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消费差异

2024-10-26

中西方文化消费差异(精选8篇)

1.中西方文化消费差异 篇一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语文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不同的文化背影和文化传统,使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也存在有相当的文化差异。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也直接反映着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根深蒂固的弦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而久远的影响。中国人向来以自我贬仰的思想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作为行为的基本准则。“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观念作为每个人的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反对过分地显露自己表现自我。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这种群体性的文化特征是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国家价值观的形成至少可追溯到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崇尚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至上,竭力发展自己表现自我。“谦虚”这一概念在西方文化中的价值是忽略不计的。生活中人们崇拜的是“强者”“英雄”。有本事,有才能的强者得到重用,缺乏自信的弱者只能落伍或被无情地淘汰。因此,西方文化体现出个体文化特征,这种个体性文化特征崇尚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

正因为如此,中西两种文化在对某些单词所带有褒贬色彩上有差异。如:ambition一词,本身具有褒贬两种含义。中国人用其贬义,表示“野心勃勃”,而英美人则取其褒义,表示“雄心壮志”。Aggressive一词,中国人常用来形容某人“挑衅”“好斗”,而美国人则用来形容某人“进取上进,有开拓精神”。

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不计较老少界限,多以朋友相处。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历来崇尚“四世同堂”“合家团圆”,自古就有“父母在,不远游”的良言古训;而在英美国家,18岁的子女仍住在家里依靠父母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他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双手去独立生活。同样,年龄大的父母即使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一般也不会拖累子女,他们往往要住进老人院,由社会关照。

中西方的文化差异除了表现在价值观,习俗差异等外,还与生存环境,宗教信仰,历史典故的不同有关。

1、生存环境方面:

语文的产生与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lv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 rest on one’s oars(暂时歇一歇),to keep one’s head above water(奋力图存),all at sea(不知所措)等等。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 “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2、宗教信仰方面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语言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有“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Go to hell(下地狱吧)这样的诅咒。

3、历史典故方面

英汉两种语文中有大量的由历史典故形成的。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如“东施效颦”“名落孙山”“叶公好龙”等等。英语中Achilles’heel(唯一致使弱点),meet one’s waterloo(一败涂地),Penelope’s web(永远完不成的工作),a pandora’s box.。(潘多拉之盒――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等。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了中西方有诸如此多的文化差异,而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现代化的进程加速了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流通,将各个民族纳入到一个共同的“地球村”中,跨文化交际成为每个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一个企业若想让自己的产品畅销国际市场,不仅需要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使该产品在包装设计和实用性方面符合对象国民众的心理需求。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在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给学生带来的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称呼语

汉语中的亲属称谓有泛化使用的倾向,常用于非亲属之间:年轻人对长辈称“叔叔”“阿姨”;对平辈称“大哥”“大姐”。但在英语中,亲属称谓不广泛地用于社交。如果我们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Smith”“Auntie Brown”,对方听了会觉得不太顺耳。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且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Uncle Tom”。

又如学生知道teacher的含义是“老师”,也就相应地把“王老师”称为“Teacher Wang”。其实,英语中teacher只是一种职业;汉语有尊师的传统,“教师”已不仅仅是一种职业,而成为一种对人的尊称。由于这种文化上的差异,造成学生的简单理解:王老师=Teacher Wang.此外还把汉语中习惯上称呼的“唐秘书”“张护士”称为Secretary Tang, Nurse Zhang,英语国家的人听起来感觉不可思议。英语中称呼人一般用Mr., Miss,Mrs.等。

2、感谢和答谢

一般来说,我们中国人在家族成员之间很少用“谢谢”。如果用了,听起来会很怪,或相互关系上有了距离。而在英语国家“Thank you.”几乎用于一切场合,所有人之间,即使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也不例外。送上一瓶饮料,准备一桌美餐,对方都会说一声“Thank you.”公共场合,不管别人帮你什么忙,你都要道一声“Thank you..”这是最起码的礼节。

当别人问是否要吃点或喝点什么时(would you like something to eat / drink?),我们通常习惯于客气一番,回答:“不用了”“别麻烦了”等。按照英语国家的习惯,你若想要,就不必推辞,说声“Yes,please.”若不想要,只要说“No,thanks.”就行了。这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含蓄和英语国家人坦荡直率的不同风格。

3、赞美

在英语国家,赞美也常用来作为交谈的引子。赞美的内容主要有个人的外貌,外表,新买的东西,个人财物,个人在某方面的出色的工作等。通常称赞别人的外表时只称赞她努力打扮的结果,而不是她的天生丽质。因此赞美别人发型的很多,赞美别人漂亮头发的很少。对别人的赞美,最普通的回答是:Thank you.如,A: Your skirt looks nice.B: Thank you.4隐私

中国人初次见面问及年龄,婚姻,收入,表示关心,而英语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这

些都涉及个人隐私。如在JEFC Book 1 Lesson 16中有这样的对话:“How old are you,Mrs Read?” “Ah,it’s a secret!”为什么Mrs Read不肯说出自己的年龄呢?因为英语国家人都希望自己在对方眼中显得精力充沛,青春永驻,对自己实际年龄秘而不宣,妇女更是如此。再如中国人表示关心的“你去哪儿?”“你在干什么?”在英语中就成为刺探别人隐私的审问,监视别人的话语而不受欢迎。

5、打招呼

中国人日常打招呼习惯于问:“你吃饭了吗?”如果你跟英语国家的人这样说,他们认为你是想请他们吃饭,英语国家人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体育以及兴趣爱好为话题。

6、节日

中国和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还显著地表现在节日方面。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处,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复活节),April fool’s Day(愚人节),Thanks Giving Day(感恩节),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中西方节日的风俗习惯也很不相同。在节日里,对于别人送来的礼物,中国人往往要推辞一番,表现得无可奈何地接受,接受后一般也不当面打开。如果当面打开并喜形于色,可能招致“贪财”的嫌疑。而在英语文化中,人们对别人送的礼品,一般都要当面打开称赞一番,并且欣然道谢。

7、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比如red一词,无论在英语国家还是在中国,红色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节假日)。尤其在中国,红色象征革命和社会主义等积极意义,但在英语中“red”还意味着危险状态或使人生气,如“red flag”(引人生气的事)。还有当看到商业英语中的“in the red”,别以为是盈利,相反,是表示亏损,负债。

总之,中西方的文化存在着很多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必须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对语言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运用语言。

参考书目(文献)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文化即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4。

方文惠主编,《英汉对比语言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福州

2.中西方文化消费差异 篇二

1. 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差异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 与“自我” (self) 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无处不在。英语中有大量以自我为中心的词语, 如self-support (自立) , self-service (自助) , selfconfidence (自信心) , self-reliance (特立特行) , self-admiration (自我赞赏) 等。此外, 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 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自豪, 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荣誉感及在获得成就后的狂喜。而中国文化则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坚持先国家, 后集体, 再个人;先利民, 再利己, 中国文化也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 而是提倡谦虚。

2. 社会关系差异的比较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 认为“人生而平等”, 无论贫富, 人人都会尊重自己, 不允许别人侵犯自己的权利。同时, 人人都能充分地尊重他人。在美国, 很少有人以自己显赫的家庭背景而引以为豪, 也很少有人以自己的贫寒出身为耻, 因为他们知道, 只要自己努力, 就一定能取得成功。在美国有很多谚语也验证了这一点, No pain, nogain. (不劳无获) ;God help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有志者事竟成) ;If working hard, even a cowboy can be president. (只要努力, 牛仔也能当总统) 。而在中国, 一人得道, 仙及鸡犬, 家庭背景在人的成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把父母作为保护伞, 躺在父母功劳簿上的人比比皆是, 而且中国的社会关系网交错成一张非常复杂可怕的大网, 曾经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凭诚可贵, 道德价更高;德才做参考, 关系最重要。”“上面有关系”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3. 社交礼仪的差异

