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称考试(精选8篇)
1.卫生职称考试 篇一
1.发热恶寒,口微渴,咽喉肿痛,多为
A.里热亢盛
B.外感风热
C.湿热内蕴
D.热邪如营
E.痰湿内停
2.燥热伤津常出现
A.口黏
B.口干
C.口酸
D.口甜
E.口苦
3.表证最常见于
A.外感病初期
B.上焦的病证
C.皮肤疮疡类疾病
D.阳明经病证
E.内伤杂病中
4.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热证的临床表现
A.面色苍白
B.口渴欲饮
C.痰涕黄稠
D.发热喜凉
E.大便干结
5.“实”证的含义是
A.体质壮实
B.正气旺盛
C.邪气盛实
D.阳邪侵犯
E.阴寒内盛
参考答案:
1.B2.B3.A4.A5.C
2.卫生职称考试 篇二
1 高校考试改革与人才培养
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既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发展的要求。目前,应用型人才培养成为许多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探索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要求及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试制度,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至关重要。
考试长久以来一直是作为衡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质量,也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对教师与学生的教与学的态度、动机及行为选择等等都具有直接的制约和影响作用[1],因此,高等教育的改革措施要真正有成效就必须探索出一条衡量人才的方法,必须建立科学、公正、合理的评价手段。考试是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具有教育评价和学习导向的功能,考试的方式和内容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考试是一种人本化的活动,考试活动是否科学将影响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对考试的内容、方法、标准与形式有不同的要求,课程考试是高校教学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具有评定功能、区分功能、预测功能、诊断功能、教学反馈功能和激励导向功能等基本功能[2]。
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学校的考试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评定,缺乏对知识掌握能力及素质能力的判定,同时对教师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的衡量过于片面。现行考试制度存在的不足,也极大的削弱了考试在教学中的反馈激励作用。对教师而言,影响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和实施的积极性;对学生来讲,不仅影响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也不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学习方法。
以往的考试形式大多是为考试而设立的应试考试,结果不可避免形成学生为分数、学分和获得毕业文凭而学习;对教师而言,考试只是教学的一个环节,是为了给学生学习某门课程一个结论而已,很少有教师主动根据考试的结果对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学生考试成绩的分布和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了解进行认真地分析、评价和总结。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高等教育长久以来的应试考试观念在主宰,虽然考试方法进行了多次改进,但是观念不改变,无法带来真正意义的考试改革,考试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3]。因此,要改变应试考试的观念,只有观念的改变才有可能带来行动的改变。从改变应试考试观念入手,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核为切入点,尝试建立一门课程的综合评价的考核方法,提高考试的信度、效度,解决考试与创新教育不相适应的矛盾,进一步强化考试的功能,使考试符合并促进培养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因此,更新考试观念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目前绝大部分课程的考试仍然沿袭旧教育观念下的单一知识评价工具,而在当前注重综合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指导下,旧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已越来越不适应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此,有必要重新认识考试的功能和意义,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来引导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4]。
2 课程评价多元化
改革考试方式、优化考试结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科间知识不断交叉,社会的需求也更趋向于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而伴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考试方式更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由学校统一要求开卷考试或是闭卷考试,而是应该树立科学的考试观。现在高校使用较多的是开卷、闭卷、综合作业、口试、系统分析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小组答辩、实验(实践)报告等考试形式,课程考试具体采用何种考试方式则由教育目标和具体课程性质决定。像应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应尽量减少采用靠记忆就能应付考试的闭卷形式,而要尽可能采用更能考查学生应用能力的形式[5]。传统的考试以结果性考试为主,绝大多数课程以期末考试成绩评价来区分学生知识、技能的高低,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应有的过程性考试。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考试方式,考试时间大多是在课程学完以后学期末才进行,因此带来我国与外国在大学教育上的严进宽出的巨大反差,进入大学校门学生感受不到学习的紧张和压力,学生平日学习放松,大多数学生只是在期末考试前突击复习时才会去看书、背书,不求甚解。因此,“考后全忘记”成为目前许多大学生司空见惯的学习方法。目前高等教育的考试形式单调,基本以闭卷为主,考试内容大多还是检查学生对概念、原则、理论的机械记忆,缺少对各种能力的综合考核。为了扭转这种局面,就必须改革考试模式,让考试成为培养学生能力的指挥棒,采用新的课程评价方法。
首先,从考试制度进行改革,从一次终结考试向全程考核的转变;其次,改革考试内容,从记忆模仿能力的考核向全面考核转变;再次,改革考试形式,变单一闭卷笔试模式为开放型多样化模式,根据课程特点,选择笔试、论文、操作、设计、开卷、闭卷等多种形式,给学生的创造性和潜能有更大的发挥余地,引导学生,从记忆型、模仿型学习向思考型、创新型学习转变。通过考试改革,明确考试目的,改革考试内容、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期末单阶段学习为平时全过程学习,变知识性学习为能力性、创新性、应用性学习,以适应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使考试这种手段真正为培养适应当前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服务[6]。除了要在考试形式及制度上改革,还应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决定学生最终成绩的习惯,加大平时考核的力度,加强对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管理,强化平时成绩的功能,规范平时成绩的评定,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任课教师严格抓好平时成绩实施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切实发挥平时成绩的作用,保证平时成绩的真实、准确[7]。
