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不足与改进(8篇)
1.工作总结不足与改进 篇一
个人在前一阶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系统回顾和认真总结,在工作落实、制度落实和职责落实上存在以下不足:
1、对工作的落实缺乏一杠子插到底的精神。一是对待工作有时有应付心理,只是满足于不出差错,而没有更进一步研究如何将工作做的更好、更深入、更细致;二是对工作的追踪落实不够,只满足于布置了、安排了缺乏对落实工程中的管理和对结果的考证;
2、在制度的落实上不出问题就行的现象。一是对自我的要求不够严格,只满足与不违反制度,而没有思考如何更好的在自身落实各项制度;
3、在职责落实方面存在应付、自我分管工作不出问题就行思想。一是在职责落实上存在“这个”问题我说过、“这个事情应当不是我负责”等推诿思想;二是缺乏大局意识,不能在研究分管工作的同时更好的研究到全区的工作。以上种种不能发现自我在执行力方面存在很大的问题和不足,如何提升自身执行本事、加强自身本事素质提升是今后工作和学习的重要资料。
三、改善措施
一是加强学习丰富自身素质、改善自身思维模式。“思维方式仅有经过学习才能获得”,学习使人清心明目,使人思维敏捷,使人思路清晰,使人方向明确,学习是工作的最高境界,学习是提高本事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如果不联系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理论也是空洞的,灰色的,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会产生火花,就赋于理论极强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指导作用;改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力。当今社会知识日新月异,我们仅仅重视自我所占有的知识是不够的,更要注重增强自我的学习本事,不断学习,不断更新。
二是加强实践锻炼。加强实践锻炼是提升本事的基本方法,经过实践锻炼,加速知识向本事的转化,进而提升本事。一要用科学的实践态度,自觉地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有机统一齐来,在实践中不断运用已掌握的知识,又不断获得新的知识,提高对社会的认识水平和各种本事。二要运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x思想、x理论活的灵魂。就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
三是在总结中提高。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认真总结自我的工作和思想,经过调查研究,思考提炼出实践中的很多真知灼见。一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要经过调研取得很多的第一手资料,要开门调研,不能闭门造车,不能将工作和思想上的总结与写文章划等号。二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观点、方法和原理,去认识分析事物,总结出反映事物全面情景、本质联系、带有规律性的正确结论。
经过上述方式、方法,努力改变自身不足,不断改善个人的思维模式、不断提升自身的执行本事。
2.工作总结不足与改进 篇二
关键词:本科教学评估,问题,趋势
一、本科教学评估现状
从1985年开始以来, 我国的本科教学评估走过了探索与立法阶段、实践与完善阶段和全面开展阶段。现距2008年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结束已有5年, 评估工作中存在不足, 我们需要认真分析, 总结经验教训, 以便更合理地修正评估计划和细则, 更好地促进高等院校发展。
(一) 评估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评估指标体系中教育投入和产出比例不协调。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工作的依据和具体评估工作实施的标准, 但现存的评估指标体系过多关注高校的投入, 比如硬件条件的改善、师资队伍的调整、学科和课程建设等方面。虽然投入是提高高校质量的基础, 但大学并非有大师和大楼即可, 有效、合理利用资源才是提高质量的根本所在。高校提供的自评材料和评估专家依据评估指标进行的评估多关注高校的投入, 以数量化的资料评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质量并不能完全反映高校的真实状况, 更容易造成高校为了迎接评估工作过多地偏向于增加投入, 完全没有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 加大办学风险。
评估指标体系过于单一, 并未针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分类而设。目前, 虽然首轮本科教学评估已经完成, 但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在中国处于起步阶段, 评价指标体系是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设的。不能因为工作刚起步而降低要求, 现存的评估指标体系虽能大概覆盖本科院校建设的基本面, 但指标体系的区分度不高, 对于不同类型的高校并未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应对, 在中国,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第一梯队的大学, 这些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是为学生将来进行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如山东师范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 此类高校更多地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白领人才, 本科教学中应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培养相结合。
(二) 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
本科教学评估, 其主导者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 必然为评估主体之一。本科院校的评估自述材料也是评估的重要参考, 被评高校作为评估客体的同时扮演评估主体的角色。首先, 作为评估主体的教育主管部门主导性过强, 我国采取的是行政式、民主集中制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 这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非常有利于利用国家的力量恢复破败的高等教育, 但我国一直延续这种自上而下的教育管理体制, 将教育看做是政府部门而进行行政命令式管理, 对于高校遵循教育规律的自主发展非常不利。在本科教学评估中, 最大的评估主体是各级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 这样对高等教育的评估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演变为政府的行政行为, 且不论这种行为的教育合理性有多大, 这种评估只能引导高校趋向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 而社会各界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则很难反映在评估中。其次, 被评估高校自主性过低, 作为评估工作的另一主体, 本评估高校在接受评估机构和评估专家评估的同时, 也要进行自评, 很多高校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 递交材料较为真实, 但不排除某些高校存在迎合政府心理, 一方面, 自我评价严格按照政府规定, 严重缺乏高等院校所应具有的自主性。另一方面, 为了在评估中取得较好的成绩, 某些高校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 这不仅有失公平, 而且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