(1) 寒暄语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及收入等, 而西方人很讨厌人家问及年龄与收入等个人私事。中国人路遇熟人, 会问:“吃了没有?”“去哪呀?”“干什么去?”这些在我们看来比较自然随和的言语, 对英美国家的人来说, 这多少触犯了他们的隐私权, 即使勉强给你一个答复, 心里也会嘀咕:问我吃了没有, 是不是对方想邀请我一起外出用餐?而对于“Where are you going?”, 大部分讲英语的人 (English-speakers) 听后会不高兴, 他们的反应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 (不关你的事。) 西方人见面, 通常会使用“Hello!”“How do you do!”或者谈论天气, “It is a fine day today, isn’t it?”“It’s raining hard, isn’t it?”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如:“你今天气色不好, 生病了吗?”“好久不见了, 你又长胖了。”西方人很忌讳别人说:“You are fat.”他们很难理解中国有些服装店起的名字为“肥婆”“胖太太”“胖依衣”“肥而美”, 他们认为没有人会进这种店购物。

(2) 餐桌上的礼仪差异

西方人聚餐时遵循的是:“让菜不夹菜, 让酒不劝酒。” (莫大伟, 首都师范大学外教) , 西方人认为吃饭时不用劝客人, 他们通常会说“Help yourself.”, 而且盘子是自己的私人领域, 夹菜无异于把菜直接放到别人嘴里, 非常不舒服, 难以接受。而中国人的好客殷勤则是传承了过去的传统, 因为以前资源不丰富, 有好吃的、好喝的都先满足客人。另外, 在吃东西时, 中国人喜欢出声, 并且频频举杯敬酒、劝酒, 大声地吆喝, 在西方人看来非常不雅, 他们敬酒时使用的是香槟酒, 会非常礼貌地祝酒、干杯, 而如果要喝白酒或啤酒, 他们会去酒吧, 这属于个人行为。在碰杯时中国人有尊长、地位之分, 年幼的, 地位较低的, 杯子要低于对方, 而西方人认为杯子举得越高越好, 表明高兴 (high) 。中国人在就餐时在餐桌上经常会忍不住吸烟, 饭后会剔牙, 有些爱美的女士会拿出小镜子, 整理服饰。头发, 扑点粉, 补点口红, 而男士则会摆弄自己的领带, 松松裤带, 有时甚至把鞋脱了。这些在西方人看来特别粗俗、不得体, 难以忍受。

(3) 对待礼物的态度差别

中国人收到礼物时, 通常会说:“你破费了, 花这些钱干吗?”或是“你真见外, 还带东西来, 你拿回去自己用吧。”然后把礼物放在一边, 看也不看 (其实非常想看, 怕人说贪心, 等客人一离开, 会迫不及待地打开。) 而送礼方则会说:“也没买什么好东西, 花的钱也不多。”“我们用不上, 所以给你送来了。”而实际上, 礼物是其精心挑选的, 也花了很多钱。西方人则不同, 他们送礼物忌送贵重的礼品, 有贿赂之嫌, 忌送过时的、淘汰的东西, 并且收到礼物他们会当着客人的面马上打开, 说:“Thank you!”

(4) 对待别人赞扬的态度差别

在听到别人赞扬时, 中国人往往是否定对方的赞美词, 贬低自己一番, 而西方人则一般没有贬己尊人的现象。他们听到赞扬后往往表示高兴并如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例如:一位中国青年妇女在美国, 身上穿着一件漂亮的服装, 当别人对他说:“这件衣服真雅致, 颜色美极了。”这位中国妇女听了, 内心很受用, 但有些不好意思, 就回答说:“No, it’s just a very ordinary dress.”换作西方人则会表示感谢, 说:“Thank you very much.”或“Do you real-ly think so?””“Oh, really?Thank you very much.”

4. 饮食文化差异比较

(1) 饮食观念不同

中国人特别讲究吃, “民以食为天”足以说明吃的重要性。这主要是因为几千年来, 这个民族都处于低于生产力水平, 人们总是吃不饱, 所以才会有一种独特的把吃看得重于一切的饮食文化。但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最大弱点是过于追求美味, 忽略了营养, 中国人在品尝菜肴时, 往往会说这盘菜“好吃”, 那盘菜“不好吃”;而西方是一种理性饮食观念。不论食物的色、香、味、形如何, 营养一定要得到保证, 讲究一天要摄取多少热量、维生素、蛋白质, 等等, 即使口味千篇一律, 也一定要吃下去———因为有营养。

(2) 饮食方式差异比较

在中国, 任何一个宴席, 不管是什么目的, 都只会有一种形式, 就是大家团团围坐, 共享一席。宴席要用圆桌, 这就从形式上造成了一种团结、礼貌、共趣的气氛。美味佳肴放在一桌人的中心, 它既是一桌人欣赏、品尝的对象, 又是一桌人感情交流的媒介物。人们互相敬酒、互相让菜、劝菜, 在美好的事物面前, 体现了人们之间互相尊重、礼让的美德。

西式饮宴上, 食品和酒尽管非常重要, 但实际上那是作为陪衬。宴会的核心在于交谊, 通过与邻座客人之间的交流, 达到交谊的目的。与中国饮食方式的差异更为明显的是西方流行的自助餐 (近几年, 我们也不时学习采用这种形式) , 此法是:将所有食物一一陈列出来, 大家各取所需, 不必固定在位子上吃, 走动自由, 这种方式便于个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不必将所有的话摆在桌面上, 也表现了西方人对个性、对自我的尊重。但各吃各的, 互不相扰, 缺少了一些中国人其乐融融的情调。

当然, 中西方文化差异不只以上几个方面, 由于篇幅所限, 就不一一枚举, 我们应该了解的差异还有诸如:美国的男人在交谈时总保持45—80厘米的距离, 男人们之间除了短暂的握手之外, 彼此很少接触, 他们从不拉手, 也从不互相搂着坐, 否则有同性恋 (homo) 之嫌, 而我们中国人却从不讲究这个, 外国人觉得不可思议。

总而言之,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形形色色, 无处不在, 当然, 对它们的了解是多多益善。

参考文献

[1]杜学增.英汉文化习俗比较[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2]胡文仲.文化与文学.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

[3]施家伟.英汉文化称赞语对比分析[J].汉语学习, 2000.

[4]邱尚瑛.英语和汉语在表达上的差异.中等医学教育, 1998.

3.专访P&G:东西方香水消费差异 篇三

L:在中国,宝洁公司高级香水化妆品部目前主要有八个香水品牌:Dolce&Gabbana,Gucci(古驰),Hugo Boss,Lacosle,Dunhill(登喜路),Montblanc(万宝龙),Escada(爱斯卡达)和Anna Sui(安娜苏)。宝洁公司在全球市场还有很多其他香水品牌,而且往往是当地最畅销的香水品牌。

M:每一种香水都有自己独特的品牌文化,简单地介绍一下(宝洁)各香水品牌主打产品的市场定位及针对性。宝洁代理的香水品牌中,这几年销量最好的是什么?可以用具体数字来表明么?

L:宝洁公司的香水业务在中国近年一直保持着数年两位数字的稳固增长,这跟中国日益强劲的消费能力和每年众多在境内上市的香水新品很有关系。在宝洁公司的产品组合中,Hugo Boss香水作为全球领先的男性香水品牌,在中国也享有稳固的地位。而针对女性市场,ANNA SUI、Dolce&Gabbana和GUCC都发展得很快。很可惜我不能提供有关的数据,也许我们的数据供应商:美容研究组织(总部设在法国)可以提供有关数字。

M:你觉得东方女性比较偏爱哪种类型的香水?西方呢?