3 考试改革实践
3.1 新的考试方案
结合《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特点,对考试内容进行改革,确立考试的能力考核方向,正确设计和确定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考试内容,以反映学生“三基”的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素质的综合评价内容。因此对《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拟定了新的考试方案,新的考试方案采取课程全程评价,形式包括教学的几个环节,在传统的闭卷形式上增加开卷形式,具体分为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测验、作业、课外学习、考勤)、期末闭卷及课程开卷三部分,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5%,实验占15%,期末闭卷考试占30%,课程开卷考试占20%,最后采取各部分汇总的总评成绩作为学生修读这门课程给予的最终评价,课程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为达到以上考试方案的要求,首先理论课考核包括考勤占课程总成绩的10%,由学生学委当堂记录,缺课学生有正当理由才可以;在平时考核上向学生灌输考核贯穿课程始终这个理念,而且从内容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传统考试内容大都照搬教材,学生以教材为标杆进行作答,极少有创新甚至批判性思维的发挥空间。这种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的单一型考试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特长的发展。在课题考试改革研究过程中,教师在《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的教学和考试改革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针对平时考核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制定了实验计划,尤其侧重在学生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团队合作及演示能力等方面的测试。
具体做法是:(1)在以前的教学经验基础上,安排学生成立课外学习小组,小组的学习活动内容由教师每周布置题目,更多的是鼓励学生联系社会上相关的营养和食品卫生提出讨论的题目,题目的完成要求从查找文献、讨论、分析、实际调查及总结,以论文或PPT形式上交教师,最后课外学习小组平时成绩评定采用答辩方式和对论文贡献多少确定。(2)在学完一部分后随堂闭卷测验。(3)理论课按照章节结束后,布置学生独立完成写小论文综述。课程闭卷考试:首先,在保留传统笔试形式的前提下,对笔试考试的内容进行改革,一方面压缩客观题的比例,另一方面增加主观题的比例;其次,试题题型更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教与学的情况,所出的试题特别注重突出考查学生的三基部分以及综合运用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全部结束后布置题目写课程综述论文,要求广泛参考文献内容有新意,成绩占总成绩20%。改革的目的希望真正起到引导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作用。过去的课程成绩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实验和期末一次闭卷考试,难以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其他能力进行考核,采用新的考试方案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考核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3.2 考试效果及分析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出勤率在98%以上,平时成绩在88%以上,实验成绩在80%以上,开卷成绩85%以上的较高的成绩,虽然期末成绩平均在65分以上,三个班80分及以上占总人数的9.68%,但是几个部分综合的总评平均成绩三个班接近80%,其中优秀率平均达到17.74%,不及格率为零的较好的成绩。
3.3 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调查
通过对132名学生的调查问卷分析,有25.36%的学生认为新的考试方式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有23.19%的人认为可以从多方面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有19.57%的学生认为新的考试方式灵活,认为此种考试方式需要经常看书、复习的占到15.22%,学生对考试改革的态度的总体态度持赞同的占到86.23%,有13.77%的学生认为此种考试方式比以前紧张。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如果考试改革真正有助于启迪智慧、培养能力,学生不仅不会害怕考试改革,反而会将它当成锻炼自己的好机会。
3.4 学习习惯改变
以前对于课本外的参考书有50.72%的学生表示不看,31.88%的学生只在考前看,教师布置课外作业及参加课外学习小组,有51.45%的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中看参考书。但是对于课本外的知识的获取途径有76.09%的学生是从电脑上,从图书馆获得知识的不到10%(9.42%),没有看课外相关知识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对考试没用或没有明确的目标,只有10.86%的学生认为没有时间。因此,学生的学习还是被动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布置课外作业及开展课外学习小组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这次期末成绩偏低,这与大多数学生认为期末的闭卷成绩只占30%,对总分影响不大,导致在思想上不够重视有关。因此,考试改革不应仅停留在考试形式的改革,还要注重学生思想上的改革,不做分数的奴隶,但也不应该在思想上投机,如果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教育,也无法达到考试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还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考试方案,总结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问题方法。
4 推进高校考试改革的几点思考
4.1 促进教与学的双向提高
目前,高校的考试模式对教育的导向,仅仅是培养博学多才的人,而不是与社会需要统一起来提高人自身的能力。这也导致高校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背道而驰。将科学知识培养和社会能力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活动。科学的考试观应当是从“人”出发的,着重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考试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强调通过考试增强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进而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考试对教师而言,不只意味着课程教学任务的完成;对学生而言,考试不仅是为了获取学分、获得文凭和学位,而是要体现大学教育与社会的协调统一。考试目标突出能力提升,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8]。经过多次实践,发现采用课外学习小组,以实际案例为题通过大家共同努力,最终完成一份答卷,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其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9]。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展现和发挥自己的能力以及和队友的协作能力,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锻炼和提高。考试的目的不仅在于总结和评价教和学的效果、检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考试来改进教学工作的不足,提高教学质量,丰富教学内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10]。考试改革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创新,而教学方法的创新是考试制度改革的前提保证。考试制度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内容,与时俱进,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三者之间的关系,走出素质教育只是文化素质课教学任务的误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同时由于这种考试制度的改革方式将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考核结合,不断反馈、完善教师和学生的教与学,调动了学生及教师的积极性,对推动教学改革及提高教学质量得以长期有效的进行得到了保证。