两大评估主体存在的问题都会影响评估工作实际效用的发挥, 评估工作很难达到引导高校健康、有序发展, 为社会发展提供方向引领、人才智力支持的作用, 使得评估工作流于形式, 劳民伤财。
(三) 评估取向存在的问题
评估为哪般?这是关于评估取向的问题, 国家和高校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对本科高校进行评估, 根本目的是提高整体高等教育的质量。但在上轮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暴露出其他评估取向, 值得关注, 并及时给予纠正。如, 将本科教学评估作为管理高校的行政手段, 用整齐划一的指标体系规整所属高校, 对高校管理过于微观严重影响高校自主性的发挥;部分高校以应对检查的取向看待评估, 没有认识到评估工作对于本校建设的重大意义, 只是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 在自评中大谈建设成绩却较少涉及不足之处。这种种不正确的评估取向使评估作用大打折扣, 不能发挥评估结果对于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
二、本科教学评估改革趋势探究
本科教学评估作为一种舶来的高等教育管理手段, 在中国的历史还很短, 能否恰当本土化是其实际效用大小的关键。中国的本科教学评估第一轮本科教学评估已经落下帷幕, 上述评估建设工作取得成绩和存在的问题都值得重视, 更重要的是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究改革的趋势, 革新评估理念, 不断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同时要创新评估制度, 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
(一) 改革评估理念
评估理念是评估工作的风向标, 对具体的评估工作具有方向性的指导作用。二十一世纪, 中国高等教育在规模上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大国, 但无论是从量性统计资料还是从质性分析来看, 中国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并不高, 质量提高任重道远。国外本科教学评估对于高校的促进作用明显, 在于评估理念正确。在中国由于特殊的教育管理体制, 高校作为政府的附属机构存在, 各高校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是上下级的关系, 因此教育主管部门指导评估的理念是行政式、命令式的;部分迎评高校以迎合检查的心理对待, 并未真正遵循教育自身规律。知识的客观性决定高校发展的自主性, 高校的发展是内部需要的满足, 而不是依靠其他外在力量。为此, 本科教学评估应该在遵循教育规律, 特别是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高校为主, 充分尊重高校的独立人格和自主性;摒弃以行政管理为目的的评估理念, 坚持评估目的是促进高校发现不足、不断改进;坚持本科教学评估的辅助地位, 决不可因为评估而打乱高校原有的办学秩序。
(二) 完善评估体制
建立合理的评估体制是评估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中国的本科教学评估体制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 不完善的评估体制导致评估工作不能完全实现预设评估目标。合理完善的评估体制应成为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成为评估展开的常态依据。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入大众化阶段, 教育受益群体不断扩大, 同时伴随着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 多元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和完善评估体制成为必然。建设政府主导、借助中间专业评估机构、尊重高校的评估主体地位和自主性的评估体制成为目前评估工作中体制建设的重中之重。首先要规范政府在本科教学评估中的地位和职能 (1) 。改变以往政府集中管理高等教育的模式, 改变过去为便于管理而注重高校间的共性建设的做法, 明确政府在评估工作中的主导地位而并非主体地位, 形成体制化模式, 避免过多干扰高校建设。政府主要的任务是通过立法、规划等手段为本科教学评估工作营造良好的外在环境;其次要加强专业评估机构的建设, 在现阶段, 本科教学评估应在政府主导下, 由专业的评估机构和高校一起进行评估, 充分体现管理、评估相分离的组织体系原则, 有利于加强高校和社会的沟通交流。
(三) 创新评估制度
本科教学评估不仅需要认识论上的合理性, 即高校发展需要外部力量的推动, 更需要事实上的合法性, 即以法律将评估工作制度化。首先是坚持评估指标的分类管理、评估指标的多样化, 具有足够的灵活性。在同一类高校内部, 能够适应不同高校的不同特点, 比如新建院校和老牌高校的评估标准应有差距, 对于新建院校要侧重于其生长力的评估, 定量评估应占主要地位。对于老牌高校而言, 评估重点应放在院校声誉和软实力的评估上, 主要应用质性评估;在不同类型高校之间, 要针对科研型、教学科研型和教学型这三类不同的高校设计不同的指标体系, 针对这三类高校的不同任务设置相对应的评估指标, 比如针对教学型高校, 评估重点应为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实际能力。对于科研型高校而言, 教师和学生的科学研究实力和潜力应为重点评估对象。其次是严格控制评估过程, 严惩评估中的作弊行为, 包括评估机构、专家和迎评高校。评估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是造成部分评估结果公信力不高的原因, 特别是一些新建本科院校, 因急于通过评估, 提高学校社会地位, 采取一些不太合法的手段, 如贿赂评估专家, 自评材料夸大其实, 甚至是造假。这不仅对于其他高校而言不公平, 而且打乱了评估工作的正常秩序, 应严厉制止, 保证评估过程的公开、公正。再次是评估结果只能作为高校建设和政府宏观管理的参考, 杜绝任何形式的排名现象, 过多关注评估的排队作用就会淡化评估的出发点, 造成导向性错误, 引导各高校盲目追求教育之外的东西。
参考文献
[1]夏季亭, 帅相志, 宋伯宁.普通高校本科教学评估成效与改革取向.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2:94-95, 196-203.
[2]于华波.学校本科教学评估浅探[J].江苏高教, 2005 (3) :68-70.
[3]曹如军.对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深度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8 (6) :25-29.
