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流金融

2024-09-20

浅谈物流金融(共9篇)

1.浅谈物流金融 篇一

物流金融的模式

(发布时间:2009-1-14 23:35:00)

物流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1、垫付货款模式(1)

当UPS为发货人承运一批货物时,UPS首先代提货人预付一半货款;当提货人取货时则交付给UPS全部货款。UPS将另一半货款交付给发货人之前,产生了一个资金运动的时间差,即这部分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在资金的这个沉淀期内,UPS等于获得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UPS用这一不用付息的资金从事贷款,而贷款对象仍为UPS的客户或者限于与快递业务相关的主体。在这里,这笔资金不仅充当交换的支付功能,而且具有了资本与资本运动的含义,而且这种资本的运动是紧密地服务于业务链的运动的。

1、垫付货款模式(2)

银行为了控制风险,就需要了解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区域、承销商等,要察看货权凭证原件,别真伪,这些工作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范畴,这时候银行离不开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协助。

一般情况下,商品是处于流动变化当中的,作为银行不 可能了解其天天变动的情况,安全库存水平也就是可以 融资的底线,但是如果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能够掌握商品分销环节,向银行提供商品流动的情况,则可以大大提 高这一限额。商品销售的网点分布、单点销量、平均进 货周期、结款信誉度,在信誉诚信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 下,这些资料的取得依赖于第一线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资料,如果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有完善的信息系统,就可 以使整个资金周转过程透明化,使银行、生产商随时的得知商品的现有状况,更好的把握风险。

2、代收货款模式

垫付货款模式常见于BtoB业务中,而代收货款模式常见于BtoC业务,并且已经在发达地区的邮政系统和很多中小型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中广泛开展。

3、融通仓

融通仓是一个以质押物资仓管与监管、价值评估、公共仓储、物流配送、拍卖为核心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服务平台,它不仅为银企间的合作构架新桥梁,也将良好地融入企业供应链体系之中,成为中小企业重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者。

融通仓业务主要有以下两种操作模式:仓单质押和保兑仓(买方信贷),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仓单质押业务先有货再有票,保兑仓业务先有票再有货。

(1)仓单质押模式一: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原材料采购与产成品销售普遍存在批量性和季节性特征,这类物资的库存往往占用了大量宝贵资金。融通仓借助其良好的仓储、配送和商贸条件,吸引

辐射区域内的中小企业,作为其第三方仓储中心,并帮助企业以存放于融通仓的动产获得金融机构的质押贷款融资。融通仓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可信赖的质物监管,还帮助质押贷款主体双方良好地解决质物价值评估、拍卖等难题,并有效融入中小企业产销供应链当中,提供良好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2)仓单质押模式二:仓单质押模式二是在仓单质押模式一的基础上,对地理位置的一种拓展。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根据客户不同,整合社会仓库资源甚至是客户自身的仓库,就近进行质押监管,极大降低了客户的质押成本。

(3)仓单质押模式三:金融机构根据融通仓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以及信用程度,授予融通仓一定的信贷额度,融通仓可以直接利用这些信贷额度向相关企业提供灵活的质押贷款业务,由融通仓直接监控质押贷款业务的全过程,金融机构则基本上不参与该质押贷款项目的具体运作。

该模式有利于企业更加便捷地获得融资,减少原先质押贷款中一些繁琐的环节;也有利于银行提高对质押贷款全过程监控的能力,更加灵活地开展质押贷款服务,优化其质押贷款的业务流程和工作环节,降低贷款的风险。

(4)保兑仓:制造商、经销商、第三方物流供应商、银行四方签署“保兑仓”业务合作协议书,经销商根据与制造商签订的《购销合同》向银行交纳一定比率的保证金,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由第三方物流供应商提供承兑担保,经销商以货物对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反担保。银行给制造商开出承兑汇票后,制造商向保兑仓交货,此时转为仓单质押。

2.浅谈物流金融 篇二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金融,融资

在我国,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当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所获得的金融资源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却是极不相称的,融资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瓶颈。融资是投资的源头,难以有效地融资,中小企业就无法进行必要的投资,其后果是中小企业不能及时得到发展甚至无法生存。2007年至今的国内宏观调控政策与美国次贷危机给我国中小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一些企业不堪重负因资金链断裂而亏损甚至倒闭。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意义重大,不但关系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而且关系到宏观经济全局,如果不能得到合理解决将会影响我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1 中小企业融资现状

据统计,我国中小企业业主资本和内部留存收益分别占我国中小私营企业资金来源的30%和26%。内源性融资比重过高,外源性融资比重过低,从而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内源性融资是指企业不断将自己的储蓄(折旧和留成利益)转化为投资的资金以及业主(或合伙人、股东)自有财务投入企业作为投资的资金等。内源性融资方式主要有向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目前这种融资在中小企业融资中占有相当比例。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政策引导、健康的信贷环境和相关的法律保护,加之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非正规金融在较大地支持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民间借贷方面的法律纠纷,同时也对国家金融秩序形成干扰。

