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的写作特点

2024-08-20

张爱玲小说的写作特点(共8篇)

1.张爱玲小说的写作特点 篇一

教科院2009级 中外文学导引作业

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

最初迷上张爱玲,是源于她的一句话:“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的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①。在这里,没有故事的轰轰烈烈,没有情感的狂悲狂喜,有的只是最简单的语言、最平淡的场景,却讲述出世间最巧妙的缘分、最难得的感情。

也许正是出于这种迷恋吧,读了很多张爱玲的作品,有些喜欢的文章甚至还不止读过一遍、两遍。然而,毕竟是个业余的文学爱好者,讲不出那些专业的文学理论,因此无法从更深的层次上来探究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意义。而且,更为关键的是,我也无意于用一些高深的、他人的“专家语言”来谈论我所喜欢的作家或作品,因为我觉得那是属于“他们”的张爱玲、“他们”的《倾城之恋》或其他。我只想用自己的语言,来谈一谈我对张爱玲作品的几点粗浅认识: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张爱玲的小说?她的作品好在哪里?或者说,一部好的小说创作会体现出哪些特点?我想,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吧。

一、好的小说创作要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这里所说的“特定的”时代背景,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二是指与作者相关的时代背景。

任何好故事的发生、发展都不应该是孤立的、局部的,只有将其置于某一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其设置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故事的内容才会更加丰富多彩,也会更便于读者理解、引起读者的共鸣。读过金庸作品的人都知道,经典的《射雕英雄传》以遭受靖康之变后的宋朝为其时代背景,《鹿鼎记》的故事则发生在清朝康熙年间,而至于那部《白马啸西风》,我却一直没有发现它在讲述何年何月之事,读起来似乎有一种被“搁浅”的感觉。也许这也是造成它不如前两部作品更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再说张爱玲,一提到张爱玲小说中的画面,首先会想到什么?是歌舞升平、却散发着腐朽气息的上海滩,还是洋味十足、但随之陷落的香港;是依依呀呀的胡琴,还是现代的钢琴、无线电;是鸦片的迷雾、小脚的女人,还是工厂、洋房和电车„„如果要用几个词汇来描述张爱玲小说创作的时代背景的话,我会选择:20世纪初;“双城记”——上海与香港;社会动荡;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这些,都是属于张爱玲的典型时代的,正如革命时期是属于鲁迅的时代、土改时期是属于周立波的时代一样。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这一时期只有这么一位代表作家,只是这些作家以这一特殊时代为背景而创作的作品更为优秀;或者说,这是一个与作者本人高度相关的时代。

二、好的小说创作要有独到且细腻的笔触

说起独到、细腻的描写,不禁想起张爱玲在《桂花蒸 阿小悲秋》一文中对阿小及她家主① 《爱》,P80

人形象的描述。阿小生成这样一副模样,“脸一红便像是挨了个嘴巴子,薄薄的面颊上一条条红指印,肿将起来。她整个的脸型像是被凌虐的,秀眼如同剪开的两长条,眼中露出一个幽幽的世界,里面‘沉鱼落雁,闭月羞花’”①。她的主人呢,“脸上的肉像是没烧熟,红拉拉的带着血丝子。新留着两撇小胡须,那脸蛋便像一种特别滋补的半孵出来的鸡蛋,已经生了一点点小黄翅”②。这样的两个人,生动得让人无法遗忘。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

(一)张爱玲的小说是色彩浓重的张爱玲极爱用各种鲜活的颜色来写人、写景、写心、写情,因此她的句子常常是深刻、形象且丝丝入扣的。

她曾用红和绿来写振保朋友的太太王娇蕊,“她穿着的一件曳地的长袍,是最鲜辣的潮湿的绿色,沾着什么就染绿了。她略略移动了一步,仿佛她刚才所占有的空气上便留着个绿迹子。衣服似乎做得太小了,两边迸开一寸半的裂缝,用绿缎带十字交叉一路络了起来,露出里面深粉红的衬裙”③。虽然是平日看似过分冲突、刺眼的红绿二色,在这里却无疑是最适合描写“红玫瑰”的颜色了。娇蕊不但成功的“染绿”了她曾经占有的空气,更无意间“染活”了振保的心,成为他心口上的那颗朱砂痣。

在小说《金锁记》中,她曾这样描写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④。同一个月亮,却因不同的人而产生不同的感受,这种差异,张爱玲是借助颜色简单而生动的体现出来的。

她还曾用“野火花”的红来写白流苏的心,“黑夜里,她看不出那红色,然而她直觉地知道它是红得不能再红了,红得不可收拾,一蓬蓬一蓬蓬的小花,窝在参天大树上,壁栗剥落燃烧着,一路烧过去,把那紫蓝的天也熏红了”。其实,漫延开的不仅仅是那不可收拾的火红而已,还有在流苏内心里悄然涌动着的恋爱的情愫。而在流苏初到香港时,也有一段很精彩的描写,“那是个火辣辣的下午,望过去最触目的便是码头上围列着的巨型广告牌,红的,橘红的,粉红的,倒映在绿油油的海水里,一条条,一抹抹刺激性的犯冲的色素,蹿上落下,在水底下厮杀得异常热闹”⑥。这一抹抹犯冲的颜色,不仅彰显了当时香港社会的繁华与凌乱,更将流苏心里那股兴奋与无措交织的复杂情绪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什么会比这些“蹿上落下”的颜色更能表现出流苏对未来忐忑不安的心情呢?

(二)张爱玲的小说是可以聆听的“胡琴咿咿哑哑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拉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罢”⑦。范柳原与白流苏的故事,便是在这“咿咿哑哑”的胡琴声中拉开了序幕,拉出①

②⑤ 《桂花蒸 阿小悲秋》,P384《桂花蒸 阿小悲秋》,P383

③ 《红玫瑰与白玫瑰》,P338

④ 《金锁记》,P3

⑤ 《倾城之恋》,P67

⑥ 《倾城之恋》,P61

⑦ 《倾城之恋》,P48

了高潮,又拉向了尾声。而我们听到的不仅是故事,还有那仿若一直在耳边萦绕着的胡琴声,咿咿哑哑„„

她写安静的时候,“难得有人说句把话,只听见银筷子头上的细银链条窸窣颤动”①。但更多的,还是有声音的时候:那街上小贩远远地摇着拨浪鼓的“不楞登„„不楞登”的声音,“包车叮叮地跑过,偶尔也有一辆汽车叭叭叫两声”②,那封锁时“叮玲玲玲玲玲” ③的摇着铃的声音,那“工隆工隆”响的电梯的声音„„多亏了这些拟声词,读张爱玲的小说,永远不会寂寞,却又很容易陷入永远的寂寞。

这就是张爱玲的小说,她用自己独到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绘着一个个绘声绘色的文字世界。

三、好的小说创作既要有挖掘“美”的眼力,又要有直面“丑”的勇气

张爱玲的小说便具有这样的魅力,尤其是后者。在张爱玲的笔下,许多人物都被作者有意地撕下了伪装的面具,将他们“赤裸裸”地展现给大众。君子也好、恶人也罢,在她的小说里都原形毕露;人性中贪婪、自私、懦弱的一面,在她的文章中也无所遁形。相比之下,那些一味歌功颂德的文章在浩瀚的文坛中一闪而过,也就不足为奇了。