4.2 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和评价过程如何公平化
考试改革的多元化不仅体现在考试方式及内容的多元上,也应体现在考试评价指标及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准确把握多元评价的内涵是建立科学的多元评价体系的前提和基础。如何在教师为主体多元化原则基础上,建立学生参与的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改变任课教师“一言堂”状态。让学生参与,学生变成评价的主体,可促使师生的“教学相长”,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多元化的评价主体机制,使得各方形成参与合力,保证教学质量的提高,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学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努力,学校应积极地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教师的改革尝试,在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新模式[11]。
5 总结
总体上新的考试方案体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有助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由于考试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考试的次数增加,教师的工作量会比以前加大,此外,如何建立适合多元化评价标准,提高其公平性也是考试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高等学校考试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的一种主要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和突破,改革当前传统的僵化课程考核方式,促进教学,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提高教学质量,才能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刘红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在观念贵在践行[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9.
[2]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5-147.
[3]赵峥.新时期高等教育考试改革创新的思考[J].高教管理,2007(12):114-115.
[4]王金兰,傅国华.高校课程考试制度改革初探[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1):112-114.
[5]潘栋辉.应用型本科院校考试改革与探索[J].教育改革,2012(1):14-16.
[6]惠涣河,卜晓军,杜育锋,等.开展考试改革构建综合性全程考试新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7(7):37-38.
[7]蓝昌裕.高校考试改革与应用型人才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11,23(1):125-128.
[8]李文利.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J].北京大学教育评估,2010(1):1-15.
[9]张晓京.推动“以探究式为基础的学习”[J].中国大学教学,2008(1):27-28.
[10]金敏力,聂磊,宋勤.面向实践能力培养的考试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1):70-71.
3.卫生纸品卫生吗 篇三
质检结果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纸巾纸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上海、河北、江苏、福建、广东、浙江、宁夏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48家企业的70种产品,合格62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8.6%。
主要问题
1.部分产品的标识标注不规范。按有关法律法规要求,生产企业至少应在产品的包装上标明生产厂家的厂名、厂址,产品名称及产品所执行的标准号,明示产品的质量等级以及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效期)或生产批号和限定使用日期等。
2.部分产品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本次抽查中有2种产品微生物指标超标。其中1种产品细菌菌落总数和真菌菌落总数分别超标10倍和3.9倍之多。
3.部分产品柔软度等重要性能指标不合格。
选用要点
1.首选大型企业、知名品牌、通过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产品。
2.看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应注明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电话、所执行的标准、产品的等级、生产日期、有效期等。最好购买最新生产的产品。
3.选择纯木浆产品。这些产品一般匀度好,绉纹细腻,摸起来手感好,不掉粉、掉毛,湿强度也好。目前,纸巾纸的生产原料复杂,有棉浆、木浆、草浆、废纸边、废纸等。用棉浆生产的纸巾纸质量最好,但其产量极低,市场上难寻踪迹。用废纸边、废纸作原料生产的产品,产品质量一般在中、低档范围,一般强度较低,易掉毛、掉粉,有的见水就散,夏天用来擦汗时,纸毛容易粘在脸上,这样的产品一般价格比较低廉,但为了保证使用效果,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
4.纸巾纸并非越白越好。纸巾纸产品标准中规定A等品的白度为85.0%~90.0%,有些生产企业为了提高产品白度,过量添加荧光增白剂,致使纸巾纸的白度超过90.0%,产品表面看起来白得不自然、色调不柔和,消费者最好不要购买。
纸尿裤:抽样合格率84.7%
质检结果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纸尿裤产品质量进行了国家监督抽查,共抽查了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广东、福建、江苏等7个省市43家企业生产的59种产品,合格50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84.7%。其中,抽查婴儿纸尿裤(含纸尿片/垫)47种,合格41种,抽样合格率为87.2%;抽查成人纸尿裤(含纸尿片/垫)12种,合格9种,抽样合格率为75.0%。
主要问题
1.少数产品卫生指标严重超标。其中有3种产品细菌菌落总数和真菌菌落总数同时超标。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主要原因,一是使用的原材料没有经过严格的选择和控制;二是在生产过程中造成污染。
2.渗透性能未达标。本次抽查中有4种产品该项不合格。
选用要点
1.选择大型企业、知名品牌的产品。
2.产品包装标识应齐全。产品包装上应注明生产企业的名称、地址、产品的执行标准、生产日期、有效期等。
3.消费者可结合使用经验进行以下方面的比较:
# 比较吸收量。吸收量大的产品意味着每片产品可使用较长时间,由此减少使用数量。有些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吸收量小,使用时频繁更换,使用数量有所增加。所以,选择时要考虑价格性能比。但每条纸尿裤(片/垫)使用时间也不宜过长,因为纸尿裤(片/垫)被污染后细菌会大量繁殖,影响身体健康。
# 比较使用后的干爽程度。好的产品吸收一定的液体后,表面能保持干爽,有利于保护皮肤干燥,使用者也感到舒适。
# 比较使用后的形状。好的产品吸收一定的液体后,应能保持完整、均匀的形状。而不好的产品,在使用时经过挤压、揉搓,吸收层会变散、结团,影响使用。这样的产品不宜购买。
4.卫生职称考试 篇四
2015年山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2015山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 2015山西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统一管理、指导下,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具体组织实施。根据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的有关规定及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14全省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4〕31号)要求,结合我省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的实际,现就2015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评审范围
全省各类型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中在卫生系列专业技术岗位上,包括已办理了离退休手续,仍继续从事卫生计生专业技术工作,并符合申报评审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评聘分离的全民事业单位人员以及申请评审两个及以上系列(专业)任职资格者,申报评审的任职资格档次,不得超过允许设置本单位的相应最高专业技术职务岗位等级。
专业技术人员申报评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应与所在专业技术岗位要求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系列(专业)相一致,本单位未设置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不得推荐评审相应系列(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下列人员不在申报评审范围:①国家公务员(含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人员);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中,截止当年《评审工作计划》中确定的相应评审委员会召开时间,已年满法定年龄未办理退休手续,也未经规定部门批准延长退11111 为专业相近学历,须取得学历后满3年,方可按相应任职资格评审的有效学历对待。非医、药卫生类院校取得的与医、药科学研究、临床诊疗、检验、卫生管理非明显相关的学历不得按医疗卫生类相近专业对待。1970年至1976年进入普通高等学校学习的大学普通班毕业生仍按晋人职通字〔2001〕87号文件执行。
3、学术水平与业务技术能力要求。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岗位所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工作成绩突出,圆满完成单位规定的医疗、教学、科研任务;精通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解决复杂疑难技术问题,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熟悉并掌握本专业国内外发展动态,能提出与本专业一致的研究方向和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具有较强的业务组织指导能力和培养专门人才的能力,能组织指导本专业学科的技术工作和科研工作。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国内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并能应用于实际工作,有较丰富的基层卫生工作实践经验,能熟练处理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抢救等;具有较强的业务组织指导能力,能够指导本专业下级人员的专业技术工作;尽职尽责完成本职岗位所应承担的工作任务,平均每年参加本专业工作不少于35周,工作成绩突出。
4、任现职年限。自本单位根据国家和我省专业技术职务聘任的有关规定聘任相应职务之年算起。任现职前己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要求任现职年限满5年;任现职期间,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要求取得学历的时间满5年或任现职年限满7年。
从2015年起,获博士学位者申报副高,要求取得中级资格满二年(有执业准入资格要求的专业,必须具备相应的执业准入资格满二年)。
11111(7)53岁以上申报副高级、55岁以上申报正高级的;
(8)中医药工作者可免试外语,但须参加我省组织的医古文考试。
6、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根据原省人事厅《关于贯彻〈人事部关于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的通知〉的实施意见》(晋人职通字〔2002〕98号)的规定,申报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人员,须有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四个模块合格证书。
下列人员可免去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①50岁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②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③近三年内从省外引进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从国外引进的留学人员。
对暂不具备条件的国家级贫困县所属事业单位和乡镇所属单位中的专业技术人员,可否免去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由各市人社局根据实际情况以文件形式确定。
7、考核要求。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人员,除参加考核和任职期满考核外,必须参加以工作业绩为核心的工作实绩考核。各单位要按照文件精神,根据申报人员工作岗位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山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绩考核表》和《山西省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登记表》,并做好公示工作。正常晋升人员,任现职以来近5年或7年内的考核、任职期满考核结果都须在称职以上;破格晋升人员,任现职以来的考核、任职期满考核结果都须在称职以上,并在近三年内有一次以上考核为优秀。所有参评人员均要求提供一篇近5年或7年内能够完全反映本人任现职以来专业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工作总结。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应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本专业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数量指标应从专业技术人员任现职以来的年均基本医疗工作数量和公共卫11111(2)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本专业较高水平的科技著作一部,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同时在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本专业研究方向一致的较高水平论文一篇。