外源性融资是指吸收其他经济主题的闲散资金,使之转化为自己资本的过程,主要包括两方面:一为直接融资(在股市、债市的融资),一为间接融资(来自银行的贷款)。但是,对于直接融资,由于证券市场门槛高,创业投资体制不健全,公司债券发行的准入障碍,中小企业难以通过资本市场公开筹集资金。同时,对于间接融资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一是金融资源分布与中小企业布局不匹配,政策力度不强。为防范金融风险,国有商业银行一律实施“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的战略,大规模撤并基层办事处,上收贷款权限,使那些与中小企业资金供应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有责无权,有心无力。二是担保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三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未形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不协调。四是中小企业融资能力弱,信息不对称,影响银行的积极性。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更使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进一步恶化,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2008年全国中小企业特别是出口密集型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上半年,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倒闭。其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多家,2/3的纺织企业面临亏损,1/3的企业停产。中小企业的发展虽受到各方面的制约,但融资问题首当其冲。

2 物流金融——中小企业融资新途径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业的运营中,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主要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其运作的基本原理是:生产经营企业先以其采购的原材料或产成品作为质押物或担保品存入第三方物流企业,并据此获得协作银行的贷款,然后在其后续生产经营过程中或质押产品销售过程中分阶段还款。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质押物品的保管、价值评估、去向监管,信用担保等服务,从而架起银企间资金融通的桥梁。

物流金融的融资方式实质是将银行不太愿意接受的动产(主要是原材料、产成品等)转变成其乐意接受的动产质押品,并以此作为抵押担保品进行信贷融资。这一融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一是由于通过物流金融可将动产转化为动产质押物,使缺乏不动产抵押物的中小企业有了更多的抵押贷款工具。

二是物流金融有助于分散信贷风险和解决资金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动产质押物成为风险损失的最终承担者,有了动产质押物作保障,既可以分散风险,又可以使银行不需要了解贷款企业的全面的信息,降低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如果采用担保模式(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同时提供信用担保),第三方物流企业分担了部分风险,使银行贷款更安全。同时,第三方物流企业在与其会员企业的长期合作中,对会员企业的信息有更全面的了解,比银行有更多的信息优势,从这个意义上讲,物流金融融资方式实际上也是银行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优势对信用贷款对象进行甄选,降低信息成本,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与此同时,物流金融融资方式可以给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小企业带来多赢的结果。对银行,可以拓宽服务对象范围,扩大信贷规模,这对解决当前我国许多银行存在的一方面因惧怕风险而惜贷,而另一方面却有大量存款沉淀之间的矛盾大有帮助。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融通仓服务,除可以给本企业带来更多、更稳定的客户外,还可以创新出诸如价值评估、信用担保、货物拍卖等诸多的服务品种,提升物流业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流服务项目。这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当然是中小企业,物流金融融资方式有助于中小企业消除资金融通的劣势,提升信用等级,从而获得更多、更便利的信贷支持。

3 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是基于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业务模式,主要发生在采购提交这一运作周期,包括基于推动式交易关系和拉动式交易关系(即订单融资业务)两种基本形式。订单融资业务是指以企业已签订的有效销售订单为依据,发放针对该订单业务的全封闭式贷款。其中基于推动式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可以依靠物流企业对借款企业产品生产销售前景的准确预测,替借款企业支付给上游供应商相应的预付款,以启动借款企业的采购运作。而基于拉动式交易关系的预付款融资,则需要根据下游厂商的订单或采购合同等,替借款企业支付给供应商相应的预付款,以启动借款企业的采购运作。

二是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这也是物流金融的核心模式,主要发生在持有或制造周期以及销售周期。需要融资的企业(即借方企业),将其拥有的动产(或存货)作为担保,向资金提供方(即贷方)出质,同时,将质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动产资格的中介公司(物流企业)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方贷款的业务活动。主要包括仓单质押融资和存货质押融资两种基本业务形式。基于存货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影响商品的流通,它把流动货物(或存货)拿来作为质押,它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不影响商贸型企业运作,其优点是质押物不被冻结,商家可以通过不断追加部分保证金用以赎出部分质押物的方式满足正常经营需要,顺利解决融资和资金占压问题。

三是基于应收账款的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主要发生在回款周期。有时,下游厂商会拖欠上游中小企业的货款从而形成一段时间的资金缺口,此时物流企业可与银行合作将应收账款作质押担保给借款企业提供融资,直至应收账款从下游厂商处收回,以偿还借贷。

这些基本的业务形式在现实中还可以组合成许多物流金融的创新产品,例如保兑仓、未来提货权质押融资、打包放款、先票款后货业务、未来货权质押开证、进口全程货权质押授信业务等等。

参考文献

[1]郝德操.从中小企业融资看物流金融在中国的发展[J].物流技术,2009,7.

[2]袁文.物流金融架起中小企业融资的新桥[J].商业现代化,2009,5(上旬刊).