L:清淡型的香水对于亚洲的消费者特别有吸引力。在亚洲,花果香调的香水都卖的非常好,比如安娜苏即将上市的FIightof Fancy逐梦翎雀女士淡香水就是这种类型的。而西方消费者会被各种各样的香水所吸引,他们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场合或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更换香水。

M:从销售的角度来看,东、西方客户在选购香水时有什么不同之处?

L:东方的消费者会更喜欢清淡一点的香水,而且使用香水更加保守,而西方消费者通常都拥有和使用各种各样的香水,并视他们的情绪,会选择最适合的香水。

M:在香水零售中,是否针对中国市场做出特别的零售方式呢?

L:对于P&G P restige来说,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市场——消费者都很年轻并了解奢侈品。随着可支配的收入稳步增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会发现香水世界的迷人之处。

M:在西方的香水零售业中,香水的销售方式大概有几种?具体是哪几种?

L:西方香水零售业:百货公司(通常都会设立专门的香水销售区域),香水连锁店,香水专卖店,药妆和保健品连锁店,或者通过互联网销售。创建适合的氛围,让消费者可以体验和了解香水,是香水零售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在中国,丝芙兰(Sephora)的店铺扩张和众多区域香水连锁店将进一步完善和重塑香水零售渠道和改善购买体验。

M:你怎么看待香水和西方经济发展的关系?

L:我会说,在西方香水行业更多地涉及到了艺术和文化领域,而不单纯的是跟经济发展有关。因此,经济发展只带来了更有利的条件,让人们能够更能够享受香水带来的奢华和乐趣。

从Lucas先生的回答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正在不断向成为世界香水消费大国进军,而由于消费者自身的特点和市场发展状况等因素,中国与西方还存在着香水消费方式上的差异。据欧睿咨询公司统计,目前虽然全球香水消费额已达260多亿美元,但香水在欧美市场却已经出现了缓慢增长甚至是下滑的趋势,而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奢侈品市场也在不断扩大,在香水消费中也显示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高盛公司的经济学家更大胆预测中国的t奢侈品市场约占全球总额的3%,而香水占到更多比重。如果没有中国奢侈品市场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奢侈品行业遭到的打击可能更难以想象。而未来10年,中国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将位居世界第二,香水的消费也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Lucas先生也提到了在中国奢侈品的购买者都非常年轻,大部分是20-40岁的年轻人,而在发达国家,这个市场的主导者是40-70岁的中年人和老年人;中国仍处在用价格来衡量产品是否奢侈的阶段;欧美国家则更倾向于用消费方式来定义奢华。在这种情况下,比起欧美国家大量投资的别墅、豪华交通工具、阖家旅游等奢侈品来说,中国消费者更多的奢侈品大部分还集中在服饰、香水、手表等个人用品上,这也为中国的香水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发展契机。

2007年,宝洁公司高档香水化妆品部就有针对性的在中国推出了10余款新品香水,以迎合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这种需求随着中国消费者对品牌和香水文化的认知不断加深和拓展,也在不断升级。香水消费其实是品位和观念的消费,浓缩于瓶中的芬芳液体之所以能跻身奢侈品的行列,不只是因为其自身价值的稀缺,更是因为其中深厚的历史积淀让它弥足珍贵。

而年轻的中国香水消费主力军,新富阶层的文化层次和香水消费观念也在逐步提升。香水这类奢侈品对于她们,不仅是一款精致的产品,更象征着一种高品位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识到,每一款香水都是一种独特的理念,选择香水也是确认自己身份、展现个人风格的一种方式。消费时不仅带来瞬间的愉悦感受,也带来了别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认知和体会。这种精神上的奢侈感受远比产品本身的性能更为重要,这也是高档香水站在中国奢侈品市场前沿的原因之一。

从去年开始,受到中国化妆品产品关税调整的影响,进口香水的价格略有提升,但是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影响到中国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今年的情人节,香水市场依然热火朝天,各大品牌都适时推出新品。随着香水市场销售渠道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中国的香水消费量还会有很好的发展。我们都非常愿意看到香水这种充满浓郁文化色彩的奢侈品能够给中国的消费者带来更多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幸福感的体验。不管是Lucas先生和Ann小姐本人,或是宝洁公司,都希望尽其所能向中国的消费者展现香水世界的迷人风采,也相信高档香水在中国奢侈品市场上会越走越远。

由于职业的特殊关系,对待香水,他们不仅在市场营销方面出类拔萃,在选购、使用和保存等方式方法上,LucasDikkers和Ann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Ann对DoIce&Gabbana the one,隋有独钟,她说:“DoIce&Gabbana the one唯我女士谈香精,它的香调很别致,是一款具有现代感性的东方花香调,喷上它就宛如那耀眼的明星。不妨试试,这也是今年才会与中国消费者见面的新款香水。”而Lucas Dikkers则青睐Lacoste Style in Play,他介绍说:“这款香水喷薄而出的是一种强烈而清新的味道,满满一瓶都装载着男人的动感和火热精神,基调就如同会涌出一股红色的能量。”

对话Ann

Ann/宝洁公司中国区品牌经理(M=市场瞭望,A=Ann)

M:选择Dolce&Gabbana the one的原因是?

A:就是它的香调很特别,每次当我使用Dolce&Gabbana the one唯我女士谈香精,我就非常的有自信,朋友都说我变漂亮了。

M:保存香水,需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A:良好保存香水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只要避免阳光直射即可。

M:香水喷多了,反而适得其反,使用香水的技巧有哪些?

A:是的,使用香水的技巧其实很简单,国际礼仪标准中规定:和他人谈话时需要保持在一个手臂或是三个人

身的距离即可,同样的使用香水也是在这样的距离下对方能感受到香水就是最好的:尽量避免当你进入一间密闭的会议室时,整间会议时都是你身上香水的味道就好了,这是最忌讳的。

M:“女人味”是个很广义的话题,聊聊香水在“女人味”中的作用。

A:香水的确是对女人味有加分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特别的花香更能展现不同女人味,如茉莉或是铃兰,还有GUCCl同名谈香精中的天芥花和香橙成分,更是奢华女人香的极致。

M:在妇女节即将来临之际,想和同胞们说点什么?

A:国内的消费水平C.P.l指数节节攀升,使得用香水已经不在是以往送礼的概念而已了,了解自己、展现个人品味风格就更加重要。香水是一件比内衣还要贴身的隐形衣服,是比较私密的东西。建议:可以到百货公司香水专柜上试香,进而找到更适合个人风格品位的香水。

对话Lucas Dikkers

Lucas Dikkers/宝洁公司高档香水化妆品部亚太区品牌经理(M=市场瞭望,L=Lucas)

M:选择香水应该是个复杂的过程,你认为,最有效地避免选错香水的方法是什么?

L:香水的喜好真的是件非常个人的事情——要取决于每个人自己去评判到底哪一款才是他们喜欢的,同时,他们也会综合采纳周边人的反馈:同事、朋友、家人、男友或女友。

M:都说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香水,你怎么看待香水在社交场合中的作用?

L:香水确实在社交活动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一款香水可以定义一个人:是无声却强有力的个性声明。香水很容易辨认:因为它们可以生动鲜明的唤起回忆,并创造强烈的情绪。同时,香水也可以把你带入不同的心情中。举例来说,一款有着以温暖香甜香调的香水,就可以提高使用者的吸引力。

M:你在购买香水时,你主要考虑的是:香水的品牌、香水的价格、香水的味道、还是香水的包装?