(3)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项,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及以上奖一项,同时要求在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2、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人员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2)在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二篇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一篇。
(3)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的本专业科技著作一部,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3万字,同时在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4)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三等及以上奖一项,同时在省级以上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关于论文
11111(一)破格评审范围
不达规定学历要求或不满相应的任现职年限,若业绩、贡献特别突出,可根据相应的破格条件破格申报评审。不允许学历和任现职年限双重破格(学历不达本科及以上同时任职不满5年)。破任现职年限晋升者,只准比正常晋升规定的相应年限最多提前两年。破学历晋升者,须满足下列相应专业工龄要求。
(1)大专学历,破格晋升副高,从事本专业工龄满20年,破格晋升正高,从事本专业工龄满25年。
(2)中专学历,破格晋升副高,从事本专业工龄满25年;破格晋升正高,从事本专业工龄满30年。
2015年山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2015山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二)基本条件
符合正常晋升中除学历或任现职年限以外的其它基本条件。(三)任职以来科研、学术方面的业绩与成果量化条件
1、破格晋升正高职务任职资格须同时具备下列五条中的四条,符合其中(1)、(2)、(4)、(5)条破格者须同时在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公开发表研究方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一篇以上。
(1)主持完成(排名第一或第二)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解决关键性技术问题,其成果经有关部门组织评审鉴定,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2)获国家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一项;或获得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及以上一项。
11111 省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其中至少有两篇为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其中至少有一篇为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关于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不包括可视同国家级医学学术刊物。
(4)在国家专业出版社出版本专业有学术价值的卫生计生医学专著或译著一部,本人撰写部分不少于10万字。
(5)引进和研发新技术填补本专业我省空白或在本专业领域有重大突破,能有效地提高我省专业技术水平,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得到省内同行的认可。
四、山西省特殊卫生(中医药)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 山西省特殊卫生(中医药)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办法详见原省人事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特殊人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暂行办法〉的通知》(晋人字〔2006〕47号),符合条件的人员可照此申报评审。
五、专业实践能力考试
我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职务任职资格评价实行考评结合。所有申报参评人员均须参加全省2015统一组织的相应专业实践能力考试,考试成绩须达到正、副高分别确定的合格标准线,其中破格晋升者须达到优秀,才可参加评审。考试成绩只在当年评审有效。
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淘汰率为15%左右。考试成绩优秀线参考全部考生考试成绩的前30%划定,合格线根据考试成绩及人员分布情况酌情划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单独划定合格线。
六、其它有关事项
(一)严格程序,严肃纪律。按照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严格职称申报评审程序严肃工作纪律有关问题的通知》(晋人社职字〔2011〕75号)要11111
(四)实行申报名额核准制度。对实施岗位设置管理的事业单位(国家明确规定实行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评价的系列(专业)除外),实行申报名额核准制度。各事业单位报送评审材料时须出具人社部门核准的《山西省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名额核准表》。按照原省人事厅晋人职字〔2002〕90号文件《山西省人事厅关于在全民事业单位中实行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分离的通知》规定,实行评聘分离的单位,取得相应任职资格的待聘人员数量已超过本单位相应岗位职数20%的,新推荐参评人数不得突破本单位当年相应的空缺岗位数。
(五)论文要求。评审条件所要求的论文,均须是任现职期间独立完成或合作完成排名第一,在国内(CN)和国际(ISSN)统一刊号公开出版发行的本专业期刊和专业大报的科学技术版面上发表的,与本人实际从事专业学科一致的专业学术论文,字数一般应为2000字左右。凡申报参评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者,均须提交一篇公开发表的国家级或可视同国家级答辩论文。
凡申报时提供的学术刊物和学术著作,都要在互联网的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知网等国内主流数据库网站上进行检索、验证。申报者在上报评审材料时须将学术刊物、著作与网上检索页一同附上,并加盖单位人事(职称)印章。未经互联网上检索、验证的论文和著作不得在评审条件规定量化业绩内计算,只能作为参考条件。
被世界权威索引系统(SCI、EI)收录的专业学术论文,可按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发表的论文对待(EI收录的论文集除外)。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和可视同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具体参照附件3所列目录执行。其中发表在可视同国家11111 案中原始记载的,取得中等及以上专业教育学历、或高级中学毕业经相应专业培训以后,实际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为准;军队转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以本人服役期间提干之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时间为准,实算至2015年底。
(八)有下列情况者不予参加考试和评审:
1、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等国家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参加考试和评审者;
2、伪造学历、学位、荣誉证书者,谎报成果、弄虚作假、剽窃他人医疗、科研成果者,严重违反专业能力考试纪律者,三年内不准参加考试评审;
3、工作严重失职或有重大事故,其中医疗事故责任者未满3年,医疗差错责任者未满1年;
4、凡收受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经组织查实者;
5、在评审中采取不正当手段拉关系、走后门、搞不正之风和无理取闹者;
6、其它严重违反人社、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允许参加考试和评审者。
(九)申报评审材料要求:
1、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省直主管部门(单位)出具的推荐(占岗)函或《山西省事业单位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申报名额核准表》。
2、《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表》一式五份(委直单位四份),并贴近期一寸免冠照片(要求与专业实践能力考试报名表的上传照片同底)。
3、答辩论文一篇(申报正高者须为卫生系列指定的国家级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及任现职期间或近5年来的专业技术工作总结各一式五份,须按照附件1、2(附后)要求格式打印,经所在单位审查并加盖单位印章。
11111
15、正常晋升人员和破格晋升人员《山西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材料汇总一览表》各三份,要求由各推荐主管部门统一使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高级职称专用软件录入并用A3纸打印,审核盖章后报送,同时报电子版。
16、《山西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申报简表》一式三份。
17、《山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工作实绩考核表》一式三份。
(十)评审安排。材料收审、专业能力考试、现场答辩集中安排在太原市,时间及地点等具体事宜由省卫生考试中心另行通知,详细情况请及时登录山西卫生考试网查询。
(十一)根据山西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收费标准的通知》(晋价行〔2005〕291号)文件精神,我省参加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评审人员每人交评审费650元,由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负责收取。
2015年山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申报条件---2015山西卫生高级职称评审
5.卫生职称考试 篇五
云南省卫生厅关于参加2007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 中、初级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
按照人事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2007年度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现将报名相关事宜及考试时间通知如下: 一、上网报名时间:月10日至11月30日。 二、报名方式:按照要求所有考生均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报名。各地考生个人可登陆中国卫生人才网(网址:)自行报名,并根据报名须知在网上填写个人报名信息,打印《2007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表》一份,携带个人报名申报材料及报名所需有效证件到属地卫生局(考点、报名点)进行审核后,完成报名。 三、报名考生资料审核时间:2006年11月20日至12月5日止。 四、考试方式:纸笔作答及人机对话考试方式。〔自2007年度起,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专业代码为026至083(含)之间的各专业“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两个科目的考试,均改用“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其“基础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两个科目仍采用纸笔作答的方式进行考试。〕 五、考试时间(纸笔作答)考试科目考试日期和时间基础知识5月26日9:00--11:00相关专业知识14:00--16:00专业知识5月27日9:00—11:00专业实践能力14:00—16:00人机对话考试时间另行通知。 六、报名范围:在云南省范围内的医疗卫生机构中直接从事卫生技术工作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 七、其它事项: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考生到当地卫生局(考点、报名点)进行报名审核后,完成报名工作。中央驻滇单位、部队、武警、省属有关厅局单位到省直考点(云南省卫生厅人才交流服务中心)进行报名审核后,完成报名工作。 附件:2007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需提交材料 2007年卫生资格考试专业目录6.职称英语考试卫生类阅读判断4 篇六
15
PASSAGE 12
Kitchen Design
Over the years economic, social and technological factors have influenced the design of kitchens. Since it is often used simultaneously by both family members as well as guests, the kitchen requires not only a glamorous look but a practical one. Also, the design elements must meet the needs of the modern family.
Environmental concerns have had an enormous impact on kitchen design. This concern includes recycling of house hold material, as well as energy efficient appliances and the purity of both water and air. Research shows that up to 85 percent of the population is concerned about what might be in their drinking water. They are also often dissatisfied with the taste and odor of what comes out of their tap. This is why it s important to consider adding a water filter system.
The character of today s kitchen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way it was thirty years ago. There s more sophistication in food preparation, and more technological help with cooking and clean-up.
When choosing cabinets, first consider the style. Use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of your house as a guide. Because cabinets are a big investment, it is best to choose quality. Popular styles in kitchen cabinets are framed panel doors with raised or recessed panels of wood, cabinet fronts with glass panes, or simple slab doors in a rich painted or laminated finish. Cabinet pulls, don t be afraid to mix and match styles.
Because many of today s kitchens consist of two of more cooks sharing in the meal preparation, there is a need for more counter space, cooktops and sinks. Although lifestyles are changing, the primary function of the kitchen as an area for preparing food has remained unchanged. The sink remains one of the most used areas in the kitchen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decorative statement.