3.浅谈物流金融 篇三

智慧物流物流金融课程建设一、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背景

物流金融是指为减低交易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对企业资金投放、商品采购、销售回笼等经营过程的物流和资金流进行锁定控制或封闭管理,以流转中的商品价值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融资的活动。在物流金融下,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在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向客户提供的结算、融资以及保险等增值服务,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也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新的利润源泉,提高了金融机构贷款的质量和数量,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还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实现了“三赢”的效果。

面对社会对物流金融的高度需求,高校此方面的教育却是空白。据抽样30所国内本科院校开设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共有286门,未曾有院校开设了物流金融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程,这极不利于现代物流金融学科体系建设,更不利于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技术复合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二、结合实践设置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适应学科最新发展

“物流金融”是一门跨学科的课程,其内容涉及知识面宽、知识点多、综合性强,与实际经济结合紧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不断促进服务的发展,要实现与社会经济的无缝连接,教师需密切关注学科发展,与时俱进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协调基本内容与先进性。

物流金融是由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并有稳定的客户。可以看到,物流金融业务依附于物流企业的发展,为更好的开展物流金融及降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要求物流企业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网络信息传递及时准确,机动灵活、具有广泛的地域性。随着国内有越来越多的行业已经开始积极探索物联网在物流领域应用的新模式,智慧物流将成为物流业的发展方向,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目前智慧物流主要有四大应用,其中的三大应用都将推动物流金融的发展,即一是物流过程的可视化智能管理网络系统;二是智能化的企业物流配送中心;三是智慧企业供应链。

智慧物流下,提升了物流企业的实力,改变物流企业的运作方式,为物流金融提供进一步的集成方法,也带来了物流金融各方合作的改变,势必影响具体的物流金融融资方案。在物流金融课程建设的时候,要充分认识到智慧物流对课程建设的影响,授课内容安排与实践环节要融合智慧物流,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更加注重新技术对物流金融业务带来的改变,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建设探讨

(一)课程建设任务和目标

本课程从物流金融特点及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入手,引入物联网及智能技术在其中的关键作用介绍,同时详细介绍不同物流金融模式下各方参与者、业务流程,物流金融方案的制定与组织实施,物流金融风险控制以及基于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最后针对典型的物流金融案例,让学生探讨在该业务中引入物流金融对案例的流程及供应链绩效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的业务管理能力。本课程目标:

1.知識教学目标:(1)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重要作用,熟悉物流金融的基本类型,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及参与主体。(2)熟悉物流金融参与主体角色和操作流程,如企业需求与信用分析、质押物评价、监管合同的制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业务风险控制及绩效考核。(3)熟悉以物流企业监管为核心的融资过程。(4)了解智慧物流的相关知识,懂得信息技术在物流金融管理中的重要作用。(5)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的流程及信息化对其业务促进作用与风险降低方案。

2.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智慧物流下的作业流程,具备融资对象评价、监管合同和仓单质押监管服务制订的能力。(2)能制订并组织实施物流金融作业任务。(3)掌握利用智慧物流技术,实现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综合管理创新。

(二)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管理专业学习物流金融课程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金融业务分析与需求分析,质押与监管方案设计,监管项目合同签订,仓单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动产质押监管服务与组织,抵押监管服务与组织,贸易监管服务与组织,物流金融业务综合实训,供应链一体化物流服务运作,物流金融风险控制,物流成本控制与绩效考核。

基于智慧物流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物流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方面包括以下方面:

1.现代物流与金融服务概述。包括物流概念,物流金融的概念与产生过程、地位与作用,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中的应用,物流金融智慧化趋向几个部分。教学要求:深刻理解物流金融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掌握物流金融的基本概念、流程及各环节的重点工作,了解智慧物流及其发展对物流金融的促进和提高的重要作用,了解物流金融智慧化的新趋向。

2.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架构。包括:RFID与物联网简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背景、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架构、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业务管理系统架构。

3.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风险降低的技术措施。了解如何利用智慧物流,降低不同环节的风险。掌握通过构建智慧仓储、智慧安全监督、智慧物流,实现“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输流”为一体的“物流金融”业务与服务,降低物流金融风险。

4.智慧物流下物流金融业务的增值模式。了解如何依托智慧物流,构建智慧仓,掌握通过提供仓储、物流、金融、商贸创新服务,增强与供应链上合作伙伴的联系,提供更多可行的增值服务。

5.智慧物流在物流金融业务的应用案例。教学要求:熟悉中储物流、柏亚仓等物流金融方案及智慧物流金融解决方案。

四、总结

在物流管理专业教学中,开展基于智慧物流的物流金融课程,是培养实用人才,服务社会经济的关键所在。以智慧物流为物流行业发展趋势为契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利用智慧物流创造物流赢利模式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相信对于专业建设和服务社会是十分有价值的。

参考文献:

[1]欢妮.“柏亚仓”打造海西智慧物流引领物流金融新蓝海.潮商,2012(2):76-77.

[2]潘意志,程丹丹.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8):59-63.

[3]胡愈,徐兆铭,黄含其.以培养目标统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基于物流金融技术人才培养视角.湖南社会科学,2009(6):107-110.

[4]纪付荣,魏秀丽.校企合作开发物流金融课程的研究与实践.物流科技,2012(5):115-117.

4.浅谈物流金融 篇四

**同志,30岁,2006年入党,2010年到中海华北物流工作,现任金融物流部经理助理。

**同志始终如一坚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工作中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热爱中海物流事业,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

任秀起同志任我华北物流金融物流部经理助理以来,对所从事金融物流业务,始终坚持以效益让位于安全,控制风险为第一原则,对金融物流业务的管理方向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在业务发展初期,结合区域公司业务特点及管理模式的需要,制定了金融物流业务管理体系及与之相配合的考核体系,形成中海华北物流金融物流业务标准化管理的工作规范。围绕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控,通过标准化管理,总结经验、提高风险意识、强化管理能力、规范业务操作水平,从而切实地体现了促进企业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的作用。