L:最重要的是香水本身,然后才是品牌和包装。价格是非常难以做评判的因素——因为对于不同的人,也意味着不同的事情,比如他们的收入水平和对香水的兴趣都会影响他们对价格的判断。

M:在你看来,用什么样的香水,是否也从某些意义上反应了客户的社会地位?

L:是的,香水是一个人个性的延伸。正如社会地位是一个人的组成部分一样,香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社会地位。不过,对香水的热情和对美丽事物的追求可是跟社会地位没有关系的!

M:“3·8”节想对《市场瞭望》的女性读者说点什么吗?

4.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四

文化是代表必须民族特点的,反映其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总和。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东西方文化的无疑是个很让人关注的问题,东方包括很多国家,那里我想最具代表性的应当是拥有50礼貌历史的中华文化,即使是相隔很近的日本文化虽与中国有着不一样之处,但作为亚洲这个整体,他们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区别。这也就是它们的共性。

西方相对于东方文化起步比较晚,但在他们内部之间,比如:南欧和北欧,西欧和东欧,就是英国,德国内部也有着异处,然而体现着本质差异的无疑还是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东西方文化的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可是本世纪又是一个东西方文化相融整合的过程,应当说东方文化在和西方文化频频碰撞的过程中各自都产生了一些新的东西。隔绝的历史是造成文化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亚洲礼貌根植于中国和印度,欧洲礼貌则发源于希腊和希伯莱。古希腊的传统爱智,诞生了形式逻辑、平面几何和科学试验;东方的文化重悟,所以有道家的“道”和佛教的“空”。西方人多有上帝情怀,相信“神爱世人”;东方人颇重世俗伦理,信守“仁者爱人”。

由于各自的文化差异,导致了审美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差异,如中国的传统国画和日本的浮士绘都不注重生理结构的解剖关系,而是注重一种修身养性自我情感的表达,西方传统绘画主要是注重对自然事物的真实反映和对自然及科学的深入研究和把握,再比如龙和凤在中国,龙是图腾的形象,在图腾发展的进一步神圣化之后,构成了龙,凤等具有多种动物特征的综合性图腾形象,在我国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神异的动物。因而,在我国龙凤指才能优异的人,龙虎比喻豪杰志士。“龙”在成语中也被广泛的利用,如、“龙飞凤舞、藏龙卧虎”等。汉民族素以“龙的传人”自称,以“龙的子孙”自豪。我国的传说中,凤凰是一种神异的动物,与龙、龟、麒麟合称四灵。凤在中国还指优良女子,还有太平昌盛之意,旧时,凤也为圣德。“凤毛麟角”指珍贵而不可多得用来比喻有圣德的人。

在西方龙和凤完全不是这个意思,在西方,龙是罪恶和邪恶的代表,西方的凤,是再生复活的意思。在西方传说神话中,龙是一种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能够从嘴中喷火。到了中世纪,龙演化为罪恶的象征,要不Diablo(西方的著名电脑游戏)中的魔鬼diablo是个长得很像龙的怪物,在英语中,龙所引起的联想与“龙”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联想完全不一样。要是对西方人表示赞美千万不可用龙凤等。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主要体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1、义利关系问题

一般来说,西方人重利轻义,东方人重义轻利或义利兼顾。东方人的意识就是义字当先,我想这也是由于古时的多方思想而造成的一种文化意识,5000年的文化也是造成这种重礼的不可忽视的原因。相对而言,短短的西方文化更注重利益,这也正是现实主义的表现,从侵华战争及西方的一切生活都能够看出他们的自我意识,也能够称为不虚伪,实事求是的作风。当然,这也只是针对东方的绝大多数而言的。在东方比如中国人的生活中,谦让是一种美德,而西方人对此不知如何是好。西方人在多数时候为了利益能够牺牲自我的义。

2、整体性和个体性问题

东方人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而西方人则重视个体性。比如中医和西医,中医强调的是整体,西医不一样,从解剖学的角度来说,它重视整体中的局部。整体思维和个体思维之间差异还表此刻交往中。西方人强调个性,所以他们的艺术形式大多都很自由,色彩热烈。

3、东西方感情表达方式的差异

比如中国受以儒家思想为主的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讲究的从而造成了中国人细腻含蓄的倾情和西方人的直接表露两种不一样的表达方式。中国古代的大家闺秀想必西方人必须毫无想象,更不必说中国古代的“男尊女卑”及古时的家法等。

4、我们思维方式里经常有意会性

他们是一种直观性。比如我们有些文章或在生活中喜欢用暗示,或者喻古论今。这种含蓄需要你去意会,所谓此处无声胜有声,这与西方人的直观性不太一样。像钱钟书先生的关于西方与中国文化方面的比较里,更是谈到了中国诗的长处,它虽然仅有寥寥数十字,但表达比西方的长诗更有意境。但对西方人来说,这又是很深奥且难以理解的东西。

二、造成文化差异的原因

东西方文化具有如此大的差异主要是东西方社会各自的发展道路不一样,中国长期农业社会和小农经济造成我们大陆文化的民族心理。这种心理的特点很大程度上是强调一种乡土情谊,一种乡邻的情谊。我们不是说,人生有四大喜事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这在西方国度必须很淡漠,他们如果在国外遇到一个同乡,不会很激动,而我们的华侨,在外面有很多同乡会,西方人一般没有同乡会。我们经常讲本土本乡,甚至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等。这些跟我们的长期农业社会都很有关系。还有落叶归根的思想,这都带有很浓厚的情,这种情的因素恰恰在西方很淡薄。

另一个是中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的多民族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是以儒家为主、兼有诸子百家各学派的文化。这种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是强调整体的定性思维方式,这与西方文化强调个体局部的实证思维方式大不一样。西方主要是基督教文化。儒家哲学体系里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是修身第一位,也就是讲究道德文化;西方的哲学思想强调的是分析,就分别构成了侧重整体思维或个体思维的差异。

中西方的文化有着很多的差异,也存在着很多分歧,不一样的文化中的相同点就是这些都为人类的文化发展历程,这些东西文化的差异不能说谁优谁劣,这是客观构成的,它们的存在必将引起人类文化的继续发展,在当今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丢掉或摆脱自我的传统文化。所以,来自外部的强加或内部的叛离,都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提高,我们这一代(出生于七十年代)人的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西方文化的冲击是前所未有的,所以怎样看待我们上下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怎样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是我们这代人无法避免的一种职责,我们不能漠视差异也不能夸大差异,我觉得差异往往是变化的动因,看看外面的文化将有助于加深对我们自身文化的理解。对传统文化持变革、而不是僵化的态度;对外来文化持接纳、而不是排斥的态度,是有助于文化走向繁荣的。

5.中西方文化差异 篇五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 中西方文化传播日益密切。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菜名英译成为了一项极具挑战的工作。本文以《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 经过直译、音译和意译翻译方法研究菜名翻译策略。

关键词:文化差异; 菜名英译; 英译策略;

一、引言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中国的饮食文化世代传播, 源远流长。单从菜系来说, 就有著名的八大菜系:川菜、鲁菜、粤菜、闽菜、淮扬菜、浙菜、湘菜、徽菜。而从命名方式来说, 更是蕴含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比如佛跳墙、金屋藏娇、八仙过海。。。。。。能够说,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然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不一样地区间尚有不一样的饮食文化, 国与国之间的饮食文化更是有着天壤之别。所以, 菜名的英译就显得尤为重要:既要保留本国的文化特色, 又要融合当地的饮食文化。一个英译不当的菜名, 会使人一头雾水, 甚至丧失食欲。而一个英译得当的菜名, 不仅仅能够弘扬中华美食, 更能够传播美食背后的中国文化。

