变。
此外,作家巴乌斯托夫斯基坚信文学的“不朽”,为“美”而文学,他不渲染悲怆更不放大哭腔,专注地把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放在了永恒的位置上,他热爱的是能够柔和、灵巧、熨帖、天然地表现这种美的所有细节。舒婷的诗作受到了这位作家创作艺术的感染,她努力用一种温婉的叙述方式,把自然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娓娓道来,让读者感到无比的惬意。
在20世纪80年代,舒婷诗作一度被认为是“晦涩难懂”“全盘欧化”“崇洋媚外”“阴暗低沉”,种种指摘均栽赃为西方文化思想的毒害与模仿。舒婷也在无奈地申辩着:“一九八〇年的诗歌讨论里多数人批评我欧化曾使我惊奇。我固然在学生时代熟读普希金、海涅、济慈,但我的作品和他们简直就风马牛不相及。一九七六年之后我曾努力从香港的亲友那里,搜罗到不少美国现代诗,由于它们那样陌生我才花大气力读它们。有很长时间,它们积在我的胃里硌得我难受万分,根本还未融到血液里。”“最强烈的抗议/最勇敢的诚实/莫过于——/活着,并且开口”(《人心的法则》);“即使背后是追鞭,面前是危崖/即使黑暗在黎明之前赶上我/我和大地一起下沉/甚至来不及放出一只相思鸟/但,你的等待和忠诚/就是我/付出牺牲的代价”(《?。!》)。这就是舒婷,这就是舒婷的诗歌。
参考文献:
[1]舒婷.舒婷的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
[2]舒婷.舒婷文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7.
[3]王娟.舒婷诗歌研究综述[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1,(3).
[4]谢冕.在诗歌的十字架上——论舒婷[J].文艺评论,1987,(2).
[5]王芬.文学始终是我的最爱——访《致橡树》作者舒婷[J].读写天地,2006,(1).
3.幼儿赞美春天的诗歌集 篇三
如果春天是葉
木子
如果
可以在一個慵懶時的午後
如果
可以在一個微風中的春天
如果
此時還有一些流水的聲音
如果
此刻還有幾片葉子的舞蹈
如果,
這些如針般金黄的生命
那些空洞盒子中荒蕪時
無數次抬頭却重未相遇的葉子
恰好飄落在樹下長椅的扉頁中
我會将它收起
合着時光的記憶
一起慢慢地老去
如果春天是葉
写给春天的诗
文:三毛 声:江小北
音乐:寂静的`春天
当粉红的挑花开满我的梦
我的眼睛
无论是睁开还是睡去
你的芳香就彩霞般铺满
我所有的张望
清明了,谷雨了
在岁月深深浅浅的路上
我将等待
等待成心口
有一朵美丽的忧伤
是太多的需要
是太多的奢望
是太多的不想分离
又不能长久的厮守
只好让一条长长的银河
涓涓的流过你我的身旁
桃花三月里
春风不相识
一朵桃花,一片红霞,满眼
春光
花开的时侯
谁都没有结果
想结果的人儿
只好守住季节
去立夏
去小暑
去霜降······
不想结果的
是蜂是蝶
翻飞着就过了篱墙
是谁在说
春天,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光
用一只纸船
去载那流水的思念
《春天的故事》
作者/ 陈响 点评/石伟波
故事从村头的田垄开始
我的诗句如同初生的椰子
沉甸而滚烫 在南国的岁月间
砸出一洼浅浅的青稚
橡胶树的衣摆 覆满海洋般的青苔
我轻轻抚摸 就像翻阅一段年轮
她流露白色的哀怨 难以捉摸
槟榔叶子肥大 油光可鉴
揉碾阳光 我惊讶他的 从容不迫
春天的故事还在 夏天尚未到来
秋与冬还在遥远北境
而我的故事远没有结束
滚落在田垄的果实
我未来的诗句 它的声响
和果实落地的一刹那
4.赠外国友人赠言集 篇四
远隔千山万水,共度圣诞佳节;献上虔诚祝愿,祝君事业大捷。新月,陪伴我度过漫漫长夜。在这漫漫的长夜里,有一颗不眠的心向您祝愿,愿您永远像新月般温柔美丽。
风在絮语,述说着友谊的甜蜜;浪在荡漾,回忆着您访华的步履;我在凝望,神游大洋
彼岸,并送上节日的祝愿: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不管我俩身居何地,惟愿常通鱼书雁语;纵然千山万水,难隔深情厚谊。遥祝佳节愉快温馨,岁岁平安如意!