在2010年下半年任秀起同志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先锋作用,带领业务骨干管理区域内各代管单位金融物流业务的同时,结合业务的开展情况,加大对业务研究的力量,对新的品种、协议、制度、模式、流程和操作提出创新思路和措施。利用中海华北的综合优势,使金融物流业务和海运、订舱、仓储、公、铁路运输、货代、船代等相结合,形成服务链条,增加综合收益。

他积极学习党的政治理论,进而掌握国家经济形势动态发展趋向。在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下,他参与管理的金融物流业务在华北物流领导的带领下,截止2010年1季度实现较高业务收入。应该说,任秀起同志在把理论学习应用于本职工作实践中,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思想政治成果,也赢得了喜人的经营业绩。

5.金融物流园三方合作协议书 篇五

三方合作协议书

甲方:平湖市独山港区开发建设管委会 丙方:张家港保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乙方:中国商务港华东总部(平湖中商港投资有限公司)

BAB | 中国商务港华东总部/ 6

地址:平湖市东湖大道888号 电话:0573-85623333

BAB | 中国商务港华东总部/ 6 地址:平湖市东湖大道888号 电话:0573-85623333

BAB | 中国商务港华东总部/ 6 地址:平湖市东湖大道888号 电话:0573-85623333

BAB | 中国商务港华东总部/ 6 地址:平湖市东湖大道888号 电话:0573-85623333

BAB | 中国商务港华东总部

6.公司金融物流部监管员述职报告 篇六

尊敬的公司领导:

我是公司金融物流部的监管员XX。自XX年12月初入职以来,感觉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逝。转眼之间第二个休假已经来临,不管是在时间上还是在工作上都让我感慨颇多。这个工作日算起来我总计呆了两个监管点,一个是*******,一个是*******。这里,向尊敬的领导分别汇报下我在这两个监管点上的工作经历以及感受,如下:

上一个休假期结束,回到公司办理完其他的事宜之后,接受公司人力*****经理的指示,再次到达******公司监管点。这是我第二次在安阳钢铁实业进行监管工作,这里的质押物只有螺纹钢,线材、钢坯三种。记得刚开始来这里的时候,以为自己毕竟已经进公司四个月了,之前大小监管点也已经接触过了四个。不同的质押物,不同的盘点方法,让我觉得来到这边应该也会比较快的就能熟悉这边的监管业务。殊不知,我在心理上已经首先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到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的监管业务远比我之前监管的任何东西做起来都要复杂。首先就是货位的熟记,刚来的时候,同事杨俊超教我认识货位,先是长篇大论的给我讲监管仓库总共是分为A、B、C、D四个大区,然后A区有1、2、3三个小区,小区里面又有101,102,201,300等小小区。B、C和D也是这 样的分区的,尤其是D区货位是最多的,也是最不好记的。除此之外,还需要单独记住和能肉眼识别螺纹钢不同的型号,牢记螺纹钢不同型号之间单捆不同的重量。钢坯不同层数的计算方法。反正我本人过了两三天才算是能够独立的盘库和独立的做报表了。后来随着我在这边的时间长了,工作中就会思考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然后很轻松地就发现其实如果肯动脑子,很多看似繁杂的流程通过改进能变的非常的流畅。就比如在这边的货位识别方法,我就总结并自己独立完成了另一套简便快捷的交接方法。以螺纹钢的盘点为例,时间长了我察觉到我司监管的棒材仓库刚好被三列钢结构立柱分为四个大的区域,而每个大的区域之间都有几个门,这个就作为了小的区域的划分界限。这样,如果有同事过来这边进行交接事宜,我会对他提到最明显和次数最多的“立柱”和“门”两个名词,然后会向他展示自己画在半张A4纸上的仓库货位分布图,这样从一个大的仓库货位印象突然转向一张纸上,新同事会很快的熟悉货位的具体分布。

在6月15号的时候又接到公司人力******经理的指示,到达*******监管点去值班。安阳鼎泓商贸由于贷款企业没有还上贷款的原因,成为我司目前的一个问题项目。我司的监管员也只能在鼎泓商贸门口时刻待命防止企业有抢货现象的发生,以从源头上杜绝对我司监管不利局面的发生。在安阳鼎泓商贸监管的时候,条件上的确比正常监管点上的条 件要差好多。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对于工作来说,条件好坏倒是真的无所谓。关键就是看人的心态如何的摆放。我刚到那里的时候,的确有和钢铁实业的条件做过对比。可是自己想了想之后,觉得工作毕竟是工作,年轻时候也本该多体验不同的生活。一个地方肯定会有它的好处和坏处。这样想来,心里就平衡了很多了,反倒除了认真的做好工作以外,发现这里可以有很多的闲暇时间。于是自己就充分的利用这些闲暇时间,一个是多学习巩固下自己公司金融物流方面的知识,然后有时间了就发挥一下自己写作的爱好,没事吃过饭后还和鼎泓周边企业里的工作人员聊聊天,不只是侧面打听一些鼎泓商贸的其他一些事宜,还能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同时又能多了解一些安阳的风土人情知识……最后,值班一个月结束要调岗的时候,不知不觉的发现自己在鼎泓商贸居然也是收获颇多,觉得很充实。

转眼之间,又要休假了,这里我想说的是这三个多月以来,自己感受最深的是以下12个字:多观察,勤思考,少空虚,多务实。我觉得不管是任何工作,只要认真的,不用扭曲的眼光对待,都能够做到让自己满意,让旁观者满意。

