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小组 钢琴教案

2024-07-24

钢琴小组 钢琴教案(11篇)

1.钢琴小组 钢琴教案 篇一

钢琴兴趣小组个人总结

这个学期,我又带了钢琴兴趣小组。一周六天,每天一小时,生活变得忙碌而充实。虽然在带琴过程中有过放弃,但我坚持了下来,也是一个很大的收获!更重要的是看着小朋友的琴艺一天比一天好,很是高兴,是他们的成就也是我的成绩!

开学初我带的是四个大班小朋友:叶韩妩,金楚佳,王鑫喻,胡愉望。后来因为王鑫喻,胡愉望周二周四学国际象棋的缘故,我这组的钢琴学员又有了变动,他们两个换了中班的张南希和高子倩小朋友。12月份又因为班次的关系, 王鑫喻,胡愉望又转回我这组。经过这四个月的钢琴学习,他们四个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琴艺更上一层楼了!

叶韩妩小朋友,她是个很聪明很讨人喜欢的小女孩。她已经学过一年多钢琴,琴艺很是不错了。她的识谱能力很是惊人,又认真学习,不管多难的曲子总能在一周内学会,并弹得熟练。不过她的手形有些不对,经常用指腹进行弹奏,手指也没勾住。由于她的手形已较固定,很难改,纠正后还要不断地在她旁边提醒才保持住,不然就马上变会原形。总的来说,还不错,可塑性较高!

金楚佳小朋友,她也是个很聪明很可爱的小女孩。楚佳是这个学期才学钢琴的,因此是从最基础的乐理知识开始学起。不过很高兴的是,她的领悟能力还不错,教过的知识要点都能掌握,识谱能力也不错哦!手形还需要稳定,总体来说还不错的!也因为她是大班小朋友,学钢琴从年龄特征上比中小班的小朋友有小小的优势,所以她和中班一起开始学钢琴的中下班小朋友比,进度比较快,已经学完《小汤1》,目前《小汤2》也学到一半了。不过楚佳有点小懒散,不是每次都很认真练琴,喜欢老师夸奖她才会好好学。希望她能做个认真学琴的小朋友哦,相信她会有更不错的收获!

王鑫喻是大五班的一个男孩,他学钢琴已有一年了。本来鑫喻小朋友应该识谱能力不错,但是我发现他识谱能力不是很好,一个音符都要看好久,一行一行点过去才知道是唱什么。而且他很不认真学琴,你要时刻盯着他,他才会练。如果你去辅导别的小朋友,不站在他旁边,他就不练。鼓励过,也批评过,似乎没起多大的作用。不过手形不断的练习,还算可以。希望以后他能认真学琴!

胡愉望小朋友是个特殊的孩子,他喜欢钢琴,但是由于自身的条件限制,学得马马虎虎。学钢琴的时候,要近距离看一下谱子,弹几个音,再看一会弹一会。一首曲子总是弹得断断续续,连贯不起来。手形又经过这个学期的学习,好了很多。

总的来说,这个学期和他们四个小朋友相处得很愉快,他们的欢声笑语让我的兴趣小组生活增色不少!但愿他们有更出色的表现,加油!

2009.01.04

王育丹

2.钢琴小组 钢琴教案 篇二

如何提高钢琴小组课 (或集体课) 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不间断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习兴趣及其学习潜能, 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弹奏水平与音乐修养, 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要使得学生在每接触一个新内容, 新技巧时都保持高度的学习热情, 其中就涉及到教师的教学技巧、风格、对教学环节的设置等方面。而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技巧, 对于激活课堂气氛, 创造新颖的学习环境能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然而, 这一环节常被忽视, 许多教师惯于用单一的“布置任务”的固定模式导入引入新内容、新技巧, 常常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学习动力。我想, 也许这一情况的产生是由于教师忽视了“兴趣”在学习中的关键作用。导入环节的首要任务, 即是激发兴趣——激发音乐兴趣!

“……兴趣是一种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 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动力因素。”[1]而音乐兴趣, “是指人在积极探究音乐时, 对音乐的认识倾向。这种认识倾向使人对音乐及相关事物给予优先注意, 并有了强烈, 明确的指向性和探究性。”[2]

近年来, 本人所教授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多数来自普通高中, 由于现在的高中普遍追求升学率, 音乐课被弱化, 使得他们的音乐素质普遍不高。尽管, 也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初接触钢琴课时便立刻表现出自发的浓厚兴趣——即使他们没有弹奏任何键盘乐器的经历, 对于这部份学生, 我特别注意保护、培育他们处在“萌芽”状态的音乐兴趣。然而不能回避的现实却是:大部分学生进校时间短, 对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科课程了解不全面, 进而又导致了对钢琴课的认识还处于一种朦胧或是茫然的状态。“过去, 人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外在性的服从, ……表现为人的学习常常是在一种依附、被动的状况下进行的, 这一点在我国学校教育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现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民主的发展, 人的主体性逐渐增强, 表现在学习上就是人的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提高, 学习的独立意识在增强, 学习的自主意识在发展, ……”[3], 所以同样的, 面对这一情况, 教师们亦必须努力改变学生的被动学习局面。我认为, 第一步的工作就是:必须紧扣专业特点, 让学生了解钢琴课的意义所在, 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稳定的音乐兴趣——这种感情色彩较浓的音乐兴趣, 会驱使学习者自愿钻研钢琴演奏技巧, 发展出对乐曲的个人理解, 在对乐曲的演绎中释放个性与情感, 感受快乐;同时也给课堂教学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 兴趣, 成为学生勤奋学习不可或缺的动力条件。课堂中的导入, 正是教学的第一步, 它是指“新学期、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时,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先导”, [4]学习兴趣的激发, 学习动机的激活、能否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的思维紧紧围绕着学习主题, 进入最佳的学习情境, 这, 可以说和导入环节设计的好坏与否是密不可分的!设计得巧, 就会和下面的教学环节形成“水到渠成”的局面;设计得不合宜, 反倒是会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了!