3.成本会计中分步法的不足与改进 篇三
一、改进后的分步法介绍
首先,各步骤将成本计算单增加一栏“前步半成品费用”,专门核算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步骤发生的其他费用仍按成本项目反映(成本计算单格式见后面所列)。
各步骤成本计算时,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费用(不论是从前面步骤直接转来或从仓库领出的),对本步骤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分配时,其完工率都按100%计算分配,其他成本项目仍按投料程度或完工程度计算分配。这样由前到后逐步综合结转,最后步骤即得本期产成品的综合总成本。
其次,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单位成本”一行除“前步半成品费用”一项外的其他各项分项汇总,即得反映企业本期成本水平的产成品单位成本及结构,利用其即可进行成本分析。
举例如下:设某企业为连续式多步骤生产(装配式多步骤生产同样适用)。第一步骤主要材料一次投入;第二、三步骤一般材料陆续投入。各步骤月初月末在产品的完工率假设均为50%,各步骤成本计算单如表1、表2、表3,由表3(即最后步骤成本计算单)得本期产成品综合总成本,将表1至表3中第⑤行第②③④列分项汇总到表4,由表4第④行得反映企业本期成本水平的产成品单位成本及结构,第⑤、⑥行为成本分析。
二、改进后分步法的特点
1. 准确
成本分析的目的是了解本期产品成本水平的高低,以便为下期控制、降低成本提供依据,而不是为了了解本期产品到底耗用了各步骤哪期的半成品(也就是本期产成品的成本是由各步骤哪期的半成品成本所构成)。而表4第4行汇总而得的产品单位成本(结构)正反映了前者,现行分步法中成本分析的结果正反映了后者。
因汇总而得的产成品单位成本与产成品综合总成本无关(而综合总成本与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哪期的半成品有关),反映的是单位产品耗用各步骤同期费用之和(即相当于本期产成品耗用的半成品都是由各步骤本期投入本期完工的),故此单位成本准确反映了企业本期的成本结构与水平,用其进行成本分析,不但能随时准确反映出产成品成本结构与水平的变化情况,便于成本控制,且与各步骤对本步骤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结果吻合一致。
与此相反,因在综合结转法中,本期(每期)生产的产成品耗用前面步骤的半成品有的是前面步骤本期投入的,也必然有一部分是前面步骤上期或上…上期投入的(各步骤期初在产品本期完工后转入下步骤即是这样)。这样必然使本期产成品的综合总成本是由各步骤不同时期的半成品成本所构成,所以除以产量而求得的单位成本也就必然不能准确反映企业本期的成本水平,通过现行的成本还原方法还原而得的产成品成本结构更不能准确反映企业本期的成本结构(因现行的成本还原方法是把本期产成品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前面步骤本期的成本结构进行还原,而产成品耗用前面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是由各步骤不同时期半成品成本构成,且各步骤不同时期的成本结构又不可能一致,所以在成本还原过程中必然使成本项目间互相串项。这样还原出来的本期产成品成本结构当然不能反映本期的实际成本结构)。故现行的通过对本期产成品综合总成本进行成本还原后除以产量求得的产成品单位成本(结构)而进行的成本分析是不能准确反映企业本期的成本结构与水平的,当然也就不利于成本分析与成本控制。
另外,在现行的平行结转法中,虽然也是分项汇总而求得产成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但因各步骤完工产品(狭义)成本不与实物一起结转,所以当本期(每期)产成品不能将各步骤该期的完工产品(狭义)全部用完时(实际生产情况往往如此,不然下期后面的步骤就只好停工待“料”了),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上所归集的费用就会是本步骤近期的累计费用,各步骤用其累计费用除以该步骤的约当产量计算出的完工产品(狭义)单位成本必然不能反映各步骤本期的成本水平,这样由各步骤完工产品(狭义)的单位成本(即单位分额)平行分项汇总而得的产成品单位成本也就同样不能反映企业本期的成本水平。
由此可见,现行分步法中的成本分析是不准确的,而改进后的分析方法是准确的。
2. 简便
直接用汇总而得的产成品单位成本进行分析,产成品的综合总成本也就不再需要还原了(只用于计算销售损益),这样当然简便了。
这样,改进后的分步法就使现行的三种分步法:综合结转法、分项结转法、平行结转法变成一种分步法,即:综合结转,计算成本;平行汇总,分析成本。既综合了现行分步法的优点,又弥补了不足,使分步法更具有实用性。
注意,若单位产成品耗用各步骤半成品品种多个,数量多个,则表4第4行产成品单位成本各成本项目的计算方法为:
某项目成本= ∑∑ 单位产品耗用第i 步骤
ij ×该半成品单位该项目成本
第 j种半成品的数量
4.财务会计在工作中的不足与改进 篇四
受客观原因影响,某民营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素质参差不
齐,不能正确地理解经济活动的实质,业务能力欠缺,财会人员 成了简单的收款员$付款员和记账员,只会简单地收付款和记 账,缺乏宏观的管理意识,使财务会计工作不能起到参谋作用,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差,不能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决策参考# 因此,应对民营企业财务会计中存在不足的改进,对会计人 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建设,建立$完善内部会 计控制制度,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机制 %!&,是进一步提升企业管
理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是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的重要保证# 2 民营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8N!民营企业会计工作基础薄弱
民营企业会计工作基础薄弱,主要体现在一些基础性的工 作不够扎实,不能严格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办理会 计事项#(!)登记会计账簿时各年度$各页之间的承$转手续不全,未能按照要求标注%上年转入&$%结转下年&$%承上页&$%转次 页&等,使人不能清晰地看出科目金额的年度和页码之间的转 结关系;填制会计凭证时各岗位签章不全#看起来很简单的工 作,却反映出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出纳人员没有起到 把关作用,只能简单地收付现金,不能主动地审核原始凭证#(“)有不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或重复列支费用的现象,表