最后,祝领导工作顺利,万事如意;祝我们******公司业务红红火火,发展芝麻开花。

述职人:监管员

7.仓储物流企业金融物流运作探讨 篇七

金融物流是物流服务和金融服务相结合产物, 主要指在供应链中, 物流企业提供的一种金融与物流集成式的创新服务, 其服务内容主要包括:物流、流通加工、融资、评估、监管、资产处理、金融咨询等。金融物流不仅能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附加值的物流与加工服务, 还为客户提供间接或直接的金融服务, 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绩效和客户的经营和资本运作效率等。金融物流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 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 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的发行与交易、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在国内, 由于中小型企业存在着信用体系不健全的问题, 融资渠道贫乏, 生产运营的发展资金压力大。金融物流服务的提出, 可以有效支持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活动, 可以盘活企业暂时闲置的原材料和生产成品的资金占用, 优化企业资源。金融物流可以提高企业一体化服务水平、竞争能力、业务规模, 增加高附加值的服务功能, 扩大企业的经营利润;金融物流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 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可以降低企业原材料、半成品和产品的资本占用率, 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 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或扩大销售规模, 提高企业的销售利润。对于金融机构而言, 金融物流服务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扩大贷款规模, 降低信贷风险, 甚至可以协助金融机构处置部分不良资产。

二、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服务优势

(一) 仓储物流企业现状

近年来, 我国仓储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春天, 仓储企业, 尤其是大型仓储企业的经营状况明显好转, 企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其繁荣背后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隐忧, 中国仓储协会2007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显示, 仓储业在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仍然较弱。无垄断性资源, 企业数目较多, 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产生价格影响力;负债较多, 债务及利息压力较大, 无力进行积累用于扩大再生产能力;仓储企业规模小, 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大规模出货需求, 不能产生规模效益, 缺少为大客户、跨国客户服务的能力。仓储业体制、机制方面的痼疾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服务能力欠缺、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也在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同时由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造成了许多地方仓储设施供不应求, 因此不少仓储企业将扩容当作了第一要务, 而忽视了仓储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和增值服务的拓展, 造成了规模不小、收入不少、水平不高、利润平平的现状。仓储物流企业通过物流服务所能获得的利润不断下降, 迫使其必须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开拓新的利润增长点。金融物流服务已成为仓储物流企业提高竞争力增加利润的突破口。金融物流相结合, 使得仓储物流企业能够全程控制供应链, 并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关系, 提升物流企业的客户满意度, 形成独有的竞争优势。

(二) 开展金融物流服务优势

1、连接纽带优势。

现代经济中, 竞争已从企业层面上升到供应链水平, 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找准自己在供应链中的位置, 在产业上、下游的协调运作下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要降低金融机构的借贷风险, 增强企业的市场风险抵御能力就必须实现物流网络的优化。仓储物流企业作为连接供应链各节点的纽带, 掌握着包括产、供、销等多方信息资源, 对供应链有全局的把握, 同时熟知物流专业知识, 在物流网络的优化业务中占据有利地位。

2、专业服务优势。

在金融物流的运作中, 针对金融企业的操作难点, 利用自身业务优势, 在不泄露业务对象商业机密的前提下提供相应参数, 其中包括货物变现能力评估、变质风险评估、价格波动风险评估、企业信用评价等等。通过参与企业融资过程, 与银行、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在增加收入的同时锁住顾客, 用服务打造企业的竞争力。当然, 咨询服务供应领域不仅局限于金融物流, 还包括投资项目策划、企业产品开发、物流成本核算等各方面。

三、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服务模式

根据金融机构参与程度不同, 把金融物流参与仓储物流企业运作模式分为资产流通模式、资本流通模式。资产流通模式是指一些大型仓储物流企业利用自身综合实力、良好的信誉, 通过资产经营方式, 间接为客户提供融资、物流、流通加工等集成服务;资本流通模式是指提供金融物流的服务中间商利用自身与金融机构良好合作关系, 为仓储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 协助中小型仓储物流企业向金融机构进行融资, 提高企业运作效率。

资产流通模式的最主要形式是替代采购, 它是由仓储物流企业代替借款企业向供应商采购货品并获得货品所有权, 然后根据借款企业提交保证金的比例释放货品, 并收取一定的管理费、仓储费和资金利息费。实际运作有两种模式。

第一, 仓储物流企业为发货人承办一批货物时, 首先代提货人预付一部分货款;当提货人取货时则交付给全部货款。仓储物流企业将剩余货款交付给发货人之前, 产生了一个资金运动的时间差, 即这部分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在资金的这个沉淀期内, 仓储物流企业等于获得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 仓储物流企业用这笔资金从事贷款, 而贷款对象仍为和本仓储物流企业相关的企业客户或者限于有相对应价值货物存放在本企业仓库内的企业主体。这笔资金不仅充当交换的支付功能, 而且具有了资本与资本运动的含义, 而且这种资本的运动紧密地服务于仓储业务链的运动中。同时由于货物是寄存在自己仓库内的, 安全、可控, 还可以收取相应的仓储管理费用。