另一方面, 钢琴课毕竟是以钢琴弹奏技巧的学习为主的实践性课程, 由于只注重弹奏技巧的不断积累与动作的示范讲解 (教学内容) , 教师常常会忽略教学技巧的丰富性, 让钢琴课陷入某种固定而僵化的模式当中。久而久之, 学生即使兴趣再大, 普遍说来, 也较容易产生疲惫心理, 学生会感叹:“钢琴课学起来不象以前那带劲了!”。所以, 即使教师已经意识到了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 但如何将这种兴趣“进行到底”——如何避免千遍一律的讲授方式, 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中接触的每一个新技巧、新内容都产生“有意思, 有挑战性, 我要学会才行”的想法——这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大难题。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活动有一定了解, 并在课堂讲授的每个步骤 (特别是开课第一步) 都能“看似随机, 实则有意”地紧抓学生的兴趣焦点, 并将高昂的情绪延续整堂课, 使得钢琴课达到“常上常新”的境界。而导入技巧的设计、导入技巧的灵活运用, 除了引起学生的学习注意和兴趣之外, 更能激活情绪, 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并保持学生持久的学习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 (这一点, 可说是对教师教学技法的一大考验!) 。

多年的教学使我认识到:良好而适度的导入设计, 在振奋学习精神, 不断改善课堂氛围方面的确会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本人所教的钢琴课多为小组课, 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个性与共性并存的, 这一现实, 就更要求我精心设计导入环节, 推陈出新, 以此来保持钢琴课的吸引力了。下面就来谈一谈我上钢琴小组课时常用的几种导入技巧。

我用的有以下几种导入技巧

1. 问题、讨论式导入

问题、讨论式导入是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导入技巧。这种技巧充分利用了青年人好奇心强, 喜爱探索新鲜事物的特点, 以引发其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预习新内容, 并根据学习重点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 引导学生的思维紧扣学习目标、学习要求来对乐曲进行分析, 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甚至鼓励学生试奏, 形成一些自己的观点。教学开始时, 可以围绕学生兴趣浓厚的问题开始讨论, 教师再通过讲评分析引导出学习的新内容。

在我教授“倚音”这一技巧时, 就是运用这一导入技巧的。我首先让学生预习两首乐曲《儿童献花舞》和《骑着竹马打胜仗》, 并且要求在预习时思考以下问题:⑴两首乐曲有何共同点?⑵谱子上出现的装饰音 (倚音) , 它们对的乐曲主题的表达起到了什么作用?⑶你觉得演奏这种装饰音应该注意些什么?在新课开始时, 我就将这些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讨论, 并让个别学生现场试奏, 共同点评大家的见解;总之, 在一开始就让学生的思路紧扣学习目标——先分析、讨论;再归纳、范奏、总结。我设计的问题针对性强, 迅速把大家的兴奋情绪集中到了新内容中来, 学生在听课时注意力非常集中, 敏感度提高, 极其注意演奏技巧的细节问题, 思考得更深入透彻!可见, 这种导入方式能加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问题、讨论式导入,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 (甚至是发现新问题) , 探求答案, 很容易引发学生较强的学习内驱力。

2. 温故知新式导入

温故知新式导入, 它突出了学习内容的前后衔接, 既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 又用自然的方式过渡到新知识。采用这种导入方式同时又提供了学生相互观摩的机会, 可以结合部分学生的作业回课开始。例如在讲解长琶音这一技巧时, 在导入环节先让学生复习带有短琶音的乐曲, 教师讲评, 之后引申出要学的技巧一一长琶音。通过与短琶音弹奏技巧的比较, 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来讲解长琶音的音乐形态、指法转变规律、弹奏特点、踏板设计要求。这样的导入环节设计, 间接深化了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温故知新式的导入, 虽然是一种较传统的导入技巧, 但却能够烘托学习主题;同时, 过渡自然, 具有与教学其他环节相得益彰、浑然一体的优点。采用这样的导入技巧, 便于充分贯彻从已知到未知的教学原则, 消除学生对新内容的陌生感。

3. 乐曲鉴赏式导入

乐曲鉴赏式导入既可选择教材中有曲谱的乐曲, 也可选择辅助教材中有代表性的曲例。包括有教师现场演奏, 播放录音、CD、VCD或播放演奏的录像让学生鉴赏的形式。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听音能力、注意力、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有明显的效果。人们在鉴赏艺术作品时, 必须以直接的感知方式, 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在音乐鉴赏中, 就必须主要依靠听觉 (条件许可的话, 还可以视觉作为辅助) 去感知作品。如果导入时选择的曲例具有特征鲜明、变化多端或新颖别致等特点, 就能使欣赏者通过“听觉”这种高级感官, 让整个心理进入特殊的审美期待, 保持心理活动的积极运转。这种导入技巧, 既让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审美享受, 又能使抽象的技巧知识立刻形象化、具体化和感性化, 利于创设新奇的、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

乐曲鉴赏包括读谱鉴赏, 即边看乐谱边听音乐。教师可以先提示一下所要学习的新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段落结构等内容, 让学生形成一个粗略轮廓。播放音乐时, 乐谱就会变得形象起来, 提示学生注意包含新学内容的片断及某些有特点的力度变化, 调式调性特征、音色音效片断。教师可在接下来的讲授示范中结合这些乐曲片断对照乐谱, 与学生展开讨论, 突出教学重点, 灵活排教学。我在教授“小调式的儿歌伴奏”这一内容时, 必须先让学生了解小调式的特征。我播放少儿歌曲《春天在哪里》 (大调式) 《娃哈哈》、《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调式) 的VCD来导入新课, 学生先欣赏, 然后让大家细读乐谱, 我同步板书乐理知识, 再用钢琴演奏乐曲旋律, 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两种调式的初步特征, 为讲解下面的伴奏内容做了良好的铺垫。

另外, 该导入技巧还包括无谱鉴赏的导入。这种导入技巧尤其能提升欣赏者的音乐联想力、想象力。许多描绘性音乐, 大多都是通过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来引起鉴赏主体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联想与想象。例如, 在学习半音阶这一技巧时, 我先播放名曲《野蜂飞舞》给学生欣赏, 学生听后笑声不断。他们被半音阶的奇特音效所吸引, 立刻联想到不断拍动翅膀发出恼人嗡嗡声的昆虫;进而对半音阶产生独特音效的原因、弹奏要求、指法特点产生好奇心。然后, 我才范奏了要学习的乐曲《小蜜蜂》。这次导入的效果就体现在学生易被教师的讲解、示范所吸引:《野蜂飞舞》难度高, 乐谱的提示并非必要条件 (某些复杂乐曲, 一些学生读谱时会感到吃力) , 但纯粹欣赏乐曲的音效, 结合其标题, 仍是能给听众的联想、想象以提示和指引, 其中的半音阶与学生要学习的乐曲《小蜜蜂》中的半音阶有相通之处, 这就使许多学生抱着跃跃欲试的心态, 想看一看自己弹的《小蜜蜂》是否也有那种滑稽的效果。可见, 运用这种导入技巧利于创设新奇的、引人入胜的学习环境。