现为:预付某供货商货款时,直接在生产成本列支,未通过%预 付账款&反映,不能反映真实的债权债务;在按上级主管局规定 计提%安全措施经费&时,借记%管理费用’’’安全措施经费&,贷记%其他应付款’’’安措经费而实际发生安全生产方面的 支出又借记%管理费用’’’安措经费&列支,贷记%现金&或%银 行存款&,而未冲销%其他应付款’’’安措经费&,重复列支费 用,使得费用和负债水平失真,甚至有可能被税务部门视为恶 意挤占费用#探望生病职工,发生费用报账时在%管理费用&列 支,而不冲销%应付福利费&,同样是重复列支费用#(#)背书转让银行承兑汇票,为了图简单省事,不通过%应 收票据&科目,而是直接冲销%应收账款&,使得%应收账款&水 不实,影响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基数#由于%应收票据&的变现 能力要大大高于%应收账款&,如果不通过%应收票据&核算也不 能体现真正的资产质量#($)未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而是直接在%管理费用’’’坏 账损失&中列支,且没有取得核销坏账损失应具备的材料;辅助 登记账不按顺序号登记,随意性大,与正式账簿的对应性较差# 8N8 没有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财务会计工作以
领导指示为准,随意性大;或者执行时打折扣,没有严肃对待# 表现为:
(%)部分原始凭证,如汇款单$处理废旧物资设备的收款 单和购物发票等未经单位领导签字便登记入账,手续不全,财 会人员没有发挥把关作用,不能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岗位之间 的制约和监督作用形同虚设#(&)多头采购$多人采购,没有明确的物资采购环节的分 工和授权审批制度;出入库制度不健全或者贯彻不力#部分单 位实物出入库单只有保管员一人签字,无经办人$领料人等签 字,只能凭仓库保管员的%良心&办理原材料$产成品$半成品的 出入库手续#(’)单位没有建立起销售收款和应收账款的控制制度或
者没有按规定计提坏账准备金,缺乏程序性的规定,货账款回 收率低,呆账逐年积累,坏账风险逐年加大,没有采取积极有效 的催收措施#(()核销有关费用时,不作详细说明,无法了解费用支出 的原因#表现为:探望生病职工或家属时,未详细说明探望原 因$对象;发放业务员年终完成任务奖,未列出被奖励人员名 单;部分业务招待费用未注明被招待对象$原因#())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单位没有采用合理的成本计算
方法,不能区分各种产品的成本界限,平时不能按照产品分类 计入成本费用,往往在月底才采取按比例摊销的方法计算产品 成本# 3 对财务会计工作中存在不足的改进
对于上述存在的问题,该民营企业有关部门进行了有针对 性地改进#(!)组织该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学习会计制度$财务通
则$会计准则$税务政策等,积极引导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充分发挥财务会计的核算$监督$预测$分析$决策职能,由传统 型的财会工作向管理型的财会工作转变,为生产经营决策提供 有力的信息支持#(”)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办理会计
事项#财会人员要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深刻领会(会 计准则)$(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精神,对照检查工作中的每一 个环节$步骤,客观$严谨$扎实地做好基础工作,不犯%低级错 误要按规定的程序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 账簿,正确设置和使用会计科目#只有把会计基础工作做好,各 项管理制度$办法$措施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在实践中,有针对性地加强了出纳岗位的管理#出纳工作
归集起来有 < 个特征:一是出纳是现金$票据收付的关口;二是 出纳是第一手会计信息的收集者;三是出纳是外界观察企业会 计管理水平和财务水平的窗口#做好出纳工作对整顿会计工作 秩序,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求出纳人员 认真审核每一张原始凭证$认真处理每一笔业务,及时向单位 负责人和会计反馈信息,履行岗位职责,对支出性质进行审查,对不符合规定的支出要拒绝付款#(#)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从制度上明确岗位
分工,划分岗位职责,在各岗位$各环节上下足工夫,不重不漏 地设置%内部会计控制点&,规范授权批准程序,充分发挥岗位 之间的制约和牵制作用,堵塞管理漏洞 %8& #根据新颁发的(会计
准则)的要求,结合该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 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销售与收款$成本 费用等经济业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的分离,构建相关机构和 人员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关系,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
库$领用$发出$盘点$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采用准 确的计量方法,定期组织人员盘点,完善出入库手续,防止各种 实物资产被盗$损毁或流失;
&合理设置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
购与付款的会计控制程序,实行请购审批制,坚持采购时货比 三家,加强请购$审批$合同订立$采购$验收$付款的会计控制 程序,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减少采购风险;
’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作用,制定商品和或劳务等的定价
原则$信用标准和条件$收款方式等销售政策时,要有会计人员 的全过程参与,加强合同订立$商品发出和账款回收的会计控 制,避免和减少坏账损失;
(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构建科学的成本费用核算体
系,做好成本费用管理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按 照年度成本目标反向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惩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会人员填制会计凭证时要
有足够详细的说明,不能简单化$含糊化,结转$摊销费用或者 做账务调整时必须有详细的附件说明,要列明摊销$结转的依 据和计算公式,账务调整时要说明原因,使人能一目了然地看 清会计凭证反映的经济活动内容 %<& #(*)企业向客户赊销产品,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应