第二, 银行为了控制风险, 就需要了解质押物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区域、承销商等, 要察看货权凭证原件来辨别真伪, 这些工作超出了银行的日常业务范畴, 这时候银行离不开仓储物流企业的协助。一般情况下, 商品是处于流动变化当中的, 作为银行不可能了解其变动, 安全库存水平也就是可以融资的底线, 但是仓储物流企业如果能够掌握商品分销环节, 向银行提供商品流动的情况, 则可以大大提高这一限额。商品销售的网点分布、单点销量、平均进货周期、结款信誉度, 在信誉诚信体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 这些资料的取得依赖于第一线企业的资料, 如果仓储物流企业有完善的信息系统, 就可以使整个资金周转过程透明化, 使银行、生产商随时得知商品的现有状况, 更好地把握风险。

资本流通模式主要是提供金融物流服务的中间商代替中小型企业向供应商采购货品并获得货品所有权, 并将货物寄存在仓储物流企业的仓库内, 然后根据借款企业提交保证金的比例释放货品。在采购过程中, 通常向供应商开具商业承兑汇票并按照借款企业指定的货物内容签订购销合同。仓储物流企业通过与中间商合作, 承担货物运输、仓储、拍卖变现, 并协助客户进行流通加工和销售。资本流通模式的主要形式是融通仓模式, 融通仓不仅为金融机构提供了可信赖的质物监管, 还帮助质押贷款主体双方良好地解决质物价值评估、拍卖等难题, 并能有效地融入中小企业产销供应链中, 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仓储物流企业在整个运营过程承担仓库管理和货物发放的工作, 与金融物流服务的中间商是合作共赢关系, 融通仓借助仓储物流企业良好的仓储、配送和商贸条件, 吸引辐射区域内的中小企业, 帮助中小型企业以存放于融通仓的动产获得金融机构的质押贷款融资。融通仓包括有仓单质押和保兑仓 (买方信贷) ,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仓单质押业务先有货、再有票, 保兑仓业务先有票、再有货。仓单质押模式的运用一般是指在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原材料采购与销售普遍存在批量性和季节性特征, 库存往往占用了大量流动资金, 通过仓单质押获取宝贵资金, 提高其赢利能力。保兑仓是指以银行信用为载体, 以银行承兑汇票为结算工具, 由银行控制货权, 仓储物流方受托保管货物并对承兑汇票保证金以外金额部分由卖方以货物回购作为担保措施, 由银行向生产商 (卖方) 及其经销商 (买方) 提供的以银行承兑汇票的一种金融服务。

四、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服务的风险与防范

(一) 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服务主要风险

1、信用风险。

一方面仓储物流企业服务的中小企业规模小、经营业务范围较单一, 对市场风险的抵御能力较差, 往往因政策变化、经营管理、市场竞争、价格波动等因素而无力还款, 甚至出现恶意逃债的现象。在针对中小企业而开展的金融物流业务中对于仓储物流企业来说信用风险的控制问题较为突出。

2、信息风险。

仓储物流企业以存货为担保实现动态质押, 这就要求对质押物有全面的了解。仓储物流企业主要负责货物的仓储与配送环节, 对货物的了解依靠货主提供相关参考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 越来越多的货物特别是高科技产品快速贬值, 有些存货二次出售的价值很小或是根本就难以转让, 这就造成仓储物流企业和金融机构不可能对所有质押物品有完整、翔实的了解, 对存货的销售与变现情况很难进行非常准确的估量, 这就给金融物流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3、操作风险。

抵押项目的选择以及核算比率的确定成为操作过程中的难题。为了尽量降低风险, 金融机构和仓储物流企业在选择抵押物上更倾向于价格波动小、易于保管、易于变现的产品, 例如钢材金属、成品油、木材等。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存货主要为半成品、产成品, 这使得金融物流业务操作难度加大, 而且在确定了质押存货后, 贷款核算比例的确定过程也很难加以规范, 目前一般由审核员根据以往经验判断, 缺乏科学依据, 随意性很大。

(二) 仓储物流企业开展金融物流服务的风险防范

针对上述实际运做中出现的风险问题, 仓储物流企业可以通过风险防范来积极应对:

1、仓储物流企业应与客户及银行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共同建立一整套信用机制。仓储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金融物流服务的基础是对客户的充分了解, 建立相对应的信用机制, 并与客户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有利于提高效率, 防范金融风险。

2、金融机构积极创新, 提高技术水平。金融物流是金融业与仓储物流业的有机结合, 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完成, 金融机构要成立专门的部门, 通过了解物流的专业金融人员去管理和操作, 设立相关的适合金融物流特点的操作模式。对于金融机构来说, 该类金融创新产品的提供也离不开仓储物流的支持。

3、促进物流企业的资源整合, 提高企业自身的信用度。仓储物流企业发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都是只有单一仓储功能的企业, 自然信用度也不是太高, 由此制约了金融物流发展。当务之急是将仓储物流企业资源进行整合, 形成一定规模后, 信用度上升, 有利于开展物流金融业务。

五、总结与展望

金融物流作为一种新型服务模式, 使得“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从概念变成了现实。它在拓展了金融机构业务范围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中小企业与仓储物流企业的发展, 是一种多赢性的金融服务产品。“未来的物流企业谁能掌握金融服务, 谁就能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这是UPS的发展战略, 目前金融服务已经成为该公司第一位的利润来源。仓储物流通过积极参与金融物流活动, 既增加了自己的竞争地位, 同时又获得了可观的利润。仓储物流企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虽然也有突飞猛进的飞跃, 但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内发展需求。在世界领先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以后, 我国本土仓储物流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大力开展金融物流服务不失为一计妙招。

参考文献

[1]、罗齐, 朱道立, 陈伯铭.第三方物流服务创新:融通仓及其运作模式初探[J].中国流通经济, 2002 (2) .