4. 故事叙述式导入

故事叙述式导入技巧富于趣味性, 常使得课堂氛围活跃轻松。虽然我在课堂上生面对的是20岁左右的青年, 但他们仍对专业特点突出的少儿音乐故事有着强烈的兴趣。因为, 故事是一种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 用故事导入, 很容易引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和学习激情。那些或幽默轻松, 或起伏曲折的小故事, 一下子就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 创造出活跃的、师生平等交流的自由学习氛围。

记得在教授变奏曲《大鹿》时, 我就是利用这一导入技巧来引入的。《大鹿》是一首简易的变奏曲, 主题之后, 有两个变奏的段落, 结构简单, 但篇幅较长, 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我结合音乐的发展, 先讲了一个森林里大鹿解救被猎人追赶的小兔子的儿童故事;接下来, 让学生思考一下故事发展在各段落中是如何表现的, 弹奏时对各种技术、力度、情绪的要求。我先是让大家结合故事分析乐谱, 只用语言讲述。特别是讲到第三段的时候, 我有意地问学生:大家觉得老师应该怎样处理才好?有的就学生指出:开头的故事里有了提示:这一段说的是门窗紧闭, 猎人进不来, 大鹿和小兔子手拉手站在房子里, 表现出朋友间的友谊, 谱面上旋律声部出现了大量的和弦, 弹奏的力度应该是挺强的!我接着他们的思路继续指出:这一段还有保持音记号、左手伴奏运用的八度和声音程 (同时让大家回忆和弦、八度的弹奏要点) 、可以加上强拍上的节奏踏板、保持速度的稳健, 这些演奏要求如果大家都能做到, 就能更形象地地表现出团结的力量感!当语言讲解告一段落时, 我对学生说:现在, 让我用钢琴来讲这个故事吧!正如我所料, 接下来的范奏与技巧细节讲解, 学生全都听得津津有味, 笑声不断。有一个学生甚至说:觉得这样来学一首曲子还挺好玩的。这次课, 我设置的故事切合了教学的内容与目标, 也与音乐情节发展丝丝入扣, 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 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 效果是出乎意料的好。

钢琴课的导入技巧, 相信还有其他的许多, 无论采用哪一种, 都应该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阶段和所讲授的内容而定, 无论从形式和内容都应与下面的环节衔接得自然而生动, 帮助学生将兴奋中心迅速集中到教学任务新的内容上来, 让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钢琴课的学习中——只有巧妙的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 教师才会是那个真正掌握了“主动权”的人, 才会取得预设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洪玉, 何一粟.学成能力发展心理学[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年7月第1版:343.

[2]张凯.音乐心理 (修订版) [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8月第3版:47.

[3]李润洲, 石中英.人·学习·学习能力[J].教育学报, 2006年2月:64.

3.钢琴小组课教学的趋势与发展 篇三

【关键词】 学生;教师;钢琴小组课;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钢琴开始进入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钢琴教学随之成为大众日益关注的热点。然而,传统“一对一”钢琴教学模式逐渐显现出诸多弊端,明显滞后于日新月异的素质教育大潮,因此,钢琴小组课教学应运而生,成为钢琴教学改革的着眼点。

一、钢琴小组课教学

钢琴小组课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过去“一对一”的落后模式转变为“一对多”模式,学生一般为十人左右,教学工具多为价廉物美的电钢琴。钢琴小组课教学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的资源共享式课堂学习,能够拥有积极主动的活跃氛围,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以及竞争意识,更能够使四手联弹、双钢琴表演、钢琴协奏等学生的合作表演成为可能。因此,钢琴小组课教学具有传统钢琴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

二、钢琴小组课教学的科学性

“钢琴是种技艺性很强的乐器,要使高职学生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地掌握钢琴弹奏技术,仅靠传统的个别课是很难完成的,还应适当加强小组课”。①

1.学生能够得到更大的自主空间。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学生摆脱了传统钢琴教学中师生之间“一对一”的尴尬局面,从而克服了教师过多关注造成的消极影响,拥有了较多的自主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摆脱教师关注带来的精神压力和思想束缚,以轻松自由之身投入到钢琴学习中。钢琴学习属于艺术学习,需要一个自由、开放、愉悦的学习氛围。人性化的学习氛围能够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表现力,更能够提高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课堂效率。因此,学者吴洪成认为“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是师生协同进行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②

2.课堂讨论成为学生主要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提出,课堂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更加为人们所关注,逐渐成为评价一堂课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重要维度之一”。③参与钢琴学习人数的增多使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成为可能,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进行学习心得和学习经验的交流活动,直接促进钢琴学习的高效开展。钢琴学习属于艺术学习,具有很高的抽象性和难度,需要学生进行合作、进行探究,在讨论中交流钢琴学习的所感所得,才能学会将个人的情感注入钢琴音乐之中,从而使钢琴曲因为有了情感而拥有生命,提高了钢琴曲的艺术感染力。

3.课堂效率明显提高。传统钢琴教学由于采取“一对一”或“一对少”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进行钢琴学习的间隔时间过长,无法实现钢琴学习的连贯性和体系化,从而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中课堂效率很低。钢琴小组课教学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钢琴教学,有效缩短了学生钢琴学习的时间间隔,保障了钢琴教学内容的前后协调性和一致性,而且,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间隔中将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再学习和再探究的内化活动,非常有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另外,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课堂讨论的共同推动下,学生在钢琴学习中的课堂效率又获得极大的提高。

4.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钢琴教学中,学生由于得到教师的关注太多而形成压力感,学生对教师往往处于“敬而远之”的生疏状态,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拥有一定自由空间的学生身心处于放松状态,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较强,因而能够在钢琴学习过程中和教师形成较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对和谐社会的构建、教育的和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④