上述这几点,能否算作张爱玲小说创作的启示呢?但不管怎样,它们足以说明我为什么喜欢张爱玲的小说、为什么认为张爱玲的作品是好的作品了。其实,还有一点更为关键的是,她的文字能够轻而易举地贴近人的心灵、触动人们内心深处那抹难以察觉的感情。就犹如平静的湖面,哪怕投以小石,也会涟漪不止。套用《半生缘》中的一句话⑤:我要你知道,在张爱玲的作品里总有一些文字是能够触动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样一些文字。

参考文献:

[1] 金宏达,于青编.张爱玲文集(第四卷)[M].安徽:安徽文艺出版社,1992.[2] 张爱玲.传奇[M].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3.[3] 张爱玲.半生缘[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④

⑤ 《金锁记》,P9-10 《金锁记》,P9 《封锁》,P274 《心经》,P211 “我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一个人是永远等着你的,不管是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一个人”,P321

2.张爱玲小说的写作特点 篇二

张爱玲在《传奇·序》中曾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 那是因为思想背景中有这惘惘的威胁。”[2] (p203) 张爱玲的思想背景中为什么会有这“惘惘的威胁”?为什么她能把这种世纪末情绪发挥到极致?

一、“家庭失落者”

父母是子女童年心灵的港湾, 是情感唯一的依托, 而张爱玲的童年却是在父母的争吵声中度过。与父亲一起生活的张爱玲在一场激烈的冲突后, 带着鄙视和愤怒, 永远地逃离了父亲如古墓一般的家。投奔母亲, 琐屑的难堪却轰毁了她对母亲罗曼蒂克的爱。至此, 张爱玲成了赤裸裸地站在天底下的“家庭失落者”, 人伦的亲情连同“父慈母爱”的“家”的观念一起坍塌。

如此不幸的家庭使她敏感早熟, 让她过早地积累了对人事的否定性情绪。这是张爱玲建构小说世界之前, 来自于她经验世界的基本心态。因而, 在她的小说世界里, 她以“家庭失落者”的心态, 以“人世挑剔者”的眼光, 无情地剖析着家庭的丑恶。《金锁记》中曹七巧凭着一个疯子的审判和机智, 果断地葬送了儿女的幸福;《花凋》里的郑先生是“酒缸里泡着的孩尸”, 女儿生命垂危, 竟抱怨没钱养姨太, 母亲担心暴露私房钱, 宁愿女儿死去;《琉璃瓦》中姚先生拿女儿作筹码提升自己的职位;《倾城之恋》中白老太太对因遭受哥嫂的排挤和嘲讽, 而向她哭诉的女儿无动于衷, 冷若冰霜。

张爱玲在失落于家庭, 逃离父亲又摧毁了对母亲的罗曼蒂克的爱的过程中, 完成了她对人性的最初理解。她从自己不幸的家庭生活经验中, 积淀了最初的人生悲剧意识。如果没有家庭的失落以及家族的沉落, 她对这一切的认识也许该另当别论。然而, 这一切却恰恰成就了她!

二、时代沉沦感

张爱玲曾参加伦敦大学远东区的考试, 名列第一, 后又入了香港大学, 每门功课拿第一。发愤用功的结果激励了张爱玲的自立和自信, 两者融为一体, 形成了她的“自我中心”。但香港的战火却烧毁了她平静的书桌, 烧毁了她引以为豪的学业成绩, 她开始怀疑过去的努力与成就的价值和意义。紧接着香港十八天的围城, 对张爱玲人生态度的形成, 对她精神上悲观气质的定型, 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她因此感到个人的渺小, 已经建立起来的“自我中心”的自信受到激烈的冲击。同时, 对自我的生命体验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命是渺小的, 有限的,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人生的安危何其脆弱, 在灾难的背景下, 在死亡的阴影中, 个人的自立与自信显得那么轻飘和微不足道。

她曾在文章中多次表达由于这一战争形成的生命体验和人生态度。“出名要趁早呀!”“快, 快, 迟了来不及了, 来不及了!”[2] (p203) 这种急迫感流露出的是人生的荒凉意味。《倾城之恋》中, 倾城的毁灭让范柳原刹那间决定娶白流苏为合法的妻, 是文明的毁灭让他看到生命的渺小。而白流苏面对这样一个荒凉的外部世界, 钱财、地产, 天长地久的一切, 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里的这口气, 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烬余录》中她写到, 战后的香港重新发现了“吃”的喜悦, 且报上挨挨挤挤的均是结婚广告。战火、死亡去掉了一切浮文, 人终于又回归于“大欲存焉”的食色本性。

在时代的危难中, 张爱玲才真正看到了人生, 生的无奈, 活的荒谬, 苦中寻乐, 危中苟安, 且“去掉一切浮文, 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3] (p45) 如是张爱玲便在梅堂里看见男女同学的荒唐, 战乱撮合了许多原本无意的男女, “可怜又可笑的男人或女人多半就会爱上他们最初的发现”。[3] (p45)

三、尴尬的女性写作

中国妇女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被抹煞了作为“人”的地位, 沦为工具和附属物。她们不仅经济上没有独立性, 更重要的是还在精神和人格上受奴役。作为“五四”以后成长起来的女作家之一, 张爱玲在其笔下展现了伤痕累累的女性心理世界。对这些女性悲剧人物的心理痼疾, 张爱玲有着清醒的认识, 并出现了女性的自我观照、自我审判和自我解构的新气象。如《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 小说的开场写葛薇龙初入梁太太魔窟, 紧张惶恐地试穿壁橱里的衣服, 她明白这是梁太太的用心与伎俩, 却终于无法抵御这物欲的诱惑, 堕落成交际花。可以说, 张爱玲对女性悲剧的自审和解构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我们不能忽略的是, 张爱玲小说世界里一贯的女性意识与女性本位, 始终没有产生相关的决绝的人生结论, 不但如此, 她们甚至未曾对此做过努力, 只得任其一步步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就像葛薇龙明知她的未来是无边的荒凉, 无边的恐怖, 她也“没有天长地久的计划, 只有在这眼前的琐碎的小东西里, 她的畏缩不安的心, 能够得到暂时的休息。”[4] (p185) 而且从张爱玲自身来看, 她也始终没有在当时个人主义冲激、女性自强自立意识抬头的思潮里, 标榜过任何旗帜鲜明的主张。从一篇直见性情而思路凌乱的散文《谈女人》看来, 当她抽离而且广泛讨论这个问题时, 甚至产生了几分迷惑———这篇散文由男女不平等的环境归结到女性本身的缺憾与矛盾, 以及缺乏对不平等主动反抗的意识, 又由此而提出女性种种的美德。她注意到这种种社会现象, 但是在寻求改善方法时却显得很混乱不堪。

四、爱情缺失的人生体验

张爱玲23岁结识了胡兰成, 一向孤傲的她以为遇到了赏识的知音, 飞蛾扑火般投向爱情, 可惜遇人不淑, 一再地遭受伤害。痛苦绝望的她毅然与胡决裂, 却也萎谢了。然而, 梦魇并未因此结束。之后, 她遇到了身有残疾, 经济条件差, 生活不安定的剧作家赖雅, 从此历尽艰辛而又疲惫无助, 被人称为“落难才女”。