远隔重洋的朋友,让我用最快乐的音符作为礼物送给您,愿健康、快乐、富裕、满足永远与您同在。
将美和爱注入生活,世界像温柔的小舟。拥抱这属于您的世界,愿您永远年轻!
友谊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花朵,它开在您胸中,也盛放在我心上,愿它永不凋谢!
我的异国友人,愿您一切美丽:面貌、衣裳、心灵、思想。
和平是理智的杰作。愿我们都是这幅杰作的明智画师!
为人类的幸福而努力,这是多么壮丽的事业!愿我们永远为这个伟大的目标奋斗不息!
5.历史镜像中的《皇华集》诗歌 篇五
关键词:《皇华集》;《李朝实录》;文史互证
中国明朝与朝鲜李朝建立宗藩关系后,双方有频繁的使节往来。从明英宗正统十四年开始,出使朝鲜的明代文臣到达朝鲜后,常与朝鲜文臣赓酬唱和,双方在诗酒雅会之间写下许多诗文。朝鲜政府将明使留下的诗文与朝鲜文臣的诗文合并辑录后刊印出版,命名为《皇华集》。这部诗文总集的规模之大、涉及人员之广、时间跨度之长,使其成为古代中国与朝鲜文学交流史上的典范。《皇华集》是在宗藩关系背景下产生的,各辑作者——明朝人与朝鲜人几乎无一例外地都是国家官员,代表着各自的国家利益,各自的外交使命,这使《皇华集》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烙印。《皇华集》中渗透的这段历史,在《李朝实录》这部李氏朝鲜历代国王的汉文编年大事记中,被给予了比较详细的记载。由此,作为史书的《李朝实录》在一定程度上恰可与《皇华集》中的诗文相印证。本文即借助《皇华集》与《李朝实录》的“互文性”,在文学性书写与史实性记载的比较中,揭示明使与朝鲜文臣以及明朝与朝鲜李朝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从而使《皇华集》这一文本所具有的政治外交、历史文化意义在它产生的特殊历史背景的烛照下更加明朗。
一
《皇华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细节,即明使常常通过朝鲜君臣的盛大的躬迎诏敕场面,及其恪尽职守、勤慎接遇王人的态度,赞颂朝鲜君臣的“事大至诚”。对明使而言,此乃皇朝怀柔远人、抚绥藩邦的表现;对朝鲜文臣而言,则是藩国奉正朔、勤职贡的政治表达。如倪谦《平壤府》(《庚午皇华集》):
平壤汉玄菟,包山建城郭。居民夹城住,星散皆村落。奉诏抵近郭,出迎动鼓乐。龙亭覆黄繖,仪仗高擎握。沿道陈百戏,颠倒互觝角。彩舆向前导,摇曳争欢跃。……但令海东涯,常戴皇恩渥。[1](P68-69)
诗作以铺排开张的声势描述了朝鲜迎接明使的欢腾场面,朝鲜君民的“事大至诚”之心流淌在字里行间。倪谦出使的背景乃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明景帝即位,颁诏各国。作为具有宗藩关系的两个国家,明朝“字小以仁”,朝鲜“事大以诚”,宗主国明朝在朝鲜心目中是无比强大的。而如今皇帝被俘,给朝鲜带来的震撼可想而知。在此关头,明朝向朝鲜征马,有些朝鲜大臣认为可少量供给以应付差事,而朝鲜世宗则主张依先朝“事大”以礼。《世宗实录》云:
今中国之变,出于不意,观其疲弊,未有甚于此时者也。今若不遵敕旨进马,未充其数,则必以为我国见中国之弱、胡虏之盛,将有二心也。自古朝鲜号称礼义之邦,至诚事大,如宋南迁,中国尽为胡有,犹不失礼,越海以朝。玄宗避乱幸蜀,新罗亦溯江以朝。[2](卷126,P701)