[2]、林勋亮.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服务的思考[J].广东商学院学报, 2005 (6) .

[3]、顾建强, 王锐兰.金融物流——现代物流服务的新领域[J].市场周刊, 2006 (1) .

[4]、于洋, 冯耕中.物资银行业务控制模式及风险控制研究[J].管理评论, 2003 (9) .

[5]、梁虹龙, 欧俊松.物流金融初探[J].物流技术, 2004 (9) .

8.论航运物流金融发展趋势 篇八

一、航空物流金融管理架起发展的桥梁

随着全球贸易自由化的扩展,航空货运以其高效的特点对我国民航运输业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作为航空物流服务的高端领域——航空物流金融管理日益成为航空货运业的一个主要的利润增长点。

从航运物流金融业务创新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航运物流金融还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随着现代金融制度及管理模式的创新,航运物流金融体制必将发生深刻的变革,而这种变革又将带来更加适合竞争与发展的新型航运金融管理模式。这种新型的航运物流金融体制和管理模式必将为航运业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服务环境,提供更加新型的服务技术,开辟更加多样化的服务渠道,航运物流业选择资金的空间也将更加广阔。同时,航运物流业与金融的合作将更加便利与融洽,物流金融的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二、航运物流金融发展透视

航空物流金融管理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航空货运以多种方式扮演着催化剂的角色。据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近1O年来我国航空货运量增加了40%。预计未来的10年货运增幅量会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5.8%。目前,世界40%以上地区间的货物出口通过航空运输,25%的企业销售依赖于航空运输。

同时,航空货运业与金融结合衍生的航空物流金融管理也登上舞台,为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据2013年度航空货运报告显示,货运需求持续得到改善,货运量增加。

三、 航运物流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建设,提供战略保障

参与航空物流金融的主体之间应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规范运作。航运物流企业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可以共同协商制订仓单质押融资、监管业务的相关政策指引,取得银行的信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在金融服务中的效率问题。同时,银行也应在一定程度上大力支持航运物流企业的发展。可以派出相关人员入驻航运物流企业,对航运物流企业的整个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以及面临的风险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在确保银行贷款安全性的同时,也支持了航运物流企业的发展,达成双赢。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传统的航运物流企业依靠自身资源扩充其服务网络显然是不够的,有效利用外部资源,建立战略联盟,延伸自己的服务链是必经之路。所以通过整合机场、航空公司,以及航运物流代理商资源,使相关航运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资源优化配置,集群体的力量去竞争,这样才能完善物流金融业务,带动航空货运业的繁荣发展。在加强航运物流企业自身硬件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应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提供融资保障,且从以下两点出发:第一,完善航运物流金融风险控制机制建立起相对健全的航运物流金融风险控制机制与违约后处理机制是促进航运物流金融快速发展的重要方面。航运物流金融参与主体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交流信息,签订合同等方式完善互信互利机制,以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违约问题。在此基础上,金融机构还需要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完善可靠的数据信息处理系统,规范航运物流金融的操作流程。金融机构从航运物流企业获得航线数量、航班计划以及货运能力等相关数据后要进行深入分析,改善信贷审核的风险程度,实现控制航运物流金融业务风险的目标。对于我国航运物流企业而言,要充分利用其自身优势,经过功能整合和航线优化,形成一个或多个物流结点和网状物流线路,选择更优质、更安全、更快捷的综合物流系统,尽可能地评估、监管及规避风险。此外,金融机构加强对客户的信用管理也是防范物流金融风险的一种方法。在航运物流企业金融服务过程中,通过对客户的资料收集与资信档案的管理,建立完善的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对客户进行全方位的信用管理。第二,加强信息化建设随着航运物流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机构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金融电子化步伐,进行金融服务创新。建立适应航运物流业务发展的结算系统,推进票据清算自动化系统、外汇业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应用系统的开发,实现金融业务处理电子化、资金汇划电子化,从而提高支付结算系统的现代化程度,满足航运物流企业对资金流的要求。

四、 航运物流金融发展路径

航运物流金融管理“四位一体”攻势航运物流业作为建设民航强国的重要支持力量、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国民航“十二五”规划专门对航运的发展做出部署。规划提出要支持和鼓励航运物流企业建设航空货运枢纽、货运集散地和快件处理中心,并将在航线经营权和航班时刻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航运物流公司间的并购、重组和业务合作,提高国际货运能力。与此同时,现代金融业的战略发展也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因此,依托于航运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发展机遇,发展航运物流金融管理不仅大有可为,而且成为促进航运物流业发展的新引擎。

五、培养航运物流金融复合型人才

航运物流金融管理复合型高端人才严重匮乏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精通航运物流和金融,以及法律和拥有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储备上存在明显的不足和差距。高端人才的短缺,成为我国目前发展航运物流金融的瓶颈之一。因此,培养大量熟悉精通金融和航运物流的人才将是我国金融机构开展航运物流金融业务的关键因素。航运物流金融企业的软实力建设是航运物流企业内部竞争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其关键在于人才。