对爱情的渴望而不得的痛苦使她更敏感地体会到现实世界两性关系的虚伪冷漠, 因此在她构筑的文本世界中, 两性关系异化为原始本能的发泄或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呈现的是一片感情的荒漠。她笔下的女性是一群迫于生计而寻找没有爱情的婚姻的“女结婚员”, “以美好的身体取悦于人”, “女人最怕的不是‘失业’而是‘失嫁’”。[5] (p95) 《倾城之恋》中范白二人虽有较完满的结局, 却也是由香港战乱沦丧成全的, 与爱情无关。《沉香屑———第一炉香》中乔琪乔在梁太太授计下与葛薇龙结婚, 利用她作为高级妓女赚钱为自己开销, 计划等她年老色衰后将其抛弃。总之, 张爱玲笔下的爱情千疮百孔, 没有一样完美, 婚姻也是彼此妥协, 偶然偶合的产物。

爱情的失落, 加上幼年时期亲情的剥夺, 这些缺失性体验让她悟透了人性、人情和人生, 也成为她一种持久的、稳定的人生态度。当她进行创作时, 荒凉的人生感触就压抑不住地流露出来, 从而使她的作品染上苍凉的基调。张爱玲是“人间无爱”的怀疑论者, 文本透着彻底的苍凉虚无。

张爱玲曾在《自己的文章》中理直气壮地宣称:“我不喜欢壮烈。我喜欢悲壮, 更喜欢苍凉。壮烈只有力, 没有美, 似乎缺少人性。悲剧则如大红大绿的配角, 是一种强烈的对照。但它的刺激性还是大于启发性。苍凉之所以有更深长的回味, 就因为它像葱绿配桃红, 是一种参差的对照。”[6] (p18) 这段话阐述了张爱玲对于苍凉的独到见解, 然而正是由于张爱玲身处的家庭、时代环境, 女性意识的不彻底以及情感的缺失性体验才成就了她这一番“苍凉”, 也正是这番“苍凉”, 让她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将“世纪末”情绪发挥到极致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第一人。

参考文献

[1]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 1935.

[2]张爱玲.流言·传奇序[M].上海:五洲书报社, 1944.

[3]张爱玲.流言·烬余录[M].上海:五洲书报社, 1944.

[4]张爱玲.传奇·沉香屑——第一炉香[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5]张爱玲.流言·谈女人[M].上海:五洲书报社, 1944.

3.张爱玲小说的荒凉底色 篇三

一.关于张爱玲小说的整体把握

张爱玲的小说兴起于40年代繁华而腐朽的上海孤岛,是从女性视角审视都市悲欢的新市民小说,兼具古典性与现代性。张爱玲小说的古典性表现在其题材与结构方面。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都取材于日常家庭生活,着意于通过世俗男女婚恋的离合曲折,沪港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爱情经历,表现人性的脆弱黯淡与生命的无常和人生的虚无。而其构造故事,设置人物又深受《红楼梦》的影响,以中国古典小说为根底,从题目到叙述风格,都有极强的市井小说的色彩,往往于日常细节不厌其烦的描述中,揭示生活与生命实相,极易为中国读者所接受。但张爱玲的小说又是现代的,且不说其小说中的现代生活方式对中国日常家庭生活的渗透与改变以及这渗透改变中对人物心灵的挤压;更为重要的是,张爱玲在表现人物心理与感情时,往往于传统的语汇和手法中融合意识的流动,能在叙述中运用联想,使人物周围的色彩、音响、动势,都不约而同地具有映照心里的功用,充分感觉化,造成小说意象的丰富而深远,深深地烙下了西方现代派的痕迹。

具体说来,张爱玲小说主要有这样几类:其一,以港沪两地男女间千疮百孔的爱情经历为切入点,揭示日益金钱化的都市旧式大家庭的丑陋,表现或挣扎或沉沦于这丑陋大家庭中生活的萎败与人性的荒凉。张爱玲看到了中国都市人生中新旧交错的一面,即都市生活方式已经发生现代的改变,但人们的习惯、观念仍然是传统的。她所提供的,正是处于现代环境下依然顽固存留的中国式封建心灵的文化错位。如其成名作《倾城之恋》中华侨富商范柳原享受着现代物质文明,却于偶然的大变动下娶了式微旧家庭出身的、离婚再嫁的白流苏为妻。《封锁》是一篇关于人们在都市邂逅的“寓言”:都市的一切都带有陌生、临时的性质,而于陌生、临时的环境中,人性的真实与生命的原生渴求迸发出来,但不变永恒的是家庭与社会的凡俗虚假的伦理要求,陌生、临时的环境一旦消失,这伦理的封锁又露出了狰狞面目,没有人可以脱逃。其二,从市民家庭的窗口来窥视城市舞台日日演出的浮世悲欢。张爱玲总能以女性的视角让人物从各种方式回到家庭。家庭是永恒的原点与终点,而都市不过是个人生命中的过客。如《红玫瑰与白玫瑰》中的佟振保,《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年青时候》中的潘汝良,一个个无不是都市人生的失败者,他们是些不彻底的人物,与飞杨的都市之子相对,是一些软弱的凡人,他们最后总是回到家庭之中去,尽管这家庭倍极寒冷凉薄。在都市与家庭的夹缝中,世俗男女于婚恋离合的演出中,人性的脆弱暗淡显露无余。其三,描摹女性痛苦挣扎的轨迹,谱写女性人生的悲歌。张爱玲是极其了解生活在新旧夹缝中的女性生存处境的,女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压力,有旧家庭内的冷漠眼光,有命运的拔弄,更有来自女性自身的精神重负。《金锁记》中的七巧用自己的青春,受尽大家庭的欺辱,来换取一面沉重的金枷。这金枷既压制了她的情爱,也泯灭了她的人性,别人毁坏了她的一生,她又变本加厉的毁坏了儿女的一生。七巧所展示的是中国妇女破碎人格中最为惨烈的图景。不单七巧如此,在张爱玲笔下,似乎一切女性都是不幸的,同时也是他人不幸的内在动因。她们或无可奈何地匍匐地男性情欲的大网之下,一生只顾与人搭配家庭,使临时的组合婚姻成为女性的全部婚姻(《连环所》);或写女人全人格——妻性、母性、情人性的难以实现(《红玫瑰与白玫瑰》)。这类小说往往是张爱玲最成功的作品,具有极强的心理开掘与人性表现的深度。其四,刻画日常生活的凡庸琐屑,着意挖掘在生活重负下的变态心理,塑造变态人格,揭示生存处境的悖谬与颓败。《金锁记》中七巧的变态心理令人怵目惊心,这种变态人格的形成正是对其生活环境的悖谬体现。《心经》中的许小寒,《茉莉香片》中的聂传庆都有着令人毛骨悚然的变态人格。

张爱玲小说题材极为狭窄,一般都离不开日常生活的描摹与男女婚恋的描写,然而,由于其着眼于人性的挖掘与人生感受的刻写,使其小说具有了超越性的审美品位,读者从中感受到的往往是普遍的人生况味。