也正是因为朝鲜的“事大至诚”,在1592年朝鲜遭受日本丰臣秀吉入侵之时,明神宗应朝鲜之请求,调兵遣将前往朝鲜作战支援。明朝在这次战争中丧兵三万余,糜饷数百万,使得国库空虚,国力大为损耗。王梦尹《平壤感平倭遗事》(《丙寅皇华集》)记载了这段历史。诗作以纵横捭阖之势渲染神宗派兵遣将入朝、将士奋勇杀敌的紧张场面,歌颂明朝的援朝之役,也提醒朝鲜君臣应记住明朝的洪恩。朝鲜远接使金瑬以《次韵》回应,诗中有云:
使华新词动哀玉,读之爽然醒六凿。浿水悲风生夕澜,凭阑拔剑天为寒。忆昨岛夷肆猖獗,射天不得仇东韩。山河带羞鬼神怒,百年礼乐陷豺虎。帝命桓桓李将军,王师十万闐金鼓。皇威直欲溟渤吞,势成破竹鲸鲵奔。三京旧物次第收,疆域静扫腥尘昏。平沙万幕悬汉月,阵前森索妖星没。藩邦再造蒙帝力,臣民稽颡拱北阙。况今辽塞戎马惊,诸将扼腕思荡平。我王敌忾图报效,天日定照丹衷明。[1](P3740-3741)
诗作以悲愤沉痛的心情回忆壬辰之祸,以铿锵之势盛赞王师出征势如破竹、静扫腥尘的神速,对明朝感恩戴德,歌曰“藩邦再造蒙帝力,臣民稽颡拱北阙”。而此时明朝的东北边境,后金入塞,朝鲜亦是“我王敌忾图报效”、“诸将扼腕思荡平”,意在回报危难之际明朝提供援助的恩德。
朝鲜文臣诗作中对明朝的感激并不是曲意逢迎,而是由衷之辞。李朝《宣祖实录》载壬辰乱后朝鲜回复日本欲以修好的答书中曾言:
惟我东国,即殷太师箕子受封之旧也。礼义之美见称中华,凡历几代矣。逮我皇明混一区宇,威德远被,薄海内外,悉主悉臣,无敢拒违。贵国亦尝纳贡而达于京师,况弊邦世守藩封,执壤是恭,侯度罔愆。故中朝之待我也,亦视同内服,赴告必先,患难相救,有若家人父子之亲者,此贵国之所尝闻,亦天下之所共知也。夫党者,偏陂反侧之谓,人臣有党者,天必殛之,况舍君父而党邻国乎?……今固不以私交之厚而易天赋之性也,岂不皎然矣乎?[2](卷198,P576)
此段文字并非呈给明朝的公文,而是与别国的书信往来,但却纯然以明朝为父母之邦,可谓义正词严,披肝沥胆,诉说朝鲜对明朝的“事大至诚”之心。
明亡之后,朝鲜肃宗王三十年(清康熙四十三年)建立用以祭祀明朝皇帝的秘密祭坛,即大报坛,逐步将神宗、毅宗、太祖三位明朝皇帝列为祭祀对象,更见出两国关系并非仅流于表面的酬应。据《奎章阁图书韩国本综合目录》,朝鲜英祖四十九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曾下令编《皇华集》五十卷,附拾遗,合二十五册,内容为世宗三十二年至仁祖十一年之《皇华集》,其序文为英祖自己所作,后缀以“崇祯纪元后三癸巳夏六月庚子日洒涕以题”。[3]在乾隆三十八年之时并未使用清朝年号而仍以崇祯纪元,可见明朝在英祖心目中的地位。
正因为这种特殊的宗藩关系,朝鲜文臣眼中的明使形象常常是温雅脱俗、清廉秉正的。《李朝实录》中有不少对明使的称颂,适可与《皇华集》中朝鲜文臣称颂明使相映衬。以姜曰广、王梦尹出使为例。《仁祖实录》载金瑬启曰:“今番诏使清俭,近古罕闻。两西人心皆欲立碑以颂清德。”[2](卷12,P297)又载迎接都监启曰:“两使清约律下,实是近年所未睹。”[2](卷13,P301)又载明使返程之际,“都民遮道称颂诏使清德,其数几至一万五六千,父老五十余人叩头谢曰:‘近古以来,不曾见如此之行,老爷恩德无以为谢’云。则两使皆下轿举手称谢,良久乃去。”[2](卷13,P306)这种对明使清廉之节的赞颂,也反映在《丙寅皇华集》李朝文臣的诗作中。金瑬《次韵》云:
文章矫矫观龙变,符彩翩翩睹凤仪。越橐萧然无一物,清名应共日星垂。[1](P3763)
李廷龟《次韵》云:
仙驭飘然信宿归,眼中幢旆尽依依。伤离不独樽前老,看取倾都咏衮衣。[1](P3821-3822)
其下注:“是日,都中父老二万余人攀□赞颂于道左,故示。”李昭汉《奉别正使大人》亦云:
虹流新庆万方同,帝遣词臣下海东。暂向箕封颁大诰,却催星驾返层穹。神明共护张槎稳,行李争看越橐空。多少都民遮道处,百年瞻仰岘碑丰。[1](P3864-3865)
言明使空橐而归,朝鲜百姓遮道送迎,立碑歌其清名。凡此种种,已非泛泛的酬应之作,而是对《仁祖实录》记载的一种诗性表达,其中蕴涵着朝鲜文臣对明朝清廉之使的敬慕和颂扬,不乏真情实感。
二
《皇华集》的一个突出特征,乃是集中的唱和之作并非普通文人之间日常的诗酒会友,它是在明使与朝鲜文臣之间进行的,而明朝与朝鲜李朝的宗藩关系,使他们都有着很强的政治意识、国家意识。这复杂的背景和身份,使双方都力图用文笔尽可能表现出和谐的一面。因此,《皇华集》中彰显的两国或文臣之间的和谐,可能如上节所述那样真实存在,也可能是出于外交需要而不得已为之的虚假饰词。《皇华集》诗文只是展现了政治外交中温和友好的一面,而《李朝实录》则往往以相对冷静的隐秘的方式记载了事实真相。所以阅读《皇华集》,必须参证《李朝实录》,撩开历史的面纱,方能显现它真实的面容。
在中朝宗藩关系的礼法体制下,其价值理念为“小所以事大,信也;大所以保小,仁也。背大国,不信;伐小国,不仁”。[4](P2348)在这样的国家关系模式中,“礼”、“仁”是各自遵循的准则,小国并不因“事大”而丧失自己的独立主权,大国也不因“字小”而干涉小国的内政外交。由此,双方在“天朝礼治体系”下常常能和谐相处。但彼此作为独立的实体,因为各自利益的关系,如明朝因朝鲜李朝招抚女真、杀死浪孛儿罕等事而连发诏敕警告朝鲜,两国之间的关系在和谐之中势必会出现一些龃龉。而这种不愉快在双方进行诗歌唱酬的过程中,常常被掩盖起来。只有透过史家的笔端,它才会显现出来。
如天顺三年(1459),因朝鲜招抚女真建州三卫一事,明廷派陈嘉猷出使,警告朝鲜勿与女真交通;天顺四年,张宁、武忠出使朝鲜质问朝鲜仇杀浪孛儿罕一事,调解朝鲜与毛怜卫女真的矛盾。而在《己卯皇华集》和《庚辰皇华集》中,无论明使还是朝鲜大臣的诗作,仍极力渲染朝鲜以“事大至诚”迎接使臣的场面。《己卯皇华集》陈嘉猷诗云:
碧蹄停车值新霁,晓入王京多喜气。藩王百拜展龙章,天语谆谆勉忠义。诵余稽颡情忻忻,君恩尤比沧海深。明当书奏陈丹悃,万岁千秋持此心。[1](P278-279)
这几句铺写朝鲜君臣“稽颡情忻忻”的迎诏场景,亦表明自己要向皇上禀奏朝鲜千秋万岁“事大”、“感皇恩”的赤诚丹心。而事实上,朝鲜君臣自有一套理论:“野人、倭人俱为我藩篱,俱为我臣民。王者等视无异,或用为力,或用为声,不可以小弊拒却来附之心。予即位以后,南蛮北狄来附者甚众,皆愿为我子,此天所诱也,非予智力。”[5](P500)以为“大抵野人一以仰中朝,一以仰我国,故夏月来叩,彼既不废事大之礼,我当抚以字小之义。”[5](P503)朝鲜欲对女真等族“字小以仁”,这何尝不是要建立“小天朝”?