本文就《舌尖上的中国I》为例, 研究中西方文化差异下菜名英译的策略。

二、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

受不一样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原因的影响, 中西方在饮食文化方面有显著差异。从古至今, 中国人就以农耕为主, 吃的大多是五谷杂粮。而西方很多国家以狩猎为主, 所以饮食以肉类为主。[1]林语堂在其著作《生活的艺术》中说道, “西方人的饮食观念不一样于中国, 英美人仅以‘吃’为对一个生物的机器注入燃料, 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只要他们吃了以后能坚持身体健康、结实, 足以抵御病菌、疾病的攻击, 其他皆在不足道中。”[2]所以, 中国的“吃文化”相比西方国家, 有更深的内涵。

从吃的方式来说, 西方主张分餐制[3], 在保证卫生的前提下, 能够合理控制食用量, 避免铺张浪费。且容易调节个人口味。中餐提倡合餐制[3], 过年过节, 三五好友围坐在大圆桌前, 气氛好不融洽!

从吃的资料来说, 西餐大多“中规中矩”, 西方人通常不吃动物内脏, 而中国人的餐桌上, 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 应有尽有。中餐的搭配形式也常常会有大胆的突破, 从不拘泥于固定搭配。

最值得一提的差异在于其命名方式上。西餐命名大多俭朴、直截了当, 虽然缺乏艺术性, 可是十分实用, 让人一目了然。如煎牛排、蔬菜沙拉、香煎鳕鱼。而中餐讲究音韵、形美[1], 有的菜名温柔婉约, 有的菜名气势滂礡。如梅开二度、青龙过江、大鹏展翅、娇莺戏蝶。运用修辞手法、神话传说、历史典故[4]的菜名也不在少数, 如八仙过海、桃园三结义、鲤鱼跳龙门。还有一些常出此刻喜宴中的菜名, 朗朗上口、吉祥喜庆。如红抱喜临门、情深双高飞、喜鹊报佳音。

三、菜名英译方式

(一) 直译法

中餐菜名虽有不少讲究, 但简单的家常小炒的命名也极为简单, 有些菜肴甚至直接以主要材料命名。当菜名中出现菜肴所使用的主要原料时, 直译法不失为一种妥当的处理方法。一方面能够真实反映菜肴原料, 一方面又能最大化地保留该菜肴原汁原味的中国味道。《舌尖上的中国I》中就很多运用了此种方法。

1。 直接以原料命名

直接以原材料命名的菜名简单易懂, 使人一目了然, 所以在翻译时, 直接将其进行英译即可。如“虾膏”译为shrimp paste。当出现多种原料时, 常以with连接。如“黄豆酸笋小黄鱼”译为braised yellow croaker with soybean and sour bamboo shoot。

2。 制作方式炊具+原料

要说中餐和西餐最大的不一样之处, 就不得不说到中国菜肴五花八门的制作方式了。煎、炸、炒、爆、熘, 光是中餐厨师在厨房里摆弄炊具、颠颠锅就能拍成一部“大片”。以往还有过不少外国留学生因为思念家乡的味道, 在寝室炒菜而弄响了烟雾警报器的窘境。由此可见, 中式菜肴的制作方式之繁杂, 于西方人来说确实是一扇“打开新世界的大门”。所以, 以制作方式加原料的命名方式在中餐中十分常见, 是一条传播中餐独特的制作手法的捷径。在对此类菜名进行翻译时, 常以方法+食材。如“红焖虾”译为stewed?shrimp、“熏鸭”译为smoked duck。

而中餐的炊具之讲究, 也令人叹为观止。说到最常见的米饭, 就有铁板饭、煲仔饭、木桶饭、竹筒饭。。。。。。而对于一些“资深吃货”来说, 光是听到铁板两个字, 就能想象一顿热气腾腾、冒着白气、发出呲呲啦啦的声音的美食了。所以, 一些中式菜肴的命名常会在前面加上炊具名, 留以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这类菜名的翻译较为简单, 直接炊具+材料即可。如“汽锅鸡”译为steam pot chicken。

3。 辅料+原料、辅料+制作方式+原料

中餐讲究搭配, 如荤素搭配、色彩搭配, 所以一道菜往往会出现多种材料。有时候, 有些辅料也能够成为一道菜的点睛之笔。所以, 在菜肴的命名上, 常常也会加上这类辅料, 使菜名读起来朗朗上口, 也会增加食客的食欲。如“小葱拌豆腐”, 小葱虽不起眼, 但如果直接称为“拌豆腐”或“豆腐”, 就会变得平淡无奇。辅料加原料以及辅料加制作方式加原料的菜名通常直接将两者进行翻译, 或者辅料+with+原料。如“菠菜面”译为spinach noodles、“火腿炒饭”译为fried rice with ham。值得一提的是, 《舌尖上的中国I》在对火腿炒饭进行英译的时候, 改变了“火腿”和“饭”的位置, 将其译为“炒饭和火腿”, 这是译者的灵活之处。翻译菜名时, 能够适当改变位置, 将主材料放于前面, 能够更好地传递信息。

(二) 音译法

中国人讲究什么节日吃什么食物。比如在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西方人对许多中国人习以为常的食物“一无所知”, 更不可能为它们配备专门的“英文名”。所以, 音译法成了翻译此类事物的重要方式。如今, 音译法慢慢被西方国家所理解。许多经过音译的词语在西方也渐渐变得耳熟能详。在《舌尖上的中国I》中, 也出现了许多音译名称, 必要时候, 可在后面加以注释。如“馕”译为Naan、“泡馍”译为Paomo (originated from the bakes buns) 。

(三) 直译+音译法

《舌尖上的中国I》中也运用了音译加直译的翻译方法, 究其根本, 大部分是由于菜肴运用了地名+菜名的命名方式。如“镇江香醋”译为Zhenjiang vinegar、“岐山臊子面”译为Qishan noodles。

(四) 意译法

在以上几种英译方式中, 意译法是难度最大的一种。中式菜肴不仅仅能够使人大饱口福, 同时也能让人了解中国历史、中国文化, 其原因就在于菜名所传递出来的一系列信息。从古至今, 中国人讲究喜庆、吉利。所以, 在菜名中常将“鱼”比做“龙”, 将“鸭”比做“凤”, 将“肉丸”比做“狮子头”。所以译者不仅仅要了解菜肴所使用的原材料, 也需要了解该菜肴的历史故事。但往往此类菜肴最能体现文化底蕴。

1。 象形手法命名

中餐中有许多菜肴利用比喻、夸张等手法命名, 以增加神秘性或象征完美寓意。如“刀板香”, 将腌制的咸肉在焖蒸过程中将之置于上等香樟木板上, 所有油腻皆被木板吸走, 既坚持了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翻译时将其译为sliced salted pork, 使人能够一目了然。“狮子头”在中餐中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 可是其翻译也颇有难度。若使用直译法, 将其译为“lion head”, 未免使人丧失食欲。《舌尖上的中国I》中, 狮子头译为Braised Meatball, 既解释了制作方法, 又加入了原材料, 同时对其形状加以描述, 短短两个单词, 传递出如此多的信息, 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2。 借用典故