二.关于张爱玲小说的底色

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

张爱玲小说荒凉的底色与《红楼梦》的繁华落尽后“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的荒凉一脉相承。“散场是时间的悲剧,少年时代一过,就被逐出伊甸园。家中发生变故,已经是发生在庸俗黯淡的成人世界里。”这是说的《红楼梦》,实际上又何尝不是在说张爱玲呢?张爱玲的小说,写尽了成人世界的庸俗黯淡,突现出无可脱逃的荒凉。

这荒凉首先建基于张爱玲小说的题材之上,张爱玲小说是日常生活的颓败传奇。她在所有的小说中不厌其烦的描述日常生活的细节,这些“细节往往是和美畅快,引人入胜的,而主题永远悲观,一切对于人生的笼统观察都指向虚无。”

这是怎样悲观的主题呢?张爱玲以她那双深谙世故的冷眼告诉我们;日常生活不是她作品的题材,而是人生的无奈的宿命。人淹没在日常的细节中,人的灵性,人的活泼与绚烂,僵死在程式化的生活里。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遇见同样的面孔,谈论同样的话题,时间变得虚幻,一天与一年与一生,没有什么区别。父母亲只盼望着女儿嫁人,嫁了人的女儿又成为母亲的翻版,又接着造人,那小人又会长大,又会重复前人的生活,就这样毫无一点点变异的循环。生命只能局促于狭小的空间,一点点地磨蚀,一天天地萎缩。更为可悲的是,在如此宿命的轮回中,人还找不到一点点理解与同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充塞着幻觉、烟幕、热闹、拥挤、陌生、隔阂。大家都做着世俗伦理法则要求的好人,却没有一个能承担具有个体人格的真人命运,人与人之间看似人情味十足,实则充满了仇恨、嫉妒、鄙视、猜忌、冷淡。

看张爱玲的小说,只能产生那种一地鸡毛的荒凉之感,这种荒凉只是一种局促狭窄的荒凉,不具备那种大漠寸草不生尽管荒凉却也无际的宏浩之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得归因于日常生活先在的,琐屑、无聊、庸俗。那么,为什么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以及这日常生活中奔忙的生命如此荒凉而没有一点点暖色呢?我想,这得归源于张爱玲本人内心的荒凉。

张爱玲的内心是荒凉的,她认为人性是自私的,人与人之间没有情也没有爱,只有欲。因此,她笔下的人物一般都有着强烈的愿望,总是试图抓往一些实在的、物质的形质。这就是说,张爱玲笔下的人生都是物质主义或者说是实用主义的人生,所有的人物并无意于去争取一点点超越性的精神生活,她们除了陷于日常的争斗,攫取、猜忌、提防,竟根本没有其他任何事可做可想,怎么可能不荒凉呢?

而且,既然每个人都本着实用主义的人生观去求取一点点可以抓得往的物质依靠,而资源是有限的,人生是有限的,欲望却是无尽的,面对如此悖谬的处境,她们的心怎么可能不是疲惫、迷惘、孤苦的呢?她们在自己家中又怎不产生异乡人的凄楚?寒冷、荒凉,是张爱玲笔下人物的人生宿命。

张爱玲笔下的日常生活是庸俗、琐屑、无聊、局促的;她笔下的人物又只是将一点点物质实在作为人生的奋斗目标,人心的荒凉,人性的荒凉,世界的荒凉自是一种美学必然。更何况,张爱玲还总是采用回忆的调子去叙述那些在欲海中沉沦挣扎的人生呢?回忆是时间的荒凉,张爱玲笔下的场景都是时间性的场景。例如家传的首饰、出嫁时的花袄、雕花的家具,重重叠叠的物质的影子间,晃动着沧桑变幻,辉煌衰败,喜怒哀乐,人的面影越来越暗淡,直至虚无。用张爱玲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回忆总是令人惆怅的,过去的美好只会便人感到一切都已完了,而过去的烦恼只会给人再度烦恼。可见,时间的阴影,那黯败的光芒,足以击败一切的抗争与反叛,让人感到彻骨的荒凉。

荒凉的本质是虚无,除了物质的暗影,人心与人性一片空无,什么都不能留下,这就是张爱玲小说荒凉底色给人最为恐怖的感受。

三.关于张爱玲小说鉴赏的几个关键词

日常生活:继《红楼梦》之后,张爱玲再一次发现了日常生活,这种发现,使日常生活成为其作品的真正美学主体,那些在其间挣扎的人生不如说是日常生活演绎庸俗,琐屑,冷谈的特殊物质载体。日常生活是一种存在处境,它不可避免的导致人性的沉沦,人性的异化。

婚姻:张爱玲笔下的人物们一生似乎只有一件事:准备找一个合适的人,结婚生子。婚姻在这里不再只是一种人生阶段,而是生命的全部内容。人生局限于婚姻,意味着爱情的空无,意味着生命的彻底物质化,生命在对爱情的自觉遗弃中,为了满足力图抓住某些物质实体的欲望,投身于婚姻的搏杀中,留下一地鸡毛的琐屑荒凉。

物质:张爱玲笔下充斥着对各种物质的细致描绘,这些物质大多是家具,日常生活用品,女人的饰物等等。作者对物质的大量精雕细凿的描写使这些物质成为生活的焦点,是人的欲望的源泉与行为的动力,是生命的物质化,最终是时间的叠加。这意味着,物质占据了日常生活这一存在空间的所有空间,人最终也只是这一空间里的肉质物质。

时间:既然物质是时间的叠加,是凝固的时间,那就意味着时间是物质的固化。时间于是丧失了其流动性,成为了无目的的空间,时间空间化了,所有时间中的生命便失去了生命之为生命的运动之活力,成为不断循环反复的木偶。

描写:描写是张爱玲的主要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是生命的一种存在方式。张爱玲通过描写写尽了物质的繁华与琐碎,同时也隐喻了人对物质的依赖与企图。可见,描写是其笔下人物的生存方式:企图并努力占有物质。当然,描写也会走向人生的反面,因为人如果不能占有物质,就只能被物质占有,成为被描写的对象。

比喻:张爱玲笔下充满了惊彩绝艳、鬼斧神工般的比喻,这些比喻往往出人意料却又合乎情理,不能不让人拍案叫绝。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因为,张爱玲的比喻其本体与喻体往往反差极大,而这种反差却又常常是理想与现实的反差的体现。具体说来,这种反差中蕴含了几种距离:时间的距离、空间的距离、欲望的距离,在本体喻体遥远的距离之间往往内含着人生的深切体验。当然,这种人生体验的最终指向往往是欲望的挫败与沉沦。张爱玲的比喻以一种极为艳丽的方式见证了物质世界的荒凉与人生的空无。

4.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篇四

你选定的论文题目由我来指导,很高兴通过了指导论文,和你交一个朋友,在求知的道路上同行。我建议的题目是:《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以〈倾城之恋〉、〈金锁记〉为例》。张爱玲的小说很有意思,她是中国现代文学中优秀的小玉佩,我相信你在写论文的过程中可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以下我就研究准务、写作计划和写作方法提出具体建议,请你仔细考虑我的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已的计划。

一、研究准备:

写一先篇文评论。尤其是研究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你需要做如下五个步骤的工作:

1、细读文本:

这里有五个环节请你注意---1)、读作品,不认识的字要查字典。文本中提到的典帮,你要查有关的辞典。文本中提到的故事和作家作品,要尽可能找来读。

2)、读的时候不妨写一个情节笔记,记你读完了书,用五百字把这个故事的脉络写下来,看看这个故事里叙述了一个什么事作,写了几个人物、故事是由谁来讲。讲述都与故事是什么关系等。3)、读的时候随时记下自已的感受,例如特别有意思的段落、描写、作口里意象的运用、对话的情趣、人物细节等。尤其要写下的是自已不懂的问题,写下阅读感受和自已考试的中心问题的关系。这样就是养成一个安静地阅读、思索问题的习惯。4)、读完了作品,写个完整的小结:这个作品口给我最突出的艺术上的印象是什么?我应该继续考虑的问题是什么?然后制定进一步的阅读计划,给自已解决不明白的问题。5)、研究作口的艺术性,特别需要集中考虑作家的独特风格,风格包括作家讲故事的方式,创造形象的能务、结构安排、语言技巧、运用意象象征、渲染艺术氛围。例如,《金锁记》讲曹七巧,她从做媳妇到做婆婆,一生分为了向个阶段。《倾城之恋》主要是求婚史,写一个人物,时间上并不长,这都是读小 需要注意的地方。分析就要这样进入细致之处。有关风格的要素,请您看有文学细论的书籍。

2、参考有关文学史知识: 读完了张爱玲的作品,您需要进一步了解,她在文学史上的贡献是什么?我们的文学史教材上是如何介绍和评价她的?对她的一致看法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地方评价不一致?你自已的看法、感受与文学史上教材上的看法有哪些相吻合的?有哪些你可以谈得更好?或者你可以从什么角度谈能把一个问题阐述得更深入?总之,当你读完了作品,再来看教材,你对作家的了解和你没读作品时完全不一样了。比较具体和清晰了。但是你的论文不能去重复文学史上已有的论述,所以您在有了进一步认识的时候,同时要考虑你自已的论文能够如何写出新的见解和看法。

3、阅读与你的论题有关的研究资料:

有关张爱玲的研究资料和传记,过去有看金宏达、于青编的一本张爱玲研究资料,现在不少传记也出版了。发余斌著《张爱玲传》等。在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以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从刊》上,近年来也有不少关于张爱玲的形容论文。你可以去当地图书馆查找资料。研究资料是为了丰富对作家作品的认识,但依然不能代替你要人的阅读和思考。阅读所有的研究资料,目的还是使自已得到启发,并且使自已乍到,什么问题别人都谈得比较充分,但是我自已还是对某个问题有特殊的兴趣,有我本人自已的看法,我就算在已的阅读感受做进一步的探讨。

4、理论上的深化阅读: 1)、读一本理论书籍---理论书籍可以是关于小说这个文体的研究或者关于小说的叙事学理论、或者关于小说的语言,或者关于意象、或者关于中国社会的女性问题。这样的理论书籍都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增加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方法。我还推存一本专门讨论文学批评文章如何写的书:王耀辉:《文本解读》,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9年7月第一版。2)、读一本关于某个作家的研究----不一定是研究张爱玲,而是研究中国或外国的某个作家。这样可以看到别人研究作家的作品及艺术特色,是如何选取角度、如何观察艺术性、如何提炼观点、如何表达看法的。

5、比较的思路:

为了启发自已思考更多的问题,有更大的探索空间,你可以尝试一个比较研究的思路。这个比较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展开,例如:

1)、同类题材作家的比较:想想看,同是写家庭故事,张爱玲如何写,与她同时代的上海女作家苏青又如何写。女作家如可写家庭,男作家如巴金、路翎又如何写。张爱玲这样写上海的女性,九十年代的王安忆女如何写。2)、中外比较:张爱玲写家庭、婚姻、爱情、女性,外国也有时同代或不同时代的女作家写这些,在偿读过的外国女作家中,有没有写同样故事的?她们比较起来又有什么同异呢?张爱玲是学英文的,她能用英文写上说,那么她受过哪 些外国作家的影响呢?她的小说又有哪些外国现代小说的技巧呢?这也是一个可以深化思考的问题。3)、古今比较及影响研究:张家玲自已谈到许多她读过的中国古典小说,尤其是《红楼梦》。她写过一本专门的书来讨论。那么中国古代小说如何影响她?她的小说又和《红楼梦》这样的小说有什么不同呢?这又是一个研究思路。

二、研究计划的制定:

以下我们再来考虑一下具体工作方案。从今年10月申报论文写作到明年交稿,你还有四个来月的时间,根据上面的工作步骤,以及你自已民已经作过的工作,你可以根据自已的安排来定一个计划。我的建议是:

11月-12月:论文资料准务阶段。任务:找资料,阅读作品。阅读作品包括:读张爱玲的全部作品。一个较好的版本是安徽文艺出版社的张爱玲全集四卷本,其它有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作品集,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张爱玲散文全编。你能找到什么版本就读什么版本,但是我的希望读张爱玲的全部作。

12月底寄出你的写作提纲。提纲的内容包括:

1、你的论文要研究的问题是什么?

2、你打算如何阐述你的观点?(1)你的研究方法和角度---从哪个角度去谈问题:如人物创造、语言描写、意象象征、比喻隐喻、心理描写等等,这些都是不同的角度,以上讲到的研究步骤里,你也可以顺着某一思路想下去,找出你要解决问题的方法角度。(2)你的论述层次,第一谈什么,你第二谈什么,第三谈什么。

3、你目前有把握做好的事情是什么?你没有把握、感觉有困难的地方在哪里?请在提纲里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导师会根据你困惑的问题,再给你提出阅读的建议。

第二年1月,在导师给你建议以前,你可以读理论,进一步整理思路,写出初稿。2月,深化阅读,修改初稿。

3月,学员根据导师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写出定稿,3月15日前务必寄出。

三、写作方法:

写一篇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基本上包括四个部分。

(一)、问题部分:这是学术论文首要部分,用来阐述你打算解决的问题,同时你需要说明这个问题有什么意义。也就说是,你要解释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它的重要性在哪 里、你的研究对于说明诸如社会、历史、文化、心理、文学、芤术、语言等更大的问题有什么重要性。在这一部分里,也可以叙述以往人们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你将提请读者注意的新的见解、新的角底、新的重要性在哪里。问题部份只是一个文章的引子,你对文章主题和重点,只需简略叙述,效果是引起读者对你论述焦点的注意。

(二)、论述过程:这部份是用你的资料(理论资料、作品资料)精确地说明,你是如何进行这个研究的。你的观点可以分为三个小节,每个小节阐述一观点,这些观点都需要充分论证。你要考虑这三个小节

彼此是什么关系,是并列系还是递进关系。你要严密的罗辑推理使用三个小节联系起来,互相衔接。这一部分的论据不仅用来证明你的研究成果,也是要让读者可以模拟你的阅读,通过同样阅读的过程,考察你的结论是否言之有据。

(三)、结果部分:以上三个小节里都在论述你的研究结果,三个小节完成以后,你需要小结你全部的论述。1)、写结论前,你先看看文章开头,看看如何呼应文章开始的问题,并在这里作出理论上的总结。2)你也可以就你的结论来谈,看还有什么问题尚未解决。3)你可以思考能不能进一步把结论推向深入。是否有可能提出新的设想。