三、钢琴小组课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习氛围更加人性化。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学生在完成教师安排的技能训练任务后,就可以拥有较为宽松的自由空间。学生们可以一边唱着自己喜爱的流行歌曲一边弹奏电钢琴进行音乐伴奏,在自娱自乐中加深对音乐、对钢琴、对艺术的理解。学生们可以坐在电钢琴旁进行钢琴弹奏比赛,看谁钢琴弹奏的更好更有艺术性。学生们也可以进行钢琴曲听力比赛,看谁能够听出钢琴曲的名称。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进行四手联弹练习、双钢琴练习以及钢琴协奏训练等内容。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习氛围中积极学习、快乐交流,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2.师生角色定位更科学。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合适的课堂学习任务,并在学生钢琴弹奏技巧的训练过程中提供具有实效性的科学指导。学生在教师的“宏观调控”下,积极主动地进行个性化艺术成长,不但高质量完成教师布置的训练作业,还在钢琴弹奏过程中拥有自主学习、主动创新的自由空间,从而实现教师指导与学生认知的科学结合,使学生的钢琴学习更高效。师生角色的科学定位是钢琴教学艺术性的客观要求,学生艺术成长的个性化是钢琴艺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3.教学过程更积极主动。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督促学生进行钢琴基本功训练和纠正学生弹奏过程中的错误之处,其余时间教师就以关注者的角色“实时监控”着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学生在完成教师安排的训练任务后,可以利用电钢琴进行练习曲的自由训练活动,当遇到个人难以弹奏的技术难题时就可以让其他同学演示一遍或向教师求助。钢琴学习需要学生多次练习,才能掌握钢琴曲的弹奏技巧,而钢琴小组课教学中较多的宽松自由空间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机会,从而激励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钢琴学习。

4.课堂评价更有实效性。在钢琴小组课教学中,学生没有思想压力,能够轻松自如地通过“手指舞蹈”在键盘上述说着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从而使教师听到最真实的声音、看到艺术状态下最真实的学生,因而,教师的课堂评价和耐心指导就会具有很高的针对性,在“一语中的”中有效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效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课堂教学的及时反馈,是师生、生生之间心灵的交流和碰撞,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让课堂充满智慧、充满温馨、充满人情味和充满生命的活力”。⑤课堂评价的实效性得到逐步提高,逐渐成为教师指点学生钢琴学习和科学发展的风向标,并发挥出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总之,教师积极探究钢琴小组课教学的科学构建,主动探寻促进学生高效进行钢琴学习的科学途径,为学生的钢琴学习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主动探究空间,有效激发学生主动进行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艺术成长和社会化发展的高效开展,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钢琴精英和优秀人才。

注释:

①杨冯圆.高职“钢琴小组课”教法浅析[J].神州.2012(17):107

②吴洪成.现代教学艺术的理论与实践[M].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115

③曹凌.浅谈把握数学课堂讨论的时机[J].教育革新.2013(5):45~46

④潘宗英.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J].现代商贸工业.2014(5):142

⑤郭华.让课堂充满活力——教学过程中巧用课堂评价[J].新校园:上旬刊.2013(9):151

注释:

①张月.如何发挥高师数码钢琴小组课的作用[J].黄河之声.2013(16):52~54

②丁娜.高校钢琴小组课教学模式探讨[J].现代交际:下半月.2013(7):218

③梁钊.高师音乐专业钢琴小组课教学实践探析[J].贺州学院学报.2013(2):131~133

4.钢琴基础教案2 篇四

第二单元 连音奏法

教学内容:连音奏法 教学目标

1、掌握连音奏法的基本方法;

2、体验连奏中手指力量的传递;

3、学习穿、跨、扩指技术的基本要求。教学重点

1、手指的独立性。

2、穿指、跨指的弹奏要领。教学难点

1、连奏中手腕的放松与手指支撑的协调。

2、跨指的弹奏要领。教学方法

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练习法、评价法、演示法。教学准备

1、数码钢琴、音响、摄像头、电脑。

2、错误弹奏方法的音像资料。

3、乐曲演奏音像资料。教学时量 五课时 教学进行:

一、回课

1、《玛丽有只小羔羊》、《伞兵》、《芦松舞》。

2、《扬基歌》、《黄河船夫曲》。

3、双音练习曲《回声》。演示:各请3—4位学生回课。讨论:学生评论、教师点评。

分析:弹奏中不良音色产生的原因及解决的方法。欣赏:教师范奏。

归纳:

1、左右手交替动作协调。

2、双音整齐,弱指站稳。

3、解决手指的支撑与臂腕的协调放松。创造:齐奏、合奏、小组接龙竞赛。

二、天天练练。(讲述-示范-模仿-练习)

1、手臂放松、协调的练习。

2、手指独立支撑的练习。

3、连音奏法(落提、落连提)的练习。

4、穿指、跨指、扩指的练习。

三、连音的弹奏方法和表现特点。导入

欣赏:教师用连奏的方法弹奏《雪绒花》。

讨论:这种奏法与非连奏有何不同?它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从音响、触键方式上分析。讲述:连音奏法(Legato)是较复杂的一种基本弹奏方法,手指的运动如同生活中的“走路”,你落我离,连绵不断,手腕的横向转动使手指力量不断传递从而将音连起来。它要求手指有一定的力量和独立性。主要表现优美、如歌、抒情的音乐形象。记谱方法是用连线将需连奏的音置于一个弧线之内。练习:

1、按照非连音奏法弹奏第一个音,手指站稳,腕、臂放松。

2、第二个(或以后的多个音)弹奏的手指放松地抬起,自然落下,将第一个音落下时手指承受的重量转移到第二个音,体会重心的转移。

3、弹完最后一个音,手腕放松地将手指带离琴键。

4、从两个音、三个音过渡到多个音一连的练习。感知:让学生感受触键方法与音响效果之间的关系。

探究:通过摄像头摄影观察几位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连奏中手指独立性及臂腕放松的重要性。

四、基本练习

1、C大调一组音阶、琶音。

讲述:大调式音阶由七个音级构成,琶音是主三和弦的分解。美妙的音乐往往是由调式及长短不一的音阶、琶音组成的,其练习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乐曲的内容。C大调音阶从C音开始弹到高一个八度的C再返回。练习:分手练习,注意指法正确及规律。