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必须加强对应收 账款的日常管理#要按照客户名称设置应收账款台账,建立信 用制度,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客户的实际情况,规定了不同的信 用额度,及时登记每一位客户的应收账款余额的增减变动情况 和信用额度的使用情况,对应收账款的运行状况进行经常性分 析$控制,及时发现问题,提前采取对策,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加强应收票据的管理#该民营企业在接受应收票据
时,要按照(票据法)和(支付凭证结算办法)中对商业汇票的具 体规定,仔细审核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银行承兑汇票的接 受$贴现$转让必须由单位负责人的审批,要按信用级别区别对 待新老客户提供的商业承兑汇票,特别是对首次发生经济往来 的客户提供的票据要审慎对待#(,)加强业务指导和内部审计监督#财务部门经常不定期
地开展财务检查;该民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也经常进行审计监 督,有计划地开展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领导干部任期 经济责任审计,督促该民营企业按照财经纪律和财务制度开展 财务会计工作,从源头上防止违纪违规行为# 4 改进的效果
该民营企业的财会人员通过参加单位举办的培训和自主
学习,业务能力有所提高,能严格按照(会计准则)$(会计基础 工作规范)办理会计事项,从小处着手,从简单做起,逐步规范 财务会计工作的每一个步骤#但由于人员素质的原因,仍有少 量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有待进一步提高#自内部会计控制制 度实施以来,极大地促进了该民营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各个 岗位人员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作用发挥出来了,该民营企业的负责人$采购人员$保管人员$ 销售人员办事的随意性大大减少,遏制了铺张浪费行为,促进 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应收账款采取措施进行重点监管后,各 应收账款总体水平有所下降,货款回收率逐渐提高,资金回笼 和周转速度加快,流动资金短缺的现象有所缓解,坏账呆账明 显减少,企业经营状况有了较大改善,也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 销售业务人员的行为,但少数销售业务人员对客户疏于访问,对客户情况了解不够,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5 结束语
5.空管的不足与改进 篇五
从空管方面目前运存在的不足以及改进建议
经过我的学习与研究,我发现了我们空管体系中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其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
硬件部分:
一、目前塔台主用频率不能很好的覆盖现有的全部空域,带来的问题就是机组到空域作业后不能建立畅通的通讯联系,使得塔台管制员无法及时掌握和了解机组的实时动态,对运行安全带来了很大的潜在威胁。
二、目前的ADS-B监控系统、二次雷达监控系统以及北斗监控系统无法对机组实施全程、全高度的监控,安全死角很大。机组如出现大高度偏差或大范围偏航时塔台无法及时监控。当遇到特情时例如迷航、迫降时管制员无法及时为机组提供帮助。
三、出于直升机训练的特点需要,经常有训练航空器在跑道上进行悬停训练。但悬停训练对于跑道的正常起降有很大的影响。目前解决的方法通常是让直升机偏执起飞或高进近、或者悬停训练直升机改飞起落或空域或者到土跑道进行悬停训练。但这些方法都存在较大的弊端。首先是偏执起飞/高进近。对于直升机且有一定飞行经验的飞行员来说不成问题,但是对于初始训练来说的飞行学员来说就不能很好的把握和掌握相关的技巧,容易带来一系列不安全的问题,例如离跑道周边障碍过近、降落失败等问题。而让悬停训练的直升机改飞起落航线或者空域则对其训练影响更大,甚至导致当天的训练无效,白白浪费了宝贵的训练时间。到土跑道训练主要的问题是发动机容易积尘,轻则多航空器产生过度损耗,减少航空器使用寿命,重者会导致发动机损坏甚至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另外当固定翼和直升机混飞时问题将更加突出。
软件部分
一、部分机组人员陆空通话不标准,英语能力不足。由于我们不可能只在本场工作,还需要接触民航空管,陆空通话的不标准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同时我们还有训练任务,而标准陆空通话本身就是训练中很重要的一项,这对于以后学员走出去参加日常工作是基本的内容也非常重要。同时管制人员英语能力的建设也有所欠缺,对于日后飞行保障上存在缺口。
二、目前训练过程中存在随意性较强的问题。通常航空器作业前应当明确任务的性质、内容、范围、高度等等诸多要素。而目前实际工作中管制员往往对于这些内容没有事先具体的了解,只有等机组联系之后才能确定且经常出现临时改变的情况。虽说空中飞行时可以改变训练内容,但这应该是在预先计划的基础上进行的,且属于临时的运行方式,而不应该成为常态。训练前制定好当日训练内容本身就是培训的正常程序,体现了培训的计划性和正规性,也体现了培训的正规性和严肃性。
三、机组训练时对天气的把握不到位。体现在每次出任务前几乎无人关注天气的情况,目前运控也无专人进行气象讲解。同时部分飞行员对于常用的天气产品不能准确的阅读和使用。
四、目前本场及空域的组织与实施还处在比较初级的阶段。具体来说并没有明确的进、出空域,加入起落航线以及进离场的基本飞行规则。虽然目前机场运行基本以目视规则为主,但是基本的飞行规则和方法,主要的定位点等都不明确,管制员和机组往往只能采取见招拆招、临时调配的方式来处理飞行冲突。效率不高且安全隐患大,同时也不利于学员建立正常的空中交通规则的理念。
针对以上谈到的不足,我提出如下建议供参考:
硬件部分:
一、在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增加信号中继站,实现训练空域无线电覆盖。由于自建台站涉及到诸多的问题,例如征地、审批、供电、安保等,可以考虑跟移动公司合作,使用其现有通讯塔,增加我方的通讯中继站,实现信号的覆盖。同时也可以将ADS-B的信号天线加装在其上,实现监控的无死角覆盖,如能实现则会极大的降低运行风险,提高安全余度,保障安全运行和生产。
6.总结工作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篇六
1、学习上还不够,系统的理论学习还不够注重,在工作中,对社会主义初级段理论、市场经济理论还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学习还浮在表面,还没有到达应有的深度。