(四)、注释部分:你文章中引用的所有资料都要有出处。这样是对作家本人以及其他人研究成果的尊重;也说明你做了艰苦的调查工作,你的研究结果是可靠的、是通过了合理有交的手段得来的。注释书目包括六点:注释序号、作者名、书名、出版社、出版年月和版次、页码。例如文章里如引了下面这本书的观点,注释就要这样注:

(1)万燕:《海上花开又花落---读解张爱玲》,百花洲文芤艺出版社,1996年8月第一版,第32页。

注释论文包括七点:注释序号、作者名、论文篇名、出自何作者的著作或出自什么刊物、书名后面注出版年月和版次、页码;如果是出自刊物、刊物名后要注刊物出版时间、页码、例如,我引了以下作者的观点,他的文章又收在一本中,那么注释如下:

(1)郑树森:《张爱玲与〈二十世纪〉》,见《张爱玲研究资料》,于青、金宏达编,海峡文艺出版社,1994年1月第一版,第67页。最后这个页码不是指这篇文章从哪一页开始,而是指你的论文中引用的某段话是从那一页上引来的。这样便于读者核对。

5.张爱玲小说的苍凉意味浅析 篇五

张爱玲出身于门第显贵的官宦家庭,祖父张佩纶是晚清名臣,祖母为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女儿,到张爱玲这一代,家族的显赫和繁华已成过往云烟,家族中散发出衰败沉落的气氛!张爱玲的父亲是典型的遗少,养姨太吸压片逛窑子等无所不干,母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无法容忍丈夫的堕落行为,两人经常吵架,后来父母离异,张爱玲就与父亲居住在一起,这给张爱玲带来许多心理压力,使她孤独自卑,敏感多思,缺少安全感!上海战争爆发后,张爱玲在母亲处居住了两个星期,回家后和继母发生了冲突,父亲将她暴打一顿,在家里关了她半年多,她曾这样回忆那段经历,我患了沉重的痢疾也没有药,这使张爱玲对亲情和生命价值产生了质疑!张爱玲的母亲是刻板地奉行着西方化的价值标准与原则。有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的女人,当张爱玲怀着期待的情感投奔母亲时,却成了母亲无可奈何的负担,张爱玲内心深处残存的亲情和希望彻底消失了,又一次被推进孤独的深渊!张爱玲逃离了父亲,又失望于母亲,这种锥心刺骨的痛让她感到了人生的绝望,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这无疑是张爱玲少女时代荒凉无奈的生命体验!

(二)离乱失落的时代

在香港大学学习期间,张爱玲逐步走出了荒凉孤独的境遇,并形成了以自我中心的精神世界,她对个体生命之外的东西不感兴趣,总是站在社会现实之外审视繁闹的世界!突然来临的战争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张爱玲,日军包围香港的那些日子里,她亲眼目睹了战争对生命和人类文明的摧残,发现了人生的苍凉与凄楚,感受了个体生命之渺小与脆弱,这强化了她的虚无感和荒凉感,她发出了出名要早呀。快乐也不那么痛快的人生感慨,这种急迫感流露出苍凉的人生意味!

6.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特色 篇六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一位女性作家,她对于汉语言的使用具有纯熟的技巧,结合了中西两方的文化特点,创造出小说的新境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享受。

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一位女性作家。她的小说重点在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题材过于局限,有人说她的写作技巧过于新潮,掩盖了其它方面的描写等。在我看来,张爱玲的小说视角独特,风格迥异,文字闪现着与其他作者不同的灵动之气,具有十分强烈的画面感,想象力也十分丰富,很多字句都堪称经典。本文拟从其艺术特色方面对张爱玲的小说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雅俗结合的题材

(一)市井气息浓郁

张爱玲的小说题材选取大多为男女之情,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人物和惊心动魄的故事,描写的是那个时代中小人物的种种境遇,她们为了在这个世界中安身立命,不得不为之付出惨重的代价。比如《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沉香屑·第一炉香》中的葛薇龙,她们出身贫寒,为了换取物质的满足,不得不以自己的青春和婚姻为代价。最终,她们成为了富家太太,但是她们的灵魂却早已经扭曲,行为也变得不近乎人情。这些形象在张爱玲笔下写得十分生动,显示出了在当时社会中女性对于命运的妥协和无奈,显示了命运的多舛,正因为如此,作品也拉近了读者与书中人物之间的距离。

(二)弥漫着悲剧色彩

张爱玲的小说,弥漫着浓重的悲剧色彩。她的小说笔触悲凉,描写的故事几乎都是悲剧,用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调来叙述小人物的悲惨命运。纵观张爱玲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张爱玲在创作小说时,受到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主人公的美学理论影响十分深刻,这可以从她的身世中寻找到一丝根源。张爱玲出生在上海,生活在一个受到封建传统思想和西洋进步思想共同交织影响的家庭里,由于父母离异,母亲流落欧洲,父亲另娶后母,这种家庭环境使得张爱玲过于早熟,并且给了她在乱世中顽强自立的人生态度和性格,这直接影响到了她创作的心态。也使得在她的作品中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成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朵瑰丽的奇葩。

(三)延续了中国旧小说的基调

张爱玲的小说有一个特点,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是采取上帝视角来进行叙述的。这种视角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是旧小说的特点之一。比如《沉香》在刚开篇的时候,她采取说书人的口吻来引出整篇的故事:“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率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听我说一段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在中国的旧小说中,大多只有单条线索,并且大部分都是按照时空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故事的结构,因此脉络清晰,井然有序。张爱玲的小说也大多具有如此特点,虽然中间有一些比较小的倒叙和插叙,但是总体的线索仍然是以时间顺序为主的,例如《倾城之恋》、《封锁》等。张爱玲的小说大多以人物的性格命运为线索,串起整篇小说的结构,并且严格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进行构造,具有典型的旧小说特点。

二、华美之极的写作技巧

(一)语言与意象的完美结合

张爱玲的作品中对于语言运用十分精致,并且做到了语言与意象的完美结合,通过精准的描写,应用比喻、通感等文字技巧,表达出常人难以表达的文字情感,烘托出人物的复杂内心,这是张爱玲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她之所以具有如此精准的.语言把握能力,和她对生活细致的观察和丰富的想象力是分不开的,这在张爱玲的中篇作品中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如在《沉香屑·第二炉香》中,有这么一段关于情境的描写:

“……墙里的春天延烧到墙外去,满山轰轰烈烈开着野杜鹃,那灼灼的红色一路摧枯拉朽烧下山坡子去了。杜鹃外面,就是那浓蓝的海,海里泊着白色的大船。”

这段景色描写华美至极,给人营造了强烈的色彩对比感,甚至使人产生一种身处梦幻的真实感觉。张爱玲用各种看似不协调的色彩,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烘托出一种奇幻的景象。这种语言营造的华美景色描写并不是空洞无味的,映衬出了作品的主题和当时人物的心理,为主人公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时的模糊意识和心理的恐惧感进行了铺垫,这样的描写,对于情节的转折具有非常重要的衬托作用。