感知:体会技术要领:穿指时一指需提前准备,动作放松;跨指时手腕灵活转动;扩指时臂、腕放松。探究:通过摄像头摄影观察几位学生弹奏中出现的问题,分析穿、跨、扩指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臂腕放松的重要性。

2、G大调音阶、琶音

讲述:调号:黑键为升F ;指法同C大调。练习:分手分别练习。感知:弹奏黑键的要求及准备。

五、练习曲——《拜厄》第23首 练习:读谱、视唱、找键、数拍、视奏。

讲述:本曲用连奏进行练习,主要训练右手,注意指法的准确性,及分句的自然。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难点分手练习。

感知:

四、五指是弱指应多进行练习,教师根据不同的方法带学生进行训练。

六、乐曲 《布谷鸟》

练习:

1、读谱、找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视奏。

讲述:本曲是双手落提的练习,双手起落动作的配合协调,必须先分手练好再合。五指注意放松站稳,下落的动作自然,连线后的每个音都要独立运动,声音干净,力度不求大。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难点分手练习。

感知:师生讨论、分析音乐形象。(表现了清新的树林中布谷鸟此起彼伏的歌声。)《在公园里划船》

练习:

1、读谱、找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视奏。

3、节拍练习。

讲述:本曲主要是练习双音与三个音及多个音的连奏的配合,双音注意弱指的支撑,手架子立稳。三个音中注意力量在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力量的转移,确保手腕的通畅自如。手指抬起的动作干净,音色才能干净。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难点分手练习。

感知:教师范奏,学生体会、分析音乐形象。(本曲表现了在公园里玩耍的愉快心情。)《在五月》

练习:

1、读谱、找键盘位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视奏。

讲述:本曲主要练习右手分句与左手全分解伴奏音型的配合。左手可将不同的和弦组合起来进行练习,注意五指的独立性,手腕可做由下而上的转动,但注意手指仍是主动的,声音连贯均匀的。双手配合时注意两手的协调性,右手保持独立的提腕动作。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出难点进行练习。

感知:教师示范,学生分析音乐形象。(抒情、歌唱)《热闹的街道》

练习:

1、读谱、找键盘位置,注意指法的准确性。

2、数拍练习。

讲述:本曲主要练习一组音阶的上下行进行和和弦的配合。注意穿、跨指动作迅速,节奏平稳;声音连贯、均匀,尤其注意一指的灵活性和放松,避免出现不当的重音。和弦弹奏时注意手指的支撑,五指的声音放下去,勿漏音。

练习:根据教师提示抽出难点进行练习。

感知:教师示范,学生分析音乐形象。(流畅、活跃的。)

七、布置作业,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课堂练习情况,提出鼓励和要求。

5.钢琴教案 篇五

(一)、组织教学

(二)、检琴 基本技术练习

(1)每位学生保持弹奏前正确的手形。

(2)分别用1指、2指、3指、4指、5指弹奏教师指定音型。(快速装饰音)

(三)、新课教学 1.复习导入

总结上学期琴法学习情况。表扬优秀的同学,鼓励后进生。2.复习寒假作业内容

3.看一下三个同学在演奏的过程中有哪些优点和错误,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学习和纠正。A.《练习曲》

1、学生弹奏

2、教师指出优缺点,示范弹奏并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

这是一首音阶跑动练习曲。要求流畅、连贯十六分音符要均匀干净。

3、继续邀请另一名同学上台演奏。B.乐曲《花鼓》

1、学生弹奏

2、教师讲诉花鼓的故事,乐曲的由来,传达乐曲表现的情感,标题的含义。

3、教师指出优缺点,示范弹奏并针对重难点进行讲解。

4、继续邀请另一名同学上台演奏。

5、教师总结:

六、小结

6.幼儿钢琴教案 篇六

双音、和弦的弹奏方法 教学内容:

1、双音与和弦的弹奏方法。

2、分解和弦与半分解和弦的弹奏方法。

3、双音与和弦的调音。

教学目的:

逐步完善学生的演奏技术,为弹奏初级作品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双音、和弦的触键;分解与半分解和弦的触键。难点:手臂的力量均匀地落在每个手指上,以保证触键整齐。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初级练习曲599》 作业和练习:《车尔尼599》第25-34条。

四月份钢琴教案

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训练 教学内容:

1、双手高抬指训练。

2、手指的跑动练习。教学目的:

通过手指的独立性、灵活性,进一步完善弹奏技巧,增强手指的触键能力,为培养良好的触键感觉做准备。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手指的独立性训练。难点:手指的跑动训练。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初级练习曲599》

《哈农钢琴练指法》 作业:《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599》第35条-44条

《哈农钢琴练指法》第1-4条

五月份钢琴教案

培养良好的触键感觉 教学内容:

1、慢下键与歌唱性连音。

2、快下键与颗粒性调音。

教学目的:

随着教学的深入,将前期所学的所有触键方法加以归纳总结及深入训练,使学生的触键 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慢下键

2、快下键 难点:利用触键表现不同的音色。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初级练习曲599》

《哈农钢琴练指法》

作业:《车尔尼599》第45条-49条音阶:C大调 a小调;G大调,e小调

《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小步舞曲、等。

《哈农钢琴练指法》第5-8条。

六月份

节奏节拍的训练 教学内容:

1、附点音符的训练

2、切分节奏的训练

3、休止符的演奏与三连音训练。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节奏的掌握。

难点:切分节奏级附点音符的演奏。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初级练习曲599》

《哈农钢琴练指法》

作业:《车尔尼599》第50-59条

《钢琴教程第一册》

《哈农钢琴练指法》9-12条。

七月份

踏板的运用 教学内容:

1、切分踏板

2、重音踏板

3、延音踏板 教学目的: 通过对踏板的学习使手脚能够自然的配合起来,对乐曲的音和音之间能十分自然连贯的 衔接。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踏板使用时手脚的自然配合。难点:切分踏板的使用。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初级练习曲599》

《哈农钢琴练指法》

作业:《车尔尼599》第60-69条

《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哈农钢琴练指法》13-16条

八月份

装饰音的弹奏方法 教学内容:

1、波音

2、倚音

3、颤音

教学目的:

装饰音是旋律组成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装饰音的训练,在提高学生手指灵活性的同时,培养学生弹奏的流动性。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波音、倚音 难点:颤音

教材:《钢琴基础教程第一册》

《车尔尼初级练习曲599》

《哈农钢琴练指法》 17-20 作业:

7.钢琴小组 钢琴教案 篇七

一﹑小组课的教学模式和情况

钢琴小组课是指在一节钢琴课的时间内 (45分钟) 教师要面对10-15个学生来教学, 教学工具一般是电钢琴, 其中课程的流程安排是 (1) 教师面对学生集体教授理论知识及技巧知识, 时间大慨是10-20分钟, 这个阶段老师可以口述, 板书以及实际示范; (2) 检查作业, 时间大概是10-20分钟, 这个阶段教师将会根据时间的条件对部分学生进行抽查作业和单独辅导, 同时其他的学生可以使用耳机功能练习以免影响到别的同学; (3) 提问时间, 时间大概是5-10分钟, 这个阶段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在学习时遇到的情况自由的提问并得到教师的解答。由此看来, 一节课的时间要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并且平均分配时间都是不现实的, 那么学生只有抓住教师在集体授课和提问这两个环节为自己争取学习的有效时间, 更多的是需要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要主动交流互相学习才能够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当然我们自然可以想象到有一些学习不努力, 自控能力差的学生就会在教师不能全面的照顾下成为漏网之鱼, 最后成绩会非常不理想。因此说明钢琴小组课学生接受教师单独辅导的机会少, 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会有学习接受能力的有强有弱的区别, 自然就会导致学生的学习程度明显不平衡。这就是钢琴小组课教学成果的尴尬指出。

二﹑个别课的教学模式和情况

我们所说的个别课, 就是钢琴课一直沿用至今的传统教学模式:“一对一”教学。“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是各方专业人士经过很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来的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 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了解到不同学生在钢琴弹奏中的个人差异, 比如技术方面的差异, 乐感方面的差异甚至是智商方面的差异等, 通过学生不同个人情况, 采取具体到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 对每个学生多加了解, 只有在单独的交流中的才能发现学生真实的问题, 才能切实的制定出适合这个学生的教学计划。这种通过许多教师沿用至今的传统教学模式一直是业内人士公认的好方法, 百试不爽, 这种方法因人而异, 因材施教, 避免了只为追求教学进度而对所有学生都统一采用难度高的曲目进行教学, 避免了脱离开学生的实际水平, 盲目的拔高。这里说到的盲目拔高是指教师不管学生自生情况盲目的选择许多较高难度的曲子给学生练习, 可以在短期内进步也很快, 实际上却步入拔苗助长之误区, 违背了循序渐进的科学原则, 超越了学生的实际能力, 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 为以后演奏乐曲和演奏技能的提高留下了隐患。高等学校音乐方向开设的钢琴课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基本了解, 掌握能直接通过演奏来表现音乐的基本技能, 通过这门技能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有了对钢琴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就能很好的提高他们的即兴编创能力, 是学生能有效的将技术理论与艺术理论相结合, 课堂教学与艺术实践相结合, 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当然这些都离不开教师的亲身指导, 所以一对一的教学可以很好的攻克这个问题, 学生单独接触教师的时间多, 自然学到的知识就多, 完全成正比。同时, 教师还可以起到监督和督促的作用, 对于一些学习习惯差的学生可以多一些关照, 不让他们成为“漏网之鱼”, 最起码能够跟上教学进度, 这样学生的学习程度就不会有过度的不明显。

三﹑结论

由此比较下来, 很明显钢琴个别课绝对从各方面优于小组课, 学生在个别课中所接收到学习信息会较小组课中的学生们多得多, 学习成效就不言而喻了。而小组课的优势仅表现在解决现今各大高校音乐专业的教师和学生配比严重失衡的现象上。现今音乐类各类学习方向的学生很多, 如声乐方向﹑器乐方向﹑理论方向等都需要学习钢琴基础, 关键是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为了提高全民素质, 全国师范类院校都在统一的扩招学生人数, 艺术学科是一门大学科, 社会上学习艺术类音乐类的孩子越来越多, 高考考音乐方向的学生也日益增多, 明显增加了学校的教学压力, 在音乐方向钢琴课教学就有了明显的体现, 从很传统的一对一的个别课教学到3-4人的小组课再到现在的10-15人, 甚至有发展成为20-30人集体课的趋势。所以各大高校仍需结合教学大纲, 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行仔细的研究, 制定出符合当下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情况的的钢琴教学方案, 只有这样, 才能达到我国高校钢琴教学的目标, 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苏联音乐教育·卡巴列夫斯基音乐教育体系》[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

8.钢琴教案 篇八

活动内容:

1、左手的功用的强化

2、钢琴乐曲:《快乐的农夫》 教学目标:

1、明确钢琴弹奏中的左手功用。

2、能用快乐的情绪、声部层次控制清晰自然连贯完整的弹奏《快乐的农夫》。教学重点:

强化左手独立弹奏能力。教学难点:

左手弹奏旋律的如歌性连贯及复调织体中的声部层次控制。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

2、检查上节课布置的作业,根据学生弹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放松问题、速度问题、指法问题,时值问题、情感处理、演奏方法等,教师应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并给予有效的解决方法,让学生下周再次练习并提高演奏能力。

3、讲授新课

(1)用故事情节引出钢琴曲,激发学生学习这首《快乐的农夫》的兴趣。导入:有一个国王,郁郁寡欢,于是他就派手下的一个人四处寻找一个快乐的人。这位国王命令道:“等你找到那位快乐的人,就把他带回来。”国王的手下各处找了好几年,也没找到一个快乐的人。终于有一天,当他走进一个最穷的国家的贫困地区时,听到一个人放声歌唱。循着歌声,他找到一个正在田间犁地的农夫。他问农夫:“你快乐吗?”“我没有一天不快乐。”农夫答道。于是,国王的使者就把他此次使命的意图告诉了农夫。农夫不禁大笑起来。为了表示感谢,农夫又说道:“我曾因没有鞋子而沮丧,直到我在街上遇见一个无腿的人„„故事到这里,你们有什么话要和大家分享呢?(讨论,提问)这节课我们就用一首钢琴曲来表现这个故事。

(2)弹奏或播放一遍《快乐的农夫》并用提问法引导学生初步的了解作曲家及作品。导言:下面就请大家听一遍钢琴曲《快乐的农夫》,注意节奏有什么特点?情绪怎么样?这首曲子结构是什么曲式?《快乐的农夫》是那位作曲家写的?是哪个国家的作曲家?舒曼有那些重要的钢琴作品?(3)简单讨论。