7.卫生职称考试 篇七
1.1 资料
采用2002-2011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名及考试结果数据, 并抽取公共卫生类所有考生进行全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
1.2 报考条件
报考药 (护、技) 士者, 大、中专毕业,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年。
报考药 (护、技) 师者,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中专毕业, 从事药 (护、技) 士工作满5年;大专毕业, 见习期满1年后, 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2年;本科毕业, 见习1年期满;研究生班结业或取得硕士学位者。
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全科医学的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已与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并轨。
报考卫生专业中级资格者, 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取得相应专业中专学历, 受聘担任医 (药、护、技) 师职务满7年;取得相应专业大专学历, 从事医 (药、护、技) 师工作满6年;取得相应专业本科学历, 从事医 (药、护、技) 师工作满4年;取得相应专业硕士学位, 从事医 (药、护、技) 师工作满2年;取得相应专业博士学位。
1.3 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及题库系统的统计分析功能, 将统计出的报名及考试成绩数据以Excel表格导出, 用Excel进一步统计、分析数据。
2 结果
2.1 公共卫生类各专业总体情况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公共卫生类共12个专业, 涵盖了公共卫生体系的所有技术岗位 (表1) , 全国的考生总人数变化不大, 但总体趋势升高, 但有波动, 其中7个技术类职业报名人数明显增多, 但近两年也呈下降趋势, 公共卫生和妇女保健专业几乎一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 疾病控制、职业卫生和健康教育考生人数波动不大。从历年的考试通过率来看, 总体通过率2007年出现了一个波谷, 其他各年度均在40%~60%间浮动, 医师各个专业要普遍高于技师各个专业的通过率, 两个技术专业 (士) 一级别的通过率最低, 并且考生人数多的专业要较考生人数少的专业通过率稳定。 (表2)
2.2 公共卫生类各专业学历构成变化情况及学历别通过率
2.2.1 公共卫生类各专业学历构成变化情况分别选取了2002年、2006年和2011年各个专业的考生学历构成, 用来分析学历构成的变化趋势。
由图中可以明显开出看出考生的学历构成的明显变化, 2002年中专和大专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本科生多数专业不足1/4, 硕士只有少数几人;2006年本科生的比例相对于2002年有了较大提高, 已有半数超过1/4, 并且硕士的数量也有明显增加;2011年多数专业的中专生已经减少到1/3以下, 大专和本科生成为考生的主题, 硕士明显增加, 并且中级职称的专业中博士生也有了一定数量。 (图1、2、3)
2.2.2 公共卫生类各专业学历总通过率
各个专业的考生学历都与通过率明显呈正相关, 且本科生与中专和专科的差距较大, 硕士和博士由于考生人数较少表现稍有不稳定。不同学历间通过率的差别也正验证了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效性。 (图4)
2.3 各专业工作年限构成变化情况及工作年限别通过率
2.3.1 各专业工作年限构成变化情况
分别选取了2002年、2006年和2011年各个专业的考生工作年限构成。2002年和2006年考生人数中工作年限10年以上的人员占绝对主导地位, 中级职称的报考人数中占到80%以上, 初级职称也基本占到60%以上;2011年工作年限十年以内的考生尤其是0~5年的考生有了明显的增多, 尤其是初级职称已经达到甚至超过80%。该现象与学历构成的变化共同反映了近几年我国对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充实相对以往较多的高学历专业人员。
2.3.2 各专业工作年限构成变化情况及工作年限别通过率
工作年限与通过率明显呈负相关, 工作年限长的考生通过率低, 这与工作年限长的考生多为低学历有关, 也进一步说明了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有效性。 (图5)
3 讨论
3.1 人员数量变化情况
从历年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考人数来看, 公共卫生队伍共12个专业的报考总人数从2002-2011年总体呈现升高趋势, 但有波动, 2011年相对于2002年增长了15%。从2004-2009年基本呈现升高趋势, 2008、2009年是报考人数的一个小高峰, 分析原因为2003年非典事件以后全国加强公共卫生系统人才队伍建设, 2008、2009年为扩招后的本科生参加职称考试的高峰年。从数据还可看出公共卫生系统重点加强了实验室人员队伍建设, 微生物检验技术及理化检验技术各个级别的报考人数都呈明显增高趋势, 而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两个仍需要充实人数的专业考生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
3.2 学历结构和工作年限
从2001、2006、2011三个年度考生的学历构成的明显变化结合考生工作年限的变化可见近些年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不仅注重了数量, 还注重了人才的专业性, 新进人员学历层次较历史有了很大提高。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中专和大专设立预防医学专业的院校数量不多, 预防医学多为本科, 因此公共卫生机构中低学历的工作人员多为医学相关专业而非预防医学专业, 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 所以提高新进人员的学历层次对于提高公共卫生体系的业务能力建设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建议
4.1 充实公共卫生人才队伍
从报考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人数角度来看, 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总数量并无明显增加, 考虑其可能与2001年, 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卫生监督体制改革实施的若干意见》和《关于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有关, 原来的卫生防疫站分成疾病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中心, 疾病控制中心的专业技术人员部分分流到卫生监督中心, 公共卫生体系职能部门得到分工细化, 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并无增加[1,2]。但是近年来各种新发传染病、各种突发卫生事件都对公共卫生队伍的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以应继续充实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4.2 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目前的公共卫生专业技术队伍平均学历水平仍不高, 尤其是工作1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在职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构成也较复杂, 存在大量非预防医学相关专业的工作人员, 专业毕业生尚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衔接过渡培训, 非专业毕业生对于公共卫生的大卫生观认识更不全面, 且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技术问题也不断更新。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日常的专业技能培训, 来不断提高公共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技能水平, 以便应对各种公共卫生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焱, 刘东山, 雷苏文, 等.全国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人力资源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8, 24 (6) :585-588.