(二)浅幽默的语言特色

读张爱玲的小说,我们会得出一个结论:张爱玲具有十分幽默的才华,机智幽默成为构成其散文的重要因素。幽默是智者的游戏,是知识、才情和智能搭起的精巧建筑物。张爱玲的幽默极具品位,绝非强搔人痒,而完全是在不经意中,用巧思奇想和锦言秀句令人从心底微笑或者赞叹,继而产生无限遐想。比如谈到如何起名字,张爱玲这样写:“天主教的神父与耶稣教的牧师也给受洗礼的婴儿取名字,(想必这是他们的职司中最有兴趣的一部分。)但是他们永远跳不出乔治、玛丽、伊丽莎白的圈子。我曾经收集过二三百个英国女子通用的芳名,恐怕全在这里了,纵有遗漏也不多。”有个老笑话:一个人翻遍了圣经,想找一个别致些的名字。他得意洋洋地告诉牧师,决定用一个从来没有用过的名字——撒旦(魔鬼)。信手拈来天主教的例子,娓娓道出,却又字字珠玑。事实上,这样的幽默警句在张爱玲的小说中比比皆是。她那出人意料的奇妙比喻,往往涉笔成趣,令人回味无穷,便她作品的艺术气质更加丰满动人。

(三)开放式的结尾

张爱玲的小说基本都是开放式的结尾,她在写小说时对于结局从不固定,并不给人物的最后结果作一个全面性的总结,往往利用开放式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她们自己思考人物的命运。比如《封锁》一文的结尾“……宗桢捻灭了电灯,手心汗潮了,浑身一滴滴沁出汗来,像小虫子痒痒地在爬。她又开了灯,乌壳虫不见了,爬回窠里去了。”在这里,作者借小虫字来表达吕宗桢的心情,小虫子其实就是吕宗桢的化身,也就是所有“好人”的化身,这些好人整天不思不想,彼此隔绝在各自的躯壳里,小心翼翼地活着,无力对命运做出任何改变。小说到这里再也没有写下去,张爱玲留给读者们一个开放式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对于人物接下来命运进行自主的思考。其实,我们通过对这里关于小虫子似的描写,可以猜出宗桢与翠远再也不会有任何交集,因为她只是所谓的好人、平凡的人,只能安于现状,不敢打破命运的桎梏。

三、独特视角的女性命运描写

张爱玲的小说充满了对女性的关心和爱护,她以女性的角度,结合自己对人生的领悟,用独到的艺术表现出了特定时代背景下,女人在命运捉弄下的生活沉浮,她用艺术的语言表现了女性们对于生活穷困和挫折感到不安却又无何奈何的心里挣扎。张爱玲从女性的角度,挖掘了在封建传统历史压迫下女性的扭曲生活,展示了女性的弱点。在张爱玲的笔下,女性角色大多数是受到中国传统封建意识形态的压迫的,是卑微可怜的小角色,不能够反抗命运的不公,无论怎么挣扎,都走不出可悲的命运,令人感到扼腕叹息。

比如在《金锁记》中,张爱玲就从女性的角度塑造了曹七巧这个角色。曹七巧出生小户人家,她为了得到权势,攀权附贵,到姜家做了二少奶奶。在传统封建意识的束缚下,这种门户的不匹配使得她婚姻失败,得不到家人的尊重,得不到丈夫的爱情,受尽了蹂躏和践踏,在封建思想的枷锁下成为婚姻的牺牲品。但是,她将自己的不幸却又转嫁到自己的一对子女上,亲手把子女的幸福扼杀在摇篮之中。她的内心受尽了折磨,但是却苦于找不到出路,乃至使得性格发生扭曲,愈来愈丧心病狂,变得疯狂和狠毒。曹七巧的命运悲剧是无可避免的,这种悲剧的根源在于她自己的本性,无法主宰和反抗命运的压迫。

7.论张爱玲小说中的生命悲剧意识 篇七

一、人对生存的无所是从

张爱玲小说中无处不充溢着强烈的悲剧意识, 可以说人的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的冲突是其小说的基本冲突。她笔下的小说人物具有旺盛而泼辣的生命力, 总想在着平凡而混乱的世界抓住一点什么东西作为生活的依靠。可是, 无论他们怎么努力奋斗挣扎, 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索取, 然而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 他们不但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反而只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妥协, 一步又一步地退让, 最终退无可退仍然难逃失败毁灭的结局。

《十八春》里的顾曼璐曾经也是一个天真无邪、纯洁可爱的姑娘, 她也曾追求美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但是面对家庭的困顿, 作为长女的她为了负担起整个家庭, 她对命运做了退让, 放弃了自己的爱情, 做了一个舞女。她也曾想做一个“出于污泥而不染”的舞女, 但是, 残酷无奈的现实、鱼龙混杂的环境面前, 她又一次地妥协退让, 变成一个彻底的欢场女子。岁月无情, 年华老去, 她等不到有情有义的有钱公子, 又一次对命运退让抓了个有了妻室的投机暴发户的祝鸿才做老公。无奈, 现实还是不如她所愿, 婚后没多久, 祝鸿才花心出轨。为了拴住老公, 曼璐不择手段使出最后一招, 用自己的妹妹来抓住祝鸿才的心, 换来的却是失去所有爱自己的人。这其中, 曼璐的每一步退让, 每一次妥协, 都是对原来愿望的缩小再缩小, 这和曼璐原来的期望相差太大了。不幸的是, 连她到了生命的最后希望能够得到曼桢的原谅也不能实现。

二、人对自我完善人格的无法重构

张爱玲的小说, 以这些平凡而琐碎的生活为题材, 透过人性虚伪的外衣, 赤裸裸地披露了自私和虚伪的人性。除此之外, 她笔下的“凡人”遭受了压抑与残害, 无处发泄, 无力对社会制度进行反击, 在强大的现实命运前, 丰富鲜活的生命被压抑, 人在压力面前不能重构完善的人格, 这就导致人性的异化与扭曲。人在遭受他们压迫残害的同时, 被扭曲异化的人性反过来促使他们又去压迫和残害他人。

《沉香屑·第一炉》里的梁太太“对于银钱交易, 一向是仔细的, 这次打算在侄女儿身上大破悭囊, 自己还拿不定主意, 不知道这小妮子是否有出息, 值不值得投资?这笔学费, 说大不大, 说小也不小, 好在钱还没有过手”, 她为了引诱男人, 满足自己的欲望, 竟全然不顾及姑侄之亲情, 用乔其侨控制自己的侄女, 让自己的侄女变成不折不扣的交际花, 一步步将葛薇龙拉到深渊, 使葛薇龙迷失自我, 成了自己勾引男人满足情欲的诱饵, 成为挣钱的工具。

三、人在时间面前的渺小

在张爱玲笔下的故事、人物和意象常常有着很大的世界跨度, 无意识地流露出人永远无法战胜时间的恐惧、不安和敬畏, 相比较之下, 生命与生命的故事只是一种单调无聊的回环的悲剧, 个体生命在漫长的时间流逝的映照下显得更加的渺小, 似乎是微不足道的。这让生命的悲剧性更加的浓重。