结 论

9.浅谈物流金融 篇九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及金融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深,金融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物流金融这一处于旺盛成长期的金融创新业务,成为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邹小亢和唐元琦首次定义了“物流金融”的概念,即面向物流业的运营,通过开发、提供和应用各种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资金和信用的运动,达到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的有机统一。物流金融日益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拥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开展物流金融服务是实现供应商、采购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和银行多赢的有力手段。

一、物流金融的典型业务模式

(一)仓单质押融资业务

仓单质押融资业务是指申请人将其完全拥有所有权的货物存放在银行指定物流公司,并以物流公司出具的仓单在银行进行质押,作为融资担保,银行依据质押仓单向申请人提供的用于经营与仓单货物同类商品的专项贸易的短期融资业务。

(二)存货质押融资业务

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是指需要融资的企业(即借方),将其拥有的存货作为质物,向资金提供企业(即贷方)出质,同时将质物转交给具有合法保管存户资格的物流企业(中介方)进行保管,以获得贷方贷款的业务活动,是物流企业参与下的动产质押业务。

(三)应收账款融资业务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能够满足借款人因应收账款占用造成短期流动资金不足的融资需求,优化客户财务报表。银行的贷款额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 -90%,企业将应收账款抵押给银行后一般不通知相关的客户。

二、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物流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近年来,物流金融在中国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一方面,它加速了供应链贸易流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有效的金融安排大大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物流公司利用在货运代理与货物监管方面的优势为银行融资建立了强有力的防火墙,实现客户、物流企业与银行的共赢。在中国物流金融服务的推动者主要是第三方物流公司,物流金融作为一种较新的金融及物流创新服务产品,目前市场处于加速上升状态,也成为国内银行扩展新业务的趋势。

(二)物流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物流金融服务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时问不长,还没有制定相对科学、合理、统一的作业规范,物流企业和银行没有统一标准可以参照。银行没有专门针对物流金融信贷业务的操作规范,还是运用一般信贷操作流程规则来办理物流金融信贷业务,致使物流金融信贷业务手续异常繁琐,效率低下。同时物流金融方面人才缺乏,国家的政策法律也不够健全了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

(三)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优势分析

商业银行作为资金流动的枢纽,在同物流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业务关系的同时,还可以提供延伸服务,拓展与物流企业相联系的上下游优质企业,使得生产企业、物流企业、零售商或最终消费者的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部实现良性循环,得到理想的投资收益。商业银行还可以利用本身的优势,继续扩大服务面,开发新客户,培育优质客户。同时,商业银行也能通过简便快捷的收付款服务,为物流客户解决付款信息和销售资金速到账等问题。

(四)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劣势分析

商业银行的物流金融业务目前还缺乏相应制度规范,没有制定相对统一的物流金融业务流程、合同条款规范和相应的操作标准。由于与物流企业在业务上分歧大,难以对业务涉及的担保品进行有效的保管和监控。专业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提供物流金融系统化的产品设计,继续将业务扩大。同时,商业银行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于,使得物流金融业务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管理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组织机构的不完善,缺乏合适的考核机制与内部激励机制使商业银行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范围较为狭窄。

(五)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机遇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国家对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基本处于敞口状态,作为物流业命门的交通运输行业,一直是商业银行重点支持的对象,成为各家商业银行竞相争夺的优质客户。机遇促进了物流金融的发展,物流金融的发展为商业银行完善现代结算支付工具,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创造了机会。物流与金融的结合,产生了许多跨行业的服务产品,相应地也出现了对金融衍生品的需求。物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稳定的现金流,商业银行可以利用自身特有的创造存款货币的优势,为物流企业提供高效的理财服务,从而获得客观收入。

(六)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挑战分析

现代物流是人类社会全部经济活动的连接纽带,同时物流水平的高低也决定着企业的生存。然而目前物流业供需不平衡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粗放经营的格局尚未根本改观,并且物流行业的法律法规不完善,经营中不规范操作的现象仍很严重,因此商业银行难以找到经营可信赖,信誉有保证的物流企业合作。同时,金融机构本身就存在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风险,金融衍生工具发展迟缓等也阻碍了物流金融的发展。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物流金融面临着将物流企业与银行、生产商等外部企业的资源整合起来,使得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物流金融构建起来网络结构中得到充分的流动的巨大挑战。

四、商业银行发展物流金融的建议

(一)提高物流金融业务的.操作能力

物流金融业务对我国银行来说还是一项相对较新的业务,因此,在了解物流金融业务知识的基础之上,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招聘具有专业知识的业务人员来带动业务的发展是很重要的。同时可以采用先进的管理信息系统来提高员工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最后,建立专门业务的法律顾问,对于可能出现的纠纷,制定相应的处理程序和方法。

(二)建立共享性信息化系统

建立共享性信息化系统,可以使整个贷款过程所涉及的物流与资金流的周转透明化,使银行能够随时得知商品流转与资金回收的现有状况,更好地把握风险。但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物流金融业务上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还很落后,缺乏跨行业、跨地区的信息共享系统和机制,这使得物流金融业务相关数据的收集与管理远远不能满足业务的需要。所以商业银行想要更好的发展物流金融,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加强银行与物流企业的信息沟通。

(三)提高风险控制水平

上一篇:教师书法培训的心得体会下一篇:保洁服务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