中国饮食文化历史悠久, 菜肴由来各式各样, 其中不少借用了历史典故。如鉴真素鸭, 是一道大明寺的素宴, 是其中的经典代表作。鉴真和尚为唐代佛教分律学高僧, 因其将盛唐的饮食之道传入日本, 成为中日文化交流的先驱者, 同时也使大明寺素宴声名远播。《舌尖上的中国I》将其译为Monk Jianzhen′s Soy?“Duck”?, 对鉴真进行了简单解释, 对其原料也加以说明, 同时为Duck加上了双引号, 最大程度保留了中文名字的韵味, 又不会使人误解, 是一个十分恰当的翻译。

3。 省略语

中式菜肴中, 将几种原料各取一字组合而成的菜肴并不少见。即有神秘感, 又留以想象空间, 这类菜肴翻译时应尽量将其每一个字所代表的原材料逐一翻译, 使听者更易理解。如腌笃鲜, “腌”指腌过的咸肉, “笃”指的是用小火炖, “鲜”指的是新鲜的肉。短短三个字, 既包含了制作材料, 又包含了烹调方式。《舌尖上的中国I》中将这道菜译为bamboo shoot soup with fresh and pickled streaky pork。

四、结语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菜名翻译大有学问。翻译时应力求简洁又不失韵味, 使人一目了然。无论是直译、音译还是意译, 都需要译者进行适当取舍、适当变动。一个好的菜名, 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文字之间的信息, 而是能留以听者足够大的想象空间。若菜名翻译得当, 不仅仅能传播中华美食, 更能传播菜肴背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吴美兰。中西方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的英译策略[M]。四川: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

[2]林语堂。生活的艺术[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8。

[3]顾晓晶。图示理论在中式菜名英译中的应用[M]。河北:河北理工大学学报, 2011。

[4]樊云。中西饮食文化差异及中餐菜名英译策略[M]。安徽: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篇六

【摘要】婚姻是组成完美人生的重要部分,其对人生的循序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更重要的是,人们能通过绚丽多异的婚俗来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古今文化间的历史渊源。当今世界,不同地域、不同种类乃至不同国度间的文化必然会发生交流与碰撞,同样,我国的婚礼文化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西方婚礼文化的冲击,从而导致当代年轻人婚礼呈现中式婚礼西方化的特征。那么,在此背景之下,笔者将着重分析中西方婚礼文化存在的差异并对其进行比较,从而分析出导致其差异性的原因。

【关键词】中式婚礼 西式婚礼 差异性 原因

一、中西方婚礼文化的差异

(一)、婚礼礼节的差异

中国传统婚礼习俗中存在着“三书六礼”,“三跪九拜”等礼节。其中六礼囊括了中式传统婚礼的精髓,六礼即指:①纳采:男方请媒人提亲后,并在女方同意议婚的条件下,男方备礼去女方家求亲;②向名:男方在求婚后托媒人询问女方的出生年月,从而准备合婚的仪式;③纳吉:是把问名后占卜合婚的好消息再通知女方的礼仪,这也是订婚阶段的主要礼仪形式。其实古代婚礼前要用大雁作为男女双方订婚的信物,以此证明双方已经订婚。后来就发展成送首饰,绸缎,甚至是牲畜;④纳征:是指纳吉后,男方将聘礼送往女方,是成婚阶段的礼仪,俗称完聘或大聘,过大礼等。聘礼的多少及物品名称多取吉祥如意的含义,数目取双忌单;⑤在送完聘礼后,男方选择结婚日期并且备礼到女方家征得同意;⑥亲迎:就是新婿亲往女方家庭迎聚的仪式。这项仪式往往被看作婚礼阶段的主要程序,而前五项则当成议婚、订婚等过渡性礼仪。通过对于中式婚礼的了解,可以看出中式婚礼固然庄重、正式,但仪式也稍有繁琐。

西式婚礼的婚前礼节较少,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来宾入席;②奏婚礼进行曲,亲友点上蜡烛,牧师领唱诗班进场,宣布婚礼开始,伴郎伴娘和新郎陆续进场,女方家长陪新娘进场全体起立;③女方家长入席,新娘挽着父亲的手,步入大堂,伴娘和花童一同进入会场,全体来宾起立,父亲把女儿的收郑重的交给新郎,女方家长就坐,全体来宾就坐;④牧师证婚,新人进行结婚宣誓,宣告愿意结为夫妻;⑤新郎新娘互戴婚戒,宣誓;⑥献诗,来宾在唱诗班的带领下,唱祝福歌;⑦礼 成,奏乐,新郎站右边,新娘站左边,两人一起走出教堂,伴郎伴娘随后,家属以及来宾随后退场;⑧茶会或晚宴。纵观西式婚礼礼节,主要体现简洁与浪漫,但是整个婚礼的过程却体现着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重。

(二)、婚礼服饰的差异

中国的传统不仅仅体现在仪式上,传统的服饰同样不可或缺。在中国,红色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代表着幸运与喜庆,并且预祝着新婚夫妇拥有红火的生活。在古代的中国,龙与凤作为一种重要的象征,体现在皇室奢华的婚礼之中。而伴随着文化的延续,龙与凤在婚礼服饰上的寓意也一直被传承至今。新郎服饰上的龙代表着阳刚与热,而新娘服饰上的凤则代表着阴柔与美。

西方服饰强调浪漫、纯洁且富有个性,因为白色在西方文化中常与吉祥、平安、善良、正直的寓意产生关联,白色是纯洁无暇的象征。在古西方社会,新娘需准备的东西大体归纳为“旧、新、借、蓝”。其中“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表示永远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它是纯洁的象征;“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表示会永远珍惜友谊之情;“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表示新娘对爱情的坚贞之情。

(三)、婚礼地点的差异

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结婚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之一,所以婚礼自然就讲究隆重与热闹的场面。在古代,人们会选在开阔的场院里,大家围坐桌前,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呈现出一派祥和与红火。由于中国人传统的保守思维,这样的婚礼习俗一直被延续了几千年,直到近代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被打开。之后伴随着西方婚礼文化的传入,中式婚礼习俗也在逐渐的发生迁移。如今为图方便,人们一般选择在酒店举办婚礼,但是“热闹”这一风俗一直成为中式婚礼的主要特征。除此之外,即便是在婚礼结束之后,婚礼场所也会成为亲朋好友继续调侃新郎新娘的地方。

在西方人的传统观念里,更加看重圣洁与庄重,其认为婚姻是神赋予人类的神圣使命,是神对人类的祝福,并且只有在神的见证之下才是完美和有效的。所以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或安静的地方举行,并且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进行宣誓,整个过程表现出人们对于婚姻神圣的态度,由此体现将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刻永远留在记忆中。所以,与中式婚礼的热闹相对比,西方婚礼追求的是浪漫与真实的结合。

二、造成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的原因

(一)、宗教信仰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集中表现在传统儒家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之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没有固定的信仰,人的行为主要来自于道德的约束,而道德标准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经典中讲到“男女有别而后夫妇”,而夫妇的关系又建立在“义”的基础之上,即男主女从的夫妇关系。西汉时期,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亘古不变的牢固性,实际也形成了女性地位在婚姻家庭中低于男性的思想。而且,儒家文化在家庭教育里灌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婚姻观念,导致人们对于婚姻更加的重视,从而导致婚礼的形式日趋于形式庄重化、仪式繁琐化。从更深处来看,中国古代的婚姻只是服从伦理安排的一种产物,所以真正的爱情也难以存在。

在西方人的思想根基中,宗教信仰被逐渐的统一为基督教思想,其影响着西方人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而婚礼的举行仪式也深刻体现了基督教的教条——上帝与你同在。所以形成了这样的现象,举行婚礼时要有上帝的见证,牧师的主持和结婚的誓词。在《圣经》里,上帝主张男女平等,人人都是上帝的孩子,不应存在等级差异,而西方人的的生育观也与“重男轻女”的中国人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西方人的婚姻观念中也更易产生爱情。