小结:《快乐的农夫》这首钢琴曲是德国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作品68号之10,曲谱可见“《少儿钢琴曲集》”,舒曼钢琴作品有:《勇敢的骑士》《士兵进行曲》《猎歌》《幻想曲》等,《快乐的农夫》演奏学习可以强化左手弹奏旋律能力。乐曲描绘了一位勤劳朴实又有风趣的农民形象。此曲结构为二段曲式。(4)请学生边看谱边听老师弹奏,将各小节及AB段式标出,找出有难点的节段做好记号,老师弹奏完毕后检查学生标出的小节及曲式的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并对学生标出的难点节段进行错误和正确的弹奏,让学生注意分辨,要求学生讨论正确的方法和弹奏要点。

(5)讲解钢琴曲《快乐的农夫》的弹奏方法

A段的前两句旋律左手的旋律歌唱要注意弱起音乐效果,句法及句逗呼吸自然,旋律性格轻松活泼,幽默欢畅,犹如一位憨厚的农民,用浑厚的低音哼唱着一支欢快的小调。右手的和弦跳音伴奏要轻巧而富有弹性,并注意节拍感与节奏的准确与生动,像拨动吉他一样,奏出轻巧的和弦伴奏。

反复性B段,第8小节最后一个八分音符至第12小节两个外声部的齐奏旋律先是十度音程结合(9-10小节),后是八度音程结合(10-12小节),弹奏要整齐流畅,此时右手小指和无名指的弹奏要抓牢琴键,声音饱满明朗。第9-12小节出现三声部的织体形式,两个内声部要活跃生动,但力度要有所控制,尤其是大拇指弹奏不要太重,右手是主旋律,左手是副旋律,夹在中间的是轻盈的吉他伴奏声,这一段反复有很多人加入了的歌唱,又不时的出现低音领唱者的音调。(5)提出要求:A段要先分手练习,再合手练习,找出旋律和伴奏部分,伴奏要轻,旋律要突出。B段要找出主旋律、副旋律和伴奏声部,分手练习,再合手练习。

4、范奏全曲或播放一遍全曲。

9.钢琴教案1 篇九

一、教学内容

1、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音阶。

2、乐曲:拜厄87条

二、教学目标

1、基本技术:

(1)能有针对性地训练各个手指,做到保持松弛的肩膀,完好的手型来弹奏。

(2)熟练掌握双手弹奏C大调指法,能够积极主动挥动掌关节连接双手,使手指有力均衡发展。

乐曲:熟练掌握移位动作,做好手指转换练习,注意连跳结合,在十六分音符跑动时注意要均匀,注意乐曲中出现的音乐记号和小连线。

三、教学重难点:十六分音符的均匀跑动和独立性。

四、教学过程:

1、强调弹奏的基本要求:

正确的坐姿:(1)重心稳定、靠前、身体放松,腰部要直,上身略向前倾;

(2)座位的高低与座位离琴的远近要根据自身的条件来决定;(3)养成弹奏前调整座位的习惯;

正确的手型:最符合自然状态的手型就是好的手型手的状态是手指略向里自然弯曲,手呈半圆形,指尖和手腕基本在一条水平线上,手型既舒服自然、支撑力也最强。利用以上要求来弹奏哈农第一条。

2、老师讲解C大调的弹奏指法:右手弹奏fa时拇指应在3指下穿过,左手弹奏la时,三指从拇指上方绕过弹奏。讲完后示范演奏一遍音阶,并请学生演奏一遍。教师讲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并再一次示范音阶的正确弹法。指导学生改正错误,然后先分手练习,后合手练习。教师总结音阶的弹奏要点:能够积极主动的挥动掌关节自然连接双手,使手指有力均衡发展

3、《拜厄87》

教师要求学生视奏练习。

学生认真视谱,并马上慢速练习。

教师总结学生的弹奏:手腕不可僵硬,应随着大拇指左右的动作来改变左右的角度,并细心体会手臂的放松感觉。学生按照师的要求练习。

教师示范错误的演奏,防止学生出现错误。错误的演奏即移位过程中出现声音不均匀,表现在拇指出现一个重音,师指出大拇指要有提前动作,转指是手腕左右的调节动作,不可向上抬起,大拇指正确的触键部位应是指尖的侧面,不能将大拇指一关节伸入键盘参与弹奏。学生正确演奏。

四、总结:

学生课下要多练习,掌握要点,慢练、分手练。

10.钢琴音乐的奇葩 教案 篇十

教材分析

《钢琴音乐的奇葩》是高中音乐课程第十七节的教学内容,其中包括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和李斯特的《爱之梦》两部分内容。本节课以欣赏和学习肖邦及《c小调练习曲》为主。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音乐艺术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钢琴音乐的奇葩》一课的教学,正是在学生学习和理解、感受和体验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的基础上学会从音乐中去体会音乐自身所表达的情感。本节课充分利用师生资源,课程资源,充分挖掘并冲击学生的听觉神经,培养学生感受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从而提高艺术修养与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1、学习有关“练习曲”的基础知识;

2、聆听《c小调练习曲》及《爱之梦》,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3、在聆听、感受、体验、理解音乐作品的过程中,认识、了解肖邦和李斯特。

教学重点:

聆听两首作品,感受乐曲的意境与内涵,了解浪漫乐派的风格特征,以及作者在作品中所体现的歌人内心世界的情感。

教学难点:

对作品艺术形象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欣赏中国青年钢琴家朗朗《c小调革命练习曲》的钢琴演奏片断,同学们知道朗朗演奏的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和名称吗?

在世界著名音乐家行列中,有一位被誉为“钢琴诗人”的音乐家----肖邦。他是19世纪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刚才朗朗演奏的钢琴曲正是肖邦所创作的作品《c小调革命练习曲》。

今天,老师将要介绍这位典型的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给同学们认识。我们将通过欣赏他的作品,看看他们是如何用音乐传递自己的感情,如何用音乐显示出自己的特点。

二.鉴赏钢琴乐曲

(一)《c小调革命练习曲》

1.作者简介 同学们能不能告诉我你们所了解认识的肖邦?