8.卫生间“卫生”十招 篇八
卫生间所有的地面污水,都要从地漏处流走,半个月不清理,那里就会积起厚厚的一层脏东西,乱发缠着泥垢,味道着实不佳,若是气温较高的春夏季,还可能孳生蚊虫。解决之道是及时查“漏”,每周清理,让此处不藏污纳垢。
第二招:特殊垃圾,每天清理
卫生间垃圾桶里的便纸,很多人会等到积满才处理,这很容易让卫生间充满糟糕的味道,垃圾桶也会成为细菌孳生地。所以,最好每天清理一次垃圾桶。
第三招:让化学清洁剂“搬家”
存放在卫生间的消毒水、洁厕剂、油烟净等化学清洁剂,主要成分中大多包括氯、酚、醛、苯这些容易分解的化学物质,在高温、高湿的卫生间里最容易蒸发,形成有害化学物体,既让卫生间味道难闻,又有损身体健康。所以,不要把这些物品存放在卫生间。
第四招:绿色植物吸味
无窗的卫生间,单靠排风扇很难完全去除污浊味道。可以摆放如常春藤、吊兰、一叶兰等耐阴植物,这些绿色植物既能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又能制造氧气,还能美化环境。
第五招:深度清洁下水管道
洗脸盆明明洁净如新,为什么仔细闻还是有臭味?原来,在你看不见的下水道深处有许多细菌。现在装修市场上常见的面盆下水管道,绝大多数采取的是过滤下水方式,就是在管道中间加装滤网,把颗粒脏物、头发这些容易堵塞的物体,都留在滤网上,只让脏水流下去。天长日久,管道内壁和滤网上沉积的脏物,便会产生臭味。解决的办法是,找一根废筷子,在筷头上绑片棉布,蘸上洗洁剂后伸进管道中清洁。如果嫌这样做麻烦,也可以去家居超市购买“管道通”一类的专用清洁粉剂,投入下水道后用清水冲洗即可。
第六招:浴巾、毛巾、拖把及时清洁
用过的浴巾、毛巾,如果脏了,在第一时间就要清洗干净,如果毛巾并不脏,那就拿到阳台上晾晒消毒。同理,使用完的拖把,弄干净后最好晾干再收进卫生间。
第七招:淋浴后要通风
淋浴时,房间里积蓄了大量的热水蒸气,它们会促使装修材料中的有害气体释放。而且,这些水蒸气会沁入瓷砖接缝、马桶接缝或是任何易积水的表面,不消多久,便长出一片片的霉斑,那时候,再来清除可就困难了。所以,每天淋浴结束后,立刻开启排风扇,加速水分蒸发,才能保持卫生间千爽洁净。淋浴后换下来的潮湿衣物,也要及时清洗。
第八招:清洁工具也要清洁
马桶刷、水拔子、抹布都是随手用得着的工具,当然也得摆在卫生间,在使用它们作清洁工具的同时,可别忘了它们自身也需要好好洗洗。马桶刷的硬刷毛粘上污垢就很难自动脱落,水拔子的内层若是有脏东西存留也很难发现,抹布更是细菌的高产地。长久如此,它们自身便由清洁工具变成了污染源,味道自然好不到哪里去。所以,最好在做完大扫除后,再稍微多费些精力,把这些工具也好好清洁一番。
第九招:选好卫生纸
过于雪白的卫生纸有可能是使用了漂白剂,直接在皮肤上使用有碍健康。卫生纸的香味通常属于“化学香”,和卫生间的味道混在一起并不好闻,而且由于化学成分的挥发,还会诱发头疼、晕眩等病症。所以,挑选卫生纸,知名品牌、本白、略有些粗糙的纸才是上选。
第十招:竹炭、干茶叶长期吸味
虽然采取了种种措施,但因为有马桶、淋浴房、洗脸盆的存在,卫生间变香的工作并不轻松。想要轻松高效地完成任务,可以采取一些耗力少、见效大的招数。找个好看的容器,在里面放些竹炭、干茶叶等自身没味道的吸味剂,至少可以消除卫生间30%的坏味道。每月更换,效果可以持久。
【卫生职称考试】推荐阅读:
职称英语卫生类核心词汇08-09
江西省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条件08-12
职称英语卫生类B试题解析11-12
卫生事业管理考试总结06-26
职业卫生知识考试试题07-04
卫生技术资格考试网10-23
答案职业卫生知识考试题08-21
2022年卫生监督执法考试题08-08
2015年公共卫生知识考试题带答案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