《庚辰皇华集》申叔舟次韵张宁诗亦云:
千载逢熙运,恩荣绝古今。我王诚事大,使节远来临。化日明尧殿,薰风入舜琴。东渐文教洽,四海尽怀音。[1](P316-317)
张宁出使的目的本为斥责朝鲜杀死了受过明廷册封的二品大官浪孛儿罕,是要兴师问罪。申叔舟仍言“我王诚事大,使节远来临”,这就使得朝鲜“事大至诚”之表白不无反讽意味。李朝《世祖实录》记载了朝鲜对这一事体的辩解:“彼人如有扰边犯顺之事,自祖宗以来随时应变,明有前例;且相机处置,曾有圣旨。”[2](卷19,P328)即认为自己有权处置浪孛儿罕等人。同时世祖暗地里告知杨汀等人要借尼麻车、兀良哈自相攻击之际,以非舍八里等人的力量将兀良哈消灭,此即朝鲜世祖周密安排的所谓“以蛮夷攻蛮夷”[2](卷19,P325)之策,其最终目的无非仍是招抚女真,扩大自己的领土。并且,朝鲜世子已经接受册封,却不出迎诏敕,引得张宁大怒,朝鲜周旋应对,拒不出迎,张宁只能作出妥协。由此,朝鲜“事大至诚”背后的一些龃龉也因此而显现。
虽然朝鲜文臣一直在歌颂:“四海一家无内外,圣朝蕃锡在康侯。”[1](P3084)“东藩再造纡皇眷,从此春台乐皞熙。”[1](P3397)但朝鲜赴京者常常私下贸易,以至“近见中朝策题:‘朝鲜假托礼义谋黩货利,绝之可乎?许之可乎?’”[2](《中宗实录》卷89,P90)令朝鲜甚觉受辱:“我国至诚事大,故中国厚待至开门禁,然厚待而已,未闻以礼也。”[2](同上)熊化出使之时,朝鲜正在国丧之中,双方就素服还是吉服行酒一事发生争执,虽然朝鲜最终不得已服吉服,但其以为“至于行酒时用白衣一节,我国素秉礼义,三年之制由来旧矣。而皇威所压,不得不变。故凡于迎诏诰行礼之时并用吉服,实出于咫尺天威,不敢不敬之意也。”[2](《光海君日记》卷15,P164)可见其不得已而从之的无奈。朝鲜地小贫弱,明使之来,朝鲜穷一国之力接待,加上有些诏使横取豪夺,如刘鸿训、杨道寅“贪墨无比,折价银参,名色极多。至于发给私银,要贸人参累千斤,捧参之后,旋推本银两。西松都辇下商贾号泣彻天,大都收银七八万两,东土物力尽矣”,[2](《光海君日记》卷165,P700)导致朝鲜因“诏使之行,民穷财竭,公私赤立”。[2](《光海君日记》卷18,P184-185)这些问题都给明朝与朝鲜李朝的和谐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三
诗歌以抒情言志为旨归,但《皇华集》诗歌因为负载了太多的政治蕴涵,往往成为樽俎间虚文缛礼的一部分,充斥着浮泛的谀辞。在皇权绝对集中的礼法制度中,“人臣无外交”是使者的最高行为准则。有些明使性情淳厚,与朝鲜文臣缔结了深厚的友谊;有些明使轻狂、贪鄙,令朝鲜文臣颇为不满。使臣的个人行为代表着国家形象,而其行为的善恶,在《皇华集》诗歌中是隐而不彰的。其微言大义,也只有打开尘封的历史记载,才能浮出水面。
如嘉靖十五年(1536)龚用卿、吴希孟出使朝鲜。龚用卿《庆会楼之宴盛会也备览宫阙之胜以尽宾主之欢情亦至矣聊成小歌以申谢意》诗云:
名苑花开三月天,贤藩敬客张高筵。巍峨勤政之殿前,右华小阁通西偏。琼楼百尺凌苍烟,朱栏碧瓦高腾骞。……新荷出水大如钱,菱叶池藻绿相牵。葡萄满架水晶悬,万山灯火蠙珠连。……经丘寻壑采芳荃,百步九折仍回旋。陈茵小坐金杯传,挥毫凝秀题新篇。弼云拱极耸后先,对此不觉坐屡迁。霞光皎皎月正圆,春宵苦短不知眠。多情能有主人贤,狂歌一曲留朝鲜。此景此乐名山川。[1](P1592-1594)
诗作以跃动的文笔泼染出一幅腾挪有致、色彩明丽、万物呈鲜的华亭水榭图。如此佳景,怎能不“对此不觉坐屡迁”,“春宵苦短不知眠”?由此而赞颂朝鲜君臣的款接,倾诉彼此相洽的欢情。与之相呼应,郑士龙《次韵》亦云:
郊迓虎拜垂簪钿,两仙和气挹蔼然。秩筵仪享穷欢妍,天威曾不违颜颠。倾盖况复情相怜,因人地胜信当年。……缁衣安得留周旋,诗清笔妙两无传。思轶象外行诸篇,一欢那复问后先。春序忽忽坐变迁,他年交梦亦难圆。[1](P1595-1596)
诗作亦在铺排亭台水阁、天光云影、鸟鸣荷香中将明使与朝鲜君臣的欢情娓娓道出,写出了明使在一片繁华满眼中忘却身份之别,开怀畅游之乐情。吴希孟《宴庆会楼》等诗后亦注云:“庆会之游,国王以近山并楼之前后左右索名,云冈学士(龚用卿)乃名凝秀、拱极、环碧、长虹。若弼云、双洲、玉液,则予名之。”[1](P1601-1602)