(二)、传统文化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封建传统和人文主义之中。

在中国历史中,华夏文化的发展是在封建社会不断变革中成熟起来的,所以华夏文化中也必然囊括厚重的封建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好的统治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向人们灌输诸如“因果循环”之类的思想,以此来此时人们在现世行善,以维护统治,因此也就产生了对芸芸众生的“大爱”。何为“大爱”?往大了讲是心怀天下、仁者爱人;往小了讲,就可以渗透到家庭理念、家庭伦理当中,即男女双方在选择自己的恋爱对象时须把家庭利益放在首位,忽略个人感观,因此“大爱”形成了中国根深蒂固的家庭伦理观念,婚姻仅仅是一种扩大家族势力的捷径。

反观西方文化发展历史,资本主义文化的雏形是16世纪的“文艺复兴”,在这场文化运动中,人们宣扬“人文主义”,肯定人性、尊重人的权利、重视人的力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的文化必然会带有注重“人性”的特征。因此也就形成了西方社会的“小爱”思想。其成就了西方自由平等的家庭观念,而不需考虑家族伦理的制约。西方人追求婚礼的个性化,也表现出西方婚礼浪漫纯洁的特征。因此,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之下,男女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必然是平等的。【总结】笔者认为,中西方婚礼在形式和婚姻文化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别,但两者都拥有相同的追求,即促成婚姻的美满与和谐。婚礼体现了中西方婚礼文化的碰撞,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的相互借鉴体现了婚礼的形式的变迁和中西文化的交流。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中西方文化必然产生更广泛的碰撞和交融。而文化的交流也必须是互相的,否则本民族文化在交流中会变成一具空壳。面对当今西式婚礼中国化的广泛扩散,笔者希望人们不仅要铭记本民族的婚俗文化,更要去学习西方婚俗文化的本质。绝不仅仅是婚纱裹身,而是婚纱下面掩藏的庄严与神圣。

【参考文献】

7.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篇七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礼仪文化,教育背景

一、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

1.交际礼仪的文化差异

中国人日常见面打招呼, 一般都是关于吃饭、去处、去做什么事情等, 这使得人们感觉到一种亲切感。然而在西方国家, 这种寒暄方式反而会使对方感觉到突兀、尴尬, 甚至厌恶, 在他们看来这种打招呼的方式是在“盘问”, 是在打探他们的私生活。对于西方人来说, 日常问候只需一声“你好”或标明时间来区分的问候:“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又如, 尤为特殊的是, 英国人见面一般只谈论天气:“今天天气很好啊!”

在称呼上, 汉语中一般只有彼此很熟悉甚至亲密的人才可以直呼其名。而在英语文化中, 人们则在很大范围内都可以“直呼其名”。在英语中, “先生”和“夫人”是用来称呼不知名的陌生人的。对于女性来讲, 十几或二十几岁称呼为“小姐”, 之间不分长幼尊卑, 已婚的可称其“女士”或者“夫人”。家人之间可以互称姓名或者昵称, 可以叫父母的名字。所有男性长辈均称之为“叔叔”, 所有女性长辈均称之为“阿姨”。而在汉语文化中, 一定要严格分清老幼辈分等关系, 否则就是及其不礼貌的。

在告别语方面, 中英两种语言差距也较大。如医生和病人告别的时候, 汉语中多数会说“多喝温开水”“注意加减衣服”“好好休息”之类的话, 以此表示对病人的关切。但英语中这样的表达往往会被认为是唐突和冒犯, 西方人一般只是简单地用“请多保重”或者“祝您早日康复”等来表达。

2.餐饮文化的差异

中国有句俗语“民以食为天”, 可见中国人是将吃饭看作头等大事的。中国菜肴素来讲究色香味形意俱全, 营养反而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而西方国家则是讲究科学的饮食, 注重营养的搭配以及吸收。西方人的饮食多是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健康状态, 似乎不太讲究色香味形意的搭配。

对于餐饮氛围, 中国人很享受喜庆热闹的氛围, 喜欢大家围在一起营造一种其乐融融的氛围。中国人在餐桌上没有很特别的礼仪, 除非是在很正式的宴会上。而西方人则享受幽雅娴静的用餐环境, 他们很重视自己的用餐礼仪, 强调文明用餐, 如在进餐时绝对不能发出不雅的声音。在宴请礼仪方面, 中西方也是各具特色的。在中国, 向来都是以左为尊, 地位最尊贵的客人要被安排在最左边的上座位置。而在西方则是以右为尊, 男女间隔而座, 女宾的席位要比男宾的席位稍高些, 男士要给自己右边的女宾拉椅子, 以示其对女士的尊重。另外, 西方人在用餐时要端正而坐, 他们认为低头, 弯腰或者用嘴凑上去用餐, 都是很不礼貌的行为。用餐时, 西方国家的主人不提倡大肆饮酒, 而在中国的餐桌上酒却是是必备之物, 以酒助兴, 有时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教育背景的文化差异

教育是所有国家振国固邦的重要因素, 中西方国家都着力发展现代化教育, 推动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包括与教育有关的一系列环节的改革与创新。这其中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尤为重要。

就教育模式来看, 考试是当前世界各国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手段。然而, 考试在各国考试又存在很显著的差异, 这种差异就体现在各国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上。

深受几千年来科举考试制度的影响, 中国历来重视考试成绩。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 政府大力发展现代教育, 我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张提供了了大量的人才。但由于受种种的社会因素及某些传统观念的束缚,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教育事业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

就美国而言, 美国的基础教育及其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我国的基础教育相对漠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尤其是不够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的培养。中国的家长和学校都将“应试”作为学习的目标。

就国际数、理、化“奥赛”而言, 我国对其重视程度无疑超过了任何国家。某位参赛选手在“奥赛”中获得了金牌, 其省教育部门的领导及学校地领导和教师们为其组织了隆重的仪式并全程拍摄, 此段拍摄在其省电视台黄金时段播放。相比之下, 美国教育对此事要很漠然得多, 有甚至连相应的正规辅导也不进行, 这仅仅被看做是对学生某种能力的日常测试。

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及其成功经验, 对中美教育的差异发表了自身的见解:杨振宁教授指出:“中国留学生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学生好得多, 然而, 10年以后, 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 原因就在于美国学生思想活跃, 动手能力和创造精神强。”杨教授还通过他所指导过的中国研究生总结了中国学生的某些共性: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一到实验室却不知所措。他曾在一次演讲中用一个生动事例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对一个将上海交通地图背熟了的外地学生和一个完全没有背上海交通地图的上海本地学生进行有关上海交通知识和能力的测试。在考场上, 外地学生的分数遥遥领先, 当两人进入上海市内交通中进行实地比赛时, 外地学生不知费了多少周折才能成功, 而上海学生却能轻车熟路地达到目的。

就具体的教育实践而言, 中国的传统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能力的培养;重视分数的提高而轻视人格的塑造培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 不可能有真正的培养出学生和人格本位, 培养出的只能是分数本位。

基于以上差异, 经过反思, 我们得到如下几点认识:

其一, 我国的基础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强弱不等的现象。强是指我们过多强调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全面传授和牢固, 过多强调对学生考试能力的训练扎实而有效。弱则是是指我们对学生的动手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普遍薄弱, 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其二, 我国基础教育应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最终目标。

其三, “高考”统天下的选拔人才方式必须改革。这座独木桥狭窄的无法容纳各类人才, 尤其是那些个性鲜明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2]董广杰.魅力与魔力——中西文化透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1999.