2、政治理论方面的资料看的少,市场经济理论,法律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等钻研得少,结果使得知识面不够广,在思想上对本职工作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掌握更多知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做的还不够。在会上作自我批评多,在其他状况下作自我批评少;批评别人打不开情面,不够大胆,怕伤害同志间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是要加强学习,关于贯彻中央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及热爱伟大祖国建设完美家园这一主题,以思想的大解放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思想理论学习。也确定了我们的新思想,进一改造自我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远大目标,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努力学习现代科学文化,提高自身素质,紧密联系群众,调整心态,制订可行计划,努力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提高为人民服务水平,充分展示自我的潜力和水平。
二是要严格要求自我,严厉约束自我,时刻警示自我。在充分认识到自我的缺点的基础上,努力改变工作中遇事处理不果断、不细致等问题,工作中、生活中有不如意之处,多从自我身上找原因,克服松懈心理,树立生活、工作目标,化劣势、失败为前进的动力,持续旺盛的战斗力,永远持续自我用心肯干、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优点。
7.工作总结不足与改进 篇七
现阶段, 在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实践中, 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 导致水利工程的测量管理出现了一定的不足, 例如, 水利工程测量人数不足, 技术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测量仪器落后等, 这些现象的出现都会为水利工程的测量结果造成制约性的影响。 因此, 管理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水利工程测量存在的问题, 建立优化的解决方案, 从而为水利工程经济化的发展提供科学化的依据。
1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现状的分析
1.1水利工程职能部门对质量监督不到位在现有的水利工程质量将空的过程中, 其制度体系是通过政府的监理以及社会的监理共同完成的, 而对于有条件的业主而言, 他们会在工程质量监督的过程中进行监督。但是, 在实际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中, 其质量的监督以及工程的竣工验收, 都只是注重施工的质量, 对于工程测量的质量检测相对较少, 如果检测也只是复核水利工程的几何尺寸, 并没有在根本上对工程的质量测量进行监控及管理, 这种现象的出现会导致水利工程企业中的管理人员不重视工程的测量, 所以会严重制约水利工程测量水平的提升。
1.2水利工程测量仪器设备相对落后通过该工程项目的管理研究可以发现, 整个工程在优化处理的过程中, 其测量仪器相对落后, 更严重的是一些水利工程测量部门并没有配备专业的仪器。在测量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专业的测量仪器或是测量仪器相对落后, 会严重制约测量工作的进行, 同时也会影响数据结果测量的精度, 严重阻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进度。
1.3水利工程测量人数不足专业素质偏低在某工程测量管理现状分析中可以发现, 水利工程企业运行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偏低, 一些企业缺乏符合专业素质的测量工程师, 更为严重的一些水利工程企业并没有配备专业的工程测量人员。在施工中很多水利工程企业并没有指派专门的测量人员到现场进行监督, 而是要求其他的技术人员进行兼职, 在这种环境下的工程测量缺乏一定的专业性, 他们在监督的过程中, 对常规的测量仪器、操作方法以及测量方法并不理解, 不能充分保证测量工作的整体质量。
2水利工程测量中的优化措施
2.1监理有效的监督控制制度工程现状分析之后, 可以发现如果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过程中, 如果缺少有效的控制监督, 在该工程监督的过程中施工单位没有落实 “ 三检制”, 这一现象的会出现与《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中的第三十三条不符, 如果不能得到合理的优化, 会为工程的运行及发展造成制约性的影响。 因此, 随着现阶段水利工程施工技术的不断优化, 工程建立在履行水利工程质量监控的过程中, 应该不断强化水利工程测量的成果, 并将检测验收的项目纳入到质量监控的过程中, 监理工程流程图如图1所示。
工程测量质量监控的过程中, 应该坚持事前控制的基本原则, 通过监督管理实现水利工程测量的全面发展。 因此, 在建设建立工作建立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第一, 监督管理企业应该逐渐强化自身的专业素养, 保证测量队伍构建的整体素质, 提高监督控制队伍整体的测量水平, 从而更系统地完成建立工作中所设计的任务。 第二, 由于在工程测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错误现象, 也就意味着工程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所以, 在工程质量监督控制的过程中, 管理人员一定要坚持事前控制的原则, 通过抽查、复测、巡视等工作项目的建立, 强化对工程测量的监督及控制, 在工程测量放样的过程中, 要强化复测项目的构建。第三, 工程测量的结构在检测结束之后, 要对检测的结构给予一定的认可, 在经过双方检测人员签字之后, 作为工程竣工、工程质量评定的基本资料, 通过水利工程技术的优化分析,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杜绝测量事故的发生。