但反观《李朝实录》之记载,在明使忘情、诸臣陪游、国王索名的背后则是另一番隐情。
《中宗实录》载:“两使于一路见亭榭山川辄改其名,书大字请刻板而挂之也,要以流名故。上知其意而请之。”[2](卷84,P569)盖国王提请改名,亦是为迎合明使,并非出于本心。而散步后苑之时,“正使犹为耽玩,或张或敛,载挥载玩,未免童心。”[2](同上)且以所折之花把玩之后赠与国王。龚用卿的所言所行盖本无他意,只是盛宴醉酒忘情的一种癫狂。但在朝鲜诸臣看来,无疑有抬高自己、贬抑朝鲜国王之嫌。龚用卿也因此招致诸臣的愤恨:“我殿下事大至诚,故款待诏使无所不用其极,而岂期招诏使之轻率无礼,以燕居之服当异国之礼享引。一国之主周步园中,衮龙礼服,乘曳草露,崎岖陵谷,玉步倾侧,而终始敬谨,小无倦色。此虽发于圣上事大之至诚,而诏使之不检,一至于此。侍臣及将士,下至卒隶,莫不愤惋。”[2](同上)相比国王的事大敬谨、勉力相陪,明使以便服出游,确乎有些失当。但因为有求于人,意欲请明使为朝鲜国王宗系一事在明朝皇帝面前美言,所以国王虽然感到委屈,对待明使仍是曲尽款接,尽力满足明使的各种要求,使其欣悦而还。观乎此,则作为形式上颂扬明朝、明使的《皇华集》,自然也是取悦明使的一种方式,只能是充满了对明使的颂扬和敬慕。
又如万历二十九年(1601)顾天埈、崔廷健出使朝鲜。当时朝鲜刚刚经历倭乱,千疮百孔,但两位明使却甚为贪婪,对朝鲜大肆“求索”。《宣祖实录》曰:“正使(顾天埈)求请之物,极为浩大。”[2](卷147,P24)“诏使带下人童忠常言:‘太监诏使或有如此,以内翰词臣所行如此,不可使闻外国。出来时言翰林院清凉,须得物资活可矣。因言征责边将之计,而边将多不在镇,所望之物专责于贵国。’”[2](卷147,P25)朝鲜君臣对天使的掠夺甚为忧闷:“天使曾在西路据执两西驿马各二匹以为己物,可骇之甚。入京之日,又执郊外例送仗马无意出送。副使亦效之。除回礼所送,两天使各一匹。及开城府,上使生日马一匹外,国马之无端被失者至于六匹之多,若此不已,则回还时,西路驿马必再被抢夺。”[2](卷148,P33)既然不能阻止,亦无法阻止,君臣只能随其所取,惟有喟叹:“自义州至京城几千里,而天埈狼贪壑欲,纵意劫掠参银宝贝,不遗锱铢,朝鲜一域若经兵火。此必天生污吏,重困民生,国运之不幸,可忍言哉?”[2](同上)“顾、崔之行,西方民力尽矣。而邦本撅矣。”[2] (卷149,P43)这一条条的记录,无一不是对明使贪婪的怨愤和控诉。顾天埈家丁董忠之诗:“来如猎狗去如风,收拾朝鲜一磬空。惟有青山移不动,将来描入画图中。”[2] (卷148,P33)《光海君日记》亦云:“太监征索自古而然,银子之弊,顾天埈作俑矣。”[2] (卷17,P177)将学士天使与世人所不齿的阉宦并论,将顾氏等人的贪鄙描绘得可谓淋漓尽致。
据此,《壬寅皇华集》中一些诗作的潜在内涵则不言自明。如李德馨赠明使诗云:
山拥围平楚,沙明绕曲湾。晴烟汀树嫩,返照野花斑。故国深春后,严程远眺间。莫嫌归橐冷,风月满怀还。[1] (P3215)
这首诗先以明丽的笔调勾勒出朝鲜的山、水、花、树之迷人景致,其意重在引出末二句,“莫嫌”二字尤为其深意所在:如此烟岚丽景,已可饱餐秀色而回,为何还要遗憾归装不够丰盛呢?更何况归装哪里是空空如也?!诗作以委婉的方式将对明使的讥评诉诸微言,含而不露,却也婉而有力。由此,集中的其他一些诗作,尤其是对顾、崔二人的盛赞之作,如李安讷诗:
汀烟漠漠柳丝丝,此地逢迎此别离。风采朝中多士服,姓名天下小儿知。使生异代犹欣慕,得接清尘岂素期?一上瑶京云路隔,梦魂千里倘相随。[1] (P3241-3242)
诗作对使臣极尽夸赞,称其乃是士人服膺,天下共闻,甚至连异代之人都欣慕,但“清尘”岂易相接?是真诚的仰慕,还是出于应酬的无奈,盖已毋庸赘言。
《皇华集》是在明朝与朝鲜李朝的宗藩背景下由朝鲜政府刻印的,有着强烈的政治外交意义。集中有诸多歌颂明朝太平盛世、皇帝洪恩、声教远播的颂赞之音,以及明使文臣与朝鲜文臣之间的赞美之辞。情之真假,言之虚实,皆难辨别。作为唱和诗文集,《皇华集》的文学价值往往不被肯定,正因其多为馆阁唱酬之音,似乏真情实感。但参照《李朝实录》中的历史记载,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中加以观照,《皇华集》诗歌亦别有意趣。其中大部分都是次韵之作,它体现了明朝与朝鲜李朝在宗藩关系下进行诗赋外交的一种策略。诗歌中不便表达的东西,在《李朝实录》中获得了自由书写的空间。这样,阅读历史镜像中的《皇华集》诗歌,便有了在字里行间猜谜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倪谦等.皇华集[M],台北:珪庭出版社,1978.