播放视频资料,了解肖邦的音乐人生

肖邦1810年出生于波兰华沙,肖邦一生的创作作品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音乐领域,被誉为“钢琴诗人”。他的音乐作品体裁多样 内容丰富

感情朴实无华,时常流露出诗一般的柔美 细腻的意境。但人们热爱肖邦的音乐不仅是因为他如诗如画的旋律,更是因为他对祖国矢志不渝的情感,正是这份深沉的爱化作音符永远的留在世人心中。

2.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体验音乐的基本情绪

请同学说说这首曲子的音乐情绪?

(乐曲悲愤、激昂,令人热血沸腾)

3.乐曲创作背景

1831年9月,肖邦在赴法国途中,得知祖国争取民族独立的华沙起义失败,噩耗传来,肖邦几乎到了疯狂的地步。他把离开祖国以来所有的压抑 苦闷和彷徨全部转化成愤怒,奋笔疾书写下了这首著名的《C小调练习曲》,表达内心感受。

4.分段欣赏乐曲

《 c小调革命练习曲》4/4拍,为复三部曲式

由:A--------B-------A1----------三部分组成

A主题: 教师演奏主题旋律,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作曲家当时的心情。

乐曲的第一部分是一个刚毅的、带有英雄性格的主题,左手采用了上下翻腾的琶音的伴奏音型,令人联想到华沙起义的英雄们是怎样与敌人浴血奋战的,也让人感受到作曲家那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慷慨激昂和起伏难平。

B主题:

这一部分的旋律沉痛悲伤,它好象是人们对为国捐躯的烈士们的哀悼。

A1再现:

乐曲的第三部分再现了第一部分英雄性的主题,它象征着人民的斗争仍在继续,抗击侵略的火焰并未熄灭。

5.介绍“练习曲”

提问:请一位同学说说“练习曲”是什么?

通常练习曲有两类。一类为练习器乐、声乐技巧的专业练习曲;另一类为音乐会练习曲。前一种练习曲多有技能、技巧上的训练目标,音乐会练习曲是由前者派生而来的。它已演变为一种炫技性的、在音乐会上可以演出的艺术作品。肖邦的《C小调练习曲》就属于音乐会练习曲。

6.小结:这首乐曲展现了作曲家的爱国主义情怀,这种情感的表达直接而且浓烈。非常令人惋惜的是,由于祖国波兰的沦陷,肖邦始终生活在痛苦当中,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几乎没有再创作什么作品,1849年他死在巴黎,去世前他仍念念不忘祖国,要求把他的心脏带回祖国安葬。就是肖邦的一生。

(二)《爱之梦》

1作者简介:

在肖邦的音乐里,时常流露出一种细腻、柔美、诗意、的意境,令人陶醉,因而人们常称他为“钢琴诗人”。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是一位著名的匈牙利钢琴家,他在钢琴演奏上有极快的速度、响亮的音量、辉煌的技巧、狂放的气势。在当时他的这种演奏风格同样令当时的人们为之陶醉。他就是被人们誉为“钢琴之王”的-----李斯特。

2.作品介绍:

1850年李斯特把自己创作的三首歌曲改编成三首钢琴抒情曲。改编后的三首乐曲被汇集成册,曲集统称为《爱之梦》。在这三首曲子中,以第三首为最好,流传也最广。因此,人们通常所称之为《爱之梦》的曲子,实际上是《爱之梦》这部曲集中的第三首曲子。

3.完整聆听

作曲家在年轻的时候深深的爱上了一位漂亮的贵族小姐,可是由于地位的悬殊没有能当面表达,一直埋藏在内心深处,直到某一天,他看到了一首诗,觉得这首诗的意境和他的心情非常切合,于是他就给这首诗谱曲,后来又根据这首诗歌改编成一首同名的钢琴曲,就是我们听到的这个作品,它叫“爱之梦”。乐曲富于诗意的音乐氛围,音乐优美动听、情绪舒缓,梦幻般的、甜美的爱情主题勾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4.配乐诗朗诵

通过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更好地理解音乐的内涵

三.小结

11.钢琴的基本弹奏法教案 篇十一

课题:钢琴的基本弹奏法 授课人:杨流芳 教学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目标:

1、从理论的角度剖析钢琴的基本弹奏法,掌握三种奏法的练习方法要点。

2、能分辨不同奏法的声音效果。

3、学生通过理论学习,能更好的指导结合实践,使演奏更加规范。教学重点:掌握非连奏、连奏、跳音奏法的演奏方法要点,听辨三种奏法的声音效果。

教学难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课题导入

1、幻灯片出示谱例《前进》,教师视奏一遍,让学生思考: 你在谱面上能找到哪些记号?并仔细聆听这些记号在实际演奏中的声音效果。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总结,导入本课课题。

三、进入新课

(一)非连奏

1、引导学生思考非连奏的声音效果和在作品中的应用范围。

2、请所有同学将右手放在桌子上弹奏非连奏,让学生聆听手指敲击桌面的声音,总结出非连奏的演奏方法要点。

3、教师在钢琴上示范演奏音阶,让学生聆听非连奏在实际演奏中的声音效果。

(二)连奏

1、提问:与非连奏相反的是什么奏法?意大利术语是什么?在作品中我们如何知道是否运用连奏?连奏的声音效果是什么?以此导入连奏。

2、幻灯片出示谱例《浏阳河》,让学生先带有感情的视唱,请两到三位学生在钢琴上视奏,让其他学生分辨是否达到连奏所需要的声音效果?

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连奏的演奏方法要点,并请学生再次视奏《浏阳河》,并进行总结。

(三)跳音奏法

1、幻灯片回看谱例《前进》,让学生观察音符上带黑点的音。导入跳音奏法。

2、以谱例《四小天鹅舞曲》为例,让一名学生示范演奏,其他学生指出优缺点,师生共同讨论总结跳音奏法的演奏方法要点。

四、欣赏作品

1、分段播放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音频文件,让学生通过观察谱例,聆听声音效果分辨奏法。

2、整体欣赏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呈示部视频文件,让学生通过观察演奏家的手指,聆听不同奏法转换时的声音效果,对三种奏法有更深刻的认识。

五、拓展研究

请学生结合自己正在练习的钢琴曲,仔细分辨三种奏法,将理论运用于实践,聆听自己的演奏。

六、课堂小结

七、教学反思

上一篇:工程建设管理报告下一篇:林清玄散文集文学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