2.2加大测量仪器的投入随着水利工程规模的逐渐扩大, 施工中对技术精度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如果采用传统的测量手段, 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工程的施工的进度, 从而为水利工程企业的运营及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 一些受到传统测量方法影响的测量技术, 应该得到技术的更新及优化。水利工程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独特的战略性发展目光, 并充分结合自身企业的发展优势, 引进先进的仪器测量设备, 从而在根本意义上提高水利工程测量的整体质量, 使测量技术在根本意义上适应水利工程的快速、高效的发展。目前的测量仪器主要包括全站仪、 经纬仪、水准仪等常规性的测量仪器, 而有条件的水利工程企业会引进更高新的测量仪器。 因此,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优化的过程中, 企业管理人员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选择仪器设备, 通过水利工程测量质量的提升, 尽快使用水利工程技术的高效发展, 为水利工程的经济化运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3构建高素质的施工管理队伍在该工程问题分析及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 施工单位中进场的技术负责人员以及相关的主管人员, 并没有到达合同的要求, 这与《 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三十一条内容不符。因此, 在现阶段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过程中, 工程负责人员应该认识到施工队伍专业性的重要因素, 不断提高工程测量人员的整体素质并做到以下几点内容:
首先, 水利工程测量是一项专业性的较强的技术工作, 因此, 技术人员应该持证上岗。水利主管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工程测量人员进行考核, 并给具有岗位执照人员派发从业资格证书, 与此同时, 也应该对水利工程测量人员的资格进行系统性的审查。 其次, 水利工程中的企业管理人员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通过引进、训练等技术的应用, 逐渐强化工程测量队伍的建立, 从而实现水利工程测量项目的稳定进行。 最后, 水利工程测量人员应该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其主要掌握的技能应该包括常规的仪器测量技术, 分析测量工具的性能、操作技术以及维护保养的技术形式, 通过对工程测量常用测量方法的分析, 及时掌握性的发展动态。 专业的测量人员也应该掌握阅读图纸的能力, 从而不断提高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工作人员也应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面对任何复杂的工作环境都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从而为水利工程事业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化发展依据。
3水利工程测量管理质量控制分析
水利工程作为国家发展的重点工程, 在很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此, 在水利工程测量管理过程中, 需针对质量实施全面的控制措施, 确保在多方面完成工作的有效进步, 减少各种漏洞和不利因素的影响, 以此来实现测量管理水平的较大进步。
例如, 西南某中型水库在栏河河坝提填筑施工的过程中, 施工、建立单位明确了施工标准, 提高了对施工质量的控制, 对上游坝体进行了54次的检测, 测得的实际值是8.8×10-4-2.0×10-6cm/s, 同时也达到了最终的合理率, 在检测结束之后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在单元质量评估表中填写了评定意见, 从而保证了工程的整体质量。
3.1检测项目的事前控制对于水利工程测量而言, 事前控制主要是集中在各项准备工作, 需从客观上与主观上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要充分避免工作上的恶性循环。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 认为在水利工程测量管理质量的事前控制方面, 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水利工程的检测、管理, 应针对钢材、水泥、混凝土外加剂等材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具体包括型号和性能, 需符合水利工程的建设标准。 例如, 在回填土的选择中, 应确保回填土具有较大的干密度, 通过进行精密的计算, 选择比较优质的含水量检测内容。2为确保主观上的工作减少纰漏, 检查承包人的资质、现场检测人员的资质, 确保满足水利工程的实际需求。 3针对承包人施工质量的具体落实, 进行深入的检查和分析, 以技术指标和客观数据、信息为标准。
3.2检测项目事中控制水利工程与一般的工程差异较大, 不仅花费的时间较长, 且涉及到的影响因素较多。 在管理质量的控制过程中, 事中控制是决定性的组成部分。根据水利工程的修建标准和实施目的, 检测项目事中控制, 集中在以下几项内容: 1水利工程主要是通过混凝土修建而成的, 因此需针对混凝土的性能、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 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同时, 在拌合时间等方面, 注意严格把控, 避免造成任何形式的疏漏。2钢材焊接作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细节工作, 应针对焊接程度、 钢材拉伸效果、冷弯是否有效等方面, 进行深入分析, 减少安全隐患。3针对回填土的密度开展试验工作, 将最终试验结果与环境标准相结合, 达到较高的回填土工作质量。4钢筋搭接头的中轴线, 作为钢筋连接的重要指标, 需检测是否出现位移情况。在具体的焊接过程中, 必须确定焊接的长度、高度、基本要求等, 确保系统的实施管理和控制。
3.3检测项目的事后控制水利工程测量管理当中, 事后控制往往被主观上忽略, 导致一些细小问题演变为严重的隐患, 这一点在今后的工作中需特别的注意。同时, 在事后控制方面, 还要与事前控制、事中控制紧密联合, 确保整体工作能够流畅完成。 为此, 在检测项目的事后控制方面, 应从以下几项内容来努力:1针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实施检测, 尤其是在强度离差系数方面, 需进行深入分析, 做好数据的控制工作, 减少对客观工作造成的不利影响。 2在施工过程中, 所有被浇筑的坡、墙体、柱体等等, 在其轴线位移方面应进行系统性检测, 巩固混凝土强度的同时, 不要对其他工作造成不利影响。3必须针对水利施工中的承载力进行复核, 确保承载力满足最低标准。 4砌石工程作为整体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硬性指标较多, 包括底部高程标准、深度标准、厚度标准等等, 均要达到较高水准, 并且要确保施工表面是平整的。
4结束语
总而言之, 水利工程的测量质量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 通过对现状的分析, 制定科学化的解决方案, 提高技术人员专业素养。 水利工程企业应该不断引进先进的测量设备, 从而为数据的优化处理提供依据, 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贾喜梅.水利工程测量管理的不足与改进措施[J].科技传播, 2010, 14:57-58.
[2]胥苹.刍议水利工程测量管理不足分析及改善策略[J].吉林农业, 2012, 04:240.