张爱玲笔下的人物永远是孤独的。孤独如影随形, 对人不离不弃。《殷宝滟送花楼会》中的殷宝滟是孤独的, 罗潜之也是孤独的。他们掩饰着对对方的爱慕与眷恋, 暗暗地放在心上, 心中充满了孤独。即使是说出来了, 又由于家庭和社会的原因, 不能与相爱的人在一起, 一样是要忍受渗入骨髓的孤独。

张爱玲曾经说:“去掉一切的浮文, 剩下的仿佛只有饮食男女这两项, 人类的文明努力要想跳出单纯的兽性生活的圈子, 几千年来的努力竟是枉费精神么?事实是如此。”在仅剩下“饮食男女”这两项中, 张爱玲也没有放过对它的无情的拆穿。通过“饮食男女”这两项, 还原了“凡人”的灰暗悲凉的生命底色。“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 她秉着这样的心怀, 想“以小说去救世, 并希望于其中救赎自己;她用创作的圣燔去献祭, 受苦受难的真实人生在仪式中牺牲掉了, 希望赢得不朽的张爱玲用故事里人物的血泊净化了她的灵魂 (《反父权的祭典》) ”。

摘要:张爱玲以敏锐的感觉、旷世的才情和凌厉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纷繁复杂、光怪陆离而又处处充溢着荒凉之感的世界。她的小说的生命悲剧意识主要体现在:人的生存欲望与生存困境的冲突、人性的自私、虚伪、异化扭曲, 情感婚姻的虚伪、无爱, 人对命运的无从把握。

8.浅析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 篇八

中图分类号:I0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925X(2012)11-0093-02

摘 要 张爱玲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小说多以悲剧爱情和婚姻故事为题材,用苍凉的语言和独特的意象渲染悲凉的小说氛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色彩。本文就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从她的家庭变故和婚姻感情、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影响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张爱玲;小说;悲剧意识;成因

张爱玲的小说以其独特的魅力扣动读者的心弦, 历久不衰。家族的衰落、不幸的婚姻和坎坷的经历,铸就了她复杂的心理世界和孤僻的性格,促成了她独特的悲剧创作观。她在《〈传奇〉再版序》中说:“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 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她的作品, 无论题材怎样变化,主题永远是“荒凉”,这使她的小说,弥漫着浓厚的悲剧氛围。本文就从张爱玲的家庭变故、婚姻感情和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她小说悲剧意识的成因。

1 家庭影響

张爱玲出身在名门贵族,她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曾外孙女, 祖父是清末大臣张佩伦。张爱玲从小生活在一种书香与旧官僚气息并融的环境下,她的心中深深地刻下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父亲张廷重是个典型的遗少,会吟诗作赋, 又有一切遗少的恶习。结婚后不久, 就开始花天酒地, 逛妓院, 养姨太太, 赌钱,吸大烟。张爱玲从他那里领略到的是封建家长式的专断、暴戾、虐待、冷漠而不是父爱。张爱玲的母亲黄逸梵出生名门世家,思想开放,追求新式生活,是一个受西方文化熏陶很深的新派女性。因此她对丈夫的旧式腐化生活极为不满, 矛盾由此产生。旧习气与西洋文化的格格不入,使她在结婚十年后, 离开家庭, 远渡重洋留学。后来曾回国试图挽救这个濒临破裂的家庭, 但没有成功。生活方式及思想的差异,家庭无休止的争吵, 最终导致离婚。父母不幸的婚姻, 在张爱玲幼小的心灵里过早地投下了重重的阴影,使张爱玲很早就认识到无爱的婚姻的不幸。

在父亲与母亲离婚后,幼小的张爱玲更是备受父亲的冷落,经常在继母的挑唆下被毒打,还被父亲软禁在一间空房子里半年之久。逃出家门后,张爱玲接受了母亲所给予的新式教育, 但母亲一番刻板生硬的训练成了对张爱玲的痛苦折磨及对她天性的压抑,孤独与寂寞不可避免地成了她早年生活中最重大的情感体验。因而, 她作品中的人物没有朋友、没有亲人、更没有爱, 即使在爱的名目下走到一起的男女, 爱字也是着了不少杂色的。《年轻的时候》显露出张爱玲对于进人婚姻的疑惧。《小艾》显露出旧式婚姻的失败。

2 婚姻感情影响

张爱玲显赫的家世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的婚姻,她共结过二次婚。年轻的张爱玲爱上了大自己十四岁的胡兰成,即使胡兰成已结婚,只因为他懂她,了解她。结婚三年胡兰成粉碎了张爱玲对爱情婚姻的信仰,滥情寡义的他在避难中和年轻护士相恋同居,她力图挽救,可事与愿违。但她仍然在经济上帮助胡兰成,可谓有始有终。

张爱玲移居美国寻求发展,遇到了第二任丈夫赖雅,一个65 岁的作家, 当时张爱玲36 岁。双方各自情感、生活和经济上的需要也许是促成这次婚姻的重要原因。这段婚姻持续了十一年。年老多病的赖雅给予了张爱玲精神和心理上的重负。生活的窘迫和压力,更使她增添了忧愁,她的写作多是因为经济原因。张爱玲在美国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她一生的作品都带着深深的失落感,藏着隐隐的悲剧气息,淌出来的是带着“张爱玲式的郁悒”的文字。

张爱玲对婚姻的阐述十分精辟。她说:“女人为了生存而嫁人,本质和妓女没什么两样,不过是批发和零售的关系。”由于感情婚姻受挫,张爱玲笔下多是虚无的情爱和无爱的婚姻。难成眷属的无奈、利益交换的婚姻,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健康的、正常的爱,在一场场情爱游戏中,到处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腐朽的、苍凉的、肮脏的气味,她用苍凉而浓艳的笔写尽了人间的婚恋传奇。《十八春》中曼桢和世钧真诚相爱,却因误会被迫分离,他们终究也没有逃脱悲剧的命运,留下无尽的感伤惆怅。世钧翠芝心里各有所属却愿意结婚,这样的婚姻不可能幸福。《倾城之恋》中的白流苏和范柳原是玩着“爱情的游戏”,因为一座城市的沦陷走入了婚姻,结局看似圆满却透露着无奈与伤感。“结婚并没有使他变成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尽管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

3 时代背景的影响

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衰亡,战争频发时期,人们的思想既受封建传统的禁锢,也受着新思想的刺激。满清贵族时代已经过去,没落贵族的小姐们日益受到身份贬值、经济困顿的威胁。青年时期的张爱玲希望通过学习获得自立的能力,但两次战争的爆发两度摧毁她的求学之路,一次是她虽然考了第一名却因为战争不能就读伦敦大学;另一次是战争中断了她香港大学的学业。当时的中国动荡不安,风雨飘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时,张爱玲正在香港读书,她经历了香港被侵占的全过程,深刻而充分地体验了生命的脆弱和战争的残酷。因此在《倾城之恋》中就折射出了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大背景下,香港沦陷。当时身处封建社会即将逝去,新社会即将来临的时期,再加上战乱频繁,爱玲的小说中描写的大多是被封建专制家庭挤压,在乱世中浮华,在生活中颓败灰暗,精神空虚、放浪形骸的悲剧形象。如《创世纪》中的匡家父子匡霆谷和匡仰彝就是个典型。

上一篇:落叶的好词好句下一篇:【强烈推荐】高一英语知识点总结(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