[2] (日)末松保和.李朝实录[M],东京:学习院东洋文化研究所,1957-1966.
[3] 汉城大学图书馆.奎章阁图书韩国本综合目录[M],汉城:保景文化社,1994.
[4]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M],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
[5] 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M],北京:中华书局,1980.
The Poems in Huanghuaji by the View of History
The Intertexuality Reading between Huanghuaji and Veritable Records of Korean Yi Dynasty
Du Huiyue
(Department of Literature and Media, Hena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Jiaozuo 454000, Henan, 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suzerain-vassal relation was established between Ming Dynasty and Korean Yi Dynasty, the civil officials of Ming Dynasty who were sent on a diplomatic mission to Korea often responsoried with the Korean civil officials from 1449. They wrote many poems in the literary communication. The government of Korean Yi Dynasty printed out these poems named Huanghuaji. As a large size poems responsory general collection, the strong political diplomatic property made the true meanings of Huanghuaji was presented only by the veritable records of Korean Yi Dynasty. This thesis will disclose the political diplomatic and historical cultural meaning of Huanghuaji as a literal text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background by means of mutual verific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Keywords: Huanghuaji, the Veritable Records of Korean Yi Dynasty, mutual verific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作者简介:
杜慧月,女,1979年生,河南登封人,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讲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通讯地址:河南焦作高新区世纪大道2001号河南理工大学文学与传媒系 ?杜慧月
邮编:454000?