8.工作总结不足与改进 篇八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企业战略;改进措施
一、企业预算管理在存在的不足
(1)企业预算管理与企业战略目标的背离。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讲,企业预算管理应与企业战略目标挂钩,使其从属于战略管理,而不是简单的企业预测。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前,应在调查分析基础上明确自己的长期发展战略,并以此决定预算管理的模式,只有这样,预算管理才能避免盲目性,才有生命力。企业预算管理通过全方位、全过程、全员参与企业管理,凭借其计划、协调、控制、激励、评价等综合管理功能,将按照企业战略目标制定的企业年度预算指标进行层层分解和落实,可以将企业的经营活动与长期战略发展规划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战略决定行动,行动体现战略”的良好格局,促进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但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很难脱离“本位主义”的影响,通常会站在“小集团”利益的基础上来考虑企业预算的编制,为了完成当年的考核目标,通过放弃新产品的研发,减少新设备的投入等方式,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预算管理背离了企业长期发展战略。(2)企业预算的编制基础缺乏客观性。预算的编制是预算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一定程度上来讲,预算编制的好坏决定企业预算管理的成败。在企业预算的编制前,企业相关部门必须做好相应的调研工作,了解宏观经济情况和行业发展情况,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提出相关的预算指标。然而在传统的预算管理模式下,绝大多数企业预算由财务部门组织编制完成,由于专业的局限性,缺少对影响预算执行结果相关信息的关注,通常采用企业历史指标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预算指标的设定往往是以上年完成数为基础向上浮动,没有对过去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预算指标客观性不强。由于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没有考虑资源使用的有效性,掩盖了以往的浪费和低效,使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情况得到延续,没有达到企业管理持续改善的目的。由于传统预算是从企业内部角度出发进行编制,对未来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关注过少,在外部经营环境发生较大变化的情况下,历史对比数据失去意义,预算指标将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对企业预算管理失去指导意义。(3)企业预算的审批存在较强主观性。为了维护企业预算的权威性,企业年度预算必须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的要求报企业预算最高权力机构审议批准,未按规定进行审批的企业预算可能导致预算权威性不够、执行力不强,甚至产生重大差错、舞弊等严重后果。实务中,许多的企业在审批预算草案时,主要是将预算编制结果满意度作为是预算编制好坏的唯一依据,只要预算设定的指标在企业管理高层可接受的满意程度之内,预算就会被批准。这不符合企业预算管理的本质要求,由于企业管理高层的满意度无法衡量,从而使得企业预算的审批带有很大的主观成分,这也导致企业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为了顺利的通过企业预算的审批,过多的考虑领导层的“满意度”,而没有深入开展企业外部环境的调研工作,对企业预算期内客户需求和同行业发展状况等市场环境了解不够,预测的各项指标缺乏充足的依据。(4)企业预算的执行缺乏制度保障。企业预算编制审批后,企业预算执行部门应根据预算设定的目标进行落实,将企业发展的美好蓝图和“愿景”转变为企业的经营成果。然而受“重编制,轻执行”思想的影响,企业预算在执行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一是企业缺乏严格的预算授权审批制度,没有清晰的界定保层级的审批权限,导致“越权审批”或“过度请示”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大降低了预算执行效率和严肃性;二是企业没有建立有效监控机制,无法及时的发现预算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预算执行存在重大偏差,预算目标难以实现;三是企业缺乏健全有效的预算反馈和报告体系,没有顺畅的反馈和沟通渠道,预算管理部门不能及时了解情况,预算差异得不到及时分析,预算执行得不到及时的指导。(5)企业预算的考核缺乏科学性。为了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企业必须建立与预算管理相匹配的企业预算考核体系。如果没有科学的预算考核制度,对企业预算的执行结果不能加以公平的考核,或者是考核不严格、不合理、不到位,可能直接导致预算设定的各项目标难以实现,企业预算管理必将浮于表面,流于形式。此外,预算管理还受到考核体系是否合理,能否得到考核主体认同;考核指标是否科学,能否公开透明进行考核;考核结果是否客观公正,能否得到公平合理的落实等因素的影响。在传统的企业预算管理模式下,预算考核通常只注重成本费用的节约。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很多企业都规定了成本和费用控制的奖惩办法。为了节约成本费用,达到规避惩罚,获得奖励的目的,企业各部门削减了一些必要的活动和投入,偷工减料和减少工作等现象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这与实施企业预算管理的目的相违背。
二、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水平的主要措施
(1)加大企业领导层的支持力度。企业实施预算管理,离不开企业领导层的大力支持,这要求企业领导层作为预算管理的坚强后盾,统一认识,团结合作,共同将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的核心工作来做,特别是企业一把手,必须具备企业预算管理的专业知识,真真认识到企业进行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预算管理:一是将企业预算管理纳入“一把手工程”,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亲自抓企业预算管理,保障企业预算管理的有序高效进行。二是推进企业预算管理的“全员参与”。企业预算管理具有综合性、系统性和全局性,它要求企业各部门,包括销售、生产、采购、技术等部门的共同参与,各自从专业的角度来增强企业预算管理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三是建立企业预算管理的“文化氛围”。企业领导层应加强企业预算文化建设,大力宣传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让企业各体员工认识到企业预算管理不仅可以保障企业投资者的权益,而且可以通过提升的经济效益,同时可以维护全体员工的合法利益。(2)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为了顺利的实施企业预算管理,企业应该树立正确的预算管理理念,从思想上为企业预算管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用于指导企业预算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企业预算管理的水平。一是树立“基于战略”的预算管理理念。战略规划是企业资源配置的方向和目标,企业预算管理是落实企业发展战略的一种有效手段。企业应当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和企业实际,研究制定本企业战略规划,并在持续论证战略规划科学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发展战略,通过实施企业年度预算,确定年度发展目标和资源配置方式,确保战略落地,并不断得到验证和改进。二是树立“面向市场”的预算管理理念。企业预算管理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目标,专业化的提高经济效益。企业预算管理不能是关起门管理,而是需要紧跟市场、面向市场。企业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工作,市场始终在发展变化中,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行业的更替、新技术的应用等都会对企业预算管理产生影响,因此,企业制定的预算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增强市场的应变能力。三是树立“以人为本”的预算管理理念。企业预算管理必须以人为本,因为人是企业预算的制定者、企业预算的管理者和企业预算的执行者,离开了人,企业的预算管理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企业预算管理各项指标的制定,必须考虑“人”的因素,目标太低,不利于发挥人的创造力;目标太高,不利于发挥人的积极性。同时,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应注生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全体员工参与预算管理。
参考文献
[1]佟成生,潘飞,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44~49
[2]矍晓东.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J].当代经济.2011(7):56~57
[3]佟成生,潘飞,吴俊.企业预算管理的功能:决策,抑或控制?[J].会计研究.2011,(5):46~51
【工作总结不足与改进】推荐阅读:
销售个人工作总结不足与展望07-10
销售工作总结不足11-19
工程个人工作总结不足10-18
部门工作总结不足之处06-23
门诊服务质量监管工作分析评价与持续改进表08-03
安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11-16
英语三项改进教学工作总结08-07