8.浅析中西方酒文化差异 篇八

【关键词】差异;中国;西方;酒文化

1.引言

酒是人类生活中的重要饮品之一,它为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在东方亚洲的中国和西方欧洲的希腊几乎同时产生了酒这种的饮品。只是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酒,而不同的酒又渗透出不同的酒文化。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人与西方人品酒的角度有所不同,也就延伸出中西方酒文化的种种不同。

2.酒文化的起源不同

关于中国酒文化的起源有着各种的传说,大致有以下几种:猿猴造酒说、仪狄造酒说、杜康造酒说,上天造酒说。但明间更多的是是倾向于“杜康造酒说”,相传杜康是个放牧人,于放牧时不小心丢失装有小米粥的竹筒,半月后失而复得,他意外发现小米粥发酵而成为醇香扑鼻的琼浆。于是杜康停止放牧,创酒坊,酿美酒,开酒肆,名扬天下,从此,杜康也成为酒的代名词。

西方关于酒的起源也有很多种说法,古埃及认为酒是由死者的庇护神奥里西斯发明的,希腊则认为酒是由酒神狄奥尼索斯带到人间来的。在这些传说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酒神造酒”说。酒神狄奥尼索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神,相传是众神之父宙斯与底比斯公主塞密莉所生,由女神伊诺及山林众仙女们抚养长大,流浪于小亚细亚色雷斯和希腊,到处传授种植葡萄和酿酒技术,酒便逐渐在欧洲大陆盛行起来。

3.酒的种类不同

在中国的诸多酒种中,白酒历史悠久、工艺成熟、至今为止仍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蒸馏酒。虽然历史最长的当属黄酒,但最能代表中国酒的莫过于白酒了,从某种角度可以说中国的酒文化就是白酒文化。中国五谷类粮食产量大、品种多,粮食在满足了人们食用的功能,还有剩余,这为粮食酿酒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中国的酒大多都是由粮食制成。

在西方,称为西方文明摇篮的希腊,地处巴尔干半岛,三面环海,境内遍布群山和岛屿,土壤相对贫瘠,属于典型的地中海式气候。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谷类作物产量低,仅能满足食用,很难有富余的用来酿酒。而更喜欢沙砾土壤的葡萄,以其耐旱性和对地中海式气候的适应性而在希腊广泛种植,因此西方人们用葡萄制酒,葡萄酒满足了西方人对酒类的需求。西方的酒种主要是主要指的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的香槟、白兰地等酒。

4.饮酒器具不同

中国酒器以青铜器、漆器和瓷器文明。中国酒器以外形优美,装饰华丽著称。而且中国酒器大多都是成套出现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青铜器中的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礼器一应俱全,就像现在的茶具一样。后来的漆器、瓷器上面的花纹也是十分美丽动人。另外还有一些很奇特的酒器,如:夜光杯、倒流壶、鸳鸯转香壶、九龙公道壶、渎山大玉海等等。在现代,中国大多数家庭使用的酒具都是瓷器或者是西洋酒器。

西方的酒器大多数是玻璃制品,讲究透明,这样才能观察出酒的档次高低。西方酒器轻巧方便,现在已被大多数国家的家庭所使用。西方人注重喝什么酒用什么酒具。在欧洲,尤其是以美酒和浪漫著称的法国,饮用什么样品类的美酒,配用什么样相应的酒杯。一般一套完整的酒具应包括一直酒樽,一套水杯,一套香槟杯,一套白葡萄酒杯,一套烈性酒酒杯。至今最受欧洲人欢迎的酒杯还是纯净剔透的水晶杯。每一只不同杯口及杯身形状,不同杯壁厚度,不同花饰及不同设计家族的水晶杯,似乎都代表一份美丽的心情。

5.饮酒礼仪不同

从饮酒礼仪上来看,中西方的酒文化有很大差异。仔细琢磨,可以发现这样的一个规律,中国人饮酒重视的是人,要看和谁喝,要的是饮酒的气氛;西方人饮酒重视的是酒,要看喝什么酒,享受的是酒的美味。

中国的饮酒礼仪体现了对饮酒人的尊重。谁是主人,谁是客人,都有固定的座位,都有固定的敬酒次序。敬酒时要从主人开始敬,主人不敬完,别人是没有资格敬的,如果乱了次序是要受罚的。而敬酒一定是从最尊贵的客人开始敬起,敬酒时酒杯要满,表示的也是对被敬酒人的尊重。晚辈对长辈、下级对上级敬酒要主动敬酒,而且讲究的是先干为敬。而行酒令、划拳等饮酒礼仪,也是为了让饮酒人喝的更尽兴而应运而生的。显然,中国酒文化深深的受中国尊卑长幼传统文化的影响,在饮酒过程中把对饮酒人的尊重摆在首要位置。

而西方人饮用葡萄酒的礼仪,则反应出对酒的尊重。品鉴葡萄酒要观其色、闻其香、品其味,调动各种感官享受美酒。在品饮顺序上,讲究先喝白葡萄酒后喝红葡萄酒、先品较淡的酒再品浓郁的酒、先饮年轻的酒再饮较长年份的酒,按照味觉规律的变化,逐渐深入地享受酒中风味的变化。而对葡萄酒器的选择上,也是围绕着如何让品饮者充分享受葡萄酒的要求来选择的。让香气汇聚杯口的郁金香型高脚杯、让酒体充分舒展开的滗酒器、乃至为掌握葡萄酒温度而为品饮专门设计的温度计,无不体现出西方人对酒的尊重,他们的饮酒礼仪、饮酒文化都是为更好的欣赏美味而制定的。

6.饮酒习俗不同

中国人通常在节日里呼朋唤友,开怀畅饮,在一些地方,如江西民间,春季插完禾苗后,要欢聚饮酒,庆贺丰收时更要饮酒。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庆祝的节日,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婚嫁酒俗、丧葬酒俗、生育酒俗、寿辰酒俗等等饮酒习俗。还有好多少数民族的饮酒习惯,如女真族酒宴,幺佬族重阳酒,毛南族,傈僳族,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

在西方,不同的国家又有不同的酒俗。在澳大地亚,只有在下午6时后,才准喝酒。如果在冬天,则要向后延迟一小时,至于新年及节日,饮酒的时间要到11时才能开始。在加拿大,则因地方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规定,如魁北克进餐时饮酒是被允许的,但在多伦多,则除却在鸡尾酒会之外,其它场合一律禁止进餐时饮酒。在美国的奥克拉荷马州与密西西比州,只准人们喝无甜味的酒。在瑞典,男子每月只准喝3公斤。保加利亚、匈牙利与罗马尼亚,于选举时间,会有个短暂的酒禁,其所以有如此措施,乃为防止选民因酒醉而滋事。在法国,饮酒通常不受限制,所以在周末到深夜,你可以见到许多醉鬼,歪七倒八地躺在路边。饮酒的时间,每天长达19小时。阿拉伯国家在3000年前,就已获得酿酒之道,但是他们现在如要喝酒,除了到地下酒吧之外,别无它法可以过过酒瘾。在印度,喝酒只能在酒市时,始准一尝“杯中物”。在德国,有许多地方,只许居民喝啤酒,其它烈酒均在禁止之列。

7.小结

中国酒文化与西方酒文化各有特色。只有遵守中西方酒文化的异同,才能更好的了解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在与西方民族交往时充分发挥酒在交往中应起的作用,以更好、更快的达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

[1]李争平.中国酒文化[M].时事出版社,2007.

[2]吴克祥.酒文化与酒水管理[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3]江丽容.中西饮酒文化差异探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4]王守国.酒文化与艺术精神[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藜月(1989—),女,陕西汉中人,现就读于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

上一篇:话题作文拟题训练下一篇:第一次作文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