手机:13782827915
6.春天励志的句子集 篇六
2. 对一个人的想念。需要多少旅程,才会渐渐靠近,或是遗忘。
3.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4.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5.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6.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7.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9.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韩愈)
7.外国父亲的诗歌 篇七
爸爸的教诲像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爸爸的关怀像一把伞,为我遮蔽风雨。
《故事》
李立扬
可怜的是这个人,被要求讲故事
却想不出一个。
他5岁的儿子正在他的腿上等待。
没讲过的故事,爸爸。没讲过的。
这位男士抓耳挠腮。
在放满了书的房间里,充满故事的
世界上,他连一个
也记不起,很快,他想,男孩
将放弃他的父亲。
这个人已经想到很久远,他认为,
有一天,这个男孩会离开。不要走!
听个鳄鱼的故事!再听一次天使的故事!
你喜欢蜘蛛的故事。你会觉得蜘蛛好笑。
让我来讲给你吧!
然而那男孩还是将他的衬衫装入行李箱,
正在寻找他的钥匙。难道你是神,
那人尖叫,让我坐在你面前默然无语?
或者我是神,我永远不能辜负任何人?
可是男孩就在这里。爸爸,请讲一个故事吧?
一种情感的,而不是逻辑的等式,
红尘凡世的,而不是神圣天堂的方程,
就是一个孩子的恳求和
一个父亲的爱等于沉默。
《其父其子》
亚伦.史密斯
我快四十岁时刚意识到我父亲
不喜欢我。十三岁我放弃篮球,接下来的一年
拒绝去打猎,我知道他很失望,但从来没有
认为他不喜欢我
不爱我。没有女朋友。不会
开手动车。选择在厨房和妈妈一起
而他去了树林里,和那些有他想要这些东西儿子的
朋友们。他会去钓鱼——一个鱼杆和线轴
在圣诞节,在树下。年复一年我努力尝试
当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语言更有城府,
行动更加坚强。去年夏天
我和他一起去了买一台拖拉机。
妈妈说,万一他需要帮助。当他和销售的家伙
把轮子绑在拖车上时没有看我一眼,完美
童子军绳节。为什么有时我希望我能成为男人
在乎汽车和足球,携带一把小刀
并将它派上用场?就在一月他尖叫道:我不是
学生,不要轻蔑我!我喊道:你并不那么
聪明!
我学会了像他父亲,像他,像男人一样战斗:
最凶者赢,永不道歉。
《天堂,地狱的描述》
马克.扎尓曼
波浪中断
我被载入其中。
这是地狱,我知道,
然而,我父亲大笑着,
齐胸深,证明我说得不对。
我们安全地扎根,
脚趾有点轻轻摇晃。
没有什么比问他
“死亡之后是什么?”
更让他恼怒
他的理论曾经是
爱和你寒暄,
而无爱
张口结舌。
《我父亲的离开》
文/艾拉.萨多夫
当我回来时,他已经走了。
我的母亲在浴室里哭,
我的妹妹在她的小床不安但睡着了。
太阳照在突出的窗台,
草没有割。
没有人提到另外的女人,
和他在陌生人家里度过的那些夜晚。
我坐在书桌前,给他写了一张纸条。
当妈妈看到纸上他的名字,
她要我离开这个家。
当她说话时,她的声音
像在对其他人耳语,她手的重量
在我的`胳膊上,我毫无感觉。
但是到了晚上,我打开门
看到千家万户和我们家一样。
我想我是那个离开的人,
我听到妈妈的声音在身后
要我留下。但我那时十三岁
希望我是个男人,我不会
听从任何人,没有一个我爱的女人的话
能够说服我留下来。
《有时一个人在晚餐时站起》
莱纳.玛丽亚.里尔克
有时一个人在晚餐时站起
走到户外,然后继续向前,
因为有个教堂屹立在东方的某地。
他的孩子为他祝福好像他已经死了。
另一名男子,没有离开自己的房子,
就死在那里,在盘子中和玻璃杯里,
所以,他的孩子只好走了好远进入世界
走向他曾忘记的同一个教堂。
《肖像》
斯坦利.库尼兹
我的母亲永远不会原谅我的父亲
因为他的自杀,
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尴尬的时间
在公园,
在春天
当我正等待着出生的时候。
她把他的名字
锁在她的深柜里
不让他出去,
虽然我听见他砰砰敲打声。
当我从阁楼下来
我拿着蜡笔的肖像画
上面一个长唇的陌生人
蓄着勇敢的小胡子
深褐色对称的眼睛,
她一言不发
把它撕成碎片
还拼命打我耳光。
在六十四年之后
我能感觉到我的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